税收建议

2024-06-01

税收建议(精选十篇)

税收建议 篇1

老百姓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有房住。但大部分中低收入者对日渐升高的房价, 只能望“房”兴叹, 根本没能力购买。我建议用税收杠杆引导中小户型房产的开发和销售。现有的住房可根据面积划分为几个档次, 90平方米以下的房子, 可以减税甚至免税。减去营业税、契税、个人所得税这三项, 一套房子的价格就能减少30%。或者可以考虑对购买大房子的人提高税收标准, 以此来补贴购买小套型房子的低收入者。此外, 银行方面可同时对购买小套型房子的人实行首付低一点, 利息低一点, 贷款期限长一点的优惠政策, 国家还可以对利息进行补贴。这样一来, 通过施行税收、银行等方面的共同举措, 购买90平方米以下小套型房子的中低收入者就能得到非常大的实惠。 (本刊记者吉吉吉苏云峰)

改进工作方法,扩大税收的建议 篇2

内容提要:“知识经济”一词,现在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各种报刊书籍等媒体上。知识经济是什么,它的内涵有哪些,为什么它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它的出现对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以及税收政策和税收制度等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等等,都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邓力平教授和他的学生詹凌蔚撰写了这篇文章,从对知识经济的基本认识、知识经济下税制优化的新特点、知识经济下税制优化的指导思想、知识经济下税制结构优化及知识经济发展与我国税制优化等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希望能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和启发。

即将到来的21世纪,知识经济的浪潮将席卷全球,这是一个必然的、不可逆转的趋势,而这一趋势必然对包括各国税收制度在内的各个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探索知识经济与税制优化的内在联系,是目前税收理论界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拟以知识与技术的应用将有效推动经济增长为背景,研究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一国优化税制可能显现的新特征;讨论在我国具体国情下,应如何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加快我国税制的进一步改革与优化进程。

一、对知识经济的几点基本认识

自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了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y)的概念以来,人们已从不同角度对知识经济的涵义、特征及未来趋势尽可能地做出解释与预测。笔者认为,对知识经济的认识至少应从以下三方面出发。

其一,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它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存在显著区别。为论述方便,我们不妨把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一并称为“发 展经济”。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段上看,发展经济与知识经济这两种经济形态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对应。

其二,知识经济具备以下两个最基本的特征:(1)技术要素作为一种内生变量的投入,使得要素收益递增,有力地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力量之一;(2)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改变着人们的交往范围,世界经济的运行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其三,在当前,知识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正日益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我们更应该 辩证地看待这一新趋势:一方面,必须认识到知识经济正在有力地推动世界经济特别 是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而且从长远看,这一趋势将愈加强烈。另一方面,必须指出,知识经济作为一种独立的经济形态还未在全球正式形成。即使在美国,近几年的经济增长中也仅

有1/4~1/3来自信息产业的发展,因此,那种认为知识经济已独立于工业经济等发展经济而成为当前一种主要经济形态的观点是不客观和不符合实际的。

因此,当前我们既要保持现有的发展经济形态下的税制优化结构的稳定性、连续性,又要重视加强新的知识经济形态下关于税源、税基、税种、税收征管能力及税收国际协调等方面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国税制建设与改革既顺应我国具体国情,又迎头赶上动态发展的国际税制优化的、趋势。

二、优化税制理论与税制不断变化

80年代末以来,以斯蒂格里茨、米尔利斯为代表的优化税制理论逐步取代了现代新 古典诸派税收理论的主流地位,对各国税制改革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优化税制理论究的是税收制度的不断优化、完善过程,强调的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在政府适度干预下获取税制优化状态的重要性与现实性,考虑的是在税制优化过程中税收效率目标。公平目标与收人目标的并重,并注意分析税制在不充分信息条件下对经济行为主体决策的刺激作用问题。

具体说来,在已有的优化税制理论研究文献中,对税制不断优化过程的分析主要有两种思路:其一,从“市场约束”是否存在,即市场是否完全、竞争是否充分、信息是否对称等角度,将税制优化描述为“ 现实优化”向“理想优化”不断迫近的一个过程。其中“理想优化”既是税制优化的目标,也是参照系。它是市场无约束状态下的税制优化,其主要特征包括税收完全中性、无超额税负损失、税收公平等,这些都是优化税制的目标集合。“现实优化”则指在现实市场约束下的税制优化。而由现实优化向理想优化迫近的过程,也就是市场约束逐步被突破的过程。现实优化的程度取决于市场约束集合的参数组成情况(如信息是否对称、竞争是否充分等)。其二,从优化税制的经济理论基础——“新政府──市场观”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诠释。该理论致力于重新认识政府的经济职能,希望在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之间寻求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平衡与结合点。例如,斯蒂格里茨强调一方面应像认识市场机制重要性一样认识政府干预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应像研究“市场失灵”一样研究“政府失灵”。以这些思想为核心的经济学观点在西方税收理论中的代表性体现就是优化税制理论。因此,优化税制理论的一个重要侧面就是致力于寻找包括税收工具在内的财税政策与市场调节机制之间的稳定平衡。

三、知识经济下税制优化的新特点

将知识经济特征与优化税制理论思路结合起来,本文的立足点是结合知识经济背景下经济发展过程中税收实践的变化,探寻与知识经济发展特征相符合的税制优化一般模式,并将此模式具体运用于知识经济与发展经济并重的现实经济发展阶段、对我国税制优化进程提

出具体建议与对策。具体分析框架可以概括为:“两块基础、一个问题、一种模式、一组建议与对策”。其中“一个问题”即指本文所期望解决的核心问题──寻找知识经济与发展经济共存条件下我国税制优化的思路;“一种模式”则指知识经济下税制优化的一般模式;“一组建议与对策”则对应于这一模式中各参变量对我国税收实践提出对策与建议。而上述这些问题的解决又必须建立在“两块基础”之上,即一是对知识经济的辩证理解及其有效推动经济发展的论证,二是对优化税制理论与税制优化进程之间关系。必须指出,知识经济的产生与发展对于广大经济研究工作者而言无疑是一件新生事物,对其的研究与讨论都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因此,研究知识经济下的税制优化问题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新的探索,这一探索本身就是不断完善、优化的过程,它既体现为对完全知识经济下税制优化一般过程理解的逐步加深,又表现为对知识经济下我国税制优化的不断实践。在深入探讨之前,应该承认知识经济下的税制优化的许多问题的解决本身还取决于知识经济的发展与完善。本文将试图通过问题的提出与问题的回答两大部分,在给出知识经济下税制优化的具体研究方向的同时,力求尽可能准确地把握税制优化的发展趋势。

四、知识经济下税制优化的指导思想

一般而言,税制优化研究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提出税制优化的判断标准与指导思想,为税制改革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与发展方向;二是具体考察税制结构的优化内容,即税制要素的构成、组合及安排如何更好地实现税收原则。

首先,完全知识经济下税制优化的判断标准在内容上必然具有历史延续性与继承性,在理论基础上也存在其相通性。从税收经济学角度看,完全知识经济下税制优化的判断标准是,税制的优化是否有利于税收原则的实现;是否有利于促进与引导经济发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否有利于公平税负、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是否有利于组织财政收入。税收的效率、公平、收入诸原则是税收实践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理论概括,具有各种经济形态社会税收活动的共性。以其来判断知识经济下税制的优化程度,在理论上是可靠的。其次,应将优化税制理论与知识经济发展的特征相结合作为优化税制的指导思想。以前述的优化税制理论的思路为分析框架,这一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可表述为:完全知识经济下的税制优化过程仍应该是税制由现实优化向理想优化不断迫近的过程,迫近的目标与参照系也仍然是理想税制,制约这一迫近进程的仍是现实的约束集,只是在知识经济下,税收优化的目标集除了原有的纯市场条件(完全竞争、信息完全对称等)之外,还应加入完全知识经济这一重要条件(如信息流动占据相当重要地位,信息产业成为支柱产业等)。这是知识经济下税制优化理论依据的新特点之一。新特点之二在于制约税制优化进程的约束集合中所包括的参数情况,在知识经济下,还应增加一个重要的约束条件,即发展经济

与知识经济长期共存这一现实情况对经济发展各方面产生的影响。这样,在上述税制优化理论依据与新特点基础上,知识经济下的税制优化过程既要符合知识经济下税收中性的要求,又要兼顾现实两种经济形态并存条件下的税收其他目标的制约。

五、知识经济下税制结构优化问题

首先,知识经济下税负水平优化。我们发现,在世界上人均收入处于695美元左右的国家中,其平均税负分布于18.2%~36.6%之间,且总体显现上升态势。这说明,在目前条件下,决定一国税负水平的因素主要在于该国国民收人水平及政府支出规模,这也反映了一国税负水平的可能与需要的统一。从这一思路出发,研究知识经济下世界各国税负结构不断优化的趋势时,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探讨:在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中,目前影响国民收人水平与政府支出规模的主要因素是否仍然存在?如果存在,这些因素有无新的表现形式?如果原有因素发生变化,那么有没有增加新的影响因素?新因素对国民收入与政府支出规模的影响程度到底有多大?与这些问题相关的具体表现包括:(1)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支柱产业的转换,信息产业的发展对GDP增长的贡献到底有多大?

(2)在这一过程中,信息产业的发展对政府职能是否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知识经济下政府参与市场调节的度是否与发展经济存在区别?如果存在,这种区别是否体现为参与的范围更广泛,力度更深刻?(3)在这一过程中,支柱产业转换,生产方式改变对GDP增长的贡献与其对政府支出规模改变的要求之间存在一种什么样的弹性关系?对以上问题的探讨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知识经济下税负水平优化问题的理解。结合现有的发展特征及趋势,笔者认为,知识经济下随着主导产业转换与生产方式改变,世界经济发展水平将获得很大的提高,但同时,由于经济的知识化与全球化,技术、专利、专有技术等重要交换产品的流动性、公共性、外溢性将不断增强,这些都要求政府支出规模必须相应提高,而且在一定时期,这种提高幅度会更先于、高于知识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及贡献程度。因此,在知识经济下,税负水平有一个提高的趋势。当然是否还存在某些导致税负水平下降的因素,也值得研究。

其次,知识经济下税种结构优化。税种的构成、组合及主体税种的选择是税制结构的主要内容之一。税收种类按照税收主体(纳税人)与税收实际负担者是否相同等标准划分为直接税与间接税两类。目前,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间接税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直接税主体地位不断加强:另一方面间接税由于其具有的税基大、税源稳定、易于征管等特点又在不少发达国家有受到重视的趋势。那么在知识经济下,税种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产业主体的改变与商品流动形式的转换——即信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信息流动成为重要的商品流动形式。随着主导产业与商品流动形式的变化,间接税内部结构是否会产生变化?间

接税是否会成为主体税种?直接税的主体作用是否会继续上升?等等。这些都需要加以研究。从理想的角度看,在完全知识经济下,出于征管损失最小化、税负公平与提高效率的目的,传统意义上的间接税的作用将下降,而直接税的主体作用将有所增强;而在发展经济与知识经济共存的现实约束下,由间接税为主向间接与直接税并重这样一种双主体结构过渡还是符合税制结构现实优化条件的。

第三,知识经济下税收征管优化。税收征管优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税收征管损失最小化。在现实中,税收征管损失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减少,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征管手段是否先进,税种结构设置是否合理,税负水平是否适当等。在完全知识经济条件下,随着税收征管手段全面电子化,随着税种结构的更加优化,税收征管构成的优化必然要求税收征管损失趋向于零。然而,在发展经济与知识经济共存下,税收征管手段电子化相对于交易电子化的发展具有不对称性,并且相对网络交易而言,税收征管收益的增长远落后于成本的增长。因此,就现实而言,应加强对知识经济下交易形式多样变化的研究,探寻一套与交易电子化相适应的征管手段。

第四,知识经济下的税收国际协调。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必将对税收国际协调内容与形式提出更高要求。从理想化角度出发,完全知识经济条件下,伴随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税收完全一体化显然是最符合税收效率原则的,这也是税收国际协调优化的一个终极目标。然而,在现实中,当知识经济仅仅处于萌芽阶段,当主权国家与区域合作组织同时并存时,税收国际协调的优化不仅要考虑效率原则,更重要的是还必须考虑国际税收的主权原则与公平原则。这样,在知识经济与发展经济共存的约束之下,税收国际协调现实优化主要指:在充分尊重主权与公平前提下,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状况,逐步参与国际协调与合作,从而逐渐减少由于税收政策在各国间的不协调而造成的效率损失。

六、知识经济发展与我国税制优化

知识经济发展对我国税制改革可能产生的影响主要有三:(1)应逐步适当地提高我国的平均税负水平,特别是实际税负水平。目前,我国的税负水平是相对偏低的,如果再考虑知识经济发展趋势下税负水平提高的必然性与可能性,则应该逐步提高目前的税负水平,使其既适应经济发展水平,同时又能满足财政支出进一步扩大的要求。(2)根据知识经济下税制理想优化与现实优化思想的要求,抓紧对知识经济与发展经济条件下税收领域出现的新间题的研究。目前要着重研究网络贸易、电子交易是否应征税及开征何种税、如何征税等问题,鉴于这一交易行为在我国总体规模偏小、征收技术要求高、征收成本大等现实条件约束,同时考虑到运用税收工具保护新兴产业的目的,暂时不对网上交易行为开征

规范完善税收优惠政策的建议 篇3

一、世界税收优惠政策变化趋势

税收优惠是政府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目标,对某些特定的课税对象、纳税人或地区给予的税收鼓励和照顾措施,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综观世界各国,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利用税收优惠措施吸引外资,促进经济发展,了解世界税收优惠政策变化趋势,对于完善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优惠税种由多税种优惠逐步向所得税尤其是企业所得税为主转变

就优惠税种而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为吸引外商投资而出台所得税尤其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除此之外,发展中国家还出台增值税等其他税种优惠政策,但对于发达国家而言,由于直接税占比普遍较高,因此,其优惠政策以所得税尤其是企业所得税为主。据统计,多数发达国家直接税占据税收总额的“半壁江山”。这其中,又以所得税为主。而发达国家为了吸引投资者,普遍采取所得税尤其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通过降低税率、加速折旧等多种措施,有效减轻企业税收负担,有效调动了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

(二)政策作用重点由产业优惠向营造支持创新创业环境转变

为更好地吸引国内外投资者投资于某些特定产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曾针对某一行业出台税收优惠政策,但随着产业的发展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依靠税收优惠政策成长起来的产业不仅可能因违背WTO等相关国际规则而受到指责,而且单纯依靠某一产业也很难完全支撑起整个经济的增长。为此,发达国家将税收优惠政策的目的转向优化政策环境,给予国内、外投资者同等的税收优惠政策。在上世纪70—80年代,发达国家也曾出台过针对高技术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侧重于对研究开发等费用的减免上,进入新世纪后,发达国家逐渐将税收优惠政策重点向支持创新创业转变,给予各类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扶持,支持其发展。

(三)优惠手段由直接优惠为主向直接与间接优惠并重转变

从优惠政策的手段来看,与发展中国家主要使用优惠税率、减免税收等直接形式相反,发达国家所运用的税收优惠政策手段相对灵活多样。以企业所得税为例,既有减免税、优惠税率等直接形式,也有税收抵免、加计扣除、亏损结转、加速折旧等间接优惠形式,并且间接优惠占据主导地位。对比两种优惠方式,通常来说,直接优惠是一种事后的利益让渡,主要针对企业的经营结果减免税,优惠方式更加简便易行,具有确定性,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政策性倾斜、补偿企业损失上。从长期来看,直接优惠是在税基已确定的基础上进行,与企业投资活动的相关性较小,在政策导向和政策效应上存在局限性。间接优惠方式是以较健全的企业会计制度为基础的,它侧重于税前优惠,主要通过对企业征税税基的调整,从而激励纳税人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以符合政府的政策目标,鼓励企业从长远角度制定投资或经营计划。间接优惠是前置条件的优惠方式,管理操作比较复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公司所得税优惠方式侧重点不同的原因。

(四)区域优惠政策由优先开放地区向落后地区转变

就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其税收优惠政策以吸引外国投资者为主,通常情况下,他们会将国内较为开放或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作为优惠区域,对外国投资者实施优惠政策以吸引其前来投资。而与之相反,发达国家的区域优惠政策相对较少,而且主要针对的是落后地区,以支持落后地区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为重点。如法国,为支持特定区域发展,给予当地公司所得税优惠政策。对于2001年12月31日之前在科西嘉(Corsica)地区成立的雇员不超过30人的企业,2004—2007年分别可以享受80%、60%、40%和20%的公司所得税减免;对于2001年12月31日之前在44个法国大陆欠发达地区成立的企业免税;对于2009年12月之前在优先区域的新办企业给予开办之日起23个月的免税期。正是由于两类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目的不同,所以在区域优惠的对象选择上也存在较大差异。

二、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变化趋势与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变化趋势

我国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尤其是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大规模制定与实施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体制的转化而逐渐推开和深化的。几十年来,税收优惠政策对吸引外资,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促进高新产业发展,带动科技进步,实现国家阶段性政策目标,都发挥了巨大作用。从其变化来看,大致呈现以下趋势:

一是对外商投资企业由超国民待遇转向国民待遇。在改革开放初期,为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我国对外商投资企业给予了超出国内企业的优惠政策,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内外资企业税制趋于统一。首先是内外资流转税制的统一、进出口税收制度的调整,以及内外资所得税制的统一,并向国家鼓励产业和中西部地区倾斜的优惠政策。

二是对区域税收优惠政策梯度推进,并与产业税收优惠相结合。在早期,我国区域税收优惠大体按照“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梯度递减方式,初步形成了东部沿海地区享受的税收优惠待遇高于其它地区的政策格局。之后,在中央做出西部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等一系列重大决策后,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中西部地区税收优惠政策,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之间的税收优惠政策差距。

三是逐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力度。自1999年以来,为了提高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科技税收优惠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对科技成果转化、科研机构转制、高科技产品发展、科技研发、高科技含量设备和产品进出口等方面的税收优惠。

(二)税收优惠政策特点及效果

总体来看,当前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涉及税种多,既有所得税优惠也有流转税优惠;二是税收优惠以直接优惠为主;三是实行区域化、产业化的税收优惠,并且以区域化的税收优惠为主;四是税收优惠面向各类型经济体,以外向性税收优惠为主。

具体对我国经济产生的效果,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吸引了大量外国资本和外商投资企业,扩大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推动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有效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二是有效鼓励了企业提升科技含量,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三是有效带动了地区发展。

(三)当前我国税收优惠政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税收优惠政策法律层级过低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立法层次较低。当前我国大部分优惠政策都是以暂行条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形式出现,仅有极少数优惠政策散落在税收法规法律条文中。而在实际的税收工作实践中,更是存在着诸多地方政府基于地方经济发展等目的而越权制定的各种法制外税收优惠措施,以至于在同一地区、同一行业,甚至同一所有制企业适用完全不同的税收政策,不但造成不同程度的税收歧视,而且使国家税款大量流失。二是政策条文零散、割裂。当前大部分优惠政策表现为部门规章和红头文件,出现在国务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通知、规定中,缺乏统一和长远的规划。

2、税收优惠不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我国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具有普遍优惠的特点,不能有效满足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资企业所得税除对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少量优惠外,在体现国家产业政策方面的优惠内容较少;二是外资企业所得税由于实行全面的身份赋予型税收优惠政策,所以客观上诱导了外商投资于周期短、高回报率的项目,借助税收优惠待遇尽快收回投资成本并获得高收益。从而使我国外商投资企业主要集中于一般加工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我国迫切需要发展的高科技产业的比重较少。

3、优惠手段过于单一

相比发达国家灵活运用直接优惠和间接优惠多种手段,当前我国的税收优惠手段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税率优惠与减免,对于加速折旧、税收扣除等间接优惠手段使用的较少。据有关部门统计,当前我国税收优惠项目中,95%以上的项目属于直接优惠,间接优惠项目所占比重不足5%,这种优惠政策格局更适合于盈利企业,对于那些投资规模大、期限长、获利小、见效慢的项目投资激励作用十分有限,迫切需要丰富优惠手段,加大间接优惠力度,鼓励纳税义务人调整生产经营活动,积极追求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

4、优惠政策的审批程序过于复杂导致纳税人不愿享受

近年来,我国为支持创新创业,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上调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范围,上调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等政策。虽然这些政策对减轻小微企业负担十分有利,但许多本应享受优惠政策的企业出于对规范财务管理制度要求与相应监管制度的担心,宁可纳税也不愿申请享受减免税,从而导致部分税收优惠政策执行起来十分困难。

5、税收优惠缺乏科学论证与规范管理

一方面,税收优惠的设置事前缺乏可行性论证,事后缺乏实施效能分析评估。正是由于优惠政策的设置缺乏科学规范的评估分析制度,从而造成部分政府设置税收优惠项目在实践中收益极少、效用低下。另一方面,对税收优惠的规模缺乏预算管理。通常情况下,发达国家都对税收支出进行严格的预算管理与控制,这样既能够充分发挥公众对税收优惠的监督作用与控制作用,又能够对支出的规模和支出方向进行预算、平衡和控制,并对税收支出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进行分析和考核。但受多种因素限制,当前我国税收优惠没有实行预算管理。公众不知道税收优惠的规模与结构,也无法对税收优惠进行有效控制,政府本身也对实行新的税收优惠的支出规模、财政承受能力无法准确估计。

三、完善税收优惠政策的建议

针对当前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更好地发挥税收优惠政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一)加快税收优惠政策法制化建设

立法规范税收优惠政策是确保税收优惠的规范、公平、透明的有效途径,为此,必须加快税收优惠政策法制化进程,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要尽快提升税收优惠政策的法律层次;二是清理整合税收优惠政策,通过归集整合,由国务院单独制定统一的税收优惠法规,对税收优惠的具体项目、范围、内容、方法、审批程序、审批办法、享受税收优惠的权利与义务、责任等作出详细规定;三是规范税收优惠的管理权限。按照合理分权的原则,采取中央授权的方式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优惠政策管理权限。

(二)正确看待区域税收优惠政策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证明,长期以来我国实施的区域税收优惠政策在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一是区域税收优惠政策体现了区域发展条件和发展需求的差异性,有利于激发区域发展比较优势。二是区域税收优惠政策有效发挥了中央和地方特别是地方发展积极性。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角度,为促进某一地区发展而制定的优惠政策,充分考虑了地方发展的基础、特点和需要,调动了地方发展积极性。三是区域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了改革的地方探索与试验,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必要准备。

但也必须看到,近年来,为支持部分行业或地区经济发展,有关部门和地区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地区间相互竞争的局面,并在很大程度上带来了优惠不公平的问题。在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地方税体系的情况下,区域税收优惠以减免企业所得税为主,辅之以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优惠。而这些税都属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本来应在全国范围内适用统一税率,而在区域优惠政策框架下,不同地方出现不同的优惠幅度,这自然就造成优惠不公平的问题。事实上,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不同区域能够基于各自比较优势形成良好的合作发展格局。地方比较优势不仅包括自然资源禀赋、区域位置等客观要素,也包括发展环境等相对主观因素,而税收政策就是地方发展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具有完善的地方税体系的基础上,地方税能够体现出一部分地方差异,基于地方税的税收优惠政策本身就构成了地方比较优势,也就不存在优惠不公平问题。因此,规范区域税收优惠政策并不是表面上所理解的简单限定时限进行清理或禁止出台新优惠政策,关键是要形成一个能够正常反映地方发展比较优势差异的机制,而不是短期清理或禁止。规范区域税收优惠政策必须要与完善地方税体系,完善分税制等改革相协调。

在此背景下,应该以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为目标,对落后地区实行更有针对性的区域税收优惠政策。为了更有效地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努力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有必要在清理、规范区域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继续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实行更大力度的区域税收优惠政策,综合运用税率、税基减免等多种税收优惠政策工具,并注意与产业政策结合,出台更有针对性的区域税收优惠政策,促进落后地区加快发展。此外,为更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合作互动,还应增强区域税收优惠政策的联动性,以推进产业转移承接、推动区域间要素流动和优势互补、推动区域间经济交流和交融等为目标调整优惠政策。

(三)出台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

当前有关部门主张减少区域税收优惠,更多地实行产业优惠政策,这一观点在某些程度上是不符合国际规则的。因为如果对某一产业实施大规模的税收优惠政策,可能会导致其受到WTO补贴与反补贴的指控。此外,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情况来看,依靠某一产业是很难维持经济的快速增长,要对整个产业进行全面升级,产品质量全面提升,这就需要更多的企业具备强劲的创新能力,为此,应该以建立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为主要方向,更多侧重于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和为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持。税收优惠政策应更注重为具有较强基础性和适用广泛性的技术研发和创新提供支持,减少对个别产业的扶持性优惠。

(四)丰富优惠政策手段

长期以来,我国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是降低税率、减免税等直接优惠手段,近年来,开始重视加速折旧、投资抵扣等间接优惠手段。但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间接优惠手段相对较少、范围也较窄,对调动企业研发和再投资积极性作用较为有限。为此,未来税收优惠政策手段应该进一步丰富,加大间接优惠范围和力度,合理运用直接优惠政策,努力引导企业投资行为,切实减轻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方向的企业负担。要进一步扩大加速折旧、投资抵免、再投资退税、加计扣除的范围,加大对国家鼓励类新办企业的直接优惠力度。

(五)建立规范的政策评估与预算制度

要建立规范的优惠政策审批程序,并对拟发布的税收优惠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通过成本效益分析决定其取舍,对已经存在的税收优惠政策,要进行正确的分析评估,对一些共性问题积极解决,对骗取优惠的违法乱纪行为加大惩处力度。积极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加快建立税式支出制度,努力核算和控制税收优惠导致的税款损失,正确评价优惠政策所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税收征管机制不足及建议 篇4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税收不仅仅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也是国家能够正常运行政府职能的强有力的经济保障。因此, 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税收征管机制对于保证一个国家持续稳定发展十分重要。在取得成绩的同时, 税收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比如说税收征收和使用不透明, 税收制度制定的民众参与度低, 以及税收使用和监管不力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降低了税收征管的效率和公正性, 导致税源流失。而税源的流失除了对国家, 对广大人民也是一种重大的经济损失。

所以, 国家的税务机关作为政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应该跟随政府的改革创新步伐积极做出相应的调整与进步。因此, 加快建立起一套税收与征管机制相互协调发展的税收模式是必要的, 也是必需的。本文主要从税收征管机制匮缺等几个方面加以论证, 同时借鉴发达国家中税收征管等方面的积极经验, 为使我国的税收征管机制水平进一步提升给予几点对策。

一、中国税收征管机制的不足

1、税收制度制定过程中缺乏公众参与, 民主性不强, 使得税收征缴不能完全保证人民大众切身利益, 因而使人民大众缴税的积极性受挫, 从而影响税收征收效率。

税收作为国家财政主要来源, 人民是纳税人, 税收制定的相关标准应符合人民大众的需要, 应符合人民大众的利益。从1980年个税的开征开始, 到2008年, 起征点由800元调整至1, 600元, 再到2011年9月, 起征点又再次调整到3, 500元。这说明, 个人所得税正在整个市场经济不断变化的背景下, 不断地修正, 不断地完善自我, 调节人民贫富差距。但是, 在经济飞速变化的社会下, 个税起征点高低应以保证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为主。目前, 我国在制定相关的税收标准的同时召开听证会波及范围小, 不能完全代表大部分纳税人的想法, 有时会导致纳税人脱离纳税人的义务。

2、税收征缴制度的非透明化, 税种多、杂、乱, 征税标准模糊, 缺乏公信力。

在我国税收制度当中, 纳税制度明细规则不够健全, 纳税标准模糊, 纳税人对于上缴多少税, 上缴的税都收管到哪里, 并不清楚。国家的税收制度普遍存在着不透明的问题。例如, 人们在对服装、餐饮的消费过程中, 多少钱是餐费, 多少钱是税收并不清楚, 国民的消费习惯已经将物品的价位等同于物品本身的价位和消费税的总和。在消费的过程中, 人们往往忽略掉了税费, 这就导致餐饮、服装行业十分容易出现偷税漏税和暴利的现象。同时, 我国赋税品种多、杂、重复等弊病的现象逐渐显现。联想这些年不断出现的月饼税、烟花税、房产加名税等等, 都不断地反映出我国相关税收法律和政策建设的滞后性, 无法做到以民为本。

3、税收收缴及花费过程中来源和去向并不透明, 使广大百姓很难相信税收真正做到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

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但义务相对于权力来说, 公民在纳税之后有权利知道税收的真正用途。由于国家的税收总额以及税收如何分配等一些关键性数据的公众开放性不够, 导致税收数额不透明, 威信力不强, 影响力不足。因此, 税收使用的不透明性, 大大挫伤了公民的纳税积极性, 从纳税的外部环境来看, 这样便逐渐导致纳税人纳税意识淡薄, 从而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平稳运行。

4、税收征缴和使用的监管力度不够。

税务机关管理水平落后, 领导干部以及地方保护主义都严重影响执法力度, 由此便造成一些税务机关执法不严不公, 没有了依法治税的公正与刚性。中国作为一个法治国家, 依法纳税是每一个公民切实履行的义务, 但是对于税收的征缴和使用的监管力度不足, 导致税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浪费、冗余的现象, 不能真正做到以民为本。

二、改善措施

1、在税收制定过程中应加大纳税人的参与范围, 加强民主性, 加深税收部门与纳税人之间的联系, 在纳税过程中真正做到保护纳税人的利益。

因为税收自身具有强制性、固定性、无偿性三个特征, 因此如果能够在征税的过程中来约束纳税人的行为, 使纳税人的纳税意识提高, 那么税收的行政效率就越高。但如何调动纳税人的纳税积极性, 让纳税人积极主动地纳税, 其本质就在于税收的标准要符合纳税人的根本利益, 要保证纳税人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切实改善人民的生活。

2、强化税收征缴制度的透明性, 规范税收种类, 避免税种繁杂、过重。

以消费税为例, 明确消费税的种类, 消费的金额以及相应的纳税的金额, 将物品本身的价格和此物品相应应纳税的金额分开, 给消费者以明晰, 让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明白多少钱是物品的金额, 多少钱是税收, 让纳税人清楚纳税。此外, 对于一些新型税种纳税, 例如上述的月饼税、烟花税等物品在纳税前, 相关部门应提前明确告知纳税人, 征税的理由, 征税的途径, 征税的标准和税收的用途, 让消费者纳明白税, 纳放心税。同时, 学习一些发达国家的税收制度, 引进良好的税收机制, 比如及时计算你的消费税, 或者可以在一个月的几天中有特定的免税日, 或者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消费税率, 这样既可以保证纳税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高, 又能够保证税源流失的减少。

3、明确税收花费过程中的具体细则, 转变税收征管模式, 切实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

税收征管模式的选择和确立受制于国家的税收思想、政治、经济发展的目标以及社会劳动的生产发展水平。它不仅应与国家税制的具体内容相匹配, 而且还应与全社会的科学技术水平相协调, 否则当全社会发生改革发展和变化时, 不仅会影响税收法律的实际效力, 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社会的进步。对于纳税人来说, 由于缺乏对税收去向的了解, 纳税人与政府之间易产生不信任、抵触的情绪。而税收征管模式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调动纳税人的纳税积极性。所以, 转变税收征管模式, 明确纳税税收的用途, 加强政府的公信力, 增强纳税意识, 是使征税过程得以顺利实施的科学保证。

4、提高国家税务监督部门的执法力度, 同时加强民众自身的监督力度。

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部分, 税务部门投入税收征缴工作中的人力必然会相对要多一些, 必然会加大税收征收的成本和税务监管的成本。由此一来, 必然导致公民纳税成本的提高。因此, 政府应尽可能做到以最小的花费去取得最大的财政收入, 使得每个纳税人能够以最少的税收来完成全部的纳税义务。同时, 在征税的过程中, 社会的各个部门等都应该尽可能相互给予方便, 最终使得税收的成本最小化。所以, 除了税务机关要依法征税, 监管税收, 纳税人要依法纳税以外, 还需要全社会各界各部门的理解与支持, 各级政府部门对税收工作应充分认识并且了解税收政策的权威性和法制性。这样, 税务部门才能切实做到依法征税、公正监管, 纳税人也才能真正切实的依法纳税, 国家税收行政效率才能切实提高。

税收是财政的主要来源, 税收的环境、税收的标准、税收的制度以及税收的使用情况都对税收的行政效率有或多或少的影响, 细化税收环境, 优化税收制度, 强化税收征管, 提高人民素质对于弥补税收征管过程中的不足都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 时间与理论还是有一定差距, 如何更好地实现追求税收效率最大化是目前我们所着重思考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谢芬芳.税收环境因素对税收行政效率的影响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 2008.

[2]张美萍.税收成本分析[J].浙江大学, 2004.

加强房屋出租业税收管理建议 篇5

房屋出租涉及面广、税源分散、申报纳税率低、租金收入隐蔽性强、纳税人主动申报纳税意识不强,在税收的征管中有不少漏洞,造成税收政策执行不到位,税收流失比较严重。地税部门面临征管难度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业主纳税意识差。

尽管税务机关开展各类税法宣传活动,向群众普及税法知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业主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纳税相当被动消极,依法纳税意识较差。

二、租房手续简便,租金收入隐蔽性强。

个人出租房屋只要出租方与承租人达成口头或书面协议,租金按约定时间以现金方式支付。税务机关对于房屋租赁业务没有有效的监控手段,很难找到证据确定出租行为的真实收入,造成税收征管困难。

三、租房业务变动频繁。

个人房屋出租分布面广,承租人又来自四面八方,临时租赁、变相出租、转租和再转租等现象较为常见,时间不固定,变动频繁,流动性大。租金收入带有很大的隐密性,税源分散、征收成本高。立足实际,就加强房屋出租税收征管提出以下五方面建议:

一、广泛开展税收宣传。

针对出租房屋的特点,利用电视、电台、网络、宣传车等多种形式进行大张旗鼓税法宣传,使出租者和承租者都知道出租房屋要依法纳税,并了解要缴哪些税、如何申报纳税以及纳税时限等。在县城主要街道进行税收政策宣传,提高纳税人自觉纳税意识,促进纳税人主动申报纳税。

二、以综合治税做保障,加强各部门之间合作。

县综治办负责组织协调,要求各部门密切配合地税局的工作,向地税局提供房屋租赁的涉税信息。加强与房管部门合作,及时交换商业用房、住宅的房屋登记信息;借助公安部门,定期获取城镇房屋租赁登记备案信息;国、地税联合推进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和联合惩戒工作,对于不依法申报纳税的房屋出租纳税人,建议国税局依法停供增值税发票。定期同房管、财政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及时掌握纳税人房产增减变动情况,对有税不缴等现象做到坚决打击,堵塞税收漏洞。

三、以第三方评估为依据,建立最低租金计税价格。对于各类个人出租房屋,由税务机关摸清税源,掌握底数,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聘请第三方中介机构,依据出租房屋坐落地段、房屋结构、楼层、面积、用途等,核定房屋最低租金价格。对于房屋租金明显低于计税租金标准又无正当理由的,均按最低 租金价格征税,解决纳税人申报不实问题,以避免房屋出租计税价值的随意性和不公平性。

四、对各类纳税人采取多种方式促其履行纳税义务。

(一)先易后难,先从事业单位开始。

对事业单位出租的房产,相对容易征收,也较容易形成税款。可以先从企事业单位开始催缴,然后自然人。

(二)号召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带头纳税。

建议县委组织部、纪检监察部门联合发文,结合“两学一做”活动,号召有房屋租赁纳税行为的领导干部、共产党员、公职人员及其亲属,以“合格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带头依法申报纳税。凡在税收清理过程中不积极主动履行纳税义务的,上报组织部门或者所在单位纪检监察部门,由所在单位督促履行纳税义务。

(二)对于拒不申报缴纳税款的,地税部门依法查询纳税人的储蓄存款,并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同时,对于典型案例,县电台、电视台、报刊等新闻媒介要公开曝光,形成全社会打击偷税抗税的氛围。

五、引入竞争,实行跨分局征收。

(一)对县城范围的房产税,打破分局界限。

县城范围的房产税,不在只归第一分局管辖,其他分局和稽查局同样可以征收。哪个分局征收的房产税,算哪个分局的任务。既然打破分局界限,第一分局也可到其他分局管辖的镇征收房产税。为提高各分局积极性,对打破界限征收的房产税,绩效单独给分局加分。

(二)促进竞争,严格奖惩。

为解决征管力量薄弱问题,全县地税所有人员都可报名,作兼职房产税管理员,本职工作不能影响,但可以实行兼职。对兼职或者管理分局人员征收房产税,按人统计房产税税款,年底绩效加分,年终要有物质奖励,在政策许可范围内实行任务与奖金挂钩。同时留出两个副分局长岗位,对各项工作非常突出的科员,优先提拔,对个体管理能力强的管理员提拔第一分局个体副分局长。单独作为绩效指标,对第一分局人员同等对待,完成任务好的奖励,其他分局和兼职人员作为绩效加分项目,对第一分局完成不好的作为扣分项目。

考虑一部分人兼职,没有金三管理员权限,按金三软件要求,一人多岗,可以分配某个分局管理权限。

没有完成工作,就没有休息日,实行五加二白加黑。调动年轻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对临时人员大学生,可以自愿参加,和正式人员自由编组,要给与相对应的报酬。利用休息日加班催缴的,可以考虑给予加班补贴。

税收建议 篇6

关键词:内部控制;问题;完善建议

1、 税收执法内部控制问题的成因

内控文化建设有待加强。内部控制是一个需要管理层和各级工作人员共同参与、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过程。机构内部涉及税收执法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部门每个工作人员都必须参与这一过程。但是,由于税务机关对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和系统实践时间较短,内控文化并未成熟,特别是基层机构部分工作人员还未充分认识到内控和风险管理的内涵,控制分散与控制不足并存。

税务机关规章制度数量庞大,但分散于各类文件中,缺少整合性。有些控制制度尚未建立或不健全,管理部门之间的衔接不充分;内控制度考核一线执法人员的内容多,容易使税务人员产生干事越多、错误越多、越容易受到追究的想法;部分基层机构内控制度执行情况不容乐观,有章不循、违规操作的现象依然存在,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管理办法和制度,在一些基层机构得不到全面落实。

部分税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目前,部分税务干部整体素质不高。一是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不高,有的干部不仅业务素质较差,而且政治思想基础薄弱,缺乏克己奉公、廉洁自律的思想基础,导致滥用职权、执法犯法现象时有发生;二是法制观念淡薄,有的税务干部只重视业务学习,掌握税收业务知识,而忽视法律知识的学习,人治、权治思想较为严重,“官本位”观念和旧的习惯意识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依法治税意识淡薄,在执法过程中随意执法或变通执法。

外部监督制约机制未充分发挥作用。税务机关外部监督来自两部分:一是社会监督,主要来自纳税人;二是政府监督,包括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目前外部监督工作尚未充分发挥作用,普通纳税人的参与性不强。其原因是:一是税收执法工作透明度不强,纳税人对税务机关内部的工作流程不熟悉;二是外部评议处理结果未公开,比如对上级税务机关的行政复议决定、人民法院的行政判决书重视不够,未将其作为执法责任的追究依据,严格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2 、完善税收执法内部控制的对策

(1)加强文化建设。内控文化是培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土壤”。泰伦斯.狄尔(Terrence E. Deal)与艾伦.甘乃迪(Allan A. Kennedy)于《企业文化》一书中表示:“企业文化是企业上下一致共同遵循的价值体系,一种员工都清楚的行为准则”。文化为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具有重大作用,在内控机制推行过程中,不良的一成不变的企业文化对内控机制的危害是致命的。文化通过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促使人们自觉控制,达到自我协调和自我控制。拥有共同价值观的人们会主动协调其行为,使之适应集体的目标和行为。在内控机制推行过程中,要注重对企业文化的管理,对与内控机制相一致的企业文化予以传承,对与内控机制不一致的企业文化,要勇于进行文化再造,高层管理者要加强与组织成员的沟通,激发组织成员参与热情,逐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最终形成与内控机制相适应的组织文化。

(2)优化工作规程。全面清理整合内部管理制度,堵塞制度漏洞,弥合制度链条上缺失或断裂的环节。以税收执法事项为主线,将税务机关所涉及的税收执(下转第33页)(上接第31页)法权划分科学进行分解归类,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执法事项内在规律要求,设定其基本程序,统一执法事项的工作步骤、顺序、形式、标准和完成时限,明确各项税收执法权的行使规范,既建立实体性制度,又建立程序性制度,既明确规定应该怎么办,又明确规定违反后怎么处理。同时要注意保持工作规程的开放性,根据工作要求的变化及时进行维护。

(3)强化对内部控制实施情况的检查与考核。为了保证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并使之不断地得到完善,必须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在检查过程中,注意搜集被查单位制定的管理制度、办法,了解被查单位税收执法监督制约机制的建立情况,权力、权限的分配分布情况;对照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逐一评价被查单位的税收执法监督制约机制在制度设计层面是否科学、合理、规范;然后根据检查结果对被查单位提出建立健全税收执法监督制约机制的意见和建议。

(4)科学实施风险管理。从分析权力运行风险入手,对税收执法中可能引发风险的各种信息进行识别,并根据不同风险度和风险成因,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和措施,实现风险的有效防范、控制和化解。要通过风险管理,更新风险防范理念,创立风险评估方法,构建风险管理机制,在税务系统形成规范有序的工作格局,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执法风险的负面影响,扎实推进依法治税。

(5)提高人员素质。一是提高税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税务执法质量,是依法治税的重要环节,与税务人员风险意识强弱也存在一定关系。因此,必须从提高税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入手。税务人员必须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尽量避免由于业务水平低下导致执法风险产生。二是提高税务查人员的政治素质,规范税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税务人员的风险意识淡薄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税务人员的职业水平低造成的。如果税务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职业道德水平低,必然忽视税务工作质量,这无疑会加大税务工作风险。

(6)强化外部监督。一是推行执法公示制度,规范公示的内容、渠道、形式,提高执法的透明度,减少执法中的暗箱操作;二是广泛开展执法评议,广泛收集社会各方面对执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定期邀请人大、政协、民主党派、地方法制办、各行业协会及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税收执法工作进行评议;三是充分利用税务网站、12366纳税服务热线,受理对税收执法的投诉和举报,使税收执法置于社会监督之下。;四是鼓励与支持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对税收违法行为的曝光,以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五是加大依法治税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纳税人依法纳税的意识,增强其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有效监督和制约税务机关和执法人员依法行政。

税收执法内部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税务机关的方方面面。管理上的权变观点认为,不存在一套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管理过程中的一切都处于变化中。税收执法内部控制建设应当坚持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税务机关自身特点的内控制度。唯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功能和效用,降低和防范税收执法风险,切实提高税收执法水平。

参考文献

【1】彭志华.税收执法和征管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J].中国工会财会,2010(2)。

内贸税收3大问题及政策建议 篇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深, 一些大型企业纷纷尝试总部与分支机构分开布局的发展模式, “跨区域总部经济”进入全面快速的发展阶段。相对于生产型企业而言, 商品流通企业更加青睐“总部+分支机构”的运营模式, 其利润主要来自于众多分支机构的规模效益以及低成本的集中管理。但大型商品流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 却受到了来自财税政策的制约。

(一) 总分模式是大型商品流通企业做大做强的最优方式

一般来说, 总部经济型企业集团在总部和分支机构之间存在两种组织模式:一是总分模式, 企业只有一个法人, 总部之外的分支机构均为分公司, 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二是母子模式, 总部和各个分支机构均为独立法人, 享有相应权责。

为加强管理, 降低成本, 获得便利的融资条件和政府支持, 大型企业理论上会采用总分模式。这种总公司与分公司的形式对于大型连锁商品流通企业更为重要, 有利于总部对各个分支机构的统一管理、统一采购、统一结算, 以树立整体形象, 提升竞争能力, 获得更多市场空间。

(二) 现行财税体制对“总分模式”形成制约

现行《企业所得税法》规定, 2008年1月1日起, “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的应当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 即分公司应税所得可以汇总到总公司进行纳税;作为独立法人的母公司、子公司须分别纳税, 不得汇总 (少数特殊规定企业除外) 。

为增加财政收入, 地方政府部门更倾向于连锁企业在当地注册子公司, 以取得相应的所得税收入, 避免因连锁企业设置分支机构导致税收流失。这种倾向造成了我国大型商品流通企业多采用母子公司运行的现象, 甚至在一个地级市的不同区也要注册新法人, 影响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三) 存在问题及解决建议

大型流通企业采用母子公司形式运营, 不仅经营成本上升, 而且由于各公司分别纳税, 利润不能盈亏互抵, 税收成本也上升。近期, 应研究解决允许大型流通企业母子公司合并纳税问题。

从长期看, 应进一步改革中央地方财政收入分配体制。目前, 五级政府的财力分配机制不尽合理, 财力与事权不尽匹配, 各级地方没有足够的财力去履行相关的责任和义务。基层地方政府缺乏稳定的财政收入增长机制, 为保住税源不得不作出损害市场经济主体利益的行为。因此, 在不影响中央财力的基础上, 本着有利于增加地方财力的原则, 亟需对部分地方税种进行重新设计和调整, 建立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

问题2流转税制不统一, 限制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经营

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不断向工业化后期演进, 第二产业分工细化逐步加快, 更多的生产性服务业需要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原有的第三产业形态也更加多样化,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业态表现出高度活跃的特点, 租赁等行业的分包转包业务呈蓬勃发展之势。分工细化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和优化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现行流转税体制,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流通服务业发展, 不利于产业分工细化。

(一) 现行税制制约了我国流通服务业发展

1994年我国税制改革后, 形成了增值税、营业税并行的流转税体制。对货物的生产、批发、零售和进口环节以及加工、修配环节征收增值税。对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征收营业税。

1、营业税重复征税的特点, 决定了营业税税负随着流转环节的增加而增加。与增值税比较, 营业税有如下特点:一是在流转环节全额征收, 除部分行业 (如交通、旅游) 外, 不允许有税前扣除;二是营业税属价内税, 即营业税负包含在价格内, 上一环节的营业税负成为下一环节的税基。税收制度的差异必然带来税收成本的不同, 与税收的公平特征相悖。

2、产业间流转税制度的不统一, 限制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经营。大中型制造业企业中的生产性服务业务, 兼具第二、三产业的特点, 为提供服务发生各项支出中所含增值税进项税金可在税前扣除。按营业税征收办法, 独立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则不能享受税前扣除。因此, 制造业企业更倾向于自己经营生产性服务业务, 而不是外包出去, 不利于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发展。

3、服务业进出口税收制度不合理, 阻碍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近年来, 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迅速, 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对促进我国服务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由于营业税为价内税且多环节征收, 服务中所含税收不易计算, 因此在出口时未实行退税制度, 增加了服务出口成本, 降低了我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 存在问题及解决建议

为促进企业投资和技术改造, 2009年我国实行增值税转型, 允许税前抵扣固定资产。比较而言, 服务业企业税负进一步加重, 流转税制不统一矛盾更加突出。上述问题的根源在于增值税、营业税并行, 造成了税制的不统一, 不利于产业分工细化。近期主要任务是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 将目前征收营业税的行业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 避免重复征税和税负不公。

从长期看, 应进一步改革中央地方财政收入分配体制。按照现行分税制体制, 营业税收入归地方财政所有, 因此, 在取消营业税之后, 需要考虑重新设计和调整地方税种, 建立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

问题3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收抵扣问题影响“农超对接”实施效果

支持“农超对接”, 促进大型连锁超市及农产品流通企业与农产品基地建立更紧密的购销关系是活跃流通市场、扩大内需的有效路径。“农超对接”不仅有助于减少农产品中间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而且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和推动农业现代化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 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收抵扣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了“农超对接”的实施效果。

(一) 收购农产品相关税收政策

我国现行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收购农业生产者自产的免税农产品, 可开具农产品收购和销售发票, 以13%的扣除率抵扣进项税额。同时还规定,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向小规模纳税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购进农产品, 可以按13%的税率抵扣进项税额。

农产品收购发票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使用的具有税款抵扣功能的普通发票, 由农产品收购企业自行凭出售人身份证复印件开具并进行抵扣。税务部门主要通过实地核实与异地协查两个途径来查证企业的收购行为。

(二) 存在问题

第一, 各地农产品收购发票不统一。目前全国各地关于农产品收购发票的管理政策不同, 执行标准不一, 跨省抵扣存在困难, 增加了企业经营困难。

第二, 办理农产品进项税收抵扣难度较大。农产品收购发票由收购企业自行填报, 开具对象是大量个体农业生产者, 所以税务部门对农产品收购发票的查证和管控力度很大, 有的地方税务部门要求提供的证明材料多达七种。由于取得农产品收购和销售发票的时间较长、手续较繁, 很多连锁零售企业不得不放弃或者缩小直接对农产品的采购经营, 改成从农产品经纪人手中收购。

第三, 可抵扣进项税收的农产品范围过于狭窄。目前, 给予进项税收抵扣的农产品必须是农业生产者未经加工的初级农产品。实践中, 部分农民完全有能力进行简单加工制作, 如对苹果分级并简单包装, 同时, 部分农产品收购企业愿意采购经过初加工的农产品。

第四, 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受限。由于合作社享受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 减少了地方财政收入, 所以一些地方不支持成立合作社, 或者不给予合作社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的资格。

(三) 解决建议

近期, 应尽快出台具体办法, 制定全国统一的农产品收购发票印制和管理办法, 落实农产品进项税收抵扣政策。

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建议 篇8

关键词:节能减排,税收制度,税收政策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 节能减排这个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已经受到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十一五”规划纲要把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作为重要任务, 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目前, 我国节能减排目标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急剧变化, 也给节能减排任务的完成提出了巨大挑战。

一、税收促进节能减排的理论依据

(一) 外部性与税收

外部性是指私人成本或收益与社会成本或收益的不一致, 从而导致资源不能有效配置。简而言之, 某些个人或企业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企业, 却没有承担与之相应的成本或取得相应的报酬, 就产生了外部性问题。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由于市场机制存在外部性的时候失灵, 此时可以通过税收手段对市场缺陷进行弥补,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一方面, 可以通过财政补贴或税式支出的方式鼓励有正外部效应的生产或行为, 如节能减排项目投资、节能减排技术研究开发、资源综合利用等;另一方面, 对于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具有负外部效应的生产或行为, 可以通过征收“庇古税”, 使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趋于一致, 从而有效抑制具有负外部效应的生产或行为。

(二) 个人、企业行为与税收

税收政策引导微观经济主体行为主要是通过价格机制实现的。从需求角度来看, 税收政策通过改变不同资源能源、环保产品的相对价格, 影响企业中间投入以及个人消费的需求结构。例如, 通过提高资源使用成本, 促使企业使用可再生资源、加大科研投入或是寻找替代资源。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改变生产设备的购买使用成本, 鼓励企业加大对节能环保设备的投资。另外, 通过使不同的消费品承担不同的税负, 改变不同消费品的比较价格, 引导绿色消费, 进而影响消费品的供给。从供给角度来看, 通过加速折旧、投资抵免等多种税收优惠方式降低投资者以及生产投资者的资本使用成本, 影响不同产业、不同产品的比较收益率, 从而影响资本对不同产业及产品的偏好, 引导投资流向节能减排产业和项目。此外, 也可以通过制定一些限制、约束型的税收政策, 利用税收收入效应, 限制个人以及企业行为。

二、我国现行节能减排税收政策基本分析

(一) 税收调节面过窄, 力度不够

首先, 资源税征税范围较窄, 税率偏低。资源税是以自然资源为课税对象征收的一种税。目前, 我国仅对包括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在内的6种矿产品以及盐征收资源税, 而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场资源等严重破坏或短缺的资源还没有纳入资源税的征税范围。征税范围较窄以及较低的税率使得很多资源被廉价甚至是无偿使用, 导致资源的过度浪费以及使用的低效。其次, 现行消费税没有将不符合节能减排技术标准的高能耗产品、高污染产品全部纳入征税范围, 如对环境有害的镍镉电池、煤炭等。再次, 增值税、所得税在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上的优惠力度不够。目前, 仅对可再生能源中的垃圾发电、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变性乙醇燃料等予以支持, 对国家鼓励发展的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设备的开发推广缺乏必要的税收政策支持。

(二) 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优惠政策形式单一

目前, 我国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优惠大多采取低税率、减免税等直接优惠方式, 而对投资抵免、加速折旧、延期纳税等间接优惠方式采用较少。虽然直接优惠方式简单明了, 但与纳税人经营活动关联度小, 容易使纳税人借虚假名义骗取税收优惠, 引导企业节能减排的效果有限。另外, 我国现行的税收政策主要采取“正向激励”方式, 即对采用先进技术、符合投资导向的企业予以税收支持, 但对技术水平低、污染量大的企业没有进行有效的约束。因此, 税收优惠应坚持以直接减免为主转向以间接引导为主的原则, 着重增加投资抵免、再投资退税等方面的规定, 针对具体的科技开发活动或高新技术项目来适用优惠政策, 而不是针对某一个企业或某一类产业。同时, 坚持税收激励支持与约束限制相结合, 对能耗高、污染大的行业企业和产品实行惩罚性的税收政策。

(三) 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优惠政策过于零散, 缺乏系统化

当前, 税收政策促进节能减排的支持重点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能源节约、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环境保护[1], 税种主要集中在增值税、消费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等几个税种。我国现行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过于零散, 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且缺乏环保税、碳税等专门针对节能减排的税种, 绿色税制亟待完善。目前, 我国在废弃物处置阶段还没有相应的税收, 而是采取征收排污费的方式对排污者进行约束。另外, 对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科技进步的优惠不足,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制约了我国节能减排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和推广, 不利于节能减排税收政策的实施效果。

三、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建议

(一) 完善现行税收制度

1. 完善资源税制度。

第一, 扩大资源税的征税范围, 将那些亟需保护开发和利用的资源纳入资源税的征税范围。比如, 不可再生资源或再生周期长、难度大的资源, 包括耕地资源、滩涂资源、地热资源等;我国较为稀缺或是供给不足、不宜大量消耗的资源, 如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场资源等[2]。第二, 改进资源税的计征方式, 将现行的以销售量或自用数量为计税依据改为按产量计税, 促进资源利用率的提高。第三, 提高资源税的税率水平。依据不同的资源类型和现行的税收征管水平, 采取不同的税率。对于原油、天然气、煤炭等较为稀缺, 且开采、使用过程中污染较大的资源应大幅度提高其税率;对于盐应将其划分为工业用盐和普通食用盐, 工业用盐从高适用税率, 普通食用盐则应该适当调低其税率;对于新增的资源应税品中, 耕地资源、滩涂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场资源等再生周期长或是稀缺的资源应适用较高税率;而对于可再生资源和国家鼓励的新型绿色资源则可以实行低税率, 如地热资源。最后, 税率高低与回采率以及该地区环境质量指标相结合, 促进资源合理开采。从长远看, 可考虑将现行其他资源性税收如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并入资源税, 同时, 将各类资源性收费也并入资源税, 如矿产资源管理费、林业补偿费、水资源费等。

2. 完善消费税制度。

第一, 进一步扩大消费税的征税范围, 将资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的消费品或消费行为纳入消费税的征收范围, 如煤炭、天然气、电力等能源产品以及镍镉电池等。第二, 发挥消费税的双向调节作用, 一方面对高污染、高能耗消费品以及不可再生或稀缺的资源性消费品适用高税率, 另一方面, 对低污染产品或符合一定节能减排标准的产品实行减税或者免税优惠, 如混合动力型车辆等。

3. 调整车辆购置税和车船使用税政策。

现行车辆购置税和车船使用税侧重于数量吨位和固定税额征收, 而与其使用强度无关, 不利于引导节能减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一是改革车船使用税的计税标准, 对于不同能耗水平的车船规定不同的征税额度, 实行差别征收;二是调整车辆购置税的税率结构, 引导消费者购买低能耗、低污染汽车。对于以清洁能源为动力、符合节能减排标准的车辆, 可实行按适当比例减征车辆购置税的优惠。

(二) 完善其他税收优惠政策

1. 增值税。

2009年1月1日起增值税转型改革全面推行, 对于鼓励企业购置清洁生产设备、加大环保设备的投资力度有着积极的作用。增值税作为一种中性税收, 其环环相扣的特点决定其不宜采用过多的税收优惠政策, 促进节能减排的政策效果有限。借鉴国外支持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政策, 对关键性的、节能效果异常显著且价格等因素制约其推广的重大节能设备和产品, 国家在一定期限内实行一定的增值税减免优惠;对个别节能效果非常显著的产品, 在一定期限内, 可以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措施[3]。如对企业生产包括太阳能产品在内的节能、环保产品实行增值税减免优惠等。

2. 企业所得税。

一是对于如太阳能、风能、氢氧能等可再生能源、替代能源开发活动以及节能减排产品的研发费用, 可以提高其税前列支比例;二是对于企业用于节能减排、高科技研发等方面的固定资产、机器设备, 允许实行加速折旧;三是对于利用上年利润进行节能减排再投资的企业, 允许退还或部分退还这部分利润所缴纳的所得税;四是对为生产节能减排产品服务的技术转让承包、技术咨询等技术性服务收入给予所得税减免优惠。

目前, 我国治理环境污染主要是采取对水污染收费, 对超标排放污染物的企业征收排污费和生态环境污染费等。由于排污费的征收标准过低, 且缺乏税收的刚性和稳定性, 对企业排污行为的约束不足。现阶段我国开征独立环境税种的条件尚未成熟, 可以先从现有的排污费征收范围入手, 将排污费中的污水、废气以及工业固体废物收费改为征收水污染税、空气污染税以及垃圾税, 之后再逐步扩大征收范围, 提高征收标准。通过排污费改税, 增强企业污染付费的刚性, 提高征收效率和管理的规范性, 有利于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从长远来看, 应建立起控制污染物排放的税收制度, 开征一些新的税种, 如环境保护税、碳税等。

税收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 对于促进节能减排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仅靠税收政策显然是不够的, 还需要其他经济手段以及法律、行政手段相配合。比如,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和政府采购制度, 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给予适当的补助;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尽快出台《节约能源法》 (修订) 和《循环经济法》;建立并实施科学统一的节能减排统计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等。

参考文献

[1]史耀斌.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政改革大思路[J].中国投资, 2007, (7) .

[2]安体富, 蒋震.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理论、问题与政策建议[J].学习与实践, 2008, (10) .

税收分析工作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篇9

(一) 数字对比多, 变动情况分析少, 税收分析的固有作用难以发挥

税收分析的综合性、复杂性是其本身固有的特点。税收分析不仅要对收入完成情况分析, 也要对影响完成情况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 凡与税收相关的因素及原因都要综合反映在其中, 包括政策、市场、生产经营以及其他不可预测因素。但在现实工作中, 税收分析往往局限于计划完成情况的分析, 突出表现为数字的对比多, 对税收增减变动情况分析少,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税收分析的固有作用很难得到充分发挥。

(二) 缺乏部门间的协调机制, 税收分析难以有效开展

税收分析既是组织收入工作的重要内容, 同时也是加强征管、监控税源变化、评估税收与经济发展是否协调的重要方式。在现实工作中, 税收分析往往局限于税收会计统计部门, 对数据变化较大的项目进行分析, 由于缺乏部门之间协调配合, 税收分析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现象上, 而影响税收完成情况的真正原因则难以分析透彻。

(三) 调查研究不够, 税收分析的基础材料匮乏

税收分析作为一种综合性分析, 要求分析人员必须掌握大量的、真实的经济税源变化情况, 掌握税收计会统数据及其它相关联的涉税信息, 这是做好税收分析的基础。而目前各项基础材料的匮乏, 造成了税收分析质量不高。

(四) 税收分析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 影响税收分析质量地提高

税收分析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分析, 在收集大量的涉税信息资料、明确分析内容和方法后, 最终要落实在分析人员的综合、概括、提炼能力上。在现实工作中, 税收分析一般由计会部门人员兼职, 缺乏一支具有良好业务素质、较高综合、概括、提炼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税收分析队伍,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税收分析质量的提高。

二、完善税收分析工作的基本措施

(一) 税收征管单位负责人要切实加大对税收分析工作的重视

税收分析工作的主要目的, 在于帮助决策层实现更科学、合理的决策。因此税收征管单位的直接负责人要时刻明确税收分析工作的主要目标, 将税收分析工作的重要意义向全体税务工作者进行强化宣传, 让税收分析基层工作者从思想上重视自己所做的工作。税收征管单位的直接负责人要密切观察税收分析部门的员工思想动态, 及时纠正落后的思想观念, 学习先进的税收分析理念, 切实从行动上落实税收分析工作的基本准则。

(二) 加快税源监控组织体系建设的步伐

科学合理的税源监控组织体系是税收分析工作顺利开展的制度保障, 因为只有在明确、严谨的税收源头有效控制的前提下, 税收分析工作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效果。如果税收源头控制不清晰, 税收科目混乱则税收分析工作就无法得到准确合理的分析数据。在国家逐步加快财政税收体系改革的时代背景下, 税收征管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基于这种情况, 就需要税收部门逐步加快税源监控组织体系的建设速速, 要求及时更新税收分析工作的工作制度, 做到对特定行业、重点税源的详细分析, 并要在一线税收分析工作负责人的带领下, 定期进行工作分析总结, 对阶段性的税收分析工作进行及时沟通反馈, 确保不出现较大工作失误, 进而提高税收分析工作的效果。

(三) 税收分析工作的开展必须做到要有理有据、分析透彻

基层税收分析工作者要切实提高对产生增减变化的各个因素的注意,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 要把税收分析与其他影响因素紧密联系起来, 按照一定的层次, 在梳理不同环节, 筛选不同项目的基础上, 做到严谨、审慎、全面综合的科学分析, 尽最大努力的提高税收分析工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对于特定行业的税收分析, 必须要做到理论充分, 并且深入透彻的分析。举例来说, 作为地税局基本主体税种的营业税, 可以说是建筑业的最主要征收项目, 在近些年建筑行业整体呈现快速增长的环境下, 在税收分析工作人员分析其营业税的增长时, 不能只是单纯的分析当年新上项目的多少, 而且还必须做到对新上项目资金来源的系统分析, 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实现对经济现象背后的更深层次分析。并且还要深入细致的追根溯源, 从新上项目的投资增加引起银行贷款增加因素二次深入挖掘, 在这个过程的分析, 可以知道是银行贷款的增加促进了建筑行业投资项目的增加, 而建筑行业投资项目的增加在整体上推动了建筑业营业税的增长。对于银行贷款的增加, 在税收分析过程中, 可知它又是整体金融行业营业税增加的重要因素。通过上述例子说明, 在税收分析工作中, 涉及到的影响变化因素非常复杂, 基层税收分析工作者必须按照一定的原则, 把各种影响因素有机结合起来, 深入系统地梳理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这样才可以提高税收分析工作分析逻辑的科学性、准确性。

(四) 税收分析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创造性思维

任何工作的顺利开展, 都需要结合实际情况, 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 实现工作本身的最大价值。在税收分析工作中, 创造性思维最为重要的就是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快速发展变化的环境。对于税收分析人员来讲, 要在实际工作过程中, 不断创新工作思维, 结合税收分析工作的对象特点, 从多层次、多角度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并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在这方面, 就对税收分析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即必须熟练掌握常用的几套税收分析工作方法技巧, 提高对税收统计信息的敏感性, 做到对税收源头的深度挖掘并充分利用有效信息, 提升税收分析工作的时效性。

(五) 提高对税收分析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 提升其业务素质

在税收分析人员的培训过程中, 要切实注重实际培训效果。第一要逐步实现“税收分析员+税收管理员”的工作模式, 税收分析主管单位要注重对税收管理员的税收分析知识培训, 充分挖掘基层税收管理员的潜力;第二要不断充实税收分析队伍的专业人才, 提高那些专业知识水平高、业务素质优良的人才比例。对于优秀的税收分析工作者, 可以适当降低录用条件。第三要加大对税收分析员综合判断能力的培训, 这种综合能力主要包括个人的专业知识水平、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的认识、财务税收综合分析等。第四要加强对税收分析人员的基础工作能力培训力度, 主要包括一般税收分析方法、基本作知识、系统经济理论、计算机知识、税收政策以及法律常识等。通过对税收人员基础业务知识、技能的培训, 提高其工作质量和实际工作效果。

三、结语

随着我国的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现有的税收分析工作的一些问题和弊端会越来越明显, 因此为了更好的发挥税收分析工作的作用, 必须有针对性地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 通过相应的完善措施, 逐步建立一套相对科学、合理, 并能基本反映税收征管情况的税收分析工作体系, 从而为决策层的相关决策的制定和出台, 提供更为严谨准确的参考。

摘要:随着我国财政税收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现有的税收分析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本文在简要梳理现阶段我国税收分析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 深入的探讨了完善税收分析工作的基本措施, 以期对当前的税收分析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财税改革,税收分析,严谨性,分析逻辑

参考文献

[1]张光文.进一步完善税收分析的探讨[J].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 2010, (1) .

[2]陈荣新.税收分析在税收征管中的问题及建议[J].山东纺织经济, 2009, (6) .

[3]王道树.关于税收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统计学中的指数体系方法在税收分析领域的一个应用案例[J].涉外税务, 2008, (2) .

[4]杨国政, 张科.深化税收分析强化税源管理[J].中国税务, 2007, (3) .

城市建设中财政税收管理建议 篇10

一、财政税收概述

经济决定社会发展,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使经济保持一个稳定快速的发展状态。财政税收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从新中国建国起, 经过多次改革, 相关政策愈发完善, 财政税收明显提升。税收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 在这半个多世纪中, 人民生活水平得以改善, 对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也大有裨益。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中, 存在着一些不确定因素, 为适应新形势下这些变化, 税收工作还需进一步改革。一方面能够优化财政支出体制, 使财政支出更加规范合理, 提高对税收的利用效率, 更好地用于基础建设, 为人民服务;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制度正处于转型关键时期, 传统税收政策和制度已难以满足当前要求, 也应随之转型。而且从目前状况来看, 国内地区差异越来越明显, 体现在财政税收上, 不管是利益分配, 还是管理工作都严重不平衡, 应加以改进。另外, 财政预算颇为关键, 关系着税收直接支出, 以及税收的使用程度, 为了提高财政预算水平, 必须结合时代特色和实际国情对财政税收深化改革。

二、城市建设中财政税收管理现状

我国处于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进行, 我国独具特色的经济体制已经逐渐成熟。近年来, 我国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在一定基础上保证了我国的财政需求, 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但是我国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一) 税收法制建设薄弱。

环顾我国的相关税收管理体制的法律少之又少, 可是法规却有很多。缺少税收管理法律导致中央与地方划分管理权限时没有足够的法律依据。仅仅依靠一些法规、条例规定实施权限, 会让税收管理缺乏系统性和法制性, 没有这些合理的法律保护, 实施权限存在很大的问题, 管理行为也会不规范。

(二) 税收监督力度不当。

由于我国对于财政税收监督缺乏确定统一的原则以及相关法律的约束, 对于某些违法行为, 如私自挪动税款等的监管任务难以达到;另外, 监管人员的工作责任感不强, 工作的不认真也会造成监管力度不当。

(三) 资金使用不当。

如今的财政税收体制确实有一些改革措施存在, 但是这些措施的落实并不彻底。例如, 一些地方财税政府虽然已经开始实行“收支两条线”这一管理方式, 本来是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实行收入与指出两条线管理。但是, 很多政府却只是简单的把收入和支出的资金分开拨付, 这并不是收支两条线, 其实还是将收入与支出放在一条线上运行。另外, 由于专项资金的申请要经过多层的申报以及拨付, 这样会很大程度的影响相关的资金使用效益。总的来说, 其实是因为政府部门之间的权、责、利分配不合理才会导致财税资金的浪费严重, 那么资金的使用效率自然不当。

(四) 预算工作不合理。

开展财政税收工作, 需要提前进行科学合理地预算, 以保证税收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但国内对税收预算的重视度较小, 内容范围狭隘, 在后续工作中常出现税收资金被挪用的情况, 使其调控作用有所削弱。由于预算不合理, 在征收过程中还可能与纳税人发生冲突, 影响纳税人的积极性。

(五) 管理人员监管不严。

员工工作时不够认真, 消极怠工也是税收管理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因为体制内并无严格对于员工的监管以及相应的惩罚, 才会屡次出现员工消极怠工的现象。员工工作时不认真的态度也会传染给其他的员工, 这样就会造成员工工作不够严谨等等很多的问题, 那么这样也就可能导致税收管理中发生违反工作纪律的行为。倘若不对这样的现象加以管理, 那么很可能会导致税收管理体制出现问题, 进而也会影响到税收管理的发展。

三、城市建设中财政税收管理建议

(一) 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

针对上面出现的各种问题, 要想保证财政税收工作稳步进行, 必须对有关制度加以完善。结合具体国情和经济发展状况, 合理调整税收政策, 使其与当前的市场经济相适应。既要维护国家利益, 又要促进各企业健康成长。特别是重复缴税, 需尽快改善这一状况, 如合理调整营业税和所得税, 增强纳税企业的积极性。同时对一些中小企业, 应尽量降低税收, 以减轻其经济负担, 从而能够更好地进步。在地方财政税收上也是如此, 应根据经济条件对其税收结构加以优化, 不断完善管理制度。

(二) 加大财政税收监督力度。

当前我国的偷税行为有所增加, 应该加强财政税收工作的监督, 避免企业偷税的行为发生。一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税收监督制度;另一方面纳税部门需要有专门的人员监督企业的纳税。完善的税收监督制度可以保障税收工作顺利进行, 尽量避免企业的偷税行为。当前, 企业为了减少纳税额经常制造假账, 税收征管部门需要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监督, 减少国家的税收损失, 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

(三) 提高财税资金使用效益。

在对财税管理体制进行创新、改革、完善后, 强化税收管理的职能, 促进税收管理体制的改革, 科学的将财政税收的所有资源进行融合, 把财政税收的资金全部算入至预算管理中, 将财政税收管理过程透明化。并且对财政税收的资金也要进行整合, 对农村事业也要尽可能地多加帮助, 更多地将资金投入到基层建设中, 帮助农村更好的发展。财政税收管理所拥有的优势更好的展现在社会的面前, 对于财政税收资金的整合要建立起一个由政府进行领导, 各部门相互联合协调合作的协调机制, 资金的使用、管理的全部过程都需要被监督, 只有通过这些方法, 才可以更好地将财政税收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行提高。

(四) 做好财政预算工作。

财政税收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税收预算机制。可以从两方面出发, 一方面对财政预算的范围进行拓宽, 使各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都被财政预算机制所覆盖;另一方面我国政府要根据国情制定长期的税收预算机制, 对我国的财政税收工作进行长期的规划, 保证我国税收工作的正常运行。对税收预算机制进行不断地深化改革, 不仅可以确保税收工作的顺利开展, 还有助于提高税收工作效率。

(五) 实现税制改革, 增加财政收入

1、改革现行城市维护建设税与公用事业附加费。

由于城市税税基较小且税率较低, 在城市建设方面资金的专项税收来源不足。城市建设税和相关的公共产品附加税没有成为城市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因此, 应该及时对此项税收进行改革。一是改此附加税也为独立税, 不以“增消营”为基础, 减轻征税变动的影响;二是增加征税范围, 维护征税的公平性, 对外商设置合理税率, 既不打击外商投资的积极性, 又可以扩大税源;三是提高城建税税率, 使其成为地方政府用于城市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四是建立合理的税收监管制度, 加强税收的监管, 保证税收的合理征收。

2、健全土地和财产税制。

在国家完成税收制度改革后, 城镇土地税成为地方政府主要的税收来源之一, 是财政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地方政府要合理设置土地税增加自身的财政收入, 并且促进土地的高效利用。过去对财产税重视程度不够, 导致财产税不能成为地方税收的主力税种。比如, 作为财产税一部分的城镇土地使用税, 由地方政府负责课征, 但其收入要由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共同分享, 导致地方政府缺乏积极性。另外, 城镇土地使用税在性质上属于财产税, 其课税是以面积为基础, 按低税率进行的, 而财产税的课征标准是不动产的所得或收益, 导致二者产生矛盾。应该把城镇土地使用税全部作为财政收入来源, 使其成为地方政府的主力税种, 同时采用财产税的课征方式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 向规范的财产税过渡。

参考文献

[1]乔黎黎.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创新对策探究[J].低碳世界, 2014.13.

[2]许梦博.国内区域中心城市财政问题研究[J].税务与经济 (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2006.2.

上一篇:高职助产士下一篇:超声多普勒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