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监督与管理

2024-07-03

内部监督与管理(精选十篇)

内部监督与管理 篇1

一、旅行社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旅行社资金管理问题

旅行社资金大多为流动资金, 且除去10%左右的盈利外, 其余资金均为代付资金, 而旅行社内部资金使用权责不明导致其资金使用缺乏计划性, 使旅行社陷入资金短缺的困境。一方面, 旅行社要不断通过银行贷款等方式获得足够的资金来保障旅行社团队的运行, 而这其中旅行社要偿付高额的贷款。另一方面, 由于缺明确的资金使用责任界定, 业务人员往往为提高市场占有率, 增加客源, 而忽视应收账款回收风险。加之缺乏有效的风险监督和控制机制, 旅行社赊销业务的增加势必会带来拖欠款问题, 而在回收及追款过程中, 销售部门与财务部门由于缺乏明确权责, 往往互相推诿, 难以追究相关方责任。

(二) 计划外支出侵害旅行社利益

旅行社的业务特点决定了其在财务支出方面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特别是采用分部门承包的旅行社, 各部门经营相对独立, 往往会出现同一家旅行社相同线路上出现多种不同报价的情况, 而各个部门为了争取客户, 通常都会选择降价和促销策略, 这就会带来一系列的计划外支出。而旅游业监管机构和各级相关执法部门又缺乏强有力的监管手段, 旅行社业务人员往往会通过虚报支出、私收回扣等方式谋取私利,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损害了旅行社的经济利益。

(三) 缺乏人员激励约束机制

目前, 我国大多数旅行社缺乏明确的内部激励和约束目标, 更没有配套的激励约束制度。这导致旅行社内部控制乏力, 财务管理机制很难发挥其激烈和约束作用, 各部门人员的工作情况并没有在收入和奖励分配上表现明显差距,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并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旅行社内部的各种财务违规行为。

(四) 缺乏先进的财务管理手段与方法

我国大部分旅行社在财务管理方面都较为落后, 没有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财务核算, 这导致旅行社内部各项财务活动处理效率低下。

二、旅行社财务管理的完善对策

(一) 加强旅行社各项资金管控

主要包括:一是要加强对现金流的管理。一方面要严格控制旅行社的各项支出, 特别是计划外支出。旅行社应充分利用商业信用尽量避免在应付账款到期日之前支付现金, 以便获得充足的现金流, 最大限度的利用资金。另一方面要尽量减少各种不必要的开支, 缩短资金周转周期, 从而达到节约现金的目的。二是对各业务部门实行资金余额控制。财务部门可分部门设立资金专户, 并在每年年初统一拨入一定额度的流动资金。具体到每个月份, 则有财务部门根据各业务部门营运资金余额扣除月内可预见的各类费用为最高支付额度, 一旦超出额度则不予支付。三是加强现金收付款控制与发票管理。旅行社要对不同团队实行不同的收付款和发票管理制度。各销售团队的营业款应及时足额上交财务部门, 上交的营业款必须注明团号、交款单位、冲账金额和预收团款等具体情况, 以便确保各项费用有据可查。

(二) 加强旅行社应收账款回收管理

一方面, 旅行社要逐步建立客户信用档案管理制度, 业务人员要切实按照信用政策和赊销条件选择具有较高信用的客户进行合作, 并在合同中标明付款期限, 从而降低应收账款的回收风险。为避免业务员与客户串通做出损害旅行社利益的行为, 可将业务人员的奖金发放与应收账款到账情况结合起来, 在保证应收账款按时回收的同时规范业务人员的行为。另一方面, 财务部门应规范应收账款回收制度和相关流程。具体到实践中, 财务部门应按月将应收账款清单交至各业务部门, 根据应收账款具体情况进行归集, 并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手段。如对没有信用限额或超信用限额的客户要求其必须在半个月内清收;对少数信用差的客户则可直接采取法律手段进行解决。

(三) 加强旅行社成本费用管理

主要表现在:一是旅行社应成本领先战略, 最大限度的降低各项采购成本。旅行社要尽可能选择实力雄厚的供应商, 并与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通过采取集中采购统一支付的方式减少中间环节的费用, 达到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二是落实各项成本费用目标, 明确相关权责。旅行社应严格按照成本费用内容对各项费用进行分类和分级管理, 并将目标成本下达到各具体部门和员工, 并通过将奖惩制度与成本费用管理指标挂钩的方式将成本费用管理责、权、利关联起来, 使成本和费用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三是加强成本费用预算管理。旅行社要不断强化预算管理, 实现成本费用的标准化和系统化, 以便及时掌握成本和费用的升降情况及时采取相关控制对策。四是建立内部财务审核制。财务部门应明确划分出各月份的成本费用界限, 并对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实时监管, 并对重点部门和重点岗位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和抽查, 以便及时查错防弊, 全面降低旅行社各项成本费用。

(四) 加强旅行社营业收入管理

由于旅行社营业收入中代收代付款项占比较大, 在收入确认时应明确按照营业收入的分类来确认收入。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 旅行社在已经向旅游者提供了合同上所规定的服务并已从旅游者处收到价款, 或者已经取得收取价款权利的证据的前提下, 才可将这部分营业收入予以确认。

(五) 加强信息技术建设及科学管理方法的应用

一方面, 要充分利用信息手段提高旅行社财务管理效率。旅行社在财务管理中应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 具体到实践中可以通过计算机管理来提高财务核算效率, 通过开发个性化财务管理软件来满足旅行社财务上“单团核算”的具体需求, 将收入和成本快速配比, 以便财务人员和旅行社管理者能够及时准确的掌握企业当月收支情况, 从而正确核算出当月的实际利润, 为管理层决策和监督提供有效依据。另一方面, 要提高财务人员知识水平。旅行社财务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旅行社财务管理的具体情况, 并根据市场变化情况, 学习最新的财务管理手段和方法, 从而准确的核算财务事项, 并根据财务管理理论对旅行社财务情况进行准确的分析, 及时做出财务风险预警, 为旅行社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财务参考意见, 全面提高旅行社内部财务管理水平。

三、旅行社财务监督的完善对策

(一) 加快旅行社财务管理法律体系建设

具体为:一是加快建立行业财务监管机制。要确保旅行社财务监督的有效性, 必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目前, 我国已颁布实施了新的《会计法》, 旅行社行业监管部门应在《会计法》基础上尽快建立和完善具体的行业会计制度, 以便明确旅行社会计监督、审计监督的执法职责和权限, 保障各方面能够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二是通过加大处罚、赔偿力度, 规范旅行社财务行为。对于违规违纪的旅行社及其责任人应及时予以曝光, 以便起到行业警示作用。

(二) 完善旅行社内部会计监督与控制

旅行社要保障财务监督质量, 必须从内部加强会计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首先, 要明确旅行社内部财务监督制约程序, 确保各个部门和岗位上的人员能够得到有效的财务监督, 避免出现财务监督盲区。其次, 要明确旅行社内部财产的清查范围、清查期限和具体清查程序, 以便能够通过定期的检查及时发现各类财务问题, 并将财务问题的不利影响减低到最小。此外, 要对旅行社各类会计资料进行定期的内部审计, 及时发现财务资料不合规和不合法的地方并及时予以整改。要完成以上几项工作, 必须特别注意的是, 参与旅行社各项经济业务事项核算的工作人员其必须做到不相容职务的分离, 以便能够有效发挥各个岗位之间的监督职能, 避免各种违规行为的发生。

(三) 充分利用社会监督与政府监督机制

要做好旅行社财务监督工作, 单纯依靠内部监督机制是不够的, 在内部机制之外, 旅行社还应设置一套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 充分借助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监督的力量来规范其各项内外部财务活动。社会审计监督主要是通过委托注册会计师的方式来对企业经济事项进行客观的评价和披露。由于注册会计的身份是独立的第三方, 因此其不会受到旅行社内部经济利益的牵制, 往往能够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各类问题, 而由于注册会计师的行为受到相关法律和行业法规的监督, 其对外公开披露信息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因此旅行社采取这种监督方式是十分稳妥和高效的。政府监督主要是指行业主管部门的财务部门对旅行社展开的各项会计检查和监督。通过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 能够有效弥补内部监督的不足, 全面提高旅行社的财务监督质量, 有效规范旅行社财务管理工作。

(四) 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提高财务人素质

一方面要通过建立健全激烈约束机制来规范旅行社内部各部门人员的财务行为。要建立旅行社内部人员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对销售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量化考核, 并根据其工作情况给予其适当的奖励和惩罚, 以便有效规范其各项行为, 特别是财务方面的行为, 避免其因谋求私利而做出损害旅行社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另一方面要着重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由于旅行社财务经营的特殊性, 决定了其财务核算较为复杂, 而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激烈, 在微利时代旅行社财务管理工作如果出现问题, 很可能使企业有次陷入困境。因此, 旅行社必须加快培养一批具备较高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的旅行社财务管理人员, 以便能够及时转变会计核算职能, 实现对各项财务活动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参考文献

探讨旅行社内部财务管理与监督 篇2

关键词:旅行社;内部财务管理;内部财务监督;问题;建议

前言:当前,我国旅游业引入了新的管理理念,原先的管理模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作为旅游业的主要实施者,旅行社的内部财务管理与监督是一个不容小觑的工作事项,它主要涉及到旅行社的资金筹集与运用是否经济合理,资金分配是否最佳化等问题。因此,旅行社应该尽快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财务管理与监督制度,从而切实提升自身的内部财务管理水平,加强内部财务监督效果。

一、旅行社内部财务管理与监督的基本内容

旅行社内部财务管理与监督就是指旅行社通过货币形式来预测、管理并监督企业自身的资金运动,从而实施业务收支情况的综合性管理,确保旅行社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度要求,最终改善并逐步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一般来说,旅行社的内部财务管理与监督的基本内容包含了这么几个方面。第一个就是会计核算。这就是指旅行社利用货币来进行计量,从而全面的反映出旅行社经营过程与结果。第二个就是成本费用管理。这是旅行社对自身的成本费用进行分析与控制的操作行为,最终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经营目标。第三个就是收入与利润管理。这种管理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旅行社的经营管理水平高低状况。这里的收入是指旅行社提供服务得到的全部收入,利润则是指旅行社经营的最终效益。第四个就是资产管理。旅行社的资产管理主要包含了流动、固定、无形、递延资产的管理工作,其中,由于流动资产占比较大,因此,流动资产管理工作更为重要,主要就是要提高流动速度,从而创造出更多的收益。第五个就是财务分析。它的指标主要包含了速动比率、存货周转率、成本利润率、资产负债率等八项指标,能够全面反映旅行社的财务能力。

二、旅行社内部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建议

(一)存在问题。(1)资金管理问题。旅行社资金大部分为流动资金,很多还是代付资金。由于旅行社内部缺乏权责明确的资金使用制度,从而导致了其资金使用缺乏计划性,有时甚至陷入到资金短缺的困境当中去。为了保障旅行社的正常运转,不少旅行社就通过银行贷款等方式来获得足够的资金,这就需要付出高昂的利息; (2)计划外支出问题。旅行社的财务支出较为灵活,尤其是那些采取分部门承包的旅行社,它们的部门经营相对独立,常常会出现同一旅行社不同报价的问题,不同部门为了获得客源而进行降价促销,从而带来一系列的计划外支出问题;(3)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我国不少旅行社仍然缺乏明确的内部激励与约束机制,从而导致了旅行社缺乏强有力的内部控制力,财务管理机制无法充分发挥出有效的约束作用。这也就影响到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有时反而还会助长内部的不法行为。

(二)改善建议。(1)强化旅行社资金的管控工作。首先,旅行社应该加强对现金流的管理工作,不仅需要严格管控旅行社的各项支出,尤其是其中的计划外支出。旅行社必须充分利用好自己的商业信用,以获得较为充足的现金流,让资金利用率大大提高。旅行社还需要尽量缩短资金周转周期,节约现金。其次,旅行社应该对各个部门的资金余额实行有效控制,一旦超过最高预付额度,可以不予支付;(2)强化旅行社应收账款回收管理工作。首先,旅行社应该逐步建立一个客户信用档案管理制度,降低应收账款的回收风险,并把业务人员的奖金发放与应收账款到帐情况进行挂钩,确保业务人员行为的规范化,并及时收回应收账款。其次,旅行社应该尽快规范财务部门的应收账款回收管理制度与相关流程。这就是说,旅行社的财务部门应该及时把应收账款清单交到各个业务部门,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归集处理,然后再采取相应的策略与手段; (3)强化旅行社成本费用管理与营业收入管理工作。具体来说,旅行社应该实施成本领先战略,最大程度的降低各项采购成本,并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旅行社还应该落实各项成本费用目标,对各项费用进行分类与分级管理,通过奖惩制度与成本费用管理指标挂钩的方式来让成本费用管理的责权利密切结合起来,从而让成本与费用得到有效控制;(4)积极应用信息技术与科学管理方法。旅行社要充分利用信息手段来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开发出个性化的财务管理软件,满足旅行社财务上的单独核算要求,方便财务人员与旅行社管理者更好的掌握企业收支状况,为管理者决策与监督提供有效依据。此外,旅行社还应该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知识水平,准确的核算财务事项,及时做出财务风险预警,全面提升旅行社内部的财务管理水平。

三、旅行社内部财务监督的不足之处及改进建议

(一)不足之处。(1)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旅行社还缺乏科学完善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也没有能够把两种机制有效结合形成企业的发展核心支柱。一些旅行社重视约束反而忽略了激励,也有些旅行社只是片面的强调激励机制而又忽略了约束机制,从而导致了人为因素影响过甚; (2)资金管理存在某些不足。旅行社的企业特色使得其资金流动较为频繁,很多情况下都是垫付与拨付资金的,这就容易造成资金使用过程中的责任不清晰,有时还会导致资金短缺等问题。此外,还有些业务员为了自身利益而进行违规操作,损害了旅行社的合法利益。

(二)改进建议。(1)建立健全旅行社财务监管机制。这就需要旅行社加快建立行业财务监督法律法规,尤其需要在现有会计法的基础上建立并完善具体的行业会计制度,明确旅行社的会计监督职责与权限,并加大处罚力度,真正起到行业警示的作用。为了确保财务监督质量,旅行社应该从内部加快会计监督机制建设,明确内部财务监督制约程序,明确旅行社内部财产的清查范围、清查期限与清查程序,充分发挥出各个岗位的监督职能;(2)充分利用好社会监督与政府监督机制。旅行社的财务监督工作,不仅需要依靠内部财务监督机制,还需要一套完善的外部监督机制。因此,旅行社就应该充分借助于社会审计监督与政府监督力量,规范各项内外部的财务活动,并确保内部经济利益不受一些因素的牵制与影响。注册会计师的行为要受到法律法规的监督,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这有利于大大提高旅行社的财务监督质量;(3)建立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旅行社应该在内部财务监督工作中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让财务人员的财务行为得以规范化,并建立一个内部人员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有利于规范他们的行为。此外,旅行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出具有较高专业水准与职业素养的财务人员,从而真正实现对各项财务活动的有效监控。

参考文献:

[1] 张祝瑜.我国旅行社财务管理探析[J].商业经济,2009(10)

公路建设资金内部控制与监督管理 篇3

一、公路建设资金内部控制的作用及其相关定义

健全的公路建设内部控制可以提高交通公路建设部门内部会计行为的规范性, 解决会计信息作假, 残缺等弊端, 保证交通公路建设部门内部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除此之外, 还可以有效的贯彻落实国家颁布的与公路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交通公路建设部门单位内部制定的相关的规章制度。

企业为了确保其内部资产的完整以及相关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落实企业管理领域的相关规章制度而制定的一系列的制度, 方法, 程序等统称为企业的内部控制。这是在较早时候美国的有关学者提出的对内部控制的定义, 也是企业内部控制的第一次定义。同时在针对公路建设资金的内部控制上, 认为公路建设资金内部控制的环境、制度、程序是其中三个最重要的部分, 从而令公路建设资金的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制度相互融合, 形成整体。

在这之后, 加拿大有关学者在此基础上针对公路建设资金的内部控制提出了与美国学者相对不同的四要素说。加拿大学者所主张的公路建设资金内部控制的四要素分别是:关注公路建设的建设全过程;分析与制定公路建设过程所存在的各种风险和公路建设的目标;确保公路建设资金在建设过程中的完整性。建立严格执行公路建设资金内部控制的意识和观念。加拿大学者的四要素说相对美国学者的定义更加的完善, 为日后其他学者在公路建设资金的内部控制上的研究提供了相应的理论基础。

二、公路建设资金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对公路建设资金的管理是公路建设部门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核心工作。公路建设不仅仅是公路交通运输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建设事业, 为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起到了推动的作用。由于公路建设对经济事业发展的重要性, 所以公路建设必须保证一定的稳定性, 而公路建设的稳定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来保证。因此, 对于公路建设来说, 如何妥善的管理其建设资金, 发挥资金投资的效益最大化和保证建设工程的如期完成是其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三、目前我国公路建设资金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 公路建设资金内部控制不严谨

公路建设的资金是公路建设工程开展的一个强大后盾, 所以在交通公路建设部门内部也应当保持严谨的态度进行公路建设资金的内部控制工作。但由于观念上的不重视或管理的不到位, 许多建设单位内部对公路建设资金内部控制相关工作开展的态度比较松散不严谨的。公路建设资金内部控制的不严谨性, 将会导致对公路建设的内部控制形同虚设, 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 公路建设资金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

使内部控制制度规定的十分完善, 但没有落实到行动上, 也是一纸空谈。目前许多公路建设单位在公路建设资金内部控制上的执行力还不够强, 长时间没有对建设资金进行核对检查的工作, 在资金的会计部分或其他行为上没有进行监督管理和制约, 导致建设资金管理问题存在不少的漏洞, 阻碍了公路建设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三) 公路建设资金内部控制管理财务会计人员工作能力及工作素质普遍较低

由于公路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工程, 因此其建设资金的数目也十分之庞大。从而, 公路建设资金内部控制工作相对于一般企业资金的内部控制工作, 复杂程度更高, 工作难度更大, 对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的要求也更高。当前许多公路建设单位的财务会计人员的水平还未能符合公路建设资金内部会计控制的工作要求, 工作能力的不足往往导致工作不到位。同时, 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素质较低, 就会出现私自挪用公路建设资金的问题, 亏空建设资金, 资金不足将使得公路建设工程停滞。

四、完善监督管理解决公路建设资金内部控制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公路建设资金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和漏洞主要原因在于监督管理的不到位, 因此, 要从各方面完善监督管理体系, 确保公路建设资金内部控制的有效进行。

(一)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规范, 加强内控体系建设

加强交通公路建设部门的财务管理监督,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规范, 完善内部管理和监督体系, 对公路建设资金使用的全过程进行控制, 有效防范公路建设资金的风险。加强资金管理工作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落实资金管理相关责任人, 权责分明, 分工明确, 对相关工作实行轮岗制度, 并且对资金管理的工作和岗位实行定期检查、抽查制度, 充分发挥监督功能。

(二) 加强内部控制工作的严格监督, 提高相关人员的严谨性

对公路建设资金内部控制的不严谨性往往是缺乏上级的监督管理, 所以在工作态度上存在松散性。通过在各工作阶段设立相应的上级监督管理, 使单位内部清楚地意识到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 集中精力努力将公路建设资金内部控制的工作做到位, 落实到行动。

(三) 坚持公路项目建设全程跟踪, 提升资金管控能力

交通公路建设部门的财务审计部门要积极参与到交通工程建设招投标、工程管理、资金拨付等各个环节, 定期对工程建设的管理环节和层面进行风险排查, 认真细致地查找各项业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 确定工作重点。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督, 注重交通工程建设项目及资金管理使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形成多层次管理、全方位监控的机制, 保资金使用安全。

(四) 通过有效的层级管理, 促进内部控制工作由上往下贯彻执行

公路建设资金的庞大要求建设单位设立相关的管理部门和层级负责其内部控制工作的监督与管理, 如果没有对应的管理部门, 那么将失去组织性, 建设资金的内部控制将变得零散无法集中, 从而无法执行到位。建设单位通过设立对应的专门负责的部门, 通过层级管理, 命令和制度从上级传达到下级, 有效落实, 使行动执行有力。

(五) 加强对公路建设资金内部控制财务会计人员的监督管理

首先, 做好财务会计人员的把关工作, 选拔操作能力高, 经验丰富的财务会计人员担任公路建设资金的核算控制人员。其次, 也是更加重要的是, 设立审计部门进行监督管理。即使是一般的企业也会设立相关的审计部门对内部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进行审查监督, 防止资金的流失。公路建设资金如此的庞大, 更加需要建立完善的审计制度和设立独立性的审计部门实时严格的对财务会计工作进行监督, 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保证资金的完整性。

此外, 由于公路建设资金的监督管理在公路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还应当完善与公路建设资金相关的立法工作以及相关的监管配套制度和措施, 对公路建设资金进行全过程的监督管理。

五、结束语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深化, 以及逐步往内陆地区和偏远地区深入, 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公路交通运输作为各行各业的一个重要的运输渠道, 其建设事业也将不断发展壮大。公路建设事业是一项庞大且艰辛的过程, 其是否可以顺利完成紧紧地依靠着资金的充足程度。完善公路建设资金的内部控制和增强对公路建设资金的监督管理是公路建设单位开展建设工程的一项重要工作, 同时也是推动中国公路事业发展的一个有力措施。希望通过更多的研究和经验促进公路建设资金的内部控制和监督管理的进一步完善。

摘要:交通运输的发达程度往往与经济发达程度紧紧联系,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我国不断加大对公共交通事业的建设和投资, 其中, 公路运输是交通运输中一个最基础最广泛的运输方式。近年来,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中国不断加大对公路的建设, 拓展全国公路交通横纵网建设, 为经济的发展做支撑。公路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工程, 其中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因此需要高额的资金。如何对公路建设资金进行严密的内部控制和缜密的监督管理, 本文将简要针对该问题存在的现象和问题进行相关分析和探讨, 旨在为未来公路建设资金的内部控制和监督管理提供具有参考性的意见。

关键词:公路资金,内部控制,监督管理

参考文献

[1]白涛.浅析高速公路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有效策略[J].现代商业, 2012, (26) .

[2]姜国宇.浅议高速公路建设资金的控制管理[J].时代金融, 2013, (12) .

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规范 篇4

关于印发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规范实施细则的通知

各市(区)烟草专卖局,西铁烟草专卖分局:

根据国家局《烟草行业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实施意见》(国烟专[2005]377号)、《烟草行业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规范》(国烟专[2011]49号)等规章制度,结合我省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实际,省局制定了《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规范实施细则》(试行)。现印发你们,请各单位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在贯彻执行中有哪些问题和建议,请及时报省局。

陕西省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规范

实施细则(试行)

一、省级局部分 1.日常工作

1.1完成上级交办任务工作程序

1、登记交办任务。内管员对上级交办任务进行登记,填写《内部专卖管理监督上级交办任务登记表》报副处长、处长,2个工作日完成。

2、提出初步调查意见。处长对任务进行分析,需省局完成的交内管科办理,需市级局和相关部门完成的,提出要求和意见报副局长审核,2个工作日完成。

3、审核分派。副局长进行审核,需要局长审批的报局长审批。领导审核同意后,由处长、副处长牵头,组织人员具体实施,2个工作日完成。

4、组织调查。专卖内管部门组织人员开展调查,需市级局和相关部门协助调查的,按照要求执行,5个工作日完成。

5、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副处长对相关调查资料进行核实,并将调查结果交内勤员在《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异常情况调查处理表》进行登记,得出调查结论,提出初步处理意见,1个工作日完成。

6、呈报审签。处长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责任追究制度提出处理意见,属于违规的,报副局长审核,局长审批,按领导批示组织落实,相关单位或部门按照要求进行处理和整改,并将处理结果和整改情况及时反馈内管部门,5个工作日完成。

7、上报归档。内勤员登记《内部专卖管理监督上级交办任务登记台账》,将上述工作形成的工作底稿、工作表格等相关资料整理归档,经审核后,将结果上报上级部门或领导,2个工作日完成。

1.2处理举报投诉信息工作程序

1、登记举报投诉信息。内勤员对相关举报投诉信息进行登记,填写《举报投诉信息情况登记表》,1个工作日完成。

2、提出初步分析意见。内管员对信息进行分类,对举报投诉情况进行描述分析,报处长(副处长)审定,1个工作日完成。

3、任务分派。处长(副处长)指派人员进行调查核实,或由相关部门协助调查,1个工作日完成。

4、开展调查。调查人员采取实地调查、询问相关业务部门、查阅资料等方式开展调查,并将调查过程和结果记录在《举报投诉信息情况登记表》,报处长(副处长)审定,5个工作日完成。

5、调查结论。处长根据调查情况得出结论并拟定处理意见报主管领导审核,1个工作日完成。

6、领导审批。副局长对调查结论和处理意见进行审核,需局长审批的报局长审批,如未通过审核退回部门重新调查,1个工作日完成。

7、结果处理。处长对领导审批的结果进行处理,对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的转送有关部门处理,相关部门对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的进行处理和整改,反馈处理和整改情况,1个工作日完成。

8、反馈结果。专卖内管部门自接受举报投诉信息之日起,一般5个工作日内将调查处理结果反馈给举报投诉人。

9、整理归档。内管员将工作底稿、工作表格等相关资料按要求进行整理存档并登记台帐,1个工作日完成。1.3处理下级上报问题工作程序

1、登记上报问题。内勤员根据市级局问题呈报表填写《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市级局上报问题处理表》,登记市级局上报的违规问题,1个工作日完成。

2、审查定性。副处长负责对上报的违规问题进行初步审查定性,1个工作日完成。

3、提出处理意见。内勤员依据《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市级局上报问题处理表》填写《内部专卖管理监督问题处理移交表》,处长根据违规问题性质提出初步处理意见,报副局长审核,需局长审批的报局长审批,3个工作日完成。

4、整改违规问题。内管部门根据违规问题调查处理结果下达整改通知书,并抄送业务部门及纪检监察部门。责任部门和单位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5个工作日完成。

5、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纪检监察部门及相关责任部门根据《内部专卖管理监督问题处理移交表》,对违规问题涉及责任人员进行处理。

6、反馈整改结果。相关责任部门将处理和整改结果及时反馈给专卖内管部门。

7、整理档案资料。内勤员根据反馈结果,在1个工作日内及时建立《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处理问题登记台账》,并将工作底稿、工作表格等相关资料整理归档。

1.4非法渠道真烟案件核查程序

1、启动核查流程。内管科对信息系统产生的真烟案件预警以及上级局交办的需要核查的真烟案件进行分析,在内管信息系统按照程序设臵下达核查任务。重大案情和上级局交办案件按照1.1程序执行。

2、核查调查。需要委派市级局核查的转交市级局调查,需要省局核查的指派稽查员、内管员调查。调查人员5个工作日内将非法渠道真烟来源、流向、原因调查结束并提出处理意见,报送副处长、处长审核,2个工作日内审核结束。

3、复核分送。专卖内管部门将《非法渠道真烟案件核查工作表》抄送卷烟营销部门,提出促进规范经营的意见和建议。

4、存档备查。省级局卷烟营销管理部门及时将反馈意见报送内管部门,监管员将案件核查相关资料存档备查。

2.定期工作 2.1工作报告 2.1.1月报

报告方式:每月10日前向国家局专卖司上报全省上月工作开展情况、下月工作安排以及上月真烟案件查处情况。

上报程序:每月7日前内管科长对全省专卖内管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简要总结,制定下月计划安排,经副处长、处长审核后,每月10日前由内勤员以书面或电子文档等形式上报国家局专卖司,并对上月内管资料进行整理归档保存。

报告内容:

1、上月专卖内管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2、上月内管信息系统预警处理情况。

3、上月查获非法渠道真烟情况。

4、打码到条检查情况。

5、高价位卷烟检查情况。

6、卷烟销售大户监管情况。

7、全省行业内部企业生产经营自查工作开展情况。

8、查处违规问题情况及整改落实情况。

9、下月工作计划安排。

10、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2.1.2年报

报告方式:每半年向国家局专卖司上报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情况。

上报程序:内管科长汇总工作开展情况,副处长草拟工作总结,报处长审核,经分管领导审阅同意后上报国家局专卖司,上报后由内管科存档。

报告内容:

1、半年和全年专卖内管主要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2、日常监管、同级监管、定期工作开展情况,定期检查、专项检查情况。

3、各级局专卖内管机构人员职责履行情况。

4、内部专卖管理监督长效机制以及企业内控制度建立完善情况。

5、违规处理及整改情况。

6、存在的主要问题,下工作打算和建议。

7、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2.1.3报告要求

1、严格按照规定时间要求上报。

2、报告内容必须真实详实,文字简明准确,条理分明,也可兼用数字、表格、图示说明。

3、报告内容要有阶段性工作开展情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解决重点突出问题。

4、必须留存编写报告时所用痕迹化资料底稿。2.2定期检查

每年对全省各市级局及辖区行业内专卖品生产经营企业组织开展一次专卖内管全面检查。

2.2.1检查程序

1、制定检查方案。内管处根据专卖内管工作安排结合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制定检查方案,报分管领导审批。

2、组织实施检查。按照检查方案确定人员成立检查组,对检查组成员进行必要的检查业务培训,并向被检查单位下发内管检查通知,组织检查人员根据检查方案进行实地检查。

3、报告检查结果。检查结束后检查组要形成书面检查报告,检查报告需被检查单位负责人签字确认。检查组将各单位检查结果汇总形成专题检查报告呈报省局领导,经领导审核后上报国家局专卖司,并及时通报检查结果。

4、落实整改措施。检查组对发现的问题要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并责成有关单位限期报告整改情况。

2.2.2检查对象

全省行业内部专卖品生产经营企业及各市级局。2.2.3检查方式

采用查阅资料、核对数据、实地核查等方式进行。2.2.4检查内容

1、市级局专卖内管工作组织开展情况,内管工作规范落实情况和有关精神贯彻落实情况。

2、企业依法依规组织烟草专卖品生产经营情况。重点是:商业企业卷烟经营购进环节中的按合同购进、准运证到货确认、扫码入库等,卷烟营销环节中的货源分配、卷烟打码、落到销售、卷烟销售大户管理、直营店管理、客户信息与许可证信息等;商业企业烟叶生产经营中的调拨销售、准运证开具使用、资金结算、计划分解、合同签订、烟苗发放、合同变更、收购运输等;卷烟工业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原辅材料购进、储存、调拨、使用,卷烟交易合同的执行、到货确认等;烟叶复烤企业生产卷烟中的按委托加工合同、协议调入原烟、投料加工、产成品发运等环节的规范情况。

3、内部专卖管理监督长效机制和企业内控制度建立完善情况。

4、对自查、复查、检查中存在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

5、其他检查事项。2.2.5检查要求

1、要求对专卖品生产经营活动的重点环节、重点部门进行有针对性监督检查。

2、要求检查组应本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原则,认真核对有关数据,如实反映检查结果,并对检查结果真实性负责。

3、要求被检查单位和部门应当如实提供、报送有关文件和资料,并对其所提供、报送的相关文件和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检查过程中如需询问有关人员时,有关人员应积极配合如实解答检查中提出的问题,并做好询问记录,其它单位和部门人不得干扰、阻碍检查工作。

2.3卷烟打码到条专项检查

省局每年要对各商业企业卷烟打码到条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严肃查处无码销售卷烟及打测试码、打通码等问题。

卷烟打码到条专项检查可以与定期检查合并进行。2.4烟叶合同签订与种植情况专项检查 烟叶移栽完毕后一个月内,省局组织相关市、县局,对计划分解、合同签订、烟种购进使用库存、育苗移栽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查处超计划种植、合同签订不规范、虚假合同、只签不种、多签少种、多户签一份合同等问题。

2.4.1检查方式

采用查阅资料、核对数据、实地核查等方式进行。2.4.2检查对象

各市、县级烟叶生产经营部门、烟叶收购站点和烟农。2.4.3检查内容

(1)计划下达及计划分解;(2)农户种烟申请及烟农信息档案;(3)合同草签及电子合同签订;(4)预留烟田及种子、烟苗发放;(5)面积落实及烟苗移栽;(6)烟种和烟苗的销毁。

2.5预警汇总分析及筛选

每月省局要对市级局的预警处理工作进行分析汇总,有针对性地加强指导,确保工作质量。同时要对专卖内管信息系统产生的预警进行一次筛选,重点查找卷烟及烟叶生产经营方面不规范问题的线索,组织进行查处。

2.6对查扣非法真品卷烟分析汇总核查

每月省局要对全省查扣的非法真品卷烟案件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并将具体的品牌、数量及条码等信息发回卷烟流出地的市级局。市级局要根据省局反馈的条码信息,查找出相应异常订单,确定为内部违法违规线索进行调查核实。

2.7教育培训

会同法规部门每年对行业内企业的主要领导和有关业务人员进行一次以上烟草专卖法律法规、法规及有关规定的培训。

2.7.1培训形式

采取集中培训、专题辅导、岗位技能鉴定与执法资格认定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7.2培训内容

1、烟草专卖法律法规。

2、烟草专卖管理技能鉴定培训教材。

3、内部专卖管理监督相关文件规定、流程规范等。

4、专卖内管业务技能及内管信息系统操作应用。

5、其它需要培训的内容。2.7.3流程说明

1、副处长根据省局培训计划安排拟定培训方案报处长审核。

2、处长审核后报副局长(局长)审批。

3、领导审批后,会同培训中心下发培训通知、整理培训资料、安排布臵会场等,并按计划组织实施培训。

4、内勤员要做好培训签到、培训记录和培训有效性评价,并将培训学习记录和评价结果登记存档。2.7.4培训要求

1、培训结束后进行培训考试,考试成绩纳入教育培训档案,作为年终考核重要依据。

2、凡参加培训考试成绩不合格者,建议调离内管工作岗位。

3、新上岗人员必须参加烟草专卖法律法规知识的教育培训,凡考试成绩不合格者,一律不得上岗。

2.8联席会议

每年组织召开一次由专卖、纪检、整顿、销售、烟叶、物流等业务部门参加的专卖内管联席会议。

2.8.1会议内容

1、学习贯彻国家局、省局有关政策规定。

2、各部门汇报内管工作开展情况。

3、通报全省专卖内管相关检查情况。

4、针对工作中存在问题进行沟通,提出解决方案。2.8.2会议要求

1、联席会议由内管部门组织召开,每年召开一次,确因工作需要召开计划外会议的,由内管部门提出申请增加会议。

2、联席会议要求处室负责同志出席。

3、联席会议所提出的方案、措施、意见及建议,各部门应尽快组织贯彻落实,并将整改措施方案抄送内管部门备案。

4、组织相关人员做好会议记录,并做好资料留存工作。2.9工作考核

省局每年对各市级局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进行一次考核。

2.9.1考核方式

通过听、看、查、访等方式,考核可以与定期检查合并开展。

2.9.2考核内容

1、市级局贯彻会议精神落实情况,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组织开展情况。

2、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规范落实情况,日常监管、同级监管和定期工作开展情况。

3、内部专卖管理监督职责的履行情况,辖区烟草专卖品生产经营的规范情况。

4、市级局专卖内管自查情况,真品卷烟案件调查处理和日常监管中发现问题调查上报情况,核查任务完成情况。

5、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和上月工作安排完成情况,按时上报工作报告情况,痕迹化资料收集保存情况。

6、市级局内部专卖管理监督长效机制建立完善情况及企业内控制度建立完善情况,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

7、其他需要考核的内容。

3.同级监管 3.1监管主体 陕西省烟草专卖局。3.2监管对象

省局对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烟草进出口公司实施监督管理。

3.3工作内容

3.3.1生产经营数据备案

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有关部门每季度将卷烟生产计划、各生产点具体排产的品牌、规格、数量以及合作生产的具体品牌规格数量等材料报送省局专卖内管部门备案。营销部门每季度末要将在各地开展促销活动的方案、报批资料,促销用烟的采购、领用单据报表以及开具的准运证、携带证等资料整理备查。

陕西烟草进出口公司每半年将生产经营数据和资料汇总整理报送省局专卖内管部门备案。

省局专卖内管部门对收集到的业务资料要进行核对分析,发现企业生产经营存在异常情况时,要及时组织进行调查。

3.3.2内控制度备案

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烟草进出口公司制定的规范经营有关制度、文件、规定等,印发后5日内送省局专卖内管部门备案。内控制度备案尽量采用电子版传送。专卖内管部门要将各类企业内控管理制度及时登记,组织相关人员学习了解,及时进行分类整理妥善保存。

3.3.3监督检查

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组织相关业务部门每季度开展一次专卖内管自查工作,并将自查资料在省局内管处备案。

1、除省局每年的定期检查外,省局每半年要组织卷烟工业企业所在地的市级局对工业企业烟草专卖品运输情况进行检查,具体按照市级局落实细则2.5.2规定执行。

2、省局每半年对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卷烟营销部门进行一次卷烟促销专项检查。检查卷烟工业企业在各地开展促销的方案是否得到审批,是否存在超审批时间、超范围、超地域开展促销活动,是否直接以烟向零售户开展宣传促销等情况。

3.3.4监督报废专卖品销毁处理

省局监督各企业建立报废专卖品台账,对生产经营中产生的报废专卖品数量详细登记,妥善保管,严禁擅自销售给行业外企业和个人,严防流入制假窝点。

省局督导市级局专卖内管部门对企业销毁报废专卖品实行全程监管,填写监销记录,并做好报废烟机设备的监销工作。

4.档案管理(市级局、县级局参照执行)4.1存档内容

专卖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涉及的文件、纸质资料、电子文档、视听资料等。

1、国家局、省局制定下发的内管工作规范文件、制度等。

2、行业内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规范性文件、报告、报表。

3、行业内部企业内控制度建设和工作流程等规范性文件。

4、上级交办事项的办理、办结以及内管培训资料。

5、烟叶生产经营计划落实、种植、收购、调拨、销售等资料。

6、工业企业专卖品购臵、调拨、使用、加工、大修等资料。

7、商业企业卷烟购进计划、库存、打扫码销售、电访配送等资料。

8、专卖品报废保管台帐、报废审批及销毁资料。

9、专卖品生产经营数据核查痕迹化资料、异常情况调查处理、重大事项及问题查办资料。

10、市级局上报两烟生产经营内管工作情况等。

11、对监管中产生的预警、排查出的内部违法违规线索,要在专卖内管信息系统统一进行存储管理。

12、其它涉及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资料。4.2工作流程

档案上报或备案-收集-整理-编号-编目-送阅-存档-提出借阅申请-借阅审批-办理借阅手续-归还档案-审查归还档案-归档-到期处理报告-审核审批-到期处理。

4.3工作要求

1、存档资料由内部专卖管理监督部门内管监督岗位人员提供,由档案管理人员负责收集,并分别用纸质文档、电子文档和视听资料保存,内管科长每季度组织人员对档案进行分类整理。

2、内部专卖管理监督档案管理人员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后、将资料分类装订,编制目录,编号。

3、内部专卖管理监督部门对内管存档资料要有专门的存放场所和设备,档案管理员对存档的资料要进行登记,保管要有条理,主次分明,存放科学。档案管理人员调离岗位前必须做好档案资料的交接移送工作后,方可离岗。

4、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档案资料未经许可不得外借、外传。有关人员借阅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档案时、须由内管部门负责人审批并履行登记借阅手续。借阅者必须妥善保管档案资料。

5、档案资料归还时,接收人员要检查档案、保证材料完整无损,借阅人应当在归还时在借阅表上登记归还时间并签字确认。

6、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的档案资料根据档案的保存日期在保存期满后、经内管负责人审核副局长审批,移交相关部门或销毁。

二、市级局部分

1.日常工作

1.1完成上级交办任务工作程序

1、登记交办任务。内管员对上级交办任务进行登记,填写《内部专卖管理监督上级交办任务登记表》报副科长、科长,2个工作日完成。

2、提出初步调查意见。科长对任务进行分析,需市级局完成的交内管科办理,需县级局和相关部门完成的,提出要求和意见报副局长审核,2个工作日完成。

3、审核分派。副局长进行审核,需要局长审批的报局长审批。领导审核同意后,由科长、副科长牵头,组织人员具体实施,2个工作日完成。

4、组织调查。专卖内管部门组织人员开展调查,需县级局和相关部门协助调查的,按照要求执行,5个工作日完成。

5、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副科长对相关调查资料进行核实,并将调查过程和结果交内勤员在《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异常情况调查处理表》进行登记,得出调查结论,提出初步处理意见,1个工作日完成。

6、呈报审签。科长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责任追究制度提出处理意见,属于违规的,报副局长审核,局长审批,按领导批示组织落实,相关单位或部门按照要求进行处理和整改,并将处理结果和整改情况及时反馈内管部门,5个工作日完成。

7、上报归档。内勤员登记《内部专卖管理监督上级交办任务登记台账》,将上述工作形成的工作底稿、工作表格等相关资料整理归档,经审核后,将结果上报上级部门或领导,2个工作日完成。

1.2处理举报投诉信息工作程序

1、登记举报投诉信息。内勤员对相关举报投诉信息进行登记,填写《举报投诉信息情况登记表》,1个工作日完成。

2、提出初步分析意见。内管员对信息进行分类,对举报投诉情况进行描述分析,报科长(副科长)审定,1个工作日完成。

3、任务分派。科长(副科长)指派人员进行调查核实,或由相关部门协助调查,1个工作日完成。

4、开展调查。调查人员采取实地调查、询问相关业务部门、查阅资料等方式开展调查,并将调查过程和结果记录在《举报投诉信息情况登记表》,报科长(副科长)审定,5个工作日完成。

5、调查结论。科长根据调查情况得出结论并拟定处理意见报主管领导审核,1个工作日完成。

6、领导审批。副局长对调查结论和处理意见进行审核,需局长审批的报局长审批,如未通过审核退回部门重新调查,1个工作日完成。

7、结果处理。科长对领导审批的结果进行处理,对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的转送有关部门处理,相关部门对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的进行处理和整改,反馈处理和整改情况,1个工作日完成。

8、反馈结果。专卖内管部门自接受举报投诉信息之日起,一般5个工作日内将调查处理结果反馈给举报投诉人。

9、整理归档。内管员将工作底稿、工作表格等相关资料按要求进行整理存档并登记台帐,1个工作日完成。

1.3处理县级局上报问题工作程序

1、登记上报问题。内勤员根据县级局问题呈报表填写《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市级局上报问题处理表》,登记县级局上报的违规问题,1个工作日完成。

2、审查定性。副科长负责对上报的违规问题进行初步审查定性,1个工作日完成。

3、提出处理意见。内勤员依据《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市级局上报问题处理表》填写《内部专卖管理监督问题处理移交表》,科长根据违规问题性质提出初步处理意见,报副局长审核,需局长审批的报局长审批,3个工作日完成。

4、整改违规问题。内管部门根据违规问题调查处理结果下达整改通知书,并抄送业务部门及纪检监察部门。责任部门和单位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5个工作日完成。

5、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纪检监察部门及相关责任部门根据《内部专卖管理监督问题处理移交表》,对违规问题涉及责任人员进行处理。

6、反馈整改结果。相关责任部门将处理和整改结果及时反馈给专卖内管部门。

7、整理档案资料。内勤员根据反馈结果,在1个工作日内及时建立《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处理问题登记台账》,并将工作底稿、工作表格等相关资料整理归档。

1.4内部专卖管理监督系统预警处理工作程序

1、发现预警启动流程。监管员每天登陆内管信息系统,及时排查筛选预警,并启动预警调查流程,1个工作日完成。

2、审核调查。内管副科长根据预警情况在《监管日志》里提出调查处理意见并报科长审核,审核通过后直接指定卷烟、烟叶或工业监管员按照调查处理流程进行调查,3个工作日完成。

3、呈报审批。涉及市局相关业务部门和由县局调查的报副局长审批,审批通过,将预警转至市局相关业务部门或者县局进行调查,若未通过则由科长组织重新调查,3个工作日完成。

4、反馈结果。相关业务部门内管员或者县局专卖内管部门在1个工作日完成内将调查处理结果反馈给市局专卖内管部门监管员

5、整理归档。监管员填写《监管日志》,整理相关资料分类归档,1个工作日完成。

1.5非法渠道真烟案件核查程序

1、登记备案。专卖稽查员1个工作日内将案件简要情况和涉案卷烟条码信息移交本级专卖内管部门内管员。

2、分类上报。内管员逐案逐条登记涉案卷烟条码信息,并留存相关证据资料,案值超过5万元的案件,在立案后48小时内上报省局专卖内管部门并通过MIS系统报国家局。

3、启动核查流程。内管副科长对系统产生的真烟案件预警以及省局交办的需要核查的真烟案件进行分析,需要委派县级局核查的转交县级局调查,需要市局核查的指派稽查员、内管员调查。调查人员3个工作日内将非法渠道真烟来源、流向、原因调查结束并提出处理意见,报送副科长审核。

4、复核分送。专卖内管部门在1个工作日内将真烟案件核查调查情况抄送同级卷烟营销部门,提出促进规范经营的意见和建议。

5、存档备查。市级局卷烟营销部门内管员根据提供的真烟案件信息,3个工作日内将反馈意见报送市级局内管部门卷烟监管员,卷烟监管员将结果上报部门负责人,存档备查。

1.6卷烟销售大户监管工作程序

1、大户审核及备案。各市级局(公司)要建立卷烟零售大户基本档案,卷烟零售大户发生变动5日内要在专卖内管系统备案。

2、组织核查。市级局每月从内管系统随机抽取30%以上大户,组织县级局入户核查,每季度辖区大户核查率100%。市局对各县局大户核查情况进行跟踪,抽查县局大户监管情况。

3、填写调查结论。入户核查结束后,填写调查结论,对核查发现存在问题的提出处理意见,报送副科长、科长审核,3个工作日内核查结束。

4、反馈调查情况。内管部门每月将大户核查情况书面告知营销部门,反馈相关信息,提出工作建议。营销部门要根据专卖部门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大户管理。

5、上报核查结果。每月要将大户核查情况通过月自查报告报上级主管部门,每月5日前上报。

6、整理资料。内管员每月要将大户监管情况痕迹化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分类存放。

2.定期工作 2.1工作报告 2.1.1月报

报告方式:每月5日前向省局内管处上报全市上月工作开展情况及下月工作安排。

上报程序:每月3日前内管副科长对全市专卖内管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简要总结,制定下月计划安排,经科长审核后,每月5日前由内勤员以书面或电子文档等形式上报省局专卖内管处,并对上月内管资料进行整理归档保存。

报告内容:

1、上月专卖内管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2、上月内管信息系统预警处理情况。

3、上月查获非法渠道真烟情况。

4、打码到条检查情况。

5、高价位卷烟检查情况。

6、卷烟销售大户监管情况。

7、辖区行业内部企业生产经营自查工作开展情况。

8、查处违规问题情况及整改落实情况。

9、下月工作计划安排。

10、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2.1.2年报

报告方式:每半年向省局内管处上报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情况。

上报程序:内管员汇总工作开展情况,副科长草拟工作总结,报科长审核,经分管领导审阅同意后上报省局内管处,上报后由内管科存档。报告内容:

1、半年和全年专卖内管主要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2、日常监管、同级监管、定期工作开展情况,定期检查、专项检查情况。

3、专卖内管机构人员职责履行情况。

4、内部专卖管理监督长效机制以及企业内控制度建立完善情况。

5、违规处理及整改情况。

6、存在的主要问题,下工作打算和建议。

7、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2.1.3报告要求

1、严格按照规定时间要求上报。

2、报告内容必须真实详实,文字简明准确,条理分明,也可兼用数字、表格、图示说明。

3、报告内容要有阶段性工作开展情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解决重点突出问题。

4、必须留存编写报告时所用痕迹化资料底稿。2.2定期检查

每季度对辖区内行业内部“两烟”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专卖内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一次重点检查,检查采取分期分批实施,确保每半年所有单位检查一次。

2.2.1检查程序

1、制定检查方案。内管科根据专卖内管工作安排结合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制定检查方案,报分管领导审批。

2、组织实施检查。按照检查方案确定人员成立检查组,对检查组成员进行必要的检查业务培训,并向被检查单位下发内管检查通知,组织检查人员根据检查方案进行实地检查。

3、报告检查结果。检查结束后检查组要形成书面检查报告,检查报告需被检查单位负责人签字确认。检查组将各单位检查结果汇总形成专题检查报告呈报市局领导,经领导审核后上报省局内管处,并及时通报检查结果。

4、落实整改措施。检查组对发现的问题要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并责成有关单位限期报告整改情况。

2.2.2检查对象

辖区内所有行业内部专卖品生产经营企业及县级局。2.2.3检查方式

采用查阅资料、核对数据、实地核查等方式进行。2.2.4检查内容

1、县级局专卖内管工作组织开展情况,内管工作规范落实情况和有关精神贯彻落实情况。

2、企业依法依规组织烟草专卖品生产经营情况。

3、内部专卖管理监督长效机制和企业内控制度建立完善情况。

4、对自查、复查、检查中存在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

5、其他检查事项。2.2.5检查要求

1、要求对专卖品生产经营活动的重点环节、重点部门进行有针对性监督检查。

2、要求检查组应本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原则,认真核对有关数据,如实反映检查结果,并对检查结果真实性负责。

3、要求被检查单位和部门应当如实提供、报送有关文件和资料,并对其所提供、报送的相关文件和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检查过程中如需询问有关人员时,有关人员应积极配合如实解答检查中提出的问题,并做好询问记录,其它单位和部门人不得干扰、阻碍检查工作。

2.3到货确认及卷烟打码到条专项检查

每月5日前市级局专卖内管部门会同营销、物流部门组织对上月卷烟到货确认情况及卷烟打码销售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核对卷烟到货确认情况、销售配送情况和打码情况,严肃查处不按规定做到货确认及无码销售卷烟、打测试码、打通码等问题。检查结束后,要将检查底稿和检查报告存档备查,相关检查情况在月报告中一并上报省局内管处。

2.4烟叶合同签订与种植情况专项检查

烟叶移栽完毕后一个月内,按照省局安排,组织相关县级局,对计划分解、合同签订、烟种购进使用库存、育苗移栽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查处超计划种植、合同签订不规范、虚假合同、只签不种、多签少种、多户签一份合同等问题。

2.4.1检查方式

采用查阅资料、核对数据、实地核查等方式进行。2.4.2检查对象

市、县级烟叶生产经营部门、烟叶收购站点和烟农。2.4.3检查内容

(1)计划下达及计划分解;(2)农户种烟申请及烟农信息档案;(3)合同草签及电子合同签订;(4)预留烟田及种子、烟苗发放;(5)面积落实及烟苗移栽;(6)烟种和烟苗的销毁。

2.5卷烟工业企业专项检查 2.5.1备案报表核查

在省局的组织下,卷烟工业企业生产点所在地的市级局每半年对生产点报送备案的报表进行一次核查,从单据和实物两方面核对卷烟产量与上级下达的生产计划是否一致,成品卷烟入库量和打码量是否一致,出库量和扫码量是否一致,样品烟试制烟是否打码,原辅材料耗用是否与产量吻合,实地检查成品库库存卷烟,落实是否存在无码生产、无码备货问题。

2.5.2专卖品运输情况检查 在省局的组织下,卷烟工业企业生产点所在地的市级局每半年对烟草专卖品运输情况检查一次,重点检查执行工商交易合同数量之外的出库卷烟的流向、运输渠道、准运证及携带证开具情况,落实是否存在违反烟草专卖法律法规无证运输、无证携带或违规邮寄的问题。

在省局的组织下,每年1月5日、7月5日前,各工业企业(生产点)所在地的市级局对卷烟工业企业无准运证运输卷烟的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一经查实,按照无证运输进行处理。

以上两项检查可合并进行。2.6下达核查任务

市局内管部门每月通过内管信息系统向县级局内管部门下发当月卷烟、烟叶入户核查任务及要求。

2.6.1核查重点(1)卷烟方面:

上级交办的卷烟核查任务;内管信息系统高频预警户;特殊应急用烟指定销售和实际消费户;涉嫌真品卷烟案件串标户;举报投诉户;卷烟市场重点监控户和其他需要核查的内容。

各市级局要分析排查异常品牌、异常订单的情况,提出预警。对于月销量超过上月销量50%以上、单日销量占月销量15%以上的品牌卷烟,要提出预警、确定为异常品牌;对于零售户单次订购卷烟数量超过前3个订货周期平均数的200%的,月订购卷烟数量超过上月量200%的,单次订购卷烟均价超过3个订货周期均价200%的,要提出预警、确定为异常订单。以上异常情况经筛选后下达县级局调查。

(2)烟叶方面:

上级交办的烟叶核查任务;签订烟叶种植收购合同预警户;种子移栽异常户;种植面积超大户;烟叶收购异常户;涉嫌烟叶案件户;举报投诉户;重点违法监控户以及其他需要核查的内容。

市级局要对烟叶收购日常监管从以下方面设臵预警,及时发现内部违法违规线索,直接组织或交由县级局进行调查核实。需要交由县级局调查核实的线索,市级局要在线索排查出的当天分发,县级局负责在收到线索后1周内查明并上报情况,需要延长办理时间的要向市级局专卖内管部门说明情况。

收购时间:设臵每天的烟叶收购时间区间,对超出规定的时间区间外对烟叶进行重量过磅、入库等收购行为提出预警;

烟叶收购过磅:对1批烟叶在过磅时连续2磅以上等级、数量相同及规定收购时间外过磅和超出正常过磅重量的提出预警;

发票:对烟叶过磅时间在后,发票记账时间在前,发票出票时间出现倒臵的,提出预警;

收购数据上传:对不按规定上传收购数据的提出预警; 未及时交售烟叶:对下部烟收购结束后未交售烟叶的烟农、中部烟收购结束后未交售中部烟的烟农,分别提出预警;

交售烟叶等级结构比例:对交售C2F、C3F、B1F数量比较大、结构比较集中,与交售的下低等烟叶比例严重失调的,提出预警;

收购进度:对短时间内出现收购烟叶数量特别巨大、过磅入库特别集中的,提出预警;

烟叶单产:对烟叶收购过程中或履行完成合同后,单产超过200公斤的烟农,提出预警。

2.6.2下发流程

市级局内管员每月初根据核查内容,按每个(区)县逐月抽取卷烟零售户20户(需含辖区卷烟销售大户、卷烟直营店);烟叶种植、收购期间每个(区)县分别抽取烟叶种植户20户(涵盖重点乡镇、重点村以及大、中、小户)的比例和原则,确定拟下达任务(烟叶种植、收购入户核查与专项检查合并进行),经内管副科长审核后,通过专卖内管信息系统向各(区)县下发核查任务。

2.6.3核查要求

1、下发核查任务必须要有针对性和时限性,坚持科学规范,合理安排,核查必须逐月开展,烟叶核查可按生产经营时段进行。

2、入户核查时必须下发核查函,明确核查对象,核查内容和核查期限,下发核查任务可以根据内管工作实际情况进行时间调整,核查下发通过专卖内管信息系统平台进行。

3、督促区县级内管部门如实汇报卷烟入户核查情况,并对入户核查情况进行电话回访,确保核查结果真实有效。如有可疑或重大案件,由市局直接实际核查。

4、核查和上报中发现的内部违规问题,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处理。

5、对核查对象的相关结果和资料,由内管员负责保存。2.7教育培训

会同法规部门每年对行业内企业的主要领导和有关业务人员进行一次以上烟草专卖法律法规、法规及有关规定的培训。

2.7.1培训形式

采取集中培训、专题辅导、岗位技能鉴定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7.2培训内容

1、烟草专卖法律法规。

2、烟草专卖管理技能鉴定培训教材。

3、内部专卖管理监督相关文件规定、流程规范等。

4、专卖内管业务技能及内管信息系统操作应用。

5、其它需要培训的内容。2.7.3培训要求

1、培训结束后进行培训考试,考试成绩纳入教育培训档案,作为年终考核重要依据。

2、凡参加培训考试成绩不合格者,建议调离内管工作岗位。

3、新上岗人员必须参加烟草专卖法律法规知识的教育培训,凡考试成绩不合格者,一律不得上岗。

2.8联席会议

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由专卖、纪检、整顿、销售、烟叶、物流等业务部门参加的专卖内管联席会议。

2.8.1会议内容

1、学习贯彻国家局、省局有关政策规定。

2、各部门汇报内管工作开展情况。

3、通报专卖内管相关检查情况。

4、针对工作中存在问题进行沟通,提出解决方案。2.8.2会议要求

1、联席会议由内管部门组织召开,每季度召开一次,确因工作需要召开计划外会议的,由内管部门提出申请增加会议。

2、联席会议要求部门负责同志出席。

3、联席会议所提出的方案、措施、意见及建议,各部门应尽快组织贯彻落实,并将整改措施方案抄送内管部门备案。

4、组织相关人员做好会议记录,并做好资料留存工作。2.9工作考核

市级局每半年对县级局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进行一次考核。

2.9.1考核方式

通过听、看、查、访等方式,考核可以与定期检查合并开展。

2.9.2考核内容

1、县级局贯彻会议精神落实情况,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组织开展情况。

2、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规范落实情况,日常监管、同级监管和定期工作开展情况。

3、内部专卖管理监督职责的履行情况,辖区烟草专卖品生产经营的规范情况。

4、县级局专卖内管自查情况,真品卷烟案件调查处理和日常监管中发现问题调查上报情况,核查任务完成情况。

5、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和上月工作安排完成情况,按时上报工作报告情况,痕迹化资料收集保存情况。

6、县级局内部专卖管理监督长效机制建立完善情况及企业内控制度建立完善情况,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

7、其他需要考核的内容。

3.同级监管 3.1监管主体

各市级烟草专卖局负责对辖区内行业内部企业及所属业务部门实施管理监督。各市级局可视情况向其辖区内专卖品生产经营企业派驻专卖内管驻厂组(员),专卖内管驻厂组(员)由派出市级局负责管理。对烟叶复烤企业,所在市级局必须派驻专卖内管驻厂组(员)。

3.2监管对象

1、辖区行业内部各专卖品生产经营企业及所属业务部门。

2、市级局内部专卖管理监督科(处)直接对市级烟草公司卷烟营销、物流配送、烟叶生产经营、直营店以及行业内经营卷烟的三产公司等实施监督管理。

3、市级局专卖内管部门、专卖驻厂组对市级烟草公司外行业内部各专卖品生产经营企业及所属单位、相关业务部门实施监督管理。

4、西安市局负责对陕西卷烟材料厂、西安惠大化学工业有限公司、陕西金叶滤材有限责任公司实施监督管理;咸阳市局负责对咸阳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实施监督管理;安康市局负责对旬阳卷烟分厂、旬阳烟叶复烤厂实施监督管理;宝鸡市局负责对宝鸡卷烟分厂、陕西好猫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施监督管理;延安市局负责对延安卷烟分厂实施监督管理;渭南市局负责对澄城卷烟分厂实施监督管理;汉中市局负责对汉中卷烟分厂实施监督管理。

对烟叶复烤企业的监管由所在地市级局根据国烟办2008[72号]文件和内管工作规范相关规定制定具体监管办法,并在省局内管部门备案。

3.3工作内容

3.3.1生产经营数据备案

每月5日前,市级烟草公司各生产经营业务部门专卖内管员负责将上月该部门有关上级计划下达、合同签订执行、生产组织开展、专卖品购销存、打码扫码、准运证办理及到货确认、罚没专卖品处理、报废专卖品销毁等业务自查情况进行分类、比对、整理后,由部门分管内管工作或规范经营负责人签字确认后,送专卖内管部门备案。

每月5日前,除市级烟草公司外行业内部各专卖品生产经营企业由其整顿规范部门牵头,收集各单位、相关业务部门的业务自查情况,向所在市级局内管部门或驻厂组报送备案。卷烟工业企业各分厂(生产点)要整理好上月生产计划报表、机台产量报表、码段使用报表、成品库卷烟入库报表、原辅材料耗用量报表等材料,向所在市级局内管部门或驻厂组报送备案。专卖内管部门要和各专卖品生产经营企业及相关业务部门加强协调配合,结合企业实际,依托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共同研究制定生产经营数据自查工作表格,专卖内管信息系统能够自动抽取的生产经营数据不需要备案,信息系统不能直接备案的生产经营数据以电子版保存传递存档。

3.3.2内控制度备案

各企业及相关业务部门制定的规范经营有关制度、文件、规定等,印发后5日内送专卖内管部门备案。内控制度备案尽量利用OA办公系统或电子信息传送。

专卖内管部门要将各类企业内控管理制度及时登记,组织相关专卖人员学习了解,及时进行分类整理妥善保存。

3.3.3数据核对分析

专卖内管部门对收集到的各企业及相关部门报送的业务自查情况要在每月15日前进行核对分析。卷烟监管员负责核对、分析卷烟经营部门自查情况,烟叶监管员负责核对烟叶生产经营部门自查情况,工业监管员负责核对市级烟草公司外行业内部各专卖品生产经营企业自查情况。

核对分析要对照专卖内管信息系统数据、准运证管理系统数据以及专卖内管信息系统预警产生处理情况,发现数据差异的要查明原因。各专卖内管监管员将核对分析结果形成文字经副科长审核后存档保存。

3.3.4抽查检查 专卖内管监管员每月要进行一次以上卷烟访销配送情况抽查,查看货源分配策略及执行情况,抽查配送卷烟落地入户情况。各市级局每月要完成对直营店、卷烟销售大户、重点监管户以及烟叶种植户等相关核查任务。核查任务原则上由专卖稽查员承担,对核查结果存在疑议或重大核查任务由内管部门牵头,相关业务部门及稽查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进行。

3.3.5监督报废专卖品销毁处理

各企业要建立报废专卖品台账,对生产经营中产生的报废专卖品数量详细登记,妥善保管,严禁擅自销售给行业外企业和个人,严防流入制假窝点。

市级局专卖内管部门或专卖驻厂组每月要对定点存放报废专卖品的库存进行一次以上检查。

市级局专卖内管部门对企业销毁报废专卖品要实行全程监管,并填写监销记录,协助省局专卖内管部门做好报废烟机设备的监销工作。

3.4异常情况核实处理程序 3.4.1流程描述

1、实施监管。内管副科长和卷烟监管员、烟叶监管员按照各自的工作职责,分别实施同级监管工作。

2、发现异常情况。内管副科长和卷烟监管员、烟叶监管员通过资料查看、实地核查、数据比对等方式,发现同级监管中的异常情况。

3、确认异常情况。内管副科长和卷烟监管员、烟叶监管员分别通过信息系统或者业务经营部门提供的相关资料,对卷烟购进、销售、配送等环节,按照确定的条件进行查询、分析、对比,确认异常情况。

4、描述异常情况。内管副科长和卷烟监管员、烟叶监管员分别根据确认的异常情况填写《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异常情况登记表》,对异常情况进行具体描述和分析,提出由谁来调查、如何处理的初步意见。

5、提出调查意见。内管副科长根据发现的异常情况,提出调查意见。

6、审核。内管科长审核提出的调查意见。

7、组织开展调查。内管科长组织开展异常情况调查。

8、实施调查。由异常情况涉及的相关业务部门开展调查工作,并将调查过程和结果记录在《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异常情况调查处理表》。

9、得出调查结论。内管副科长根据《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异常情况调查处理表》的描述得出调查结论,判断是正常、违规还是违法。

10、提出处理意见。内管科长根据调查结果,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责任追究制度等提出处理意见。并提交市局副局长进行审核。

11、实施整改。内管副科长负责组织进行整改工作。

12、存档。档案管理员负责建立《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异常情况登记台账》,将上述工作形成的工作底稿、工作表格等相关资料整理归档。

3.4.2相关记录

1、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底稿

2、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异常情况登记表

3、内部专卖管理监督检查函

4、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异常情况调查处理表

5、内部专卖管理监督整改通知书

6、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异常情况登记台账

7、内部专卖管理同级监管检查表

4.档案管理(参照省级局部分)

三、县级局部分

1.日常工作

1.1完成上级交办任务工作程序

1、登记交办任务。内管员对上级交办任务进行登记,填写《内部专卖管理监督上级交办任务登记表》报副股长、股长,2个工作日完成。

2、提出初步调查意见。股长对任务进行分析,提出要求和意见报副局长审核,2个工作日完成。

3、审核分派。副局长进行审核,需要局长审批的报局长审批。领导审核同意后,由股长、副股长牵头,组织人员具体实施,2个工作日完成。

4、组织调查。专卖内管部门组织人员开展调查,5个工作日完成。

5、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副股长对相关调查资料进行核实,并将调查过程和结果交内勤员在《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异常情况调查处理表》进行登记,得出调查结论,提出初步处理意见,1个工作日完成。

6、呈报审签。股长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责任追究制度提出处理意见,属于违规的,报副局长审核,局长审批,按领导批示组织落实,相关单位或部门按照要求进行处理和整改,并将处理结果和整改情况及时反馈内管部门,5个工作日完成。

7、上报归档。内勤员登记《内部专卖管理监督上级交办任务登记台账》,将上述工作形成的工作底稿、工作表格等相关资料整理归档,经审核后,将结果上报上级部门或领导,2个工作日完成。

1.2处理举报投诉信息工作程序

1、登记举报投诉信息。内勤员对相关举报投诉信息进行登记,填写《举报投诉信息情况登记表》,1个工作日完成。

2、提出初步分析意见。内管员对信息进行分类,对举报投诉情况进行描述分析,报股长(副股长)审定,1个工作日完成。

3、任务分派。股长(副股长)指派人员进行调查核实,或由相关部门协助调查,1个工作日完成。

4、开展调查。调查人员采取实地调查、询问相关业务部门、查阅资料等方式开展调查,并将调查过程和结果记录在《举报投诉信息情况登记表》,报股长(副股长)审定,5个工作日完成。

5、调查结论。股长根据调查情况得出结论并拟定处理意见报主管领导审核,1个工作日完成。

6、领导审批。副局长对调查结论和处理意见进行审核,需局长审批的报局长审批,如未通过审核退回部门重新调查,1个工作日完成。

7、结果处理。股长对领导审批的结果进行处理,对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的转送有关部门处理,相关部门对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的进行处理和整改,反馈处理和整改情况,1个工作日完成。

8、反馈结果。专卖内管部门自接受举报投诉信息之日起,一般5个工作日内将调查处理结果反馈给举报投诉人。

9、整理归档。内管员将工作底稿、工作表格等相关资料按要求进行整理存档并登记台帐,1个工作日完成。

1.3内部专卖管理监督系统预警处理工作程序

1、发现预警启动流程。监管员每天登陆内管信息系统,及时排查筛选预警,并启动预警调查流程,1个工作日完成。

2、审核调查。内管副股长根据预警情况在《监管日志》里提出调查处理意见并报股长审核,审核通过后直接指定卷烟、烟叶监管员按照调查处理流程进行调查,3个工作日完成。

3、呈报审批。报副局长审批,审批通过,将预警转至相关业务部门进行调查,若未通过则由股长组织重新调查,3个工作日完成。

4、反馈结果。相关业务部门在1个工作日完成内将调查处理结果反馈给专卖内管部门监管员

5、整理归档。监管员填写《监管日志》,整理相关资料分类归档,1个工作日完成。1.4非法渠道真烟案件核查程序

1、登记备案。专卖稽查员1个工作日内将案件简要情况和涉案卷烟条码信息移交本级专卖内管部门内管员。

2、分类上报。内管员逐案逐条登记涉案卷烟条码信息,并留存相关证据资料,案值超过5万元的案件,在立案后48小时内上报省局专卖内管部门并通过MIS系统报国家局。

3、启动核查流程。内管副股长对系统产生的真烟案件预警以及上级交办的需要核查的真烟案件进行分析,指派稽查员、内管员调查。调查人员3个工作日内将非法渠道真烟来源、流向、原因调查结束并提出处理意见,报送副股长审核。

4、复核分送。专卖内管部门在1个工作日内将真烟案件核查调查情况抄送同级卷烟营销部门,提出促进规范经营的意见和建议。

5、存档备查。卷烟营销部门内管员根据提供的真烟案件信息,3个工作日内将反馈意见报送内管部门卷烟监管员,卷烟监管员将结果上报部门负责人,存档备查。

2.定期工作 2.1工作报告 2.1.1月报

报告方式:每月3日前向市局内管科上报全县上月工作开展情况及下月工作安排。

上报程序:每月3日前副股长对全县专卖内管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简要总结,制定下月计划安排,经股长审核,主管局长、局长审批后,每月3日前由内勤员以书面或电子文档等形式上报市局专卖内管科(处),并对上月内管资料进行整理归档保存。

报告内容:

1、上月专卖内管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2、上月内管信息系统预警处理情况。

3、上月查获非法渠道真烟情况。

4、打码到条检查情况。

5、高价位卷烟检查情况。

6、卷烟销售大户监管情况。

7、生产经营自查工作开展情况。

8、查处违规问题情况及整改落实情况。

9、下月工作计划安排。

10、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2.1.2年报

报告方式:每半年向市级局内管科上报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情况。

上报程序:内管员汇总工作开展情况,副股长草拟工作总结,报股长审核,经分管领导审阅同意后上报市局内管科,上报后由内管科存档。

报告内容:

1、半年和全年专卖内管主要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2、日常监管、同级监管、定期工作开展情况,定期检查、专项检查情况。

3、专卖内管机构人员职责履行情况。

4、内部专卖管理监督长效机制以及企业内控制度建立完善情况。

5、违规处理及整改情况。

6、存在的主要问题,下工作打算和建议。

7、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2.1.3报告要求

1、严格按照规定时间要求上报。

2、报告内容必须真实详实,文字简明准确,条理分明,也可兼用数字、表格、图示说明。

3、报告内容要有阶段性工作开展情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解决重点突出问题。

4、必须留存编写报告时所用痕迹化资料底稿。2.2烟叶合同签订与种植情况专项检查

烟叶移栽完毕后一个月内,按照省、市局安排,组织对计划分解、合同签订、烟种购进使用库存、育苗移栽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查处超计划种植、合同签订不规范、虚假合同、只签不种、多签少种、多户签一份合同等问题。

2.2.1检查方式

采用查阅资料、核对数据、实地核查等方式进行。2.2.2检查对象

县级烟叶生产经营部门、烟叶收购站点和烟农。2.2.3检查内容

(1)计划下达及计划分解;(2)农户种烟申请及烟农信息档案;(3)合同草签及电子合同签订;(4)预留烟田及种子、烟苗发放;(5)面积落实及烟苗移栽;(6)烟种和烟苗的销毁。

2.3教育培训

会同法规部门每年对行业内企业的主要领导和有关业务人员进行一次以上烟草专卖法律法规、法规及有关规定的培训。

2.3.1培训形式

采取集中培训、专题辅导、岗位技能鉴定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3.2培训内容

1、烟草专卖法律法规。

2、烟草专卖管理技能鉴定培训教材。

3、内部专卖管理监督相关文件规定、流程规范等。

4、专卖内管业务技能及内管信息系统操作应用。

5、其它需要培训的内容。2.3.3培训要求

1、培训结束后进行培训考试,考试成绩纳入教育培训档案,作为年终考核重要依据。

2、凡参加培训考试成绩不合格者,建议调离内管工作岗位。

3、新上岗人员必须参加烟草专卖法律法规知识的教育培训,凡考试成绩不合格者,一律不得上岗。

2.4联席会议

每月组织召开一次由专卖、纪检、整顿、销售、烟叶、物流等业务部门参加的专卖内管联席会议。

2.4.1会议内容

1、学习贯彻国家局、省局、市局有关政策规定。

2、各部门汇报内管工作开展情况。

3、通报专卖内管相关检查情况。

4、针对工作中存在问题进行沟通,提出解决方案。2.4.2会议要求

1、联席会议由内管部门组织召开,每月召开一次,确因工作需要召开计划外会议的,由内管部门提出申请增加会议。

2、联席会议要求部门负责同志出席。

3、联席会议所提出的方案、措施、意见及建议,各部门应尽快组织贯彻落实,并将整改措施方案抄送内管部门备案。

4、组织相关人员做好会议记录,并做好资料留存工作。2.5入户实地核查

县局内管部门每月对卷烟销售大户、辖区卷烟直营店进行入户实地核查。烟叶种植县(区)内管部门在烟叶种植、收购阶段分别对烟叶种植户进行入户实地核查。

2.5.1核查内容

(1)卷烟方面:上级交办的卷烟核查任务;卷烟配送100%落地、落户情况;特殊应急用烟指定销售情况;高价位卷烟销售情况;其他需要核查的内容。

(2)烟叶方面:上级交办的烟叶核查任务;烟叶种植收购合同签订情况;育苗移栽情况;种植面积落实情况;烟叶收购情况;其他需要核查的内容。

2.5.2核查流程

1、内管股长每月初按照相关规定确定核查内容,组织内管员、专管员进行入户核查。

2、内管员准备相关资料,包括零售户类别、订货方式、所处商圈、是否曾有卷烟外流其他商户。

3、内管员、专管员入户进行实地调查其经营状况、卷烟库存等需要调查的内容。

内部监督与管理 篇5

医院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任何一家医院来说,要想实现其良好经营,管理内部财务状况,就要加强对预算的重视力度,同时还要加强内部监督管理的力度。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医院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医院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状况对医院的后期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其内部监督管理可以更好的进行企业财务管理。文章通过分析医院内部的财务状况,在这一基础上分析财务预算管理状况,提出了对其进行内部监督的措施,为有关医院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对于医院来说,在进行财务预算管理时,不仅要重视自身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要重视社会效益,提高自身运作效率。在这一基础上,要充分重视人力投入和科技投入,以此来更好的控制和管理医院财务预算,这样一来对医院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内部来看,要想加强现代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必须从以下三个角度出发:第一,要按照医院自身的实际状况选择成熟的医院财务预算管理模式,吸取先进的工作经验,并通过严格的成本考核指标分析成本效益,为医院的后续工作开展奠定基础。第二,要在医院中开展全面的项目成本核算,通过这一活动可以充分提高医院的成本优势,在这一基础上凸显医院的财务预算优势。第三,要继续深化和细化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加强对成本的控制力度,具体建议如下:

借助先进的管理思想来进行系统的财务内部监督管理

加强资材成本管理。在进行财务预算管理时,要充分重视医院的采购状况,控制医院一些需要大量采购的药品和卫生材料,最好可以通过进行合理的招标控制预算,从源头上加强控制和管理,有利于医院更好的进行财务预算管理。第二,在运输上述药品和卫生材料时,要使用现代化的物流配送技术,通过这样的运输方式可以控制储备定额,在这样的处理下,应用较多的药品可以控制储备量,特别的,如果可以计算好最经济的订货量,按照这一数据进行采购可以控制存储成本,这对于医院的财务预算管理会起明显效果,实现储存总成本的最小化。第三,在医院内部管理过程中要管理好临床科室,实现耗材领用和收入状况的匹配,防止科室内出现二级库。

加强设备的成本管理。在控制设备的财务预算时,要从采购环节和应用环节两个角度出发,首先要在更新大型设备时进行一定的医疗设备市场调查,在这一基础上提出方案,同时在财务预算中加入设备的折旧状况,通过科学的处理保障工作的完成。另外,要在设备使用过程里进行及时保养和维护,在使用设备之前要对设备进行检验,只有其合格才可以继续投入使用,通过这一部分管理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成本,从细节出发控制财务预算。

控制其他相关的费用。对于医院来说,在对其财务预算进行控制管理的过程里会涉及其他多种费用,举例来看,医院的用水、用电费用,其中还会涉及多个工作人员,所以财务预算管理的难度大大提高,在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就可以安装分表来对其进行准确的统计以便于后续的管理控制。而其他的一些邮电费、办公费以及差旅费等则应当由财务部门直接进行归类统计并纳入到科室的成本当中去。

规范医院财务预算管理

由于现代医学的发展,医院收支规模不断提高,所以必须加强成本预算管理,提高控制力度。在开展医院财务预算管理的过程中,要使医院不断更新进行预算管理的理念,通过制度影响规范财务预算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大执行力度。在开展财务预算管理时要实现其具体化,落实到各个部门和各个项目中,提高预算管理执行性,加强其可操作性,特别的在进行医院财务预算管理时要建立科学的时间表,这样一来可以在实际过程中加强监督力度,有利于更好的进行观察。通过及时控制财务预算,在内部监督体系的作用下,发挥医院监督部门的作用,对医院的财务状况进行科学的预算,利用制度建设规范医院财务预算状况,通过合理的标准进行分析。

重视资本的运营管理

实际上,在进行财务预算管理时价值管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进行医院的经营时,价值管理可以实现最大程度的保值增值,换句话说,医院的价值管理本质上要实现利益的最大化,重视投入后的产出状况,具体来看,要从以下两个方面進行分析和探究,首先,在医院经营过程里要重视经济效益,同时还要重视资本增值,其中不仅有医院的筹资资金,还有医院的营运资金和分配资金,通过对其进行价值管理可以更好的配置经营要素,通过对医院的资产进行合理的规划控制,借助于财务预算管理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一方面可以更好的规避医院财务风险,另一方面还可以更好的利用风险。另外,通过科学的融资手段扩大利用资本份额,实现对股份的控制、参股和联合兼并等途径,实现内部和外部资源的有机结合,更好的分配资源,加大经济增值的价值。

提高财务预算管理效率

在现代化的医院里,要尽可能的提高财务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工作人员不仅要有一定的知识,还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在实际工作里应用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完善信息流,医院财务预算管理的最佳状况是实现计算机和财务管理的有机结合,在医院的内部财务监督管理工作里发挥其实际作用。通过财务预算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不断提高医院财务预算和实际开支的契合度。在科学技术影响下,要通过对数据的有效分析制定科学的财务预算管理,一方面可以提高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内部监督与管理 篇6

一、完善烟草行业内部管理监督长效机制的总体思路

从烟草行业的实际情况看,内部管理监督长效机制的作用不外乎表现在内外两个方面:对内有利于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和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对外有助于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提高社会经济秩序的健康运行和整个国家管理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在完善内部管理监督长效机制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对微观管理和宏观经济的作用,又要充分考虑行业现状和法制环境的要求,坚持以《烟草专卖法》和其他法律法规为依据,围绕经营管理和专卖执法这一中心,针对经营管理和专卖工作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建立便于操作和有效监督检查的与烟草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内部管理监督长效机制,来规范行业内部管理,有效防范经营风险,保证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制度的贯彻执行,促进烟草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有序进行。具体而言,需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针对性要求。

是指针对专卖管理和“两烟”生产经营中的各个环节制定相应的监督制度,并采用通过较为适宜的措施和方法控制这些环节,促进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从当前专卖管理和生产经营中有存在的问题看,准运证管理、烟草制品的生产经营,投资决策,烟叶生产收购秩序,卷烟购销存管理等环节容易出现问题,大部分违法、违纪问题主要表现在这些方面。因此,首先要制定和完善这方面的管理监督制度。是构建和完善内部管理监督长效机制的首要任务。

(二)适应性要求。

内部管理监督长效机制要与行业内部管理和经济发展相适应,既要体现烟草专卖的特点和内部管理差异的要求,也要体现经济发展和各种法律、法规、制度的要求,这是内部管理监督长效机制的生命力所在。中国烟草行业的特点是国家对烟草专卖品的生产、销售和进出口业务实行垄断经营、统一管理。因此,从适应性要求考虑,一是要把内部管理共性的东西总结归纳起来,形成大家都共同遵守的规定;二是要从烟草专卖的特殊性出发,把烟草专卖必须遵照执行的硬性规定制定成具体标准,成为全员行动的指南标准;三是要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范围内做到管理监督与国家法律、法规、制度的相互协调,保持与法律法规的一致性。

(三)实用性要求。

内部管理监督机制应当便于实际运用,具有详细的操作性。做到这一点,重点把握好两点:一是内容的规范性,在监督的内容和对象上,要体现共同性和个别性的差异,如对烟叶环节的管理监督,卷烟工业企业与复烤加工企业、工业与商业的区别差异,使其在整体考虑的基础上制定便于操作性的具体规定。二是操作上的程序性,即对每一监督过程,要明确操作步骤,和各步骤的职责权限、程序要求,这是内部管理监督的中心内容,也是衡量监督是否可行和有效的关键点。

(四)前瞻性要求。

内部管理监督长效机制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也是促进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措施。既要考虑解决现实问题,也要考虑经营管理工作发展的趋势和经济发展的要求,考虑先进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的不断运用。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必须要有新的对策,积极引导企业内部管理向更好、更高的方向努力和发展。

基于上述特点要求,在充分考虑烟草行业管理体制和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内部管理监督长效机制建设的总体思路:一是以《烟草专卖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为主体,建立完善的管理监督制度;二是开展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内部管理监督活动,运用科学的监督手段,加大监督力度;三是提高不同分工主体深度融洽相互协作配合的综合监督能力,促进正面监管、后续监督和稽查的有机结合,有效提高监督效果;四是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总结修正完善内部管理监督制度,使内部管理监督机制与烟草行业发展相适应,满足不同形势下内部管理监督的需要。

二、建立和完善烟草行业内部管理监督长效机制的实践探索

内部管理监督长效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烟草行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及工作过程的各个环节。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监督长效机制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不断进行实践探索。我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力。

(一)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内部管理监督制度是前提。

制度是社会交往和管理活动中的规则,其基本功能是规范人的行为,有利于增强从业人员的遵从度。从烟草行业现状来看,在内部管理监督方面的制度还很零散、不够全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一是要围绕《烟草专卖法》这个中心,制定全行业统一的烟叶生产经营,卷烟生产经营,烟草制品生产、销售、运输、储存及进出口和专卖执法内部管理监督制度,作为是行业统一的制度,由国家烟草专卖局权威发布。二是要围绕《公司法》这个基础,建立企业生产经营、投资决策,资产运作,“两烟”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管理监督制度,由企业自行制定发布。三是要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建立岗位工作流程、执行标准、审核措施等责任制度,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

(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监督手段的运用是关键。

管理监督手段不科学,缺乏严谨的程序和操作办法,会导致监督效果降低,致使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甚至诱发更严重的问题的产生。推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监督手段的运用,需从四个方面加大力度。一是大力推进管理监督信息化建设,以专卖、营销、烟叶、生产经营、财务、办公自动化信息系统为基础,开发运用监督管理系统,对业务数据信息进行集中分析、处理,及时发现问题;二是全面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从标准化管理入手,发挥质量管理体系中监督、审核的职能,全面提高内部管理监督的工作质量;三是改革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建立以提高管理水平为中心的目标管理指标考核体系,使监督机制落到实处;四是建立健全宏观分析、业务监控、过程评价和综合检查的良性互动机制,按照“从宏观上找问题,从微观上查原因”的思路,采取信息收集、调查核实、处罚、提出管理建议和移交相关部门管理等方式,充分发挥监督的职能作用,强化管理监督的力度。

(三)建立经常性监督检查机制、加大查处力度是措施。

管理者作为经济人,其产生违法违纪问题的动机是会考虑受到处罚的成本的,会惦量监督约束的威力强弱变化、在受罚力度之间权衡利弊得失。当发生问题而获取的利益越大而受处罚的风险较小时,问题产生的机会就越大,监督检查时有时无,会使人产生挺而走险的思想。建立经常性监督检查机制,加强日常监督稽查,严厉处罚违法违纪行为,及时发现问题的苗头,防止问题由小变大,是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监督长效机制的重要措施。

(四)建立监督考核和激励机制是保证。

内部管理监督长效机制既要有监督管理部门和管理者行为活动的机制,又要有考核监督部门和监督人员工作效果的功能。仅有监督没有考核,监督职能就会不断弱化。因此,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对管理部门和管理者的监督档案,收集企业及个人经营管理活动过程的记录,建立数据库。同时,还应设置考核机制,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还要建立健全监督部门和监督人员的绩效考核办法,量化考核标准,综合评价监督的作用和效果,激励和调动监督部门、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对监督失职、监管不到位的行为给予相应处罚,提高监督效能。

(五)树立中国烟草特色的价值取向是基础。

“国家利益致上,消费者利益致上”是烟草行业的共同价值取向。这一价值取向,强调行业规范发展、加强行业自律建设,真正做到把自己内部的事情做好,维护烟草行业的形象,把国家赋予我们的职责和使命履行好。思想决定行动,始终把维护国家利益,维护消费者利益作为烟草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努力树立负责任的良好行业形象,才能够坚定不移地把加强内部管理监督作为自觉行动,提高自我完善的能力和水平。

三、正确处理完善内部管理监督长效机制的几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管理与监督的关系

管理学家斯蒂芬·罗宾斯说过:“管理是指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工作完成得既有效率又有效果的过程。”监督是为了确保以有序和有效方式实现管理目标,防范和发现错误及舞弊而进行的控制过程。因此管理与监督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进行的不同过程,管理具有监督的职能,监督是管理的延伸。内部管理与监督是相互作用、相互调整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因此,烟草行业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监督长效机制则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建立和实施的一系列措施,需要相互配合。

(二)正确处理内部管理监督与道德自律的关系

内部管理监督与道德自律之间的评价要求和标准不同,监督上要求的是“必须”、“硬性”的规定,客观上规范着管理部门、人员的行为活动;自律则是“应该”、“软性”的约束,是靠理念、习惯、传统和教育的力量来维护。内部管理监督机制的落实,必须依靠道德自律的力量,执行的好与坏,取决于人的自律水准高低。因此,完善内部管理监督长效机制需要人的自律意识建立,通过它进一步促进内部管理监督长效机制的完善。

(三)正确处理传统监督方式与现代监督方式的关系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广泛应用,管理方式的不断创新对监督的准确性,效率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一些传统的核对、计算、存储等管理方式都被计算机所取代。由于任何先进技术的运用都是被人所指挥、所掌握,尽管,监督的方式也要随着现代技术的使用不断更新,但以人为中心的传统监督方式,并不会过时,仍然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如监督过程中采取的调查取证、市场走访等传统方式自然必不可少。因此,实施内部管理监督过程既要有现代的监督方式,又要有传统的监督手段,两者不可偏废。

(四)正确处理内部管理工作效率与监督成本的关系

内部监督与管理 篇7

一、医院内部管理审计的认识误区

目前, 有相当一部分医院对内部管理审计缺乏足够认识, 认为内部审计就是查错防弊, 根本没有把内部管理审计和高层次的监督与服务联系起来, 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改善内部管理、为内部管理服务的作用, 更无法适应基本现代化医院管理的内在要求。

1. 对医院内部管理审计的必要性存在认识误区。

医院内部管理审计仍停留在传统的内部审计层面上, 即主要是查错防弊, 面向过去的财务收支审计;多数医院基本上没有开展内部管理审计, 有的医院即使开展了类似工作, 也没有归入内部管理审计的范畴;部分医院认为对内部管理审计的职能, 即对医院的内部管理活动进行审计, 应当是各职能管理部门已具备或应具备的职责, 不需要附加的内部管理审计来推动。

2. 对医院内部管理审计的职能定位缺乏科学认识。

医院内部管理审计工作还是停留在对经济活动查错防弊、合规性检查或者结果式的评价为主, 而没有从传统的“查错防弊”转向为内部管理服务, 并逐步从内部检查和监督向内部分析和评价方面转变;特别是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意见, 这一重要职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医院内部管理审计的认识。

3. 医院内部管理审计与其他管理活动的关系尚未理顺。

应当说, 这些管理活动在管理职能、管理理念和运行程序、方法等方面与内部管理审计有着一定的相通之处;由于任何管理体系都有各自的运行规则, 对管理对象有着一定的文书制作和遵从要求, 而内部管理审计更注重流程的改进和控制的完善, 因此, 开展医院内部审计工作, 必须解决包括内部管理审计在内的多套管理体系的整合问题。

二、医院内部管理审计的理性定位

医院内部管理审计应从单纯的查错防弊向促进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方面转变, 要向医院的服务领域及管理领域进行拓展, 对医院的内部管理活动进行审计, 评价其管理职能的发挥情况及相关管理措施的有效性, 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正确理解独立性与客观性。

坚持独立性、客观性的统一是促进医院内部管理审计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 (1) 独立性是开展内部管理审计的必要条件, 内部审计机构在医院分管负责人领导下独立开展工作, 对医院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监证和评价, 行使审计职能;但内部管理审计需要全面了解医院的经营管理情况, 才能针对性地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因此, 其独立性不是绝对的, 只能是相对的。 (2) 客观性体现内部管理审计的质量要求, 是内部管理审计的生存之本, 它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实事求是地评价医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等情况;同时客观性也是人们最关心的, 它能促使内部审计人员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不断提高审计质量。

2. 正确把握审计方向与审计目的。内部管理审计以服务

医院大局、服务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 (1) 内部管理审计方向是对医院经营管理的分析和评价, 并对经营运作全过程进行参与和监督;开展内部管理审计, 不应仅限于事后监督, 更多的是事前预防与事中控制, 对医院内部管理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 (2) 内部管理审计目标是对医院资源的利用、开发的有效性、管理的效率和效果的分析、评价, 其工作成果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实到为医院改革、发展和提高效益这一根本点上;内部管理审计通过监督医院各部门是否按规范和效益原则开展工作, 及时发现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 把医院的管理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3. 正确处理监督与服务的关系。

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监督, 但是, 监督也是一种服务, 是全方位、多角度的服务, 对医院来说监督与服务的目的是一致的, 即实现医疗价值的最大化。 (1) 内部管理审计强调把监督与服务融为一体, 寓监督于服务之中, 即内部审计人员必须摆正位置, 清楚自己是医院的一员, 不能凌驾于医院利益之上, 从思想上认识到服务是内部管理审计的活力所在。 (2) 服务的全方位是指对经营管理的全过程, 包括各监督点和所有风险的防范, 促使医院经营管理沿着健康良性的轨道运行;服务的多角度是指内部审计人员要有全局观和整体感, 要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要全面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 并提出整改建议。

三、医院内部管理审计的基础功能

内部审计是医院自我监督、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医院改革的深入, 内部管理审计已经形成自己独有的预警管理风险、完善内部控制、弘扬道德文化的基础功能, 以此检查、评价医院内部管理的科学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1. 能够预警管理风险。

(1) 医院管理风险有一定的复杂性与综合性, 即一个部门造成的风险往往不是由其直接承担, 而是传递到其他部门, 最终可能使医院陷入困境。例如, 采购部门为降低采购成本, 忽视对材料品质、使用效果等方面的检查, 或者购买残次品, 这种隐蔽风险会在医疗服务或病人身上反映出来, 最终给医院造成巨大损失, 因此对风险的防范和控制需要从整个系统综合考虑。 (2) 将风险管理评价作为工作重点。第一, 评价风险管理目标完成情况, 评价医院以及同行业的发展趋势, 了解医院能够接受的风险水平;评估风险管理薄弱环节, 提出意见并监督实施。第二, 评价各部门风险管理方式与医院活动的性质是否适当;评价各部门降低风险的有效性。第三, 参与风险管理全过程, 做到细微之处, 以小见大、以点代面, 以专业能力发现问题, 规避风险。 (3) 风险的复杂与延续性将导致各环节风险的增大, 内部管理审计从全局出发, 可以予以协调。

2. 能够完善内部控制。

(1) 内部管理审计对组织内部控制有不可替代的支持作用。与其他部门相比, 内部管理审计更能从全局角度, 更清醒地识别和评估医院风险;与外部审计相比, 它更能从医院的利益和实际出发, 提出防范风险的有效建议。 (2) 测试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性。内部管理审计通过自己特有的方式方法, 搜集有关的资料, 做出测试, 然后运用一定的综合技巧来整理、分析调查与测试到的证据, 依此发现问题, 查缺遗漏, 最后得出结论, 进行督查整改。 (3) 测试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执行力。第一, 制定审计重点, 检查各环节的实际执行力情况;第二, 对实际得到的情况作出正确评价, 内部控制环节能认真有效地遵守制度规定的予以肯定, 相反不能有效执行的要找出原因, 进行提示, 做出风险预测。 (4) 测试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科学性。内部管理审计通过对关键控制点的测试, 评价其是否发挥了制约与控制作用, 是否取得了应有的管理效果。

3. 能够弘扬道德文化。

(1) 建议作用。内部管理审计通过对外投资审计, 建议医院力求投资回报, 在考虑短期利益的同时更要考虑长期利益;通过财务收支与经营业绩审计, 建议医院出具全面真实的会计报告, 督促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等。 (2) 测评作用。内部管理审计通过一系列的内部测评工作协助院部建立一整套医院道德规范, 如通过对医院经济效益的测评, 发现稳步经营方面的欠缺, 提醒院部为加强员工的责任心而建立相应的道德规范。 (3) 评价作用。内部管理审计定期评价医院良好道德文化建设的效果, 即通过一系列的专项管理审计活动, 为医院治理过程发挥作用;评价医院是否有文化宣传教育机制, 是否使每位员工都能理解, 明确医院文化建设中所提倡的医院宗旨、精神;评价医院与员工形象, 由此来敦促员工忠于职守、遵守道德规范, 起到了良好道德倡导者的作用。

四、如何构建和谐的基本现代化医院内部管理审计模式

构建全新的基本现代化医院内部审计模式, 要有先进的审计理念, 要有创新精神, 这就对内部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全新的要求。如何构建全新的基本现代化医院内部审计模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我们认为构建全新的基本现代化医院内部审计模式要注重如下几个方面:

1. 注重实效性, 灵活运用审计方法, 严格审计工作程序。

(1) 注重实效性。实效性是指内部管理审计发挥职能作用的程度和取得的实际效果, 提高实效性途径主要包括:第一, 坚持量力而行, 突出重点的审计工作方针, 选择当前医院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作为突破口, 调整力量, 加大审计力度, 为领导正确决策提供依据。第二, 要注重总结、提炼、利用审计成果, 积极参与医院管理, 对医院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综合分析, 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和措施。第三, 坚持客观公正, 严格处理处罚, 增强审计的威慑力, 遏制违规乱纪, 净化经济环境, 从源头上切断腐败滋生的经济基础, 维护医院的经济利益。 (2) 注重审计方法的运用。要灵活运用审计方法, 监督服务并重, 使内部管理审计有更广阔的生存空间。第一, 要把握全局, 突出重点, 选准审计的重点内容和事项, 找到切入点, 查深查透,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后果, 采取措施, 有效地解决问题;要有针对性地捕捉改进医院管理的信息, 推动医院发展。第二, 要在审计方法上不断创新, 适应基本现代化医院发展的需要;将信息技术与审计业务相结合, 将数据审计与系统审计相结合, 将传统方法和技术创新相结合, 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效果。 (3) 严格审计工作程序。内部管理审计必须遵循审计操作规程, 根据审计要求, 合理安排人力、物力、财力等审计资源, 抓住关键, 避免重要审计事项的遗漏, 保证审计工作质量, 使内部管理审计工作做到制度化, 规范化。

2. 培养高素质内部管理审计人才, 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

(1) 目前医院内部审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与基本现代化医院管理的要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多数内部审计人员来自财会队伍, 专业比较单一, 知识结构不合理;审计理论钻研气氛不浓, 对内部审计准则、内部审计发展状况、经验技术等知识了解甚少;审计手段落后, 计算机程序审计、网络信息审计涉足甚少。 (2) 强化内部审计队伍建设, 是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 新知识、新事物层出不穷, 能够适应内部管理审计需要的必须是一支复合创新型的内部审计队伍, 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积极进取, 不断创新, 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 勇于奉献。 (3) 医院发展的多元化、复杂化趋势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备多种专业知识和综合分析的能力。审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审计风险的减少, 财务报表真实性的鉴别、认定, 审计重点的确定, 有价值、证明力强的审计证据的收集等, 都取决于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 因此, 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 是搞好内部管理审计工作的基础。 (4) 不断拓宽的内部审计领域要求审计人员必须注重知识的更新和知识面的扩展。必须熟识国家的法律法令和经济改革的方针政策, 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的知识;必须熟悉会计、审计、统计、经济活动分析、税务、金融、管理、市场营销、写作及计算机知识等方面的知识, 增强宏观意识;必须提高应变能力和总体素质, 适应高层次内部管理审计工作的需要。

3. 增强风险意识, 重视预测, 开展前瞻性内部管理审计。

(1) 增强风险意识。风险是指未来的不确定因素, 并可能给医院造成损失, 风险管理是一个新的领域, 它不仅指审计风险, 更重要的是指发现风险和舞弊风险;医院的风险因素很多, 包括知识、科技、资源、管理等各方面因素, 医院时时刻刻都处在风险之中, 同时也存在着创造潜在收益的机遇;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时时关注, 在分析、确定风险水平的基础上, 制定内部管理审计策略, 为医院的发展扫除障碍, 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 是内部管理审计的重要内容及其价值所在。 (2) 重视预测。在知识经济时代, 内部管理审计要更多地参与对未来的规划与决策工作, 不能仅仅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评价和总结就简单地提出改进今后工作的建议;更应着眼未来, 瞄准医院发展的新问题、国内外医疗市场的新动向、知识经济发展的新进程, 进行有效的预测, 对各种不稳定的因素进行判断, 决定是否采取预防和应对措施, 以适应未来的变化, 使医院立于不败之地。 (3) 开展前瞻性内部管理审计。对未来的挑战要有前瞻性的眼光, 医院的长远发展规划, 重大投资决策, 科室结构调整, 医疗资源的优化组合等都需要有正确的战略方针, 如果战略决策失误, 医院就有可能破产, 而前瞻性内部管理审计可以及时提示, 避免决策风险;前瞻性审计是内部管理审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也是内部管理审计的发展方向, 医院内部管理审计工作的价值, 也能从这种高层次的管理活动中得以体现。

4. 坚持与时俱进, 科学整合管理体系, 不断拓宽内部管理审计领域。

(1) 随着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显得范围狭隘, 时间滞后, 远远不能满足基本现代化医院管理的需要;内部管理审计只有不断向管理领域渗透, 从根本上促进医院管理, 增强医院的竞争力, 才能适应医院发展的需要, 保证经济活动的有序进行。 (2) 内部管理审计要与其他内部管理项目结合起来, 整合管理体系。强调内部管理审计, 不是说其他内部审计不重要, 内部管理审计中发现的问题, 可以作为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之一;经济责任审计中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实际上也包含了内部管理的有效性;对内部管理审计中审计建议采纳, 必然会体现在效益审计中, 等等。 (3) 内部管理审计包括医院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 需要不断拓宽审计领域。第一, 对医院发展的前景、竞争程度、经济活动范围的恰当性进行评价, 从医院的管理、发展、效益和效果等方面去研究, 提高医院的市场竞争力。第二, 对筹资投资活动的效益性进行评价, 防止损失浪费, 要注重对智力投资的评价, 推动科学技术在医院中的运用, 这是决定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第三, 对医院目标的科学性进行评价, 确保目标切实可行, 为医院领导决策提供服务。第四,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对资源配置合理性、有效性进行检查, 实现医院资产保值增值。第五, 对医院管理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进行检查, 堵住漏洞, 强化管理, 实现医院利益的最大化。

摘要:对医院内部管理审计的认识误区, 医院内部管理审计的理性定位、基础功能等方面进行表述, 重点探讨如何构建和谐的基本现代化医院内部管理审计模式。

内部监督与管理 篇8

坚定的规范意识是专卖内管工作扎实有效开展的内在动力。要围绕贯彻落实国家局提出“卷烟上水平”的战略任务, 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内管教育培训力度, 使严格依法依规管理、决策、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真正成为全员的自觉意识。一是深化各级局领导对严格规范重要性的认识, 始终坚持把专卖内管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条件保障, 推动专卖内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牢牢把握严格规范的主动权, 坚决防范和制止内部违法违规经营问题发生。二是强化两烟生产经营部门, 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规范自律意识, 辩证地看待规范与效益的关系, 提高规范经营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把规范自律的理念落实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 把保增长建立在更加严格规范的基础之上。三是加快推进企业自律文化和职业道德建设。要将严格规范逐步上升为企业的自律文化, 纳入职业道德建设中, 努力营造规范自律的文化氛围, 形成自觉遵守国法行规的职业道德, 使规范自律意识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

2 完善工作流程, 建立长效机制

坚持以规范工作流程、完善工作制度为重点, 全面加强专卖内管长效机制建设。一是优化内管工作流程。细化分解国家局《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规范》 (以下简称“工作规范”) 中的工作任务、监管职责, 具体明确各层次、各岗位的监管职能、监管对象和监管方法, 详细规定专卖内管各项工作的节点、标准及时限, 建立起一整套职责明确、运转顺畅、相互监督的专卖内管工作流程。二是健全内管工作制度。在全面总结专卖内管工作成熟经验的基础上, 建立健全涵盖专卖内管各项工作的管理制度。三是完善考核监督机制。探索建立上级考核与内部考核机制, 抓紧制定一套科学、严密、完整的指标体系, 全面考核专卖内管工作开展情况和生产经营规范情况, 推动考核结果与职工绩效奖惩挂钩, 并作为衡量企业年度业绩的重要指标, 督促专卖内管人员认真履行监管职责, 引导各级领导班子树立科学发展理念, 促进企业规范发展。

3 拓宽线索来源, 织密监管网络

一是加强信息化监管系统建设和应用。信息化监管系统是发现内部违法违规线索的重要工具。要按照国家局工作规范的要求, 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 科学设计监管节点, 并充分考虑不断变化的生产经营策略, 及时增减监管节点, 增强信息化监管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加大真烟案件倒查力度。市场上非法流通的卷烟根源在行业内部。查处真品卷烟案件要坚持“一案双查”, 即不仅要从行业外部查找线索, 严厉打击烟贩套购倒卖卷烟行为, 同时还要认真分析卷烟的品牌、数量、条码及来源地, 在行业内部深入排查是否存在内外勾结等违法违规行为。三是重视发挥“四员”联动作用。专管员、客户经理、送货员贴近生产经营一线, 直接管理和服务零售业户, 可以及时有效地发现各种潜在的违法违规线索。建立健全“四员”联动机制, 明确各自的内管责任, 可以有效发挥信息优势, 整合监管资源, 会聚监管合力, 保证异常线索得到及时地发现和查处。

4 突出监管重点, 注重调查核实

核实线索是监管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只有抓住核实这一关键环节, 才能有力查处违规行为并产生内在约束力, 充分发挥专卖内管效能。一是突出加强对重点环节的调查核实。根据核定的零售业户的真实销量, 加强对零售业户按需求供货环节的核实, 按真实销量合理分配货源。以紧俏卷烟、高价位卷烟为重点, 以零售大户为切入点, 加强对货源分配环节的核实, 促进货源分配更加公平、公正。二是明确核实工作质量要求。按照“流程顺畅、节点恰当、标准明确、责任清晰”的原则, 修订完善内管核实工作流程, 找准关键节点, 明确每个节点的质量标准、时限要求, 清晰界定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三是建立核实工作档案。对发现的异常线索、核实的事实情况、调查认定的事实证据和具体查处情况实施痕迹化管理。把评查核实工作档案作为专卖内管检查的重点, 对发现异常线索不进行核实、核实工作不符合程序要求、核实发现问题不及时处理的, 要严肃追究责任, 以加强核实工作提升专卖内管质量。

5 选优配强机构, 加强队伍建设

建设高素质的专卖内管队伍, 是深化专卖内管工作的重要保证。一是充实稳定专卖内管力量, 严格按照国家局提出的专职内管人数占本级专卖总人数10%的要求, 切实加大支持力度, 把爱岗敬业、年富力强、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人员更多地充实到专卖内管队伍, 进一步优化改善队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年龄结构。二是加强队伍能力建设。强化宣传教育, 引导专卖内管人员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 不断增强履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提高专卖内管队伍的业务能力为核心, 深化专卖内管业务培训工作, 确保专卖内管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工作规范和运用信息化监管系统, 能够深入细致地开展调查核实工作。广泛深入开展专题研讨、学术交流、技能竞赛等活动, 不断激发专卖内管队伍的活力和潜力, 营造注重学习、鼓励创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 努力打造一支专业化、专职化、懂业务、善监管的高素质专卖内管队伍。

6 密切专销结合, 强化内部监控

《烟草专卖法》明确规定:各级烟草专卖管理部门有权对两烟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在实施监管的过程中, 专卖内管部门要正确处理与业务部门关系, 加强沟通协调, 推动行业内控能力建设。一是依法依规开展监管, 努力形成和谐融洽的专销关系。专卖内管的主体、对象、内容、程序、手段、依据、处理必须符合烟草专卖法律法规和行业管理规定的要求, 做到职权法定、依法行政、依法监管, 不得擅自创造监管条件, 扩大监管范围, 干预企业自主经营权, 保护和服务合法的烟草专卖品生产经营行为。二是强化内部监控, 从源头防范内部违法违规问题的发生。企业应健全完善依法依规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内控制度, 加大对易出问题环节的监控力度, 促进业务环节相互制衡, 相互监督。内管部门要把企业内控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作为定期检查的重点, 杜绝有章不循、违章不纠的现象, 加速形成以内管促内控, 以他律促自律的良性局面。

欧美企业内部碳排放的监督管理研究 篇9

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人类有史以来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尽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气候变化的影响需要从传统经济模式向低碳经济过渡,管理碳排放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政府所要处理的重大政治问题之一。碳排放量或者更确切地说,这些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气候变化具有政治上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而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经济模式的转变虽然存在其固有的风险和成本,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巨大商机。随着世界各国对碳排放量管理机制的经验积累,温室气体已经逐渐成为另一种经济形式的企业资产,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通过碳税、碳交易甚至碳关税等多种经济工具来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而企业则可以通过减少碳排放而争取减税,提高产品竞争力,甚至通过出售碳排放的配额来取得收益。

这一切得以实现的前提正是企业对内部碳排量的精确掌控。随着碳权的延伸,企业对碳排放的内部监控必将成为未来企业技术管理的重要课题。内部监控体系通常被设计为将其监管措施与企业的工作流程进行整合,以确保其对生产和商业活动的有效掌控。内部监控是积极的风险管理的基本要素之一,通过对温室气体排放源的登记造册,按优先次序排列评估,以满足减排目标的实现。一个有效的监控系统首先凭借的是本身的自我约束机制。企业应该营造最佳的控制环境,确立责任意识和管理措施,加强对碳排放的管理,保障碳排放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有效性。本文将从企业的内部监测技术设备要求和内部管理流程来介绍欧美企业采取的碳排监控制度和经验,为我国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和依据。

1 企业内部监测碳排放量的技术要求

从碳市场的角度来看,一个完善的监督、报告和核查的过程是碳排放数据高质量的保障。严谨的机制、信息的透明、对规则严格地遵守和执行,都可以提高成为商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可靠性与可信度,给这个新兴市场的参与者以信心。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讨论假设都是以碳排放量是可以准确测量为基础的(或者说“可计算”)。事实上,任何监管的前提是必须建立一个满足一定技术设备要求的控制系统。由于企业生产活动及排放源的多样性,很难直接测量所有排放源的排放量,但是对碳排放的监测应该在技术可行和成本可接受的限度内尽量提高数据的精确度。应该选择怎样的监测方法、如何平衡准确性和成本的矛盾就成为企业管理面临的难题。

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测量最常用的是需要大型装备的直接测量方法,即连续在线排放监测系统(CEM);同时也广泛应用基于换算排放系数的间接测量法,通过使用模型和排放因子进行换算。欧盟委员会分别在2004年与2007年颁布了两个法令(Directive 2004/156/EC和Directive 2007/589/EC),对温室气体排放的监测和报告方式进行了规定,欧盟成员国应当用连续监测设备检测排放源的气体排放量,也可以通过物料平衡与能量平衡间接算出温室气体排放量。

1.1 连续排放监测系统(CEM)

连续排放监测系统是一套对污染物进行连续地自动化采样、校正、分析以及进行数据处理的系统。该系统用以在一段时间内连续不断地进行监测,测量污染物排放量和浓度流,记录和分析数据。实践证明,连续排放监测系统可以用最有效的方法做到最准确地测量。

1.1.1 连续排放监测理论

连续排放监测系统是一项成熟的技术系统,通过连续不断的监测提供实际碳排放量的测量结果,保证了企业内部监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符合未来的环保需求。连续排放监测通常的做法是在设备上安装专门的监控器,被测排放气体的浓度和流量的原始数据都被连接到数据收集处理系统上,通过计算得出在特定时间内被测排放源的碳排放总量。一个连续排放监测系统的设备需要分析被测排放气体所含化合物,对其进行量化,得出单位时间内特定化合物的排放量并输出排放数据。CEM一般由三个主要的子系统构成:样品气体的提取和传递系统,样品气体的分析和数据采集系统,信息处理和申报系统。

连续排放监测系统的实施需要一套独立的监测方法对其安装进行检测,进行必要的设计和维护。校准和监测对于保证系统的正常准确运行非常重要。这可能给检测系统设备的安装和运转带来高昂的成本,当然相应地,其所提供的数据也具有更高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1.2 连续监测系统在各国的实践

欧盟的相关法令和规则对其成员国在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方面提出了要求:原则上建议安装连续监测系统,按照他们的认可程序,由独立审计师来盘查各企业提交的数据报告。法国在2004年颁布的法令指出某些重要的排放源必须安装在线监测设备,以保证其完成减排目标。

美国的《清洁空气法》第412条规定,受控排放源的所有者或经营者必须设置连续监测系统,保证排放数据的质量并遵守有关记录与报告方面的义务。美国“酸雨计划”要求设施所有者或操作者在各设施安装连续排放监测系统,每一个机组必须连续测量和记录污染物排放情况以及烟囱流量和灰度,以定时监测污染气体的排放量;明确规定了系统的使用规则,例如设备的安装检测、定期的维护和质量控制程序、对数据的处理和申报程序以及数据缺损的补报体系;企业需要提供标准化的监测方案,周期性对设备的操作进行现场检验。“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RGGI)也要求排放源必须以连续排放监测设备监测二氧化碳排放量,主管机关对其进行认证,并不定期现场检测设备的运行。

在美国的实践中,直接测量方法的可靠性和独立性得到了验证:美国的“酸雨计划”由于采用了CEM,排放量数据及时准确,计划进展顺利,取得了预期的环境目标;而洛杉矶的RECLAIM方案则采用了基于排放因子的换算排放系数的监测,导致提交的碳排放量报告存在50%的错误率。在美国的“排放权交易计划”中,企业定时提交数据报告,连续监测系统是主管部门排放追踪系统的基础,连续监测主要在企业得到实施,信息连接到环保局,成为排放追踪系统的信息来源。

中国对在线连续监测系统的安装和运行至今还没有统一的规定,各地实施情况差别很大。国家层面上如1977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新、扩、改建的火电厂应装设烟尘连续监测装置,在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内的火电厂和其他地区建成有烟气脱硫设施的火电厂应装设二氧化硫连续监测设置。地方上例如《太原市二氧化硫排污交易管理办法》规定,排污单位应当安装连续在线监测装置,准确计量和掌握二氧化硫排放情况,定期将数据传给市环境监测中心。CEM的安装和运行成本高昂,要求前期投资巨大。以电厂为例,30wkw安装一套连续排放监测系统需要105.6w的花费,一次性投资54.48亿元,其他费用18.96亿元,总费用约77.44亿元。这也是企业安装CEM促进内部碳排放监督管理的最主要难题。

1.2 换算排放系数的监测体系

换算排放系数的监测体系是通过与排放量相关的数据,利用模型或排放因子等方法,间接推算出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与直接测量的方法相比,此方法成本低,比较容易实施。事实上,有效的监测不一定要连续和十分精确的,用近似估算的方法也可以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美国“酸雨计划”中小的污染源由于不能负担连续监测设备的昂贵费用,同时由于其分散的特点使安装监测设备在技术上也不具有可行性,故此对污染物的测量就采取了换算排放系数的方式。

用换算排放系数监测体系替代CEM,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公式如下:二氧化碳排放量=活动数据x排放系数x氧化因子,或在具体准则中定义的另一种方法。测量与温室气体相关的活动的数据,例如燃料的燃烧数量或产品数量,将此数据乘以温室效应的排放系数和氧化因子,依次计算出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对于燃料排放来说,排放总量通过燃料燃烧的总质量和其中的碳含量计算而得。至于排放因子,它是一种简化的排放模型,建立在一个给定的排放源和活动的具体环节的基础上,许多排放因子的标准化进程已经公布,这些因素一般都是最经济和方便的选择。美国环保署建立对每种排放因子可靠性的评估表,这些排放因子的可靠性取决于许多因素,特别需要专家进行评判。

欧盟委员会通过Directive 2004/156/EC与Directive 2007/589/EC对其成员国企业进行碳排放监测的方式进行了补充,可以通过质量平衡与能量平衡间接计算求得温室气体排放量。丹麦由于采取了燃料投入管制,政府不要求企业进行连续排放监测,而是要求其在现有的燃料消耗监测系统和标准燃料与二氧化碳换算排放系数基础上进行碳排放量的监测,企业每年申报其燃料消耗、燃料类型、发电量、用热产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

换算排放系数监测体系可以替代连续排放监测系统,通过标准化的有效测试方法进行检测后,科学选择排放因子,准确估算出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采用物质平衡或者能量平衡的方法,在原料比较稳定、燃料消耗数据清楚、生产过程稳定时比较准确。对于企业碳排放的内部监管,关键在于数据的质量和公正性,而非如何取得数据。

2 企业内部监督管理流程

完善的碳排放管理系统可以使碳排放计量和监测的精准度达到最高水平。用于监测的设备必须被正确操作、周期性维护、校准和检验;有专门的人员监管、建立、实施和维持一个有效的数据收集,记录和处理系统,以按照内部监测计划完成监测和报告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任务;企业的内部监管流程应当确保测量、分析、记录、处理和报告特定时期内的碳排放等得到有效监测。

2.1 监测计划

监测计划是企业为了实现有效的碳排放管理而制定的一个详细完整的文档,包括了特定监测设备的安装,涵盖了诸如收集和处理数据活动的各种方法,如何使系统的运行落实到位的流程,控制精准。一个监测计划主要有两部分内容:首先是对排放源和各种设施进行具有量化特征的描述。所有设备和所有温室气体的排放过程必须被提及;说明特性,以及每一个监测设备的确切位置。第二部分内容则是作为监测基础的测量方法的说明。具体讲,就是测量系统监控碳排放量过程中采用何种数据、数据来源以及分析方法的说明,包括样本选取的方法、分析程序推算的介绍以及数据存储处理和印证的方法等。

法国在企业内部对碳排放的监测计划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定,非常值得我国企业学习和借鉴。法国政府规定,企业为碳排放的管理所制定的监测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对监控的排放设备和排放活动的说明。

·关于对排放源监测和报告责任的信息。

·对于需要监控的排放源及其碳排放情况,为设备的所有排放活动设置清单。

·对监测方法的说明。或者是间接估算法,在通过实验分析取得的参数或已知标准化排放因子的基础上,由测量系统得到的排放活动基础数据推算出碳排放量;或者是采用直接测量法,通过连续监测系统对排放源排放的气体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处理。涉及到碳排放的浓度和气流等。

·对每个被监测的排放源所采用的排放活动数据采集方法、排放因子、氧化因子和转化应用列出清单并说明。

·对所使用的每个监测设备的特性以及确切位置的说明。

·对于排放活动和其他参数的每一个数据流可能存在的不确定的风险设立一个阀值,即对不确定的风险有一个最大值的控制。

·对于每个排放源,石化燃料或其他选定物质样本选取的方法、净热值、碳含量、排放因子、氧化分子、材料抽样、转换因子等内容的说明。

·预期的数据来源或分析方法说明,以确定净热值、碳含量、排放因子、氧化因子、转换因子等要素。

·如有必要,可对并未认可的实验室进行的分析推算程序进行介绍,并附上所实施的测量的质量保证清单。

·如果需要,对排放源实施的连续监测系统说明,包括测量点、测量的频率、使用的设备、校准程序、收集和存储数据的方法、采取相印证方法来计算和报告活动数据以及排放因子等。

·一旦使用替代的监测方法,应详细加以说明,并分析其存在的不确定性风险。

·说明企业如何收集、处理排放活动的数据,并详细阐述其标准化程序。

·如果有与欧盟生态管理和审计计划(EMAS)相关或其他环境管理体系(例如ISO 14001)相关的企业活动,特别是关于监管和报告温室气体排放的程序的相关信息应该加以说明。

欧盟对成员国企业内部的碳排放监管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对于企业的碳排放监测计划的标准和要求,各国通常也会通过规章等加以细化。对于法国的实践做法,我国可以加以借鉴,尤其是对重要的排放源,应当向主管部门提交完备的年度企业碳排放监测计划,而小排放源则可以对其监测计划进行简化,以保障企业碳排放管理的优化升级。

2.2 确保监督有效性的流程

企业应当设计一个高效严谨的流程以确保有效的监测和报告。该流程对固有风险的设备所有者或者经营者实施,以避免错误、歪曲事实以及数据遗漏的情况发生。这种机制有助于减少碳排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从欧盟企业的实践经验来看,主要有两大方面需要重点关注:一是指定代表的必要性,二是如何规避风险。

2.2.1 指定代表

在欧盟企业和美国企业的人员名单中,我们常会发现一个新名词叫气候专员,作为单一的职务个体与程序规例,确保企业内部温室气体排放的监测顺利执行。企业专门指派人员负责,对企业内部碳排放的监测设备的运行、维护、控制过程进行管理,对排放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负责;检查敦促企业实行其制定的监测计划,保证减排目标的完成。在美国“酸雨计划”中,为了参与二氧化硫排放权交易,电厂指派专人负责,此人被称为指派代表,对企业的污染物排放进行监管,并记录和提交污染物排放数据、具体减排情况、排放配额交易记录和排放配额的使用情况等。环境主管机构与企业在碳排放控制管理方面,通常通过各种污染源的指派代表来连接,保证信息高效有序地流通。

2.2.2 通过系统设计规避风险

欧盟企业对碳排放在内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不确定性风险,往往是通过系统设计来规避,控制措施贯穿于监控过程的始终:从监测设备的安装开始(监测设备的初始认证程序),到监测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对监测设备的周期性维护和校准程序);接着是在监测期内的不定期核查(现场操作验证程序和定期数据质量抽查控制程序);一直到最后的结果检验(数据的保存和交互性验证程序及对丢失数据的补充程序等)。经营者保证测量设备校准、调整和定期检查,如果使用信息技术,还包括计算机系统的设计、过程控制、测试、实施、监控和维护,以确保可靠、准确和及时的数据。还有些企业增加对于风险的识别系统,包括确保在监测计划中包含公式的正确使用、对数据库的访问控制、系统的恢复和备份,为监测系统可持续性和安全性提供保证。

对于如何规避风险,法国政府在实践中建议排放设备的所有者或者经营者建立一个有效的控制系统来降低监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风险。首先企业在监测报告中会对内在风险进行评估并加以说明,然后提出对风险的控制活动以降低预计的风险,避免违规操作而产生的数据重大错误、失实或者遗漏。企业的控制活动包括企业内部审计系统和数据报告系统,也可以参照其他程序和标准,例如欧盟的环境管理和审计系统,或者ISO 14001(2004)提供的系统环境管理的规范和使用指南、ISO 9001(2000)财务控制体系。在参照使用这些规范和标准时,企业要保证遵守排放监测计划的各项要求。

3 结论

《碳信息披露中国报告2011》指出,目前我国国内多数企业缺乏相应的温室气体排放管理监控体系,真正能够提交准确完备的碳排放数据并做出可行性减排计划的可谓寥寥无几。关于碳排放监督管理,将会成为中国企业低碳之路的主要障碍之一。

在监测技术方面,实践表明连续排放监测系统是测定碳排放量的最准确方法,但其安装和运行成本高昂,并不适合所有的排放源。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源类型众多且分散,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最适宜的监测方法和技术。中国企业最重要的是在内部管理体制和流程的设计上标准化、制度化。欧盟企业中的气候专员制度和排放监测计划制度都值得借鉴。有些大型能源企业还可以积极引进国际标准,例如ISO 14001或ISO 9001等环境管理规范,与世界接轨,更好地迎接绿色经济的到来。

参考文献

[1]ANA S DELBOSC ET CHRISTIAN DE PERTHUIS.Les marches ducarbone explques[M]//Caring for olimate seres de la caisse desdepots.Paris:Le Bureau du Pacte Mondial del’Onu,2009

[2]TIROLE J.Rapport,politique climatque:Une nouvelle archtectureinternationale[M].Paris:La Documentation Franaise,2009

[3]JUTTA KILL,SASKIA OZINGA,STEVEN PAVETT ET RICHARDWAINWRIGHT.Commercer le carbone:Comment a marche etpourquoi est-ce controverse[M].Bruxelles:Fern,2010

[4]KOFMAN F,LAWARREE J.Collusion in hierarchical agency[J].Econometrica,1993(61):629-656

[5]COLE D.Pollution and property:Comparing ownership institutions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6]LOHMANN L.Carbon trading:A critical conversation about climatechange,privatisation and power[EB/OL].(2011-11-21)ht-tp://www.thecornerhouse.org.uk/subject/climate

[7]RICHARD TOSHIYUKI DRURY,MICHAEL E BELLIVEAU,JSCOTT KUHN,ET AL.Pollution trading and environmental injus-tice:Los Angeles’failed experiment in air quality policy[J].Duke Environmental Law&Policy Forum,1999(9):231-289

检察机关内部制约与监督机制研究 篇10

关键词:检察机关内部制约监督;廉政风险防控

新刑事诉讼法使检察机关原有的执法办案模式面临重大改变,同时也对检察权运行的监督制约提出了新的课题。高检院在十八大工作报告提出要“健全检察权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如何完善工作机制,推进检察权运行公开化、规范化以提高执法公信力成为当前检察机关监督制约机制改革的关键。

一、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探索一套适合基层检察院实际的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措施是建立制约监督体系的基础

(一)建立工作机构,明确工作任务

成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纪检监察部门,具体负责各项工作任务的组织协调、督促落实和检查考核。根据工作实际制定廉政风险防控建设实施方案,确保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有序推进、深入开展、取得实效。

(二)瞄准权力节点,查找准风险点

紧紧围绕“管钱、管物、管事、管人”等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广泛开展个人自查、科室评查、评估审查活动,全面查找个人、科室容易发生问题、诱发腐败的廉政风险点,确保将廉政风险点找准、查实。

(三)评定风险等级,制定防控措施

在认真做好梳理职权、排查风险的基础上,对风险产生的内外因素进行分析判断,并从防控的角度,按风险发生的几率或危害损失程度对风险等级进行评估界定。围绕风险点和风险等级,对照检察工作流程,各科室针对查找出的廉政风险点,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防控措施。

二、推动廉政风险防控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监控转变,使廉政风险防控成为内部监督制约体系的重要抓手

(一)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与检务督察机制相结合

将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纳入督察范围,重点是在于加强对重点部门办案纪律、重点办案环节、办案安全等方面进行督察,发现风险点及时加以督促改进;加强对重大决策执行情况的督察;加强对外出执行公务人员检容检纪以及对警车涉足酒店、娱乐场所的督察。

针对检察人员和检察业务在廉洁从检、规范执法、规范管理、工作效能等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进行事前或事中监督,并坚持做到“五个提醒”,即:落实制度经常提醒,执法办案随时提醒,安全措施专门提醒,苗头性问题个别提醒,办理大要案特别提醒,使全体检察干警、职工充分认识到公正廉政执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与案件管理工作相结合

1.案件受理:审查是否存在可能引发廉政风险的事由

案件管理中心受理案件时,应对该案件是否存在可能影响检察人员公正处理案件的事由从而引发廉政风险的情况进行审查。审查后如发现存在法定回避事由的,告知该检察人员所在承办部门并通知该检察人员回避,配合纪检监察部门做好廉政风险防控前期预防工作。

2.流程监控:对办案过程实行实时监控

案件管理中心借助《检察院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对办案过程实施全程监控、质量评查和问题预警,把监督制约落实到案件运行的各个环节。通过实时动态化的信息监测,实现廉政风险防控的中期监控工作。发现存在不规范问题的,案件管理中心可视情况要求办案部门及承办检察人员对照廉政风险防控的内容书面向纪检监察部门说明理由和整改措施。经纪检监察部门审查,对存在风险表现的个人进行告诫或责任追究。

涉检网络舆情工作部门发现可能会由我院办案部门介入的重大敏感案件时,应及时通知案件管理中心。通过召开案件管理部门、办案部门、控告申诉部门、纪检监察部门联席会议,对重大敏感案件及时预警,排查办理重大敏感案件可能产生的廉政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3.案件评查:结合办案情况不断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案件管理中心配合纪检监察部门、检务督察部门,开展案件督察与检风检纪督察,通过个案抽查、专项检查和质量评查,做好廉政风险防控的后期总结工作。纪检监察部门结合案件管理中心质量评查结果及办案情况分析报告,对出现廉政风险的案件进行分析总结,深入查找风险来源,及时补充修订风险点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逐步完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

(三)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与执法办案工作相结合

(1)各办案部门在执法办案过程中,应结合部门、岗位实际,客观分析风险点、风险属性、风险等级及防控措施,制作权力运行工作流程图,并上墙公示。

(2)将廉政风险点纳入执法办案风险评估范围,办案人员应对每起案件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点进行评估,将廉政风险评估及防控措施记入《执法办案风险评估登记表》。

(3)在各办案部门设立廉政监察员。由办案部门推荐,纪检监察部门报经院党组同意,聘任办案部门一至两名办案人员担任廉政监察员。廉政监察员应认真履行职责,对本部门落实廉政风险防控的情况进行监督并定期向纪检监察部门报备。设立廉政监察员公示牌,公布廉政监察员姓名、联系电话,接受群众和案件当事人对干警执法活动的监督。

(4)自侦部门应根据高检院《人民检察院扣押、冻结涉案款物工作规定》规定,在扣押、冻结、保管、处理涉案款物的相关法律文书送达或者制作完成后五日内将法律文书复印件送纪检监察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应当及时进行审查,发现扣押冻结涉案款物过程中可能引发廉政风险的,可以要求自侦部门作出说明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5)自侦部门承办检察人员应每案填写《自侦案件跟踪监督表》。承办人员应将执行办案纪律情况和处理说情、送礼等情况详细说明。纪检监察部门、检务督察部门对填写的内容进行跟踪调查,分别与自侦部门负责人、承办检察人员和案件当事人谈话,核查规范执法办案情况及廉政风险防控的落实情况,将跟踪调查情况记入《自侦案件跟踪监督表》,并报政治处录入《晋江市人民检察院干警个人廉政执法档案》。

(四)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与与执法档案工作相结合

建立干警个人廉政执法档案,内容包括干警个人基本情况、办理案件的执法情况、科室(分管)领导对案件质量的评价意见及廉政风险防控落实情况,并与检察人员调整执法岗位、晋职晋级、评先评优等挂钩。纪检监察部门每月将办案人员的廉政风险防控的落实情况报送政治处,政治处负责将落实情况录入《干警个人廉政执法档案》。

作者简介:

上一篇:远程存储下一篇:数字版权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