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需要

2024-06-07

就业需要(精选九篇)

就业需要 篇1

努力增加就业岗位,控制失业率,是各级政府重要责任。完善促进就业政府体系就是要进一步明确和加大政府在就业工作中的责任。

——要真正落实政府就业目标责任制。责任制作用关键是要层层落实,认真考核,兑现奖惩。不仅要表彰成绩突出的单位,而且要表彰和奖励对就业贡献较大的业主和个人,形成为就业作贡献光荣的社会风气。

——要制订落实促进就业的扶持政策。要落实有关部门兑现政策的责任,对符合条件而不予兑现政策的部门和责任人,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要建立政府促进就业基金,纳入财政决算。根据就业任务的实际需要和财力状况,明确每年的就业经费预算数,专项用于促进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

——要在完善促进就业政府责任体系的基础上,要积极构筑促进就业的社会责任体系。在强调政府承担促进就业首要责任的同时,充分发挥各类人民团体、各种经济组织、各个新闻媒体以及各级社会管理层面的积极作用,将促进就业的政府责任变为政府主导的社会责任,以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为促进就业做出贡献。

◎创业能力

微小企业是经济中最活跃、最富有生命力的微观实体,同时也是扩大就业的主渠道。各级政府要在规划、审批、立项、用地等方面对微小企业予以支持,有关部门要向微小企业提供技术信息、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建立微小企业的融资和信用担保体系,全面系统地营造有利于微小企业发展的创业环境。

——应加大对下岗失业人员的职业指导和培训力度,帮助他们尽快提升就业和创业能力。具有创业能力的下岗失业人员是实现再就业的带头人,他们创办企业成功,不仅解决了自身的就业问题,而且还能为其他失业人员提供就业岗位,具有乘法效应。要切实把有创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组织起来,根据他们的自身特点和现有条件,有针对性对其进行创业能力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实现创业的愿望。

——职业技能培训,不仅要培养一般劳动者,而且要重点培养具有创业能力的“小老板”和经济发展所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大力实施“城乡技能扶助计划”集中培育一批自主创业的小老板。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整合教育资源,重点以农村18~40周岁农民工为主要对象,开展多层次、多形式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

——改革现行培训体制,通过培训质置。增强农民工在市场的就业能力和竞争能力,通过“职业培训运作市场化、社会培训资源集约化、培训考核鉴定标准化”,培养一批高技能职业人才。

◎管理模式

为了适应城市化进程加快的需要,要打破城乡壁垒,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制定和完善有利公平就业的政策,取消对进城务工人员的不合理限制规定,要进一步疏通农民工进城的渠道,变限制为开放鼓励,变审批收费为维权保障。单位用工、中介服务、管理监督应一视同仁,实行平等竞争就业。同时,要积极推进社会化就业管理服务模式的建立,通过加快信息化网络建设,实现就业工作重心下移。街镇乡村和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要充分发挥其在社会化就业管理服务中的职能作用,逐步形成组织在政府、支撑在社区、工作在基层、落实在社区的就业管理服务新格局。

◎托底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竞争就业,离不开社会保障体系的支撑,而实现充分就业也是政府成本最低的社会保障。只有绝大多数人有工作,缴得起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障制度才可持续运转,少数的特困群体才有可能做到应保尽保。

——要构建与就业形式多样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要进一步确立社会保障个人参保的主体,完善个人独立参保机制,支持多头参保,灵活参保的方式。

——是要将促进就业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相结合,完善对特困群体的就业托底机制。解决弱势群体的再就业,是使他们走出困境的关键性措施。要把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特困家庭成员作为就业托底的重点,一方面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就业岗位,对特困人员进行就业托底;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大对特困人员的就业服务力度,帮助他们掌握就业技能,尽快摆脱就业困境。

◎协调发展

——把促进就业与项目建设结合起来,在扩大经济总量的同时扩大就业。以项目建设为引擎,以发展一般加工制造业项目为主,着力安置具有一定知识技能的普通劳动者;以科技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项目为辅,兼顾知识技能一般的劳动者就业和高层人才作用的发挥,营造一个招商引资的浓厚氛围。

——把促进就业与发展第三产业结合起来,在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扩大就业。按照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加大政府推动力度,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一)抓引导。第三产业(包括街道社区)范围很宽,岗位很多,能否使第三产业成为促进就业的重要载体,关键在政策引导;(二)抓剥离。加大协调整合力度,促进企业内部的研究开发,逐步把物业管理、汽车运营与维修、接待、服务、餐饮、教育、医疗等行业单独分离出来,实行社会化管理;(三)抓升级。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第三产业服务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实行标准化服务;(四)抓机遇。成立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同时,大力发展各种中介组织和各种形式的媒体广告业以及信托类旧货交易市场和专业化物流公司,为现代市场提供人流、物流、资金流的畅通渠道和服务。

——把促进就业与调整经济结构结合起来,在优化资源配置过程中扩大就业。着力抓好三个方面:(一)集中力量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既可容纳大批劳动力,也可吸纳大量高科技人才;(二)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一大批员工;(三)加大企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配置各类资源,实现优势企业的扩张,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新的就业岗位。

——把促进就业与劳务输出结合起来,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过程中扩大就业。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中心,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不仅关系到农民增收致富,还关系到整个农村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为此,我们要在挖掘农业自身潜力,就地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同时,大力开展劳务输出,让农民在外增加收入、开阔眼界、解放思想、增长才干。并鼓励他们带资金,带项目、带技术回乡搞建设、办事业、谋发展。

“更难就业季” 高校更需要反 篇2

这个西南某普通本科会计学专业的三好学生今年毕业,投过不少简历后,她好不容易获得一次实习机会。来了没几天,这个四川女孩却惊讶地发现,使用ERP系统做账才是现下企业的主流做账模式。

“没戏了。”课上课下,勤奋的陈红丽用了整整4年学习手工做账。学校虽然也开了有关ERP系统的课,“但只开了一学期,老师敷衍我们,也没有认真讲。”

“学都没有学过,你让我拿什么跟那些211、985的毕业生竞争?”叹了一口气,陈红丽有些心酸地问。

曾经的陈红丽一点也不怕一些企业赤裸裸的“只要211、985”的招聘歧视,走出学校以前她一直相信,“凭自己4年的努力肯定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但找工作的几个月下来,她头一回觉得,“就业,好难,好难”。

学校教的和用人单位的需求脱节

离开那家实习单位后,陈红丽颇感失落。再想想这几个月的遭遇,这个性格倔强的女孩开始了自我反思。

思来想去,陈红丽突然记起来“一件小事”:大二时,一节学分值很高的专业课后,陈红丽习惯性地奋笔疾书,赶在下节课前抄完所有板书的内容。讲台上的老师看着底下埋头抄板书的学生,半天冒出一句话:“你们现在学的这些,在以后的工作中都用不上。”

习惯坐前三排的陈红丽身上一震,但很快又回过神来,好学的她把这当成老师的一句玩笑话。但两年后,这句话成了现实。

“现在想想,真是讽刺。”陈红丽摇摇头,“老师既然知道知识已经和用人单位所需脱节了,为什么不更换内容?”

陈红丽的经历并非个案,在当下的一般本科院校里,学用脱节甚至成了普遍现象。

华中某普通本科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赵铮,同样在学习ERP系统。顺利的话,他和90名信息管理专业同学中的大多数,在今年都应该成为ERP工程师。

但现实却是,直到就业时,赵铮和他的同学才发现“ERP系统这么重要”。这批要成为ERP工程师的大学生甚至搞不清楚ERP证,更别提“只上了一两个学期的ERP类的专业课”。

那他们在学什么?《西方经济学》的书是老版的,《信息导论》更是2003年出版的,“没赶上时代,新加的概念太少了”。不仅如此,“上课都是照本宣科,老师对着书念他的,我们埋头睡我们的,整个教室都死气沉沉的”。

“为什么不更新换代?”说起这个问题,赵铮笑了:“估计因为要重新做PPT,那些人太懒不想做吧。”选择考研的赵铮看着身边的同学纷纷经历“更难就业季”,对曾经的老师如此调侃道。赵铮的不满是针对学校的。赵铮所在的学校以机械类专业见长,赵铮学的信息管理专业是前些年才开起来的。这么些年下来,学的内容一成不变,“其实很多内容都过时了,开的课也都莫名其妙,什么都学,太杂太乱,就是学不深”。

去实习时,赵铮的不满变成了愤怒。“很多工作都需要现学现用,我这4年到底学了啥啊?”他语气激动起来:“建什么综合类大学?我们一个理工科院校还开了法律专业,这不是坑人吗!”

这些还都只是冰山一角。

东部某省份一所普通理工类本科院校应届毕业生龚鑫学习的是土木工程专业,在学校时,老师曾反复强调某种型号钢筋的重要性,果不其然,考试时,这种钢筋类试题频繁出现在考卷上。

可等到龚鑫去工地毕业实习时,有意识去寻找这种钢筋的他却好几天都一无所获。没辙了,龚鑫跑去问工地的包工头。对方盯着他,半晌后笑出声来:“这种钢筋我们十几年前就不用了。”

“荒唐,太荒唐了。”龚鑫至今记得当时自己的心情:“我到底学的是什么知识啊?是为了应付考试吗?”

陈红丽的专业实习,则是全专业的人被拉到学校附近的一家工厂“转了一圈而已”,工业会计最难,可实习的十几天,每天老师只“稍稍讲几句”,自己则“根本没有上手的机会”。

“虽然我预想可能有点‘水,但我实在忍不住想吐槽,这真的太‘水了。”陈红丽苦笑。

就业指导也多是草草收场。赵铮所在的学校有开设专门的就业指导课,并且配有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专门授课。但是,所讲的内容多为“要保持好心态”“学长学姐都有好去向”,赵铮关心的“怎么规划方向”等等问题,压根一个字没提。

就连到了就业季,学校能提供的帮助也微乎其微。

整整半年的招聘期,来到赵铮学校招聘的对口企业“用两只手都数得过来”,而陈红丽为了找工作,需要每天坐一个多小时的地铁和公交去当地的重点大学参加宣讲会,再排上一两个小时的队。而这一切,只为投一份“很有可能没有回音”的简历。

职业吻合度低,频繁换工作、为上名校而考研成了常态

这样的趋势下,对口就业,成了大多数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的一种奢望。

这在今年4月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出具的《新建本科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可以找到佐证。据统计,2012届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中,与自己职业期待较吻合的毕业生人数仅占48%。

赵铮对此感触很深。整个专业一共90多人,一大半都选择了就业,但最终只有1人当上ERP工程师。

他的同班同学,班里的学习委员曾签约一家互联网企业,从事与本专业较为相近的程序员工作。但工作没多久,这位班里的“尖子生”感受到巨大的差距:“这个行业实践性强还需要专业知识,要想当程序员,还得再学。”

迫不得已,这个男生报名学习北大青鸟java的相关课程,半年的学费就是1万元,“快抵上我们两年的学费了”。

一个更严峻的现实是,即便找到合适的工作,不少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也很难适应。《报告》指出,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对就业现状的满意程度在近两年来一直维持在47%~57%的区间。

毕业于中部某省份一所一般本科院校的梁琴,在一家国有企业已经工作快一年了。上大学时,梁琴并不知道电路这门课有多重要,她对这门课的印象只停留在“老师自顾自地讲,前三排全空着,底下的人玩手机、睡觉,干什么的都有”。要考试了,就“突击背一背”,甚至,她还能拿到不错的分数。endprint

直到正式入职,梁琴慌了:几乎每项经手的工作都离不开这门专业课。放假了,和在一所重点大学读相同专业的弟弟聊天时,梁琴的慌张变成了心凉:同样的电路课,弟弟的学校却比自己的母校多安排了整整好几十个学时,不仅如此,考试严格、老师也负责、学习气氛还浓,“简直越问越心惊”。

“还能有什么原因?老师根本不够,学时只能被压榨。学校和老师敷衍,我们也敷衍。”梁琴很郁闷。如今,在白天忙碌的工作之后,留给她的,是硬着头皮的“自学”。

梁琴是幸运的,至少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和努力的方向。她的不少同学,如今甚至还在迷惘。

她的一个同学在毕业的头一年频繁换工作。助理工程师、销售、保险,甚至是电子厂的技术工人,工作换了一大把,却“根本找不到对口的”。 一年后的同学聚会,这个昔日里拿奖学金的“钉子户”在酒桌上喃喃自语:“大学4年真是白上了。”

类似的现象频繁地发生在自己的身边,华北某普通本科院校的理工类毕业生林鹏害怕了。他把这一切归结为学校的差距。为此,他给自己定了个目标:“一定要考上985、211高校的研究生。”林鹏和他的同伴一起,起早贪黑,为了“名校梦”持续努力超过大半年。

今年春天,报考武汉大学的林鹏和他的不少同学卡在了复试或是初试的分数线上。江南的一所普通本科院校招生办曾向超过国家线好几十分的林鹏抛来橄榄枝,但他“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再战!林鹏和他的一帮同学决定继续考研。有的人为了减少竞争,甚至临时调换了考研的专业。根据《报告》显示,2012届考研选择换专业的学生比例高达29%。

甚至,在当下的普通本科院校,出现了一群“为躲避就业选择考研的毕业生”。陈红丽的好友牛萌被一系列的招聘歧视“吓”得缩回了学校。“她就是害怕找工作才去考研,可以这样的心态,肯定考不上啊。”陈红丽说。

“高不成,低不就”,一般本科院校亟待转型

“就业难,归根结底就是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北京大学中国职业研究所所长、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陈宇一针见血地指出。

陈宇认为,过多的本科院校都以培养研究型、学术型人才为主,但劳动力市场最紧缺的是技术型人才。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就是,一个白领的岗位常常是成百上千的人竞争,而一个技术型的工作却鲜有人问津。

这其中,普通本科院校尤其尴尬,在学者眼中,普遍将其视为“夹心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孙诚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报告》中提到,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系中,研究型大学和高职(专科)院校的定位相对明确,而地方普通高校作为“夹心层”,定位常有“高不成,低不就”的困惑。

孙诚表示,推动这类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将极大地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推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而近日教育部宣布的将推动600所本科院校转为职业院校则被陈宇视作“让这个结构性的失衡得到调整”的举措。

院校转型,也成为了当下不少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心声。

促就业需要动一动增值税 篇3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王东京认为, 当前农民工大量失业, 根本还在企业开工不足。据说年前珠三角失业的民工节后大量涌向长三角, 令江浙一带的求职者猛增了30%。祸不单行, 可惜长三角的企业现在不少也是苦苦支撑。自身难保, 它们怎敢贸然招人?所以解决就业问题, 有效的办法还是支持企业恢复生产。政府近来一手发国债, 一手放银根, 扩需效果好, 有目共睹;但也有美中不足, 那就是没有大手笔地实质性减税。

从目前政府的减税举措看, 至少有三条:一是增值税转型;二是加大了出口退税;三是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猛一看, 这三条都能为企业减负。然而想深一层, 这些措施对多数企业又都是画饼充饥。以增值税转型为例, 如今企业经营困难, 生死未卜, 这时谁会花钱去购设备?不购设备, 当然享受不了转型的优惠;再比如出口退税与所得税合并, 若企业无出口、无盈利, 减税政策再好也与它们无干, 中看不中用。

实行结构性减税, 政府的意图很清楚, 无非是想借此推动产业调整升级。但是, 如果减税是在出口上使劲, 那么产业结构到底应向何处调呢?王东京认为, 在当前就业压力下, 与其结构性减税, 倒不如全面减税。而当务之急, 是要将增值税调下来。增值税若能下调5个百分点, 多数企业便可起死回生。只要企业开工生产, 就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解决就业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篇4

近几年,在西方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经济受到严重的影响。许多中小企业难以为继,纷纷倒闭或精简人员,引发许多社会问题:失业人员增多,增加国家财政负担;新就业困难,影响国家安定团结;部分岗位人满为患,暗箱操作导致社会公平受损......就业问题,一直都是关系民生的大事。为解决这一问题,党中央和各级党委,采取多种方式,制定多种政策。归根结底,要解决就业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以政府为主导,关注就业问题,制定有效措施。近几年,国家增加许多岗位,为有能力的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地区、基层地区,提供更加优厚的待遇。设置残疾人的岗位,支持他们做力所能及的是,同事也能为社会和企业创收。政府一直以来,给予就业最大的关注,制定了诸多政策,缓解就业压力。

以就业人为主体,转变思想观念,努力解决就业问题。中国一直是一个人口大国,即使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一刻未曾松懈,但是人口问题依然是我国不变的国情。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必须转变观念,从零开始,放下身段,扎根基层,不畏艰难,艰苦奋斗。有识之士还应该努力自主创业,不但解决就业问题,为国家创收,更能尽快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以社会各界为辅助,参与支持,共度难关。作为企业,不能制定者效益,要多给年轻人提供岗位和锻炼的机会。作为媒体,不能光看着“热闹”,想着吸引观众的眼球,要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引领优良的就业风气。作为企事业单位,不能靠旧的制度和国家的支持,要对用人制度改革,公开竞聘,公示用人名单,接受社会各界认识的监督,坚决杜绝暗箱操作。作为学校,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要与社会接轨,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教会学生职位所需的各种技能,灌输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创业观。

将大学生就业与企业需要相结合 篇5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层出不穷。盲目的选择职业,最终导致的是企业的需求和大学生就业的需求差异较大,对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了浪费。针对这种现象,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更好的为大学生的就业和企业的用工需求服务,系统的帮助大学生拥有更好的职业规划,掌握全面的就业知识,提高就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现状的分析,旨在总结出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开展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企业;职业指导;高校

【中图分类号】F249.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038-02

据统计,2016年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数量创历史新高,达到了765万,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国家为了帮助大学毕业生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每年都从国家政策方面进行指导,尤其是从2014年开始,国家要求国企也加入到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行列里,对大学毕业生进行定向招聘,公开选拔人才;同时鼓励大学毕业生进行创业活动,鼓励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就业等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就业压力。但是,由于毕业生众多,就业压力依然迫在眉睫。于此同时,有些企业招聘不到符合自身要求的毕业生,造成供需矛盾突出。因而,加大对毕业生就业引导,引导他们适应企业的需求,缓解企业需求与高校供应方面的矛盾尤为迫切。

一、职业指导工作的迫切性

随着毕业生供给的增大,人才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给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严峻的挑战。

首先,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出校门走上各种工作岗位之时,企业关注的是大学生所体现出来的素养和能力与企业的实际需求是否相符。很多的企业,甚至将坚决不招聘应届毕业生作为了招聘的基本原则,究其原因,固然与教育模式有一定关系,但是更主要的,还是与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不能做到与时俱进有关。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存在以下特点:1、责任心不强,一遇到困难就知难而退,导致工作无法按时完成;2、期望值过高,因为自己是大学毕业生,高水平人才,应该享受到比其他人更高的待遇;3、稳定性不强,刚刚走上社会,对于各种事物都感觉比较新鲜,极容易跳槽;4、承受能力差,一表扬就尾巴翘上天,一批评就摔桌子走人;5、急功近利,为了尽快把领导安排的工作做完而不至于影响到自己的私人时间,就会不顾及工作质量,单纯追求数量,如果一个工作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学习和重复才能够完成,就会变的极端不适应,没有耐心等等。针对以上大学生在企业当中出现的这些特点,作为用人单位,他们更热衷于寻找那些有工作经验的员工,而非这些刚刚走出校门时间不长的大学生。固然大学生比社会人员的知识水平高,但是对大学生的上岗培训并不比对社会人员的培训来的容易。搞不好,因为大学生知识水平高,做事随性,更有可能对企业造成无法估计的损失。因此针对企业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大学生忽视对职业的规划。因为是刚刚进入社会,面对五花八门的职业,很多大学生难免茫然。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做的工作是什么,什么样的工作是适合自己的,什么样的工作是具有发展潜力的,只是盲目的在进行求职,出现的情况往往就是,一天投出上百份的简历,应聘到哪家算哪家,有时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应聘的企业是什么性质的企业,需要做什么。等到进入企业后,经过一个月的适应,感觉不是自己想要的,就马上辞职,然后再应聘,再辞职,再应聘,往往毕业两三年,不能真正的稳定下来,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到头来只是给自己积累了一点经验,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因此,通过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使大学生在毕业前就有一个清晰职业规划,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有针对性的进行择业。这样既能提高应聘的成功几率,又能够真正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愉快的生活。

二、从不同角度分析目前我国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各个高校都在积极的针对大学生开展职业指导工作。但是,总体来讲,我国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其一,对职业指导工作认识不到位。目前,我國各高校都已经建立了大学生职业指导机构,也建立了相关的人员和队伍,但是针对职业指导工作的认识还比较浅显,普遍认为职业指导工作就是帮助学生联系企业,找到工作,而对大学生的就业教育方面重视不足。由于高校领导对职业指导工作的不够重视,导致了人力物力和资金的严重不平衡,对于大学生职业指导的人员和队伍的培训也不能按时进行,与时俱进,导致具体实施职业指导的人员和队伍无法掌握最新的动态,使整体的指导工作滞后。职业指导最终变为重服务轻教育的形式主义,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没有明确的人生观、职业观和价值观等,学习也没有目标,缺乏学习的动力。最终导致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

其二,对企业需求认识不到位。高校的职业指导机构仅仅是简单的做到了联系企业和学生的桥梁作用,而没有真正沉下心去了解企业真正的需求。与企业的联系一年中往往只有到毕业生快需要就业的时候才会进行联系,或者是在办公室里坐等企业上门,至于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没有深入进行了解,缺乏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企业真正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对于后期与企业的持续合作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对学校的毕业生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其三,职业指导工作的方式方法单一、内容简单。目前,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随意性较大,没有成熟的模式体系进行参考,一个学校一个样子,指导形式很单一,一般是针对学生在就业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解决,而以其他形式,例如名人讲座、虚拟招聘会等针对性较强的形式几乎不涉及。而且指导内容比较简单,一般就是强调国家的相关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式,收集就业信息等,而对提升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职业生涯规划、诚实守信、自主创业等方面涉及很少。

其四,职业指导人员的培训有待加强。由于领导们对职业指导工作不重视,因此就出现了高校普遍存在的重视基础课程教育,轻视职业指导课程教育的情况。人员分配也不平衡,一般是由新入职的教工负责职业指导工作,但是经过两三年的锻炼,当他们熟悉这项工作后,又会进行岗位调整,这就导致了整个职业指导人员无法稳定,工作没有延续性,一直处于初步的摸索阶段。同时,针对职业指导老师的培训较少。本来这部分老师就没有经历过很多的应聘,对社会企业的需求不了解,由“外行指导外行”,只能在具体工作中照本宣科,无法有针对性,不被学生接受,也没有课程吸引力。

三、如何实现大学生就业与企业需要的无缝对接

为改变大学生就业难现状,我国各高校需要真正做到“走出去”,才能保证時刻了解企业需求,实现大学生就业与企业需要的无缝对接。

第一,依据企业需求调整课程设置。现在高校培养的学生,与企业的需求脱节,有些课程设置已经落后西方发达国家半个世纪之久,例如国际经济与贸易。这种类型的人才培养,在真正与外国进行贸易的时候,从理论层面上就处于了弱者地位;而且培养出的人才,在应用方面根本无法做到独挡一面。这就要求了我们需要根据企业的需求,对大学生进行应用方面的培养,理论方面则进行升级,力求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差距。

第二,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走出去是深入企业中,了解企业真正需求,而不是简简单单的“闭门造车”,按照简单的传统思路进行培养,与时俱进,跟对市场变化和企业需求的变化而进行培养计划的调整。请进来指邀请企业进行加入到人才培养过程,参与人才培养计划,锻炼应用能力,真正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

第三,订单培养模式,为企业量身打造需要的人才。根据不同企业的实际需求,针对学生文化、技术和能力等方面的素质,有针对性的进行提升,这种做法对于解决社会普遍存在的学生就业难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对于响应国家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号召,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缩短人才培养时间,加快人才供应,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订单培养模式完全按照企业需求,与企业共同培养适合用人单位需求的人才,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结合,专业技能培养与实际岗位需求相结合,培养方案与企业用人需求相结合,实现了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对接,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同时,因为该培养模式具体实施方式灵活,理论学习和实习方式等由具体的用人单位和学校进行协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减少了企业对新入职人员的培训周期,同时也增强了企业人才的稳定,真正做到了企业、学校、学生三者之间的“共赢”。

第四,依托校企合作专业优势,促使大学生主动将自身就业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对大学生人才的培养,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培养出真正符合企业需求的高水平人才。随着院校与企业合作的加深,学生获得了更多接触社会的机会,不仅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同时也帮助学生解决了“重理论轻实践、理论脱离实践”的问题;让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过程中,感悟职业氛围,体会企业真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培养学生学会与人交往、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使他们形成较高职业能力并初步培养他们的职业习惯,养成不怕累不怕苦的工作作风,提高了学生的组织环境适应能力,从而促使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为成功就业打下基础。

四、新时期如何提升高校职业指导工作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面临着前所为有的机遇和挑战,对高校而言,切合市场需要的人才输出,就成了重中之重。职业指导工作就成了高校工作的一个支点,用它撬动高等教育和大学生就业。因此,如何做到“坚持以学生为本”,成为了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一,建立健全的职业指导体系。职业指导工作应该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它贯穿了学生的整个大学期间,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应该同时为职业指导工作服务;根据学生在校的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内容的调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之间得到教育。为规范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杜绝不同学校工作的随意性,应该建立我国高校就业指导体系,从大一学生一进校门就开始,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和培训,有目标的帮助学生接触到就业信息和应聘技巧,让学生慢慢感受就业压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督促学习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第二,把握市场需求,特别是企业需求。职业指导工作在进行的时候应该时刻与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保持一致,这就要求职业指导人员和队伍,应该经常性的与企业进行互动,深入了解用人单位对招聘人员的需求,有针对性的推荐符合企业需求的学生。同时,在与企业接触的过程中,感受企业文化,熟悉企业情况,为学生在择业时选择正确的自己感兴趣的企业,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咨询。

第三,善于利用新媒介。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手机、电脑的大范围应用,我们应该善用利用新兴的媒介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例如建立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方式,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平台。定期对网络平台上的就业信息进行更新,确保应届毕业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到用人单位的用工需求,低年级学生能够随时了解就业形式。为了切实把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动向,我们应该通过越来越多的市场调研活动进行整体把握,适时调整和完善学校的专业和学科设置;同时应该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跟踪调查体系,通过他们及时将社会需求反馈给学校等等。

第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增加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是职业指导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借助于各种社会教育资源,拓宽学生实践教育的渠道,建立起互利多赢的社会实践模式,对大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教育,实现高校教育资源与社会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和建立“产学研”实践教育基地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走入社会的机会,使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竞争压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在实践中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第五,完善职业指导方案。大学生职业指导需要遵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规律,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指导内容。新生从入学开始,就有针对性的开展入学教育,后期开始跟进与就业相关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就业观念教育,突出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将职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学生大学四年求学期间的全过程。一二年级主要侧重于使学生了解学专业的就业情况、行业发展趋势以及相关的就业政策,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三四年级通过开设各类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课程,让学生们做好就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通过掌握一定的就业技巧和面试技巧,解除学生面临的就业困惑,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等;同时通过相关的政策宣传,创业项目分析等,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综上所述,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方面是对毕业生的直接影响,包括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帮助大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是对人才市场的发展其到直接作用,包括使大学生能够完成正确的择业就业,使企业找到自己需要的人才的中介作用、促进职业信息有效传递的桥梁作用等。在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发展的过程中,只有正确认识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将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同企业的用工需求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将职业指导工作落实到位,充分发挥职业指导工作在学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只有将职业指导工作的理念与方法始终贯穿于大学生整个大学期间,才能更有利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杜文忠、吴贺珍 试论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与推动[J].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

[2]单晨茜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2)

[3]蔡妮娜 试论职业指导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职业,2012(8)

[4]蒋志臻“订单式”人才培养是职业教育发展必由之路[N].人民政协报,2007(12)

大学生就业难需要有新的思路 篇6

一位日语系毕业生, 找了大半年工作了还没有着落。她说, 有的企业很需要日语人才, 但都是实用型的, 而大学日语系, 只是教会了学生一门语言, 应用能力还不如日语短训班。

“产品”不好卖, 不能怨“顾客”, “工厂”也有责任。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制造商”难辞其咎。一些高校在专业设置上, 要么闭门造车, 无视市场需求, 一味追求“高大全”, “语言”、“管理”、“金融”、“计算机”等“通吃”专业遍地开花;要么盲目跟风, 唯市场马首是瞻, 什么专业时下热销, 就上什么专业;要么削尖脑袋升格, 专科升本科、学院升大学、地方院校升省级院校……可惜, 庙还是那座庙, 和尚还是那些和尚, 戴顶“大帽子”也未必能成为“高富帅”。

一个较为理想的高等教育结构应该是“金字塔”型:“塔尖”为少部分人准备着, 培养具有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高精尖”人才。“塔基”则向社会所有人开放, 进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短期教育, 为社会大机器生产各类“螺丝钉”, 或者说“经济适用型人才”。现在的问题是, 许多大学既没能力、心思是培养“大师”, 对“螺丝钉”制造又没兴趣。学生上学数年, 钱也交了, 时间也浪费了, 到头来也没有一技傍身, 毕业后像鸭子一样被赶到市场, 加入“就业难”大军。一些不甘于过“女生追韩剧, 男生打游戏”日子的学生, 只有马不停蹄地考研、考各种证。证到手了, 一样眼高手低, 就业不易。

大学要“接地气”, 毕业生才能“有生气”, 就业难的“魔咒”才能解开。专业设置上, 哪怕是综合性大学, 也要有“顾客就是上帝”的意识, 多听听“顾客”所思所想。要是自己听不到, 就向专业咨询机构购买相关服务。教育结构上, 缩小“塔尖”, 夯实“塔基”, 拉大两者距离, 增大职业教育比例。政策引导上, 要“清淤疏浚”、“放水养鱼”——开放职业教育市场, 采取多种形式办学, 鼓励各类资金主体进入, 才能搅动“一池春水”。

就业需要 篇7

当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考察其他国家和地区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实践,我们认识到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需要平等就业和充分就业,即“质”与“量”的统一。反观我国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一方面,国家高度重视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相继出台了若干政策和文件;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依然严重,不平等就业已经成为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要障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面检视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政策和制度投入:在我国劳动用工制度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和城乡统筹就业的背景下,国家应如何定位大学毕业生在市场化就业环境中的身份?应坚持何种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理念和机制?应采取什么样的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方略和措施?所有这些问题,成为我国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改革者和设计者们应当着力解决的新课题。

二、不平等就业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要障碍

在我国劳动用工制度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和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相对滞后的双重力量的挤压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不平等就业成为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要障碍。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立法歧视

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在其实施的过程中,恰逢中国推行国有企业改革中的职工下岗与再就业工程、国家机关精简行政编制、事业单位裁员和大量农民工进城就业。在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受各种因素影响,大学毕业生以往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优势逐渐转为劣势。“就业难”不再是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农民工的“专利品”,也是大学毕业生面临的一个现实挑战。大学毕业生就业已经陷入就业不力和就业不平等的双重困局。如何破解这对困局,成为亟待破解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然而,地方政府为了缓解应届高等学校毕业生进入本地就业市场的压力,制定了若干规范性文件,限制入学前户口不在本地的大学毕业生在本地就业,主要包括学历限制、专业限制、外语水平限制、计算机考试合格证限制和毕业院校限制等。在限制大学毕业生在本地就业的各种措施中,户籍制度成为最大的障碍。中国现阶段各地普遍实行的户籍管理政策,使得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必须取得就业所在地户籍,必须有当地计划、人事行政主管部门和教育机构出具的高等学院毕业生就业的计划指标与派遣许可等手续才能在当地落户。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不平等

机会平等是人类社会在从身份社会进入契约社会的过程中提出来的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和世袭制度的革命纲领,是指社会成员在解决如何拥有作为一种资源的机会问题时应遵循的平等原则。机会平等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正义原则,如果没有机会平等,其他平等就只能是“画饼充饥”。因此,机会平等是最大的社会平等,是社会平等的首要标志。然而,一直以来,传统的观念迫使我们承认,就业机会平等就是就业岗位平等地向所有人开放,对于同一个职位而言,每个人都有同等的机会。实际上,这种“职位平等开放”定义范式中的就业机会平等并未揭示出机会平等的全部内涵,是一种狭隘的就业机会平等。在国际劳工组织看来,就业机会平等不仅仅是一个“岗位”,而是一个包括职业培训和就业条件等在内的多形概念,具有较大的包容性。欧盟共同就业政策把平等的就业机会作为其《就业指导纲要》的四个“支柱”之一,其目标是通过形式与实质的平等措施的混合使起点平等化。因此,平等就业机会在其本质上讲,是一种过程的机会平等。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不平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大学毕业生参与平等就业的起点不平等。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就业岗位不公开、就业信息不对称和就业领域垄断等现实问题,这些因素导致大学毕业生参与平等就业的起点不平等。同时,大学毕业生参与平等就业的起点不平等首先体现在性别歧视方面。尽管有统计表明,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女生比例已达44%,基本上撑起了校园的“半边天”,但就业的机会却远远低于男生。譬如,2004年上海市妇联在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十所高校的1000名应届本科毕业生中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求职过程中,58.8%的女生认为遭遇了性别歧视。另据统计,某报2000年全年刊登的243条招聘广告中,有性别要求的69条。其中,41条指明要求男性。可以说,用人单位对性别的习惯性和非正当要求使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女大学毕业生在求职的起点就面临就业机会不平等的严峻现实;(2)大学毕业生参与平等就业的过程不平等。大学毕业生就业普遍缺乏工作经验和技能,政府和用人单位应当对所有劳动者一视同仁。然而,不但政策和立法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带有明显的歧视,而且用人单位在劳动力供过于求的情况下表现出过度膨胀的用工主权意识,随意制定招工和用人标准,侵犯大学毕业生的平等就业权。当前出现的“零工资就业”折射出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尴尬”和不平等就业的严峻形势;(3)大学毕业生参与平等就业的结果不平等。这主要是指大学毕业生在遭遇就业歧视等不平等就业待遇时,还无法得到有效的权利救济,致使其参与平等就业的结果不平等。

(三)大学毕业生非正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

国际劳工组织(ILO)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非正规就业”的概念,即在低收入、低报酬、无组织、小规模企业的就业。非正规就业是针对就业部门而言的,不同于灵活就业或者弹性就业,后者是针对就业形式而言的,是指允许员工在企业规定的工作时间内自主确定有利于自己的工作时间或方式。随着我国劳动用工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高校扩招、国有企业精简人员、国家机关精简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裁员等多重挤压,在正规就业部门吸收增量就业人员有限的情况下,非正规就业就成为许多大学毕业生的必然选择。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劳动就业体制市场化改革还不完善的条件下,在劳动力供过于求的背景下,在劳动法制建设还比较落后的境况下,本来就处于弱势地位的大学毕业生在参与非正规就业的过程中往往没有足够的“话语权”,面临自身合法权益被随时侵犯的危险境地。其中,大学毕业生在参与就业的起始阶段很容易遭遇不平等就业的问题尤为突出。

三、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本质原因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市场机制尚未形成并发挥有效作用。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根本进路应当是在尊重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围绕供给、需求、匹配三个关键环节,着重解决如下问题:

(一)大学毕业生应当树立为祖国的富强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奉献是崇高的精神境界,是美好的人生追求,也是成就事业的前提。青年要自觉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理想追求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无私奉献社会,艰苦奋斗,不懈进取,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无悔的青春、永恒的青春。”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与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团十五大部分代表座谈时的一段讲话。它既是对当代青年和大学生的要求,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数代青年和大学生一贯和不懈的追求。目前,一些大学生在就业时不愿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认为自己的人生抱负应当在大城市和条件好的单位才能实现。其实,中国青年历来就有爱国、勤奉献的优秀品质和优良传统。回顾20世纪五六十年代,许多大学生怀着一颗红心,积极响应祖国的号召,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创造了光辉业绩。今天,处在新世纪的中国大学生,担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应当看到,虽然我们所处的时代变了,虽然大学生就业的机制变了,但大学生肩负的为祖国繁荣昌盛贡献自己才智和青春的历史使命没有变,党和政府对大学生的要求和期望也没有变。相反,党和政府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更高了。当代大学生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树立为祖国的富强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把个人的成长同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是新时期大学生的责任担当和历史使命。

(二)大学毕业生应确立正确的劳动观和择业观

劳动是公民的一种美德,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无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无论是私人劳动还是社会劳动,都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都应当得到尊重、承认和保护。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还普遍存在“重视脑力劳动、轻视体力劳动”“重视单位劳动、轻视个体劳动”等传统观念和思想,还没有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择业观。应当认识到,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在本质上反映的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也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矛盾。高校毕业生就业空间究竟是广阔还是狭窄,关键取决于高校毕业生是否有正确的劳动观和择业观。首先,高校毕业生要认识就业环境和岗位要求,做好就业定位。在我国劳动就业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向选择,就业岗位对劳动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了。这就需要高校毕业生积极地调整就业预期,做好就业定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下,高校毕业生如果仍然盲目地将自己视为社会精英,放不下架子,也找不到自己的职业定位,恐怕很难踏实工作并有所作为。其次,高校毕业生要认识自己,理性面对社会的选择。我国大学教育已从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从培养少量精英人才转向培养大量优秀、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同时,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呈“金字塔”型,高等教育大众化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出现下沉,大部分毕业生处在“非精英”层面。在这种情形下,高校毕业生需要把自己视为普通劳动者,保持应有的容忍度,理性面对社会的选择。最后,高校毕业生要积极转换角色,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成长。从根本上讲,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一个社会性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承担和努力。我们强调高校毕业生应当积极转换角色,是希望其能够以更加主动的姿态面对现实并解决问题,在自强自立上更要有自觉性,不断培育自身的就业能力。一个高校毕业生只能表明其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但要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换,需要高校毕业生经历一个社会角色的转变过程,即从掌握理论知识者转变为社会实践者。这就要求高校毕业生就业要有归零心态、学徒心态和海绵心态,到基层去,到生产一线去,不断积累,弥补职业“短板”,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和提高自己,使自己逐步成为一个成熟的职业者。

(三)政府应当深化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机制。1997年3月,教育部(原国家教委)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就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管理、就业指导、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等问题做了相关规定。这是我国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第一个政策性规定,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和促进大学生就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02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人事部、公安部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提出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建立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该规定在鼓励人才合理流动、打通大学生就业市场与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通道等方面有了积极的突破,推动了大学生就业制度的市场化改革与发展。应当说,大学生就业制度与我国确立的“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积极的就业政策是相吻合的。但必须指出的是,在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的背景下,我们必须立足于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特殊性与重要性的深刻把握,积极探索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基本规律,以改革创新精神深化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破解我们面临的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各种困局。有三条重要发展思路值得考虑:(1)坚持并深化“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合理配置各方在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中的义务和责任;(2)坚持大学生就业的自由就业、促进发展、社会稳定、利益均衡和社会一致的基本原则。所谓自由就业原则,其核心是建立全国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扫除大学生就业的各种障碍,创造大学生自由、平等就业的制度环境;所谓促进发展原则,就是坚持大学生充分就业与合理就业原则,保持大学生高水平、高效率与高匹配的就业,把大学生就业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促进大学生就业与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所谓社会稳定原则,是指必须充分考虑大学生就业对社会稳定的重大影响,把大学生就业工作纳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工程;所谓利益平衡原则,是指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要兼顾国家、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各自利益,正确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所谓社会一致原则,是指国家及政府、用人单位、社会各方面都要对促进大学生就业承担应有的义务和责任;(3)强化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中的主导地位。促进大学生就业有其特殊性、复杂性和极其重要性,即便是在市场化就业模式下,我们也不能忽视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中的主导地位。面对大学生就业的各种困局,我们必须改变以往单纯强调大学生自主择业和夸张市场就业的功效的做法,由政府推动有组织的就业,推动大学生就业向规范、有序、高效、稳定的方向发展。

(四)政府应当为大学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扩大用工需求

大学生就业属于增量就业,受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很大。当前,受人力资源市场供过于求大环境影响,大学生就业岗位不足,已经成为广泛的共识。在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各种对策中,创造就业岗位并扩大用工需求,是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根本出路。同时,创造就业岗位是一个经济性、政策性和社会性都很强的行为,需要包括政府、用人单位、社会和大学生在内的各种力量的积极参与。一方面,政府和用人单位应当以改革创新精神,实行能够最大限度地创造就业机会的增长模式,通过发展经济、创造公益岗位、实施大型项目、外包政府社会公共服务、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计划、分享就业岗位、缩短工作时间等配套改革措施,最大限度地创造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在创造就业岗位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对大学毕业生创业的激励措施。由于新增就业岗位远远满足不了新增劳动力的需求,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自谋出路就成了各国的一个共同促进就业的政策取向。在各国政府鼓励创业的措施中,注重创业意识的培养和创业政策的激励是显著的特征。前者力图通过创业教育提高就业能力,后者通过政策激励大力扶持创业。实践表明,创业教育与创业激励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也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加入了创业者的行列。必须指出的是,当代大学生既是知识的储存者,也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政府应当采取综合激励措施,鼓励大学生发扬创新精神,转变就业观念,敢于自主创业。尤其是在大学生就业整体形势还很严峻的情形下,国家实施大学生创业计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创业,不仅可以通过创业带动就业,促进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积极解决;还可以提升我国创业者的人力资本水平,建设我国具有高水准的专业化劳动力队伍,推动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可持续发展。

(五)政府应当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难”既不能简单归结为大学扩招,也不能武断地认为我国知识劳动力过剩。在我国经济市场化、知识化和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政策与教育政策必须以市场需要为基本导向。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就业政策与教育政策应该围绕“职业路径”进行组合,整合教育、培训与工作,提升就业能力,实现充分就业与满意就业的目标。促进大学生就业,既要不断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坚持教育面向实践的基本原则,创新专业设置和教学模式,注重大学生的理论知识向实践知识和职业能力的转换,全面贯彻大学生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思想,把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又要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根据中国社科院2005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所有供给因素中,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排在首位。在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方面,加拿大的经验颇为典型并值得借鉴:加拿大大学与学院协会要求大学、政府和私人部门共同合作致力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大学应该在所有学科领域持续提供高质量的课程计划及发展劳动力市场所需要的大学毕业生综合技能。在我国,针对大学生就业普遍存在“零经验”的现状,高等教育改革应当强化通识教育和学科交叉,更加注重培育大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主要包括:基本知识的转化与运用能力,信息的获得、处理及运用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

(六)政府应当加强大学生就业服务,增强大学生就业的匹配性

促进大学生就业,除了在创造岗位需求和提升就业能力两个方面狠下工夫外,完备的就业服务也很重要。因为,伴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和高等教育的扩张,许多大学生在从高等教育到就业的转换中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这就要求政府、高校和中介组织要以改革创新精神,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完善的就业服务,增强大学生就业的匹配性。主要措施包括:(1)统一就业服务机构的设置和管理。从国外就业服务机构的设置来看,一般都建立了纵向的就业服务管理体系,由一个统一的部门管理大学生的就业服务工作。我国大学生就业服务机构由不同部门组成和分别管理,存在目标不统一、信息不分享、工作不协调等实际问题。从长远来看,建立由劳动行政部门统一管理的纵向就业服务体系,既有利于我国统一人力资源市场的建立,也有利于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2)确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主导地位。确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在统一劳动力市场中的主导地位,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共同经验。从根本上讲,大学生就业服务主要还是一种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意味着通过政治的和集体的手段系统地追求某些目标。公共政策不仅由政府主体来实施,它还由有组织集团的代表,像工会……来实施。”确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主导地位,需要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首先,实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相对稳定的业务制度,尤其要确保政府对就业信息的统一管理。这一点在国际劳工组织提出的劳动力市场共同管理模式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因为,“只有政府当局和公立就业服务机构才有权管理全国劳动市场的所有资讯,由于此种资讯的战略重要性,任何其他组织都不能承担此种角色。”其次,改革并完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职能。我国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脱胎”于劳动行政部门,承担了政府部门委托的部分行政工作,弱化了就业服务职能。因此,既要剥离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承担的部分行政管理职能,强化其应有的公共就业服务职能;又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积极经验,实行由政府购买公共就业服务成果并推广运用的制度。最后,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与其他就业服务机构的合作,整合资源,开展有序竞争,不断提升大学生就业服务的水平和效果。(3)加强就业服务机构的现代化建设。早在2003年全国再就业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同志就提出,要实现就业服务体系的专业化、制度化和社会化,为大学生就业服务机构的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4)推动就业服务内容的体系化。国外就业服务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就业服务内容的体系化,多数国家都对职业介绍、职业培训、职业指导以及失业保险进行一体化管理,使各项就业服务内容紧密衔接,提高就业服务效率,更好促进就业。在我国目前,鉴于促进大学生就业任务日益繁重、大学生就业能力还普遍短缺等客观现实,推动就业服务内容的体系化是非常必要的。这要求在职业介绍现代化、职业指导个性化、职业培训人本化等方面苦练工夫,积极推行大学生就业的“一站式”服务。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就业服务内容体系化建设要使大学生理解就业环境、认识岗位要求、学习求职技能和提升展示能力。(5)实行就业信息分享制度。就业信息既是统一人力资源市场的“灵魂”,也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生命线”。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对就业信息统一管理的基础上,在各个就业服务机构、用人单位、高校和大学生之间建立就业信息联动机制和分享机制,是加强大学生就业服务的又一项重要工作。

摘要: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当前人力资源市场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本质原因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市场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并发挥有效作用,不平等就业是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要障碍。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应在尊重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围绕供给、需求、匹配三个关键环节,着重解决如下问题:大学毕业生应当树立为祖国的富强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确立正确的劳动观和择业观,政府应当深化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继续扩大用工需求,推进以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为核心任务的高等教育改革,增强大学毕业生就业服务的匹配性。

就业需要 篇8

对地方院校大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应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学生就业途径, 进行准确、合理地定位。地方院校的专业发展定位是否准确, 关乎本专业是否能够持续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地变化。教育部早在2003年就提出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高职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 以促进就业为目标”, “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地方院校招生对象的特点, 生源主要是本省或本地区学生, 大部分为本地区培养各种人才。如果我们在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制定教学计划时不考虑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缺乏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没有专业培养的特色, 那么就会造成所培养的学生缺乏社会适应能力、市场竞争能力, 以至缺乏创新精神, 这就会导致本专业的招生困难, 进而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因此, 能否为本专业的发展准确定位, 成为衡量地方院校及其专业发展前景的决定依据。[1]

州市作为联系大城市和县乡的纽带, 其在科学技术、思想文化传播、缩小城乡差别等方面都发挥着独特的桥梁作用。地方本科院校在这样的基础上, 同样也承担了向上接受经济文化发达的大城市辐射, 向下直接延伸辐射到基层农村的作用。新建地、州、市本科院校, 是在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教育阶段过渡时期而产生的, 是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起步晚、规模小、经验不足、水平不高, 但其具有后发优势, 能够借鉴先进的、成功的高校发展经验, 实现跨越式发展。因此, 地、州、市本科院校的发展应该立足当地、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其建设与发展应该与传统的学术型、研究型本科院校有区别。应该在强调实用性、应用型专业的发展上下功夫, 加强这类专业的建设力度, 加大师生的实践能力, 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同时, 以培养高素质、实用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的需求, 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切实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专业课程设置与能力的培养

近些年来, 地方高等教育得到大力发展, 其发展规模呈现大众化的趋势。地方院校都在结合学校实际、结合社会就业需求来设置高校的课程。地方院校成为本地区培养教育和高技术岗位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摇篮, 因此培养目标应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1、优化整体课程结构, 适应学生就业需求

将一些新兴课程, 实用的技术课程定为核心课程应该成为地方院校专业课程设置的新思路, 加大专业基础课程的同时, 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课程, 以扩大学生就业范围。

2、开设综合实验课程, 适应学生就业的岗位需求

对于开展实验课程的教学, 应该转变思路, 改变由验证理论知识而开展试验变为让学生在实践中熟练地掌握技术性课程有关技能的操作要求, 这才是开设综合实验课程的目的。这样一来, 学生所掌握的技能也对今后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有所帮助。

3、课程设置与相关的职业技术等级考试联系

就业需要敲门砖, 拥有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技术资格证能让学生在就业中更具优势性、主动性。因此, 专业课程的设置应该与学生职业技术等级考试, 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有一定的联系。这对提高地方院校学生的就业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技术资格等级, 一定能让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事半功倍。[2]

三、专业课实践训练环节能力的培养

地方院校专业课和专业实验课, 应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带着一个目的去学习, 去发现问题, 能更好的达到学习效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引导, 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培养这样的能力, 这也是培养他们用更加独立的的心态完成任务的做法。

在教育技术专业的《影视节目摄像与编辑》课程中, 我们不但要求学生掌握一些教学资料片、文艺活动记录片的制作方法, 还拓展到现在社会需求量比较大的专题纪录片摄像制作, 如:婚礼、生日、丧礼等家庭记录片, 单位资料片等。我们把拍摄制作这方面的片子播放给同学们观看, 让学生基本掌握这类纪录片摄像制作过程。学生毕业后, 在没有找到正式工作之前, 也可以利用学到的这种拍摄制作技术, 为本地有需求的家庭和企业服务。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 既完成了教学任务, 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3]

在《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课程中, 如果教师花大量的课时详细讲解有关电视节目编导的理论知识, 学生仍然觉得电视节目编导离他们太远了, 遥不可及, 反而就没有兴趣学习这些枯燥的理论知识。如果我们换一种教学方法:先对《电视节目编导》的有关理论知识为学生做初步介绍, 然后指导学生结合校园生活自编、自导、自演、自拍、自己制作校园微电影, 学生就会将学到的有关理论知识运用到学习这门课程的整个过程中, 就能够发现问题, 也能在之后的学习中主动解决问题, 这样就能促进学生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水平的不断提高。例如, 我们结合教学, 指导学生尝试创作校园微电影剧本, 然后选择好的剧本, 经过艺术加工, 师生共同拍摄制作。《破茧》微电影就是用这样的方法制作完成的。在由学生做出初稿之后, 师生共同研究改稿, 进而拍摄成校园微电影。拍摄制作过程虽然困难重重, 但在老师耐心的指导和同学们共同的努力下, 终于将《破茧》这部微电影作品呈现给了大家。该作品获得2012年云南省《联想杯》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三等奖。

四、结合见习、实习对学生实用技能的培养

《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是采用图文声画合一的方式来教学的一种好方法。这个过程达到以下几个目的:第一, 让学生学会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第二, 如何制作出高质量课件的方法以及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的过程;第三, 学生也学到了实际的教学经验。[4]

在《电视节目理论与摄像》课程的教学实践课中, 我们结合学生双休日的郊游, 要求学生在游玩过程中按组完成一个电视短片的拍摄制作。学生接到任务后, 各组同学纷纷出主意, 想办法, 共同参与策划拍摄。包括写出拍摄计划, 应该怎样拍摄素材, 如何安排拍摄内容, 如何设计整个片子的制作, 以谁主持写稿, 谁主持编辑, 谁配解说词等方式来实践。学生结合自己的特长, 主动的承担任务。等任务完成后, 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也就掌握的更加牢固了。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 经过检验, 学生能够高水平地、深刻地掌握理论知识, 并能把这种学习方法广泛应用到学习新技术的过程中, 提高了对技术性课程知识的掌握能力和实践能力。

从现在大学生就业的情况来看, 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教育专业要结合本专业的专业课程特点, 学生的兴趣爱好, 有意识的引导他们利用寒、暑假到电视台、广告公司、电脑公司、婚纱艺术摄影公司实习。这样对他们的实践能力培养和就业选择都大有益处。

经过几年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 我院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计算机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 都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能力、适应能力, 即使他们不从事教师工作岗位, 也能找到与自身技能相适应的工作岗位, 一些有能力的学生还自主创业, 开始他们人生新的一页。[5]

五、结束语

在社会对人才需求不同的背景下, 培养学生并使他们更好的就业, 需要高校教师在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制定教学计划时考虑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开设合适的专业课程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实践。我们有必要探讨和寻求更为高效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让学生最终融入社会, 保证就业, 并在工作岗位上有所建树才是我们教学的成功。

参考文献

[1]茹宏丽.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探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12期

[2]苟泽志/边远地区高职高专教育技术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C]/《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 (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大会专题)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0

[3]苟泽志/用现代教育技术为中小学教学服务[J]/《电化教育研究》2005.07

[4]苟泽志/边远落后地区中小学的现代教育技术推广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07.05

就业需要 篇9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明显,供需关系正面临着不可忽视的结构性失衡。“供需错位”已成为阻挡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障碍:一方面,过剩产能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包袱。另一方面,中国的供给体系,总体上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化解产能过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失业。而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需求改变,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创造更多有效的供给,来满足新消费的需要,形成经济发展新供给新动力,促进经济实现更高质量的增长,从而实现就业水平提高、就业质量优化。供给侧改革将成为扩大就业新动力。此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劳动力市场更具灵活性,如果要想使劳动力市场更具灵活性,那么就必须为劳动者提供更强大的安全保障,这与汽车的行驶速度快是因为有刹车的逻辑是一样的[1]。如何既要实现充分就业,增强我国经济的竞争力,又要保持社会公正的价值目标;如何既要实现企业对于灵活性的需要,又要保障劳动者对安全性的诉求,需要“灵活保障”的就业政策。

二、灵活保障就业政策的特征

灵活保障的就业政策,不仅保障正规就业者的安全,而且保障灵活就业者的安全。保障正规就业者的安全,不仅要保障劳动者当前工作岗位的安全,而且要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保障其就业安全。保障灵活就业者的安全,最终目的是促进灵活就业者享有正规就业者的就业与保障权利,提高其就业质量。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需要灵活保障的就业政策在提高就业水平的同时保障就业质量。

1. 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保障就业安全。高水平的就业安全,是指劳动者在就业年龄的任何阶段都能够很容易地找到工作,在迅速变化的经济环境中,拥有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那种被一个雇主终生雇佣的情况已经成为过去。特别是当前在我国进行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过去大规模生产的钢铁、煤炭行业面临去产能的压力,涉及180 万职工的分流安置。必然有一部分人面临失业或者再就业,这就要求人们必须提高就业能力,适应快速变化的工作和生活需要,从保持原工作岗位的安全向保持就业安全转变。从工作安全向就业安全的转变意味着,减少对工作岗位的保护,而增加对人的保护。与之相对应的制度安排包括,灵活的同质的就业合同,就业合同之间应该保持足够的同质性,以方便相互之间的转换;全面的终身学习制度,使得工人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都是称职的;积极有效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有效支持不同工作之间的转变,以及失业、不工作向就业的转变;充分的社会保障制度,确保工人在失业的时候能够获得充分的失业保障。

2. 增加灵活就业比例,保障就业质量。在工业时代,个人标准化的生命历程模式是接受教育———终生全日制就业———完全退休。工业社会兴起的就业体系,奠基于它在各个主要方面的高度标准化:劳动契约、工作场所和工作时间。而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由于技术变迁、产业结构调整、企业经营方式变化,标准化的充分就业系统开始向灵活多元的不充分就业系统发展[2]。工业时代就业体系中大规模的失业被整合进以一种崭新的多元化不充分就业形式出现的职业体系。从劳动力的供给方式看,灵活就业工作时间更加灵活,可以满足妇女、年青人和老年人的需要,也为自我雇佣者提供了更多机会。灵活就业能够使其更好地平衡工作和人生多元化的需要,例如家庭责任、学习和培训、个人志向和爱好等。

灵活就业的形式有部分时间工作、固定期限合同工作、劳务派遣工作、自我雇佣工作等。增加灵活就业比例,目的是提高就业水平,但不能以牺牲就业质量为代价。灵活就业不能等于低质量的就业,灵活就业与标准化的正规就业,仅仅是就业形式不同,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应该享有同样的就业权利与社会保障权利。

三、灵活保障就业的政策模式

1. 建立充分的失业保险制度。目前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统筹层次低、覆盖范围窄、领取困难、替代率低等问题。充分的失业保险是灵活的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之一。

(1)失业保险统筹层次低。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统筹层次一直采用市、县级统筹,在全国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运行机制,不能体现失业保险的互济性、风险共担性。(2)失业保险保障范围窄。失业保险只针对城镇职工,就城镇职工而言,参保率也很低,还有很大一部分私营企业职工、个体户、自由职业者未参加失业保险。如果把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制度覆盖,能够提高他们就业的稳定性和质量,有利于让更多的失业人员能够通过灵活就业的途径找到工作。(3)失业保险领取困难。失业金申领手续一般较为繁琐,一些用人单位未履行告知义务,造成失业人员对失业保险待遇或领取待遇程序不清楚。同时,一些用人单位不愿开具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也造成部分参保失业人员失去申领资格。(4)失业保险替代率低。我国失业人员领取的失业保险金,按照国家规定是低于地方最低工资标准且高于最低生活保障的。实际上,失业保险金替代率只有20%左右,这与国际劳工组织建议的失业保险水平不低于失业者原有工资50%的标准相去甚远。较低水平的失业保险金替代率很可能让失业人员陷入贫困,根本不能够有效地寻找工作。

2. 实施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主要在于激活失业者和提升失业者的就业能力。截至目前,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仍然以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的功能为主。失业保险金给付期限过长,长达两年的失业保险金给付期,降低了失业者的工作搜寻强度,也会导致失业者隐性就业或者不就业的道德风险。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应以既要“保障生活”又要“促进就业”为目标,而促进就业是更为重要的目标。为了防止失业者离开劳动力市场以转移支付为生,难以再进入劳动力市场,被劳动力市场边缘化,失业保险金必须具有激活功能。同时,为促进失业者更好地就业,失业保险机构可建立与就业服务、职业学校、用工企业的联动机制。在当前去产能、产业结构升级的背景下,失业将成为一个结构性问题而不是失业者自我选择的结果,因此政府必须对此承担更大的责任,在劳动力市场政策中发挥积极作用,比如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改革,为失业者和可能的失业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为失业者提供就业信息服务等,提高其就业能力。

3. 终身学习,提升人力资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中国的结构性问题之首便是产业结构问题,而与产业结构升级紧密相连的是就业结构的调整,即就业结构从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新经济增长理论研究表明,人力资本投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足够数量的、技能型人力资本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力支撑。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要以人力资本为支撑,既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力资本和企业家人力资本,也离不开高素质的一般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提升,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联合加大教育和培训的力度,特别是政府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4. 培养就业新的增长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重要的是提高产品供给质量,实现“供需匹配”,以此增加就业岗位的供给。(1) 以产业升级带动就业创业。产业升级过程中,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的新特征。这些新的变化要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同时更好发挥市场作用,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市场主体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2)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对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型具有促进作用,产业结构的调整势必带来各产业间技术联系的变化,随着技术在不同产业间的演进,产业间要素投入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具有高素质劳动力的就业比重会得到提升。助推电商发展,培养新的就业增长点。电子商务是网络化的新型经济活动,已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就业创业的新渠道。(3)大力发展服务业,缓解就业压力。服务业是未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双重稳定器,淘汰落后产能意味着制造业部门就业承受更大压力,而服务业则可吸纳就业,因而创造条件、促成劳动力的跨部门流动,也将是未来劳动力要素改革的重要方向。根据统计局数据测算,第三产业每增长1 个百分点能创造约100 万个就业岗位,比工业多50 万左右。(4)回乡创业成为新的就业增长点。

5. 促进灵活就业正规化。灵活就业增加了劳动者自由选择的机会与自由发展的空间,但是灵活就业不能等于无保障的低质量就业,应制定法律法规促进灵活就业走向正规化。灵活就业与正规就业的不同,在于社会保险与国家福利保障的缺失。根据灵活就业形式的不同,促进其正规化的措施也不同。如劳务派遣工作,可根据被派遣劳动者工作的时间,授予其更多的保障权利;最终在同一用工单位或不同用工单位工作相应期限(大约3 到5 年),能够获得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工作。部分时间工作,在小时工资、试用期、失业津贴、残疾津贴、工作条件等方面,使之与全职就业者享有同等的权利,而不是与部分时间工作还是全职工作时间相关。

摘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需要灵活保障的就业政策,提高就业水平的同时保障就业质量。灵活保障就业政策,不仅保障正规就业者的安全,而且保障灵活就业者的安全。保障正规就业者的安全,不仅仅是保障就业者工作岗位的安全,更重要的是提高就业者的就业能力,保障其就业安全。保障灵活就业者的安全,目的是促进灵活就业者享有正规就业者的就业与保障权利,提高其就业质量。灵活保障的就业政策模式涵盖,建立充分的失业保险制度,实施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终身学习、提升人力资本,培养就业新的增长点,促进灵活就业正规化。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灵活保障,就业

参考文献

[1]SCHUMRETER J A.Capitalism,Socialism and Democracy[M].5th ed.London:George Allen&Unwin,1976.

上一篇:妇科护理查房下一篇:能耗友好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