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人居环境

2024-06-01

生态人居环境(精选十篇)

生态人居环境 篇1

人居环境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从狭义上说, 人居环境是人们生存和行为的自然环境与人为环境的总和, 根据其规模和范围, 可以分成宏观环境 (全球、区域、国家、地区、城镇等) 、中观环境 (建筑群、村落、建筑物、园林等) 和微观环境 (庭院、室内、家具、摆设等) 。从广义上讲, 人居环境的构成除物质因素外, 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人文社会环境因素。本文所讨论的人居环境即针对其宏观环境的第一个层次——全球层次。自工业革命以来, 全球生态逐渐显露危机, 人居环境不断恶化, 旧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价值理念已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 生态文明、生态伦理逐渐走上历史的舞台, 为重塑美好人居环境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与动力。

2全球生态问题

人口压力、能源问题、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大气污染、水资源危机、土地荒漠化、森林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被认为是当今全球九大生态问题。以人口压力为例, 自1804年达到第一个10亿后, 全球人口达到下一个10亿的时间分别是123年、33年、14年、13年、12年。联合国人口基金会2001年的报告《足迹和里程碑:人口与环境变化》指出, 全球人口现在每年增加7500万, 以此推断, 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93亿之巨!毋庸置疑, “更多的人口, 意味着更多的资源消耗和更多的污染, 并且意味着环境在更大程度上的改变”[1]。

前述九大生态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特性:一、影响的全球性。这些问题不在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管辖之下, 但却影响到每个人。正因为如此, 问题的解决也必须实践上依赖于国际间的合作、理论上依赖于全球生态伦理的建构。本文的着重点即在后半部分。二、问题的关联性。每一个生态问题并不是独立存在, 它与其他的一个或几个问题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如森林退化与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 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 我们不可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必须用综合的方法整体性的看待问题。

3全球生态问题的深层次分析

按照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的划分, 人类共经历了三次文明浪潮:第一次文明浪潮发生在一万年以前, 人类进入农业社会, 把自己从与动物为伍的野蛮社会中解放出来, 成为与动物相区别的人。第二次文明浪潮即工业革命发生在三百多年前, 它摧毁了古老的社会模式, 现代化发轫于斯。然而人们享受着越来越精致的工业文明的成果的同时, 工业文明所引致的生态危机也愈演愈烈, 反过来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 建立在生态伦理基础上的第三次文明浪潮——生态文明呼之欲出。

“你没有死过, 你就不知道人生的价值;你没有离开过地球, 你就不知道地球的价值。” (维特根斯坦语) 自1969年美国宇航员登月以后, 人类可以离开地球而观察地球。然而对于地球 (自然) 内在价值的认同、对生态危机的反思, 人类却经过了漫长艰辛的过程。直到晚近, 人们才认识到, “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 起因不在生态系统本身, 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要度过这一危机, 必须尽可能清楚地理解我们的文化对自然的影响。”[2]也就是说, 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质在于文化危机, 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人类旧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 仅仅依靠科学技术或经济手段远远不够, 我们必须要在文化层面进行彻底的反思, 认真考察工业文明背后的价值理念。工业文明“以人对物质的无限欲望与需要、掠夺与占有为动力, 以科学主义为展开方式——即以对科学的发现和技术的开发为展开形态, 以傲慢的物质霸权主义观念为行动纲领, 以绝对经济技术理性为行动原则, 以追求无限度地满足人的物质幸福为最高目标。”[3]其核心即为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可细分为古代人类中心主义、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 其中与全球生态危机关系最为密切的是近代人类中心主义) 。

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以人为宇宙中心、人为自然之主的价值观, 它把人看成是自然界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 是一切价值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曾说过:“人是万物的尺度, 是存在的事物的尺度, 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自然及其存在物不具有内在价值而只具有工具价值。因此, 人类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目的只能是人的利益, 自然被排除在人的道德关怀范围之外。近代自然科学革命以来, 科技迅猛发展, 人类理性力量随之加强。从笛卡尔的“借助实践使自己成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 到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 再到康德的“人是自然的立法者”, 人类越来越觉得只要认识了自然规律, 就能获得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 使自然服从自己的利益需要。因此, 人类对自然不顾后果地掠夺、征服, 相应地, 自然对人类也进行了疯狂的报复。正是在此种价值取向的引致下, 人类对自然只有利用而没有尊重, 人与自然的关系日渐疏离, 生态问题日益凸显。

生态危机的现实迫使人类开始怀疑战胜自然的理性力量:康德不相信理性的作用, 主张不可知的“物自体”;西蒙提出“有限理性”说;海德格尔预言了生态的危机, 写出《人诗意地栖居》, 他认为技术理性正变成“一种邪恶的力量”, 提出“拯救地球”, “由拯救地球而更新世界”。因此, 托夫勒提出, “工业文明是建立在征服自然、无限资源、利益递增的基础上的, 所以, 应当变革文明。”

不同于建立在人类中心主义的基础上的工业文明, 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可以被称为生态伦理。西方的“绿色运动”有一个口号, 要全球性的思考问题, 要地区性的行动起来。因此, 全球生态伦理的构建, 不仅需要丰富的西方精神资源, 还应从中国悠久的传统中汲取智慧:前者例如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动物权利主义、生物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 后者例如天人合一的观念、阴阳五行说等等。

从西方传统的论域来看, 各种流派的关切对象各有侧重, 也不乏矛盾之处, 但以下几点还是取得较多共识的[4]:在自然观的面向上,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必须尊重与保护自然, 是因为他们自身有价值而非他们对人类有价值;人类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在价值观的面向上, 自然界的多样性具有内在价值, 把价值等同于对人类的价值是一种偏见, 物种因具有内在价值而应受到人类的保护。在经济观的面向上, 资源是生物的资源而非人类的资源;减少污染优先于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有着不同的含义, 后者意味着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经济效益应当以满足人的适度物质需要为标准, 社会和环境的损失应当从经济效益中扣除;所有生产应当是最小的物质消耗与循环利用。在科技观的面向上, 不能依赖科技, 人类必须寻找解决生态问题的其他路径;技术应当是仆人而非主人, 人类绝不是必须拥有伤害自身的技术;运用综合的方法, 把所有部分看成一个整体, 这对自然与社会的认识比部分之和更深刻。在社会观的面向上, 人们不能忍受生活质量的大幅下降, 但可以忍受高度发达国家生活标准的大幅下降;提倡适度消费;世界人口增长到目前水平已威胁到了生态系统, 但工业国家的人口与行为更具有威胁性。在政治观的面向上, 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唯一方式是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全盘变革, 摆脱工业化的生活方式;人们应尽可能的自己做决定, “专家”只提供建议, 而非用权威或权力下命令;应当有强有力的法律保护环境。不难看出, 生态伦理价值导向所推导出的美好人居环境, 涉及自然、社会、经济、政治各个方面, 以期达到人类完整幸福的实现。

4中国传统思想及人居实践对生态伦理的贡献

从中国传统的论域来看, 儒释道三家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都有自己的看法。

儒家强调天人合一。天道无处不在, 向下渗透到万物生化的过程中。之于人, 天道是人道的来源, 天道存于人心, 成为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万物中的人具有自反意识, 可以通过“思而睿, 睿而圣”的方式把握人道, 向上体察天道, 感受自身性命与宇宙大化的统一。天人应该合一, 但天道包含了自然界的现象及运动规律, 难以改变, 因而人道必须顺应天道, 即人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要符合自然规律。在此基础上, 儒家还提出“泛爱众”的观点。张载认为“乾称父, 坤称母, 予兹藐焉, 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 吾其体;天地之师, 吾其性;民吾同胞, 物吾与也”。在他看来, 人与万物虽不同种, 但都是天地之所化育, 在这一点上并无高下之分。人并不是万物乃至自然的主宰, 人与万物是平等的。程颢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 天之生理是普遍的、无私的, 人不会多得一些, 动物也不会少得一些, “放这身来, 都在万物中一例看”。“一例看”就是一律平等的看, 人类不应该高踞万物之上, 应该平等地对待万物, 正确地看待自己。

道家主张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说:“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对待自然应“一曰慈, 二曰俭,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主张爱护自然, 不破坏自然, 并将人、自然、社会三位一体作为其最高境界。这被西方许多现代艺术家和设计师认为是“最大的人本思想”和“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老庄的哲学思想, 不仅对建筑设计、城市设计有着极大的指导作用, 推而广之, 对整个人居环境的营造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此外, 道家认为, 道是宇宙中一切事物最普遍的最终的价值源泉,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天地万物都是由道无为自化的产物, 且道“在蝼蚁, 在瓦甓, 在屎溺……无所不在”。万物各自的性质、形态、功能千差万别, 但从万物自身所依据的价值本原——“道”的意义上看, 任何事物的价值都是平等的, “以道观之, 物无贵贱”, “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在道家看来, 人与万物一样都为道所创生, 因而不能否认万物与人具有相同的价值尊严。人不能从自身的需要、利益和是非出发对待万物, 更不能对自然界的万物区分贵贱和高下, 也就是说, 人不能从万物是否对自己“有利”或“有用”做出万物是否存在价值的评判。

佛教强调“众生平等”。佛教倡导“众生平等”, 信奉因果报应, 认为人居环境的好坏是人类观念与行动的结果, 故“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人与生存环境是一个整体, 只有融合协调, 才能共存共荣。

在儒释道三家流派的影响下, 中国的人居环境走上了一条与西方完全不同的道路, 注重风水, 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以下几点可以称得上中国古代人居环境建设原则的部分内容:

趋利避害。“凡立国都, 非于大山之下, 必于广川之上, 高毋近旱而水用足, 下毋近水而沟防止” (《管子·乘马》) “圣人之处国者, 必有不倾之地, 而择地形之肥饶者, 乡山左右, 经水若泽, 内为落渠之写, 因大川而注焉。乃以其天材, 地之所生利养其人, 以育六畜。” (《管子·度地》) 。在选址时, 古人都会对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植被等自然要素详加勘察, 尽量把聚落建在高而近水的地方, 方便交通运输及农业灌溉, 免于淹没之灾, 为自身的生存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因地制宜。《淮南子·秦族训》有“俯毛彩也理以制量度, 察陵陆、水泽、肥墩、高下之宜, 立事生财, 以除饥寒之虑”。汉代《淮南子·主术训》中也指出:“肥饶高下, 各因其异, 丘、陵、阪、险, 不生五谷者, 树之以林”, 这些都说明古代的人们已懂得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 并开始根据自然状况合理的选择用地进行生产。《周礼·地官司徒》提到:“以土宜之法, 辨十有土之名物, 以相民宅, 而知其利害, 以阜人民, 以蕃鸟兽, 以毓草木, 以任土事。辨有十二壤之物, 而知其种, 以教稼穑、树艺”, 主张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畜牧业和种植业。此外, “水处者渔, 山处者木, 谷处者牧, 陆处者农, 地宜其事……”, 都说明古人己认识到只有遵循自然生态的内在规律, 才能充分利用土地、发挥其经济、社会及生态效应。我们在进行人居环境的美化时, 切不可一味的选择一些从外地甚至外国引进的植物种类, 结果事与愿违, 与本地的生态环境不协调, 不能发挥其生态效益甚至带来负效益。

生态节制。《孟子》曰:“斧斤以时入山林, 林木不可胜用也。”表明人们认识到自然的承载力是有限的。《礼记·王制》写到“凡四海之内, 断长补短, 方三千里, 为田八十一万亿亩。方百里者为田九十亿亩, 山陵, 林麓, 川泽, 沟读, 城郭, 宫室, 涂巷三分去一, 其余六十亿亩。……名山大泽不以封”, 表明了限制开垦的用地, 保留山林、湖泊等的自然状态的主张。这些观点都是我们现今生态伦理的基础。

5小结与展望

人永远不是万物的尺度, 人与万物生命只能是互为尺度;人也不是世界的主宰和自然的主人, 所有形式的生命都是世界的主体, 自然的主人只能是生命。人与自然的关系应是“自然为人立法, 人为自然护法”[3]。只有摒弃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导向, 确立新的生态伦理观, 迎来生态文明的第三次浪潮, 我们才有可能消除工业社会所带来的种种全球生态问题, 拥有一个自身幸福得以最大化的人居环境。

摘要: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价值导向的工业文明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问题, 人类的人居环境不断恶化。以生态伦理为价值导向的生态文明为重塑美好人居环境提供了新的方向。新型生态伦理的建构需要从全球精神资源中汲取智慧, 中国传统人居思想可以为其做出独特的贡献。

生态人居环境 篇2

2013年7月9日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生态环境恢复方案 玉树县联合执法大队:

在4.14的强烈地震后,为了保障灾后重建期间的石料供应,加快重建的步伐,我千户祥砂石厂加入到建材料供应组,该项目组地于青藏高原腹地通天河谷间,采挖后,项目地区环境恢复首要任务是通过采取覆地坑填整措施在不破坏原有的基础上开采,将拟治理区高低不平的落地整理成一定坡度的平顺地面,减少控制水土流失,然后利用土改,客土回填等于段改善裸地的土壤状况,为设有土壤或母质的裸地皮面创造土壤环境。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建产环境保护机构,配备专(兼)职环保人员,尊重当地民俗,保障当地群众饮用水安全,切实采取措施确保不影响当地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并与当地政府积极配合,加强周边人文景观及自然景观的保护。对于工程采取的各项环保措施及其效果,应主动接受当地环保主管部门的验收检查,以利于本工程真正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一、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对采矿引起的地质灾害,如山体崩塌,泥石流、尾跨坝等应作出评价,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监测预防措施。

2、要做好本工程的施工组计划,明确工程可能扰动和破坏的范围,应做到少占地。

3、加强开采砂石施工期间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知识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因此减少认为因素对植被的破坏。

4、加强对生产人员进行环境保护知识培训,增强的环境保护意识。

5、在原有的生态基础上加以保护及时平整压实,黑土尽可能集中堆放,防止到处散落,影响生态景观。

6、确保场地坡脚稳定,必要时加强挡护,防止地质灾害发生。

7、高山的植物是世界既有的草植物,为了留下美好的三江源自然风景,不擅自开采不属于砂石的范围,我公司将予以平整,在规定开采砂石内进行采砂,不随意采挖,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

8、自觉服从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的监督和管理鉴定相关生态环境保护协议,落实管理制度和保护措施。同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破坏植被,同时车辆不得下道行驶。

二、生态环境恢复方案

1、使用工程措施,平整弃料堆和恢复植被工程,防治土址砂化,临时堆的废石全部回填采砂坑改善当地牧民的生存环境,提高牧民的生产条件,消除开采点地质灾害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在植被破坏干拢区通过播种牧草建设植被,多草种混种,提高生物多样性,防治了土址沙漠化的发展,提高土

地生产力,有利当地畜牧业的发展,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安全。

3、场地进行全面清理,不得留下杂物,将预先剥离的植层重新覆盖在受工程破坏的区域,以尽快护肤当地生态,消除因弃土石堆放点引起的生态斑点。

4、施工时布设的简易平流沉淀池撤除,并将产生的泥浆(自然硬化后)用作矿区道路修整。

5、重建砂区草物,恢复草地资源,保护原有生态环境。

6、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填埋,搞好场地区营地周围环境。

玉树县千户祥砂石厂

宁夏生态移民区人居环境评价 篇3

关键词:满意度;模糊综合评价;人居环境;移民区;红寺堡区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居环境建设引起了全人类的普遍关注。生态移民区作为移民工程实施过程中形成的新型的乡村人居环境,调查、评价,生态移民区的人居环境对整个乡村人居环境以及生态移民工程的的建设意义深远。

本文以宁夏乃至全国最大的生态移民区红寺堡区为个案对宁夏生态移民区的人居环境满意度进行评价研究。通过对红寺堡移民区实地调研、发放问卷获取相关数据,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移民区人居环境满意度进行评价,明确目前红寺堡区居民对现有人居环境的满意与不足,找出宁夏生态移民区人居环境治理与优化的突破口,对创造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移民区人居环境,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研究样区概况

1.1行政区划

宁夏红寺堡区是宁夏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地之一,是全国最大的生态扶贫移民集中区,199行政区划面积2553.2平方公里,现有居民是172289人,其中回族人口数为97799,现辖4个乡镇、47个行政村和2个行政社区,至今只有近16年的发展历程。

1.2移民概况

红寺堡地区的人口迁移活动可以追溯到汉代甚至更早的历史时期[4]。移民前红寺堡全辖区人口总量估计为17000—18000人,自1998年8月首次移民开始,先后历经了扶贫开发移民和生态移民两个移民阶段,总计安置移民185528人,其中区外移民124172人,具体如表1-1所示。

到2009年底,全辖区在册人口总计达172289人,其中回族人口97799人56.76﹪。实际定居人口146375人,少数民族人口89078人,占60.58﹪。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13.95‰,高于全区水平9.68‰。

2红寺堡生态移民区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

移民对新的居住环境的满意度是移民区客观建设水平的主观反映,满意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其移民区的可持续发展。满意度是一个与移民主观感受紧密相关的模糊概念,因而采用模糊理论对移民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进行评价。

本文对移民区满意度评价,选取居住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环境系统、乡风文明五大系统15个子系统进行移民满意度调查评价。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并用运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满意度实证分析。

2.1评价方法及数据来源

2.1.1 评价方法

(1)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HP)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若干因素,在各因素之间进行简单的比较计算,得出一个相对最佳的方案[5]。本文在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中仍然建立在专家主观判断赋值基础之上,然后构建矩阵通过数学方法来计算,由层次单排序与总排序,即得整个系统各元素的权重值。

(3)模糊综合评价法

移民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是一个模糊概念,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适宜对乡村人居环境的满意度进行评价。模糊综合评价是对多种因素所影响的事物或现象作总评价的一种方法,即对评价对象的全体,根据所给条件,给每个对象赋予一个非负实数——评价指数,再据此排序择优[6]。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指标权重:本研究用运上述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2建立评价集矩阵:定义满意度评价集矩阵V=(v1,v2,v3,v4,v5),其中v1,v2,v3,v4,v5依次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较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

○3确定指标评价矩阵:定义准则层评价矩阵: ,k=1,2,3,4,5;m为各支持层的评价指标的个数,n为评价等级个数, 是通过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整理得出,是选择某项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即:

则准则层指标评价矩阵为:

基于准则层评价矩阵得出目标层的模糊综合评价为: ,最后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 得出满意度分值。

2.1.2 数据来源

本研究是对通过对红寺堡区两镇两乡的四个行政村的居民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和访谈形式得到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研究。本研究在调查过程中依据研究区实际发放问卷600份,每个调查点150份,收回有效问卷574份,问卷收回率为96%。

2.2移民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

结合乡村人居环境客观评价体系及乡村人居环境的概念及内涵,本文从居住系统、基础设施系统、公共服务设施系统、生态环境系统、乡风文明五大系统出发,构建了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表2-1)[7-8]。

2.3评价过程

(1)确定指标权重:用运上述层次分析法确定满意度评价指标的权重值(2-1)。

(2)建立评价矩阵:

(3)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在多层次模糊综合評价时,每一层次的综合评价由低一层次的综合评价所得,先对准则层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得出 、 、 、 、 ,然后建立目标层的综合评价矩阵,最后得出目标层的模糊综合评价。

则目标层的评价矩阵为:

则目标层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为: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村民对现有人居环境的总体满意度为V3,即满意度为一般。

3评价结果统计及分析

3.1评价结果统计

依据模糊综合评价结果,红寺堡生态移民区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结果统计图3-1。

3.2评价结果分析

从图3-1红寺堡移民区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结果中可以看出,红寺堡居民对现有人居环境的满意度总体评价为一般。17.36%的人对目前的生活环境非常满意,24.64%的人认为满意,30.05%的人认为一般,18.97%的居民不满意,9.18%的人对现有生活环境非常不满意。依据准则层评价结果B1,B2,B3,B4,B5和最大隶属度原则可知,村民对居住条件的评价为非常满意,对目前人居環境中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系统的评价为一般,对现有生活环境的生态环境非常不满意,对乡风文明的评价为一般。依据红寺堡移民开发区人居环境满意度及人居环境各个系统的满意度评价结果,结合调查过程中对村民的访谈,如果将满意和非常满意综合为总体满意,将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综合为总体不满意,具体分析如下:

(1)居住条件满意度评价

结合图3-2,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红寺堡40.64%的居民对现有居住条件非常满意,31.76%的居民表示满意,但是仍然有13.97%的居民认为一般,10.08%和5%的居民对目前的居住条件表示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根据总体满意和总体不满意的标准则红寺堡移民开发区居民对现有居住条件的满意率达72.4%,不满意率为15.08%。通过实地调查和对居民的访谈,了解到居民对现有居住条件的满意度的原因是大对数居民认为现有的居住条件与搬迁前相比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房屋结构和家庭住房面积的的改善,满足大多数居民的住房需求。

(2)基础设施建设满意度评价

依据满意度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及最大隶属度原则,从和图3-2中可以看出,红寺堡生态移民开发区居民对现有生存环境中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评价为一般。根据总体满意和总体不满意的标准则居民对现有基础设施建设的满意率达45.83%,不满意率达19.77%。从图3-3中可以看出,红寺堡移民开发区居民对目前本村的供水状况非常满意,满意率达80%左右。居民对本村的供电服务的总体评价为满意,供电保证率达到100%。红寺堡移民区59.52%的居民对现有居住环境中的交通便利程度的满意度总体评价为一般,28.62%的居民表示满意,仍然有12.86%表示不满意。居民对村内排水设施建设的总体满意度为一般。24.76%的居民认为满意,40.48%的居民认为一般,约34%的居民表示不满意。

(3)公共服务设施满意度评价

从图3-4中我们可以看出,红寺堡移民开发区40.26%居民对现有人居环境中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的总体评价为一般。根据整体满意和整体不满意的标准,则35.18%的居民表示满意,24.55%的居民表示不满意。从图3—5中可以看出,居民对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满意度总体评价均为一般。其中,教育文化设施方面,居民对本村现有的中学教育比较满意,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37.14%;对小学教育满意的人数占34.76%;但是对幼儿、学前教育满意的居民只占15.24%。医疗卫生等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红寺堡移民开发区居民对本村现有的医疗卫生等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满意度评价为一般。37.62%的居民对本村现有的购物设施比较满意,42.86 %的居民认为一般,20%的居民对此不满意。

(4)生态环境满意度评价

依据图3-1中红寺堡移民区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结果数据和图3-6,我们可以看出,红寺堡移民区居民对现有居住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评价结果为不满意。有57.45%的居民对本村的生态环境表示不满意。具体分析如下。

○1绿化状况:结合调查数据和图3-6,我们可以看出,对本村现有的绿化状况不满意的居民占调查总人数的52.86%,32.38%的居民认为一般,表示满意的人数只占14.29%。

○2生活污水、垃圾处理:从图3-6中可以明显的看出,红寺堡区居民对目前的生活污水、垃圾等的处理的评价结果为不满意,不满意率达60.95%。

○3通过调查及访谈发现,厕所污染是红寺堡区生态环境问题的一个主要方面。目前,红寺堡区大多数居民家庭厕所仍然是旱厕,水资源的短缺严重限制了农村水冲厕的建设,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此外,红寺堡区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风沙危害是红寺堡区长期以来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今后的建设中防治风沙危害,改善生态环境是红寺堡移民区人居环境建设的重点。

(5)乡风文明满意度评价

调查红寺堡移民区居民对乡风文明的满意度评价结果为一般。整体不满意率达44.98%。具体分析如下。

○1社会治安方面:从图3-7中可以明显的看出,40.48%的居民对目前居住环境中的社会治安状况认为一般。但是,调查数据显示,对此表示不满意居民占44.28%。

○2民主管理:调查数据显示,村务民主管理方面,15.24%的居民非常满意,38.10%的居民认为一般,43.74%的居民表示不满意,不满意的人数比例较高。

○3邻里关系:调查数据及图3-8显示,红寺堡移民区居民对邻里关系的满意度评价结果为满意,整体满意率达64.76,不满意率只占8%。

4结论

本文通过对红寺堡区移民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红寺堡移民区人居环境满意度总体评价为一般,但是在居民对现有居住区人居环境部分系统的建设仍然不满。从红寺堡移民开发区居民对移民求人居环境满意度分析可知,生态移民区人居环境建设的当务之急是解决农村居民最不满意、最关心的问题,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该问题不仅严重影响移民区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为今后宁夏移民新村建设提供借鉴,对宁夏移民乡村和生态移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健娜,黄云,严力蛟.乡村人居环境评价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6, (03):193

[2]赵庆海,费利群.国外乡村建设实践对我国的启示[J].城市问题, 2007, (02):51-55

[3]孟志诚. 红寺堡移民开发史[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

[4]侯锦新,尹卫红. 区域经济分析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 徐建华.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2:319-321

[6] 莫霞.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建设研究[D]同济大学,2006,(03):23-28

[7] 杨山.乡村规划——理想与行动[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86-89

[8]骆中钊,张惠芳,郭炳南.新农村建设规划理念[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14-16

[9]赵玉凤.山东省农村人居环境现状及评价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0:9-11

[10]赵秋立.浙江省农村人居环境优化建设研究[D].浙江大学,2006:4-7

[11]龚迪,姜松荣.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现状与可持续发展[J].中华建设,2009, (09).47-49

[基金项目]宁夏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NGY2013143);银川能源学院2013年科研项目。

生态人居环境基本概念演进分析 篇4

环境是一个多义的相对概念, 在不同的学科中具有不同的意义。例如, 在空间科学中, 环境就是指空间。在1981年召开的国际宇航联合会第32届大会上, 分别把陆地、海洋、大气层、外层空间称为人类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环境。在系统科学里, 相对于子系统的母系统就是环境。如果把生物看作子系统, 那么周围的非生物和人类就是生物的环境。在法学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则认为:“环境是指: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生植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可见, 这里的环境是作用于人类这一主体的所有外界事物, 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类。上述这三种定义, 都是从不同学科对环境本质的深刻揭示, 对于我们理解环境的科学内涵, 搞好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从比较一般的意义上讲, 环境是相对中心事物而言的, 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 就是这个事物的环境。

2 有关人居环境科学的概念演进

2.1 “人居环境科学”的形成与发展

“人居环境”是一个具有多样性的概念, 就城市和建筑的领域来说, 可具体理解为人的居住生活环境, 从单个住宅, 到居住小区、社区、城市、区域直至整个地球都属于这样一个范畴。“人居环境科学”是源于研究人造生存空间环境的建筑科学, 是一种以人与自然的协调为中心、以居住环境为研究对象的新的学科群。它最早于20世纪50年代由希腊建筑师道萨迪亚斯等人首先提出, 称为“人类聚居学”, 著有《人类聚居学概论》等著作, 并于1965年成立了世界人类聚居学会。道氏强调把包括乡村、城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住区作为一个整体, 从人类住区的“元素” (自然、人、社会、房屋、网络) 进行广义的系统的研究, 并且引入多学科理论方法, 拓宽了城市规划学的研究范畴。

“人居环境科学”就是以建筑、地景、城市规划三位一体构成核心, 以社会、文化、经济、历史、哲学、环境、地理、生态、艺术、能源等学科为外围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动态的开放的学科系统。它以人与自然的协调为中心、居住环境为研究对象。“建筑—地景—城市规划”三位一体, 通过城市设计整合起来, 作为人居环境科学的核心, 三者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 但是, 在不同的情况下又有各自的侧重点和扩展方向, 它们相互渗透融合, 从不同的途径协调人、建筑、城市、自然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吴良镛先生在《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这样定义人居环境:人居环境科学 (The Science of Human Settlements) 是以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形式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它着重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 从政治、社会、文化、技术等各个方面, 全面的、系统的、综合的加以研究。学科的目的是要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 从而“改善人类住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质量和所有人, 特别是城市和乡村贫民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更好的建设符合于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

人居环境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 是一种人类聚居形式, 它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 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 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和心理空间, 也是人类借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 是具有整体性与层次性的复杂的人工自然复合巨系统。

2.2 基本人居生态单元的概念

人聚单元包括实质建成环境 (Built environment) 和社会文化环境 (Social-cultural environment) 。实质环境是指人类利用各种材料和手段建成的人为环境, 可以触及感知;社会文化环境是指人类维持生存的延续的心智世界, 是隐性的, 两者不可分割, 相互作用, 构成了人聚单元。基本人聚单元与自然地理单元共同组成所定义的基本人居生态单元。小流域、界面、地域基因则是探讨人居生态单元内在规律的视角和方法 (见图1) 。如果我们把研究自然和社会所分别依托的时空系统称为第一与第二时空系统, 那么当我们考察自然和文化对人类的影响时就会发现, 自然使人类在地表上趋于均衡化, 而文化使人类不均衡并带来集中。在高度集中的区域中心, 生态关系解体或者人类远离生态关系。在文化高度集中的区域中心和在自然状态之下的生态关系之中, 存在着两类截然不同的时空系统:基于自然的第一类时空系统和基于人文的第二类时空系统。基本人居生态单元正是这两者相互作用下的产物。

3 生态人居环境学的概念分析

生态人居环境是充分贯彻了生态学理念的、宜人居住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居住区域的综合性环境。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物质生态环境、人文生态环境。

摘要:通过对环境的概念进行综述, 分别就人居环境科学的形成与发展、基本人居生态单元的概念作了探讨, 同时对生态人居环境的概念进行了分析, 以期指导生态人居环境建设。

关键词:环境,生态人居环境,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黄光宇, 陈勇.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2]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3]贺勇, 王竹.适宜性人居环境研究“基本人居生态单元”的概念与方法[D].杭州:浙江大学工程学院, 2004.

[4]李先进, 焦杰, 张文和.生态人居环境建设刍议[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1 (7) :19.

[5]陈圣浩, 武星宽.21世纪可持续发展生态人居环境探究[J].国外建筑科技, 2002 (3) :37-38.

生态人居环境 篇5

旌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张志庆

【摘要】农业环境保护工作,事关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县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情况虽然不是十分严重,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环保措施,构建和谐农业生态,这也应该成为旌德现代化发展中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

【关键词】农业 产地环境 污染危害 防治对策

要真正体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清山”,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快旌德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优化自然资源的配置,形成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有机结合,提升农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只有保护好农业自然生态环境,才能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效益农业和现代农业并举,为人类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1.农业环境保护污染现状

1.1农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环境污染严重

1.1.1种植业污染情况

1、化肥。施用量大,使用方法不当。据调查,我县年均使用化肥量平均 50kg/亩,远远高 于全国平均 26 kg/亩,85%以上采取撒施,造成土地板结,肥料利用率低,肥料养分易流失,地表水、地下水污染,水体富营养化。

2、农药。我县每年使用各种农药实物 97吨左右,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杀虫剂占70%。但施药器械和方法落后,大部分药液洒落于土壤表面,造成土壤中农药残留;农药瓶、袋乱丢乱弃现象严重。所以70%~80%的农药都流失在土壤、水体和空气中,污染环境和地下水。

3、秸秆。每年各种作物秸秆露天焚烧或直接抛弃约占总量的60%。这些秸秆被随意焚烧,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

4、传统灌溉方式。这种方式加重了对流域水体的污染。多数采取漫灌或串灌,导致污染面积扩大,水体污染加重。

5、农用地膜污染严重。据统计,该县2011年全县农膜使用总量达91吨,农膜被残留,地膜长期被氧化、分解出的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着空气、水和土壤。

1.1.2畜禽养殖业污染情况

在畜禽养殖业 中一是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低, 无害化处理不足20%.二是畜禽粪便流失量大。家庭或散养户未经处理的粪便露天收集堆放,经日晒雨淋,流失率约为20%。畜禽养殖产生的废水也基本未作无害化处理,造成环境和水体污染。

1.1.3水产养殖业污染情况

全县水产养殖15000多亩,没有循环用水的方式;水产养殖使用的药物、饲料、肥料等直接排向农田和河流。由于不合理的捕捞方法造成我县野生水产品产量及物种逐年减少。

1.2农村生活中产生的环境污染不容忽视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农村环境所承受的污染压力也空前加大。农村生活、城镇生活所产生的污染对农村环境形成了新的挑战。

1.2.1城镇生活污染迅猛发展

农民工进城增多,农村劳动力紧缺,城镇粪便垃圾已经难于及时清运。许多粪便垃圾未经认真处理就直接排了出去,以至于我县城中的徽水河、白沙河就明显地被污染,有时达到了劣类水质,人畜不能饮用,而且没有污水处理厂,水体普遍富营养化,导致水生植物旺盛生长,鱼虾类锐减,日益增长的生活污染可能导致人、畜、禽疾病的扩散流行。日前,桶装水市场的逐步繁荣,实际是人民生活的不幸,也是地方经济的悲哀。

1.2.2家电污染正迅速蔓延

过时的、淘汰的家电正在农村普及,但电视机、电脑设备、旧手机、各类电池、各种小家电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成份复杂的多种化合物,用后无人回收,只好任其散落到耕地和水源中。而这些家电的污染性极强,仅一个五号或钮扣小电池腐烂扩散就可污染一平方米土地,或污染数十立方米水源。

1.2.3生活中的白色污染明显增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袋装食品更多地进入了千家万户,而这些食品袋往往只是被随意丢弃,四散飘零在山林、农田、水体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也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

1.3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不断增多

我县是一个落后的山区农业县,在工业化的大潮中,为了发展经济,增强财政实力,改变被边缘化的局面,县积极主动出击,承接长江三角产业转移,引进工业企业落户。在招商引资的工作下,各乡镇纷纷建立工业园区,筑巢引凤,此举确实对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由于在引进过程中,“病急乱投医”的现象严重,一些高污染的企业被不合时宜地引进来,这些工厂工作环境恶劣且缺少防护措施,严重损害职工身体健康,更导致了农村环境污染加重。

2.造成农业环境污染的原因

现在的农村已经不是远离环境污染的世外桃源,就我县来说,造成农业环境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思想认识方面的原因,也有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

2.1环保意识不强,是导致农业环境污染的根本原因

受传统观念影响,农民的环境意识不强。温饱即足,只顾眼前利益,没有长远打算,农民的环境意识和维权意识普遍不高,对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即使认识到环境的危害性,也不知自己拥有何种权利、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长期以来,在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深处,普遍认为只有工业才会产生环境污染,因之对农业环境染污问题的认识产生偏差。

2.1.1对农药的使用在认识上的误区明显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确实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但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使农民大量使用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大量高毒农药的使用,导致的后果是,虫害天敌锐减,过剩农药流入自然环境,农产品中残留农药超标,严重影响人类安全。

2.1.2对化肥的过分依赖

在农业生产中,化肥的使用确实对农作物增产产生过重大作用,但大多数农民对平衡施肥知之甚少, 不能根据作物生长规律、土壤养分状况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只是一味单纯地加大剂量盲目施肥, 结果造成化肥利用率不高。过分的使用化肥,让人们丢掉了过去使用农家肥的传统,其直接的后果就是使土地严重酸化、板结,土地自身肥力不断下降。

2.1.3对环境污染危害性认识的不足

环境污染的危害,在没有危及自身利益或自身安全前,很多人都没有将此当回事,普遍

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明哲保身处世哲学,对污染事件听之任之,不加关注。由于认识的不足,关注得不够,农村环境污染现象时有发生。

2.2体制机制不健全,是导致农业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当前造成农业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发生,很大程度上是体制机制不健全引起的。

2.2.1农业环境产权的失灵

在现实条件下,资源与环境问题大多不是市场缺陷造成的,而是产权界定不清的结果。由于缺乏排他性的产权安排,所有相关的人都有监督的责任,但监督的成本往往独自承担,监督的效果却由大家共享,导致“搭便车”行为。

目前,我国的农业环境产权失灵十分普遍,一是由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农业环境的范围不易确定,其产权边界也难以确定或确定成本较高;二是目前农业环境产权还没有从农村土地使用权中独立出来,仍然依附于农村土地使用权,因此造成农业环境产权的所有者过多而难以确定单个农业生产者的权利;三是产权的明确性和排他性要求对侵权行为能够进行惩罚和赔偿,然而农业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与赔偿往往是非等价的。

2.2.2环境保护经费保障体制的不足

农业环境保护是一种为社会提供集体利益的公共物品或劳务,这种物品或劳务一旦被生产出来,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被排除在享受它带来的利益之外。而纯粹的个人主义机制使得农业生产经营者不会主动为它付费,这就造成了农业环境保护这种公共物品的生产严重不足,有时甚至会出现供给为零的局面。因此,在农业环境保护经费保障机制上,政府理所应当地成为主体。而这种保障,既与政府的环保意识有关,更与政府的财政实力有关。由于经济实力的不足,导致财政实力的不足,是一种典型的“吃饭”财政。这样的一种现实条件,严重制约了财政对环保工作的经费投入。有限的污染防治经费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城市的环境污染却向农村扩散, 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的资金。

2.2.3政策法规和机构标准不健全,管理力量薄弱

现行有限的农村环境污染控制政策,没有充分考虑到农民的需求和参与。有关农村生态环境的立法缺位,对于农村养殖业污染、塑料薄膜污染、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农村噪声污染、农村生活和农业污水污染、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立法基本是空白。虽然许多乡镇也建立了环保机构,设立分管领导,但是多属空架子,监管机构和人员不足,没有明确的职权和相应监测设备,基本没有履行环保职责。

此外,农业环境执法队伍建设还很薄弱,执法力度有待加强,执法不严、有法不依的问题还相当突出。

3.加强农业环境保护的对策

3.1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体系建设

3.1.1加快农业环境保护法规的建设步伐。

虽然我国《环境保护法》、《农业法》等法律、法规对农业环境保护做了某些原则性的规定,但由于对农业环境保护工作规定不系统、不具体、针对性不强,在实行工作中难以有效实施。因此,尽快制定较为完整、具体、针对性强的农业环境保护法规,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规范,建立起切实可行的保护制度并以国家强制力作保证,才能逐渐消除污染,有效地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

3.1.2加强农业产地环境管理执法。

首先要加强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的能力建设,配备必要的装备,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其次进一步加强执法力度,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第三做好法制宣传

和执法检查,不断增强群众保护生态环境意识,形成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和监督管理机制。

3.1.3加强农业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

我国已经制定和颁布了一些环境标准,包括农业环境质量和污染排放标准,主要有《渔业水质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等。对于现有的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和保护农业环境需要的标准,应当及时进行修订。同时,还要根据实际需要,制定一些新的标准,如《农田大气质量标准》、《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等。此外,还应根据各地农业环境特点制定地方环境标准。

3.2农业污染及防治

3.2.1加强农业病虫害监测,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现代农业生产中,农用化学物质的投入对保证农业增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过量或不合理使用也会造成农业环境污染,影响着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减少农药污染的措施:①加强病虫监测预报,及时发布信息,指导农民防治和合理使用农药;②提倡综合防治,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积极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新技术;③科学合理用药,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④认真贯彻农药安全使用标准,按规定使用农药,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3.2.2科学使用化肥,增施有机农家肥

通过土壤普查和土壤养分监测,推广使用配方施肥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的流失和挥发。同时,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工程,采取堆腐还田、牲畜过腹还田、沼气发酵还田、食用菌生产等措施。在科学施肥的基础上注重水土保护,发展节水农业,不断改善土壤环境。

3.2.3积极推广和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技术

要因地制宜,统筹安排,科学规划,以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为主攻方向,不断培育优势产品产业,通过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农业生产过程等环节的管理,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控。全面推广普及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力度,建设成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示范基地县。

3.2.4 示范推广生态农业新技术,不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在农村大力沼气生态建设,把“一池三改”技术落实到位,沼气建设与庭院经济开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结合起来,彻底改善人居环境。

3.2.5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规范农业投入品市场,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以及肥料、农药、饲料、兽药合理使用准则等相关法规,强化对农业投入类产品市场的监管,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和农产品的危害。

3.3控制并消除工业污染,严格执行环保法,努力调整工业结构

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一是对已有的规模小而污染重的企业应当痛下决心关闭。同时加强监督,对不使用治污设备,偷排污染物的企业要重罚,相关责任人要严肃查处。二是在招商引资中,要有选择地引进低污染企业或有治污防污能力的企业。三是要根据环境承受能力编制好经济发展计划,严防单个企业排放合格而整体污染的现象发生。在调整产业结构中,重点发展轻工业、深加工业、高科技企业。

3.4加速农村沼气池和生物肥料厂的建设,切实解决生活污染

城镇粪便是主要的污染源。因此,在沼气池的推广利用中,既要考虑到这是农村新能源开发的一个主要目标,更要想到这是治理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手段。条件许可的乡镇,可建

立大型沼气池,统一处理粪便,然后给农民补贴让其运去当肥料。这也是工业支援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具体化体现,这一措施比建污水处理厂投入小,运行经济、灵活、有效,更能满足小城镇环保的需要。同时也可节省大量化肥,减轻化肥供应的紧张感,减少国家的能源压力,也减少城镇生活废弃物对农业环境的威胁。

3.5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规模畜禽养殖场有机污染。

各级农业部门要采取措施,对规模畜禽养殖场加强管理。一是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对新建大型畜禽养殖场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执行“三同时”制度,使其尽可能远离饮用水源、河流。二是采用先进工艺,增设污染处理设施,对现有畜禽养殖场的粪便进行处理和综合利用。要大力推广畜禽粪便厌氧发酵和商品有机肥生产等成熟的技术,建立大中型能源环境示范工程。

3.6合理利用农业资源,资源利用与保护相结合首先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切忌掠夺式地使用耕地;其次在利用生物资源时应做到利用与繁殖相结合,旌德生物资源很多,可利用的野生动植物不计其数,在充分利用生物资源时,应尽可能地采取驯化,设立保护区等措施,以确保植物、动物的多样性和原始基因的多样化。第三要加大山溪、河流、山塘、库坝等水域的综合治理,确保本县山青水秀。第四在城镇、工业的发展中要把生态保护、农田保护作为规划范畴。要把环境保护作为重要工作来抓。要充分利用好旌德生态好的优势,发展生态养殖,生态旅游业,达到生态利用与保护的统一。

二〇一二年六月五日

作者简介:

张志庆男安徽旌德人1957年10月出生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在旌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 邮编:242600 Email:jdzzq001@163.com

Protect agricultural zoology environment to build the beautiful environment of the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security system

Jingde Count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 Zhang Zhiqing

[ Abstract ]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the issue involves r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My county agricultur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ollution is not serious, but there are also problems not to be ignored.Therefore, improving the ideological understanding, strengthens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agricultural zoology, this should also b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Jingde should not be neglected in an important work.[ Key words ]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 measures

参考文献

[1]邵文杰等.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治理迫在眉睫.光明日报,2000-06-13

[2]张彦涛;张旭东 黑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现状调查分析《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 第06期

[3]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2001

浅析林业生态工程与区域生态环境 篇6

【关键词】林业生态工程;区域生态环境;概念;基本原理;发展趋势

生态林业工程为了能够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的综合效益,其研究和工作的内容不仅仅是绿化造林,还包含利用各种新科技研究出更完善的造林技术。要想培养出一个纯天然的森林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的,森林中的各种生物物种经过漫长的竞争,优胜劣汰,所以,最后能够形成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但是一旦外界的各种干扰因素超过了森林系统自身能承受的极限时,生态平衡就会被打破,所以对生态林业工程与区域生态环境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1.林业生态工程与区域生态环境的概念

林业生态工程是在生态学和系统科学的研究基础上,掌握了自然资源的生态环境特征,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将森林中各种生物物种进行人工匹配,从而形成稳定的人工合成的生态系统,在这一系统中,主要是以木本植物的生长为主,创造其高效的生长环境。林业生态系统工程有着极大的存在价值,因为它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并没有忽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而是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工艺将三者并抓,达到多赢的结果。

区域生态环境工程的位置是不可替代的,其潜力也是无限的,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我国各个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的空间分布,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情况与特点,我国生态环境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林业培养基地及树种的选择,如何科学合理地控制林木的种植密度,如何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以及解决水土流失做好水源的涵养问题,如何更好地恢复灾害地植被,对河岸道路进行严密防护、海岸防护的配置与构建技术等。

2.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2.1系统论原理

生态系统论原理主要具有,结构的有序性以及系统的整体性这两个特征。结构的有序性是系统理论原理中很是典型的一个特征,因为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它必须要有一个明显的边界,这个边界可以是系统本身划分的也可以是认为划分的,在所规划的这个边界内,其间的功能是相对对立的。每一个系统都是由两个或以上的组成部分所组成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是又有相互依存的复杂关系。人工的林生态系统,包括了森林的各种生物以及森林环境这两部分,而这两部分自身又包括了许多组成分。

系统的整体性是显而易见的,稳定高效的系统各组分之间在功能上有着明显的分工,但是又能够相互协调,这才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也只有具备整体性的系统才能够顺利转换各种能量和信息,实现整体的稳定有序的运作。对于一个整体而言,如果其中某部分发生了变化,那么其它部分必然也会受到影响,最终会使得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影响甚至被破坏。

2.2环境因子的综合性

自然界中众多的环境因子都有自己的计算单位,每个因子也都能够对生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林业生态工程中,不仅仅要考虑到每个因子的影响作用,更应该将众多因子对生物群落所起到的综合作用。这种综合影响的作用是不同于单因子影响的,而日后林业生态工程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就是如何进行多因子的综合影响评价。

2.3食物链原理

食物链与食物网是生态学的重要原理,食物链与食物网中的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使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于植株之中,被称为生产者,在林业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各种生物都是有着捕食与被捕的关系的。绿色植物被草食动物所食,草食动物被肉食动物吃掉,植物和动物残体又被小动物和低等生物分解,以这种吃与被吃关系形成的关系称之为食物链关系。

2.4扩大视野,修正传统林业概念

我国大农业范畴一直存在着一个传统观念,农业是粮食,林业就是大木头,畜牧业就是鸡鸭鹅猪类的畜养,林业越来越萎缩,概念越来越窄,专业越分越细,将一个森林大系统分割得零零落落,把很多本来属于林业范畴的东西都拒之门外,这是极为不利我国林业的发展的。林业生态工程的主要目的就是把林业作为一个完整的大系统,归还林业的本来面目,发挥林业的综合功能。

3.对林业生态工程与区域生态环境未来的展望

对森林生态环境的加强是现代林业生态工程的突出特点,大多数国家的林业发展都在做出新的选择, 进行深刻革新。无论是提供林产品、保持森林生产力的稳定和增长, 还是发挥森林的环境服务功能,无论是营造各种类型的人工林, 还是对现有森林进行经营管理, 按照持续发展的要求,都须建立和维持一个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使人类的利用和干扰保持在森林生态系统可容忍的限度内。

一些发达国家对区域生态环境和林业生态工程的综合治理上,进行了有效的治理,发展了工程绿化的快速化技术和水土流失的有效工程措施,从而为以森林为主进行森林工程的流域治理。因此,水资源的改良、保护及有效利用与生态环境的治理之间的结合,将成为未来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样才能更充分和有效地发展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从而促进区域间的协调发展与生态安全。此外,森林的多种经营之间成为各个国家林业的主要研究方向。我国对林业生态工程的多年来的研究,使得我国获得了举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和应用性,但是,在工程的生态稳定、高效和发展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和调整,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近年来,随着林业生态工程在我国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成绩,但是,也随之提出来更新的发展要求,因此面临着一定的发展难点和重点:人工防护林的稳定有待于进一步的维持和完善;干旱区域林木水分的分布与调整,尤其是土壤与植被水文的生态过程;区域间的森林植被在建设过行程中的生态用水与其适宜度之间的关系;抗性植物的材料繁育和选择;对地区性的防护林重建和恢复进行合理、科学的生态经济评价。

4.结语

对生态林业工程和区域生态环境的研究是极为必要的,生态林业工程能够在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又能够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秉承了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能够创造出良好的大自然环境,而且可以推动和促进林业经济的进展,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正是当代林业发展所必须的,积极宣传和促进林业生态工程的健康发展,从而实现人类和自然地和谐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集优质建材、纸材、环保、绿化于一身的新型速生树种—美国实心竹柳[J].农村新技术,2013(01).

[2]闵学文,崔星,赵辉.利用林业生态工程学原理构建塞罕坝机械林场生态林区的探索[J].河北林业科技,2010(05).

西部生态环境的生态补偿分析 篇7

一、西部生态环境发展现状

西部生态环境作为一个区域完整性系统的存在是其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耦合, 因此可以把约占全国国土面积71%的西部十二省的生态环境视为一个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演替大概经历了原始型区域生态经济结构、掠夺性区域生态结构和协调性区域生态经济结构三种类型。而目前西部生态环境这一系统正在逐步转向积极地协调性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可以看出, 这个生态系统主要包括黄土高原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原寒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等地区, 其生态环境脆弱、复杂、矛盾突出, 水土流失、荒漠化、生态多样性减少等问题捉襟见肘。同时西部又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湖泊、湿地、草原、林地等生态区众多, 许多地方属于限制开发或禁止开发的生态区, 同时还存在诸多的自然灾害, 地震、泥石流等频发的地区。面对这些状况有必要通过一系列生态补偿与生态重建措施的补救实现西部生态经济系统的完整性和协调性。

一个区域生态经济系统主要受制于人口、环境、资源、科技四种要素, 西部生态经济系统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较少的人口但同时面临着的环境的恶化和科技的不发达的现状,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 四种要素作为一种资源具有资源的稀缺性, 也就决定着这些要素无法满足长期经济增长的需求, 所以需要建立一系列适合于协调性区域经济结构发展的科学的生态补偿机制来逐步克服资源环境带来的巨大机会主义成本。

西部生态环境作为中东部地区的生态屏障和全国资源开发的主要供应地, 特别是三江源等高原冰川地区对于区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和生物多样性的作用十分重要。三江源拥有丰富的自然与文化遗产, 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态区域之一, 并为中国和世界提供高价值的生态服务。其对区域气候变化甚至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突出, 主要表现在全球变暖、气候变化、极端天气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的影响, 因此其重要性与生态地位不言而喻。

总之, 西部生态经济系统具有其明显的特殊性, 西部的生态环境不同于全国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 其生态作用与影响范围较广, 西部生态补偿与生态修复并不能由西部独立完成。因此生态补偿的机制、模式和发展方向应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统筹全局, 避免出现照搬照抄的形式主义和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后果。所以西部生态经济系统面临着局部改善、整体脆弱, 区域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受阻碍的现状。

二、西部生态补偿的现状及问题

1. 生态补偿的内涵

生态补偿是以保护生态系统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 依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生态破坏和发展机会成本等因素, 运用财政、税收、补贴等市场手段, 调节生态保护者、受益者、破坏者的利益关系。生态补偿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领域、多学科的创新理论, 涉及经济学的外部性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生态学的生态环境价值论、生态系统服务理论, 还有法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 所以中国生态补偿的理论需要在特定的国情、国策等一系列客观环境和制度机制上进一步完善。

2. 生态补偿的机制

“当西班牙的种植场主在在古巴焚烧山坡上的森林, 认为木炭作为能获得最高利润的咖啡树的肥沃足够用一个世代时, 他们怎么会关心到, 以后热带的大雨会冲掉毫无掩护的沃土而只留下赤裸裸的岩石呢?”, 在自然辨证法论文中, 恩格斯所要揭露的正是生态环境所遭受的掠夺性破坏, 因此有必要对具有强外部性的生态环境设置相应的机制以满足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要求。

建立生态补偿的机制就是要求生态经济系统成为一种协调性的自适应系统, 而构建这种机制就需要一定的制度来维系。康芒斯认为可以把制度解释为集体行动控制个人行动, 生态环境作为一种公共物品, 由于存在个人的公共物品偏好和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 因此就形成了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的冲突, 所以通过一系列的制度的确立就可以一定程度上强制或约束个人行为, 由此减轻生态环境的负外部性。

构成生态环境的江河、草原、湿地等是典型的公共资源, 公共资源不是由个人控制的, 并且不可以付费就使用。由于自由使用的原因, 外部性就产生了, 当前对资源的过度使用损害了那些可能在未来使用他的人。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当社会边际成本大于个人边际成本时就出现了明显的负外部性, 大规模的环境恶化正是负外部性的表现。但是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 (1960) 一书中明确提出交易成本存在, 生态补偿的机制运行需要一定的交易成本来完成, 主要包括财政补偿、政策补偿、教育补偿等方式, 根据科斯第二定理, 生态补偿的制度形式会带来不同的生态资源配置效率, 因此生态补偿的绩效关键在于生态保护成本与环境治理成本。

由于生态公共品外部性的特性, 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是缺乏效率的, 因此政府便成为了生态补偿的主体。政府需要对特定对象包括保护者、受益者、破坏者等制定一系列的规则, 那么作为个体关注的就是他们所面对的激励。在经济学中, 重要的是激励 (incentives) , 而不是用意 (intentions) , 好意的行为经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7]。所以一种合适的激励机制无论对于政府还是补偿对象利益双方都是生态保护成本最低和生态资源配置效率最优。

可以看出, 生态补偿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生态公共品的外部性和减少公地悲剧的发生, 所以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明显的优势。

3. 生态补偿的瓶颈

生态补偿机制在运行时需要克服一系列经济生产性活动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外部性, 因此生态补偿就面临着生态承载力同经济生产性活动和生态环境的瓶颈制约。

生态承载力又称生态容量, 是指在不损害有关生态系统的的生产力和功能完整的前提下, 可无限持续的最大资源利用和废物生产率。在市场自发条件下, 生态承载力同生态经济系统所能提供的供人类生产生活的资源与消耗废物的生态生产性土地 (ecologically productive land) 共同构成了一个非合作博弈, 具体表现为生态赤字和生态盈余两种零和博弈, 而生态补偿需要解决的是生态赤字的问题, 所以生态经济系统所面临的生态承载力同生态生产性用地的取舍问题构成了对生态补偿的要求。

另一方面, 环境库兹涅兹曲线 (KEC) 的倒U模型说明了生态环境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不均衡等一系列有关生态承载力的关系。KEC模型假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污染水平会随着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的增加而上升,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 随着收入的上升污染水平又会下降[9]。这一模型揭示了生态经济系统中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互博弈的关系, 表现为先污染后治理式的经济发展还是环保式经济发展的选择问题。这同样是西部生态环境所面临的生态承载力同生态环境保护的选择问题。

人类生活和所有的人类活动都依赖于自然, 人类要想可持续的生存必须生活在大自然的承载能力之内。陈洪进, 严志强也认为生态环境是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自然承载人类影响的能力和自我恢复力的重要因素, 因此生态经济系统要将生态系统的价值反馈于生态环境的自我保护上, 形成一种生态自组织系统以促进系统内部主客体之间的非零和博弈实现均衡和正外部性的影响, 最终使生态经济系统运行时不断克服生态补偿机制运行时的瓶颈制约, 实现经济系统生态化、生态系统经济化的可持续发展。

4. 西部生态补偿的现状

目前我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2000) 、《退耕还林条例》 (2002) 等基本法律制度或纲要和各地方条例。同时《生态补偿条例》草案成型正等待审议通过, 可以说是对生态补偿机制与实施提供了直接的法律依据。

但是目前生态补偿的方式主要采取财政转移支付补偿方式, 同时存在着农牧民保持生态效益的动力不足、毁草毁林现象频发的现象和补偿资金的支付不到位、支付年限存续问题。以退耕还林政策为例, 国家实行退耕还林资金和粮食补贴制度, 在一定期限内无偿向退耕还林者提供补助。具体主要是, 在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和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分别是每年每公顷2250公斤和1500公斤, 现金补助是每年每公顷300元, 种苗和造林费补助标准为每公顷750元, 补助年限为5年到8年。2007年到期后, 国务院下发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 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现金105元;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现金70元。原每亩退耕地每年20元生活补助费, 继续直接补助给退耕农户, 并与管护任务挂钩。补助期为:还生态林补助8年, 还经济林补助5年, 还草补助2年。同时国家又对相关配套措施进行了规划和调整, 但从整体上看, 退耕还林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状况长期难以改变, 退耕还林政策处于拉锯战的状态。

纵观西部生态补偿大局, 以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补偿政策还正在完善中, 其他方面的生态补偿政策、实施等参差不齐, 与其对应的各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也面临着长期难以改变的格局, 西部生态补偿的现状不容乐观。

5. 西部生态补偿的问题

从退耕还林政策到全国大范围的进行生态补偿, 在区域性的生态补偿中, 补偿资金、补偿标准、补偿方式和补偿原则等方针措施上各地区还存在争议, 补偿资金被挪用、农牧民无法得到真正补偿的现状依然存在, 各方面生态问题依然严峻, 所以实施有效的生态补偿策略、改善西部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十分必要。

我国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重点区域有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矿产资源开发区和流域环境的保护, 但目前还没有全面深入各领域, 因此生态补偿的实施还没有囊括各个方面, 缺乏必要的针对性和可持续性。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的退耕还林工程运行十多年来成效显著, 农牧民生活改善、退耕面积扩大、水土保持有所改善, 但又面临着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问题。因此生态补偿需要巩固生态补偿的阶段成果和因时制宜、推陈出新的指导方针与政策, 另一方面针对生态补偿的后续问题所要进行的科研、策划、科技等方面的扶持在一定程度上缺少有效性和及时性。针对经济要实现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承载力的现状, 西部生态补偿还面临着诸多问题。

三、健全西部生态补偿的新对策

1. 建设生态价值观

促进经济系统生态化、生态系统经济化和生态补偿有效化, 首先要建立生态价值观。生态价值观主要表现为生态补偿客体在精神层面对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的深入认识, 通过政府完善的政策导向、广大群众特别是农牧民的认知和全方位的生态补偿驱动, 以此形成一种自觉主动维护生态环境的心理共识, 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结合, 加速生态产业化的建设, 更有效地的实现与创造生态价值。!!!!!!

2. 实行生态的对口补偿!!!

生态补偿要建立一套对口补偿、横纵结合的补偿制度, 即通过中央对地方、发达地区对发展地区和东部地区对西部地区的横向与纵向结合政策, 明确最直接的补偿主体, 对西部生态补偿区进行对口补偿。当前生态区补偿不对口正是生态补偿难见成效的最主要原因。不合理的生态补偿政策即使耗费再多的保护治理成本也难见成效, 因此补偿的针对性、科学性对于西部生态经济系统的补偿激励机制的作用至关重要。

3. 寻求生态补偿的帕累托改进!!!

生态经济系统自身的运行与发展由于存在路径依赖, 同时政府方针政策又存在一定的时滞性, 因此当生态经济系统面临市场失灵时, 就会导致市场引导、政府干预并行的方法也无法解决生态系统的恶化。由此可以看出实施生态补偿政策并不是最优的机制, 因此要不断挖掘新思维、加快改革与创新, 同时通过区域或国际合作、政府和市场配合, 形成与生态补偿政策互补的组合策略, 最终实现生态补偿的帕累托改进。

4. 加快生态实验区的建设

目前, 国务院会议决定建立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实验区, 这就加速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西部生态文明保护的建设, 所以要继续稳步加快生态保护试验区的建设, 并对中国可持续发展试验区的先进示范区所形成的示范效应进行推广, 加强各试验区的合作, 实现生态补偿实施的合理性和创新性。

总之, 健全西部生态补偿机制、实现西部生态经济系统资源环境的优化配置, 要坚持实事求是、全面发展可协调的要求, 才能保持西部生态与经济的科学性, 促进生态承载力内的西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构建西部地区生态补偿机制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 2007, (44) :2-10

[2]胡宝清, 严志强, 廖赤眉.区域生态经济学理论、方法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5

[3]吕植.在三江源建立中国首个生态特区[J].中国改革, 2011, (6) :78-80

[4]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生态补偿原理与应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5]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1

[6] (美) 罗伯特?S?平狄克, 丹尼尔·L·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 (第七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7] (美) 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 卡尔?E?沃尔什.经济学 (第四版) 上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8]谢鸿宇, 王羚郦, 陈贤生.生态足迹评价模型的改进与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

生态人居环境 篇8

纳米尺度的物质进入生物、环境以后, 与生命体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以及所产生的生物环境效应, 是一个新兴的、典型的学科交叉领域[7,8]。纳米生物环境效应的研究必须与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步进行;纳米技术有可能成为人类第一个在其可能产生负面效应之前, 就已经认真研究过, 引起广泛重视, 并最终能安全造福人类的新技术[9,10]。

1 纳米材料对生态环境的暴露

纳米材料的产生主要集中在实验室制备、工业生产、工业应用后未进行回收和含纳米材料废弃物排放, 进入环境中的纳米材料会扩散到空气、土壤和水等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并在其中沉积下来, 也就是说生态系统中的任何一个组分都有可能受到纳米材料的暴露并在其内积累。图1总结了纳米颗粒在环境中可能的分布行为和传播途径。

图中黑圆点代表纳米材料, 数字代表其各种环境过程。 (1) 大气与地表间的交换; (2) 大气输送; (3) 土壤中迁移扩散和渗透; (4) 土壤中转化; (5) 陆生生物吸收富集; (6) 地下水中迁移和转化; (7) 地表径流; (8) 水体与土壤间交换; (9) 水中分散与悬浮; (10) 水中团聚与沉淀; (11) 水体中转化; (12) 水生生物吸收富集; (13) 人体暴露。

进入环境的纳米材料可以在大气、土壤以及水体环境中迁移、转化并最终蓄积下来, 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 通过食物链可对低级生物到高级生物产生不同的影响 (图2) [11]。生态系统中可能受到纳米材料影响的种群数量十分庞大, 其后果可能是对个体、群体甚至是整个生态系统的损伤或破坏。作为生态系统中进化等级最高的人类来说, 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处于支配的地位, 而人类作为生态系统中绝对的消费者, 很有可能通过摄食、呼吸等行为受到纳米材料的暴露。

纳米材料进入大气后, 一部分直接被动物体吸入, 由于粒径较小, 纳米材料可在生物体各系统间迁移, 最终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而与各组织器官发生作用, 对肺、肝、肾心血管系统等造成损伤[12]。由于纳米材料粒径小, 表面积大, 因此进入大气的另一部分纳米材料可吸附空气中其他污染物, 部分呈悬浮状态纳米材料被动物体吸入可以再次引起损伤, 部分纳米材料由于吸附作用而发生团聚沉降至地面水体和土壤, 从而增加了纳米材料对水体和土壤的暴露。

由于部分纳米材料具有光催化氧化能力, 因此可以用于印染、造纸等污水的处理, 同时也可能造成对水体的暴露。表面修饰、团聚、分散都将影响部分纳米材料在环境中的行为。通过表面修饰而增加纳米材料的稳定性使得纳米材料均匀分布于水体中, 经过一些表面修饰或体相修饰, 纳米材料可以具有亲水性, 从而可以悬浮于水中, 所以进入水体的纳米材料可以呈悬浮状态直接对水生动物和水生植物产生影响;纳米材料颗粒物发生团聚, 使得纳米材料更加容易沉降至水体底部, 增加了底栖动物对纳米材料的暴露和蓄积, 并且通过水生生态系统食物链逐级传递, 最终可造成人体对纳米材料的暴露;纳米材料还可与水中其他物质结合, 如镉、砷等[13,14], 从而增大对水生生物的损伤。

在土壤中大部分纳米材料的迁移或过滤主要分为两个步骤:碰撞和吸附。吸附是纳米材料和土壤间的静电相互作用的结果, 碰撞的机制可以分为表面筛选、过滤筛选和物理化学筛选。如果纳米材料由于自身尺寸而不能穿过介质, 则将在介质表面形成一个过滤块或表面薄层。可以通过介质的纳米材料经过在小孔隙中的筛分或过滤而被机械地清除。对于小的纳米材料, 物理和化学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较小的纳米材料主要通过布朗扩散进行迁移, 其碰撞过程分为[15]:扩散、拦截和沉降。可通过孔隙的纳米材料将进入地下水体, 不可通过的将被拦截在土壤中, 由于纳米材料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可能会杀死根瘤菌、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等有益菌类, 影响土壤肥沃能力, 也有可能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 防治重金属离子, 防治重金属污染, 部分纳米材料也可能被植物根系吸收, 通过循环送至植物各部位, 通过食物链的传递, 最终造成人体的暴露。

2 纳米材料的生态环境效应

生态环境是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关的生态系统所构成的自然环境。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活动使得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对人类健康自身也产生严重影响。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 人类逐渐认识到需要使用新的材料和方法进行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是新兴科技产业之一, 纳米材料所具有的特殊效应, 使得他们在环境保护、污染治理等领域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纳米材料特有的理化性质也使得人类很难预测其对环境可能造成的不良效应。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 使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空气、水、土壤、废物处理、食物链等方式进入生态环境, 从而对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由于纳米材料的种类众多, 若从总体上研究纳米材料对生态环境效应, 将会太过笼统, 从而失去研究的实际意义。因此, 选择几种典型纳米材料如纳米TiO2、纳米ZnO和纳米碳管的普遍生态环境效应, 如对陆生植物的影响、对水体及水生生物的影响和对土壤的影响。

2.1 纳米碳管对水生生物的毒理学效应

纳米材料对环境的暴露必然会导致一部分纳米材料进入水体, 从而造成对水生物如水生动物、浮游植物和水生微生物的暴露, 并对它们产生一定的毒害作用。以纳米碳管为例研究纳米材料对水生生物效应和毒性具有现实意义。

2.1.1 纳米碳管对水生动物的毒性研究

Zhu等[16]测定了0.1~200μg范围内MWCNT与贻贝棘尾虫的存活率曲线。发现当MWCNT浓度高于1.0μg/mL时, 对贻贝棘尾虫有剂量依赖的生长抑制作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证明纳米碳管损伤了细胞大核和细胞膜。用扫描电镜观测细胞超微结构变化, 发现小核因损伤而消失, 损伤的大核染色质发生收缩, 原来分散的核仁相连且出现空洞;线粒体的部分脊消失, 内部出现空洞。实验发现纳米碳管唯一定位于细胞的线粒体, 因此, 大核、小核和细胞膜的损伤以及细胞的生长抑制效应很可能是由于MWCNT唯一定位于线粒体进而引发线粒体损伤所导致的结果。此实验说明了MWCNT对水生动物的显著毒性作用。

2.1.2 纳米碳管对浮游植物的毒性研究

目前, 关于纳米碳管对浮游植物的毒性影响研究较少。浮游植物作为水环境中重要的生产者, 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占重要的地位, 纳米材料对浮游植物的毒害及浮游植物对纳米颗粒的积蓄均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整个水生生态系统。Baun等[17]用超纯水和池塘水制备的SWCNT悬浊液进行研究, 未发现纳米碳管对藻类有毒性作用, 原因可能是在两种体系中, 碳管都团聚成了更大的颗粒, 游离存在的纳米级碳管太少, 不足以发现其毒性的存在。所以关于纳米碳管对浮游植物是否存在毒性, 还需要进行更加合理精确的实验加以验证。

2.1.3 纳米碳管对水生微生物的毒性研究

微生物在维持水生生态平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项关于碳纳米材料微生物毒性的研究分别在河流和工业废水两种水体中进行了评价。其评价的4中碳纳米材料分别为:SWCNT、MWCNT、富勒烯水相和胶状石墨。研究者观察了4种材料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的细胞毒性, 并评价了碳纳米材料在自然水体和工业废水中对微生物的潜在影响。发现SWCNT在所研究的四种细菌 (革兰氏阴性的埃希菌属、假单胞菌;革兰氏阳性的枯草芽孢杆菌和葡萄球菌) 的单一培养体系、自然水体、工业废水中都能产生比其他3种碳纳米材料更强的细菌毒性, 使细菌失活的比例最大;MWCNT对不同属细菌的毒性差异很大, 总体来说毒性中等。纳米碳管在水体中的毒性与天然有机物、离子强度、pH、温度等环境条件有关, 生态环境的组成与菌落构成对纳米碳管的环境毒性也有重要影响[18]。

2.2 纳米TiO2对陆生植物的影响

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在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以及环境改良过程中发挥着中重要的作用。随着TiO2纳米材料的工业化生产和广泛应用, 研究其对植物的影响具有重大意义。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 一定量的TiO2纳米材料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 主要是因为纳米级TiO2具有很强的光催化氧化能力, 在光照条件下, 表面可产生大量的羟基自由基 (·OH) , 植物所处环境中的自由基含量的升高可直接作用于植物体或诱导植物体内自由基含量的升高, 自由基含量的大幅升高对于单细胞微生物而言有明显的杀伤效应, 因而可杀灭菌类。

但对高等植物而言, 一方面自由基有可能作为一种信号, 激发植物的多种生理功能, 这对维持植物的正常健康生长与对自然界环境因素变化的应答是必需的;另一方面很多研究表明在逆境条件下, 植物体内自由基含量会应激提高, 从而诱导植物体内抗氧化系统活力的提高。抗氧化活力的提高一方面可清除过量的活性氧, 同时又提高了植物的抗逆抗病与抗病虫害等能力[19]。但当环境胁迫过强时, 大量的自由基超过了抗氧化系统的清除能力, 自由基将直接攻击蛋白质、DNA、脂类等多种生物大分子, 引起体内脂质氢过氧化物含量的增加, 损伤有机体, 甚至造成有机体死亡, 且当TiO2纳米材料的暴露剂量达到一定程度时, 可能堵塞植物叶片的气孔, 改变植物的气体交换及光合作用, 影响植物生理功能。因此, 需要将TiO2纳米材料的暴露量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2.3 纳米ZnO对细菌的毒性

ZnO本身具备良好的抗菌特性, 对革兰氏阴性细菌和阳性菌都有抑菌效果, 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菌效果更强。当ZnO尺寸降到纳米级时, 其抗菌活性呈增强趋势。因此, 纳米ZnO污染会对生态环境中的细菌产生破坏。目前关注纳米ZnO对细菌的毒性, 已经逐步揭示出其细菌毒性的特征和机理。

2001年, Yamamoto[20]比较了不同粒径的ZnO (直径为0.1nm、0.2nm、0.3nm、0.5nm和0.8nm) 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毒性。通过测试培养体系的电导率, 来确定毒性 (通常培养后电导率开始增加的时间越长, 毒性越大) 。对于同一尺寸的ZnO, 浓度越高, 电导率开始增加的时间越长, 毒性越大, 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纳米ZnO的粒径越小, 电导率开始增加的时间越长, 毒性越大。这个实验说明随着粒径的减小, 纳米颗粒的毒性呈增大趋势。细胞壁更厚的革兰氏阴性菌对纳米ZnO的尺寸更敏感, 尺寸效应更加显著。

[ (a) - (b) 纳米ZnO颗粒进入大肠杆菌内; (c) - (d) 纳米ZnO颗粒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引起细胞壁的破坏]

一种观点认为纳米ZnO由于静电吸引而黏附在细菌表面, 破坏细胞壁, 影响细菌生长。2006, Brayner等[21]利用TEM等技术直接观察纳米ZnO (直径10~15nm) 对大肠杆菌生存状况的影响 (图3) 。他们发现纳米ZnO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 具有剂量效应。TEM观察发现纳米ZnO可使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的细胞壁降解, 增大了细胞壁的通透性。同时还观察到纳米ZnO在细胞壁的聚集以及渗入。

3 纳米材料的控制体制

为了减少纳米材料带来的潜在危害, 应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纳米材料的控制体制是建立在毒理学或健康效应数据的基础上, 并且结合工人的接触评价, 综合判定危害的程度。具体的控制流程包括:上市前的检测、工艺控制、个人防护装备和生物监测与环境监测。

3.1 上市前的检测

上市前检测是在对产品进行大规模生产之前进行的健康风险评价, 也叫生产前监测, 或称建设项目预评价。现在已经有人提出了纳米材料初级毒性检测的方法, 如体外实验 (细胞和非细胞) 、体内实验等[22]。通过初级毒性检验来进行初步的排查, 对那些有危害的产品加以控制。但是, 纳米材料的种类繁多, 逐一排查可能并不现实, 因而需要对纳米材料已知和未知的生物学特质进行回顾总结, 并且反复实验, 以此来归纳总结纳米材料的特性, 并根据已知影响毒性的因素来预测、推断它的毒性。

3.2 工艺控制

设备和生产工艺的最初设计应考虑到减少工作人员的暴露, 通过合理的设计来减少工人的伤害, 例如将密闭尘源和局部抽风相结合, 防止纳米材料粉尘外溢。抽出的含尘空气要经过滤装置后排入大气, 其中过滤装置能有效去除纳米材料生产过程中含有的纳米颗粒。对于逸散沉积下来的纳米材料, 可以使用真空吸尘器或湿式作业方法进行清除, 尽量减少纳米材料粉尘扩散到外界。

3.3 个人防护装备

即使事先对有些纳米材料进行了降低毒性处理, 仍然需要努力的防止它们进入人体, 因为许多纳米材料不能进行类似的减毒处理, 同时职业接触和环境接触都是无法完全避免的, 表面包覆层的保护作用也并非完全可靠。因此, 为进行纳米材料生产的工人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是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是指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为防御各种职业毒害和伤害而在劳动过程中穿戴和配备的各种用品的总称, 如防护口罩、手套和防护衣等。在某种意义上, 它是保护工人避免接触有害物质的最后一项措施。考虑到工厂纳米材料健康危害的不确定性及制定工人暴露限值资料的局限性, 对于那些没有工业防护工艺或防护设备以及不能完全防止从呼吸和皮肤途径接触纳米材料的工作, 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是一种有效的保护措施。

3.4 生物监测与环境监测

生物监测与环境监测是相辅相成的。环境监测是指系统的有计划的对职业人群所处的不同环境空气进行系列测定, 以了解在不同生产环境、不同时间作业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的变化情况, 从而估计人的接触剂量, 调查职业中毒原因, 评价控制措施的效率和效果并制定卫生标准。生物监测是定期、有计划的监测人体中材料的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或由它们所致的无害生物效应水平, 以评价人体接触化学物的程度及可能产生的健康效应。环境监测的前提是明确测量什么以及怎样测量。对于工作场所微米级颗粒物, 卫生标准通常是用质量浓度来表示的, 如mg/m3。但是, 同一质量水平, 纳米材料相对于较大的微米材料来说, 具有更多的表面积, 因而其生物活性和潜在危害也相应增强。因此, 以质量浓度为接触限值保护工人健康的有效性还要具体评估。生物监测有很多优点, 但是, 现有的关于纳米材料生物监测的生物标志物及生物接触限值是非常有限的。因此, 在这两个方面都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

此外, 根据监测和检测纳米材料的需要, 必须研制开发一系列检测仪器, 以测量纳米材料在研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具体设备仪器是可直接探测和显示出纳米材料对人体健康与环境的危害情况的智能传感器、监测仪器等。

4 结语与展望

(1) 进入环境的纳米材料可以在大气、土壤以及水体环境中迁移、转化并最终蓄积下来, 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 通过食物链可对低级生物到高级生物产生不同的影响。纳米材料进入大气后, 一部分直接被动物体吸入, 由于粒径较小, 纳米材料可在生物体各系统间迁移, 最终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而与各组织器官发生作用。纳米材料可能造成对水体的暴露, 通过表面修饰、团聚、分散都将影响部分纳米材料在环境中的行为。在土壤中大部分纳米材料的迁移或过滤主要分为碰撞和吸附, 通过循环送至植物各部位, 通过食物链的传递, 最终造成人体的暴露。

(2) 由于纳米材料的种类众多, 若从总体上研究纳米材料对生态环境效应, 将会太过笼统, 从而失去研究的实际意义。因此, 选择几种典型纳米材料如纳米TiO2、纳米ZnO和纳米碳管的普遍生态环境效应, 如对陆生植物的影响、对水体及水生生物的影响和对土壤的影响。说明纳米材料特有的理化性质会对环境造成不良效应。

(3) 为了减少纳米材料带来的潜在危害, 应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纳米材料的控制体制是建立在毒理学或健康效应数据的基础上, 并且结合工人的接触评价, 综合判定危害的程度。具体的控制流程包括:上市前的检测、工艺控制、个人防护装备和生物监测与环境监测。

浅析林业生态工程与区域生态环境 篇9

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自然资源日益短缺的前提下, 世界各国均将对自然环境的改造与利用作为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首要任务, 并尝试着提高水资源利用的合理性、通过适宜的生物重建、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等措施, 来达到改善环境的目标。在这种背景下, 林业生态工程应运而生。严格意义上讲, 林业生态工程是生态工程的一个分支, 正是生态工程的不断发展催生了林业生态工程。由相关研究可知, 森林可提高地表的渗水速度, 起到削减洪峰的作用, 而森林更可以减少地表水土流失, 被称作天然的蓄水池与保护网, 由此可见, 森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非常可观, 故此, 促进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就必须从加强林业工程建设着手。林业生态工程与传统的造林技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其集中了造林、营林、配套技术设置、工程项目管理等多个方面的技术优势, 形成有机一体的系统建设工程。所以实际操作过程, 只有合理规划、科学配置、采用适当的经营措施与技术措施, 才能实现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整体目标。

2 林业生态工程技术体系的应用

2.1 防护林体系合理布局与规划

我国地域辽阔, 有着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 不同类型的防护林体系有着不同的生态任务, 在进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过程中, 需要遵循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合理布局、科学规划的原则, 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保证国土安全的基础上, 结合农业发展新阶段对现代保护性林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整体布局做出科学的调整。基于“3S”技术的支持, 加强防护林体系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布局的研究与开放, 提高其布局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2.2 防护林造林技术

该技术包括立地条件类型划分技术、以树适地技术、以地适树技术、混交林营建及造林典型设计等多种。其中立地条件类型划分须根据不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区的气候、土壤、地貌类型、植被特点等来进行;而以树适地技术则包括造林树种的选择、引进驯化、树种改良等技术;以地适树技术主要为整地改土等。正是上述技术措施形成了我国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体系。而我国围绕该技术体系进行重点与科技攻关研究, 也取得了许多重大果, 但是我国各地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区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社会经济条件, 均体现出较大的差异, 树种引进驯化、树种选择、整地改土等技术需要进一步系统的试验研究。

2.3 高效复合农林业可持续经营技术

该技术体系主要包括了集流时空调水技术、节水补灌技术、高效复合农林可持续经营时空配置技术、生物种群结构设计与调控技术、低产低质低效复合农林更新改造技术、复合农林产业化集约经营技术等。比如黄土区坡面面积较大的林区适用于不同规格雨养型农林复合经营水肥调控技术, 根据当地年内的降水分布、土壤水分动态过程、树木需求过程等, 计算出不同时期的实际需水量, 进行适度的补水灌溉, 确定林木水肥调控技术, 包括节水补灌、配方施肥、水肥藕合等, 通过该技术体系的综合应用以达到时空调水、防治水土流失的目的, 以提高坡面水的合理利用, 保护水资源, 提高农林复合经营的效益与效率。

2.4 困难立地特殊造林与植被恢复技术

我国地域辽阔, 各个林业工程区都难免有一些特殊、困难立地类型, 比如碳酸钙地类、石质劣地、盐碱地、退化草牧场、干旱河谷、岩溶土地、水湿地、工矿管线路等废弃土等, 均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难点问题, 限于篇幅, 本文仅列出以下几种困难立地特殊造林与植被恢复技术:抗旱节水林业技术, 包括径流林业、蓄水保墒、应用保水剂、造林苗木规格、选择耐旱植物等技术, 这类技术的主要原则就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稳定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促进植被的恢复;干瘠石质山地造林技术, 这类技术包括岩石裸露技术、土壤缺乏的石质山地造林技术、封山育林育草技术等, 通过人工促进植被的恢复, 还包括基本生态环境人工改造技术, 包括整地技术、蓄水保墒技术、集水技术、防渗技术等;盐碱地造林技术, 主要针对不同类型的盐碱地通过降盐改土、化学生物抑盐、工程排盐等综合技术, 进行盐碱地的环境改造。

2.5 低效防护林改造复壮技术

这类技术主要通过科学、合理的判定指标体系进行低效防护林类型的划分, 分析低效防护林的成因, 并根据具体原因制定低效防护林改造复壮方案, 比如合理调整林分的密度与结构, 进行科学的树种更替, 选择不同的配置方式, 并通过补植、施肥、林地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等抚育间伐技术等, 通过人工封育、人工促进天然等更新定向植被复壮水土保持技术提高林业效益, 并通过防护林更新改造配套技术提高树种搭配的合理性, 适度调整林分结构与密度, 保证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3 结语

浅谈城市生态化与住宅人居环境 篇10

关键词:生态,住宅小区,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多样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建设生态住宅、绿色住宅呼声也日益高涨, 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开始在住宅小区建设的同时进行园林绿化、试图为住户营造优美的居住环境。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应突出地方特色、具有鲜明的个性, 从而发挥最佳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生态化园林的时代趋势与特征

中国的社会市场经济发展迅速, 国民生产总值多年保持显著增长, 人民的生活水平也相应的获得很大的提高。但与此同时, 环境却一直在不断恶化。政府的决策者近期已经认识到, 仅仅追求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不顾对环境的影响的做法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因此生态化园林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绿化是基础, 美化是园林的一种重要功能, 而生态化是现代园林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是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人类渴望自然, 城市呼唤绿色, 园林绿化发展就应该以人为本, 充分认识和确定人的主体地位和人与环境的双向互动关系, 强调把关心人、尊重人的宗旨具体体现在城市园林的创造中, 满足人们的休闲、游憩和观赏的需要, 使人、城市和自然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良好生态系统。生态化园林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1) 城市绿地分布要均匀、合理, 形成一个由绿地、绿廊、绿网构成的综合绿地系统。扩大城市公共绿地的服务半径, 特别是城市中心区、旧城区和居民区应该加强绿地建设, 让更多的市民都能受益。

2) 规划设计要做到“因地制宜, 突出特色, 风格多样, 量力而行”。尊重当地原有的地形、地貌、水体和生态群落, 尽量采用和保留原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 引入植物要与当地特定的生态条件和景观环境相适应。硬质铺装要少而且要使地面水能充分渗透到地下, 加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自身维护能力, 还能节约大量的维护费用。

3) 植物配置要形成以乔木为主, 乔灌藤、花草相结合的复层混交绿化模式。以“林荫型”绿化为主导, 加大道路、小区、游园及广场的遮荫效果, 增加绿地的色彩, 为市民提供距离合适, 景观优美, 绿化充分, 环境宜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变“平面型绿化”为“立体型”绿化, 扩展绿化的范围, 发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 加强植物新品种的开发、研究和应用, 增加城市绿量, 美化城市景观, 构造城市空间的多层次绿化格局。

二、生态化园林的设计原则与人居和谐考量

坚持因地制宜是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一是对土地条件的合理利用, 二是对园林植物的适当选择。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 少动土方。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资金投入, 降低维护成本, 而且显得朴实无华, 真切自然。自然起伏的多变地形比平面整齐的地形更令人感到轻松、温馨与浪漫, 更富有诗情画意。在园林植物的选择上倡导以乡土植物为主, 还可适当选取用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地植物, 改善住宅小区的植物种植结构。设计施工中应模拟自然生态进行布置, 讲求乔木、灌木、花草的科学搭配, 创造“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观。

强调人性化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 要特别强调人性化。人们进入绿地是为了休闲、运动和交流, 因此, 园林绿化所创造的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 做到景为人用, 富有人情味。人们能在树荫下乘凉、聊天、散步, 天真活泼的孩子们能在泥土和石缝中寻找小动物;老人们买菜回来能有个歇脚的地方。因此在住宅入口, 直到分户入口, 都要进行绿化, 使人们尽量多接触绿色, 多看到园林景观, 可以随时随地地享受到新鲜空气、阳光雨露、鸟语花香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坚持高质量优美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健康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 关注生活区质量已成为当今住宅建设的发展趋势。

强调生态必同时强调生物多样性, 园林和城市建设强调植物的多样性。植物造景必依托于人居环境的地形塑造。多样的植物有多样的要求, 主要是光照、湿度、土壤和风的综合影响。各种和各品种的植物都有各自的生态习性。以地形为主创造不同的生态环境, 才能供不同的植物生长, 其中包涵植物间的融洽性以形成群落关系。露地大气候带的自然环境是不可违背的, 但在大气候条件下完全可以创造一定的小气候条件, 供多种植物生长和发育。从现状看, 作为人居环境主要部分的城市环境人工化、商业化太强而自然化不足。总的讲, 绿地要以乔木为骨架, 灌木即使株数超过乔木也无可形成植被的骨架。灌木可分布林间、林缘或作灌木丛独立布置。草地要因地制宜和相对集中, 草本花卉总宜少而精, 以林园围绕花园。也不一定到处提乔灌花草组成立体的植物群落, 要因地制宜。草本花卉首先要变盆栽为主为地栽为主。发展多年生的宿根花卉、湿生花卉、水生花卉和岩生花卉。植物与地形、建筑、道路、场地、小品综合地进行景观设计。在统一中求变化, 变化中求统一。我们先为植物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植物才会为我们创造好的人居环境。我国人居环境面临新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局面。巩固既有成绩、纠正错误、克服困难, 前途是锦绣的。

从观察中得知, 优秀的规划不是就事论事, 就地论地。优秀的规划凭借得到的灵感和激发灵感的视角去审视每一工程, 将每一问题作为整体和能自圆其说的规划理念来考虑。作为一个规划师, 我们要去做的不只是处理区域、空间、和材料, 不仅针对本能和感觉, 还有理念和意识我们的设计必须有吸引力, 必须实现人类的希望和渴望。自然对于规划师来说, 是对每一个项目的规划都表现为永恒的、生机勃勃的、可恐却又慈善的环境。我们能成功的要决是懂得自然。就像一个水手以海为家, 判断浅滩, 辨别沙坝, 识别天气, 观察海底构造的变化。因此, 规划师必须熟悉自然的各个方面, 一直到对任意一地块、建设场地和景观区域, 都能本能地反映出其自然特征、限制因素和所有可能性。只有具有这样的意识, 我们才能发展一系列和谐的关系。

上一篇:生活情境化下一篇:硬件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