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政策

2024-06-03

语言文字政策(精选十篇)

语言文字政策 篇1

一、中国的方言和语言

在介绍中国的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之前,我们有必要对中国境内语言和方言的使用情况做一个概览:各方言和语言的使用分布及其使用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

对于中国方言的分类问题,国内外学者并没有达成共识。在西方学者眼中,中国的方言为独立于汉语之外的语言,因为各个方言之间,以及它们同汉语在音系、语法,甚至词汇方面的差异十分显著。然而,另一些学者,尤其中国学者则更倾向于把它们统统看作汉语下面的各个方言,因为它们同汉语共用一套书写系统,并且同汉语在历史上存在着诸多联系(Wardhaugh,2000:367;Sun,2006:29-33)。此外,美国著名汉学家罗杰瑞(Jerry Norman)先生认为,之所以方言很难脱离汉语而成为独立的语言,是因为这些方言的使用者同汉语使用者同在一个难以分割的文化圈中(Norman,1988:1-3)。因此,在本文中,我们采取第二种观点。

然而,在对中国的方言数量这一问题上,学者之间亦尚未达成共识。沃德霍(Ronald Wardhaugh)教授认为中国有八种方言,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赣方言,以及南闽、北闽方言(Wardhaugh,2000:367)。而孙朝奋教授则将中国的方言分为七类,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闽方言、粤方言、赣方言以及客家方言(Sun,2006:29-32)。在本文中,我们采取了孙朝奋教授的分类法,因为该分类法在中国学术界中已普遍被接受(参见胡裕树,1981;邵敬敏,2006;周建设,2006)。

在使用人口方面,这七种方言也显示出了很大的不平衡。其中,北方方言的使用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71%,而其余方言的使用人口仅仅约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Wardhaugh,2000:365)。

除了汉语及其诸方言外,中国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对于居住在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来说,少数民族语言是他们使用的唯一语言。在诸多少数民族语言中,虽然蒙古语、藏语、维吾尔语、乌兹别克语、朝鲜语等使用规模较大,但是非汉语使用者所占中国总人口的比例仅为5%(Wardhaugh,2000:367)。这些语言的分布状态与中国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状态趋于吻合,并且没有完全孤立于汉语存在(布赫,2002:130)。除此之外,有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居民在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同时,还可以熟练地使用汉语。在社会交往中,汉语往往是他们的通用语(lingua franca)。综上所述,中国是一个多种方言和多种少数民族语言并存的国家,而各语码的使用状况并不平衡。中国的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便是建立在这个背景之下的。

二、中国的语言政策

语言政策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通过立法来决定某种语言的使用,保障某语言集团使用并维持该语言的权利(Wikipedia,2008a)。许多国家都通过推行语言政策来推广或者遏制某个或某些语码的使用。语言政策有许多种类,其中同化政策(assimilation policy)、不干预政策(non-intervention policy)和有区别的法律法规政策(differentiated legal status policy)最为常见。

同化政策通过使用强制措施来加速一种或多种语言在社会中消亡的速度(Wikipedia,2008a)。同化政策往往是伴随着殖民脚步而推行的。20世纪初,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期间,在东北实施了语言的同化政策。学校必须教授日语,并且强制当地居民使用日语。而不干预政策,顾名思义,就是不去干涉社会中语言的使用,既不去推行强势语言,又不对弱势语言进行保护。解放前,国民政府在语言使用方面奉行的便是不干预政策。

在多语社会中,有区别的法律法规政策承认某种语言的特殊地位,但是与此同时允许多种语言与之共存。强势语言在这个国家中享有包括推广其语言的各种权利,而弱势语言则被给予特殊的保护(Wikipedia,2008a)。解放后,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的便是这种语言政策。如今,汉语在中国的地位是其他语言所不能及的。汉语在政治、经济、科教文卫,以及大众传媒方面起主导作用。与此同时,少数民族语言也被给予了特殊的保护。在民族自治地区,如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得到尊重。例如,在内蒙古自治区,一些小学和中学使用蒙古语授课,而且自治区级的大学均提供蒙古语授课的课程。在传媒方面,内蒙古地区除了出版发行汉语报刊外,还发行了数量可观的蒙古语报刊。除此之外,也有专门用蒙古语播放的广播电视节目。甚至在首府呼和浩特,公交车报站都使用蒙汉双语。

最重要的是,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已被赋予法律效力。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转引自布赫,2002:135)。在《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对使用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做了更具体的规定(布赫,2002:135)。总之,中国政府不仅确保了中国的主体语言汉语的地位,而且还保护并发展了少数民族语言。这是语言政策在中国的体现。

三、中国的语言规划

一个同语言政策相关的概念便是语言规划。在一些学者看来,语言规划是语言政策的一部分(Ricento,2006)。为了论述方便,本文将语言规划视为一个独立的概念。语言规划,即人为地影响人们语言使用的行为,包括语言的习得、语言的结构以及语言的功能分配(Wikipedia,2008b)。语言规划包括三个维度,即语料规划(corpus planning)、地位规划(status plan-

浅析日常语言中的“礼貌原则”

(曲阜师范大学,山东曲阜

摘要:本文简要回顾了中外学者对礼貌原则的研究,并从日常用语入手,总结了人们交际时的礼貌用语,揭示了礼貌原则的普遍性。

关键词:礼貌原则礼貌用语普遍性

上小学时老师就经常教育我们要“讲文明,懂礼貌”,家长也会对孩子说要对别人有礼貌。由此可见,礼貌是一种社会规约,是人从小就要掌握的一种处事方法,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条重要准绳,对任何社会成员都有制约作用。其中,礼貌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语言上。“礼貌通常被人们理解为说话人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采取的策略,比如为了增加或维护交际双方的和睦关系”(何自然,2001)。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语言使用不当,甚至语言粗鲁而引起的不必要的误会和摩擦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的例子是不少的。有时两人反目成仇,甚至大打出手,仅仅是由于某人的一句话。

对礼貌的研究和阐述自古就有,但对礼貌原则的研究和总结却只是近几十年的事情。随着语用学的发展,礼貌问题逐ning)和习得规划(acquisition planning)。在下文中,我们将从这三个维度来看中国的语言规划。

语料规划一般由一个国家专门的组织机构来执行,旨在发展某种或某些语言的多种形式,通常使之标准化,以便其在社会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发挥的功能(刘润清、文旭,2006:203)。其内容包括发展文字系统、引进外来词、创造新词等(刘润清、文旭,2006:203-204)。在中国,我们曾经做过如下语料规划,如简化汉字的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的确立、普通话的推广。这些规划对各地区人民间的交流、教育、媒体、语言信息处理等方面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例如,解放后,由于历史原因,琼、川、滇、贵等地的小部分偏远地区教师仍以当地方言为主要教学语言。在国家制定推广普通话的政策之后,该情况得到极大改观。)除此之外,语料规划还体现在为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语言创造文字上,比如今天的壮文就是建国后国家组织一批语言学家经过长期的田野调查后创造出来的。

与语料规划不同,地位规划通常改变语言或其方言的功能,及其使用者的权利(刘润清、文旭,2006:203)。在中国,汉语拥有官方语言的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大众传媒中起了重大作用。虽然少数民族语言被给予积极的保护,但是其客观上的影响却远不及汉语。

语言规划的最后一个维度为习得规划。习得规划的对象为一个国家内的语言教育和语言学习,其中包括了母语、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教学(Wikipedia,2008b)。在中国,习得规划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进一步考察:汉语的教学、外语的教学以及汉语的国际推广。汉语的教学为我们所熟知,从小学一年级起,语文课便是所有学生必修的课程。对于母语为少数民族语言的学生来说,学校为其提供汉语文课程,这样汉语是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除了汉语教学外,外语教学,尤其是英语教学如今越来越引起广泛的关注。因此,国家对外语教育的大纲设置、教材建设、师资培训等方面的关注逐年增大。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各个国家充分意识到推广其语言和文化的重要性,纷纷成立了各自的语言推广组织。如我们熟知的英国文化协会(British Council)、法语联盟(Alliance Fran!ais)、塞万提斯学院(Institute Cervantes)等。中国也建立了旨在向世界推广中国语言、文化的孔子学院(Confucius Institute),这便是我国习

步成为这门学科的一大研究主题。下面我们简要回顾一下中西方学者对礼貌原则这一人际交往准则的论述。

一、礼貌原则

1. 史可夫的礼貌规则

史可夫描述了三种不同的说话人可以遵守的礼貌规则:(一)不要强求与人。(二)给对方留有余地。(三)增进相互间的友情。基本上人们的礼貌用语都是基于以上三点考虑。

2. 布朗和列文森的礼貌与面子观

他们于1978年出版了专著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Politeness Phenomena;经过修订后1987年又出版了Politeness:Some Universals of Language Usage。其中布朗和列文森系统地阐述了他们的礼貌理论。该理论实际上包括三个基本概念:面子、威胁面子的行为及礼貌策略。

布朗和列文森提出的礼貌普遍性指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A.面子可以分为正面面子和负面面子两种,这一点具有普遍性;

B.为了满足对方的面子需求而采取理性行为,这一点具得规划的第三个角度。

综上所述,我国从三个方面进行语言规划,用以规范汉语的使用,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指导外语教学,并且向世界范围内推广中文。

四、总结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其语言复杂性是其他国家所不能及的。因此实施合理的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对国家统一、各地区人民间的交往、语言教学,以及汉语国际地位的提升等方面有着战略性意义。合理的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可以保证国家的统一与民族的团结,还可以保持国内各民族多样文化的生命力。本文通过运用相应的理论勾勒出中国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概貌,并借此为各类语言教师在语言教学中正确理解并遵循国家制定的语言政策提供帮助。

摘要:中国的语言和方言众多,其复杂性是其他国家所不能及的,因此实施合理的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对国家统一、各地区人民间的交往、语言教学,以及汉语国际地位的提升等方面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使用相关的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的理论,展示了中国语言使用现状的概貌,并期望帮助各类语言教师在语言教学中正确理解并遵循国家制定的语言政策。

关键词:语言政策,语言规划,中国

参考文献

[1]Norman,J.Chines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88.

[2]Ricento,T.(ed.)An Introduction toLanguage Policy[C].Malden:Blackwell Publishing,2006.

[3]Sun,C.Chinese:A Linguistic Introduc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2006.

[4]Wardhaugh,R.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and Research Press,2000.

[5]布赫.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

[6]胡裕树.现代汉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7]刘润清,文旭.新编语言学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8]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9]周建设.现代汉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0]Wikipedia.2008a.Language Policy[OL].http://en.wikipedia.org/wiki/Language_policy[2008年5月2日读取].

语言文字政策法规百题知识问答 篇2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什么时间颁布的?于何时实施?

答: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2001年1月1日起实施。

2.《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何时通过?何时施行?

答:该办法由福建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于2006年5月26日通过,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

3.什么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答: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4.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遵循哪三个“有利于”?

答: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5.我国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实施怎样的政策?

答:国家颁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管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支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学研究,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丰富和发展。

6.国家对各民族语言实施怎样的政策?

答:各民族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依据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实施。

7.在我国56个民族中,解放前后使用文字的民族各有多少种 ?

答:解放前在我国56个民族中,使用文字的民族有21个,文字24种。解放后,以汉语拼音为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基础,使我国各民族现行文字增加到40种。

8.实现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的意义? 答: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否合乎规范、标准,往往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语言文字是人们的交际工具,是信息的载体。加强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对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与交流和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都有重要意义。

9.哪些特定对象的汉字应用水平应当符合国家相应的规定?

答: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教师、医务人员、编辑、记者、汉字字幕制作人员、校对人员、学生以及从事印章、牌匾、广告制作等工作的文案人员的汉字应用水平应当符合国家相应的规定。

10.推广普通话的4个重点领域是什么?

答:推广普通话的重点在学校、党政机关、广播电视和公共服务行业。当普通话成为学校教学语言、成为机关工作语言、成为宣传语言、成为社会交际语言时,便是基本普及了普通话。

11.国家推行规范汉字的重点在哪些范围?

答:学校教育教学用字,机关公务用字,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媒体用字,公共场所的标牌、宣传标语、广告等用字。

12.汉语文出版物使用语言文字应当注意什么?

答:汉语文出版物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汉语文出版物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文字的,应当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必要的注释。

13.我国从哪一年起,全国报刊实行了横排横写? 答:1956年1月1日。

14.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如何? 答: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趋简 15.公共服务行业基本的服务用字是什么? 答:公共服务行业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服务用字。16.什么是规范汉字?

答: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字表形式正式公布的正体字、简化字和未经整理简化的传承字。17.什么是不规范汉字

答:不规范汉字包括已被简化的繁体字、已淘汰的异体字、自造简体字、字型不标准的字和错别字。

18.社会用字不规范的危害是什么?

答:社会用字不规范现象的存在,给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教育的普及、文化的繁荣造成很大的损失和障碍。尤其是进入信息化时代后,计算机对汉字识别要求更高。

19.1986年,国务院批准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收入简化字多少字?是现行简化字的统一规范吗?

答:2235字;是。

20.现行规范汉字主要的依据有哪些? 答:(1)《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2)《现代汉语通用字表》(3)《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4)《简化字总表》

(5)《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6)《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 21.“汉字标准化”指的是什么?

答:“汉字标准化”是指在对现行汉字进行全面、系统、科学整理的基础上,做到现行汉字“四定”。

22.现行汉字的“四定”,具体指什么? 答:定量、定形、定音和定序。

23.我国境内的社会用字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保留繁体字、异体字? 答:

(一)文物古迹;

(二)姓氏中的异体字;

(三)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

(四)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

(五)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

(六)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

24.福建省实施办法规定在公共场所使用繁体字、异体字书写招牌,必须采取什么配套措施?

答:在公共场所使用繁体字、异体字的书写招牌,应当在明显的位置配放规范汉字的招牌。

25.在公共场所的用字是否能单独使用外国文字或者汉语拼音? 答:在公共场所的用字不得单独使用外国文字或者汉语拼音。

26.福建省实施办法规定在公共场所的用字确实需要使用外国文字或者汉语拼音,必须采取什么配套措施?

答:应当采用以规范汉字为主,外国文字或者汉语拼音为辅的形式,规范汉字的字体应当大于外国文字或者汉语拼音。

27.福建省实施办法对违反广告、招牌用字规定有什么相关处理措施? 答:在违反广告、招牌用字规定方面,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相关责任人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责令限期拆除,并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28.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的规划指导、管理监督有几个部门?

答:(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由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负责规划指导、管理监督。

(2)国务院有关部门管理本系统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

(3)地方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管理和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

29.企业名称、商品名称以及广告的用语用字由什么部门进行管理和监督? 答: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企业名称、商品名称以及广告的用语用字进行管理和监督。

30.公共服务行业应在哪些范围内必须使用规范汉字?

答:公共服务行业的公文、公章、名称牌、票据、报表、标牌、指示牌、说明书、电子屏幕、广告、宣传材料、公共场所设施的标志牌以及企事业组织名称等必须使用规范汉字。

3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称的“公共设施”包括哪些?

答:“公共设施”包括山、川、河流等地名标志,行政区划名称标志,居民地名称及路名、街名、站名、建筑物名称标志,名胜古迹、纪念地、游览地标志和企业事业单位名称。

32.国家推行规范汉字是否要废止或者消灭繁体字、异体字?

答: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国家推行规范汉字,并不是要废止或者消灭繁体字、异体字,也不是要求在所有的场合都不能使用,而是把它们的使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以内。

33.我国现行法律有哪些对语言文字使用的内容有规定?

答:对商标广告,商品名称,店堂告示,广播电影电视,出版物,计算机网络的用语用词的内容问题都做了比较详尽具体的规定。

34.如何对待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字?

答: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教育和鼓励各民族的干部互相学习语言文字。汉族干部要学习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干部在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同时,也要学习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汉文。

3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后,说话不标准、写字不规范是不是就犯法了?

答:不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不干涉语言文字的个人使用,只对公务、教育教学、宣传、公共服务用语用字以及公共设施、信息技术产品、招牌、广告、企业事业组织名称和在境内销售的商品包装、说明的用语用字进行管理,其中,对部分从业人员的普通话水平有一定要求。36.我国的语言文字立法主要解决什么问题?

答:(1)用法律的形式确定普通话、规范汉字作为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地位。

(2)用法律形式确定公民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方面的权利,以及部分行业从业人员在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方面的义务。(3)对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进行管理。

37.《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主要体现了哪些语言政策? 答:(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政策;(2)民族语言政策;(3)关于方言的政策;(4)关于繁体字的政策。

38.《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对语言文字社会应用的哪些方面进行管理? 答:主要是对语言文字使用中的政府行为和大众传媒、公共场合的用语用字。39.哪一年普通话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答: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40.什么叫普通话?

答:“普通”是指普遍、共通的意思,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41.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具体指的是什么? 答:北京话的语音系统

42.国家为什么要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答:主要是为了消除方言隔阂,减少不同方言区的人交流时的困难,有利于社会交往,有利于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交流,有利于扩大商品流通和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有利于普及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还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有利于国际交往,有利于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43.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是从哪一年开始实施的?

答:1997年下半年,国务院第134次总理办公会议批准,自1998年起开始实施。

44.每年的什么时间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期间?

答:每年九月的第三周在全国开展“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45..国家推广普通话工作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答:(1)2010年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普及,交际中的方言隔阂基本消除;

(2)本世纪中叶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交际中没有方言隔阂;(3)经过未来四五十年的不懈努力,普通话的社会应用更加适应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需要,形成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相适应的良好语言环境。

46.新时期推广普通话工作的十二字方针是什么? 答:“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47.怎样才算普及了普通话?

答: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工作语言”、“宣传语言”、“交际语言”等之后,便是基本普及了普通话。

48.哪些部门应在推广普通话中发挥重要作用? 答:(1)教育部门要发挥基础作用;(2)国家公务员要发挥带头作用;

(3)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新闻媒体要发挥榜样作用;(4)是交通、邮电、电子技术、商业、旅游、金融、工商等服务行业要发挥示范作用。

49.哪些岗位人员应以普通话为工作语言?

答:教师、公务员、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50.什么是普通话水平测试?

答: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一种国家考试,是依据《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和测试大纲,评价个人掌握普通话规范程度和运用普通话能力的一种语言考试。

51.现阶段哪些人员应该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

答:现阶段应试人员的范围是1954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下列人员:

(1)教师和申请教师资格的人员;

(2)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3)影视话剧演员;(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5)师范类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影视话剧表演专业以及其他与口语表达密切相关专业的学生;

(6)行业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应该接受测试的人员。52.普通话水平的等级由什么机构认定?

答:测试成绩的认定由省级语委办公室确定,但其中一级甲等成绩必须在认定前由国家语委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复审,一级乙等成绩在认定前由省级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复审。

53.厦门市人民政府令(第31号),厦门市社会用字管理规定对社会用字的书写、印刷有哪些规定?

答:社会用字的书写、印刷行款,一般应左起横行;确需竖行的,必须由右至左。社会用字的书写、印刷不得单独使用汉语拼音,不得单独使用外文。

54.播音员、主持人应达到何种普通话等级标准?

答: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影视、话剧演员为一级乙等以上水平,其中省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为一级甲等水平。

55.《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中对教师普通话等级标准的规定是什么? 答: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应不低于二级乙等,其中语文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师不低于二级甲等,语音教师不低于一级乙等。

56.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达到何种普通话等级标准? 答: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三级甲等以上水平;

57.福建省实施办法对导游等公共服务行业人员的普通话有哪些要求?

答:公共服务行业中直接面向公众服务的广播员、解说员、话务员、导游等为二级乙等以上水平

58.普通话水平的等级标准是什么?

答:普通话水平的等级标准划分为三级六等,级和等实行量化评分,满分为100分。

59.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由什么部门发放?

答:普通话测试等级证书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部门统一印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发。等级证书全国通用。

60.广播电台、电视台基本的播音用语是什么? 答: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61.广播电台、电视台播音用语使用方言须经什么部门批准? 答: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

62.广播电台、电视台需要使用外国语言为播音用语的,须经什么部门批准? 答: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

63.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应依据什么法律的有关规定?

答: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依据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64.公共服务行业的服务用语是什么? 答: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普通话为服务用语。65.普通话和方言的关系如何?

答: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人为地消灭方言,主要是为了消除方言隔阂,以利社会交际。方言将在一定领域和指定地区内长期存在,普通话和方言将处一个不断融合丰富的过程。

66.在我国境内使用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同时什么情形下还可以使用方言?

答:(1)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时确需使用的;(2)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的播音用语;(3)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中需要使用的;(4)出版、教学、研究中确需使用的。

67.目前世界上共142部宪法中有多少部宪法规定了国语或官方语言? 答:有79少部宪法规定了国语或官方语言。

68.联合国六种法定语言文字分别是指哪几个国家的语言文字? 答: 英语、汉语、俄语、法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69.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汉字规范是在哪一个时期? 答: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汉字规范是在秦始皇时期。70.清朝哪一位皇帝于公元1728年发布上谕,要求各级官员在公务说话中说官话(当时的通用语言)?

答:雍正皇帝。

71.第一个用罗马字母来拼写汉语的拼音方案,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汉语拼音方案,是由谁拟订的?

答: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

72.《汉语拼音方案》是什么时间公布的?

答: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并发布了《汉语拼音方案》。73.制定《汉语拼音方案》的原则是什么?

答:(1)国际化原则:字母采用国际通用的拉丁字母。(2)音素化原则:用音素来描写音节。(3)标准音原则:以北京音为标准音。

7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拼写工具和注音工具是什么?

答: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工具和注音工具。75.国际标准化组织于什么时候通过决议,采用汉语拼音作为拼写有关中国的词语的国际标准?

答:1982年8月。

7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9年确定每年的2月21日为世界母语日,提倡共同使用什么语言?

答:母语与国际语言。

77.2007年世界母语日的主题是什么? 答:“弘扬多元文化,共建和谐世界”

78.世界上90%的语言没有进入互联网,会导致什么后果? 答:会导致这些语言在全球化世界中进一步被边缘化。

79.联合国已决定自哪一年以后,原在联合国同时使用的中文繁体、简体字,一律使用简体字?

答:二○○八年

80.第十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什么? 答:构建和谐语言生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81.1996年初,厦门市政府制定并实施“厦门市政府31号令”,它的全称是什么?

答:《厦门市社会用字管理规定》。82.2004年6至2006年4月底,我省福州市与厦门市顺利通过什么评估,被国家语委正式确认为“达标城市”?

答:“国家一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

83.对违反厦门市社会用字管理规定的单位个人,依规定给予什么处罚? 答:对违反规定的,由市或区语言文字工作管理部门给予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市或区城市建设监察部门按每日每字100元处以罚款。

84.厦门市社会用字管理规定由什么部门组织实施?

答:厦门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负责本规定的组织实施,各区人民政府和政府各部门应按各自职责做好全市的社会用字管理工作。

85.在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十五 ”科研项目中,我省有几项被批准立项?

答:厦门大学的现代汉语通用词语量及分级研究和网络文学语言研究被批准立项;福建师范大学的普-方对比研究及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应用被列为重点项目——“普通话水平测试研究(ZDI105-18)”的子课题。

86.中国大陆第一个全部采用闽南方言播出的综合电视频道是哪一个频道,它于何时开播,有何重大意义?

答:是泉州电视台闽南语频道,于2007年5月12日正式开播,成为两地文化交流的又一个重要平台。

87.目前繁体字用于台港澳和北美的华人圈中,使用人数约为多少?简体字用于大陆、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东南亚的华人社区,使用人数超过多少? 答:目前繁体字使用人数约为三千多万,简体字使用人数超过十三亿。88.普通话在台湾地区一般称为什么? 答:普通话在台湾地区一般称为“国语”。

89.民进党执政后出台一系列“台独”语文政策:强行通过何种拼音,与大陆的汉语拼音相对抗;鼓噪“第二官方语言”,企图用什么语言来取代国语?

答:通用拼音;台语(闽南话)。90.网络语言是否成为21世纪语言的发展方向?

答:否。网络语言正在造就新文化,但21世纪语言发展不应被网络语言边缘化。政府的语言行为和对社会影响较大的公共语言行为,不得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罚规范的网络语汇。

91.香港的语言目前形成“三言”“两语”的局面具体指什么局面? 答:“三言”即口语层面的英语、地方方言(粤语)和普通话;“两语”即中文和英文。

92.中文是在什么时候成为澳门的法定官方语言?

答:中文是在1999年12月20日以后成为澳门的法定官方语言。

93.一本售价只有2元,10年“咬”出3000个错别字的小刊物叫什么名字? 答:这本小刊物叫《咬文嚼字》。94.目前全世界大约有多少种语言?

答:据联合国调查,专家估计大要有6800种语言。其中使用人数超过100万的语言有100种左右,超过5000万的有20种左右。

95.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哪一种?

答:从使用人数上来说,汉语名列榜首,超过13亿。96.我国在地名的拼音方面有什么规定?

答:我们国家的地名使用汉语拼音来作为统一规范,不可以用英文或者是其他外文译写的。用汉语拼音是中国地名罗马字母拼法的国际标准,1977年经过联合国第三届地名标准化会议通过。

97.我国地名的汉语拼音的拼写规则是什么? 答:(1)《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2)《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

98.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多少种语言,多少种现行文字?

答:有56个民族,语言大约80种左右,现行文字近30种。99.对人类来说,语言的多样性有什么意义?

答:就像生物的多样性一样重要。一种语言的消亡决不亚于一个物种的灭绝。100.汉语是民众交流思想的工具,必须依靠什么权力才能保护汉语的纯洁性?

基于实证的语言教育政策 篇3

全民教育应该包括对少数族裔和边缘儿童的教育。

基于母语的多语教育(mother-tongue- based multilingual education)是主要依靠第一语言的一种教育实践,这种第一语言是学习者在家中获得并且作为学习基础的语言,而第二语言作为课程的一部分,通常是一门正式的学科。在一些国家,有些人认为主导语言是规范的、必需的、地位更高的,而非主导语言(少数人的母语)就可能会被忽视甚至否定。一些国家的教育体系忽视甚至有意铲除少数人的这种母语能力。有些甚至鼓励家长在家里也使用教学语言,这样可以为孩子进入学校做更充分的准备。

儿童完全有能力学习不止一种语言。学习双语或者多语不仅不会占用儿童大脑更多的空间,还能发展他们的认知能力,而且元语言技能能够使年龄较大的儿童更容易地学会其他语言。

相关研究显示,基于母语的多语教育能够提高儿童学习多种语言的能力。然而,在一些国家,基于母语的多语教育还没有被引入到语言教育政策、教育学和教师培训中。基于母语的多语教育能够促进而不是阻碍全民教育的发展,并且可以推动千年发展目标的达成。

目前,承诺支持基于母语的多语教育的国家和地区有:菲律宾、加拿大、美国部分州、印度部分邦、巴基斯坦、柬埔寨、南非、巴布亚新几内亚、威尔士、爱尔兰。

语言文字政策 篇4

关键词:欧盟,语言问题,多语言主义,语言政策

1欧盟的语言问题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互动的重要工具,若彼此使用不同的语言进行交流,将造成沟通不良甚至无法沟通。实际上,欧盟各成员国因语言使用上的差异性及多样性,不但造成了各成员国之间在互动上的困难,而且扩大了欧盟与欧盟公民之间的距离,对欧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层面的一体化,构成了不利的因素。

在欧洲一体化的早期,由于一体化的重心主要在经济层面,语言问题虽然对欧洲一体化也造成相当大的困扰,但终究不是人们考虑的主要问题。随着欧盟内部一体化的深化与广化以及成员国不断的增加,官方语言也越来越多样及复杂化,各成员国彼此沟通上的困难度、复杂性及挑战性也越来越高,为了解决共同体语言多样性所造成的困扰,早在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才4种官方语言时,第一任执委会主席哈勒斯坦(1958-1967)就建议在执委会下增设翻译局来解决共同体内部的语言沟通障碍。随着欧共体的扩大,翻译局也不断的扩大。1973年扩大为翻译署,1981年扩大为联合翻译及会议服务部,现分为口译总司和笔译总司,来解决语言沟通问题。

就拿翻译问题来说,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入盟后,欧盟委员会翻译司的翻译人员总数将达到2700人左右,每年要应付上百万页文件和上万场大小会议的23种语言互译。据粗略统计,2006年欧盟各机构的翻译服务开支接近10亿欧元。

随着欧盟的不断扩大,欧盟语言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一些国外学者也开始关注欧盟的语言问题。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语言和文化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资源,并且是一种难以再生的资源。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特别是社会语言学家,将他们的目光放在了语言生态上,放在了语言多样性上。菲利普生主张用世界语作为欧盟唯一的工作语言来解决语言方面的问题,这在理论上似乎解决了欧盟语言政策中关于语言平等,语言人权等问题,但在实践上似乎是行不通的。在欧盟共同机构的范畴之内,效率,民主,平等和非歧视性原则必须置于最突出的地位以满足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的人们进行日常合作和共同生活的实际需要。

2欧盟的多语言环境

按照欧盟境内居民使用的语言情况,我们可以将欧盟成员国分为三大类:①单一语言的国家;②接近于单一语言的国家;③多语言国家。按照这一分类,在欧盟27国中,只有葡萄牙是单语国家,其他国家都是接近单一语言的国家或多语言国家。部分国家如奥地利、法国、德国、西班牙以及意大利等国家,境内的语言种类均超过5种以上,其中西班牙超过8种以上,德国超过9种以上,意大利超过11种以上,所以。在欧盟境内语言使用的多元化,在绝大多数各成员国都非常普遍。

欧盟绝大多数成员国都是多语言国家,语言多样性的指数都不低,在单一市场和自由流动的大框架下,除母语外具有了解一种以上语言与使用一种以上语言来沟通的能力,对欧洲公民而言是一项值得拥有的生活能力:它鼓励人们进一步接受其他民族的文化与观点,提高认知能力,加强母语学习以及使人们能够自由地到其他成员国工作或求学。同时,语言也是欧盟公民拥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的保障。2002年3月,巴塞罗那的欧盟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峰会要求欧洲公民学习并掌握至少一门欧洲语言,推行母语加2门外语的1+2政策。据欧盟最新一次调查结果显示,93%的欧洲家长认为,他们的孩子很有必要学习欧洲其他语言,72%的欧洲人相信学外语有用,更有71%的受访者认为,身为欧洲公民,除自己的母语外,还应至少懂一门欧洲语言!

3欧盟多语言主义的语言政策

欧盟从1958年4月15日颁布的第一号语言规定:“欧盟所有成员国的官方语言都是欧盟的官方语言”,到1997年的欧盟《阿姆斯特丹条约》第8条D款:“任何欧盟公民可以用任何一种语言给欧盟的组织或机构写信,欧盟的组织和机构也应用同样的语言给予答复”,一直奉行的是多语言政策。欧盟的口号是“在多样性中统一”(UnityinDiversity),包括文化、习俗、信仰、语言的多样性等,这种多样性造成今日的欧盟:欧盟不是一个大熔炉,在大熔炉中所有的差异性都被融化了,欧盟是一个共同的家,在这个共同的家庭中容许多样性,从而使欧盟的众多母语成为一项财富资源和大家团结相互了解的桥梁。语言是文化最直接的表达,它使得我们成为人类而且给与每一个人认同感。欧盟基本人权宪章第22条陈述欧盟将尊重文化、宗教及语言的多样性,第21条禁止基于语言或其他理由的歧视,尊重语言的多样性连同尊重个人、接纳其他文化、容忍及接受他人一样是欧盟的核心价值。

所以,欧盟奉行的是多语言主义的语言政策,此类语言政策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多种语言族群共存的前提下,同时将多种语言当作该国家或地区的官方语言,享有同样平等的地位。如卢森堡、比利时、芬兰、爱尔兰和瑞士的多语言政策。或者,在只有一种官方语言的前提下,对境内的语言族群不采取抑制措施,并且同时致力于境内区域及少数民族语言的推广,强调多元文化主义以及尊重语言多样化的社会。这类语言政策的例子较早的是加拿大的语言政策。在加拿大这个语言繁多的国度里,1971年贯彻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以及颁布《权利与自由宪章》后,终于解决了英语和法语的问题,因为不论是土著民族还是英后裔和法后裔之外的少数民族,都希望得到文化上的尊重,而官方双语制和多元文化政策,基本上符合他们的要求。再如,澳大利亚的语言政策致力于消除经济、社会、政治等层面对境内少数语言族群造成的冲击,同时致力于推广各种语言族群的母语教育。

在一体化进程中,欧盟已经越来越意识到,将欧盟公民紧密结合在一起,最好的方法不是统一各成员国的语言和文化,而是尊重各成员国的多元特性。欧盟的基础是“在多样性中统一”,包括文化、习俗、信仰、语言的多样性等。

实际上,任何一种独尊某种语言政策或刻意忽略其他语言政策的做法,都不但不能凝聚人民的认同意识,反而是混乱分离的开始。肯尼亚本来是一个多语言的共同体,除了斯瓦希里语和英语外,还有其他主要语言如基库尤语、卢雅语和坎吧语等,而肯尼亚统一语言政策的结果,造成了国家的分离。60年代到70年代的比利时,也因语言问题引发了政治抗争。所以,只有尊重多语言的现实,加强相互交流与理解,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第一任欧盟委员会主席瓦特·哈勒斯坦也公开表示,瑞士和谐的官方多语制经验,是欧盟处理语言多样和文化多元的最好范例。

欧盟委员会已实施多年的LINGUA计划,这项计划年投资3千多万欧元,透过苏格拉底计划与荙芬奇计划进行,如提供奖学金让语言教师出国培训、在学校配置外语助教、学生交流以及创新网际网络语言课程等,同时,青年交换、城乡姐妹城市及欧洲青年义工等计划也推广多语。从1997年开始,LINGUA计划中的文化计划已经资助大约2000件文学作品的翻译,预计从2007年实施的新计划,即文化2007、青年行动和终身学习计划,将继续发展这方面的辅助与支持。

应欧洲议会的要求,欧盟委员会于2004年对成立“语言学习与语言多样性欧洲局”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这个领域有较大的需求,于是欧盟委员会提出2项选择,即成立欧洲局或建立语言多样化中心欧洲网络。欧盟委员会认为建立网络是最适合的,如果可能的话,应该建立在现行的构架上,它将透过终身学习整合计划来检视长期辅助该网络的可能性。

欧盟呼吁各成员国积极合作促进语言学习和推进多语社会的发展。欧盟的最终目的是在2010年前成为“以知识为基础的、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经济体”,即“里斯本战略”。在日渐全球化竞争的背景下,公民的语言能力已经成为欧盟能否完成它的政策目标的重要保证,而旨在培养公民的各种语言能力的欧盟多语言主义语言政策,已经成为欧盟相关政策的主流,积极推动着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对欧盟来说,有效的语言政策不但能促进欧洲一体化各个层面的发展,还能使人们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增加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增强人们之间的认同情感,产生共同的认同意识,达到凝聚民族情感的目的,进而促进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Council conclusions of 22 May 2008 on multilingualism”,Official Journal C [Z].140,06/06/2008,P.14-15.

[2] Abram De Swaan.Words of the World,Cambridge:Polity Press,2001,p174.

[3] Robert Phillipson.English-Only Europe:Challenging Language Policy,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Taylor &Francis Group,2003.

[4] “Multilingualism policy aims to tap the full potential of languages”[EB/OL],http://www.eblul.org/.

[5] Multilingualism[EB/OL],http://ec.europa.eu/education/languages/eu-language-policy.

美国法律中的语言政策 篇5

一、美国语言政策发展

1、惟英语运动

美国的惟英语教育的思想早在美国独立之时就存在,并逐渐突出地表现在各个时期。如1889-1890年,美国许多州都试图通过立法的形式来阻止当时十分盛行的德语,以巩固英语的地位。而在美国领土西扩的18-19世纪,美国重点打压的语言是美国印第安语言和移民语言。美国在西进过程中,美国政府从西班牙、墨西哥以及俄国获得大片土地,尽管生活在这些土地上的人不说英语,但在这些土地上的学校只能教授英语。在全球化时代,美国的惟英语运动与早期的美国英语教育有本质的区别。此运动始于1981年的《英语修正案》,该法案要求将英语定为美国官方语言。当时的参议员S.I.早川提出了三点理由:一是一个共同的语言才能统一社会,无共同的语言会分裂社会;二是学习英语是每一个移民的主要功课;三是一个移民只有通过学习英语才能够参与美国民主政治。从1981到1995年,美国国会接到14个英语官方化的提案,尽管提案没有在美国国会通过,但很多州却通过州立法将英语定为州官方语言。美国惟英语运动的实质是害怕移民不能同化,支持者并不仅仅是一部分民族激进主义分子,而是有相当数量的美国人支持这一想法。很多人认为,语言的多样化会使英语的地位受到挑战,导致语言冲突,种族仇恨,最后导致政治分裂:说不同语言的人难以和谐的居住在一起,因此,美国政府要通过惟英语运动来树立“一个国家,一种语言”的信念。英语可以成为美国社会的“粘合剂”,是重要的共同纽带,英语可以帮助来自不同背景的美利坚人互相理解,消除隔阂。

2、双语教育

美国的双语教育历史久远,可以追溯到1568年-1815年的起始阶段,1816年到1957的限制阶段,1958年到1967年的恢复阶段,1968年到2002年的发展阶段。全球化时期的双语教育主要以《双语教育法》的颁布为主要标志。

1959年,美国成立“国家双语教育协会”,1968年将《双语教育法》纳入到《中小学教育法》,旨在解决“英语水平欠缺者的教育问题”。《双语教育法》的出台,使双语教育正式成为联邦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使为少数民族学生争取平等机会的运动转化为国家强制执行的教育政策。1978年国会修正了1968年《双语教育法》,强调以提高英语语言能力为目标,限制对过渡性双语教育计划的支持。1984年国会为《双语教育法》设立了几个新目标:“发展双语计划”,使学生有机会在学会英语后保持母语;“学术优秀计划”,推广双语教育中的成功办法;“家庭英语读写能力计划”,面向英语水平不足的父母。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通过双语教学资助项目,为超过60种语言的人群提供帮助。事实上,美国双语教育的目的还是为了最终实现“惟英语运动”,其双语教学的对象是美国土著和移民,目的是让他们从原来的语言转换到英语上来。美国的双语教育的项目包括了双语过渡模式、完全浸入目标语模式、维特模式和双向浸入模式。

美国国内对双语教育的利弊争论由来已久。支持者认为,移民保持原有的语言和文化有利于发展有益的本体意识;反对者认为保持原有的语言和文化对移民来说是有害的,会使他们与社会分离开来,丧失掌握好英语的信心。“在双语教育存在的34年中,事实上它经常遭到攻击。其中部分原因可以被看成是出于对工作和领土的保护,因为双语教育的提倡者认为,只有少数族群社区的成员能够教授或管理双语项目。双语教学计划的政治决定趋向把这限制在弱势学生和弱势学校,仅仅发展双语项目是不足以弥补政府多年来对贫穷和犯罪的忽视。”同时,在许多美国人的观念中学校教授任何一门外语都势必会影响英语教育,减少教授英语的时间。

3、英语的国际推广

美国一直重视英语的推广,在全球化时代,美国英语推广的空间和手段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一方面,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留学教育目的国,2008-2009学年美国仅接待中国新生就达9.8万人,到该学年为止美国有67.16万在读外国留学生。去美国留学的国际学生,需要通过TOEFL或GRE的考试,这自然刺激了海外英语的推广。另一方面,美国通过向世界各国推销其文化产品,无形中加强了英语推广的力度与广度。同时美国推行英语援助的教育政策。美国至少有7个政府机构参与了国际推广英语教学的活动。它们是美国国务院(富布赖特项目)、国际发展署、教育部(国际教师交流项目)等。非英语国家几乎无一例外的受美国英语推广政策的影响。

二、《英语习得法》

美国于 2002 年颁布的《英语习得法》明确了英语学习者习得英语、提高学业成绩的目标,确立了英语熟练标准和测试成绩三级目标的评价体系,改变了以往《双语教育法》规定的多元教学模式,弥补了以往语言学习和学业成绩评价体系的缺憾。然而,人们对英语迅速习得及学业标准是否过高、学业成绩评价体系是否公正一直持置疑态度。为满足英语学习者的特殊教育需求,美国联邦政府对该法案进行了及时的修正。

美国《英语习得法》自 2002 年生效之日起,与《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简称 NCLB 法)一样,受到了言辞激烈的批评,尤其是对需要接受特殊教育的英语学习者(简称 ELLs)必须参加州或全国统一考试,以及用与英语为母语的主流学生同样的标准,衡量他们是否达到了进步目标的批评更为激烈。语言专家、教育学者及一线教师就针对ELLs提出的英语迅速习得及学业标准是否过高、学业成绩评价是否公正、政策执行是否切合非主流群体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充满置疑。因为有些ELLs刚开始学习英语,或者说在英语尚未达到学术语言熟练程度时,就要接受英语和以英语为媒介语的州标准化考试,因此,这部分非主流群体学生的考试成绩往往难以达到标准要求,相当数量的好学校为此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事实上,美国多所学校因为 ELLs 这一特殊学生群体的学业成绩未能达到标准要求,被贴上了“有待改进学校”的标签,并被公诸于众,受到各种惩罚。虽然人们对《英语习得法》持不同的看法,但毕竟它取代了 1968年双语教育法,引发了美国所有学校对 ELLs 的语言习得和学业成绩评价等进行根本性的改革,甚至引发了美国学校文化的改变,值得语言与教育专家及决策者的重视。

(一)确立英语学习者的测试成绩分级目标

《英语习得法》旨在确保 ELLs 达到熟练的英语水平,达到使用英语进行的较高水平的学业成就,达到所有孩子必须达到的、富有挑战性的州学业内容和学业成绩标准。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联邦政府为州和地方教育机构提供资金,资助他们实施语言教学教育计划,帮助他们掌握英语,并在核心学科达到较高水平。测试成绩目标(annual measurable achievement objectives)是《英语习得法》文本中提到次数(16 次)较多的一个术语。该术语用来表示ELLs 在英语学习方面取得的进步,以及语言教学教育计划是否为 ELLs 提供了较好的服务,体现了联邦政府要求州和地方教育机构为 ELLs 切实负起责任、以及为评价 ELLs 提出的语言习得和学业成绩进步的三个具体指标:

(1)测试成绩目标 1:必须反映 ELLs 每年学习英语进步的人数或百分比,进步率要求达到 95%/85%;

(2)测试成绩目标 2:应该反映出每学年末在英语能力提高方面增加的人数或百分比,语言熟练程度到达 95%/10%(3)测试成绩目标 3:还应该包括 ELLs 在阅读和数学方面取得充分进步的情况,与州充分进步的其他标准要求相同。

《英语习得法》规定:首先,州每年提交测试成绩目标状况报告,如果有必要,学校要采取弥补修正的措施,例如:及时通报家长、学校改进计划、反思教学方法和教师等方面的情况。州必须要对未实施测试成绩目标的学校提供支持网络。州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学校实施制裁,如告知家长、改进教学计划的方案、教学计划的改变或教师资源的调整。其次,如果地方教育机构连续 2 年不能达到州测试成绩目标标准的话,地方教育机构必须向州提交整改计 划和方法,州也必须予以技术援助,帮助地方整改计划和实施。如果地方连续四年未能完成测试成绩目标,那么地方教育机构必须采取有效的行动。

《英语习得法》要求对 ELLs 进行每年一次的英语水平测试,包括学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综合能力的评价,这是一部较为具体的提出 ELLs 英语提高和发展评价标准的法案,也是《双语教育法》未曾涉到的。这体现了联邦政府对美国公立学校中ELLs人口急剧增加与日益多元化做出的政策回应,但该政策在州和地方学区的教学实践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不少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认为应该取消测试成绩目标的规定,因为《NCLB法》第一款充分进步已经对所有学生进行相同测试的评价,或者说,测试成绩目标对 ELLs 的测试已经包含了充分进步的测试内容。联邦法案应给予州和学区的学术测试的灵活性,允许第一年移居美国接受学校教育的ELLs,需要提高的不仅是英语/语言艺术,还包括像社会科学等的语言强化的内容,有必要增加相应的教育经费资助,评价英语水平测试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并取消当前针对这些学生的充分进步。决策者应当理性地考虑在恰当的时间,利用有效和可靠的方式对英语能力有限学生进行评价。例如,对国外出生的学生在美国居住的年限、以前在其居住国所接受的教育、运用第一语言获得学科知识的能力(可以使用这些学生的第一语言进行测验)、英语语言熟练程度等因素都是评价时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因此,ELLs 参与评价的方式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审视:

首先,ELLs 和新来美国学校读书的学生,应该排除在常规考试之外,不应该将其考试成绩计入在内,应该增加选择性的评价方式或过程;其次,中高水平学生可以采用基于科学研究支持的以及经过调整的考试,考试的调整要基于对每个学生的评价、基于以上提到的标准,而当前研究的不足导致支持这种评价。最后,还应该根据以上标准为英语熟练程度达到优异的学生提供经过调整的考试。如果要对新近来到美国以及对那些处于或低于中级水平的学生进行评价,其考试 成绩可仅供参考,这样才能使教学不至于局限在考试范围之内,考试必须能够满足学生语言和学术的需要,换句话说,什么时候开始测试 ELLs,取决于学生的英语熟练程度和其他因素,而不仅仅基于年限要求。

另外,有些州则就如何使用测试成绩目标1和2,衡量接受《英语习得法》资助服务的ELLs英语进步情况的规定提出了质疑,担心这种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测试,不能准确地说明他们在语言习得过程所表现出的优点和缺点,让老师难以判断他们是听说还是读写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然而,联邦政府认为没有必要将听说与读写分开测试,因为如果不从综合方面对 ELLs 进行测试成绩目标 1 的评价,很难达到测试成绩目标 2 的熟练水平。鉴于语言习得的本质,有些学生某一学年并非需要在听说读写每一个方面或者所有方面都取得进步,才能说明英语水平有所提高。但是,从州和地方教育机构实际操作的角度看,联邦政府要求各州对 ELLs 的语言进行测试成绩目标考核时,必须考虑给各州带来的频繁考试以及相关责任的巨大压力。因此,应从政策层面给予州技术和政策的支持,这样各州才能得到有效的、可信的评价结果,否则,只会给 ELLs 和服务于这些学生的一线教师带来不利后果。

(二)适时修正英语学习者的评价标准

州和地方教育机构一再呼吁,应该将 ELLs 来美国学校就读的时间长短作为参加州英语水平测试的依据,或者说新近来到美国学校就读的低年级 ELLs,是否应该参加英语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语言测试。有教师建议新来美国学校就读的 ELLs 不应该参加阅读和写作的测试,在他们的口语和听力技能有较大的提高之前,其成绩也不应列入测试成绩目标中。一线教师更是呼吁《英语习得法》应该对这些低年级学生进行听力和口语测试。联邦政府从政策层面对教育界人士的不同声音做出了首次回应。2004 年 2 月 19 日,联邦教育部颁发了对 ELLs考试要求的修正条例:学校可以选择,但不要求学校对作为 ELLs 不到一年者进行阅读测试(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04)。根据新规定,ELLs 以及在美国学校就读不足一年的学生,免于参加州英语阅读考试。当然,他们还必须参加州数学考试,但学校在计算进步率时可以将他们除外。各州也可以将英语已达到熟练程度两年的 ELLs 计入充分进步评价范围。这条规定给各州留出时间,来证明学生何时掌握英语并从这一非主流群体中退出。同年 3 月,教育部长佩奇还宣布了针对 ELLs 的一些政策修订:为便于评估他们充分进步情况,此前 95% 非主流群体学生必须参加考试的比例规定,改为非主流群体中 95% 的学生参加考试。这项新规定允许各州用 3 年时间达到参加考试的平均比例,但要求州和地方教育机构对那些不能参加考试的学生做出合理的解释(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2004)。

佩奇在宣布确保 ELLs 的绩效责任、灵活性新政策和法规生效的声明中,表达了联邦政府对评估这一最具影响力的看法,即各州已经具备了就如何评估 ELLs 在公立学校第一年学业成绩的灵活方法。此前,所有学生要在第一学年参加数学和阅读测试,而新政策为学校提供了目前急需的一年过渡期,要求学校提交一个英语熟练程度的评估。因此,学校也可以对美国公立学校学生第一年的阅读能力进行评估。

这一新规定允许学校可以灵活选择采取英语语言熟练程度的测评之外,进行阅读 / 语言艺术内容测评(Abedi 2004:4-14)。联邦政策的这一重大变化正是为了化解众多教育者和社区组织的担忧,即英语熟练程度有限学生在使用英语进行的考试中,总是表现出低下的学业水平。

可以看出,《英语习得法》要求各州和地方教育机构,为语言少数族裔学生,包括社会、经济地位处于不利境地学生的语言习得以及学业成就承担责任。联邦政府能够针对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政策的角度做出及时的修正。但值得注意的是,决策者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是否能提供充足的教育经费拨款、政策是否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政策目标的定位是否准确、是否能高瞻远瞩地预测政策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政策的解释和宣传工作是否到位、政策的出台是否有足够的科学研究支撑等方面的因素。否则,过于理想化的教育政策不但难以解决社会或教育出现的问题,而且还可能引发新的问题,最终不能实现政策预设的目标。

联邦政府对 ELLs 参加考试的时间和比例有所修改,但未对用于充分进步的问责制做出相应的修正,高风险考试对 ELLs 产生的负面作用仍在继续。ELLs 常被人们视为很少有变化的群体,再加上高风险考试政策没有得到研究的支持而且还是不一致的,致使 ELLs 的测试成绩不能为其学习提供任何帮助,也不可能提供可靠有效的帮助。因此,如果对于 ELLs 的测试时间和方式不进行根本性的改变,他们的学习成绩不可能有较大的提高。

(三)科学甄别英语学习者,增强政策的一致性

《英语习得法》在实施过程后中,面临的棘手问题是如何界定非主流群体中的 ELLs、如何确定 ELLs 学业进步或充分进步、以及测试成绩目标。当 ELLs 英语熟练程度达到足以在一个学术环境中发挥作用,他就不能再被定义为 ELLs 了。每年都有一批 ELLs 退出这一群体,新的 ELLs 又进入非主流群体的范畴,那么,各州和学校中便会面临一种尴尬的局面:由于已经处于不利地位的 ELLs 的

教育需求有别于在普通课堂上接受教育的学生,这一非主流群体学生将永远难以达到充分进步的标准。因此,为使ELLs 获得学业进步,有必要将 ELLs 安排在师生比例恰当的教室里,师生比应该由各州和学区调控。联邦政府应该具体规定用 ELLs 母语进行的评估至少需要三年;明确各州应该以 ELLs 母语进行测试的成绩标准来计算其学业成绩增长情况;按照 ELLs 英语熟练程度实施的考评成绩应计入问责制中;允许英语为母语的学生进入一个双向浸入式教学计划中,并采取适当的第一语言进行评价,联邦也要对用于 ELLs 的教学支出进行专项财政拨款。此外,《英语习得法》需要包括以下统计数据:教学计划类型及时间分配、ELLs 重新分类等,这些信息数据系统有助于联邦、州、学校管理者及教师解决两大难题。第一是辍学干预:优先在小学进行早期介入;对 ELLs 进行合适的评价和计划测评;解决 ELLs 较高留级率的问题;第二是联邦教育部门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对政策执行中出现的问题,从政策层面作出及时的调整和修订。目前联邦政府已经认识到,州教育机构既要执行《NCLB 法》规定的问责制的充分进步要求,还要执行《英语习得法》对 ELLs 进行的测试成绩目标的评价,这些数据可以帮助联邦教育部更多地认识到州、地方教育机构、教师和 ELLs 所面临的联邦法律巨大的挑战。因此,联邦政府对语言教育政策的修订,必须致力于使各州在实施《英语习得法》过程中,与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政策目标保持一致,帮助各州解决政策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2008 年发表的《联邦公告》(Federal Register 2008)表明了联邦教育部及时跟进各州在执行《英语习得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关注与《NCLB 法》不一致或者有违法律的不当之处,进一步解释了《英语习得法》的意图、目标、实施。

《英语习得法》中的第二个政策改变就是将 ELLs 确认为非主流群体,解决了英语熟练程度有限学生的归属问题。该政策规定:一旦这些学生的英语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他们就从中退出,进入普通的课堂学习。美国教育部长说:这一政策将给予各州一定的灵活性,以使他们把已经达到英语熟练程度的语言少数族裔学生包括在长达两年的教学计划中。这给予各州一种选择,同时也给予各州允许学校和地方教育机构逐年提高英语熟练程度获得信誉的弹性(Paige,2004)。

然而,随着充分进步的要求逐年提高,越来越多的学校将达不到标准,从而会迫使越来越多的州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放宽标准,或者迫使联邦政府通过修改 NCLB 法来使标准更加切合实际,这可能是未来几年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因为更加切合实际的较低标准也许更能产生积极的结果。

(四)融语言因素于改革、问责及评价为一体的政策整合

《英语习得法》要求州和学区对语言少数族裔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实施测试,这种为 ELLs 英语能力提高提供信度和效度较为有保证的评价方式,是联邦政府积极应对非主流群体学生英语习得和发展做出的政策回应。然而,任何对 ELLs 实施的评价都要基于对这些受教育群体的研究之上,即联邦和州 ELLs 鉴别标准的确立,要依据学生的英语能力,采取适合他们特殊语言需求的学科教学以及科学合理的评价。另外,学生的语言发展状况和学业成绩是密不可分的,他可能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科知识,但由于英语熟练程度没有达到准确理解考试的要求,其学科学业成绩可能会表现出暂时不佳的状况。只有当他们的英语水平达到像母语一样的熟练程度时,他们与主流学生之间的学业鸿沟才有可能弥合。

语言因素对ELLs的教学和评估所产生的影响,使得学校对他们实施的学业评估和绩效责任制变得更加复杂。因此,政策决策者应该将这些有特殊教育需求的、非主流群体学生的学业成绩不佳的原因纳入政策修订的范围,并要关注小学低年级ELLs充分进步评估的重新建构。通过网络收集有效的、清晰的信息,采纳一线教师和教育专家的合理化建议,提供方便教师使用的具体教学范例,以创新的方式整合现有的语言和文化资源。儿童的语言习得和提高远比政策文本的撰写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联邦政府的英语习得政策应采用最有效、最可靠的学业成绩评价作为问责制的组成部分,为州和地方提供激励(或不使用处罚)的政策,州可以采用西班牙语而不是英语作为评价这些学生的手段,这样,各州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提供一种更有效和可靠的考核方法。此外,联邦政府还应该对《NCLB 法》第一款和第三款(《英语习得法》)责任条款进行重新整合或调整,以确保各州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发出第一款和第三款连贯一致的问责制度,减少州和地方重复努力。联邦政策可以将第一款的教师专业发展资金,用于培训教师掌握 ELLs相关的教学基本知识、策略和技巧。

总之,《英语习得法》忽略了语言因素对 ELLs 的教学和评估所产生的影响,不但折磨着学生,也使教师倍感痛苦。学生们因为成绩不理想导致失去信心,从而对语言习得产生不利影响,教师又会因为为考试做准备,失去了更多的教学时间。学校管理者花费大量时间实施标准化的测验管理,让授课教师往往很沮丧。联邦政府能够从政策层面进行反思,体认教育处境不利的语言少数族裔学生所面临的挑战,提供支持语言习得与提高的教学资源与经费资助,缓解引入测试带来的负面后果,是使《英语习得法》执行的可靠性最大化,使问题和意想不到的后果最小化的良好开端。

三、当代美国外语教育政策未来动向及战略重点

在全球化时代,个人外语能力以及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对文化的理解能力对提升公民个人乃至国家国际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美国民众已经意识到这一点。2007年的卡潘·盖洛普民意调查发现,85%的受访者认为学习英语之外的另一门语言对美国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70%的受访者认为第二语言教学应该从小学开始,详见下表。

表1 美国儿童学习英语以外的第二语言的重要程度调查结果(*小于0.5%)

表2 英语以外的第二语言教育开始时间调查结果 *小于0.5%。

美国要应对21世纪的经济安全挑战,必须有高水平的外语教育应对世界各国文化的深层次沟通和理解。因此,美国必须加强外语教育,合理规划,在国家安全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全球竞争。

1、强化外语教育战略规划

在全球经济竞争和人口多样化的背景下,美国俄亥俄等数州已经意识到21世纪成功的劳动力必须具备较强的外语和文化知识,因此必须促进和支持外语及文化学习。这些州将商界、政界、教育届召集在一起召开语言峰会,厘清外语需求,提出外语战略,最终制定出州层次上的语言路线图。语言路线图通过将国家、联邦与州、地方层次的力量结合起来,形成国家-州商业合作模式,务实解决外语需求问题。语言路线图(language road map)就是峰会出台的一个措施。语言路线图是数州基于当地外语需求,为培养21世纪成功的劳动力,在美国语言旗舰项目(the language flagship)的资助下制定的外语及文化教育远景目标及相关执行措施。路线图使外语教育政策成为州的公共政策;设立专门的外语教育倡导和协调机构,负责实施语言路线图。

积极培养外语教师,并给有外语能力的人士颁发教师执业证书;提升公众外语学习意识;实施较早的外语教育,普遍要求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外语教育。路线图在国家战略的基础之上,第一次从地方需求的角度上对外语教育进行政策上的引导,对美国外语教育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2、推动外语教育国际化

语言文字政策 篇6

关键词:语言政策;华语;推广

语言政策是指人类社会群体在言语交际过程中根据对某种或者某些语言所采取的立场、观点而制定的相关法律、条例、规定、措施等等。具体说来,语言政策就是一个国家、地区、民族规定的语言文字所应遵循的方向、原则以及为此而提出的工作任务。Ronald Wardhaugh认为:语言政策是一种实现现代国家建设的国家地位规划,体现了本国家强化民族意识和民族感情的需求,成为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手段。但不管对语言政策的定义如何界定,都离不开本国特定的国情以及特定的历史背景,任何语言政策的制定都对国家的安定、民族的融合、经济的发展以及现代化的进程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为代表,是因为这两个国家在语言政策的制定上有相似性,且在华文的推广方面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一、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两国的语言政策概况

新加坡的语言政策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英国殖民时期,施行英语同化政策;第二阶段从1950年开始争取独立到1965年被迫脱离马来西亚联邦完全独立,实施以马来语为主导的多语政策;第三阶段是1965年新加坡共和国成立后,以英语为主的多语政策逐渐形成并定型;第四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由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发起的“讲华语运动”,华语的地位得到重视。

印度尼西亚的语言政策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殖民统治阶段,荷兰语和马来语并重;第二阶段是从1945年独立到1990年,印尼语的官方地位确立,英语的流通,华语的压制和封锁;第三阶段是1990年中印复交以后,华语解禁,英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现行的语言政策是推广汉语,支持华文教育,把汉语作为第二语纳入国民教育系列。

二、华语在两国的曲折发展

东南亚国家华人众多,加上特殊的历史因素的影响,华人的归划问题以及相应的语言政策一直是这些国家必须面对的问题。纵观两国的语言政策,可以看出华语在新加坡和印尼这两个国家呈现曲折中逐步发展的趋势。

在新加坡殖民时期,殖民政府为了方便殖民统治,在独尊英语的同时,对华语抱着开放与容忍的态度。其结果是形成两大语言分层:上层语言是英语,下层语言是不同种族的语言和方言。华语作为华族的语言在下层流通着。从七十年代初期开始,多语政策逐渐定型。华语作为四种官方语之一流通;推广华语,使华语成为华族的共同语。

与新加坡一样,在印尼殖民统治时期,对华语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苏加诺时期和苏哈托时期由于同化政策的影响,华语一度遭禁,政府禁止教授华文。90年中印复交,华语解禁,印尼放宽了对华政策。进入21世纪以来,印尼政府对华文教育采取了开明的措施,印尼政府不再限制中文教学,允许华人开班华文学校,并把推广华语作为国策。

由以上分析可得,华语的发展与所在国家的语言政策的制定息息相关,语言政策的制定决定了华语的最终走向,是被禁止还是推广,均由语言政策进行规划。

三、语言政策制定过程中对华语的考虑

语言政策表明了国家或社会团体对语言问题的根本态度,语言政策的制定必须考虑到本国的政治、经济、民族、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它是服务于本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

新加坡的华人约占总人口的74.1%(2011),然而却没有选人口比重最多的种族的语言为国语。首先,如果选华语为国语,不利于国内各民族的统一;其次,在华人族群内部,各民系均有各自的方言,华语并非其共同语;再次,华语不利于新加坡的全球化发展。

在印尼的100多个民族中,印尼华人约占总人口的5%(2010),所占比重最多的是爪哇族,占47%,然而印尼也没有将爪哇语定为国语,而是将印尼语定为国语。这是因为爪哇语社会的、文化的和语言上的复杂性都给学习者带来一定的困难,而且爪哇语在表达现代思想和传播科学知识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两国在选择官方语言时均未选人口比重最大种族的语言,而是考虑到本国的实际情况,根据国情制定适当的语言政策,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

四、结语

新加坡和印尼的语言政策的演变表明华语在这两国的语言地位有所提升,随着中国和两国国际关系的友好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华语的传播前景是美好的,华语的推广工作会越来越顺利。因此,我国应抓住此契机,在尊重他国语言政策的同时,适当加大华语的推广力度,进一步扩展华语的海外市场,促进中国语言和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参考文献:

[1]汤云航,吴丽君.新加坡的语言政策与官方语言的地位和功能[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6,3:21-22.

[2]詹伯慧.新加坡的语言政策与华文教育[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1.3:1-3.

语言文字政策 篇7

如上所述,1982 年之前的语言政策主要强调尊重民族语言平等,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又增加了推广普通话的内容。因此可以说,“尊重各民族及其语言”是我国语言政策的基本前提,“推广普通话”是我国官方语言政策的一条主线。对此,有学者将其总结为“主体多样”的语言政策( 周庆生,2013) 。由于费孝通( 1989、1999) 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是认识和解决我国多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影响深远,因此我们将中国的语言政策相应地总结为“多元一体”的语言政策。本文将探讨“多元一体”的语言政策在最近二十多年的发展,尤其关注“一体”部分的变化,并揭示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

一关于新时期国家语言文字工作规划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以下简称“国家语委”) 的前身是国务院下属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曾是一个研制语言文字改革方案的学术性机构,1985 年更名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增加了贯彻执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的行政职能( 苏培成,2010; 陈章太,2014;魏丹,2015)②。目前,国家语委明确的工作职责是: “拟定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 编制语言文字工作中长期规划; 制定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并组织协调监督检查; 指导推广普通话工作。”③由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 特别是民族语文教育和翻译出版工作) 始终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以下简称“国家民委”) 主管④,国家语委的工作基本上是围绕汉语和汉字开展的。

党的十届三中全会标志着国家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在1984 年10 月举办的文字改革工作座谈会、1986 年1 月召开的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推广普通话被确立为新时期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首要任务( 苏培成,2010) ,后来又成为国家语委基本的工作职责之一。因此可以说,新时期国家语委的工作核心是制定国家总体语言政策,制定和推行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主要承担“多元一体”的语言政策格局中维护“一体”的职责。

自1986 年起,国家语委开始制定阶段性工作规划,这些规划的时间跨度少则5 年,多则10 年,成为各阶段指导全国语言文字工作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至今已正式颁布了5 个规划纲要⑤: 1.《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 1992 年10 月20 日颁布,以下简称“八五规划”) ; 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计划》( 1996 年7 月15 日颁布,以下简称“九五规划”) ; 3.《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十五”规划》( 2001年7 月27 日颁布,以下简称“十五规划”) ; 4.《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十一五”规划》( 2007 年4月30 日颁布,以下简称“十一五规划”) ; 5.《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2—2020 年) 》( 2012 年12 月4 日颁布,以下简称“中长期规划”) 。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规划属于典型的政府公文,其制定过程和写作都遵循严格的程序和规范,几经讨论审核( 魏丹,2015) 。作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主管单位,国家语委的工作规划不仅要体现当时的决策者对语言文字工作形势的总体判断和目标,同时还要配合这些目标制定工作任务,提出保障措施。尽管不同年代发布的规划在结构布局上都有自己的特点,但其内容都可归结为三个基本部分: ( 1) 指导思想,包括对语言文字的基本认识、对以往工作的总结、制定新规划的基本原则; ( 2) 目标和任务,提出下一阶段需要完成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 3) 工作措施,明确围绕目标的实现需要采取的措施、步骤。因此,历年颁布的工作规划既能体现语言文字工作的基本理念,也包含了用于实施政策的可操作性内容,还因其时间上的连续性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它们是了解我国官方语言政策及其发展、实施途径最直接、可靠的依据。本文的分析针对“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这两个部分展开。

二新时期语言政策的变化与发展

进入新时期后,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对建国以来的文字改革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的工作思路。当时就已经认识到,“今后的语言文字工作将与整个社会的生产、生活建立更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它所应参与和管理的领域已经大大超过以往文字改革所具有的内涵”( 苏培成,2010: 460) 。随着机构名称的变更,国家语委对语言文字工作的多层面思考与探索在其制定的历次工作规划中都得到了体现,而不同时期的内容表述则反映了我国核心语言政策的变化与发展。

( 一) 对语言文字基本认识的变化与发展

国家语委工作规划的开篇部分首先阐述对语言和语言文字工作的基本认识,体现了语言决策者的基本语言观,是我国官方语言意识形态的直接表达。语言意识形态是一套有关语言的本质及运用的共享看法、信念、态度( Errington,2001; Kroskrity,2004; Rumsey,1990) ,是语言政策的核心理念和政策制定的出发点。

从国家语委工作规划的文字表述看,我国官方对语言本质属性的认识有所发展。《八五规划》指出: “语言文字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九五规划》提出: “语言文字是信息的主要载体,是协调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交际工具。”《十五规划》的表述是: “语言文字是交际的工具和信息的载体。”《十一五规划》没有直接阐述语言的本质,首次提出“需要将语言作为一种国家资源加以保护和利用”。《中长期规划》的阐释最为丰富完整: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是促进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可以看到,我国对语言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信息载体和交际工具是语言最基本的属性,作为国家资源的性质被提出之后,语言作为文化要素、文化标记、社会要素的特征最终获得明确。这种认识上的发展变化会直接影响语言政策的其他层面。

( 二) 对语言文字工作社会价值的认识与发展

语言文字工作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古今中外都是国家建设、民族发展的重要内容。新中国建立之初,语言文字工作就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一大批语言文字学家投身于语言调查、民族识别、文字改革,为国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进入新时期后,语言文字工作的重心转移,文字改革逐渐淡化,推广普通话成为新时期的首要任务( 苏培成,2010: 457) 。在不同时期颁布的国家语委工作规划中,都有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社会价值的阐述,从中可以看到语言决策者对自身工作的定位和认识,也能看到语言文字工作与当时的国家大战略的对接与融合。

历次规划都提到语言文字工作与社会各行业密切相关,强调其对社会发展的意义,称其具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双重价值。《八五规划》中的表述反映了这种基本的认识: “语言文字工作是关系到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一项基础事业,是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社会各行各业息息相关。做好语言文字工作对我国文化、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促进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和加强国际交流都有重要作用。”此后的几次规划中都重现了这一基本认识,同时又有所发展。

《九五规划》中强调了语言文字工作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及产业的特殊价值,同时明确: “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是公民意识、国家意识和现代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五规划》提出语言文字工作应为西部大开发战略服务,“在西部地区依法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使用,为进一步加强东、西部交流,改善投资环境,促进西部经济和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⑦。《十一五规划》首次提出了语言和谐问题⑧,指出语言文字工作要“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服务”,并认为“需要消除城乡和区域间语言隔阂,在农村、中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需要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全民语言文字的应用和信息化水平”。《中长期规划》首次用“语言文字事业”的表述代替了过去的“语言文字工作”,把语言文字工作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语言文字事业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社会性和全民性特点,是国家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历史文化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事关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事关国民素质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都对语言文字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可见,从1992 年的《八五规划》到2012 年的《中长期规划》,中国语言政策的决策者们对语言文字工作的认识围绕着一个核心,经历了显著的历史变化。一方面,对语言文字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并使之服务于提高社会交际效率和信息化建设,始终是语言政策“一体”部分的核心目标; 另一方面,官方语言政策的社会目标又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当时的国家大战略紧密配合。与此同时,语言文字的社会价值被不断提升,影响范围也逐渐扩大,在《中长期规划》中已被明确地提高到国家战略、文化软实力的高度。

( 三) 对语言多样性的认识与发展

1984 年10 月召开的文字改革工作座谈会提出,在新的历史形势下,“语言文字工作应当把普通话的推广放在首位”( 苏培成,2010: 457) 。1986 年制定“七五”工作规划时再次明确:“推广普通话,这是新时期语文工作的首要任务。……到本世纪末按普及普通话的三级要求,实现或基本实现普通话成为教学语言、工作语言、宣传语言以及公共场合的交际语言,这个目标已经定下来了,应当努力去实现。”( 陈章太,1986)

国家语委历次工作规划在谈到未来的工作目标和基本任务时,都十分强调这一工作重点。《八五规划》和《九五规划》表明: “推广普通话是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首要任务。”《十五规划》中,“大力推广、积极普及普通话”是十五期间主要工作任务的第一条。《十一五规划》中要求“坚持主体化方向,积极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中长期规划》也明确将“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今后一个阶段的指导思想,并将此作为主要任务的第一条。可见,推广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我国官方语言政策的主体与核心,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是直接为这一目标服务的手段。

在维护语言主体性的同时,新时期的语言政策也发生了一些令人瞩目的变化,官方语言政策中对语言多样性的认识与包容都有了显著的改变。《八五规划》《九五规划》和《十五规划》都只强调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指简化汉字) 的主体地位,《十五规划》还提出“迫切需要培养大批民汉兼通的双语人才”,满足少数民族群众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需求。《十一五规划》第一次提出要“正确认识语言生活的多样性,依法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学习和使用,妥善处理方言及繁体字使用问题,处理好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和使用问题,关注虚拟空间语言生活的状况,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需要将语言作为一种国家资源加以保护和利用,支持濒危语言的保存抢救和弱势方言保护工作,探索将语言文字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的有效途径”。《中长期规划》对语言多样性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它在“指导思想”部分把“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并列提出,并要求: “尊重各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树立各民族语言文字都是国家宝贵文化资源的观念,有针对性地采取符合实际的保护措施,充分发挥语言文字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建和谐语言生活……科学规划各种语言文字的定位和功能……”

国家语委作为推广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最高机构,其工作核心始终没有改变。但在保证“多元一体”语言政策的核心( 也就是维护语言主体化方向) 的同时,决策者对语言多样性的认可与包容在“十一五”开始时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少数民族语言、方言、繁体字、濒危语言和弱势方言、手语和盲文、外国语言文字等过去被忽视的内容都进入了官方核心语言政策的范围,而且作为语言资源的有机成分要求加以承认和保护。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告诉我们,语言是一个“异质有序”的系统( 祝畹瑾,2013) ,变异不仅是语言存在的自然状态,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承认语言内部的差异,不仅是对语言客观事实的认可与尊重,也符合当代语言规划所强调的“语言生态观”“语言资源观”和“语言权利观”。

从另一个角度看,“多元一体”语言政策中“多元”的部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上位法中已经有所规定,而且,民族语文事务历来由国家民委负责管理,国家语委主要负责普通话推广和语言规范标准的研制( 包括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语委工作规划中出现语言多样性的观点和措施就更加引人瞩目。

( 四) 语言文字工作内容的丰富与发展

为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规划提出的目标,历次工作规划都明确提出了特定阶段的工作任务,从中可以看出我国语言文字工作内容的发展与变化。

1986 年制定“七五规划”时曾明确: “大力推广普通话,推行汉字规范化、标准化,推行《汉语拼音方案》,这三件事是我们要做的主要工作。”( 曹先擢,1986) 从1992 年起公布的5 个规划文本看,国家语委的工作任务已经超出了“七五”时的认识。推广普通话、规范汉字、管理社会用字、制定语言标准、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推进语言文字信息化这六项内容在历次规划中都作为工作任务提出,它们是国家语委的核心工作内容,有很强的历史延续性。与此同时,国家语委的工作内容还随着历史的发展有所变化。

《九五规划》首次提出“建立语言文字法规体系,实现语言文字工作的依法管理”和“搞好宣传教育活动,加强科研工作、信息工作和对外交流”这两个新任务。《十五规划》首次提出“开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十一五规划》中,新出现的任务是“完善现行汉字和普通话语音的基本标准体系( 这里指普通话评测认证系统、汉语应用能力的立体测试系统) ”。《中长期规划》中,国家语委的工作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在以往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制定通用手语和通用盲文标准、外国语言文字使用规范”和“提高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弘扬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等新内容。可见,随着对语言本质与社会功能认识的不断发展,语言文字工作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已经从比较单一的语言标准化拓展至语言信息化、语言保护、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以语言为载体的文化传承等领域,工作的对象也不再限于普通话和规范汉字,还增加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盲文、手语、外国语言文字等。

三原因分析

国家语言政策的发展变化体现在多个方面,反映了我国主体语言政策的丰富和发展。为了解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笔者访问了国家语委工作规划制定过程中的一些亲历者,并通过查阅史料补充了相关背景知识。结果发现,导致我国核心语言政策发生变化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

第一,国家语委工作范围的扩大和社会语言生活的实际变化对语言文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陈章太( 2015) 、李宇明( 2015) 等都提到,由于国家的对外开放、信息化建设、市场经济的发展、人群的迁徙、互联网影响力提升等原因,语言生活的形态和内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很多需要语言文字管理者回答和解决的新问题,“人大、政协和行业部门都会向我们反映语言问题,寻求解决方案。媒体、网络、学者和各级语委机构也会提出有关语言的现实问题”。( 李宇明,2015; 魏丹,2015) 这是促使语言政策发生变化的客观条件。

第二,语言文字工作需要积极适应国家发展的大战略。魏丹( 2015) 在回顾国家语委工作规划的制定过程时提到,每一次规划的写作班子都必须认真学习国家政策,务求使语言文字工作能够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配合重大战略的施行。我们在历次规划的文本中都能发现一些带有鲜明时代印记的表述,例如: 《九五规划》中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⑥,《十五规划》中提到的“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西部大开发”⑦,《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和谐语言生活”⑧,《中长期规划》中提出的“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等,都是对当时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的呼应和对接。姚喜双( 2015) 特别提到,《中长期规划》中要求的“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其直接依据就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提出的要“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直接写进了第二年颁布的语委工作规划中。

第三,来自学术科研的影响。陈章太( 2015) 、李宇明( 2015) 和魏丹( 2015) 都提到,与其他领域的工作相比,国家语委的工作始终带有很强的专业性,学术色彩浓厚。一方面,国家语委的前身是由语言文字专家组成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有很强的学术传统,先后担任国家语委副主任的许嘉璐、陈章太、傅永和、李宇明、姚喜双等本身就是语言文字方面的专家,始终活跃在科研一线,他们即使卸任,也会在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中继续发挥作用,“这是国家语委特有的‘旋转门’制度”( 魏丹,2015) 。另一方面,国家语委有由语言文字专家组成的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和联系密切的专业研究机构( 如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等,近年来与高等院校、专业研究机构合作建立了18 个研究中心) ,也保证了语言决策者与学术界的联系。“学术研究中的最新成果能够及时被国家语委了解……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也能得到及时的关注。”( 李宇明,2015) 语言文字各类规范标准的研制和众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都会通过国家语委的各类项目平台组织专家参与。因此,学术界的研究也会对语言文字工作产生直接的影响。

由此可见,语言生活的变化、国家战略的调整、学术研究的新成果与新动向都对国家语言政策产生了影响。来自中央层面的大政方针,来自基层的现实需求与学术思潮,在国家语委的平台上相遇,共同促成了国家官方语言政策的变化与发展。

四总结

根据Weinstein( 1979、1983) 、Schiffman( 1996) 、Wiley( 1996、2000) 等人的观点,语言政策应包括两种类型: ( 1) 官方/显性的语言政策,指以政府法令及条例等形式明文规定的语言政策; ( 2) 隐性/模糊的语言政策,指包括语言态度、观念等在内的和语言相关的意识形态,也可称之为“语言文化”。中国学者李宇明( 2007: 13) 则认为,语言政策可以是成文的,也可以是不成文的。本文所探讨的是我国的官方/显性/成文的语言政策。

对国家语委5 个工作规划的文本分析表明,新时期的官方语言政策保持了总体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但又有所发展。语言决策者对语言文字的本质及其社会功能的认识变得更加深刻,使语言文字工作的内容因此得以丰富和拓展。尽管国家语委的工作核心是维护“多元一体”语言政策中的“一体”部分,但它对语言多样性的认可与包容在不断增强,使得“一体”语言政策中也出现了明显的“多元”因素。

对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进行探究后可以发现,我国官方语言政策的制定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官方/显性/成文的政策和隐性/模糊/不成文的政策会形成一种特殊的“对话”,最终促成了中国语言政策的历史变化。

摘要:新中国的语言政策兼顾“一体”与“多元”。1992年以来发布的5个国家语言文字工作规划纲要,是了解我国官方语言政策及其发展最直接、可靠的依据。本文对这些规划纲要进行文本分析后发现,新时期的语言政策保持总体稳定,但在对语言本质、语言文字的社会价值、语言多样性、语言文字工作内容的认识和实施方面均有变化,对语言多样性的包容不断增强。本文还根据对历史亲历者的访谈和历史背景考察,揭示影响我国官方语言政策的多方面因素。

语言文字政策 篇8

泰国是东南亚中南半岛五国之一,Andy Kirpatrick(2010)根据东盟国家英语的历史、角色和地位等综合因素,将英语作为工具的前英美殖民地国家归类为“东盟英语外圈国家”,把英语当作第一外语而不是国内通用语的东盟国家归类为“东盟英语扩展圈国家”,泰国属于后者。东盟英语扩展圈六国的语言状况和语言政策共同点是把英语当做外语课程在学校讲授,而并不作为国内通用语。作为东盟唯一没有遭受英美殖民的国家,泰国的国语是标准泰语,英语是泰国的通用语,也是在学校里讲授的第一外语的课程;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实行英泰沉浸式双语教育,英语是必修外语。全球化背景下,泰国日益成为世界闻名的东南亚旅游胜地和贸易大国,英语作为泰国通用语的地位和功能越来越重要,由此导致基于实用的泰国语言政策系列变革。

一、泰国的语言状况

泰王国人口6549万,是中南半岛上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根据2014年SIL International统计,45,815,000人或占93.5%的人口说壮侗语族语言(Daic languages),1,037,650人或占2%的人口说南亚语系语言(Austro-Asiatic languages),1,009,500人或占2%的人口说南岛语系语言(Austronesian languages),533,500人或占1%的人口说藏缅语系语言(Tibeto-Burman languages),100,000人或低于1%的人口说苗瑶语系语言(Hmong-Mien languages)。泰语是国语和官方语言,国民识字率达89%。移民语言有:缅甸语、日语、卡扬语(Kayan)、罗兴雅语(Rohingya)、僧伽罗语(Sinhala)、泰米尔语、乌尔都语和越南语等。泰国有74种语言,全部是活语言。

泰国的国语为泰语(Thai)。泰语旧称暹罗语(Siamese),属汉藏语系北侗语族壮傣语支,有中部、北部、东北部和南部等四个方言区。曼谷话是泰语的标准语。在泰国,约有85%以上,即5000万人使用泰语。泰语也是一种孤立型语言,基本词汇以单音节词居多,构词中广泛使用合成和重叠等手段。泰语吸收了大量的梵语、巴利语和汉语。泰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在维持和加强文化成员之间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方面,泰语语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泰国拉玛六世瓦差拉冗上任后诏令以标准泰语在全国各级学校进行教育,经过80多年不断努力推广民族语言,使得标准泰语在全泰逐步占据了突出的主导地位。标准泰语是一种早期由法庭精英使用、现为曼谷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上层阶级使用的中部泰语变体,包含许多源自巴利文和梵文的词汇,19世界在语法书里得以标准化,从20世纪30年代起随着公共教育的普及开始快速传播推广至今。今天标准泰语在泰国家喻户晓并占据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Diller 1991),在教育领域,官方颁布法令规定标准泰语作为教学媒介语在全国各级学校加以使用;标准泰语还占据着传媒业,大多数电视和广播节目都以标准泰语来播放来强化它的国语地位;它还是行政、商业、公共演说的官方语言,是一种象征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威望的语言。影响泰语的主要外来语有13种:梵语—巴利语、孟语、高棉语、汉语、爪哇—马来语、泰米尔语、波斯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法语、日语和英语(裴晓睿,2004)。泰语中大量的外来语显示出泰国文化的开放兼容。泰国是东南亚著名的上部座佛教国家,不仅佛经是用梵语—巴利语书写的,而且国王王室的姓名和宫殿寺庙等地名也采用梵语—巴利语。佛教和梵语—巴利语的等级观念也给泰语带来了深刻而的影响。在泰国,不同的阶层使用不同的代词、名词和动词来表达级别和亲密程度,泰语也分成了四种类型:皇家语言、宗教语言、大众语言和俚语(孙英春,2008)。

英语在泰国作为第二语言(ESL)被广泛学习,是泰国政府资助学习的唯一的外语,其地位和作用主要是工具性价值,是泰国学习世界先进技术以步入现代化快车道的有效工具。蒙固王(1850-1865)是亚洲第一个会英文的君王,从拉玛六世起泰国历代统治精英不仅在国外学习,而且都精通英语。很多泰国人都能流利地讲英语,英语不仅是泰国这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通用语,而且还是行政、商业和旅游的语言。浓厚的英语氛围使得26个具有影响力的地区性和国际性组织的总部所在地都设在泰国,例如联合国教科文亚太中心(UNESCO)、东南亚教育部部长组织(SEAMEO)、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中心(RHED)等(詹春燕,2008)。语言学家以“泰式英语”(Thai English)来标识泰国的英语,并调查研究这一英语变体的性质特征,例如元音发音采用声学—语音的方式(Acoustic-Phonetic Methods),但问题在于这是否不仅仅是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中介语现象(Schneider。2011)。

二、语言经济学理论

Marschak(1965)提出语言经济学研究,他认为语言除了作为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的工具和媒介外,还具有经济学属性。语言经济学主要观点是:其一,语言是可以用来补充和取代其他类型资本的人力资本,是获得其他人力资本知识和技能的工具性资本。语言“资本性”是经济时代的必然产物,把语言界定为一种人力资本是语言经济学家的跨界思考。其二,学习外语是对人力资本生产的一种经济投资,学习外语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即考虑学习外语的“投资费用”和学成语言后的“投资预期效益”。用一种或多种外语进行交流的语言技能被越来越多的人视为一种高含金量的“语言资本”。第三,语言的经济价值有高低之分,主要是取决于该语言在各种任务、各种职业中的地位。

Vaillancourt(1996)提出语言经济学理论并将其广泛应用于国家宏观语言教育政策的制定和规划实践中。语言政策研究是语言经济学发展最早、最成熟的领域,莫在树(2008)将其主要应用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教育政策与规划的成本效益分析;(2)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语言规划研究;(3)语言政策的经济些分析;(4)语言的经济价值和语言政策与规划的关系;(5)语言教育政策的评价与管理;(6)其他方面,如民族主义与语言政策的关系、官方语言问题、语言经济学在教育中的应用、语言政策的融资及其分配公正性、政府制定语言政策与规划的必要性及相关措施,等等。

三、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泰国语言政策

语言以它的物质结构系统,承载着丰富、厚重的社会文化信息,为社会所利用,能够产生社会效益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效益,所以是一种有价值、可利用、出效益、多变化、能发展的特殊的社会资源(侯敏,2010)。泰语是一种资源,泰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国家的经济建设、政治威望和文化交流密切相关。随着时代的发展语言作为经济资源的性质会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同时语言资源是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认同建构重要组成部分。

1997年泰国实行第八个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开始重视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多样性,以标准泰语为国语的泰语语言和文化仍占主导地位,但也与泰国境内其他70多种语言共同构成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的语言景观,这种语言政策规划的“多样性中的同一性”(Unity in Diversity)使泰国国家语言政策促进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泰国历任政府成功地建立了与标准泰语语言相关的统一的国家认同形象,泰国对于民族国家建立过程中标准泰语作为国语的使用和语言多样性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在人口民族多样性的背景下使用均作出了明确的、有助于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

泰国语言政策全貌仍然是标准泰语一语独大,其他语言处于稳定的、双语的状况。标准泰语在社会各个层面发挥着高端语的功能,区域性泰语和非泰少数民族语言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低端语的功能。泰国下一个十年的愿景是成为一个双语的或多语的社会,开发国民“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以应对激烈的全球化竞争是政府的重要使命。为此泰国国家语言政策框架包含以下内容:(1)在世界经济的语境中,努力使泰国高效、和谐地与说其他重要语言者共处(如英语、汉语、印地语、日语等);(2)制定教育语言政策(如双语或多语政策);(3)重视与语言政策密切相关的语言教师教育、课程开发、课程设计等方面;(4)充分意识到全球政治和经济主要语言的重要作用(Rubin&Jernudd,2006)。这些政策或决议的制定出台与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的重要地位和功能密不可分,语言能力是诸如地位、身份、权利、财富等社会性因素的综合体现,因此拥有语言能力就意味着占有某种象征性的资本或符号。语言市场作为一个特定的约束和监督系统强加自身的力量关系系统,这一系统通过决定语言产品的价格来推动语言生产方式的更新。现代化进程中的泰国,也在不断调整其国家语言政策的动态过程中寻求最佳平衡点。

参考文献

[1]Kirkpartrick A.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in ASEAN:a Multilingual Model[M].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10.

[2]Diller A.1991,“What Makes Central Tai a National Language ”in Reynolds,C(ed.)(1991a),National Identity and its Defenders:Thailand 1939-1989,pp.87-132,Chiang Mai:Silkworm Books.

[3]Schneider E.W.English around the World[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1.

[4]Marschak J.Economics of Language[J].Behavioral Science,1965,(10).

[5]Rubin J.&Jernudd B.H.Can Language be Planned Sociolinguistic Theory and Practice for Developing Nations[M].Honolulu:The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2006.

[6]SIL International Languages of the World,16th Edition.http://www.ethnologue.com/show-country,2014-9-24.

[7]Vaillancourt F.Language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in Quebec:Measurement,Findings,Determinants and Policy Cos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1996,(121).

[8]侯敏,语言资源建设与语言生活监测相关术语简介[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10,(2).

[9]莫再树.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商务英语教育研究[J].外语界,2008,(2).

[10]裴晓睿.泰国语言文字文化[A].于维雅主编.东方语言文字与文化[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1]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语言文字政策 篇9

一、印度关于教学语言的“三种语言模式”

在当今印度, 中央管辖下的35个一级行政区域 (邦和中央直辖区) 有相当一部分是按当地语言划分的, 称语言邦。印度宪法规定, 各邦有权确定一种或几种语言作为本邦的官方语言, 并规定各邦有义务在初等教育阶段用学生的母语进行教学。邦语言强化了地域文化和民族特征, 但语言邦内还有少数民族语言, 这又使语言邦出现了不断分化的情况。

在所有的邦中, 尤其是在非印地语各邦中, 一直存在着对语言教学的争论。在基础教育阶段争论的主要问题有: (1) 应该教授的语言是2门还是3门; (2) 应该把母语还是把本邦语言作为必须学习的语言; (3) 是否应该把英语作为必须学习的语言; (4) 是否应该把印地语作为必须学习的语言; (5) 各邦少数民族的教学语言问题; (6) 语言课程的内容和方向。

1956年, 对基础教育政策的制定很有影响力的“中央教育咨询理事会”提出在基础教育阶段实行“三种语言模式” (Three-Language Formula) 。1961年, 该模式在各邦首席部长大会上获得批准。当时, 三种语言模式的要求是, 学生的母语是第一语言 (语言Ⅰ) , 印地语是第二语言 (语言Ⅱ) , 英语是第三语言 (语言Ⅲ) 。科萨里委员会 (1964~1966) 也赞成三种语言模式, 但对它进行了修改:母语或地区语言是语言Ⅰ, 联邦的官方语言或副官方语言 (即印地语或英语) 是语言Ⅱ, 没有作为教学语言的一种“现代印度语言”或欧洲语言是语言Ⅲ。①

二、《国家教育政策》关于教学语言的规定

(一) 1968年的《国家教育政策》关于教学语言的规定

1968年的《国家教育政策》采纳了三种语言模式, 并对语言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具体内容如下。

1.地方语言:印度语言和文学的蓬勃发展是教育和文化发展绝对的必要条件, 否则人民的创造力将得不到发挥, 教育水平将得不到提高, 知识将无法普及到人民之中, 知识分子与群众之间的鸿沟即使不会进一步扩大也将继续存在下去。在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阶段, 地方语言已作为教学语言得到使用。现在需要采取紧急措施把它们用作大学阶段的教学语言。

2.三种语言方案:在中等教育阶段, 各邦政府采用并大力实施三种语言方案。根据这一方案, 在讲印地语的各邦除了学习印地语和英语外, 还应学习一种现代的印度语言, 最好是某一种南方的语言, 而在讲非印地语的各邦除学习地方语言和英语外, 还应学习印地语。在各大学和学院还应开设适当的印地语和 (或) 英语课程, 以提高学生运用这些语言的熟练程度, 达到规定的标准。

3.印地语:应竭尽全力促进印地语的发展。在发展印地语作为一种联系语言 (link language) 时, 应适当注意根据宪法第351条的规定, 使印地语作为表现印度混合文化所有成分的一种媒介。应鼓励在讲非印地语的各邦创办把印地语作为教学语言的学院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

4.梵语:考虑到梵语对于各种印度语言成长和发展的特殊重要性及其对印度文化统一所具有的独特贡献, 应以更大的规格为在学校和大学阶段进行梵语教学提供种种方便。应鼓励发展教授梵语的新方法, 并探讨在第一级和第二级学位阶段的一些学程 (如现代印度语言、印度古代史、印度学和印度哲学) 中把梵语学习包括进去的可能性, 因为在这两级学位阶段掌握梵语是有用的。

5.国际语言:需要特别强调英语和其他国际语言的学习。世界上的知识正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增长, 在科技方面尤为如此, 印度不仅必须跟上这一趋势而且还应该对此做出自己的重要贡献。为此, 就要特别加强对英语的学习。

根据三种语言模式, 每个中学生必须至少学习三种语言。在非印地语邦, 这三种语言是:母语或地区语言 (语言Ⅰ) 、作为官方语言的印地语 (语言Ⅱ) 、作为外语的英语 (语言Ⅲ) 。在讲印地语的各邦中, 印地语是语言Ⅰ, 英语是语言Ⅱ, 另一种“现代印度语言”是语言Ⅲ。这种模式在原则上被各邦接受了, 但在实行中许多邦都根据自己的理解做了一些变通。

最为独特的是, 泰米尔纳德邦政府一直反对把印地语作为教学语言, 在邦政府管辖下的学校只允许把泰米尔语和英语作为教学语言, 只有中央政府开办的“中央高级中学” (Kendriya Vidyalaya, 是为由于工作调动或者家庭搬迁的中央政府公职人员、主要是军人的子女开办的学校) 可以使用英语和印地语两种教学语言。[1]

(二) 1986年《国家教育政策》 (1992年修订) 与语言教学问题

1986年的《国家教育政策》 (1992年修订) 关于语言问题没有新的规定, 全文如下:

1968年的教育政策已详细地检验了语言发展这一问题, 其中的一些基本规定无需修改, 并同过去一样, 这些规定也适用于今天。但是, 1968年政策中这一部分的实施并不平衡。今后将更有力且更自觉地实施这一政策。

三、印度基础教育阶段教学语言的现状

由于印度的语言种类繁多, 加上许多邦根据自己的理解实施三种语言模式, 因此印度基础教育阶段三种语言模式的执行情况各不相同。下页表1和第51页表2分别介绍了印度各邦和中央直辖区基础教育阶段对三种教学语言的选择情况。

资料来源:Ramamurti Committee.Towards an Enlightened and Humane Society:NPE, 1986-A Review.New Delhi, December, 1990.256~259.

资料来源:同表1。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 语言Ⅰ通常贯穿基础教育的全过程, 语言Ⅱ、语言Ⅲ可从3年级、4年级、5年级至6年级开始开设, 持续开设的年限各邦、各中央直辖区也有所不同。

四、印度少数民族教学语言问题评析

(一) “三种语言模式”执行情况混乱

1.各邦在开设三种语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超出了三种语言模式的规定, 也就是说, 虽然学生学的语言是三种, 但一些语言并不是模式中规定的。例如在北部一些印地语邦, 学生应该学习的“语言Ⅲ”即一种现代印度语言被规定为梵语。然而, 梵语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成为“死语言”, 只是在研究古文献时才用得到, 而且它是因为具有历史和文化上的意义才被确定为现代印度语言的。由于印地语是从梵语衍生出来的, 印地语邦的学生学习梵语就相当省力了。印地语邦的这种做法招致了南方各邦的极大不满。

2.各邦开设语言Ⅲ的动机有很大的不同。在南方的非印地语邦, 把印地语作为语言Ⅲ是基于商业性的考虑, 一般要求学生们能听懂、看懂和基本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就可以了。而在北方的个别印地语邦, 把一些南方语言作为语言Ⅲ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文化上的考虑, 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较高。因此, 动机的不同导致了对语言Ⅲ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水平难以做出全国统一性的要求。

3.少数民族子弟应该在初等教育阶段用母语接受教育, 但这种要求常常得不到满足。从上文也可以看出, 少数民族语言在三种语言模式中很混乱, 因为印度各邦和中央直辖区都有两种甚至更多的少数民族语言。根据1981年的人口普查数据, 某一种语言在一个邦或中央直辖区使用人口比例最高的是喀拉拉邦, 这个邦96%的人讲马拉雅兰语。位居第二的是古吉拉特邦, 这个邦有91%的人讲古吉拉特语。而另一方面的例子是, 那加兰邦使用人数最多的是奥语 (Ao) , 但讲奥语的人在该邦总人口中的比例仅为14%, 其余人讲的是各种方言。[2]

4.三种语言模式对母语强调得不够, 只重视地区语言和包括印地语在内的现代印度语言和英语。因此, 三种语言模式常引起人们的不同理解并进而不断引发各种争议。

5.三种语言模式最初只是针对初中阶段制定, 各邦有权决定其他教育阶段开设多少种语言以及学生学习这些语言所要达到的程度。结果, 不同的邦在初等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语言课程有很大的不同。

(二) 印度政府不重视少数民族语言的发展

在印度, 负责促进现代印度语言发展的最高机构是“中央印度语言研究院” (Central Institute of Indian Languages) , 它的职责之一是, 通过保护和促进那些使用人数少的语言和部族语言来保障印度的语言多样性遗产, 尽量加强他们的多语言环境。该院的工作目标是, 使印度的各种语言达到基本的统一, 使各种语言互相丰富, 最终实现印度人民的情感一体化。该院在总部设有“部族和濒危语言中心”。近年来, 该院及其地区语言中心每年都推出上百项活动方案, 举办上百次研讨会, 影响较大。[3]

另一方面, 印度中央政府的内政部和人力资源开发部都设有专门的“官方语言”管理部门, 但是, 从中央政府相关机构的活动来看, 推广和发展印地语是重中之重, 其次是另外21种“官方语言”, 再次是英语, 最后才是偶尔涉及的一两种少数民族语言。

参考文献

语言文字政策 篇10

【关键词】语言教育政策 南美洲国家 外语教育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38-02

南美洲,为七大洲之一,面积达1,784万平方公里,占地球表面的3.5%。直到2011年,南美洲人口已有3亿8千万,世界排名第五。其中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巴西、玻利维亚、智利、巴拉圭、乌拉圭、阿根廷共12个独立国家,均属发展中国家。本研究对南美洲各国的语言教育政策进行考察,分析其历程,总结其成就,概括其经验教训。

一、南美洲各国语言教育政策发展的特点

本研究考察了南美洲各个国家语言教育政策的历史演变,分析总结了其四个发展历程,殖民统治前的南美洲的语言教育政策,殖民统治下的语言教育政策,独立建国后的语言教育政策和20世纪后期的语言教育政策。

1.殖民统治前的语言教育政策

印第安人是南美洲的开拓者。安第斯山脉中段高原地带是南美洲古文明发祥地。早在公元10世纪前后,居住在这一带的印第安人部族──印加人,建立了以秘鲁南部库斯科为中心的印加帝国。到15世纪鼎盛时期,其疆域北起厄瓜多尔北部,南达智利的塔尔卡,人口约900~1200万。光辉的印加文化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哥伦比亚、智利南部和巴拉圭是印加帝国以外人口较集中的地区。当时的语言教育政策主要以家庭教育为主,父母将其语言传给孩子,少数富裕起来的印第安人组成了学社,传授当地的语言和文化。

2.殖民统治下的语言教育政策

16世纪初,葡萄牙、西班牙殖民者开始入侵。葡萄牙侵占了巴西,西班牙统治了除巴西以外的南美广大地区。16世纪末,英国、法国和荷兰殖民者经过激烈争夺,分割了圭亚那地区和近海一些岛屿。从此,全洲进入了长达 300年的殖民统治时期。西班牙先后在南美洲建立了秘鲁(包括秘鲁和智利)、新格拉纳达(包括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委内瑞拉)和拉普拉塔(包括阿根廷、玻利维亚、巴拉圭和乌拉圭)3个总督辖区,葡萄牙在巴西建立了总督区。由于殖民者千方百计强化殖民语言,使南美洲各个国家语言教育政策逐渐成为殖民国语言政策,呈现出独尊宗主国语言政策的重要特征。一是强化宗主国语言的法定地位,几乎南美洲国家都将宗主国的语言列为法定官方语言。二是在各中学,高校都大力开设宗主国的语言课程,葡萄牙语,西班牙语,英语,法语,荷兰语成为考试的主要内容。三是大力倡导宗主国文化,将欧洲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渗透到南美洲的各个国家。

3.独立建国后的语言教育政策

到18世纪后半期,宗主国所竭立维护的殖民制度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这个主要矛盾的发展,推动着南美洲人民走上独立战争的道路。1810年,武装起义烈火燃遍整个南美洲。经过十多年浴血奋战,终于推翻了西、葡殖民统治。到1826年,相继建立起10个民族独立国家,只有圭亚那等少数地区尚处于英、法、荷殖民统治之下。独立后,土生白人地主阶级掌握了多数国家的政权,实行独裁统治,维护大庄园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地主阶级重新倡导本民族语言,各个国家分别制定语言教育政策,强调印第安语的地位,重新将印第安语作为本国的语言,并且排斥其他国语言,作为巩固新政权的有力工具。

4.20世纪后期的语言教育政策

20世纪,南美洲经济发展迟缓,英、美等国乘虚而入,将各国变成他们的原料供应地,倾销商品和输出资本的场所。特别是日渐崛起的美国,凭借其经济实力和有利的地理位置,排挤其他国家的势力,成为南美洲的霸主。在与霸权主义斗争的过程中,英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南美洲各国的经济不断发展,单一的本民族的语言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迫使各国纷纷倡导多元化的语言教育政策。英语,法语占据主导地位,汉语也因中国的强大逐渐被政策制定者所关注,不断的推动汉语的学习和普及,很多的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建立了起来。

二、南美洲各国语言教育政策的转变

南美洲的文化原以印第安人的文化为主,欧洲殖民者于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后引进黑奴以补充劳力,使本区血统复杂。因西班牙及葡萄牙带来的拉丁文化长期居主导地位,故南美洲常被称拉丁美洲,但印第安文化并未消失,且融入欧洲殖民者文化,非洲黑人文化,美国文化,他们之间彼此冲突与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并形成了独特的语言教育政策,随着时间的发展其语言教育政策也不断的发生着转变。南美洲各国语言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语言政策的制定者在不同时期各有不同的侧重,但主要可以呈现出以下三个转变:

1.从本民族语言到殖民国语言的转变

南美地区原为印第安人的居住地。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在南美洲大地上建立过不少王国。15世纪后,它们先后沦为西班牙等国的殖民地。殖民统治时期,原有的土著居民遭到侵入,人口逐渐减少,而欧洲白人移入数量又逐年增多,部分印第安人与白人混血。在这种融合过程中,语言政策也在悄然的发生着改变,有本民族语言向殖民国语言发生着转变。所以现在的在南美洲国家中巴西的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法属圭亚那官方语言为法语,圭亚那官方语言为英语,苏里南官方语言为荷兰语,其它国家均以西班牙语为官方语言。

2.从单一本民族语言到多元语言转变

随着经济的发展,单一的民族语言不能满足当地的经济发展需求,独立后的南美洲各国所奉行的单一语言政策并不符合实际国情,特别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美国的崛起,全球化趋势加剧,促使南美洲各国不得不转向倡导符合国家开放的多元化语言教育政策,以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和谐的目的。独立后的南美洲各国意识到单一的语言政策不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不利于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遂开始倡导多元的语言教育政策。除了巴西,哥伦比亚以外,其他南美洲各国纷纷效仿,倡导英语,法语,西班牙语,汉语等多种教育的语言政策。 3.从语言的政治作用到语言的服务作用的转变

早期的南美洲语言政策有着强烈的政治化倾向,其中既有彰显宗主国的去本民族语言政策,也有排斥殖民国的说本族语的活动。这些政策的制定带有强烈的政治目的。随着对外开放的加大和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南美洲的语言政策已经转变到服务当地的经济发展,加强民族之间团结,促进各国文化交流的目的。例如,20世纪70年代以前,南美洲处于政治的目的,几乎没有人可以说汉语,但是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南美洲与中国合作交流的加大,孔子课堂和孔子学院逐渐兴起,很多的学校也把汉语作为高校的一门专业课或者选修的语言。这种转变反应了南美洲各国强调语言政策的发展性的功能,为发展经济恶化加强与华语地区的政治,文化合作而积极调整本国语言教育政策的努力。

三、南美洲各国语言教育政策的发展趋势

1.民族语言的缺失

南美洲民族成分比较复杂,有印第安人、白人、黑人及各种不同的混血型,以印欧混血型最多。白人最多,其次是印欧混血型和印第安人,黑人最少。在这种大融合中,统治者由原来的印第安人转变为白人或者混血人,语言教育政策大都讲英语,西班牙语,法语,荷兰语,所以在南美洲的各国中大力推进宗主国语言,而当地民族语言逐渐缺失。

2.英语的崛起和汉语地位的提升

19世纪末崛起的美国,凭借其经济实力和有利的地理位置,排挤其他国家的势力,成为南美洲的霸主。在这种称霸的过程国,南美洲各国不得不学习和使用英语与美国进行着各个方面的斗争。在语言教育政策方面由于受到美国的影响,各国也推进了英语的学习和使用,在部分南美洲的高校中有很多的课程做到了全英授课。另一方面,中国领导人多次到南美洲各国的出访,增进了中国与南美洲各国的联系,加大了经济方面的合作,拓宽了文化层面的交流,不少国家也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孔子课堂和孔子学院受到当地人的好评,但是虽然汉语在南美洲的地位不断的得到提升,但是短期内仍然无法做到与英语和其他官方语言并驾齐驱的地位。

参考文献:

[1]Bertrand, Jacques. Language Policy and the Promo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in Brown, Michael E. and Ganguly, Sumit Fighting Words: Language policy and Ethnic Relations in Asia.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 2003: 209

[2]Edwards, J. Language, Society and Identity[M].Oxford: Blackwell. 1995

[3]鲁子问,外语教育规划:提高外语教育效率的可能途径[J],《教育研究与实验》,(5):41-45

[4]李宇明,我国目前的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N],《中华读书报》,2007-9-19

[5]王瑜,南美洲各国语言的特点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5

上一篇:帮助学生做最好的自己下一篇:大都市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