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新闻媒体融合

2024-06-21

广播新闻媒体融合(精选十篇)

广播新闻媒体融合 篇1

1 传统广播新闻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传统广播新闻的业务方向单一

传统广播新闻的传播效果具有非常广泛、快速、生动的独特特性,它直接面对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传统广播新闻这一群众广泛平台与互联网媒体相比在很大程度上缺少了交互性和生动性。传统广播新闻让每一个人民群众都能够方便地收听信息和新闻,这全面体现了广播新闻的大众化,但传统广播新闻的业务方向比较单一,虽然听众可以有选择性地收听各个频道,但每个频道的节目收听还是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在新媒体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现状下,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通过新媒体广播进行视、听、说、看等多个方面的信息接收,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新媒体可以带给人们大量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和冲击,由于高新科学技术的影响,导致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更多的选择新媒体广播而渐渐遗忘了传统广播新闻,这就是新媒体广播取代传统广播新闻的原因,也即传统广播新闻与新媒体广播融合的必要性。

1.2 传统广播新闻的传播技术有待提升

近年来,虽然广大新闻广播已经投资了大量资金,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传统广播新闻的改革和创新,但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传统广播新闻的传播技术在很多方面还有待提升。例如,听众在收听传统广播时会出现混音、杂音等问题,声音的清晰度不稳定等问题,广播收听的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或者有时候收听广播新闻时会显示无信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收听广播的质量和心情,这说明传统广播新闻在传播信息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技术问题。还有就是传统广播新闻传播的信息量也是有限的,不同的听众对广播新闻有不同的需求和要求,但传统广播新闻却没有这个服务的功能,它只能满足听众单方面的要求,而新媒体广播则可以根据每个人的不同需求在网上搜索到他们想要的新闻、和信息资源,更加方便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传统广播新闻在这一方面表现的非常弱势,且极有可能导致新媒体广播取代传统广播新闻,所以传统广播新闻的转型以及与新媒体广播的融合已经成为广播新闻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 传统广播新闻与新媒体广播融合的必要性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媒体广播新闻的发展变革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它改变了广播新闻的传播状态,如今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中,传统广播新闻在以前、现在甚至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主流、主导,很难被取代,所以,新媒体广播的兴起和发展必须建立在传统媒体的继承基础上,这就要求传统广播新闻和新媒体广播进行有机的融合,新媒体广播要想成为主流,必须要借助传统广播新闻的大众化的特性,从而成为社会的主要媒体。传统广播新闻的舆论环境和新媒体广播的舆论环境在实质上有很大的互补性,只有更好地将传统广播新闻和新媒体广播加以融合,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传统广播新闻和新媒体广播两者的相互依存、相互借鉴、共同发展,才能共同实现传统广播新闻和新媒体广播的大发展,才能真正构建一个和谐健康的舆论环境。所以,如今传统广播新闻和新媒体广播的融合已经是我国媒体广播新闻发展的必然趋势了。

3 加强传统广播新闻与新媒体广播的融合措施

3.1 发挥舆论引导,抢占舆论主阵地

传统广播新闻和新媒体广播融合的过程中,要很好地利用舆论工具,尽可能地发挥舆论作用和效应,这样才能保证传统广播新闻在新闻传播中的权威性和主导性,从而不断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各种舆论特点,深入地掌握重大新闻事件的各种舆论倾向,利用自身在全媒体时代的主导地位有机的融合新媒体广播,最大程度地发挥传统广播新闻和新媒体广播的优势,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凝聚社会力量,化解社会危机,尽到新闻媒体应尽的责任。

3.2 加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互动,扩大新闻宣传的实际效果

要想加强传统广播新闻和新媒体广播的融合,就必须加强传统广播新闻和新媒体广播的互动,传统广播新闻非常具有深度和传统价值理念,这些都是新媒体广播中必不可少的,把这些重要的要素加入到新媒体的创意和制作过程中去,创建一个传统广播新闻和新媒体广播的互动平台,保证传统广播新闻不能排斥和逃避新媒体广播的优势,传统媒体应该心胸宽阔,借鉴和吸收新媒体广播的优势所在,从而加强媒体融合的公信力、吸引力及竞争力。

3.3 加速传统广播新闻的转型

面对新媒体广播的冲击,传统广播新闻必须积极创新,加强转型,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紧跟新媒体广播发展的步伐,利用与新媒体广播融合的平台,坚持以内容为王,根据新媒体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不断整合资源,加快发展。传统广播新闻可以有效利用新媒体广播的新技术和新手段实现和新媒体广播之间的互相融合,互相整合,从而发挥媒体融合的巨大优势,创立新的媒体发现模式。

4 结语

传统广播新闻和新媒体广播的融合对于我国广播新闻事业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应该认识到传统广播新闻和新媒体广播融合的重要性,并认真分析传统广播新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业务方向单一,强调接收、传统媒体在传播技术上存在一定问题以及农村新媒体发展滞后等,然后采取有效的措施,通过发挥舆论引导,抢占舆论主阵地、加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互动,扩大新闻宣传的实际效果、加速传统广播新闻的转型以及加快传统广播新闻和新媒体融合的法规建设和监管管理等,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传统广播新闻和新媒体广播的融合,进一步推动我国广播新闻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龚立堂.旧媒体新媒体全媒体——兼谈传统广播如何融合新型媒体[J].中国广播,2011(8).

[2]赵忠慧;刘坚;媒介融合时代下广播新闻的生存与发展[D].长春:吉林大学,2015.

媒介融合要求广播节目创新思考论文 篇2

摘 要:在技术进步、受众需求增长等因素的推动下,近年来,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相互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媒介融合己成为当前传媒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广播的媒介融合在实践上明显滞后,理论层面的研究尤其显得薄弱。正是基于此,本文通过理论探索与个案的梳理,试图系统而全面地研究我国广播媒体在媒介融合趋势下的发展策略。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广播媒体需要在内容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全方位的进行创新和调整。

关键词:媒介融合;广播媒体;发展;策略

一、引 言

21世纪代,基于数字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媒体的涌现和普及应用,媒介融合在实践中日渐得以显现和证实。新媒体的层出不穷,正拓展着信息传播的渠道和领域,同时也对既有的媒体格局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在新的媒介竞合大潮中,中国广播业遭受到来自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及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双重挤压,收听及广告业务持续走低。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广播业如何迎接时代的挑战,抓住媒体融合的机遇,实行创新发展策略,就尤其显得意义重大,这不仅对广播行业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对繁荣我国广播产业也有重大意义。

二、广播媒体的媒介融合

广播媒体的媒介融合应该是多方面的,包括与报纸杂志的融合、与电视的融合、与网络的融合、与手机的融合、与播客的融合以及广播媒体之间的融合。

(一)广播媒体与报纸杂志的融合

传统媒体,广播与报纸杂志的融合历史最为悠久。虽然20世纪代广播媒体的诞生,曾经给报纸杂志带来过强烈的冲击,但报纸杂志毕竟具有自己不可取代的优越性,经过一番磨合,两者开始走向“和平共处”并进而在业务上不断融合。其中最为突出的例子,当属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于1950年4月10日开办的《新闻和报纸摘要》栏目,节目记者在自采新闻的基础之上汇集通讯社及报纸等媒体的新闻,信息量大、权威性高,50年来收听率始终名列各类广播节目榜首。

(二)广播媒体与电视的融合

二十世纪80年代,在全国“四级办广播电视”的精神指导下,全国电视台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普及。广播开始感受到来自电视的“威胁”,并走过了一段波澜壮阔的改革和创新之路。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广播媒体与电视媒体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融合,首先是节目互动、人员交流;其次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而推进集团化发展,成立广播电视总台和广播电视影视集团。集团化后,广播电台可以和电视台共享新闻信息资源,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将频道办的更为丰富,经营空间将更为广阔。

(三)广播媒体与网络的融合

与前两种融合相比,广播与网络的融合更具有革命意义,它实现了广播媒体传播失态的历史性的变革。拿传统广播来说,世界上任何一家电台都做不到全球覆盖,只有网络可以达到这一要求。因此,广播通过借助网络实现了覆盖全球用户,更超越了普通声音的局限性,让广大听众更能领略到在网上读广播、看广播、听广播的乐趣。

(四)广播媒体与手机的融合

广播与手机的融合同样具有革命意义。与传统媒体相比,人类对手机媒体的依赖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手机真正成为“身体的.延伸”,是人类社会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机不仅能接收广播,而且能接收电视,已经成为一个小型便携的视听媒体。手机不再仅仅是单纯的通讯工具,它的多媒体属性也愈发明显。

(五)广播媒体与播客的融合

对于广播而言,近年来最受关注的新技术当属播客(Podcasting)技术。它赋予了每个网民个体成为信息发布中心,使得每个人都可以创制自己的个人出版物――“广播节目”,因此,可以说播客就是网络个人广播,人人皆为播者。

广播热情地拥抱了这项技术,发展自己的播客节目,与“播客”实行良性互动,抢占播客发展浪潮的制高点。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在专门开设了一档反映播客生活、展示播客作品的节目“波哥播客秀”,这是国内播客首次登陆传统广播平台,也是广播和博客成功融合的例证之一。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和北京广播网听吧频道等四家单位联合发起的在线音频联盟创建的音频门户站点――听世界网,则是国内第一个传统电台开办的播客网站。

三、广播媒体发展创新的对策

通过媒介融合,使广播改变单一的音频传播形态、开发多种媒体传播形式与接收终端提供了可能。从产业调整的层面来看,媒介融合所形成的趋势给整个舆论格局调整和传媒市场格局的改变带给了广播发展新的战略机遇。因此,广播媒体应当顺应时代发展,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制作出不同的节目,力争做好节目、做出精品节目,走一条具有自主特色的以内容取胜的道路。

(一)树牢主流意识,强化引领功能

广播媒体要牢固树立“主流媒体”、“主流文化”意识,这是媒体融合的大势所趋,通过坚守“舆论”引领阵地、强化主流引导功能,在社会上树立舆论引导的“主流”。近年来,全国各地电台在该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例如,11月,河南遭遇雨雪冰冻天气,全省道路交通受阻严重,大批车辆滞留,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受到较大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况,11月11日到12日,河南人民广播电台紧急启动突发事件应急报道预案,新闻、交通、旅游三频率并机直播,协助交警、交通、路政等部门疏导交通,救援被困群众,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和好评。11月13日上午,河南电台新闻广播又发挥信息发布主渠道作用,在新闻广播《政府在线》栏目中邀请省直十几个相关部门领导同志做客节目直播室,利用广播媒体优势,安排部署、协调指挥全省灾后救助、困难救济、电力抢修、医疗保障、教育调整等工作,确保最大限度减少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

(二)培养优秀节目主持人,打造品牌栏目,走品牌化经营之路

品牌文化是媒体发展到一定高度后一个成功标志的高度浓缩。目前,全国各电台均已走上频率专业化道路,在此前提下,广播媒体如果能在公众面前树立起品牌形象,那么整个电台的形象都将得以提升,这也是电台品牌化经营的重要策略之一。打造品牌栏目最重要的是做精节目。这里的“精”不仅仅是人员上的“精兵强将”,还包括内容上的“精心编排”和节目制作上的“精益求精”。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的《政府在线》栏目,定位于“聚焦公众和社会关注的话题,架起政府与百姓沟通的桥梁”,使得该栏目在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获得“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奖”。正是这一精品节目的呈现使得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提升了知名度。主持人是广播媒体的“视觉化形象代言人”,优秀的节目主持人是电台最鲜活的“品牌”。广播媒体应当重视培养主持人,把培养出名主持人作为打造品牌的重要方面,尽可能的利用一切机会培养、宣传自己的主持人,力争把他们打造成在社会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明星”。

1.以主持人名来命名栏目。主持人作为栏目的灵魂,一档节目如果以主持人名来命名则会收到更大的效果。河南电台交通广播的品牌节目《南方谈交通》就是以节目主持人南方的播音名命名的栏目。主持人南方在节目中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对每一个参与节目的司机朋友,都力求能客观公正地在节目中为其提供帮助。随着节目影响力的增加,南方的名声也越来越大,参与节目的听众更是亲切地叫她“南方大姐”。尼尔森调查报告显示,~20,《南方谈交通》连续8年在河南全省落地22家电台的所有栏目中,排名一直位列前10位。

2.设立首席主持人。即建立与职称岗位脱钩的薪酬体系,按岗定酬,必将对主持人队伍起到巨大的激励作用。国家广电总局早在就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影视人才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推行主持人“首席”制度,并对其中的有关奖励进行了明确。此项工作目前在全国各级电台陆续展开,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每年都会有10名节目主持人享受台长津贴每月1000元。

3.评选造势。提升主持人的品牌价值,还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媒介,比如综合运用户外媒体、平面媒体和电台网站等渠道宣传报道主持人,让观众全方位多层级接触了解主持人。有时还可以运用商业化包装、炒作手段,定期举办栏目推介会、研讨会等,举办年度优秀主持人、优秀作品评选活动等,都是采用商业化手段打造“明星”主持人的有效手段。

(三)及时对节目形态调整更新,发掘适合新兴媒体需求的节目

传统电台在节目制作上重点强调的是节目的线性收听,要求节目明白准确、通俗易懂。当面对网络媒体等新兴传播平台,要求节目可以长期储存,听众可以随时检索收听,这就使得更好的发挥广播的声音优势,使得节目做得更加富有艺术性。如河南人民广播电台信息广播有一档情感讲述类节目――《真情故事》,最初都是由主持人以第三方的角度配上轻音乐对故事进行自然流畅的讲述。尽管节目一直做的很不错,但是通过调查了解,多数听众反映总有种听别人故事的感觉。后来,通过对节目进行升级,通过两名主持人进行角色扮演,配以感染力、渲染力强的符合故事情节、发展、场景、人物心态的音乐、音效,对故事进行艺术化的演绎呈现,使收听者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另外,该节目还在河南广播网开辟在线点播服务,方便广大听众下载收听,持续感染效果更好。

对于传统媒体广播而言,这是一个多媒体相互融合、新媒体不断涌现的时代,广播电台务必要遵循“内容为王”的铁律,做精、做细、做强、做好自己的节目,形成自身的特色,从而在竞争中拥有无可替代的特性。同时要针对新型广播的特点,制作一些符合新广播的内容和节目,从而使广播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自身新的发展、新的跨越。

参考文献:

[1]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梁岩.从技术、管制与受众角度看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J].新闻与写作,2009(11).

[3] 陆莹.广播媒介与新媒介的资源融合[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22).

[4] 洪威,秦楚.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广播形态演进[J].新闻传播,2009(1).

[5] 傅玉辉.媒介融合――跨媒体的写作和制作[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广播媒体融合的战略思考 篇3

【关键词】广播融合新媒体特点

今年,我们进行了一个调研,用了10个月的时间跑了20个省市,采访了20家电台和将近20家新媒体公司,出了一本书《融合,广播的使命》。

通过调研,我们体会到了广播媒体融合中的一些问题,并思考了广播融合的实现路径。

一、有关广播媒体融合的几点看法

广播的媒体融合是方向,必须要坚定不移,但是首先是布局。现在广播业界很多单位只在点上做一些小的产品和项目,这大多是向互联网公司学的,实际上互联网公司80%以上的产品是要被淘汰的,真正成功的产品不到20%。所以我们根据那些实验产品在改造广播的时候,经常会失败,做一个失败一个。我们在调研时,有一个台说做了一个项目,马上要做好了,等半年以后再看已经倒掉了,投入的50万元打水漂了。实际上,互联网公司的那个产品都已经不用了。所以说,首先要布局,要找到广播媒体融合的路径和方法。

其次,不要把未来当现实。有了理念很伟大,把理念变成现实更伟大,关键是找到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所以,我认为广播在媒体融合的过程中,要简单、实用、可操作,这七个字很重要。

第三,广播媒体融合一定是阶段性推进。应该认识到广播融合的过程是积极布局、强力推动、稳步推进的全过程。媒体融合不可能一蹴而就,融合一定是阶段性地实现。现在最有商业价值的是广播的直播流,我们如果把直播流给打乱了,广播人怎么生存?眼下怎么生存?在融合的过程中怎么生存?这些问题不解决,会出问题。

第四,在广播媒体融合的过程中,一定要有顶层设计。关键是全员培训、转变观念、强力推进。加强培训是重中之重。在我们的调研过程中发现,广播人确实有很多观念太陈旧。

第五,技术是最大的推动力,技术的发展永无止境,广播媒体融合永远在路上。媒体融合从来没有固定的模式,包括很多新媒体公司,它们也是在探索,跟传统媒体相比它们只不过是先走了一步,新媒体公司也很艰难,其实跟我们的起步差不太多。

第六,在广播媒体融合的过程中,要建立起真正的广播智库。我看到一些有关广播智库的文章,理论性太强了,可操作性、指导性比较差。我们希望有可操作的方法、可以落地的理念,要建立起广播智库,指导广播媒体融合走上一个正确的路子,少走弯路。

二、广播媒体融合路径和方法

第一,调频(FM)广播的直播流是目前最有商业价值的,业界的同仁一定要把直播流打造好、改造好,直播流以后可能直接进入新媒体。直播流在现在和将来都是最具商业价值的,因为听觉不一样,将来的直播流跟我们现在的直播流是有差别的。

第二,音频产品、主播经济是很有商业价值的。直播流是音频里的一种;主播经济,包括各种直播,打造主播是重点。

第三,车载广播和移动收听。车载广播是主阵地。车上的收听人群很多是80后、90后,这个主阵地要牢牢把握住。

第四,打造广播的客户端(APP)。汽车的内屏很快就要变了,这个变化通俗的理解就是把平板电脑装在车上,这样我们的调频收音机将逐步被淘汰。如果说,广播的客户端在三五年之内还没有打造出来,汽车的广播主阵地就没有了。所以从现在开始,给我们的时间也就是三到五年。“2020年实现宽带中国”已经升级为国家战略,现在有的车上已经是半智能屏了,这个屏变起来会很快。所以说,打造客户端是生死存亡的事情,要赶快去做。

第五,建立大数据中心。大数据时代,我们完全可以引用大数据来调整安排节目内容,大数据是办好节目的重要支撑。

第六,开发以活动为引领和抓手的广播生态产业。活动是集聚听众的抓手,活动是搅动社会的抓手,活动是打造品牌包括主持人节目的抓手,活动是媒体融合的抓手,活动是经营创收的抓手。以活动为抓手的广播垂直生态产业的运用开发,是广播下一步发展布局的重要一环。

第七,建立平台整合资源。要有平台、有渠道、有终端。平台可以搭载、可以借、可以租、可以建。再一个就是成立广播中心,进行资源整合,这也是广播下一步应该马上做的事情。

第八,创新机制和体制,引进资本运作。其实,我们的体制有很大的优势,只是没有很好地研究。再一个就是资本运作也是我们将要介入的内容。

三、重新认识广播的特点

第一,广播是本土化的媒体。特别是地方台的广播就是为一个城市范围内的人服务的,是听众身边的媒体。

第二,广播是服务性的媒体。广播能做到一对一服务,且服务到极致。交通频率就是弥补了国家公共服务体系的缺失,当交通变为第一需求时,交通频率应运而生,并持续至今。

第三,广播是陪伴性的媒体。做饭、开车都能伴随收听,做好陪伴蕴含无限商机。

第四,广播是最有温度的媒体。它就在你身边,高兴时给你说笑话,情绪低落时给你放音乐,这些广播都能做到。

第五,广播是一个互动性的媒体。从热线电话到微博、微信,再到客戶端,能做到全方位互动。

在广播媒体融合的过程中,不能忘记这五个特点,这是广播的立身之本。

广播全媒体的融合路径 篇4

1.全媒体概念

“全媒体” (omnimedia) 最早于1999年出现在欧美, 同年“全媒体”一词出现在我国媒体上, 限于国内互联网信息化的发展直到2007年, “全媒体”一词在国内学界研究中广泛使用, 并且从2008年开始在实务界传统媒体行业如报纸、广播、电视开始实现全媒体的融合。可见全媒体概念从其产生到直接运用到实务中速度极快, 并且最近几年传统媒体向全媒体发展有愈演愈烈之势。全媒体是指综合运用各种表现形式, 如文、图、声、光、电, 来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 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来传输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对“全媒体”的概念我们可以界定为:信息、通讯及网络技术条件下各种媒介实现深度融合的结果, 是媒介形态大变革中最为崭新的传播形态。“全媒体”是各种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融合的产物, 它是通过文字、图形、声音等通过受众的视觉、听觉、感觉等多种接受信息的系统传播信息的一种全新系统。全媒体的特点有如下几点。

(1) 集成性

全媒体将目前人类所掌握的所有信息传播手段都集成到全媒体传播形态中。将目前最为前沿的信息传播技术手段融入信息的传播。

(2) 融合性

全媒体对传播媒体而言, 尤其是以广播为代表的传统媒体, 不是简单的传播手段的融合, 而是全相位融合: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乃至通讯的全面互动、网络媒体之间的全面互补、网络媒体的自身的全面互溶。

(3) 覆盖性

全媒体对受众是彻底的覆盖, 无论是从整体的大而全的角度, 还是从个体的微观角度, 全媒体都能通过各种终端将受众纳入到信息传播的系统中, 进而全面覆盖受众。这对传统媒体来说是爆发第二春的根本所在。

2.全媒体是传统媒体的发展趋势

以广播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在信息化时代遇到了巨大的冲击, 听众的流失, 广告收入下降等无不彰显着信息化时代的传统媒体的困境。面对信息化时代的冲击, 广播媒体必须迎难而上, 积极面对。广播传统媒体发展之路在于全媒体的融合。所谓融合, 是广播媒体融合全媒体中, 以信息化技术手段来整合广播媒体的各种资源, 实现广播媒体的全新发展。

广播媒体向全媒体的融合的路径可以分为内容融合、渠道融合和市场融合三个途径。内容、渠道和市场是传统媒体在信息化时代所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在内容上广播媒体是真正的内容为王但是内容的形式受到限制, 并且内容创新上存在较大问题。渠道上传统广播媒体传播的渠道受到终端限制。在市场上传统广播媒体的市场容量有限, 传统广播媒体品牌难以推广。因此, 广播媒体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趋势就是向全媒体融合。

广播全媒体融合路径之内容融合

所谓内容的融合, 是指广播媒体在节目内容上向着全媒体的文字、图形、声音等传播形式在内容上进行包装。具体来说广播全媒体内容融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内容形态的融合

广播媒体的在内容上以收听的伴随性、新闻的快捷性好营造氛围的形象性和听觉艺术系见长。可以说广播媒体的内容优势非常明显, 而在全媒体时代, 信息化背景下广播内容的单一性明显。广播媒体应当通过信息技术将广播媒体的内容资源进行整合, 融入全媒体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内容形态, 通过各种信息终端实现“可听”“可视”的内容形态的扩展。

2.内容创新的融合

广播在信息传播上的专业化、类型化是在信息化时代与其他媒体形态相比具有巨大的优势。广播媒体节目内容的创作主要是三种策略来实现, 独立原创、整合萃取和用户生产内容。目前绝大部广播节目内容是通过整合萃取, 独立原创次之, 用户生成最少。独立原创和用户生成可以说是内容创新的重要方式。广播媒体向全媒体融合, 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 移动终端等先进技术, 快速、准确的获得信息, 同时可以建立垂直频道让用户参与互动, 在广播媒体的拳头产品新闻节目上形成快速反应, 进而把握新闻的时效性, 实现节目内容的创新。

3.内容权威性的融合

广播媒体借助历史的优势形成了一批在内容上具有相当权威性的节目。广播传统媒体向全媒体的发展, 内容形式上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但是在内容的权威性上需要传统广播媒体原有的内容予以支持。内容权威性的融合, 也符合了全媒体融合性的特点, 传统媒体与全媒体相互融合, 才能形成媒体的发展。

广播全媒体融合路径之渠道融合

所谓渠道融合, 是指传统的广播媒体借助信息化技术, 摆脱单一的收音机终端的束缚, 通过各种信息化平台形成对社会受众的全面辐射。

1.传统互联网渠道的融合

以个人电脑为代表的传统互联网渠道是目前互联网时代最为悠久也是最有影响的互联网渠道之一。全媒体时代的媒体绝大部分都通过在互联网上建立以PC为终端的网站, 将媒体的节目内容通过互联网的网站形式纳入到信息网络中, 进而对数以亿计的网民产生影响。这点上广播媒体向全媒体的融合必不可少的是通过广播网站, 将广播节目内容辐射到网民, 从而使得广播的渠道不仅限于以收音机终端进而推广到互联网的任何一个角落。

2.移动互联网渠道的融合

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互联网发展形态, 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明确了互联网未来的发展路径。在移动互联网时代, 广播媒体不仅仅需要建立PC终端的网站, 更需要在移动终端中普遍流行的微信、微博等移动互联网平台。因此, 广播媒体在渠道的融合上必须跟上信息化时代的步伐, 通过建立微信公共帐号、微博帐号等方式锲入移动互联网, 进而吸引更多的受众。

广播全媒体融合路径之市场融合

所谓市场融合, 是指通过信息化技术不仅实现传统广播媒体对已有市场份额的细分, 还能通过全媒体的辐射作用在电子商务等领域有所作为。

1.传统广播的细分市场

传统的广播媒体可以借助数字广播技术, 大幅度地增加广播频率数量, 培育细分市场。如目前中国已经进入汽车社会, 广大的汽车驾驶员往往借助广播收听路况等信息, 广播媒体借助调频技术开通汽车交通广播, 专门针对汽车驾驶员的收听人群, 取得了不错的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

2.进入新的市场领域

借助全媒体的融合, 传统的广播媒体在信息化技术的帮助下, 提升了节目的质量和创新能力, 实现了多渠道的辐射。在内容和渠道的融合基础上, 广播媒体的品牌价值不断地提升, 实现了自身实力的积累, 同时通过信息化技术广播媒体还可以将广告厂商在传统媒体发布的广告信息在全媒体的平台上再次挖掘和利用。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借助全媒体平台, 开设“央广购物”广播结节目和网站, 将其庞大的广告平台资源再次深度开发, 进军电子商务领域。这些措施不仅提升了传统广播媒体的品牌价值, 也大大提升了广播媒体的盈利能力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广播新闻媒体融合 篇5

1三网融合的定义以及发展之路

三网融合事实上上是指电视网、电信网与互联网三大网的有机组合。在最开始的时候,这三个网本是三个个体,独立的发展着,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技术的不断更新,这三个网失去自身独有的优势性,而为了以后更持久、更好的发展,三大主体选择了合作,从而形成优势互补、相互融合的局面。并且针对此举,国务院在召开常务会议时提出了三网融合业务的阶段性目标:(1)从到,明确了工作的重点,强调了要将广电和电信两者之间的业务进行试点工作,同时为三网融合这一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探索出了相应的应对政策。(2)从到,对试点工作取得的成绩进行总结。同时,推进三网融合的业务向着深层次的合作阶段发展,促使网络产业格局向适度竞争的方向发展,并加大对三网融合的监管力度,建立并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

广播新闻媒体融合 篇6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 融合 拓展

在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的21世纪,数字化产业对于整个社会产生的深刻影响。在当前这个迅速变化的媒介环境中,传统的媒体和新生的媒体不断呈现出新的形式和特征,并且相互融合衍生。借助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广播等新的科学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和通信卫星等渠道,大量使用电脑、电视、手机、IPTV、MP3、MP4等现代电子设备,使新媒体个性化、细分化、互动化等传播特点得到全面凸显,不仅改变着媒介本身,而且改变着大众传播媒介环境。作为传统媒体代表的广播业也卷入到数字化的广播中。速度化将改变广播的工作方式和生产流程,提高广播的生产效率,扩展广播领域的发展空间,推动广播业从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迈进。

首先,我们以湖北省广播电视总台FM107.8《勇闯美人关》节目的专属交友网站love.hellowuhan.com为例,了解网络和广播的结合后的巨大优势:

1.广播与网络相结合,弥补了传统广播的传输手段受到地域限制的缺点,扩展了广播的传播范围。

传统的广播传播方式受地域的限制,功率再强的电台,也有一定的区域限制,再好的收音机,也有一定的收听波段的限制。而广播一旦进入网络,则可以凭借互联网简便、高效的特性传遍世界各个角落,大大扩展了广播的传播范围。在love.hellowuhan.com注册的8000多会员当中,有30%来自于外省,也还有一大批湖北本土听众由于工作学习的原因离开家乡,但依然通过网络收听和关注FM107.8的节目。

2.网络和广播相结合,搭建了新的互动交流平台,增强受众对广播的参与度。

就传统广播而言,热线电话是受众与电台联系最直接的方式之一,可以实现双向或多向交流。然而这种参与方式受节目播出时间的限制,而网络为受众提供了广阔的发表意见的空间,受众可以在任何时间段利用电子邮件、论坛、聊天室等,最大限度地满足参与节目的需求。特别在《勇闯美人关》网站创建时,充分考虑到节目互动,创立了和节目直播同步开放的在线聊天室,使主持人与听众,从一对一的沟通,变成一对多人,或多人间的活动交流,充分增加了参与度。另外,在网站的论坛上也可以随时随地发表对于节目、主持人、频道甚至热点事件的各类观点。

3.网络和广播相结合,弥补了广播稍纵即逝、选择性差的缺点。

广播与其他传统媒体相比有传播速度快的优势,但也有着一闪而过、不便保存的弱点,且在某一时段受众只能被动地收听某一节目。而广播与网络相结合后,广播可以存储于网站,受众可以按自己的时间和喜好,在任意时间选择任何电台任何时间播出的节目。信息的“生命”得到了大大的延长。在love.hellowuhan.com网站上有同步直播的节目也有节目点播,听众可以随时查询一年内的每期节目及节目进行时的聊天记录,同时,当期节目的嘉宾资料也有存档,查询、重复收听甚至將来的付费下载极为方便。

4.网络广播使电台节目形式得以刷新和拓展。

传统电台广播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广播走上网络之后,节目的文字稿件可以在网上发布,也可加上图片、图像。受众不但可以在网上听节目,还可以看文字和图像,获得更多的信息,这种多媒体的传播方式,更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使广播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在《勇闯美人关》此类征婚交友节目创办前,如何展示嘉宾风采提上了议程,网络是与电台结合,声色俱备的最好合作伙伴,每天节目嘉宾的照片都在专属网站love.hellowuhan.com主页上显现,听众在听的过程中对于嘉宾及主持人都充满了好奇,听过之后还可以在网上观看,上网看过后就会有更大的兴趣去听,两者相加,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广播与网络相结合无论从信息量、传播速度、伴随性等各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电台广播,网络为无线广播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广播电台可以根据这一新平台的传播特性,制作更加符合受众需要的节目,从而形成自己独有的核心竞争能力。

目前,很多网站与电台的节目合作,笔者认为根据每个频道的不同特点搭设专属网站,或者网站深入了解频道资源,打造适合本频道的专属平台进行市场化运营,更能达到双赢的目标。

现在,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在推动信息社会的发展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媒体成为这个时代的宠儿,在它迅速发展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新媒介时期传统电台的经营必须认产品为对象,以价值增值为导向、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充分把喉舌功能、娱乐功能、服务功能都充分地考虑在内,而在电台与网站合作的过程中几个制约传统媒体发展的因素将会得以重视并最终得到解决:

1、投融资机制

任何的事业或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经济的支持,投融资机制是制约广播媒体发展的首要因素,投融资渠道的建立是支撑产业扩张的重要条件和关键所在。无论是从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无论是从行业内的资本还是行业外的资本以及外资的角度来说,跟媒体有关的行业都具有特殊性,媒体行业一般都是国有资本控股,这就使广播业的投融资门槛升高,我国对非公资本和外资是“有限进入的”,很多民营资本和国外资本不能进入主流媒体,不利于资源的配置。通过频道网站或者合作网站来进行融资,在打造网络电台,促进网络电台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传统电台的发展,为其储备了足够的经济支持。

2、制度安排

广播业由于长期的体制问题限制了自身发展,首先就是产权制度的不明确导致了权责不清的局面,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整个行业的效率。但是我国的广播业又具有特殊性,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经验,网络和电台联姻,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不过要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广播业的发展之路只能是借鉴有益经验,要发展就必须改革现有的制度,使其在产权组织和管理方面都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和准则,在运营的过程中有据可依,避免混乱和无序。

3、创新思维

一个缺乏创新意识及创新形式的媒体是没有生命力的。一般情况下,那些注重自身技术与产品创新的网络媒体,在创意方面比较超前,在新媒体环境下,任何产品的开发都离不开创新的思维和理念。传统媒体需要站在听众的角度,考虑听众的实际需要,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充分开发具有潜力的产业环节。目前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规模以及创新思维,将对相关企业和行业起到一个很好的带动作用,也延长了彼此的生命周期。

4、增值服务

随着媒体、电信和IT产业,特别是有线电视和个人电脑的不断发展,点击收听费模式迅速发展。“按次收费收听”系统允许受众按照自己的意愿点击收听特定的节目,并直接根据自己点播的节目付费。最近几年,点击收听服务出现在欧洲诸国和美国,他们为听众提供重要的体育节目和演唱会现场直播。电台将节目上传到自己的网站上供听众选择,并按照点击次数收费,这种选择变得越来越受欢迎,广播的个性化日益明显。

综上所述,在数字化时代,传统媒介与新媒介资源融合是不可避免的。在传统媒介与新兴媒介之间,新兴媒体是资源融合的主体,传统媒体对新媒体有无可摆脱的依附性。抓住机遇与新媒介进行资源融合是数字化时代的最佳选择。当传统的广播电视传播手段无法满足受众的丰富需求时,我们就应该寻求和拓展与新媒体的融合与合作。如今,新媒体已经成为经济驱动力,传统媒体借助于新媒体先进的媒体技术和多元的表现形式,丰富和扩展了节目内容和产品线,实现了与新媒体的完美联姻。中国广电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整合,必将带来广播行业的再度发展,使中国的广播业重新腾飞。

作者单位:湖北省广播电视总台交通广播

新闻广播节目与新媒体融合研究 篇7

1 新闻广播节目与新媒体融合存在的问题

1.1 广播业务量的减少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闻广播节目的发展,我国大部分省市的广播业务都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广播收入较差,广播行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取维持其发展。并且,电视和网络等新闻传播媒体的出现,逐渐取代了新闻广播节目,影响着新闻广播节目的发展。

1.2 广播节目内容陈旧

近年来,不少广播节目的内容陈旧,原创力不足,有些广播电视节目甚至是重复其他网络媒体中的内容,自身创新性不强,无法给听众营造新鲜感,因而受众更愿意关注电视节目和其他网络节目。

1.3 广播节目市场占有率低

近年来,新闻广播节目在发展中,实现了与互联网和手机网络的有效融合,促进了广播电视节目的创新。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广播节目的优秀人才流失严重,其纷纷流向网络媒体,导致广播节目的开展,没有优秀的工作人员,制约了广播节目的发展[1]。

1.4 广播节目互动性不强

当前的广播节目表现出内容陈旧和互动性较差的特点,无法与听众实现在线互动和在线沟通,导致听众无法与广播节目的主持人展开互动。并且,播报的内容与网络论坛上的内容重复,但是,讨论回复的次数却比网络论坛少很多,互动参与性相对较差。

2 促进新闻广播节目与新媒体融合的方法

2.1 加强广播与网络广播的综合运用

新闻广播电视节目,其主要内容是新闻播报,必须保证新闻事件的真实性特色,突出自身的特点,以便能吸引更多人关注。应该与网络广播融合,将网络广播的优点融入新闻广播节目中来,突出节目的特色,确保广播节目的实时性和功能性价值,提高新闻广播节目的收听率。

2.2 构建完善的网络广播传播体系

虽然,当前新媒体发展迅速,但是,网络广播与新媒体相比,具有使用方便和成本低的优势,不会受到网络信号的影响,只需要一根铁丝和树桩就能完成信息的传播。所以,新闻广播电视节目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行信息的有效传播;需要与网络广播有效融合,促进网络广播体系建设,确保网络信号发生问题时,也能正常传递信息。

2.3 加大对广播节目记者的培养力度

当前的传统新闻广播节目,受到网络广播节目的影响较大,相较于网络广播,呈现出技术手段落后,内容陈旧的特点,并且,广播人才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也相对较差,影响着新闻广播节目的发展。为了促进新闻广播节目的发展,应该加强对广播节目记者专业技能的培养,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培养大量的广播节目人才,为新闻广播的发展提供条件[2]。

2.4 提高广播节目的在线互动性

广播节目在播报的过程中,不能仅是播报完就结束,应该与听众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使其了解新闻的播报情况,通过与听众之间的沟通,了解当前新闻播报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地对新闻播报情况进行改进,提高新闻信息的传播价值,提升新闻广播的收听率。可通过在线互动、在线留言、定时活动等方式,与网友和听众进行即时互动,促进信息的有效传播,提高听众的收听兴趣,使新闻广播节目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3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行业发展迅速,新媒体是当前社会信息化发展的产物,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新闻广播节目是信息传播的重要形式,但是,近年来受新媒体冲击比较严重,为了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应该与网络媒体进行融合,明确其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当前实际发展现状,提出改进措施,在新媒体背景下,促进信息的有效传播,满足听众获取信息的需求。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传媒行业快速发展,新媒体下的网络广播节目对传统广播节目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影响了传统新闻广播节目的发展。因此,要想促进新闻广播节目的发展,必须要明确其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其应该与新媒体行业进行合作,制定出与新媒体融合的具体方法,确保新闻广播节目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新闻广播,新媒体,融合

参考文献

[1]孙欣.浅谈广播新闻类节目的媒体融合——以中国华艺广播公司节目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6(3).

广播新闻媒体融合 篇8

1 技术体系构成

媒体融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门户媒体、社交媒体和场景媒体。当媒体发展到场景时代后, 服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需要以用户为核心, 对产品和服务进行拓展, 形成完善的融合媒体架构。传统媒体想要实现与新兴媒体的融合, 需要结合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 构建相应的融合技术体系, 这也是所有媒介融合的第一要素。

依照端到端的顶层设计思路, 可以将技术体系分为:制播域、传输域和覆盖域三个逻辑功能域。其中, 制播域, 是指广播电视内容制作与播出的相关内容;传输域, 是指媒体信号和IP数据传输相关的功能域, 不会涉及到用户终端;覆盖域, 是指与用户终端覆盖紧密相连的功能域。通过这样的技术体系, 可以对所有的逻辑链条进行贯通, 实现全域融合, 不仅媒体内容的制作和管理更加方便, 网络传输和流量的调度也更加灵活, 对于用户的覆盖可以通过有线、无线和卫星信号等多种形式。融合技术体系的出现, 打破了不同地区广播电视节目的信息孤岛和媒体孤岛现象, 使资源得到有效整合, 最大限度地进行共享[1]。

2 技术体系内涵与关键技术

2.1 制播域

制播域如图1所示。从功能来划分, 可以将制播域分为几个不同的环节:一是采集环节, 包括节演播室制作、台际交换、外购节目等, 在这个过程中, 需要用到高清/超高清视频技术、灯光照明技术移动互联技术、信息采集技术、自动化技审技术及新闻检索技术等;二是编辑环节, 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 实现新闻制作、云制作和新媒体制作等, 形成完整的广播电视节目。编辑环节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媒体总线技术、服务总线技术、虚拟化技术、代理码率编辑技术、全媒体发布技术及电子节目指南技术等;三是播出环节, 即将编辑好的节目通过相应的平台, 向受众播出, 包括总控系统、广播电视平台、互联网电视平台等, 其中的关键技术包括了视音频信源编码技术、互联网媒体发布技术、视音频质量评估技术、数字化版权管理技术等;四是存储环节, 主要针对媒体资产的一种储存和管理, 包括素材存储、备播存储、制作存储、云存储等, 存储环节需要用到的关键技术主要是数据编目技术以及各种在线、离线存储技术;五是管理环节, 包括各类设备和资源的管理、节目的审查及广告管理等, 关键技术有数字版权管理技术、信息系统运维及安全防护技术、台网互动技术、大数据应用技术以及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等。

2.2 传输域

传输域如图2所示。在广播传统媒体中, 广播电视节目可以通过有线电视网络和卫星通道进行传输, 互联网电视则可以结合有线电视干线网络进行分发, 然后结合统一的宽大互联出口, 经节目信号注入到公共互联网和IPTV专网中, 能够保证节目的传输安全[2]。

2.2.1 有线电视干线网络

有线电视干线网络包括国家广播电视网络和省级干线网络, 前者既是实现三网融合的主体, 也是媒体融合的主要推动力, 在实际操作中, 一是应该进一步推展有线电视宽带网络的覆盖范围, 推进信息化发展步伐。二是应该实现全国范围内实现有线电视网络的互联互通, 通过建设互联网数据中心等方式, 对互联网资源进行缓存, 从而有效缓解当前有线电视网络与电信网络非对等互联的情况;同时, 对干线网络进行改建和扩建, 进一步提升网络的承载能力, 对有线电视网络互联的效果进行改善。三是应该推进有线宽带基础设施建设, 立足网络演进要求, 促进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的顺利实现, 对运营支撑系统进行构建和完善, 同时从客户实际需求出发, 进行智能融合终端的部署, 逐步实现有线宽大用户的规模化发展。

在传输域中, 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包括网络传输技术、网络管理技术及云平台技术, 进一步细化, 有OTN技术、IP承载网技术、智能内容分发技术、综合网管技术、大数据应用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等。

2.2.2 卫星传输网

卫星传输主要是利用通信卫星或者直播卫星, 向终端用户传输广播电视信号, 结合数字视频压缩, 每一个卫星转发器都能够实现对数套乃至数十套电视看节目的同步传输。在进行技术方案设计时, 应区分接收方的性质, 对于有线公司和普通用户, 需要采用不同的技术方案。同时, 在针对卫星传输网进行建设和运营管理的过程中, 不仅需要关注基本的卫星传输技术, 还应该对运营支撑系统、广播卫星网络规划等进行统筹和协调。

2.3 覆盖域

覆盖域如图3所示, 可以分为几种情况。

2.3.1 有线电视接入网

有线电视一般以城镇区域为对象, 通过混合光纤同轴网络 (HFC) , 向用户提供相应的服务。自三网融合战略实施以来, 有线电视运营商开始逐步展开HFC网络的双向改造, 在这个过程中, 虽然改造技术方案繁多, 不过大体上还是集中在FTTH和同轴电缆接入技术的范围内。双向网络改造可以使有线电视接入网能够对宽带数据业务进承载, 为用户提供相应的视频电话、视频点播等增值服务, 有助于智慧城市的建设。

2.3.2 直播卫星覆盖

直播卫星覆盖针对的是偏远地区, 或者说有线网络尚未覆盖的区域, 可以实现广播电视服务的城乡均等化, 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运营支撑系统、条件接收技术、用户接收技术等[3]。

3 结语

信息化的飞速发展, 带动了新型媒体的繁荣, 对于广电传统媒体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通过媒体间的相互融合, 可以推动传统广电向智慧广电的转型发展, 可以对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进行完善, 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应该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摘要: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 为新兴媒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对于传统媒体形式也产生了一定冲击。传统媒体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 就需要逐步实现与新兴媒体的相互融合。本文从广播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技术体系出发, 对其内涵和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传统媒体,新兴媒体,融合技术体系

参考文献

[1]胡正荣.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关键与路径[J].新闻与写作, 2015 (5) .

[2]邹祥勇.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与策略[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 23 (5) .

广播新闻媒体融合 篇9

1 媒介融合引发广播媒体的多元化变革发展

在媒介融合视野下,我国广播媒体逐渐对传统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进行了变革,开始向着多元化变革的方向发展。

1.1 传播方式变革

在新时代背景下,广播媒体逐渐从传统“泛播”走向了“窄播”。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涌现,使传媒业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革。报纸进入了集团操作时代,且广播电视也逐渐开始走向了频道专业化发展的时代,网络成了人们获取信息和资源等的有效渠道。因此,随着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小,再加新媒体获取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导致广播媒体的受欢迎度明显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广播媒体以往的单一化大众化传播内容很难适当前人们的发展需要。因此,在媒介融合市场竞争激烈发展的情况下,广播媒体逐渐开始树立了“受众本位”的市场认识,开始调整媒体发展策略,逐渐从传统“泛播”走向了“窄播”。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发展需要,创新了传播方式。

1.2 节目内容和形式变革

广播电视媒体的核心资源就是节目创作,主要就是通过制作精美的、受众率高的广播节目来吸引大众的关注在媒介融合竞争发展过程中,要对广播节目内容和节目播放形式不断进行变革和发展,依靠市场群众调查结果来编排节目,完成节目制作。例如,在广播节目创作过程中,广播节目内容主要分为新闻、文艺、生活、财经、法律、体育等几个大类。其中,文艺、新闻和财经法律等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受众率最高的是新闻和天气预报这类型的广播节目,但在新媒体涌现的情况下,这类型广播内容的获取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导致其市场份额和受众率越来越低。因此,要想促进广播节目的更好发展,必须对节目内容和形式加以变革发展,才能更加符合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追求提高背景下的人们生活需要,才能将广播内容逐渐从“巨内容”向“微内容”发展,从而提供有效的价值判断依据,针对当前广播电视传播互动化、立体化等特点能更好地推动广播媒体的创新发展。

1.3 媒介形态的变革

媒介融合是社会发展趋势,也是一种必然发展趋势。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介形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人们能从媒体形态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更加真实地感受媒体形态格局的变化,对其发展形式、内容等多方面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广播行业在跨媒体发展过程中,只有充分的吸取其他媒体的优良特性,实现媒介资源的共享,采集和播放等多个角度进行全面合作,才能实现信息资源的广泛传播,也才能提高人们对于广播媒体的关注度,再次将广播媒体发展引入到正规的发展渠道中,提高广播媒体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广播媒体和新媒体的双赢。如利用博客、微博、数字音频广播等多种媒体形态从而为广播媒体发展带来发展进步。

2 广播媒体的技术性发展策略探讨

广播媒体在发展过程中,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进步,就必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对自身进行不断创新发展。科学技术是广播媒体的重要技术资源,因为在发展过程中,媒介发展始终都伴随新技术而存在。因此,保持新技术的敏感是推动媒体发展的主要动力,如在最早的电台、电视台之后出现的第三代数字广播媒体就以数字化的广播发展形式和广播发展技术占领了信息服务领域。

在未来的发展规划过程中,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计划在2015年前后将传统的模拟广播模式取缔,英国第一个率先启动了这个发展模式,逐渐将传统广播形式发展形成了数字广播形式。相比于传统的广播播放过程中出现的干扰大、噪音大、声音质量差等特点,数字广播逐渐对这些方面进行了变革创新发展,通过综合利用科学技术来推动广播媒体的发展,数字广播能够实现较低干扰、噪音污染基本为零;同时,数字广播媒体的广播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改善,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

3 媒介融合时代下广播媒体的传播策略探讨

3.1 广播媒体的文化生态传播

广播媒体在发展过程中,要想提高受众率,重新占领市场,拥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就必须在三网融合的推动下不断推动广播媒体的全方位融合发展;要对广播媒体的广播内容、广播渠道,以及广播终端融合等方面进行创新发展,形成新的文化生态传播方式,促进广播内容的文化传播。

对于以往单纯的追求广告收入的思维方式必须加以改革。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在广播媒体发展过程中逐渐引入了科学技术,广播在传播和发展过程中逐渐体现了文化特性。广播没有独特之处,虽然身处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但缺乏文化渗透。因此,新媒体出现后,广播媒体开始对自身的发展进行反思,这是广播媒体的自觉性表现。

3.2 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媒体的互动传播

在媒介融合改革发展过程中,现代广播传播技术成为了广播互动传播的重要技术支撑。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开启了移动3G和移动4G时代,广播媒体开始主动去寻找群众的个性化需要,在节目主持方面也从亲民向着尊民方向发展,体现了受众本位的发展观念。

缺乏互动的广播是不成功的,因此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必须要重视广播媒体的互动传播。广播媒体节目的展现过程中,能通过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亲密交流和互动,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受众市场和受众心理,进而创作出符合群众需要的广播节目,提升了广播节目的互动安全性和有趣性。在互动过程中,听众和主持人之间以一种朋友的交谈方式,平等的进行交流和互动,整个沟通和交流过程更加的便捷,无形中吸引了群众积极的参与到广播媒体的互动交流过程中。

3.3 广播媒体的网络化传播

当前我国国内很多电台已经开通了网络广播,如无锡电视网络实时播出新闻节目和财经类节目,这些广播节目在网络的点击率非常高。如网络新闻、网络文艺节目的观看,只要有运动设备和网络,人们就可以随时获取感兴趣的广播新闻;同时,在网络中人们也可以利用一些聊天交谈工具、互动交流平台等进行话题讨论,通过网络能够更好地推动广播媒体的发展和进步。

4 结语

媒介融合是在当前科学技术发展基础上,冲破传统的媒体分割经营壁垒,通过综合利用各类型媒体的形态,从而能够结合不同媒体形态的发展优势,实现资源和信息的互补利用,从而实现广播媒体的高效率发展和进步。让更多的听众通过更加丰富的渠道来获取广播信息,不断增强传统广播媒体的市场竞争力。

摘要:在媒介融合时代,媒体发展更加注重发展策略、发展形式创新,以及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广播媒体是最早出现的媒体,但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已处于弱势。要想让广播媒体重新取得发展空间,就必须让群众感受到新时代背景下广播媒体的独特魅力,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充分发挥广播媒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有效作用,推动媒介融合视野下广播媒体的多元化融合发展。

关键词:媒介融合视野,广播媒体,多元化,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云鹤.和谐广播的文化自觉[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3).

[2]兰田,孙卫东.浅谈广播的跨媒体合作发展前景[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3).

[3]张国节.媒体整合:广播重获新生的路径[J].新闻世界,2010,(9).

[4]海军,程显艳.广播媒体数字化的发展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12,(2).

[5]孙江永.从生存视角看广播互动[J].视听界,2011,(3).

[6]李海英.从“弱势媒体”到“知识媒体”[J].新闻传播,2009,(3).

[7]朱颖华.对广播媒体新闻报道模式的创新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2.

广播与新媒体的融合思考 篇10

关键词:广播,新媒体,融合

1 新媒体带给广播的冲击

互联网、无线网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我们人们的生活方式, 使使信息的传播和接受不再受时间、地域的阻碍, 也使得由报纸、广播、电视构成的传统大众传媒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新媒体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媒体的灭亡, 旧媒体需要把握住信息传播行为的内在规律, 顺应这种变革, 从中找到融合点。新时期, 广播应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 与新媒体相互借势。

有数据显示从, 自2009年开始, 广播收听率几乎没有变化, 而互联网的使用率则以每年百分之六6%的速度增长, 我国互联网用户从2.1亿到4.85亿只用了短短三年半3年半时间;手机网民更是用了不到3年时间从1.1亿增长到3.1亿。由此可见, 在新媒体发展过程中, 旧媒体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在新媒体进入人们的生活之初, 作为旧媒体的广播的优势似乎丧失殆尽, 但在人们迅速迎接新媒体的同时, 网络也越来越重视声音的元素, 先后开通了网络广播和微电台, 并且在电脑和手机上开发广播软件。这对于广播是一个无法回避的正面的挑战。并且在通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 广播还依然停留在几十年前的调频和调幅的技术上。当下各个媒介都在强调用户感受。而广播的使用却显得笨拙和原始, 我们即人们既无法迅速找到自己喜爱的电台, 也无法了解各频道的节目, 技术的滞后严重影响了广播的收听使用率。从内容上来说, 网络所运载的信息内容是庞大的, 只要有网络我们人们就可以任意选择我们自己喜欢的东西。而广播的信息传播则较为单一, 并且广播为盈利充斥着大量的广告, 有时甚至是虚假广告。在节目的制作上, 有些节目显得有些粗制滥造, 形成了主播侃大山加放音乐的模式, 没有实质内容, 影响了广播节目的整体的节目质量。但当前, 现在的广播似乎成了出租车司机和老头老太的专属, 他们对于节目内容并不十分关心, 只是做打发时间用。结构设置与节目内容是广播必须改革的重点。

2 广播作为传统媒体的优势

挑战和机遇是并存的。广播在新媒体的冲击下, 广播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广播作为主要的信息传播工具, 国家也在大力的扶持, 广播数字化正在进行。数字化广播是一种无线高速的信息传输技术, 可把传输单一的音频信息扩展为数据、文字、图形与视频等多种信息, 为广播实现大众传播、小众传播、和个人传播的多元化服务创造优良的平台。作为第三代广播, 数字广播不仅具有良好的音质、信号损失小、接收效果好和移动收听效果好等优势, 而且能提供数字多媒体广播和数据服务。数字化广播成为了传统广播获得新生的内生动力。广播与网络的结合也有利于提高广播的竞争力。广播讯号靠塔台传播, 地域受到限制, 而互联网恰好可以与之补足, 这样可以使身在他乡的人听到自己家乡的节目。可以说, 传统广播借助互联网技术开展网络广播, 实现了传播平台、传播渠道、收听终端的拓宽, 这是目前传统广播与新媒体最为便捷和成功的融合发展模式。

我笔者认为, 广播应紧紧把握住“司机”这一重要受众群体, 我们都知道。在广播节目中, 交通广播是收听率最高的, 那么我们就因此应该利用广播给广大司机提供更加便捷和舒畅的驾车环境。广播对于司机主要有三大功能。一是提示路况。有些广播节目的路况信息是靠司机和群众的反馈而得知, 这种渠道的准确性不能保证, 并且时效性差, 因此广播应结合交通部门和网络, 对于路况有一个实时地检测, 提前预测和通知司机朋友道路讯息信息。二是接受咨询。而广播的新闻资讯多是快报, 没有过多的评论和讨论, 广播对于新闻的简短快速的播报, 让收听广播的人无法全面深入的地了解事实, 无法通过广播来了解当下新闻热点。三是打发无聊, 有些司机长途开车疲惫困乏, 广播是一个提神醒脑的好工具。

3 结语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 一方面持续改写着媒体竞争格局, 另一方面也为传统的广播乃至电视媒体提供了融合新的技术、新的传播理念、实现自我变革的契机。如果回到信息传播的本源, 作为媒体, 最具核心优势的还是内容。传统广播媒体拥有强大的内容生产优势, 如果能够审时度势, 顺应变革时代, 融合新技术, 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更具活力的全媒体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姚喜双.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语言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 2012, 12.

[2]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媒体融合背景下广电创新与转型升级[M].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2015, 8.

上一篇:采空区治理注浆研究下一篇:出版文化与出版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