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形式

2024-06-06

民间美术形式(精选十篇)

民间美术形式 篇1

一、民间美术形式在中国当代油画中的运用

艺术离不开形式,脱离了形式,最生动的内容都将变得苍白。形式传达最直接的视觉美感,构架起画面的整体关系,传达作品的情感。作为美术作品内部形式的组织结构,它关心的是题材、形象,以及相关光线、色彩、线条在作品中的位置与相互联系。作品的形式有着独立的艺术价值,是一种美的存在形态。

在观赏民间美术作品时,观众往往为其整体组织结构所打动。其自由简化的形式组织结构,有着灵动性、质朴性和隐喻性的特征,那不是来自对客观物象的观摹写照,而是民间美术家以联想、象征的艺术语言,表现出的原生态文化艺术思维。作品的色彩、线条、构图符合民间审美需求和生活理念,是极富民间色彩的创造性艺术。比如陕北农村的民间剪纸艺术,作品在形式构图上要求气韵连贯,不能断笔断头断线,应做到线与线、形与形穿插连接,体现出民间剪纸艺术作品精巧灵动、单纯和谐、统一协调的艺术特征,这也正反映了陕北人民天人合一的生活思想。此外,民间美术泥塑中的福娃形象,组织结构饱满,其单纯的设色与简括的形体凸显了和谐祈福的象征之意。因此,民间美术的形式是充满了生活意味的美感,正是民间美术的独特美感吸引了当代众多油画家的注意,在中国当代油画艺术创作中,有不少油画家善于借鉴和吸收民间美术的组织结构形式。如罗中立注重吸收民间美术形式中想象性和寓意性的表达方式,他把自己的主观思维与客观形态结合起来,采用对比强烈的色彩和随意质朴的粗犷笔触,彰显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书写方式。他在创作中吸收了不少民间美术形式来表达乡村情感,作品中的人物形态敦实厚重,色彩、线条、明暗、光线协调地组织在一起,书写出中国当代油画艺术的新篇章。

二、对民间美术造型的借鉴

艺术作品是通过形式以情动人的,富有想象力的造型是当代油画艺术采用较多的形式。民间美术在造型形式上具有强烈的想象力与感染力,民间美术的造型主要有以下几大类:1.突出生活实用性的造型特征。2.表达象征性的造型特征。3.简练概括的造型特征。4.几何抽象性的造型特征。同时,民间美术在造型上随性自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观察生活物象的真实表现,但又不满足于追求客观物象的形似;二是意象表现,做到以情动人,神形兼备,在简练概括的笔法中直抒情怀;三是着重虚构,将不同的形象组织起来,创造出新的寓意形象,在民间美术作品中很多作品有这样的特征;四是重视材料特性的表现,发挥不同材料的肌理效果,如民间的版画、木雕、泥塑等。总、之,民间美术在造型上丰富多样,有自己的鲜明特征,积淀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寓意。中国当代油画艺术在形式表现上积极借鉴民间美术的独特造型方式,可提升当代油画艺术造型的表现力,摆脱过于崇尚西方现代派形式语言的弊端,将民间美术的独特造型转化为中国当代油画新的形式。如段正渠的《东方红》,以质朴的形式传递出真挚的情感,作品以粗犷的形体轮廓线条、自由挥洒的笔法塑造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没有唯美的写实形体,却表现出了生命的壮美和力度,他的作品传达出民间美术的概括性造型趣味。

民间美术对表现对象在外形上大胆简化、夸张或变形,在创作上注意对物象形态的描写,匠心独运,耐人寻味,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与中国当代油画艺术在造型表现的探索上有着许多相通之处,互相学习与吸收将给中国当代油画带来新的活力。早在20世纪初40年代,随着民族意识的高涨,一批有志于振兴中国油画的民族画家,就倾心研究敦煌壁画的造型与民间美术的艺术形式,为推动中国油画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中国当代油画家应在借鉴民间美术造型的基础上,实现当代人文观念与现代艺术造型的整合与转换。

三、民间美术的材质对中国当代油画的启发

民间美术品种极多,包括年画、壁画、版画、剪纸、陶瓷、泥塑、家具、器皿、染织、服饰等等,它们不仅具有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实用价值,而且其独特的材质美被世代传承下来。材质美是指材料的外在形体、质地、肌理和色彩等构成的美感,是人对材料表面肌理特征和物理属性的感观印象。民间美术与它的材质构成是一体的,材质是民间美术的载体,材质美是民间美术艺术与审美价值的重要因素。中国当代油画家在研究民间美术作品时,为其材质美所深深吸引,通过研究与借鉴,使民间美术的材质美在中国当代油画中实现重构。在当代绘画中,媒材的自由度不仅关系到艺术家个人的创作心理问题,而且关系到推动艺术家创作的社会心理问题。为此,追求材质的表现力,是许多中国当代油画家的探索方向。如王劫音将年画版画中拓印产生的材质美应用到油画创作中,产生了层次丰富、生动的画面效果,他大胆运用民间美术的象征色,其作品对材质的形态与物质属性进行综合处理,将传统的民间材质美与现代思想意识相结合,创造出个性鲜明的艺术作品。有些画家的作品追求一种纯粹的视觉表达,从手工艺制作出发,脱离一切干扰,表现画面的材质美。这些画家谋求传统民间美术形式与当代油画艺术的融合,拓展了油画的表现力。

口语形式的民间谚语 篇2

2、干活要有头尾,裁衣要有尺寸。

3、人怕没志,树怕没皮。

4、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5、一只脚踏两条船,结果一事无成。

6、不知疲倦的人,迎接他的是胜利。

7、宁做蚂蚁腿,不学麻雀嘴。

8、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9、秤砣虽小,能压千斤。

10、木尺虽短,能量千丈。

11、世上无难事,只怕不立志。

12、三天不拿针,熟手也变生。

13、没有爬不上的高山,没有过不去的河流。

14、两脚站得牢,不怕大风摇。

15、鸟往明处走,人往高处去。

16、好鼓一打就响,好灯一拨就亮。

17、浪再高,也在船底;山再高,也在脚底。

18、立志而无恒,终身事无成。

19、人凭志气,虎凭威势。

20、有毅力的人,能从石堆里找出宝来。

21、成见不可有,定见不可无。

2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3、树要一张皮,人争一口气。

24、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25、人老心不老,身穷志不穷。

26、不到黄河心不死。

27、水滴石穿,绳锯物断。

28、对一个有毅力的人,遥远的路程也是近的。

29、宁吃开眉粥,不吃皱眉饭。

30、不怕山高,就怕脚软;不怕人穷,就怕志短。

31、恒心搭起通天路,勇气吹开智慧门。

32、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

33、胜利者不一定是跑得最快的人,而是最有毅力的人。

34、好马登程奔到头,好汉做事做到头。

35、石看纹理山看脉,人看志气树看材。

36、打断筋,打不断心。

37、只要人有恒,万事都能成。

38、树老根不老,人老心不老。

39、人往大处看,鸟往高处飞。

40、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朝晴。

41、家家有本难念经,唯有开心念得通。

42、有德才有福,有爱才有家。

43、待人以真诚,求学有始终,持恒修心,葆真求善。

44、成家子,烘如宝,败家子,钱如草。

45、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46、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47、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48、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49、赡养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我做起代代相传。

50、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

51、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52、因循二事,误尽一生。鼓舞精神,方破此弊。

53、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

54、恩义并用,相处合道,扶持并肩,相伴终身。

55、保持地方常洁净,才有快乐之心境。

56、夫妻和睦,一家之福,简单分享,知足常乐。

57、记住家和万事兴,无须终日口不停。

58、孝顺父母,尊敬师长,珍惜时间,懂得付出。

59、不要夫妻千担粮,只要夫妻好商量。

60、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61、谦虚人人都仰慕,礼让个个受欢迎。

62、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

63、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

64、不喝隔夜茶,不喝过量酒。

65、夏令防中暑,荷叶同粥煮。

66、杨叶哗啦,快种西瓜。

67、冻断麦根,挑断麻绳。

68、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

69、樟树落叶桃花红,白豆种子好出瓮。

70、风刮一大片,雹打一条线。

71、谷雨是旺汛,一刻值千金。

72、靠天公,禾苗抽白一场空。

73、谷雨麦挑旗,立夏麦头齐。

74、冬雪一条被,春雪一把刀。

75、红薯种得迟,薯似羊胡须。

76、种好管好,丰收牢靠;只种不管,打破金碗。

77、做瓦靠坯,红薯靠灰。

78、铺上热得不能躺,田里只见庄稼长。

79、立了秋,在小一齐揪。

陕西民间美术主要形式分析与研究 篇3

关键词:陕西 民间美术 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一 前言

民间美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人类精神活动的物化形态。通过民间美术这种表现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社会生活的一种理解。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许多民间美术形式已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消失不见了,现存的民间美术形式作为传统民间美术中的精华,依然在民间存活下来,继续沿着各自原始思维的传统文化内容不断发展,并以其与新的文化时代的结合继续发展下去。

在中国民间美术宽广繁盛的园圃里,陕西民间美术是特别惹人注目的一畦。陕西民间美术的品种繁多,形式多样,分布较为广泛,在关中、汉中、延安一带的民间美术较为著名。它的古老朴实、形式多样、造型稚拙、色彩斑斓,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风情,是最具本土文化色彩的美术形式。独具特色的民间美术品在陕西数不胜数,分布也较为广泛,如凤翔的泥塑,陕北的剪纸,宝鸡的马勺脸谱,富县熏画等等,都极具地方特色。下面就将最具地方特色的民间美术样式作以简要的介绍,并将这些仍存活于现代生活中的民间美术进行简要分析。

二 拴马桩、拴娃石

拴马桩、拴娃石艺术是中国民间美术中最具地方特色和民俗氛围的品种之一,它广泛流行于北方一些省份,其中以陕西省最为集中、最为精彩。在黄土高原上能涌现出这么多年代久远、技术精湛的珍品绝非偶然,有着其内在的地理、历史、文化原因。

从拴马桩和看桩的遗存时代来看,以明代和清代的居多,也有少量更早的元代作品。而至今保留地域较为广泛,陕西中部、北部数量较多,而蒲城、韩城的石雕最为著名,保留下的也最为完整,数目也最多。同样,拴娃石是民间用来拴娃娃的小石狮,又叫“炕头狮”。拴娃石这种民间美术形式虽然在整个西北地区都较为流行,但在陕西的蒲城、韩城、绥德地区,由于当地的石料较为丰富,石雕技艺最为著名,所以保留下的也最为完整,数目也最多。

拴马桩与拴娃石之所以可以从众多历史民间艺术形式中脱颖而出,与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使用特性是分不开的,这两种民间美术从最初的实用功能到现代的收藏,都与其出神入化的工艺和逸趣横生的题材有着紧密的关联。

先说拴马桩,从实用到艺术收藏,拴马桩在不同时代体现着不同的艺术价值。拴马桩的雕刻题材丰富多样,内容广泛。常见的有驾鹰狩猎的骑手,牵狮驯象的驭者,弹阮拨琴的乐伎,街头综艺表演杂耍的艺人,执缰跃马驰骋疆场的将士,还有表现狮、猴等动物母爱的题材。使人尤感兴趣的是雕刻猴子的石桩特别多,这大概和神话小说《西游记》在民间的广泛流传有着密切的关系。艺人在拴马桩上多以猴子为题材进行创作,意在起到对马的震慑和保护作用。古人创立拴马桩,是从拴马和镇宅的实用角度出发,从而利用精湛的技艺,将这种民间美术形式提升到一种精益的程度。而现代人正是带着对于这种民间工艺的叹服,感受着那个时代的艺术带给现代人的审美启迪。

再谈拴娃石,它与狮子结下了不解之缘。虽然它的题材与拴马桩比较而言范围较窄,然而民间艺人在这个狭小的拴娃石狮的天地里,却创造出了一个气象万千的艺术世界。这些小狮子的造型千奇百怪、个性有别、天真有趣、惹人喜爱。民间口诀曰:“十斤狮子九斤头,一只眼睛一张口。”艺人在雕刻时,大都极力夸张狮子头部的特征,在眼睛和嘴的表情上下功夫,大胆创造,精心雕琢。虽然这些石狮的造型千差万别,但是都带有一种共同的特征,即充满浪漫天真的稚拙感和蓬勃旺盛的生机。拴娃石之所以流传至今,与其艺术传递载体的功能和实用性能密不可分。首先,因为狮子在民间观念中是祥瑞动物,如同恪尽职守的卫士一样,能起到镇宅避邪的作用,所以现代陕西农家依然有“雕个石狮放在炕头,用红绳拴在娃娃身上”的习俗。在人们的观念中,依然存在着通过拴娃石佑护孩子不受魔怪侵害,长命富贵的美好愿望。其次,它的实用性使其至今保留着原始的最初特征:用途一,小孩和分量极重的石狮拴在一起,无法到处乱爬,防止了摔到炕下的危险。孩子醒了,有小狮子作伴玩耍,不会哭闹,大人可以放心出外劳动、做事;用途二,孩子长大后,石狮置于案头镇宅,还可以起到装饰、美化房屋的作用。炕头石狮可谓一物多用。

人们对于时尚的追求,可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但人们对于传统的、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是不会改变的。正是因为古老传统的生活意识形态代代相传,使拴马桩和拴娃石这两种民间美术形式,至今依然被现代人津津乐道。所以,作为极具实用性和装饰性的拴马桩和拴娃石这两种民间美术形式,至今仍在陕西地区盛行。当然,今天更多的是作为艺术品,成为陕西地区的典型艺术形式。

三 马勺社火脸谱

陕西马勺社火脸谱,以它絢丽色彩、感想淳厚的风格,简括奇特的艺术造型,展现着传统戏曲的博大精深,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马勺社火脸谱,以它悠久的历史,神秘、深厚的文化内涵,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马勺原本是用来喂马的器具,圆形是用来盛水的,长形是用来添加饲料的,从夏商沿用至今,选用优质的桐木、春木、桃木等作为原料,通过手工一刀一刀精雕细刻而成。古人将马勺社火脸谱作为古代祭祀活动中的一种表演,祈求来年万事如意、五谷丰登、人畜平安。陕西省关中地区与陕南地区,历史上曾经流行过用悬挂绘有彩色善面图形的木马勺来镇宅辟邪的习俗。凡家中遇到不顺心的事,诸如人丁不旺,意外灾难发生,就请社火艺人在平日的舀水木马勺上画一善面图形,挂在门框上或房廊下,据说可以镇宅辟邪。至今宝鸡地区存有“耍社火”这一传统习惯,而现代马勺社火脸谱,更多的则是观赏型艺术品。

马勺社火脸谱这种艺术形式清新、自由、大胆、夸张、异彩纷呈,充分显示出了广大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非凡的智慧。它传承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渊源文明,记载着周秦文化最辉煌的民俗过程。而现代社火马勺脸谱这种民间美术形式的艺术风格更趋于稳重,意境更加深远,依然延续着其本有的粗犷造型、稚拙纹样、浓烈色彩、奇特想象,将线条穿插变化,忠奸善恶各具特色,既单纯又细腻,使得作品更加突显大红大绿的西部特色。马勺社火脸谱以其便利的取材方式和不拘一格的表现手法一直沿用至今,保持着其艺术特性。人们对于艺术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为这种民间艺术形式的延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样从美学角度来讲,马勺社火脸谱的装饰效果极佳,不失为一件极其珍贵的手工艺术收藏品。

四 皮影

陕西是中国皮影的发祥地,皮影艺术普及、成熟,同时又保留着民间说书的种种痕迹,是近代陕西地方戏曲的前身。其造型艺术既继承了汉画像石的质朴单纯,富于装饰性的传统特点,又融汇了宋代“院体画”精致工丽的艺术特色,历经千年锤炼,造型完整、纹样讲究、结构严谨、雕刻精美,是十分成熟的民间艺术品类。陕西皮影分布广泛,在陕西各地,至今都流传着以皮影为载体的表演形式。

相传自汉文帝开始,皮影已经在华夏大地上演了两千多年,而陕西的皮影,则堪称“天下第一”,不仅是中国戏剧的源头,也是“世界皮影之父”和“世界皮影之鼻祖”。因此,陕西皮影戏洋溢着较多的原始意念元素,以真挚的感情为基础,追求情感上的“真”,体现了劳动人们的集体智慧和千百年来传承性劳作的积淀。当代艺术家通过对于皮影的深入学习、研究,以及对传统资源的整合,使传统民间艺术再生,给中国的艺术文化带来新的气息,为中国的艺术家们带来新的希望和创作灵感。陕西皮影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分支,并影响了其他地区的文艺形式。如:唐山皮影、浦城皮影、陇东民间皮影,都吸收了一些陕西皮影的精华。

皮影艺术能够发展延续,首先,与其强烈又和谐的艺术效果密不可分。陕西皮影在采用传统纹样构成的同时,又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整体造型完整大方、朴素,纹样也讲究,兼有精工细刻、色彩华丽的特点。在艺术用色上,皮影色彩单纯又艳丽,在原色的对比中又加以黑色来统一,形成一种极至之美。其次,皮影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深深吸引着民间艺术爱好者。皮影在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的同时,也向我们展现了一幕幕“活”的中华文明的发展史,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和组成部分。

五 展望

作为陕西民间工艺美术的一朵朵奇葩,不论是拴马桩、拴娃石,还是马勺社火脸谱、皮影艺术,它们之所以可以保留至今,有赖于与时俱进的艺术表现方式和历史研究意义。在传统与现代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的改变进程中,它们还保持着自己的艺术特色和使用价值,艺术表现形式和展现内容,也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更新着。无论是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还是已开发的新的民间美术形式,都要跟随时代的脚步,都要与生活的节奏合拍。只有具有独特魅力并且富于生命力的民间艺术形式,才能被认同,才能被继承。当然,这其中也不能不提及民间艺术保护体系的完善。传统民間美术的艺术形式是多样的,对于本国或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文化和历史。国际化对于现代艺术的冲击并不意味着全盘西化,学习西方和中国传统中的精粹并加以融合,发扬本土文化的优长,走独特的设计之路,传承本土独有的艺术形式,才是真正充满希望的中国特色艺术之路。

六 结语

通过对陕西民间工艺美术主要形式的研究,笔者受益匪浅,不但被民间工艺美术的独特魅力所吸引,而且在总结分析之中得到以下提示。随着生产技术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有些已开发或还不为人所知的民间工艺美术正在或者已经消失,对于这一现象的存在,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但具体的保护措施也只局限于纪录这种方式。而有些还未被大众所接触到的民间工艺由于没有受到一定的重视或由于技术的发展而被时代所抛弃而消亡,而且速度很快。我们的社会朝着信息化、科技化的发展,而这些民间工艺美术的明天又会是怎样呢?全球化的速度在加快,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多地充斥着新元素和西方化的东西,而许多民间工艺美术渐渐走向纯艺术领域,甚至被“猎奇”的角度被大众所接受,长此以往,在各种新生事物的发展和充斥的社会中,许多民间工艺美术会很快走向消亡,民间工艺美术与它所生存的环境分不开,许多民间工艺美术的存在是依附在传统习俗的基础之上的,尊重民族传统,保护民族风俗,发扬传统文化环境,是使民间工艺美术发展和光大的有力保障。

陕西民间工艺美术是中国民俗中的一部分,这小小的一部分中蕴涵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它同民风、民俗息息相关,与民族发展相辅相成,从某种角度讲,民间工艺美术是民族文化和历史的映照和缩影。对于民间工艺美术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对于民族文化和中华历史的研究,所以,对于民间工艺美术的研究还要不断继续并深入下去。继承优良的本土文化形式,传承本土文化艺术,是现代设计师和民间艺术家不可小视的任务。我们要善于发现传统艺术中的精华,发扬并继承本土文化的传神之处,将我们自己的艺术之路以本有的、特有的方式继续走下去。

参考文献:

[1] 易心:《中国民间美术》,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 郑德东:《陕西民间装饰》,《景德镇陶瓷》,1997年版。

[3] 许征云:《陕西拴马桩拴娃石赏析》,《民间荟萃》,2006年版。

[4] 吴佳钦:《中国民间艺术——陕西民间皮影》,《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年第1期。

[5] 钟玮:《谈陕西民间刺绣的艺术造型特征》,《四川丝绸》,2005年第3期。

[6] 张静:《陕西皮影艺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 魏力群:《皮影之旅》,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年版。

作者简介:

王韦策,男,1983—,陕西延安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版式设计、包装设计,工作单位: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民间美术形式 篇4

关键词:衡阳,民间美术

衡阳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旅游资源较为丰富, 同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丰富的风土人情, 有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在文化传承与旅游开发的时代背景下, 曾经走向衰落的民间美术又重新得到了政府和普通民众的关注, 希望能借此东风, 使民间美术为繁荣地方文化、发展地方经济注入文化的养料。因此对衡阳民间美术的主要形式与分布现状进行综合调查与梳理就势在必行, 以便于为保护开发及发展提供参考。

衡阳的民间美术形式丰富, 种类繁多, 而真正有地方特色和影响力较大的只有竹木雕刻、剪纸、民间版画, 其他类型的民间美术大多与附近地区类似, 且多以接近消亡。

一、竹木雕刻

竹木雕刻主要集中在南岳区、衡阳县、衡山县、衡东县等以衡山为依托的周边县市区, 主要原因在于竹木资源在该区域较为丰富, 尤其是南岳衡山竹木资源非常丰富, 便于就地取材。另外, 寺庙以及书院文化也主要集中在衡阳、衡山及其周边地区, 佛像雕刻、文人雅趣追求等也对竹木雕刻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竹木雕刻在衡阳各地都有存在, 但有特色和影响力较大的只有衡阳县石市竹木雕和南岳竹木雕。

1. 衡阳县石市竹木雕

衡阳县石市竹木雕刻艺术源远流长, 始于秦汉之前, 至汉代已经具有较大规模和较高的艺术水平, 明清时期发展到巅峰。石市竹木雕以佛教文化和山海经的神话故事等为题材、刀法细腻, 线条刻画流畅、洒脱, 形态生动逼真, 造型奇异, 形神兼备, 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石市竹木雕因其较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地方特色, 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有多家国内外媒体进行了相关报道, 《人民日报》海外版、香港《观光》杂志、《湖南日报》等十多家省级以上的报刊, 都先后发表了相关专访、通讯报道和专题论文。国家、省、市、县各级电视台相继为石市竹木雕拍过专题录相, 并在多个栏目播放, 1998年4月, 石市乡竹木雕艺术还被拍成电视片《雕韵》在中央电视台一、二频道《祖国各地》栏目中播放, 继后又在美国熊猫电视台和东南亚等国播放, 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同时, 石市乡也因竹木雕获得了多项荣誉称号:1997年被评为湖南省竹木雕艺术之乡;2000年、2008年、2014年先后三次被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经济发展导致生活方式的改变, 石市竹木雕有过短暂的发展低潮。在重视传统文化与旅游开发的时代背景下, 石市竹木雕又重新焕发生机, 目前石市乡从事竹木雕刻的多达百余人, 其中石市竹木雕传承人梁丰助在2010年被评为衡阳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们在创作新作品的同时, 还担负了南岳衡山、广西桂林、广东佛山、河南洛阳等地的名楼古刹、人文景观的建造和修复工作, 为文物保护、旅游开发、经济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2. 南岳竹木雕刻

竹木雕刻是南岳历史上一项著名的传统手工技艺, 相较于其他地方的竹木雕刻对喜庆吉祥的表达之外, 其典型特色体现于对寿文化与书院文化的承载。

南岳又称“寿岳”, 汉《星经》记载:南岳衡山对应二十八星宿之轮星, 轮星主管人间苍生寿命, 南岳故名“寿岳”。宋徽宗曾在南岳金简峰荣帝崖顶御书“寿岳”两字。南岳的寿文化因此深深地浸润在南岳各种雕刻艺术之中。如竹根老寿星面具, 福禄寿雕花屏障、蟠桃献寿挂件等。

衡山及其周边地区从唐代以来, 书院众多, 据史料记载, 衡山七十二峰书院最盛时多达30多所。其中有岳麓、石鼓、邺侯、集贤、东廊等十八所是全国影响非常大的著名书院。胡安国父子、朱熹、张拭等宋明理学大师都曾来衡山创办书院或讲学著述, 使这里的书院盛久不衰, 并逐步形成了具有明显特色的理学流派——“湖湘学派”。同时, 南岳衡山自古为学者盘恒之地, 李白、杜甫、白居易、以及韩愈、柳宗元、刘禹锡、欧阳修、徐霞客、王夫之、魏源、谭嗣同、黄庭坚、何绍基等名家, 都同南岳衡山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之中有的遗诗舒怀, 有的勒石传后, 至今留下了大量文人学士的墨迹。文人雅士文雅的审美追求, 对南岳竹木雕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如南岳竹木雕刻的笔筒多刻画山水, 并配以诗词, 这与书院文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南岳竹木雕刻根据不同的视觉效果, 可分为圆刻、深浅浮雕、透雕、阴雕、根雕等门类, 多以宗教题材为主, 在南岳庙宇寺观的建造和修缮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 南岳的竹木雕刻还在大型工艺品制作、工艺装饰佩件、日常生活用品等方面, 也有着丰富的创作成果, 深受南岳本地居民及外地游客喜爱。

二、剪纸

1. 常宁板桥剪纸

板桥剪纸历史悠久, 富有地方特色, 近年来更因为剪纸艺术而闻名, 被众多媒体报道、获得各种荣誉。1999年以来先后被评为衡阳市“十佳群众文化艺术之乡”、湖南省“群众文化艺术之乡”、国家文化部“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常宁剪纸能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与当地的民俗文化、地域环境、方针政策有着很大的关系。自明清以来, 剪纸在常宁这个经济较为落后的地方就得到广泛运用, 以人们喜闻乐见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花草虫鱼、飞禽走兽为题材, 以窗棂、灯笼、纸人纸马为载体, 在红白喜事、逢年过节等重要日子里表达劳动人民祈福避灾、多子多福多寿等朴素的愿望。现代板桥剪纸在吸收传统剪纸的艺术手法的同时, 又吸收了版画的表现形式, 注重黑白灰的处理, 以当地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以及农村新面貌为刻画对象, 形成了独特的地域特色。

近年来, 随着对传统文化艺术保护与发掘力度的加大, 以及经济发展的需要, 地方政府对民间艺术的保护越来越重视, 常宁市文化局曾组织专家对板桥民间剪纸艺术进行了普查, 并成立了板桥剪纸艺术学会, 开办剪纸培训班, 出版了《常宁剪纸》一书, 使常宁剪纸艺术又呈现出了繁荣发展的态势, 涌现出了一批剪纸艺术创作者, 创作了大量优秀剪纸艺术作品, 并在全国各类比赛和展览中频频获奖。如2006年常宁板桥剪纸作品在参加第二届神州风韵全国剪纸大赛中, 获优秀奖4个, 并获团体组织奖;2007年在第三届国际剪纸艺术展中获得了优秀奖5个;2008年在文化部艺术中心举办的“阳澄湖杯”中国特色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书画展中, 板桥剪纸作品入选作品20件, 展出作品10件和收藏10幅, 发表论文2篇, 同时获得团体组织奖。

2. 衡东大桥剪纸

衡东县民间剪纸工艺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在衡东县, 逢年过节、添丁祝寿、乔迁志庆都要贴上寓意吉祥的剪纸之花, 尤其是婚嫁喜庆时, “鸳鸯戏水”的门花、“粉蝶双飞”窗花、“龙凤呈祥”堂花、“麒麟送子”床花、“花好月圆”柜花, 一应俱全。依附这种延续至今的民俗, 当地的剪纸艺术传承至今, 剪纸艺术爱好者众多, 他们中间既有中国十大民间艺人之一的刘伟男, 还有数量多达上千人的女性剪纸爱好者。

衡东剪纸艺术具有较强的地域特征和地方特色, 与中国南北剪纸各流派相比, “剪法”兼具南派剪纸的细腻与秀丽和北派剪纸在构图上具有的粗犷与质朴。在衡东剪纸艺术的天地里, 大桥剪纸最富有盛名, 1997年, 大桥乡被命名为“湖南省剪纸艺术之乡”;2010年, 大桥剪纸被列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常宁版画

常宁版画主要集中在庙前镇、洋泉镇、宜阳镇, 在庙前古民居、市老干局、宜阳小学等地还设有版画创作基地并定期举办版画展览。

常宁版画的创作者非常多, 既有1999年就获得“鲁迅版画奖”的吴国威先生、还有吴帆、肖健、刘娟等一批新生代版画创作的生力军, 他们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版画作品, 并在全国各类展览中获得了众多的荣誉。如吴帆的版画作品《三省边》获全省文化馆、群艺馆干部职工技能比赛金奖;2009年7月, 常宁市选送的版画《人龙舞者》《五月龙舟》《乡村渔鼓》《农闲时节》《夫妻作坊》《春吟》《古树根》等13件作品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湖南展区。2010年秋, “盛世丹青·湖湘风采”2010湖南艺术年展, 《宜水我的家》《母亲的那封信》《田家酒》《福到人家》《石榴红了》《春天的第一缕阳光》等版画作品入展。

他们的作品以拙朴自然的艺术形式, 多角度刻画自然风貌和民情乡俗, 表现劳动者的喜与忧, 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12年春季, 中央七台《乡土》栏目组曾深入常宁市庙前镇对常宁版画进行了一次采访拍摄。同时, 常宁还因版画入围文化部公布的2014-2016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

衡阳的民间美术资源除了上述三大类之外, 还有民间玩具、印花布、陶瓷等, 种类非常丰富, 然而, 独具特色而又有保护开发前景和潜力的却并不多, 有相当多的民间艺术因为经济发展、社会转型, 迅速失去了继续存在的群众基础, 民间艺人老去、民间技艺失传, 民间艺术岌岌可危。竹木雕刻、剪纸、版画在衡阳这一片美丽的土地上, 仍然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在众多民间艺术相继销声匿迹的形势下, 不但没有衰微的趋势、而且发展形式大好, 在文化传承与旅游开发的时代背景下, 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与空间, 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思考怎样保护、怎样开发、怎样传承并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刘勇, 周艳玲.南岳竹刻文化解析[J].南华大学学报, 2008 (6) .

[2]向清成.湖南庙前旅游资源评价与深度开发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 (12) .

民间美术形式 篇5

2011年3月,江西卫视首创《金牌调解》栏目,节目以直观的形式向观众展现着调解的魅力与魄力。《金牌调解》以调解纠纷、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为宗旨,集最权威的金牌调解员和观察员队伍,集最独到的视角和观点,让观众看到一个不一样的电视调解节目。

3月21日,第一场节目“收养脑瘫儿引发父子大战”在江西卫视晚间档拉开序幕。有了矛盾不仅可以上居委会,还可以找江西卫视的《金牌调解》栏目,自此,《金牌调解》栏目成为了人们调解矛盾的新选择。

2011年4月28日,关于赵建军的节目 ——“谁来帮帮我”在观众中引起巨大的轰动。十年前,赵建军是一个家道殷实的沙场主。他白手起家开沙场,成了村里第一个万元户。十年后,赵建军却意外地成为众叛亲离的逃亡者。父亲与他断绝父子关系,妻儿对他恨之入骨,兄弟与他形同陌路,同村人视他为“瘟神”,曾经美好幸福的家庭已经支离破碎,早年让他风光的沙场也随之衰落。而所有的不幸竟源自于他“光荣”的证人身份。因为十年前的作证,让他遭受到犯罪分子的疯狂报复,走投无路之际,他向《金牌调解》栏目组求助。节目一播出,众人唏嘘不已。既有感叹赵建军命运的人,也有怒骂国家监管体制之士,但《金牌调解》能做的仅仅只是暂时调整好赵建军家人之间的关系,至于体制、制度方面的问题,只能交给人们去反思,交给有关部门去治理。这场节目也让《金牌调解》名声大振。

现在,《金牌调解》已经成为江西观众家喻户晓的品牌栏目。它顺应了当前民间争议纠纷较多而期待更多的法庭外和解以提高社会和谐效率的社会需求;并运用媒介的力量更好地推动了社会尤其是普通民众的和谐感。有问题,就找金牌调解,它开创了民间调解纠纷新形式。如今,婚姻问题、亲情矛盾„„让金牌调解成为各种矛盾的集聚地和解决区。但是,我们需要注意,《金牌调解》只是一个节目,并不是万能的调解器,它只是调解家庭矛盾的一种新选择。

试论东北民间艺术的内在形式与保护 篇6

关键词:东北民间艺术;形式;保护

东北民间艺术种类丰富,形式多样,对民族文化发展和艺术创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强对民间艺术的保护势在必行。

一、东北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

(一)冰灯雪雕艺术

冰灯雪雕艺术是东北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艺术形式的突出特点就是材料使用的特殊性,主要是以雪、冰为主,配有木材、金属和点灯为装饰,从而使冰雕具有梦影幻生,晶莹剔透的特点,从而使冰雕呈现出一种敦厚朴实之美,冰雕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造型独特,为了体现冰雕的美,造型各异,有圆雕、有立体雕、有透雕、有浮雕等,对刀痕刻迹、工具使用都非常讲究,体现了良好的审美价值。

(二)二人转

二人转又称蹦蹦、双玩艺,也可以称之为春歌、风柳、东北地方戏等,它是东北民间艺术的重要方面,属于中国走唱类形式,主要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流行。二人转根植于东北民间文化,在的表演台词中总带有一些俗色酸、乡村特色。

(三)桦树皮文化

桦树皮文化是东北民间艺术的重要方面,这种文化形式主要集中在鄂伦春、鄂温克、赫哲等少数民族中,这几个民族都是生活在茫茫的桦树林中,他们根据生活需要,通过桦树皮制作了各种制品,主要有帽子、鞋子、背篓、水桶、水盆、婴儿车、针线盒等,这些器物上都雕刻有丰富的图案,做工精细,堪称艺术精品。从民族文化的角度看,桦树皮文化在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中意义重大。

(四)鱼皮文化

赫哲族是鱼皮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典范,此民族生活在三江平原之上,族人主要以捕鱼为生,这也奠定了鱼皮文化的发展。鱼不仅可以保证民族人民的食用,同时也可以用鱼皮做鱼皮窗户、鱼皮窝棚、鱼皮船帆、鱼皮门帘、鱼皮包袱、鱼皮球、鱼皮护身符等各种形式,赫哲族是唯一把鱼皮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的民族,从而形成了赫哲族独有的文化特征。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以鱼皮为原料的各类生活用品及小装饰品也相继问世,也体现了鱼皮文化的快速发展。

二、东北民间艺术的保护措施

(一)加快对东北民间艺术的重视

首先,要在群众中普及关于民间艺术的东西,让大家能够有机会了解它们,走进它们,然后才能发自内心的保护它们。其次,要拓展民间艺术品的商业渠道,制作出更多更精良的东西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唤醒人们的保护意识。最后,还要对老艺人关心呵护,开办相关的培训班来为下一代艺术家们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不至于让珍贵而稀少的民间艺术永久消失。通过强化公众对民间艺术的重视,不断弘扬民间艺术,努力使民间艺术走出国门,为国争光,为民族文化和建设奠定重要的基础。

(二)实现民间艺术的产业化

传统民间艺术中也含有经济因素,传统的发展模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产业化是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广泛的信息化渠道增加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播面,增加生存空间。传统民间艺术有极强的感染力和教育意义,是有极强的竞争力的,产业化是可行的。另外随着文化建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和欣賞能力的提高,传统民间艺术将成为新的消费热点。这也是对传统民间艺术潜在价值开发的一种尝试,一种新方法。但是传统民间艺术的产业化需要主导艺术的带动,需要时间的验证。

(三)培养东北民间艺术艺人

优秀的民间艺人是民间艺术保护和传承的重要因素,通过艺术带头人的研究和创新,保证民间艺术能够流传下去,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同时可以增强人们对民间艺术保护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是除了需要带头人的支撑,还需要普通艺人的传承与努力,一方面,艺人应该对艺术更加热爱,加努力把艺术传给一代一代人,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民间艺人的支持力度,给予各种物质和精神奖励,推动优秀民间艺术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结论

总之,我国东北民族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在信息化日益主宰人类社会的现实生活中,文化发展战略日益被人们所关注。东北民族文化的研究为新文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利于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间的关系。国家的各民族间是否安定团结,直接制约着整个国家的发展状况。

参考文献:

[1]丁兆庆.关于加快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考[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2]刘亚莉.传统皮影戏的魅力与动画的创新[J].艺术评论,2008(05).

[3]迈克尔·欧文·琼斯,游自荧.什么是民间艺术?它何时会消亡——论日常生活中的传统审美行为[J].民间文化论坛,2006(01).

[4]张鹏辉.大众文化下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在现代设计中的变迁[J].文艺评论,2013(03).

[5]张鏖.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在现代动画中的可能性应用[J].美术界,2012(01).

[6]骆玫.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在现代动画中的可能性应用[J].艺术科技,2015(04).

初探宋代民间舞蹈形式 篇7

宋代民间舞蹈虽然十分兴盛, 但大多是节日群众性的活动。在表演艺术领域里, 杂剧是主要的, “散乐传学教坊十三部, 唯以杂剧为正色” (《梦梁录》) , 正说明了这种情况。王国维《宋元戏曲考》, 详细考证了宋代《武林旧事》所载官本杂剧段数, 共二百八十本, 其中除上述各种民间舞蹈之外, 宋代还流行一种由“踏歌”转化来的歌舞形式《转踏》, 又称《传踏》或《缠达》, 歌调称为《调笑》。晁补之《调笑》致语有:“欲识风谣之变, 请观《调笑》之传”, 可见是一种舞态翩跹十分可观的节目。表演中有舞, 有歌, 也有勾队、放队、致词、念骈语等类似队舞的某些程式。现所能见到的《调笑》 (转踏) 作品, 大都是一诗一歌合为一段, 或咏叹古代美女名士 (如晁补之《调笑》) ;或赞美古迹胜景 (洪适《番禺调笑》) ;也有歌颂四季渔织劳作的 (洪适《渔家傲引》) 。

宋代民间还有另外一支宠大的、世代相传的业余舞蹈队伍, 节日里, 各村、各社 (城市里各行各业行会组织) 都有自己的民间舞队, 这种舞队有时也叫“社火” (宋、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以下简称“范成大诗”, 作者原注:“民间鼓乐, 谓之“社火”) 。

所谓舞队, 并不是只演歌舞, 而是包括多种技艺的表演, 人们一面游行, 一面表演。

《梦梁录》载:元宵节民间舞队活动的盛况:“姑以舞队言之”, 如《清乐》 (器乐演奏) 《掉刀》 (舞刀) 、《鲍老》、《乔三教》、《乔亲事》 (乔就是装扮的意思) 、《杵歌》 (打夯或舂米劳动时唱的歌) 、《竹马儿》、《村田乐》、《旱龙船》、《十斋郎》等, “各社不下数十”。

《西湖老人繁胜录》载:元宵民间技艺, 除上述各项表演外, 还列举了《扑蝴蝶》、《耍和尚》、《鞑靼舞》, 还说:“福建鲍老一社有三百余人, 川鲍老亦有一百余人”。

宋代民间舞队和清代“走会”很相似, 与至今流传在河北等地的“花会”差不多, 是综合性的街头游行表演队伍。其中有一些历史悠久的民间舞, 或舞蹈性较强的节目, 举例说明:

《扑蝴蝶》:宋代民间舞队中有这个节目, 清代《帝京岁时纪胜》“岁时杂戏”条也列举了《扑蝴蝶》、《舞龙灯》等民间舞, 直到解放后, 这个舞蹈仍在民间流传, 是儿童游戏生活的写照;一群女孩子手拿扇子, 一个男孩拿着一根细软籐条, 上扎一纸蝴蝶, “蝶”在空中迴旋飞翔, 扇绕蝴蝶飞舞扑捉, 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解放后舞蹈工作者, 在这种民间舞的基础上加工提高, 编演的《采茶扑蝶》深受中、外人民的欢迎和赞赏。

《竹马儿》:宋代民间舞队中的《竹马儿》表演情况不详。清代《帝京岁时记胜》“岁时杂戏”条列有《骑竹马》。这种民间舞在我国许多地区流行。也叫《竹马灯》或《跑竹马》。其特点是在舞者腰上系着马形的道具, 分马头与马尾两截, 舞者像是骑在马上, 表演马儿徐行、奔驰、跳跃等动作, 边歌边舞。清代《北京走会》图, 在《旱船走会》的画面上, 有一女子, 腰部系马头马尾, 左手执马鞭, 歪头向着右边一执鞭丑角。站在“旱船”后面 (见图77) 。这二人是演《跑竹马》的, 他 (她) 们正在等候上场表演。解放初期著名民间舞《跑驴》和《跑竹马》的舞蹈形式差不多。

《鞑靼舞》:鞑靼是我国古代民族名。也叫“达达”和“塔塔儿”, 即今蒙族祖先。最早见于唐代记载, 本是突厥统治下的一个部落。《鞑靼舞》是鞑靼族的民族民间舞, 南宋时在临安搬演这个舞蹈, 和前面提到的《舞番乐》一样, 是汉族与兄弟民族舞蹈文化交流的明证。

宋代是我国古代舞蹈发展的重要转折期。宋代民间舞丰富多彩, 生动活泼, 装扮各种不同的人物, 表现某些生活场景, 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与唐代表演某种单纯的情绪或风格的舞蹈有很大不同, 值得继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袁禾.中国宫廷舞蹈艺术.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9.

谈民间高跷舞蹈的艺术表演形式 篇8

一、高跷舞的表演形式

高跷舞队中的人物, 各个地区都不同, 如北京高跷扮演的人物有:头陀和尚 (两手各持一木捧, 在舞队前引路) 、小二哥 (童子装扮, 左手提一花篮, 右手握一马鞭) 、俊锣 (俊扮女子, 手持小锣) 、俊鼓 (俊扮公子, 身背花鼓) 、丑鼓 (丑扮公子, 身背花鼓) 、文扇 (文扮公子, 手持扇) 、武扇 (武扮公子, 手持扇) 、樵夫 (肩挑一扁担) 、渔翁、渔婆、卖膏药的等等。其他地区有的扮演哪吒、青蛇、白蛇, 有的扮演唐僧取经、八仙过海、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传说故事中的人物。

高跷在表演形式上是多样的, 有在广场上边舞边走各种队形的大场, 有渔翁、渔婆或丑鼓、俊锣等两三人为一组表演的小场, 还有各种特技表演和歌舞小戏。从高跷舞队中扮演的人物与表现形式上看, 和秧歌很相似, 所以有的地方将高跷称“高跷秧歌”。各地的秧歌都有不同的特色, 流行在辽宁省南部盖平、海城、大石桥、营口一带的高跷是比较突出的一种。这种高跷的形成, 和辽南的区的历史条件、地理环境, 以及经济生活的发展是分不开的。辽南, 一般是指辽宁省南部辽东一带, 该地处于渤海、黄海之间, 与山东半岛遥遥相望。辽南高跷的扮演者, 女角称作“上装”, 男角称作“下装”, 并有专门的打扮, 此外还扮成“头跷”“渔翁”“傻柱子”以及小戏中的人物。高跷队一般是14—16 人, 所扮演的人物大致有:头跷 (即高跷队中领头的) 、二跷渔翁、渔婆、傻柱子、青蛇、白蛇、许仙等。高跷队是以叠罗汉的形式 (艺人称“大象”) 走出场, 由头跷、二跷带领, 两人一对跑“大场”。大场跑完, 舞队最后一对舞者 (称“压鼓的”, 一般是舞得比较好的) 留在场上表演一段, 下接“清场” (小场) , 几对清场之后, 有时还要演出一些《小放牛》《断桥》《杀江》等小戏。

二、东北高跷舞独特的风格和形式

高跷秧歌表演在艺术形式上代表了东北农村人民的审美风格和粗犷豪迈的性格, 这些特征也恰恰是东北人民长期生活方式在艺术上审美上的反映应, 广阔的东北大地四季分明、景色秀美, 生活在此的人们乐观、勇敢、粗犷、豪放。上世纪50 年代以前来这里定居的汉族人民, 多是从事垦荒、开矿、搬运的贫苦劳动者, 他们既受到大自然与劳动生活的陶冶培养, 又有祖籍冀、鲁、豫一代人的勤劳、朴实、豁达的特质, 遂形成坚韧、直率、倔强的性格。这种社会历史、自然环境的影响, 形成了东北人民喜欢色彩浓郁、线条粗犷的审美情趣, 这种习惯也反映在民间艺术之中。春节本是农村唯一能够从事娱乐活动的时间, 然而, 这时的东北农村依然很冷, 本来就不太密集的村落, 显得更空旷, 所以娱乐时就需要强烈的音响、鲜明的节奏、粗犷的动作。高跷和鼓乐班子之所以受欢迎, 正是由于它们符合了这种审美要求, 唢呐一响, 大鼓一捶, 辽阔的原野顿时热闹起来, 活跃的节奏给寒冷的田野带来一片生机。色彩鲜艳的服饰、踩着高跷的表演, 远远地就能看得见, 给人以温暖的春意, 使人们对新的一年生活充满信心;活泼、欢乐的舞蹈动作, 向人们展示了生命的力量。

东北辽南高跷大多数是由农民表演的, 服装穿的都是戏曲人物的服装, 他们根据自己平时熟悉的生活方式来塑造秧歌中人物形象, 例如“头跷”是草莽英雄的形象。那段“备马”的表演, 就是把生活中洗刷马匹, 装配鞍屉的动作艺术化了。“上装”是梳着长辫子农村姑娘的形象, 艺人们还把上装的动态美, 形容为“稳中浪 (活泼) , 浪中俏, 俏中哏”, 要求舞者必须演得既扎实又活泼, 既敏捷又俏皮, 还要有质朴的哏劲。作为农村小伙子形象的“下装”, 则要求屈膝、蹲裆, 以稳扎的跷功、风趣幽默的表演来衬托上装泼辣大方的农村妇女形象。

过去东北的农村姑娘喜欢留一根长长的发辫, 于是上装也多采用这种造型, 以展示源于生活中的美, 而且人们常用“大辫”这一名称, 亲昵地称赞上装扮像俊俏、演技高超的艺人。辽南高跷以过硬的跷功技艺, 使人物形象生动活泼, 不管是单人表演还是两个人对舞蹈情景的配合表演, 以及众人气势宏大的跑场都能充分显示出白山黑水陶冶下东北农民的豪迈气概, 而这种风格特点的形成, 伴奏音乐则起着重要作用。辽南高跷的伴奏音乐可分为跑场音乐、走场音乐、清场音乐三类。跑场音乐热烈奔放, 走场音乐流畅、欢快, 清场音乐华丽、风趣。伴奏乐器有唢呐、大鼓、大镲、小镲等。大鼓是指挥, 小镲掌握行进的速度, 大镲打在“叫鼓”与各种“鼓相”的强拍或强势处理。节奏变化多样, 一般多是2/4 拍, 曲调都是富有东北地区色彩的唢呐曲牌, 曲式短小、乐句齐整。唢呐吹奏者, 可根据舞蹈表演即兴创作, 或在原有曲调上增加一些与舞蹈相适应的艺术处理。

辽南高跷中, 鼓点和打击乐的演奏是非常出色的, 鼓手配合舞者的即兴表演, 以各种鼓点相呼应, 其中打出的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 运用节奏的变化, 对舞蹈内容的表达、人物感情的变化和渲染气氛不但起着重要的作用, 还增强了表演的艺术效果。它的伴奏者多是富有演奏经验的“鼓乐班子” (俗称鼓乐房子) 的成员, 该班子是由擅长演奏唢呐、管、大鼓等专业或业余的艺人组成, 除为高跷伴奏外, 还经常为村民的婚丧活动吹奏卖艺, 他们对辽南高跷的发展, 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

[2]刘恩伯, 张世令, 何健安.汉族民间舞蹈介绍[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1.

[3]隆荫培, 徐尔充, 欧建平.舞蹈知识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9.

[4]吕峰, 王长风.陕北秧歌—音乐伴奏及图案队形[M].陕西:延边地区文化馆, 1976.

江西民间工艺品艺术形式创新初探 篇9

一、江西民间工艺品艺术形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 百姓的收入日益提高, 带来的是物质生活进步, 人们必然要追求精神生活的质量。然而具有美化生活、提高审美情趣等精神功能的民间工艺产品, 却与人们的视线渐行渐远, 民间工艺品存在两极分化现象。一是由于设计缺乏特色和个性, 产品同质化十分严重, 在创意体裁上大同小异, 相互抄袭, 绝大多数生产厂家重视规模、重视产量而不重艺术形式创新, 一味热衷于模仿和抄袭, 设计理念盲目跟风, 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 导致产品缺乏创新性和时尚性, 产品只能走低端路线, 具备扣人心弦艺术语言的民间工艺品鲜见, 粗俗、粗糙、粗疏的三粗民间工艺品充斥于整个市场。二是少数精美的民间工艺品, 又面存在着价格不菲, 大众消费者不得不望而生畏的现状。探究其原因, 首先是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尤其是构成消费主流的年轻人, 崇尚追求个性美、简洁美、时尚美, 品味单调的民间工艺品很难激发起人们的审美共鸣和购买欲望。其次对民间工艺品的文化内涵的挖掘、表现不足, 没有把民间工艺品从艺术品的高阁中衍化成为大众赏心悦目、有能力购买的、多样的艺术形式。另外以下两点因素也不容忽视。

1. 民间艺人制作技艺的传承发展面临窘境。

由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不少精湛民间工艺品制作技艺因是全手工制作, 费时费力, 而其经济效益与现代化、工业化生产方式格格不入, 加上民间工艺品制作技艺多数是父带子、母带女, 构成亲戚朋友小圈子的传承方式, 使得一些民间工艺品制作技艺的传承人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 有的制作技艺甚至已经失传。

2. 政府在民间工艺品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失之于宽、失之于软。

由于目前江西省既没有制定民间工艺品知识产权保护法规制度, 也没有相应的政策倾斜、资金扶持、机制保障。加上现有的知识产权监督监查机制不健全, 政府有关部门在民间工艺品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不力、执法效果不明显, 造成民间工艺品知识产权侵权现象呈高发态势。

综上所述, 创新艺术形式、提升艺术价值、更正落伍的艺术设计理念, 进一步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 设计生产出消费者欢迎的江西民间工艺品已经迫在眉睫。

二、江西民间工艺品艺术形式创新对策

民间工艺品可以带动一方经济发展, 促进人民增收致富;对文化兴赣、弘扬和保护江西地方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针对当前江西民间工艺品艺术形式普遍存在的问题, 可以有针对性地实施以下创新对策。

1. 注重创作体裁创新。

民间工艺品的创作体裁, 依赖于民间艺人渊博的文化修养和专业知识背景。民间工艺品创作体裁创新运用的成功案例举不胜举, 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奖牌设计, 奖牌正面为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插上翅膀站立的希腊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 在奖牌背面镶嵌着代表中国文化的古代龙纹玉璧造型的玉璧, 大家形象称呼它为金 (银, 铜) 镶玉奖牌。北京奥运会奖牌中国特色浓厚, 艺术风格尊贵典雅, 标志中西两大文明世纪交会, 把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国文化元素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使奖牌的象征意义得到了无限的延伸。体裁创新还要注重民间工艺产品的首创性设计与研发, 运用好传统文化元素和制作技法, 完全生搬硬套经典只会造成“徒有其表, 内涵缺失”的后果。

2. 注重工艺材料、设计元素、制作技艺的多维度和多元化创新应用。

在发现、选择和提炼文化要素、纪念要素、设计要素的基础上, 进一步把赣文化特色的代表性图形符号转化为民间工艺产品的艺术表达语言, 并进行品种系列化、造型精细化设计, 将江西民间文化元素有效地与工艺品制作技艺契合, 巧妙的突出个性化的造型和设计审美, 使民间工艺品成为集观赏性、实用性为一体的时尚佳品。

3. 注重与当代科学技术发明中的新材料、新技术结合。

将传统的民间工艺品推陈出新注入,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 使传统与现代形成共融互补。这样既丰富民间工艺品设计的艺术形式, 而且又呈现出民间工艺品的现代感和科技感。同时符合当今社会需求, 以高瞻远瞩眼光, 以表里俱新、形质兼优的民间工艺品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与消费理念。

4. 注重艺术情感的应用。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 百姓的物质生活是日趋丰富足, 精神生活质量已成为百姓幸福指数的核心要素。人们所购买和期待的各种日常用品不应只是是机械的、没有人情味的产品, 而是具有情感寄托, 能够为人们带来愉悦和异样感受的体验性产品。因此, 民间工艺品作为人们情感和审美的寄托物品之一, 不能完全只重视外观和造型的设计, 应该逐渐往人性化、情感化的方向转变, 情感化民间工艺品设计呼之欲出。

三、结语

展望未来, 江西民间工艺品艺术形式创新的道路也许崎岖不平, 但只要我们鼓足干劲, 敢为人先、抢抓机遇、善谋实干, 就一定能够在文化产业发展升级的道路上闯关夺隘, 开创江西民间艺术品变革的新篇章。

摘要:民间工艺品是地区的优势特色文化资源, 江西作为民间工艺品资源的大省应重视民间工艺品的开发, 让其成为江西文化产业发展的龙头项目。本文针对民间工艺品艺术形式在文化品牌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重点分析了江西民间工艺品艺术形式的现状以及特点, 并提出相应的创新策略建议

关键词:江西,民间,工艺品,艺术形式,创新

参考文献

庆阳民间剪纸艺术的构成形式分析 篇10

关键词:庆阳,民间剪纸,构成,形式

庆阳民间剪纸艺术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积淀, 是庆阳人们在日常生活、节日活动中逐渐形成的艺术形式, 构筑着广大庆阳人民的精神世界, 其剪纸构图单纯、造型简炼、结构严谨、线条明快、刀法流畅, 造型上采用大胆、夸张, 具有原始艺术所特有的神秘性和装饰性, 形成了我国民间剪纸艺术中独特的一支。

构成艺术作为西方一种研究造型基础和设计理论的方法, 将自然物象归纳为最简洁的点、线、面。主要研究这些视觉元素及点、线、面的不同组合形式, 探究各种元素外在表现与内在精神, 然而庆阳民间剪纸艺术的装饰语言与现代构成抽象的形式语言具有着很多相似性, 在这一基础上本文将构成的分析方法运用到庆阳民间装饰艺术中, 探讨剪纸艺术中构成的要素。

一、平面化的构成形式

剪纸艺术采用平面的构图形式, 是在二维的空间里进行的艺术创作, 庆阳剪纸中所表现的人物、器物、植物等都是平面的造型语言, 不追求体积与明暗, 只用简单的点、线、面来表现物体的外轮廓和内部结构, 这是剪纸艺术与绘画艺术相区别的重要因素, 但是这种特点又与平面构成中的构成要素不谋而合, 显示了中西文化的共通性的同时也显示了庆阳民间流传的剪纸艺术从构图到内容的表现所具有的现代感和强烈的装饰感。

庆阳剪纸中常见的母鸡纹样常常在腹中剪出小鸡、鸡蛋的形象, 葫芦上也剪出内部籽粒, 这符合了纯朴的庆阳人民为了求全、求满的心理, 在庆阳当地剪纸妇女看来, 图形中如果缺少某一样东西她们就会感到不完整, 因此, 这种心理正是剪纸艺术平面化表现的初衷。

二、对称的构成形式

对称作为一种设计形式语言, 从古至今普遍存在于我国美术作品中, 但将其单独分裂出来进行研究是在构成艺术引入我国设计教学之后才出现的, 在构成艺术中对对称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如:绝对对称、相对对称、点对称、轴对称、旋转对称等, 这和庆阳剪纸的构图形式中对称的表现是相同的, 庆阳剪纸艺术中巧妙的应用了对称的原理, 大多数剪纸作品都是以圆形、长方形、三角形的对折、三折、或多折为基础, 然后在已经折小的纸上用剪刀剪出图案的一半, 打开后自然是左右完全对称的图形, 也就是西方构成里所讲的绝对对称, 这样方法在庆阳剪纸中最为常见。另外为了追求变化, 用折叠的方式剪出大的轮廓, 打开后在内部或其他部位逐一剪出各种不一样的图案, 如庆阳剪纸中生命树的形象, 以树干为轴, 树枝向左右两边伸展, 这与平面构成里所讲的相对对称是一致的。但是对于庆阳剪纸的妇女们来说, 她们所使用的构图形式是以她们对美的认识来诠释这些形式的摆放, 大多数是一种自觉地、随意的而非构成式的理性分析。

三、重复的构成形式

重复在构成艺术中是一种富有规律性的视觉元素组织形式, 通过秩序的排列形成统一整齐的视觉感受, 庆阳民间剪中最具代表性的抓髻娃娃, 常常以单数, 三人、五人或七人一组, 进行重复排列组合, 这是与原始巫术难解难分的民间巫术剪纸, 主要的职能是招魂、辟邪、镇宅和生命的繁衍、生存, 是一种威力无边的保护神。

庆阳剪纸中常以一个剪纸纹样为基本形不断重复出现, 这就形成了我国传统艺术中的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图形, 如窗花、床围等。重复构成在剪纸中不仅是某一形象的反复排列, 这些创作者们为了追求画面的变化与丰富, 常以一组形象为单位进行重复排列, 或已这一组形象为基本形, 方向上以正反颠倒的形式反复排列。还有在其色彩上也进行一些变化, 以红白翻转的色彩组成一组, 同一形象一红一白反复排列, 充分利用色彩的变化来形成前后的层次感与空间感。庆阳剪纸中这些构成形式的多样性与平面构成中重复的构成形式是相同的。

四、打散重组的构成形式

打散重组来在西方的构成艺术, 主要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法, 是对自然界客观事物进行理性概括将其化解为点、线、面最基本的视觉元素, 然后按照形式美法则和一定的秩序进行合理的分解、组合、重构, 进而创造出新的形态和理想的组合方式, 以及新的视觉形象, 彻底抛开了自然的特定位置, 仅仅从形式上统一画面。

打散重组的概念虽然出自西方但这种思维方式在我国传统图案纹样中就早有体现, 如我国的龙、凤纹样就是集合了多种动物身上的优点而组合成的新形象。在庆阳剪纸中这种表现手法也相当普遍, 如在同一棵树上既开花又有果实, 既有春天又有冬天, 而在庆阳剪纸中代表人类繁衍之神抓髻娃娃就是人与蛙形象的结合体, 扫帚娃娃是人与扫帚的组合, 这些剪纸造型虽然在作品的表现主题和题材上与西方构成艺术大相径庭但是表现的外在语言、外在形式上又存在着诸多的相似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 庆阳民间剪纸反映的是她们所生活环境地域的装饰文化的载体和外在表象, 剪纸的不同构成形式, 是庆阳剪纸通过外在的构成形式特征来表现内在文化特征的一种普遍方式。和大多数地域文化一样, 庆阳剪纸也记录着自己特有的文化内涵, 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产生了其独特的风格特征。

庆阳剪纸的内容是来自生活的, 题材贴近广大的劳动人民, 构成艺术的内容是理性的, 题材是点、线、面的组合。虽然他们的内容是不同的, 但是他们的表现语言是相通的, 通过对庆阳民间剪纸图式的研究, 寻找其中基本的结构规律, 为庆阳民间剪纸艺术的构成形式做一个梳理, 同时找到民间艺术与现代构成的融合之处, 在两者相碰撞的交界和相通的共性中, 寻求两种语言的契合点。

参考文献

[1]靳之林.抓髻娃娃[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吕胜中.中国民间剪纸 (上卷) [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9.

上一篇:反思性教学的重要性下一篇:多维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