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构策略

2024-06-27

文化建构策略(精选十篇)

文化建构策略 篇1

位于毛乌素沙漠边缘的城市榆林, 矿产资源富集, 文化底蕴深厚, 地域特色独具一格, 近年来在经济下行压力下, “转型升级”被认为是应对榆林发展的唯一正确选择。 如今榆林市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进程中决定大力发展地方文化产业, 并着手从多个方面深化转型政策, 发展榆林城市文化建设, 打造富有文化内涵、城市特色的书香榆林。

一、通过影像文化构建城市文化需具备的生产要素

(一) 影像需传递城市的价值观念。

社会发展到何种程度, 城市文化是衡量标准之一, 每座城市都有特属的价值观念, 要通过硬形象和软形象齐头并进来抓。 当今社会, 科技的进步带来了影像文化的产生, 利用影像手段表达和传播具有城市地域特色的价值观念无疑是恰当的选择。

陕西榆林地处陕蒙交界, 地域文化浓厚, 民风勤朴, 在历史的纵流中, 形成了独特的城市价值观念。 这些价值观念若能借助影像手段通过各种社会化媒体表现、传播, 则对于影像叙事本身也是一种提升, 同时可以使我们所处的城市空间升华, 让榆林这座城市的身影和灵魂附着在影像中呈现, 为榆林城市增添自信力、 凝聚力和创造力。 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是榆林“转型升级”的核心竞争力。

(二) 影像需折射城市的共同理想。

城市的发展就是要将传承与创新、强市与富民、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城市品质提升与城乡区域统筹、推进事业发展和加强党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榆林是一座现代化的“能源新都”, 被称为中国的“科威特”、“区域性中心城市”、“陕西省重要一极”。 影像文本的介入必须承载这座城市的理想, 用影像符号赋予城市文化的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一定的社会内容和精神文化内容, 利用影像呈现一个具有自然条件多样、资源、矿产丰富、农林牧资源独特、地域文化多样的榆林, 为“转型升级”中的榆林城市文化注入现代化都市发展模式的血液。

(三) 影像需继承城市的历史变迁。

当下, 影像传播的媒介类型丰富, 科技的发展迅速, 短时间内可能还会出现更先进的传播载体, 通过影像践行带动城市历史发展的内涵与外延, 无疑是传播效果最广最直接的方式。 影像作品的不同类型和题材, 传达着不同时间段的城市文化内涵。

2015年根据著名作家路遥的小说 《平凡的世界 》改编拍摄的大型陕北题材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一播出, 收视率就逐渐升高, 网络总播放量达到6.51亿次, 剧中展现了上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陕北的风土人情、生活生产条件, 如陕北秧歌、陕北民歌、陕北方言、陕北窑洞、陕北人民的饮食服饰等这些陕北文化元素, 从这部电视剧中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展现, 让观众了解了榆林历史变迁中普通人的生活状态。

同年, 由榆林大地影视有限公司投资的电视剧《边关烽火情》以上世纪30年代的榆林为背景, 讲述了在西北边镇中一位女性的炽烈情感和人生成长。 该剧在中央电视台第8频道播出后获得一致好评, 让观众又一次领略了塞上驼城榆林的别样风采, 这也是榆林近年来打造的地方文化精品之一。

影像文化的表达方式和传播手段是多样化的, 要打造榆林城市文化, 需要从一个城市的历史变迁中去发掘, 去沉淀并取精去拙, 打造榆林城市文化的品牌影像作品。

(四) 影像需表现城市的精神面貌和财富。

作为榆林文化重要构成部分的影像文化, 要将城市品牌化, 将城市的精神面貌对外宣传, 形象宣传片是规范和强化榆林城市文化的最好的影像表达方式。

形象宣传片作为一个重要环节, 是城市推销自我、展示传播理念和城市精神面貌的一种方式, 是对城市的整体形象进行一种外在形式要素的规范和强化。 它可以突出表现城市个性特征和特点, 确立并增强城市文化的鉴别能力, 彰显城市的价值。

榆林的城市面貌有外部环境, 同样有内涵韵味, 特色不在多, 而在精深, 深入挖掘独特、易识的城市形象, 通过特色折射城市地域自然风貌、人文景观、风物人情, 对城市文化的打造无疑是锦上添花。

(五) 影像需标榜城市的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

城市文化的影像符号表达, 无论使用什么方式表现, 都会体现一种城市群体的归属感, 可以直接被城市群体认知, 这是一种具有共性的意识群体。 这种意识一旦建立起来, 群体成员就与群体外的人有了明显的区别感, 对群体有了相应的期望和归属意识。

不同题材和形式的影像文本通过对这些城市群体意识的描绘、设计, 形成的作品就是影像和城市的公认规范, 长此以往, 具有地域群体意识的影像文化就会形成, 并与城市文化相互作用, 相得益彰。

二、转型中的榆林城市文化建构问题

曾经资源给榆林的城市文化带来了持续的动力、 海量的生产及开放的社会结构, 但经历了煤炭“黄金十年”发展后, 如今的榆林受经济下行的“严冬”考验, 已进入近年来少有的困难局面。 推动榆林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转型升级”是发展榆林城市文化建构的机会。

榆林市狠抓文化产业发展, 对于榆林城市文化发展是一个契机, 对外可以招商引资, 对内充实城市文化底蕴。 无论是对内、对外, 通过影像文化表达都成为当下最恰当的选择, 城市文化的打造需要影视制作的包装, 打造影像文化氛围来塑造城市形象, 使文化榆林、书香榆林实至名归。 对内弘扬发展城市文化建设, 涵盖了城市物质文化、城市制度文化、城市精神文化三个领域, 这三个领域是由浅逐步深入的, 其中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态, 以及市容市貌、市民素质、社会秩序、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

榆林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 但文化产业发展后劲和包容性不足, 使榆林的城市文化发展问题不少, 如下:

(一) 榆林的城市文化产业化发展不成熟。

文化产业的形成, 需要城市具备较强的经济能力, 经济基础是文化软实力的基础保障。 文化产业本就是一个生产链条, 是一个可以自我再生并无限循环的内容生产系统, 从内容的创作到内容的生产再到内容的销售, 是一个完整的生产链。但近些年榆林的文化演出、影视作品输出、文化娱乐、民间艺术、网络文化、音像制品等文化产业化程度低, 虽然打造了几部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影视作品, 为榆林文化产业的形成提供了样本, 但这只是榆林城市文化发展的开始, 需要秉承包容性、渗透性、创新性, 努力实现榆林城市文化产业化发展。

(二) 榆林的城市文化发展方向不明确, 规划意识淡薄。

城市文化这个概念本身就比较新, 在榆林市文化发展探究中, 经常会用到区域文化发展、文化产业发展这些概念, 很少会用到城市文化这个新词, 但对于“转型升级”中的榆林, 城市文化正印证了我们对榆林市, 这个拥有11个县、1个区、总占地面积43578平方千米的城市文化发展的精准定位。

发展榆林城市文化, 榆林市政府和社会都需要发展多元渠道对外合作, 明确和规划榆林的文化产业发展方向, 学习别人的, 弘扬本土的。 对于推动高质量的影视作品, 要利用一切有效资源, 科学规划, 带动文化各个领域的联动, 拉动榆林城市文化产业发展, 因为城市文化的形成元素是多要素、 多层次、多功能和多过程的复合系统。

一部影视作品的成功背后可以拉动的可能是整个城市的文化发展。 当年滕文骥执导的《血色浪漫》让一曲曲陕北民歌走进了观众的心里, 陈凯歌的《黄土地》将陕北的黄土风貌、安塞腰鼓带入了国际视野。 2014年11月25日, 我省青年导演白志强执导的纪录电影《边走边唱》斩获“金熊猫”国际纪录片节最佳导演奖和最佳纪录片奖, 他将陕北说书带给了世界, 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出了贡献。 然而, 这些作品并未带动其他文化产业的发展, 并未让陕北民歌借势推出新人, 并未让安塞腰鼓文化走入更多城市, 并未让陕北说书的境况有大幅度的提升, 更没有明确的城市文化发展方向做指引, 让榆林的特色文化项目相互带动, 共同发展。

城市文化发展意识淡薄, 需要与专业的团队进行深度合作, 为榆林城市文化发展精心设计规划, 让榆林城市文化的各领域业务能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那么, 离我们的城市文化产业链的形成就不远了。

(三) 对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和重视不足。

文化是一种软实力, 也是一种精神产物,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要依靠人, 人才的培养和对文化本身的保护同样重要, 需要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支持, 大力培养相关人才, 创造环境, 甚至打造文化领域的人才, 增强培养意识, 建立培养机制, 对城市文化发展, 奠定人才基础十分重要。

三、通过影像文化推动榆林城市文化需要注意的方面

文化本身就是在城市历史演变、社会发展中逐渐形成的, 是历史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 当下如何将这些文化资源再加工, 并利用影像手段、 技术手段赋予文化资源新的内涵和功用, 让文化资源通过文本制作、内容生产和作品销售, 最终为城市文化提供服务。 下面就影像文化如何推动榆林城市文化发展给出一些借鉴。

(一) 引进影视各领域人才, 完善榆林城市文化产业线性发展。

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滞后, 关键是缺乏人才, 通过影像文化推动城市文化产业发展, 需要大量的影视、动画、设计、宣发、网络等领域的专业性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同样人才的引进需要择良木而栖, 影视各领域的人才引进假设用图表形式规划, 就按照网状模式发展, 垂直线条每一条代表一个专业技能人才, 横向线条每一条代表复合型人才, 以垂直线性引进人才为主, 横向跨界人才及复合型人才引进为辅。 科学合理引进人才, 提升影像文化的内涵和功能, 同时建立有效的城市文化系统管理机制, 实行人才引进责任制。 对引进的人才实行工作责任制, 年度目标责任达标考核制, 建立相应的鼓励制度。

影像文化所涵盖的行业较广, 涉及内容广泛, 市场化程度高, 建议成立榆林市传媒产业文化委员会, 由政府管理实施调配、组织、指导工作。 对年度促进榆林城市文化发展的影像文化发展设定目标责任制, 列入考核体系。

(二) 整合资源, 建立内容制作-生产-销售渠道, 打造文化品牌产品。

影像文化所包含的文化内容丰富, 关联性强, 专业要求高, 跨领域合作频繁, 需要整合各个领域资源, 合理科学分工重组, 建立专业水平、高规格的知名品牌电影、电视剧、话剧、秧歌剧等多种艺术作品, 为每一部作品建立内容制作-生产-销售一体的纵向产业链, 并横向与设计好的城市饮食文化、服装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对接, 打造特色文化周等, 整个人才、资源, 打通宣传、发行通道, 最终实现榆林城市文化产业稳步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柳邦坤.城市形象宣传片对城市的文化建构[J].传媒观察, 2013 (12) .

[2]彭兰.社会化媒体理论与实践解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18.

[3]王徽.影像中的城市:电影对城市形象的塑造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 2014 (8) .

文化建构策略 篇2

关键词:课堂新文化;平等民主;自主探究;人格精神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4)03-0005-03

当今是知识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时代,科技日新月异,当代学生是具有创造性思维、自主精神、强烈学习需求的人。他们渴望成长、渴望展现自己的价值、渴望自主发展,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课堂教学观念与行为却束缚着学生的探究欲望,甚至无端地消耗着他们学习的热情,学科本位、分数至上等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文化。在这种课堂文化下,教育目标、师生关系都发生了异化。对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课堂现有的文化要素,逐步完善课堂文化体系,重新建构课堂新文化,才能真正促进课堂教学效益与师生生命质量整体提升。

一、课堂新文化的内涵解读

课堂新文化应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对人性、个性的关怀与尊重,其基本要义包含“生命化、智慧型、有效性”三层含义。我们认为,课堂文化应是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对智慧的激发和启迪,对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因为文化就是价值追求,课堂文化就是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追求以人为本、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对智慧的激发和启迪、对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努力建构平等、民主、互动、合作、自主、探究的和谐课堂,赋予课堂教学更加蓬勃的生命与活力。

二、建构课堂教学新文化的策略

(一)更新教学观念

1.要树立起生命教育的理念。从生命的层次、动态生成的角度重新全面地审视课堂教学,真亟把学生视为有着独特个性、鲜活生命的个体。将学校生活视为师生生命中一段重要的成长经历,真正把课堂教学变革为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场所,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有论者指出:“教育应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这种观点清晰的表明了生本教育在方法论上与原先的教育有着根本的差异。但是,这还不是生本教育最本质的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原副总编辑吕达先生对于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给出过富有见地的理解——“实践生本首先要以学生为本,其次是以生命为本,第三以生动为本,第四以生长为本。”这确实是对生本教育一个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读,为广大教育工作者认清生本教育、理解生本教育、实施生本教育指明了道路。

有学者认为:“将学生差异视为一种资源”,激励教育的核心是尊重学生,学生个性千差万别,自主发展自己的个性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标志。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正是来自于正确平等地对待学生。为此,应倡导让每个学生充分表现自己,从而实现学生差异的资源共享。

在追求生本教育理念的同时,我们学校提出对学生进行六个方面的“解放”: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以生长为本,旨在让学生找到适合其生长与发展的方式,教师是园丁,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修剪、调理,其目的都是让学生能够像小花小树那样健康茁壮的成长。便是生本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认识与理解的重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准确地把握生本教育的内涵,从而更好地实施生本教育,将之付诸于教学活动中,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2.要树立绿色教育理念。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课堂。绿色教育是尊重人、感染人的教育。在实施绿色教育的过程中,努力创设科学、民主、和谐的绿色课堂,让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能创造性地学习,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的一段生命历程,一种切身的体验和深刻的感悟,并将各项德育目标和任务贯穿于学科教学之中,始终坚持“以科学的方法培养人,以人文的精神塑造人,以绿色的环境熏陶人”,真正实现全方位育人。

(二)研究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

新型的课堂教学文化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引导学生自主活动、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针对传统课堂教学教师主宰、讲授为重、知识为中心的少慢差费、低效问题,我校提出,“导、学、问、练、评”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发展为中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现、合作探究、积极展示、有个性发展的理念,以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延伸问题为线索,以教师主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主解决问题、自主延伸发展为教学流程,使课堂出现了学生潜心自学、专注投入、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平等交流、教学相长、互动双赢的可喜局面。

近年来,我校依托这一教学模式提升内涵,在班容量很大的困难面前,教学成绩稳步提升,始终处于全区领先地位;有多名教师成为教学能手、省市模范;学生综合素养在各项比赛中彰显出较高水平,为学校赢得了很好的社会声誉。下面就三个教学阶段和五个环节教学的实践及效果做简要分析。

1.三个教学阶段

(1)自主学习阶段: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独立思考阶段。要求教师结合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创设一定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此基础上,出示教学目标,明确要达到的学习要求,学生按自学提纲要求进行学习。(2)导学达标阶段:学习目标的形成阶段。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小组讨论交流,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疑惑,教师巡视进行启发引导或讲解点拨,帮助学生释疑、解惑,引导归纳、提炼方法、总结规律、形成知识结构,完成学习目标。(3)成果检验阶段:是目标达成检验阶段。通过基础训练,反馈目标完成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实现知识迁移和能力提高。

2.五个教学环节

(1)“导”的环节。教师运用直观材料、形象而富有激情的语言、多样的方式,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对教材进行简要讲读、讲述或讲解,从而创设学习研究的情景,导出与教材有关且具有启发性、发散性的学习研究问题,帮助学生建构新旧知识的联系,唤起学生学习研究的兴趣、愿望,教给学生自学教材和研究问题的方法,明确具体的学习研究目标、要求。从而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目标、学有方法,想学会学,一开始就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为高效课堂开了个好头。(2)“学”的环节。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自主感知教材,探究发现并与同学交流、讨论,在思维碰撞中获得认同感或受到启发,从而自我修正,发展思维,形成自己的独特看法和观点,或发现自己的困惑点疑点。(3)“问”的环节。针对第一环节提出的学习研究问题和第二环节学生自学教材反映出来的问题,教师要进行整合并巧用设问,创设问题情景,提供必要资料信息和思维方向,引导学生思考、研讨,进一步细读教材,深究问题、解决问题。在此环节中要对学生自学情况给予评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努力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4)“练”的环节。此环节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对学习研究的问题认识更全面,理解更深刻,巩固学到的知识,能运用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形成新的知识与能力,提高理解、迁移知识和应用、创新的能力。因而练习设计要综合考虑教学目标达成的需要、学生认知能力的层次特点,要注意总结性、巩固性、层次性、变式性、可测性、开放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巡回辅导,适度指导解题方法,使学生能掌握、运用解题技巧,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发展能力。(5)“评”的环节。教师根据学生“自练”中反馈的信息,引导学生自主评价、互相评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类指导。让学生自主谈出本节课自己的收获和发展,在交流、评价中再次促进知识系统化的构建促进教师对学情的了解,以便调节后续教学。

(三)实施最优化的教学设计策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在建构主义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与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的变化。近年来,教育技术领域的专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力图建立一套能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全新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原则如下:

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明确“以学生为中心”,对于教学设计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从“以学生为中心”出发还是从“以教师为中心”出发将得出全然不同的设计结果。至于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建构主义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景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以上三点,即发挥首创精神、将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我反馈是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个要素。

2.强调“情景”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相联系的,在实际情景下进行学习,可使学生能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去同化或导引学习新知,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经验不能同化新知,则要引发“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总之,通过“同化”与“顺应”才能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在传统的课堂讲授中,由于不能提供实际情景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因而将使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

3.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的意义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是建构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这样的群体中,共同批判性地考察各种理论、观点、信仰和假说;进行协商和辩论,先内部协商,然后再相互协商。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即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而不只是其中的某一位或某几位学生完成意义建构。

总而言之,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引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应当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友爱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教师的谆谆教导中、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锻炼独立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逐步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与完善的道德素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着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文化建构策略 篇3

海洋文化教育体系的构建, 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考虑:感知海洋文化、欣赏海洋文化、理解海洋文化、践行海洋文化。让学生通过校本课程的课堂, 精心组织校内外实践活动, 在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中体验海洋文化的精神内涵, 进而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二、依托海洋文化精神, 培育体现时代精神的“海的儿女”

培养海的儿女, 就是要培养“海纳百川, 自强不息、心胸宽广、知识渊博、开拓进取”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 为使学生具备以上品格, 达到教育目标, 在教育过程中进行“开展三种教育、培养三种精神”的活动。

1. 开展尊重教育———源于大海的宽广博大的品格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这是我们对大海精神最直接的认识, 在德育中, 以大海宽广博大的特点切入, 引导学生学习海的精神。通过以尊重为主题系列的名言、格言、诗歌、歌曲、故事的征集, 引发学生对“尊重”含义的讨论, 通过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短剧创作展演等多种形式, 提升学生对海洋精神的认识, 将这种品质融入自己的性格之中。

2. 开展和谐教育———源于大海的热情与包容、博爱与奉献的品格

构建和谐校园是我们的总体目标。通过实施海洋文化教育,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 构建和谐的校园。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 我们每个班都选取了自己最喜爱的海洋动物作为班级吉祥物, 这些“吉祥物”的精神就转化为班级精神, 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我们发现,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选择“班级吉祥物”时, 学生非常自觉地选择那些具有集体精神、奉献精神的海洋生物, 如企鹅、海鸥等。抓住这一契机, 我们深挖海洋文化中与和谐相关的精神, 总结出“源远流长、主动接纳、和谐融汇”的“融”的精神, 并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 让每一位师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生活在集体中, 以无私奉献为荣, 以为创建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已任。

3. 开展励志教育———源于大海生生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

大海日夜奔流不息, 是一个生生不息的有机体;无论遇到任何艰难险阻, 都能迎难而上, 勇往直前。这种精神对于这个时代中缺少挫折体验的初中学生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学校在德育工作中, 根据大海的这种精神, 提炼出“激情进取、勇于担当、追求卓越”为主要内容的“荣”的精神, 鼓励学生在成长的航程中, 能够乘风破浪、直挂云帆。

4. 培养开拓精神———永不言败、勇于创新;永不言弃、勇于挑战

通过各种形式的竞赛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让学生体验“跌倒了一百次, 也要一百零一次爬起来”的精神。

5. 培养创新精神———大海亘古常新, 海洋是活动的、变化的, 有较大的自由度, 较少狭隘观念与守旧思维;

同时海洋又是积极的、进取的, 有广阔的想象与联想的空间, 开拓人的心灵世界。

对于新一代的中学生来说, 拥有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更是必不可少的。我们通过组织生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活动、濒危海洋生物的调查活动、海产品加工企业的走访活动等, 让学生直接参与到社会问题的研究中去, 他们在活动中提升了实践能力, 在思考中培养了创新精神。

6. 培养团结互助精神———渔民们驾舟闯海, 时时处处布满风险, 唯有团结协作, 相互匡助, 和衷共济, 才能击败风浪。

长期的海上糊口, 使渔民们结成了一个坚强的整体, 所谓“同舟共济”“风雨同舟”恰是渔民这种群体精神的真实写照。

三、依托海洋文化资源开展以提高学生生活能力为主的民生教育

1. 环保意识的培养

海洋环境的日益恶化, 已经成为一个全球问题。通过让学生参加调查海洋污染、水质变化等活动, 了解到人为的因素成为环境海洋“由蓝变黑”的直接原因, 从而教育学生珍惜身边的环境, 从我们自己的宿舍、学校的环境卫生的保持做起, 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2. 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培养

结合思想品德、历史、地理、校本课程中“海洋环境”等学科的学习, 用整合的概念进行教育。如组织“家乡人口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调查、组织“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吗?”的讨论等, 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 海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我们周围虽然是无边的盐碱滩, 但是滩涂的开发与利用, 以及一些传统优势产业如孵化、养殖、海产品深加工等项目, 都是家乡经济腾飞的增长点。鼓励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 开发家乡海洋观光、海产品DIY、温泉旅游以及其他特色项目开发等。

四、建立起以海洋文化教育为切入点的激励评价体系

1. 以涉海名人事迹为基本教育素材, 充分挖掘教育内容

学校进行了世界涉海名人、中国古代、现代与当代涉海名人故事的搜集与交流, 并在学生中间开展了“海的儿女”群英会、我身边的“海魂”等活动, 让学生从这些名人以及普通人身上, 学习他们海一样的精神。

2. 坚持“海之骄子”与星级评价

经安中学制定了详细的“海之骄子”的评选条款, 从品格、学习态度、创新能力等方面全面考量, 为学生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星级班与星级宿舍的评选, 也同样是以海洋精神为切入点所进行的激励性评价策略。

五、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年龄和兴趣的丰富多彩的海洋特色活动

1. 以主题教育月形式开展系列主题教育

如“爱家乡爱学校爱自己”活动月、“我为大海歌唱”主题活动、“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主题活动等。

2. 海洋艺术教育

设立海洋体育节、海洋艺术节, 每学期举办一次大型活动;语文《浅湾文学社》常态活动、“海韵悠然”摄影作品交流展览、英语“蓝色阅读”口语交际活动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活动。

3. 开展其他海洋文化系列文学活动

“唱响渔歌”诗歌朗诵、“爱我家乡”演讲比赛以及“MY SCHOOL”“MY HOMETOWN”“魅力雪莲湾”海洋文学创作也极大地调动了师生的参与热情。

4. 海洋文化教育阵地建设

学校设立“海之声”广播站, 校园资讯传播、优秀师生原创文学作品推介、先进典型事迹推广、真情互动点播等内容, 成为校园中强有力的声音。学校还加大力量建设“海洋文化展览室”, 将海洋常识、海洋科技、海洋艺术等领域进行融合, 让学生感受立体的海洋文化。

综上所述, 在基于海洋文化精神的学校德育体系的构建工作中, 把海洋文化精神进行深刻的理解、把握, 并围绕海洋文化精神开展多层面的活动, 会让我们的德育工作更加生动, 更具实效性。

语言建构的策略 篇4

本期讨论“语言积累和探究”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积累、梳理语言材料、语言现象和言语活动经验的过程中,探究语言和逻辑的规律。语言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和核心,语文课程本身就是一门学习语言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字、词积累,语法、语用探究等都属于语言学习的范畴。语言虽然是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但其内部不是互不相干的一盘散沙,而是有组织有条理的系统。因此,语言的教学不应该是机械、片面的,而应该是系统、有序的。

“语言积累和探究”教学只有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的形成和语言机制,才能在庞大的语言系统中,触类旁通,化繁为简,从而让学生学会积累语言储备,建立起语言运用的高楼大厦,掌握迁移运用的能力,自主建构自身的语言学习认知图式,形成个体的语言经验。

(特邀主持:胡勤|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摘 要:积累与探究语言要注意其内部之间的联系与整合,由点带线,由线带面,进行辐射延伸。语言积累的策略有:化繁为简,执“1”驭“X”; 分立对举,观同辨异;多元别类,以类行杂。语言探究的策略有:结合语境,平中见“达”;结合语用,巧外见“诚”;结合语体,昭体晓变。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语言积累;语言探究;教学策略

一、积累

(一)化繁为简,执“1”驭“X”

“积累”一词,“积”与“累”有共同语素义,为同义复叠,属并列式构词法,并扩展出“日积月累”“连篇累牍”等联合式成语。然而“积”与“累”的语素义并非完全相同。积,从禾,责声,指“禾谷之聚”,在语义上侧重“聚”。累,从糸,畾声,与线丝有关,语义侧重“有条理”。故语言的“积累”,需要“积”“累”并具,用“连缀”的方式有条理地“积聚”,这便是古人造词的精妙之处。

语言积累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如何行之有效地进行语言积累?在积累语言的过程中需要用“1”根绳索连缀带出“X”的语言素材,由一带多,以一驭万,拓展生成个体的语言积累系统,“X”意味着随着个体的语言积累,这个系统正是不断生成的。

譬如语文学习中“词汇”就是如此。“词汇在历史长河中经历过由简到繁、由粗到细的发展,它表现为词语数量的增加繁衍,也表现为一个词内部意义的递演抽绎。”[1]人积累的知识如果杂乱无章地贮存在人脑中,容易遗忘,不易提取。通过建图梳理,可以从大量的个别中抽取出来具有普遍意义、易于迁移的图式。例如,针对学生字词学习中的静态碎片化、解释浅表化等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意符——汉字中表达意义的构件,进行归类组合,从而建成图式(如图1)。对于形声字,其形旁和某些兼表义功能的声旁便是意符。由此可以执简以驭繁,梳理出一组字所共有的“义素”。

构词法相同且语素有共同部分的词,往往词义接近。有相同特征的一类词可以由此及彼。如《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尊称少卿为“足下”,《鸿门宴》中,张良对项羽和范增尊称为“足下”。在古代,下称谓上,或同辈相称,都用“足下”。触类旁通,由“足下”引出其他一系列如“陛下”“殿下”“阁下”“麾下”“膝下”等同类尊称词语。

(二)分立对举,观同辨异

对相似相关的对象进行整理归类,就不得不有一个辨析比较的过程。语言学将语言和言语确定为两个彼此不同而有紧密联系的概念,结合阅读与表达中的经验,比较语言和言语相关性和差别性;在运用口语和书面语交流的过程中,辨析口语与书面语语体的不同风格。通过这样的积累梳理,清晰建构相关知识,增强表达的自觉性。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往往为积累吸纳繁多的语文知识而苦恼。如果能找到它们之间通常的某种关联,通过分立对举式的梳理策略,可以更鲜明地凸现比较点,找到其相似、相关之处,发现其相异之处,从而掌握对知识的深刻认知和对疑难问题的深入辨识的方法。

如在积累丰富的诗歌意象时,可以分类进行。如从内容上看,有自然世界意象、社会生活意象、神话传说意象等。从结构上看,有独词意象,如菊、梅、竹;另外大量的意象需要关注其结构,如主谓(猿啸)、偏正(落木)、并列(松柏)、动宾(击楫)等。在赏析意象内涵的基础上,关注意象的结构类型,从结构类型入手辨析不同意象之间的细微差别。如比较同一意象传达出的不同诗人的生命体验,对意象积累有更深的领悟。表1为有关猿唤、猿啼、猿啸、猿鸣、猿啾等意象的比较。

(三)多元别类,以类行杂

“梳理”,其本义是用梳子整理头发,引申为纺织工艺中用植有针或齿的构件使纤维排列一致,并清除其中短纤维和杂质的过程。这一解释形象生动,试想,头发繁多,纤维细小,若不借助有齿的梳子或构件是没办法梳理清楚的。梳理需要特殊的工具。梳子的发明者据说是轩辕黄帝第二妻室方雷氏,她是由带鱼刺而引发的灵感。带鱼侧扁如带,鱼刺排列整齐,便于把杂乱的头发整理得有条理。这应是梳理工具所具备的重要功能。梳理工具的应用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入手,便于归类。如梳理语言文字应用中的现象和问题,可从语义、语法、修辞、逻辑、语境、语体等方面作出解释,增强规范意识。

将多个零散的知识点加以梳理,按知识点的内在关联进行链接,由一个个节点、一条条线,形成知识的网络系统,这便如同搜索引擎,不仅便于理解记忆,也方便检索查询。同时,还可以根据关联度和匹配度,把新的信息纳入图式的框架,并及时进行调整,来扩大知识的容量,达成知识的沟通和应用。

在中国语言运用之中,有这样一类词语,虽然只有短短的几个字,但背后却含有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而且还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它就是成语。而这一类词语,往往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怎样大量积累成语,并能够准确地运用成语,可以通过建立知识网络,进行成语库的建设(如图2所示)。

现代认知科学的“多重记忆”和“模块理论”认为,大脑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必须依靠文字、符号、图像、情景、事件信息和关系的配合。[2]整个语文学科内容更是一种立体网络状结构,小到汉字是音形义结合,大到传情达意“言、象、意”,语言处于多层联系中。语言的积累可以从文字生发开去,结合视觉、听觉、联想等多层面,形成立体的语感经验,这样在多重记忆作用下,语言积累更为巩固。

二、探究

(一)结合语境,平中见“达”

语言现象中的差异性往往是与相似性相伴相生的,相似之中有所差异,差异之中体现应用之精准。在不同的语境下,语言的差异性往往格外明显,这就需要学生发现不同语境中语言现象中的差异,并对差异进行探究,由表面的相似抓住背后的不同,通过语境理解该语言现象“达意”的合理性,了解语言的相关性与差异性,在探究中体会汉语词义、句法、修辞等,从而提高自身对语言的敏感性。

为了适合教学的需要,教材编写者对《我与地坛》进行了改动。比较课文和原文文本的差异,由普普通通的逗号使用入手探究语言使用得失、独特的修辞效果,便是平中见“达”的一个不错视角。

【第一组】

[原文]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

[教材]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

【第二组】

[原文]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

[教材]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

【第三组】

[原文]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教材]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从语言规范的角度出发,改文在几处需要停顿的地方增加了逗号,符合标点符号的用法。因为逗号通常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句内一个字、一个意义单位要同上下文分隔,首选的标点符号是逗号。[3]它可以同时表示单句以及复句中分句之间的停顿。这种停顿,一般是出于换气或标明句子内部结构层次的需要。

但是,换个角度想,这几个例句在改用逗号的地方没有使用逗号会不会也能造成特殊的修辞表达效果呢?以第一组为例,“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之间没有停顿,一方面,五个“去……”形式构成并列关系,使语言形式较为一致。另一方面,“去推开耳边的嘈杂”与“理一理纷乱的思绪”之间没有停顿,将“我”急切渴望躲避尘世的喧嚣的心情表达得更为真切。

语言的建构,往往是经历由量而质的积淀、由外而内化的升华,由输入到输出的迁移的过程。其过程也伴随着分析、比较、归纳,按照“积累现象—探究规律—迁移运用”的路径,平衡“入”与“出”,做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如果引导学生品味标点妙处属于“输入”,那他们内化经验、反思应用,便是“输出”了。

(二)结合语用,巧外见“诚”

“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是继续推动学生语言机制的建构,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言为心声,不管言说者是否已经意识到,只要一张口说话,一下笔写文章,他就自然而然地介入到言语表达的过程特别是结果中。《汉语大字典》(九卷本)对“探”和“究”的解释是:探,远取之也;究,穷也。可见“探“究”二字均不是对于身边轻易可取得的事物的求取。语文学习中对常见语言现象的探究也不应止步于表面,也不应止步于语用之巧,而要更为细致地探究言说者是否“立其诚”,关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从形式上看,以下两个广告符合语法规范,语义准确,修辞妥帖,能打动消费者,促成消费行动。

“给你的肠子洗洗澡吧”这一广告词,商家利用拟人手法,巧妙表达爱护顾客肠子的诚意,传递出浓厚的人情味。“洗洗”叠词蕴含生活气息,也显得俏皮风趣;句末虚词“吧”是恳求,也是提议、呼唤,很容易勾起购买的欲望,并进而引发行动。句子短小,朗朗上口,也易于传播。

“白发转黑,告别化学染发危害,还我国人健康黑发”这一广告词中,第一句中“白”与“黑”对比鲜明,后两句结构匀称,各以四个音步形成明快的节奏、和谐的旋律,传递出产品功效好见效快的信息,增强了宣传效果。

语言文字的运用不仅关涉知识、技能、技术层面,而且跟表达者的精神世界、思想情感等具有极其密切的相关性。“碧生源”常润茶被专家指出可能诱发结肠癌,“塑年堂”百家门店一夜关门。这样看来,其广告词的确规范典雅,不过却是用来掩盖真相、美化丑陋的。“目前,在我国语言文字使用中存在许多严重问题,主要是错、乱、脏、假、恶、丑,它们构成了一种新的污染,即语言污染。”[4]和不规范使用的“错、乱”语言相比,“假、恶、丑”语言往往是主观上使然,甚至是主观上有意,其产生并不是因为文化程度低所造成,而是受到个体道德价值观的支配、调节和控制,置污染和糟蹋真善美的语言文字于不顾,有意地利用以获得巨大的利益。

早在20世纪50年代,《人民日报》就发表社论号召全国人民“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与健康而斗争”。时至今日,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的社论依然很有现实意义。我们要仔细观察生活中的语言现象,着意区别语言污染和语言不规范这两种情况,深究其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分别对待,规范语言使用,更要摈除语言污染。

(三)结合语体,昭体晓变

叶圣陶曾经举过一个通俗生动的例子。“‘良深哀痛是致悼语,‘殊堪嘉尚是奖勉语,但是,以人子的身份,当父母之丧而说‘良深哀痛,以学生的身份,对抗战取胜的将领而说‘殊堪嘉尚,那一定是阅读时候欠缺了揣摩体会的工夫。”[5]叶老说的是在特定的交际领域有相对应的言语表达,即语体特征。尽管作品会带有作者自己的风格,不过“语体是指人们在不同场合、不同情境中所讲的话语在选词、语法、语调等方面的不同所形成的特征”[6],不同文体有与特定题材相匹配的语言。这就需要学生能够体会在不同语境、不同文体中的字词、句式、修辞等语言要素组合使用的规律,从而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对其进行深入探究,从而真正地从对语言现象的探究中有所收获,形成个性化的言语经验,促进对中文语感、语法和语理的进一步理解,最终能为在生活中不同场合下的沟通、研究所用。

“恩格斯的手稿……干干净净,富有条理,文风优雅。”“富有条理”指的是恩格斯行文逻辑的严密,“干干净净”说的是恩格斯语言的简洁。简洁而严密,就是一种“优雅”的文风。这是英国学者弗朗西斯·惠恩对恩格斯个人语言风格的评价。对于马克思的去世,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当天给他们共同的朋友写过一封信,内容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一悼词相近,但是作为私人信件和公开的悼词其语体特征是不同的。信件详细地记叙了马克思去世时的情景,个人情绪的流露更多一些,也更加随意些;悼词则是概述马克思逝世景况,个人情感的表达比较节制,用语更加正式。比如“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带来的沉重……”这段话只有一个长单句。用这样的长句能更加准确严谨地阐述马克思的重大发现,相比短句的轻快,长句会更加凝重。——这篇悼词除了每段开头的简短连接词,其余地方长句居多。——用长长的句子,与悼词所要表达的沉重心情也更相称。给朋友的信件中并没有一一罗列马克思的贡献——马克思的生平功绩足以写成一本厚厚的著作,恩格斯在千余字的悼词里用了最概括的语言、最严密的行文写出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表达了对马克思逝世的沉痛之情和伟大功绩的赞誉、高尚人格的崇敬。

语文知识是十分宽泛的,有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有语用学、语境学、语体学、风格学、接受理论等方面的知识。语文又是综合的系统,语言单位涉及字、词、句、句群、段、篇、章,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积累与探究语言要注意其内部之间的联系与整合,由点带线,由线带面,进行辐射延伸。在语言的应用中需要建构起整体的语言世界。

参考文献:

[1]贾彦德.汉语语义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9.

[2]陆葵.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积累[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3:16.

[3]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标点符号用法[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1990:2-3.

[4]杨大方.论语言污染及其治理策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02):359.

[5]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59.

[6]童庆炳.童庆炳文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6:103.

语言建构的策略 篇5

(一)化繁为简,执“1”驭“X”

“积累”一词,“积”与“累”有共同语素义,为同义复叠,属并列式构词法,并扩展出“日积月累”“连篇累牍”等联合式成语。然而“积”与“累”的语素义并非完全相同。积,从禾,责声,指“禾谷之聚”,在语义上侧重“聚”。累,从糸,畾声,与线丝有关,语义侧重“有条理”。故语言的“积累”,需要“积”“累”并具,用“连缀”的方式有条理地“积聚”,这便是古人造词的精妙之处。

语言积累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如何行之有效地进行语言积累?在积累语言的过程中需要用“1”根绳索连缀带出“X”的语言素材,由一带多,以一驭万,拓展生成个体的语言积累系统,“X”意味着随着个体的语言积累,这个系统正是不断生成的。

譬如语文学习中“词汇”就是如此。“词汇在历史长河中经历过由简到繁、由粗到细的发展,它表现为词语数量的增加繁衍,也表现为一个词内部意义的递演抽绎。”[1]人积累的知识如果杂乱无章地贮存在人脑中,容易遗忘,不易提取。通过建图梳理,可以从大量的个别中抽取出来具有普遍意义、易于迁移的图式。例如,针对学生字词学习中的静态碎片化、解释浅表化等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意符———汉字中表达意义的构件,进行归类组合,从而建成图式(如图1)。对于形声字,其形旁和某些兼表义功能的声旁便是意符。由此可以执简以驭繁,梳理出一组字所共有的“义素”。

构词法相同且语素有共同部分的词,往往词义接近。有相同特征的一类词可以由此及彼。如《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尊称少卿为“足下”,《鸿门宴》中,张良对项羽和范增尊称为“足下”。在古代,下称谓上,或同辈相称,都用“足下”。触类旁通,由“足下”引出其他一系列如“陛下”“殿下”“阁下”“麾下”“膝下”等同类尊称词语。

(二)分立对举,观同辨异

对相似相关的对象进行整理归类,就不得不有一个辨析比较的过程。语言学将语言和言语确定为两个彼此不同而有紧密联系的概念,结合阅读与表达中的经验,比较语言和言语相关性和差别性;在运用口语和书面语交流的过程中,辨析口语与书面语语体的不同风格。通过这样的积累梳理,清晰建构相关知识,增强表达的自觉性。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往往为积累吸纳繁多的语文知识而苦恼。如果能找到它们之间通常的某种关联,通过分立对举式的梳理策略,可以更鲜明地凸现比较点,找到其相似、相关之处,发现其相异之处,从而掌握对知识的深刻认知和对疑难问题的深入辨识的方法。

如在积累丰富的诗歌意象时,可以分类进行。如从内容上看,有自然世界意象、社会生活意象、神话传说意象等。从结构上看,有独词意象,如菊、梅、竹;另外大量的意象需要关注其结构,如主谓(猿啸)、偏正(落木)、并列(松柏)、动宾(击楫)等。在赏析意象内涵的基础上,关注意象的结构类型,从结构类型入手辨析不同意象之间的细微差别。如比较同一意象传达出的不同诗人的生命体验,对意象积累有更深的领悟。表1为有关猿唤、猿啼、猿啸、猿鸣、猿啾等意象的比较。

(三)多元别类,以类行杂

“梳理”,其本义是用梳子整理头发,引申为纺织工艺中用植有针或齿的构件使纤维排列一致,并清除其中短纤维和杂质的过程。这一解释形象生动,试想,头发繁多,纤维细小,若不借助有齿的梳子或构件是没办法梳理清楚的。梳理需要特殊的工具。梳子的发明者据说是轩辕黄帝第二妻室方雷氏,她是由带鱼刺而引发的灵感。带鱼侧扁如带,鱼刺排列整齐,便于把杂乱的头发整理得有条理。这应是梳理工具所具备的重要功能。梳理工具的应用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入手,便于归类。如梳理语言文字应用中的现象和问题,可从语义、语法、修辞、逻辑、语境、语体等方面作出解释,增强规范意识。

将多个零散的知识点加以梳理,按知识点的内在关联进行链接,由一个个节点、一条条线,形成知识的网络系统,这便如同搜索引擎,不仅便于理解记忆,也方便检索查询。同时,还可以根据关联度和匹配度,把新的信息纳入图式的框架,并及时进行调整,来扩大知识的容量,达成知识的沟通和应用。

在中国语言运用之中,有这样一类词语,虽然只有短短的几个字,但背后却含有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而且还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它就是成语。而这一类词语,往往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怎样大量积累成语,并能够准确地运用成语,可以通过建立知识网络,进行成语库的建设(如图2所示)。

现代认知科学的“多重记忆”和“模块理论”认为,大脑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必须依靠文字、符号、图像、情景、事件信息和关系的配合。[2]整个语文学科内容更是一种立体网络状结构,小到汉字是音形义结合,大到传情达意“言、象、意”,语言处于多层联系中。语言的积累可以从文字生发开去,结合视觉、听觉、联想等多层面,形成立体的语感经验,这样在多重记忆作用下,语言积累更为巩固。

二、探究

(一)结合语境,平中见“达”

语言现象中的差异性往往是与相似性相伴相生的,相似之中有所差异,差异之中体现应用之精准。在不同的语境下,语言的差异性往往格外明显,这就需要学生发现不同语境中语言现象中的差异,并对差异进行探究,由表面的相似抓住背后的不同,通过语境理解该语言现象“达意”的合理性,了解语言的相关性与差异性,在探究中体会汉语词义、句法、修辞等,从而提高自身对语言的敏感性。

为了适合教学的需要,教材编写者对《我与地坛》进行了改动。比较课文和原文文本的差异,由普普通通的逗号使用入手探究语言使用得失、独特的修辞效果,便是平中见“达”的一个不错视角。

【第一组】

[原文]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

【第二组】

[原文]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

【第三组】

[原文]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从语言规范的角度出发,改文在几处需要停顿的地方增加了逗号,符合标点符号的用法。因为逗号通常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句内一个字、一个意义单位要同上下文分隔,首选的标点符号是逗号。[3]它可以同时表示单句以及复句中分句之间的停顿。这种停顿,一般是出于换气或标明句子内部结构层次的需要。

但是,换个角度想,这几个例句在改用逗号的地方没有使用逗号会不会也能造成特殊的修辞表达效果呢?以第一组为例,“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之间没有停顿,一方面,五个“去……”形式构成并列关系,使语言形式较为一致。另一方面,“去推开耳边的嘈杂”与“理一理纷乱的思绪”之间没有停顿,将“我”急切渴望躲避尘世的喧嚣的心情表达得更为真切。

语言的建构,往往是经历由量而质的积淀、由外而内化的升华,由输入到输出的迁移的过程。其过程也伴随着分析、比较、归纳,按照“积累现象—探究规律—迁移运用”的路径,平衡“入”与“出”,做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如果引导学生品味标点妙处属于“输入”,那他们内化经验、反思应用,便是“输出”了。

(二)结合语用,巧外见“诚”

“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是继续推动学生语言机制的建构,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言为心声,不管言说者是否已经意识到,只要一张口说话,一下笔写文章,他就自然而然地介入到言语表达的过程特别是结果中。《汉语大字典》(九卷本)对“探”和“究”的解释是:探,远取之也;究,穷也。可见“探“究”二字均不是对于身边轻易可取得的事物的求取。语文学习中对常见语言现象的探究也不应止步于表面,也不应止步于语用之巧,而要更为细致地探究言说者是否“立其诚”,关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从形式上看,以下两个广告符合语法规范,语义准确,修辞妥帖,能打动消费者,促成消费行动。

“给你的肠子洗洗澡吧”这一广告词,商家利用拟人手法,巧妙表达爱护顾客肠子的诚意,传递出浓厚的人情味。“洗洗”叠词蕴含生活气息,也显得俏皮风趣;句末虚词“吧”是恳求,也是提议、呼唤,很容易勾起购买的欲望,并进而引发行动。句子短小,朗朗上口,也易于传播。

“白发转黑,告别化学染发危害,还我国人健康黑发”这一广告词中,第一句中“白”与“黑”对比鲜明,后两句结构匀称,各以四个音步形成明快的节奏、和谐的旋律,传递出产品功效好见效快的信息,增强了宣传效果。

语言文字的运用不仅关涉知识、技能、技术层面,而且跟表达者的精神世界、思想情感等具有极其密切的相关性。“碧生源”常润茶被专家指出可能诱发结肠癌,“塑年堂”百家门店一夜关门。这样看来,其广告词的确规范典雅,不过却是用来掩盖真相、美化丑陋的。“目前,在我国语言文字使用中存在许多严重问题,主要是错、乱、脏、假、恶、丑,它们构成了一种新的污染,即语言污染。”[4]和不规范使用的“错、乱”语言相比,“假、恶、丑”语言往往是主观上使然,甚至是主观上有意,其产生并不是因为文化程度低所造成,而是受到个体道德价值观的支配、调节和控制,置污染和糟蹋真善美的语言文字于不顾,有意地利用以获得巨大的利益。

早在20世纪50年代,《人民日报》就发表社论号召全国人民“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与健康而斗争”。时至今日,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的社论依然很有现实意义。我们要仔细观察生活中的语言现象,着意区别语言污染和语言不规范这两种情况,深究其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分别对待,规范语言使用,更要摈除语言污染。

(三)结合语体,昭体晓变

叶圣陶曾经举过一个通俗生动的例子。“‘良深哀痛’是致悼语,‘殊堪嘉尚’是奖勉语,但是,以人子的身份,当父母之丧而说‘良深哀痛’,以学生的身份,对抗战取胜的将领而说‘殊堪嘉尚’,那一定是阅读时候欠缺了揣摩体会的工夫。”[5]叶老说的是在特定的交际领域有相对应的言语表达,即语体特征。尽管作品会带有作者自己的风格,不过“语体是指人们在不同场合、不同情境中所讲的话语在选词、语法、语调等方面的不同所形成的特征”[6],不同文体有与特定题材相匹配的语言。这就需要学生能够体会在不同语境、不同文体中的字词、句式、修辞等语言要素组合使用的规律,从而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对其进行深入探究,从而真正地从对语言现象的探究中有所收获,形成个性化的言语经验,促进对中文语感、语法和语理的进一步理解,最终能为在生活中不同场合下的沟通、研究所用。

“恩格斯的手稿……干干净净,富有条理,文风优雅。”“富有条理”指的是恩格斯行文逻辑的严密,“干干净净”说的是恩格斯语言的简洁。简洁而严密,就是一种“优雅”的文风。这是英国学者弗朗西斯·惠恩对恩格斯个人语言风格的评价。对于马克思的去世,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当天给他们共同的朋友写过一封信,内容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一悼词相近,但是作为私人信件和公开的悼词其语体特征是不同的。信件详细地记叙了马克思去世时的情景,个人情绪的流露更多一些,也更加随意些;悼词则是概述马克思逝世景况,个人情感的表达比较节制,用语更加正式。比如“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带来的沉重……”这段话只有一个长单句。用这样的长句能更加准确严谨地阐述马克思的重大发现,相比短句的轻快,长句会更加凝重。———这篇悼词除了每段开头的简短连接词,其余地方长句居多。———用长长的句子,与悼词所要表达的沉重心情也更相称。给朋友的信件中并没有一一罗列马克思的贡献———马克思的生平功绩足以写成一本厚厚的著作,恩格斯在千余字的悼词里用了最概括的语言、最严密的行文写出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表达了对马克思逝世的沉痛之情和伟大功绩的赞誉、高尚人格的崇敬。

语文知识是十分宽泛的,有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有语用学、语境学、语体学、风格学、接受理论等方面的知识。语文又是综合的系统,语言单位涉及字、词、句、句群、段、篇、章,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积累与探究语言要注意其内部之间的联系与整合,由点带线,由线带面,进行辐射延伸。在语言的应用中需要建构起整体的语言世界。

摘要:积累与探究语言要注意其内部之间的联系与整合,由点带线,由线带面,进行辐射延伸。语言积累的策略有:化繁为简,执“1”驭“X”;分立对举,观同辨异;多元别类,以类行杂。语言探究的策略有:结合语境,平中见“达”;结合语用,巧外见“诚”;结合语体,昭体晓变。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语言积累,语言探究,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贾彦德.汉语语义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9.

[2]陆葵.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积累[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3:16.

[3]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标点符号用法[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1990:2-3.

[4]杨大方.论语言污染及其治理策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02):359.

[5]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59.

《江风海韵》的文化建构 篇6

以准确理性的定位构筑栏目

《江风海韵》的目标定位是雅文化、新视觉, 即在新闻和娱乐性节目之外, 打造一个诗意的空间, 通过对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的记录以及对人物故事的叙述, 抒发对自然的情感, 揭示对生命的感悟, 表达对理想的追求, 努力使栏目成为人们的文化伴侣、精神家园。在具体内容上, 我们也作了进一步的明确, 就是以丰富而独特的人文景观为舞台、为背景、为表现对象, 充分展示崇川福地的地域文化, 真诚关注江海儿女的生存状态, 多视点解读江海文化的灵魂, 揭示包含人格魅力的意象。我们确定的栏目宗旨是:用发现的眼光, 解读江海文化;用感悟的心情, 记录多彩人生。有了一个准确而又理性的定位, 栏目运作就有了明确的方向。本着“不媚俗、不苟同、不浮躁、不克隆”的指导思想, 我们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和许多边缘文化中去发现、去深思、去理解, 寻找栏目所要重点开发的对象和所要表现的内容, 并用形象的语言去表达人们的朴实而美好的追求。于是, 我们为风物景致而奔忙, 为人文遗存而忙碌, 搜寻已逝或将逝的风雅, 挖掘难忘或感人的故事, 用精美的文字、图像唤醒人们记忆中的风景和烙上时代特征的人物, 从而增强了人们对山水丰美、人文锦绣的家园的热爱。

以丰厚的人文内涵感召心灵

南通历史, 源远流长;江海文化, 博大精深;崇川福地, 人杰地灵, 所有这一切, 为《江风海韵》栏目提供了众多的选题, 然而我们并没有停留于随意的、信手拈来的应付状态, 而是努力地寻觅、选择一些人们未曾涉猎的领域, 用新的视角撷取公众的兴奋点;对一些人们已知的题材, 从切入点的“巧”与“妙”上求突破, 从社会意识上去挖掘, 从文化自觉中去提升, 以期提高节目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品位。摄像机在浩如烟海的江海历史文化宝藏中挖掘值得运用时代观念和电视手段进行再创作的传播资源, 多角度、多形式、深层次地去发现、诠释、解读记忆和历史, 从而引领更多的人来了解、关注江海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些年来, 我们始终把镜头对准本土的人文历史, 以浓厚的人文思想、真实丰富的图像信息, 对江海文化进行记录、保护与抢救, 形成历史、文化的价值回归与再造。我们先后将《风景名胜篇》、《民间工艺篇》、《宗教文化篇》、《博物馆系列》、《民风民俗系列》、《古迹遗存系列》、《文化名人系列》等数百部集节目搬上了电视。这一系列节目使更多的外地观众了解了南通, 亲近了底蕴丰厚的江海文化, 激发了更多的本地观众爱恋家乡、建设美好家园的情感。《江风海韵》不是一般地做历史、做风景、做人物的节目, 其中的“风”、“韵”二字决定了栏目必须做得精细、做得典雅、做得别致。在节目中, 我们不会把某处景点、某段历史、某些人文流水账般地报给观众, 而是通过编导精心的文字向观众传达某一景致、某些人文历史所具有的深深的意韵, 即便是短短几行或三言两语的解说, 也会让观众惊喜地发现:原来我们熟悉的地方还藏着那么多陌生的角落;原来我们熟识的人和事还有那么多的故事和传说。不仅如此, 在拍摄和制作节目的过程中, 我们总是努力做到让每一滴水珠、每一片树叶都有表情, 使每一片山水都有情节, 每一片风景都有记忆, 每一个人物都有故事。

除了满足观众的文化需求, 电视文化还有提高观众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准的功能。《江风海韵》坚持观念创新, 严把选题关、质量关, 努力创作艺术精品, 以独特的文化视角、独到的节目形态, 树立起鲜明的文化品格, 取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相依为命的《母女俩》、《半边钱》中的父子情、感人肺腑的《十七封信的故事》、生命记忆中的《盲人与灯》……留给观众的是人生的启迪和生命的感悟。

以精美的艺术形式吸引观众

《江风海韵》栏目在内容上坚持“三贴近”原则, 即努力贴近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贴近电视文化实际、贴近电视观众心理;在形式上围绕主题策划、美学策划、系列策划等方面提出创新理念, 探索出先进文化体现贴近性、高雅文化实现大众化的成功模式。具体而言, 就是以电视媒介的视野和手段对江海文化进行观照与解读, 让观众的视线和心灵得以通过电视重新接触秀美的大自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动人的故事与情怀。浓郁的抒情色彩, 极富诗情的纪录方式, 奠定了栏目清新淡雅的言说风格。我们把蕴含于本土人文中的浓浓诗意和涌动于我们内心世界的滚滚诗情, 外化成一段段优美的文字、一幅幅精美的画面、一首首动人的音乐, 再物化成《江风海韵》一期又一期感人的作品。

“濠河没有南京秦淮河的脂粉, 没有杭州西湖的歌舞, 也没有周庄同里的商贾巨富, 有的却是平民百姓的欢愉。在淳朴的民风里, 濠河水与百姓结下了不解的情缘。从洗衣做饭到戏水摸鱼, 从下河洗澡、去瘴保健到买舟歌吹、乘凉消暑, 从采芦叶包粽子到放荷灯求平安, 从小鱼换酒、俚语互答到彩旗猎猎、龙舟竞发……” (选自《濠河流韵》)

这样的文字与电视画面完美结合, 观众感受到的是那么的自然、淳朴, 充满诗情画意。

为了提高节目的艺术品位, 我们还在后期制作和包装方面动了不少脑筋。黑白、油画、色彩对比;叠画、软切、节奏快慢;音乐、画面、结构契合……

把握策略建构的“根” 篇7

策略, 作为主体 (人) 的心理活动的产物, 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个体的财富。实际教学中, 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策略”意义的自主建构?

策略孕育于问题之中, 问题是策略的载体, 学生在寻求问题解决的通道中, 体会对问题的理解, 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从而体会策略的应用价值和组合使用的魅力。因此, 问题及问题的解决过程是策略的意义建构的根基, 策略的意义建构不能高空作业, 空中造楼, 应把握问题及问题的解决过程这个“根”。

一、铺“根”———巧妙孕伏

学习不仅是简单信息的积累, 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 它首先表现为以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基础、作为铺垫, 实现知识的建构。策略存在于一切问题之中,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多或少地体现了策略的朦胧意识, 但策略的独特性又常常使问题表现出非常规性, 无形中增加了策略学习的难度。教学中, 从主题策略的需求出发, 紧紧抓住“认知基础”这个根, 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 进行必要的新知的铺垫, 既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又为策略模型的建立进行巧妙孕伏。

【课例】 (特级教师徐斌:画图的策略)

1. 回顾。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及其运用)

师:同学们, 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平面图形。生活中常见的平面图形有哪些?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形……

师:我们一起来画一个长方形。

(生试着画长方形, 并写出名称及其面积计算公式)

师: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和宽, 怎样求长?要求宽, 需要知道什么?

(板书:长×宽=长方形的面积, 面积÷长=宽, 面积÷宽=长)

2. 初探。 (决定长方形面积大小的因素)

师:刚才我们画的是一个面积确定的长方形。如果要使长方形的面积增加, 可以有哪些办法?

(生先讨论, 并进行比画和想象)

师:请同学们汇报讨论结果。

生:可以把长增加。

生:可以把宽增加。

生:可以把长和宽同时增加。

师:如果一条边增加, 另一条边减少, 面积会改变吗?

生:不一定。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面积变化的实际问题。

3. 揭题。 (讲述并板书课题)

画图的操作, 学生已经有了实物图、示意图、线段图等画图的经验, 但这些画图更多地停留在操作层面, 目的使题目更加形象和直观, 而作为意识的“画图”则是建立在帮助分析数量关系, 确定解题思路和方法的价值层面上的。后者是以前者为基础的, 因此, 课始的回顾、初探环节的设计, 为新知学习做好认知和方法上的准备, 其中让学生两次画图 (第一次画出长方形, 第二次比画出面积增加或减少) , 为画图成为探索新知的策略作了巧妙孕伏。

二、选“根”———自然感知

策略具有比较广泛的适用性, 它不仅能有针对性地解决某类问题, 而且对不同领域的问题的解决也具有方法论上的意义。策略的形成, 唯有通过学生的自主建构。因此, 要达成策略教学的目标, 教师首先需要精心选取适宜体现策略价值的数学素材、数学问题, 创设最具有典型意义的数学情境, 使学生于身心愉悦中乐于探究, 于自然中感悟策略的意义

与价值。如教学列表整理信息的策略, 就必须呈现纷繁的信息, 促使学生产生整理的需要、领会整理的价值;教学倒过来想的策略, 就必须提供能促使学生感悟倒推之简单、有序的问题。

【课例】 (倒过来想的策略)

师:2009年春晚捧红了两个人, 一个是小沈阳, 另一个就是中国台湾魔术师刘谦 (出示图片) 。魔术可以分为技巧魔术、智慧魔术。你们知道么?王老师可是智慧魔术大师哦。

不相信呀, 我们来试试!

出示智慧魔术规则:

1. 从1到20之间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数字写下来

2. 把写下的数字先乘2, 并得出答案

3. 把刚刚得到的答案再加上9, 并得到现在的答案。

出示:

最喜欢的数字×2+9

() → () → ()

学生按要求活动

师:同学们通过两步计算, 现在得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数字, (因为喜欢的数字不一样)

不过老师可以通过现在你得到的数字, 马上知道你最喜欢的那个数字, 你相信吗?

(尝试一至二个学生)

你们知道这个魔术的奥妙吗? (倒过来想)

你能试试吗?

教者精心创设了富有情趣的魔术情境, 将倒过来想的问题作为魔术的素材, 师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自然地走进蕴含“策略”的数学问题。学生在自主寻求“魔术奥妙”的探求过程中初步掌握倒过来想的解题方法及问题结构。不同的素材可以呈现同一个数学问题, 素材选取的角度不同, 取得的效果也不一样。策略的问题解决的目的不是问题本身的解决, 而是让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 在体悟与反思中落实“策略”。因此, 教学时我们应该从“策略”的角度来遴选问题, 要树立“素材服务于策略需要”的目标意识。

三、炼“根”———领悟升华

“策略”是一种思想意识, 无法传授, 需要学生通过在具体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去体验, 去感悟。策略的这种体验性决定了策略的教学必须在“观察、思考、猜测、操作、交流、推理”等富有思维成分的活动过程中, 通过学生的自主建构, 依靠学生的不断体悟与反思予以落实, 它不能一蹴而就, 空洞说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教学中要注重数学问题的学习过程的锤炼, 这个过程具体地说来包括形成策略时教师“导”与学生“练”的过程。

【课例】 (特级教师徐斌:画图的策略)

张庄小学原来有一个长方形操场, 长50米, 宽40米。扩建校园时, 操场的长和宽各增加了8米。操场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出示题目时逐步分解进行:

(1) 长增加8米, 面积增加多少平方米?

师:你能在头脑里画出示意图吗?

(生在头脑里画图, 并用手势比画)

师:你能列出算式计算出来吗?

[师根据学生的画图, 展示课件对照, 并板书:40×8=320 (平方米) ]

(2) 宽增加8米, 面积增加多少平方米?

师:你能继续在头脑里画出示意图吗?

(生在头脑里画图, 并用手势比画)

师:你能列出算式计算出来吗?

[师根据学生的画图, 展示课件对照, 并板书:50×8=400 (平方米) ]

(3) 长和宽各增加8米, 变成新的长方形。面积增加多少平方米?

师:大家在头脑里画好图了吗?你能很快说出面积增加多少吗?

生:面积增加720平方米, 列式是320+400=720 (平方米) 。

师:这样的思考与列式对不对呢?我们可以把头脑里画的图在纸上画出来, 验证一下。

(生在纸上画图验证)

师:经过头脑里画图猜想和在纸上画图验证, 大家发现增加的面积是720平方米吗?

生:不对!还有那个外面的“角”没有算进去。

师:他说的那个“角”是什么图形?面积是多少?

生:是正方形, 面积是8×8等于64平方米。

师:那么增加的面积应该是多少?

生:应该是720+64=784 (平方米) 。

师:仔细观察我们画出的图, 你还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吗?

(展示学生的不同解法, 并分别让其解释理由)

生: (50+8) × (40+8) -50×40。

生: (50+8) ×8+40×8。

生: (40+8) ×8+50×8。

变式1:长和宽各减少8米, 操场的面积减少多少平方米?

(生画图、讨论, 叙说思路, 电脑演示)

变式2:长增加8米, 宽减少8米, 面积改变了吗?为什么?

(生猜测, 画图探究, 电脑演示)

变式3:长减少8米, 宽增加8米呢?为什么?

(生猜测, 画图探究, 电脑演示)

师:由此,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答略)

在学生经历策略的形成过程后, 教者结合教材精心设计一道富有变化的拓展题, 凸现了画图策略的价值。匠心独到的“练”的设计成就了“导”的艺术。练习采用一题多变的方式, 从简单开始, 层层推进, 从而“误导”学生轻易地获得答案, 再引导学生通过画图比较, 求得正解。接下来又通过“变式”设计, 把数学思维推向高潮。教师的引导细腻而又适时, 学生的练丰富而又深刻, 画图策略贯穿于整个过程的始终, 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感受画图的策略, 又在问题的变化中运用画图的策略思辨, 享受数学思维活动的快乐。

建构真实课堂的策略 篇8

一、倡导教师的真实

课堂上教师应该实事求是, 正确认识学生, 尊重学生, 珍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并做出积极有效的处理。要让课堂充满生气, 师生关系一定要开放, 教师要在教学中真正建立人格平等、真诚合作的民主关系。同时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一言一行, 在教与学的平台上, 给学生更多更好的时机。

1. 正视学生的差异

暴露学生的问题和差异是真实的课堂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 面对眼前充满不同情感期待和知识准备的学生, 教师要暴露差异、关注差异, 并把学生的差异当作教学的资源, 从而进行真实有效的教学。

真实的课堂教学意味着师生之间是一种既有确定“教学目标”又充满着不确定性的“对话”的真实生活, 而所有的这些“不确定性”是因为学生存在着差异, 是学生作为一群活生生的“人”渴望教师给予个性化关怀和指导。因此, 关注学生的问题和差异成为真实的课堂教学的需要。

2. 以真启真

以真启真实际上就是以教师的真实换来学生的真实。教师的真实是做出来的, 不仅要严于律己、真诚面对学生, 还要正确理解学生的情感, 尊重学生、宽容学生。现代教育是人性化的教育, 教师从人格的角度、人道的精神、人文的关怀方面平等对待学生, 乐意接纳学生, 执意帮助学生, 真心赏识学生, 尊重学生, 才能调动起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活力, 达到和谐呼应的感情共振。

二、鼓励学生的真实

1. 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

课堂教学过程中, 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 促成其与要学习的内容间发生相互作用, 建立起非认为的联系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方案的预先设计中, 对学生的直接经验有所估计, 但只有在与学生的教学交往中, 才能对学生拥有的直接经验的状况做出准确判断。如果课堂中获取的反馈与预先估计不一致时, 我们应该对教学做出调整, 使教学成为学生已有直接经验的逻辑归纳和引申, 增加教学的体验性和生成性。

2. 尊重学生的个性

建立真实的课堂, 必须以学生为出发点, 真正达到学生由不会到会, 水平和能力从一个层面提到另一个层面。在这一过程中, 课堂肯定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 这样的课堂不会是完善的, 但它是真实的。课堂是师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 本来就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建立真实的课堂, 要让学生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 抒发自己真实的情感, 展现真实的自我。

变态人格的文化建构 篇9

关键词:陈凯歌;电影;变态人格;文化建構

可以说,陈凯歌的每一部电影都通过丰富的人物形象和曲折的故事折射人生百态,其中具有“症候”的人物形象作为一种潜在的文化符号显现着他的创作无意识。从《黄土地》一直到《搜索》,陈凯歌电影中的人物形象都具有一定的人格特质:变态、含混、内心矛盾、意识错乱、挣扎、焦虑、悖逆等,电影文本蕴含着深层的隐秘的含义,这些人格特质的成因究竟是什么,人物的悲剧究竟又是什么造成的?深入探析,不可否认,社会文化可以充当一种权力者的角色,文化权力对人格的制约逐渐浮出水面,文化权力隐藏于人格背后,对变态人格的成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1 症候——一种象征性的文化符号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症候是一种象征性的文化符号。通过对陈凯歌作品中人物形象所呈现的人格特征的症候式分析,可以发现这些人物形象的变态人格的出现与发展无一不是社会文化下的一种病症,并且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当中有着各自的特征。《霸王别姬》中,程蝶衣情感的残缺畸形是在一个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形成的,京剧这一传统文化和人类自由思想相碰撞,人类情感与社会文明进程之间相冲突。影片三个主人公的情感纠葛了一生,蝶衣(和日本人)醉心于艺术,小楼的进退两难,菊仙的无动于衷,“文革”对艺术的造反,他们都和京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程蝶衣受尽学戏的折磨与痛苦,的确也受到了来自戏剧艺术带来的犒赏,但是艺术和生活的结合彻底地混乱了他的生活,也带来了他悲剧的一生,这无疑是由他所处的社会文化给予的一种畸形的状态。极为巧合的是,影片中,蝶衣、菊仙和小楼在“文革”时相互拆台、相互指证的这一幕和陈凯歌“文革”时指证自己父亲的心态在某种程度上是有相合之处的,但他在影片中采取了一种调和手段,描述像文化大革命那样的事件时并没有对人物紧张心理进行过多地关照,观众只能想当然地猜测导演的这种难言之隐。

陈凯歌的电影作品也隐含了一种文化的复杂性。《黄土地》中,广袤的黄土地滋养着人类的生命,也同时禁锢着人性的自由,翠巧爹还有无数像翠巧爹一样执着于这种黄土文化的人们乞求上天降雨,“咱庄稼人有规矩”——拐着弯儿地抵抗着顾青所说的全中国都要变化了,几千年来的封建传统对于他们来讲是至高无上的权力象征。《风月》里忠良的每一步选择,对身边人和事的态度,都决定于他对现实的不满,儿时的阴影挥之不去,成年后这种不满并没有消失而是变本加厉,在封建习俗的泥淖里他无法自拔,自我、本我无法均衡,面对社会、面对家庭、面对爱人,在整个人际交往中将自己彻底地变成了矛盾综合体,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成长过程充满着各种刺激而自身却无意识于这种变化,直至演变为变态人格。《梅兰芳》里的邱如白和十三燕是新旧时代的代表人物,邱如白背弃家族去 “傍戏子”,并且扫清梅兰芳身边一切的障碍,为了发扬京剧这门艺术甚至不惜牺牲民族气节为日本人演出,这在当时的时局是不为人所理解的,梅兰芳也因此离开了他,他的思想太激进,一方面他感念京剧这门传统的艺术,另一方面他急于改革,所以为时代所不容;而十三燕执着于京剧的传统,不肯改革,也不为时代所容,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梅兰芳对于他们二者而言是一个理想化的合体,可是也受到那个时代各种呼声的质疑。

社会变迁和文化发展不只体现在意识形态上,也在文化心理上有所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的纲常礼教,中国古代所追求的是情感符合现实身心和社会群体的和谐协同,排斥偏离和破坏这一标准的任何存在方式。陈凯歌借助电影这一载体,将自己是群氓中的一份子的感慨表现于作品之中。人类在某一个时代所做出的选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受到主流文化的群体性制约的。综上,作品呈现出来的症候其本质就是文化作为一种象征性的权利符号对人类的隐形制约所致。

2 变态人格背后隐含的文化自觉意识

陈凯歌电影中人物形象的命运极具相似性,即变态人格背后都隐含着悲剧性命运:焦虑、绝望、虚无。陈凯歌讲述的故事叙事超越了具体的时空限制,而上升到人类抽象的悲剧性命运的普遍意义上,试图在一种较高层次上来认识人类的本体,正如他所说的“中国人的生活状态就是艰难与困厄”,翠巧、老瞎子、蝶衣、菊仙、荆轲、忠良、程婴、叶蓝秋的死,小楼的迷惘、如意的痴傻等,焦虑、绝望、虚无贯穿于陈凯歌的所有人物形象中。纵观陈凯歌电影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创作者对生活的感觉是用心灵的探询来开掘和表现的,对于“心灵”的永恒关注是其电影的突出特点,他的这种创作无意识是对文化的整体反思,反映了一种文化自觉意识。

社会的理性、伦理政教的要求与个体身心情欲这两方面并不能经常真正统一融合在一起。特别是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社会规范、伦理要求、政教体制常常成为满足个体身心情欲的不愉快的限制和束缚,人格的异化和极端化倾向不与社会相和谐就注定着悲剧产生的必然。

简单来讲,人现存的人文世界是人从生物人变成社会人的场合。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讲,依据费孝通先生差序格局的观点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社会具有一个很最重要的特点:以伦理秩序为核心的社会关系格局,整个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制度安排和权力运作,都是以这样的一种社会关系模式为基础。而在这里,之所以提出文化自觉意识,是因为陈凯歌的作品从表面来看,人物的命运大都以悲剧收场,即使是笑也是藏着悲凉的。但是陈凯歌真正目的并不是展示这种悲剧,他更看重的是挣扎与觉醒,所以在他的电影中,无形之中将人和社会文化的冲突呈现了出来,因为自我的这种私化和社会纲常秩序伦理对人束缚与制约甚至是伤害而使人们的人格扭曲,这种变态人格所导致的悲剧背后其实蕴含了导演对人生、命运以及与之密切关联的社会文化的深刻思考,透过这种文化自觉意识,可以更好地理解陈凯歌创作的无意识,反思导致变态人格的深层原因。

综上,围绕人物并促使他们行动的环境和人物在行动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这就是具体的社会文化构成环境的主要因素和人物的主体活动集中表现在一些文化事物上的同构认同和相互适应,但是更多的时候,社会文化对人格是一种隐性制约,文化的中心地位使得变态人格的成因与发展均会受到它的束缚和制约。

参考文献:

[1] 弗洛伊德(奥).弗洛伊德文集[M].车文博,主编.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

[2] 陈凯歌:我的青春回忆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 陈墨.陈凯歌电影论[M].北京:当代艺术出版社,1996:2.

[4] 卡伦·霍妮(美).神经症与人的成长[M].张承谟,贾海虹,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5] 李泽厚.美学三书[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10.

[6] 费孝通.文化的生与死[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7.

[7] 朱光潜.变态心理学派别[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透过网络反腐建构廉政文化 篇10

一、完善网络反腐的基础制度建设

支持网络反腐的基础性制度安排, 比网络反腐本身更为重要。发达国家和地区通过网络揭露腐败分子的现象非常鲜见, 因为体制内的监督方式已经基本能够满足公众实现监督权力的需要。网民通过网络反映出来的涉嫌腐败的问题, 最终还是需要纪检监察机关受理和调查, 因此, 基础制度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公众科学的普遍应用化以及教育的全民化, 自上而下的反腐渠道日益凸显的弊端已经满足不了民众对社会正义追求和自身利益维护的需要, 因此, 自下而上诉诸网络便成了集体反贪腐的有力途径。然而, 网络并没有自身净化与过滤功能, 随着信息传播日益加速、影响日益巨大, 应当制定出一套科学规范的制度, 建立健全网络反腐的上行下达沟通机制, 尽快实现网络群体沟通渠道和机制的正规化和常态化, 不断完善权力运行监控机制以及反腐败的体制、奖励和保护举报人制度等基础性制度安排。此外, 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现有的网络公民的民意表达和政治参与的组织机制、利用网络的优势建立政府与民众的沟通机制, 为民众诉求和信息流动提供充足的空间。

二、建立健全网络反腐的法律机制

网络反腐模式的主体是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不乏有一些监督者或素质不高或缺乏理智, 或被少数居心叵测的人利用, 而走向诸如散布虚假消息, 宣泄对社会的不满情绪, 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等。为此, 必须建立健全网络反腐的法律机制, 加强对网络反腐的正确引导, 培养网民的法治精神和自律意识。监督主体在行使反腐权利的同时, 必须承担相应的道德和法律责任。

配合目前中国的互联网法律法规, 毫无疑问, 网络举报监督平台的内容和其监督领域也应该有制度和道德边界的限定。特别是在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特殊阶段, 各种利益群体以及相同群体内部的利益攸关者对举报、监督的理解也需要在法治的框架内进行真实、合理地应用网络渠道, 倡导理性、正能量地参与网络举报监督。一方面要制定信息审查机制, 确保监督者提供的信息准确合理合法, 防止监督者之间出于个人利益相互勾结, 以虚假信息嫁祸被监督者;另一方面要具体规范监督主体的权利与义务, 明确监督主体在网站的活动边界和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 以及违反这些行为规范应该承担的民事责任和追究的程序。同时要加强引导正面社会舆论和宣传, 构建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

三、培育人民群众的道德理性

网络反腐会揭露真相, 亦会伤害无辜。在网络反腐的监督过程中, 部分网民会怀着“仇富”“报复”的心态进行不实举报, 利用网络提供虚假信息诋毁他人, 甚至有的网民利用“网络通缉”、“人肉搜索”等手段将掌握到的资讯公布于众, 并对当事人及其家人进行了无休止的骚扰羞辱。网络反腐在制度设计和道德批判层面的边界划定不清时, 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被伤害者, 恣意地以“反腐之名”过度使用信息的结果就是放纵了网络信息对道德的绑架, 也失去制度的理性层面, 演变成一种民粹主义, 这显然是对法律和社会道德的一种破坏。

首先必须要建设良好的网络监督环境, 通过舆论正确引导网络监督的主体网民。一方面要促进更广泛的民意表达;另一方面要净化网络环境, 规范网络举报行为, 树立良好的网络风气引导社会舆论。其次, 培育和提升广大群众和网民的道德素质。党员、公务员以及知识分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引导力量, 教育和提升民众的思想觉悟。最后, 教育是内化的过程, 要突破自身的精神束缚, 开阔自身的精神视野, 强化民众自身主体意识与权利意识, 增强自身社会责任感和高度正义感。

四、提高公权的透明度,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网络媒体的发展为公民维护自己权利与监督政府权力的运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但也暴露出一个重要问题:网络媒体的监督对象更多地只作用于县处级及以下级别的地方官员, 而对更高级别的官员则无能为力。这说明了政府内部特别是越高级别的政府内部监督工作盲区越大, 与公众接触频率越低, 暴露出来的腐败线索自然就越少。在推动网络反腐过程中, 党政各公权部门及时执法力量, 也是被监督的对象。这就要求公权部门要公开自己职权范围、执法程序、执法依据和执法目的, 切实保障公民的知情权。群众不仅有权利知道政府的工作情况, 而且还可以对政府的政策提出批评意见;政府也需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公权力的公开透明会更加有利于提高网络反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更有利于梳理公权部门公正廉洁的形象。

总结

互联网和高科技不但给我党搭建了一个反腐倡廉的平台, 而且也为我国践行民主法治提供了可供操作的载体。网络反腐, 尤其是近几年的兴起作为一种公民情感的表达, 并在当今社会发挥的作用以及影响力甚至要高于主流媒体。网络廉政文化建设的兴起不仅是社会转型期中普通百姓强烈不适应情绪的表达和对社会身份认同的内心追求, 更是透过网络反腐形式以求达成主流制度化反腐与网络亚文化反腐的齐头并进, 共同实现我国民主法治的伟大进程。

摘要:当代中国以自下而上方式出现的网络反腐不仅赋予了网络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崭新角色, 同时也在网络上形成了特点鲜明的民间话语体系以及舆论场所。由于中国社会目前正处于转型时期, 我党面临着空前的机遇和挑战, 党的反腐倡廉工作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体现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进一步做好反腐工作, 是我党需要深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从网络廉政文化建设入手, 论证网络反腐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和意义, 同时从完善网络反腐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网络反腐的法律机制、培育人民群众的道德理性和提高公权利的透明度四个方面。

关键词:网络反腐,廉政文化建设,制度化反腐

参考文献

上一篇:人才资源开发下一篇:体育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