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管理

2024-06-21

机构管理(精选十篇)

机构管理 篇1

关键词:医保机构,医保管理,定点医疗机构,管理体系

国家在《“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国发[2012]11号)中提出,要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应当充分保证基本医保的基础性作用,把重点转向提升质量。医保的服务质量和健全的管理体系是分不开的,好的管理体系不仅可以控制医疗费用的急速扩张,而且可以更好的满足人们的医疗需求。在理论上,医疗保险覆盖面的扩大直到实现了全民覆盖以后,随着人们的医疗需求不断得到满足,医疗保险的费用的上涨是合理的。但是,实际的情况是这样的:首先,医疗保险的费用会随之而来不断膨胀;其次,广大参考保人的基本医疗需求负担没得到根本缓解,很多定点的医疗机构在提供相关的服务的时候出现相关的诱导、或者与参保人一起骗取医疗基金的情况。这样一来,我们要面临的问题是,医疗卫生费用的支出不断上涨,而不是民众对医疗保险制度的满意,而是某些利益集团获取利润的途径之一。

一、我国医保管理体系的现状及问题

(一)医保管理体系现状

我国医保制度改革经过近20年的实践,保障制度从无到有,覆盖范围从小到大,保障水平从低到高,成绩有目共睹。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医保网。到2012年底,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参保人数超过13亿人。政策制度全面建立,经办服务及时跟进,确保政策执行到位,统筹层次不断提升。当前,我国的全民医保已基本实现,医保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着重提升医保管理服务质量阶段。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尤其是大城市都对医保管理开展了相关探索,出台一系列文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包括机制准入规范化,还有重视过程管理,还有对定点医疗机构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核等;实施日常和年度考核;先行分级管理,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取消定点医疗机构的终身制,激活退出管理机制;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医疗服务监控,把监督对象由医院延伸到医务人员等等。这些规定一定程度上对提升医保管理有推进作用,但是作用大小,笔者并未进行实地调研,不能妄下结论。但是我们从既有的法律法规文件等也可以发现一些不足之处。

(二)医保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1. 医保机构权力有限

协议管理是对定点医疗机构管理体系当中的很重要内容。根据定点相关的协议,医保机构是有权利对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管理的。但是,其管理力度并不强,因为即使定点医疗机构出现违规行为,医保机构也不能对定点机构进行处罚。因此,医保机构主要作用只能是提供社会保险服务和暂停或解除服务协议,而不能对定点医疗机构作任何的行政处罚,这必将使其约束效力大打折扣。但是权力又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提高医保机构的法律地位,那其本身的监管又称为一个难题。

2. 缺乏从全方位角度出发的管理

这一点表现在两方面,首先当前的管理基本上都是侧重于公立医院的管理,对于非公立医院则没有符合其特色的管理方法。实际情况是,到2013年年底,全国共有定点医疗机构11.2万家,22543家是非公立定点医疗机构。而今后,非公立医疗机构会更多进入到医保的范围。而相比之下,非公立医疗机构比公立医疗机构在医疗价格上更灵活。所以医保机构要在对公立医院监管的基础上,适应非公立医院的发展速度和服务价格特点,在管理方法上进行相应的调整。

其次,由于在医保制度中,医院处于优势地位,患者处于劣势地位,所以管理的重心集中在定点医疗机构上,片面的强调管好定点医疗机构的重要作用,而往往容易忽略其与患者管理的有效结合。有一部分患者会主动的参与到骗保的不法行为中来,这将成为管理医疗机构的一个漏洞。医保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任何一部分的管理都不能单独运作。

二、关于我国医保管理体系的展望

(一)完善医保相关法律法规

为了更好的对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管理,需要加快相关的立法管理工作,明确医保机构和定点机构的相关权利和义务,加强法律法规的操作性,要做到有法可依。其次,基于相关管理的规定,明确医保机构的责任,不断细化医保机构的管理的职能,建立良好的、透明的运行机制。与此同时,医保机构作为医疗服务的提供者,也是协议的一方,有义务配合医保机构的工作,通过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不断加强合作意识,建立合作共赢,为参保人员提供更加良好的服务。

(二)定点医疗机构的全面管理

首先,应该顺应我国医疗机构发展趋势,平衡公立和非公立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要做到既保证总体管理目标一致,又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的特色,制定更符合其发展的管理方法。其次,要在把对医疗机构的管理和对需方的管理有效的衔接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彭玲,王昌明等.建立医保质量管理体系的实践[M].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4(119):46-49.

机构管理 篇2

为应对突发性安全事故,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做到管理规范,责任到人,保障抢险救援工作安全、有效、迅速、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的缩小事故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从根本上为增强矿井抵御风险的能力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经矿委研究决定,成立应急救援机构。

一、应急救援指挥机构:

总 指 挥:项目经理

副总指挥:生产副经理

成 员:各分管副经理、后勤负责人、各施工队长

二、应急救援管理机构: 组 长:项目经理 副 组 长:生产副经理

成 员:各分管副经理、后勤负责人、各施工队长

三、应急救援组及职责

1、抢险救援组

组 长:项目经理(兼)

常务组长:常务项目经理

副 组 长:生产副经理 安全副经理 机电副经理 技 技术副经理

成 员:各施工队长、后勤负责人

主要负责:按照救援方案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紧急调用抢险物资、设备、人员和占用场地。根据事故情况,及周边工作地点和人员的有险情时,组织人员和物资的疏散工作。负责记录、保存救援过程资料,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参与和配合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工作。

2、医疗救护组

组 长:大保当镇博仁医院院长 副组长:大保当镇博仁医院常务副院长 成 员:急救医护人员

主要负责:组织医疗救治,提供所需药品、医疗器械;负责灾区消毒防疫,确保灾区饮食卫生;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他工作任务。

3、技术专家组 组 长:技术副经理 成 员:技术人员

主要负责:提供救援技术支持,参与抢险方案拟定;收集整理救援过程中的技术资料,为指挥部提出建议意见及相关依据,参与分析事故原因和责任;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他工作任务。

4、通讯信息组 组 长:生产副经理 副组长:调度室主任 成 员:调度室全体人员

主要负责:做好联络及宣传工作,编发事故简报,负责新闻媒体的组织与接待工作,发布事故抢险进展情况;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他工作任务制定通讯保障措施,保证在各种应急情况下都能通讯畅通,信息传递及时。

5、物资装备组 组 长:后勤副经理

成 员:调度室、后勤负责人、采购负责人、应急救援库管人员

主要负责:做好应急物资的保养和管理工作,对入库物资要严格验收,防止不合格产品入库,遇到突发事件要保证应急物资及时、无误的发放,另外加强物资的周转使用,及时补充,对在库物资加强保养维护,保持物资的完好状态.熟练掌握各类应急物资的用途和性能,账目清楚,随时保证计划量内的物资储备,月末要清点库房、检查材料的使用情况,使内库材料领取、使用、管理标准化科学化。

6、交通运输组 组 长:常务副经理

副组长:生产副经理、机电副经理、成 员:项目车队及机电运输组全体成员 主要负责:做好应急状态下的车辆供应及交通运输管理工作,同时井下运输作业要保证供车充足道路畅通,确保应急人员及物资能够快速准确的到达事故现场。

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时,保证人员、物资及时准确到位。

7、后勤服务组: 组 长:后勤副经理

成 员:供应、及后勤全体人员

主要负责:为抢险人员提供物资、临休、饮食等方面的服务。

8、财力保障组 组 长:后勤副经理 成 员:财务全体人员

主要负责:负责组织抢险救援所需各种物资装备、器材和资金的调集和筹备;在财力方面保证矿井能够进行充足的急救物资储备。

9、治安保卫组 组 长:后勤副经理 成 员:保卫全体保卫人员

主要负责:维护矿区的治安,做好事故发生后的人员疏散,封闭相关场所,维护交通秩序;杜绝无关人员进入事故救援现场,确保事故救援的顺利进行,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他工作任务。

10、善后处置组 组 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常务副经理

成 员:后勤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

主要负责:负责核实遇难者身份,了解掌握家庭情况并通知其遇难者亲属;安排遇难者亲属善后处理期间的生活和遇难者丧葬事宜,负责洽谈抚恤条件;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他工作任务。

四、矿山救护队伍组织机构

榆林矿山救护中心

五、应急救援办公室及指挥中心:

应急救援管理机构办公室设在调度室,调度室主任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应急救援业务管理工作及落实,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设在调度室,负责事故发生后,指挥与组织应急救援协调工作及下达应急指令。

六、应急救援管理职责 指挥机构职责:

负责发生事故后,组织全面抢险救灾工作,启动应急救援程序,采取应急救援手段,下达应急救援命令等工作。

管理机构职责:

负责应急救援预案的更新、编制、审核,日常应急救援管理工作的开展,包括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应急演练工作 的开展,应急物资管理等工作。

总指挥职责:负责抢险救援的全面工作,发布抢险救援命令。

副总指挥职责:负责组织协调各个专业,拿出切实可行的救援方案,指挥现场救援,并完善应急救援预案。

组织机构职责:

1、领导小组职责:当事故发生后,根据事故性质,制定抢险救灾方案,组织指挥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2、指挥部职责:负责上传下达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指示,统一调度指挥抢险救灾工作。

3、领导小组成员职责:

(1)项目经理是项目部应急救援行动的全权指挥者,在技术副经理和矿山救护队队长的协助下负责制定营救遇难人员、处理事故和恢复生产的作战计划,统一行动部署。

(2)生产副经理是项目应急救援行动的第一副指挥,在项目经理领导下组织制定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并协助项目经理指挥现场应急救援行动的实施。负责救援人员组织,及时平衡、调集所需的设备、材料,投入救援行动。

(3)技术副经理根据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负责一线救援人员组织,及时平衡、调集所需的设备、材料,必要时亲临现场组织抢险、抢救工作。(4)机电副经理根据命令及营救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负责组织机电、运输方面的抢救工作,负责需外单位调入设备、材料的种类、型号、数量计划的制定与联系,负责矿井通风、排水、供电设备在救援过程中的有效监控,保证抢险设备安全的运行。

(5)安全副经理根据营救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及时调集救灾所必须的设备材料;协调抢救期间入井许可证的办理,负责地面人员组织和材料、设备的入井的安排;负责应急救援预案和抢险、救灾过程中的安全保证。

(6)后勤副经理根据命令及营救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严格人员入井,负责抢险人员休息、膳食及其它的后勤保障。

七、应急管理机构日常性职责:

1、安全部门:负责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具体应急救援管理工作的开展,组织制定应急救援演练规划,组织相应的工作例会,落实各类重大隐患的排查与闭合。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及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落实专项预案中相关专业的应急演练工作开展。做好应急救援宣传教育工作,强化员工应急救援意识。强化民爆物品及火工品管理工作,落实专项预案中相关专业的应急演练工作开展。

2、生产技术部门:负责井下采掘工作面应急救援设备的日常管理,及技术管理工作,落实专项预案中相关专业的 应急演练工作开展。

3、通风部门:负责分管专业应急救援仪器的管理工作,落实对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管理,负责监测监控系统工作的开展,落实专项预案中相关专业的应急演练工作开展。

4、机电部门:加强对大型应急救援电器设备的管理,落实压风自救系统和供水施救系统的正常运行,落实专项预案中相关专业的应急演练工作开展。维护好井下各运输线路,确保待用运输设备在突发事件后能及时启用.落实专项预案中相关专业的应急演练工作开展。加强对井下监控系统的维护,确保设备完好使用。

5、调度室:维护好通信网络,确保其正常运行,负责对井下通信联络系统进行定期维护, 落实专项预案中相关专业的应急演练工作开展。

6、后勤部门: 加强日常的应急救援保障资金管理工作,确保专款专用。做好人员应急训练工作,确保应急状态下现场维护及人员调动。加强对应急救援物资的管理建账工作,对需更换的设备器材必须及时更换定期检查,确保随时能够使用,参与各类应急演练工作的开展。

7、医院:加强对应急救援设备及相应医疗器材保障工作,确保能随时正常使用,参与各类应急演练工作的开展。

八、应急救援机构应急职责:

1、安全部门:参与现场救援方案研究制定,组织、指导救护队伍开展应急救援工作;负责或参与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2、生产技术部门:参与项目所有工程及建设单位的顶板事故、辅助运输现场救援方案研究制定,矿井水害事故现场救援方案研究制定,参与分管业务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3、通风部门:参与矿“一通三防”事故现场救援方案研究制定,参与分管业务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按照指挥部命令,负责调整矿井通风系统、及主要通风机的运行情况和组织完成必须的通风工程。

4、机电部门:参与项目所有工程及建设单位停电、提升事故现场救援方案研究制定,参与分管业务事故调查处理工作。负责井下运输路线维护。

5、调度室(办公室):负责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负责应急值守,接收、处置各单位上报的突发事件信息,及时报告矿领导,并根据领导指示上报公司、政府有关主管部门,调度有关救援力量参加救援工作,下达各项救援命令,跟踪、续报事故救援进展情况;参与事故后勤保障和事故报告起草工作。负责及时运送人员和救灾物资,满足抢险需要。

6、后勤负责人:参与事故调查和赔偿等善后处理工作,协助做好职工稳定工作。参与工伤保险等善后处理工作。负责应急救援各项费用计划和及时拨付,确保救援资金及时到 位。负责人员疏散、戒严和维持秩序、交通等工作;参与地面火灾现场救援方案研究制定和实施抢险救灾工作。负责应急物资储备和调运工作

7、医院(委托):负责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工作,派遣医疗救护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救治,并做好药物及医疗器材储备。

8、救护队(委托):参与事故应急预案研究制定,根据事故应急救援方案,完成应急救援工作。

9、监控中心(建设单位):及时根据人员定位设备,确定井下人员位置。

九、应急救援专业组日常职责

为保证出现突发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队伍能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置事故,特制定应急救援专业组日常职责。

(一)、抢险救援组职责

抓好日常训练,保证出现紧急情况下能迅速出动。做好日常装备的维修保养工作,保证出现紧急情况下装备能准确、可靠的发挥作用。

(二)、医疗救护组职责

学习救护知识,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定期组织救护演练训练。做好医疗设备、器材、药品的采购、保管工作。

(三)、技术专家组职责

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定期对矿区周边、井下环境进行灾害 评估、分析。做好日常性技术指导工作。

(四)、通信信息组职责

对通信线路、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五)、物资供应组职责

负责采购应急救援物资。建立应急物资和装备管理制度,由专人负责日常管理。大型、特殊应急物资和装备,由物资供应科设立专门存放处,并建立应急物资和装备管理和发放制度,由专人负责日常管理。

(六)、交通运输组职责

做好应急车辆保养和日常检查、维护,以保证应急情况车辆正常出车。建立突发事件专门应急驾驶员队伍,配备日常值班人员和车辆。

(七)、后勤服务组职责

做好日常后勤物质的储备、保管工作。负责基础设施的建设、维护工作。做好日常的监督、检查工作。

(八)、财力保障组职责

由财务部门建立应急经费操作程序,在保证应急物资采购经费外,应根据相关需求做好应急状况下的应急备用经费。

(九)、治安保卫组职责

保卫组应确保各办公、生产及生活区域治安安全的应急 处置方案。应建立突发事件治安安全网络,并通过该网络与相关地区当地公安部门建立良好的互助协作关系。

(十)、善后处置组职责

做好事故发生时的善后处置工作。充分协调事故发生后,新闻发布、车辆配备,人员安置及安抚等工作。

十、调度值班人员职责:

1、值班期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在项目经理及其他矿领导未到达之前,配合值班项目经理担负起事故的临时指挥工作。

2、掌握清楚事故动态,指示值班调度员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必要时亲临现场指挥。

3、将事故详细情况汇报给矿应急指挥部领导,并在应急预案启动后,协助救援工作。

4、参加事故的处理分析。

十一、值班调度员职责:

接到事故报告后,必须立即报告项目部值班领导,并根据事故性质、大小立即报告项目经理、项目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涉及十项应急处置权内的直接下达停产撤人命令)。在项目经理和项目其他分管领导的领导下,及时向下传达作战指挥命令,召集有关人员十分钟内到调度室集合待命,随时统计和掌握事故现场情况及人员伤亡情况。(根据领导安排汇报公司及救护大队)主要记录:事故类型、发 生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事故简要经过及潜在危险等。

十二、上级应急救援指挥(超出矿应急处置能力的事件)

民间组织管理机构升格 篇3

“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从今年开始对外称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1月31日,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孙伟林说。

这就意味着,民间组织管理机构已经实现升格。“机构升格意味着独立性增强,权威性增强,便于今后更好地开展民间组织管理工作。”民间组织管理局的另一位官员表示。

民间组织发展现状促使机构升格

一个新的数字呈现在人们面前。据孙伟林介绍,到2006年底,民间组织数量增长至34.6万多个(其中社团18.6万,民非15.9万,基金会1138家),比去年增长了8%。

而国内的部分地区发展势头更为迅猛,如广东省民间组织保持每年10%至15%的增长率,目前该省登记的民间组织共2.2万家,其中社会团体1万家,民办非企业单位1.1万多家,基金会136家。云南省的机构数量也飞速发展,至2006年底,云南登记的民间组织达到8 249个,与1999年的3 988个相比,增长1倍以上,增速为年均15.3%。

2006年12月中旬,全国民政系统社工队伍建设推进会议在深圳召开期间,民政部副部长李学举曾经谈到,政府对民间组织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各地都在根据当地发展形势,加大民间组织管理工作力度。

这种重视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加大扶持力度,出台培育政策,给予民间组织更大的发展空间;二是更加注重民间组织在社会建设与管理和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引导民间组织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三是加强民间组织诚信建设和能力建设,为民间组织承担更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四是各级民间组织登记管理机关正在进一步研究民间组织发展与管理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规范管理,保证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

同时,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利益格局的变化愈加凸显民间组织的作用,无论是促进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还是推进社会进步、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都对民间组织改革发展提出了现实而又迫切的要求。随着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增大,以及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推动,民间组织在经济社会中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发挥更大的作用。

职责升级比机构升格更重要

机构的升格不仅意味着职权的扩大,权威的上升,更意味着职责的升级,使命的加重。“现在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的称呼已经叫出去了,中央编委为民政部增加了30个公务员编制,财政部为民管局增加了预算,配备了执法设备,具体的进展还在商谈过程中,但是这也意味着责任增大了。”民政部的一位官员表示。

在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升格的同时,民政部还特别为敦促地方民间组织管理机构升格付出了诸多努力。

在深圳民间组织管理局成立之前,民政部部长李学举就对这件事深表赞赏,“这次到深圳,了解到深圳将成立副局级机构专门负责民间组织管理,机构升格,人员和编制也有所增加,这是件大好事。”李学举表示,深圳成立民间组织管理局这个决定,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作出的,这对推进深圳民间组织培育、发展,对深圳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孙伟林对这样的升格没有流露出喜悦,他把问题和责任看得更重要。主要是:法律法规建设滞后,社团条例和民非条例亟需出台,以应对涉外民间组织带来的挑战;部分地方对民间组织重视不够,在税收优惠、财政资助、人事管理、社会保险等方面仍然缺乏健全配套的优惠政策;民间组织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社团行政色彩浓,行为不规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发挥不明显;在机构建设方面,去年中央文件下发后,一些省市动作迟缓,力度不大,解决机构编制问题没有进展。总起来说,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民间组织的任务仍很艰巨。

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名归实至,它在2007年的举动会进一步推动中国民间组织发展的新历程。

2007年,民管局将着力培育新型民间组织。一是按市场化原则改革和发展行业协会。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推进行业协会改革与发展,赋予行业协会相应职能,消除不利于行业协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二是积极培育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坚持登记和备案相结合,制定和落实扶持政策,使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有能力进行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三是鼓励社会力量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领域兴办民办非企业单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税收减免等措施,广泛吸纳、利用民间资金、人才和技术,大力发展民办非企业单位;四是积极鼓励社区民间组织发展。适当放宽对社区民间组织的准入条件,制定鼓励社区民间组织发展的公共政策,尤其是鼓励社区志愿者组成各种各样的公益组织;五是加大公益慈善类民间组织扶持力度。激活公民及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动力和责任感,鼓励和扶持企业、个人创办各类公益性、慈善性民间组织。

在民间组织法制建设方面,正在抓紧修订出台《社团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充实实体性规定,增强可操作性,适应变化发展的形势。

财政支持政策也许最受民间组织欢迎。姜力表示,民管局将建立健全财政支持制度,落实税收减免政策。

在调整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提高公共服务支出比重的同时,通过政府委托管理、奖励资助、购买服务等方式,建立对民间组织的资助机制;有条件的地方应设立政府向民间组织购买服务专项资金,分类制定民间组织财政补贴政策,或者建立民间组织发展基金,用于扶持公益性、服务性民间组织发展。

不久前,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公益救济性捐赠税前扣除政策及相关管理问题的通知》,对经民政部门批准登记的非营利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基金会,其公益救济性捐赠税前扣除政策及相关管理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这是促进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基金会发展的重大利好政策,对发展社会公益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民管局还将完善行政执法配套制度建设,重点研究制定《民间组织行政处罚实施办法》,使监督管理工作有法可依。

对于民间组织内部建设,民管局从优化人员年龄、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培训,提高其理论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建立秘书长持证上岗制度等方面入手,提高素质,逐步实现专职工作人员的职业化、专业化,还要求各民间组织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为专职工作人员办理养老、医疗、失业和工伤等社会保险。

运输管理机构档案管理的思考 篇4

一、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

档案是人类活动的真实记录, 是人们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重要依据。做好档案工作, 我们能过更好地了解过去, 把握现在, 也是为了更好地做好未来的工作。运输管理档案工作不只是档案人员的事情, 从其产生、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开发、利用的全过程看, 它是运输管理行业整体行为的产物。为此, 运输管理机构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领导重视。要使档案工作为运输管理事业服务, 领导就要足够重视, 保证在物资、资金、技术等方面的足够投入。二是健全网络。在人员调整变动时, 及时调整运输管理机构档案管理领导小组成员, 成立综合档案室, 配备具有较好文化程度的专业人员, 按档案管理的要求进行管理, 相关部门配备兼职档案人员, 并认真负起工作职责。三是落实责任。在每个年初召开的运输管理工作会议上, 把档案管理纳入本年度工作目标的考核内容。运输管理机构主要领导亲自过问, 分管领导认真负责, 各部门干部及业务干部具体负责, 充分落实工作责任制, 把档案管理作为评级、考核的一项硬性指标, 档案管理领导小组对档案管理做到经常检查, 定期研究, 及时解决档案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二、合理划分运输管理机构档案的类别

目前, 运输管理机构档案的种类可以分成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会计档案、运输车辆管理档案、从业人员资格证档案等几个门类。运输管理部门要对各类档案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分类。一般地说, 运输管理部门文书档案按年度—问题—保管期限分类。科技档案按基本建设、设备分类。声像档案按问题结合时间分类。会计档案按年度—形式分类。从业人员资格证档案按县市分类。车辆档案 (主要按货车、出租车、班线客车和旅游车) 按县市分类。

三、夯实档案管理工作基础

运输管理机构的档案管理工作, 只有扎扎实实地做好基础工作, 才能够长足发展, 并有效地开展利用。一是完善规章制度。如果档案工作制度不齐全、不系统、不够科学或者没有建立任何档案工作制度, 就会造成实际工作中的“管而不严”、职责不清、互相扯皮等不良后果, 影响了档案工作水平的提高。因此, 运输管理机构要根据从《档案法》、《吉林省档案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 结合运输管理机构的实际, 制定较为完善的切实可行的具有权威性、严肃性、稳定性的档案管理制度, 如《档案人员工作岗位责任制》、《档案整理归档制度》、《档案管理工作制度》、《档案借阅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统计制度》、《档案鉴定销毁制度》、《档案库房管理制度》等。同时制定各类档案的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分类方案等, 使档案工作做到有章可循。二是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我们的时代已经进入到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 这就要求人的素质要不断提高。运输管理机构的档案人员, 对自己要严格要求, 要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中, 不断地更新知识结构, 跟上时代的步伐;要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思想, 热爱档案工作, 忠于职守、一丝不苟、任劳任怨, 脚踏实地地做好档案工作;要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掌握文书学、档案管理学、档案编研、档案保护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档案工作中的基本技能;经常参加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举办的多类培训班;要到外单位参观学习, 以开阔眼界;要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进行业务指导, 以提高档案管理水平。三是资金投入。没有资金做保障, 档案工作是难以发展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运输管理机构要努力做到档案人员办公室、档案阅览室、档案库房三分开, 库房符合8防要求, 这样有利于档案工作的开展, 配备档案密集架、去湿机、防磁柜、扫描仪、计算机等设备和档案软件。

四、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运输管理机构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首要的是要全面收集各类档案资料。档案人员和相关部门的人员对档案工作要有充分的认识, 及时收集和移交档案资料, 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多样性, 不断丰富室藏。其次, 有了丰富室藏还要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运输管理机构要充分发挥运输管理档案资源为运输管理事业服务, 为社会公众服务。在运输管理机构要形成这样的理念, 即:“运输管理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档案, 档案必须为运输管理事业服务”。在这个思想指导下, 在收集、积累档案资料的基础上, 不失时机地把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出来, 还要积极编写《组织沿革》、《大事记》、《全宗介绍》、《基础数字汇编》、《专题汇编》等编研材料, 为运输管理事业自觉服务, 跟踪服务。

五、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

外国保险机构驻华代表机构管理办法 篇5

【发布文号】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6年第5号 【发布日期】2006-07-12 【生效日期】2006-09-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新闻网

外国保险机构驻华代表机构管理办法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6年第5号)

《外国保险机构驻华代表机构管理办法》已经2006年6月12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办公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主 席 吴定富

二○○六年七月十二日

外国保险机构驻华代表机构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外国保险机构驻华代表机构(以下简称“代表机构”)的管理,适应中国保险市场对外开放的需要,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外国保险机构,是指在中国境外注册的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保险协会及其他保险组织。

本办法所称代表机构,是指外国保险机构在中国境内获准设立并从事联络、市场调查等非经营性活动的代表处、总代表处。

本办法所称首席代表,是指代表处的主要负责人;本办法所称总代表,是指总代表处的主要负责人。

第三条 代表机构必须遵守中国法律、法规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保监会”)的有关规定。

代表机构的合法权益受中国法律保护。

第四条 中国保监会根据法律和国务院授权,对代表机构履行监管职责。

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在中国保监会授权范围内,代表中国保监会对本辖区的代表机构实施日常监管。

第二章 申请与设立

第五条 申请设立代表处的外国保险机构(以下简称“申请者”)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经营状况良好;

(二)外国保险机构经营有保险业务的,应当经营保险业务20年以上,没有经营保险业务的,应当成立20年以上;

(三)申请之日前3年内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

(四)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

本条所称经营保险业务20年以上,是指外国保险机构持续经营保险业务20年以上,外国保险机构吸收合并其他机构或者与其他机构合并设立新保险机构的,不影响其经营保险业务年限的计算。

外国保险机构子公司经营保险业务的年限,自该子公司设立时开始计算。

外国保险集团公司经营保险业务的年限,以下列两项时间中较早的一项时间开始计算:

(一)该集团开始经营保险业务的时间;

(二)该集团中经营保险业务的子公司开始经营保险业务的时间。

第六条 申请者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正式申请表;

(二)由董事长或者总经理签署的致中国保监会主席的申请书;

(三)所在国家或者地区有关主管当局核发的营业执照或者合法开业证明或者注册登记证明的复印件;

(四)机构章程,董事会成员名单、管理层人员名单或者主要合伙人名单;

(五)申请之日前3年的年报;

(六)所在国家或者地区有关主管当局出具的对申请者在中国境内设立代表处的意见书,或者由所在行业协会出具的推荐信,意见书或者推荐信应当陈述申请者在出具意见书或者推荐信之日前3年受处罚的记录;

(七)代表机构设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研究报告;

(八)由董事长或者总经理签署的首席代表授权书;

(九)申请者就拟任首席代表在申请日前3年没有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受到所在国家或者地区处罚的声明;

(十)拟任首席代表的简历;

(十一)中国保监会规定提交的其他资料。

“营业执照”、“合法开业证明”和 “注册登记证明”的复印件必须经其所在国家或者地区依法设立的公证机构公证或者经中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

第七条 申请者应当向中国保监会提交申请材料。对拟设代表处的申请,中国保监会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处理:

(一)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

(二)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三)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申请。

中国保监会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申请,应当出具加盖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第八条 中国保监会根据审慎性原则对设立代表处的申请进行审查,并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20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中国保监会主席批准,可以延长10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

决定批准的,颁发批准书;决定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第九条 代表处领取批准书后,应当按有关规定办理工商登记。

代表处应当自领取批准书之日起3个月内迁入固定的办公场所,并向中国保监会书面报告下列事项:

(一)工商登记注册证明;

(二)办公场所的合法使用权证明;

(三)办公场所电话、传真、邮政通讯地址;

(四)首席代表移动电话、电子邮箱。

代表处自领取批准书之日起3个月内未向中国保监会提交书面报告的,视为未迁入固定办公场所,原批准书自动失效。

第三章 监督管理

第十条 代表处的名称应当依次由下列内容组成:“外国保险机构所属国家或者地区名称”、“外国保险机构名称”、“所在城市名称”和“代表处”;总代表处的名称应当依次由下列内容组成:“外国保险机构所属国家或者地区名称”、“外国保险机构名称”和“驻中国总代表处”。

第十一条 代表机构除主要负责人外,其他主要工作人员应当称 “代表”、“副代表”。

第十二条 代表机构工作人员应当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品行良好,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

第十三条 总代表和首席代表应当具备履行职责所需的学历、从业经历和工作能力。

总代表应当具备8年以上工作经历、大学专科以上学历;首席代表应当具备5年以上工作经历、大学专科以上学历。

总代表和首席代表不具备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应当具备10年以上保险从业经历。

第十四条 每个代表机构的外籍工作人员最多不得超过3人。

第十五条 代表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以任何方式从事或者参与经营性活动。

第十六条 代表机构应当有独立、固定的办公场所和专职的工作人员。

第十七条 总代表或首席代表不得在2个以上代表机构中任职;也不得在中国境内任何经营性机构中任职。

第十八条 总代表或首席代表应当常驻代表机构主持日常工作,并且常驻时间每年累计不得少于240日。

总代表或者首席代表离开代表机构的时间每次不得连续超过30日;离开代表机构连续超过14日的,应当指定专人代行其职,并向当地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书面报告。

第十九条 代表机构应当在每年2月底前向当地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报送上一的工作报告一式两份,由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转报中国保监会。

工作报告应当按中国保监会规定的格式填写。

第二十条 代表机构每年在其代表的外国保险机构会计结束后的6个月内,应当分别向中国保监会和当地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报送其所代表的外国保险机构上一的年报。

第二十一条 代表机构代表的外国保险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代表机构应当自事件发生之日起10日内,向中国保监会提交书面报告,同时抄报当地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

(一)公司章程、注册资本或者注册地址变更;

(二)分立、合并或者主要负责人变动;

(三)经营严重亏损;

(四)因违法、违规行为受到处罚;

(五)外国保险机构所在国家或者地区的有关主管当局对其实施重大监管措施;

(六)对经营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二条 代表机构更换总代表或者首席代表的,应当向中国保监会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由其代表的外国保险机构董事长或者总经理签署的致中国保监会主席的申请书;

(二)由其代表的外国保险机构董事长或者总经理签署的拟任总代表或者首席代表的授权书;

(三)拟任总代表或者首席代表的身份证明、学历证明和简历;

(四)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二十三条 代表机构变更名称,应当向中国保监会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名称变更申请表;

(二)由其所代表的外国保险机构董事长或者总经理签署的致中国保监会主席的申请书;

(三)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二十四条 在中国境内已设立2个以上代表处的外国保险机构,可以指定其中一个代表处为总代表处,但应当按照本办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向中国保监会申请将代表处名称变更为总代表处。

代表处经批准变更为总代表处的,总代表处应当自中国保监会批准变更之日起1个月内依法办理代表处的工商变更登记。

第二十五条 代表机构变更总代表、首席代表或者变更名称,按照本办法规定向中国保监会提出申请的,中国保监会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

决定批准的,颁发批准书;决定不予批准的,应当作出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六条 代表机构只能在所在城市的行政辖区内变更办公场所,并应当自变更之日起5日内向中国保监会和当地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书面报告下列事项:

(一)新办公场所合法使用权证明;

(二)新办公场所电话、传真、邮政通讯地址。

本条所称变更办公场所包括原有办公场所的搬迁、扩大、缩小或者新增办公场所等情形。

第二十七条 代表机构撤销的,应当自撤销之日起20日内,向中国保监会书面报告下列事项:

(一)撤销代表机构的情况说明;

(二)外国保险机构撤销代表机构文件的复印件。

第二十八条 代表机构更换或者增减代表、副代表、外籍工作人员,应当自更换或者增减人员之日起5日内向当地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报告,并提交被任命人员的身份证明、学历证明和简历。

第二十九条 外国保险机构的代表处撤销后,总代表处是其惟一驻华代表机构的,总代表处应当按照本办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向中国保监会申请将总代表处名称变更为代表处。

总代表处经批准变更为代表处的,代表处应当自中国保监会批准变更之日起1个月内依法办理工商变更登记。

第三十条 代表处撤销后,其代表的外国保险机构设有总代表处的,由总代表处负责未了事宜;没有设立总代表处的,由其代表的外国保险机构的其他代表处负责未了事宜;其代表的外国保险机构的所有代表机构均已撤销的,由其代表的外国保险机构负责未了事宜。

第三十一条 中国保监会或者当地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根据监管需要,可以对代表机构的总代表或者首席代表进行监管谈话,提示风险,并要求其就有关问题作出说明。

第三十二条 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依法对代表机构进行日常和检查。

日常和检查的内容包括:

(一)代表机构变更事项的手续是否完备;

(二)各项申报材料的内容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

(三)代表机构工作人员的任用或者变更手续是否完备;

(四)代表机构是否从事经营性活动;

(五)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认为需要检查的其他事项。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未经批准擅自设立代表机构的,中国保监会依法予以取缔。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从事保险经营活动的,由中国保监会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十五条 未按照本办法规定提交有关报告或者材料的,由中国保监会或者当地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责令限期改正,予以警告,情节严重的,处以1000元罚款。

第三十六条 对代表机构违反本办法从事保险经营活动的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代表机构工作人员,由中国保监会予以警告,情节严重的,处以5000元以下罚款;对违反本办法的其他非经营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代表机构工作人员,由中国保监会予以警告,情节严重的,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七条 代表机构提供虚假信息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予以警告。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其他规定的,责令改正;逾期未改正的,予以警告。

第三十九条 当地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应当及时将对代表机构处罚的情况向中国保监会报告。

代表机构受到中国保监会或者当地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3次以上行政处罚,或者从事、参与经营性活动违法所得数额巨大,危害严重的,中国保监会可以将其受处罚的情况作为其所代表的外国保险机构申请在中国设立外资保险公司的审慎性条件予以考虑。

第五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保险机构在内地设立的代表机构,比照适用本办法。

第四十一条 经中国保监会批准设立的外国保险机构驻华办事处,比照适用本办法。

第四十二条 外国保险机构设立代表处的正式申请表和代表机构名称变更申请表由中国保监会提供。

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所称“以上”、“以下”、“以内”,包括本数。

第四十四条 本办法规定提交的材料应当使用中文。外国保险机构所在国家或者地区提供的材料为外文的,应当附中文译本;中文译本与外文有歧义的,以中文译本为准。

第四十五条 本办法有关批准、报告期间的规定是指工作日,不含节假日。

第四十六条 本办法由中国保监会负责解释。

第四十七条 本办法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中国保监会2004年1月15日发布的《 外国保险机构驻华代表机构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总分机构财务管理优化探析 篇6

关键词:总分机构;财务管理;优化

一、引言

我国总分机构形式的企业主要是以资本为纽带,由总公司对分公司经营管理负责,以总公司的管理体制为主要管理方式,分支机构不是独立法人,受总公司控制,部分分支机构拥有独立的账户和核算体系。从会计角度出发,分支机构是一个独立的会计主体,也是总机构进行直接和相对控制的对象,表现形式为成本中心、费用中心、利润中心或者是个复合体。分支机构的高层管理人员任命和重大经营方针策略等都由总机构完全控制,由总机构制订指标和任务由分支机构执行,分支机构由总机构进行考核,由总机构提供资金,营运和流动情况由总机构负责监控。分支机构的财务管理对总分支机构的生产经营均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不断优化我国总分公司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对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保证企业效益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总分机构形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1.总机构对分支机构管理存在脱节现象

分支机构作为总机构生产经营扩张的产物,在形式上通常表现为地域和行业的扩张。相对总机构而言,分支机构在公司经营中的地位和发挥作用不同,受重视程度也不尽相同,分配资源多少也各有差异。分支机构地理位置各不相同,分布范围广,人员流动性相对较大,业务经营链变长,授权范围大,导致总机构与分支机构之间可能存在信息沟通不畅和信息失真等情况,总机构对分支机构的管理和控制不尽完善,存在脱节现象。

2.分支机构财务管理体制尚不完善

部分分支机构尚未建立与总公司相适应的财务管理体制,还沿用传统的管理秩序和模式,分支机构权限分配和资金组合不明确、不合理,分支机构组织形式未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设计和调整,财务管理流程不够科学,管理效率不高,财务人员委派用人制度等未得到切实有效的落实。从财务行为模式来看,部分分支机构设计不够科学,与以总机构为基础的总分经营模式不相适应,分支机构目标规划与总机构战略规划不匹配,财务行为模式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未形成科学的资金管理体制、收益分析制度、资产管理制度、资本营运、财务管理等基本制度。

3.总公司对分支机构监督不够充分

总分机构的企业运营形式是比关联企业联系更加密切的会计核算实体,并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独立法人关系,因此在关键岗位牵制与监督、往来款项核对、不相容职位分享、考核制度等方式都相对不够完善,部分分支机构内部控制缺陷,未形成有利的企业整体控制环境。特别是某些成本中心型的分支机构,考核指标分类单一,指标数量少,部分分支机构甚至只有产品生产产量这一个考核指标,对于引导一线分支机构保持与总机构一致的战略目标不利。

4.分支机构预算简单,失去财务管理控制职能

通常分支机构财务管理较总机构简单,部分分支机构的费用核算指标仅用年度销售收入计划与费率的乘积来进行核算,并未考虑总机构的整体安排,和各分支机构实际情况不符,从而形成资源配置与实际不符的现象。由于预算方式简单,缺乏合理的依据和科学的编制方式,预算的分析、控制、调整没有必要的制度来保证,无法与公司的整体经营目标相适应,造成分支机构不必要的浪费或者资金预算不足。

三、优化总分机构财务管理建议

1.规范分支机构权责利体系,加强预算管理

(1)规范分支机构权责利体系。通常情况下,总机构为分支机构划拨资金,授权分支机构对资产进行管理,分支机构通过经营自身控制的资产来实现利润。因此,总机构通常在预算编制前确定分支机构利润目标,以便规范权责利体系。分支机构应据此编制生产、销售、成本、费用等预算计划,明确年度和月份预算,将各项业务预算进行分组归口进行落实到各部门、班组和个人,形成有效的内部责权利体系。分支机构应依据编制的业务预算,制定资金预算和预计财务报表,总机构可以以此为依据掌握各分支机构未来的资产负债情况和损益情况,对资金进行预算平衡和合理的调度。分支机构应把握权责利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保证各个层级的有效性,要对各个层级的成本费用控制、设备管理、材料耗用等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对于不同层级制订相对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使其与预算权责相匹配,对于部分预算控制指标,要落实到部门和个人。

(2)强调预算提纲挈领的作用,对分支机构进行全面把握。总公司(总机构)必须牢牢把握预算这个“龙头”,才能对分支机构的财务管理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总公司在财年预算前要向分支机构协调确定利润目标,以量化规范总公司对分支机构权责利安排。在预算制定的“几上几下”反复过程中,分支机构也应进一步提高预算的准确性、提高预算指标的权威性,同时要保持与公司的战略部署相一致。特别是对于制造型企业而言,由于其业务流转环节复杂,建立总公司层面整体的全面预算制度尤为重要。同时,可以通过建立每月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例会等制度,来监控分支机构的预算执行是否出现偏差。

2.注重成本效益,保证资金使用效率

资金管理是分支机构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进行资金管理是为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若进行财务管理的成本较高,企业成本效益低,则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情况。因此需要在进行资金控制时,注重成本效益原则,把握重要性、合法性原则,考虑投入效益比,设计出操作性强、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控制成本低的资金管理制度。要充分运用信息化的财务管理方式,采用恰当的资金管理手段,集中并统一调配总分支机构的分散资金,为公司整体发展提供资金保证;核算各分支机构的资金使用效率,对公司内部资金实行有偿使用的方式,评估计算分支机构资金使用效果;加强监管分支机构资金的使用,可实行分支机构财务负责人派驻制度,由总机构派驻人员为分支机构的财务管理负责,对资金使用重点监管,强化分支机构资金管理的独立性和效益性,并促进总机构实时掌握、监控资金使用情况。

3.建立完善的分支机构财务制度

要制定和完善分支机构财务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实行目标管理制,要明确具体的管理程序和办法,以市场观念、法律观念和效益观念来组织和管理分支机构的财务管理工作。设立各层级自我发展和自我负责的制度,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制,实现自我约束的机制。在制订分支机构财务制度和方法时,要以分支机构的实际情况和客观环境为依据,根据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和竞争环境,有选择的对外部成功经验的案例进行借鉴和参考,切合实际的设计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重点。例如:某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结合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制定具体的适合总分机构的财务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内部财会管理体制,通过各级机构进行准确有效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同时进行自我监督,有效提高了成本收益率,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收益起到了实质性的效果。

4.建立总分机构监督机制,完善内审机构

总公司作为分支机构的管理者,承担着对分支机构资金运营、财务管理、费用支出、成本控制等方面进行管理和监督的职能。总机构应加强分支机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会计管理制度,如: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会计岗位责任制度、财产物资管理制度、审批报销制度等,并应与分支机构保持良好的财务信息沟通渠道,实现对分支机构的会计监督服务。内审部门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和会计核算工作应分离,应对分支机构的经济活动尤其是重要的经营项目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对分支机构的财务管理过程进行监督。内部审计除对分支机构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资产运营能力及发展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外,应对分支机构的财务管理薄弱环节重点关注,对与预算偏差较大的项目进行深入分析,并对总体经营业绩进行综合评价,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意见。

四、结论

分支机构作为非法人主体,受总机构直接或者间接控制。但是在管理上部分总机构对分支机构的监督还不够有力,部分分支机构财务管理体制还不完善,预算计划制定和执行制度过于简单,无法充分体现预算的财务管理职能。要不断优化总分机构的财务管理职能,建立健全分支机构财务管理体制,规范权责利体系,加强预算管理,注重分支机构资金管理效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不断强化对分支机构的监督,提高企业效益,不断促进企业快速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 鑫:我国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方法探讨[J].商业经济.2009(02).

机构电子邮件管理研究 篇7

1机构电子邮件的含义与特点

电子邮件(Electronic mail)是计算机网络通讯领域的专业术语,是指由计算机生成、处理,通过计算机网络经由电子邮件系统(elecctronic messaging system)进行文本和多种类型附件的发送与接收的电子信息[1]。

机构电子邮件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在公务活动中制作、发送和接收的电子邮件,具有法律证据价值和文件的保存价值[2]。

相比电话、传真和纸质邮件等通信方式,电子邮件有许多特点优势:操作方法简单方便,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信息传输速度快,可传输文本和多媒体信息,占用空间小,存储信息量大,所需费用低廉,可降低了机构通讯成本等。作为在线网络传输文件、协调工作和处理工作的主要形式,电子邮件已被很多组织机构业务活动所使用。

2机构电子邮件管理的必要性

2.1机构信息资源管理的需要

机构电子邮件具备文件的基本特征,与纸质邮件、传真文件一样,在公务活动中生成、传输,作为一种媒介,它所承载和传递的信息是机构活动中产生的直接原始记录,是机构活动真实、可靠的证据,具有证据价值和重要的情报价值,已成为组织机构重要的数字信息资源,有必要纳入到文件信息资源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管理,确保其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

2.2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价值

机构电子邮件管理可以提高机构员工信息传输的规范化和处理业务工作的效率,对其管理还可以充分发掘其潜在价值。对于组织机构而言,对以往电子邮件业务活动信息线程进行研究,可以实现业务创新,对于科学决策也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2.3保护信息安全

机构公务活动中生成的电子邮件包含大量的机构工作信息和敏感信息,其信息安全尤为重要。由于机构电子邮件自身的特殊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一方面,机构电子邮件的泄密是因为一些恶意行为,比如黑客的攻击;另一方面,即使严格按照工作章程在公务活动中正确使用电子邮件,也会因人工操作不当导致泄密,比如错发涉密信息,误收带有病毒的信息,使用的存储服务器数据库泄密,间接导致机构电子邮件信息泄密等。因此,对机构电子邮件进行管理可以防止信息泄露、丢失,保护机构信息安全。

2.4降低成本,带来利益

与电话、传真和传统纸质邮件相比,电子邮件通讯成本相对要低得多,只需花费网时费。对电子邮件进行管理,能够更好地发挥其高效和集装箱式的数据传输功能,可以降低成本,带来直接和间接的利益。

目前,世界发达国家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普遍使用电子邮件系统。而且随着传统纸质文件数量的不断减少,电子邮件与日俱增,为了安全高效地管理机构电子邮件,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政府相继出台了有关机构电子邮件管理的法规政策。

3机构电子邮件管理策略

机构电子邮件管理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应遵守机构公务邮件管理标准和相关信息法律法规,结合机构电子邮件管理涉及的各要素,从文件生命周期角度进行流程管理。

3.1制定机构电子邮件管理政策

在遵守政府和行业制定的相关信息法律法规(如《公务电子邮件归档与管理规则》DA/T32-2005)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本机构的公务电子邮件管理政策,使之符合“法规遵从”原则[3]要求。同时在政策中对依据这些法规、标准而制定的政策加以详细说明,以增强政策的指导性和执行力,使机构公务邮件管理规范化[4]。

3.2机构电子邮箱管理

机构电子邮箱是专为机构公务活动设置,其设置和注销要由机构主管人员同意并备案。机构公务电子邮箱有两种类型:一是个人公务电子邮箱,是指授权工作中需要使用电子邮件的员工个人使用账户和使用权的邮箱;二是公共公务电子邮箱,是指机构多人共同使用的邮箱。不管哪种类型,机构电子邮箱只能收发公务电子邮件。机构电子邮箱应由专人进行维护管理,其密码应由信息系统管理人员和公务电子邮箱使用者知晓,他们只有使用权,不能随意更改密码,密码更改应由机构主管人员负责;公务电子邮箱负责人离职、离岗应做好邮箱的交接工作,交接后应及时修改密码;公务电子邮箱的负责人要做好邮件的管理,因为邮箱容量有限,需要及时对邮件进行处理。此外,还要预防病毒,及时更新病毒防护软件,做好安全工作。可以说,电子邮箱管理是机构电子邮件管理的基础。

3.3机构电子邮件形成阶段管理

该阶段的管理就是对机构工作人员创建、发送和接收邮件应遵守的基本管理要求。具体而言,首先,从主题、交流速度和收件人三方面考虑,使用电子邮件是否是最合适的信息交流方式?是否必要[5]?其次,正确撰写电子邮件,包括拟定的主题标题要符合公务性质、简洁明了;尽量在邮件正文中描述所要传达的信息,避免过多地使用附件,如果携带附件,应在正文中对附件内容作简单的介绍。再次,邮件尾部应注明以下内容:发件人姓名或机构名称、电话号码、通讯地址、电子邮件地址等信息。同时,对于保密信息还应加密,并附免责声明,以确保文件不被泄露。这种“前端控制”管理,不仅有利于机构业务处理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也便于以后电子邮件的归档管理。

3.4机构电子邮件鉴定

所谓鉴定,就是从公务电子邮件中甄别、确定具有公文性质和文件保存价值的电子邮件的活动过程。为使鉴定工作具有操作性和实际意义,首先要明确电子邮件鉴定的责任者,例如个人公务邮箱的邮件由邮箱的拥有者鉴定,公共邮箱的邮件由邮箱的责任人鉴定,机构内外发送的邮件由发送者鉴定,接收的外部邮件由接收者或相关的负责人鉴定。其次责任人在鉴定电子邮件时可根据以下问题进行判断:此邮件是否在工作中收发?内容和附件是否与工作相关?理论上讲,机构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发送和接收的电子邮件都可视为公务文件[5]。

3.5机构电子邮件归档

3.5.1归档主体和时间。机构电子邮件归档主体要明确,若是组织机构内部创建的邮件,归档主体应是涉及该业务的负责发件人;若是接收外部的,归档主体应是收件人。国外一些国家的机构电子邮件管理政策也有相关规定。关于邮件归档时间,一般在邮件发出或接收到邮件之后,被鉴定为有保存价值的公务电子邮件应尽量即时归档。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邮箱中的电子邮件数量会越来越多,不易查找,而且工作人员也可能会遗忘。但对于一些特殊组织机构,应根据组织机构的工作性质制定归档时间。

3.5.2归档方式。据相关研究得知,国内外机构电子邮件归档方式主要有:打印归档、归档至文件管理系统、归档至电子邮件系统、“双套制”归档等。公务电子邮件在鉴定后,其归档方式可以根据价值的重要程度、所需保管日期的长短来选择。

3.6机构电子邮件的处置

3.6.1邮件保存。电子邮件的保存有三种方式:电子文件保存系统、含有文件保存职能的电子邮件系统和纸质文件保存系统[7]。对电子邮件的重要性进行分级,将重要的、具有长期保存价值的电子邮件归入电子文件保存系统,以相关事务主题建立文件夹,一般一事一夹,将电子邮件进行标识、分类和归档保存,这是国内外较为认可的电子邮件归档保存的首选方式,也是最佳方式;对于价值小、保存时间较短的电子邮件,保存至电子邮件管理系统的文件夹;对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电子邮件打印出纸质版,放在纸质文件保存系统中保存,同时将电子版归档保存在专门的服务器上,以保证其安全性。

我国档案行业标准《公务电子邮件归档与管理规则》(DA/T32-2005)规定,公务电子邮件归档时,邮件正文和附件作为整体归档保存[8]。

3.6.2邮件销毁。按照组织机构规定的邮件保管期限,对到期的、无用的公务电子邮件进行处置,即从在线和非在线的存储空间中销毁。需要销毁的公务电子邮件要得到上级主管人员的书面授权,纸质文件保存系统可参照公文档案的销毁规定,对文件进行处置。

3.7机构电子邮件管理相关人员

机构电子邮件管理的相关人员是其管理的主体,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机构电子邮件科学管理的关键。其中,行政管理人员是邮件管理政策的制定者、解释者和指导者;邮件生成人员是电子邮件通讯方式的选择者和内容的撰写者;文件管理人员是在公务电子邮件形成后对其进行归档和管理,使各类公务电子邮件得到妥善处置,为组织机构对历史邮件的利用做好保证。此外,他们还需要根据新情况对管理政策、文件处理流程进行改进,为电子邮件系统的升级和维护提供建议,还要适时对员工开展电子邮件管理培训。信息技术人员主要负责机构电子邮件系统的开发、设计和维护,使电子邮件系统符合组织机构业务活动的需要,满足文档管理的要求。此外,还要负责技术设备的购置和维护,电子邮件邮箱的开设、备份、安全等工作。机构电子邮件的有效管理,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忠于职守,并且需要密切合作。

4结语

目前,电子邮件已成为政府、企事业单位对内对外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方式,邮件文件已成为机构数字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件生命周期角度研究机构电子邮件的管理,目的是对电子邮件从最初形成到最终销毁或永久性保存的生命过程各阶段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为政府、企事业单位科学管理和高效利用公务电子邮件提供参考。

摘要:电子邮件已成为机构信息交流的方式和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阐述机构电子邮件的含义特点及其管理的必要性,然后从文件生命周期角度,提出机构电子邮件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公务电子邮件,电子邮件管理,文件生命周期管理

参考文献

[1]公务电子邮件归档与管理规则(DA/T32-2005).[EB/OL].http://www.szai.com/office/show.asp?id=55,2008-09-5.

[2]毛慧芳.浅谈电子邮件的档案功能[J].兰台世界,2009(9):20-21.

[3]卞咸杰.论电子邮件归档中的“法规遵从”原则[J].浙江档案,2012(8):18-20.

[4]肖妍.议电子邮件管理政策的制定[J].山西档案,2005(1):32-34.

[5][6]刘越男,周杰,李竞谊,唐泽阳,蔡弘旸,王子腾.国外典型电子邮件管理政策比较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3(2):70-79.

[7]张敏,王顺,徐华,刘盼盼.我国电子邮件归档问题研究[J].北京档案,2013(12):18-21.

刍议科研机构经费管理 篇8

当下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中, 世界强国不断加大科研经费投入, 并形成了相对完整科学的科研管理机制。我国也不断提高对科学研究的重视程度, 越来越认识到科学研究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为了加大对科研部门的支持力度, 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投入科研经费, 不断提升资金支持力度和投资强度, 大量的资金流向科研部门。但是科研单位是知识型的研究部门, 缺少财务管理和经费监管制度, 更缺少专业的财务人才对庞大的现金流进行科学的预算和规划, 因此就造成科研资金监管不到位, 甚至科研经费铺张浪费的现象。再加上社会经济大环境越来越复杂, 有一些不法分子钻科研管理制度不完善的空子, 打着科研的招牌, 空设科研项目, 私用、挪用和滥用科研经费, 造成科研经费的大量流失。所以, 只有建立健全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才能保证科研经费的全程监管, 才能保证科研事业健康飞速的发展。

二、科研机构经费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拨款过程存在弊端。目前我国科研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拨款, 这种拨款制度的程序是必须在科研项目批准立项后, 由上级主管部门再将项目经费拨付到相对应的科研单位。其中很多大额经费是要分期分批拨付, 这种逐级分批拨款制度的弊端是拨付流程繁杂, 资金连续性差, 科研经费很难全面的一次性发放到位, 严重影响了科研进程。而小额科研资金统一预拨制度又会影响和制约科研的选题, 自上而下的拨款模式使审批部门居高临下, 不能从实际出发, 只从理论上限定课题的选定范围, 导致立项单位不注重实际需要, 只根据理论条框来选题设题, 严重影响和局限科研人员的创新性和积极性。单一的管理模式还导致评审机制教条, 缺乏透明度, 在审批时更注重申报程序和课题名称, 轻视内容实效性, 缺乏对科研经费的后续跟踪监管。科研资金一旦拨付到位, 立项部门就万事大吉。上级拨款的单一模式也无法核实有无借取科研项目搭车套取科研经费, 无法高效灵活地配置资金, 不能因项目而异, 更无法辨别是否存在有些科研人员借科研平台来中饱私囊, 利用虚假票据来套取科研经费等问题。

(2) 预算过程缺少约束监管。现阶段, 我国各单位的科研预算主要是由项目负责人及课题组成人员自己申报完成的, 因而缺少了预算申报、预算执行与财务监督制度来对监管预算流程进行监督。在预算中也经常存在许多弊端:缺少科学预算编制体系。大多数的预算制定者不了解预算的编制标准、专项经费的管理办法和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 在具体预算申报中欠缺全局意识, 主观随意完成编制, 脱离了科研实际和预算编制的约束, 其结果常常导致预算远远大于实际的经费需求, 造成预算与实际支出不符甚至虚报扩大预算的现象。预算执行缺少约束。预算申报虽然通过, 但在预算实施和执行过程中, 科研人员本身缺乏预算执行的约束意识, 又由于缺少相关的执行制度章程来进行规范, 导致科研人员很容易超出预算范围和权限, 在课题的实施过程随意支出科研经费, 随意添加一些消费性的支出, 以至于扩大预算使用范围, 或采取虚报甚至截留等手段来套取科研经费, 严重影响了预算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3) 缺少有效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以至经费监管难以落到实处。现阶段我国的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监督和处罚两大难点, 从监管方面看, 监督管理功能是各项管理制度的共性特征, 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也都具有监督管理的职责, 但是长期以来, 我国的经费监管难以落实到位, 存在各种监管漏洞和监管盲区。科研经费管理部门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市, 无法深入到遍布全国的各地科研机构进行调查监管, 很难监管科研经费的每个环节的流向和支出情况。同时相关部门希望科研单位内部加强监管, 但是各个科研机构只从整体规划各个项目部门的经费使用情况, 对经费监管是立足于单位的整体利益和效益之上的, 只要有利于全局就放宽科研部门的经费使用权限, 甚至充当其违法违规的保护伞。我国科研经费一直采用预拨制度, 资金一旦拨付, 流入渠道单向, 项目批准单位无法查处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 对违规滥用的经费也难以追责。

三、加强科研机构经费管理的对策

(1) 调整拨款模式, 丰富完善科研经费体系。调整拨款模式, 把前置的拨付制改为后置的奖励制。实行以奖励机制代替拨款的方式, 这种拨款模式不仅可以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还可以防止科研经费的管理人员制造假账冒领经费, 可以防止会计财务人员编制虚拟的科研信息, 更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避免科研单位将科研项目经费截留和挪用。除此之外还可以节约管理成本, 这种经费模式可以精简操作流程, 其中科研项目的申报、评审程序不变, 但可以精简科研经费拨付环节, 只需在项目完成后, 提交验收合格的成果, 就可以直接将科研经费以奖金的形式发给项目负责人, 简化了经费核算、审批、拨付、监管的程序, 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极大地降低了科研经费的使用风险。

(2) 严格监控规范科研预算, 确保科研资金安全高效使用。在科研机构中, 财务监管的核心是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 财务部门要对科研经费的运用进行全过程监管, 时时监控费用支出, 做好资金风险防控预警, 做好项目结题后经费结算等工作方案, 保证科研项目要在财务部门的监督、审计和指导下做好经费管理工作。在科研项目立项时就需要在财务部门的指导下科学地测算各项经费支出, 保证资金安全高效, 严格监控规范科研预算, 重点规范和监督预算的科学性、严密性。科研部门在经费使用的每个环节中都要细化经费编制、细化经费管理、做到对资金使用的全程控制。科研单位还要切实履行预算制度, 严格维护预算权威, 恪守和遵循科研经费的使用范围和支出标准。为了加强经费监管, 科研部门要积极配合和完善财务部门资金管理的规章制度, 保证从课题申报到验收过程中经费的高效和安全, 进一步维护经费预算的严肃性。同时, 各级科研单位还要建立经费支出的签字审批制度, 要加强经费流向的追踪管理, 确保科研资金安全高效地使用。

(3) 加强法制建设, 依法强化经费监督管理。科研经费作为科研部门的资金敏感区域, 更是要加强法律监管力度。对科研经费监管中发现的细小问题, 必须责成内部及时采取措施, 立即进行纠正自查;对于滥用资金或违规使用资金的人员, 要严格问责追查, 对责任人要求全额退还, 情节严重的甚至可以取消其今后再次获得科研经费的资格。另外, 各级主管机构依法强化经费监督管理, 可以防止科研经费分配过于集中的问题, 防止科研经费只配置给大型国家科研机构, 轻视弱化中小科研单位的经费配置的弊端, 避免科研经费分配的倾斜和失衡, 进而促进科研产业的健康发展。各级科研单位如果加强法制建设, 就会依法强化经费监督管理。

参考文献

[1].张川, 娄祝坤, 王志成.我国科研经费管理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财务研究, 2015 (02) .

[2].张志军, 马彩文, 王秀菊, 梁峰, 陈金宏.项目管理视角下科研经费风险识别与防控措施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04) .

美国的档案管理体制与管理机构 篇9

一、美国档案管理状况

美国的档案管理实行的是分散式管理,其结构特点是全局分散、中央集中。美国联邦政府档案机构只是负责邦政府所属各机关的档案工作,对于地方各州的相关档案机构及档案工作没有权利进行监督指导,二者是互不相干,没有交集的。各类档案馆既无纵向的隶属关系,也没有横向的业务关系。因此,各州档案机构设立与否,由各州自行决定。各州的档案管理体制情况不尽一致。有些州档案馆是独立的机构,有些州档案馆是州图书馆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些州档案馆则隶属于州长领导,有些州档案馆则隶属于该州政府的某一个部。此外,在美国的法权观念中,各种集团和私人的档案均属于私有财产,拥有者有权自行进行处理,任何政府等其他组织不得予以不合理的搜查和扣押。

但是,美国也借鉴了集中式档案管理体制的一些优点,在美国联邦政府系统内部,档案工作实行高度集中式的统一管理,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国家档案和文件署是联邦政府档案工作行政管理的领导中心和最高管理机构,直接领导和管辖国家档案馆及地区分馆、联邦文件中心和总统图书馆,依法制定并组织实施联邦政府档案工作相关规定和标准,对联邦政府机关及派出机构的档案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第二,国家档案馆与其地方分馆共同构建起了一个档案管理网,全面集中地保管着美国联邦政府各机关的档案。第三,十五个美国联邦文件中心集中保存了所有联邦政府机构的所有半现行文件。通过国家档案与文件署对国家档案馆和联邦文件中心进行统一管理,联邦政府机构的文件从产生到进馆的保存都可以得到有效的、集中统一的管理。这种高度集中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分散式档案管理体制的不足。

二、美国国家档案管理机构的设置

联邦政府各机关的档案于1800年定都华盛顿前存留数量不多, 定都后数量虽显著增多, 但因各机关自存,管理不善,天灾人祸,损失严重。仅1800年和1801年的两次大火就烧掉了财政部、陆军部和国务院的许多档案。总统在任期内形成的档案自第一任总统G·华盛顿起,就作为私有财产而于离任后带走并任意处理。

档案的损失和任意占有引起了历史学者的关注。他们促使国会于1810年建立一个专门委员会,调查和统计联邦政府各机关的档案,并建议政府采取措施预防火灾。后因1814年英军入侵,火烧华盛顿而未见成效。1877年,又成立一个总统委员会, 专门调查公务档案的保管状况。R·B·海斯总统根据调查情况在1878年和1879年的咨文中提出建立国家档案馆, 但未能实现。1895年,美国历史协会发起成立历史手稿委员会。1899年,又成立了公共档案委员会,力图担负起指导、促进、协调和规划历史档案、手稿和现行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的责任。由于他们的积极活动,国会于1913年委托一批学者研究欧洲各国经验,促成建立国家档案馆,但又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而夭折。在此期间美国已由13个州扩展到50个州,各州档案管理十分混乱,有的州把档案随意堆放在办公室;有的由秘书保管;有的交州历史协会或州图书馆;有的散落在民间, 而许多重要档案被离任州长或其他官员带走。在历史手稿委员会和公共档案委员会的推动下,许多州政府着手组建专门的档案保管机构。州档案工作尽管管理体制不统一,保管形式多样,却领先于联邦政府的档案建设。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历史协会、公共档案委员会及学术界发表许多论著,介绍地方档案的收集和保管情况, 掀起了要求建立国家档案馆的运动。美国国会终于在1926年通过拨款建造国家档案馆的决议案,1933年美国国家档案馆动工,1935年完工交付使用。1934年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档案专门法令———F·D·罗斯福总统签署的《关于建立国家档案馆的法令》获得批准,从而宣布了美国国家档案馆的诞生。随着政府职能扩张及机关文件日益庞大,原由美国国家档案馆统筹全国档案管理的角色,于1949年成立美国国家档案和文件服务处,隶属于联邦总务署,负责全国档案管理督导作用。1984年,美国国家档案暨文件服务处改名为美国国家档案暨文件署,简称NARA。

三、美国档案机构的职能

美国国家机构主要有联邦档案机构和非联邦档案机构两类。

1. 联邦档案机构是由联邦政府提供资金支持的非营利性档案机构。

其中主要包括国家档案和文件署、国家档案馆及其地区分馆、联邦文件中心和总统图书馆。

美国国家档案和文件署是美国联邦政府机构中设立的独立局(署)之一,它的主要职责是制定管理联邦政府档案文件的指导方针和工作程序,指导并监督各个联邦政府机构的文件管理;制定标准文件保管期限表,督促各政府机构向联邦文件中心移交半现行文件;确保有永久价值和历史价值的文件进馆保存,由国家档案馆负责整理、编目和保管工作,并向公众提供利用;出版法律、法令、总统文件等。该属下设10个内部职能机构,分别是署长办公室、行政事务办公室、联邦文件中心部、联邦登录部、文件管理部、国家档案馆、总统图书馆部、公共计划部、文件保护部、国家历史出版物与文件委员会。

美国国家档案馆是根据1934年罗斯福签署的《关于建立国家档案馆的法令》成立的,其任务是管理联邦政府各机关的档案。根据法令的规定,国家档案馆最初是联邦政府系统中的一个独立机构,直至1949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成立了国家档案与文件局(1984年改名为国家档案与文件署)后,国家档案馆成为其内部机构之一,由国家档案馆司负责领导,包括国家档案馆一馆和国家档案馆二馆。国家档案馆一馆位于华盛顿特区市区内,现典藏有独立宣言以及国会、联邦法院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军事档案,提供的档案应用服务事项,还包括协助族谱研究。此外,还保存有关美国印第安人、经济大萧条时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紧急事务的政府档案。国家档案馆二馆位于马里兰州学院郡,是NARA于1993年兴建完成。该馆现典藏所有特殊档案,包括动态、静态图片、有声影像、建筑蓝图、航照图片及电子资料等,并且还保存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军事档案。

联邦文件中心是为联邦机构服务的半现行文件保管机构。全美国一共有十五个联邦文件中心,其中有两个是全国性的,包括华盛顿国家文件中心和圣路易斯国家人事文件中心。另外十三个地区性联邦文件中心分别设在波士顿、纽约、费城、芝加哥等城市。联邦文件中心以其低廉的收费、快捷的服务和有效的处置等优势,为联邦机构提供经济安全的文件保管场所和高效便捷的利用服务。

总统图书馆是集档案馆、图书馆与博物馆功能于一身的特殊档案机构,它既是档案馆,又是纪念馆,既保存总统的档案文件,又收藏总统接受的赠品、个人物品、图书、艺术品以及货币、邮票等各种收藏品,因此,它实际上是一个集中保管总统档案文件和其他历史资料并提供服务的场所。自1940年第一个罗斯福总统图书馆起,目前美国已有13个总统图书馆。

2. 美国的非联邦档案机构不受国家档案与文件署的领导和管辖,《联邦文件管理法》对他们没有法律约束力。

他们自成体系,档案管理各具特色。主要包括各州和地方政府设立的档案馆和文件中心,还有大学、教会、私人企业等设立的档案馆和文件中心。其中,州档案馆和大学档案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美国各州形成的时间和历史背景差异很大,加上他们都制定有各自的宪法,因此各州档案机构的性质、隶属关系和职能都各不相同。美国的大学大多设立档案馆,其馆藏档案各有侧重,各为其用。此外,美国还有一些商业性档案机构,主要是私人创办的营利性公司、企业或个人提供现代化的文件和档案存储设施和管理服务,包括商业性档案馆和商业性文件中心。目前,美国商业性档案机构有上百个,著名的有国内必要文件中心、男方必要文件中心、底特律文件中心等。

20世纪30年代之前,美国各类型的档案机构多按《杜威十进分类法》分类管理档案。国家档案馆成立后逐渐改用了来源原则,把所有档案按文件组合、分组合、系列、案卷序列归类整理,组卷装盒,上架保管。对无特殊限制的档案,满30年向社会开放,为公众查用。

美国至今没有专门档案专业教育,只在大学相关系科开设季度性档案课程,由图书馆学、历史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选修,随意性很大。档案学术研究由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负责协调和组织。主要学术园地是《美国档案工作者》。70年代开始组织编写和出版了一套档案专著和系列丛书。此外,一些美国档案学者还出版了个人研究成果(见T·R·谢伦伯格、E·波兹奈尔)。联邦的和非联邦的档案机构、档案学术团体、档案工作者个人都可参加国际档案活动。联邦政府档案部门是国际档案理事会的甲类会员,代表美国参加国际交往。各州、县、市及公私企事业的档案机构、个人也可申请参加国际档案理事会,从事国际档案活动或出国考察,这都体现了美国档案事业发展的特点。

参考文献

[1]黄霄羽.外国档案事业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2]杜月.外国档案管理[M].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5.

[3]王岚.中美档案利用工作比较[J].档案学研究, 1996 (S1) .

技术机构固定资产管理探讨 篇10

一、技术机构固定资产的特点及管理现状

技术机构是以产品质量检验和计量检定测试为主要业务活动的事业单位, 单位的固定资产占单位总资产的比重较大, 而除了房屋构建物外专业检测设备, 所占固定资产比重又是最大的, 因此对专业设备的管理成为技术机构管理固定资产的核心内容。技术机构的固定资产具有下列特点。

(1) 固定资产的种类繁多, 专业性极强。技术机构的固定资产按大类分有房屋及辅助设施、专业设备、办公设备、、交通工具、其他固定资产。而专业设备具有数量多, 门类杂, 专业性强的特点。各专用设备主要用于产品质量检验和计量检定检测, 各专用检测设备涉及各个领域。用于产品质量检测的设备涉及食品、化工、纺织、建材、信电等领域;用于计量检定检测的设备涉及力学、长度、热工、流量、医疗等领域。一般非项目人员对专业设备的性能不太了解, 各专用设备性能差别很大。

(2) 用于产品质量检验的进口的精密检测仪器数量多价值大, 且专业设备的使用成本较高。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和技术机构的快速发展, 近几年进口大量专用检测设备。进口检验分析仪器使用成本很高, 除了检测设备自身价值高外, 设备日常维护维修费用和消耗材料的金额也很大。另外, 由于专用检测设备的单一性, 在国内通常只有一家维 (护) 修单位, 专业设备耗材供应商也很少, 专用设备的修理价格和耗材的价格, 通常由对方确定, 单位基本没有议价的可能。

(3) 固定资产规模不断扩大, 精密检测仪器的不断增加, 而各级管理人员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却没有跟上固定资产规模扩张的步伐, 重资产投入轻资产管理现象比较普遍。尽管近几年陆续出台了国有资产使用管理办法等文件, 但执行上还没有到位, 从相关部门领导到具体管理人员还没有切实负起该应有责任, 固定资产在管理上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二、技术机构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 单位部分专业设备使用效率不高, 闲置金额较大。分析其原因:预算编制时间紧, 购置时前期调研不够充分、细致、审核程序不够到位、审批不够严谨。这些问题已经积累了好多年, 单位领导现已经意识到问题严重性, 但真正要解决一个问题, 需要各级管理人员增强责任意识和在管理机制上下功夫。另外, 有时购置设备仅为开发一个新检测项目, 待检测项目建标后, 由于检测任务没有相应配套需求, 专用设备使用效率低也就自然而然低了。

(2) 购置固定资产招标评标时, 资产管理部门没有起到资产管理部门监管职责。资产管理部门采购人在政府采购预算执行时, 对部门提出的固定资产具体性能和参数的需求, 基本上听从专业设备使用部门的意见, 由于单位在讨论固定资产预算项目时, 使用部门并未将专业设备性能和参数需求编制得很详细, 一方面使资产管理部门无法实施已批准的预算计划, 即只能听从使用部门意见, 另一方面也容易给供应商和使用部门人员提供串标的可能性。

(3) 专业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主要以使用部门负责, 管理部门对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尚没有起到巡查、监管职责。专业设备的维修, 通常是以部门使用人提出理由, 经过资产管理部门审核和领导审批后, 由使用人与设备厂家直接联系, 签订维修合同或协议。管理部门人员尚未对专业设备维修进行必要的监管, 目前只能起到备案登记作用。

(4) 固定资产管理尚未完全纳入单位内部考核中。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 固定资产的需求只要各部门提出申请就可以满足。固定资产投入的资金大小, 以及专用设备投入后日常使用耗材价值的大小, 各部门一般不会认真仔细考虑。尽管单位对固定资产购置预算编制经过了一定的审核和审批程序, 如, 由院科技技术委员会对预算项目进行一定的讨论和评估, 但是对购置的固定资产, 可能给单位带来哪些社会、经济效益, 多少年可以收回成本, 基本上以需求部门上报的可行性报告为主, 目前尚未有一个管理部门人员作一些调查核实工作。固定资产重投入轻管理现象比较普遍。

三、应对策略和措施

1. 增强管理意识

提高各级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转变对固定资产管理“重投入轻管理”的观念。要加强对各级人员责任意识考核, 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 不仅是对国有资产的负责, 也是对单位和个人负责。要建立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追究制度。

2. 建立固定资产管理体系

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的各级责任制, 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固定资产的管理职责。将固定资产从购买、验收、使用 (转移) 、维护 (维修) 、处置等各资产管理环节流程中的每一个岗位都有人管, 都有人负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将固定资产管理岗位确定为单位的关键岗位, 并将固定资产管理岗位的职责在人员岗位说明书中详细说明。

3. 强化对固定资产的会计系统控制

运用会计系统控制手段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一是在财务部内部分设会计核算岗和固定资产资产管理岗, 分别对固定资产进行账务核算管理;二是建立货物保证金制度。把当年已办理支出手续, 但资产尚未到达验收的设备, 一律收取货物保证金。一方面对已执行预算支出的资金降低了风险, 另一方面对设备到达验收的进度进行实时掌控。财务部门对已验收入库的固定资产及时办理固定资产登账, 并与资产管理部门进行固定资产实物账核对。

4. 加强对固定资产的预算控制

强化对固定资产预算的有效控制, 包括对固定资产预算编制控制、预算执行控制、预算调整控制、预算执行结果考核的控制, 其中最核心的部分是预算编制的控制。固定资产的预算编制即是固定资产管理的起点, 也是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目标的终点, 它直接关系到固定资产能否有效发挥作用。

技术机构固定资产年度购置计划应根据单位的发展规划, 以及单位的财力的可能, 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 购置项目要经过院科技委员会或外聘机构专家的评审, 经过充分论证后来确定。在编制固定资产预算时应对该项目具体配置要求和性能参数全部阐述清楚, 采购时不能另搞一套。固定资产的预算经院班子集体讨论后上报后一般不能改动, 若发生特殊情况, 需调整须重新走审核、审批程序。对经人大已批复的预算, 任何个人无权改变预算, 确需调整预算, 必须走市财政预算调整审批程序, 经批准后方可调整。鉴于预算项目的可行性分析论证的时间要求以及财政预算的刚性要求, 单位应早一年安排固定资产购置的计划, 让固定资产的预算编制有足够的时间, 使固定资产预算编制得科学、精细、周全。同时要将预算执行的结果情况列入部门年度考核。

5. 做好固定资产日常维护控制

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对固定资产日常维护维修进行监管, 虽然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和人员负责对资产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但资产管理部门不能免除对资产日常维护维修的监管职责。资产管理部门应针对设备使用状况, 制定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 并对设备维修参与与设备厂家进行谈判, 对维修合同负责拟定条款, 经管理部门负责人确认后, 报分管院长审核, 报分管财务的院长审批。如维修费用金额较大, 已达到政府采购的限额标准的, 要经过政府采购招标程序, 低于政府采购限额标准的, 也要符合单位采购管理办法。

6. 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的考核评价机制

上一篇:支付清算市场下一篇:转型升级战略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