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自觉性

2024-06-20

学习自觉性(精选十篇)

学习自觉性 篇1

一、用合适的目标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爬山的故事是这样的:先根据学生的体力情况让他爬个小土坡, 成功后再让他爬个更高一点的山, 一点儿一点儿提高, 一下子目标太高, 学生爬不上去;目标太低, 学生很容易就完成了, 也会没有兴趣。所以我们给学生的这个目标不要过高、过多, 要让孩子们通过努力能够达到。这样既能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又能激发孩子极大的学习热情, 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学习的兴趣, 就能保证学习的长久动力。

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我会定一些相对较切实的目标, 让孩子们在这些目标的指引下自主完成复习任务;在上课中我常用问题式教学法,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比如教学《圆柱体的表面积》这一课时, 预习时我提的问题是: (1) 表面积指的是什么? (2) 圆柱体的表面积分为几部分, 各部分怎样计算?而在上课时, 我围绕预习的问题叫学生小组内讨论再汇报, 老师只是用模型 (圆柱体分解成平面图形) 引导学生思考, 让学生自己完成公式推导, 并应用到其它实践。

二、用合适的时间教学, 较多的时间自学和作业, 该休息的时间一分钟也不占

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老师为了提高学习成绩, 简直是没有了下课, 没有了音体美, 一股劲的讲解练习, 总是婆口苦心地把知识一遍又一遍尽可能多地讲给学生;也看到有些家长, 过分强迫孩子学习, 学了语文学数学, 学了声乐学钢琴, 学了舞蹈学武术, 孩子几乎没有娱乐的时间。这样孩子不但不会对学习产生兴趣, 反而会产生厌烦的情绪, 认为学习枯燥, 生活枯燥, 对一切都提不起精神, 到那时, 再想教育谈何容易呀!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在我的教学中非常注意自已的备课, 备学生情况, 备教材重难点, 备重难点的突破;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教学情境,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便学会了知识, 而不是硬性灌输、机械重复。每节课老师讲解的时间都比较少, 较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觉学习。下课更是按铃声提示准时下课, 因为下课铃只要一响, 学生的心便已经飞到了教室外, 还有教室外比较嘈杂, 学生根本不会用心学习。我非常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也相信各学科之间的互相配合和互相促进, 所以都不去侵占其它学科的教学时间。

三、用合适的榜样进行监督引导

小学生年龄小, 身体心理都还极不成熟, 所有的习惯都在培养过程中, 难免会有反复情况出现。我们要及时地提醒孩子, 坚持耐心、细心的做事原则, 帮助孩子发现问题、鼓励孩子去解决问题。

学习有关文件增强学习教育自觉性 篇2

大荔县荔东小学:党秀丽

中央印发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方案。从党和国家全局的高度,深度阐明了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总体目标、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突出强调各级党组织应履行的主体责任,为开展学习教育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总书记重要指示与中央精神和国资委党委的部署要求,增强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总书记指示与中央精神和国资委党委部署要求,是开展好学习教育的基本前提,关键是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着力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上下功夫。要坚决克服“学不学无所谓”的应付心态、“事务忙坐不住”的浮躁心态,做到沉下心、坐下来、认真学、反复悟,努力学深悟透,准确把握开展学习教育的时代背景、深刻内涵、基本遵循和实践要求,增强自觉践行的原动力。一要坚持原原本本学。只有真正读懂了原文,悟透了原理,努力做到吃透吃准、了然于胸,确保学懂弄通;二要坚持融会贯通学。把中央关于这次学习教育的精神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结合起来学;把中央关于这次学习教育的要求与中央对推动石油和化工行业结构性改革的有关要求结合起来学,用联系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进一步深刻理解、准确把握这次学习教育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三要坚持结合实际学。通过深入系统学习,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搞好学习教育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和国资委党委的部署要求上来。

二、充分认识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之后,深化党内教育的又一重要部署,也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全体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活动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我们要全面准确把握中央精神,深刻认识学习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重要部署。

从联合会系统看,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的落实还不够到位,党建工作弱化的问题仍然存在,在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反对“四风”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要通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严肃的态度、严抓的韧劲,步步深入、环环相扣,把党风廉政建设持续开展下去,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果巩固发展下去,做到真管真严、长管长严,为推进行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二)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实践。

解决思想问题,则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在经常性教育上下功夫。要通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立足于抓常、抓细、抓长,把思想政治建设融入日常的党内政治生活中,着力从根本上解决思想上存在的问题,使全体党员都能够坚定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推动管党治党工作向基层延伸的重要举措。

通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在基层落地生根,落实到每名党员、落实到每个支部,让党的每一个细胞都健康起来、每一个组织都坚强起来,为推动我国由石油和化学工业大国向强国跨越提供有力支撑。

三、全面贯彻中央精神和国资委党委部署要求,扎实推动联合会系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开展

按照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与中央精神和国资委党委部署安排,联合会党委结合实际,制定了联合会系统具体实施方案。各级党组织要紧密结合行业改革发展实际,创造性地抓好贯彻落实。

(一)要夯实“学”这个基础,切实加强理论武装,统一思想行动。

“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就全体党员来说,学党章党规,就是要通读熟读党章,通读熟读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深入领会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奋斗目标、组织原则、优良作风,领会党员的条件和义务、权利、行为规范,进一步明确做合格党员的标准,提升尊崇党章党规、敬畏党章党规、遵守党章党规的思想自觉。学系列讲话,主要是把握好“三个基本”,即学习领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基本精神,学习领会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基本内容,理解掌握增强党性修养、践行宗旨观念、涵养道德品格等基本要求。要坚持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切实用讲话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刻把握新形势下党员的职责使命。

(二)要抓住“做”这个关键,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做到“四讲四有”。

以学促做、知行合一,做合格的共产党员,是这次学习教育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做合格党员,最根本的是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四个意识”集中体现了根本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要求,是检验党员素养的试金石。

(三)要强化问题导向,切实带着问题学,针对问题改。

解决问题是检验学习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志。各级党组织要以解决问题为牵引来开展学习教育,坚持边学边改、立行立改,注重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问题整改相衔接,与巡视反馈的突出问题整改相结合,使解决问题前后衔接、接续推进。对于领导干部不作为的问题,要科学准确地分析问题表现和成因,分类施策、加以解决。对不愿为、不想为、缺乏担当的,要加强教育引导,提升思想觉悟;对不会为、不善为、不适应新的形势要求的,要加强教育培训,提升能力素质;对胡乱作为、违法乱纪的,要严肃法纪、严肃处理。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效

按照中央精神和国资委党委要求,联合会党委结合实际,研究决定联合会系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由党委统一领导。各级党委负责本单位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一定要认真贯彻好中央精神和国资委党委要求,切实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抓好、抓实、抓长、抓出成效。

(一)要认真履行主体责任。

联合会系统各级党组织是开展“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的责任主体。要加强组织领导,结合实际制定学习教育具体实施方案,每个党支部都要结合实际,对学习教育作出具体安排。要强化组织保障,切实搞好统筹谋划和组织协调,及时研究解决学习教育中的问题,确保学习教育有人抓、有人管;要认真开展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摸清失联党员、“口袋”党员情况,理顺党员组织关系,努力使每名党员都纳入党组织有效管理,参加学习教育;要举办学习教育培训班,对党委书记、组织委员等党务骨干进行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开展学习教育的工作方法,明确工作要求,不断提高学习教育的质量。要加强督促指导把关,采取听取汇报、专项调研、参加学习讨论、列席组织生活会等方式进行指导,深入了解学习教育开展情况和实际效果,及时总结推广新鲜经验,及时发现和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今年的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要把组织开展学习教育情况作为考评的首要内容,对那些组织不力、问题较多的,要批评教育、实行问责。

(二)要充分发挥领导带头作用。

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层层示范、层层带动,形成上行下效、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各级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要把责任意识树起来,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职责,对工作方案亲自审定,对重要任务亲自部署,对学习教育中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从严从实抓好学习教育,不当“甩手掌柜”。作为各级党组织书记,不但要管好干部、带好班子,还要管好党员、带好队伍,及时了解党员在想什么做什么,摸清基层党组织、党员队伍存在哪些问题,掌握抓党员队伍建设的方法和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学在前、做在前,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不能搞“灯下黑”、搞“手电筒照人不照己”;严格执行双重组织生活等党内生活的各项制度,作为普通党员到所在支部去与同志们一起学习交流,带头参加学习讨论,带头谈体会、讲党课、作报告,带头参加组织生活会、接受民主评议,带头履职尽责、立足岗位作贡献,发挥好引领示范作用,推动学习教育扎实有效开展。

(三)要切实加强分类指导。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面向全体党员,联合会系统各单位具体情况千差万别,这就要求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开展教育,不搞“一刀切”,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坚持区分层次、分类指导。要根据各单位党组织的不同特点,联系不同群体党员的实际情况,把学习教育的任务具体化、精准化。要给基层党组织留出余地和空间,越到基层,差异越大,越要调动好基层单位的主动性创造性。要引导基层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方式、学习重点、学习计划,防止把基层的手脚束缚住,防止照抄照搬。要针对不同类型党员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要,提供适合的学习材料,提供时间、场地、经费等必要保障,确保学习教育顺利推进。要引导基层党组织针对党员多样化学习需求,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开展学习教育,引导党员互动交流,不断扩大学习覆盖面,提升学习教育效果。

(四)要做到两手抓、两促进。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全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联合会系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各级党组织要坚持围绕建设石油和化学工业强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来推进这次学习教育,要认真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抓好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建设行业重大创新平台、推动行业绿色安全发展、促进行业平稳运行和“一带一路”走出去战略等各项重点工作,推动行业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当前,推进行业“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繁重,这就要求必须学会“弹钢琴”,把抓好学习教育与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结合起来,落实完成好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各项任务,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一方面要全力推进行业结构性改革各项工作,另一方面要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

学习有关文件增强学习教育自觉性

大荔县荔东小学:王丽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党员要不断学习、善于学习,这是适应能力时代发展变化,加强党员党性修养,提高党员素质的需要。总部前期开展的《建设学习型党委机关,争做学习型领导干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各级干部必须把学习当成一种精神追求,做到学以立德、学以长智,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化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

一、要真正使学习意识在党员干部头脑中深深扎根,就必须在端正思想认识上求深化总部首长指出,学习是建设现代化武装警察力量的需要、是不断提高领导干部思想政治水平和能力素质的需要。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精细,物理使人深沉,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当前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空前加快,不断改变关我们的生存环境、生存空间和生存方式,有许多新情况需要掌握,有许多新知识需要学习,有许多新领域需要探索。在这种新形式下,学习已不再是一种手段,而是一个人一生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生命和必需、生存的必需、发展的必需。但是,也确有不少人把学习看成一项软任务,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有的认为学习不学习照样干好工作,满足于已有的文凭、学历,或过分看重自己的工作经验;有的刚因忙于日常工作性工作,对学习重视不够。

二、要真正使学习内容与部队实践紧密结合,就必须在勤奋学习上下功夫中华民族倡导的“读书修德、以德崇廉”,就是要坚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养成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氛围,要多读书、读好书,通过学习实践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醒的目的,在学习中提升道德修养和人格修养,以人格支撑“官”德,以人品提升“官”品。首先,要多读马列的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切实把先进的思想、科学的理论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力量和锐利的思想武器,树立坚定的信念,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正确的方向,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切实做到立场坚定,方向明确,观点鲜明,纪律严格,坚定不移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其次,要多读修身的书,用高尚品质塑造自己的形象。“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三、要真正使学习成效在推动部队建设上取得新成效,就必须在转化实践上谋发展实践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又是一切知识的归宿。不经过实践这个环节,再刻苦学习和努力思考都是靠不住的。我们要把实践作为提高自己的最好课堂,坚持急难险重任务往前靠,把组织一次大项活动,作为提高组织直辖市协调能力、培养严谨扎实作风的过程,把解决一个棘手问题,作为提高政策水平、积累办事经验的过程,把每一次到基层蹲点调研,作为向官兵学习,开阔视野的过程,在学习和实践中提高组织部队遂行多样化任务的能力和领导部队科学发展的能力。英国翻译家诺思说:“读书很多而行动很少的人,就像是一口钟:它发出的鸣响,召唤别人,自己却从来不走进教堂。”思考的过程就是转化科研部、深化知识、提高本领的过程,拿破仑新曾说,世界上和两种东西最的力量,一是剑,二是思想,而思想比剑更有力量。其实的火化源于其知识厚度和长期思考的灵感迸发。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就是要对书本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消化和加工,摒弃无益的,吸取有用的,就是要带着问题学,通过学习,开启思维,消除疑惑,破解难题,就是要对实际问题进行理性思考,不断寻求在更高起点上推进各项工作和建设的思考方法。只有这样,学习才能达到失去工作的目的。面对建设现代化武警的新任务,面对信息化时代环境、市场社会环境、转型期警营环境、多样化文化环境,我们只有努力学习、勤于思考,努力使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与时代合拍同步、与形势发展脉搏、与官兵期待相符,才能用新视角审视新情况,用新思路研究新问题,用新举措推动部队新发展。观念的落后是最可怕的落后,观念的转变是最根本的转变。解放思想的关键是要使思想观念跟上形势发展的要求,做到与时俱进。建设现代化武警的新要求,迫切要求各级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思路定准了,工作才有目标,行动才有方向,在实践中才会有的放矢,产生最大效益。我认为,一方面,要在不断学习中确立新观念。启动思想解放的征程,学习是不竭的动力。

驾驭解放思想的法宝,需要我们对知识有一颗渴求之心。知识的内涵越大,触及的外延越广,学习越加深入,越会发现无知的领域原来那么广阔。要学好党的创新理论,只有掌握了党的创新理论,才能产生创新观念,激发创新动力,推动创新发展。另一方面,要在不断实践中摒弃旧观念。学习实践越深入,思想就要越解放;思想有多远,路才能走多远。形势在发展,今天的新观念,明天就可能成为落伍的、过时的观念。因此,不仅要与时俱进地学习新理论,还要结合工作实践,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使各项工作有新思路、新举措,不断开创部队建设的新局面。

坚定信念增强规矩意识

大荔县荔东小学:王丽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忠诚,是一种品格、一种信仰,也是一种作风养成。对党忠诚,是每个党员入党宣誓时的庄严承诺。忠诚,是共产党人最为可贵的政治品格,是衡量纪检监察干部政治是否合格的根本标准。王岐山同志多次强调,对党忠诚是对纪检监察干部最根本的政治要求。

对党忠诚,就要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理论自觉。我们共产党人所讲的对党绝对忠诚,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基础上的理性忠诚。只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了,对党绝对忠诚才能有可靠的基础,才能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如果理想信念不坚定,遇到一点风雨就动摇,那尽管平时表面上看着忠诚,但最终也是靠不住的。

对党忠诚,就要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特别是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语焉不详、闪烁其辞,更不能嘴上说遵守,行动上另搞一套。必须坚决维护党的权威,维护党的团结,遵循组织程序,服从组织决定,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报党报国。牢固树立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将敬畏法律、敬畏党纪,尊法治守纪律讲规矩作为从政之绳、工作之纲、人生之镜,确保权力行使不偏向、不越轨、不出格。

对党忠诚,就要坚决服从党的组织。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增强组织观念和规则意识,相信依靠组织、服从接受组织安排、不拉帮结派。强化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忽视小我成就大我,时时以大局为重。

对党忠诚,就要在现实环境中磨练党性,经受考验。忠诚是思想理念问题,更是行动实践问题。“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这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不能此时忠诚而彼时动摇,不能形势好时忠诚而形势严峻时摇摆,不能有条件的忠诚甚至伪忠诚乃至背叛。

培养学生高中生物学习的自觉性 篇3

关键词:高中生物 自觉性

高中生物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学好这门课程,不论是应对升学压力,还是将来继续从事生物科研工作,都有重要意义。然而,要想学好生物课程,除了教师的引导之外,学生学习生物的自觉性也是关键,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那么,作为一线的高中生物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生物学习的自觉性呢?经过多年实践,笔者认为教师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语云:“以兴趣始,以毅力终。”这是学习的至高境界。初次接触一件事情,人们会对其产生强烈的兴趣,而这份兴趣就是人们之后持续不断钻研的前提条件。要想学生学好生物,教师就应激发学生生物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觉得“生物是有趣的,学习生物有趣,学好生物更有趣”。

生物是有趣的。生物是一门由经验主义出发,广泛研究生命的自然科学,它包括生命的起源、演化、分布、构造、发育、功能、行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以及生物分类学等,它的这种属性决定了其与人类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教学第一堂生物课时,笔者并不急于讲解教材内容,而是以人为例证,向学生设问:“人类的祖先从何而来?”“欧亚非人口为何会有巨大差别?”“人类活动如何影响自然环境?”让学生对这门与自身相关的课程产生联想,诱发学生学习生物的期待感。

学习生物是有趣的。很多学生反映,生物课程有大量需要背诵的内容,非常枯燥乏味。如区分“支原体与衣原体”,支原体无细胞壁,衣原体有细胞壁,但学生很容易混淆两者。其实,学生可以这样记忆:衣原体就像穿了一件衣服,所以有细胞壁;而支原体像一个支架,空落落的,所以没有细胞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教授一些有趣的方法给学生。这样,学生不仅能学得好,还能学得有趣。

学好生物更有趣。许多生物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如血型这一概念。一个人车祸受伤,失血严重,怎么办?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输血,但是假如失血者的血型是A型,而献血者的血型是B型,这两者能构成受供关系吗?学习了生物知识,学生就能知道答案是否定的。由此可见,学好生物是有趣的,教师应更多地把生物知识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在高中阶段,很多学生是因为喜欢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而努力学习该课程的。实际上,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有效培养学生生物学习的自觉性。

1.关爱学生

只要学生认真听课,勤于记忆,学好高中生物这门课程并不难。因此,教师应摘除有色眼镜,给予每一位学生宽厚温润的师爱,让学生喜欢教师,从而努力学习生物。

2.鼓励学生

自觉性的养成与教师的鼓励关系重大,即学生学习进步了,教师应当给予表扬;学生学习退步了,教师应当给予鼓励。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笔者曾经教过一位学生,刚开始时,他对学习并不上心,但他喜欢运动,于是笔者抓住了学生这个特点,通过不断地交流与鼓励,并身体力行与学生共同锻炼,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激发了他生物学习的热情。

3.支持学生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学生自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尊敬师长。这有利有弊,一方面,学生对教师尊敬有礼;另一方面,学生对教师除了尊敬之外,还有畏惧。这样一种不对等的师生关系,不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破除传统的力量,平等师生间的地位,是教师需要身体力行的一件事情,教师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都应有原则地支持学生,与学生亦师亦友,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自觉性。

正如陶行知老先生说过的:“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所知的交给学生。”

在教育教学行动中自觉学习 篇4

谁也不能指望一次职前的专业教育, 就能满足一名教师几十年生涯的全部专业需要。因此, 教师的在职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当前, 中小学教师在职学习大都以进修或是培训的形式展开, 可很多教师仅仅是为了得到形式上的认可, 不见得获得真正的成长。更糟糕的是, 这些学习往往与教师的教学实践相脱节, 不能满足教师的需求。

要改变这一现状, 一种合理的做法是, 将教师视为学习者, 结合成人的学习特点, 以“学习者的学习”的眼光, 去重新审视他们的研修与培训, 让他们走向在教育教学行动中的自觉学习。

教师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职业, 教师的职业特点, 决定了教师知识能力的提升是依赖于具体的教学情境的, 不能离开实践体验。教师的专业知识唯有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 才能被激活, 成为真正有用的知识。同时, 教师的专业知识只有在基于教学现场的知觉、体验和领悟中, 不断被“重塑”, 才会成为一种超越技巧的实践智慧。

与学生相比, 教师作为成人学习者, 他们都是带着个人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工作经验进入学习的。这些经验既是成人自己学习的基础, 也是他们和其他成人学习者相互交流与学习的资源。因此, 经验学习是教师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丰富的经验可以帮助一个人形成有意义的知识, 然而, 个人的经验愈丰富, 往往就愈不容易改变既有的观念, 也不容易吸收他人的经验与观念, 不能保证产生越来越多的有效学习, 保证工作都能够得到改善。

所以, 专业发展需要的是自觉的经验性学习。这种自觉主要是教师的经验反思与重建。这一学习是通过行为跟进实现的。

行为跟进指的是, 由集体讨论或个人反思形成设想、方案等, 在自己的建构性思考基础上, 再来实践一次, 即再做一遍。这时的做绝非是简单的做, 而是教师深思熟虑之后的有意识的做, 体现了知行合一的认知方式, 由此可以达到“即知即行、知而能行、行而后知”的境界。

多元的、主动的探索性实践是教师在行动中学习, 获得发展的有效途径。

首先是这种探索性实践有着丰富的内涵, 关涉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 体现着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当然这种创造不一定是前无古人的完全创新, 而是对于教师个人来说的全新尝试;这种创造还意味着打破常规, 寻找与众不同的、超乎常规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

更重要的是, 教师的这种探索一定要指向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直接目标是为了改进工作。但它带给教师的, 却是清晰行为背后的理论, 即不仅知道怎样做, 而且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是好的。

如何提高学习自觉性 篇5

建议一 激发孩子对知识的渴求

如果一个孩子对知识没有兴趣,他是绝对不可能主动地去学习的。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应该注意有目的地进行提问引导,创设一定的情景,引起孩子对知识的渴求,从而唤起他们的自学意识。

孩子对学习有了兴趣,才会有主动去寻求知识的动力。父母在早期的家庭教育中应该注意激发孩子对知识的渴求,例如给孩子创设疑问或者故事情景,让孩子真正乐于学习和思考。

建议二 教孩子掌握基础的学习技巧

学习技巧是提高孩子自学能力的有力武器。如果孩子不懂得如何学习,即使他有自学的兴趣和动力,也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学习技巧可以引导孩子自主、自觉地学习,帮助他们提高自学能力。

芷巧是个初三年级的女孩,她的自学能力非常强。她的妈妈一直很注重培养她基础的学习技巧,因为她认为孩子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技巧,才能真正学会自学。

芷巧刚上小学的时候,妈妈就指导她运用多感官学习法来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芷巧利用这种学习技巧学习起来特别轻松、愉快,于是她慢慢喜欢上了学习,自学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父母应该多了解一些常见的学习技巧,有意识地在指导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渗透进去,让孩子不知不觉地掌握高效的学习技巧,激发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同时,父母还应该指导孩子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学习技巧,不要刻舟求剑,只固定用一种学习技巧。

建议三 教孩子学会使用工具书

工具书是孩子自学的好帮手,因此,父母应该及时教孩子学会使用工具书。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懂的字、词,如果他们懂得使用工具书,学习过程就会变得轻松、简单许多。

水香10岁的时候,妈妈给她买了一本《新华字典》,并认真地对她说:“以后,遇到没学过的字或者词,先在这本字典里找。如果找不到,再来问爸爸妈妈,知道吗?”

水香点了点头。随后,妈妈又开始告诉她如何使用字典。

妈妈翻开字典,说:“你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查找你需要的字,第一种是通过拼音,第二种就是通过部首检字表。如果你想知道一个字怎么读,那么就可以用第二种方法;如果你想知道一个字的含义而你已经知道它的拼音,那么两种方法都可以用。”

从那以后,水香再也没有拿着书本跑到厨房去问妈妈这样的问题:“这个字怎么组词啊?这个字怎么读啊?”显然,她已经拥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父母应该及早教会孩子使用工具书,因为当孩子学会使用工具书后,自学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建议四 帮孩子克服懒于自学的思想

现在的孩子多少都有点依赖心理,不想自己学习,总希望有人能够直接给出答案。这样懒于自学的思想,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过,父母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帮助他们克服这些不健康的思想,培养他们良好的自学习惯。

父母可以多给孩子讲一些名人自学的故事,让孩子克服懒于自学的思想,养成积极、主动地自学知识的能力。

建议五 检查督促,让孩子的自学成为习惯

对于孩子自觉学习的行为,父母应该多加鼓励,并慢慢促使其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孩子的心智和学习能力都还不太成熟,因此,父母应该主动地检查孩子的自学效果,并且给孩子提出适当的建议和意见,以使他们的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唤醒自觉意识 激发学习动力 篇6

如何让班主任成为班级建设的引领者?答案是目标带动,激发潜力。

班主任的成长目标分为两方面,一是自身的发展目标,二是班级建设(学生成长)目标,即班主任成长的五层阶梯和班级建设的五层境界。因为只有师生共同成长,大家才能和谐发展。

因此,学校搭建了让班主任走向专业化的五层阶梯:第一阶梯:阳光心态;第二阶梯:案例学习;第三阶梯:自觉反思;第四阶梯:系统思考,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用整体思维去规划班级建设,把班级建设成学习型组织,由此实现教育目标;第五阶梯:自我培养。同时,我们把华东师大李伟胜《班级管理》中提到的班级建设的五层境界作为班级和学生的发展目标,即维持班级生活秩序、形成集体学习氛围、形成班级凝聚力、培养自主活动能力、提升精神生命质量。“五层境界”最终体现的是班级教育价值提升。

基于对以上目标的理解,学校设置了6类18项班主任培训课程,进而梳理出队伍建设的流程图:实态调研→工具支持→思维转化→境界提升。

实态调研。每学期至少进行三次。这样持续的阶段调研源于我们认为无论管理还是教育,都要学会发现和管理对方的需要(学生及班主任需要)。

工具支持。解决问题不能只从技能开始,我们是从工具的开发进而对问题的解决进行支持,这个过程需要系统思考,从整体看局部,通过现象看本质。

思维转化。要成长为文化型和生命型班主任,工作中要学会思维转化,学会对一类问题进行系列化和深刻性的追踪。追踪调研和问题归类成为思维转化的途径之一。例如:一次研討会梳理出班主任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工作的切入点及导向性的语言:班主任工作简单地说就两件事,管理行为和思想引导。中等程度的学生易规范,“两头”的学生更要通过引导和思想来规范。在探寻教育规律的过程中,引领班主任从处理日常问题转变为追寻本质问题,进而调整班主任思维水平和角色定位。班主任们越来越会透过问题本身来挖掘教育背后的本质。

境界提升。让一个人改变习惯的思路是非常困难的,原因是当前的做法还好用。因此,学校要尽量创造机会,让班主任成功,进而证明改变做法能带来比守旧多得多的好处,从而触动班主任。境界提升的过程就是从怎么做到为什么这么做的思考,方法背后其实就是价值取向和理论支持,即价值问题就是境界问题。因此,班主任要从日常的事务性的工作中学会退居二线,做学生精神层面的引领者,所以一定要引领班主任关注自我成长,只有班主任自身状态的改变才能影响学生。

总之,班主任队伍建设要提升班主任的生命状态。培训的策略是问题系列化、研讨学术化、成果课程化。以班主任成长为目标、以工作中设置的问题为线索、以课程为载体,把思维转化和状态提升作为发展方向。

让小学生自觉学习语文的策略 篇7

1. 一个中心———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和谐是课堂教学的最佳境界。教学是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边活动的过程, 教师必须紧紧围绕“合作”二字, 努力创造条件, 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共同和谐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

(1) 要建立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教师必须热爱学生, 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格。要以鼓励的微笑、温和的教态、高度的热情、亲切的语调呈现在学生面前, 这样就让学生觉得教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课堂气氛就会宽松和谐。

(2) 要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教师要想学生与自己合作, 必须改变过去那种自己一个人说了算的课堂局面, 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征求学生的意见, 了解他们的心态和需要, 及时改进教学。教师要用自己的“乐”引发学生的“乐”, 以实现课堂中师生思维活跃、其乐融融的效果。

2. 两个环节———激发兴趣, 鼓励质疑

(1) 第一个环节, 激发兴趣。在教学中, 笔者发现课堂上利用“开课激、学中渗、总结留”的多层次激趣教学法能收到较好的效果。首先, 利用开课激趣。开头开得好, 就能先声夺人,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对《石榴》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课文可采用“抒情描述法”, 对《在大海中永生》等写景抒情课文可采用“音像渲染”法开头。另外如“猜谜激趣法”“故事导入法”“悬念设置法”“实物观察法”等也是有效的开头方法。其次, 在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因为只重开讲激趣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让兴趣贯穿在整个课堂中。例如用风趣幽默的语言、生动具体的讲解来吸引学生, 用声情并茂的叙述、扣人心弦的朗读来感染学生……只有引发学生兴趣, 才能使小学生乐学、好学、主动地学。

(2) 第二个环节, 鼓励质疑。“学贵有思, 思贵有疑。”引导和鼓励学生质疑通常要经过二个阶段:第一阶段, 提倡鼓励质疑阶段。在开始的时候, 学生的提问虽然有些“杂而乱”, 但是我都给予表扬、修改和指导, 让学生知道提问是爱学习、肯动脑的表现。第二阶段, 引导质疑阶段。为了使学生不仅敢于提问而且善于提问, 我特意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例如用“据题寻因”“据题寻依”等方法从题目上发问, 用“比较优劣”“提示矛盾”等方法从字、词、句上发问, 逐步引导学生提出有探究性、鉴赏性的问题来。

3. 三种技能———文言文、阅读、写作的学习技能

我们培养的学生终究要离开教师走向社会, 他们在未来的竞争中需要有自学能力, 才能实现自我发展。因此, 注重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极为重要。

(1) 文言文的学习技能。古诗文语言凝练, 词义、句法与现代文有很大的差异。学生在记诵时往往需要投入很多时间, 但是收效并不佳。为此, 要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学习文言文。有“画画记忆法”, 例如学习《床前明月光》时, 根据诗情指导学生想象画意;“关键词语记忆法”, 例如学习《陋室铭》时, 指导学生从统领全文的“德馨”入手。此外还有“文脉记忆法”“互译记忆法”“特征记忆法”等, 都是学习小学古诗文的好方法。

(2) 阅读的学习技能。阅读教学中, 尤其能体现出学生的语文分析能力。针对阅读教学, 要根据不同文体, 教给学生记叙文、诗词、说明文等不同文体的文章有不同的分析方法。例如记叙文怎样分段、怎样理解句子、怎样总结中心等, 说明文怎样找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

(3) 写作的学习技能。在写作教学中, 我注意教给学生简单实用的写作方法, 例如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安排文章结构等。鼓励小学生写日记, 因为这是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 也是学以致用的体现。

如何让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篇8

就我所接受的三十来年的母语教育和十五年的语文教学而言,我时时有一种迷惘,我总在反复思考这样几个问题:语文到底是一门怎样的学科? 是什么原因让学生厌倦、疏远、抛弃了语文? 语文教学怎样才算做到有效? 语文学习怎样才能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现我就教学体会谈谈看法,与同仁们交流。

我觉得语文学习是一种长期的、细致的、缓慢的、积累的过程,是吸收、释放、再吸收、再释放的过程,也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可令人非常尴尬的一个事实是,语文这种处处存在的状态被人忽视, 就像我们时刻呼吸空气而忽略它的存在一样。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学生厌倦、疏远、抛弃了语文? 我觉得有以下一些因素:

(一 )非常“稳定” 的成绩。一些同学的语文成绩从 入学到毕业 ,几乎很难有大的突破。自己背了那么多,抄了那么多,写了那么多,做了那么多题,但成绩提升的空间很小,甚至有时出现倒退,感觉所有努力都付之东流。他们认为,语文好好学也 那样 ,不学也那 样 ,坏不到哪 里去 ,所以渐渐 干脆不如不学。

(二 )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老师的授课只拘泥于课本 ,老师讲,学生听;老师不讲,学生谈不出有价值的观点;老师照本宣科, 学生昏昏欲睡。老师上课方式的单一和知识面的不宽泛、不深入让学生的期望落了空。

(三 )语文活动的急功近利。语文活动过于追求它的最快结果,这种求快的做法其实在无形中破坏、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比如搞一次演讲比赛,就期望学生都能成为演说家;看一部电影,就让学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观后感;参加一次课外活动,就得写体会、感受,等等,并且这些要求都催促学生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学生根本没有理解、回味、提升的时间。因此,这样的活动不仅没有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反而让他们品味、领略语文之美的期待和兴趣。

(四 )语文教学脱离实际生活。课题教学只注重书本知识的定性传授,不注意和学生的切身利益和生命体验联系起来的语文,必然是没有生命力的语文。比如在品读文学作品的时候,本来应该是在“品”的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的,但我们不自觉地把《大纲》、《考纲》引进来,让文学的美感被肢解,这样,文学的美感何在?

(五 )语文老师缺乏一技之长。我们应当根据自身的条件 ,发现、挖掘、培养闪光点,练好、练精一技之长,成为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杀手锏,那样才能打造有魅力的课堂。或善朗诵,或善书法,或博古通今,或可出口成章,或富于亲和力,或善启发诱导,或善讲诗词曲赋,或善评书快谈。

基于这些问题,语文教学怎样才算做到有效,语文学习怎样才能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是我们应该反思最多的问题。

(一 )联系实际 ,拨动心弦。语文教学要真正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真正拨动他们的心弦,使他们的心灵受到震动。品读一篇课文,要善于联系学生的心理、生活实际,真正唤起他们内心对语文之美的渴望。一部电影,一次演讲,一次运动会等都是如此。要突破《大纲》的约束,让学生的心灵得到激发、解放和震撼。

(二 )淡化功利 ,丰富课堂。语文学习要时时以应付考试为出发点,语文课堂套上了高考的种种桎梏,急功近利,举步维艰,这样的课堂是不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的。这种功利化必然导致课堂形式单一化、知识面狭窄等。因此,语文课堂应该是丰富的,教室、图书馆、操场、食堂、宿舍、社区等,依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完全可以把这些地方当做课堂为学生上一节课,这样的课堂才会让学生真正刻骨铭心。

课堂内容更应该是丰富的,小说、散文、戏剧、诗歌、电影、电视、经典流行歌曲等均可进入课堂,只是要找准他们学习的切入点和能力训练、提升点,这样学生才会真正喜欢上语文。

(三 )尊重规律 ,贴近人性。“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语文学习要从小事做起,从简单的事做起。每一件小事、易事都要贴近生活、贴近人性。比如记叙文写作训练,先从各种修辞做起,不能贪多图快。要抓住学生生活中的各种关注点,和语文学习联系起来,让他们感觉到语文学习的成就感。

(四 )精选精炼 ,培养思维。语文训练的选题一定要精 ,让学生能举一反三。2013年北京市高考语文状元孙婧妍148分的高考成绩靠的不是题海战,而是对语文有浓厚的兴趣、广泛的阅读和模仿性、创造性的写作。

(五 )苦练内功 ,提升价值。语文教师应当经常充电 ,与时俱进,提升自己,力争做到有一技之长,使自己成为一条用不枯竭的小河。

(六 )以诚育人 ,砥砺自己。在语文教学中 ,敢于做真实的自己,敢于说真话,和学生坦诚相见,平等相待。海德格尔说:人,诗意的栖居。我们为什么不能诗意地生活在学生中间,与这些充满活力的学生在一起学习、竞争、提高呢? 只有这样,教育激情才会焕发,才能真正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教育自己。

浅议如何培养大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 篇9

1 主观剖析, 重生学习中的复合型兴趣

1.1 春兰秋菊香, 建立天生我材的信心

当“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古训在基本脱离语文教育的大学生中一点一滴的被蒸发, 当“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的戒律在就业压力与日俱增的今天一步一步的被淡忘, 有些大学生越来越找不到自信, 越来越没有激情。他们得过且过, 没有穷则思变的勇气;他们睡觉上网, 没有淡泊明志的毅力。笔者认为, 要培养大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 主观剖析首先就要解除这个最大的精神障碍, 要让大学生明白, 在大学里面, 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之外, 还应该多涉猎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识, 政治经济、文化哲学、中外教育、艺术文娱、天文地理、生态防治等等, 正所谓“识广不翻船, 技多不压身”——如果不能做专家, 那我们至少也要为自己以后打下基石。春兰秋菊, 各有千秋;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1.2 独当一面墙, 打造自食其力的勇气

在一些缺乏理想的大学生中, 他们读书的目的极度模糊, 因此也很难形成一如既往的学习热情。他们没有“走南闯北, 舍我其谁”的霸气, 没有“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的豪情。他们会认为, 在这个社会上, 几乎所有的事情都靠人情人脉;于是他们把自己的命运交在父母的手里, 把以后的发展归在运气的门下。笔者认为, 要培养大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 主观剖析第二步要做的就是, 让他们明白“100%的成功=30%的智商+60%的情商+10%的运气”这个等式的含义, 让他们明白自己的命运是可以自己操纵的, 让他们明白“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孝而亲不在”的道理。父母双亲不能依靠一生, 感情透支不能索取一世, 没有自食其力的勇气, 没有独当一面的决心, 也就没有活着的意义了。

1.3 老大徒伤悲, 心生时不再来的紧迫

世间万物, 天下大势, 分久必合, 驰久必张。经历了高考这场惊心动魄的战争, 所有来到大学的学生无不怀揣一颗轻松的心, 然后一段时间下来, 当聪明的他们把握了大学的考试规则之后, 就开始不自觉的松懈了——“没关系, 只要在考试前复习复习就够了。”于是, 他们就有了很多的时间:晚上十点上床, 早上七点四十才起来, 还天天追加午觉;有空就上网“学习”, 周末就逛街看电影;小假小耍, 大假大耍;平时的香拿来束之高阁, 直到毕业了才去找佛脚。笔者认为, 要培养大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 主观剖析第三步要做的是让大学生尽早明白“时不予我, 过期不候”的箴言, 尽早听见“劝君莫爱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的警钟。乌飞兔走, 白驹过隙, 尽在弹指一挥间。

1.4 兴趣冲在前, 挖掘源源不断的动力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 动机是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 所以, 激发学习的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有了信心、勇气和时间紧迫感之后, 笔者认为, 要培养大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 主观剖析第四步要做的是, 自己去挖掘学习的兴趣, 自己去结束“涛声依旧”的学习模式。我们不提倡国外那些大大咧咧、无拘无束的上课方法, 但是我们可以适当的参与一些课堂之内的活动。参与的形式多种多样, 我们可以参与交流, 参与思考, 也可以参与口述, 参与阅读等等。比如在政治课上, 你可以跟同学们一起分组讨论, 然后再上台演讲;比如在外语课上, 你可以跟同学们一起编排话剧, 然后再分角色扮演。课堂有了变化, 眼里有了新意, 自己也就找到了动力。

2 客观考虑, 改善教学中的模式化套路

2.1 制度约束, 让大学生近朱者赤

一个科学的制度, 能给大学生营造蔚然成风的学习氛围, 也能培养他们争先恐后的学习精神。如果学习的成绩可以得到保障, 那么学习的热情也就理所当然的会被唤醒。大学里的学生党员、团委里的各位干部, 班级体的所有班委, 都是在学习方面出类拔萃的, 如果能建立一种制度, 让这些优秀学生主动去帮带身边的其他学生, 跟他们建立真诚的友谊, 那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势必上涨。具体的方法可以让每位干部负责多少同学, 也可以颁布一个告示, 让其他同学主动去找他们喜欢的帮带者。作为一个干部, 相信不会对帮助同学持反感态度;做为一个学生, 相信也没人愿意不思进取, 自甘堕落。

2.2 感受使命, 让大学生直面责任

这应该算是比较高级的动机。如果大学里的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 也能经常从世界、社会、人生、理想的高度来为大学生做一些以故事为载体的思想引导让大学生既能了解到就业的压力, 又能明晓自己的社会使命, 那么, 这应该是可以触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的。笔者认为, 这里的“思想引导”最好不要动辄就把马克思前辈和毛泽东爷爷搬出来, 因为大多数学生在听到这些大道理的时候, 都难免会心不在焉, 力不从心。具体的做法该是循序渐进按部就班;这就要求高校的教师们要先以谈心的方式接近学生, 对学生动之以情, 然后再把道理从小讲到大, 让学生晓之以理最后, 还可以对学生诫之以害, 甚至和学生结之以亲——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自己的知心朋友。学生相信了老师, 就会认真考虑老师的话, 那么, 感受使命和直面责任就指日可待了, 自觉学习也就不在话下了。

2.3 教学相长, 让大学生掌握方法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众所周知, “会学”比“学会”更重要, 因此, 高校教师在教学中, 要重视学法的研究, 让大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2.3.1 精心设计, 指导学生思考问题

著名科学家李政道博士说:“什么叫学问?是要学怎么问, 就是思考问题。”大学生读了这么久的书, 考了这么多的试, 俨然已经备足了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作为一名大学教师, 如果只是为了追求教学进度, 而忽略了对学生思考能力的挖掘和利用, 那无异于丢了西瓜捡了芝麻——舍本逐末。实际上, 大学教师完全可以设计出富有价值的问题, 促进大学生的主动思考, 提高大学生的自学能力。例如在微生物这门课程中提到军团菌的时候,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下去收集军团菌的病理机制或者防治方法。

2.3.2 小组讨论, 促进学生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维互动的过程, 为避免学生在转化难点时, 在交往上陷于孤立性, 在思维上滞于片面性, 高校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独立探索, 再合作学习, 一方面倡导组员之间互教、互启和互学的精神, 一方面注重大学生个体智慧和集体智慧的结合。例如对胆囊的研究,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对胆囊的解剖位置、组胚形态、生化机理、生理功能、病理原因和诊断措施等分别进行探究, 然后再做综合。这种携凭带据的讨论形式不但能够扩大学生的有效参与面, 还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方法上的补充。

2.3.3 鼓励猜想, 引导学生自发验证

从某种意义上讲, 人们发现知识的过程, 是一个凭借自己直觉, 先提出某种猜想, 再进行验证, 进而揭示出某一有关规律的过程。因此, 高校教师在有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时, 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大胆猜想, 可以很好的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例如在医学分子机能实验中, 教师可以只引出一个方向, 具体的课题和实验设计则完全交给学生们自己去做。有了基本的理论支撑和实验可行性之后, 教师再带领学生进行完整的实验, 收集各种数据, 以做最后的分析和统计。

2.4 体验成功, 让大学生保持活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藿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高校的教师不仅要满足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求知欲望, 还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因为这种成功的情感体验能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 从而促进学生一次又一次的探究新天地, 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源泉。例如:在政治讨论课上, 教师可以对发言者的精彩之处多做赞许;在外语朗诵课上, 教师可以对朗诵者的亮点所在多加圈点;实验设计课上,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聪颖睿智或细腻严密多些表扬。当学生真正尝到了“发现者”、“研究者”或者“探究者”的滋味的时候, 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也就随之建立了。

参考文献

[1]浅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EB/OL].百度网站, 2007-4-17.

[2]施静忠.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3]池塘春草.论自主学习和自觉学习.2006-9-1 0.

学习自觉性 篇10

一、掌握一般的常用检验方法

(1) 应用四则运算的有关概念、法则、定律进行检验。例如:根据除法的意义可以检验一些乘除法计算题。如:125×76=9500, 要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可以这样检验:9500÷76=?或9500÷125=?为什么可以这样检验, 因为除法的意义是根据乘法的意义推导出来的。一道乘法算式可以改变成两道除法算式, 根据三道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得出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 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叫做除法。

(2) 运用代入法进行检验。例如:解方程3x+5=8, 解得结果是1, 把x=1代入原方程, 左边=3×1+5=8, 右边=8, 左边=右边, 所以, x=1是原方程的解。应用题的结果也可以代入应用题中进行检验。如:梨花庄要挖一条580米长的水渠, 已经挖了5天, 平均每天挖65米, 剩下的要3天挖完, 平均每天要挖多少米?列式为: (580-65×5) ÷3, 结果是85米。检验:85×3=225 (米) 后3天挖的米数。580-255=325 (米) , 前5天挖的米数。325÷5=65 (米) 前5天平均每天挖的米数。计算结果和原题65米相同, 说明解答结果是正确的。

(3) 联系实际运用估算检验。估算既能明确答案的范围, 达到减少错误的目的, 又利于加深理解和掌握数量之间的关系, 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例如:鱼每500克价格11.5元, 妈妈买750克, 付50元, 应找回多少元?估算一下应找回多少元?750克是500克的1.5倍, 500克约11元, 250克5.5元, 计约16.5元, 应找回33元。事实上11.5×1.5=17.25元。这样估算一下, 找回的钱就不至于错。

(4) 根据一些规律进行检验。如:检验7000÷125=64结果是否正确, 可以根据商不变的规律: (7000×8) ÷ (125×8) =56000÷1000=56不需要再计算, 可以根据商不变的规律进行简算。56和64不等, 检验出原来的结果是错误的。又如:检验1725千克=17.25吨是否正确, 可以运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来检验, 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是1000, 用17.25×1000根据规律:一个数乘以1000, 这个数的小数点就要向右移动三位, 17.2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是17250, 17250和1725不等, 所以原来的答案是错的。

(5) 运用部分数和总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例如:水果店共运来25箱苹果和32箱梨, 共重1870千克, 已知每箱苹果重30千克, 每箱梨重多少千克?列式: (1870-25×30) ÷32=35 (千克) 。检验:35×32=1120 (千克) 、25×30=750 (千克) 、1120+750=1870 (千克) , 题目中告诉我们的总数是1870千克, 所以算出来的结果是对的。

(6) 替换检验法检验。用一种方法计算, 检验时用另一种方法。例如:学校把120本图书按7:5分给六年级甲、乙两个班, 甲分得多少本?可以用按比例计算, 120×7/ (7+5) =70 (本) , 用归一法检验, 120÷ (7+5) ×7=70 (本) 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算出的结果是一样的, 说明甲分得70本是对的。

二、培养学生形成检验习惯的途径

(1) 课堂教学中注重检验环节。课堂是学生养成自觉检验习惯的重要基地, 课堂练习时要提醒学生检验, 老师要有检查、评比, 每课的练习要重视正确率, 把每一课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在课堂中消化。这样每课都这样练习, 学生作业的正确率越来越高, 就慢慢体会到检验的好处, 自然会养成检验的习惯。

(2) 经常出示一些错题, 鼓励学生提出检验的方法。学生们平时练习时总会有一些错题, 老师要搜集这些错题, 每周把它们公布出来, 让同学们一起分析怎样才能杜绝错题的产生?同学们会积极动脑、各抒己见, 老师根据大家的意见, 选取可行的方法在全班推广, 对提出好的做法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

(3) 根据题目的内容可以采取不同的检验方法, 让学生从中找到成功的快乐。检验的方法很多, 教学时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检验方法来检验, 不要为检验而检验, 要让学生体会到检验确实很有必要。可以鼓励学生一题用多种检验方法, 开阔学生的视野, 拓宽学生的思维, 养成严谨的学习习惯。

(4) 通过练习、考试的得失使学生自我意识到检验的重要性。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 要检测学习的效果, 有些学生平时感觉很好, 可到了检测的时候, 出错很多, 这时要抓住时机进行教育, 让学生体会到检验的重要性。

总而言之, 在新课程理念下, 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使学生学会学习, 检验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后措施和保障。检验的方法很多, 措施也不少, 就不一一列举, 要使学生养成一种习惯,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 要老师们持之以恒的爱心, 孜孜不倦的教导, 学生们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家长的配合共同来完成。

上一篇:课堂教学中的情绪影响下一篇:信任是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