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出结构

2024-06-22

支出结构(精选十篇)

支出结构 篇1

首先把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划分为3类:维持性服务;经济性服务;社会性服务。相应地, 公共支出分为维持性支出、经济性支出和社会性支出3种。维持性支出是指用来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支出, 主要包括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以及公共秩序和安全支出。经济性支出是指政府参与生产和投资活动的支出, 包括扶持基础产业发展的支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等。社会性支出是指用于提高全民素质和健康水平、消除贫困、提高福利水平等方面的支出, 包括教育、保健、养老、失业及其他福利服务的支出。

一、公共支出结构的国际比较

从世界经济和财政发展史来看, 随着各国经济发展、政府活动扩张, 公共支出结构演变的历史轨迹可做如下描述:从维持性服务开始, 首先扩展到经济性服务领域, 然后进一步扩展到社会性服务领域;与之相应, 维持性支出比重逐渐下降, 经济性支出比重逐步上升, 然后这两者都逐渐下降, 而社会性支出比重明显提高。公共支出结构的变化规律, 不仅从一个国家不同发展阶段来看是如此, 就是从目前世界各国不同发达程度来看, 也是如此。

表1是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3类国家的公共支出结构状况。

从表1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 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上升, 维持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呈明显递减分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福利和发展需要, 如教育、医疗卫生、科学研究和社会保障。的趋势。低收入国家的维持性支出占公共支出的比重平均高达37.7%, 中等收入国家的这一比重则为28.3%, 比低收入国家少了9.4个百分点, 而高收入国家的这一比重是26.2%, 又比中等收入国家少了2.1个百分点。

单位:%

资料来源:郭庆旺主编.财政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第二, 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上升, 经济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下降。低收入国家的经济性支出占公共支出的比重平均为22.2%, 中等收入国家的这一比重则为20.4%, 比低收入国家少了1.8个百分点, 而高收入国家的这一比重是14.0%, 又比中等收入国家少了6.4个百分点。

第三, 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上升, 社会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呈递增趋势。低收入国家的社会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平均为27.5%, 中等收入国家的这一比重则为42.1%, 比低收入国家高了14.6个百分点, 而高收入国家的这一比重是49.5%, 又比中等收入国家高了7.4个百分点。

二、中国公共支出结构的现状分析

中国大部分公共支出用于政府投资, 2002年政府投资占GDP的比重为9%, 几乎高于所有的OECD国家和多数发展中大国。同时行政支出所占比重较高, 约为预算内支出的1/5, 其中大部分用于地方政府。自改革开放以来, 政府投资和行政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比重双双提高。相反中国的公共支出中只有相对较小的部在过去10年间, 中国的公共支出总额中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支出所占的比重下降了。

(一) 行政管理支出占公共支出的比重很大

根据世界其他国家的经验, 随着经济发展, 维持性支出在全国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应逐步降低, 中国却出现了相反的情况。1978年以来, 由于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等原因, 中国的分配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 国民收入分配逐渐向企业和个人倾斜, 从而引起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逐年下滑, 从1980年的27.2%下降到2005年的17.3%。但是, 同期的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却不断上升, 由1980年的5.8%上升到2005年的19.2%, 增加了12.4个百分点。同时, 中国行政管理支出在财政分类支出中增长速度也是最快的。尽管中国的行政管理费占GDP的比重低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平均水平, 但是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高于除希腊、意大利和比利时以外的大部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

政府行政支出过高, 表明中国公共劳务提供的成本过高, 这不仅给整体公共支出的膨胀带来了压力, 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为行政经费的超常增长不仅会挤占急需的公共事务支出项目, 也会挤占其他直接生产性支出, 必然会影响公共事业和经济的发展。

(二) 经济建设支出的比重偏高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政府直接投资的职能逐步弱化, 财政支出结构中用于经济建设支出的比重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如图1所示, 由1994年的41.3%下降到2005年的27.5%。12年下降了13.8个百分点, 但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相比, 与市场经济国家相比仍然偏高。如美国为4.28%, 英国为1.49%, 印度为9.53%, 印尼为7.47%。经济建设费用过多, 反映了政府对微观经济干预过多, 仍然是竞争性领域的投资主体, 这就挤占了稀缺的公共资源, 侵蚀了政府的财力, 使得用于社会急需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投入不足。

资料来源:根据《2006中国财政年鉴》有关数据整理

(三) 社会性服务支出不足, 导致公共服务供给矛盾

Á首先, 就教育经费来看, 财政性教育支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步稳定增长, 已由1980年的114.15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6348.36亿元, 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也由1980年的9.29%上升到2006年的15.18%, 而世界各国的政府教育经费支出占其全部政府支出的比例大体上也就在15%左右。从该指标看中国预算内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并不算低。但是如果以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衡量, 中国财政对教育的投入非常低。中国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1980年以来一直处于3%以下, 远低于世界5.1%的平均水平, 甚至落后于发展中国家4.1%的平均水平。2006年由于实施免费义务教育,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3.01%, 离《中国教育发展纲要》提出的到20世纪末实现4%的目标相距甚远。而且从全国情况看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一方面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呈不断下降趋势, 远没有达到国家早在十几年前就曾许诺过的4%目标。而另一方面, 在全国教育经费总的支出结构中, 政府支出的比例、增速在下降, 而居民支出的比例、增速却在持续上升。世界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报告指出, 中国私人和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仅为4.2%, 属于较低的几个国家之一, 不但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低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同时, 在全部教育经费中, 由政府承担的部分在下降, 2004年下降到55.6%, 而由个人承担的部分在增加。另外教育支出的内部结构也处于失衡状态, 小学和初中的教育经费相当于高等教育的15%左右, 不到OECD国家小学的一半;不仅如此, 这些经费的80%以上由县乡财政负担, 而县乡财政相当困难, 很多地方是赤字, 无力支付。

其次, 从卫生支出看, 1990-2004年这14年间, 中国卫生总费用各部分绝对值都有所增长, 但卫生总费用中各部分比重的变化却是不一致的。其中政府卫生支出从1990年的25.1%下降到2004年的17%, 下降了8.1个百分点;社会卫生支出由39.2%下降为29.3%。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呈现快速增长势头, 由1990年占卫生总费用的35.7%增长到2004年的53.6%, 上升了约18个百分点。如图2所示, 在卫生支出的各部分组成中, 个人支出所占比重是最大的, 而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只占较小的比重。从国际比较来看, 2003年中国人均卫生支出在世界192个国家中排名122位, 仍属低下水平, 并且公共卫生支出占卫生总支出的比重仅为36.2%, 是政府公共支出水平较低的20个国家之一。除此之外, 公共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仅为9.7%, 居世界第105位。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公共卫生支出占GDP的比重也在逐年单位:%下降。2003年, 中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仅为5.4%。这反映出中国公共卫生服务支出的增长速度与GDP增长比例是极不协调的, 至少没有保证趋势上的一致性。这和国际上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大公共卫生投入的普遍做法大相径庭。

资料来源:根据各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整理得出

最后, 社会福利和保障支出明显不足。2001年以来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并没有明显增长。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实现公平的基本手段和基本要求, 也是保障稳定的重要支柱。但是由于财力不足等原因, 中国社会福利和保障支出明显不足, 西方发达国家社会福利支出一般占政府总支出的比重在40%以上,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这一比例都在20%左右, 而中国这一比例在近几年却一直徘徊在1.6%左右, 虽然比2003年有所提高, 但才刚刚达到2%。与国际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

三、结论

经过对中国公共支出具体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财政支出结构仍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行政管理费用亟待压缩;科教支出比重与当前经济发展状况尚有差距, 公共支出中维持性支出和经济服务支出比重偏高, 对社会性服务支出力度偏低。中国在教育和医疗卫生方面的公共支出占GDP的比重大大低于几乎所有OECD国家和大多数具有可比性的发展中国家, 而中国在这些领域的私人支出比重反而位居世界前列。与处于类似发展阶段的其他国家相比, 中国的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但是地方政府承担着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的支出, 导致了教育和医疗卫生支出的不平等日益扩大, 城市和沿海地区的这一支出大大高于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由此产生的结果是农村地区的识字率、受教育年限和预期寿命等指标都大大低于城市。

从总体来看, 中国公共支出结构符合经济发展早期阶段的基本特点, 但与现行经济体制存在明显不适应之处, 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于长革.经济发展中影响公共支出结构的因素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 2006 (33) .

论我国财政支出结构 篇2

一、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总体构想

1.目标。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理论对财政支出结构的客观需要,并根据财政供给的基本范围以及需要,我国近、中期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总体目标应为: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合理界定公共产品的内涵,明确政府职能,充分保障社会公共需要,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促进财政法制化建设。当然,财政支出结构的目标不是也不可能一步到位,需逐步实施,系统推进。

2.原则。在现阶段调整和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是体现政府职能原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通过财政参与社会资源配置,弥补市场缺陷,为社会提供必不可少的服务。(2)是体现社会公共需要原则。在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中,必须以公共需要为原则来界定和规范财政行为。(3)是体现社会效益最大化原则。公共产品中的纯公共产品,应首先保证这部分支出,然后再安排准公共产品财政负担的部分。(4)是注重财政支出结构相互协调原则。财政支出结构的协调主要指结构内部各个要素的相互适应,是明确支出重点与非重点的平衡发展,而不是各个要素不分主次的平均发展。(5)是体现财权与事权相统一原则。财政支出结构按行政级别划分有中央、省、市、县、乡各级财政支出,由于各级政府职责权限不同,财政支出范围也不同,即事权与财权应相一致。

3.总体思路调整和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前提是科学界定我国财政支出的范围,明确政府及财政应当承担什么事务,应重点支持什么,重点控制什么等等。因此,我国财政支出调整的总体思路可作以下考虑:(1)确保国家政权建设支出需要,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2)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各级财政应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障的投入。(3)加大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支持力度。政府财政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支持,有利于促进社会事业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改善生活环境。(4)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产业的支持力度。

二、调整和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对策思考

根据上述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原则及总体思路,针对目前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在近、中期应采取下列对策:

1.逐步解决行政事业经费增长过快的问题行政管理、外交、公检法等部门执行社会管理的必要经费支出是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基本需要,属于公共需要,是财政必须保证的部分。但我国行政管理费支出与世界各国相比较高,针对我国现状,可采取如下改革措施:(1)进一步精减机构,控制行政编制,提高行政支出效率。(2)规范事业单位的财政经费供给。事业单位可分为三类:一是社会公益型,如基础教育、技术推广等;二是准公益型;三是经营型。(3)推行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统管。

2.改革财政投资体制财政用于固定资产的投资是经济建设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投资对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从直接投入生产领域,逐步转移到为生产建设的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上来,转向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公共服务项目,转移到共同需要方面来。

3.优化社会文教支出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进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高等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更多地带有私人产品的特性,其费用可由受益者来支付一部分。因此,国家应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财政应为义务教育提供资金保证,为重点高校提供更多的财力支持。

4.逐步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是一个重要的“内在稳定器”。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很不完善,许多应由财政承担的社会保障由企业、行政事业单位负担。

5.改革财政补贴制度我国财政补贴主要包括价格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两大类。目前我国补贴的比重仍然较高,随着市场机制逐步发挥作用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尤其是市场价格体系的日益完善,对现行财政补贴制度应进行清理和整顿,减少补贴项目,压缩补贴规模,规范补贴方式,提高补贴效益。

地方财政支出结构问题研究 篇3

【关键字】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支出结构;建议

各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科学规划对于各地方和国家的经济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财政支出的使用规划能够对各地方的经济产生直接的影响,对于整点工程项目的建设和投资,能够加快该区域的地方发展,若是在财政支出上没有加大经济建设的投入,而增加了日常开支和管理,就不能够实现科学的经济宏观调控,直接影响地方和国家的经济水平的提高。

一、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中经济建设支出较少

分析我国地方的财政支出情况,我们发现,地方政府用于平时日常管理的较多,而用于本地区经济建设的财政支出较少,从实际的应用中可以看出财政支出结构的不合理性。目前,我国的地方财政支出结构还没有统一的框架,对于实施内容时也没有相应的制度进行制约,地方政府对于资金的使用没有进行合理性安排,没有终点对地方的经济建设进行规划和建设,造成了资金支配不合理的现象。

2.地方财政支出机构中日常支出较大

随着我国科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我国国民的生产水平不断的提高,相应的,各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就相继增长。我国在国家建设中也进行了管理制度的变革,在国家管理干部中对于横向和纵向人员进行合理的结构分析和精减人员,从党中央到各地级乡政府的纵向管理层上,实施管理职能较少的进行撤除和责任划分。对于同一管理级别中,不同分支管理的横向人员中,对工作内容重复和工作人员较多的部门进行人员的裁剪。在地方财政收入增加的情况下,政府人员也在精简,而各地方政府的日常支出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出现了同比增加的现象,使得地方财政支出不能够得到充分的使用,造成其支出结构不合理。

3.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不规范

在现代化的建设中,国家的政策实施、管理层结构和人民的经济发展都在日益的变化中,如果还是沿用老一套的财政支出方案就不能够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发展态势,其财政支出就够也就出现了不合理的现象。目前,地方财政支出的应用范围较大,支出使用的重点项目不够明确,不能够对支出结构进行科学的划分和执行。财政支出的管理上,相关人员只是针对目前的支出事项是否符合规定进行审批,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只要符合使用要求都可以获得资金的使用,而在资金紧张时期就加紧了资金的播放,并没有做到财政支出的合理规划,没有确定好政府规划和财政使用的同步关系。

二、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完善建议

1.明确财政支出的使用方向。在各地方政府进行财政支出结构的确立,针对该地方的资源环境和经济状态,制定经济建设方案,明确重点投资的项目,对经济建设支出和日常支出进行科学的比例划分,并严格按照规定实施,对于教育科技建设、农业和工业建设要加大投资力度。

2.制定各级政府事权划分的法律规范。近期内解决的重点应放在“上面出政策下面拿钱”的问题上.各级政府应遵循“谁出政策谁拿钱”的原则.在制定和实施涉及到政府间财政权益再分配的公共政策时,各级决策者要遵守政策责任原则;长期内。应完善政府间事权划分的法律体系。使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间事权、收入和支出划分具有权威性。

3.建立规范的地方财政收入机制。实行综合财政预算.提高地方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将凭借国家职能强制征收的、具有一定规模和长期稳定的收费(基金)改为税收,纳入地方税体系。同时,合理划分地方各级财政收入。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立法权。

4.规范转移支付办法。在明确划分地方各级政府财政收支基础上。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省级财政要按照有关客观因素和开支标准。合理测算所属市级、县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和政权正常运转等基本财政支出需求。对县、乡财政收入不能满足基本财政支出需求部分。省、市级财政要通过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方式加以解决。

5.加强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管理。对于地方政府资金的使用项目和使用预算的确立,是政府實现财政支出结构合理化的基础,意识地方政府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条件。因此,各地方政府要加强资金预算管理的实施,确立预算制度,培养专业的资金预算人才,做到准确的预算分析,为地方政府实现科学的经济规划提供数据支持。

6.对乡镇财政使用进行科学管理。各地方政府都有较多的乡镇分布,财政支出上就显得较分享,针对不同的乡镇经济情况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对于经济较弱的乡镇政府要规划投资项目,并加大资金的拨放,尽早的实现共同富裕,在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管理中,对资金的支出进行重点和日常的比例划分,提高资金预算和管理的实施,施行财政支出管理体制和监督体制,做到财政支出结构的科学划分。

三、结语

目前,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各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在不断的增加,政府部门在地方建设和投资中也在不断的加大力度,但是,在实际的财政支出结构中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为了实现财政的科学管理和使用,各地方应该对经济建设投资和日常支出进行合理的规划,确立重点投资项目,加强预算管理,不断的提高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益和宏观调控的实施。

参考文献:

[1]郑尚植.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偏向问题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2012(06).

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探讨 篇4

1 当前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1 行政管理费增长过快

从世界各国政府的支出情况看,行政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基本上都控制在10%以内,而我国行政支出所占比重2006年达到了18.7%,并且增长过快,1978-2006年增长了143倍(同期的财政总支出只增长了36倍),其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其他项目。在财政资金总量增幅不大的情况下,行政管理费不断膨胀、增长速度过快,必然会导致其他方面的公共支出难以保证,影响政府职能的履行,使各级财政困境日益加深。当前突出的问题在于,行政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于经济改革,政府机器庞大,机构臃肿重叠,财政养人过多,行政管理费呈现出加速膨胀的态势,大大加重了财政负担,不利于加快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1,1]。

1.2 社会文教支出增长缓慢

虽然社会文教支出一直也是我国政府支出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并在2006年成为支出最多的一大项目,但多年来这项支出所占比重却增长缓慢,尤其是与行政管理支出相比,它的增长速度更是明显落后。社会文教支出中尤为重要的是科教事业投入远不能满足“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就教育经费而言,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NP比重多年来一直较低,2002-2005年不增反降,分别为3.41%、2.84%、2.79%、2.16%,2006年有所增加,但所占比重仍然偏低,仅为2.27%。不但未达到我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确定的4%的目标,而且与目前世界教育支出的平均水平7%相比有很大差距。同时教育经费投向很不合理,财政经费过多向高等教育领域倾斜,弱化了对基础教育的支持力度[2]。

1.3 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偏高,“越位”与“缺位”问题同时并存

我国经济建设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一直较高,虽然在2006年降为第二大支出项目,但仍维持在26.6%的高位,而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平均水平仅为10%左右。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经济体制仍处于转轨时期,加之需要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来刺激投资,扩大社会总需求,财政支出与解决重大经济建设问题关联度较大,生产建设型财政的痕迹还很明显。另一方面,经济建设支出内部结构不合理、对竞争经营性领域的越位也是导致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偏高的重要原因。我国经济建设支出可分为两类:一类投向以盈利为目的或以市场为导向的国有企业,这一部分经济建设支出因为国企在竞争领域的错位而效益低下,对经济增长贡献甚低;另一类主要投向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或是有自然垄断性的准公共产品的部门或企业,如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农业援助、能源物资储备及高科技企业等。由于经济建设费对第一类竞争性领域的过多介入,挤占了稀缺的社会资源,侵蚀了政府财力,使得政府对第二类领域投入不足,呈现政府缺位。当前第二类领域发展滞后,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1.4 农业支出增长缓慢

虽然我国把农业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并不断加大财政支农投入,但与我国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和发展要求相比,形势依然十分严峻[3]。从财政支农所占的比重来看,整体上财政支农支出总量虽然逐年增长,但财政支出中用于农业的支出项目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相对缩减了。2006年财政对农业的总投入为3 172.97亿元,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仅为7.85%,比1978年的13.43%低5.58个百分点,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还是低水平的。

1.5 国防费比重偏低,影响国防现代化进程

我国国防费总额与其他一些国家特别是大国相比,无论从绝对数还是从相对数来看,都明显偏低,仍处于较低水平。从绝对数来看,2005年我国国防费2 475亿元,相当于美国的6.19%、英国的52.95%、法国的71.45%、日本的67.52%。从相对数来看,中国国防费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由1978年的14.96%降至2006年的1.87%。而美国这一比重约占20%,法国占11%,德国占9%。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人均国防费还不到美国的二百分之一。国防支出比重偏低,国防经费不足,不仅会影响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还会影响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地位[4]。

2 优化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对策建议

2.1 深化行政机构改革,控制行政经费的过快增长

首先,深化行政改革、精简机构人员、压缩行政经费。要进一步精简机构,控制行政编制,提高行政支出效率;要建立有效的政府公务员系列的竞争机制,不仅包括公务人员的公开考试录用制度,而且要逐步推行机关干部的辞退制度,改变行政机关人员只进不出的现象;要继续严格控制政府机构的公共经费,改革会议制度、公共用车制度和招待制度,减少会议费、车辆购置维护费和接待费支出,努力降低政府行政成本。其次,加强行政经费支出管理,提高行政经费管理效率。在财政内部全面实行“下管一级”的管理办法,也就是上级财政对下级财政的行政经费总量限额、行政人员编制及人均行政支出综合定额提出控制指标,进行动态考核,辅之以一定的奖罚措施,形成从中央到地方一级抓一级、一级管一级的管理格局,使行政费支出保持一个合理的水平,实现行政费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要进一步加大政府采购的工作力度,扩大政府采购的范围,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优化组合采购方式;推行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统管,保证单位的预算外资金和其它收入主要用于弥补正常经费的不足和促进事业的发展,建立一套能全面、系统反映单位财务收支状况的报表体系。

2.2 强化社会文教支出,支持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

首先,根据我国政府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要保障科教投入的增长高于正常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认真贯彻《教育法》和《科学技术进步法》,把支持科教作为重点。要提高科教资金的使用效率,合理调整科教支出的投向,在目前政府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应首先重点保障基础教育、义务教育、基础科学领域的财政投入。其次,在文化、医疗、卫生领域,对公益型事业,如文物、遗产保护、图书馆、博物馆、弘扬民族文化遗产、全民健身运动、传染病的防疫与防治等,财政支出应予以保障。而其他营利性事业如文化团体演出、职业化体育运动、新闻媒体服务、一般医疗服务等,力争商业经营,市场化运作,其中具有较强外部效应的,财政可以适当补助。再次,社会保障是事关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一个重要问题,必须针对当前的问题,调整财政支出分配结构,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另外, 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优先安排财政对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长江和黄河流域治理等项目投资的支出需要,尽快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2.3 调整经济建设支出,实现财政职能的“归位”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财政的经济建设功能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根据市场经济原则,经济建设的投资主体应进一步由政府转向企业,财政要退出竞争性、生产性的经营领域,只进行涉及到国计民生的公益性投资、基础设施和重点建设项目的投资,改变与民争利的局面,实现财政职能的“归位”。具体说,应增加道路、桥梁、水利、电力及城市公共工程设施和科学文教部门固定资产投资,加大对农业和扶贫支出力度,支持生态环境建设、天然林保护、防沙固沙、退耕还林(草)工程,搞好防灾体系建设等。同时,财政要逐步从竞争性的经营领域退出,减少财政对企业生产性投资和流动资金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各部门事业费等都应相应减少直至取消,这类资金融通可以通过商业性运作来解决[5]。

2.4 加大财政支农支出

增加对农村农民的定向转移支付,增设针对农村农民的财政补贴,增加低收入农民的收入,扩大各种针对农村居民的公益事业,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对乡镇企业和小型加工企业进行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促进其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农村居民的就业机会。加大财政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投入,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加大财政对农业科学研究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6]。

2.5 增加国防资金投入,推进现代化国防建设

强大的国防是国家安全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要深刻认识世界军事发展新趋势和中国发展新要求,遵循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

集中力量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在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逐步增加财政对国防的投入,不断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水平,努力建设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保障国家安全。特别是在我国国防费占GDP比重2006年仅为1.87%、低于世界各国平均3%水平的情况下,尤其要增加国防费用,以适应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卫作战的需要。

摘要:我国财政支出总体趋势与经济发展进程是基本同步的,但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目前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如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偏高、社会公共事业投入不足、行政管理费增长过快、国防费比重偏低等。因此应当调整经济建设支出,强化社会文教支出,深化行政机构改革,控制行政经费的过快增长,增加国防资金投入,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财政支出,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文中中国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9月版计算,下同。

[1]马进.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理论分析及研究综述[J].社会科学家,2006(7):61-68.

[2]雷艳红.避免“公共财政”神化运动[J].人民论坛,2007(3):52-53.

[3]王广深,王金秀.优化财政支出政策,推进以工哺农目标的实现[J].经济问题探索,2007(11):93-97.

[4]黄山,艾志鹏.对我国财政支出结构问题和对策的探讨[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2):68-69.

[5]金人庆.2007年财政工作的八大重点[J].中国经济周刊,2007(1):13.

中国财政支出结构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篇5

字体: 小 中 大 | 打印 阅读全文 发表于: 2008-11-12 13:23 作者: 黄金送股

来源: 股民大家庭论坛

人民政府要以民生为重,具体表现之一,就是要将国家财政的钱,最大比例地用于民生,围绕民生来安排财政支出。

一、历史和现状:财政对民生投入太少

我们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国家财政投入民生的比重,打造民生财政,需要先了解一下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结构。请看中国财政支出结构统计表(简略)这张统计表暴露出两个问题:

1、财政支出的前三项中,比重最大的是行政管理费,其次是经济建设费,而直接民生领域的文教、科学、卫生、社会保障支出所占比重最小。

2、从1982年到2005年,文教、科学、卫生、社会保障支出增长了36倍,而行政管理费则大幅攀升到了76倍。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我们不妨比较一下列国行政管理费(或曰公务支出)在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比重。

德国(1998年)2.7% 埃及(1997年)3.1% 英国(1999年)4.2% 韩国(1997年)5.1% 泰国(2000年)5.2% 印度(2000年)6.3% 加拿大(2000年)7.1% 俄罗斯(2000年)7.6%美国(2000年)9.9%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0年)25.7%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各级政府叫做人民政府,应该是精打细算、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它们所花的行政费应该比资本主义国家政府更为低廉。然而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行政费比重,居然比资本主义国家高那么多。中国公仆的花费,居然超过用于民生的经费,挤占了主人的用款。这种财政支出结构,近年有所改善,注入民生的部分增多了,但总结构仍不合理。它当然应是我们现在要打造民生财政不可回避的改革对象。

未来设想之一:取消公务员职务消费,节省行政费5000亿元。要建立民生财政,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钱从何来呢?在现有的财政总盘子中,显然要改变财政支出结构,从削减不合理的行政管理费中挖掘财源。其中来源之一就是取消公务员不合理的职务消费,预计可以省出5000亿元。

目前中国行政费中明显不合理的开支是“三公”——每年公车消费4000亿元左右、公款招待吃喝玩乐2000亿元左右、公费出国3000多亿元左右。以上“三公”消耗共计9000亿元左右。尽管每年“两会”上人民代表、政协委员慷慨陈词,新闻媒体口诛笔伐,而公款不合理消费的这“三座大山”却是年复一年“我自岿然不动”。

据统计,2004年中国大陆各级党政机关公车约有400万辆,年费用4085亿元。尔后采购汽车的数量每年都在以超过20%速度递增。“公车”,顾名思义应是仅限于公用。但目前公车的普遍现状是领导人员用三分之

一、家属用三分之

一、司机用三分之一。这种“三三制”一般人早已见怪不怪,2006年10月25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一个超越三三制的普通事例。

请看一个局长司机老黄的7天行程:10月1日,局长好朋友的儿子结婚,老黄到婚纱店将公车装饰为婚车,然后接送新人,忙了一天。10月2日,老黄一大早起床,把去旅游的局长儿子一家三口送到机场,然后到邻近城市接局长的父母来该市过节。10月3日,陪局长夫妇到城里购物。中秋节将至,晚上陪局长各处送礼。10月4日,到邻近城市接局长的妹妹一家到局长家,晚上继续陪局长送礼。10月5日,送局长妹妹一家回家。10月6日,到机场接旅游归来的局长儿子一家。中秋节晚上,老黄终于在家吃了顿团圆饭。10月7日,送局长父母回老家。回来后送局长去酒店,把局长从酒店送回家后,已是夜里十二点多了。在老黄的概念中,公车,就是“用公款购买的私车”:除正常办公用车外,那就是:送局长与家人四处旅游、赴宴;接局长的孙子上、下学;连局长儿子的驾驶技术也是老黄带他到城外荒地,花了两个月时间练出来的。

实际上,在中国城乡各地飞奔的许多公车,不仅仅是公款购买的私车,而且是公款雇佣司机、公款维修保养、公款购买保险的私车。

放眼望去,这道公车私用的风景线,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已经是越来越罕见的稀奇景色了。

韩国首都首尔市已把“官车”数量砍到只剩4辆,市长和3位副市长各1辆。没有紧要公务,市长也须乘地铁上班。

美国纽约市长布隆伯格、英国伦敦市长利文斯通也都是每天乘地铁上下班。

瑞典政府高官工作时可以使用公车,下班只能开自己的私车,首相也只能开私家车上下班。瑞典警方在周末可以拦住任何公车,检查其是否执行公务。

德国一位女议员因为用公车送丈夫到大学上班被曝光而不得不辞职。

丹麦的公务员出差只能坐公共汽车,出差地如果没有公交车,才可以乘坐出租车。

意大利西西里岛有个倒霉的市长,他和夫人出去私人旅行,让司机用公车把他们送到港口,旅行回来又让司机接了一次。不料被人告上法庭。市长公车私用,补回汽油费都不行,不但丢了乌纱帽,还被判入狱六个月。

芬兰可以说根本就没有公车一说。除总统以外,芬兰整个公务员系统中,只有总理、外交部长、内务部长和国防部长4个人享有固定的专用公车待遇。而且他们也只能在上班时间使用专车。亲友揩油之事闻所未闻。虽然贵为一国元首,芬兰总统常常骑自行车出门。社会主义中国,公务员理应更加廉洁奉公。然而让人很难理解的是,我们这里大大小小的党政官员,从国家级的部长到县级的科长以及乡镇长,只要有条件的,都要搞上一辆专车;没有条件的呢,努力创造条件也要搞一辆玩玩。而一旦有了专车,几乎不言而喻就有了全天候24小时使用权、全家使用权、亲友使用权、公私不分的使用权。

这种公车腐败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了激化我国党政官员与普通百姓矛盾的“导火线”,成了建设节约型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公敌”。可以说,这种公车腐败之弊,上上下下有目共睹;至于如何改革,则意见大相径庭。

如果能站在关注民生的角度看问题,公车改革的思路我以为并不难理顺,关键就是两条:

第一,为了民生,必须从根本上禁止官员化公为私、公车私用。

第二,领导干部专车制度,是导致公款私车制度的捷径,不能不取消。

循此思路,我斗胆提出一个公车改革方案供政府与读者朋友参考。

这个改革方案要点有五:

一、除军队系统以外,同一城市的所有公务车组编为三类出租汽车公司,均按企业运营,价格与当地其他出租汽车公司相同。其中,A类公司为机关内部服务,同时保留部分特殊管理办法;B类公司面向社会服务;C类公司兼顾机关内外服务,根据机关内公务用车的需求情况灵活调度。

二、公务员因公用车,既可以乘机关出租汽车,也可以乘社会出租汽车。

三、A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优先安排因公用车,并保留必要数量的备用车以应公务急需。任何人以任何原因用车均须按规定付费。

四、公务员因公乘车付费后,由本机关按财务制度审核报销;因私乘车的费用一律自理。

五、取消各级领导干部专车制度,领导干部公出,由公司调度安排备用车;公出结束,备用车仍归公司调度管理。

这个车改方案将机关公车改为企业化运营,公务用车绝大部分社会化,既能保证公务员工作用车的需要,又能杜绝公务员私占公车,同时可以大大降低机关公务车保有量,从而节省出大量资金用于民生。

《人民日报》2005年1月26日报道,据了解,甘肃省一个县的公务用车少则89辆,多则362辆;要养活全省公务用车,一年花费8.07亿元。公务车每公里成本费6至8元,是市场成本的8至10倍,使用效率只有市场运营车辆的十分之一。

依此计算,按照市场运营车辆的成本效率指标管理,按照我国现有公车400万辆、每年费用4000亿元计算均可削减90%,只需10%。在改革过渡阶段,即使打上1倍的保险系数,最多也只要保留20%就足够了。

总之,仅仅公车管理制度改革这一项,只要动真格,从公车消费的4000亿元中每年可节省出3000亿元是有把握的。这笔巨款投入民生,可就是民生财政的第一桶金啊!

那么,民生财政的第二桶金该从哪儿挖出来?毫无疑问应指向花在吃喝上的那几千亿元公款。

请看,全国公款吃喝开支的攀升账。[注3]

1989年370亿元

1990年400亿元

1992年800亿元

1994年1000亿元

2002年2000亿元

2003年以来每年的公款吃喝是多少呢?据有关资料,已达3000亿元左右。

公款吃喝最初还有所限制,叫做“四菜一汤”,后来变成了“四盆一缸”,再后来,一桌酒席有的花费数千元、上万元公款也在所不惜。如今更大有发展:“凡客必请,凡请必吃;来者必陪,陪必高档。”有的餐前有康乐休闲,餐中有歌舞伴唱,餐后还有娱乐按摩。因此,公款吃喝后面还得加“玩乐”二字才般配。

什么叫职务消费?我看这些都应叫特权消费。

一个人担任了某个职务,于是乎他个人的吃喝玩乐用车用房便都由公款支付,而且职务越高,公款消费的权力便越大,这不就是赤裸裸的特权消费吗?这种“职务消费”,最终可能引起天下不平、天下不稳,实在是社会和谐的天敌!因此,我主张对这种职务消费坚决予以取缔。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有一条社会常识——崇尚公私分明。而我们这种所谓的职务消费恰恰就是公私不分、化公为私、损公肥私,是有损于执政党光辉形象的。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天天讲为人民服务,难道不搞这种职务消费就不能为人民服务吗?不占用公款吃喝玩乐就不能开展工作吗?

公款吃喝的问题,我以为只需两项措施就能管住:

第一,建立公款消费公示制度。

现在推行电子政务,各级政府都有自己的网站,建议设立公款消费公示制度,凡是用公款消费(包括吃喝等项)的账单,逐日全部在各级政府的网站上向全社会详细公布,比如说,招待者(一律自己付费)和被招待者的姓名、单位、职务,所点主食、副食、饮料、烟酒的数量与价格以及就餐地点等等。这些信息可以成为感兴趣的网民、选民茶余饭后的谈资或质询、举报的线索,负责报账的财务部门及其主管领导要定期接待有关人士的查询或举报。这项措施不是很麻烦,代价不大,却有利于培养广大公民的主人翁精神,有利于增强公务员的公仆意识,改善政府形象,刹住公款吃喝风。

第二,实行份饭制,规范公务接待。

现在工作餐有些花钱如流水,难以节制,与就餐方式有一定的关系。建议今后无论内宾、外宾和陪餐者,一律采用份饭制。每人一个托盘,每盘一盒饭一盒菜一盒汤。对于有特殊饮食习惯的人(如忌辣者、忌猪肉者或彻底的素食主义者)可以适当调节食物品种。饭量太大的人可以加点饭,绝大多数人都能吃饱,以利工作。个别未能尽兴者,可以晚上回家放开来享受。

我们传统的聚餐方式是合餐制。8─10个人一桌,8─10道菜,乃至十多道、二十多道菜层出不穷,既不卫生,也不节约,更不利于减肥。当然,在非公务就餐时,究竟采用份饭制还是合餐制,可以自由选择;但是凡动用公款就餐,应一律规定为份饭制。这对于端正党风、政风,对于改善民生,都是大有裨益的。

总之,改变财政支出结构,取消公务员不合理的职务消费,从公车消费中至少省出3000亿元,从公款吃喝中至少省出2000亿元,仅此两项就能抠出5000亿元白花花的银子,投入民生领域,成为民生财政的重要来源。

未来设想之二:财政资金退出竞争性产业,可削减经济建设费5000亿元

当今世界各国,国家财政的基本职能都是对国民收入进行第二次分配。所谓第二次分配,就是在市场经济按生产要素进行第一次分配之后,政府通过征税,形成自己的财政收入;然后通过财政支出,把钱主要用于发展教育事业、改善医疗卫生、维护社会安全、扶贫救灾,使公民无论贫富都能享有基本的生存条件、卫生条件、教育条件等等,从而达到调节社会收入、促进社会和谐的目标。这正是政府的主要职责。政府的任务不是生产,生产是企业和企业家的事。发展生产所需要的资金,应由企业自身积累或通过资本市场去融资,不能找国家财政要钱。国家财政不能以生产性支出为主,只能围绕人民生活、社会保障来安排支出。这就是民生财政的意义所在。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国财政偏离了世界潮流,财政部被当成了“建设部”。据《中国统计年鉴》,从1982年到2005年,在长达四分之一世纪里,每年财政预算中最大的支出都是经济建设费(主要用于国有经济主管部门事业费、国有企业增拨流动资金、技术改造资金以及基建投资),这一项费用比救灾费、抚恤费、离退休费、社会救济福利费、文教、科研、卫生等经费的总和还要高出32%!对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过高比重的国有企业的这种大量投资,严重挤占了全国人民的生存发展资金。

为此,我曾于1995年9月21日在武汉大学演讲和随后的一系列论文中呼吁:“国有制比重非降不可。”[注4]我提出降低国有制比重的办法主要是国有资金保留于少量的公益性产业,而从大量的竞争性产业退出。众所周知,竞争性产业固有的经营风险甚大,政府不应将全国纳税人血汗钱形成的财政资金投入到竞争性产业中去冒险。

竞争性产业经营风险究竟有多大?我们不妨列表来看:(见P17表2)

点击看表2

表2如此令人痛心地宣告:在这长达16年的时间里,全部国有工业的亏损率每年都高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亏损企业累计亏损11110.5亿元,比非国有企业的累计亏损总额7532.7亿元高出3577.8亿元,而其盈利企业的盈利总额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却低了4895.5亿元。这一盈一亏综合计算,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低了8473.3亿元。与此同时,国有经济在16年中还吃进了国家拨给的“经济建设费”累计总额7万多亿元。

这张表同时令人振奋地宣告:中国的非国有企业在1990─2005年这16年中,在没有吃国家一分钱财政补贴的情况下,创造利润3万多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00多万亿元(见P18表3),2006年非国有工业总产值已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68.8%,三分天下已经超乎其二!中国人对中国经济前途持乐观态度,恰恰就是建立在非国有经济比国有经济发展速度快、效益高,已经占据主体地位这样一个客观基础上。

当我们欣喜地看到非国有企业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中发挥巨大作用时,我们也不能不痛心地承认:每年向国有企业的巨额注资,成了各级财政的沉重负担,拖住了全国人民改善民生的后腿。

正因为如此,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及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文件,都明确提出了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并不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在竞争性产业中,要实行“国退民进”的战略。也就是说,国有经济要逐步退出一般竞争性产业;同时鼓励民办企业向竞争性领域发展;通过多种方式,将竞争性领域的国有独资企业逐步改制成为股份制企业或私有企业。

从1998年起,中国就向全世界宣布要从“建设型财政”转为“公共财政”,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公共财政”不如“民生财政”的概念更清晰,有的地方把政府盖豪华办公大楼作为“政权建设”,也归为“公共财政”的成就之列,实际上与改善民生南辕北辙。近几年适逢计划经济思想回潮,斯大林式的社会主义理论又流行起来,说什么“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的命根子”,“要重振国有企业的雄风”,“财政的钱要向国有企业倾斜”。于是乎本可用于人民生活的民生资金继续受到挤压,“经济建设费”继续从老百姓的牙缝里流向国有企业,且流量越来越大。2006年再创新高,超过了1万亿元。这么多宝贵的全民资金没有投向民生,而是流到低效率的国有经济无底洞中去了。

还能这样年复一年地往无底洞里扔钱吗?不行!要真正“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就必须当机立断,根治众所周知的积弊——“建设型财政”,认真打造众望所归的“民生财政”。我建议将“经济建设费”削减60%,转为“民生资金”。在这项改革起步时可以稍稍放宽一些,以2006年经济建设费10734.63亿元为基数,先削减一半,省出5000亿元来。

未来设想之三:将节省下来的一万亿元投向民生

根据前面的研究,通过一定的改革措施,将每年财政支出中的不合理部分进行削减,节省出一万亿元资金,是完全可行的。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三笔:

公车消费4000亿元,削减3000亿元;

公费吃喝3000亿元,削减2000亿元;

经济建设费10000亿元,削减5000亿元。

节省下来的这一万亿元财政资金应全部用于民生领域,可以考虑大致作如下分配:

第一、将公车消费削减的3000亿元,划拨成公共卫生经费。

这3000亿元应主要投向以下四个方面:

(一)、300亿元,用于疾病预防与控制;

(二)、2200亿元,用于初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三)、200亿元,用于补贴医疗保险;

(四)、300亿元,用于建立医疗急救基金。

现在的关键是,从每年4000亿元以上的公车消费中砍下3000亿元,虽然在客观可能性上没有问题,但从公务员的主观方面看,还真是一场艰苦的“思想革命”。它不但要触及部门、单位、个人的既得利益,而且也涉及公车制度改革后如何适应新秩序,安排好工作。这项改革没有权威的领导不行,没有领导人以身作则更不行。我建议中共中央、国务院成立一个“医疗卫生与公车管理改革领导小组”,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或国务院副总理级的公务员担任组长。

以往我们抓中心工作的领导小组往往是“单打一”,而“医疗卫生与公车管理改革领导小组”则不能不“双肩挑”,两项任务直接挂钩。要搞好医改,有许多工作要做,条件之一是要增加财政投入;而要增加这一部分投入,就不能不减少另一部分开支,不能不向积弊甚多的公车消费制度开刀;如果这一刀开不好,医改的经费投入依然是“千呼万唤上不来”的;医改落实不了,不仅有害于亿万老百姓,而且也有损人民政府及执政党的公信力。砍公车消费,增医改经费这一战役,可以说是提高执政党执政能力和公务员素质,真正为人民办实事的一场重大考验。凡是在公车改革中表现不自觉的公务员,在今后公务员改选或改聘时,应属被淘汰的优先对象。

第二、将经济建设费中削减的5000亿元,追加于社会保障体系。

这5000亿元分作两部分使用:

(一)追加财政预算教育经费3000亿元。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财政性教育经费(即公共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在本世纪末达到4%。但2000年这一指标实际上只达到2.58%,而那年全世界平均水平是4.04%。[注5]

按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正式公布的2005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5161亿元,占当年GDP183867.9亿元的2.8%,如果追加这3000亿元,则财政性教育经费共计达到8161亿元,占GDP比例则为4.44%。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一举实现久攻不克的4%的目标,还略有富余,可以在此基础上去追赶2003年的世界平均水平——4.7%,稍稍有益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形象。

(二)5000亿元中还剩2000亿元,初步考虑可以用于社会保障的以下8个方面:

1、增加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4项基金共计600亿元;

2、适当扩大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覆盖范围,追加费用共400亿元;

3、适当增加抚恤金100亿元;

4、追加社会救济福利费300亿元;

5、追加就业服务机构经费100亿元;

6、追加救灾支出100亿元;

7、对工人(含农民工)进行常规职业培训费用200亿元;

8、为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准备200亿元。

第三、将公款吃喝中削减的2000亿元分作两部分,其中:

(一)中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刚刚开始建立,资金筹集几乎从零开始,应安排1000亿元。其中用于廉租住房制度500亿元,用于经济适用住房制度500亿元。

(二)最后1000亿元追加投入环境保护领域。我国2006年环境保护和城市水资源建设支出总共才161亿元,实在是太少了。环境问题危机四伏、欠账甚多,亡羊还需补牢。

简而言之,10000亿元分成三大块:

第一,公车消费节省3000亿元,给医疗改革;

第二,给国有经济的投资节省5000亿元,给教育和社会保障;

第三,公费吃喝节省2000亿元,用于环境保护和保障性住房制度。

我这个办法也可以叫做在财政支出总额既定的情况下,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道理在于东墙该拆,西墙当补。

[注1]2007年8月《领导者》杂志第17期

[注2]见“胡星斗中国问题学网站”http://

[注3]《城市管理》2005年第6期第13页

[注4]参见拙著《国企改革,绕不开的私有化》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版

[注5]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国际统计年鉴——2006/2007》第372页

2014年需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篇6

新年伊始,关于2014年主要经济目标的讨论热度不减。

据悉,财政赤字根据专家判断,2014年比2013年的12000亿预计会有所增加。

不过由于目前政府沉淀的资金比较大,是否仍需要举债存在争议。

北大经济学院财政专家林双林认为,2013年中国经济增速达到7.7%左右,高于7.5%的经济目标,目前政府收入很高,再实施2%的赤字率(财政赤字占GDP)比例不大,但是举债本身可能意义不大。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君指出,政府在最后一个月突击花钱,而且越来越多,这个问题需要解决。同时政府支出和收入到底包括哪些明细,需要说清楚,比如政府债务偿还是否包含在支出中,是利息还是也包括本金,都需要进一步明确。

2014年财政赤字将增加

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在近期的一次论坛上透露,积极的财政政策表现会使赤字规模今年继续有所抬升,2013年的赤字率大概应该是占到年度GDP的2.1%左右,估计今年仍然会是这样一个相对数字水平,那么2.1%的赤字率显然是在安全范围之内的。

根据国家统计局预公布的2013年经济数据,由于2012年的经济数字经过多次调整,2014年赤字率也可能变化。

不过,如果按照目前名义GDP测算,实际2013年GDP在568000亿元左右,再按照名义GDP9%左右的速度,2014年名义GDP在62万亿左右,对应2%左右赤字率,赤字是12500亿元。对应2.1%赤字率,2014年赤字是13000亿元。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君认为,“2%左右的赤字率,对于目前经济总量而言,风险并不大。”

他认为现在需要关注的是,财政支出到底包括哪一些,比如债务是如何计算的,如果何包括收支,统计口径变了,数据就往往不一样。

据悉,2013年12000亿元财政收支差额中,中央财政赤字8500亿元,比去年增加3000亿元;地方财政收支差额3500亿元,国务院同意由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弥补,并列入省级预算管理。

楼继伟在近期的财政会议上说,2013年仍需要有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控“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预算执行中原则上不出台新的增支政策。

他表示,2014年需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盘活财政存量,建立结转结余资金定期清理机制,加大资金统筹使用力度。

政府沉淀资金多引热议

楼继伟说的盘活财政存量,其实是政府沉淀的资金太多。

以央行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为例,2013年11月政府存款为41915亿元,相比2012年12月政府存款的20753亿元,多出了2万多亿元。

这4万多亿的存款,有一部分可能需要在2013年12月支出,但是其余的可能将转存到2014年。这就是沉淀资金。

上述沉淀资金的确在越滚越大,这与政府收支有关。比如到2012年11月政府存款才31598亿元,2013年11月,则多出了1万多亿。这还是在每年最后1年突击花钱上万亿的情况下发生的。

王雍君认为,突击花钱的问题,非常严重,需要尽快解决。

而政府目前沉淀的资金巨大,更是引起热议。

北大经济学院财政专家林双林认为,政府的钱足够,不需要搞赤字。

截至2012年底,审计署公布的数字是,全国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19.06万亿)与当年GDP(518942亿元)的比率为36.74%。

但林双林认为,日本、美国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只有10%、30%左右。“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搞这么高的债务率。”他说。

一方面,政府还有数万亿的沉淀资金,另一方面政府还有约20万亿的巨大债务。这个问题不可思议。中国投资协会投资咨询专业委员会会长刘慧勇认为,这个问题要搞清楚,因为有些债务不一定是当期要还的。还有,政府存款的钱多,是因为很多该花的支出没有花。

专家指出,2014年政府控制三公消费,沉淀的资金会更多,下一步应该加快对于民生的支出。“不用太担心财政收入的问题,2014年的经济会好一些,政府账上的钱还很多。”

财政支出具体结构优化问题探讨 篇7

一、财政支出结构优化与否的标准

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是一个动态的调整过程,不能用绝对的指标来衡量。一国的财政支出结构是否优化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一)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

根据马斯格雷夫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政府投资应在社会总投资中占有较高比重,以便为国家进入“起飞”提供基础条件;在经济发展的中期,政府投资应该逐步转换为对私人投资的补充,财政支出的领域应该向市场失灵领域倾斜;在经济发展的成熟阶段,财政支出应从基础设施转向社会福利性支出,即转移性支出的比重应该逐步提高。

(二)与经济体制类型相一致

经济体制主要有两大类: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由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需要履行强大的经济管理职能,所以此时财政支出中经济建设支出的比重应该较大;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已经退出了一般建设领域,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逐步弱化而社会管理职能日益加强,因此财政支出中公共支出的比重应该逐步加大。

(%)

注:此表根据《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151页相关数据以及国家税务总局网站(www.chinatax.gov.cn)相关数据计算得出。

二、中国财政支出结构的演变及原因

(一)中国财政支出结构的演变

从表1和图1我们不难看出,中国财政支出结构演变的总体趋势与中国经济发展进程和经济体制调整的进程是基本同步的,即经济建设性支出比重下降,社会文教费、行政管理费支出和抚恤、救济、社会福利支出比重上升,也就是说中国财政支出的结构一直处于优化的过程之中。但是在总体结构趋于优化的同时,具体支出项目比重的变化却处于失衡状态,具体表现为:

1. 基本建设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下滑过快。

从1998年40.3%降到2007年13.9%用了二十五年的时间,平均每年下降1.056个百分点,这与中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是相背离的。由于这一比重下降过快,导致中国基础建设投资不足,从而使得中国的经济“起飞”长期处于瓶颈制约的状态。

2. 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过低。

从1998—2007年中国财政支农支出的比重缓慢下降,由于农业自身积累能力差而且国家采取剥夺农业扶助工业的做法,所以这一比重下降的一个最大恶果就是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至今中国农业的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这使得中央政府如今不得不花费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来解决三农问题。

3. 文教科卫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增长不足。

文教科卫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基本上是增长的,但增长是不稳定的,其间有小幅度的震荡,特别是1998—2007年近十年间不增反降了0.28个百分点,由于这一时期正处于高校扩招等文教科卫需求快速增长的时期,所以文教科卫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过低的后果是极大的。比如教育的乱收费和公共卫生支出体系的脆弱都可从中找到原因。

4. 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急剧上升。

在财政各类支出中,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幅度最大,由1998年的4.4%增至目前2007年的13.9%,其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其他项目,这一比重的过快增长显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虽然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先后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机构精简改革,但行政管理支出并未出现大幅下降。比如199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曾使行政管理费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由1998年的4.4%减为2000年的3.4%,下降了1个百分点。但到2003年又迅速上升为12.6%,恢复了机构改革前的增长趋势。可见机构改革又陷入了“膨胀—精简—膨胀”的恶性循环。

(二)对中国财政具体支出项目比重失衡现象的解释

财政职能的“越位”与“缺位”可以说是财政具体支出项目比重失衡的主要原因。由于中国目前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转轨时期,总体来讲应该是让财政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但在具体操作时往往难以界定哪些领域才是真正的一般竞争性领域,所以在这一摸索过程中财政职能的“越位”和“缺位”问题肯定会交替出现,这在财政支出上就表现为总体结构趋于优化的同时财政具体支出项目比重却交替失衡。同时在强调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同时还必须清楚认识中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然而对发展阶段的认识同对经济体制改革程度的认识一样难以界定,因此这进一步模糊了我们对财政职能的定位,从而进一步导致了具体操作中财政具体支出项目比重失衡。

三、优化财政支出具体结构的具体措施

针对中国目前财政具体支出项目比重失衡的问题,应采取下列对策:

(一)逐步解决行政管理费增长过快的问题

行政管理、外交、公检法等部门执行社会管理的必要经费支出是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基本需要,属于公共需要,是财政必须保证的部分。但中国行政管理费支出与世界各国相比较高,2007年达13.9%,远远超过同期GDP增长速度。针对中国现状,可采取如下改革措施:

1. 进一步精简机构,控制行政编制,提高行政支出效率。

1998年以来中国进行政府机构改革,精减了机构人员,但仍然存在机构重叠庞大、人浮于事的现象,人员费、办公费居高不下,给国家财政造成了沉重负担。要严格控制政府机构的公共经费,改革会议制度、公共用车制度和招待制度,减少会议费、车辆购置维护费和接待费支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2. 推行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统管。

按照财政部颁布的。《行政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贯彻预算内外资金结合作用、统筹安排的原则,保证单位的预算外资金和其他收入主要用于弥补正常经费的不足,建立一套能全面、系统反映单位财务收支状况的报表体系。

(二)改革财政投资体制

财政用于固定资产的投资是经济建设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投资对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998年起,中央政府针对中国存在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连年增发国债用于基础设施投资,有力地拉动了中国经济增长,但同时中央政府承担了很大的债务风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主体多元化是必然的,总体来看,应以企业和家庭部门投资为主,政府投资只能限于公共需要、私人不愿意投资的领域。要把过去财政对生产、经营领域的投入转到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工程上来,并随着财力的丰裕逐步增加投入,通过转变资金投入方式,为市场经济和企业平等竞争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经济建设主体应由政府转向企业,财政只进行涉及国计民生的公益性基础设施的建设。要从直接投入生产领域,逐步转移到为生产建设的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上来,转向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公共服务项目,转移到共同需要方面来。要改革国家政策性投资体制,财政预算内投资不宜实行有偿使用的方式管理,宜采取无偿投资的方式;由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安排的投资,应采取国家资本金投入的方式。

(三)优化社会文教支出

总的来说,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其中,基础教育基本上属于公共产品,整个社会成员都可以从中受益,具有正外部效应,其经费应全部或绝大部分由财政供给。高等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更多地带有私人产品的特性,其费用可由受益者来支付一部分。因此,按照公共财政理论,高等教育可以由政府来办,也可以由私人来办。对此,国家应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财政应为义务教育提供资金保证,为重点高校提供更多的财力支持。

基础科学研究属于公共产品范畴,其成果为社会所共享,其经费应全部由财政负担。应用型科学研究由于可以市场化,财政不应负担经费或酌情负担一部分。在中国现阶段,由于科技力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政府应提高对科学研究事业的财力投入,并使科学投入的增长快于同期财政支出的增长,同时,在科学研究支出总量提高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基础科研的投入力度,优化科研支出结构。

(四)逐步增加社会保障支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是一个重要的“内在稳定器”。目前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很不完善,许多应由财政承担的社会保障由企业、行政事业单位负担。另外,社会保障支出划分不明确,支出比重低的现象仍然存在,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社会保障支出的投入力度,大力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财政必须按照公共财政要求,进一步调整现行支出分配结构,尽快使财政资金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同时相应削减行政经费和一般事业经费支出,真正把社会保障支出作为财政预算的一个重要内容。要加快失业保险制度改革,扩大失业保险实施范围,使各类城镇企事业职工都参加失业保险;尽快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体系;进一步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建立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模式。

参考文献

[1]陈共.财政学:第4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

[2]从树海.财政支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

对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分析 篇8

所谓财政支出结构, 是指在财政支出总额中各类支出所占的比重。它不仅反映了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 更是国家调节经济与社会发展、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政策工具。财政支出结构一旦形成, 它就反映着政府的职能范围和工作重心。改革开放以来, 财政支出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主要变现在经济建设费所占比重的下降趋势是非常明显的。从1978年的64.1%, 1994年的41.3%下降到2006年的26.6%, 社会文教费占比平稳上升, 由1978年的13.1%到1994年的25.9%再到2006年的26.8%, 这表明我国财政支出正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弱化对市场资源配置的干预, 向提供公共服务和实施财政宏观调控为主要内容的结构转化。同时行政管理费得增长不仅合理, 从1978年的5.0%到1994年的14.6%, 2006年则上升到18.7%, 增长过快。

2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

2.1 重要产业和重要领域的财政投资不足

一是对农业投入力度不够。全国财政支农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在整体上呈下降趋势, 由1978年的历史最高点13.43%逐年下降至目前的8.07%, 同时支农手段单调, 投资结构不合理。二是对教育的投入偏低。改革以来, 财政在教育方面的支出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2004年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是1992年的14.88倍, 但教育支出总体投入水平较低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主要表现在, 1978年-2006年教育投入占GDP比重平均为4.04%, 从1978年的4%到2006年的5.1%, 仅上升1.1个百分点。

2.2 行政管理费用占比偏高且增长过快

行政管理作为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 社会活动日趋复杂, 政府所承担的公共关系事务也随之增多, 因此行政管理费用增加也是正常的。但是我国行政管理费支出由1998年1600.27亿元增加到2006年7571.05亿元, 膨胀了近4倍。在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也由1998年的14.82%增加到2006年的18.73%。成为我国财政支出中增长最快的项目。

2.3 预算体制不够完善

政府预算本是规范财政支出管理最重要、最有效的一项法律制度, 是支出管理的基本法律依据。但是, 我国自1995年颁布实施《预算法》以来, 至今尚未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财政支出管理和控制机制。预算科目划分不科学, 预算的编制也有待完善。

3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

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对经济的调节和国家政策的实施至关重要, 面对社会经济和财政支出结构中的问题我们应积极探索,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中国财政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社会公共需要是公共财政理论的基石, 规范财政支出结构应体现社会公共需要, 财政支出范围应与社会公共需要相符。

3.1 应适度提高科教文卫方面的财政支出

虽然近年来财政用于这方面的支出有所增加但增长速度不快, 但科教文卫支出占GDP的比重不高而且政府用于这方面的支出也只是预算内的支出各级地方政府预算外的支出则很少用于这方面。即使是有限的教育支出、有限的卫生支出, 本身也没有的到很好的利用, 因此不仅要加大对科教文卫的支出更应该调整、优化其内部结构。以教育支出为例, 一般来说, 国际上教育经费分配的变化是与经济、教育发展变化相适应的。经济、教育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 以义务教育一般指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初中阶段为重心, 随着经济的发展, 逐步转向发展中等和高等教育, 教育经费分配也相应调整。

3.2 加强社会保障支出

适应当前人口老龄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城镇化速度加快的特点,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得以存在和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

对于我国的社会保障问题, 一方面我们应加大社会保障支出, 它对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发展国民经济有重要作用。这方面我们可以适度考虑将地方政府的一部分预算外资金用于这方面。另一方面我们也应注意社保支出的内部结构问题, 应合理分配对城镇职工的保障支出和对农村地区的保障支出, 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保障支出等。同时对于人口老龄化问题等属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普遍问题, 国外的一些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

3.3 提高农业方面的支出

在我国, 农民占人口的绝对比例, 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三农问题, 就会限制我国的内部需求, 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也会有限。为此, 我们必须切实解决好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在公共财政资源配置上, 要统筹考虑城乡发展, 加大对农村教育, 卫生, 文化等社会事业的支出。二是在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上, 要统筹考虑农业、农民、农村的全面协调发展。发展一种新型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模式, 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经济实力。

3.4 减少行政管理支出

近几年来我国的行政管理费用一直居高不下, 并且与财政支出保持着相近的增长速度, 适度行政费用的支出是必不可少的, 也是无可厚非的。但过高的行政管理费支出一方面表现出政府工作的低效率, 另一方面也会使人怀疑政府内部的浪费和奢侈消费等问题。因此应进一步深化政府体制改革, 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加强行政管理支出的内容规范, 硬化预算约束, 科学界定合理的费用支出范围, 以遏止行政管理费用过快增长的势头。

3.5 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率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不仅表现在数量方面, 还取决于支出的效率和质量方面。在“蛋糕”一定的情况下如何更好的满足更多的人的需求。高质量的财政支出主要表现在支出的公开、透明, 公民的参与程度, 更大限度的让百姓知道, 政府如何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加强法制建设, 减少人为干预。二是建立绩效评估制度, 全面的反映资金的运作情况。同时应当将政府支出在透明度方面做进一步的努力。

3.6 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制度保障

财政支出结构改革一方面涉及到财政支出规模庞大, 内容繁杂, 种类繁多, 要想统筹好不同地区、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财政支出, 如果没有良好的制度保证是很难实现得。另一方面财政支出结构的改革是一次利益格局的调整, 如果没有可靠的制度保障, 那么, 不可能使改革得到大部分利益相关方的支持。因此我们应从立法、预算编制、激励机制、效益考核等方面着手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制度保障, 不仅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

参考文献

[1]许光建, 戴李元.《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及长效机制构建》, 人民论坛, 2011/03/中总第321期.

[2]朱养华, 段弈冰.《对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几点思考》, 财经视点, 2009年第4期.

[3]朱青.《发达国家“福利型”财政支出结构的形成》,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年/5月/11日/第008版.

[4]李永友.《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与财政支出结构效率》,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双月刊) , 2011年第1期总第153期.

国防费支出结构优化分析 篇9

(一)国防费支出结构效费比最大化

国防费支出结构优化强调国防费效费比最大化,即在消耗最小数量国防费的同时实现国防功能最大化。在经济领域中,效—费关系是一种经济学的评价标准。它的内涵不在于追求国防费支出结构中各项目标必须达到何种效用,而是在资源占用程度和目标实现程度之间寻求一种比较利益。采购维修费和武器装备性能会保持一种相对同步且稳定的增长状态。随着采购费用的不断增加,武器装备性能也随之提升,但是受科技水平的限制,武器装备的性能在某一历史时期会接近一个极值,采购维修费的边际效用逐渐降低并趋近于零。即使再增加同等单位量采购维修费,装备性能的提升空间会变得非常小。不同的国防费支出结构方案选择具有不同的效-费关系,优化国防费支出结构就是要在寻求局部结构效费比最大化的同时使整个国防费支出结构效—费比也达到最大化。

(二)国防费支出结构机会成本最小化

国防费支出结构机会成本是指在选择某一种国防费支出结构所产生军事效益的同时所放弃的另一种国防费支出结构所能带来的军事价值。机会成本会随着付出的代价的改变而做出改变,如果在选择中放弃选择最高价值的选项,那么其机会成本将会是首选,而做出选择时,应该选择最高价值的选项。国防费支出结构优化就是在军事项目结构方案选择时达到机会成本最小化。例如可替代武器的选择中,在军事效用(战斗力生成能力)相同或相近的前提下,考虑武器装备的采购费用、使用寿命折旧、维修费用等因素,通过对于不同的武器装备方案选择效用进行综合测算分析,选取成本最小的方案作为最终方案的选择。国防费支出结构机会成本最小化的实现有利于减少和杜绝国防费开支浪费和不合理的现象,对国防财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到关键作用。

(三)国防费支出结构总体利益达到均衡

国防费支出结构总体利益的均衡实际上是国防费在各方面投向投量上边际效用的均衡。国防费支出结构优化的过程具有持续性,并且始终向边际效用最大的方向流动。尽管国防费支出增加的同时,军事效用也在向更高层次移动,但是受到国家综合国力水平、地缘战略环境、军队体制改革等因素的影响,国防建设在各个投向上存在先后顺序和快慢之分。军队战斗力最弱的环节往往也是国防费支出效用最大的地方,国防费支出结构总体利益的均衡状态并不是以最先达到效用最大化的某一项目为时点,而是以最后一项达到均衡状态的国防费支出项目为最终目标。当整体军事建设目标的投入都达到均衡状态时,国防费支出结构的总体利益便达到均衡。

二、国防费支出结构优化应遵循的原则

(一)收敛性原则

国防费支出结构的动态优化具有向稳定状态发展路径趋近和逼近的性质。军事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各军种技术的关联发生改变,国防费支出结构的优化可以不受某种形式的干扰,而采取自动向其稳定状态或者稳定增长的路径去逼近。尽管国防费支出结构优化不能一蹴而就,必然存在一段漫长的时间,而且信息具有不完全对称的特性,国防决策部门不可能即时准确地把握战斗力发展的需要,但是国防费支出结构的优化从低层次向高度化的趋势不会变。新军事变革已经在进行当中,国防资源配置结构的优化目标使得国防费支出结构必然趋向于其可能的稳定状态,同时也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二)趋同性原则

国防费支出结构优化的趋同性原则是以战斗力最大化为最终目标的现代战争资源配置的理想模式。国防费支出结构优化不会受到各国国情差异和军事技术特点的干扰,它会朝向更高的技术构成、更合理的军种结构、地域配置收敛。由于国防资源配置的收敛目标具有一致性,因而会产生国防费支出结构优化的趋同特性。现阶段,美国军队信息化建设和军事技术革新都处于世界军事的领先水平,其国防费支出结构更趋向于理想状态下的国防费优化模式。依据国防费支出结构的趋同性原则,我国可将美国军事资源配置作为标准参照系,并结合我军自身国情和军情,努力向其国防费支出结构靠拢,从而实现我国国防费支出结构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

(三)阶段性原则

国家经济水平和军队发展存在基本差异性,国防费支出结构的动态优化实际上是一个分阶段进行的过程。我国军队经历了半机械化、机械化、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化的军队建设过程,这些过程阶段的产生与发展符合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每个阶段都是对上一个阶段的总结与提升,同时也为下一个阶段做铺垫和准备,必须逐个实现,需要有计划、分步骤、分阶段的进行。由于不同阶段的国防费支出结构包含不同的优化标准,因而各阶段的约束条件决定了国防费支出结构的具体结构水平。

三、国防费支出结构优化的重要意义

(一)体现了履行国家防御职能的本质需要

我国始终奉行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积极防御国防政策。当今社会,恐怖主义的威胁已经成为困扰全世界的难题,非传统威胁在每个国家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对军事能力也提出了新挑战。近些年来,为提升国防职能向多元化发展,我国军队广泛参加了联合国维和任务、国家间军事演习等国际军事行动。在新军事变革的大环境下,军事科学技术的进步、战争形式的转变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军事力量结构的变化,国防费支出结构关系到一个国家国防职能的全面与缺失,是国家防御体系的经济来源。只有对我国国防费支出结构进行优化,才能在履行国防职能时更好地体现其本质需要。

(二)展现了提高经费支出效率的前提条件

国防费支出结构的优化过程同时也是军队建设效益的优化过程。国防费支出结构优化是提高经费支出效率的前提条件,优化国防费支出结构的实质,就是优化国防费的投向、投量,整合军事经济资源进行再分配,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减少无效支出,根据军事建设任务的轻重缓急程度按需保障。重视保留现有军事优势,逐步改善薄弱环节的同时做到统筹协调,既要改变国防费支出不合理的现状,又要优化创新,传承传统结构中高效率的部分,使国防费支出效率显著提高。

(三)实现了生成军队战斗能力的根本途径

现代战争作战双方的军队构成和战斗力量各有差异,打赢战争的关键是发挥出自身优势攻击敌人的弱点。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军事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改革强军已经成为应对新军事变革的迫切要求。因此,为提升军队战斗能力,这就要求在国防费资源配置时,必须紧密贴近实战需要,以形成特色优势为起点,以提高国家军事威慑力为目标优化我国国防费支出结构。通过调整军种、项目支出结构,改革国防费支出体制,优化财务管理措施,让军事指挥和后勤保障紧密结合在一起,最终实现军队战斗能力的整体提升。

四、我国国防费支出结构优化的具体设想

(一)处理好国防费中人员生活支出与装备支出的关系

军队战斗力是一个由一系列军事要素组成的集合体。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交织,相互依存,无法脱离其他要素单独存在。其中人员素质和武器装备两者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员生活支出和装备支出往往呈现出一种“此消彼长”的态势,从军队长远发展来看,人员生活支出和装备支出并不矛盾,只有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国防费支出的效能。建设一支作风优良、能打胜仗的现代化军队既要做到人才建军,还要做到装备建军。人才建军就是要尊重军事人员的存在价值、需求价值以及发展价值。要统筹人力资源配置,把稀缺人才用于与之专业水平相对应的工作中去,做到人尽其才,进一步增加对军事人员的培训投入以提升人才整体能力水平;实现装备建军,加大武器装备的投入既不是把钱用于购置过时的武器装备上,也不是对老旧装备反复维修,只停留在能运行的层面,而是要遵循“多研究、少生产、多更新、少装备”的方针,不仅重视装备数量,更注重装备质量,为不同战斗性质的部队研发和生产不同类型的装备。增加科研费比例的同时降低装备购置费比例,避免老旧装备占用过多装备编制,有利于国防科技的高速发展。

(二)提高高技术军兵种经费投入数额和质量

国防费支出结构的优化不仅仅是每一财年流量上的结构调整,其深层反映了军事实力结构的调整过程。现代战争往往采用是各军兵种多维一体联合作战模式,需要依托高技术军兵种,各种力量协调配合。随着军事科技进步和对军队人力依赖程度的降低,高技术军兵种将成为各国军事建设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在新军事变革下的现代战争中可以看出,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是成为军事强国必备条件之一,而海军的强大与否,重点在于其舰艇、潜艇、航空兵等需要高技术人才装备部队的数量和质量。这就要求在配置国防费支出结构时,必须明确保障重点和顺序,根据国防建设战略方针,实施重点保障以提高高技术军兵种的经费投入数量和质量。

(三)建立利益导向国防费配置机制改善国防费支出结构短板

军队战斗力的生成往往受制于其“短板”,将有限资源配置于某些战斗力过剩的方面其实是一种浪费。顶端优势和杀手锏武器固然重要,但是“短板”造成的瓶颈会大大减低战斗力,造成巨大的国防费资源浪费,导致国防费供求紧张。军队建设涉及到军种、项目等各个方面,必须运用“木桶原理”,以现实情况为基础,分析战斗力生成的“短板”,针对这些“短板”给予倾斜性投入与保障,做到未雨绸缪。国防费资源转化为战斗力要素,战斗力要素配置生成各子系统的战斗力,各子系统的战斗力在战争中通过指挥、协调、生成最终形式的战斗力。这就要求建立利益导向的国防费配置机制,在国防费支出过程中积极支持战斗力新生要素与“短板”部分的投入,及时将有限的国防资源调整到更能发挥战斗力生成效能的领域和项目上来。

摘要:在任何国家,国防费的总量都是有限的,其规模大小受到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但是军队对于国防费的需求却是无限的。国防费支出结构必须符合国家利益需要的战斗力生成与提升。在新军事变革中,优化国防费支出结构已经成为解决我国国防费问题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国防费,支出结构,优化

参考文献

[1]郝万禄.国防费配置理论研究[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2

[2]杨峰.中国国防费结构优化研究[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5

陕西省公共支出结构优化分析 篇10

1.1按照政府职能分类比较

根据国家财政支出预算科目的分类和政府职能的不同类型, 公共支出可分为四类, 即经济建设、社会支出、行政支出、国防支出和其他五大类。由于陕西省国防支出比重低, 在此不单独列出。从表1来看, 陕西省经济建设支出的比重从2000年的31.5%降到2005年的25.6%, 呈现回落走势;社会支出则是稳步上升, 比重从2000年的43.3%逐步升为2005年的48.5%, 上升5.2个百分点;行政支出基本保持稳定, 2005年与2000年相比虽然略有下降, 减少了0.6个百分点, 但仍居高不下。总体来看, 代表公共财政支出发展方向的社会支出的比重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陕西省的财政支出结构在不断优化。

1.2按照预算科目分类比较

从2000年至2005年陕西省财政支出结构变化情况看, 占支出比重增加的科目有9项, 其中农口支出、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城市维护费、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升幅较显著, 分别达到0.47%、0.97%、2.78%、1.1%、1.39%;而比重减少的科目有14项, 其中基本建设、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政策性补贴支出、专项占财政支出比重降幅较大, 尤其基本建设比重下降速度很快, 分别减少0.54%、6.15%、0.97%、0.93%。

1.3按照财政的经济性质分类比较

(1) 基本建设支出增速有待提高。

2000年至2005年, 陕西省基本建设支出的相对量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 2000年基本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量的比重为15.2%, 2005年下降为9.1%。而且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异, 关中地区普遍高于陕南、陕北地区。陕西省基本建设支出迅速下滑, 而且幅度相当大, 主要是由于政府的职能范围界定不清, 参与的竞争性、盈利性项目过多, 挤占了应投入到基础建设支出的一部分财政资金, 导致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方面的财政投入不足。

(2) 行政管理费支出趋势平稳且居高不下。

总体上来看, 陕西省行政管理费支出所占比重基本平稳, 但所占比重仍然很大且长期居高不下。2000年陕西省行政管理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10.2%, 2005年下降到9.8%。从这个角度看, 陕西省在行政管理费支出方面努力程度还不够。

(3) 财政支援农业支出的水平偏低。

作为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省份, 陕西省现阶段的目标之一就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为此必须提高财政支援农业支出的比重,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投入。但是目前陕西省的支农支出水平仍然偏低, 远远低于其他经济发达省份, 努力程度还不够, 而且总体上呈现不稳定状态。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基层政府的事权大于财权, 财政保障能力有限, 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持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 相对于其他产业来讲, 农业投资的见效慢、收益少, 地方政府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偏向于竞争性领域的投资。

(4) 科教文卫事业的财政投入偏低, 支出结构不合理。

陕西省财政支出结构尚未实现财政效率, 还表现在科教文卫事业费支出方面。陕西省在科教文卫支出方面做了主动性调整, 但是整体支出水平还望有所提高, 更好、更快地实现科教兴国这一方针战略, 用高科技来带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二是科教文卫支出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不明显, 2000年科教文卫事业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20.5%, 2005年上升到22%, 增幅仅为1.5%。在科教文卫事业费支出方面之所以会存在这种效率缺失, 主要是因为目前科教文卫事业费的内部结构不合理, 财政大包大揽现象仍旧存在, 导致财政应该扶持的项目因经费不足而搁浅, 应该推向市场运作的项目却挤占了大量财政资金。

2陕西省公共支出结构横向比较分析

2.1按照政府职能分类比较

2005年陕西省经济建设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是25.6%, 2000年为31.5%, 高于2005年湖南省的24.76%、江西省的24.97%。从经济建设比重不断下降趋势来看, 各省基本是相同的。社会支出一项, 陕西省、江西省和湖南省一样, 都呈现比重不断增加的趋势。与2005年江西、湖南省相比, 陕西省的社会支出比重低于江西省和湖南省, 分别低1.22%、1.03%。2000年以来陕西省行政支出的比重一直低于同期的江西省和湖南省, 但是陕西省的行政支出比重总体呈现居高不下的状态, 表明当前机构重叠庞大、人浮于事的现象仍然存在, 需注意加以调整。

2.2按照预算科目分类比较

如果将陕西省2005年各项财政支出占比数据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地区做横向比较, 我们看到, 比重低于江西省的项目有7项: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教育支出、科学支出、卫生经费、税务等部门事业费、公检法司支出;高于湖南省的有6项:文体广播事业费、教育支出、科学支出、卫生经费、农口支出、社会保障补助支出。

如果以公共财政支出为衡量标准, 陕西省的不足之处是:教育支出、科学支出加上科技三项费用、卫生经费的投入与经济较发达的浙江省有一定差距, 比重相对较低, 应该逐步提高;相反, 税务等部门事业费、行政管理以及公检法司支出、政策性补贴则应该保持稳中有降。陕西省的有利之处是: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社会保障补助支出上升快、比重高, 政策性补贴比重下降很快。

3优化陕西省公共支出结构的措施

3.1科学界定政府职能, 明确财政支出范围

在公共财政体制下, 政府应根据市场经济需要来定位和确定相应的职能, 改变过去大包大揽的做法, 做到“有所谓, 有所不为”, 保证财政资金的使用逐步转移到满足公共需要的领域, 解决财政支出的“越位”和“缺位”问题, 把应由市场负担的事务从财政中分离出去。

3.2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应在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非竞争和非经营性领域加大投资力度, 重点投向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等非盈利性领域、自然垄断行业、风险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同时提高一些垄断经营部门的市场化程度, 引入竞争, 提高效率;同时在一些竞争性投资领域, 政府需要逐步退出,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在目前财力并不充裕的情况下, 保证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另一方面, 也可以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3.3降低财政支出中行政管理费的比重

进一步精简机构, 控制行政编制, 提高行政支出效率。要严格控制政府机构的公共经费, 改革会议制度, 减少会议费、车辆购置维护费和接待费支出,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对税务等部门事业费、行政管理费的增长要深入分析, 规范管理。

3.4规范事业单位的财政经费供给

事业单位可分三类:一是社会公益型;二是准公益型;三是经营型。对这三种类型的事业单位, 财政应保证社会公益型经费, 对准公益型实行定额或定项补助方式, 并适当核减部分经费, 把经营型事业单位推向市场。同时, 推行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统管, 建立一套能全面、系统反映单位财政收支状况的报表体系。

3.5优化社会文教支出

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 结合实际情况, 应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积极为义务教育提供资金保证, 为重点高校提供更多的财力支持。同时, 财政支出还必须向科技发展倾斜。基础科学研究其成果为社会所共享, 其经费应全部由财政负担。应用型科学研究由于可以市场化, 财政不应负担经费或酌情负担。就陕西省现阶段情况看, 政府应不断提高对科学研究事业的财力投入, 并在科研支出总量提高的基础上, 不断加大基础科研的投入力度, 优化科研支出结构。

3.6加大社会保障支出

针对目前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保障支出划分不明确以及支出比重偏低等问题,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调整现行支出分配结构, 真正把社会保障支出作为财政预算的一个重要内容。要加快失业保险制度改革, 扩大失业保险实施范围, 使各类城镇企事业职工都参加失业保险;尽快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体系;进一步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建立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模式。构建以弱势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社会保障网络。要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研究和逐步建立, 早日消除城乡差距, 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3.7增加公共风险性的财政支出

陕西省是一个水旱等自然灾害频发的省份, 如2003年发生的洪涝灾害, 2006年陕西省华阴市及周边县城发生了百年不遇的龙卷风、特大冰雹袭击, 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007年宝鸡市17个乡镇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 2008年陕南部分地方遭受地震袭击, 因此, 迫切要求政府要有效地预防各类突发性事件, 必须加大公共风险性的财政支出比例。增加环境保护方面的支出, 促进经济社会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基础处理技术下一篇:多媒体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