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游戏

2024-05-10

幼儿游戏(精选十篇)

幼儿游戏 篇1

一、游戏秩序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居多, 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屡见不鲜幼儿总喜欢以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为中心思考问题, 不能转换视角看待周围的事物, 思维带有强烈的主观主义色彩, 表现为强烈的“自我中心化”。在游戏中, 游戏规则是从大家的角度、从众人利益出发制定的, 消除了个人化倾向。而且对游戏规则的遵守将打破幼儿思维的自我化定势, 使幼儿学会从他人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同其他幼儿和睦相处, 促进幼儿的“去中心化”, 让每个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均得到良好的发展与提高。

娃娃家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在娃娃家里, 怡怡彦彦和两个小朋友一边拉扯着“娃娃”的衣服, 一边争吵。听见娃娃家里的争吵声, 我连忙走过去瞧个究竟。只见怡怡和彦彦两人都紧紧地拉扯着“娃娃”, 互不相让。看到我来了以后, 怡怡说:“老师, 这个娃娃是我先拿的, 我是娃娃家的妈妈。”彦彦不甘示弱地说:“老师, 我也要做娃娃的妈妈。”这时, 我接过她们手里的娃娃, 抱在怀里, 说道:“娃娃乖, 不哭了。看, 你们把娃娃弄哭了。怎么办呢? ”她们想了片刻跑过来说:“娃娃, 对不起, 我们不是故意的。”看着她们沮丧的眼神, 我说:“刚才娃娃悄悄地告诉老师, 说你们两个她都喜欢, 所以想让你们两个一起做她的妈妈, 你们愿意吗? ”“愿意。”她们两个高兴得跳了起来。

现在的孩子在家里习惯独享玩具, 由于是独生子女, 父母家人都非常宠爱他、放任他、迁就他, 因此, 他们没有与他人协商的意识和经验, 之间很容易为了某种共同需求而发生矛盾这时教师如果只留下一个“妈妈”的话, 那么另一个幼儿的情绪肯定会受到影响。而两个“妈妈”, 不但满足了幼儿各自的心理需求和游戏愿望, 还消除了矛盾, 增进了幼儿之间的交往因此, 在小班开展角色游戏初期, 应该允许角色的重复, 如两个妈妈、两个爷爷等。

教师可以扮演其中一个角色参与到孩子的游戏当中, 或者作为观众安静地看孩子的“表演”, 并细心地观察孩子的表现, 当发现孩子运用不够恰当的语言或行为时, 教师可以在不影响孩子游戏的前提下适当引导, 让孩子拥有勇于认错的品质, 就像拳头打击一样, 伸着拳头要再打出去, 必须先缩回来你如果先承认自己也许有错, 别人才可能和你一样宽容大度。

人们之间的关系和行为冲突有一定的社会性标准。对于规则本身的遵守, 是道德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在游戏中, 幼儿通过游戏形成“礼貌、遵纪守法、公平、平等”等道德规范及相应的行为价值观。所以, 强调游戏规则的遵守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道德意识, 发展幼儿的道德行为。

二、制定有效的游戏规则, 培养社会意识

规则意识是社会意识的反映, 一定的游戏规则总是反映一定的价值取向。

今天“娃娃家”里可热闹了, 客人们正在津津有味地品尝爸爸为他们准备的“美味佳肴”, 忽然, 只听“砰”的一声, 扬扬用手一个劲儿地将桌上那些“美味佳肴”推倒在地, 一边推, 一边嘴里还不停地嘀咕着什么。这时, 娃娃家里已是一片狼藉了, 我正想上前训斥, 可当看到扬扬那一脸不高兴的表情时, 我想这其中一定有原因。于是, 我克制自己的情绪, 来到他身边了解情况。我摸摸他的头问道:“扬扬, 怎么了? 你有不高兴的事情? 快告诉我, 看看我能不能帮助你。”“爸爸和客人们都不让我坐在桌上‘吃饭’, 所以, 我生气了。”扬扬委屈地说道。“原来是这样, 那老师给你来讲个故事吧!”通过故事引导幼儿了解到自己不高兴了, 可以把这些不开心的事情告诉老师和同伴, 大家都会帮助他, 但像这样乱扔东西可不好, 要遵守游戏规则。讲完故事后, 我对扬扬说:“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听了我这么一说, 扬扬二话没说就开始捡地上的餐具。

就像我曾经看到的那样: 一位教师如果对一个不遵守游戏规则的孩子说:“你怎么回事, 弄得一地, 捡起来不要玩了? ”虽然通过命令式口吻, 孩子会把撒了一地的玩具整理好, 但是他在以后的游戏中碰到类似情况时说不定还会再犯。孩子会知道“推到了东西, 人家没有了”, 从而知道“自己不对了”, 还不具备换位思考的能力。

在规则教育中教给孩子简单的交往语言, 喜欢听故事是学前幼儿的共同特点, 但针对年龄较小的孩子认识水平低、理解能力差的特点, 我们把教育内容蕴含在故事情节中, 他们仍然不能理解, 这时我们可以把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法用讲故事的形式反复讲解。如小鸡对小鸭说:“我能和你们一起玩吗? ”小鸡对小猴说:“请让我加入好吗? ”让孩子知道说这样一句话, 对方就能够高兴地把玩具或者其他东西给自己玩, 一起分享, 在生活中, 成人要时常提醒孩子使用这样的语言, 并帮助他们感受成功, 让幼儿在潜意识中产生有礼貌、遵守游戏规则的印象。

幼儿园亲子游戏:幼儿游戏 篇2

(2019 —

0 2020 学 幼儿游戏体育游戏:堆雪人

规则体育游戏:不倒翁娃娃

关键词:体育游戏,不倒翁,娃娃

规则:将幼儿分成几组,双脚套上呼啦圈,进行跑步比赛,先到达目的地为胜,呼啦圈不能掉地,跑的时候不能摔倒,不能掉地。

3:大体育游戏:大风与树叶

关键词:体育游戏,大风,树叶

规则:分角色老师扮演大风,小朋友扮演树叶,大风说:起风了,树叶进行小跑步,大风说:风大了,树叶就四散跑,大风说:风停了,树叶就飘落在地上。游戏可反复进行。

家一起堆雪人,堆成一个大雪人,太阳出来了,雪人的头融化了,手融化了,身体融化了,腿也融化了。游戏可反复进行。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亲子游戏的内容,有益于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密切亲子关系,有利于亲子双方的身心健康,有益于幼儿把在亲子游戏中获得的对待物体的态度、方式、方法以及人际交往中的态度、方式、方法迁移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去,本幼儿教育资料适用于幼儿园亲子游戏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幼儿园亲子游戏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体育游戏:小火车

关键词:体育游戏,小火车

规则:分角色扮演火车头和乘客,火车头说:我的火车就要开,谁来坐?乘客答:我来坐!一个一个排队拉成火车的形状,火车头说:我的火车出发咯!大家:呜——排队出发。

3体育游戏:传帽子

关键词:体育游戏,传帽子

目标 提高幼儿的应变能力。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准备 小草帽 20 顶。

玩法 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成八字形(如图)排成两行(坐或站),各行排头的幼儿前面放有 10 顶小草帽。

游戏开始,各行排头的幼儿将 的口令,幼儿四散走或跑,游戏反复进行。

管窥幼儿园游戏与幼儿游戏之异 篇3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幼儿游戏;秩序化教育环境

幼儿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们都知道相比听、说话、看书、图片实物、动作表情和故事场景等诸多活动形式,游戏活动,更能激发幼儿兴趣,调动幼儿多感官吸收。为此,游戏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和重视,并为之开展了各种研究、探讨和尝试。然而,在尝试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幼儿园游戏等同于幼儿游戏,忽视了幼儿园游戏的环境,对扩展与丰富幼儿语言,促进其语言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二部分指出: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是一种主动、自愿、愉快假想的社会性活动。同时美国著名幼儿教育家斯波戴克指出:“幼儿园游戏的性质是‘教育性游戏’;这种游戏的特征在于:一方面服务教育目的,另一方面又要使儿童得到教育满足与快乐。”

然而,幼儿不是一张被动的任人涂抹的白纸,而是天生具有主动探索、感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下面,谈谈在幼儿园游戏的研究尝试中的所悟。

一、幼儿园游戏富含自觉教育性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小朋友玩“扮家家”“小老师”的游戏,甚至就是一堆沙子石头之类的,他们也会演变成各式各样的城堡或菜品,玩得满头大汗不亦乐乎。

究其原因就是小朋友从婴儿期转入幼儿期后,由于动作和语言的发展、生活范围的扩大和独立性的增长,他们便会逐渐渴望参加到成人社会和实践活动中,但由于幼儿本身具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能力,又令他们不可能现实地参与成人活动。于是,为了满足这一愿望,游戏作为想象与现实生活的独特结合,作为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抽象和模拟,便理所当然地被引入到幼儿世界里,因能满足他们潜在的愿望而受到幼儿们普遍的欢迎。

但是,幼儿园的游戏,又不同于日常生活中孩子们那完全自发的游戏,因为幼儿园的环境是按照教育目标特意创设的一种秩序化了的环境,富含自觉教育性。所以,德国幼儿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福禄培尔警示:“学前儿童的游戏,不是无关重要的。它是非常严肃的,是具有深刻意义的。”

因此,幼儿园游戏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班级特点的、又能使幼儿能在游戏中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完成学习内容,达到间接的、隐蔽的对幼儿进行自觉教育。

二、幼儿园游戏蕴含主体性指导

幼儿园活动不是单个的或几个人的活动,是一个集体的、整体的活动,因此,幼儿园的游戏不是幼儿自发的、散漫的游戏,而是一个以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为主要特征的主体性活动。

雖说在游戏中,幼儿是按照自己的主体意识选择游戏伙伴、内容,而决定使用活动的材料的方式、方法,以及游戏的主题和解释游戏活动的结果,以及分享游戏体验的权利,是由我们教师来决定的,所以教师在保留独立的游戏活动的前提下,指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学习,获得经验,学会与人交往。并制定好计划和做好记录,了解幼儿游戏的水平,才能保证幼儿能较好地开展游戏。

事实研究也表明:教师适时地帮助和指导,可以扩展与丰富幼儿语言,促进其语言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

总之,幼儿园游戏是已将游戏因素和教育因素有机结合,是在教师主导下的教育活动,富有教育性和幼儿主体性,是对幼儿进行全面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与幼儿游戏既有着联系,又有着区别。

参考文献:

[1]斯波戴克.幼儿园游戏理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

[2]福禄培尔.幼儿园游戏:本体价值的失落与回归[J].学前教育,2009(10).

小班幼儿角色游戏初探 篇4

一、根据需要, 提供具体形象的角色游戏材料

陈鹤琴先生说:“孩子的知识是从经验中获得的, 而孩子的生活本身就是游戏。”三至四岁的小班幼儿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玩具的形象或外形特征在这种思维之中起着重要作用。小班幼儿处于学玩游戏阶段, 角色游戏直接依赖形象玩具, 离开玩具游戏也就停止, 教师应提供模拟生活实物的材料。比如在给他们一些杯、壶, 他们就会玩“倒水”“喝水”的游戏, 给他们锅灶等他们就玩厨房游戏, 给他们奶瓶、布娃娃等, 他们就玩照顾娃娃游戏。这些都是他们亲眼见大人做过的, 于是就很自然地进入游戏。因此, 为他们提供以缩小形式再现实物形象的玩具材料, 有利于幼儿对生活经验的回忆, 学会玩游戏。

二、结合主题, 有目的地投放游戏材料

幼儿的游戏水平是在不断玩的过程中逐渐提高, 如果同一游戏主题玩具一成不变, 就会降低幼儿游戏兴趣, 就会出现各种不利于游戏开展的情况, 如材料损坏、幼儿打闹, 致使游戏水平停滞不前。教师平时多观察, 及时添换游戏材料, 观察幼儿游戏的新发展、新需要, 保持幼儿游戏兴趣, 这有利于新主题、新情节的产生和发展。比如, 我班“娃娃家”以前没有地方放小衣服, 小衣服很乱, 后来用8个牛奶盒子糊一起装扮成一个衣橱, 衣服便开始整齐地摆入, 孩子的游戏的兴趣也更浓了。这个例子是通过观察后直接投放新材料。还有, 可鼓励幼儿一起收集游戏材料。每次游戏评价时, 我让幼儿讲讲游戏中需要什么、缺什么。这既激发了幼儿的主动性, 又为教师下次提供新材料找到依据。

三、创设条件, 为幼儿寻找游戏替代物

随着游戏发展, 游戏中会逐渐出现替代物, 这有利于幼儿抽象性、概括性的发展。因此, 小班后期, 教师要为其创设必要的条件, 培养幼儿寻找游戏替代物的能力。小班幼儿选择替代物, 是根据当前游戏材料与他们想要的东西间在外形上的相似性来找寻的。当发现他们缺少某种材料时, 我有意识和他们一起寻找替代物。比如玩开公共汽车游戏时没有规则, 我就找了一块圆形木台代替交警岗亭。在游戏评价时, 我会鼓励小朋友:今天真能干, 用“××”代替“××”玩。这样, 可在小班幼儿思想中建立没有玩具时, 暂用其他物品代替的概念。我还准备了百宝箱, 把平时收集的暂时派不上用场的物品放在箱中, 供幼儿随时拿取。小班幼儿的游戏水平和思维特点, 决定了他们在此阶段使用替代物的情况不多。小班末期可适当引导幼儿使用替代物, 提高游戏水平。

四、合理投放, 有利于幼儿取放

要求幼儿收好放好游戏材料, 是开展游戏的重要环节。小班幼儿小肌肉动作发展较差, 平衡和协作能力也低, 教师提供材料要充分考虑他们的能力。比如, 以往我班“娃娃家”的被子是一张大毛巾被, 又大又薄, 幼儿根本无法折叠好;还有建构区的雪花片, 这些都不适合向小班幼儿提供。教师要多观察, 玩具收放的好坏, 是幼儿的态度问题还是材料提供本身的问题, 并通过不同的方法对症下药。这样, 才能更好地培养幼儿收放玩具的良好习惯。因此, 为小班幼儿提供游戏材料, 要考虑孩子本身的能力水平。

五、投放的数量、种类, 要适合幼儿的特点

小班幼儿角色游戏还处于独自游戏和平行游戏阶段。他们常看到别人玩什么, 就扔掉自己手上的东西去玩别人的。他们不会彼此交往, 常因材料发生冲突。我班以前玩厨房游戏时, 总是抢得特别激烈。一次, 隔壁老师经过走廊, 叫我看:大家都在抢刀切菜, 用锅烧饭, 那么多孩子要玩。我恍然大悟, 马上添置了一些同类玩具, 幼儿因争抢游戏玩具引起的冲突减少了。

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 没有游戏的幼儿园不是真正的幼儿园。我认为小班时期, 为幼儿提供材料考虑到以上这些方面, 才能更好地保证角色游戏作用的发挥, 促进幼儿更全面地发展。

幼儿游戏 篇5

(2019 —

0 2020 学 小班幼儿趣味游戏 3 23 个

小班幼儿爱玩的 23 个趣味游戏

1、网小鱼

玩法:首先让每个幼儿找到一个自己的家,幼儿一边说一边做:“鱼儿、鱼儿水中,摇摇尾巴,点点头,向上游,向下游,(大声喊---)网鱼啦---”鱼儿们赶紧回到自己的家里。

2、跟着圆圈走

玩法:一起唱歌一边做:“跟着圆圈走走,跟着圆圈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看谁谁先站站(蹲蹲、跳跳)好。

3、小兔真爱玩

玩法:首先让每个幼儿找到一个自己的家,幼儿一边说一边做:“小兔小兔真爱玩,左边跳跳跳,右边跳跳跳,某某人是大灰狼---”然后小兔们赶紧回家,大灰狼就抓不到你了。

4、老狼老狼几点钟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亲子游戏的内容,有益于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密切亲子关系,有利于亲子双方的身心健康,有益于幼儿把在亲子游戏中获得的对待物体的态度、方式、方法以及人际交往中的态度、方式、方法迁移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去,本幼儿教育资料适用于幼儿园亲子游戏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幼儿园亲子游戏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玩法:首先让每个幼儿找到一个自己的家,然后请一位幼儿做大灰狼,告诉大家几点钟起床,如六点钟,然后幼儿围着它,边走边说:“老狼老狼几点钟”,老狼数从一点钟到六点钟,数到六点钟时,大灰狼要醒来捉小兔子,兔子们就要赶紧回家。

5、妈妈包饺子

玩法:这个游戏适合两个人玩,一个幼儿把一只手摊开,另一个幼儿出一个手指头放在摊开的手下面,然后一边说,一边做“妈妈包饺子---”,直到抓到那个手指头为止。

6、吃葡萄

玩法:幼儿围成一个圆圈蹲下,由一个幼儿来一边点一边说:“吃葡萄,吃到一颗烂葡萄,吃了葡萄怎么办?一口把它吐出来——”点到最后一个的小朋友,起来把抓他,若抓不住,就由这位小朋友边点边说。若被抓住,继续由他边点边说。

7、猪八戒吃西瓜

玩法:幼儿围成一个圆圈蹲下,由一个幼儿来一边点一边说:“猪八戒嘴巴馋,偷偷来到西瓜田,东瞧瞧,西看看找个西瓜尝一尝----”找到西瓜之后,可以假装说西瓜烂的,也可以说西瓜没熟,最后找到的那个熟的“西瓜”就可以起来抓他,若抓不住,就由这位小朋友边点边说。若被抓住,继续由他边点边说。

8、老狼老狼 123

幼儿园亲子游戏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玩法:狼和羊要隔一段距离,由一个幼儿当老狼在前面背对着大家,一边说“老狼老狼123”,说到最后一个字,马上回头,羊们就要保持不动(动了就会被狼吃掉),同时在老狼说的时候,羊们靠近狼,直到碰到狼的背,然后迅速跑回家。(人多比较好玩,玩前先找个家,然后说明规则。)

9、摸摸乐

玩法:请一名幼儿上台进行摸宝,进行猜想是何物品将,其余幼儿可纠正该幼儿所叙述的物品是否正确。(只需说“对”或“错”)。

10、看谁逃的快

玩法:幼儿四五人一组,选出一人当小组长。孩子将食指放在组长的手掌中,集体说“一、二、三”,组长赶紧把手掌握紧,其他孩子则将手指拿开,反应慢的孩子手指被抓住算输,重新挑选组长开始游戏。

11、卖小猪

玩法:请幼儿面向圆心手拉手围成一圈,圈内一名幼儿作“卖猪”人,另一名幼儿扮“小猪”,“小猪”两手搭在“卖猪”人后肩。游戏开始,大家边念儿歌边按顺时针方向走,“卖猪”人和“小猪”在圈内按逆时针方向协调地走。当念到“五”字时,大家停下,“卖猪”人站在谁前面就把“小猪”卖给谁。此时,双方调换角色:“卖猪”人作圈上幼儿,“小猪”

幼儿园亲子游戏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作“卖猪”人,圈上出来的幼儿作“小猪”。游戏重新开始。

附儿歌:卖小猪——卖卖卖,卖小猪,小猪长得胖乎乎。大耳朵,细尾巴,圆圆肚子像腰鼓,要问小猪多少钱,一头卖你一百五。

12、锁小手

玩法:两人一组进行游戏,一人作“锁”,张开一只手;另一人作“小手”,伸出一只手指,抵在“锁”的手心,听“锁”念儿歌:金锁锁,银锁锁,咔嚓咔嚓一锁锁,当念到儿歌最后一个“字”时,“锁”把手收拢,抓住小手指即为胜利。

附儿歌:金锁银锁——金锁银锁,金锁锁,银锁锁,咔嚓咔嚓一锁锁。

13、你问我答

玩法 1:两名幼儿面对面。a 幼儿用一只小手蚊子叮 b 幼儿的一只小手问:“什么红?”b 幼儿用另一只小手往上叮 b 幼儿的小手说:“苹果红。”a 幼儿继续以蚊子叮的形式提问,如:“什么黄?”b 幼儿答:“香蕉黄。”游戏依次进行,如:“什么长?”“什么短?”“什么小?”“什么大?”等,答不出来输掉的孩子就学一声小狗叫。

玩法 2:可改变游戏提问,如:“小狗怎么叫?”“小狗汪汪叫”“小猫怎么叫?”“小猫咪咪叫”等。

14、快乐跳跳毯

幼儿园亲子游戏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玩法:幼儿站在跳舞毯上,根据录音中的语言指令做出各种相应的动作。例如:绿色圆形踩一踩,右手举起来;红色小花上跳一跳,左手举起来。

提示:

(1)跳舞毯上的图形可以更换成数字、字母、水果、几何图形等等。

(2)录音内容可以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增加或减低难度。

15、种葫芦

玩法:全体幼儿闭上眼睛,教师手持一小物品(如雪花片)做葫芦种子,边种(每个幼儿身上点一下,并将手中物品藏在其中一名幼儿的身上)边说儿歌:种、种、种葫芦,结了一个大葫芦,葫芦在哪里?请你猜一猜。全体幼儿睁开眼睛,猜一猜葫芦在谁的身上,猜到的幼儿下次做种葫芦人,继续游戏。

16、开火车

玩法:(1)请若干幼儿手搭手做山洞、大树等。(2)教师边拍手边念儿歌:“小朋友快快来,我的火车就要开,小朋友上火车了。”幼儿和老师一同把两臂互相搭在一起,老师问:“火车开到哪里去?”幼儿回答:“开到 xx 去”教师发出口令:“呜--火车出发了。”(3)幼儿和老师一起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幼儿根据老师发出的口令如“火车拐弯了”(绕过大树)、“火车钻山洞了”(弯腰钻过山洞)

做相应的动作。(4_当教师说:“xx 站到了”

幼儿园亲子游戏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时幼儿做刹车状,同时嘴里发出“哧—”的声音,游戏结束。

提示:

(1)提醒幼儿集体搭乘火车后,中途不能断掉

(2)可根据幼儿的游戏成熟度,适当增加游戏难度,如:“火车过大桥”“火车上坡了”等

17、好玩保的龄球

玩法:离幼儿 2-3 米处放置 6 个塑料瓶,排成三角形。幼儿分若干队纵向排好,看准目标,用力将皮球滚向塑料瓶,击倒瓶子最多者获胜。

提示:可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在瓶中装入不同份量的水。

18、点点游戏

玩法:两名幼儿面对面坐着。幼儿甲伸出右手,手心向上;幼儿乙用右手食指在甲幼儿手心中一边点一边念儿歌(也可念一个字对应点一下),念至最后一个字时,迅速收回手指,幼儿甲则收拳抓其手指。若抓不到,再来一次游戏;若抓住了,互换角色,游戏继续进行。

附儿歌:点点点,种西瓜,种出西瓜大又大,宝宝吃了笑哈哈。

19、蚊子叮人

玩法:(1)幼儿 a 和幼儿 b 先各伸出一只手,幼儿 a 伸出大拇指和食指轻捏幼儿 b 的手背,幼儿园亲子游戏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开始念儿歌:

幼儿 a:哎哟哇,干吗啦?

幼儿 b:蚊子咬我呀。

幼儿 a:快点儿上来呀!

幼儿 b:没楼梯呀。

幼儿 a:乘飞机呀。

一起:呼!

(2)这时候,幼儿 b 把这只手叠到幼儿 a 的手背上来,并像幼儿 a 一样,伸出大拇指和食指,轻捏幼儿 a 的手背,再念儿歌。

20、小弹簧蹦蹦跳

玩法:(1)引导幼儿在原地绕上几圈,然后往上蹦跳,变成一个小弹簧。(2)请幼儿两两结伴,你按我跳,我按你跳。教师念儿歌:我们都是小弹簧,按一按,跳一跳,按得轻,跳得低,按得重,跳得高,跳跳跳,跳跳跳,真是快乐的小弹簧。(可以按肩膀、头部等处,被按者一被按拍,立即往上跳,按得轻,跳得低;按得重,跳得高)

21、小椅子

玩法:全体幼儿围成圈坐好,椅子数量比幼儿少 1。a 幼儿站在圈中间发出信号:“大风

幼儿园亲子游戏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吹,大风吹!”幼儿齐问:“吹什么?”a 幼儿说:“吹起有辫子的小朋友!”有辫子幼儿听到信号后语速交换座位,a 幼儿也参与其中抢坐一张椅子,其余小朋友不动,没坐到椅子的孩子在当中间成为发信号者。

提示:可鼓励发信号的幼儿想出不同的信号,如:吹穿红衣服的女孩子;吹脚上有黄颜色的男孩子等。

22、来猜拳

玩法:场地上定好始发点和终点,幼儿两人为一组游戏。幼儿进行猜拳活动,获胜一方以一大步前进为单位,输者原地不动。再次进行猜拳活动,先到达终点者为冠军。

附儿歌:猜猜拳——叮咚叮咚来猜拳,石头、剪刀、哗啦哗啦哗啦哗啦、布。

23、袋鼠妈妈

玩法:幼儿分成人数相同的四队,每一队排头的幼儿系上大口袋当袋鼠妈妈,走过平衡木,跳到呼拉圈里,再跳回来把口袋交给下一名幼儿。

当袋鼠妈妈必须要跳着完成游戏;没跳的幼儿要重新开始。

走进游戏 走进幼儿 篇6

一、参与幼儿的活动,成为幼儿游戏活动中的引导者。支持者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权利,是幼儿自主、自愿的活动。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是主体,对于这一点,教师必须十分明确,才能做到尊重幼儿的意愿调动幼儿的主动性,按“六个自由”原则指导游戏的开展。尊重幼儿选择主题的自由、尊重幼儿选择情节的自由、尊重幼儿选择玩具的自由、尊重幼儿选择角色的自由、尊重幼儿选择游戏伙伴的自由、尊重幼儿讲评自己游戏的自由。只有做到这些,孩子才能真正的主动游戏,不再被动。游戏开始时,教师应该学会观察幼儿想做什么,他们是怎么做的。在观察的基础上,要求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指导方式,对幼儿进行间接指导。间接指导是指以幼儿自主活动为前提,幼儿内心出现需要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启发。间接指导游戏要求教师置身于幼儿的游戏环境,但并非是自始至终与幼儿一起游戏,而是在幼儿周围仔细观察,当幼儿需要和教师认为必要时发出暗示和指导。

二、提供充足的物质准备,让幼儿更主动地参与到角色游戏中

有的儿童由于能力相对较弱、请假或转学等原因,往往需要更多的游戏机会和时间,以便在活动中观察、模仿同伴游戏,熟悉、了解游戏活动。所以,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幼儿园室内外场地,并合理安排各个区域,以生动有趣、方便自然的活动空间吸引幼儿,特别是“被动型”儿童积极主动、轻松地参加到游戏活动中来。同时由于此类幼儿遐想能力较差等原因,使他们在游戏中相对于同伴来说,更需要借助一些直观形象的材料表现生活内容和现象。角色游戏离不开玩具或材料,在角色游戏中,仅使用成品玩具,以及利用废旧物自制的玩具是不够的。要注意为他们多提供一些丰富、形象、生动、富于童趣的材料,特别是他们感兴趣的娃娃和具体形象的玩具,让他们在游戏中能找到自己“适用”的材料,便于活动的开展。在投放材料前,教师要考虑到材料的数量和类型与幼儿的身心特点的符合性,既易于幼儿收放,又易于游戏的发展。投放后,要注意幼儿对材料的反应。也可以与幼儿商议投放材料的种类和数量,引导幼儿选择所需要的材料,使幼儿能独特、灵活地使用材料进行游戏。

三、努力实现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加快向“主动型”转变的脚步

家园共育,就是在幼儿园和家庭之间,教师和家长之间形成合力。合力,是教师的希望也是幼儿园的目的之一。家园共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大趋势,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最好形式。教师要积极与儿童的家长联系,争取家园配合,努力营造出一种“开放式”的家庭交往氛围,同步对幼儿进行培养。教师可以主动与幼儿家长联系,直率地指出问题的症结,使家长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争取他们的配合。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带孩子多出去玩,寻找能力较强的好朋友,让他们能一起玩游戏,通过两个孩子在游戏中的相互影响,使其在模仿、学习对方的过程中逐渐变弱为强。还可以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指导家长在家庭中给孩子创设角色游戏的环境,在家里和孩子一起游戏。这种家园合作的模式更重要的在于如何保持两者之间教育的一致性、同步性。这样才能最有效的为孩子营造适宜的氛围。

幼儿游戏 篇7

一、音乐教育以及音乐游戏简介

音乐教育课程在幼儿园的教学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科目。实行幼儿音乐活动教学, 不仅可以让幼儿情操得到熏陶, 强化幼儿对美觉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还可以激发幼儿对美的发现、创新。在教学幼儿音乐课程时, 用心分析教材资料, 充分运用各个教育素材, 进一步引导幼儿去深入了解、感受学习音乐时获得的情感、精神。使幼儿在音乐的道路上取得飞速的发展、拓张, 让整个音乐教学项目活动举办得更加成功。

音乐游戏指的是那种歌曲伴奏永不停息的游戏项目, 在游戏里的活动项目必须要契合所学音乐的核心内容、情感、节奏、曲风, 而且必须有一定规律性。音乐游戏就包括了音乐跟游戏两者的特性, 对于整个音乐游戏活动的举办、感受以及情绪的培养, 都起到了积极的功效。

二、音乐教学本身存有的一系列缺陷

(一) 教师过于强调幼儿对音乐教材的掌握情况

教师受传统观念的不利影响, 通常会将整个游戏的重心放在怎样才能让孩子们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好教学的内容上, 反而忽略了对他们进行音乐艺术熏陶培养。可是实际的幼儿音乐教育重点根本不是要灌输给孩子千千万万的音乐知识, 实际上最主要的是必须要让孩子们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经验、情感。教学幼儿音乐的最主要的目的就要让孩子们学会去倾听、去了解、去扮演并且创新。

(二) 幼儿园相关音乐教材的内容过于单一、枯燥

每一首歌曲都是教学最主要的任务。类似于音乐游戏这一科目, 唱唱跳跳、节拍乐, 诸如此类的孩子们很感兴趣的游戏题材是少之又少的。音乐游戏这一类型的课程教学可以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轻松的环境里, 在游戏的同时学习音乐的知识。调动孩子们千奇百怪的想象力以及新奇的创造力, 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到音乐交流里, 比如老师在唱《快乐歌》时, 可以让孩子们配合着拍拍手、跺跺脚、跳一跳、转一圈等, 让他们尽情地想象、创新。在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下, 孩子们就可以学得又快又好。

(三) 教师为了能够完成教学指标任务而放弃孩子们真正学习音乐的最佳时机

每个学期的开头, 教师们必须要设计出一整个学期的教学方案。比如:两节课必须要学会一首歌, 一个星期必须要学会一个舞蹈。可是有时候, 老师为了学习进度的问题, 可能一首歌根本就还没教到一半呢, 就放弃不教, 开始其他新音乐的教学了。这种教学使得孩子们根本还没消化上一课程的内容, 就得被强迫塞下这一节课的知识了, 根本进入不了音乐真实的世界里。这样也就不能体会到音乐所带来的魅力和快乐了, 对音乐的兴趣也就会慢慢流失。

三、将音乐游戏跟音乐教育模式有机整合的策略

(一) 创设玩音乐游戏的环境, 让幼儿真正感受到音乐的乐趣美

不论什么风格的音乐都有着属于自身的情感、精神。可以让孩子们在参与到游戏的同时, 融入一些音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按照不同的教材, 去播放不同的音乐, 让孩子们在正确的环境里去感受音乐、热爱音乐。在音乐教学的过程里, 引导孩子们在特定的背景下做游戏, 寓教于乐。

(二) 设计科学的音乐游戏, 可以让幼儿融入到角色里深入学习音乐、认知音乐

1.角色扮演

在目前幼儿园的音乐教材里面, 有很多关于一些植物、小冤家或者水果之类的音乐。想要让幼儿们更接近音乐,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去扮演音乐里的角色, 让他们去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比如“幼儿园是我家, 老师像妈妈……”这首歌, 就可以让孩子们扮演老师的角色, 来管理其他的小伙伴, 来领着他们唱歌等, 让他们知道老师的辛苦, 在另一方面会让他们变得更懂事。同样地, 也可以让孩子们扮演一些动物, 让他们从中体验最大的乐趣。

2.听觉练习

教师只是在对歌曲音节上下、对音调高低、对节奏的快慢进行了简单的解释而已, 幼儿们通常会觉得非常单一, 当然, 对所学的知识吸收就会变得异常被动了。其实我们可以通过听觉游戏来教学。让孩子们在一边玩耍的同时去感受音乐、认知音乐等。就像在做《一个雨天》这一音乐游戏时, 就可以让孩子们练习听觉。发出不同的声响, 让孩子们感受不同程度的“雨天”, 使得整个画面感十足, 先听听、再想想, 通过敲敲打打体验音乐, 幼儿整个音乐的动律就会在潜移默化里形成了。

四、结语

幼儿游戏 篇8

1 概念界定:幼儿游戏、区角活动

在百度百科中我们了解到了幼儿游戏的重要特征:游戏是有趣、好玩、正向情绪,从游戏过程中得到快乐。游戏是在自由选择的情况下、主动参与,如果是由大人指派就不是游戏。(5)那为什么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呢?因为游戏为儿童所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正如皮亚杰所说的,知识不是老师教的,是通过认知建构的。幼儿通过各种自主的游戏,发展了他们的各个领域。

那什么是区角呢?区角,指合理的利用和设计幼儿园活动室或者公共环境中的若干空间,并提供各种各样的材料,使每个空间角落都成为幼儿活动和游戏的场地。(6)与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中提到的八大智力相对应,幼儿园比较完善的区角一般会包含八个基本区角:分别是积木区、角色区、科学区、益智区、表演区、阅读区、美工区和室外大型积木建构区。区角活动则是指,教师利用游戏特征创设情境,让幼儿以个别或小组的方式,自主选择、操作、学习,从而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利用和积累、修正和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在获得游戏般体验的同时,获得身体、情感、认知及社会性等各方面发展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7)

2 幼儿园区角活动的教育功能

2.1 有利于幼儿自主游戏和学习

从以前的集体教学模式我们可以看到了它的弊端,集体教学更模仿于中小学的教学模式,教师为主体,采用“满堂灌”的形式,过分地看重了老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学生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和到底学到了多少知识我们不得而知。经过幼儿教育的一系列改革,我们摈弃了集体教学,开展了主题教学模式,在主题模式阶段,教育的主体变成了学生,教师只是起到了主导作用,但是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比如主题内容还是由教师选择,儿童没有参与和选择主体内容;在课堂交流方面,最多的是师幼之间的交流,而幼幼之间的交流的时间就相对较短。以上两种形式都不能满足幼儿自主游戏和学习的需求,而区角活动正是满足了这方面的需求。且恰恰这种自主游戏和学习更能满足早期幼儿的学习需求。正如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就曾经说过:“促进幼儿主动性和自主性的发展,是早期教育的基本任务。”(8)我们从前面的介绍中可以看到,区角活动中幼儿教师为幼儿提供各种不同的区角,并投放大量的材料。在空间上,让儿童自主地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区角,自主地选择当时区角的操作材料和主题。在时间上,幼儿教师也没有限定幼儿,幼儿可以按自己的进度来。正是通过这样的游戏和学习方式,幼儿的知识就自主地建构起来了。

2.2 有利于幼儿动手操作、语言交往等能力的发展

在集体教学和主题教学模式阶段,教师“教”占用了一定的时间,导致幼儿主动操作和和其他幼儿语言交往的时间缩短。区角活动解放了孩子的手和嘴,整个活动时间下来,孩子们都可以动手操作和进行语言交往。我们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看到了健康领域中的动作发展能力和语言领域中的倾听与表达能力的要求,而区角活动针对不同的年龄阶段投放区角材料,每个月也会更换区角的主题,正好满足了不同年龄阶段的要求。心理学研究证明,手的动作和大脑的思维活动有直接的关系。在区角活动中,幼儿有大量的时间动动自己的手,这样智力也得到了开发。同时,区角活动大多是几个小朋友一起开展他们的活动,这中间就少不了大量的语言交流。在没有刻意安排语言活动的前提下,幼儿在区角中的语言交往能力得到了提升。不过也有情况下,是一个小朋友单独活动,但这也给他提供了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我们在区角活动的实践中发现,除了动手操作能力、语言交往能力,区角活动对幼儿“去自我中心化”、培养社会性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

2.3 有利于幼儿个性化的发展

以前的集体教学和主题教学模式阶段,幼儿个性化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我们都知道,每个幼儿都具有个体差异性:与生俱来的差异性和后天发展环境的差异性。而我们的教育就需要因材施教,并最大限度地提供给每个幼儿发挥潜能的机会。在区角活动中,就提供给了幼儿这种机会:幼儿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区角,选择区角材料,然后自己联系小伙伴开展活动,个性化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特别是幼儿很喜欢的区角就会多参与几次,这样幼儿的强项就凸显出来,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鼓励和帮助幼儿发展自己的强项。这里有人会担忧,幼儿只选择自己喜欢的区角,而不去其他区角活动,应发展的能力没有得到发展。但是在实际情况下,教师会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对幼儿不去或者很少去的区角,要求幼儿增加进去活动的次数,这样就避免了掉队。也有人会担忧,区角能发展幼儿的各项能力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区角的个数和组合是借鉴了加德纳的多元智力发展理论,区角的设计符合各种智力的发展。

2.4 有利于解放教师,并促进其成长

在我们的传统教学中,老师花了大量的时间用在备课上,而幼儿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区角活动前,教师只需制定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和学期计划,并省掉了之前备课的环节,这样就极大地解放了教师的时间和思想,教师不用花大量的时间用在精心备好这门课上,有时间去针对遇到的问题自我学习,且教师也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在思想上,有的教师在备不好课的情况下,给自己很大的思想负担,这样反而禁锢了教师的思想。不用像以前一样的备课也并不是说教师就不需要准备和学习了。在区角活动中,教师需要在不同的区角之间进行对幼儿的观察,同时根据幼儿当时的情况,给予幼儿指导和帮助,以适应每个幼儿的发展。这样,教师所要解决的就是常识性知识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这是对教师备课能力之外的更高层次的要求。一方面,教师需要广泛吸取各个学科、各个领域的知识,以防止幼儿在区角活动中求助于你时,不至于哑口无言。另一方面,教师也需要在积累大量区角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反思和总结,归纳出一套有利于幼儿发展的随机处理问题的方法。

区角活动打破了以往幼儿被动的局面,通过教师提供给幼儿各种材料,供幼儿选择,从而得到全面发展和强化自己的强项。区角活动的形式真正做到了以幼儿为主体,发挥幼儿的个性化,同时也有利于解放教师,并促进其个人的成长。

摘要:近几年来,幼儿教育改革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幼儿自主游戏也被提上了重要日程。幼儿园的教学模式从集体教学到主题教学,再到现在备受推崇的区角活动,我们看到的是对统一的幼儿园教育活动形式的革新,是对幼儿自主游戏的追求和对个别化教育的重视。区角活动对幼儿和教师的成长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幼儿园,区角活动,幼儿,游戏

注释

11 幼儿园工作规程[EB/OL].http://www.edu.cn/20041216/3124529.shtml,last visited at 2014-9-8.

2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EB/OL].http://www.edu.cn/20011126/30 11708.shtml,last visited at 2014-9-8.

33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gov.cn/zwgk/2010-11/24/content_1752377.htm,last visited at 2014-9-8.

44 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2074341.htm?fr=aladdin,last visited at 2014-9-8.

55 幼儿游戏[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8110483.htm?fr=aladdin,last visited at 2014-9-10.

66 区角教学[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5210351.htm?fr=aladdin,last visited at 2014-9-10.

77 陈文静.幼儿园区角活动的意义及价值[J].学前教育研究,2001(3):35.

幼儿游戏 篇9

游戏总让幼儿牵情, 牵情在欢快的活动中, 牵情在激烈的竞赛中, 牵情在刺激和上瘾中, 游戏舞蹈蝶双飞会在无形中获得了舞蹈技能和必要的身体素质的发展。

一、优化:“插入”“融合”总相宜

游戏和舞蹈是两种不同的活动, 相互代替不可能, 相互融合更有效。当两者结合时, 可以改变乏味和低效的教学, 可以让以前偶然的、支离破碎的游戏变得更加清晰。在教学中采用“插入”的方式将竞赛、表演等游戏环节适时的加入到舞蹈中来, 调节课堂气氛, 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融合式是将游戏和舞蹈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 发挥两者的最大价值, 从形式上看它是完美的, 从效果上看是可行的。

教师要因材施教, 根据不同幼儿的不同特点, 设计不同难度不同主题的舞蹈, 小班多选形象突出的音乐, 方便表现、特点鲜明的节奏, 幼儿一听到音乐就能即兴表演或有表演的欲望, 如兔子、鸭子之类的游戏舞蹈。中班转向选择反映儿童熟悉的生活场景, 可以让孩子通过舞蹈体验生活中不能做到的事情, 这样的舞蹈主题中有游戏、有音乐, 幼儿自然会显示出热情。

二、准备:音乐动作激发幼儿的兴趣

音乐的选择除了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选择一些旋律简单、节奏鲜明的音乐外, 特别要选取具有生动性和形象性的音乐。其次, 音乐的选择还要有一定的故事情节, 富有故事情节的音乐不仅能让幼儿产生舞蹈的“欲望”, 还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他们的想象, 激发他们自己去表演。如, 音乐“母鸡搬进新楼房”就是一个旋律简单流畅、节奏鲜明、有着很强故事性的曲子。它描述了一只老母鸡的辛苦、通过努力终于有了新房, 接着介绍了搬进新楼房后的许多有趣的故事。这类的音乐就很有情趣。

幼儿的思维形象具体, 注意力不集中。因此, 我们要善于从幼儿的生活中提炼出夸张、有趣、故事性强的舞蹈动作, 如采用开火车、追逐等游戏, 让幼儿觉得简单易学、容易接受。例如, 我在编排的“小红帽”歌表演时采用了动画片中小动物赛跑时手捏拳、含胸、屈膝、促跑的夸张动作。在教授过程中幼儿学习的积极性特别高。你瞧, 一下课, 幼儿三五结伴一起练习呢!他们还讨论在动画片中见过的类似动作。

教师选择幼儿舞蹈, 通常要选择独特、新颖、充满儿童情趣的配乐, 它能激发儿童的创作热情, 能激发儿童的想象力, 适宜儿童的情感表达。教师应注重引导孩子的节奏训练, 让孩子明确一个八拍是怎么回事。孩子们在实践中教师应该引导孩子们发挥打节奏的能力, 在心里默默地数, 反复地练习每一个动作节奏, 通过背诵节奏、听音乐, 让孩子们对音乐进行思考。这时, 教师在选择音乐时, 可以使用节奏稍复杂的音乐。如:┃╳╳╳╳┃或者┃╳╳╳╳┃让孩子感受动作和节奏的融合。到了大班, 可以选择一些没有歌词音乐, 请儿童参与到创造活动中, 孩子们在现有舞蹈基础的前提下, 根据节奏、速度, 表现不同风格的舞蹈。

选取音乐与舞蹈动作富有游戏性, 就会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他们就会快乐的地加入其中, 从而不断发展幼儿的舞蹈能力。

三、过程:增强对舞蹈动作的记忆

幼儿学习舞蹈首先要有极强的节奏感, 才能谈及对舞蹈动作学习。所以节奏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幼儿的节奏感主要指幼儿对音乐中周期性出现的节拍上的强弱变化的感觉, 对各个音的长短以及乐句的反应, 将趣味性的游戏加入到舞蹈中能引起幼儿敏锐的节奏反应。例如, 在教“小跑步”的基本步伐时, 一拍两步和一拍一步的节奏幼儿往往很难掌握。本人在教授时告诉幼儿我们现在要去登山了, 准备好!上“山”, (音乐起) 一拍一步。老师喊“下山啦”, 幼儿马上能够换成一拍两步的步伐, 以示下山。音乐不断重复, 攀登的步伐不停地反复, 在这个登山游戏中幼儿将一拍两步和一拍一步心领神会, 这为今后的律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幼儿好动好模仿, 所以教他们模仿一些简单的动作比较容易。但是, 要让幼儿达到真正的理解消化还需借助游戏的手段。例如, 在教“摘果子”的转腕动作, 教师可拿来实物, 发给每个幼儿让他们真实体验, 哪个幼儿手腕转的正确, 教师就请他把果子放入筐中, 算是他摘到的果子, 并再发给他一个练习, 就这样看谁最后摘的果子最多, 谁将成为“小果农”。

幼儿律动教学, 可以通过创设游戏情景的方式。比如, 教“鸟舞”时, 我让孩子们假想开音乐会的情境, 教师先扮演一种小动物, 让幼儿跟着音乐节奏模仿, 幼儿熟悉音乐之后教师鼓励幼儿根据音乐组织动作和设计人物或动物形象来扮演。让幼儿根据角色想动作的方法, 有利于培养幼儿发散性的思维, 幼儿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 可以按自己的想象做出自己喜爱动作, 他们会变得更具有创造力。然后我让幼儿穿戴不同的动物帽饰, 分组演角色, 放音乐, 然后小动物跳着不同的舞蹈上场, 听什么音乐上什么动物, 然后选出最好的演组。幼儿在变化的节奏中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提高了对舞蹈理解和感受。

幼儿游戏 篇10

一、课程游戏化的原则与具体内涵、现状

(一)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具体内容与现状

早期人们对课程与游戏的理解存有差异性, 片面的认为课程就是科学, 就是幼儿在课程中获得的经验, 应当为他们安排的一切活动。认为游戏仅仅为课程中的一个环节, 并为明确目的, 完全脱离课程。这种思想无疑是错误的, 而基于游戏精神, 实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 才是适合幼儿全面发展的最佳方式。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将课程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某种活动, 编制游戏教学方案的, 完成游戏教学目的的反思内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和传统课程教学而言, 前者游戏课程能容易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特点, 无疑适合幼儿主动参与活动, 展开学习的动机机制。同时, 设置游戏的时候, 往往活动情景更具体, 能更好的反馈附近生活情况, 如此, 能够最大程度提高幼儿通识教育质量的水平。

(二) 基于游戏精神, 坚持课程游戏化的原则

小班幼儿常以游戏作为一种教育方式, 为了能使幼儿更好的理解课程内容, 需要教师重视游戏精神, 不单纯的只是规划游戏, 而是将规划内容赋予实际行动, 例如游戏任务的分配工作及角色定位、结果等。以游戏的精神将课程内容很好的展现出来, 使幼儿能直观的感受, 了解本课的内容。例如“有趣的水果拼图”, 利用拼图游戏, 帮助幼儿认识水果的种类, 充分激发了幼儿的能动性思维, 落实游戏精神且将课程内容丰富化。

二、如何促使幼儿园小班课程游戏化的具体策略

(一) 基于游戏精神, 加强课程的实践性

小学、初中、高中的教育不同于幼儿时期的教育, 前者较为规矩, 后者较为开发, 而加强课程实践化, 也是游戏精神的体现。在实际活动中, 幼儿在教师的指引下从事某种活动, 无疑大幅度提高他们的眼界, 还能利于教师整体的把握孩子们目前的发展水平, 例如“亲子沙滩活动”, 这项活动是在室外完成的, 不仅仅增进了父母和孩子们的感情, 还能帮助父母、幼儿更好的理解老师, 彼此有个了解, 从而建立良好的关系, 便于后期的教学管理。

(二) 合理组织角色游戏, 优化游戏环境

教师在实施角色游戏教学过程中, 许多幼儿容易将现实活动与想象活动创造性结合, 这种角色游戏的最大特点是将真实性与虚构性融于一起, 不仅仅是主观想象, 更是客观的阐述社会现实。首先, 应当依据幼儿的自身特点, 不同的发展阶段, 合理安排游戏内容。小班幼儿由于刚刚入学, 一般对角色游戏没有概念, 不知如何进行角色游戏, 因此, 教师在创设游戏课程前期的时候, 不仅仅整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还应解决幼儿如何理解、融入等问题进行分析。小班幼儿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直观影响, 在游戏过程中主要以直接感知和自我体验为主要方面, 以自身的动作满足个人的意愿, 继而教师必须合理投放相应的玩具或某种材料, 注意游戏“教材”尽可能逼真, 从而利于幼儿主动性联想, 乐于其中。其次, 指导性, 一般下学期, 幼儿自身各个方面发展的较为迅速, 在人际关系、活动方面有某种感知, 教师必须如何基于游戏精神的基础上, 将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激发幼儿想象, 并丰富游戏情节, 加强过程中的指导, 让其了解分配角色的含义, 积极鼓励以自己的意愿进行相应的游戏。最后, 在保留幼儿原先兴趣的基础上, 尝试增设小家具、小房屋、花园等, 适当引入一些生活中热点话题, 积极创设合理的教学环境。鼓励幼儿积极探讨, 促使幼儿全方面发展。

(三) 基于游戏精神创建快乐的课程环境, 实现师生互动

为了全方面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不能单纯的依靠传统教学观念, 需提供一个充满趣味、美丽、色彩丰富、创意以拥有许多游戏素材的活动空间, 促使幼儿爱上游戏, 进而融入课程教学。因此, 教学者不仅需要调动幼儿们的学习兴趣, 还需依据相关课程的具体目标与内容, 积极创和活动主题有关联的游戏环境, 激发幼儿能动性思维, 能在游戏中轻松的学习。同时, 教育者应该灵活运用周围游戏素材, 加强师生互动, 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在幼儿园小班课程教学过程中, 常常出现部分幼儿由于胆怯或本身意愿不强而难以融入教学中, 甚至和教师相处都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这种现象不仅是幼儿的因素, 还有一部分教师将自身角色定位于控制者与管理者, 长时间要求幼儿不许发出某种信号, 在如此的压力下, 难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而课程游戏化也有利于师生之间更好的交往, 彼此均是相互关联, 紧密联系的。教师应当注意自身的话语、形态、穿着, 笑脸应保持和蔼、话语轻柔, 与其自然的沟通, 逐一解决他们的困惑, 满足他们的需求, 密切注意幼儿自身的情感、生理需求, 才能增强幼儿的信任感, 便于更好教学。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 基于游戏精神, 积极创建课程环境, 合理组织角色游戏, 优化学习环境, 勇于实践性等针对性的游戏课程, 无疑有利幼儿的全面发展, 不仅能帮助幼儿增长知识面, 还能激发主动性思维, 激发想象力。然而, 课程游戏化不是一层不变的, 还需不断深化、改进, 才能促使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摘要:幼儿园四大课程包括游戏课程, 游戏课程不仅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更是广大教师对幼儿全方面健康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本文从概念、现状出发, 探讨游戏精神如何促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游戏化,游戏精神,环境,幼儿园,课程

参考文献

[1]吴瑞传.导游戏精神促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J].教育教学论坛, 2015.01 (1) :220-221

[2]马爱.倡导游戏精神促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J].科普童话·新课堂 (上) , 2015.04 (4) :15

[3]徐从余.以游戏精神为基础促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J].新课程·小学, 2015.08 (8) :8-9

上一篇:修复加固技术下一篇:人生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