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理论

2024-06-07

共生理论(精选十篇)

共生理论 篇1

要分析“共生”思想在设计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有必要对提出“共生”思想的这位设计师做一些了解。黑川纪章先生, 是一位日本著名建筑设计师。他在日本分别获得了建筑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并开设了黑川纪章建筑与都市设计事务所。他的代表作品有很多:包括东京规划、中银舱体楼、福冈银行本店和琦玉现代美术馆、以及名古屋美术馆等等。他在设计思想上倡导“共生”理论, 强调多种文化共生共存的思想, 在各个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现如今已经成为时代的关键词。

二、黑川纪章的设计思想

黑川纪章老先生的艺术创作生涯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是20世纪70年代之前的新陈代谢阶段。第二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共生思想阶段。黑川纪章他在建筑界可以说是一名勇士, 因为他从开始就不断地探索新理论、新观念, 从未停止过。“首先新陈代谢”运动, 这场运动在建筑界被称为是一场面向未来高技术运动, 它的基本观点是认为城市和建筑都不是静止、一成不变的, 而是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不仅强调物体的整体性, 而且重视个体的独立性;强调时间、空间的共生性。

他的代表作中银舱体大楼最能直接体现他的新陈代谢思想, 这幢鸟巢式的建筑不仅强调整建筑的整体存在性, 而且把整个建筑设计成很多舱体, 并且可以随时更换舱体, 组成一个新的小空间, 强调了个体的独立性。这使黑川纪章对建筑的理解产生了巨大的飞跃。

后来, 在新陈代谢的观念中, 黑川纪章又提出了共生思想, 并继承了新陈代谢思想。从70年代到80年代, 黑川纪章的思想不断成熟, 他将自己所追求的共生思想概括为:部分与整体的共生、人与科学技术的共生、内和外的共生, 自然的共生等等。

共生思想是黑川纪章设计思想的核心, 他4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共生城市的研究和实践中, 提出了“共生城市”的建筑观。黑川纪章先生的共生城市思想特强调人与人、人与环境、以及人与生态的交流, 他强调城市将从“放射性城市 (放射状强调权力、等级观念) 走向环形城市 (强调平等、自由人与自然共生的状态) ”, 这是黑川纪章的一个重要城市规划理论。随着对生态环境发展的不断关注, 未来城市的发展的前景就是生态城市, 强调节约资源, 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 追求自给自足的城市体系, 同时塔把生态学引入城市规划,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三、“共生”思想在设计中的体现

1.“共生”思想在建筑领域的体现

位于宁波市的宁波博物馆, 是著名建筑设计师王澍的作品, 这个博物馆从整个设计来说比较独特, 它采用创新的理念, 将宁波地域的文化特征、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形式和工艺融为一体, 从而使整个建筑造型简约而富有灵动, 外观及其独特, 很有创意, 同时, 充分体现了“独特性、艺术性、功能性、超前性”。体现了中国古人在自然环境中随着时间推移而表现的不同活动方式来表达建筑设计中“人本”的设计概念, 以及凸显了人与环境, 建筑与环境相辅相成的关系, 体现了建筑与环境的共存共生。

2.“共生”思想在工业设计中的体现

这是一款名为《Smiling Vehicle》的设计, 大家对著名设计大师原研哉应该多少有所了解, 这个概念汽车便是原研哉设计事务所与日产汽车合作完成的一款概念产品, 名为“Smiling Vehicle”, 字面意思就是“微笑的汽车”, 这个设计充分利用设计来刺激人类的感官, 来唤醒使用的记忆, 将冰冷的机器赋予更多的人情味, 当司机有必要按喇叭的时候通过汽车的笑脸更好的缓和紧张的气氛, 达到前所未有的沟通, 利用这一方法增强了驾驶员与驾驶员、驾驶员与车、驾驶员与行人、车与行人之间的互动, 让出行变得更美好, 充分体现了人与科技的共生。即便这款汽车不能量产, 但所传递的东西也足以让我们进行玩味。

3.“共生”思想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这是一款情绪变化服, 是运用科技原理设计的的一个服装, 这个衣服会根据人不同的情绪产生变换不同的颜色, 当人生气或遇到压力时它就会变成红色, 在心平气和的时候则变成绿色。此服装设计充分体现了艺术和科技的共生理念。

4.“共生”思想在产品中的体现

这个似水池, 又像鱼缸的产品设计, 可谓功能多样化, 人们用过之后的水一方面可用来浇灌水草, 同时也使鱼有了充足的养料, 体现了生态化以及水资源的循环再利用, 是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的体现。

综上分析可见, 黑川纪章共生思想的理论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上, 而是通过“共生”思想延伸到各个领域当中。黑川纪章共生思想的非线性、流动性、功能多样性、文化多元性、共生共存、生态化、追求地域性与文脉性的原则为我们提供许多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同时“共生”思想也是未来设计的发展方向。这不仅是一种设计概念, 也是人们的生存方式。

摘要:通过对黑川纪章先生“新陈代谢”思想和“共生”思想, 以及一些作品的的阐述和分析, 进而从“共生”思想观念中延伸出设计作品体现的“共生”观念, 并从作品中领会共生的含义。

关键词:新陈代谢,共生思想,设计,哲学

参考文献

[1]黑川纪章.黑川纪章城市设计的思想与手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2]黑川纪章.新共生思想[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3]郑时龄.黑川纪章共生思想的哲学基础[M].D+C, 2003.

共生理论 篇2

20世纪50年代以后,共生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学、管理学等诸多领域,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从一般意义上讲。形成共生关系要由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三大要素构成。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指的“学生社团”是指大学生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相聚而成的特殊组织:“创业店铺”特指一些高校进行创业教育背景下所形成的由学生自己经营的校内创业门店。高校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学生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生社团活动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备创业精神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它在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学会就业和创业等多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从学生社团的数量和人数、类别变化来看,高校学生社团以较快的速度实现了规模化、多元化发展趋势,逐渐形成理论学习类、学术科技类,社会实践类、文娱体育类、兴趣爱好类等多种形式;从学生社团的活动内容来看,学生社团活动重内涵、重创新,整体活动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从活动范围来看,学生社团活动正由社团内部或校内相对封闭的方式变为更加成熟,正深入社会实践,呈现出深刻的社会性,这不仅为学生在校园里完善知识结构,锻炼实践技能搭起平台,更使“学生社团”向“创业店铺”的转化成为可能,为大学生将来走出校门,到社会的广阔大舞台中经历风雨,培养自主创业精神,加速自身的社会化奠定基础。

1.1 高校“学生社团”向“创业店铺”转化中的共生单元

共生单元是构成共生体的基本能量生产组织和交换单位,是形成共生体的基本物质条件,高校“学生社团”与“创业店铺”两个主体的自然存在及前者向后者转换过程中,有众多基础要素共生同存,如共同的环境、社团和创业店铺的组织形式经营理念、资金的筹集方式、规章制度等,这为实现转化提供了内涵上的可能,这些要素构成高校“学生社团”向“创业店铺”转化中的基本共生单元,并在互利共生的基础上为取得共赢奠定了基本条件。

1.2 高校“学生社团”向“创业店铺”转化中的共生模式

研究表明。共生模式也称共生关系,是指共生单元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相互结合的形式。吴鸿认为共生共荣是共生的深刻本质,这可以理解为不是排除,而是合作,不是冲突,而是融合。经研究,笔者认为在“学生社团”向“创业店铺”转化过程中,存在寄生条件下的“点共生”模式、偏利共生条件下的“间歇共生”模式和对称互利条件下的“一体化共生”模式,模式的寻找为“学生社团”向“创业店铺”转化提供了操作可能。

1.3 高校“学生杜团”向“创业店铺”转化中的共生环境

共生理论 篇3

摘要:针对陕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成长目标推出陕西区域旅游合作共生组合模式设计。在共生理论视域下提出“旅游产业组合共生”观点。目的在于凭借旅游区域内在性质兼容以及存在时空联系的旅游地平台,在同一共生环境中通过交互式作用协同运营,达到区域整体旅游业均衡发展的格局。

关键词:共生理论;旅游合作;价值链分析

在旅游市场需求由大众旅游时期的大规模标准化向个性化、定制化方向转变的今天,原有的通过对提供食、宿、行、游、购、娱等要素的企业实施后向一体化来保障供应的发展模式已陷入了困境,大而全的“纵向一体化”旅游企业机构的臃肿,信息传递的滞后,难以迅速响应灵活多变的市场需求,从而失去市场机会。因此,目前陕西区域旅游合作关键是要对在链上企业之间建立战略联盟,使链上节点企业达到同步协调运行,实现技术、信息、组织、决策的集成,达到既发挥资源效益取得低成本和低风险效应,又满足顾客定制化与时效,陛要求的目的。把共生组合视为一个完整的动态系统加以分析,重视各子系统之间的关联作用,力求全局优化。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的成长,存在于一个开放的系统,系统内各旅游经营企业的“定位”及其内部功能结构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都会直接影响到区域旅游企业空间竞争的态势。

一、陕西区域旅游合作共生机制的理论支撑

在旅游市场需求由大众旅游时期的大规模标准化向个性化、定制化方向转变的今天,原有的通过对提供食、宿、行、游、购、娱等要素的企业实施后向—体化来保障供应的发展模式已陷入了困境,大而全的“纵向一体化”旅游企业机构的臃肿,信息传递的滞后,难以迅速响应灵活多变的市场需求,从而失去市场机会。因此,目前旅游产业集群关键是要对链式组合进行管理,在链上企业之间建立战略联盟,使链上节点企业达到同步协调运行,实现技术、信息、组织、决策的集成,达到既发挥资源效益取得低成本和低风险效应,又满足顾客定制化与时效性要求的目的。把链式组合视为—个完整的动态系统加以分析,重视各子系统之间的关联作用,力求全局优化。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的成长,存在于一个开放的系统,系统内各旅游经营企业的“定位”及其内部功能结构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都会直接影响到区域旅游企业空间竞争的态势。对于区域旅游产业而言,必须开展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优势叠加,以增强区域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通过构建共生组织的条件、模式和共生组织的功效,并且利用景地生态位、环境功能区位将旅游产业集群链式组合的维度分解区域旅游的功能资源维度、组合要素维度和目标市场资源维度,使旅游产业集群在链式组合的维度上重叠,形成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的功能网链。

1.大旅游产业集群链式组合组织行为特征产业链是以市场前景较好、产品关联度较强、辐射和带动能力较优的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为链核,以产品技术为联系,以资本为纽带,上下连接,向下延伸,前后联系形成链条,由经营机构的单体优势就转化为—个产业的整体优势,从而形成这个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旅游产业的整体优势建立在更大范围的、更多种类的产业资源和核心能力的基础上,在产业层面上建立更高更广的战略视野,谋求在更广泛的资源和能力基础上构建、维护、优化旅游产业链,打造旅游产业优势。在谋求产业链的优化协同和系统运营中,目标设计为:(1)追求产业链的共同利益最大化;(2)保持持续性的产业链各环节、各企业的持续、有效的协作;(3)管理和维护产业链中的共同资源(4)在产业链的发展中增强自身的优势和竞争能力。旅游产业成长过程的整体陛和组合性、产业范围的宽泛性、产业结构的层次性、产业关系的关联性,使其具备了集群形成内在机理和外在衍生机制。因此,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的链式组合是由旅游要素企业、关联企业以及辅助企业和相关机构,围绕优势旅游资源或区位条件优越的旅游目的地而形成的空间地域集聚体。从资源禀赋角度扫描,区域旅游产业集群是按链式组合的有效方式,将区域的旅游产业要素有效链接,形成最具有竞争优势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表现为在旅行社、饭店、餐饮、旅游景区、旅游交通、旅游商店等行业之间形成的链条关系。从经济系统角度来看,旅游产业集群融合了旅游产业和产业集群的理念与机制,以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为基础,以核心旅游产业为支撑,形成的多层次、多结构的旅游经济活动地域系统和旅游企业战略合作伙伴,具有鲜明的产业集聚优势和带动辐射效应。

2.时下国内外的区域旅游合作研究集中在区域合作组织行为模式上,如有的学者将区域旅游合作归纳为三种模式即水平合作、垂直合作和交叉合作。经过共生模式,各共生单元之间互相协作,区域内各旅游经营主体将自身纳入互动的链式组合轨道和共生的旅游资源合作共存圈,减少因利益而引发的对抗心态,产生和谐的共生效益,形成一种生物般的相依生存和植物的竟向生长的态势。在链式组合共生理论背景下,优势互补、和谐共生是实现区域内不同旅游地协作关系的前提。在区域旅游产业共生链条中,旅游共生单元是基础,旅游共生环境是外部条件,旅游共生模式是关键。旅游产业链内任何共生关系都表现为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相互作用的系统动态特征。由于区域旅游产业共生单元之间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方能提升区域整体的旅游核心竞争力。

二、陕西区域旅游合作共生机制的构成条件

秉持链式共生理论,构成共生关系的条件包括;共生体必须具有内在性质的兼容以及某种时间或空间联系在给定的时空条件下,共生体之间应存在某种确定的共生界面共生单元之间按某种方式进行的物質信息和能量的交流,由共生单元内在联系的亲近度、同质度或关联度所决定。共生稳定与否取决于共生的内部结构,即对称性分配和稳定匹配。前者指对称最优激励兼容状态,后者指亲近度最高的同类单元或关联度最大的异类单元之间共生最稳定共生关系的选择和共生环境的培育对于链式共生关系的持续稳定发展形成价值坐标。旅游合作共生机制的构成元素为①不同旅游地经营主体的旅游资源的相似性或互补性以及空间的接近性或联系的便利性②不同旅游地经营主体存在文化,资源、市场等要素上的关联性,旅游流对区域旅游地的认知程度较高④同类旅游的经营主体相似程度或异类旅游地的互补程度决定共生方式,同类旅游地之间强化共同的优势,提高旅游产品层次,在合作基础上重新分工定位;异类旅游地之间优势互补。这种共生既可以是区域内不同旅游地之间的横向共生也可以是旅游产业要素的纵向共生或者是旅游地和产业要素的混和共生,既可以强强技术互补合作,也可以强弱资源与资金、技术合作或弱弱联合开发;④明晰链式共生单元利益共享和义务共担范畴,链式组合共生圈内各经营主体行业自律,使角色分工精细,组织架构精准,市场运作行为精益。

链式共生机制的共生关系形成后,共生界面会演化成共生通道,这种通道的存在是共生机制建立的基础,因此区域旅游共生机制应达到区域旅游的整体发展环境的优化。按照比较利益的原则进行合作,

通过区域旅游要素流动实行互补,完善协调机制、制度和组织,形成统一的区域发展规划,从而实现区域旅游的对称互惠一体化共生。区域旅游产业的—体化共生设计使共生单元之间具有稳定的主导共生界面和支配介质,形成了具有独特性质和功能的共生体,存在全方位的交流和相互作用,共生关系稳定。区域旅游一体化共生的链式组合使区域旅游地之间,出于对整个或局部)市场的预期和总体目标的实现,自愿通过市场主导共生界面,通过文化资源或组织设计,自愿入位,合作到位。其发展实质是区域旅游竞争和合作的耦合联动。表现在:①区域旅游地在空间形态上聚集,成为各种旅游要素流动枢纽和旅游产品创新的孵化器;②突破行政区域界限,在区域背景中实施资源整合;④实现旅游商品和要素的自由流动以及客源、品牌共享;实施信息教育、培训、研发的共享;④完善区域旅游产业体系和产业链;⑤加快旅游通道和服务设施的配套与衔接。

一体化共生现是陕西区域旅游合作共生机制最理想的思维设计。在这种理念操作之下定格了区域旅游产业共生系统进化的基本方向,其主导思想的价值链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同时也是最佳激励兼容状态或最佳资源配置状态。具体的说,就是区域旅游地在承认竞争和利益冲突的前提下,在强调差别化战略的同时,主张将局部的对立变成更大空间的共存,着眼于发展和保护共同优势,强调从竞争中产生新的、创造性的伙伴关系,扩大各自的共享领域,通过内部结构的重组和功能的创新,重新塑造独特、不易模仿的战略资源和竞争能力,强调通过利益的共享和义务的共担,在市场这一共生界面中共同进化、共同发展、共同适应,寻求双方或多方的共存共享和互惠共赢,构筑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从而获得任何单个一方无法达到的高水平和整体的最大利益。

三、陕西区域旅游合作共生机制的价值链分析

1.区域旅游合作共生的实体规模的价值优势:①成本优势。在旅游产业中,实施共生的各经营主体之间实行一体化的开发,共享资源、技术、品牌、销售渠道,或者通过重构旅游中间商价值链、旅游业价值链、销售渠道价值链、旅游者价值链来整合资源,从而获得成本优势。旅游经济主体之间通过共享资源设施,实施一体化的开发来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单位成本;通过开发旅游线路和交流经验以获得学习效应来提高效率,从而降低开发成本;通过共享品牌形象,共享‘销售队伍、销售渠道来降低广告费用和销售成衣通过与其他旅游相关企业共享市场,实现旅游客源交汇来使成本内化,从而降低交易成本。②协调共生。旅游产业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决定了旅游六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六要素中的每一要素的生存和发展都以其它要素的生存和发展为前提,任一要素的超前或滞后都将影响到其它要素的发展。因此,共生战略可有效地促进旅游经营主体的协调发展,共同构筑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④资源互补。共生可将具有不同优势的旅游经营主体整合在一起,让各经营主体贡献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形成超常竞争力。一个旅游经营主体不可能拥有在市场竞争中所要求的全部资源,且资源在旅游经营主体之间的配置处于不均衡性。因此,在资源层面,一个旅游经营主体或拥有某种优势,或存在某种不足。而通过与其他经营主体的共生,则可将各个旅游经营主体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对于相似的旅游资源产品,通过整合能够将旅游产品做大、做精,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对于互补的旅游资源产品,通过共生,可避免重复建设,恶性竞争。④获得歧异性优势。旅游产品吸引力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歧异性。一个旅游经营主体只有通过产品功能的完善、与众不同的服务方可获取这种优势。如旅游社与旅游景区合作开发旅游线路以完善产品功能旅游景区之间通过联合来大大提高旅游产品的特色性;饭店、旅行社、景区之间合作开发旅游电子商务,以获得独特性优势;饭店与旅行社、航空公司等企业共享销售队伍、分销渠道,使旅游者出门旅行更加方便并能够得到更好的服务。⑤增强抗风险能力。旅游经营主体通过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形成较大的虚拟组织,以虚拟的组织模式变“零散弱小的船只”为强大的“航空母舰”,以提高旅游经营主体抗冲击的稳定性。所以实施共生战略,一是可与合作伙伴实现优势互补,从而拓展经营范围,分散经营风险;二是能够以更为广泛的网络掌握更多的市场渠道,平抑市场风险。

临港产业共生的理论溯源与经验证明 篇4

临港产业共生的理论支撑

理论依据应是体现产业共生起源的思想和起基础性作用并具有稳定性、普遍性特点的原理, 为应用研究提供指导。“共生”是德国学者德贝里提出的, 是指多种生物间按照某种模式互相依存和相互作用, 形成共同生存、协调进化的互惠关系。随着各学科的发展及相互渗透, 共生已不再只是生物学中的专业术语。对共生现象的研究已经拓展到生态、社会和经济等领域中, 并取得了丰硕成果。研究者利用产业运作机制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相似之处, 创建了产业共生理论。

产业共生 (Industry Symbiosis, IS) 是指共生单元因同类资源共享或异类资源互补形成共生体, 进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产业共生网络是一个复杂系统, 共生主体之间不仅存在着复杂的物质、能量等产品或副产品交换, 还存在着价值利益的博弈以及信息资源的动态交换。共生系统总在追求共生系统能量增加, 它是系统生存和发展根本动力。产业共生缺口的大小暗示着一个产业共生系统的完善程度。为了尽可能缩小产业共生缺口, 必须不断吸纳更多的企业, 使共生成员在数目、类型和关联度上朝多样化方向发展。如何通过有效机制突破传统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 已经成为产业共生转型的棘手问题。如果产业系统能从一开始就规划产业共生发展, 使生态效率朝正方向不断发展是最理想状态。

临港产业共生系统中的成员因港口禀赋特征所带来的地域同一性, 使得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信息并快速决策, 更重要的是临港特征所带来的内陆集疏运成本的缩减。实际上, 全球范围内很多产业共生的典范都具有临港特征, 临港区位环境为产业共生理念提供了一个适宜和广阔的实践舞台, 国内外一些地方已经在临港产业共生实践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功经验。

临港产业共生的国际经验Ⅰ:热点扫描

每一个港口及临港产业区都面临着各自的挑战, 但共性是必须同时追求环境目标、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先进国家在临港产业共生系统的建构和发展方面已经形成值得借鉴的方法和思路, 相关案例辨析可以提供前沿的国际经验。

世界闻名的产业共生先驱卡伦堡正是位于丹麦Zealand岛西海岸的一个有两万居民的小型港口城市。在20世纪60年代, 卡伦堡当地政府决定引进了一批重污染的大型产业以应对就业危机。为此, 计划规制被放松, 土地实际上被免费提供。但当地面临的唯一瓶颈是缺乏水源, 只能依靠25公里外的Tisso湖。因此管理者便将水资源设计成在各工业项目流程之间层叠串联从而尽量循环使用。电站产生的剩余蒸汽被用短路径输送至邻近工厂以及环绕海湾的所有市镇建筑。采用的方案是仅作较小的调适, 就使各个项目流程能够兼容。蒸汽管和水管与道路并行, 刷成绿色并由植被环绕。

新西兰临港产业共生的新兴示范区、北岛的Kawerau地区以“Smarter, Cleaner, Together”为宗旨, 提出同时拥抱商业机会、生态安全和社区环境, 而其天然依托正是80多公里外的、澳洲生产率最高的Tauranga港。澳大利亚在培育产业共生方面也已经有了很好的实践基础, 比如在西澳的Kwinana地区、维多利亚的墨尔本港等。丹麦哥本哈根—瑞典马尔默组合港和马尔默市已经组建了一个联盟, 调研如何在该市的北部港区建构首先以生物能为示范的临港产业共生体, 并且正在寻找具有共同愿景的港城或厂商作为合作伙伴。初步的国际经验显示, 临港产业共生可以创造商务空间、增加就业并改善环境结果, 各型组织可以通过集体行动获得竞争力。

临港产业共生的国际经验Ⅱ:鹿特丹临港经济区的深度检视

作为欧洲门户的荷兰鹿特丹长期以来在港口及临港产业发展方面引领着世界潮流。更重要的是鹿特丹港及临港经济区 (HIC) 与我国沿海地区的港口运输结构和产业特征较为接近, 货物吞吐量中均包含较高比例的大宗散货, 临港产业均以重化工业为主体, 对鹿特丹的持续关注是我国相关研究需要坚持的。因此, 来自鹿特丹的临港产业共生经验对我国相关地区来讲也更有可比性, 更有借鉴价值。

(一) 阶段性演进

鹿特丹临港经济区的产业共生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在1994年, 有69家企业参与的产业生态系统 (INES) 项目在鹿特丹临港经济区启动, 该项目是由名为Deltalings的协会组织发起的。虽然此前厂商之间已经存在某种双边安排, 但还需要在区内厂商资源共享责任上付出系统性努力。最初的INES项目的组织方法是相对保守的, 各利益相关者被固化在较大的间距上。在对前一阶段作出评估以汲取经验, 并进一步争取基金资助之后, Deltalings启动了INES Mainport项目, 时间跨度为1999年至2002年, 这是第二阶段。地方政府主要是提供扶持资金, 而产业界则投入人力支持。在经过可行性研究之后, 该项目主要定位于以下主题:水资源、能源、废弃物、物流、公用事业等。该项目还建立了一个战略决策平台, 产业界、政府、环保组织和大学均包含其中, 战略平台的成员也会分享来自项目处理过程的学习经验和信息反馈。INESMainport项目虽然仍由经济因素控制底线, 但已为新的活动创建了空间, 来自企业、政府、学术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的高层次力量启动了从可持续视角探讨区域发展的对话机制。从2003年1月1日起, 鹿特丹临港经济区的产业共生活动被纳入了Rijnmond地区的大型可持续发展计划, 分属于其中的R3部分, 即“HIC的可持续企业”。这意味着从执行具体项目演进到推动系统创新, 开始了可持续导向的全面转型。

(二) 组织机制

很多跨国公司在鹿特丹临港经济区有工厂, 这些生产基地在目标、愿景、文化、对环境风险的危机感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使事情更为复杂化的是鹿特丹临港经济区的现有厂商往往是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对手, 他们在实现新的地区理念时抱有不同的想法。这些工厂中的大多数分属于总部设在国外或地区以外的跨国公司, 工厂的经理人员对内部事务负责, 同时也需要探寻他们在产业共生系统中的位置。而且很多厂商作为跨国公司的分支, 面临着来自总部的对财务或生产的更高要求, 从而挤压了通过地区内合作试验产业共生的空间。这就决定了处理各个水平上的信任问题的重要性, 意味着组织管理工作具有更大的挑战性。

几十年来, Deltalinqs联合会、鹿特丹港口当局、鹿特丹市政当局被融入到了用来激发更好的经济和生态绩效的各种组织框架中, 因此该地区各利益相关者的地位及相互关系是有一定历史渊源的。虽然Deltalinqs的中介角色并不能要求个体成员必须完成某项事情, 但是其社会控制位置仍是较强的。这家协会组织可以在成员企业间激发积极的感觉和信任, 虽然对成员企业的行为只有低度控制力, 但却拥有高度的社会控制力。

(三) 余热利用的具体案例

早在INES计划的后期, 有关方面就开始探讨如何利用每年直接向空气排放的大约2200MW的热量。由于在整个地区建设联通供应方和买家的管道系统在经济上不可行, 于是在随后的INES Mainport计划期间, 首先开始了小范围实践。在Botlek和Pernis产业聚集区, 有8家成员参与的“工业余热利用”项目启动, 总投资约为0.836亿欧元。1999年, 这些厂商测试了项目在技术、运营和经济方面的可行性, 决定拒绝了其中的4个子项目。里面3个子项目是因为经济不可行, 1个是因为Dapemo公司对蒸汽需求的不连续性。这4个子项目占据了总预算投资的63%, 保留的子项目中也有一个因为Kemira Agro工厂的关闭而削减。

起初, 尽管存在着大量的富裕热能, 几乎所有的企业管理层都更倾向于内部利用, 要么出于经济原因 (省却基础设施建设费用) , 要么出于战略考量 (担心失去独立性) 。这就使得在1997-2001年间, 废热供应项目从一个地区性方案缩减成几个小型安排。然而后来, 持续不断的压力来自水资源管理当局, 该机构明确表示他们无法再接受向地表水中排放热量。

到INES Mainport计划的后期, 随着一些新成员的加入, 将工业余热输送到鹿特丹市供热系统的条件已基本具备。热源企业首先是壳牌的石油炼化工厂, 随后还包括埃索 (Esso) 、埃克森 (Exxon) 、英国石油 (BP) 等企业。2002年, 鹿特丹市政当局决定在两个方面做出保证, 第一是为供热系统因为要覆盖邻近壳牌工厂的新居民区而增加的费用提供资金, 第二是承诺一旦废热利用失败则负责建立安全网。这就是可观察到的产业共生系统中政治嵌入的明显例证。

所有的实现条件最终在2004年得到满足, 包括荷兰能源市场的自由化以及源自京都议定书的对碳减排的官方要求等。壳牌的余热率先供应到市政供热系统, 到2007年已有3000栋房屋受益。按照扩张规划, 到2020年将有更多余热提供给Zuid-Holland省的南部地区。图1展示了鹿特丹临港经济区余热利用网络, 包括已有的和规划中的, 该网络已经覆盖了主要的产业聚集区并正随港区迁移而向外海扩张。除了供热, CO2的利用也是项目的一部分。在实施过程中, 新建立了一家名为OCAP的私人企业, 建备了基础设施并负责将CO2从壳牌在Pernis的工厂传输到鹿特丹北部的500家温室企业。为此, 这些温室企业在2007年因为节省了0.95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消费, 而减排了17万吨CO2。

临港产业共生的国内实践

近30年来, 港口城市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前沿并成长为大型产业基地, 但是这些城市也日渐需要处理资源耗减压力和环境负担。在国内,宁波北仑、天津滨海等临港经济区已经从废物交换、水资源和能源的级联使用、基础设施共享等方面启动了临港产业共生系统的建构。

(一) 宁波北仑

经过20多年的开发建设, 宁波北仑临港产业蓬勃发展, 形成了钢铁、石化、修造船等六大产业集群, 成为长三角南翼重化工基地, 同时也对要素资源供给提出了新要求, 对区域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压力。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整体背景下, 临港产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近年来, 北仑加快临港产业生态化改造, 初步形成了北仑特色的临港产业共生系统。通过补链、整合、提升等系列措施, 推进资源集聚共享。企业间相互共生、产业间要素共享、区域内能源互供并梯级高效利用的临港产业共生体系已初具规模, 从各自作战到组团共赢, 产业共生成为北仑临港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引擎。

北仑区探索临港产业共生有一些明显优势, 主要是:第一, 产业高度集聚, 分布相对集中。在北仑585平方公里的区域内, 集中了几乎门类所有的临港重化工业, 不同临港产业的高度集聚为构建区域性产业共生系统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二, 龙头企业规模大, 产业集中度高。临港重化工业中的龙头企业都具有较大规模, 企业内部物质和能量的梯级利用已在一定范围内展开。产业链的延伸和拉长有利于资源在上下游环节得到综合利用, 形成纵向耦合系统。第三, 重点行业间关联度较高。这就为开展产业间协作和循环经济联动确定了基础。围绕能源、石化和钢铁等支柱产业的发展, 着力引进补链厂商, 使全区临港部门的产业链、产品链和废物链逐步完善。今后, 北仑区将继续以资源共同利用和废物集中处理为纽带, 推动临港产业共生系统的全面形成。

(二) 天津滨海

2010年3月, 在天津滨海新区启动了欧盟推动亚洲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援助资金项目:欧盟“亚洲可持续生产与消费基金”滨海新区产业共生及环境管理系统建设项目。该项目是欧盟的具有高度竞争力的援助资金项目, 为期4年, 总预算185万欧元, 其中欧盟援助资金148万欧元。欧盟天津滨海项目是国内第一个引进产业共生理念的中欧合作项目, 除搭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外, 还引入了速赢研讨会、产业共生信息系统等工具。该项目的内容包括:建立滨海新区产业共生网络;围绕重点企业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能力建设, 对中小企业进行环境管理培训和推广;在实施过程中找到政策需求并提出建议。

目前, 欧盟滨海产业共生项目进展顺利, 已有包括开发区、保税区、临港工业区等范围内的800余家企业参与, 大量副产品成功对接, 使区域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该项目建立了天津滨海产业共生信息管理平台, 把区内规模性企业的生产运营情况信息通过互联网展示, 进行资源对接。到2013年8月, 该项目通过构建涵盖各行业的产业共生网络, 成功撮合了87个对接案例, 减少原材料用量936388吨, 减排CO2近9万吨。当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政府引导资金不足, 对某些先进适用的综合利用技术推广不够, 企业间信息透明度不高, 基础设施有待完善等。

结语

水路货物运输和临港产业的特点, 决定了产业发展对空间环境的压力。培育临港产业共生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 有利于实现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 增进企业间的信任程度, 减少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参与临港产业共生的各类组织都是可以获益的。当然目前临港产业共生的国内外实践还面临技术轨道选择、试验空间、社会表达及认知等困难, 尤其需要将战略小环境升级为发展主流。我国的临港经济区要积极实现以产业功能为主的工业主导区, 向经济、社会与环境功能并重的综合性城区转型。学习借鉴好现有经验, 从源头把好项目引入关口, 实现从全面招商向绿色招商的转变。按照临港经济区产业共生规划, 优先布局有利于构造循环经济链、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项目, 打造临港产业发展的升级版。

摘要:重化工业聚集的临港经济区是产业共生理念的上佳应用平台。首先回溯了临港产业共生的理论渊源, 然后评介国内外在临港产业共生实践层面的经验做法, 特别是重点解析了荷兰鹿特丹临港经济区践行产业共生的轨迹特征。

关键词:临港产业,产业共生,理论,经验,鹿特丹

参考文献

[1] .齐宇, 李慧明.基于共生理论的产业共生构成要素分析[J].现代财经, 2009 (3) :57-60.

[2] .龚高健, 张燕清.提高福建临港产业竞争力的对策思路——以借鉴国际临港产业经验为视角[J].综合竞争力, 2011 (3) :43-49.

[3] .Baas, L.W.and Huisingh, D.The synergistic role of embeddedness and capabilities in industrial symbiosis:illustration based upon 12 years of experiences in the Rotterdam Harbour and Industry Complex[J].Progress in Industrial Ecology-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08, Vol.5 (5/6) :399-421.

[4] .孙志威, 宋雨燕, 于洋.产业共生实践案例研究之欧盟滨海产业共生项目[J].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1 (11) :108-111.

共生写作教学包括主体共生 篇5

一、写作教学中的师生共生

是什么让教师的写作教学对学生的写作过程发挥了作用呢?不是写作知识,不是写作方法,不是优秀范文,也不是作文评分标准,有效的途径之一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写作文,是教师融进学生的写作过程,是教师用自己的写作体验激活学生的写作体验,是教师用自己的写作经历丰富学生的写作经历。这就是师生共生的写作教学。

我教学《用“感激”唤醒“感动”》这节课是比较典型的师生共生的写作教学。学生写作“感动”这个题目遇到障碍,问题出在他们没有感动。怎么办?讲讲写作要关注生活的道理,讲讲做人要懂得感激的道理都是很容易的,但往往没有什么效果。我的办法是讲故事,讲我自己的写作困惑,让学生参与到我的写作中来。先是让学生为我的材料确定主题;在学生思维停步不前时,我再谈自己的想法,使学生有所感悟;最后,因势利导,归纳经验,讲评作文,引导学生“再度作文”,以强化写作经验的积累。

当然还有很多后续的教学活动,比如学生进行自我共生的再写作,进行生生共生的相互交流和修改等。有人认为,师生共生写作教学,教师参与到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是容易做到的,但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写作过程中,不太现实。其理由之一是教师的写作话题并不一定适合于学生;理由之二是教师如果为 “共生写作”而努力设置一些适合学生写作的话题和素材并将其作为自己写作的素材,而不是自己真正需要写作的东西,是多此一举。我自己的大量实践和许多同行的探索都已证明,让学生参与教师的写作过程,和让教师参与学生的写作过程一样都是可以做到的。不仅师生互相参与写作过程是可能的,而且师生一起参与第三方的写作活动都是可能的。要知道,学生参与“不是自己真正需要写作”是一种常态的写作。中外教科书上这样的写作要求,各类考试中这样的写作命题比比皆是。

二、写作教学中的生生共生 在介绍共生阅读教学时,我说过,皮亚杰认为最有益的社会互动发生在具有社会性对称(知识、权利)的同伴之间。语言学家早就发现,伙伴的语言对孩子语言学习的影响巨大,远远超过成年人,甚至超过学校的学习。所谓生生共生的写作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伙伴效应”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学生自己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欲望激活同伴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欲望,用学生自己的写作感受和写作体验激活同伴的写作感受和写作体验,生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激活,互相碰撞,互相丰富,在这样的活的写作过程中培养写作能力,学会写作。

我执教的《风》这篇作文的评讲课就是比较典型的生生共生的写作教学。

这节课,我在这样几个层次上,让学生之间形成共生。一是对习作的总体评价。这是有些教师不够重视的环节。其实充分展开习作评价的讨论,对提高写作能力是很有意义的。二是对习作问题的发现。这个活动的过程是先发散后聚焦。学生习作的问题常常不是单一的,即使是同一个问题也会表现在多个方面,这就需要聚焦。所谓聚焦,就是看到最主要的问题,看到问题的最关键处,明确现场要集中解决的问题。三是修改方向的确定。这是课堂的重心所在。找出问题总是相对容易的,如何解决问题才是关键。特别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修改不是要把这篇文章改得怎么样,而是要借助这篇文章的修改能让学生写出更好的文章;目的不是让习作的作者知道文章怎么改,而是要让大家知道文章应该怎么写。这个方向不是唯一的,必须是多向的,但又必须是有规定性的,既要由讨论的文章出发,又要紧扣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这样的作文评讲课,目的不在于说明某篇习作好还是不好,而是在于借助典型的习作来讨论写作,思考写作,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写作,经历写作,学会写作,获得写作的知识,积累写作的经验。

三、写作教学中的他者共生

所谓他者共生,就是借助别人的文章(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并不精彩、并不优秀的),写出自己的文章。这和借鉴模仿有一定的联系,但又有本质的不同。借鉴模仿,都是围绕某一个点、某一个方面进行学习的。学习《白杨礼赞》,可以借鉴它的结构;学习《师说》,可以借鉴它的对比论证。被模仿、被借鉴的都是成功的习作或作品(至少被模仿的某一方面是成功的)。而共生写作,则不一定立足于一个点,而是发散式的,甚至是模糊的,有时候就是受它的启发,而不一定是学习模仿,甚至可以是对别人的写作予以否定和推翻,因为被借助的习作或作品不必都是优秀成功的,也可以是不成功的,只是由它生发出自己的写作欲望。我执教的《在别人的树上开自己的花》是比较典型的他者共生的写作教学。这节课主要是借一位学生(黄津汝)的习作进行共生写作的教学,而对于其他学生来说,就是一种他者共生的写作活动。

首先是让大家熟悉习作,了解习作。因为这篇习作,总体来讲比较成功,主要是让大家发现它的可取之处,同时教师结合习作强调作文的一些要求,指出学生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然后是借助黄津汝同学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或者说是借助黄津汝的这篇习作,激发大家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学生的写作欲望被激发起来之后,便引导他们进入写作状态进行思考。先从写议论文的角度息考立意的选择,再从写记叙文的角度思考与黄津汝不同的立意选择和不同的叙述视角。从不同文体的选择,到不同立意的选择,再到同样文体不同角度的选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有效的激活。而更有价值的,是这个写作过程的体验和经历。这比之于我们仅仅介绍评点优秀习作的长处,要有意义得多。遗憾的是,受时间和现场情景的制约,很多有教学价值的环节没有能够充分展开。比如黄津汝在反思写作过程中说自己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没有能引发她和大家交流一下“想到哪儿写到哪”的具体情形,以及为什么能够做到如此。再比如其他学生进入写作状态后的交流也还不够充分,显得比较简单匆忙。这些都影响了教学效果的达成。

四、写作教学中的自我共生

就实用性而言,最为常见也最为重要的是自我共生。日常的写作教学中,似乎我们的教师最为看重的是写作的数量——不停地出题目,不停地让学生写作,却从不看写作的结果。这似乎与“作文要多写多练”的理念有关。但“多写多练”就能把作文写好吗?这是需要研究的。事实上,不少学生从初一到初三,从高一到高三,每次作文的分数基本上都差不多。其中一批学生一直在低分徘徊,甚至有不少学生一直就是65分左右(按100计分),不少学生一直就是70分左右,大量的低水平的反复并没有使作文写好。梁启超先生的一个观点对我非常有启发,即作文的次数不在于多,如果能让他们把两三个题目写好,是非常有意义的。因此在我的共生写作教学中,有一个基本课型就是自我共生。所谓自我共生,就是学生借助自己的习作——成功的或不成功的,完整的或不完整的——写出新的习作。在这种发散式、连锁式、裂变式的写作活动和写作过程中感受写作、认识写作,提高写作能力和写作素养。它和所谓升格作文不同的是,并不追求后一次写出来的习作一定要比前一次好,它的价值在于经历写作过程,丰富写作体验,锻炼写作思维,感悟写作规律,不在写作结果,而在写作的过程。那一年我在绍兴一所中学执教的《自我提升和再度作文》一课是比较典型的自我共生的写作教学。再度作文,是我从学生写作的角度归纳出的一种写作方法,基本的形式是同一个素材、同一个题目、同一个立意、同一个话题多次写作。它和自我共生的作文教学方法是紧密联系的。所谓自我共生的作文教学,就是教会学生要形成再度作文的基本理念,掌握再度写作的基本方法。那节课一开始,我通过检查学生课前学习准备的情况,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明确告诉学生:有空,常看看自己过去的作文,是写好作文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很多学生文章写好之后从不再看。学生这样的表现,是我预料之中的。这对写作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影响。有些教师只要求学生看教师的评语,其实更应该要求学生经常看看自己的习作。现在要求学生写随笔的很多,写日记的很多。写就写了,一写就扔,从不再看,有什么意思呢? 教学过程的第一个活动是学生自我展示和介绍自己的习作。我本来的想法是先展示习作,然后谈谈感受,说说写作过程,说说得意之处,说说写作困惑。

可是没有学生愿意。本来这样的写作反思,也是自我共生的写作素养。一位学生主动介绍了自己的习作之后,我让她谈谈体会,她说是拼拼凑凑写出来的,但也不甘心这样贬义的表达。我充分肯定了这种把各种素材拼拼凑凑,或者说整合到一起的写作方法。其实,这种“拼拼凑凑”,就是一种自我共生的写作。很多好文章就是这样写出来的。

第二个主要活动是让学生用3分钟时间,再读自己认为成功的习作,找一个点进行修改。进行交流后,我跟学生强调:自己的练笔、自己的文章,别轻易扔了,要养成经常看自己文章的好习惯。经常看看,就能发现不足,也能发现得意之处,更能产生新的写作冲动。这些对写作兴趣和写作意识的培养,对写作能力和写作素养的培养都很有意义。

第三个活动,也是重点活动,就是尝试“再度写作”。某种意义上,前面的活动都在为这个重点活动铺垫和做准备。可能由于学生平时缺少这样的意识,有些学生做得还不够好,基本还是原来习作的修改,但也有学生做得很不错。如后面交流写“独自面对”的那位女生,同样一个题目,她的主题调整了,文体也改变了,选材也更换了。上次是议论文,这次写记叙文了。

共生理论 篇6

[关键词] 共生 企业战略联盟 问题研究

企业战略联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但现实中企业联盟却大多以失败而告终。美国的MCKINSEY公司所做的一项研究曾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所有原本期望与其他公司建立合作关系的公司中,大约只有2%的公司最终建立了成功的长期合作关系。那么,既然企业战略联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而不可避免,可现实中的企业战略联盟状况又是如此之糟,那问题应该如何改善?笔者认为,基于共生进化理论对企业联盟战略作仿生化研究,能为企业联盟战略的制定提供新视野,能为企业联盟战略的实施提供新的途径。那么,什么是共生理论,共生理论是怎样作用于企业联盟战略的?

共生理论的基本三个概念是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及共生模式,它们共同构成共生系统,但共生系统的状态变化主要体现在共生模式的变化,因此共生系统的进化也就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由点共生向一体化共生方向进化,用方向向量M表示;方向表现为组织化程度逐渐提高;二是由寄生向对称互惠共生进化,用方向向量P表示,表现为共生能量分配对称性提高,其具体进化组合表如下:

在这些共生系统不同的状态中,S11是最简单,最原始的共生状态,对共生体的进化推动最小,而S44是最复杂、最高级的共生态,对共生体进化的推动力最大,是共生体努力成就的一种状态。

而对于共生系统相互作用的水平和效果的衡量,共生理论引进了共生能量函数:在一个n维共生系统内,若把第i(i=1,2,3,…,n)个共生单元在非共生环境下的能量记为Ei,在共生条件下新增的能量记为ΔE,则共生体的总能量E满足:E=ΣEi+ΔE,其中Ei、ΔE是由Zi、Mi、ρj、θij、λ、ηj及δij、共同决定,参量Zi为决定第i个单元内在性质及其变化的主质参量,Mi 为第i个共生单元的共生模式,θij为共生系数(j=1,2,3,…,n,i=j),共生密度ρj,共生维度ηj(j=1,2,3,…,m),λ界面特征值。

共生能量函数为我们揭示了影响共生体能量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约束关系,从而为我们生成共生能量提供了方法论。共生理论对于我们构筑企业联盟战略有着重要的启示:

1.在联盟战略制定的指导思想上,必须注重联盟的“共生理念”

任何一种新的理念的出现都是时代的产物。同样,“共生”理念的出现也是顺应了我们时代的要求而产生,因为一是全经济基础一体化已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阻挡的大趋势,二是人口膨胀与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矛盾越来越来突出,自然界向人类响了共生的警钟,三是核威胁使人类面临灭绝的危险,共生已成为人类企盼和平的共同呼吁。在这一大的“共生”背景之下,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它们之间更是一种共生关系,而共生系统本身所具有的共进化性,自主增容性将促使企业“共生进化”,因此,企业在制定企业联盟战略时必须 坚守“共生”这一理念,以规避恶性竞争。

2.在联盟战略制定的“伙伴选择”上,必须注重联盟的“共生稳定”

共生现象是一种自组织现象,因此合作与协调既是它的本质要求,也是共生进化的基本条件,虽说共生不排除竞争,但在共生条件下的竞争 ,不是你死我活的过度竞争,而是一种通过共同激活、共同适应和共同发展来获得共同进化的一种适度竞争,它们之间不是互相排斥而是相互吸引和合作;不是相互替代,而是相互补充与促进。这就要求我们在构筑企业联盟战略时,必须考虑联盟伙伴是否具备结成一个稳定共生体的基本条件。这些基本条件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相互关联。共生单元联性越强,它们共生系统中就越易建成一个相互吸引、相互合作、相互补充从而相互促进的稳定共生关系。(2)企业文化的可融合性。可融合的企業文化不仅不会产生“环境反向”,而且还会产生“双向环境激励”,从而使联盟企业的价值目标取向逐渐趋同。(3)能力的互补性。互补的“能力”会提高共生体的共生度δij,从而使新生共生能量ΔE进一步增大,企业“共生进化”的动力也得以加强。

3.在联盟战略制定的模式选择上,必须注重联盟的“共生进化”

在共生系统存在的多种模式中,对称性互惠共生是系统演进的最优模式,因为在该模式中,共生单元之间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通和交换过程中产生的激励是激励相容的,其共生界面最大且接触介质最好,从而使得共生界面上的交流阻力最少,结果产生的共生能量最大,增速也最快,从而能有效地推动双方的不断进化。在联盟企业模式中,情形也一样,对于对称互惠共生企业联盟的模式,因为联盟内企业按供应链方式或价值链方式前后衔接,它们之间是平等的市场交易关系,各组织权力对称,利益分配均衡,从而导致联盟内企业激励兼容度最大,“三流”(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最为畅通,其结果是联盟内企业“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的自主提高,联盟也以帕累托途径“共生进化”。为此,企业经营者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促成企业按对称互惠共生的模式“进化”。

参考文献:

[1]刘沛林卜华白:金融共生理论及其实际运用价值[J]. 北京大学学报,2004,(4)

[2]杨毅赵红:共生性企业集群的组织结构及其运行模式探讨[J]. 管理评论, 2004,(12)

[3]卜华白:有效联盟的条件及其识别[J].经济与管理,2004,(7)

共生理论 篇7

关键词: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共生系统

港口物流是以港口作为整个物流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和服务平台,以建设全程运输服务中心和商贸后勤基地为重点,利用港口集货、存货、配货、多式联运的特长,以区域经济为中心,发挥其对港口周边区域物流活动的辐射能力,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物流活动。港口物流涵盖了物流活动中所有的作业环节,港口本身就是一个物流基地、物流枢纽、物流节点,是物流相关企业的集群。港口因独特性资源禀赋和业务的相关性,产业的集群现象日趋明显。

1 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共生系统的定义

从共生系统的视角[1],可以给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定义如下: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共生系统(港口物流产业集群或港口物流共生系统)是指服务于港口物流活动的各节点企业或机构以港口为集聚地结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各个节点企业或机构,为实现同类资源共享或异类资源互补而共生,而节点企业内部及之间因共生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改进,从而带来共生系统成员和整个系统效益的增长。各节点企业就是共生系统的共生单元。在港口物流共生系统中,节点企业为了实现某一共同目标结成联盟,每个企业在各自优势领域为系统发展贡献自己的核心能力,形成共生系统优势互补,成员企业之间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

2 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共生特征

作为共生系统,港口物流产业集群有着其它系统共有的特征,又因其产业特征体现着自身独特的系统特征。

2.1 区域同一性的港口空间集聚

迈克尔·波特指出: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是在某一特定领域(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2]。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及机构正是由于港口独特的资源禀赋集合到一起,使整个共生系统呈现出区域的同一性。基于港口的空间集聚性是港口物流产业集群最基本的特征,也是共生产生的必要条件。

2.2 多样性的网络资源共享

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中的共生是多重性的、立体性的、网络性的和同时性的。多重性反映了共生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整个港口物流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因供需、竞争互补形成了一个复杂多样的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交换的共生关系网络。在共生系统中,往往有某种或某几种共生关系处于支配地位。决定共生系统的演化方向和速度。系统内部的企业因结成的共生关系不断为共生系统提供发展和创新的新动力,也就是共生新能量的生产。

2.3 分解协作性的物流专业分工

产业集群中各共生单元总以其独特的功能与其它成员结成共生关系,为适应自己及系统的发展,各节点企业沿物流供应链以水平联系、垂直联系或互补的方式结成共生关系网络。为适应系统外部市场环境的复杂变化,共生系统内的成员企业必须围绕港口物流服务进行市场细分,实现港口物流服务的多样化、层次化、差异化。只有加强异质节点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细化同质节点企业的互补竞争,实现资源优化、技术互补、知识联盟,才能增加共生系统能量,共同对抗集群外的竞争推动整个产业的优化与升级。

2.4 不可逆的系统共同进化

共同进化反映了共生系统的普遍本质。系统都有其整体性,即指系统一但形成就具有各子系统或共生单元所不具有的新的特征与功能[3]。在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中,共生单元之间、共生子系统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促进、相互激发的作用,促进着整个系统新特性与新功能的产生,加速共生单元的进化创新,提高其生存和繁殖能力。共生单元的共同进化作用是多种多样的,也不一定是对称性的。共生过程本身就是系统整体目标优化的同时共生单元的共同进化过程。集群各子系统和各共生成员企业因供需、配给、服务因素形成网络合作关系,这种网络中的交流、沟通与碰撞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创造了新的共生能量。作为一定时空下的共生关系组合,它有序、协同的共同进化是共生系统发展的总趋势和总方向,并且是不可逆的。

2.5 根植性的产业集群文化

产业集群中的企业一般都有相似的制度环境和文化背景,其经营行为和经营动机在很大程度上根植于共同的文化背景中[4]。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中各节点企业之间的交易规则一般源于区域的文化氛围。在港口及周边区域内所产生的价值观与共生系统内每个成员企业及企业中的每个人密切相关,使得生产要素的组织成本降低了。这种文化根植性从根本上强化了共生系统的竞争优势,显现了物流生产活动和物流服务的独特性。根植性是产业集群与地方社会资本的积累存在互动关系,强调经济主体的地方联系,经济行为深深地嵌入到区域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等关系中。

产业集群的文化根植性能够促进信息、技术在港口区域内的扩散和溢出,有利于共生系统的自主增容,即新企业的产生,从而使产业集群的规模不断扩大。源于文化根植性的产业集群文化体现了集群内部企业成员之间的高度信任与协同。因此而使共生系统产生了“粘性”,这种“粘性”成为留住集群内企业和吸引集群外企业的动力。

2.6 创新性的自主增容

源于系统的整体性,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一但形成,就会形成自我增强机制,不断推进产业集群规模的扩大,表现出各子系统或共生单元所不具有的新的特征与功能。系统与共生环境的相互作用,促进区域环境的创新,产生共生新能量,带动共生系统与环境共同发展。共生系统的创新发展成为新能量产生的源泉,它促进系统同质节点企业的增减和新的共生关系的产生,即系统自主控制的增容性变化,包括维度、密度增加和缩减。增容性反映系统的扩张能力或系统内共生单元的繁殖能力。

3 对共生新能量的追求是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发展动力

作为共生系统,对共生能量的追求是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生存和发展根本动力。对于港口物流产业集群而言,它的新增能量是指物流活动所实现的两个核心价值:一是成本价值,二是时间价值[5]。它是共生单元通过共生界面所产生的物质成果,主要表现为供应链流转中生成的成本价值和时间效益。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共生新能量可以理解为:港口物流共生单元在共生过程中给系统带来的净利润。

产业集群中的成员企业因港口禀赋特征所带来的地域同一性特征,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信息并快速决策,同时,共生企业之间因共生合作关系实现事前专业化分工,有效地降低各类成本,无须扩大企业自身的规模和范围而实现扩张经济。作为个体,共生企业保持独立性,具有较强的竞争活力;作为整体,集群共同面对市场风险,分散了共生企业的经营风险,从而促进整个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袁纯清.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2]Porter,M.E..Competitive Advantage[M].New York:Free Press,1985.

[3]舒辉.集成化物流———理论与方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4]惠宁.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效应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共生理论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启示 篇8

关键词:共生理论,大学英语,教学启示

一、共生理论

共生理论源于生态学研究。 “共生”这一概念最早由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 (Anton de Bary) 于1879年提出。他将共生定义为不同种属生活在一起。 后来, 范明特 (Famintsim) 和布克纳 (Prototaxis) 等人对共生的定义做了进一步的完善, 认为共生是指生物之间按某种物质联系而相互依赖地生活在一起, 从而形成一种共同生存、协同进化或相互抑制的关系[1]。

根据共生对生物体的利弊关系, 共生一般分为以下几种形式:1.寄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 其中一方受益, 而另一方受损, 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 2.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 彼此都从中得益, 分开后双方的生存反而受到影响, 甚至不能生存。 3.竞争共生:由于资源分布不均而引发的不同生物之间争夺资源的一种相生相克的共生机制。4.偏利共生:种间的相互作用对一方没有影响, 而对另一方有益。5.无关共生:共生双方的存在对彼此都不造成影响。6.偏害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 其中一方不获得利益, 但另一方要做出一些牺牲。 生态系统的共生现象反映了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也正是这种复杂的共生关系构成了稳定的生态系统。

共生理论及其方法自二十世纪中期以来开始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领域。 共生教育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 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邱关军认为, 共生教育指的是在某种共生性的环境中促进具有共生性思维、 人格品质与行为习惯人才的生成的教育。 共生教育允许在异质、差异、竞争的基础上, 走向相互间共同化的利益追求[2]。 用共生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大英语教学, 为解决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共生现象

根据生态学原理, 大学英语教学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 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等因子构成的一个微观生态系统, 其内部存在着复杂的共生关系。 这些共生关系同样表现为寄生、互利共生、偏利共生、无关共生、竞争共生和偏害共生。

1.寄生: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寄生现象是指学生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他人的学习成果。 这种寄生现象常常表现为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不积极参与, 在汇报学习成果时不主动发言, 在评价学习成果时却以小组成员的身份分享他人成果。 抄袭作业和考试舞弊是典型的寄生现象, 他们企图不劳而获, 把自己的成绩建立在别人的辛勤劳作之上。 大学英语教学中这些林林总总的寄生现象, 不仅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且严重妨碍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2.互利共生:指师生之间、 生生之间的相互学习、 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古人云: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 学生正是在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中获得知识, 领悟人生, 使自己的生命获得发展。 同时, 作为师者, 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其必然要在知识上和教法上与时俱进, 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相得益彰的效果。 学生之间的互助学习是一种互利共生关系, 在互助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之间的信息差可以弥补彼此在知识上的不足, 同时, 心灵之间的碰撞可以激发学生灵感, 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 催生新的知识。

3.偏利共生:指教学活动只对师生和生生中的一方有利, 而对另一方没有影响。 偏利共生关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表现为信息差和能力差。 例如, 在单元教学过程中, 教师将本单元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传授给学生, 此时教师重在知识输出, 但知识输出并没有导致教师已掌握的知识受损, 而学生在教师输出的过程中却获得了新的知识。 教学实验表明, 高分组和低分组之间的合作学习是一种偏利共生关系, 因为低分组的同学的受益明显高于高分组的同学。 偏利共生关系是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 可以起到促进教学的作用, 但是, 如果对这种现象不加以控制和转化, 就会导致偏害共生关系的产生。

4.无关共生: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教学活动中彼此互不影响。 例如, 在传递-接受型的教学模式下,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听和接受, 学生之间没有互动, 更谈不上相互影响, 从而形成一种无关共生的关系。 语言的本质是人际交流, 但是, 除了课堂之外, 我们很少听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课外用英语交流, 这是大学英语教学中无关共生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无关共生貌似对彼此没有造成影响, 其实质是教学资源的一种无形浪费。

5.竞争共生: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争夺教学资源的一种相生相克的生存关系。 我国是人口大国, 教学资源十分紧缺,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 大班教学仍然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方式。 大班教学意味着人均教学资源的减少, 所以, 学生要在众多的学生中脱颖而出, 势必要争取更多的教学资源。 对于那些随遇而安的学生而言, 其生态位必然被弱化, 久而久之, 失去其应有的竞争力。

6.偏害共生: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教学活动中一方未得益, 而另一方需要作出一些牺牲。 这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一种表现形式。 比如,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关注语言本体, 忽视学生的人文性需求和专业发展需求, 教学内容枯燥乏味, 其结果是教师付出很多, 学生却收获甚微, 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严重失调。 反之, 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 不关注课堂教学内容, 也会会导致偏害共生关系的产生, 致使老师的辛勤劳动付之东流。 如果这样的同学在数量上占据了主导地位, 势必影响整个课堂的学习氛围, 并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三、共生理论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启示

1.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共生意识, 大力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 共生理论告诉我们, 世界万物都不能独善其身, 只有在与他物的共生过程中, 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如果教师和学生都具备了这种共生意识, 那么他们在发展自身的同时, 就会考虑为对方的发展创造条件, 从而形成一种互利共生的关系。 一旦这种互利共生的关系形成, 教师就不再是知识的传输者, 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 有意义成为教与学的出发点与归宿。 有意义对教师而言, 他们通过有意义的教学, 促进了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 对学生而言, 他们学到了有用的知识, 可以促进自身的发展。 因此, 互利共生是一种双赢的教学形式, 也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种理想境界。

2.改善教学环境, 鼓励良性竞争, 合理引导偏利共生。 如前所述, 大学英语教学是一个微观的生态系统, 那么, 教师和学生所处的教学环境就应该是一个生态化的教学环境, 体现对师生的物质和人文的双重关怀[3]。 在这样的环境中, 师生所处的生态位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而且有利于对方的发展。 他们之间是一种相生相克的竞争关系, 资源共享, 协调发展。 此外, 教师还可以合理利用偏利共生关系, 让同学之间结对子, 或组成学习小组, 让同学之间互帮互学。实践证明, 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教室环境, 合理的座位编排, 数字化教学媒体的应用, 极大地改善了教学环境, 能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强化教学规范, 防止寄生、无关共生和有害共生关系的滋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 但是, 人类社会不同于自然界, 人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动地改造人类社会, 使之更适合自己的生存。 学校教育属于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 可以通过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来规范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例如, 如果我们有严格的考试纪律和处罚规则, 那么就可以杜绝考试中的舞弊现象甚至是抄袭作业的现象。 而且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尤为重要, 评价指标不仅要鼓励学生课堂努力学习, 还要大力提倡课外使用英语交流, 积极参加各种第二课堂活动。 同时, 成立各种学习互助小组, 鼓励同学之间互帮互学, 取长补短, 防止偏害共生关系的滋生。

参考文献

[1]柯宇晨.共生理论发展研究与方法论评述[J].市场论坛, 2014 (5) .

[2]邱关军.共生教育析[J].教育导刊 (上半月) , 2010 (8) .

共生理论 篇9

关键词:三网融合,共生理论,演进机理,耦合

近些年, 电信业遵循着“语音→语音+数据→语音+数据+视频”的演化, 广电业沿着“广电视频→广电视频+数据→广电视频+数据+语音”的方向演进, 不同的演进轨迹“殊途同归”, 走向“网络融合”。2010年初, 随着《推进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和《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方案》的发布, 我国三网融合进入实质阶段。产业融合的推动力源于技术革新和政府管制放松———促进不同行业企业间形成竞争合作关系[1]。从一年多的试点工作来看, 存在一些影响三网融合发展的因素:行政干预、业务双向准入壁垒、歧视性竞争、共建共享难以实现和缺乏良性盈利模式等。这些因素既有来自三网融合规制不完善的制约, 也有缘于技术、信息产业发展现状的限制, 亟需调整的是现行法规体系和监管体系[2]。现有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 主要集中在融合障碍[3,4]、对策分析[5]和国外启示[6]等上, 并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 但这些研究偏重于宏观阐述, 缺乏成熟、可行、针对融合机理的研究方法。三网融合的技术问题、利益问题和规制问题等盘根错节地纠结在一起, 每个融合主体都更多地关注与自身利益相关的问题。在三网融合的推进过程中, 电信运营商、广电运营商及互联网企业是相互统筹协作、共同发展的, 共生理论为三网融合演进机理分析提供了一个恰当的分析工具。应用共生理论分析三网融合, 不仅有助于理解参与三网融合的企业之间的关系, 也有助于理解利益分配机制, 而且有助于分析政府优惠措施和管制政策对三网融合的影响。

“共生”是由德国人de Bary提出的, 在生物学上即是多种 (两种及两种以上) 生物按照一定的模式和机制共同生存、协同进化。随着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共生理论被用于解释一些经济、社会现象。20世纪70年代, 卡伦堡工业共生体出现, 并在《工业共生》中被提出和详细阐述。在产业内作为独立经济组织的企业之间, 同类资源之间共享, 不同类资源之间互补, 形成一个共生系统。企业可以视为一个特殊的共生机构———从事经济活动, 通过管理手段进行资源配置[7]。相关联的企业为了达到资源共享, 经由合作协议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契约关系, 在共生协议模式下, 共同拓展业务市场, 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共生的本质在于共同进化”, 认为共生体不是静态的, 而是螺旋上升的动态;存在一个逐渐走向稳定的过程, 这样提高了共生体抵御风险的能力、增强了各单元的竞争能力[8]。单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受到其它企业、产业环境、区域经济、政策环境等的影响, 而该企业的发展同样影响着其它企业的发展, 进而其它企业发生适应性的变化[9]。共生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共生体系或运营模式之间通过他们之间的各种作用而相互影响的现象[10]。数量生态学中的“复制动态”模型、进化博弈论得到了应用, 通过剖析企业的自我维持特征和进化行为, 可以获得资源依赖、环境制约等因素在共生网络中的作用[11]。由于市场机制、政府规制不够完善, 三网融合的共生发展容易受到干扰, 甚或产业链失灵, 故而, 本文不仅研究了无机制约束的共生耦合机制, 而且考察了引入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共生耦合机制。

1 三网融合引入“共生思想”

一个共生系统通常由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和共生模式3个部分组成, 其中, 共生单元是共生系统的基本能力交换单元, 共生环境是除共生单元以外的其它影响因素之和, 共生模式是共生单元之间合作、竞争的形式, 是对各共生单元相互关系的反映。共生单元之间的交互内容包括物质、能力和信息等[12]。各共生单元讨价还价, 谋求合作, 通常把它们之间的关系分为寄生共生、偏利共生和互惠共生3种[14], 其中, 寄生共生多是“利于寄生者, 不利于寄主”, 偏利共生是“对一方有利, 对另一方无害”, 互惠共生是“互利, 共同进步”[15,16]。寄生共生、偏利共生和互惠共生3种共生关系在三网融合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在共生理论框架下, 三网融合产业可以视为一个比较复杂的共生系统, 其共生单元是三网共生系统中的基本单元, 包括广电业、电信业和互联网产业等的上下游组织或节点, 如网络运营商、内容提供商、设备提供商等, 这些共生单元位于产业链的不同位置, 资源互补, 实现竞争合作。融合市场环境、相关行业的发展和国家 (或区域) 产业政策导向等共同构成“共生环境”, 是三网融合的外部条件。各共生单元的特征、融合要求不同, 它们之间合作、竞争方式形成三网融合发展模式, 是各共生单元相互关系的反映。共生模式决定着各共生单元的合作关系, 包括资金、利益分成、信息交互等, 是合作运营融合新业务的基础。监管体制、政策环境影响着共生单元, 共生单元之间发生关联, 遇到融合问题, 会寻求政策支持。共生环境和共生单元的作用可以是正面的, 也可以是反面的, 良好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会促进融合业务的开展, 反之, 可能出现行政干预、业务被叫停、歧视性竞争等。

从宏观视角看, 共生耦合是从产业需求入手, 将三网融合相关方面进行企业定位, 合理分工、强化协作, 通过资源整合, 实现业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 同时推动体制创新、支持政策联动;政府的规制政策影响着三网产业链的缔结速度, 对企业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从微观视角看, 三网融合产业链的共生耦合是各共生单元通过一系列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优势资源互利互补形成———为了一定的利益目标, 企业分工协作, 在某一种融合产品或业务上实现竞争合作, 其中的定价机制、协调机制和沟通机制影响着融合的开展;产业链的共生耦合有助于产业链的稳定发展, 同时会创造出耦合效益: (1) 共生单元合作创造价值; (2) 耦合带来行动者的分工合作、优势互补, 提升整个产业的经济效益[17]。

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 形成链条式关联形态, 融合企业保持独立, 协同创新, 创造财富。三网融合共生耦合可以划分为串联耦合和并联耦合:三网融合的串联耦合在一定程度上是在原有电信产业链、广电产业链和互联网产业链的基础上逐渐创新发展, 供应方、需求方随着融合的开展发生变化, 同时产业链条的运转、信息传递也随之改变;三网融合带来了更为广泛协作的可能性———一旦某个参与主体认为与另外的参与主体协作效率更高、利润更好, 那么就会选择与之合作, 合作企业可能属于不同的行业, 这种并联耦合带来了融合的推进。显然, 并联耦合机制使得在产业链条上不同企业参与主体有多条路径可供选择, 多单元并联运营, 实现更有效率的信息传递和协作生产。

三网融合产业链可以视为一个有着生长、发展的有机体———“网络运营商寡头主导, 各内容提供商、设备提供商等共生”的动态演化。一个产业链中的企业与另一产业链中的企业对接是企业横向合作和扩张问题, 对接的结果是产业链的延伸和升级, 所涉及的领域获得拓展, 网络的融合度提升, 利益关系变得更加复杂。由于融合环境的外部性和融合信息的不对称, 产业链融合容易受到影响, 制约着三网融合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市场主体, 各网络运营商应该树立共生观念, 在共生管理下实现企业利润的提高及最大化。为了有效整合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 实现三网融合相关参与主体“共生发展”的利益均衡格局, 如何促使各产业主体共生耦合, 建立有效的耦合机制是发展三网融合的关键。

2 三网融合的共生耦合机制

促使各产业主体共生耦合, 实现经济理性和制度理性的统一, 建立有效的耦合机制是发展三网融合的关键。先考察无机制约束的共生耦合机制, 而后考察引入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共生耦合机制。针对三网融合的复杂性, 先设定研究前提和理论假设, 而后进行动态进化博弈分析, 获得相应的研究结论。

2.1 研究假设

由于三网融合具有复杂性, 参与的共生单元具有理性特征, 尤其需要考虑电信、广电产业链关键环节融合关系, 对研究问题进行假设简化:

(1) 面对三网融合, 电信、广电和互联网产业的企事业单位可视为同一经济群落中的共生单元, 企业可以分为:已参与融合的企业、未参与融合的企业。区域内 (如试点城市等) 电信运营商、广电运营商面对三网融合问题, 都会出于自身利益思考, 做出对策:合作与不合作。

(2) 在经济群落中, 共生单元具有有限理性特征, “自利性”的特征是他们面对三网融合在认识和决策上会出现失误, 使选择不能达到全局最优。

(3) 假设在三网融合共生单元组成的经济群落中, 单个企业的理性偏向于“慢性学习类型”, 这比较符合三网融合的实际———并不是每一个企业 (电信、广电和互联网) 具有较强的融合发展意识。

(4) 各类企业共生单元独立决策, 三网融合的合作竞争问题可以描述为参与融合合作的企业在大致相同的时间做出融合对策, 并与合作方进行多次博弈。

(5) 虽然三网融合在政策上没有突显出是哪个产业主导, 但是在区域群落中, 虽存在对等融合状况, 但更多的是一方占主导地位, 不对等必然涉及到融合监管及未来的融合趋势。

(6) 本研究中的融合是侧重于不同产业间融合, 即不同产业的企业建立融合关系, 而不是产业内实现融合 (即企业在产业内推出其它产业的业务) 。

(7) 融合型企业只考虑了从传统企业演化而来的, 参与三网融合的企业, 没有考虑直接投资成立的融合型企业。

根据假设, 在三网融合经济群落中, 参与主体会通过“学习”, 认识融合环境、规制政策、技术走向和自身的具体情况, 从而做出判断, 即三网融合是一个学习、认识的动态发展过程。因此, 可以运用数量生态学“动态种群演变规律”来分析三网融合共生问题, 即研究参与融合的企业主体如何关联融合, 融合机理是怎么样的。

2.2 无机制约束的共生耦合机制

三网融合产业链由上下游企业共同组成, 各共生单元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 它们的价值导向多种多样, 相应的目标多元化, 行为范式多样化。各企业在牌照、资金、信息、规制等要素上可能存在着利益冲突, 它们之间的共生耦合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利益博弈过程。这些企业选择合作策略旨在获得利润, 实现互利共赢、利益分配合理化, 但这种理性的合作策略会受一些不良行为的干扰, 无法达到稳定的纳什均衡。

区域内 (如试点城市等) 电信运营商、广电运营商面对三网融合问题, 都会出于自身利益思考, 做出对策:合作与不合作。在此, 为了简化分析, 没有区分电信和广电, 视某一企业处于主导位置, 将企业划分为传统企业和融合企业。那么, (1) 若下游企业处于主导, 则:上游企业愿意融合投入, 需要付出成本c, 则即是愿意参与融合新业务的合作;而下游企业将上游的“产品”应用到自己的服务中, 需要支付价格p1 (此处需要p1>c) ;此时, 对于下游的企业从其它企业主体处购买会付出更高的成本p′; (2) 假如一方出于自身考虑, 不愿意加入到融合合作中, 那么, 另一方 (称之为“融合企业”) 要想推出融合业务, 仍需要从传统部门购买“产品” (为了区分, 可以视为不具有融合针对性的普通产品, 如内容资源) , 这时, 融合企业需要支付小于c的单位购买成本p2, 对“产品”进一步加工需要支付成本c′。传统企业与融合企业的博弈得益矩阵如表1所示 (此处, 传统企业参与融合, 会转化为融合企业, 但为了研究需要, 需要加以区分) 。

假设在三网融合最初的经济群落中, 有一些企业具有融合意识, 假设经过利益权衡之后, 参与融合业务经营的企业比例为x (0≤x≤1) , 相应的, 没有参与到三网融合中的企业比例是1-x。那么,

融合企业的期望利益为:

传统企业的期望利益为:

平均期望利益为:

在一个经济群落中, 参与三网融合的“种群”动态变化速度可以用动态微分方程表示:

式 (1) 的意义是:融合产业比例的变化率与某一点上融合企业的比例成正比, 与融合企业的期望利益大于所有其它平均获益的幅度成正比。

因为依据前面的假设, 有p1-p2>c且p′>p1>p2+c′, 可以获得传统企业 (转型) 复制动态微分方程相位变化 (如图1) 。

图1说明, 当某一初始时刻融合企业的比例为时, , 融合企业的比例在经济群落中达到一定规模, 传统企业与融合企业合作获得收益明显, 这种融合效应起到示范效应, 传统企业对三网融合的认识提高, 随着时间发展, 融合企业“种群”将进一步增多, 最终会收敛于1。显然, 当x=1时, , 从条件上分析, 这些构成了动态微分方程的“稳定特性”。另外, 在这个博弈中, 若p1-c>p2, 该博弈存在Nash均衡 (传统企业合作, 融合企业合作) , 即选择参与三网融合是传统企业的最优策略, 分析的结果表明:经济群落中的传统企业会演进为融合企业。

当然, 当时, , 融合企业“种群”将呈现递减的状况, 并且x=0成为动态演化的“稳定点”, 这种情况的结论是:收益不明显, 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失败。这个情形的出现原因有3个: (1) 融合企业源于某传统产业中的企业, 他们的服务依赖于“传统企业”, 比如, 电信企业需要具有明显内容优势的广电企业与其开展合作; (2) 单纯从技术角度带来的消费趋向可能不够明显, 市场决定了没有足够的“利益引力”激发“融合精神”———融合企业花大投资培育市场; (3) 传统运营存在“用户锁定”,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融合业务利益价值, 阻碍着融合业务的开展。

2.3 引入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共生耦合机制

“慢速学习”既是事实, 又是针对三网融合的合理假设。政府在我国三网融合推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出台激励措施和管制政策都将直接影响着三网融合的推进进程。下面, 分“鼓励政策”和“监管因素”来考察其对广电网、电信网和互联网融合共生的影响。

2.3.1 鼓励政策的影响机制

在此为了简化研究, 假设鼓励政策就是财政补贴。假设政府对企业共生单元参与三网融合新业务的经营, 给予补贴, 那么传统企业和融合企业的博弈矩阵将会发生改变, 如表2。

相应的, 传统企业的复制动态微分方程为:

在此, 非常明显, 根据c和s的大小可以划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 其中c-s≤0时的融合型企业“种群复位相位图如图2所示。c-s≤0意味着政府补贴非常高, 不低于融合成本, 这种情形的结果是:无论具体情况如何, 最终都会收敛于x=1, 即: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三网融合。

c-s>0时的融合型企业“种群复位相位图如图3所示。c-s>0意味着政府补贴低于融合成本, 这种情形的结果仍有可能是收敛于x=0, 企业由于看不到三网融合给自己带来相应的经济利益, 不愿参与三网融合, 而影响到整个融合进程。从曲线上可以看出, , 这种结局的可能概率要小。

研究表明:政府的激励措施推动传统企业向融合企业转变, 在促进三网融合开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 一旦融合企业比例, 融合合作得到激励, 企业以较大概率向融合型“种群”演化。

2.3.2 规制因素的影响机制

与补贴等激励手段相对应的是带有强制性质的规制措施, 规制措施可以是以监督处罚的模式促进企业参与到三网融合当中。规制力度大, 必然增加了企业不选择融合的成本, 在此, 为了简单化研究, 假设规制措施就是对采取不合作的传统企业罚款f。于是, 可以获得博弈矩阵, 如表3所示。

相应的, 传统企业的复制动态微分方程为:

在此, 非常明显, 根据c和f的大小可以划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 其中c-f≤0时的融合型企业“种群复位相位图如图4所示。c-f≤0意味着给予比较高的惩罚, 超过融合成本, 这种情形的结果是:无论具体情况如何, 最终都会收敛于x=1, 即: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三网融合“种群”。

c-f>0时的融合型企业“种群复位相位图如图5所示。c-f>0意味着政府规制惩罚不够大, 这种情形的结果仍有可能是收敛于x=0, 结局是:传统企业认为三网融合给自身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够充分, 惩罚损失不够大, 消极参与三网融合。从曲线上可以看出, , 这种结局的可能概率要小。

研究表明, 规制措施的力度加大可以推动传统企业参与到融合业务中, 向三网融合“种群”演化。另外, 一旦融合企业比例, 企业会以较大概率参与到三网融合中。

3 结论及政策建议

3.1 研究结论

本文以共生理论为基础, 并借助进化博弈论相关理论, 对三网融合演进机理进行了尝试性研究。在企业具有理性特征、偏向于“慢性学习类型”等前提假设下, 先后分析了无机制约束、引入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三网融合共生耦合机制, 得出了如下研究结论。

3.1.1 融合的示范效应

融合企业在三网融合经济群落中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 更多传统企业会倾向于参与到三网融合当中来, 那么参与三网融合“种群”的企业会持续性增多。传统产业企业选择融合作为自己的最优策略, 博弈动态变化的结果是传统企业演化成为融合型企业。随着传统企业在经济群落中的逐渐消失, 三网融合得到了推进。由于融合型传统企业根植于传统产业, 而生产过程又依赖于传统网络或内容等, 即使一些传统产业的企业不参与融合, 融合依然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不过, 传统企业也有其优势, 比如产业内经营业务的低成本、低价格等锁定消费群体, 阻碍着产业的融合发展。融合企业从传统企业购入业务/产品, 经济上对于各方是可行的, 因此, 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合作中, 这样, 融合企业“种群”的成员逐渐增多。无论传统企业在初期阶段如何认识融合问题, 只要能在三网融合产业链上获得相应的利益, 那么利益导向下他们都会参与到三网融合中。在三网融合经济群落中, 融合开拓精神的企业增多, 很容易被电信或广电的运营商们观察到, 示范效应下, 更多的企业选择“合作”, 参与到三网融合当中。

3.1.2 优惠措施、规制政策的推动效应

引入政府优惠因素, 三网融合经济群落中企业的经济行为激励机制将会被改变。进而传统企业和融合企业之间协调博弈的矩阵也会有所改变。若融合运营所得与政府优惠之和超出传统运营的获益, 将会激励融合合作, 传统企业演化进入融合种群。若融合运营所得与政府优惠之和仍低于传统运营的获益, 那么这些企业由于看不到三网融合给自己带来相应的经济利益, 则不愿参与三网融合, 进而影响到整个融合进程。对三网融合出台法律政策, 监管力度的加强, 会使企业共生单元的经济行为激励机制改变。法制因素和政府优惠措施的手段不同, 但效应类似, 政府优惠措施实现鼓励、推动三网融合的目的, 法制因素通过监管处罚违反三网融合的行为起到促使企业共生单元参与三网融合。若规制因素给传统企业造成的损失大于传统运营收益与融合运营收益之差, 将促使传统企业积极参与到三网融合中;反之, 若规制因素给传统企业造成的损失小于传统运营收益与融合运营收益之差, 传统企业因为认为三网融合给自身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够充分, 而消极参与三网融合。

3.1.3 共生系统模块化趋势

三网融合取决于参与融合企业的经济决策、政府规制政策及市场结果。原属于电信、广电和互联网产业的各个环节不断进行分工细化、共生耦合, 使原属于单个行业的企业在三网融合产业链中既面临本产业内的横向竞争, 又要面临其它产业经营相同/相似业务企业的竞争。产业模块依照共生机理发生关系: (1) 原有产业的垄断经营被打破。电信、广电和互联网3个产业各自产业链上某个环节可能被“旁路”, 为新的链接所取代, 这样构成一个“横向结构”。 (2) 横向产业链被不断拓宽。相同产品企业组成横向链, 三网融合产业链的某环节上的链条宽度被显著增加, 各企业共生单元受到的“替代性产品”企业的竞争较大。 (3) 关键控制环节发生变化。原有不同的产业, 关键环节是显而易见的, 但随着融合开展, 分立的传输瓶颈缓解, 原来“关键环节”的控制力削弱。在共生耦合过程中, 共生单元之间存在效率选择的过程, 效率高的共生单元优先与其它单元耦合;规制政策、市场结果影响着三网产业链的缔结速度, 对企业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3.1.4 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动态性

三网融合产业链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系统———通过某种共生模式结合起来, 业务创新、市场拓展, 实现分享融合利润。对于电信运营商、广电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 它们各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不再是一种相对封闭和稳定的关系, 而具有更大的变动性和开放性。内容、渠道和终端逐渐走向“分而治之”, 网络运营商成为“多极”中的“一极”, 产业链优势资源的整合彰显网络运营商的核心竞争力。随着产业链不断拆分、重组, 所涉及的领域获得拓展, 网络的融合度提升, 利益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内容提供商、网络运营商、服务提供商等的横向整合, 实现资源共享、渠道互补, 融合市场得以培育。推动技术创新、终端研发、资源协调、新应用开发等方面的纵向优化组合, 通过合作优势, 实现优势资源的利用, 减少交易成本, 进一步提高网络经济效应。网络运营商实现对增值服务商、互联网企业和内容提供商等的混合多元整合是三网融合发展的必然。每个共生单元本身也在变化 (扩张或缩减) , 三网融合产业链生态系统向着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的结构发展。

3.2 政策建议

3.2.1 注重“顶层设计”

广电、电信运营商拥有不同的网络基础和宽带网络, 同时监管部门是各自行业的利益代表和维护者, 难以保持公平、中立。共生单元的交易活动容易受到干扰, 甚或产业链失灵。因此, 需要理顺部门利益, 简单处理显然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亟需“顶层设计”, 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加以解决。系统总结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 找到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吸取的教训, 进而为三网融合发展提供更好的规制政策。以提高信息化水平、信息服务质量为目标, 以产业技术、业务、规制融合为主线, 沿着“试验示范、逐步推进、规范运营、规制创新”的路径, 促进三网融合稳步发展。改善试点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逐渐将试点扩大至包含更广泛的产业链及诸环节上;逐步使三网融合试点工作由“企业点”升级到“产业线”, 逐步过渡到三网融合产业链发展轨道上。在整个经济群落中, 融合业务的示范效应最终影响着各相关共生单元的策略选择, 应提高从产业视角对三网融合的认识, 加大对三网融合产业结构和融合政策“顶层设计”的研究力度。

3.2.2 提高规制政策的针对性

共生理论 篇10

协同(synergy) 概念是1965年由Ansoff在其 《Corporate Strategy》一书中首次提出,主要是指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 两个企业之间共生互长的关系, 并指出企业协同的核心是价值的创造, 由此必须高度重视公司之间的协同。 1971年, 德国学者Haken在系统论中最早提出了协同的概念,指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相互协调、合作或同步的联合作用及集体行为,结果是产生了1 + 1 > 2的协同效应。 迈克尔·波特(1985,1987)认为协同带来竞争使得企业在多元化的公司通过分享优势和资源的转移和能力。 熊彼特(J.Schumpeter)于1912年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创新”概念。 自从Schumpter提出创新理论以后,许多学者沿着他的思路重构经济理论, 创新研究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完善。 美国学者Nelson和Winter在生物进化理论的启示和借鉴下, 创立了创新的演化经济理论。 Freeman和Lundvall等学者开创了以国家创新系统为代表的第三代技术创新理论。 21世纪以来,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逐渐形成,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和产业创新之间建立网络联结的观点得到了广泛赞同,涌现出大量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结构、目标、合作各方的组织特征、 合作意愿、绩效评价的研究。2003年美国学者Chesbrough提出了 “开放式创新”概念[1],Etzkowita所著的 《三重螺旋 》更指出产学研合作是大学除了教学和研究之外的 “ 第三使命” (the third mission),“大学 — 产业 — 政府”三方在发挥各自独特作用的同时

加强多重互动,是提高国家创新系统整体绩效的重要条件[2]。

我国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 1992年国家经贸委、教育部和中科院联合组织实施了“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 近年来,我国的理论工作者已逐渐认识到,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并非企业、 大学和科研机构各个创新主体的能力要素的简单叠加, 需要各类互补性要素之间的协同及其整合。 其中,郭晓川完成的“大学—企业合作技术创新行为的实证研究”、 柳卸林的“中国技术创新系统”、鲁若愚的“企业大学合作创新的机理研究”、 佟晶石的 “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的历史与实践分析”、王成军的“三重螺旋:官产学伙伴关系研究”、郭斌的“知识经济下产学合作的模式、机制与绩效评价”等,是国内产学研协同创新思想的雏形。 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为了落实胡锦涛同志的指示,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启动实施2011计划。

2共生理论演绎及简评

“共生”一词的概念源于生物学,指动植物互相利用对方的特性和自己的特性一同生活相依为命的现象。 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Anton.De.Bary)于1879年首次提出共生概念:共生是不同生物密切地生活在一起(living together)[3],之后范明特(Famin- tsim,1835-1918)、保罗·布克纳(Prototaxis,1886-1969) 对此发展完善,得出共生是不同种属按某种物质联系生活在一起,形成共同生存、协同进化或者抑制的关系(Ahmadjian,1986)[4]。 共生现象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领域, 美国生物学家马格里斯于1970年运用共生学说研究了细胞体, 波士顿大学的生物学家林恩·马古利斯于1960年第一次提出共生进化理论,并于1981研究了共生在细胞进化中的作用。 美国生物学家爱德华·欧·威尔逊在1990年提出自然生物之间的寄生、偏利共生及互利共生关系。 在国内,袁纯清于1998年首次完整地运用共生方法,从经济学的角度较为系统地表述了共生理论,并将其引入我国小型经济的研究,2002年又引出了金融共生理论概念; 吴飞驰于2002年出版了《企业的共生理论》,全面地研究了企业的共生现象。

在共生关系的三要素中,共生单元是基础,共生环境是重要的外部条件,共生模式是关键。 共生模式重要是因为它不仅反映和确定共生单元之间的生产和交换关系,而且反映和决定共生单元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或贡献,同时它反映和确定共生关系对共生单元和共生环境的作用。 共生组织模式从共生行为方式看, 包括寄生、偏利共生、非对称互惠共生和对称性互惠共生。 共生模式从组织方式看,分为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共生。

现有关于共生理论研究已经比较成熟, 学者们广泛地应用共生理论三要素分析哲学领域、社会科学等领域中的问题。 目前共生理论研究较多的是企业的共生问题。 共生系统内企业之间在共同利益和各自利益的基础上, 通过相互学习来增加彼此间的竞争能力,加速了彼此能力的成长。 在企业共生群落内,信息沟通的快捷性使先进经验、技术的外溢速度不断加快,信息和技术的外溢可以使企业层面的创新和进步能够非常容易上升到产业层面的创新和进步, 从而促进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结构的升级。

3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演绎及简评

马森·海尔瑞(Mason Haire,1959)首先提出了可以用生物学中的“生命周期”观点来看待企业,认为企业的发展也符合生物学中的成长曲线。 20世纪50年代,他应用生物学中的“生命周期”观点来研究企业问题。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学者们对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比前一阶段更为深入, 对企业生命周期的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代表人物有哥德纳和斯坦梅茨。 在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学者们在对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纷纷提出了一些企业成长模型,开始注重用模型来研究企业的生命周期,主要代表人物有:邱吉尔、刘易斯、葛雷纳以及伊查克·爱迪思。 在西方学者对企业生命周期研究的基础上,我国学者对此又进行了修正和改进,主要代表人物有陈佳贵和李业。

现有关于生命周期的理论研究已经比较成熟, 应用于产业集群核心能力的分析、企业环境、企业文化等方面。 如同人和其他生物一样,企业都有其生命周期,都有产生、成长、成熟和衰亡的过程。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重视企业不断变化的演进过程,分析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规律性特征和导致不同阶段递进演变的内在因素。 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会趋于一致。 对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判断的依据,具体阶段数的划分,生命周期形成的内在机理, 以及蜕变战略的时机选择和策略的具体内容等,都会逐渐达成一致认识。

4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协同创新共生模式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表明, 任何一个企业都有一个从生到死、由盛转衰的过程。 企业从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开始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直到依法破产、被接管、被收购或其他原因而灭亡为止的一段时期可以称为企业的一个生命周期。 本文选用4阶段模型,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萌芽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

4.1萌芽阶段时期的协同创新共生模式

处于这一时期的企业,由于资金、人员、设备、技术等创新资源缺乏;创新管理能力差;研发、制造与营销能力不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不稳定,生产成本较高,尚未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面临较大的风险是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 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研发能力很强的高校带动,使其摆脱生存困境。 这时企业可以选择点共生模式,寄生的共生行为。 有利于企业在短期内形成自己的产品,迅速提高生产能力。 企业通过购买技术,技术引进实现技术创新而获得市场效益,最终推动企业尽快进入快速成长期。

4.2成长阶段时期的协同创新共生模式

企业进入成长阶段意味着企业将面对着高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企业的专业化要求也越来越高,经营风险不断降低,企业最重要的任务是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扩大市场占有率,同时企业已经具备了基础性的核心竞争力,可以承担一定的技术风险,在这个阶段企业与高校协同发展,建立企业自己的营销渠道,建立企业长期发展目标,进入大规模发展期。 因此企业可以选择间歇共生模式,偏利共生的共生行为。 企业将自认为市场前景好的项目委托学术部门代为研究,提供研发经费以获得所需,从而使得核心竞争力得到快速增长,推动了企业顺利进入成熟期。

4.3成熟阶段时期的协同创新共生模式

在这一时期,企业的发展速度有所放慢,处于稳定状态,形成了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各种能力也都处于鼎盛时期, 这个阶段企业根据自身的优劣势自主选择高校与其合作,使其继续发展。 因此企业可以选择连续共生模式,互惠共生的共生行为。

4.4衰退阶段时期的协同创新共生模式

当企业步入衰退阶段时,市场占有率下降,企业面临被淘汰的危险,但由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刚性,使企业缺乏创新精神和活力,不能迅速适应市场的变化,因此在这个阶段企业根据自身的优劣势选择高校,开发新的产品,是企业从专一化向多元化发展,迅速摆脱困境,走出危机,延长企业生命。 企业可以选择寄生、点共生、偏利共生从而使企业迅速发生蜕变和规避衰退的风险。

摘要: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研究创新以及基于共生理论研究创新已比较成熟,但是同时基于两者视角下协同创新的研究目前比较少。本文从企业角度出发,运用生物学中的共生理论研究企业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企业协同创新所选择的不同模式,以期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在特定时期选择适合其发展的协同创新模式,使企业发展得更平稳。

上一篇:拇外翻畸形下一篇:技巧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