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校本研究

2024-05-09

历史校本研究(精选十篇)

历史校本研究 篇1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

1. 明确理念, 形成开发意识

理念的确立有助于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 凝聚教育合力, 形成学校特色。学校在达到国家对于学校培养目标基本要求的基础上, 要充分考虑到本校独特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而确立的总的发展方向。没有明确的教育哲学观、办学宗旨与教育目标的学校是不可能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此研究旨在通过课程开发和教学,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 使他们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2. 群体参与, 凝聚开发合力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更多地表现为教师, 教师应勇敢地承担起课程开发的重任。学校给予教师课程开发的自主权和自由度, 即放手让教师去做、去选择,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最为宝贵的人力资源。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 同时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人士广泛参与, 只有群体参与校本课程开发, 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才能步入一个更高境界。本研究对课程开发内容进行了探讨, 集思广益, 达成共识, 并征求了学校、社区和部分家长的意见, 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3. 需求分析, 坚持以人为本

始终坚持以“人”为中心, 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原则。在校本课程开发前首先必须对学生的需求进行分析。对学生需求的分析, 有利于“因材开发”, 也会使校本课程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所以, 在开展研究前, 我们对七年级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发现学生对当地自然资源和人文古迹历史知之甚少, 但同时大部分学生对了解本地的地理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我们一方面为学生对家乡的关心了解甚少而感到痛心, 另一方面又感到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意义, 不能不说也是我们课程开发的契机。

4. 寻求资源, 动态生成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 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 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所以学校在选择校本课程资源时, 应因地制宜 (当地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条件) 、因校制宜 (学校的传统与优势) 、因人制宜 (学生的爱好、家长的希望) , 要充分考虑学校的资源条件, 以决定开发的程度。校本课程绝不是在事先拟好的图表中填充相应的案例, 而是在开发的过程中不断涌现资源, 灵性迸发, 也就是说可能是随时发现、随时选择、随时使用的一个动态生成的学习历程。只有坚持“动态生成”的观点, 才会使我们不断地发现诸多有价值的课程资源, 才会不断地调整我们的开发进度, 不断地把握良好的教育契机, 不断地提供鲜活的育人素材, 更适合于《历史与社会》校本课程开发的要求。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

1. 发动教师、学生和家长, 探寻当地的自然资源,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概况, 树立为家乡建设作贡献的责任感。

本校地处石岩地块, 学区有湖山、金西、赵家墩、老屋、路平、华汇、史家桥、沿山、湖东、前章等十个行政村, 人口众多, 山川广布, 文物古迹颇多, 境内存有明朝永乐年间任南京吏部尚书等职的魏骥墓遗址;明朝兵部尚书严嵩的干儿子黄祝等集资建造的“甲科齐美”石牌坊和明代嘉靖年间黄九皋所建的五孔平行石板桥, 这些均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初建于宋代的先照寺、初建于明嘉靖十年的一览亭, 有史家桥贺知章的出生地 (此地现更名为知章村) , 还有古湘湖的遗迹等。风景名胜也不少:有览亭眺远、先照晨曦、古桥夕照等石岩八景, 在湘湖风景旅游区的开发中, 石岩秋望将成为一大景区。还有当地的土特产 (有茶叶、蜜梨、杨梅等) , 我们都进行了实地考察。

2. 探古访今, 开发当地的人文资源,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弘扬传统文化, 查找资料、调查访问, 探寻石岩的历史沿革、本校的变迁、黄闻等姓氏的家族渊源、村文化建设、本地的民间故事、历史人物 (贺知章、魏骥、黄九皋) 等。

现今的名人也不少, 我们去采访了亚太集团董事长黄连兴、知名人士黄枢等, 他们的成长经历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 调查研究, 探讨当地的经济发展, 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家乡的建设献计献策。

近几年, 石岩工业有了长足发展, 现今企业众多, 其中浙江省亚太机电集团公司最为突出, 被评为浙江省“五个一”高科技重点骨干企业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其发展历程与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探究。本地农业发展已形成“城郊型、规模型、效益型”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先后注册“湘湖”牌茶叶、“湖山”牌蜜梨和“览亭”牌花木等商标, 我们可以对湖山苗木经济的发展进行探讨。

4. 学会生活、实践生活、融入生活, 结合学科特点,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让学生体验生活, 热爱生活。

运用所学地图知识, 小组合作绘制所在自然村的社区图, 最后汇制成石岩区块的区划图;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收集农家菜制作方法, 最后汇制成农家菜谱, 推出每周一菜, 实践生活;调查所居住地的人口状况、居住状况、环境状况, 最后汇编成本地的生存环境报告;环保从我入手, 绿化环境, 培植苗木, 获取经验;依靠本地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 开发旅游资源, 自主策划旅游路线, 推出石岩一日游、二日游等。

5. 根据师生共同努力的成果, 并根据学科特点和课程的编排, 结合学校和区域的实际, 根据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 确定了以“话说蜀山”为主题的校本课程纲要, 大致分为十二讲, 安排每月一讲 (根据实际需求和动态生成的原则可适时添加或删并) 。

第一讲:蜀山概述 (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地形气候、河流道路)

第二讲:校园变迁看蜀山变化

第三讲:知章故里和知章村

第四讲:“甲科济美”和29位举人

第五讲:魏骥墓址和湖山村

第六讲:先照寺和一览亭

第七讲:古桥风韵 (思家桥、黄家大桥等)

第八讲:亚太集团和当地企业

第九讲:苗木经济和农土特产 (茶叶、蜜梨、杨梅等)

第十讲:石岩八景与湘湖旧景 (览亭眺远、先照晨曦、古桥夕照等)

第十一讲:寻访我们的校友

第十二讲:我是家乡小主人

根据每月确定的课程纲要主题, 采用教师引领、学生探究, 展示交流, 动态生成课程的方式进行教学。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体会与反思

1. 引领开发,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校本课程开发使教师作为课程的开发者介入课程开发及学习的过程, 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不断的思考与学习, 发挥了自身的工作学习主动性, 同时也迫使自己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 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不断更新, 专业的自主意识得以强化, 能力得到了培养、锻炼和提高。

2. 合作探究,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开展课程学习, 培养了学生的互助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之下, 各合作小组对每一个主题探究活动都进行了分工, 并且每个主题组员的分工都不同, 促进了学生能力平衡发展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当然动手能力也提高了。通过查找资料、调查访问、材料分析、展示交流, 提高了学生信息处理的能力, 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创新精神。如不少学生对家乡建设、旅游开发等提出很多创新性建议。

3. 辐射效应, 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通过学生的调查访问, 使村民们也开始关注历史古迹的保护、周边环境的治理等问题。一些行政村已开始着手对本地的文物古迹进行研究, 采取修缮保护措施。如知章村专门请专家对知章故地和“甲科济美”牌坊进行了研究和保护, 一些自然村也加强了对周边的环境的治理, 加大对一些污染企业的监督力度。

4.

校本课程的开发应根据课程特点和当地资源情况, 不宜求快求大求全, 应根据实际情况, 寻求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最佳切入点, 不能盲目跟从。特别是农村学校, 时间、精力、财力都是很有限的, 要考虑学生实际, 只要找到了切入点, 哪怕只有一个点, 也是好的。学生应循序渐进, 逐步积累, 动态生成, 最终形成一定的体系。

5. 需要学校和领导的大力扶持, 家长和社区的大力配合。

首先领导必须重视。然后给予教师一定的自由时间和空间, 提供可用的教育资源方面的信息, 以及课程理论与技术方面的指导等。适时的鼓励与奖励会极大调动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教师和学校要尽最大可能与家长、社区进行沟通, 以期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这样才能使校本课程在师生的实践活动中动态生成。

总之,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复杂持久的工程, 我们不可能一蹴而就, 更多的校本课程资源等待着我们去开发利用, 这是一个不断实践、创新、完善的过程。

摘要:所谓“校本课程”就是在依据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 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 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而《历史与社会》是一门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 培养现代公民应具有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本校根据学科特点和课程的编排, 结合学校和区域的实际, 就合理开发《历史与社会》的校本课程进行了实践研究, 在教师引领、学生探究活动中动态生成。

关键词:校本课程,以人为本,动态生成

参考文献

[1].《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一)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版)

[2].《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版)

[3].《初中历史与社会培训资料》浙江教育厅教研室编 (2003年)

[4].《萧山区初中乡土教材》萧山教研室编 (2001年)

[5].《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指南》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6].《萧山古迹钩沉》李维松主编 (2004年4月)

历史校本教研教案 篇2

一.选择洋思课堂教学案例,重点研究“先学后学”,“兵教兵”具体教学方法。

(一)、展示课堂学习目标 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二)、指导学生自学

让学生明白自学什么,怎么学,用多长时间,应该达到什么要求,如何检查。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四)、检查学生自学效果 让后进生回答问题或板演

(五)引导学生更正,指导学生运用

1、学生自己更正

2、引导学生讨论,说出错误及更正的理由

3、引导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

(六)、当堂训练

1、布置作业

2、督促独立完成

3、批改

二.学习洋思教学模式的小得、收获

(一)、学生自学更能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讲的越多,学生的惰性越大。教师需讲十几分钟的内容,学生自学七、八分钟就可以解决,学生积极性高,效率也高。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突现了出来。

(二)、上课前要下工夫,精心准备好这节课,精心设计学案,准备好学生随时可能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增强驾驭课堂的能力,避免一些无原则的争论。有时需要点拨、有时该等就等等,留给学生独立学习应有的时间。

(三)、要注意教师在课堂上的评价,能使学生受到鼓舞,从而产生学习动力。要坚持激励为主的原则,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

(三)、选择世界现代史下册《亚洲经济的发展》进行实践

(一)、打出幻灯片展示教学目标

东亚、东南亚经济发展的概况、共性及个性因素 南亚印度经济发展的原因、成就及问题 西亚经济发展的特点及表现

(二)、学生提前预习过,给5-8分钟重新学习整理

打出针对基础知识为主的二级检测题,初级题选择基础较低的学生上台书写,二级题由大部分学生解决

针对两级试题让学生批改,寻找错误的原因,指正知识内容,查漏补缺。同时教师针对 普遍问题进行分析指导及解决问题

(三)、展示设计好的当堂训练题

给学生5分钟自做,之后给出答案自查,自己完成重新审题、回归课本、更鼓励同桌讨论“一帮一”分析错误原因,最后将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由教师指导解决

五、教学实践反思

(一)、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不论层次如何的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较好体现。

(二)、一节课安排讲练结合,学生思想集中,感觉时间过的快,较好得克服倦怠情绪。

(三)、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过程中“吃不饱”、或“吃不了”的矛盾有所缓和。使不同层次学生均有收获和成就感,提高自信心。

(四)、教师课前的备课工作有效充分,才能较好的驾驭课堂教学,课堂的“轻松”,源于课下的努力和汗水。

(五)、多媒体教室能较好的提供此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开展。

(六)、此模式比较传统教学模式,反映出课堂教学容量较大,并能加大训练的力度。

历史校本教研教案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学习目标】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在历史教材中,政治史、经济史和科技文化史是传统的三大主要板块,而社会生活史一直是中学世界历史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其实,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最终是要通过人们社会生活的变化体现出来的。因此,了解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了解一个国家、一个时代变化的有效途径。

对近代社会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因素包括:经济体制的变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政治制度的变革;科学革命对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的影响;思想启蒙的作用。

随着16世纪前后的地理大发现,商品流通的范围扩大了,商品经济逐步取代了自然经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西方殖民者通过殖民掠夺为本国工业的发展提供原料产地和市场,而工业革命的出现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促进了近代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形成,也促进了世界范围的城市化建设。

政治上,英、法、美等国先后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绝对专制政体和无限权力的君主制度衰落,议会民主政府迅速兴起。民主取代了专制,法制取代了人治,平等取代了特权,为近代生活的变化创造了条件。新兴的资产阶级成为社会生活变革的巨大动力。17、18世纪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新的发明创造不断涌现,火车、铁路、电灯、有线无线电报、电话、电影、X光、留声机、轮船、打字机等等,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改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帮助,石油的发现和汽车的普及则促进了交通事业的发展,扩大了人们居住范围。

启蒙运动是欧洲继文艺复兴之后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思想家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进行了批判和揭露,启蒙思想家提出的“天赋人权”理论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

(一)欧洲、美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城市建设和发展 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使原来中世纪封建城市发生了质变,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工业发展和大批破产农民涌入城市,使城市人口和规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增长。例如,英国伦敦在19世纪后半叶,就集中了全国1/6人口。城市里人满为患,迁移到城市里的穷人,大多只能靠乞讨为生。工人只能住在没有照明和排水设施的地下室,使得传染病很容易扩散。飞速发展的城市却不具备城市的基础设施,如卫生设施、下水道网、没有专门清扫街道的机构。城市里出现的诸多问题使许多政府意识到必须改善城市状况,否则将威胁到城市乃至国家的安全。在政府所做的改善中,比较重要的是充分供应洁净的水、改善集中式排水系统和垃圾处理。

在工业革命前,工人的力量是微小的,常常要忍受恶劣的待遇,加上那时的工厂体制不 健全,因此工人的安全、健康都没有保障。于是在英国和欧洲的其它资本主义国家都曾制定、颁布过不少调整工人与资本家之间雇佣关系的法律,但是那些法律都是为了保证资本家获取最大的利润,而不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例如,规定冗长的工作时间、沉重的工作负荷、菲薄的工资待遇以及对女工、童工的压榨、剥削合法化等等。一直到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后,随着工人运动不断高涨,才使有利于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的法规得以产生。1802年,英国议会首先通过了十项限制纺织厂童工工作时间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接着在1833年颁布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厂法》,该法对工人的劳动安全、卫生、福利作了规定。

(二)殖民主义与亚非拉地区的近代社会生活

近代的亚、非、拉地区,伴随着欧洲殖民者的到来,传统的社会受到强烈的冲击和破坏,殖民者不仅在政治上统治着殖民地,而且把欧洲先进的技术和文化传输进来。无论亚洲、非洲还是拉丁美洲,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传统与外来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的过程。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其所造成的破坏性远大于殖民者对这些地区落后或愚昧习俗的改造。

英国对印度的统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印度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如引进了铁路和电报、开办了西方式学校、法律上认可了寡妇再嫁并废除了诸如杀婴、童婚、寡妇殉葬和人祭之类的陋习等,但英国殖民者给印度社会造成的破坏却是难以估量的,加之印度传统的惯性,社会生活的变化是非常有限的。

近代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进行了社会习俗的变革。在服装上,明治初期最早穿西服的是城市的军人、官吏、学生,以后逐步在民间流行开来。但这一时期的西服,是十分奇怪的“混合式”。男士西装上半身是英国式,长裤是美国式,脚上却穿着木屐,头发是长及颈部的披肩发。1872年,政府定西式礼服为官员礼服。1871年,日本实行男子断发令。明治天皇于1873年断发,从而使新式发型为一般百姓接受。有一句顺口溜说明了当时的情况:“敲打半头发则可听出因循古习之音;敲打全头发则可听出王政复古之音;敲打短头发则可听出文明开化之音。”为了鼓励断发,政府免去各地理发店的税收,而对结发店课以重税。在饮食上,明治之前,日本人禁食猪肉和牛肉,明治维新后,猪肉和牛肉先是出现在少数大城市的餐桌上,而后逐步被百姓接受。同时,西式糕点开始流行,咖啡和烤面包也受到欢迎。

当西方处于黄金发展时代的时候,中国却处于最痛苦的时代。中国固有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开始受到西方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的无情冲击。伴随着开埠、通商和近代工业的兴起,近代城市在中国也开始悄然出现,沿海城市兴建了一些洋行、货栈、近代工厂、铁路、银行、办公楼、以及娱乐场所等,电灯照明在一些大城市出现了。上海、广州、青岛等是中国近代城市的的典型代表。

1860年以后,西方传教士开始大规模地来到中国从事传教工作,不断开办一些教会学校,作为对华教育侵略的据点。这些学校不仅免收学费,并且还提供一切膳宿生活甚至路费,学生主要是贫苦教徒子弟或无家可归的乞丐。到1900年,在华的几乎所有重要传教中心都开设一所小学。20世纪初,教会办的高等教育开始发展起来,基督教女子高等教育为中国培养出了第一代职业女性。这些知识女性首先冲破了封建枷锁的束缚,自立于社会。从教会大学毕业的女生主要在医药界、学术界、宗教界等领域工作。国人也开始逐渐重视女子教育,深受传教士影响的梁启超于十九世纪末率先在上海开办了一家女子学校。

欧洲殖民者的残酷掠夺对非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黑奴贸易,非洲损失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传统的文化艺术被严重破坏。殖民者利用基督教对非洲进行文化侵略,基督教会成为殖民者抢夺非洲人土地和自由的工具;另一方面,基督教的传播也促进了非洲人吸收西方先进文化,教会学校促进了非洲教育的发展。同时,非洲人在接受“平等、自由”等观念后,开始进行非殖民地化的斗争。

欧洲对拉丁美洲的影响要比对非洲和亚洲的影响要大,来自欧洲不同国家的移民给拉美近代文化的多样性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在教育方面,欧洲移民在拉美兴办教育的最初目的是同化当地人,传播基督教文明。随着殖民地经济的发展,学校数量增多,开设的课程也越来越多,既为殖民者培养了服务于殖民当局的人员,但也把欧洲先进的启蒙思想和观念传播到拉美,为拉美独立运动创造了条件。戏剧等表演形式从欧洲传入拉丁美洲,并逐渐形成美洲自己的风格。在日常生活方面,欧洲的家畜,如马、牛、山羊进入拉美,则影响和改变了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

19世纪时,轮船和火车运输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长途旅行变得日益方便。19世纪中期,有线电报在欧洲很多地方建立起来,人们的通讯联系日益密切,在这过程中,新闻报纸得到发展。1863年,伦敦的地铁开始通车。1867年,像今天这样有脚踏板的自行车问世,不久,通过链条带动后轮转动的自行车也发明出来。1879年,柏林的莱比锡大街上安装了电弧灯照明。19世纪晚期,电力、石油、合成织品、汽车、电话、无线电、电影、唱片和高速印刷机出现,促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全面的急剧变化。【课外活动】

(1)阅读有关文学作品或观看历史影视资料片,增强对中华民族工业艰难发展的认识。(2)编辑专题墙报或组织讨论会,就某一时期中外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比较,探讨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

历史校本研究 篇3

[关键词]中职历史校本教材教材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50111

随着中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方针的深入,改革历史课程,开发校本教材是中职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针对当前我校中职历史教学现状,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中等职业教育历史校本教材开发的几个问题,以期和大家共同思考、探索和研究。

一、我校中职教育历史教材的现状分析

教材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载体。目前在我校的中职教育中,学前教育历史教材所采用的是全国师范院校教育专业规划新教材《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旅游专业使用的教材是全国高等院校旅游专业规划教材《中国历史文化》,这些历史教材内容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所涉及的知识理论性强,并过深过难,设计过于单调,版面设计不够生动。历史专业课程教材与实际需求脱节,缺乏灵活性、针对性和实用性。而现在我校入学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差异性越来越大,他们大多是中考落榜生,文化基础比较差,厌学思想严重,大部分的认知特点是形象思维长于逻辑思维,实践学习长于理论学习,动手能力长于动脑能力。教材理论知识较深,往往与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有一定差距。历史教材不能适应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特点,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缺乏学习兴趣,厌学情况严重。因此,开发适应中职学生能力培养的校本教材迫在眉睫。

二、开发中职历史校本教材的意义

1.我校中等职业教育课程定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这就为我校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要进行课程改革,就需要对课程内容的载体——教材同时进行改革。虽然现在我校有中等职业学校国家规划的统一历史教材,但这只是一种普遍的引导性教材,以学生的一般学习需求为基础。事实上,我校办学比较特殊,其中中职主要是学前教育和旅游专业,这两类学生毕业后大部分服务于河池市的各个县、乡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开发符合自己学校特色的校本教材,综合考虑河池市经济的发展情况和学生的就业形式,包括河池市的经济特色及未来发展与校本教材的关系,做到学校教育既承担好“个性化”课题,又承担好“社会化”课题,更好地促进人才的发展。

2.学校发展对校本历史教材的需要

首先,河池经济的发展变化,要求我校必须紧扣本市经济的发展,利用校本资源,开发历史校本教材。其次,我校的职业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正是中职教育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想健康地开展下去取决于中职学校自身的发展和特色,校本教材的开发显然是特色学校的重要内涵之一。再次,我校中职学生生源较差,学生群体具有多样性,他们的历史基础参差不齐,单单依靠国家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因此,学校必须根据自身的发展定位,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开发历史校本教材,作为对国家和地方课程内容的补充,培养出有特色的中职毕业生。

三、开发中职历史校本教材的背景

我校是位于桂西北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革命老区的一所寄宿制普通综合性学校,1957年建校,至今已有58年的历史了。这里是广西右江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韦拔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全市有9个县市108个乡镇属革命老区,现全市保留的革命遗址有列宁岩、魁星楼、红七军河池宿营地、红七军二十一师部等。

这里历史资源非常丰富,而今天的学生对此了解得非常少,对家乡的情感淡薄,这样又何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为此,学校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开发历史校本课材,通过编制和应用历史校本课材,旨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服务家乡,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与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同时更好地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四、开发中职历史校本教材的过程

自2014 年6 月至12 月,在我校领导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在我校历史组全体教师的努力下,初步完成了12万多字的《河池乡土历史》校本教材的编写,历史校本教材初见成果。课程开发的过程分为以下六步:

(1)明确编写的目的。学生虽生长在这里,但对发生在自己家乡的重要历史事件并不了解,很多学生对家乡和国家的情感比较漠然。为了丰富乡土历史教材内容,进一步使我校学生“知家乡,爱家乡,服务家乡,建设家乡”,激发学生的爱国深情,故编写历史校本课材。

(2)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拟定实施方案。根据学校安排,我校历史教研组决定自主开发,编写适合本校学生的乡土历史教材,以推动我校新课改工作的全面进行。为了顺利完成学校交给的这一任务,笔者经过几天的上网学习,结合河池市和我校的实际情况拟定了实施方案。方案包括:乡土教材的定位、教材的框架、教材内容的定位、教材的特点、收集历史素材的方法、成立乡土历史教材编写小组、时间安排、编写提纲等。

(3)确定实施的形式。分实地考察、网络查询、搜集整理史料三种。

(4)确定需要考察的地方。结合河池市情况,我校历史组六位教师分成六个小组下到东兰、巴马、凤山、天峨、都安、大化六县去实地考察。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提出“打造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的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将巴马、东兰、凤山、天峨、都安、大化连成一条旅游带,把“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打造成继桂林(山水旅游)、北海(滨海旅游)之后的广西第三大旅游区(长寿养生旅游)。这是本地特有资源,通过实地考察可以获得第一手资料,使历史校本教材更能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有更强的说服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爱乡爱国的情感。

(5)整理汇编,把所获得的乡土历史资料整合成教材。

(6)集体修改、校对,印制成内部教材。

五、我校历史校本教材开发的思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课改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校本教材的开发上才刚刚起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发展。

我校教师理论欠缺,导致专业、技术指导不到位,进而影响校本教材的开发。我校校本教材的开发刚刚开始,目前已经进行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都是在学校内部自主研发,缺乏课程专家和相关人员的参与和指导,对于校本教材发展的意义所在,校本课程发展需要的理念及课程运行的机制和条件,如何实施等,都不太了解。我校多数教师缺乏应有的历史课程意识与历史课程开发能力,造成简单抄袭,拼凑材料,教材缺乏系统性、趣味性、可操作性,无特色,最终导致平庸。我们期盼着专家能给予更多的指导。

传统高考体制某些弊端的存在,导致一线教师改革的理念、意识淡薄,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不高,从而时间、能力显得不够。长期以来,一线教师习惯于按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去完成教学,从没有想也不想去参与校本教材的编写,虽然上学期学校已安排了编写教材的任务,但仍然缺乏参加意识和研发能力。另外,高考的压力和学校的教学活动占据了教师的大部分时间,使得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从事研究、开发工作。

学校领导的重视是校本教材开发的重要保证。由于我校办学的特殊性,有三类不同的学生,再由于会考、高考等客观影响因素的存在,前几年学校对校本教材的开发认识不足,进而影响校本教材的开发。学校在校本教材的开发上如何从精神上给予鼓励,从物质上给予支持,把此项工作纳入学校的工作计划当中,同时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历史校本教材的开发,虽然已经取得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但还有许多的不足,还需要全校师生不断大力配合,提供素材,不断完善其内容。

总之,亲历了历史校本教材开发的实验与研究,获取了历史校本教材开发的初步成果,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历史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应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光有热情没有行动是万万不行的。虽然开发的过程非常艰难,但历史校本教材的开发,为教师、学生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今后,乡土历史校本教材的内容可以随时补充,希望全校师生继续支持这项工作,争取使历史校本教材的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全面,发挥的教育功能越来越明显。

对农村中学历史校本教研的思考 篇4

据了解, 目前农村中学 (尤其是山区农村中学) 的历史教学远落后于历史教学的整体发展水平, 笔者认为, 这与当地学校很多历史教师没有更新教学观念, 还在一味采用“讲、学、练”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这种只针对知识目标要求的教学模式, 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那么如何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村中学历史的教学水平呢?笔者认为, 开展历史校本教研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一、农村中学开展历史校本教研的必要性

1. 学生的学习需要校本教研

与城市的孩子相比, 农村中学 (尤其是山区农村中学) 的孩子与社会接触少, 加上网络使用不普及, 可用图书资源少, 从而造成信息来源少, 对社会的发展变化感受不够及时。在这种状态下, 历史教师的教学如果只围绕课本上的知识, 让学生整天地读、背、练, 会使他们的眼界不够开阔, 思维变狭窄。为此, 必须针对学生的特点开展校本教研, 以改变他们的学习状态。

2. 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校本教研

由于缺少学习和参加培训的机会, 加上受各种主观、客观因素的影响, 农村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相对较慢。在一些山区农村中学, 历史教师甚至都不是固定的, 这就直接影响了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农村中学历史教师要想有所发展, 光靠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开展校本教研。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教师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 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3. 历史学科发展需要校本教研

农村中学的历史教学通常只围绕教材讲授, 历史第二课堂活动基本不开展。历史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 它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学科特点, 它是建立在语文、地理、思想政治等学科的基础上的, 没有这些学科的良好基础, 历史的学习将是十分困难的。要搞好历史教学, 必须和其他学科的学习相结合, 和课外综合实践相结合。历史的学习需要厚积薄发, 需要通过校本教研来促进它的发展。

二、农村中学开展历史校本教研的艰难性

校本教研虽然是以一个学校作为基本教研单位, 但是开展起来并不是轻而易举的, 它需要一定的教研条件, 农村中学 (尤其是山区农村中学) 在历史学科的校本教研方面, 存在很多不利的因素。

1. 单一评价方式禁锢教研思想的突破

很多农村中学没有摆脱教学成绩的评价方式, 对教师的考核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 仍然是“一把尺子量人”。在这种评价方式下, 迫使教师不得不片面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 教学成绩上不去, 考评就会落后, 本身并不高的工资就会遭受损失, 所以开展教研活动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如何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为了不让学生的成绩下降, 即使有新的教研思想, 也不敢冒风险去尝试。

2. 专业教师不足无法形成教研团队

农村中学历史教师中很大一部分不是历史教育专业毕业的, 并且这些中学 (尤其是山区农村中学) 规模相对较小, 同一年级的教师一到两人, 全校的历史教师最多不过五六人, 还经常需要教别的学科, 很难形成一支精于业务的教研队伍, 这对校本教研的开展形成巨大的障碍。

3. 校本教研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

校本教研虽然以学校为单位开展, 但必须有专业研究人员的指导。农村中学大多接受县级教育部门的直接管理, 教育部门的专职教研员通常是校本教研的指导责任者, 但农村中学大都远离城镇, 教研员的光顾次数就会很有限。无法得到专业人员及时有效的指导, 容易使校本教研进展缓慢或流于形式。

4. 教育的整体滞后限制了校本教研的发展

当前农村中学 (尤其是山区农村中学) 的教育水平整体不高, 历史学科作为学校领导及学生眼中的副科, 受关注的程度自然也就不高。学校整体的校本教研水平不高, 历史学科的教研水平自然也就高不了。

三、改进农村中学历史校本教研的措施

1. 创设多元的考核评价机制

有人把校本教研难于开展归结为“教师觉悟不高”“缺乏研究意识和开拓思想”, 这样的说法是有失偏颇的。一方面有关教育主管部门大张旗鼓地号召开展校本教研, 另一方面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考核评价又依然如故, 这就让教师左右为难了。因为教师一方面要挖空心思提高考试成绩, 另一方面又要响应号召搞校本教研, 而校本教研的益处又不是在短期内可以体现的。此种情况下的校本教研非但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反而成了花费教师精力、增加教师负担的累赘。因此, 要想提高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 必须创设多元的评价机制, 让教师能放下思想包袱去大胆尝试。

2. 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

由于教师相对较少, 因此农村教师的教学任务变得十分繁重。特别是一些寄宿制学校, 教师不但要管学生的学习, 还要管学生的饮食起居, 大量的教学和管理任务就占用了教师每天大部分的时间, 他们也就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搞教研。学校要想使校本教研有所起色, 必须让教师轻装上阵。

3. 有相关的教研投入

农村中学教育滞后的关键原因就是资金不足, 而校本教研是需要有成本投入的。校本教研并不是学校领导开开会, 给教研组及教师分配教研任务就能完成的, 它需要聘请专业人员进行理论指导, 需要研发校本课程, 需要制作校本教具, 需要开展实践活动, 需要有奖励制度……而这些没有专项资金是不行的。学校和上级教育管理部门都应加大对农村中学的帮扶力度, 增加教研成本的专项投入。

四、农村中学开展历史校本教研应注意的问题

1. 不能片面追求考试成绩

校本教研关注的应该是学校的特色发展, 探寻的是学生的特长成长, 研究的是教师的专长发挥, 我们不能追求短期的功利性, 不能把校本教研当成提高考试成绩的救命稻草。

2. 不能随意增减课本的内容

各地农村一般都具有本地区的特色历史文化资源, 这些资源可以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良好基础。农村中学的历史教师, 不能为了突出校本特色而随意地在教学中增加地方史的内容, 因为不加选择地增加教学内容, 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样, 教师也不能因学生接受能力差而随意地删减教科书上的内容。

3. 不能盲目学习

农村中学教育科研相对落后, 要开展校本教研就必须从头到尾认真地学习。向名师学、向专家学都是应该的, 但不能盲从。其他学校的科研成果不一定适用于本校, 在学习的同时还要研究自己学校的特点、自己历史学科的特点, 要用一分为二的眼光来学。

历史学科校本研修方案 篇5

(陈永红个人专业成长规划)

一、指导思想:

高中课程改革层层深入,四川课改也势在必行。为了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准和教学业务水平,更新观念,提升能力,完善自我,提高素质,适应现代课堂,走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特制定个人研修及专业成长规划,具体内容如下:

二、研修目标:

1、集体培训和个人研修相结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爱岗敬业,乐于奉献,铸就良好的师德师风。

2、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手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学观。

3、教学和研究相结合,掌握教育科研的理论和方法,掌握新的教育技术和手段,提升驾驭课程的能力,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争取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学者型的教育者;推动本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4、推动改善学校教育教学环境,解决在新课程改革中面对的各种实际具体问题和困难,总结和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给我校课改工作起示范带头作用。

5、建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学习型组织。

三、研修任务

1、阅读并熟悉新课改以后的课程标准和各种版本教材;订阅《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等校阅刊物;阅读五本以上历史专著;

2、研究多媒体手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探索有效的集体备课形式;

4、组织好学校的各项历史教学研究活动;

5、进行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争取三年内培养五位青年历史教师。

四、研修形式:

1、创新常规教学工作

规范教学行为,做好教学常规指导工作。在教师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学科教师再集体备一部分课程,并做好课讲评工作。

2、潜心课题研究工作

实施课题带动策略,提升素质。和实验教师一起,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共同探索,解决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使教研回归教学,使新思想、新做法具有指导性和操作性。

3、在教研中开展会课、听课、评课活动,实践中进行研究 在活动中,确定问题,集中智慧,鼓励其他教师主动探究,大胆创新,敢于质疑,相互沟通、合作。形成教学研究的共同体,达到相互借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

4、注重青年教师培训

进行青年教师培训。制定培训方案,利用“传、帮、带”的形式,实现“新、活、实”的培训效果。做到内容新——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标准,新的教学方式和新兴的师生关系;方法活——认真听取名师的讲座、观看名师课堂实录、案例分析、和同年级的老师进行讨论;效果实——实际备课时要想到、教学中要做到、课后还要反思到。

5、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引领教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研究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提升能力,最后总结指导教学实践,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开展“两个三”活动:每月上一节示范课,做一次专题辅导,组织一次教研活动。每周组织一次集体备课,一次评课、会课活动,一次教后反思交流。同时重点指导新任教师备写规范合格的常规课教案,培养和指导教坛新秀开展小课题研究。以“教、扶、放、推”为形式使基层教师踏上专业成长的快车道。

五、研修措施:

1、认真准时参加省教厅、市教育局、教研室、教学组等组织的学习培训,作好培训记录,并将学习内容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2、虚心向他人请教,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进行教学研讨和提升。积极参加学校的校本研修活动,坚持听评课,汲取成功经验。

3、精心准备自己的研修课程,激发学生认知兴趣,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让学生接受并喜爱这种问题呈现方式和解析方式。

4、加强校际交流。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开放、互通有无,实现师资、设备、信息等资源的共享。另外,通过网络在更大范围内、更多内容上的相互学习和交流,使自己得到充实和提高。

5、广泛阅读各类书目,充实、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领悟生活化、情境化课堂教学的真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注意多钻研、勤思考,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在总结和反思中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空余时间利用电脑网络自学自研,掌握课改的新动向。

5、在教学中积极尝试运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对每节课进行反思,写好教育教学札记,在反思中提升科研能力。

历史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环境 篇6

对学校办学状况的分析

酒泉市实验中学的前身是甘肃省酒泉师范学校,自建校以来共培养师范生14000余名,为酒泉市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同时,在近百年的办学历程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

学校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形成了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实践课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在教育改革方面,一方面学校狠抓观念更新,积极推进教育教学各项改革,另一方面狠抓教育科研工程,坚持科研兴校,重视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已经成为各学科的研究课题,如语文、地理、计算机等学科的校本课程已经立项并通过鉴定。在历史学科方面,开设了《中华文明礼仪常识》《酒泉文史知识》等选修课,以及《敦煌学》《丝路学》《西路军血战河西走廊》《丁家闸魏晋墓葬》等讲座,开发历史学科校本课程的内部条件已经成熟。

对学生需求的分析

课程的一个基本职能就是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校本课程是针对特定的群体的,因此,在开发校本课程中要时刻关注有关学生情况进行研究,尤其是学生的兴趣与需要、认知发展与情感形成、社会化过程与个性养成方面的情况。在研究中,既要把握学生的共同点,又要发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

酒泉市实验中学现有在校学生2067人,其中女生1176人,男生891人。计划在2011年入校的高二年级开设校本课程。高二年级学生的平均年龄16周岁,由于他们已经适应了新的环境,他们的心理素质在原来的水平上有所提高,这些学生基本上完成了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他们的感觉、知觉更具有目的性,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细节和因果关系,有意注意的水平更加稳定和集中,范围进一步扩大,意义识记有进一步发展。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材中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文化、宗教、哲学、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等内容对高中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价值。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被调查的200名学生中,比较喜欢历史学科的有170人,占总数的85%,这170名学生中又有153名学生喜欢了解酒泉的历史和现状,原因无一例外都是“自己生活在酒泉”,了解酒泉的历史与现状,对他们今后在酒泉生活工作有帮助。可见,开设历史学科校本课程是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

对当地历史课程资源的分析

酒泉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历来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酒泉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众多的名胜古迹,丰富的土特产品,多彩的民族风情,成为河西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自汉武帝开疆扩土,“据两关,设四郡”和张骞“凿空”通西域以来,这里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艺术交流的必经通道和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交汇融合之地,为促进中西两大文明的交流和融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境内分布着1000余处独具魅力的西部文化胜迹:以莫高窟、榆林窟为代表的石窟艺术群;以锁阳城、桥湾城、玉门关、阳关、汉长城为代表的古长城、关隘遗址;以酒泉钟鼓楼、金塔为代表的古建筑艺术,以敦煌祁家湾、酒泉丁家闸为代表的古墓群遗址以及玉门火烧沟原始人遗址等。在20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历代志士仁人、迁客骚人也留下了他们宝贵的诗词,如李白的《月下独酌》、王翰的《凉州词》等。当今的“铁人精神”“航天精神”不仅成为酒泉人民奋发图强、艰苦创业的真实写照,也成为全国人民在新世纪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

如此丰富的课程资源,一方面使历史学科校本课程开发有大量的可供选择的课程内容,另一方面,也使历史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校本教研策略浅析 篇7

一、“校本教研”概念的理解

校本教研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从国外引进的,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已经开了多届“创立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基地建设”会议来推动校本教研的发展。然而, 在教研实践中对校本教研的概念还是模糊不清、众说纷纭, 难以准确定义。但从教研实践的角度出发, 可以归纳出校本教研具有以下特点:

1. 校本教研强调学校教学研究的主体性。

新课程背景下, 要想真正领会课程、开发课程, 首先需要教师有钻研精神, 进行切切实实的教学反思。教师已经成为校本教研的真正主体, 各级教研员、专家学者只能是校本教研的引领者。

2. 校本教研突出了教学的实用性。

校本教研在实质上是临床研究。虽然一线教师的研究能力整体偏弱、时间偏少, 但就是这种草根化研究的每一个问题都切近了教学的实际, 具有良好的实际功用, 有效避免了理论的空疏, 加以时日, 很有可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3. 校本教研促进了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学生成长和学校办学质量的提升。

校本教研首先是为了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教师只有将教学、研究、生活相结合, 把教学研究搞好了, 教学水平才会得到相应提高, 才能有效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

二、历史校本教研的困境

学科弱势是历史学科校本教研的先天不足。在现行的考试方案下, 语数外的地位更加凸显, 在此背景下, 历史学科校本教研的火花显得比较黯淡。

传统教研方式是校本教研的明显阻碍。在很多学校, 教研活动在形式上局限于会议精神的传达, 上级任务的落实, 剩下的时间就是闲聊、枯坐、等待检查, 没有研究意识, 校本教研仅是一句口号。

艰苦的教研环境是校本教研的一大杀手。在很多中学里校本教研搞不好与教研环境有很大关系。首先是教研资料匮乏, 很多学校连基本的学科期刊都没有。其次是时间匮乏。满满的课时量使得教师疲于应付基本的课堂教学, 没有心思也没有时间去反思、研究教学。再者是交流机会匮乏。从教学秩序的稳定来说, 学校是不可能大规模派教师出去参加教研活动的, 而没有交流就更难以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专业发展的意识淡漠更是历史学科校本教研的最大阻力。主要表现在:不少教师专业理论水平较低, 缺乏进取心, 主动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不高。备课借助于网络、教辅资料, 上课教学质量低下, 导致学生、家长告状教师的问题越来越多。

三、推进历史校本教研的有效策略

1. 在学校层面, 将口号落实到行动中去是校本教研的基础和前提。

很多学校在口号上是很重视校本教研的, 这是打造学校品牌、吸引社会眼球的需要。但是, 学校光有口号却没有实际行动, 因此也就没有成效。所以, 要想真正获得成效, 学校应当将口号落实到行动中去, 在组织、资源和时间三个方面确立充分的保障措施。

在组织保障方面, 应当确立“首席教师”制度。也就是将学科教研组长明确为具有本学科教育教学的基本管理权。分管领导起到监督作用并及时公布活动过程及实效性。

在资源保障方面, 学校应当给予充分的经费保障和渠道保障。学校图书馆每年要更新图书, 订阅期刊杂志供教师阅读。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时代, 中学也应该向大学看齐, 起码订阅“中国知网”这样的电子学术期刊库。

在时间保障方面。建议学校每周能统筹安排, 给教师阅读、研究、反思的时间, 以校本教研为载体, 实现教学质量提升。

2. 在历史学科层面, 有效的活动组织是校本教研的渠道和保证。

新课程背景下历史学科校本教研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强: (1) 以课例研讨推动教学设计研究的开展。校本教研追求的是解决日常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所以教学设计研究就是校本教研的重中之重, 课例研究也就是教学设计研究的较好形式。在集体备课中, 说课是课例研究的最好形式, 清楚地表达了教师的教学意图。另外, 公开课、研讨课之类的活动最好刻录成光盘, 在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中, 将录像课放出来边看边评, 对人对己都是极大的提高。 (2) 以课题研究提升教学研究的水准。课题研究是校本教研的核心内容。课题研究的内容很广泛, 可以包括历史教育目标、历史课标、历史教学、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科教学研究等诸多方面。课题式研究将教学研究逐步推向深入, 从而形成一定的理论深度和系统的实践经验。 (3) 以网络教研促进教研的合作与交流。网络教研是教研模式的一种新尝试, 有关历史学科的教学网站、博客、QQ群非常丰富, 有力地推动了教研活动的开展。使每个历史教师都能成为研究的主体, 有效弥补了外出交流的不足。但是, 当前网络教研更多的还是处在民间状态, 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倡导还很不足, 很多教师还没有参与进来, 形成的成果还比较粗糙、质量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 个人层面, 细致扎实的积累是校本教研的关键和希望。

文科的特点在于积累, 没有一定的积累期和潜伏期是很难有明显的校本教研成果的。所以, 作为一名有着较强专业成长意识的年轻历史教师就应该潜下心来静心积累。历史学科的积累主要表现为广泛的阅读。限于学校条件, 可以通过网上书店购买既便宜又体现最新史学研究成果的书籍报刊杂志, 然后写下体会, 日积月累, 从而提升教研能力, 最终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摘要:本文从校本教研的概念出发, 从教研实践的角度分析了校本教研的特点, 指出了当前中学历史学科校本教研所面临的困境, 从学校、学科组和个人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推动历史学科校本教研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校本教研,概念,困境,策略

参考文献

[1]魏恤民.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J].历史教学, 2011, (11) .

[2]贾琼, 张睿锟.论教师专业发展的历史选择——校本教研[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09, (12) .

[3]龚跃华.校本教研——教师专业发展的历史选择[J].怀化学院学报, 2007, (7) .

初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探究 篇8

关键词:初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学生发展

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比较而言, 校本课程的开发更侧重于社区环境的独特性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使课程既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又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笔者所在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坚持“立足地方文化资源、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带动教师专业发展、推动学校特色办学”的原则, 充分利用闽南地方人文资源的优势, 并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把弘扬闽南文化特色,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爱家乡、爱学校的情感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在这一过程中, 笔者参与编撰的初中历史校本课程《科山文化》获得了广泛好评, 并于2014年12月被评为泉州市“优秀校园闽南文化读物”。

一、《科山文化》初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在规划和设计校本课程时, 我们结合整个教研组力量首先对学生的乡土知识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 多数学生对自己家乡的了解微乎其微。在每年发动学生参加“爱国爱乡一日游社会实践”活动时, 就有一些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我们要到厦门、福州参加爱国爱乡一日游呢?我们家乡有没有让我们引以为豪的历史名胜呢?”这些问题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 试想:一个对家乡一无所知的人怎么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家乡的建设中去呢?由此可见, 在课程改革的大形势下, 补充我校学生的乡土知识、开发特色的乡土校本课程资源刻不容缓!

二、《科山文化》初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

惠安自公元982年建县至今, 1000多年来积淀了深厚的闽南文化底蕴, 而螺城镇更是惠安闽南文化的集中展示区。我所在的学校 (惠安螺城中学) 正好位于惠安县螺城镇省级森林公园科山风景区南麓, 与科山风景区仅有一墙之隔。

科山风景区不仅有优美的自然风光, 而且整个园区依据用地范围和特点, 集中展示了惠安的特色文化, 总体布局为“石文化”、“惠女广场文化”、“宗教文化”、“英雄纪念碑”等九大系列的展示区和一个国家二级图书馆。在科山风景区里, 不仅可以领略到美丽的风光, 还可以欣赏到别具一格的惠女雕塑及其独特民俗风情;不仅可以了解到精彩纷呈的惠安石雕, 还可以感受惠安无数英雄豪杰的爱国爱乡情怀……可以说, 这个具有浓郁闽南地区文化特色的风景区就是我校开发《科山文化》校本课程的最有利的因素。

三、提升教师从事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力

当前, 影响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因素主要有:受以往教育体制和传统教育的影响, 教师对于新课程中所赋予的多种角色还不适应, 缺乏行使和发挥自己权力的意识, 无法真正地承担起校本课程开发的责任;校本课程开发对于大多数教师而言是一个崭新的概念, 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理解得不够清晰, 缺乏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紧张的工作时间分配和消极的心理状态以及现行的教师评价制度影响到了教师开发校本课程。学校层面, 首先需坚持“以人为本”以及树立彰显教师个性的管理新理念, 建立起由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及教育专家共同参与的管理机制, 使广大教师有一定形式和正常的渠道参与学校的管理, 激发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热情。其次, 主动为教师创造合作的机会, 通过营造民主的气氛, 使教师之间及时交流想法, 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勇于接纳别人的观点。最后, 在校本课程开发经费预算、教师工作时间和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通过上述措施, 充分发挥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提升教师从事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

四、《科山文化》初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过程

确定课程内容。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体理念以及本地区现有的各种资源, 我们把《科山文化》校本课程分为六个板块, 即古迹生辉、梦幻神奇的服饰、古朴独特的民俗、鬼斧神工、青史留名耀惠邑、神奇的传说。

确定课程目标。在分析了学校内外部情况的基础上, 我们通过“筛选”, 确定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2.了解家乡的乡土文化, 吸收乡土文化的营养,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3.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4.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5.初步学会与人沟通与交流, 发展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确定课程实施时间和形式。为确保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活动的正常开展, 学校每学期安排六至八节课作为校本课程活动时间, 外出采访、实践、体验一般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课程形式多样化, 有讨论、探究、设计、展示、表演等, 也与课堂教学相渗透。当然, 在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 我们针对课程内容的不同, 设计出不同的活动方案, 以开展不同的活动。具体做法如下:

1.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思维。创设问题情境, 无疑会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使学生在探索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如在《鬼斧神工》这一主题活动中, 学生提出“什么叫石雕文化?惠安为什么被称为‘石雕之乡’?惠安石雕工匠为什么被誉为‘南匠’?为什么把影雕称为‘中华一绝’?”等问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资料, 或查找史书上的记载, 以达到自己解决问题的目的。这一活动, 改变了过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 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历史的乐趣。

2.动手操作, 感悟体验。比如讲述《梦幻神奇的服饰》, 教师让学生以自己聪明的大脑和灵巧的双手为惠女重新设计服装款式, 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次服装设计比赛中, 从构思到绘图, 无不体现他们的智慧和才干, 学生在此活动中直观地感受和体会惠女服饰的实用性、美观及时代特征。

3.调查寻访, 亲身实践。《古迹生辉》板块的活动, 我们以调查走访、资料收集等锻炼学生的活动能力, 让学生学会如何与外界交往。同时, 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文物古迹进行考察, 并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 从考察对象的历史与现实出发提出文物保护、文物资源开发的有效建议。此外, 学生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交流、取舍、汇总, 选择有用的信息和正确的信息, 这一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会了欣赏与沟通。

4.交流展示, 体现生成。学生在学完校本课程的每一课后, 我们都将他们的活动成果加以展示, 并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合作奖”等。通过展示和评比, 肯定学生的能力和活动成果, 提高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五、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成效

我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注重创建有利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把校本课程设计和实施的主动权交给教师, 充分激发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积极性, 最终立足学校实际, 持续稳妥地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课程的内容丰富, 实施到位, 成效显著, 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同时也满足了学生不同的兴趣与需求, 培养了学生个性特长, 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这一教育思想, 这是与学校“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卓越发展”的教育理念相适应的。

当然, 我们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还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 因此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如探究活动的开展不够深入, 没有提出更有效的活动延伸方案等, 但我相信, 随着校本课程活动的普遍开展和经验的不断积累, 校本课程将会成为常规教学的有益补充, 在促进学生的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历史校本研究 篇9

1 高中历史“校本探究”教学策略的提出

高中历史教学既要为学生服务, 提升学生历史知识、能力、思维和素养, 树立正面的价值观, 体现历史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 又要为学生负责, 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为实现学生的梦想提供动力。因此, 高中历史教学改革要非常慎重, 先进的教学理念要与实效的教学实践相结合, 才能产生历史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提升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1.1 高中历史“校本探究”不同于一般意义的高中历史校本研究

一般意义的高中历史校本研究是指结合地方历史和学校沿革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通过开发校本教材、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开设校本课堂等手段, 增强当地历史知识的教育, 提升学生对本地历史的了解, 让学生在历史研究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历史研究的方法, 体验历史研究的科学、严谨和乐趣。这种校本研究在理念上是先进的, 但是现实是残酷的, 高中历史本身地位低、课时少、教学任务重, 同时, 教学成绩的压力是任何一线历史教师无法绕过的话题, 因此, 在高中开展一般意义的历史校本研究显得有点奢侈, 在实践中很难长期、有效的开展下去。

基于高中历史教学既要提升学生素质又要提高学生成绩的现实, 我们提出高中历史“校本探究”教学策略, “校本探究”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中心, 而不以地方历史和学校沿革为基础。因此, 这时的校本教材是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 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依据, 对高中历史教材和练习等进行二次开发, 编订出适合本校学生的高中历史校本教材, 实现在有限的高中历史课中提升学生历史素养和历史成绩的教学目标。

1.2 高中历史“校本探究”教学不同于普通意义的探究式教学

普通意义的探究性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探究式教学是基于现成的教材进行的, 而我们所说的高中历史“校本探究”教学策略是基于历史教师根据本校学生实际开发的高中历史校本教材进行的。正是二者的基础不同, 决定了高中历史“校本探究”教学策略要把工作提前到校本教材的开发上, 校本教材的开发质量直接影响校本探究教学。我们的校本教材开发具有多样性, 基本包括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三维目标、背景知识、学案导学、教学内容、知识结构、课堂练习、课后思考、生成性问题等, 涵盖历史学习的全过程。“校本探究”教学策略具有开放性, 学生的课前学习和课堂展示也是校本教材不可分割的部分。

1.3 高中历史“校本探究”教学策略具有浓厚的个性化教学特征

教学方法各有千秋, 教无定法, 没有一种方法是放之四海皆好的方法, 只有最适合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学校的生源、传统、文化不同, 教师的特点不同, 不同时代的教学资源和手段不同, 不同时代的学生思想不同, 决定了历史教学方法要与时俱进、要有个性。高中历史“校本探究”教学策略正是强调历史教学要与校情、学情相结合, 要体现个性化教学的教学策略。

2 高中历史“校本探究”教学策略的实践

基于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和提高学生历史成绩的双重目标, 高中历史“校本探究”教学策略从一开始就是以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中心, 涵盖高中历史教学全过程, 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如下:

2.1 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力求适合校情, 提高效率

高中历史课时少、容量大、理论强、跨度大, 加上学生对历史学科长期以来的认识, 以及各科作业的挤压 (以每天五科, 每科30分钟作业量计算, 一天至少需两个半小时才能完成作业) , 导致高中历史预习少, 复习少, 上课临时应付多的现象普遍存在。怎样让高中学生喜欢历史?投入适当的时间学习历史?这实际上是高中历史教师最大的魅力所在。要让学生投入历史学习, 编订出适合本校学生、让学生喜欢、高效实用的高中历史校本教材是基本前提。几年来, 我们在开发高中历史校本教材坚持以下几点:

2.1.1 按需开发, 分类修订

我校的生源情况不同于一般的高中学校, 我校有成绩较好的宏志生、有占半壁江山的美术生、有学习中等的普通生。每年多达300多人的美术生使我校成为福建省知名的美术特色教育校, 美术生校本教材的修订首当其冲, 从2010年开始, 我们就开始修订美术生高考文化集训历史校本讲义。美术生高三上学期基本在进行美术专业集训和考试, 下学期3月份开始才开始文化集训, 只有三个月时间, 要完成高考历史复习。根据现实情况, 我们以历史主干知识为主修订了高考复习历史校本讲义, 将三本必修和一本选修压缩成一本讲义, 突出主干知识、强调历史知识体系的构建, 化繁为简, 深受学生的喜欢, 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近几年, 在学校的大力推动下, 美术生校本教材的开发已经逐渐走向成就, 从高一、高二到高三复习形成有一整套历史校本教材。同时, 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 我们针对性的实用性的校本教材, 例如, 针对高一学生对高中历史知识体系和学习存在较大的不适应, 加上现在多媒体手段的大量使用, 越来越多的课堂教学不重视板书设计, 为了节约学生学习时间, 提高学习效率, 我们专门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板书, 并将历史课堂板书设计整理成册, 成为独具特色的校本教材。解决了学生的实际困难, 受到学生的好评。

2.1.2 突出主干, 构建体系

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校本教材, 我们的校本教材是立足于课程标准, 围绕历史教学进行, 并不是开发地方史。为了更好地提高校本教材的精确性、实用性和科学性, 我们的历史校本教材以最简练的文字, 最完整的知识体系为目标进行编写。一般情况下将历史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或内容、影响) 直接呈现给学生, 以主干知识为主。同时, 为了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全面的认识, 要科学构建历史知识体系。以必修二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为例:

2.2“校本探究”课堂教学大胆改革, 力求突破

在信息化时代, 历史知识大都在网络上可以查阅和学习, 高中学生的疑问在网络上大都能找到答案, 因此,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需要与时俱进。当前, 我们很多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因为容量大, 任务重, 教师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 同时, 又由于高中历史教师大都有高三教学经验, 常常会以高考的标准人为提高对学生的要求, 注重理论分析, 挖掘知识深度, 导致高中历史课课堂氛围沉闷, 学生积极不高, 被动学习的现象普遍存在。提高高中历史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校本探究”教学策略主要理念, 经过几年“校本探究”课堂教学的摸索, 以下几方面值得注意:

2.2.1 巧设校本预习, 激发学生探究

高中历史教师往往不如初中历史教师重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 特别在预习环节, 常常用完成知识结构的填空或抽象的历史思考题来作为学生预习作业。真正让学生能对历史知识有探究的愿望, 如何布置预习是前提条件。在信息化的今天, 在学生功利思想严重的时代, 巧妙设计校本预习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预习的问题。二是预习的人。

预习作业要体现校本探究, 大胆突破, 力求新意, 调动学生积极性。根据多年布置预习作业的效果看, 通常的预习学案虽然知识结构完整, 思考问题有深度, 老师比较喜欢采用, 但实际是知识填空大都是课本内容的再现, 加上学生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去解决上课老师还要重复一遍的知识, 而思考题的难度较大且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 预习作业往往形同虚设。既然学生实际预习效果形同虚设, 不如大胆改革, 预习作业不求全求深, 要体现校本特色和探究性, 历史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设计一些激发学生兴趣的探究性问题。如荷兰为什么被称为“海上马车夫”?什么是“荷兰病”?从“荷兰病”看荷兰存在的问题?针对不同类型班级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 如美术生的作业就要突出基础和有趣, 宏志班的作业可以提高深度, 校本预习作业就是探索适合本校本班学生的预习策略。

2.2.2 深化课堂改革, 师生同台探究

校本探究教学课堂一半的时间交给学生, 教师授课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课堂是检验预习效果的主要环节, 布置的校本探究预习题要在课堂上解决。预习对象的指向性决定了预习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预习一般都是面向全班同学, 但很难检验预习效果, 学生是否真正进行预习成为一个难题。我校正在推行的“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 如何让学生真正做到“先学”成为“校本探究”教学策略实施的前提。检查预习效果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上台来分享探究的问题, 一般课堂提问采取学生主动回答的办法表面上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 但实施到最后往往成为几个同学的表演, 这是中国高中学生的思维决定的。因些, 教师要采取多种办法来检验预习效果, 如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历史学习小组, 按照历史成绩分组, 以50位同学分成10组为例, 按历史成绩名次每10名中抽一位学生组成, 每组五人, 保证每组的历史成绩基本均衡。历史学习小组之间要形成竞争机制, 预习、课堂、作业、成绩等历史学习的全过程均要列入评比。为避免课堂成为少数同学的专利, 选择那些同学上讲台就考验教师智慧, 教师要采取灵活多变的办法, 尽量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上台, 主要的原则是指定与抽签相结合, 奖罚分明。假设10个预习问题, 每组解决1个问题, 每组五位同学选一位在课堂上发言, 这时教师就要随机抽取与事先指定相结合, 灵活运用, 每次发言都要记名 (组长记名) , 保证五位同学都有发言 (并非每节课, 而是指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 体现的全面性和指向性相结合, 更有效检验预习效果。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由于网络科技的以达, 高中学生完全有能力获取历史知识, 解决一些历史问题, 历史课堂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 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 很多学生都能在课堂上用课件等形式展现历史知识, 也能提出一些很有见地的想法和有趣的问题, 历史课堂不在是沉闷的教师讲授, 成为师生同台探究的舞台, 教师讲的精, 学生学的活, 彰显了教师魅力, 突出了学生主体, 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竞争机制的建立, 让“校本探究”教学策略充满活力。

3 高中历史“校本探究”教学策略的反思

严格地说, “校本探究”应该是一种理念, 而不是一种方法。高中历史“校本探究”教学策略应该是覆盖历史学习的全过程, 只有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作业、教学评价、课外探究性活动等全方位的历史学习过程中都贯彻“校本探究”策略, 才能真正探索出最适合的历史教学策略。在开展高中历史“校本探究”教学策略的课题实践中, 我们梳理出一些感悟和反思。

3.1 突出校本, 引领探究

最合适的教学策略才是最好的, 校情、学情、师情的不同决定了教学策略的不同, 校本是关键, 探究是途径。

3.2 价值引领, 激发兴趣

历史校本研究 篇10

关键词:学生发展,历史,校本课程,课程开发,历史人物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就历史校本课程如何发挥历史学科优势,体现地区特色和学校特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问题,在历史教学理论和实践中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在经过了对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多方面的探讨后,“聚焦”的必要性也愈加凸显。校本选修课程无论承载着何等丰富的价值追求,其根本立足点是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发展是历史校本课程的出发点也是价值归宿。

一、逻辑起点———何为“基于学生发展”

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是要打破过去过于集权化的课程体系,释放学校的课程活力,从而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和终极追求是学生的个性能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全面的发展”[1],基于学生发展的需要开发历史校本课程,应当建立对学生发展的完整理解,充分认识学生发展的全面性、过程性和自主性,并以此作为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逻辑起点。

1.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全面的发展过程

学生的发展包括知识与能力、情感与道德、理性与感性等多方面的成长。在教育活动中,学生“不是以生命的局部参与教育活动,而是以自身内涵丰富的身与心、理性与非理性、个性与共性、能力与人格整合的完整生命整体投入教育活动并在其中获得发展”[2],即学生的发展指向于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校本课程的重要价值就在于要打破过去单一的课程体系对学生丰富、整体性成长的制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基于学生发展的历史校本课程应当关照学生的完整成长,以历史学科特有的智慧和情感,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完整,增进理性思索与感性体悟的丰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撑。

2.学生的发展是个性化和社会化并进的过程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教育过程应当致力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过程,逐渐养成一套适应社会需要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实现从一个孤立个体向社会人的转变。同时,“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3],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体,具有不可同化、不可占有的差异性,学生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个性成长过程。在国家的课程中,对社会化要求强调较为充分,但无法满足学生差异化的课程需要,校本课程在更大程度上肩负着为学生的个性成长提供资源的作用。因此,基于学生发展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应当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成长需要,注重课程内容的包容性,在课程实施中注重差异化教学,实施有利于学生个性成长的学习评价。

3.学生的发展是一个连续性和阶段性统一的过程

学生发展的连续性意味着应当把学生的发展置于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中看待,要避免课程的短期功利化,致力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育,促进人的终身发展。同时,人的成长又具有阶段性特征,会呈现特定的“关键期”。在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矛盾统一中,既不能以未来之名抑制学生当下的内生需求,也不能因对学生当下需求的简单迎合而忽视学生的长远发展。因而,基于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应当注重学生现实学习兴趣与可持续成长的结合。

4.学生的发展是一个自主发展过程

探索未知世界,追求真理和自我认识是人的本能,学生具有自主发展的动机和潜能,“个体的人生实践决定着人性发展的方向和深度、高度”。[2]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要作用是辅助学生的成长,在于唤醒,而非灌输,“最重要的,我们要关心他,即欣赏他的成长和自我实现”。[4]由此,基于学生发展的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和评价过程应当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培育学生的自主发展意识和发展能力。

二、实施过程———如何“基于学生发展”

2012年以来,成都树德中学历史教研组就如何立足学生发展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了探索,开发并实施了《历史人物性格分析》的校本课程,这是一门以10位特定的历史人物为研究学习的对象,通过对历史人物性格的分析,促进学生完善人格、滋养德行的一门校本选修课程。在课程的实践中,逐步探索一套以学生发展为基点的课程开发、组织、实施和评价方式。

1.以满足学生成长需求为课程开发的出发点

在已有的历史校本课程中,往往存在以学校和教师为本位的课程开发取向,学校的特色化和教师兴趣的多样性掩盖了学生自身的成长需求。基于学生发展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首先应当从学生的兴趣和成长需求出发,在课程实践中逐步建立学生的课程需求表达机制和论证机制。

2012年9月树德中学历史教研组教师就历史学习的兴趣点和学习需求,在高一、高二年级展开调查,通过对学生的问卷和访谈,发现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具有较为明显的兴趣,这成为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据。

学生表达的学习兴趣是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据,但学习兴趣具有朴素、弥散的特点,有必要将其整合升华,挖掘出潜藏在学习兴趣背后的成长需求。要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化为可操作的课程,至少要回答两个问题:“澄清学生兴趣背后的成长需求究竟是什么”;“如何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成长需求”。这是一个从实践问题到理论问题再到实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育专家的参与必不可少。历史教研组通过学校科研室与成都市教科院专家的多次研讨,对学生的成长需求进行提炼,并就如何满足学生的课程需求提出设想。首先,潜藏在对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感兴趣背后的是学生人格成长的心理需求。高中生处于青春期,自我同一性寻找是这阶段成长的重要特征,历史人物以及历史人物所表现的故事对学生的人格成长、价值探寻具有重要意义。这为我们对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带来了重要的启示。其次,如何通过历史教学来满足学生对于历史人物的兴趣,并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提供帮助。通过与学校心理学教师的共同探讨,发现以心理学方法分析历史人物,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性格研究,来给予学生人格成长的参照,既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满足学生潜在的成长需求。以心理学方法分析历史人物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虽不多见,但在国外和国内的一些高校已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可以大胆尝试,因此,最终将这门校本课程定名为《历史人物性格分析》。

2.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课程目标

校本课程开发在从朦胧的构思,到清晰的蓝图,再到可操作的实践过程中,制订课程目标是关键环节。在已有的历史校本课程中,往往由于没有清晰的课程目标,致使课程内容散乱,实施的随意性较大。基于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开发应将学生发展的理念根植于课程目标中,经过教研组教师的反复研讨和一学期的试行,《历史人物性格分析》的课程目标从初步拟定走向逐步完善。

(1)知识与能力。了解所学历史人物的基本人生历程;探究历史人物的性格特征,能从多种性格特征表现中发掘出其核心性格特征;多角度分析性格特征的成因。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运用老师提供的相关人物性格分析的方法自主完成历史人物性格分析。

(2)过程与方法。体会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3)情感态度价值观。加深对历史人物性格在历史进程中所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3.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实施过程

基于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必然要求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历史人物性格分析》的校本课程中,课程内容的选定注重结合学生的兴趣和个体经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意识和发展能力。

首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个体经验,通过师生合作确定具体课程内容。在以往的课程开发过程中,一般由教师编订教材、确定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在《历史人物性格分析》的实施过程中,在课程目标初步拟定以后,开始在学生中征求意见,通过学生的参与最终确定了孙震、胡适、孙中山、邓小平、项羽、李贽、曾国藩、秋瑾、乔布斯、甘地等分布在各个领域的十个历史人物为研究对象。确定这十个历史人物的基本依据是:第一,学生具有明显的学习兴趣;第二,学生通过已有的历史知识已经有一定的认知基础;第三,备选的历史人物应该在性格特征上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能对学生的人格成长产生启发意义;第四,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决定了课程内容应当保持一定的张力,被选历史人物分布于各个领域,满足学生差异化的兴趣。

其次,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通过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历史人物性格分析》校本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于通过历史人物性格的分析,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研究能力,并最终养成对历史人物的理解、同情和对自我性格的反省能力。因此,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采取从“研究示范”到“提供支架”,再到“学生自主”的小步骤推进策略,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格分析能力。

在课程开始之初以教师示范研究为主,如在对“树德之父”———孙震将军(树德中学创始人)的研究中,教师抓住“息兵兴学”“出川抗战”两个关键事件,突显孙震在关键时刻做出的选择来突显人物性格特征,历史材料和性格的研究主要由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完成。在课程推进过程中,教师逐步强化分析的方法,注重为学生提供关键支架,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如在项羽的研究中,教师提供了“童年经历对人的性格产生重大影响”的观点,并对项羽的历史背景做出说明,由学生合作探讨,得出项羽是“仇秦意识下的没落贵族”的性格判断,并根据这一判断来解释相关历史事件。在课程的最后阶段实现学生的自主研究,学生能自主选择历史人物对其性格进行研究,如希特勒、拿破仑等历史人物都是在教师教学的最初规划之外,由学生自主选取和研究。通过课程三个阶段的小步骤推进,学生逐步掌握了历史人物研究的方法,增进了对历史人物的理解,更为可贵的是,通过《历史人物性格分析》校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从历史人物的性格中得到启示,并对照自我,形成了自我的性格反思意识。

4.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学习评价

学生的学习评价历来是历史校本课程面临的难点问题,传统的纸笔评价显然难以承载多维的课程目标,也难以充分发挥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学习评价,更加强调学习评价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学习方式的优化等发展性功能。《历史人物性格分析》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基于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目的,在评价的方式上注重以情景任务为载体的表现性评价;在评价的主体上注重师生参与的多元评价。

表现性评价是由评价者设计真实或模拟情景中的任务,通过对受评者完成任务的过程和结果表现的考察,来实现对受评者的评价,是一种质性评价。具体来讲,在《历史人物性格分析》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每学习一个历史人物应当有相应的历史感悟;在课程的后阶段,每个学期末组织一次历史人物性格分析讨论会或组织以历史人物关键事件为中心的历史情景剧,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收集资料展开研究,最后在全年级以论坛的形式呈现。教师根据具体的任务来制定相应的评分规则,并对评分规则中的主要指标和不同的等级标准向学生做出说明,最后对学生在任务中的具体表现做出评价。

在评价的主体上,实行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相结合的多元参与方式。教师的评价过程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把握评价的侧重性和弹性,建立适应个性成长的评价尺度,给予学生正向反馈;学生自评则以学生的学习反思为主;同学互评则以学生的学习小组为单位,每位成员对其他成员在学习研究的过程中提出表扬和改进意见。

三、反思与追寻———何以能更好地“基于学生发展”

在体验校本课程开发的辛劳与喜悦的同时,随着课程实践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日益突出,这又为未来的历史校本课程研究打开了空间。根据已有的课程实践,在面临的各种问题中,最主要的问题是缺乏相应的历史校本课程评价标准,以及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机制。

课程评价区别于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和对教师的教学评价,是对课程开发和实施效果的评价。《历史人物性格分析》校本课程开发后,连续两学年受到了选课学生的热烈好评,选课人数越来越多,但这显然不能作为说明该校本课程成功的充分条件。一门校本课程开发是否成功,应当依据特定的课程评价标准,而不应当凭感觉论断。因此,在把促进学生发展作为出发点开发历史校本课程的同时,就应该以同样的出发点建立相应的课程评价标准,以作为课程开发的指南和判断课程开发与实施效果的依据。一个完整的课程评价标准至少包括课程目标评价、课程内容评价、课程的教学评价、课程开发过程评价等四个方面,并以此展开设定评价细则。基于学生发展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应将促进学生发展的观念体现在课程评价的四个方面,以及更为细致的课程评价细则中,从而有利于教师的课程反思,“在建构主义的视角看来,课程评价的最终目的在于确定个体思考和理解的内容和方式”。[5]

上一篇:教育观察法下一篇:突破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