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管理的现状

2024-05-15

农药管理的现状(精选九篇)

农药管理的现状 篇1

1 农药市场现状

1.1 农药经营单位混杂

阳谷县经营农药的单位主要有农资系统的农药连锁店、厂家直销经营和个体经营户, 其中批发商40多家, 常年零售店近300余家, 其余均是季节经营户, 如农村五金百货、副食店, 还有村内极少部分农户家内经营。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季节性经营较强, 多集中在农药销售旺季[2]。

1.2 农药经营人员素质较低

在阳谷县农药经营人员中, 真正具备经营农药经营条件的人员不足40%。尤其是一些村级农药经营人员缺乏必需的农业和农药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不可能向农民传授科学的农药使用技术, 易误导广大农民用药, 致使农民大剂量、重复使用农药, 不仅费工、费药, 还造成农田环境污染。

1.3 农药标签问题尚未得到彻底改观

2008年1月1日农业部颁布的《农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实施以来, 阳谷县由于加大了农药标签专项治理力度, 经过执法部门多次宣传、整治, 标签合格率明显提高。2009年抽检农药标签100个, 符合标签登记规范的82个, 不规范的18个, 标签合格率达82%。但市场上五花八门的商品名还是屡禁不止, 有的在标签上既标商品名称, 又标通用名, 商品名大而醒目, 而通用名过小甚至没有, 造成目前农药品种繁多, 农民无法分辨其药效差别的现象。

1.4 国家禁用农药仍有市场

农业部发布了199号、322号甲胺磷、久效磷等5种高毒农药的生产、经营、使用权限。阳谷县通过3年的市场宣传和治理, 目前仍有部分农民科学安全用药意识较差, 个别农药经销户受利益的驱使, 不按照国家规定, 在生产中乱用药, 对农产品质量和人畜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1.5 农药登记证管理不规范

一是无登记证。在登记公告中查找不到该农药产品的登记证号, 厂家无法提供相应的登记证明;还有的使用肥料证, 但在说明书上均表明了该产品具有农药作用, 实际上以肥代药[3]。二是假冒、伪造登记证号。现在有些小生产厂家冒用其他厂家取得的登记证号或该厂其他产品的登记证号;还有的编造或伪造根本不存在的登记证号。三是一证多用。多数是同一个生产厂家的几种不同商品名的农药使用同一登记证号, 这一类问题占市场的比例较大。

1.6 擅自扩大农药的使用范围

主要是扩大适用农作物和防治对象, 名为“立净”的农药产品, 其标签上标注的适用农作物有棉花、玉米、小麦、花生、水稻等作物, 防治对象有麦蚜、麦叶蜂、棉铃虫、玉米螟、钻心虫、青虫、黏虫、甜菜夜蛾等十几种, 从《中国农药信息网》查询, 该农药所登记的适用农作物只为棉花, 而防治对象只为棉铃虫, 这种现象在复配制剂上存在较多[4]。

2 存在的问题

2.1 农药相关的法规宣传力度不够, 辐射有限

尽管农药管理部门利用电视、明白纸、赶大集对《农药管理条例》及相关法规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 但仍留有盲区,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民守法意识的提高, 特别是周边乡镇村庄经营违法行为仍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2.2 农药企业对利益的片面追求

在利益的驱动下, 有些企业随意乱混、乱配、生产假冒伪劣农药, 加之农药经营的渠道混乱, 进货随意性较大, 农药经营单位直接或间接成为制假销售的“帮凶”, 给假冒伪劣农药进入市场留下可乘之机。

2.3 农药虚假违法广告问题严重

一些农药生产厂家为迎合农民追求使用效果的心理, 利用电视台、农药海报、条幅、墙体门头广告, 甚至不惜采取修改农药标签等方式, 大做农药虚假广告, 夸大其农药产品的药效和使用范围, 欺骗、迷惑、误导农民[5]。

3 农药市场发展对策

3.1 加强岗前培训, 提高经营人员的素质

从事农药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通过农药知识、植保知识和法律知识培训, 经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证后方能上岗[6]。

3.2 搞好宣传培训工作, 培养新型农民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车、赶大集、印发宣传资料、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 大力宣传有关农药的法律法规、农药安全使用知识、病虫防治技术, 使广大农民群众都能够正确选择和科学使用农药。

3.3 加强农药质量的检测能力

政府应增加农业执法方面的投入, 加强农药质量检测体系的建设, 健全县级农药质量检测体系, 加强区域性农药质量检测中心的建设, 使之能够适应农村农药市场的需要, 能及时、准确地检测出假冒、劣质农药[7]。

3.4 对农药产品实行登记备案制度

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 凡是进入本辖区销售的农药产品, 经销商一律提前带着产品和相关证件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三证”齐全、标签合格的产品, 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发给“农药登记备案证”后方允许进入阳谷县市场销售。同时, 要求所有农药经销户, 进货时必须向供货方索要备案复印件, 没有备案证复印件进货的, 以涉嫌经营不合格农药为依据对所进的农药进行扣押, 这一措施能够有效地把标签不合格和“三证”不全的农药产品拒之门外, 严把进货渠道关系。

参考文献

[1]张文进, 徐寿尧, 曹志高, 等.加强农药市场管理保障农业生产安全[J].江苏农村经济:品牌农资, 2010 (10) :28-29.

[2]韩永奇.2010年我国农药市场趋势分析[J].中国农药, 2010 (1) :3-11.

[3]温显良.农药市场存在的违法经营行为及其监管对策[J].云南农业, 2010 (8) :58.

[4]董秀霞, 姚建国.茌平县农药市场现状及管理对策[J].农药科学与管理, 2010 (8) :17-18.

[5]星良孝.农药开发最前线[J].生物产业技术, 2010 (4) :22-26.

[6]汪洪.浅析皖北农药市场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 2010, 16 (14) :138-139.

韭菜农药残留现状及防控技术 篇2

关键词:韭菜;农药残留;防治

中图分类号:X592文献标识号:B文章编号:1001—4942(2011)10—0082—03

近年来,由于连茬栽培及大棚生态环境,使韭菜的病虫害逐年加重,随着气温回升韭菜病虫害进入高发期。在盲目追求产量和质量的同时,菜农加大了用药浓度和用药频率,蔬菜农药残留超标情况开始增多,消费者因食用残留农药的韭菜引发食物中毒事件频频发生,韭菜和以韭菜为原料的制品中农药残留超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韭菜中农药残留现状

1.1违规使用高毒农药

国家虽明文规定严禁在蔬菜生产上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但菜农为了追求产量,经常采用灌根的方法将甲胺磷、甲拌磷、甲基对硫磷等剧毒、高毒农药用于韭菜的韭蛆防治。高毒、高残留农药屡禁不止,造成韭菜中农药残留超标,中毒事件频频发生,分析其原因,一是甲胺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不但可以有效杀灭害虫,还能促进根系发育,使韭菜颜色绿、叶子肥厚,外观“漂亮”,二是与其他杀虫剂相比价格低廉,所以大多数菜农在防治韭蛆时,仍然乐意使用甲拌磷、水胺硫磷等这些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者对危及生命安全问题却置之度外。

1.2农药使用不当

不少菜农认为增加用药量就能提高防效,因此不按农药说明书要求随意加大施药量和用药次数。个别农户在盲目追求产量和质量的同时大量使用农药,不管韭菜的害虫多少,均灌根防治,无形中增大了农药的使用量。姜瑞德等(2009)调查了青岛市郊8个蔬菜生产基地的使用情况,64.90%的农民表示药液浓度只能高不能低,有12.14%的农民一般比说明书推荐剂量增加1倍,只有22.96%的农民根据说明书确定药液浓度。大多数菜农文化素质不高,对农药安全、合理使用以及农药性质缺乏了解,在农药使用过程中片面追求防治效果,一味地加大用药量和施药次数,不仅造成浪费,提高了害虫的抗药性,还造成韭菜农药残留严重超标。

1.3不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

一些菜农由于用药知识缺乏,在农药使用后未达到安全间隔期,就采收上市销售。即使使用的不是违禁农药,如果没有达到安全间隔期就上市,同样会导致农药残留超标。韭菜生产上准许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如毒死蜱、辛硫磷、阿维菌素等,为降低农药残留,韭菜施药后15d才能采收上市。安全间隔期的长短与农药种类、剂型、施药浓度等因素有关,因成分不同,其分解、代谢的速度也不同。由于韭菜属于连续性采收的农作物,生长周期比较短,如不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规定采割上市,必然导致农药残留超标。

2无公害韭菜病虫害综合防治

2.1化学防治

目前应用最多的仍是化学防治。无公害韭菜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和具有“三致”作用的农药,要求使用的农药在韭菜体内和环境中易分解、低残留。施用化学农药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执行高毒、高残留农药的禁用规定,提倡使用无公害农产品的限用农药,使用中、低毒农药也要严格控制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严格控制农药的使用浓度、使用量和使用次数。使用农药混剂时,使用次数和安全间隔期应以其中一种单剂使用次数最小和安全间隔期最大的为宜。韭菜田病、虫、草害较多,韭菜的害虫主要有韭蛆、斑潜蝇、蓟马;病害主要是灰霉病、疫病。为确保韭菜的品质和食用安全,可在韭菜发病初期及时喷药,如病虫害严重,可每隔10~15 d喷一次,连喷2—3次。

2.2农业防治

2.2.1轮作倒茬轮作是防治韭蛆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连作对农产品品质的影响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连作已经成为限制韭菜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要制约因素。徐伟慧等(2010)研究表明,随着连作年限增加,不同刀次的韭菜Vc含量、粗纤维含量、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下降,导致韭菜品质下降。实行轮作换茬,避免长期连年种植,韭菜3-4年应与非百合科作物蔬菜轮作倒茬,可有效减轻韭蛆和其它病虫害的发生。

2.2.2加强田间管理韭菜收割后,应立即清洁田园,残留的病叶、老叶要集中掩埋或焚烧,防止病菌蔓延。宋友玉等(2009)研究了春季大棚和陆地韭菜萌发前,搂净死叶和杂草,进行行间深锄松土,用工具剔开簇心土晒根、晒土7—10 d,可将幼虫晒死。

2.2.3合理施肥

韭菜是喜肥作物,但是若大量施用化肥会引起偏氮徒长,从而降低抗病性。避免过多使用生理酸性肥料,引起土壤酸化,导致韭菜干尖。在韭菜生产过程中,以施有机肥和生物肥为主,尽量减少化肥的施用,有机肥和生物肥必须腐熟后才能使用。未腐熟的农家肥和韭菜残叶是多种害虫的主要越冬场所,尽量不施禽畜粪和未腐熟的有机肥,多施草木灰等肥料。增施腐熟的有机肥及磷钾肥,应根据土壤肥力、植株长势和天气等情况而定。定期喷施植宝素、喷施宝或增产菌,促进植株早生快发,可缩短割韭周期,减轻病虫危害。

2.2.4合理灌溉

韭菜田浇水要适时适量,保持土壤水分相对稳定,冬季应少浇水,防止湿度过大。露地栽培的韭菜,要避免大水漫灌和田间积水,做好雨季的排涝,防止地面低洼积水。对韭蛆发生严重的田块,露地韭菜在春、秋两季韭蛆发生时连续浇水淹没根系2—3 d,拱棚韭菜在冬季土壤结冻前、春季化冻后进行冬灌和春灌,可有效消灭部分韭蛆幼虫。灌水时结合用药,效果更佳。

2.3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利用机械方法达到杀死害虫的目的,可采用杀虫灯、黄板和诱芯诱杀。杀虫灯效力高,杀虫谱广,大幅度减少农药用量,降低防治成本减轻环境污染。利用黄板诱杀韭蛆成虫,每666.7m2设置黄板25块,略高出韭菜高度即可。糖酒液诱杀按糖、醋、酒、水和90%敌百虫晶体3:3:1:10:0.6比例配成溶液,诱杀种蝇类害虫。在韭菜上设置防虫网,可以有效隔离韭蛆成虫、斑潜蝇、葱须鳞蛾进入,最大限度地防止害虫危害。

2.4生物防治

生物农药由于无毒、不污染环境以及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对延缓病虫害的抗药性,降低韭菜中农药残留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使用植物源及微生物源类杀虫剂,如苦参碱、云菊5%天然除虫菊素和草木灰,可较好防治韭蛆成虫。在韭蛆发生期,可以用植物杀虫剂1%苦参碱醇2 000倍液或Bt乳油250倍液灌根,可有效控制害虫的发生。目前物理和生物防治措施还不能完全代替化学农药的作用,应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措施和生物技术,科学、有效地使用化学农药,不用或大量减少农药用量,有效地降低韭菜产品中农药残留物的含量,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3对策

3.1加强菜农技术培训

广大农民是农药的直接使用者,通过加强规范用药培训和科学知识的普及,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知识,引导他们正确合理的使用农药。施药前进行病虫调查,根据病虫害发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在最佳防治时期按农药推荐用量用药,不能随意增大农药的使用浓度和使用次数,提高农民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技术水平和自觉性,从根本上提高防治水平,降低韭菜中农药残留的污染。

3.2加大监管力度

完善农药管理体系是解决农药残留问题的保证。进一步加大农药监管力度,农药经营备案制度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制度,相关部门要加强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强对农药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管理,高度重视农药残留治理工作。建立健全无公害韭菜生产基地建设,加强对本地韭菜生产基地监督检查,同时加强上市韭菜的质量检测,严禁抽检不合格韭菜上市销售,切实抓好韭菜的残留监管工作。

3.3提高消费者对“放心菜”的认识

农药管理的现状 篇3

1 安塞县农药使用管理现状

1.1 农药用量开始下降,结构逐渐优化

安塞是一个典型的农药销地,既没有农药专业研发机构,也没有农药生产企业,生产中所需农药全部依靠外调。2010年全市农药使用量68 t,2011年增长到了75 t,2012年达到“十二五”极值,为96 t。随着“绿色植保”综合措施的逐步使用和科学用药技术的推广普及,从2013年起,全市农药使用量连续3年下降,2013年89 t,2014年81 t,2015年下降到74 t。农药分类中,杀菌剂约占60%,杀虫剂占30%,除草剂占10%。在农药年使用量下降的同时,农药构成也出现优化趋势,化学农药比例明显降低,目前,全县农药年使用量中,化学农药占90%,较3年前下降了近5个百分点,矿物源、生物源农药占10%,增长了5%。

1.2 农药经营初具规模,流通渠道顺畅

农药经营以个体经营为主,实行资格管理和定点经营。全县已有农药经营企业(门店)17个,各乡镇均有分布。大型农资市场主要集中在县城,辐射带动周边乡镇。

1.3 农药监管持续加强,市场逐步规范

坚持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市场监管为重点,大力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农药监督抽查、农药市场交叉检查、高毒农药专项督查等活动,严厉查处制售假劣农药违法行为,农药市场经营秩序持续好转,从源头上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针对全县农药经营门店存在的数量多、分布不均衡、经营规模小等问题,对进入安塞县农资市场的所有农资产品实行了“两种制度管理”:一是市场准入准出制度。由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对农药产品审核备案,实行进货告知和销售告知制度,规范农资经营单位进货渠道,督促其建立进销货台账,指导农民科学用药,确保农药流向可追踪。二是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制度。2011年,安塞县在全市率先推行了限用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实名销售制度,2012年全市实行了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管理,强化高毒农药监管,认定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单位2个,加大对定点经营单位的日常监管力度,重点检查“五项管理”制度(购进备案制、经营专柜制、销售台账制、购买实名制、公开承诺制)落实情况,是否设立高毒农药销售专柜,是否封闭存放、明示标志、有无专人管理,是否建立销售台账,是否实名登记购买等内容。对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单位不按照“五项制度”要求销售高毒农药的,立即取消其高毒农药定点单位资格。同时,加强对非定点经营单位的巡查,一旦发现有销售高毒农药的违法行为,从重从严进行查处。同时,按照农业违法案件信息公开要求,加大农资案件的曝光力度,起到教育、警示和震慑作用。近5年来,全县累计出动执法人员863人次,整治重点区域65个次,查处农药违法行为16起(立案6起,货值金额为3.1×104元),挽回经济损失13.8×104元。

2 农药使用管理中存在主要问题及对策

尽管安塞县农药使用和管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从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对农药使用和管理的要求来看,农药使用和管理工作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一是目前市场上的农药存在生产企业标签不规范。农药管理部门对农药企业管理部门加强管理,并对标签不规范的农药品种严禁生产和销售,从源头上把握质量关;二是农药市场管理监督力度不够,农药经营个体多数未经过专业培训,缺乏农药及病虫方面知识,引起乱经营现象,使农药市场无序,假冒产品乘虚而入。农药行政主管部门加大对农药市场监管力度,取缔非法经营,将经营者培训纳入常态化;三是由于农民长期形成不观察病虫发生情况定期打放心药的习惯,使植保新技术普及推广步伐缓慢。各级农药管理部门在加大技术研发的基础上,多在安塞市、安塞县建立新技术示范点,提供培训机会,政府部门扩大宣传范围,提高广大农民对病虫防治新技术的认识程度;四是矿物源、生物源农药成本相对较高,普及推广难度大。农药生产部门加大矿物源、生物源农药开发力度,降低生产成本;五是适宜安塞县旱塬苹果栽培模式、大棚蔬菜的器械十分缺乏。农药喷药器械加大对果园、大棚蔬菜施药器械研发力度,增加农药的利用率,降低农药残留,提高农产品质量。

摘要:安塞县没有农药研发机构和生产企业,是典型的农药销地。通过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和农药监督抽查,农药市场经营持续好转。从2013年起农药使用量连续3年下降。文章概述了向农民推广宣传农药技术,整顿规范农药市场的做法、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强化管理措施。

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及管理 篇4

关键词:包装废弃物;农药;污染;法规;宣传

中图分类号:X71;S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11-0080-02

农药包装废弃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主要包括用塑料、玻璃、铝箔、纸板等材料制作的瓶、桶、罐、袋等农药包装物。由于经销渠道、回收体系不完善等原因,大量的农药包装废弃物被丢弃在河边、田间地头,严重威胁农村环境、水体生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当前,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管理总体状况堪忧,亟需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管理工作。

1 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现状

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是一种促进农业生产的有效资源,农药包装废弃物必然大量存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药使用范围的扩大及使用时间的延长,农药包装废弃物成为不可忽视的农业生态污染源。

我国是农业大国,又是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农药原药的消费量为50万t左右,按1 t原药产生2 t制剂、均100 g农药需一个农药包装物计算,每年所需的农药包装物高达100亿个(件)。其中仅有部分农药包装废弃物被回收处理,每年被农民随意丢弃的农药包装废弃物超过30亿个(件)。

由农药包装废弃物导致的农药二次污染不亚于农药使用过程中的直接污染,加之农药包装容器绝大部分为不可降解材料,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严重,给食品安全乃至公共安全带来隐患。

各地区政府对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十分重视,部分地区对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政策、明确相关责任主体、完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进行了有益探索。2005年,在政府财政的支持下,上海最早开始尝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近年来,类似的探索实践相继在浙江、湖北、北京等地展开,并出台相关治理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农药包装废弃物随意丢弃现象。但因包装废弃物较多,部分方案有局限性或缺少操作细则,加之农药使用主体分散且环保意识薄弱,绝大部分农药包装物仍被随意丢弃。

通过对多地的相关探索实践进行调研后发现,政府对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的支持,是这项工作得以顺利展开并获得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2 农药包装废弃物相关法规建设情况

目前,世界普遍重视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巴西等国立法强制执行,美国等实行行业倡导执行,比利时等实行行业倡导与国家监管并行。

随着人们对国家生态安全的日益关注及生态农业的发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被提到重要议程。近年来,我国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管理逐步得到重视。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农药使用环境安全技术导则》(HJ556-2010,2011年1月1日起实施)提出,完好无损的包装物可由销售部门或生产厂家统一回收。2011年环境保护部再次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环发〔2011〕29号),进一步强调对农药包装废弃物管理的要求。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国办发〔2013〕7号),将“建立农药包装容器等废弃物回收制度”列为土壤污染防治的主要任务之一。2016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提倡农业清洁生产,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模式。近年来,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管理工作日益走上法制化轨道。

3 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管理建议

用后即扔是农民对待农药包装物的普遍做法,特别是近年来部分厂商推出小包装农药产品,加剧了农药废弃物回收难度,亟需加强环保理念宣传,提高农民群众环保意识。

3.1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

农民普遍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导致农药包装废弃物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不但影响生态环境,还威胁农民的身体健康。因此,亟需加强环保理念宣传,提高农民群众环保意识。

坚持从农村、农民的实际出发,创新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形式,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广泛宣传和普及环境保护知识,让农民认识到随便丢弃农药废弃物的危害,以及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唤起农民的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全民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形成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整体氛围,使农药废弃包装物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3.2 建立有效回收机制

尽快出台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政策,明确相关责任主体,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切实解决威胁农村环境安全、水体生态安全和农民健康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问题。

在我国已颁布的农药管理法规中,在农药安全使用方面虽然有涉及农药包装废弃物管理的内容,但都比较笼统,没有制定具体的管理措施,可操作性不强。为此,应尽快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制度,从制度上解决农药包装废弃物问题,使农药包装废弃物处理做到有章可循,切实把农药废弃物的管理纳入法制轨道。

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常态化执法机制,定期开展执法督查,不断提高执法规范化水平;建立目标责任制,创新激励约束机制,把保护目标、任务和要求层层分解,落到实处;研究市场化、社会化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管理机制,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财政支持、农药生产企业和销售商配合、农户积极参与的农药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

3.3 开发监测网络和监管平台

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监测网络和监管平台,及时获取监测数据,提高管理决策科学化水平。各地區应建立本行政区监管体系,实施分层级监管,及时接收和反馈信息,核查和处理违法行为。

nlc202309080848

3.4 鼓励科技创新研究

首先,加大科研力度,鼓励科研人员攻关,研发新型降解农药包装物和低毒、无毒、低残留、无残留的新型高效农药,从源头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其次,研发符合我国国情实际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处理技术,避免在处理农药废弃物的过程中产生再次污染,促使农药包装廢弃物变废为宝,早日形成可利用的良性循环体系。

参考文献

[1] 焦少俊,单正军,蔡道基,等.警惕“农田上的垃圾”——农药包装废弃物污染防治管理建议[J].环境保护,2012(18):42-44.

[2] 李志涛,王夏晖,陆军,等.国内外对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的主要做法与经验[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5(2):89-92.

[3] 王子君,刘静,王永强.农民参与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模式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6(1):20-22.

[4] 魏珣,金书秦.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上海经验和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14(59):70-72.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recycle and management status of pesticide package waste, summarized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effect. According to the rural actual situation it also put forward the feasible suggestions to strength pesticide package waste management from the aspects of user, government and supervision department etc. It provided reference for reduci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aused by pesticide package waste.

Key words: package waste; pesticide; pollution; laws and regulations; publicity

中国有机氯农药的监测现状 篇5

20世纪80年代,我国曾大量生产并使用过OCPs,近年来我国在OCPs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大成果,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各环境介质中POPs污染以OCPs为主,因此总结OCPs监测进展对全面认识POPs污染现状和制定合理的治理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简要介绍OCPs在我国的生产使用概况和在各环境介质中的监测进展。

1 OCPs生产使用概况

20世纪初,OCPs作为一类广谱高效的杀虫剂曾在世界范围内大量使用,然而由于OCPs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积累性、半挥发性和致毒性等特性,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较大潜在威胁,因此20世纪70年代初OCPs在全球范围内陆续被禁用。我国于1983年停止生产并于1986年在农业上全面禁用OCPs[1,2,3,4]。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曾大量生产使用了OCPs,累计生产概况见表2[5,6,7]。

由表2可见:20世纪60~80年代,我国生产和使用的6种主要OCPs为滴滴涕、六氯苯、毒杀芬、氯丹、六六六和七氯;没有正式投入生产的有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和灭蚁灵等4种污染物;现在仍少量生产的有氯丹、六氯苯和滴滴涕。其中,累计产量最多的OCPs为六六六,已达4.6×103 kt,远远超出其他OCPs的产量;其次是滴滴涕,产量为4.6×102 kt;六氯苯和七氯的产量分别为3.0×102 kt和1.7×102 kt;毒杀芬和氯丹的产量分别为2.0×102 kt和0.9×102 kt;研究表明,OCPs在全球范围内禁用30年后仍普遍存在于环境中[8,9,10]。

六六六和滴滴涕的产量远高于其他OCPs,且涉及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文献占总OCPs文献的50%以上,所以本文以六六六和滴滴涕监测数据为代表来表述我国不同环境介质中的OCPs残留水平。

2 大气中OCPs的监测

在大气中,OCPs以气态形式吸附在悬浮颗粒物上扩散和迁移,导致全球性污染[10]。近10年来,关于我国大气中OCPs的监测报道不断增多。我国部分地区六六六和滴滴涕的监测数据见表3[11,12,13,14,15,16,17,18]。由表3可见:我国大气监测研究主要涉及北京、广州、天津等经济较发达城市;西部和欠发达地区的OCPs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只有珠穆朗玛峰、呼和浩特等的相关零星报道。从监测数据来看,沈阳、广州等城市无论是六六六还是滴滴涕都具有较高的污染水平,而在北京等地污染浓度较低;在从未使用过农药的地区如我国珠穆朗玛峰大气中检测出了OCPs,虽然含量明显小于我国其他地区大气中OCPs含量水平,但是证实了OCPs通过大气传输可到达离农药使用地区较远的偏远地区,造成全球性污染,对全球生态和人类健康存在潜在危害。与国外发达城市相比,我国在OCPs环境污染特性的研究方面起步较晚。研究表明,2002年美国德克萨斯州大气中六六六和滴滴涕的质量浓度分别是1 pg/m3和4 pg/m3,相比较我国大气中六六六和滴滴涕含量要高出很多,污染相对严重,其主要原因是我国曾大量生产使用过OCPs,并且后期管理技术欠缺[19]。

注:ND为未检出

3 水体和沉积物中OCPs的监测

水体和沉积物是OCPs聚集的主要场所之一,由于OCPs具有环境持久的特点,因此研究水体和沉积物中的OCPs含量显得尤为重要。到目前为止,我国七大水系和沉积物中均有OCPs被检出的报道,表明七大水系及沉积物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OCPs污染。我国主要表层水体中六六六和滴滴涕含量见表4[20,21,22,23,24,25]。由表4可见:我国七大水系水体中,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污染较严重的是海河干流,辽河的六六六污染水平也较突出;其余河流基本相近。然而,我国七大水系的OCPs监测缺少较长时间段的连续监测数据,也极少涉及全流域全方位的监测数据,这对判断我国七大水系OCPs污染的全面状况和年际变化以及未来趋势带来一定难度。

沉积物是水系OCPs暂时的大仓库,也是水体中OCPs的一个重要污染源。我国主要水体沉积物中六六六和滴滴涕含量见表5[26,27,28,29,30,31]。由表5可见,长江南京段、长江口、海河干流、黄河孟津湿地和珠江三角洲水体沉积物中六六六和滴滴涕污染较为突出。然而,对于水体污染物储藏库的沉积物,我国开展的研究也不全面,在空间和时间上不成系统,因此仍需要开展更深入、全面的研究。

4 土壤中OCPs的监测

土壤是污染物的载体也是污染物的自然净化场所,由于OCPs的环境特性使其在土壤中长期残留而不降解,这对于我国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存在潜在的危害。我国表层土壤中六六六和滴滴涕含量见表6[32,33,34,35,36,37,38,39,40,41,42,43]。由表6可见,我国土壤的OCPs污染远远超出大气和水体;我国一些城市土壤中OCPs污染较严重,如呼和浩特、宁波、广州、成都等城市。我国曾因农业需求大量使用OCPs长达30年之久,这是造成我国土壤中OCPs大量累积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斯德哥尔摩》公约的履行和实施,我国应加强对OCPs生产和使用的管理,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44]。

5 生物体中OCPs的监测

OCPs具有较强的疏水亲脂的特点,一旦进入生物体内便会蓄积、浓缩,最终对生物体产生毒害作用。近年来,我国生物体内OCPs的监测研究取得一定进展。我国生物体内六六六和滴滴涕含量见表7[45,46,47,48,49,50,51]。由表7可见,我国水生生物体内普遍残留较高浓度的OCPs,有些生物体内污染达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如珠江中鱼、虾、蟹、贝体内的六六六含量最高达到了3 925.87 ng/g,滴滴涕含量

最高达到了42 490.78 ng/g。

6 结语与展望

总体而言,我国开展了大量的OCPs监测研究。从监测数据来看,我国大气、水体、沉积物、土壤等多种介质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污染。其中,土壤中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污染水平远高于其他环境介质。另外,六六六和滴滴涕在我国水生生物体内也有较高水平的富集和积累。

我国的OCPs监测研究与国外的相关研究相比较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包括4点:

a)我国OCPs监测研究在深度、广度和系统性上都有待进一步加强。

b)我国OCPs监测数据大多只涉及了污染物含量水平方面,而在环境行为、毒理、风险以及迁移输送行为、模拟模型等方面较欠缺,应加强这些方面的相关研究。

c)我国OCPs监测涉及的领域和区域基本为经济较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监测数据相对较少,应加强和鼓励这些地区的监测和研究,为这些地区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d)OCPs污染涉及全球,因而我国应加强与国外的合作,更好地了解OCPs在全球范围内的环境分布情况,采取更好的防治措施。

摘要:归纳了有机氯农药在我国的生产和使用概况,总结了我国大气、水体和沉积物、土壤以及生物体等环境介质中的有机氯农药监测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有机氯农药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建议。

当前忠县农药使用的现状与发展建议 篇6

关键词:农田农业,农药使用,发展建议

狭义的农药是指人类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用于预防或是消灭可能危害农业的病虫害, 保证农作物的健康顺利成长的化学药剂。在我国, 农药有着较长的使用历史, 从对环境破坏较大的DDT、666等逐渐过渡到现在广泛使用的有机农药, 我国农药生产发展速度极快, 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但是, 我国的农药生产总体技术水平较低, 多依赖于对他国产品的模仿, 极易对环境造成破坏, 带来一定程度的污染。本研究结合当前本地区高残留农药、农药使用率低等问题提出相应发展建议。

1 当前本地区农药使用的现状

1.1 高残留农药普遍存在

残留农药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防止病虫害而使用的农药直接或间接的残留在农作物、水源、土壤中的现象。残留农药极有可能含有硫、铜、铅等无机物, 如果被人体摄入, 则会造成不可逆损伤。虽然我国有关部门已经多次削减限制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 但现阶段在我国部分地区, 尤其是偏远贫困地区, 高残留农药依然普遍存在, 对当地区域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重大威胁。

1.2 农药的不当使用对人体、农作物和环境造成极大影响

农药使用不当造成的危害主要分为2大类: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对周边环境的危害。现阶段, 我国常用的人工合成化学农药多达500种以上, 在农药使用中造成的环境污染和人体损伤难以计算。除了个体接触、误食被污染的农产品外, 农药大量残留于环境中很可能以食物链的形式最终入侵人体, 极有可能导致人体出现轻微中毒、癌症和致残致畸等, 危害极大。

1.3 农药使用效率低

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存在农药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 能够被有效利用的农药可能只占使用总量的1/3左右。究其原因, 是没有规范的用量, 使用者在操作中存在药量过大的问题, 很多农药的用药量取决于农民的个人习惯, 导致2/3的农药被浪费, 残留于土壤空气中;过度的使用农药造成抗药性, 使得农药的剂量被迫加大, 到最后什么药都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障碍。

1.4 新型农药开发速度缓慢

受到技术水平低下和专业人才缺失的困扰, 我国新型农药的开发速度过于缓慢, 农药的生产和使用还集中于传统种类和对国外产品的模仿。农药企业的研发意识薄弱, 对科研人才和研发资金的投入都不足够, 而受到知识水平的限制, 多数农民无法意识到选择新型农药的重要性。

2 当前我地农药使用发展的相关建议

2.1 禁止使用高残留农药

针对高残留农药的使用, 国家有关部门应当统一进行禁止, 通过相应的政策规范指导过大农药企业和农民合理选择农药。还要加大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和地方基层的宣传力度, 通过对农药企业的监管和对农民的宣传教育从源头杜绝高残留农药的使用。

2.2 规范农药使用范围、种类

应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引导作用, 规范农药使用的范围和种类, 组织专业人士对我国现阶段的农药使用状况进行合理分析总结, 制定统一的农药生产标准, 规范农药生产企业资质, 加大核查力度, 使农药生产、使用做到有章可循。

2.3 加强农技人员培训, 销售人员必须凭资格上岗

要重视先进专业知识对农药生产和使用的影响, 鼓励农业技术人员参加相关学习, 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 加深对农药的认识。销售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针对我国部分农民文化水平不高, 鉴别能力不强的特点, 销售人员应提供有效的咨询和指导, 只有销售人员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 才能帮助农药的使用者做出最佳决定, 防止农药的过量及错误使用。

2.4 加大新型农药开发力度

国家应加大科研投资力度, 组织开发新型农药, 针对传统农药的一系列问题, 为了我国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身体健康, 新型农药的开发迫在眉睫。政府可以通过加大扶植力度, 使用政策倾斜、资金支持、人才引进等方法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加大高新技术研发, 减少食品农药污染方面研究抗病虫害的农作物, 减少农药用量;寻找无公害农药。

3 结语

作为传统农业大国, 农药的生产和使用对本国农药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但是, 农药的生产和使用不应以环境为代价, 相关企业必须加大技术研发力度,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解决农药与环境间的矛盾。还要正视当前农药使用生产时存在的问题, 积极引入国外先进技术, 力求在保障人类生存环境的同时创造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农药废弃包装物的处理现状及建议 篇7

1 当前农药废弃包装物的处理现状

周口市地处黄河平原,是我国的优质粮主产区,现有耕地78万hm2,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66.07万公顷次,病虫害防治面积逾864万公顷次。据此笔者统计,周口市年农药的使用折纯量在64 800 t,农药废弃包装物材料在648 t左右,约14.2亿个。

农药包装物主要是塑料瓶、塑料袋、玻璃瓶、铝箔袋、纸袋等。据调查,农药废弃包装物中塑料制品所占比例最多,为80%,其次是玻璃制品,所占比例为12%,铝箔袋所占比例为7%,所占比例最少是纸袋、金属瓶,均约为1%。农药使用者对于农药废弃包装物的处理方式大多数是随手扔到田间地头,这一比例为98%,扔于附近垃圾堆的只有2%。

农药废弃包装物中除了纸袋外,其他都难降解,尤其是含高分子树脂塑料包装袋,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更不易降解,可在土壤中残留数百年,造成严重的化学污染,也会极大地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此外,废弃的农药包装物上的残留农药在夏季容易自然挥发或经雨水冲刷渗入地下,造成空气、水质和土壤污染。

2 农药废弃包装物处理不当的原因

多年来,农药废弃包装物的处理工作在周口市一直未开展,就全国来说,也仅在个别城市刚起步,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我国对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处理没有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据调查,对于农药废弃包装物处理的相关规定主要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农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中。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农药生产销售单位、使用者承担农药包装废弃物污染防治责任,国家鼓励扶持社会企业从事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废弃物处理工作,对包装物进行充分回收和合理利用。这些规定笼统,约束力不强,可操作性差,很难开展,此为主要原因。二是群众的环保意识淡薄。三是各级政府对此重视不足,缺少正确引导。

3 建议

建议尽快建立完善的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制度,由农业部门具体负责领导执行,财政加以补贴,农药生产、经销者(植保专业服务站)负责收集。

3.1 制定法律,使农药废弃包装物处理有法可依

制定符合我国国情并行之有效的农药废弃包装物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首先是由国家出台专门的农药废弃包装物的法律法规,明确监督责任单位为农业主管部门,明确参与回收的责任人应为农药生产、经营者(植保专业服务站)和使用者。其次是地方政府结合各地情况,出台相应的实施办法(或细则),使农药生产、经销者、使用者及监管者都有章可循,切实把农药废弃包装物的处理纳入法制化轨道[1]。

农药使用者(农户)是直接责任者,负责对空包装物进行清洗、分类、暂存,向农药经销者(购农药单位)提交空包装物。

镇村级植保专业服务站在销售农药时,可根据销售额收取使用者50%的押金,同时建立农药销售台账;对农户交回的包装检查并登记造册(备农药主管部门检查),然后发回押金,结合销售台账对农户上交包装物数量进行核销;按规定的价格先行垫付农户提交农药废弃包装物的补贴资金,也可抵交部分购药货款。

县级植保专业服务站提交农药废弃包装物的补贴资金,于指定时间将农药废弃包装物交至县农业主管部门指定的农药废弃包装物处理公司(指定的农药生产企业),将登记簿(备份)上交至县农业主管部门[2]。

市县级农业主管部门负责对农药生产经销者和使用者的培训,提高他们对农药废弃物污染源的认识及处理的技术水平;大力支持、引导开展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争取多使用大包装农药产品,减少用药次数,减少农药废弃包装物的总量;监督农药废弃包装物的全程回收工作,处理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中产生的纠纷,同时对农药经销者和使用者的回收工作进行检查考核;根据县级植保专业服务站提供的登记簿核对县级植保专业服务站上交的农药废弃包装物数量,并移交给农药废弃包装物处理公司,将总数量汇总并按价格造册报至县级财政部门和市级、省级农业主管部门;按价对市县级植保专业服务站发放回收补贴资金[3]。

各省选定一个实力雄厚、管理规范、对农药包装废弃物处理已有一定基础的农药生产企业作为农药废弃包装物处理公司,由政府提供资金补贴,科研部门提供技术,帮助其建立和提高农药废弃包装物处理能力,负责对农药包装物进行分类处理。

3.2 强化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市县级农业主管部门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采用告示、横幅等形式,加强对农药包装物乱丢乱弃危害性和安全处理重要性的宣传,提高城乡居民对乱扔农药包装物危害性的认识,使其积极参与到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工作中来。同时向各级政府领导汇报,争取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营造出全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氛围[4]。

4 结语

农药废弃包装物的回收处置工作已经迫在眉睫,必须认真对待,从长远角度考虑,克服各种困难,强化政府主导,进而形成政策支持、部门推动、企业和农药经销者及农户积极响应参与的局面,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蓝天和净土。

参考文献

[1]严爱兰.农药废弃物的安全处理[J].杭州农业与科技,2011(5):39.

[2]张云县.废弃农药包装物的处理现状及回收销毁建议[J].少年发明与创造:中学版,2011(9):46-47.

[3]刘雪梅.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药包装物处理现状及解决方法[J].江苏农业科学,2010(2):368-369.

农药管理的现状 篇8

我国是农药生产大国, 农药生产企业近2000家, 2004年农药生产高达80万吨, 居世界第二位。全国农药生产企业年排放的废水量约为1.5亿吨, 主要包括农药合成生产排放水、产品精制洗涤水、车间和设备洗涤水等。其中已进行处理的只占总量的7%, 而处理达标的仅占已处理的1%。

农药生产废水的主要特点有: (1) 有机物的质量浓度高; (2) 污染物成分十分复杂; (3) 毒性大, 难生物降解; (4) 有恶臭及刺激性气味; (5) 水质、水量不稳定。农药废水是工业废水处理中很很难处理的一类废水。

2 农药废水高级氧化处理方法

农药废水处理通常采用的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化学法。由于有机农药废水中的COD的质量浓度高, 可生化性差, 无法直接利用传统的生物法工艺进行处理。高级氧化技术是目前可以有效解决废水不可生化性及毒性的新技术, 因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主要的高级氧化技术有臭氧类氧化、Fenton试剂氧化和光催化氧化等。

2.1 臭氧类氧化

臭氧 (O3) 是一种强氧化性气体, 可以将有毒、难生物降解有机物环状分子或长链分子的部分断裂, 从而使大分子物质变成小分子物质, 生成了易于生化降解的物质, 消除或减弱它们的毒性, 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因此, 臭氧氧化与生物处理工艺联用在处理有毒、难降解有机物时非常有效。曲久辉等将臭氧氧化与生物处理联用处理含4种农药的有机废水, 可将其中的阿特拉津、氨基吡啶、米吐尔和对草快分别去除96%、99%、98%和80%。

有关研究表明, 废水中的许多农药类有机污染物可与臭氧迅速反应, 包括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苯氧酸有机物、有机氮农药和酚类化合物。Reynold等人在有关论著中论述了30多种农药与臭氧的反应, 认为臭氧氧化农药的效果是:酚类农药>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阿杀辛和其他农药。

但是单独用O3处理有机物废水时, 存在O3的利用率偏低, 氧化能力不足及O3在水中溶解性差等缺陷。为此出现了许多改进措施, 主要有UV/O3、O3/H2O2、UV/O3/H2O2、草酸/Mn2+——臭氧等组合方式, 结果证明不仅提高了O3的利用率和处理效率, 而且氧化能力大大提高。Syvie通过试验证明表1 Ti O2催化臭氧化提高含酚农药废水可生化性O3/H2O2对农药久效磷具有很好去除效果, 20 min内去除率达95%以上。且该方法不需要UV使分子活化, 在浊度较高的水中仍然运行良好。许芝采用Ti O2催化臭氧氧化预处理含酚农药废水能有效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结果如表1所列。

2.2 Fenton试剂氧化

人们在100多年前就发明了Fenton试剂, 但真正用在高级氧化处理难降解有机物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Fenton试剂由H2O2和Fe2+组成, 其原理是Fe2+在酸性条件下催化H2O2产生羟基自由基 (OH·) , 如式1所示, 而OH·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 能够破坏大部分的难生物降解有机物分子结构。从而能应用于农药废水的处理。

目前人们对H2O2投加量、[Fe2+]/[H2O2]摩尔比、p H值、反应时间、Fenton试剂投加方式对COD和色度处理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考察了氧化前后农药废水的可生物降解性, 杨新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氧化反应各种影响因子的最佳操作条件, 经Feton试剂高级氧化之后, 两种废水的可生化性得到了显著提高。Fenton处理过程中, COD的去除效果与H2O2投加浓度的大小和H2O2/Fe2+比值大小及反应的p H和温度密切相关, 均有一最佳范围, 过高过低都会影响处理效果。在处理不同的农药废水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摸索。如今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Fenton氧化技术已由经典的Fenton试剂发展到Fenton试剂与混凝沉降、活性炭吸附、生化、光催化等方法联合作为工业高浓度、难降解、有毒有害废水的预处理和深度处理方法。

2.3 光催化氧化

光催化法是在常温常压下利用半导体材料 (主要是Ti O2) 作催化剂, 在太阳光或紫外光作用下产生OH·, OH·将污染物降解为H2O、CO2、PO43-等, 无二次污染, 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化学氧化和UV辐射的共同作用下, 系统的氧化能力和反应速率都远超过单独使用氧化剂或UV辐射所能达到的效果。

梁喜珍采用Ti O2为催化剂, 对乐果废水进行光催化降解, 系统探讨了Ti O2用量、乐果起始浓度、曝气量、p H值以及加入电子接受体Fe3+、H2O2对有机物降解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Ti O2用量0.4mg/L, 乐果初始浓度20mg/L, 曝气量23L/h, 此时乐果废水降解率80.5%。在较强的酸性及碱性介质中均有利于OH·的形成, 故有利于乐果废水降解。加入电子接受体Fe3+、H2O2均能提高乐果废水降解率, , Fe3+、H2O2的适宜浓度分别为0.010mmol/L、12mmol/L, 此时乐果降解率分别为87.8%和92.3%。利用光催化处理有机磷农药乐果废水是可行的, 具有广阔的发展应用前景。

近年来高效率的光催化剂、纳米粒子负载和金属掺杂、光电结合的催化方法以及太阳能技术的研究开发, 使纳米Ti O2光催化氧化应用于农药废水处理领域有着良好的前景。

3 农药废水处理发展趋势

农药废水的处理难度大、达标率低, 寻求成本低、处理效果好的方法一直是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高级氧化技术由于能够实现对大多数有机污染物的高效降解, 因而是极具发展前景的一种技术。但是和传统的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相比, 该技术的运行成本较高, 如何有效降低该技术的应用成本, 将是未来研究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4 结语

农药废水具有毒性大、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等特点, 处理难度较大, 而我国的环境质量状况又决定该类废水必须进行处理。所以, 开发高效低成本的高级氧化技术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也是广大环境保护工作者及农药开发与生产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可以断定, 高级氧化过程与传统工艺结合将是近年农药废水处理的一大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邱宇平, 陈金龙, 张全兴.农药生产废水处理方法资源化技术.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3, 4 (9) :63-67.

[2]许芝.金属催化臭氧化预处理含酚农药废水的研究.大连铁道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2, 23 (2) :94-96.

[3]张绍国.臭氧氧化在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应用.国外环境科学技术, 1997, 2:32-34.

[4]李金莲, 金永峰, 钱慧娟等.Fenton试剂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化工科技市场, 2006, 29 (6) :28-33.

[5]曲久辉.强化臭氧化在处理有机废水中的典型反应与应用.环境科学, 1997, 18 (3) :77-79.

[6]李金莲, 金永峰, 钱慧娟等.Fenton试剂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化工科技市场, 2006, 29 (6) :28-33.

[7]万俊峰, 李光明.Fenton试剂在污水处理上的发展与展望.江苏环境科技, 2005, 18 (3) :36-39.

[8]陈忠林, 朱洪平, 邹洪波等.Fenton试剂处理水中有机物的特性及其应用.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5, 22 (2) :204-207.

[9]杨新萍, 王世和.Fenton试剂处理有机农药废水的研究.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6, 7 (6) :60-64.

稻瘟病的防治现状及非农药防治途径 篇9

1 稻瘟病的防治现状

防治稻瘟病的主要措施是培育抗病品种和用农药防治。农药防治增加成本, 且防效有限, 又因长期使用使病原菌的抗药性日趋增加, 以致农药用量越来越大, 防效越来越差, 最终导致稻米中的农药残留严重超标, 危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同时造成了土壤环境污染, 破坏农田生态系统, 影响环境安全, 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培育抗病品种固然是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但由于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复杂性和高度变异, 一个抗病品种往往在推广若干年后, 就因为产生新的优势小种而丧失抗性, 特别是含有单个主效抗病基因的品种更是如此。由于目前对抗性基因的运作机制还不是很清楚, 要培育出具有广谱性和持久性的抗病品种还非常困难[1]。因此, 寻求新的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方法或途径, 有着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2 稻瘟病的非农药防治途径

稻瘟病在水稻全生育期均可发生, 按受害部位不同, 分别称之为苗瘟、叶瘟、节瘟、穗瘟、粒瘟。菌丝生长温度范围8~37℃, 最适温度26~28℃;孢子形成温度10~35℃, 相对湿度90%以上最适。孢子萌发需水存在, 并持续6~8 h。适宜温度才能形成附着孢子并产生侵入丝, 穿透稻株表皮, 在细胞间蔓延摄取养分。在阴雨连绵, 日照不足或时晴时雨, 或早晚有云雾, 或结露条件下, 病情扩张迅速[2,3]。

由此可见, 高温高湿、阴雨寡照、相对湿度高是稻瘟病发生流行的气候条件。虽然气候条件是不能改变的, 但通过栽培措施可以改变稻田气候条件。

2.1 加强田间管理, 创造不适于稻瘟病发病的条件

(1) 增加稻田透风透光条件, 以利降低稻株水滴、水膜结露量和时间、降低病菌侵染机会。减少甚至杜绝直播、撒播;扩行栽插, 一般在肥力土壤上适宜的行穴距为30 cm×15cm;在水稻全生育期内应清除稻田稻埂杂草。

(2) 加强水稻水层管理。既不大水漫灌, 又不使水稻处于缺水干旱中。浅水湿润灌溉既有利于节水, 促进水稻生长, 也有利于降低田间湿度, 降低稻瘟病发病条件, 尤其是抓好水稻高峰苗期的搁田晒田, 以提高水稻生理抗性[4]。后期干湿交替, 促进稻叶老熟, 增强抗病力。

(3) 选择高抗品种。高温高湿、阴雨寡照之所以成为稻瘟病传播流行的有利条件, 是因为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水稻易出现疯长, 茎叶疲软, 机械强度降低, 植物细胞壁软化, 导致病菌容易穿透表皮摄取养分。因而选择推广种植适宜当地的茎秆粗壮、叶片挺拔、不易倒伏的多抗品种2~3个。一些优质品种由于高秆叶披不适宜密植, 往往容易感染稻瘟病或其他病害, 说明植物组织强度、株型紧凑、茎叶挺拔与抵御稻瘟病存在着高度相关性, 而且一般高抗病害是统一的。水稻通过病菌选择, 在提高自身抗病性的同时, 提高了光合效率, 提高了吸收养分能力, 提高了整体抗逆性, 在扩大自身生存群体的同时, 给病菌以更多的寄主食物来源。

(4) 水稻高产措施同样也可以提高抗性。采用无病原稻种并作浸种处理;病区年年更换秧田, 旱育稀植、培育壮秧、带蘖栽插, 喷施叶面肥和植物调节剂, 增加磷钾, 降低氮肥、配方施肥, 以平衡水稻营养, 提高水稻抗病性。

2.2 增施硅肥, 增强水稻的抗病抗虫害能力

施用硅肥后, 水稻植株吸收二氧化硅于稻体中形成比较坚硬的硅化细胞, 因而增强了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5]。由于大多数寄生性真菌包括稻瘟病真菌都是通过表层细胞壁渗入植物体内的, 当施入硅肥后水稻吸收硅元素增加, 固态硅与植物表皮细胞壁结合时形成一种机械屏障, 以防止真菌的菌丝及昆虫上颚或幼虫渗入植物体中。另外, 水稻叶面硅化细胞增多不易受到酶的分解, 从而防止随酶解形成的真菌菌丝入侵。据报道, 水稻施纯硅肥15~45 kg/hm2, 可增产13%~15%。使用硅肥的水稻有效分蘖率高、结实率高、穗大粒多、促早熟、活秆成熟、增产效果显著、抗病性明显增强, 即使水稻感染上稻瘟病, 仍可以使病斑硅质化, 控制病斑发展, 而且水稻根系发达、秆壮抗倒、抗旱、抗病虫力强。

2.3 使用植物调节剂———多效唑, 增强水稻抗病性

植物调节剂———多效唑可使水稻植株生长矮壮, 缩短节间, 提高抗倒能力, 增加分蘖, 同时叶片增厚, 叶色加深, 叶绿素含量增加、提高光合效率从而达到籽粒饱满, 提高产量。又由于叶绿素等大分子物质的增加、细胞液浓度提高, 从而增强抗病性。一般来说, 自然界抗寒、抗旱性强、叶色深绿的植物都有较强的抗病性, 都源自于其有较高的细胞液浓度带来的高渗透压和大分子物质难分解。因为相对于微小病菌细胞而言, 其不可能拥有较高的细胞内含物、细胞液浓度, 而摄取营养需要植物寄主较低的渗透压和容易分解小分子热性物质才能顺利侵染, 这也是稻瘟病需要借助高温、高湿特殊气候条件、降低水稻细胞液浓度、降低渗透压才能侵染流行的根本原因。一般水稻用15%多效唑1 500~2 250 g/hm2, 对水750 kg/hm2, 均匀喷施在秧苗上即可。

摘要:介绍稻瘟病的防治现状及非农药防治途径, 包括加强田间管理、增施硅肥、使用植物调节剂等措施, 以为稻瘟病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稻瘟病,防治现状,非农药防治途径

参考文献

[1]蒋晓英, 张致力, 陈旭, 等.稻瘟病无害化防控技术研究进展[J].江西农业学报, 2009, 21 (3) :121-123, 135.

[2]黄瑞荣, 华菊玲, 王梅和, 等.江西省稻瘟病发生流行趋势和治理对策探讨[J].江西农业学报, 2006, 18 (5) :80-82.

[3]伍明祥.水稻品种多样性栽培防治稻瘟病试验初报[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1, 30 (4) :305-308.

[4]姜立新.绥化市北林区水稻稻瘟病的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13) :168.

上一篇:善用合理化机制下一篇:企业管理目标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