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康胶囊

2024-06-02

血脂康胶囊(精选八篇)

血脂康胶囊 篇1

关键词:血脂康,心力衰竭,血脂

大多心血管疾病患者最终死于心力衰竭,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在临床工作中十分常见, 本研究旨在探讨血脂康胶囊对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失代偿性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100例, 均予以常规纠正心力衰竭药物,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中男35例, 女15例;平均年龄 (82.6±7.3) 岁;对照组中男34例, 女16例;平均年龄 (80.6±6.7) 岁;且均为失代偿性慢性心力衰竭。两组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 (利尿、扩血管、营养心肌、改善心脏循环等) 并予以低脂饮食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低脂饮食加服血脂康胶囊0.6 g, 2次/d口服, 疗程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注:*与治疗组比较P<0.01;△与治疗组比较P>0.05

2 结果

2.1

治疗组较对照组血脂治疗后较治疗前TC (mmol/L) 、TG (mmol/L) 、LDL-C (mmol/L) 明显下降, P<0.01, 有统计学意义。HDL-C (mmol/L) 有所增加, P<0.01, 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较对照组血脂前后变化见表1。

2.2 不良反应

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血脂康胶囊是由红曲和大米发酵而成的天然调脂药, 不但富含由13种天然他汀成分组成的天然复合他汀, 还含有黄酮类物质、麦角甾醇、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及微量元素等多种有效成分[1]。血脂康是羟甲基戊二酰合并高脂血症辅酶A (HMG-CoA) 还原酶抑制剂类调脂药物, 能特异性抑制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 血脂康通过竞争性抑制该酶活性, 减少肝内胆固醇合成, 同时增加肝细胞表面LDL-C受体活性, 促进血浆LDL-C的清除, 从而影响胆固醇和TG在体内的代谢, 降低血TC、TG和LDL-C的含量[2]。大多数老年人脏器功能相对较差, 选择既安全又效果好的降血脂药物成为临床工作中的首选。血脂康对降低三酰甘油和胆固醇疗效好, 并有一定的升高HDL-C的作用, 且对老年患者的肝肾功能影响小, 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因此, 应用血脂康治疗老年失代偿性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脂血症安全、可靠。高脂血症是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 血脂的降低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因此, 应用血脂康对于老年慢性失代偿性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益处。总之, 血脂康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 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是治疗慢性心力衰安全、有效的药物, 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叶平.血脂康胶囊有效减少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率.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08, 6 (1) :1-2.

血脂康胶囊 篇2

【摘要】目的:观察复方川芎胶囊对冠心病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纳入60例冠心病患者,对照组常规服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复方川芎胶囊,疗程1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均有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川芎胶囊能够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

【关键词】复方川芎胶囊;冠心病;血脂

【中图分类号】R28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222-01

冠心病(CH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老龄化,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发病也呈现年轻化。目前国内外均对冠心病的防治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尤其是ABCD治疗法则的规范化,为预防冠心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标准。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冠心病的方面做了不少研究。本研究观察了复方川芎胶囊对冠心病患者血脂的影响,探讨其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

1.1.1冠心病诊断标准 参照2007年《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标准: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至少一支主要分支管腔直径狭窄在50%以上[1]。

1.1.2中医证候诊断标准[2] 痰瘀阻滞证候:胸痛、胸闷、心悸不宁、气短、身体困重懒言,唇舌紫暗或瘀斑,舌苔浊腻或滑,脉滑或涩。

1.1.3血脂异常诊断标准 参照2007年《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1]:血清TC:≥4.68mmol/L;血清TG: ≥1.70mmol/L;血清HDL-C: ≤1.04mmol/L;血清LDL-C:≥2.60mmol/L。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符合痰瘀阻滞证辨证标准,符合血脂异常诊断标准;年龄40-75岁之间;能坚持服药1年,具备临床随访条件的志愿受试者。排除标准:其他心脏疾病;近期(14天)有活动性出血(胃肠道溃疡、咯血、痔疮或出血等)、严重创伤或行重大手术者;肝脏、肾脏、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者。

1.4一般资料 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邯郸市中医院住院及门诊冠心病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其中男21例占70%,女9例,占30%,男女比例约2.33:1。其中年龄最大者75岁,年龄最小者42岁,平均年龄63.97±9.60岁。对照组30例,其中男19例占63.33%,女11例,占36.67%,男女比例约1.73:1。其中年龄最大者72岁,年龄最小者40岁,平均年龄62.45±8.31岁。

1.5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100mg/d,饭前适量水送服;阿托伐他汀钙(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258)20mg/d,晚饭后口服;美托洛尔(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5391)根据个体情况调整用量;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复方川芎胶囊(山东凤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00035): 1.48g/d(0.37g/粒),3次/d。 疗程1年。

1.6血脂检测 胆固醇(CHO)、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采血前24h禁酒及高脂饮食,空腹12h后取静脉血,分离血清,在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7600上采用酶法测定。治疗前、12个月各测1次。

1.7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O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和标准差表示,组内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各阶段血清脂质含量的比较 见表1。

3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是是血中脂质、碳水化合物和血液成分在动脉内膜中沉积,引起内膜灶性纤维性增厚及胶原纤维增多,伴有坏死和钙化等多种不同组合的病理变化过程。

冠心病隶属中医“胸痹”范畴,其主要病机是本虚标实,本虚责之与气血亏虚,标实责之与气滞、寒凝、痰饮、瘀血、热结等,对于冠心病的治疗历来医家着手点不同,但从活血化瘀祛痰方面治疗者最多,且治疗效果较佳。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医经典论著中未曾有相关记载,但近代医家将之隶属于瘀血、痰浊范畴,主要病机为痰瘀互阻。由此看来两者在病机上存在相同之处,治疗上可用相同法则。

复方川芎胶囊是由川芎、当归组方而成的纯中药制剂。黄力强通过实验研究证实川芎有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纤溶与增加血流量作用[9]。黄世领等发现川芎煎剂和醇提液能明显提高大、小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和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提示川芎不仅减少胆固醇在肠道的吸收,加速胆固醇在体内的转化,可能还增加高密度脂蛋白(HDL)对血中胆固醇的转运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对DLL的摄取,从而减少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10]。

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复方川芎胶囊在降低血脂方面具有确切疗效,从而为中药活血化瘀类药物在治疗冠心病上提供了进一步的临床证据。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95-206.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9.

[3] 黄力强.川芎对心脑血管疾病活血化疲药理作用的探讨[J].辽寧中医杂志,2000,27(10):469.

血脂康胶囊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高脂血症 (原发) 患者65例,病程最长为3个月,参照我国血脂异常标准诊断。入组要求:HDL-C<1.922 mmol/L, TC>5.70 mmol/L, LDL-C>3.62 mmol/L, TG>1.70 mmol/L。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2例,女18例,男14例;年龄43~61岁,平均 (51.96±8.19) 岁;11例TC大于常值,4例HDL-C异常,6例LDL-C异常;16例TG大于常值,9例LDL-C异常,5例两项结果均大于常值,3例HDL-C异常,2例LDL-C异常;6例脂肪肝,3例冠心病,2例肥胖,2例轻度心梗。对照组33例,女15例,男18例;年龄42~63岁,平均 (51.76±8.24) 岁;11例TC大于常值,3例HDL-C异常,9例LDL-C异常,12例TG大于常值,5例LDL-C异常,10例两项结果均大于常值,5例HDL-C异常,2例LDL-C异常;6例脂肪肝,3例冠心病,2例肥胖,3例轻度心梗。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服用血脂康胶囊 (规格:0.3 g/粒) ,早晚以水送服,2粒/次;对照组服用氟伐他汀 (规格:0.4 g/粒,胶囊剂) ,每晚以水送服,1粒/次。两组服药45 d后空腹酶法测血脂,比较有效性,分析服药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检查器官功能和血常规,对比安全性。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统计软件SPSS 13.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s) 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脂情况比较

两组服药后的血脂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服药前后组内血脂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3例 (9.4%) 偶尔恶心,对照组5例 (15.2%) 偶尔恶心且伴有腹胀,2例 (6.1%) 胃部灼热。

3 讨论

氟伐他汀为化学合成药,主要应用于胆固醇升高的患者。可降低HMG-COA还原酶的活性,阻碍合成胆固醇,从而减少其在肝脏中的量[4]。药效已在临床用药中得到认可,但由于价格问题难于推广。血脂康是我国生产的中成药,其为提取药物的一种。作用机制与氟伐他汀相似,因为其中的洛伐他汀同样具有降低HMG-COA还原酶活性的作用[5],并且该成分可与其产生特异性竞争[2],在血脂含量异常时可发挥调节作用。本文中用药参数处理结果说明其作用显著,观察组TC由 (6.94±0.33) mmol/L降至 (5.69±0.24) mmol/L, HDL-C则升高至 (1.57±0.46) mmol/L,药效与氟伐他汀类似,但对照组LDL-C降低至 (2.97±0.83) mmol/L,血脂康调节LDL-C异常的作用微佳。该药同时可以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可抑制动脉病变恶化[1],保护动脉血管细胞[5]。在治疗过程中,该药的不良反应较轻,只出现了恶心症状,为偶发,仅有9.4%患者发生。该药具有降脂作用符合应用要求、价位中等、不良反应少等诸多优点,所以临床应用量在不断增加,目前已经将其列为心脑血管病变的预防用药。

摘要:目的:分析血脂康胶囊在治疗高脂血症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治疗有效性。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高脂血症 (原发) 患者65例, 随机编号、抽取、分组, 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32例, 服用血脂康胶囊;对照组33例, 服用氟伐他汀。两组服药45d后测血脂比较有效性, 分析服药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 对比安全性。结果:两组服药后的血脂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服药前后组内血脂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血脂康的降脂作用显著, 安全性高, 且药价易于大众接受, 可推广。

关键词:血脂康胶囊,高脂血症,安全性,有效性

参考文献

[1]Qin S C, Zhang W Q, Qi P, et al.Effect of Xue zhi kang on elderlypatients with hyperlipidemia:a randomized, double-blinded, controlled trial[J].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2005, 37 (6) :401-402.

[2]江劲波, 郝小元, 邓常青, 等.血脂康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谱的作用和对血栓素A2与前列环素的影响[J].中华内科杂志, 2006, 38 (8) :517-519.

[3]曾群英, 麦炜颐, 高修仁, 等.两种剂量血脂康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J].首都医药, 2004, 7 (5) :37.

[4]Zhang G, Mu X Y, Cao X B, et al.Study of Xue zhi kang and atorvastatin on mix type hyperlipidemia[J].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05, 14 (2) :154-155.

血脂康胶囊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住院患者102例, 男56例, 女46例;年龄43岁~74岁 (62.11岁±10.60岁) ;其中冠心病41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31例, 扩张型心脏病14例, 风湿性心脏病16例;按纽约心脏病学会 (NYHA) 心功能分级标准分级:心功能Ⅱ级27例, Ⅲ级43例, Ⅳ级32例。所有患者均除外严重内分泌疾病、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 对血脂康及他汀类药物过敏者, 患者及家属拒绝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研究方案及知情同意书均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所有入选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与血脂康组, 每组51例。两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常规治疗组予以利尿剂、洋地黄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血脂康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脂康胶囊 (北京北大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0.6g/d。

1.2.2 检测方法

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 所有入选者禁食8h~10h后, 于清晨空腹安静状态下采集肘静脉血8mL, 分离血清, -20℃冰箱保存, 血清OPN、BNP及CRP测定采用ELISA法, 肝功能及血脂分析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并随访肝功能、肌痛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包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两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 多组均数采用方差分析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随访情况

102例心衰患者12周后随访, 常规治疗组49例完成随访, 2例因心力衰竭恶化而死亡;血脂康组50例完成随访, 1例因心力衰竭恶化而死亡。

2.2 不同心功能级别组血清OPN、BNP及CRP水平比较

心衰患者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 血清OPN、BNP及CRP水平逐渐升高, 不同心功能组间血清OPN、BNP及CRP水平两两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详见表2。

2.3 常规治疗组与血脂康组血清OPN、BNP及CRP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组血浆OPN、BNP及CR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两组血清OPN、BNP及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P<0.01) , 但血脂康组血清OPN、BNP及CRP水平较常规治疗组变化更显著 (P<0.05) 。详见表3。

3 讨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 为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 有临床症状的患者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 且其发病率逐年增长。目前认为, 导致心衰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肌重构。心肌重构是由于一系列复杂的分子和细胞机制造成心肌结构、功能和表型的变化。心衰后心肌损伤的加重又进一步激活神经激素-细胞因子, 形成恶性循环。因此, 治疗心衰的关键就是阻断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 从而阻断心肌重构。血脂康胶囊是我国研发的富含天然他汀的中药, 是由中药红曲发酵而成的, 主要含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还原酶抑制剂洛伐他汀。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他汀类药物除有降脂作用外, 尚有抗炎、改善内皮功能、稳定斑块及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作用, 还能够逆转心肌重构, 同时阻断多种与心肌重构有关的细胞信号传导途经。血脂康胶囊不仅含有天然复合他汀及少量其他他汀同系物, 而且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生物碱、麦角甾醇、γ氨基丁酸及黄酮类物质等多种有益成分, 同样有降脂、抗炎、抗氧化、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3]。因此, 血脂康胶囊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有一定改善作用。

OPN是一种内分泌性非胶原型糖基化磷蛋白, 能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外膜细胞的迁移, 被认为是血管损伤修复过程中重要的始动因素[4]。近来的研究还发现, OPN在心衰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血清OPN水平不仅和心衰的症状以及血流动力学障碍的严重程度相关, 还可影响心衰的预后[5]。且机制考虑与下列因素有关: (1) 在心脏负荷增加或心肌损伤等刺激下, 心脏细胞如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表达OPN, 介导心脏细胞和其周围的细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 最终引起心肌的适应性重构。 (2) 心衰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 血管紧张素Ⅱ可通过ERK和P38MAPK信号途径促进OPN的表达, 使分泌的OPN增加[6], 而OPN的升高又进一步加速心肌重构, 形成恶性循环。 (3) OPN可通过与整合素α1和αvβ3结合而介导血管紧张素Ⅱ对心肌细胞的作用, 致使心脏纤维化。 (4) 心衰患者全身炎症反应增强, 而OPN具有促进这种炎症作用, 这可能与血液中的CD4+T细胞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心衰患者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 血清OPN水平逐渐升高, 由于血脂康胶囊的上述作用,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脂康胶囊可使患者血清OPN水平进一步降低。

BNP是由心室的心肌细胞合成及分泌的, 具有利尿、利钠、扩张血管及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等效应, 从而能够延缓心衰的进展。研究证实, BNP在心衰的早期诊断、治疗监测及预后判断等方面都起到重要的作用[7,8]。CRP主要在肝细胞合成和分泌, 炎性反应刺激后其在血液中的水平迅速上升, 其与心衰程度呈正相关, 被认为是致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9]。本研究也得出相似结论, 心衰患者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 血清BNP、CRP浓度显著增加。本研究还显示应用血脂康胶囊后患者血浆BNP及CR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与常规治疗组, 考虑与血脂康胶囊的抗炎、抑制心肌重构, 延缓心衰进程有关。

总之, OPN在心衰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 结合BNP、CRP等指标可评价心衰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心衰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脂康胶囊治疗, 可进一步降低血清OPN水平, 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摘要:目的 探讨血脂康胶囊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衰) 患者血清骨桥蛋白 (OPN) 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心衰患者102例,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51例, 常规治疗组予以利尿剂、洋地黄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 血脂康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脂康胶囊0.6g/d, 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OPN、B型利钠肽 (BNP) 及C反应蛋白 (CRP) 水平。结果 心衰患者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 血清OPN、BNP及CRP水平逐渐升高 (P<0.01) ;治疗后, 两组血清OPN、BNP及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P<0.01) , 但血脂康组血清OPN、BNP及CRP水平较常规治疗组变化更显著 (P<0.05) 。结论 OPN可反映心衰严重程度, 在常规心衰治疗的基础上联用血脂康胶囊能进一步降低血清OPN水平, 改善心功能, 改善心衰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血脂康胶囊,骨桥蛋白,B型利钠肽,C反应蛋白

参考文献

[1]Wang Y, Chen B, Shen D, et al.Osteopontin protects against cardi-ac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through late preconditioning[J].Heart Vessels, 2009, 24 (2) :116-123.

[2]Schipper ME, Scheenstra MR, van Kuik J, et al.Osteopontin:A po-tential biomarker for heart failure and reverse remodeling after left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 support[J].J Heart Lung Transplant, 2011, 30 (7) :805-810.

[3]吴冬梅, 潘涛, 施广飞, 等.血脂康对高脂血症大鼠脂联素、瘦素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 9 (8) :969-971.

[4]Wang Y, Chen B, Shen D, et al.Osteopontin protects against cardi-ac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through late preconditioning[J].Heart Vessels, 2009, 24 (2) :116-123.

[5]宋嘉懿, 梅丽, 李修英, 等.高血压患者血清骨桥蛋白水平与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 (9) :3678-3679.

[6]李文举, 石苗茜, 欧东波, 等.非诺贝特抑制血管紧张素Ⅱ所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骨桥蛋白表达升高[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0, 15 (11) :1211-1215.

[7]邱晓燕.血浆BNP水平在慢性心衰的诊断、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 9 (11) :1299-1300.

[8]马茹, 张巧令.BNP、NT-proBNP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 10 (8) :987-988.

血脂康胶囊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2-10月在我院内科门诊就诊并诊断为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原发性高脂血症诊断标准[3], (1) 血清总胆固醇 (TC) ≥5.98mmol/L; (2) 三酰甘油 (TG) ≥2.2mmol/L; (3)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男性≤1.04mmol/L, 女性≤1.17mmol/L; (4) LDL-C≥3.36mmol/L。符合上述一项或一项以上均可诊断为高血脂症, 且患者均是首诊发现高血脂症并在近4周内未采用任何降脂药物。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1例, 女19例;年龄38~68岁, 中位年龄52.6岁。对照组男22例, 女18例;年龄39~68岁, 中位年龄51.9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 (北京嘉林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20mg/片, 批号:国药准字H19990258) 20mg, 睡前1次顿服, 疗程8周。对照组给予血脂康胶囊 (北大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0.3g/片, 批号:080301) 1.2g, 分早晚2次口服。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保持治疗前的饮食习惯, 不使用其他干扰血脂代谢的药物。

1.3 观察指标

(1) 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TC、TG、LDL-C、HDL-C水平, 血脂测定采取空腹12h过夜的血标本, 及时分离血清, 用上海生化试剂研究所提供的酶试剂及方法进行测定。 (2) 服药期间, 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 主要询问服药不良反应并作记录。

1.4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卫生部《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相关疗效标准拟定[4]。显效为TC下降≥20%或TG下降≥40%, 或HDL-C上升≥0.26mmol/L。有效为TC下降10%~20%或TG下降20%~40%;或HDL-C上升>0.11~0.26mmol/L。无效为未达到有效标准者。恶化:达以下任一项者:TC上升≥10%;TG上升≥10%, LDL-C上升≥10%。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82.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 *P<0.01

2.2 血脂变化

治疗后, 2组TCTG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HDL-C高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 。见表2。

2.3 不良反应

治疗后, 观察组出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升高1例, 停药1周后复查正常;轻度肌痛3例, 停药后自动消失。对照组无不良反应。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1

3讨论

随着社会发展, 生活方式的改变, 因营养过剩而引发的肥胖、高脂血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高脂血症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 因此对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有研究报道, 他汀类药是通过其强大的降脂作用有效地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5]。血脂康胶囊是目前《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推荐的唯一中成药[6]。但临床发现对高危患者单纯用中药降脂治疗, LDL-C达到控制目标的比率不高。从表1可看出, 2组经治疗后, 血脂水平均改善, 因此他汀类已成为有效防治血脂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手段。本组资料显示,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82.50% (P<0.01) 。提示阿托伐他汀在降脂治疗方面明显强于血脂康胶囊。有研究资料表明, 他汀类药物不仅具有显著降低LDL-C作用, 同时还能抗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快、防止心血管事件降低冠心病的病死率[7]。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 仅出现ALT升高1例和轻度肌痛3例, 均在停药后自动消失, 未出现骨骼肌病变的不良反应。证实了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的安全性, 与王岚峰等[8]研究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能显著降低血脂水平, 定期检测肝功能, 根据转氨酶异常情况调整剂量可确保其安全结论基本一致。

虽然他汀类药物的降脂作用是目前应用效果最好的降脂药物, 但任何一种药物均会存在潜在的毒性和不良反应的, 所以需长期服用本类药物的患者, 应注意有无肌肉方面的反应, 同时定期复查肌酸激酶 (CK) 及丙氨酸转氨酶 (ALT) 水平, 一旦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须及时停药及做相应处理。

参考文献

[1]赵清珍, 刘刚, 赵丽娜, 等.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J].临床荟萃, 2007, 22 (1) :38-39.

[2]洪荣, 孙增先, 高山.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Meta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2, 32 (3) :227-228.

[3]郭洪, 罗瑛, 管红珍, 等.银杏磷脂胶囊与血脂康胶囊治疗高血脂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1, 31 (19) :1613-1614.

[4]陈凯, 陈凤兰.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脂症62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 2006, 38 (1) :58-59.

[5]金烈, 郑新玲, 付慎文, 等.脂蛋白 (a) 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关系及他汀类药物对其影响[J].医学导报, 2008, 27 (10) :1225-1226.

[6]陈路, 方红城, 张志杰, 等.血脂康对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 (24) :72-74.

[7]洪荣, 孙增先, 高山.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Meta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2, 32 (3) :227-228.

血脂康胶囊 篇6

关键词:苜蓿总皂苷提取物,金黄地鼠,动脉粥样硬化

高脂血症(Hyperlipoidemia)是人体脂质代谢失常,血浆内脂质浓度超过正常范围的病症。由于人体脂质代谢异常,血液粘稠度增高,且粘稠的血液会逐步损害血管,使动脉血管狭窄、硬化,最后造成全身各组织供血不好,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等各种心脑血管疾病[1]。因此,控制高血脂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途径[2]。本实验旨在探明苜蓿降血脂胶囊通过降血脂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金黄地鼠,SPF级,体重:(100±5)g,性别:雄性,由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许可证号:SCXK(鄂)2003-0003。

1.2 受试药品

苜蓿降血脂胶囊,由中山市中健药物研究所有限公司提供,批号:060828。配制方法:地鼠高剂量:称取苜蓿提取物11.3g加蒸馏水溶解至100mL;地鼠中剂量:量取苜蓿提取物高剂量组50mL加蒸馏水溶解至100mL;地鼠低剂量:量取苜蓿提取物中剂量组50mL加蒸馏水溶解至100mL。

1.3 主要试剂

绞股兰总苷片,由广州白云山和记黄浦中药有限公司提供,批号:E6A003,含量:每片含绞股兰总苷20mg。食用猪油,由宜昌双汇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提供。规格:15kg/桶。胆固醇,由上海科瑞生物提供,规格:500g/包。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测定试剂盒,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测定试剂盒,批号分别为011M042、010M050、012L028、012L028,均由上海名典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1.4 动物模型制作及处理[3,4,5,6,7]

取雄性金黄地鼠60只,分笼适应性喂养1周后,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分别是苜蓿降血脂胶囊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模型组,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绞股蓝总苷),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喂普通饲料外,其余各组喂高脂饮食(质量浓度:21%猪油+0.4%胆固醇+78.6%普通饲料)连续12周。每周称1次体重和剩食。12周后,除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灌胃给与等体积的蒸馏水外,其余各组灌胃给药,按0.5mL·100g-1的给药体积,1次/d,连续8周,每周称1次体重和剩食。末次给药后禁食不禁水16h,次日上午,将动物断头处死,采集血液,于离心机2500r/min,分离血清。测定血清总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计算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结果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分离心脏,用10%的福尔马林固定,再将心脏横切成3块,每块冰冻切片至少2片,用苏丹Ⅲ及苏木素染色,每个切片一般都观察10个动脉断面并以下列标准分级,0级:动脉内膜无脂质浸润;0.5级:动脉内膜有轻度脂质浸润;1级:内膜斑块占血管腔面积的1/4;2级:内膜斑块占血管腔面积的1/2;3级:内膜斑块占血管腔面积的1/2以上;4级:斑块几乎堵塞整个管腔。分离肝脏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36h后,梯度乙醇脱水,石腊包埋,在切片机上横断面制成5μm厚连续切片,HE染色,镜检。

2 结果

2.1 苜蓿降血脂胶囊对血脂的影响

高、中剂量组高脂血症地鼠的血清TCH、LDL-C水平明显下降(均为P<0.05),但高剂量组TG水平下降(P>0.05),而HDL-C水平明显上升(均为P<0.05),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明显下降(均为P<0.05),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低剂量组高脂血症地鼠的血清TCH、TG、LDL-C水平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G水平中剂量组与绞股蓝总苷片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I水平高、低剂量组与绞股蓝总苷片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01),HDL-C水平低剂量组与绞股蓝总苷片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5;与绞股蓝总苷片组△P>0.05,△△P<0.05,△△△△P<0.001。

2.2 心脏形态学观察

肉眼观察,各组心脏无明显差异。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后,光镜下可见正常组心内膜、心外膜及冠状动脉结构等未见异常;模型组部分心肌的动脉血管局部出现不规则内膜增厚,泡沫细胞沉积,部分形成斑块致管腔半月形增厚,内皮细胞增生肿胀;还可见心外膜及瓣膜多处脂变,大量的泡沫细胞弥漫。用药组病变程度减轻。

2.3 苜蓿降血脂胶囊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率及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影响

苜蓿降血脂胶囊各剂量组可使冠状动脉病变分级及AS病变发生率降低,苜蓿降血脂胶囊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分别P<0.05、P<0.01、P<0.001),低剂量组与绞股蓝总苷片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s)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P<0.001;与绞股蓝总苷片组△P>0.05,△△P<0.05。

2.4 肝脏形态学观察

肉眼检查发现,正常组肝脏呈红色,边缘锐利,质韧富有弹性。模型组肝脏体积增大,色泽黄腻,呈典型脂肪肝形态。低、中、高剂量组肝脏外观与模型组无明显差异。光镜检查发现,正常未见异常。其余各组细胞浆中均存在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透明空泡。HE染色证实这些空泡主要是中性脂肪滴。模型组大鼠肝脏呈弥漫性肝脂肪变性,肝细胞明显变大,细胞内有大量脂肪滴,其余各组动物的肝脏脂肪变性不同程度地轻于模型组。

2.5 苜蓿降血脂胶囊对肝脏脏器系数的影响

高、中剂量组的肝脏脏器系数明显下降(均为P<0.05),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给药组低剂量组的肝脏脏器系数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低剂量组的肝脏脏器系数与绞股蓝总苷片组P<0.01。见表3。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5;与绞股蓝总苷片组比较△P>0.05,△△△P<0.01。

3 讨论

苜蓿降血脂胶囊高、中剂量明显降低血清TC含量。通过减少对内皮细胞损伤、增加PGI2的合成、舒张血管和抑制血小板聚集,保护内皮细胞免受损伤。降低TG含量通过减少氧自由基产生,减慢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及对内皮细胞的损伤;减少粘附分子表达,使血中单核细胞更少地粘附于内皮表面及减少泡沫细胞形成,从而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降低LDL-C的含量,使动脉内膜处的LDL受动脉内膜细胞产生的氧自由基及代谢中间产物的影响,形成较少的oxLD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减少巨噬细胞内胆固醇的聚集和泡沫细胞的形成,减少AS的发生。升高HDL-C值,清除外周组织包括动脉壁上过剩的胆固醇,逆向运送到肝脏后排泄而起到阻止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降低AI值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苜蓿降血脂胶囊各剂量组随着剂量的增加,可减轻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及肝脏脂肪变性的程度,从而发挥抗AS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雅利,陈锦屏,李建科,等.红枣汁对小鼠高血脂症的影响[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38(1):116-118.

[2]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63.

[3]刘雪梅,吴符火.几类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的比较[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4,2(2):132-134.

[4]仲来福.卫生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89.

[5]MOHAMMEDH.MOGHADASIAN,DVM.MSC.PHD.Experimenta-latherosclerosi[J].AhistoricaloverviewLifeSciences,2002,70(5):855-865.

[6]CHRISTINES PIEN,WENDELLP DAVIS,ADELEJ.MARONE,etal.Characterization of dietinduced aorticathe roscle rosis in Syri-anF1Bhamsters[J].ExpAnimSci,2002,4(2):65-83.

血脂康胶囊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2月-2014年10月诊断为糖尿病肾病患者200例, 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男52例, 女48例;平均 (65.28±6.53) 岁。对照组男48例, 女52例;平均 (64.81±6.39) 岁。糖尿病肾病符合2012年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诊断。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血脂、血糖、血压水平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本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所有治疗方案获得患者或者家属的知情同意,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均按照2012年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给予积极的控制血压、稳定血糖等综合处理, 给予洛伐他汀胶囊 (20mg) 降低血脂稳定斑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黄葵胶囊 (江苏苏中药业, 批号10051014) , 5粒口服, 每天3次, 连续服用30d。

1.3 血脂水平检测

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0天晨空腹外周静脉采血5ml, 3000r/min, 离心15min取血清。采用日本日立公司R78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三酰甘油 (TG) 、总胆固醇 (T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水平。

1.4 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检测

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0天晨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血清中IL-1β、TNF-α水平的变化。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进行。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IL-1β、TNF-α、TG、TC及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L-1β、TNF-α、TG、TC及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发展的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长期的高血糖刺激导致糖尿病患者体内脂质代谢紊乱、氧化应激反应加剧, 机体长期处于微炎症状态。长期的微炎症刺激也是导致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生, 基底膜重构等病理改变的机制之一[4]。其中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炎性细胞因子的过度释放以IL-1β、TNF-α最为明显。IL-1β来源于白细胞介素家族, 其水平高低代表肾脏细胞分泌的炎性介质释放多少。TNF-α是最常见的体内炎性反应介质, 其水平与体内微炎症状态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体内微炎症状态与血管损伤关系的研究, 如何有效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体内的炎性反应成为临床研究的靶点[5,6]。黄葵胶囊有黄蜀葵花提取而成, 内含有5种黄酮类化合物。既往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具有降低血脂、清除氧自由基、抑制体内炎性反应的作用[7]。但其对于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 尚缺乏分析[8~10]。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

研究结果显示血清IL-1β、TNF-α水平升高代表糖尿病肾病患者体内存在慢性微炎性状态, 当积极控制血糖稳定后, 可显著减轻体内的微炎性反应。加用黄葵胶囊后, 糖尿病肾病患者体内炎性反应明显减低, 血脂水平下降。研究结果表明黄葵胶囊可以抑制体内的微炎性反应, 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脂水平。对治疗其协同作用。

综上所述, 黄葵胶囊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具有降低体内IL-1β、TNF-α水平, 抑制体内微炎性反应, 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作用。

参考文献

[1] 龙香菊, 林珊, 江建青, 等.舒洛地特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足细胞排泄的影响[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3, 29 (2) :148-151.

[2] 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学术委员会.糖尿病肾病诊断及治疗规范[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04, 13 (10) :463-465.

[3] 奚悦, 李敬林, 李志强.物理疗法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J].天津医药, 2013, 41 (4) :383-386.

[4] 朱善勇, 龚婕宁.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9, 21 (4) :80-82.

[5] 李庆洁.黄芪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细胞炎性因子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 2012, 25 (10) :1020-1021.

[6] 叶夏云, 钟建庭, 刘丽.交叉蛋白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7, 17 (6) :704-708.

[7] 张兆和, 林祖辉, 张征宇.健脾益肾降浊法治疗糖尿病肾病德尔临床疗效[J].中国全科医学, 2014, 17 (6) :703-705.

[8] 段艳蕊, 杜怡斌.糖尿病肾病从脾论治机制初探[J].天津中医药, 2011, 28 (5) :399-400.

[9] 罗云坚, 孙塑伦.中医临床治疗特色与优势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186.

血脂康胶囊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50例, 既往无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 无精神疾病和其他器质性疾病史;头颅磁共振成像 (MRI) 检查确诊梗死灶, 5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组 (治疗组) 25例, 其中男18例, 女7例, 年龄45岁~79 (66.5岁±7.8岁) ;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25例, 其中男15例, 女10例, 年龄47岁~80岁 (66.8岁±7.2岁)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1.2.1 血脂检测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56 d抽取空腹静脉血2 mL, 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

1.2.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 每日3次, 每次4片口服。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基础药物治疗。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治疗前后比较用自身对照t检验。

2 结 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总胆固醇 (TC) 、三酰甘油 (TG)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水平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治疗后 (P<0.05)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治疗后 (P<0.05) 。详见表1。

3 讨 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常伴有高脂血症, 脂质代谢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 是脑血管病发生的一个重要病理基础。血脂增高包括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增高;血脂增高会破坏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损坏平滑肌细胞, 血小板黏附于血管壁易形成血栓。本研究表明, 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与血脂异常密切相关。因此, 早期干预、控制血脂紊乱, 减少脑血管病发生的病理因素, 有利于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2]。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主要成分为银杏叶、丹参、灯盏细辛、三七、山楂、绞股蓝、大蒜、天然冰片等, 其中银杏叶、丹参及三七具有增加脑血流量, 降低脑血管阻力, 改善脑血管循环功能, 保护脑细胞的作用, 银杏叶制剂在治疗大脑硬化症方面有显著疗效[3]。绞股蓝、灯盏细辛、大蒜、天然冰片有效成分联合, 能降低血脂, 修复受损脑组织、促进脑神经细胞的生长, 防治中风。

近年来研究表明,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通过降血脂、抗炎等机制对防治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有显著效果[4]。银丹心脑通软胶囊从多种途径和机制改善动脉循环、抗动脉硬化、降血脂、稳定斑块及抗炎等作用, 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银丹心脑通组方中融合丹参、银杏叶、灯盏细辛之功, 被我国医学界誉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金处方”, 是治疗老年血管病的一种安全有效药物。

参考文献

[1]Joseph P, Broderick MD, William M.Feinberg Lecture:Stroketherapy in the 2025burden, breakthroughs, and barriers to pro-gress[J].Stroke, 2004, 35 (1) :205-211.

[2]杜敏, 姜亚平.无症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J].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3, 10 (3) :187-189.

[3]刘红建, 秦鉴, 吴国珍, 等.银丹心脑通治疗脑血栓形成60例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 2007, 16 (8) :920-921.

上一篇:营造和谐的化学课堂下一篇:电力市场的营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