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

2024-05-22

动手(精选十篇)

动手 篇1

一、“动手做、动手学”教学模式阐述

“动手做、动手学”是以问题情境的设置为基础, 通过引领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寻求答案, 即在“做”的过程中发现并掌握学习的知识点。整个过程是一个由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归纳知识点的过程。首先要明确学习的目标。学习的目标不能仅仅从理论知识上进行设定, 还需要注重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确立。即:知识目标,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础方法和原理;能力目标, 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学习, 分析解决问题;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小组协作,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把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转变成应用操作能力;其次要确立学习的形式和载体。即:通过任务布置、分析和完成来达到最终教育目标的实现, 相关载体如相关的多媒体播放软件、实用的教学网站、视频资料等, 帮助学生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再次要给学生列出任务清单。即:课前对任务的类型、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需要进行分析, 在课堂的开始环节下发任务单, 让学生对任务主题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在任务驱动下, 学生可以采用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方法进行实践, 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的不同之处

(一) 教学内容设计更贴近学生

书中的知识点在教师设计任务清单时, 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联系密切, 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更加容易掌握和理解, 学生在学习时, 是围绕某些具体任务实践的, 教师是在帮助学生去完成这些任务而进行教学的。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相对枯燥的理论知识, 提高课堂的教学收益。

(二) 教学的情景发生变化

区别于以往老师站讲台, 学生守课桌规矩严肃的教学情景来说, “动手做、动手学”教学模式的教学情景一是开放灵活, 为学生自主的、创造地进行学习提供了条件, 它能调动学生、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在学习时大胆想象、突破约束、发散思维, 从而进行创新;二是具有仿真性, 在教学设计中的项目、任务、环境等尽量贴近真实工作场景和要求, 更能体现知识点与实际运用的结合。

(三) 师生角色与以往的差异

教师变化为课堂的组织者, 而不再是命令者;变化为学生的帮助者, 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者;变化为任务完成的参与者, 而不再是一人站讲台。改变了以往满堂灌输的方法, 用各种科学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积极性, 利用情境的设计、小组之间的协和知识的点拨启发学生的智慧。学生以往是被固定在座位上, 思维跟着教师的讲解而变化, 教师讲到哪, 学生学到哪。在此教学模式中, 学生不仅接受知识, 还参与到整个教学当中, 主动的收集资料, 主动的实验操作, 主动的分析探索, 和教师进行平等的交流、互动, 在动手做的同时进行体验和收获。

三、“动手做、动手学”教学模式在课程中的应用

以《计算机应用基础》中图文混排《贺卡制作》为例:

摘要:现代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要求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作为专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中职学校将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开设, 但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学生往往不能将学到的知识与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因此, 加大学生在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中采取“动手做、动手学”的教学模式很必要。

关键词:动手做,动手学,计算机应用,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秦旭芳, 庞丽娟.“做中学”科学教育的主要理念[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4 (6) :35-38.

动手 篇2

□广土

2014-06-06 00:44:09

俗话说,“心灵手巧”、“十指连心”。这说明了灵巧的手是大脑发育良好的标志之一。现代脑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顶部有一个突出的中央前回,是躯体的运动中枢,在这一中枢内支配手部动作的神经细胞约有20万个,而负责躯干的神经细胞只有5万个,可见大脑发育对手灵巧的重要性。而手动作的灵敏又会反过来促进大脑各个区域的发育,这就是所谓的“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

动手能力不仅与大脑发育关系密切,也直接影响着学习、思维、生活、意志等方面。哈佛大学的一些行为学家、儿童教育专家开展了一项对波士顿地区400多名少年儿童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调查发现,动手能力强的孩子与不爱动手的孩子相比,长大后失业率为1∶15,犯罪率为1∶10,平均收入要高出20%左右。这从另外一个方面证明了动手能力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当前,在我们的教育中尤其是家庭教育中,往往忽视培养孩子动手能力,致使一些孩子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很差。据某校一位一年级的班主任介绍,她班里有50多名学生,会自己系鞋带的只有4个孩子。她用了将近一堂课的时间教孩子们系鞋带,结果还有个别学生没学会。

著名教育实践家、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关注、重视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他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十分重要。因此,家长一定要走出“学而优则仕”、“智育第一”等思想误区,要将孩子的动手能力当成重要内容来抓。

一是树立正确的理念。动手能力是孩子的一项重要素质,没有较高的动手能力,孩子不仅会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也必然影响到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因此,家长应克服轻视劳动等思想,转变智育第一的错误观念,充分认识动手能力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把培养和提高孩子动手能力变成自觉行为,贯穿于教育孩子的方方面面和每一个细节。

二是把家庭作为主阵地。动手能力是一种实践能力,主要通过日常生活加以培养。虽然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也有培养孩子动手能力的任务,但孩子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度过,家庭责无旁贷地是培养孩子动手能力的主阵地、主课堂。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把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落实,既要有长计划,又要有短安排。

三是家长要当好主教练。首先不要溺爱孩子,要多给孩子创造机会,让他们自己动手、尝试。其次要明确要求,说明操作要领,做好示范,但不能越俎代庖。第三要低起点,低要求。由于年龄的限制,孩子的动作协调能力还没得到充分发育,在动手做事时会出现动作不规范、操作失误等问题,家长不应把孩子当成成人看待,应放低要求,允许他们出现失误,允许他们失败,让他们在训练中锻炼动手能力。

四是从小抓起,循序渐进。大量研究表明,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应从幼儿抓起,一般来说,两岁就可以教孩子自己吃饭;三四岁就可以教孩子自己穿脱衣服;五六岁就可以让孩子学习叠放衣服,简单整理房间;七八岁就可以让孩子学习洗衣服,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十岁就可以让孩子学习使用菜刀,简单切一些蔬菜;十一二岁就可以让孩子做家常菜。家长应及早入手、循序渐进,抓好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

动手 篇3

作为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动手操作被各位数学教师摆到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如上述案例一般,言必称操作的课堂教学也并不少见,教师俨然把操作当作解决数学问题的一济灵丹妙药。我们知道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学习数学固然离不开大量的操作,但是,这种操作主要是为了数学学习,不是为了培养动手技能,更不是为了操作而操作。

如何运用好这一学习方式,使这一学习方式真正为数学学习服务?我认为,很关键的一点是:要加大操作中的思维含量。也就是说,要树立起一个“操作活动数学化、外部活动内部化”的观念。

一、加大动手操作中“操作活动”的思维含量

1.操作活动数学化

(1)思维外显——形成数学语言

“操作活动数学化”的第一个方面,是要通过操作形成数学语言。

例如,20以内的进位加法,往往是从9加几开始教学的,教师常在此时使用教具和学具。如9+3:在有10个格子的盒里放入9个球,盒子外面放3个,问“一共有多少个球?”操作的步骤是从盒子外拿一个球放入盒内,装满盒凑成10,盒外还剩2个,计算结果自然是“12”,然而仅仅到这个程度,学生还没有真正掌握凑10的方法,操作的目的还没有达到。要达到操作的目的,必须在操作的同时伴随着数学语言。学生人人动手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右边摆3根小棒,从右边拿一根与左边的9根合在一起,凑成10根打成一捆。边操作边表述这样几句话:9和1组成10,既然是9和1组成10,所以把3分成1和2,9加1等于10,10再加2等于12。

这里的关键是什么?是凑10。也就是说当9加几时,即需要从另一个加数中分出一个1来与9凑成10。那么当8加几时呢?必然是把另一个加数分成2和几,其目的还是为凑10。这就是这一段操作中的思维含量。只有在操作的同时表述出思路,这个思维含量才能逐渐落实在数学语言的形成上。

(2)思维提炼——演变数学模型

操作活动数学化的另一个方面是把操作过程再演变成一个数学算式。如上題,可将操作过程、思考过程变化成这样的式子:

2.外部活动内部化

所谓“外部活动内部化”,是指学生通过操作在头脑中形成一种表象,这种表象可以是生动的形象,也可以是数量和数量间的一种关系,充分利用这种表象在形象和抽象之间架起一座过渡桥梁。

例如:倍的初步认识。

从孩子动手操作入手:先摆2朵红花,把这两朵红花看作一份,照这样,摆出2份黄花,那么黄花的朵数就是红花的2倍;照这样摆出3份即3倍,摆出4份即4倍。

当学生对于与一份数相比,“另一个数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它的几倍”已有初步认识后,要求学生继续动手摆:3个为一份,摆6个是几倍?摆9个是几倍?

当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能够摆出来并分成“份”,回答出是“几倍”后,再问:“以4朵红花为一份,黄花是红花的2倍,黄花应该摆几朵呢?”此时不允许学生动手摆,只能凭借表象去思考来回答问题。这实际上就是运用了表象,使得外部活动变为内部的思考,最终成为智力活动。这使学生对倍的概念有了清晰的、比较牢固的初步认识和理解,为利用“倍”这个抽象概念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避免见到“倍”就乘,或见到“倍”就除的错误。

由此可见,操作活动数学化、外部活动内部化,是加大操作中的思维含量的关键所在,是我们在引导孩子们动手操作时必达的目标,不容忽视。

二、加大动手操作中“直观学习”的思维含量

除上所述,我认为,动手操作中的思维含量不仅仅反映在学生的动手操作中,同时也反映在直观学习方式的运用中。

有些数学问题,借助于直观的学习方式,问题本身很容易得到解决,但是具体问题的解决,并不意味着学生能力的提高,反而容易带来一个问题:直观成了拐棍,思维含量明显降低了。

例如,四年级教材中有这样一道题:

洗衣机厂门市部,上午卖出洗衣机3台,下午卖出同样的洗衣机5台,下午比上午多收货款1512元,每台洗衣机多少元?

如下图:

通过这幅图来解决这道题,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地步了,一眼就可以看出2台对应1512元。如果教学时,我们仅仅满足于学生会解这道题,那么就是直观替代了思维含量,起码是连教材编写要求的高度都没达到,更甭说解决什么更深一层次的问题了。

编者为表明自己的意图,在例题之后专门安排了两道算一算。其中第一题是:

“洗衣机厂门市部,上午收货款2268元,下午收货款3780元,下午比上午多售出2台洗衣机,每台洗衣机多少元?”第二题是:“洗衣机厂门市部,上午收货款2268元,下午收货款3780元,全体共卖出洗衣机8台。每台洗衣机多少元?”

显然,这两道题的解答,不是例题的简单模仿,依样画葫芦是画不出来的。如果例题的处理不见深度,自然是连教学任务都完不成。因此,使用例题的插图必须注意思维含量,比如此题可以让学生在直观图的基础上,理解2台洗衣机对应的价钱、3台洗衣机对应的价钱、5台洗衣机对应的价钱,(3+5)台洗衣机对应的价钱……由此使学生领悟到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对应思想”,而此种对应情况无外乎有3种:和的对应、差的对应、某一部分的对应。

这样处理问题,既充分利用了直观形象,加深了理解,降低了解答难度,同时又加大了直观中的思维含量,直观学习方式很好地运用了,更高层次的目标也达到了。

综上所述,我认为要使动手操作、运用直观不仅仅流于形式,教师应该通过精心的设计,切实增加动手操作中的思维含量,从而架起“动手”与“动脑”之间的桥梁,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动手操作,发展能力 篇4

一、动手操作, 拓展学生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总是建立在直观形象的基础上, 数学思维更是建立在直观操作的基础上。所以, 在教学中, 我们要让学生动手操作, 拓展思维。

例如:在学习正方形的特征时, 学生通过测量很快得出了正方形四条边相等的结论。当学生提出用上下对折、左右对折的方法时, 我提问:“这能证明什么? ”学生答:“能证明上下两条边相等, 左右两条边也相等。”我又问:“这只能证明对边相等。那要怎样折才能一眼看出四条边相等?”于是, 学生又开始进行卓有兴趣地动手折纸。经过交流, 全班同学都明白了第一次对角线对折、再沿此线的高第二次对折就会发现四条边完全重合。 可是这一环节并没有完, 学生的思维火花被点燃了, 他们又提出不少不同的折法:“先沿对角线1对折说明上边长= 左边长?右边长=下边长, 再沿对角线2对折说明上边长=右边长, 所以四条边都相等。”“先上下对折, 左右对折, 说明对边相等, 再沿对角线1对折, 说明左右边分别等于上下边, 所以四条边也相等。”“更简单, 只要上下对折, 再沿对角线对折。”……就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不断地发现新的方法, 然后又饶有兴趣地动手实践、讨论、验证。尽管其中有些折法并不能严密地证明四条边相等的结论, 但是在这样的操作活动中学生学习热情非常高涨, 在多种感官参与中既发展了思维, 又深深体会到了数学的魅力。

二、动手操作, 提高表达能力

《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是数学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数学交流技能指的就是听、说、读、写及描述。其中 描述是有效数学交流的核心。同样学生的描述也建立在操作活动的基础上。如在教学“分桃子”时, 我鼓励学生在用圆片代替桃子分成2堆的过程中积极思考, 寻找不同的分法, 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种分法。接着提问:“如果你是猴乐乐或猴贝贝, 喜欢哪种分法? 为什么? ”启发学生动手比较各种分法。又问:“为什么觉得分成两个5比较合理? ”有学生答:“因为其他分法两个分到的桃子不一样多。”“因为这种分法两个分到的桃子一样多。 ”这时我告诉学生像这样分得的一样多, 数学中用“平均分”表示。然后要求学生在动手平均分的基础上, 对具体情境中的除法意义、除法算式进行描述。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大量感知, 形成表象,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抽象概括, 从而建立概念, 提高数学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三、动手操作, 促进情感体验

一个生动有趣的动手实践环境, 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如把100根小棒平均分给小组里的小朋友的活动。又如抓豆子平均分的数学游戏活动, 都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对学习活动有积极体验。再如认识生活中的大数离不开计数器。农村学生没有现成的计数器, 怎么办呢? 于是我组织学生在数学活动课上利用牙膏盒、铁丝、卡片等材料制作了简易的计数器。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制作中, 充分理解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 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及含义, 为进一步学习万以内的数做好了铺垫。

不管是制作学具还是在课堂中的动手实践操作, 都能让学生在玩中学, 在学中玩, 身心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对数学活动产生强烈的参与愿望, 对数学学习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

四、动手操作, 张扬学生个性

1.操作要选择最佳时机。

动手操作, 作为教学手段可以运用于导入新课时, 也可以运用于新知探究中, 还可以用于巩固练习时, 甚至可以用在课结尾之时。但是在教学中, 不能为了操作而操作, 不能每堂课都进行操作活动, 更不能在一堂课中的每一环节都设置操作活动。这样过分的、毫无目的的操作是没有意义的, 不仅浪费时间, 而且使学生不能把动脑和动手紧密结合, 使学生思维得不到发展, 理解上过分依赖直观。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操作要注意选择好时机, 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发展他们的思维, 提高操作活动的有效性。“适时”就是要把握好教学契机, 用在学生想知而不知, 似懂而非懂时, 让他动手做一做, 就能起到化难为易, 化抽象为具体的作用。

2.操作过程要有序。

我们经常在数学课堂上见到这样一种现象: 学生的操作活动就像是菜市场, 非常热闹可也非常乱。心理学研究表明: 小学生的思维, 正处于无序思维向有序思维的过渡阶段, 有序的操作有利学生形成清晰流畅的思路。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动手操作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进行的, 是要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和学生的基础有计划地安排操作活动。学生的思维是随着操作的顺序区分的, 操作程序反映学生接受的思维过程, 反映一定的逻辑顺序。因此有序的操作有利于学生形成清晰流畅的思路, 发展学生的思维。

3.操作要充分调动多种感官。

在数学教学内容中, 很多问题需要学生动脑、动手、动口, 调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 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4.操作方法要恰当, 感受对象要突出。

操作方法虽然没有统一的模式, 但要精心设计。合乎逻辑联系的操作方法, 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更容易, 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操作活动中要适当突出感知对象, 一般可通过颜色、状态、动态、声音等进行展现。

动手制作作文 篇5

首先,我把纸上的手工部件剪了下来,然后,我拿出一个个圆的卡纸,我想应该是做灯罩的吧,我沿着虚线去折,等折好后,我拿起另一个来折,一共折了四个小的,一个大的,都是类似正方体的纸盒子,接着我及开始粘贴,这时,我遇到麻烦了,粘一下,掉下来了,再粘,还掉,第一个盒子总算好了,确实歪歪

扭扭的,一点都不好看,于是,我拿出另一个,先粘四个角,呀,奇迹出现了,粘起来了,就这样,我总算把五个盒子全做好了,接下来,我要把这些盒子用红线串起来,我先在大盒子的中间眨眼儿,可是,大盒子做好了之后鼓鼓的,我的针短了一点,顾到这一头,顾不到那头,我急的没办法,最后,我灵机一动,先用针在这头扎个眼,再在那头扎个眼,最后,我仔细的对着穿线,总算把线穿过去了,我照这个样子,把小的也做好了,在小正方形的下面挂上穗子。

四角彩灯做好了,瞧,多漂亮啊,五个方形的盒子,红彤彤的穗子随风而动,彩灯以红色为主,有一种过年的气氛,我还想过年的时候把它挂在家里的客厅里。

通过这次做手工,我明白了做事情不要怕难,只要你去思考,就一定能解决。

美式管教不动手 篇6

有家长说:“我家孩子实在太皮,不动手根本收拾不住!”真的吗?你有没有试试下面4种办法——

转移注意力

包包里藏着太阳眼镜

3岁之前,很多时候大人无法用语言来与孩子理性沟通,但这个年龄的他们也有“弱点”: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在闹情绪或不合作的时候,用他们喜欢的东西或话题,很容易转移其注意力。

转移注意力的具体方法很多,这要取决于孩子的特点,有的喜欢比较幽默夸张的动作和表情,有的希望看到自己的安慰物,有的喜欢听故事。

女儿好朋友小T的妈妈总在随身包里塞着很多小玩意。“这些都用得着吗?怎么每天带着出门?” 我有次好奇地问。小T妈妈笑笑说:“用得着,在说不通道理的时候。”原来,这些都是分散小T注意力用的,有图画书、小零食等等,其中最厉害的武器你一定猜不到——墨镜。面对哭闹, 妈妈只要戴上那副墨镜,故意做出几个夸张的表情,不出一分钟,就能让2岁的小T安静下来,破涕为笑。还有一次,小T哭闹着非要另一个孩子手中的玩具,眼看就要失控,妈妈顺手从包里挑了个差不多形状的玩具,在她眼前晃了一下,小T随即便忘记了自己为什么闹脾气,满足地拿着玩具玩起来。

5分钟缓冲期

对付赖床也管用

大人在给孩子下达命令前, 可以先给他一个心理缓冲的时间,以适当调整孩子的负面情绪。

假期里,丈夫的姐姐带着孩子来我们家做客。晚饭准备好了,可小外甥看卡通片入了迷,连叫两次都不肯吃。他妈妈当时并没有生气地一下子关掉电视,而是走到他面前,语气平缓地说:“我们再看5分钟,妈妈给你上个闹钟,闹钟一响,全家人就谁都不许看了,一起吃饭,好不好?”小外甥看到妈妈说话的时候态度很坚定,就点头同意了。5分钟过后,闹钟响了,我往他那边一望,果然,他自己乖乖地关掉电视,坐到位子上开始吃饭。

我觉得那5分钟就是高明之处:孩子正看到兴头时,如果一声令下关掉电视,这是专制的行为,一方面被剥夺了玩耍,另一方面还受到镇压,孩子的反弹情绪必然高涨,接下来哭闹的戏码不可避免。相反,多给他几分钟,用客观的终止令(闹铃)做评判,让他感到不是妈妈在和他对抗,而是客观条件下应该去做另一件事情了,这种沟通方式让孩子有了更多的心理准备,就不会产生太多的挫折感。事后丈夫的姐姐还和我分享说:“这招用来对付喜欢赖床的孩子也一样有效呢。”

魔法123

不说话,不动怒

“魔法123 (magic 1-2-3)”是美国很多儿童教养专家赞同的一种方法,看似没啥新鲜的,就是对着宝宝数“1,2,3”,其实却是能短时间迅速吸引和控制孩子的秘诀。

孩子不是不讲理,而是他们理解的“道理”很简单,很直观。允许或不允许,做这个或做那个,他们都需要明确的指令。而冗长的说教,会模糊掉指令的信息,让孩子感受到“被训斥”的烦躁,这就是用“魔法123”来控制孩子的行为,有时候胜过大人千言万语的奥妙所在。

邻居妈妈就是运用这个方法的高手。她家4岁的孩子晚饭之前硬是要吃土豆片,好言相劝也不行,坐在地板上大哭大叫。邻居看着孩子的眼睛,不动声色地开始数“1”,然后有意停5秒,让孩子体会到这背后所代表的警告意味。如果继续哭闹,会竖起第二根手指数“2”,看孩子的反应,让她有机会对自己的行为做出适当调整。再等5秒钟,如果还没有改进,就要竖起第三根手指并数到“3”——这表明已是最后一个机会,还哭闹的话就会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可以是time out,或者直接剥夺某种权利,比如没收喜欢的玩具或罚她不能看卡通节目等。当然,如果她停止了不当行为,就不会受到任何惩罚。

邻居分享说,要诀是心平气和,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就是“no talking,no emotion(不说话,不动怒)”的规则。以前看到孩子如此哭闹, 她会打孩子的小手,看似把孩子给吓住了,可是打完之后下次还会重演。而现在,她用“魔法123”让自己保持冷静,同时又给女儿直接明了的心理暗示,几次之后,孩子就会明白数到“3”后会有不好的后果,这时候“魔法”就生效了。

顽皮角落

几岁的孩子几分钟

“Naughty corner (顽皮角落)”最初来自BBC播过的一档很有名的节目《超级保姆》,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让孩子坐在角落的方式,让他们学会反思,时长原则是“一岁一分钟”。许多家长在实施time out的时候,会让孩子面壁或把他关在门外或房间里,乍看之下有助孩子冷静,但其实空荡的墙壁、关上的房门很容易给孩子带来孤独、被遗弃的负面情绪。而“顽皮角落”一般设在妈妈的眼皮底下,孩子可以坐着或站着、蹲着,和妈妈沟通或哭泣,但不能玩玩具和离开区域,这种严厉而不冷漠的惩罚,更有利于孩子明白可为和不可为的界限。

一次去朋友南希家做客,她女儿洗完澡后不肯穿睡裤,好不容易给她穿上,转身又给脱了下来;想再哄她穿上,没想到小家伙听后满屋跑。后来南希干脆把她放到“顽皮角落”,让她安静几分钟。小人儿先是觉得有点委屈,眼泪直打转,之后南希蹲下來,用肯定的语气和她讲道理,还指着屋里的其他人给她看,你看大家都是穿裤子的,爸爸也穿了呢(女儿平时跟爸爸最好,南希希望透过这个举动,告诉她什么是该做的)。

上面这四种惩罚方式不是万能的,即便做了,孩子有时候也会重复令人抓狂的行为。没关系,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越顽皮的孩子,越需要好脾气的家长。你只要记住这几种方法的一个共同原则: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来因势利导,让其知道自己的行为限制在哪里,并学会尊重规则。

动脑动手“做”科学 篇7

关键词:科学素养,学习思维,探究能力

教育学家杜威曾说过:“儿童具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 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特点, 也是使他们的认识活动得以维持和获得成功的首要前提。”因此,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应该立足于学生科学素养能否得以提升和发展。本文结合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骨骼》一课教学案例, 从课堂教学上的“思考”和“动手操作”两方面, 浅谈关于如何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一些感悟及有效建议。

一、动脑, 培养学习思维

1.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现象并进行思考, 能够从熟悉的资源环境中调取信息、处理信息, 进行科学探究。《科学 (3—6年级) 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而科学素养的核心应该是学生的学习思维和探究能力。所以, 小学科学课程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 而在于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学会在现象中发现问题, 并善用资源, 整合资源进行科学研究, 进而形成正确的科学的态度和探究能力。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 应该遵循“通过观察提出问题———进行猜测———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这一过程, 也就是说, 根据孩子们的心理特点, 进行科学探究的时候, 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务必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来提出问题, 然后充分鼓励学生, 从他们所熟悉的生活资源着手, 引导孩子们调动日常生活经验来探寻相关的科学研究方法, 最后结合实际情况整合、利用熟悉的环境资源, 通过创新思维 (动脑) 和动手选取可行的实验方案, 来实现科学研究。比如, 上《骨骼》一课, 第一步让学生思考:一栋房子离不开钢筋的支撑, 那我们的皮囊又是靠什么支撑起来的?引导学生留意骨骼支撑人体的作用现象, 为进一步探究骨骼特点“抛砖引玉”, 更为后面探究骨骼的作用做铺垫。第二步利用“你可知道我们一共有多少块骨头?”来探一探学生对骨骼有哪些了解, 同时进一步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平日里你是从哪些渠道来获知关于骨骼的相关知识?”这样的设计思路, 帮助教师快速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 同时又让孩子们在交流中分享了各自课外知识的学习渠道。第三步我抛出“左腿骨和左侧肋骨分别有多少块骨头?”的问题来以点带面, 引导学生认识骨骼的分布特点。我先让学生对以上两个部位的骨骼数量进行猜测, 紧接着我又追问:“你会用什么办法来证实自己对左侧肋骨和左腿骨数量的推测?”如此一来, 学生便会在脑海里大量搜罗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资源来解决所遇到的这个科学问题。有的孩子说:“可以上网搜索这个部位的图片。”有的孩子说:“找一副骨骼模型来数一数。”还有的说:“我的肺部拍过X光, 我可以回去看看那张图片, 上面可以数出肋骨有多少块。”这样的引导让学生动脑, 将科学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联系, 促进了思维发展。我及时地肯定了孩子们的回答, “没错。在做科学研究的时候就是要善于利用我们身边的资源来进行科学探究。”这样的“肯定”会给他们科学探究之路带来更多的启发, 同时也告诉了他们“科学就在身边”。

2.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从“思考”中筛选可行性探究方法, 落实实验方案, 证实自我推测并得出结论。新课标强调:“不再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 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 注重与学生的经验结合在一起, 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

在学生各自交换了探究指定部位骨骼数量的方法之后, 我又顺势引导学生:“眼下我们教室里没有X光的片子和骨骼模型, 也无法上网, 同学们能否再想一个可行的方法来证实一下自己对指定部位骨骼数量的推测?”这样的处理, 让孩子们又进一步结合实地情况进行了可实施方案的筛选, 结果孩子们通过一番商榷之后一致选择了“摸骨头来数”这个方法进行指定部位骨骼数量的探究。我尊重了孩子们讨论后所做的决定, 让他们分为两大组, 各自负责一个部位, 摸着数了数指定部位的骨头数量。小组内有的孩子担心自己摸肋骨摸得不够准确, 还让旁边的同学帮忙摸摸对方肋骨一起数一数, 孩子们又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会了合作。一番探讨之后最终每个人都得出了自己的答案。学生汇报结果后, 我通过出示相应部位的骨骼图片让他们数一数该部位的骨骼数量, 最终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比较后发现了骨骼的分布具有对称特点, 同时也明白了原来摸着数这样的探究方法还是不够科学准确, 最准确的还得借助实物或图片才能有一个准确判断。

3.课堂上教师要还给学生交流发言的机会。如果说合作是通往智慧塔尖的“石阶”, 交流则是信息和智慧的碰撞, 更是收获知识时的“相互扶持”!课堂的主体是学生, 因此我们要还给孩子们交流发言的机会。在教学《骨骼》一课时, 学生通过动手“摸着数”得出了自己的骨骼数量推测, 紧接着我让学生和与自己推测结果不一样的小伙伴交流, 向对方说明清楚自己数多出的那一块骨头在哪?这样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明白科学探究的过程必然会存在争议。这样的争议会让孩子们在脑海里形成新的质疑, 例如:对方所摸到的多出的这块骨头是不是我之前没发现的?它在哪里?我得再次确认一下究竟谁的推论更准确……学生之间的探讨不正是培养语言概括能力和发展思维的大好时机吗?一个“轻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学生才会以“主角”的身份走进科学。

二、动手, 掌握探究技能

教育家波利亚说:“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知识, 因为这种发现, 理解得最深刻, 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小学科学课堂要回归“真实”, 离不开学生亲自动手, 参与实验。动手之前, 教师要让学生明确目标, 弄清自己要解决的问题, 制定实验方案, 即动手之前先动脑。活动中教师还要提醒学生手、脑、眼、鼻、耳多种器官的并用, 才能及时捕捉事物的细节, 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 从直观形象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例如:在探索了骨骼分布特点之后, 我让学生通过“拼骨骼”、“观骨头”等两个动手实验活动来对骨骼的特点作进一步的探究。有了前面的学习, 学生对骨骼分布的位置有了初步的、模糊的记忆。第一步, 我安排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参考着骨骼图样, 动手拼一拼人体骨骼图, 这样的动手操作让孩子们对各部分骨骼相应位置及对称特点有了更为形象直观的印象。第二步“观骨头”这一环节, 我自始至终让孩子们带着明确的观察目标来进行观察探究。我让学生先明确他们想要研究关于骨头哪些方面的信息, 然后再根据他们所需提供了新鲜大骨和观察骨头的相关工具。结果不出所料, 孩子们通过用观、嗅、敲、触碰等方法, 发现很多平日里不曾留意的现象, 如:骨腔内有液体;骨髓带有血腥味具有造血功能;还有坚硬的蜂窝状的骨密质究竟有何作用……还原课堂上科学探究的真实性, 我们就要尽量创造实验研究条件, 让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丰富有趣的实验当中。学生参与实验、体验实验、观察实验结果, 并对实验结果做出及时记录和反馈, 有助于他们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逐步提升了他们的科学素养, 提高了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方式, 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了解, 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孩子们对学习科学的浓厚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作为课堂组织者身份的教师, 在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尽可能地创建条件, 为学生构建认知平台, 给他们动手动脑“做”科学的机会。无论动手还是动脑, 教师做到了真实地尊重学生作为学习主人的身份, 才能真正帮助他们获取科学探究技能。形成良好的科学学习思维和能力远比获取多少知识都重要!它决定着孩子们后继的科学学习, 在追求科学的道路上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 (3~6年级) 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罗星凯, 余慧娟等.透视科学探究性学习[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动手操作 有效吸收 篇8

一、对症下药, 有效操作

数学课堂中, 很多知识的学习都跟动手操作有关, 但不是所有的操作都是有效的、必须的。常见的现象就是, 教师要上公开课了, 然后就会设计一个动手操作的环节, 也不论是否真的需要, 是否真的对学习有效。所以我认为, 有效的动手操作是在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分析教材之后再展开的。

我们知道,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 他们的空间观念还不成熟, 这时候就需要通过动手操作来培养他们初步的空间观念。比如, 在教学《认位置》这一课时, 我们就可以围绕他们身体的某些部位, 如, 左手、右手, 左脚、右脚, 左眼、右眼, 左耳、右耳等来进行教学, 这样就能引导学生较好地认识左、右两个方位;而通过围绕学生间座位关系的讨论, 又能让学生体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像这样的教学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理解并掌握左右相对的位置关系, 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还进一步发展了他们的空间观念。

像这样的教学案例还有很多, 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所进行的操作都是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来进行的, 这样能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好的理解。

二、把握时机, 有效操作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究性学习方式。而作为一名数学教师, 如果能够把握住这一点, 适时展开动手操作活动的话, 定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我曾见过一位教师的操作, 他选择的操作点很得当, 并且恰如其分地把握了时机。这位老师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 先出示了一组图:面积相等的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他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哪一个图形的面积大?有的学生猜长方形的面积大, 有的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 也有的猜两个图形面积一样大。然后, 教师让学生用数图形所占方格数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学生通过“数方格”这一操作活动, 发现它们都占了24个方格, 得到了这两个图形面积相等的结论。接着, 教师又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这组图中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这二者相对比, 其长度又有何关联?学生发现:长方形的长和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 都是6个方格的边长那么长;长方形的宽和平行四边形的高又相等, 都是4个方格的边长那么长。这时候,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根据刚才的发现, 联系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去推测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推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在此基础上, 教师及时组织学生动手操作验证这个推测, 发给学生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片, 让学生画出一条底边上的高, 再沿这条高线剪开, 将得到的直角三角形和直角梯形平移拼接, 得到了一个长方形。通过一系列的动手操作后, 学生发现:刚才的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现在的长方形, 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那个平行四边形的底, 这个长方形的宽就是那个平行四边形的高。至此, 验证了所推测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的正确性。

在这一系列有效动手操作活动的案例中, 教师通过问题的启发引导, 在学生渴望探索的心理状态下展开,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可见, 知识的生长点是组织有效动手操作的关键内容, 抓住学生的心理状态展开操作是有效动手操作的最佳时机。

三、结合实际, 有效操作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兰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 也必须扎根现实, 并且应用于现实。”爱动是孩子们的天性, 孩子们对生活中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 他们都想看一看、动一动、量一量。而加强有效的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我们的新教材就为学生提供了很多操作的机会。如, 在教学《米、厘米》这一课时, 在学生认识米、厘米的长度单位及相应的进率, 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基础上, 可以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怎样知道“教室的长度”“文具盒的宽度”“人的高度”等等, 让学生亲自动手去试一试, 量一量……课上学生“动”了, 气氛也“活”了。这样, 学生就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像如此结合实际的有效的动手操作, 从一定程度上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对他们吸收知识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总之, 小学数学课堂的动手操作活动有时是必不可少的, 学生在有效的操作中思维活跃, 创新萌生, 灵感迸发, 智慧之花不时在指尖开放。动手操作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 值得我们一线数学教师不断地探索总结, 从而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更好地吸收掌握数学知识, 体会数学的无穷魅力。

摘要:动手操作是学习一切知识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能真正地被学生所“吸收”。因此, 对于小学生而言, 动手操作可谓是叩开数学知识大殿的敲门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从对症下药、把握时机、结合实际这几方面来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数学动手操作活动。

关键词:小学数学,动手操作,有效

参考文献

[1]叶奕乾, 何存道, 梁宁建.普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

[2]张峰.小学数学课堂中动手操作的有效性思考[J].读与写, 2013 (02) .

激发兴趣提高动手能力 篇9

一、从基本理论入手, 由浅入深

对于初学电子技术的机电专业学生, 一定要紧紧抓住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 抓紧基本技能的训练。应着重学好《电工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等几门基础课, 必须死心塌地地坐下来认真学, 深刻理解, 弄懂、弄通其中的概念、定义、定理、公式、典型电路。诸如什么是电流、电压、电阻, 什么是直流电、交流电, 什么是频率、周期、波长、振幅、相位, 什么是串联、并联、串并联, 什么是阻抗、感抗、容抗, 什么是磁场、磁感线、磁通, 什么是自感、互感、串联谐振、并联谐振, 什么叫耦合、负载、电功率, 什么是通路、开路、短路等, 这些是最起码的电学知识。对于电压、电动势、电位、电位差等, 要弄清它们的区别, 还要知道它们的文字符号、单位、换算。对于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运算放大器等元件, 要分门别类地研究其特性, 研究不同品种间共同点和不同点, 应用场合及所需注意的问题。基本概念清楚了就能透过现象揭示问题的本质, 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于实在不能理解的知识, 要学会暂时放弃, 否则会影响学习自信心。等以后学的知识多了, 自然就会理解。对于集成电路的内部电路就不用深入研究了, 而只要知道它是干什么的、信号流程、外围管脚和外围元件的作用就行了。至于深入研究, 等具有一定水平以后再回来学习研究就会觉得容易得多。

二、敢于动手, 大胆实践, 以实践促进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理论的生命在于实践, 脱离了实践, 理论是无法掌握的。如果只看书不动手, 那肯定是白看, 不多久就会忘光。许多同学谈起电子技术方面的知识, 他们知道的真不少, 但实际操作时却无从下手, 这也是初学机电专业学生所要面对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其实并不难, 那就是要敢于动手, 大胆实践。怎样去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呢?

1. 学会电子元件识别与测量

作为一个初学者, 首先要去认识常用元器件外形, 了解它们的结构与标志, 知道它们的功能和技术参数。再就是要有一块好的万用表 (如MF47型) , 并学会使用它去测量和判断常用的元件 (如电阻、二极管、三极管等) 数值及正常与否。

2. 保质、保量完成与课本配套的实验

在《电工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工技能》中配套了大量的实验项目。首先让学生进行简单的电路连接, 通过实验体会电路工作原理。其次要加强专业基础课中的技能训练, 例如元器件焊接、配电板安装、小型变压器的绕制等。在这些实验过程中, 要着重学生的操作技能、技巧的逐步养成, 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不能一蹴而就。因此, 要按照实习教学的要求, 一步一步地加深、巩固学生的专业技能。 (1) 教师在实验时, 要有条不紊地演示给学生看, 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示范动作准确无误, 规范条理, 讲做一致。演示方法要科学严谨, 快慢适度。尽量采用电化教学, 达到讲解与示范完美结合。 (2) 在学生操作过程中, 教师在场中往复巡查, 点拨指导, 才能了解学生操作的真实水平, 才能使学生的动作规范, 方法科学, 程序合理。及时讲解学生操作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给学生以正确的示范, 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3) 实习结束, 及时讲评。讲评要讲到点子上, 要讲到实质上, 要讲到关键上。讲评表现好的, 也要讲评不好的, 尤其要树立好的操作典范, 让学生有标可立, 有标可学。 (4) 注意在实验中要分组进行, 以弱带强。在最后进行考核时, 只考核小组中动手能力最差的同学, 所有小组成员成绩都与该同学成绩相同, 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把小制作作为学习电子技术的重要途径

小制作容易成功、经济实用, 同时可培养兴趣、增强自信心。制作时应由简到繁, 坚持不懈, 不断总结, 以大量实践制作来验证所学知识。在实践制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要有理论依据, 动手前一定要弄懂原理以及各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 切忌盲目实践。 (2) 对所用元件逐一检测, 避免因使用劣质元件而导致失败, 影响学习兴趣。 (3) 养成通电前进行检查的好习惯, 以免因焊接质量问题损坏元件。 (4) 在制作完毕后, 进行回顾总结, 以巩固所学知识, 这样会使自己的技术水平在不知不觉中提高。经过实践后, 尝到了掌握技术的甜头, 产生学习的动力, 就有了提高理论的欲望和学习的自觉性, 理论学习的掌握反过来又使实践得到拓展, 因而产生一个良性循环。

4. 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经过上述技能训练, 学生动手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为了进一步完善其知识体系, 我们可以在电子实验中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内挑选元件自己组合电路, 从电路设计、制作线路板图、做线路板、安装、焊接, 到最后的调试, 均可让学生自己完成。教师在此期间只起到启发、引导、验收和考评作用。鼓励学生把好的想法付之于实践。另外, 多开展义务维修校内老师和其他专业同学家的电器活动。通过多次电器维修实践, 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 不断提高自己。

三、积累资料, 广阅博览

现在家用电器种类繁多, 电路形式各样, 会产生许多问题, 若得不到及时处理, 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因而初学者在学习电子技术过程中, 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 广泛搜集各种电子书籍、电路图、电子产品说明书;在修理电器时, 可将随机电路图复印保存。 (2) 按不同故障现象将资料整理、剪辑装订成册, 以备使用时查找。 (3) 将修理好的电器故障现象、维修过程记录下来, 以后碰到类似问题, 可很快解决。 (4) 可购买各种电器的电路图集、集成电路手册等工具书, 以备维修时查阅。 (5) 在维修时, 可测量各种正常集成电路电压、电阻等参数, 并做记录, 以便日后维修时进行对比、分析。总之, 手中资料多了, 维修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四、多收集元件, 多掌握元件测量方法

在维修过程中, 什么样的问题都可能遇到。有的元件在外表可明显看出断裂、烧毁的症状, 而有的元件只是内部损坏, 外表不易看出, 对于这样的元件, 我们就要应用测量的方法进行鉴别。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掌握元件的测量方法和正常数值, 只有这样, 才能判断出该元件是否损坏。还有的元件在外表和测量中均与正常元件无异, 但是一上机就出现故障, 遇到这种情况, 我们就应采用替换法进行鉴别。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收集各种各样的元件, 以备不时之需, 避免临时抱佛脚,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紧跟时代, 不断学习

电子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因而我们的知识必须不断更新, 才能紧跟时代潮流。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就不可能跟上电子技术发展的步伐。要想在同行业中所向披靡, 必须做到: (1) 利用业余时间到电器商店, 多观察各种新上市的家用电器, 了解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为以后维修这些新式家电打下基础。 (2) 多看各种维修书籍, 从各种电子书籍中了解各种新式家电的原理和维修方法, 也不失为一条提高维修水平的捷径。

在动手中学数学 篇10

一、智慧出自手指尖

心理学研究, 人的大脑里有一些特殊的、最富有创造性的区域, 当双手从事一些精细的、灵巧的动作时, 就能把这些区域的活力激发起来。否则, 这些区域则处于“沉睡”状态。可见, 手的动作对于发展智力有积极参与的作用。现代社会需要手脑并用的人,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脑力劳动者也越来越多地需要进行实际操作。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进行手脑并用的操作活动, 十分必要。它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 而且能在操作的基础上进行观察、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如我在教学“认识二分之一”这一环节时, 安排了这样一个操作活动:拿一张长方形纸, 先折一折, 把它的二分之一涂上颜色。在展示折法时, 我预设了三种折法:

这时, 有一位学生说:“老师, 我还有一种折法。”他的折法是:

虽然这种折法折起来较麻烦, 先要把两条长边 (也可把长方形的两条宽) 都平均分成四份, 再把该边的第一平分点与对边的第三平分点连接, 折成一条线。但也从不同的折纸方法中展现出了学生独特的智慧。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 学生得到鼓励后, 主动探索的劲头更足了。

二、兴趣源于情境中

兴趣是儿童认识需要的情趣表现, 是儿童主动探索知识的心理基础。儿童的全部学习活动, 都伴随着他们情感的参与。积极的情感会使孩子们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产生强烈的求知预望。而这种浓厚的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因此, 教师要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出发, 用儿童的眼光去寻找那些有趣、富有挑战性的, 与儿童生活背景相关的素材, 创设一个使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如在教学“比较分数的大小”时, 我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 有一天, 大师兄孙悟空去化了两块饼回来, 悟空把其中的一块给师傅享用, 剩下的一块, 悟空对猪八戒和沙和尚说:‘八戒, 你吃这块饼的二分之一, 我和沙师弟各吃这块饼的四分之一。’八戒一听, 就不肯了, 说:‘凭什么你们就要吃这个饼的四分之一, 我只能吃二分之一, 不行, 我要吃这个饼的四分之一。’”究竟他们三人谁分得更多呢?学生带着问题在两张完全一样的正方形纸中分别表示出一张纸的二分之一, 四分之一, 再比较大小。从而明白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 每一份所表示的就越小。通过创设具有趣味的情境, 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 在动手中化难为易,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快乐融于游戏间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就急于传授知识, 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 没有学习兴趣, 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这就要求教师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我经常采用的活动方式有猜数、摘苹果、开火车、接力赛、动物表演、啄木鸟诊所等有趣的游戏。如在巩固“平均分”时, 为了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 我创设了“包糖果”的环节:

小组自由选择糖果的块数和塑料纸的张数, 要求糖果能平均放在塑料纸里。

(1) 小组商量需要领多少块糖, 多少张塑料纸。

(2) 小组活动, 包糖果。

(3) 展示并说包法。

这样由学生决定总数和分的份数, 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树立起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在游戏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四、技能基于练习上

练习能使学生巩固掌握所学知识, 形成技能, 发展能力, 培养探究精神。如“巩固几分之一”这一环节, 通过折一折自己想表示的几分之一, 填一填每个图中涂色部分表示的分数, 猜一猜黑板报中《科学天地》《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一以及从“多美滋”奶粉的广告中联想到哪些分数, 并把分数写出来等练习。让学生主动发现数学问题, 探求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使技能在“折一折”“填一填”“写一写”等练习中得以提高。

在动手中学数学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真正学有所成, 学有所乐。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 又可以降低学生学习中的理解难度, 从而有效地改善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效率, 减少两极分化。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恰当地创设学习情境, 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实践机会, 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真正学有所成, 学有所乐。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动手】相关文章:

动手04-29

动手参与05-16

《动手做做看》05-06

动手做做看05-17

动手小制作06-13

提高动手能力06-15

学生动手体验论文04-17

动手做房屋范文05-19

自己动手写文章06-22

小学数学动手能力07-22

上一篇:电梯故障原因分析下一篇:赞赏能扬起希望的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