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

2024-05-13

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精选十篇)

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54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 其中男21例, 女6例, 年龄24~68岁, 病程为3个月至5年;轻度感染10例, 中度感染9例, 重度感染8例;胃癌2例, 慢性胃炎16例, 反流性食管炎5例, 十二指肠溃疡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治疗, 其中男20例, 女7例, 年龄25~69岁, 病程为2个月至5年;轻度感染11例, 中度感染8例, 重度感染8例;胃癌3例, 慢性胃炎15例, 反流性食管炎4例, 十二指肠溃疡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三联疗法治疗, 餐前空腹口服奥美拉唑 (20mg/次) 、阿莫西林 (1.0g/次) 、甲硝唑 (0.4g/次) , 每天2次, 早晚服用。连续治疗3周为1个疗程。

1.2.2 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中药制剂治疗, 主要药方为:党参、白芨各20g, 玄胡、蒲公英各30g, 茯苓、白术、砂仁、郁金、半夏、陈皮各15g, 木香、黄连、甘草各10g, 大黄3g;脾胃虚寒者加良姜3g;疼痛较重者加乳香、没药各10g;胆汁返流者加吴茱萸20g。所有药剂水煎口服, 每日1剂, 早晚两次服用。连续治疗3周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相关疗效标准, 治疗效果可分为:治愈:患者胃镜下溃疡面完全消失, 糜烂黏膜痊愈, 局部轻度发红, 无明显水肿, 病理检查炎症减轻2级以上, 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显效:患者胃镜下检查溃疡面基本消失, 黏膜病变范围缩小一半以上, 充血水肿减轻, 病理检查炎症减轻2级, 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 胃镜及病理检查无改变。

1.4 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经治疗,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3%,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具体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仅出现1例胃肠道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对照组出现2例皮疹、3例失眠以及5例胃肠道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0%。经治疗,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具体见表2。

[n (%) ]

[n (%) ]

3 讨论

幽门螺杆菌是胃幽门部寄生的革兰阴性菌[3], 与消化性溃疡、胃炎、胃癌等病变关系密切。根除幽门螺杆菌可有助于溃疡面的愈合, 效果明显, 可有效防止病变范围扩大和病情复发, 降低胃癌的发生率。传统西医治疗采用药物抑制和杀灭幽门螺杆菌, 效果明显, 但依从性较差, 停药后复发率较高, 且具有一定副作用;此外长期采用西药治疗, 会导致病菌产生高耐药性[4], 不利于病情的根治。中医根治幽门螺杆菌优势明显, 不仅可较好地杀灭幽门螺杆菌, 同时还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且中医耐药性和毒副作用更小, 临床应用前景较好。

随着环境、公众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变化, 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呈逐渐上升趋势, 已成为多数消化道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中医认为, 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应以理气化瘀、活血清热、祛湿解毒、益气健脾为主, 相对西医其杀灭幽门螺杆菌作用缓慢, 但中药治疗可有效增强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 降低西药所带来的毒副作用以及耐药性, 患者治疗依从性更高。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属于中医“嘈杂”“胃脘痛”等范畴, 其感染因素包括季节、饮食、生活环境、生活习惯、性别、情绪、年龄等[5]。该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脘部胀痛、恶心、烧心、呕吐等, 属“邪气”侵犯人体发病[6],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会进一步损伤脾胃, 影响水谷精微的运化吸收, 故主要病机为脾胃内伤、脾失健运。

4 结论

中药治疗可抑制和杀灭幽门螺杆菌, 疗效确切。黄连和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 可有效理胃、治虚, 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从根本上消除感染性胃病症状。本研究采用中药制剂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 药物主要包括党参、白芨、玄胡、蒲公英、茯苓、白术、砂仁、郁金、半夏、陈皮、木香、黄连、甘草、大黄等, 其中党参主治脾胃气虚、神疲倦怠、四肢乏力;白芨具有止血补肺、生肌止痛之效, 同时还具有抗菌、防癌作用, 能有效保护胃黏膜, 改善胃部功能;玄胡活血化瘀、利气止痛, 可改善胃组织的血液循环, 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抗菌作用, 可有效改善炎症;茯苓与白术具有渗湿利水、健脾胃、宁心安神的功效, 可有效改善脾气虚, 同时对湿热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茯苓与白术搭配既能健脾又能渗湿, 用作补肺脾、治气虚之佐药。陈皮、甘草可用治湿阻中焦、脘腹胀闷等症, 陈皮与黄连搭配可有效缓解胃热呕吐[7];此外, 半夏善祛脾胃湿痰, 可有效燥湿化痰、止呕散结。诸药合用, 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且从根本上抑制和杀灭幽门螺杆菌。

综上所述, 采用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疗效确切,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3%,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观察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率仅为3.7%,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0%,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提示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疗效确切, 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减轻患者痛苦,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安全有效,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4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7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3%,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观察组患者中仅出现1例胃肠道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对照组患者中出现2例皮疹、3例失眠以及5例胃肠道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采用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疗效确切, 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减轻患者痛苦,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安全有效,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张春花.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临床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 10 (3) :72-73.

[2]李恒枚.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病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 24 (1) :77-78.

[3]王振, 寇琼.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1, 43 (12) :1460-1462.

[4]刘建明.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的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 2012, 27 (5) :943-944.

[5]邓俊鹏.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疗效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 2014, 10 (1) :79-80.

[6]刘军仕, 谢建祥, 杨香生.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中医药治疗研究近况[J].中医杂志, 2013, 44 (11) :872-874.

医院对幽门螺杆菌胃病患者饮食须知 篇2

幽门螺杆菌烧心、泛酸、空腹胃疼、夜间胃疼的患者注意

1.忌:产酸过多的食物,如:甜品、地瓜、香蕉、韭菜、蜂蜜、山楂、豆腐乳等。2.忌:辛辣刺激的食物,如:生葱、生蒜、辣椒、酒、咖啡、浓茶等。3.平时可多补充些益生菌类产品,如卫乐舒益生菌等。

胀气患者注意

1.少吃产气食物:豆制品(如豆腐、豆浆、豆腐脑等)肉类、牛奶、油炸食品、薯类(地瓜、马铃薯)及碳酸饮料

2.避免吃东西时狼吞虎咽、边吃东西边说话,少嚼口香糖。

3.多吃含纤维素多的蔬菜、水果,多吃杂粮,如:小麦粉、糙米、玉米、芋头、燕麦片等; 多喝酸奶。

补充:为避免胃石症发生,请大家不要空腹吃柿子、软枣(黑枣)、山楂、香蕉等食物;也不要在饮酒喝茶时吃上述东西。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者在服用抗生素和卫乐舒需要间隔2个小时。

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 篇3

【关键词】中西医联合;幽门螺旋杆菌;虚寒型胃病;黄芪建中汤

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HP感染是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发病与反复不愈的主要病因,因西药抗HP治疗的不良反应,导致部分患者不能耐受规程治疗,笔者根据临床观察与总结,发现这部分患者在中医临床辨证分型中几乎均属虚寒型。针对该类型患者笔者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结果获得满意疗效,无不良反应发生,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就诊的HP阳性(尿素呼气试验或内镜检查)患者中,经中医辨证分型,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评定[1],属脾胃虚寒型患者23例,女15例,男8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72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2年。其中胃、十二指肠溃疡10例,慢性胃炎10例,反流性胃炎3例。

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采用抗HP标准三联疗法的基础上,加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具体治法:西药每天服用奥美拉唑肠溶片20mg bid,阿莫西林胶囊0.5g bid,克拉霉素分散片0.5 bid。

中药予以温中建脾,和胃止痛,用黄芪建中汤加减:黄芪18g,党参15g,白术15g,砂仁6,白芍15,桂枝10,干姜6,大枣5枚,炙甘草6。日一剂,水煎服,头煎与二煎共取汁300ml,早晚分服。加减法:寒盛加附子理中丸;脾虚湿盛加二陈汤;泛吐清水较重加干姜、吴茱萸、半夏;肾阳虚加附子、肉桂、巴戟;血虚者加当归;痛发加良附丸,溃疡者加三七粉,白及。

疗程:西药服用2周后,停服抗生素(阿莫西林与克拉霉素),中西药联用4周为一疗程。治疗期間戒烟酒,忌生冷刺激及油腻饮食,畅情志,慎起居。疗程结束后以临床症状体征,胃镜及HP复查结果评定疗效。

3 疗效评定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疗程结束后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溃疡完全愈合,胃粘膜炎症明显减轻,HP阴性;显效:疗程结束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溃疡愈合,胃粘膜炎症减轻,HP阳性;无效:疗程结束后临床症状无改善,HP阳性。

3.2 治疗结果

治愈:18例,显效:5例,无效:0例。治愈率78.2%,有效率100%。疗程结束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

4讨论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引起胃粘膜慢性炎症及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研究表明,80%-95%的慢性胃炎患者胃粘膜有HP感染,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HP感染率为90%-100%,胃溃疡的感染率为80%-90%[2]。长期HP感染(约5-25年)后,在部分患者中可出现胃粘膜萎缩和肠化,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根除HP的综合治疗可使胃粘膜炎症消退,溃疡愈合,可在一定程度上逆转部分患者的胃粘膜萎缩,肠化生和异型增生。因此,根除HP是治疗的关键所在。目前,通过西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但不良反应也较多,患者的依从性欠佳,而单纯中药抗HP治疗的根治率不如西药,其临床疗效尚缺乏共识。根据笔者的临床观察与总结发现,对西药抗HP治疗不能耐受者,主要是因为服用抗生素后引起的消化道症状加重,常见恶心、呕吐、泛吐清涎、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纳差、乏力、头晕、便溏等,其临床表现与中医胃脘痛之脾胃虚寒型相符。因此,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以温中健脾,和胃止痛之黄芪建中汤加减,方中黄芪补中益气,饴糖益气养阴为君;以桂枝温阳祛寒;白芍养营缓急止痛;佐以干姜温胃散寒,大枣补脾益气;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原方加入党参,砂仁以加强健脾温中,行气和胃之效。全方共奏温中健脾,和胃止痛之功。通过对本组患者的临床观察表明,中药对改善患者以上临床症状有显著效果,起到辅助患者完成西药的规程治疗,增加患者的依从性与耐受性,从而提高临床疗效的作用,为中西药治疗脾胃虚寒型HP感染性胃病患者提供了临床依据。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研究对象100例, 男59例, 女41例, 年龄19~73岁, 平均 (48.3±12.2) 岁, 病程2个月至9年。慢性胃炎均经电子胃镜检查确诊, 胃癌5例, 慢性胃炎44例, 返流性食管炎17例,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34例。经14C尿素呼气检测对Hp阳性感染证实, 轻度感染36例, 中度感染52例, 重度感染12例。排除其它系统严重疾病患者, 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划分, 组间一般资料比较, 无明显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本组选取病例采用西药三联疗法治疗, 包括阿莫西林1.0g/次, 甲硝唑0.6g/次, 奥美拉唑20mg/次, 餐后口服, 均为2次/d。观察组:本组选取病例采用中医药治疗, 依据《中医病证诊疗标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 辨证施治, 阴虚胃燥型采用麦门冬汤加味治疗 (具体方药包括:寸冬、野台参、清半夏、生山药、生杭芍、丹参、甘草、生桃仁、大枣) ;肝气犯胃型采用柴胡疏肝散治疗 (具体方药包括:陈皮 (醋炒) 、柴胡、川芎、枳壳、芍药、甘草、香附) ;脾胃虚寒型采用扶阳助胃汤治疗 (具体组方为:干姜、白芍药、陈皮、白术、甘草、官桂、吴茱萸、黑附子、益智仁) ;肝胃郁热型采用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治疗 (具体组方为:黄连、吴茱萸) 。均加水煎服, 每日1剂, 分2次服用, 1个疗程为7d, 共行3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

显效:14C尿素呼气检测结果证实Hp阴性, 返酸、胃痛等临床症状消失;有效:14C尿毒呼气检测值较疗前降低, 临床症状好转;无效:14C尿毒呼气检测值和临床症状均无好转迹象, 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 计量资料行t检验, 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选取病例临床总有效率为74.0%,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 对照组皮疹2例, 失眠3例, 胃肠道反应加剧4例, 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n (%) ]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中医将Hp感染性胃病定义为“嘈杂”、“胃脘痛”、“痞满”、“胃胀”范畴。其感染因素包括饮食、季节、生活环境、性别、年龄、情绪等。脾失健运、脾胃内伤、劳倦内伤或饮食不节等均可致脾胃受损, 脾运无力、气血生活乏源, 诱导食滞不化, 久之气机阻滞, 胃络内存有瘀血, 进而导致疾病发生。幽门螺旋杆菌是于胃幽门部寄生的革兰氏阴性菌, 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癌、萎缩性胃炎密切相关, 对Hp感染加以根除, 可对溃疡面愈合有促进作用, 使癌症发生率降低[5]。

大量研究显示, 在直接抑制和杀灭Hp方面, 采用西药治疗的效果优于中药, 但存在依从性差、耐药性强、停药后复发率高、副作用大的缺点, 且价格相对昂贵。应用中药治疗, 可更好地根除Hp, 改善Hp相关性胃病的临床症状, 缩短疗程, 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减少西药的耐药性和毒副作用, 故有广泛的应用前景[6,7]。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应用辨证分型施治, 肝气犯胃型采用和胃止痛、疏肝理气治疗为主, 在应用柴胡疏肝散的同时加元胡、川楝子、香附等;肝胃郁热型以柔肝止痛、清热解郁为法治疗, 在应用化肝煎合左金丸基础上, 大白芍用量增加, 依据情况加地丁草、大贝母等;脾胃虚寒型采用健脾和胃、散塞止痛法治疗, 在扶阳助胃汤应用的同时, 加蒲公英、鱼腥草;阴虚胃肠型, 以润燥止痛、养阴益胃为法, 在应用麦冬汤的同时加用白芍、石斛等。结果显示, 观察组选取病例临床总有效率为74.0%,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 对照组皮疹2例, 失眠3例, 胃肠道反应加剧4例, 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

受环境恶化, 公众饮食结构转变等诸多因素影响, Hp感染率有增多趋势, 成为公众患消化道疾病的主要因素。Hp感染性胃病中医学认为, 其病机虚实夹陈, 治疗需以理气活血化瘀、解毒清热利湿、扶正祛邪、益气健脾为主。在Hp转阴、临床症状缓解改善, 病理形态改善方面, 疗效显著。虽中医抑杀Hp的作用不及西药, 但应用中医药治疗, 可增强Hp根除率, 减少西药耐药性和毒副作用, 使患者依从性提高。

综上所述, 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采用中医药治疗, 可显著改善预后,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应用价值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采用中医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常规西药治疗 (对照组) 与中医药治疗 (观察组) 预后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临床总有效率为74.0%,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 对照组皮疹2例, 失眠3例, 胃肠道反应加剧4例, 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采用中医药治疗, 可显著改善预后,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药,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病

参考文献

[1]黄水源.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123例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27 (4) :311.

[2]ELMUNZER BJ, INADOMI JM, ELTA GH.Risk stratification in upper gastroin testinal bleeding[J].J Clin Gastroenterol, 2007, 41 (6) :559-563.

[3]王丽惠, 成虹.幽门螺杆菌感染常用治疗方案及治疗中存在的问题[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09, 7 (4) :1-5.

[4]KIM JM, KIM JS, JUNG HE, et al.Distribution of antibiotic Mics for Helicobacter Pylori strains over a 16-year period in patients from Seoul, South Korea[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4, 48 (12) :4843-4847.

[5]朱军军, 李祥兴.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旋菌感染的调查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 2011, 13 (2) :208-209.

[6]杨春华.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27 (2) :111-112.

当心孩子感染幽门螺杆菌 篇5

浩浩才刚上小学一年级,最近3、4个月来,他老是喊肚子疼,有时候还会干呕、恶心,最初妈妈也没怎么在意,以为是吃坏肚子了。但有一次,他竟然呕出了一点血丝,这可把全家给吓坏了,赶紧带他到医院检查,医生经过检查后告知爸爸妈妈,浩浩这是患了消化性溃疡了。爸爸妈妈听了后非常惊讶:怎么小小的年纪就患上胃病了呢?

胃病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很多因工作而饮食很不规律的人都会犯下这毛病,但很多人可能却很难将胃病与一个小孩子联系在一起。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医师谢丹宇介绍说,在儿科临床上,患有慢性胃炎或十二指肠溃疡的小儿并不少见。

造成小儿胃炎、十二指肠炎、消化性溃疡等发生发展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原因越来越被重视。幽门螺杆菌(Hp)是寄居于人类胃粘膜中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人是这种病菌的唯一自然宿主。我国是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较高的国家,儿童也不能幸免,他们也是Hp感染的高危人群,这可能跟儿童胃功能发育尚未完善,控制胃酸分泌、免疫功能较低有关。据报道称,大部分幽门螺杆菌携带者感染Hp都是发生在婴幼儿时期,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大,Hp的感染率明显增高,只是感染后大部分往往在成年后才发病,还有一些会在儿童期就已经发病,也还有一些甚至会终身不发病。

幽门螺杆菌(Hp)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它可通过口口相传或粪口传播,因儿童时期外界活动少,因此父母或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是婴幼儿感染Hp的主要来源,父母若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其子女感染的机会也会相对增加,尤其是不经意的生活细节,极有可能成为传播途径。如有一些家长喜欢口对口地喂食或将食物嚼碎后再喂、喂食时先用舌头试试食物的温度、喂奶前先就奶嘴喝一两口以试试温度是否适宜、进餐时和孩子合吃一份餐、亲吻孩子的嘴巴等。这些不经意的动作,都有可能将自己体内的Hp传给孩子。

此外,儿童喜吃零食、长期饮食不规律、饮食不当、精神压力过大、长期服用对胃粘膜有刺激性的药物等,也会因胃肠神经调节功能紊乱而降低了胃肠粘膜的保护功能,也可为Hp的入侵创造条件。

Hp感染后一般很难被机体清除而慢慢变成了慢性感染,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从而出现厌食、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反酸、嗳气等症状,其中腹痛以持续性隐痛或阵发性痉挛性为多见。此外,有些患儿还可能会出现消瘦、甚至消化道出血等症状,因此,及早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及时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又由于腹痛是小儿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病因多而复杂,再加上小儿对疾病各种临床症状的语言表达不够准确,故容易造成误诊、漏诊,那么,家长应该如何才能及早发现孩子也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了呢?

如果父母已知道自己患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而孩子有反复出现上腹部或脐周部疼痛等症状,尤其是连续3个月或3个月以上的时间内至少有3次不连续的腹痛发生,而且长得比较瘦小,在排除了上呼吸道感染、肝胆疾病、肠梗阻、心肌炎、饮食不当等原因造成的消化道症状外,应尽早到医院做个胃镜检查。如果患儿不能做胃镜检查,应尽早行呼气或大便Hp尿素酶抗体快速检测等检查,看是否是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的胃炎、消化道溃疡等疾病导致的腹痛,以便早诊断、早治疗。

一旦确诊患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现阶段对其治疗主要是降低胃酸分泌量及酸度、保护胃黏膜、改善胃肠粘膜的血供以缓解疼痛等,要达到根治的目的,需要对Hp进行彻底的清除。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做好预防,应注意把好“口”关,注意饮食卫生,同时注意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勤刷牙,清除藏在牙垢中的病菌,以防止Hp入侵,此外,还应尽量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减少压力,加强锻炼,以提高机体抵抗病菌感染的能力。

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6例患者中, 男56例, 女40例。年龄25~68岁, 平均年龄43.3岁, 病程8个月~30年。胃溃疡16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6例, 复合性溃疡8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17例, 慢性浅表性胃炎39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上腹部疼痛、压痛、灼热感、嗳气、泛酸、纳差、溃疡患者大便潜血2+~3+。经胃镜检查确诊, 并以染色法和尿素酶法检测HP。

1.2 治疗方法

1.2.1 中药组

失笑散合痛泻要方加味为基础方, 药物组成:炒蒲黄10 g、五灵脂10 g、炒白芍15 g、炒白术10 g、姜半夏5 g、干姜10 g、黄连5 g、蒲公英20 g、砂仁5 g、木香10 g、柴胡10 g、元胡10 g。食差加谷麦芽各15 g, 便秘加火麻仁15 g、麦冬15 g, 大便潜血阳性加白芨10 g。1剂/d, 两次煎液500 ml左右, 混后分早晚服2次。疗程4周。

1.2.2 西药组

克拉霉素片0.25 g、阿莫西林分散片1.0 g、奥美拉唑胶囊20 mg, 均2次/d, 疗程2周, 2周后停克拉霉素片和阿莫西林分散片, 奥美拉唑胶囊继续2周。停药4周胃镜检查, 并以染色法和尿素酶法检测HP。

1.3 疗效评价标准

愈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 胃镜检查:溃疡愈合或仅留瘢痕或糜烂胃黏膜愈合或仅留轻度红斑状充血, 萎缩性胃炎转为轻度浅表性胃炎。大便潜血转阴, HP转阴。好转: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上腹部压痛明显减轻。胃镜检查:溃疡面较治疗前缩小1/2以上, 糜烂胃黏膜缩小1/2以上, 大便潜血转阴, HP转阴。无效:临床症状和胃镜检查溃疡和糜烂胃黏膜无明显改变, HP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所得数据,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无效中药组愈合率70.00%, 总有效率90.00%;西药组愈合率71.73%, 总有效率91.41%。两组治愈和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两组疗效比较, P>0.05

3 讨论

HP是慢性胃炎、胃溃疡致病与复发的重要因素, 以药物根除HP感染的治疗是很重要的。

西药三联法 (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 根除HP感染、治疗胃溃疡和慢性胃炎是临床中常用的方法。本文中西医治疗病例的愈合率和总有效率91.41%与国内有关报导接近。为探讨中医药对HP感染性相关胃炎, 胃溃疡治疗效果, 作者精心设计和采用中药失笑散合痛泻要方加味为基本药方辨证施治, 其愈合率与总有效率已接近对照组西药四联法疗效, 而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表明中药对HP感染性相关胃炎和胃溃疡有较好的治疗前景[1,2]。

关键词:感染性胃病,幽门螺杆菌,根治,失笑散合痛泻要方加味

参考文献

[1]陆为民, 单兆伟, 沈洪.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中医药治疗对策的思考.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 2000, 8 (4) :232-233.

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选择我院2014 年2 月至2015 年1 月收治的Hp感染性胃病患者88 例为观察对象, 诊断标准[3]: (1) 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或培养结果阳性; (2) 14C呼气试验 (14C-UBT) 阳性; (3) 血清Hp抗体检测阳性且未接受过治疗。符合上述标准中的任意一项即可判定为Hp阳性。排除标准:心、肝、肾等严重疾病患者;处于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妇女;有相关药物禁忌证的患者;治疗前14 天应用过抗生素类药物的患者。其中男53 例, 女35 例;年龄18~56 岁, 平均 (35.8 ± 6.3) 岁;病程1~18 个月, 平均 (7.6 ± 2.0) 个月;慢性胃炎53 例 (60.2%) , 慢性胃溃疡35 例 (39.8%) ;临床症状:上腹疼痛50 例 (56.8%) , 饱胀35 例 (39.8%) , 返酸32 例 (36.4%) , 出血20 例 (22.7%) 。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 例, 两组的一般资料大体一致。

1.2 方法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 (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 20mg/ 粒) 1 粒+ 甲硝唑片 (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0.5g/ 片) 2 片+ 呋喃唑酮片 (山西云鹏制药有限公司, 100mg/ 片) 1 片, 1 次/d, 连续服用2 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黄连温胆汤加减, 组方如下:蒲公英20g, 竹茹12g, 黄芩、茯苓、陈皮、白术各10g, 黄连、枳实、半夏、橘红、生姜各6g, 甘草3g;水煎服200ml, 1 剂/d , 早晚两次饭后1 小时口服, 连续服用4 周。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

1.4疗效评价标准两组均在4周后评价疗效。治愈:胃黏膜病变恢复正常, 上腹疼痛、饱胀、返酸等症状消失, 14C-UB T显示Hp完全转阴;有效:胃黏膜病变基本恢复正常, 临床症状减轻, Hp转阴或弱阳性;无效:胃黏膜病变、临床症状及Hp感染情况无好转, 甚至加重。总有效为治愈与有效之和。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 以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表1) 两组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84, P > 0.05) ;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 9% (4 0/44 ) ,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5 % (3 1 /44 )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 . 9 1 , P < 0. 0 5 ) 。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9 例 (20.5%) , 其中恶心呕吐5 例, 头晕3 例, 皮疹1 例;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8 例 (18.2%) , 其中恶心呕吐6 例, 头晕2 例。上述症状均较轻微, 停药后自行消失。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 . 0 7 , P > 0. 05 ) 。

3 讨论

大多数Hp感染性胃病患者症状不明显, 诊断率低, 患者常延误治疗, 致使无症状感染发展为消化性溃疡。临床上以根除Hp为治疗Hp感染性胃病的基础疗法。常规治疗方案是以PPI联合两种抗生素治疗, 本文中奥美拉唑是典型的PPI, 通过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内p H值, 对基础胃酸和刺激产生的胃酸均可起到抑制作用。而甲硝唑和呋喃唑酮为两种不同机制的抗生素, 联用能增强Hp的清除作用, 防止耐药性产生。但目前以PPI为基础的标准三联疗法对Hp的根除率已下降为70% 左右。这可能因为虽大部分Hp已被清除, 但受损的胃黏膜修复较慢, 胃肠激素分泌紊乱, 且PPI副作用大, 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 均不宜长期使用[4]。

慢性胃炎、胃溃疡属中医的“胃脘痛”“吞酸”范畴, 病因在于湿热内蕴、脾胃虚弱, 治法以疏肝理气、祛湿活血为主[5]。黄连温胆汤出自清代《六因条辨》, 原方为川连、竹茹、枳实、半夏、橘红、甘草、生姜及茯苓, 具有清热燥湿、疏肝解郁的功效, 常用于治疗情志失调引起的慢性胃病[6]。本文在其基础上增加蒲公英、黄芩、陈皮、白术等药, 增加了健脾利湿、清热解毒的功效。黄连温胆汤加减能够调理肝胃, 促进胃黏膜修复和胃肠激素分泌恢复正常, 使Hp难以在胃部定植;另外, 方中蒲公英、黄芩、茯苓等能够直接杀灭Hp[7], 与西药联用能协同增强Hp清除效果。

本文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说明黄连温胆汤加减不增加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 黄连温胆汤加减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对缓解症状、保护胃黏膜、提高Hp根除率有较好的效果, 且较安全。

参考文献

[1]马德发.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 2015, 27 (1) :26.

[2]方非.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诊疗进展[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24 (1) :126.

[3]张万岱, 徐智民.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方法的评价与诊断标准[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4, 3 (6) :351.

[4]肖玲.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1 (10) :152.

[5]徐艺, 叶柏, 单兆伟, 等.中草药单味与复方对幽门螺杆菌抑菌作用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 2000, 8 (5) :292.

[6]杨国红, 胡研萍.黄连温胆汤治疗HP阳性浅表性胃炎 (脾胃湿热证) 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 2004, 13 (12) :804.

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2012年10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病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 观察组男32例, 女18例, 年龄38~76 (52.2±4.6) 岁, 胃炎30例, 胃溃疡20例;对照组男31例, 女19例, 年龄37~73 (53.3±5.1) 岁, 胃炎32例, 胃溃疡1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三联疗法治疗, 奥美拉唑20mg、克拉霉素500mg、阿莫西林1g, 每日早晚分2次口服, 连续治疗14d为1个疗程, 奥美拉唑饭前服用, 抗生素饭后服用。

观察组患者加用中药方剂清胃汤, 基本组方:黄芪15g、党参15g、茯苓15g、白术12g、蒲公英20g、黄连6g、陈皮12g、制半夏12g、木香6g、甘草6g。脾胃虚寒者去黄连, 加吴茱萸、干姜;胃阴不足者加沙参、麦冬、石斛, 食滞中阻者加焦三仙;血瘀内停者加元胡、丹参、灵脂等。胃痛、胃胀明显好转、口臭减轻, 舌尖淡红, 去黄芩, 水煎服, 每日200ml, 连续服用3个月, 治疗期间定期对患者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 快速尿素酶试验 (试剂盒由福建三强生物有限公司提供) 、14C尿素呼气试验 (试剂盒由深圳海德卫生物公司提供) 、银染色检查, 有2项阳性可确定为Hp阳性, 3个月后复查胃镜,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病理积分及幽门螺杆菌清除情况。

1.3 入选标准

上腹部疼痛、烧灼感、反酸, 胃镜诊断为胃溃疡或胃炎, 幽门螺杆菌检查阳性, 4周内未服用H2受体拮抗剂、PPI、抗菌药物;排除消化道大出血、幽门梗阻、穿孔等并发症, 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胃肠手术史[2]。

1.4 观察指标

症状学指标:按照临床表现进行评价, 包括腹痛、嗳气、腹胀、纳差、恶心、反酸等6项指标, 按照轻重记为1~3分;病理学指标: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取胃窦及胃体黏膜2块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将萎缩、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分别记为1、3、5分。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各项参数以均值±标准差表示, 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症状学积分及病理学积分对照见表1。

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及病理积分下降明显, 与对照组患者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幽门螺清除率高, 与对照组患者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患者治疗不同时间点Hp阳性率对照见表2。

两组患者在治疗7d、30d后Hp阳性率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 在治疗后2、3个月比较差异明显,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幽门螺杆菌发现20多年来, 其与消化道疾病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目前已知Hp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MALT淋巴瘤的重要致病因子[3], 人们对Hp的认识取得统一, 治疗上达成共识。国外大量研究资料表明, 根除Hp以后, 绝大多数胃病患者能得到痊愈。

近年来, 研究表明含质子泵抑制剂联合两种抗生素的三联疗法, 能迅速缓解胃病患者症状, 促进病情恢复, 有良好的Hp根除作用及不良反应少, 普遍认为是根治Hp感染的一线方案。奥美拉唑可抑制胃酸分泌, 提高口服药物的抗菌、抑菌活性[4], 三种药物联合应用可取长补短, 具有多靶点作用, 在共同杀灭Hp、抑酸、增强黏膜保护、消除炎症作用上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但是近年来随着细菌对抗生素耐药, 传统一线Hp清除率明显下降, 本文结合中药方剂清胃汤取得较好疗效。中医认为脾胃虚弱是慢性胃病的主要发病机制, 因此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病的发病特点是本虚标实, 因此治疗以健脾益气、理气和胃为基本原则[5], 方中黄芪、白术、甘草可调节内分泌、消化系统功能, 改善免疫状态, 增强白细胞吞噬作用, 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 形成较强抑菌作用。黄连能改善胃泌酸, 增强胃黏膜屏障, 减轻胃黏膜局部炎症, 有效清除Hp。全方共用能增强免疫功能, 减轻胃黏膜炎症[6], 对幽门螺杆菌有较好的清除及抑制作用, 避免抗生素服用后较重的胃肠道反应。清胃汤联合西药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病, 临床症状及胃黏膜可明显改善, 增强抗生素杀菌作用, 值得在临床推广。

摘要:10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行西药三联疗法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清胃汤加减, 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行胃镜及幽门螺杆菌检查,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病理积分及幽门螺杆菌清除情况。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及病理积分下降明显, 与对照组患者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幽门螺清除率高, 与对照组患者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清胃汤联合西药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病, 临床症状及胃黏膜可明显改善, 增强抗生素杀菌作用, 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清胃汤,三联疗法,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病

参考文献

[1]房静远, 萧树东.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杂志, 2007, 27 (3) :45-49, 118-120.

[2]黄庆道, 钟南山.广东省常见疾病诊疗规范[M].广州:广东省卫生厅编印, 2003.46-49.

[3]胡伏莲.幽门螺杆菌感染诊疗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01-102.

[4]薛刚.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的疗效比较[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 10 (8) :75-576.

[5]俞峻.含奥美拉唑的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比较[J].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0, 22 (5) :305-306.

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与分组

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于我院的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胃病患者144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幽门螺杆菌若干问题的共识意见》中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胃病指征[2], 且排除有喹诺酮类药物过敏史及严重肾、肝功能障碍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2例。观察组男41例, 女31例;年龄27~71岁, 平均49岁;消化性溃疡37例 (51.4%) , 慢性胃炎22例 (30.6%) , 萎缩性胃炎10例 (13.9%) , 胃癌术后感染3例 (4.2%) 。对照组男40例, 女32例;年龄28~72岁, 平均50岁;消化性溃疡37例 (51.4%) , 慢性胃炎21例 (29.2%) , 萎缩性胃炎10例 (13.9%) , 胃癌术后感染4例 (5.6%)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胃病类型等水平接近。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予莫西沙星 (德国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 400m g, 每日1次, 4周为一个疗程。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 (吉林显锋科技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250m g/粒) , 每次两粒, 每日两次, 4周为一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

显效:电子胃镜检查溃疡消失或瘢痕形成, 幽门螺杆菌试验为阴性;有效:电子胃镜检查溃疡缩小面积大于50%, 幽门螺杆菌试验为阳性;无效:溃疡缩小面积小于50%, 幽门螺杆菌试验为阳性。

2 结果 (表1)

[例 (%) ]

由表1可见, 观察组的显效率略高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3.72, P>0.05) ;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14, P<0.05) 。总体上, 两组疗效接近, 但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3 讨论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细菌, 主要寄生在胃及十二指肠黏膜组织中, 因此, 临床上胃病多由幽门螺杆菌所引起。幽门螺杆菌性胃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反应较为剧烈, 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痛苦, 因此及早进行根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阿莫西林胶囊是青霉素类的胶囊剂, 通常适用于敏感菌 (不产生β内酰胺酶菌株) 所引起的以呕吐、腹泻、恶心及假膜性肠炎等为典型临床表现的胃肠道反应, 疗效确切。但近年来发现, 阿莫西林的不良反应较多, 大量使用能引起药物热、皮疹及哮喘等过敏反应, 重则引起贫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及血小板减少等。

莫西沙星是一种广谱抗生素, 属于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 对革兰阳性菌、阴性菌及“非典型”病原菌、厌氧菌等都有很好的抗菌活性, 且与其他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 对其他喹诺酮类耐药的细菌也十分敏感[3]。

本文结果显示, 分别应用莫西沙星与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胃病, 二者疗效接近, 但是前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 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胡伏莲.幽门螺杆菌感染诊疗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20-21.

[2]胡伏莲.幽门螺杆菌耐药进展[J].中国医学信息导报, 2006, 21 (15) :18.

不可疏忽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等 篇10

1.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在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很高,成人感染率达40%~60%,相当于2个人中就有1个人感染,但生病的人毕竟是少数,将近80%的人是无症状的,只有10%~15%的感染者可能发生消化性溃疡,还有更少的人可能发展为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瘤和胃癌。有些朋友发现自己幽门螺杆菌感染,害怕得胃癌,要求治疗,其实意义不大。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后会不会发展为胃癌,与患者自身的许多因素相关,如胃癌家族史、基因多态性的改变、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所以世界胃肠病组织制定的《发展中国家Hp感染临床指南》中的实践要点指出,应根据适应进行Hp检测,不应任意扩大检测对象。

目前,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要治疗的适应征包括:(1)消化性溃疡;(2)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瘤;(3)早期胃癌术后;(4)有胃癌家庭史;(5)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5)计划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如阿司匹林、芬必得等。对于以上患者,根除Hp的益处是可以促进溃疡愈合,降低溃疡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消化道症状,降低发生胃癌的风险等。对没有上述危险因素和没有治疗要求的朋友,可不行杀菌治疗。

2.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出现症状、发展为严重疾病的只是少数,千万不要因为Hp感染。而担忧自己将来得胃病或胃癌。如果没有胃部不舒服,并且家人没有胃癌病史,不用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如果平时就有上腹部不舒服,饮食注意了仍旧不缓解的,应进一步检查。

如果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止痛片等非甾体类消炎药,应根除幽门螺杆菌,有上腹部疼痛的症状时,在排除心脏疾病的情况下可行胃镜检查。如果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有胃癌发生的,建议根除幽门螺杆菌,并定期检查胃镜。对于年龄大于45岁或有报警症状者(包括上消化道出血、上腹痛、食欲下降、持续呕吐,消瘦、贫血等)不予支持先根除Hp,而需及时就诊,先行胃镜等检查,明确诊断,避免掩盖病情。延误治疗。

3.目前幽门螺杆菌的传染途径尚不明确,可能存在口-口传播,粪-口传播及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等途径传染。有研究发现,在非洲西部,母亲通过咀嚼食物喂养的幼儿。比非咀嚼喂养的幼儿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要高;在澳大利亚华侨中,使用筷子共用盘子进餐比使用筷子分餐制的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明显增高;并且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有家庭内聚集现象。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阳性家庭成员的儿童感染率,明显高于幽门螺杆菌阴性家庭成员的儿童。所以,日常饮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感染,在和朋友、同事一起吃饭时,分餐会好一些。

(本刊编辑室,资料来源:《大众健康》)

胃炎患者怎样“保胃”和食疗

人们常说“人食五谷杂粮,孰能无疾”。而饮食入口,首先影响的就是胃。胃黏膜血管丰富,具有贮存、消化和运送食物的功能。所以饮食不调是引起胃病的重要因素。慢性胃炎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临床上共有的症状为:上腹部闷胀疼痛、嗳气频繁、泛酸、食欲减退、消瘦、腹泻等。由于饮食因素在慢性胃炎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保胃”的关键。总的来说,进食时应做到以下几点,慢性胃炎或许已治愈了一半:①宜慢食。细嚼慢咽,可以减少粗糙食物对胃黏膜的刺激。②宜节制。饮食应有节律,切忌暴饮暴食及食无定时。③宜卫生。减少微生物对胃黏膜的侵害。④宜精细。尽量做到进食较精细、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⑤宜清淡。少食肥、甘、厚、腻、辛辣等食物。少饮酒及浓茶。

在注意饮食的同时,还要注意生活有规律,避免疲劳和精神紧张。还可选择一些食疗方:

枸杞藕粉汤枸杞25克,藕粉50克。先将藕粉加适量水,小火煮沸后,再加入枸杞,煮沸后,可食用。每日2次,每次100克~150克。

橘皮粥鲜橘皮25克,粳米50克。先将鲜橘皮洗净后,切成块,与粳米共同煮熬,待粳米熟后食用。每日1次,早餐食用。

小茴香粥

炒小茴香30克,粳米200克。将小茴香装于纱布袋内扎口,入锅加水先煮半小时或40分钟后弃药包,再加入洗净的粳米及适量水同煮至熟。酌加精盐、味精调味即可。早晚服用。可健脾开胃,行气止痛。适用于脘腹冷痛、慢性胃炎、纳差等症。

平菇炖肉

猪精肉250克,鲜平菇250克。料酒、食盐、葱段、姜片、生油各适量。先将猪肉洗净,入沸水锅略焯片刻;然后把肉块放入锅中加入料酒。摆上葱节、姜片,注入清水适量,先用武火烧沸。后改用文火炖至肉熟烂,倒入平菇,熟透入味即可。佐餐食用。该品具有改善人体新陈代谢、增强体质、防癌、抗癌之功效,适用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病症。

姜蒜醋

生姜100克,大蒜100克,米醋500克。将生姜洗净,与大蒜一同切片,浸泡于米醋,密封贮存1个月后即可饮用。饭后服用,每次10毫升或在菜肴中酌量加用,可健胃散寒,适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痛等症。

上一篇:中老年2型糖尿病下一篇:技术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