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环境

2024-06-13

行车环境(精选九篇)

行车环境 篇1

关键词:声学事件检测,鲁棒性特征提取,行车噪声环境,动态自适应,MFCC

0 引言

声学事件检测 (Acoustic Event Detection, AED) 就是检测当前环境中发生的特定目标声学事件, 然后把检测出的声学事件转换为人类或者智能设备可以理解的信号, 为人类或者智能设备的决策提供信息。在声学事件检测研究中, 研究者们做出了大量的贡献。目前研究主要聚焦在提取适合检测任务要求的声学特征表示和声学事件的分类算法方面。在声学特征方面, 研究者们尝试了各种声学特征, 如:梅尔倒谱系数 (Mel-frequency cepstral coefficients, MFCC) [1]、线性预测倒谱系数 (Linear prediction cepstral coefficients, LPCC) [2]、基频 (Pitch) [3]、频谱质心 (Spectral centroid) [4]等。在声学事件的分类方法中, 研究者们也尝试了各种不同的方法, 包括基于支持向量机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方法、隐马尔科夫模型 (Hidden Markov Model, HMM) 方法、人工神经网络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方法等。近几年来, SVM方法[5]和HMM方法[6]成为最主流的声学事件分类方法。

在本文的研究工作中, 将会尝试在行车噪声环境下, 检测车辆周边发生的各种目标声学事件。由于行车中的声学环境较为复杂, 当车辆行驶速度较快或者路况较差等情况存在时, 噪声频谱污染就较为严重, 传统的声学特征, 例如:MF-CC在中高频部分的滤波器分布较为稀疏且滤波环境下, 中高频部分噪声又较强时, 目标声学事件的检出率即会显著下降。

对强噪问题, 研究者们通常采用降噪模式来增强目标声音信号的方法, 如:高斯模型假设下的维纳滤波增强算法[7]、基于听觉掩蔽效应的增强算法[8]、谱减法[9]等。综合评析可知, 基于高斯模型的滤波方法计算复杂度较高;基于听觉掩蔽效应的语音增强算法则不能充分地模拟人耳对于声音的感知;而在降噪中普遍使用的谱减法却存在“音乐噪声”的问题, 导致降噪后声音信号的频谱破坏较为严重, 使得提取出的特征不能很好地刻画声音信号的目标声学事件的频谱特性。

耳蜗是人类接收和处理外界声音信号的主要器官, 在提取可辨性的声音特征, 以及对背景噪声的鲁棒性方面均表现出高强的能力。耳蜗生理学研究成果表明, 耳蜗的这种能力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基底膜的频率分析功能、外毛细胞/覆膜的主动选择性增益功能等[10]。其中, 基底膜的主要功能是将接收到的声音信号分解为各个频率上的振动峰值, 并将相应的振动传递给外毛细胞和内毛细胞;外毛细胞/覆膜则主要依据接收到的振动对特定频率处的能量进行选择性增益, 影响相应位置处的内毛细胞发放强度。

针对传统声学事件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以及人耳中耳蜗的听觉感知特性, 本文提出了一种模拟人耳听觉感知的基于共振峰的Mel滤波器组的加权算法, 通过模拟人耳的听觉感知特性, 加强了Mel滤波器组对中高频的分辨能力, 并采用加权后的Mel滤波器组提取FMFCC (Formant-MFCC, FMFCC) 系数。实验证明, FMFCC对噪声有更好的鲁棒性, 并且在目标声学事件信号较弱时, 也不会增加误识率。

1 共振峰的提取

声音信号的倒谱可以通过先对信号做傅里叶变换、取模, 得到信号的频谱密度, 然后求频谱密度的对数, 最后求反傅里叶变换得到。根据参数模型功率谱估计的思想, 可以将声音信号x (n) 看作一个输入序列u (n) 激励一个全极点的系统H (z) 而产生的输出, 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其中, G为常数, ai为实数, p为模型的阶数。

由于频率响应H (ejω) 反映了被分析信号的频谱包络, 因此用|H (ejω) |来代替频谱密度, 对|H (ejω) |求对数后, 做傅里叶反变换求出的LPC倒谱系数, 也被认为包含了信号频谱的包络信息, 因此将其看作是对原始信号短时倒谱的一种近似。

H (z) 的冲击响应为h (n) 。欲求h (n) 的倒谱h^ (n) , 根据同态分析法, 因为H (z) 是最小相位的, 所以H^ (z) 一定可以展开成级数的形式, 即H^ (z) 的逆变换h^ (n) 是存在的, 可得:

因此, 只要计算出线性预测系数{ai}, 就可以求出倒谱h^ (n) , 通过对倒谱h^ (n) 进行搜索, 找到每一个共振峰所在的频率, 记为Fi, i=1, 2, …, k, 其中k表示共振峰的个数。

2 Mel滤波器组的加权

2.1 模拟频率选择性增益功能

人耳的选择性增益功能对人耳耳蜗的听觉感知至关重要, 人耳的选择性增益机制主要包括:频率相关的增益区间和增益函数。考虑到人耳覆膜的行波振动范围有限, 因此其频率增益区间仅局限于中心频率附近[11];增益函数在频域的对数尺度上近似于高斯函数, 在共振峰频率处的增益幅度最大, 而在共振峰频率两侧的增益幅度迅速衰减。这即导致共振处的频率振幅能量在急剧增加的同时, 两侧的频率振幅能量急剧降低, 表现出人耳的频率选择性增益功能。

下面给出一种方法把LPC谱估计法提取出的共振峰的信息应用到Mel滤波器组中, 从而弥补Mel滤波器组在中高频分辨率不足的问题。

考虑到在频率的对数尺度上, 耳蜗的频率增益曲线类似于高斯密度函数, 在共振峰处, 耳蜗的频率增益最大, 而在共振峰所在频率的两侧, 耳蜗的增益幅度迅速衰减, 根据以上分析, 设计了如下函数来模拟耳蜗基底膜与覆膜之间的频率选择增益函数:

其中, Mi (i=1, 2, …, B) 表示第i个子带的频率中心, Li (i=1, 2, …, B) 表示第i个子带的宽度, B表示Mel滤波器组中包含的Mel子带的个数;Fj (j=1, 2, …, k) 表示检测到的第j个共振峰的频率, Pj (j=1, 2, …, k) 表示第j个共振峰的振幅在k个共振峰的振幅总和中所占的振幅能量的比例, 该比例用来表示第j个共振峰的强弱;Indicator (Mi, Li, Fj) 是一个指示性函数, 如果共振峰Fj的频率在以Mi为中心, 以Li为宽度的第i个Mel子带中, 则返回1, 否则返回0。

2.2 Mel滤波器组的加权

通过对每一帧中共振峰所处的Mel子带对应的Mel滤波器系数进行加权, 突出共振峰所在的Mel子带的频率, 从而模仿人耳覆膜的频率选择映射, 由此即弥补了Mel滤波器组在中高频分辨率较低的不足, 同时也增强了传统MFCC对噪声的鲁棒性。这符合人耳的听觉感知机理, 如在众多嘈杂的背景环境噪声中, 要想别人听清楚自己说话, 必须提高声音的分贝, 掩盖其他背景声音。

根据Mel滤波器组中每一个Mel子带在对数频率中的分布范围, 对目标声学事件 (鸣笛) 的每一帧数据在对数频域上进行划分, 通过对分帧后的每一帧数据利用LPC倒谱估计的方法来提取其中的共振峰信息。图1中虚线为加权前的滤波器组系数, 实线即为加权后的滤波器组系数;通过观察可以看出:第7、9、11、13、14、16个Mel滤波器明显得到了增强, 解决了传统的Mel滤波器的中高频分辨率低的问题。

3 基于加权后的Mel滤波器组的FMFCC特征提取

首先对采集的声音信号进行预加重、分帧、加窗等预处理, 然后对每一帧的数据使用LPC倒谱法提取共振峰的信息, 接下来根据提取的共振峰信息以及Mel频域子带的划分确定当前数据帧的每一个Mel滤波器的加权系数, 从而获得加权后的Mel滤波器组, 此后对每个滤波器的输出进行指数压缩, 再对经过指数压缩的能量谱进行离散余弦变换, 并经过升半正弦倒谱提升, 最终得到FMFCC特征。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根据本文提出的加权Mel滤波器组进行车载系统的鸣笛声学事件的检出实验。在实验中, 搭载声学事件检测系统的车辆分别在不同的速度和不同的路况下对测试数据进行采集, 测试数据中长鸣笛 (每一个长鸣笛时长大于1.5秒) , 包括100个, 短鸣笛 (每一个短鸣笛时长小于1秒) , 包括为100个, 笛语 (由不同的长、短鸣笛序列组成) 25个。基线系统使用的特征是传统的MFCC, 而实验系统使用的是加权后的Mel滤波器组提取的特征, 具体的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通过分析表1可以获知, 与传统的MFCC特征相比, 加权后的FMFCC特征有着更高的召回率和更低的误识率, 因此FMFCC更适应于行车噪声环境下的声学事件检测。

加权前后的MFCC特征鲁棒性对比结果则如图2所示。通过图2可以看出, 随着车内噪声的不断加强, 传统的MFCC的准确率明显下降, 而本文提出的FMFCC却只有少许下降, 说明了FMFCC对噪声有较强鲁棒性。

5 结束语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耳频率选择特性的加权滤波器组的FMFCC特征, 使用LPC倒谱法提取共振峰的信息, 模拟人耳的频率选择特性对Mel滤波器组进行加权, 提取FMFCC系数。加权Mel滤波器组提取的FMFCC系数已经应用到行车噪声环境下的快速声学事件检测系统中。实验表明,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系统的准确率, 降低了系统的误识率, 并有效增强了传统MFCC对噪声的鲁棒性。

参考文献

[1]MESAROS A, HEITTOLA T, ERONEN A.Acoustic event detection in real life recordings[C]//18thEuropean Signal Processing Conference, Aalborg:Proc Eusipco (2010) , 2010:1267-1271.

[2]RUVOLO P, FSSEL I, MOVELLAN J.A learning approach tohierarchical feature selection and aggregation for audio classification[J].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 2010, 31 (12) :1535-1542.

[3]PORTELO J, BUGALHO M, TRANCOSO I.Non-speech audio event detection[C]//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coustics, Speech and Signal Processing, Taipei:[s.n.], 2009:1973-1976.

[4]WICHERN G, XUE J, THORNBURG H.Segmentation, indexing, and retrieval for environmental and natural sounds[J].IEEE Transactions on Audio, Speech, and Language Processing, 2010, 18 (3) :688-707.

[5]YE LAMOS P, RAMIREZ J, GORRIZ J M.Speech event detection using Support Vector Machines[J].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Computational Science, 2006, 4:356–363.

[6]LOJKA M, PLEVA M, JUHAR J.Modification of widely used feature vectors for real-time acoustic events detection[C]//55thInternational Symposium ELMAR, Zadar:IEEE Communications Society, 2013:199-202.

[7]CAPPE O.Elimination of the musical noise phenomenon with the Ephraim and Malah noise suppressor[J].IEEE Trans.Speech Audio Process, 1994, 2 (2) :345–349.

[8]VIRAG N.Single channel speech enhancement based on masking properties of the huma auditory system[J].IEEE Trans.Speech Audio Processing, 1999, 7 (2) :126-137.

[9]BOLL S.Suppression of acoustic noise in speech using spectral subtraction[J].IEEE Transaction on Acoustic, Speech and Signal Processing, 1979, 27 (2) :113-120.

[10]游大涛.基于听觉机理的鲁棒特征提取及在说话人识别中的应用[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36-37.

中国自行车企业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篇2

企业是社会的一部分,是社会有机体的一个细胞,是国民经济的一个基本单位,它不能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除了与企业自身的条件有关,还与企业的外部环境相关。所谓企业市场营销环境,是指那些企业自身不能控制的、与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相关联的各种外部条件。

组成企业市场营销环境的各种因素与力量,按照对企业活动的时间长短、直接影响程度的高低及范围大小,可以概括的分为以下两大类。一类是宏观市场营销环境。包括人口环境、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环境、物质环境(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另一类是微观市场营销环境。包括企业、供应商、营销中的中介单位、顾客、竞争者、公众。【案例资料】

中国号称“自行车王国”,是自行车消费大国和自行车生产强国

中国最早的自行车企业是1897年创建的同昌行。1915年在天津,1926年在上海,已有个另J的小型工厂仿制一些自行车零件,1929年,天津长城工厂开始生产曲柄链轮。1930年上海同昌车行生产车架。这是我国自行车工◇的萌芽。到1949年前,全国共有自行车企~ 100多家,整车产量约1.55万辆。1978年,我国自行车年产量约达854万辆,一跃而居世界第一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自行车在世界上的拥有量大约为9亿辆左右,其中我国的社会拥有量超过了4亿辆,接近世界拥有量的一半,这足以说明自行车消费在中国的普及程度和自行车生产在中国的重要地位。

◇、宏观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1.人口环境为自行车企业提供了庞大的整体市场和众多的细分市场

首先,从人口总量上分析,中国拥有近13亿人口,为自行车消费提供了庞大的市场空间。若以家庭为单位估算,目前城乡三口之家居多,据轻工总会20世纪90年代末的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平均每户拥有自行车2.5辆。况且近年来,自行车已逐渐从家庭消费品转变为个人消费品。有些城市人均拥有自行车的数量约为0.64辆。按保守估算,中国的自行车社会拥有量也将达到4亿辆左右。其次,从人口分布中的年龄分布考察,在城市中,上至60岁左右的老人,仍可拥有适合他们使用的小轮自行车和小三轮自行车,下至3岁左右的孩子,普遍拥有自己的儿 童车。另外,由于择校上学的中小学生日益增多,中小学生所需自行车的数量也在快速增长,而大学生群体则一直是自行车的直接消费群体。因此,适合不同年龄层使用的自行车将会成为我国自行车企业不可忽视的目标市场。第三, 从人口地理环境看,我国地域广阔,地形复杂,气候差别大,城乡消费者需求各异。如草原、沙漠地带的人们因常年骑牲畜,不能骑自行车。山区和丘陵地区的居民需要更适宜爬坡和应付急转弯的山地车,潮湿地区的消费者偏爱不锈钢零部件的自行车,而东北地区冬季时间长,雪地行驶能防冻、防滑的自行车将大受消费者欢迎。农村喜欢既可载物又可载人、结实、耐用的加重车,城市人宠爱轻便、快速色彩艳丽的轻便车。特别是北京,北京的自行车拥有量号称全国之冠。1999年公布的数字是 900多万辆。通过以上消费需求分析得知,我国自行车企业必须对自行车整体市场进行深入细分,以便找出本企业的市场机会。

2.政治、法律环境是影响新车、高档自行车和名牌自行车销售的主要因素

从政治、法律环境看,目前国家政局稳定,经济稳步增长,社会秩序良好,为城乡居民安居乐业提供了良好的保证。但尽管如此,也有不如人意的地方。具体到我国自行车的市场营销环境,先看自行车消费环节,由于当前城市流动人口剧增,自行车失盗问题日益普遍和严重,甚至发展成盗车团伙。而公安和执法部门由于警力有限和其他因素,对自行车失盗报案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鉴于自行车的失盗问题一时难以彻底解决,消费者为了减少因失盗带来的经济损失和降低容易造成失盗的可能性,故不愿购买新车、高档自行车和名牌自行车。另外,由于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的限制,很多消费者家住楼房,高层住宅,不易存放搬运自行车,造成自行车露天存放,加剧了自行车的自然磨损,这也是消费者不愿购买新车、高档自行车和品牌自行车的原因之一。下面再看自行车生产环节,目前我国自行车企业要创名牌和保名牌都很艰难。据1994年统计,全国共有自行车企业850家左右,其中合资、独资的企业约200家,著名的自行车品牌几十个之多,既有国内传统名牌凤凰、永久、飞鸽,也有国内新名牌金狮、捷安特等,竞争激烈。然而更为严重的是自行车市场存在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假冒伪劣自行车严重的影响了企业的声誉,极大地冲击了“名牌产品”,“优质产品”。虽然立法机构出台了多部保护性的法律、条例。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对造假、售假的厂家、商家打击力度不够,造成假冒伪劣自行车普遍在市场上流通,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在天津,大大小小的自行车组装厂达300多家,天津郊区的个小镇竟然有自行车厂100多家,大多是作坊式的小厂,却又堂而皇之地使用“飞鸽集团某某厂某某牌”的商标。再加上由于目前很多名牌自行车厂家的零配件来源于众多的协作厂,协作厂的加工质量、交货期没有保证,直接影响到主机厂的质量和交货期。而一

旦协作厂生产的自行车零件发生问题,将直接影响了主机厂的品牌和声誉。因为消费者无从得知该零部件是由哪家协作厂生产的,因此这又给名牌自行车企业带来了难以弥补的信誉损失。最后,从地方政府看,各地区地方保护主义盛行,极大地影响了自行车跨省市、跨地区的销售,把全国整体的自行车市场分割成各个受保护的区域市场。这对生产规模大的自行车企业影响尤其突出,因为大企业的目标市场都是针对全国各地的。

3.收入对自行车消费影响甚微,投资对自行车生产制约较大

首先,从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得知,目前在我国轿车普遍进入家庭尚不现实,而摩托车由于驾驶安全问题和交通管制等问题其普及率也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自行车作为广大工薪阶层的代步工具,在一定时间内将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其次,从家庭收入看,将家庭收入的短期积累用于购买自行车已不再是城乡居民家庭的为难之举了。自行车已从耐用消费品逐渐转为选购品。第三,从个人收入分析,即使是工薪族,普通自行车的价格,也在其月收入可支付的范围内,不足为虑。第四,从个人可支配收入考察,个人可支配收入中曾需要扣除的自行车牌照税,由于其数额甚微,一般不作为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最后,在个人可随意支配收入中,目前愿意购买自行车的消费者,一般多在产品和促销的促进下选择更新换代的自行车,而绝少因为价格原因冲动购买。

长期以来,在我国自行车市场的经济环境中,资金一直是困扰自行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大问题。由于自行车产品本身的限制,企业投资环境明显欠佳。自行车企业要想吸引资金,除了传统的投资渠道外,还尝试通过积极提高企业素质,转换企业机制,向股份有限公司发展,使投资社会化。如前几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凤凰”、“永久”和“深中华”等自行车制造企业的股票,曾一度受过广大投资者的青睐。但近几年受自行车行业整体不景气影响,单一生产自行车的上市公司,由于在业绩上很难做出良好表现,因此更难吸引社会的投资者。因此从企业长期资金运作来看,自行车企业要想多方融资还是比较困难的。

4.顾客偏爱科技含量高的更新换代产品,自行车企业将不断研发

自行车也称脚踏车或单车。自发明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创造了独轮车——自行车的前身。据我国历史记载,17 世纪中叶(清康熙年间),黄履庄氏所制双轮小车一辆,长三尺余,约可坐一人,不需推挽,能自行(《清代述异》第十一卷)。1790年,法国人夫拉克伯爵发明的“踏地自行车”。具有两个木轮,一个扶手,一个鞍座。骑行时人坐在鞍座上,用双足踏地前进。到了1813年,法国人迪赛庞男爵制成了一辆木制的,前面有把手,能操纵前轮转向的自行车,于1818年在法国巴黎克辛普公园公开展出,同年在法国获得专利权。1819年,苏格兰的一位铁匠K.麦克米伦制造了第一辆脚踏板,双手操纵把手,从此实现了骑车者双脚离地行走的愿望。1831年,法国米肖父子发明了前轮大、后轮小,并且在前轮上装有曲柄和能转动踏板的自行车,并于1867年在巴黎博览会上展出。1869年,B.沙母司在前轮大、后轮小自行车的基础上,将辐射状的辐条,用条母紧固,以保持车轮强度,车轴采用轴承,脚蹬装有橡胶件,同时装有车闸,直接刹在车胎上。1869年,英国187HJ.罗松在自行车上采用链条传动的结构,脚踏板装在前,后轮在中间,并命名为“Bicyclette”,这个名词以后成了自行车的总称。1885年,英国人J.K斯太雷在自行车上装配了车闸,采用滚动轴承,又将前轮缩小,使其与后轮大小相同,并用钢管组成菱形车架。这可以说是奠定了现代自行车的雏形。1888年,北爱尔兰人邓洛普发明了充气橡皮轮胎,并成功地应用在自行车上,显著地提高了自行车骑行的安全性能,使自行车的结构和性能逐步完善。1893年,菱型骨架作为最为便宜、最普通的车架, 安装此类骨架新款自行车可以自由地滑行,并更易刹住。1900年以后,自行车结构也有了改进,有了专为女士设计的无梁自行车。(其中资料多来自北京晚报1999年12月31日报道)至此以后自行车再无突破性变化,只是产量不断增加。英国是当时自行车产品的重要输出国。之后美国企业后来居上,美国著名的自行车制造商——虎飞自行车公司(Huffy Corporation),创建于1938年,1978年扩建了位于俄亥俄州均利纳的自行车总厂。同时进行零售商店销货现场的产品装配、保修服务及一般修理工作。服务网点遍及全美4100多家联营商店。并与英国罗列工业有限公司(T.I.RaleighIndustries)有百年历史的自行车名牌“245td”制造商联合,成立了“美国罗列自行车公司”,是虎飞的子公司。签订了长期独营的特许权合同。该公司生产的自行车,在美国的单价为245--1400美元;渠道主要选在售价远高于普通连锁店的体育器材店和专营店出售;广告是宣传“谦谦君子缓缓骑行在英国林荫小路上悠然自乐”。销售业绩颇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汽车工业得以迅速发展,自行车的生产和消费一度受到一定影响。但当前由于各国城市交通拥挤问题日益突出,限制了汽车的发展,经常发生的堵车,往往造成“四个轮子”不如“两个轮子”快的失常现象。这将有利于自行车企业的发展。但地铁新线路的开通,出租车和公交车的发展,使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的耗时和效率低问题及人们希望节省体力的要求不能满足的问题随之而来。另外,由于无自行车专用车道,汽车抢道、公交车抢道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骑车人的安全。再有,自行车目前尚不具备防风、防雨、防尘、防冻、防暑等功能,所以骑车脏,遇到恶劣的天气、较差的环境就更困难,给自行车消费者带来诸多不便。要求自行车企业在功能、质量、款式、品牌等方面再下工夫,开发出更适合现代消费者需求的新型自行车。如各种省力又无污染的助力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太阳能自行车、风能自行车、双人骑自行车、折叠自行车或自行车附加修车工具、附加减震器、防护用品(特制的衣饰、雨伞、帽子、手套、眼镜等)、前后网篮、里程表、水壶等,以及适用于各种特技表演的花车、各种有纪念意义的收藏车等。自行车厂家若能不断地开发出新产品,并在产品质量上有保证,再辅之以有力的促销手段,自行车企业的发展前景还是很乐观的。

自行车的生产与使用有利于自然环境的保护与改善。20世纪60年代以来,能源危机频频发生,欧美各国再次出现自行车热,生产得到很快发展,不少国家都提倡用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以减轻汽车公害,节约能源和锻炼身体,于是自行车热随之兴起。即使在汽车工业高度发达的美国,自行车也越来越多。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自行车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理想的绿色产品。剖析自行车的生产过程得知,在自行车的生产过程中,既无需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又不用浪费宝贵的能源。自行车的生产属于轻工业类,经过较简单的机械加工就可以形成产品,且生产规模极易扩大。纵观自行车的消费过程,自行车的普遍使用能有利于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自行车是完全靠人力驱动行驶的,不需消耗任何物质燃料。因此无任何废渣、废气、废液排出,是唯一无任何污染的代步工具。

5.自行车除作为代步工具外,还大量用于健身、旅游、娱乐和收藏

由于城乡人民生活的提高和消费者更注意自身的生活质量。因此。自行车除作为代步工具外,还大量用于健身、旅游、娱乐和收藏。作为体育运动,美国著名的自行车制造商虎飞自行车公司,在自行车运动领域为企业开辟了新的市场。该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抓住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即在美国的体育史上,自1912一1984年的72年间,没有一个美国人获得过奥运会自行车奖牌。这是一个颇为遗憾的事实。美国自行车联合会(TheUSCyclingFederation)经比较选中了虎飞自行车公司和虎飞的子公司——美国罗列自行车公司研制的比赛用车。该赛车可谓是“手工制作”,每一辆赛车均按每个特定运动员身材专门设计,整车特制,专人装配,精确调整。电视报刊新闻报道“虎飞——高科技赛车”。美国自行车国家队用该赛车参加了当时所有国际自行车比赛项目。在1984年夏季奥运会上,取得了2块金牌,个人追逐赛冠军黑格骑的赛车,在短距离车赛和4000米团体追逐赛中得银牌,1000公里公路团体赛中得铜牌,共得奖牌9块。虎飞自行车公司借此大张旗鼓的宣传,提高了产品知名度,开拓了新的市场。在中国,我国虽然是自行车大国,但自行车运动水平却较低。我国自行车保有量在4亿辆左右,经常骑

车的人估计有5亿之多。但在20世纪90年代末,注册自行车手仅 1000多人,我国自行车运动的后备力量除了20多支省 队外,仅有 40多所业余体校校队。而自行车运动在奥运会中金牌总数为18枚,是奥运会上名副其实的“产金大户”。遗憾的是,我国自行车运动员在此运动中尚未形成明显的优势。不过,经过各界人士多年的努力,群众性的自行车运动已有了良好的开端。据《北京晚报》1999年12月17已肖息报道:1999年11月21日至1999年l2月15日中国旅行社趁中旅成立50周年之际宣传企业形象,举办了“中旅杯”迎回归北京至澳门自行车拉力赛。11月21日呜枪时,发车仪式在天安门东侧迎澳门回归倒计时牌前,由70多名运动员组成的骑行队伍,途经北京、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和澳门。食宿点19个,其中有8个地点还举行了个人公路绕圈赛。这次拉力赛26天行程3000多公里。辽宁省东北中旅联队的潘广春获得第一名,并一人独揽本次拉力赛个人赛、个人计分赛和总成绩三项冠军。这次活动对促进我国的自行车运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作为娱乐活动,在我国大城市(如北京),一部分中学生热衷于玩花车。自己到自行车商店购买自行车零部件攒车,或自己提出自行车的配置,由自行车专卖店销售人员负责按要求组装自行车。用定做的自行车在适当的公共场 所表演“车技”,或在私人住所自娱自乐。表现出当今都市青年个性化的一面。另外,久居城市的人们,渴望利用公休时间更多地接触自然,全家出动,或亲朋好友结伴骑自行车郊游的愈来愈多。北京出过两个骑车周游全国和世界的人物,一位是画家张秉尧,一位是女青年于涓涓(《北京晚报》,1999年12月5日)。这种郊游方式在大学生群体中也颇受欢迎,不失为一种既经济又兴趣盎然的郊游方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收藏已成为一种文化时,自行车也成为收藏的一个门类。一些自行车收藏爱好者收藏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国产自行车,如“飞鸽”、“永久”、“双喜”、“飞轮”、“大路”等牌子,洋牌子老车品相好的已不多,主要有法国的“绿叶”、英国的“凤头”等。但是在我国自行车市场营销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还出现了一小部分人,出于攀比心理,羞于再把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而将出门坐小汽车当作显示其身份、财富的象征。甚至个别学者还认为自行车的普及是经济不发达的表现。其实,一个城市的现代化程度和物质文明水平并不完全体现在机动车辆的多少,在发达国家人们已不单纯以私人轿车的拥有量来衔量居民的生活水平,由于发达国家把节约资源和能源、保护环境看得愈来愈重要,所以这些国家大力提倡人们使用自行车。那里的自行车消费者不认为骑车是跌份儿,反而引以为自豪。

二、微观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中国自行车保有量列世界自行车保有量之首,约4亿辆。1.中国自行车市场消费情况分析

(1)中国市场自行车需求竞争情况分析

根据中国自行车市场的需求情况,在中国自行车市场的需求竞争大体有四种:愿望竞争者也称欲望竞争者,一般竞争者也叫类别竞争者、平行竞争者,形式竞争者和品牌竞争者。这四种竞争者类型在中国自行车市场长期并存,此消彼长。其具体竞争情况见表1。

(2)中国适于使用自行车地区,通常使用的交通工具利弊分析

中国适于使用自行车地区的居民,通常使用的交通工具主要有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公交车、出租车、地铁和畜力车等。这些交通工具根据不同的使用范围、不同的用途、不同的购置费用和使用费用、不同的使用方便程度、不同的使用效率要求和不同的使用特点等而各自具有不同的优势和局限性。其常见交通工具的特点比较见表2。

2.中国自行车市场众多自行车生产厂家状况分析

(1)工商注册企业有增无减,企业生产能力无限放大

中国最早的自行车企业是 Z897年创建的同昌行。1949年前,全国共有自行车企业 100多家,整车产量约1.55万辆。到1978年,我国自行车年产量约达854万辆,一跃而居世界第一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自行车在世界上的拥有量大约为9亿辆左右,其中我国的社会拥有量超过了4亿辆,接近世界拥有量的一半。据1994年统计,当时全国共有自行车企业850家左右,其中合资、独资的企业约200家,竞争激烈。

(2)假冒伪劣自行车大量充斥市场,无序竞争扰乱市场秩序

在中国,自行车市场存在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假冒伪劣自行车厂家严重的影响了自行车企业的声誉。据不完全统计,某市附近大大小小的自行车组装厂达300多家,该市郊区的一个小镇竟有自行车厂100多家,其中大多是作坊式生产的小厂,却又堂而皇之的使用“飞鸽集团某某厂某某牌”的商标。一批批非法组(拼)装企业,在地方保护主义的庇护下,大量生产劣质自行车,通过较低的价格,再加上偷逃税费等违法犯罪行为和经常使用不正当手段,严重地影响了自行车行业内合法企业的正常生产和销售。

(3)老牌自行车企业力不从心,创名牌和保名牌都很艰难

我国著名的自行车名牌几十个之多,既有国内传统名牌凤凰、永久和飞鸽。也有国内新名牌金狮、捷安特等。前几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凤凰”、“永久”和“深中华”等自行车制造企业的股票,曾一度受过广大投资者的青睐。但由于受近几年自行车行业整体不景气影响,单一生产自行车的上市公司,在业绩上很难做出良好表现,因此更难吸引社会资金的投资者。因此从企业长期资金运作来看,自行车企业要想多方融资还是比较困难的。

3.中国自行车市场战略分析

尽管自行车行业的经营,目前处在其发展历程中非常艰难的一段时期,但这决不意味着自行车工业已经成为“夕阳产业”。长期以来,自行车企业的竞争多在价格、品牌之间进行,而如今自行车规模企业竞争的重点将转至品种、档次、环保以及技术含量层面。自行车行业的竞争已从瓜分市场的低层次竞争转入提升市场的高层次竞争。通过对中国自行车的市场战略分析,得出适于目前中国自行车市场的战略有:

(1)加快自行车产品结构调整,着力自行车工艺和装备水平的提高

中国自行车行业产品结构调整的方向有三:一是高举环保、节能的大旗,开发各种省力又无污染的助力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太阳能自行车和风能自行车,尽量使用国际流行设计、高科技材料、新工艺制造、加大自行车产品本身的科技含量,以品质优良,高档名牌自行车为主,满足城市较高收入阶层的消费需求。二是力争产品形成品牌系列。一种成功的自行车产品,其主要零部件与整车造型设计等都具有一定的结构特点,因其具有相同的设计风格和特性,容易形成名牌系列产品。三是进一步细分自行车市场,开发推广不同类型的自行车。双人骑自行车,折叠自行车或适用于各种特技表演的花车、各种有纪念意义的收藏车等。另外,增加自行车的辅助功能,如自行车附加修车工具、附加减震器、防护用品(特制的衣饰、雨伞、帽子、手套、眼镜等)前后网篮、里程表、水壶等,适应不同消费者对自行车的不同需求。

(2)组建基于自行车供应链的战略性联盟,有效构筑自行车供应链竞争优势

供应链的战略性联盟,是指处于同一供应链或相关供应链所形成的网络之中的企业基于供应链关系而组建的战略性、长期性的利益联盟。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促使自行车企业从行业中的内部竞争转向供应链之间的外部竞争。因此,组建基于自行车供应链的战略性联盟,是目前自行车企业采用的有效构筑自行车供应链竞争优势的管理方式。其具体作法是:首先,确定企业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借以在市场竞争中取得并扩大优势的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其具体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存在于人、组织、环境、资产等不同的载体之中,具体表现为企业对某种资源的大量拥有或高度控制某种技术或产品的独有性和先进性,某种职能能力的管理优势等。一般具有以下共性:①企业核心的组成部分,关系到企业生存发展;②企业具有领先优势或差异化优势;③对创造顾客价值有关键性的贡献;④有持续的发展潜力。企业可以此作为参考标准,结合行业特点以及本企业的特殊环境予以确定。其次,确定战略性联盟伙伴。从企业供应链关系的角度看,主要有以下5类成员可以组成供应链联盟伙伴。即竞争企业、供应商、销售商、学术研发机构和专业服务提供商。竞争企业是具有一定实力并同本企业有竞争关系的企业。一般与本企业处于供应链的平行位置。在建立供应链联盟伙伴关系之前,企业之间是单纯的竞争关系,造成企业资源重复投入,恶性价格战、营销成本扩大等不良结果。通过建立供应链联盟伙伴关系,使原竞争双方的对立关系得以转化,双方或多方优势互补,共同开发技术拓展市场,充分发挥各企业的独特优势,并结合其他企业的优势,以合理优化的投入获得更大的收益,达到多赢的目的。供应商是处于供应链上游为本企业提供原材料或零部件的企业。与供应商建立联盟伙伴关系,可以使开发、生产产品所需的原材料或零部件获得质量或数量上的保证,同时会获得供应商的优惠价格和增值服务。销售商是处于供应链下游,从事产品分销、代理、批发、零售等业务的企业。通过建立供应链联盟伙伴关系,企业可以持续获得更可靠的市场信息和更准确的需求数据,有利于针对实际需求进行技术开发和产品生产。建立起“按订单生产”的机制,从而有效的减弱“需求放大效应”。增强企业市场适应能力,率先推出新产品,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和获取利润。学术研发机构包括大学、科研院所等学术机构。建立供应链联盟伙伴关系后,企业可以直接利用已有的科研成果,避免重复开发的成本,并能提高科研效率和水平,分散研发失败的风险。专业服务提供商是指专门从事某

电动自行车与环境保护 篇3

一、废电池污染

目前电动自行车所用的电池通常为铅酸蓄电池,铅酸蓄电池主要由铅、硫酸、其他金属及塑料组成。这种电池使用半年到一年时间就需要更新,更新频率很快,若废电池回收不当,势必造成严重污染。因为废电池酸液里含有大量的铅,随意排放不但污染土壤和水源,对大气环境、生态平衡造成破坏,还会引发人体代谢、生殖及神经等方面的疾病。

可见,有效进行废电池的回收处理,是消除废电池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但现实中,废电池往往流向废品收购站,废品收购站的人将废电池内的铅酸随地倾倒,然后把电池内的铅等金属出售,这样就造成了严重的铅酸污染。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规范废电池的回收和处理,通过建立污染物处理中心,让旧电池变废为宝,得到再利用。同时进行环保宣传,从源头消除废电池污染。

二、刹车闸噪声

电动自行车的刹车,特别是急刹车声音非常刺耳,那种“尖叫”已经可以和汽车的喇叭声“媲美”了。据测试,电动自行车刹车闸刹车瞬间噪声平均超过100 dB,远远超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所规定的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噪声最高限值昼间不得超过70dB、夜间不得超过55 dB的标准。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电动自行车的刹车装置目前有抱刹、胀刹、悬背刹三种。胀刹虽然效果好、噪音低,但价格相对高;而悬背刹价格最低,但性能最差。所以,出于低价竞争,目前电动自行车一般前刹用悬背刹,后刹用抱刹,很少用胀刹。而抱刹在刹车的过程中,当车速过快或急刹车时,刹车时所需的阻力不够,就会收缩刹车把,以增加刹车皮和刹车盘间的摩擦力,此时就会产生刺耳的“吱吱”声。其次,电动自行车的刹车闸噪声还与车重和车速有关。国家规定电动自行车的整车质量不得超过40 kg,最高车速不得超过20 km/h,而实际上大部分电动自行车整车的质量都在50 kg以上,最高车速达30 km/h。更何况有的人骑电动自行车还严重超载,这使得电动自行车刹车部件负担过重,速度过快时,更易发出刺耳的噪音。

可见,要减少电动自行车刹车闸噪声,必须让其在声源处减弱。首先,从生产源头抓起,生产厂家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电动自行车的质量和车速标准,逐步取缔抱刹、悬背刹的生产,鼓励企业生产胀刹。其次,使用电动自行车时,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杜绝超速、超载等。

雾天行车话安全 篇4

秋冬季节是雾的高发期。雾天行车能见度低、视线不清,驾驶员容易产生错觉。同时,由于路面湿滑,车辆制动性能变差,容易发生侧滑或造成车辆倾翻。因此,雾天行车需要掌握一些驾驶技巧。

(1)严控车速。注意情报板及标志牌显示的车速预告,即使薄雾天气也应根据视距远近,适当降低车速,加大行车间距为正常的2倍。能见度小于500米大于200米时,白天也要开启防雾灯、防眩目近光灯、示廓灯和前后位灯,时速不得超过80公里,与同一车道行驶的前车必须保持150米以上的行车间距。能见度小于200米大于100米时,驾驶员必须开启防雾灯和防眩目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时速不得超过60公里,与同一车道行驶的前车必须保持100米以上的行车间距。能见度小于100米大于50米时,必须开启防雾灯和防眩目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时速不得超过40公里。能见度在30米以内时,时速应控制在20公里以下。一般视距10米左右时,时速控制在5公里以下。当遇大雾,能见度极低的时候,建议您最好把车开到路边安全地带或停车场,待大雾散去或能见度改善时再继续前进。

(2)正确用灯。雾天出车前记得全面检查爱车的灯光装置,行驶时要遵守灯光使用规定,打开雾灯、尾灯、示廓灯和近光灯,充分利用灯光提高能见度,看清车辆及行人动态。需要特别提醒的是,雾天行驶不要使用远光灯。这是因为远光灯光轴偏上,射出的光线被雾气弥漫反射,会在车前形成白茫茫一片,开车时反而什么都看不见了。

(3)清洁视线。当大雾时,挡风玻璃上凝结的水汽会使驾驶者视线受损,还会使对面来车射出的灯光显得特别耀眼。因此,行驶中要勤用雨刷刷去水汽,以提高视线的清晰度。

(4)勤用喇叭。雾天视线不好,勤按喇叭可以帮您起到警告行人和车辆的作用。当听到其他车的喇叭声,应当立刻鸣笛回应,示意己车的位置。不过,在市区内要慎用喇叭。

(5)其他提醒。雾天开车要加倍小心,会车时按喇叭提醒对面车辆注意,同时应关闭防雾灯,以免给对方造成眩目感。如果对方车速较快,应主动减速让行,必要时靠边停车;前方路侧有障碍物时会车,要留出提前量和安全间距。

雾天最好不要超车,发现前方车辆靠右停驶时,不可盲目绕行,要考虑到此车是否在等让对面来车。超越路边停放的车辆时,要在确认其没有起步时进行,可以尽量利用残存的视距,盯住路中的分道线行驶。但一定注意不要轧线行驶,否则对向会车将很危险。

2. 雾天安全行车注意事项

秋冬季节大雾天气频频光顾,这将给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对此,提醒广大司机朋友要注意从以下方面确保安全行车。

《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指出,在大雾这样的恶劣天气中,驾驶员应该及时打开机动车上的雾灯,以便让其他驾驶员看到自己的车辆。如果车上没有安装雾灯,即使在白天也要打开机动车上的小灯和行车灯。在大雾天气能见度极低的情况下,最好打开车上的“双闪灯”。因为按照规定,“双闪灯”就是在车辆、驾驶员遇到紧急情况时使用的灯光。

要提前给自己的车辆配备防雾灯,能为其他车辆“点燃一盏灯”,以让后方车辆能看到你。

要充分利用各种车灯来提高能见度。雾天行车前,应将挡风玻璃、车头灯及尾灯均擦拭干净,并检查灯光装置是否完好。在行驶中应打开雾灯、尾灯、示廓灯和前照灯。

雨季行车七注意 篇5

路遇积水莫躲闪

遇到积水处莫左闪右避, 或者踩刹车放慢速度, 这是一般人的通病。实际上这两种方法都比较危险。左闪右避的坏处是, 令后面的司机不知所措, 意外很容易发生。其实水深25cm左右, 根本不会对拖拉机有任何影响, 完全可以用正常的车速行驶, 不需要担心水进入车内或抛锚。要注意的是, 当车子过完水后, 制动系统可能会暂时减弱, 刹车的时候距离会加长, 因此雨天驾车最好保持更长的距离。

单车涉水莫加速

应在发动机运转正常, 转向和制动机构灵活可靠的情况下进行。拖拉机开到水边, 若轮胎和制动鼓温度较高时, 应稍休息一会, 待其适当冷却后再下水。涉水时, 应挂低速挡, 使拖拉机从岸上平稳地驶入水中, 以免水花溅起。在行驶中要保证发动机有足够的动力, 避免中途停车、换挡和急打方向, 眼睛要看准固定目标, 不可注视水流, 以免扰乱视觉, 使方向失误。

多车涉水按序行

多车涉水时不要同时下水, 待前车到达彼岸后车再下水, 防止前车因故停车, 迫使后车也停在水中。拖拉机在涉水中如车轮打滑空转, 应立即停车, 不要勉强进退, 更不可猛踏加速踏板, 以防越陷越深。要保持发动机不熄火, 并组织人力或其它车辆协助拖出。拖拉机通过漫水路面或漫水桥时, 一般情况下要以均匀的速度、沿固定路线一气通过。拖拉机涉水后, 应驶离岸边, 选择空阔地点停车, 擦干电器的受潮部分, 注意清除散热器及车身上的漂浮物、轮胎间的嵌石以及底盘上的水草杂物等。然后启动发动机, 让发动机升到正常温度, 烘干发动机的潮气和水珠。检查后, 确认拖拉机技术状况完好, 再低速行驶一段路程, 并轻踏几次制动踏板, 让制动蹄片与制动鼓发生摩擦, 使附着的水分受热蒸发, 待制动效能恢复后, 再转入正常行驶。

遭遇泥泞看路况

阴雨天会经常遇到泥泞路面。遇到前方泥泞道路时, 应先停车查看实际路况, 检查路面泥堆的硬度和深浅, 不要贸然前行。一是看有没有车辆通过的胎迹, 胎迹越新车辆通过的时间越短。二是根据胎迹的大小, 还可以判断出是何种车辆通过, 以此作为自己拖拉机通过条件的参考。

雨中打滑勿刹车

轮胎打滑一般有三种情况, 一是后轮打滑会使车辆横摆路中甩尾, 此时司机无法操控。二是四轮打滑, 刹车过程中四个轮子不能转动而滑行。三是前轮打滑, 大多数会发生在弯路或转弯时车速过快, 路面过滑时。如何克服上述打滑情况呢?当后轮打滑时, 无论车辆向那个方向打滑, 这时候要往打滑的方向打方向盘并切记不能踩刹车, 动作尽量柔和;当四轮打滑时, 车主会感觉到车辆向前猛冲速度较快。这时应收油门, 不踩刹车, 轻点离合, 所有动作尽可能柔和, 让车辆慢慢行驶直到打滑现象消失;若遇到前轮打滑, 即方向盘无法控制方向时, 要采取减速措施, 小角度转向或者直线行驶至正常路段后恢复正常行驶。

涉水熄火别“重启”

雨季行车, 涉水行驶在所难免, 行车时要低挡稳住油门慢速通过。拖拉机若在行车时不小心遭遇水浸导致熄火, 千万不要重新启动发动机。因为水具有不可压缩性, 在汽缸进水的情况下再次强行启动会造成汽门连杆、活塞曲柄发生弯曲变形, 同时缸内积水会极大的降低汽缸内的润滑性, 重新启动发动机会造成发动机活塞、缸体磨损, 严重者会导致发动机报废。如果发生熄火情况, 请及时与保险公司或农机公司联系, 想办法把车辆拖出积水路段, 到专业修理厂进行检查维修。另外, 熄火之后把车推出来晾晒一段时间, 等干了再打火启动也是一种非常错误的做法, 因为残留在汽缸中的水短时间内不可能排干。

碰上意外快求助

行车与盲区 篇6

油价的上涨, 似乎并没有冷却都市年轻人进入驾校学车的热情。这就象仿佛不断上涨的房价也难以抑制人们对大都市拥有房产的渴望一般, 虽然未能都会最终成为车主, 业主, 但租车开, 租房住的未来和现状也值得人们去研究驾车技术和看房经验。

就拿学车这件事情, 坐在公交车, 从窗外看到有人成为车祸的受害者, 车上总能听到事后诸葛亮式的指导, 略通交通规则的乘车族们俨然都变身警察叔叔——“他强行并线, 刮了对方, 肯定他全责啊”, “在紧急停车带上超车, 刮了别人都是他的错!”……其实换位思考的话, 如果车上这些事后诸葛亮们手握方向盘, 面对前方望不到尽头的公交长龙, 想必同样会选择强行并线和违章超车。毕竟, 强行并线和违章超车而发生车祸的概率还是比较低, 相反, 很多驾车者正是没有尊守驾校里学的那些规则才屡屡在堵车队伍中游刃有余, 尊守规则的好孩子反而会屡屡被加塞者的粗暴驾驶方式惊出一身冷汗。其实所谓冷汗, 大多数情况下也都是因为惊讶于那本不该出现在后视镜里的“坏孩子”。倘使能够预料到它会出现在那里, 只需要一把转向, 挡住它的去路, 惊出冷汗的事情就不是你该担心的了。可惜, 我们都不是《MATRIX》里的救世主尼欧, 没法预知尚没有发生的事情。不过, 对于消除盲区这个个问题从汽车诞生至今就是所有驾车者的必修课。前几年上市的CAMRY, 在1983年生产的第一代时候, 右前发动机舱盖上就有一个原装的后视镜, 虽然后来轿车上标配这个小镜子的越来越少, 但我还是认为, 这只是美观向实用认可。目前, 不少SUV或者改装车上依然会配备这些小镜子。因为, 有了这个小镜子, 右前轮附近的情况就尽收眼底了, 再和其它车辆“贴身作战”, 心里也就更有底儿了。与右前侧这个盲区相比, 驾驶者右后侧以及左后侧的盲区会给驾驶者带来更多麻烦。为此, 也有人会在外后视镜上安装一小块广角后视镜, 但说实话, 回头看一眼其实比这个镜子要靠的住——虽然驾校里也说不能回头看, 但按驾校里说的做, 出了事故可还是得自已埋单啊。回头看一眼确实会使得前方成为真正的盲区, 但从驾驶者角度来说, 什么时候能够回头, 什么时候不能够回头恐怕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如果不回头而完全依靠范围有限的后视镜, 那才叫“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了。

从安全的角度来看, 知道一款车的盲区大概在哪里, 自已驾车的时候尽可能躲着对方的盲区走, 并线的时候尽可能注意一下盲区里的情况, 这就能够解决问题了。但从笔者有限的几次事故经验看, 真正出事儿, 倒还不是因为存在盲区看不到, 而是因为根本就没有看或者根本就不可能看到。比如有一次, 笔者傍晚在一个尚没有开灯的立交桥下左转弯, 桥柱下恰好有一位骑车者正准备穿过马路, 但在笔者扫视左侧的时候, 根本看不到这位“躲”在桥柱后的骑车人。此时正好是我的绿亮起, 于是我踩下油门就打转向过弯, 结果左前侧就刮了这位骑车者探入行车道的前车轮。待我回过神来踩下下制动踏板, 已经整个车身都转过弯了。还好, 当时只是刮倒自行车, 倘使转弯处是位行人, 后果将不堪设想。由此, 我对左转弯的盲区有了不少的认识——不同的车, A柱会给左前方带来不同的盲区, 如果左侧又恰好有建筑物遮挡, 这个时候就更需要小心缓慢通过, 这种盲区不是说你看了就能解决问题, 而是只能通过缓慢来给应变留出时间, 否则你就只能用自已和他人的生命为下面这个判断做赌注——那个灰暗的拐角没有人。

前方和两侧的问题至少还能通过眼睛, 镜子和车速来控制, 倒车时候的盲区才是最令人头痛的。如果不养成倒车前下车看看的习惯, 你就只能赌车后没有一个小孩子在玩耍。除此之外, 倒车后方是否有其他障碍物也需要经验和赌博的勇气。一些SUV, MPV会在后风挡上方装一个镜子辅助判断, 更多中高级轿车开始装备倒车雷达。但笔者觉得, 倒车影像系统应该是个更终极的解决方案。以目前液晶显示屏和摄像头的技术发展速度, 不用几年, 绝大多数车辆都会标配倒车影像系统了。或许到那个时候, 如果你的车辆没有倒车雷达和倒车影像系统, 我建议你倒车的时候降低速度, 靠能用上的内外后视镜观察后方情况。至于新手, 强烈建议你找个能协助你倒车的人在后方指挥你。

车外盲区其实还不只这些, 比如车前方, 车下也都存在盲区。由于拍摄图片的需要, 笔者常常需要把车开到那些通常不允许车辆通过的地方。越过路牙的时候就需要知道保险杠, 车底盘与地面障碍物的距离, 这个时候, 如果没有人在一旁观察, 恐怕只能依靠降低车速来减少拖底对车辆的损害了。

其实盲区不仅存在于车外, 车内也有驾驶员看不到但确实需要看的地方。比如一些出租车师傅就喜欢在右侧B柱内侧安装一个广角后视镜, 这样看外后视镜的时候就能够顺便瞄一眼后排座椅上的乘客是不是“图谋不轨”。对于当了妈妈的驾驶员来说, 出于安全的原因, 应该把小朋友放在后排座椅上, 这样, 同样的B柱内后视镜就可以用来观察后排座椅上淘气的小孩子了。

自行车脚架锁 篇7

这是来自设计师Soohwan Kim等人的创意——自行车脚架锁 (Quick Stand&Lock) 。通常来说, 自行车都带有脚架, 很多人停车的动作就是, 下车、支上脚架、落锁, 于是, 设计师产生了在脚架上做文章的想法。他们将脚架变成两节式设计, 中间的“关节”部位就是密码锁。而且, 脚架是反向设计, 打开脚架, 它会穿过轮子, 伸到另外一侧去撑地。于是, 停车的动作仍然不需要改变, 下车、支上脚架, 只是, 再不用落锁了, 打开脚架的动作本身就是上锁, 而开锁, 则需要去拨动密码, 密码正确了才能收起脚架。

夏季安全行车切记“十防” 篇8

一防机体过热

夏季环境温度高, 发动机容易过热。因此, 夏季应加强对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检查、保养, 及时清除水箱、水套中的水垢和散热器芯片间嵌入的杂物;认真检查节温器、水泵、风扇的工作性能, 损坏的应及时修复;同时注意调整好风扇皮带的张紧度;及时加注冷却水。当水温超过100℃时, 应在阴凉处停车降温, 让发动机怠速运转, 并掀开发动机罩以利散热。当水箱开锅、发动机过热时, 切勿将发动机熄火 (电机驱动风扇的除外) , 也不可向发动机泼冷水, 以防机体炸裂。

二防燃油气阻

温度越高, 燃油蒸发越快, 在油路中越容易形成气阻。因此, 夏季应及时清洗燃油滤清器, 保证油路畅通;行车中可将一块湿布覆盖在燃油泵上, 并定时淋水以保持湿润, 减少气阻的产生。一旦燃油系产生气阻, 应立即停机降温, 并扳动手油泵使油路中充满燃油。

三防蓄电池亏水

夏季气温高, 蓄电池电解液中的水分蒸发快, 液面下降快, 甚至极板露出液面, 造成蓄电池亏水而早期损坏。因此, 夏季应经常检查蓄电池内液面高度, 并及时添加蒸馏水, 以保证正常的液面高度 (一般为10~15 mm) 和电解液密度 (夏季一般为1.24 g/L) , 保证蓄电池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四防制动失灵

制动液在高温环境中易蒸发汽化, 在制动管路中形成气阻, 制动蹄片也容易烧蚀, 造成制动失灵。因此, 夏季应及时检查调整制动系统, 及时添加或更换制动液, 彻底排净液压制动系统中的空气, 并保证制动皮碗、制动软管和制动蹄片的完好。行车中若发现制动踏板变软, 应及时排气。下长坡时, 若发现制动鼓温度过高, 应停车降温, 以保证制动性能良好, 但不可浇泼冷水, 以防制动鼓破裂。

五防轮胎爆裂

夏季机车轮胎内的气压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容易产生爆胎事故。因此, 出车前应适当降低轮胎气压。若行车中胎温过高, 应及时将车停于阴凉处休息降温, 切勿采用泼冷水的办法降温, 也不得采用放气的方法降温降压, 以免轮胎提前损坏。

六防润滑不良

温度高时, 机油粘度下降, 抗氧化性变差, 造成润滑不良。因此, 夏季应及时换用高牌号机油 (如ECA40) , 经常检查油量油质, 并及时添加或更换。及时清洗保养机油滤清器、机油散热器, 保证机油畅通、散热良好, 并尽量避免发动机超负荷工作。

七防高热中暑

夏季日照强、气温高, 驾驶员流汗多, 体力消耗大, 易发生中暑。为预防中暑, 驾驶员在出车前和行车途中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 多食用新鲜蔬菜, 多饮用清凉饮料, 并注意补充盐分。要随车携带水壶和毛巾, 并备带人丹、十滴水等防暑药物。保持驾驶室内通风良好, 途中注意休息。

八防发动机爆燃

发动机因过热而产生爆燃, 会使气缸上部的磨损加剧。因此, 进入夏季之前就要对燃烧室、气门头等部位的积炭进行一次彻底的清除, 使之保持良好的散热和正常的压缩比。

九防疲劳瞌睡

夏季气温高, 驾驶员容易睡眠不足, 行车中容易疲劳瞌睡。因此, 出车前应注意休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 尽量利用早晚时间行车, 避开习惯睡眠时间行车。当行车中出现疲劳、打哈欠、手足无力等疲劳征兆时, 应立即停车休息, 或用冷水淋洗头面, 活动四肢, 待精力恢复、头脑清醒后再行车。

十防途中遇险

影响安全行车的因素 篇9

1.技术因素

影响安全行车的技术因素主要是对一些新驾驶员而言。由于驾驶员缺乏实践经验, 对车辆行驶中出现有碍安全行车各种信号的综合分析与判断能力比较差, 而且容易忽视出车前的检查及装载货物应该注意的事项等, 影响了安全行车。

2.身体因素

主要指驾驶员由于休息时间不足, 身体欠佳或者是由于驾驶姿势不正确而造成的疲劳驾车等, 导致对行车中出现的各种有碍行车安全的信号反应迟钝, 应变能力变差而妨碍了安全行车。

3.心理因素

(1) 情绪烦躁或暴躁。

驾驶员出车前因家庭、工作中发生了不顺心的事情或者在行车中遇到道路拥挤、堵塞等而产生的烦燥情绪, 有的驾驶员在行车中被强行超车或遇到车辆、行人不让道时也会产生暴躁情绪, 驾驶员如果带着这样的情绪驾驶车辆, 很容易造成驾驶操作失误或者发生行车事故。

(2) 逞强或怯懦。

逞强的表现是不能严于律己, 有时驾驶员自显其能, 往往会因为想“露一手”而超速行驶, 甚至违章行车, 逞强也是法制意识淡薄的一种表现。而怯懦则是另一种心态, 比如:驾车行驶在陡峭、崎岖的山路上, 或者目睹其它车辆发生重大恶性事故现场时产生的恐惧心理。

不论是违章行车还是带着恐惧心理开车, 都会造成驾驶失控, 甚至发生行车事故。

4.交通参与者的影响

车辆在道路上行驶常会碰到行人横过公路或者骑车人突然拐弯的现象, 这些人大部分在过公路或拐弯时能东张西望或打手势。但是, 也有的行人或骑车人会因躲避路上的水坑或较高的障碍物等而改变自己的行驶路线, 突然出现在公路中央。特别是大风天, 车辆行驶在乡村土路上, 当前车通过后, 有些行人或骑车人因躲避尘土而抢占上风头, 突然从公路的一侧拐向另一侧, 妨碍了行车的安全。

5.车辆的技术状态

车辆在行驶中有时会因技术状态问题发生异响或异味, 以及灯光、喇叭等出现故障, 驾驶员如不能及时停车排除故障, 极易引发行车事故。

6.驾驶作业中的影响

驾驶员工作条件分车内和车外两个方面。车外条件主要是指行车时刻 (白昼、傍晚、放学时间、深夜、拂晓) , 天气条件 (晴、雨、雾、雪) , 道路条件 (线型、坡度、连续弯路等) , 路线条件 (繁华市街、一般道路、山路、高速道路等) , 交通条件 (拥挤阻塞、闲散、路窄弯多、傍山险路) 以及安全设施情况等条件。因为道路交通条件差, 车辆不易控制, 驾驶员疲劳应付, 排除险情能力降低, 精神紧张, 加上视线盲区多,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 驾驶员极易疲劳, 在驾驶时易发生事故。

车内条件主要是指车内温度 (一般控制在15~17℃) , 车内湿度 (5%以下) , 车内噪音、仪表设计 (是否可靠) , 驾驶员座位 (是否舒适) , 车内条件不好, 也容易使驾驶员产生疲劳而发生事故。

7.其它因素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行车环境】相关文章:

电动自行车与环境保护05-03

安全行车:暴雨行车小窍门04-30

行车原则04-23

行车工作06-26

行车技巧05-12

行车安全手册05-25

安全行车规定05-26

冬季安全行车05-25

行车口诀范文05-17

行车工总结04-09

上一篇:本地化案例下一篇:建筑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