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意图

2024-06-04

编者意图(精选五篇)

编者意图 篇1

一、对话课题,了解编者意图

在选编教材时,编者要对所有入选的作品进行整体规划、编排,确定将某篇文章编入哪册教材、哪个单元。另外,编者还会基于课标的要求、单元的主题、学生的年龄特点等等对课题进行改编,以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能引领学生在“课题”与“文题”之间展开对话,了解编者意图,将有助于学生准确把握课文的信息,进而提升阅读质量。

著名女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在选入小学语文教材时,编者对题目进行了改动,人教版将其改为《祖父的园子》,苏教版则改为《我和祖父的园子》。在教学时,与课题对话,就会发现不同的课题隐含着编者不同的教学意图。苏教版将课题定为《我和祖父的园子》,那么编者想突出的显然是“我”和祖父共同生活过的地方;人教版将其定为《祖父的园子》,那么编者更想让读者能够从祖父的园子中回想起“我”和祖父之间浓浓的亲情。在与编者对话的过程中,单元的主题也不可忽视。结合人教版五下第二单元的另外几篇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童年的发现》《儿童诗两首》,我们就会发现,这是一个以“童年”为主题的单元。这样回过头来再与编者对话,我们就会发现,这个课题中隐含着编者对学生童年生活的关怀,以及激发学生对自己童年生活的留恋之情。在与编者对话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课题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把握。

有许多作品在被选作课文时,其题目都经过了编者的适当改动。在教学时,教师要根据课文的特点适当还原课题,让学生就改编后的课题与作品原来的文题进行比较,与编者进行深入对话,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编者意图,把握文本的教学价值,进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二、对话原作,探究编者意图

入选语文教材的许多文章,都经过了编者的修改。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适当将改动的部分进行还原,让学生比较文本与原作的异同之处,指导学生与编者对话,探究编者删减、改动或增补的真正意图,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文本的教学价值。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燕子》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的散文改写的,原文共有1400多字,在选入小学语文教材时,经过编者的删减,只保留了200多字。在教学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出示郑振铎的《海燕》原文,让学生与编者对话,想想编者这样改写的真正意图是什么。经过与原文比较,学生就会发现,原作中的“劲俊”“隽逸”“觳纹”“憩息”等比较深奥、难以理解的词语被编者换掉了。为什么要换掉这些词语呢?通过与编者对话,学生就会明白编者这样改动的目的,是为了更利于小学生理解和接受。在与原作对比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学生认为有些句子改得复杂了,如原作中的“轻飔微微的吹拂着”被改成了“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这句话就没有原作读起来流畅,不如原句轻松活泼。在对比的过程中,无论学生的感受正确与否,教师都要注意呵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课文与原作的对比,明白了编者改写的目的以后,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也可以从编者的意图中学习一些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表达技巧,有助于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三、对话插图,凸显编者意图

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插图,这些插图大都是编者根据教材的内容精心选配的,其中蕴含着编者的教学意图———或是借用插图激发学生的想象,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或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在教学时,教师要引领学生与插图对话,从而把插图的教学价值发挥到极致。

如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乌鸦喝水》一课,在学生初读课文,大致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文插图,说说插图上画的是什么内容。学生很快就发现,这一课配备了两幅插图,一幅是乌鸦喝不到水的样子,一幅是乌鸦喝到水的样子。这时,大多数教师会把教学的关注点放在课文的内容上。其实,教师可以换个角度考虑问题,引领学生想象:乌鸦在喝水前一定有许多姿态,有急得团团转的样子,有飞来飞去叼石子的样子……那么,编者为什么单单选择这两种样子作为插图的内容呢?经过与编者对话,我们就会发现,这两幅图有助于学生图文结合,降低阅读理解的难度,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学生学起来更加轻松有趣。

插图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插图点明中心;有的插图化繁为简;有的插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降低学习难度;等等。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与编者对话,了解编者的意图,进而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插图,充分凸显插图的教学价值,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四、对话习题,挖掘编者意图

语文教材中的课后习题也是经过编者精心设计的。课后习题中有的是朗读课文的要求,有的是品析词句,有的是书写指导,等等。对话课后习题,我们就会发现,课后习题不仅起到了巩固教学效果的作用,还隐含着编者的教学意图。因此,对话课后习题,挖掘编者的意图,可以更好地发挥课后习题的教学价值。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原》这篇课文的课后第一题是这样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在解决这一道题时,学生一开始时对内蒙古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总结得可能还不是很完善,但是随着相互之间的补充和完善以后,他们自然会把目光聚焦到“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两个方面。在学生回答完毕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找找课后习题与文章主要内容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与编者对话,想想编者安排这个课后习题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明白编者这样安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线索,培养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概括能力。再如,对于“联系课文,说说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这个课后习题,学生通过与编者对话,就会明白编者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读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与编者进行对话,准确把握编者的课后习题设计意图,并在课堂教学中加以体现,那么,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的内容,而且也可以使学生的语文素养与思维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领会编者意图 确定教学内容 篇2

一、研读单元提示,确定单元教学目标

“单元提示”是编者写在每单元前面的话,它一般由两段组成,第一段往往简明扼要地介绍本单元的单元主题、题材特点、学习意义等,第二段指出单元教学的目标、思路和方法。它是一个单元教与学的总要求、总方向、总纲领,明确了单元语文知识积累与语文能力训练的目标与途径、重点与难点、过程与方法,使师生双方在教学内容和目标上达成共识,使教学活动每个环节都能指向教学目标。

比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选编了《春》《济南的冬天》《山中访友》《秋天》四篇课文,这个单元提示的第一段交代了单元主题是感受四季的美丽,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作品中美的景物,美的语言,美的情感;第二段在上段交代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即感知大意,品味诗文优美的语言,做好精彩语句的摘抄和积累。

根据单元提示的要求,我们在教读朱自清的《春》这一传统散文名篇时,就要组织学生反复诵读文本,感知课文的美情美意,引导学生抓住修辞句,关键的动词来品读优美的绘春、赞春之句,体会朱自清清新、朴实、优美的语言风格,领悟字里行间蕴含着的对春的热爱、赞美之情。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熟读成诵,积累优美词句。

二、研究导读提示,确定教学内容和方法

导读提示放在课文前面,是对具体篇目教学的引导、提示,一般有三方面内容:一是简要介绍与课文有关的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如果是节录课文则对全书作概要介绍评价);二是提要文意,点明课文的某些教育教学价值,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三是介绍文章的阅读方法。因此,可以说导读提示是师生理解文本的钥匙,从中可以省察文本的原生价值,体会文本的教学价值,迅速确定选文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端午的鸭蛋》一文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汪曾祺散文“小叙事”的特点。细读此文,在欣赏作者优美语言的同时,还可以咀嚼到日常生活的诱人味道。依据这篇讲读课文的“导读提示”,我们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了解作者故乡高邮端午节风俗,领悟端午吃咸鸭蛋所寄托的生活情趣、乡土情结;体会作者对故乡由衷的热爱与自豪之情;学习作者“平淡而饶有趣味”的语言风格。多种形式的涵泳品味就比较适合本文的教学。

三、把握专家的教学建议,确定教学设计

教学建议是教材编者及课程专家对文本教学提出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实施建议,是教师领会编者意图进而确定教学内容的重要资料。教学建议一般包括预习指导、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例如,《星星变奏曲》教学建议是这样的:一、有必要简介当时“朦胧诗”产生的背景,将这种创作现象与社会整体环境相联系,有利于把握诗歌的主旨和诗人的写作风格。二、熟读这首诗,最好能背诵。在熟读、背诵的过程中,揣摩语言,感知“星星”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这首诗的抒情性很强,很宜于朗诵,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忽视。三、“变奏曲”这一借用的音乐术语,提示这首诗是围绕一个主题与主要意象变换情境,委婉抒情。要认真体会“星星”在不同的情景出现和不同的事物相结合所表现的情境、氛围有哪些不同。四、诗中多用比喻。理解这些比喻的寓意,把握其中“萤火虫”“春天”“鸟”“白丁香花”“旗子”“火”等形象的内涵,借助对这些形象地感悟,深入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依据以上建议,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就能很快地完成教学设计。主要环节应该包括:1.了解朦胧诗产生的背景及基本特点。2.反复诵读,感知“星星”的形象,挖掘“星星”在文本中的特有内涵。3.理解比喻的寓意,深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者要认真钻研教材,通过把握单元提示、学习导语、教学建议进而领会编者意图,确定语文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解决语文教学中“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材变为“一溪活水”,开辟一条兴味盎然、富有实效的学习途径。

领会编者意图确定教学内容 篇3

一、研读单元提示,确定单元教学目标

“单元提示”是编者写在每单元前面的话,它一般由两段组成,第一段往往简明扼要地介绍本单元的单元主题、题材特点、学习意义等,第二段指出单元教学的目标、思路和方法。它是一个单元教与学的总要求、总方向、总纲领,明确了单元语文知识积累与语文能力训练的目标与途径、重点与难点、过程与方法,使师生双方在教学内容和目标上达成共识,使教学活动每个环节都能指向教学目标。

比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选编了《春》《济南的冬天》《山中访友》《秋天》四篇课文,这个单元提示的第一段交代了单元主题是感受四季的美丽,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作品中美的景物,美的语言,美的情感;第二段在上段交代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即感知大意,品味诗文优美的语言,做好精彩语句的摘抄和积累。

根据单元提示的要求,我们在教读朱自清的《春》这一传统散文名篇时,就要组织学生反复诵读文本,感知课文的美情美意,引导学生抓住修辞句,关键的动词来品读优美的绘春、赞春之句,体会朱自清清新、朴实、优美的语言风格,领悟字里行间蕴含着的对春的热爱、赞美之情。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熟读成诵,积累优美词句。

二、研究导读提示,确定教学内容和方法

导读提示放在课文前面,是对具体篇目教学的引导、提示,一般有三方面内容:一是简要介绍与课文有关的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如果是节录课文则对全书作概要介绍评价);二是提要文意,点明课文的某些教育教学价值,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三是介绍文章的阅读方法。因此,可以说导读提示是师生理解文本的钥匙,从中可以省察文本的原生价值,体会文本的教学价值,迅速确定选文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端午的鸭蛋》一文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汪曾祺散文“小叙事”的特点。细读此文,在欣赏作者优美语言的同时,还可以咀嚼到日常生活的诱人味道。依据这篇讲读课文的“导读提示”,我们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了解作者故乡高邮端午节风俗,领悟端午吃咸鸭蛋所寄托的生活情趣、乡土情结;体会作者对故乡由衷的热爱与自豪之情;学习作者“平淡而饶有趣味”的语言风格。多种形式的涵泳品味就比较适合本文的教学。

三、把握专家的教学建议,确定教学设计

教学建议是教材编者及课程专家对文本教学提出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实施建议,是教师领会编者意图进而确定教学内容的重要资料。教学建议一般包括预习指导、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例如,《星星变奏曲》教学建议是这样的:一、有必要简介当时“朦胧诗”产生的背景,将这种创作现象与社会整体环境相联系,有利于把握诗歌的主旨和诗人的写作风格。二、熟读这首诗,最好能背诵。在熟读、背诵的过程中,揣摩语言,感知“星星”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这首诗的抒情性很强,很宜于朗诵,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忽视。三、“变奏曲”这一借用的音乐术语,提示这首诗是围绕一个主题与主要意象变换情境,委婉抒情。要认真体会“星星”在不同的情景出现和不同的事物相结合所表现的情境、氛围有哪些不同。四、诗中多用比喻。理解这些比喻的寓意,把握其中“萤火虫”“春天”“鸟”“白丁香花”“旗子”“火”等形象的内涵,借助对这些形象地感悟,深入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依据以上建议,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就能很快地完成教学设计。主要环节应该包括:1.了解朦胧诗产生的背景及基本特点。2.反复诵读,感知“星星”的形象,挖掘“星星”在文本中的特有内涵。3.理解比喻的寓意,深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编者意图 篇4

现代教育提倡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本, 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 是为了所有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它应该塑造现代人完善的人性, 应鼓励现代人追求幸福的生活, 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人对最美好最圣洁的爱情的追求。

一、初中生爱情教育的必要性

著名作家池莉在《恋爱是一门课程》一文中也指出:“我认为恋爱也是学习课程之一, 如果获得好成绩, 一辈子的幸福就有了很好的基础。”作为语文教师, 应该担负起自己的教育职责, 不仅在学业上把学生培养成才, 还应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姻观、家庭观。爱情教育实际上构成了学校教育活动中十分重要的潜在课程或隐形课程。当然, 爱情教育的目的, 不是去鼓动孩子们如何谈情说爱, 而是要用“理解、尊重”的态度把爱情讲得美好、自然、公开, 将他们青春的觉醒、爱情的萌动, 向精神层面上提升, 教育他们真正懂得爱, 懂得美, 成为真正的人, 获得幸福的人生。

对学生爱情进行封闭是不现实的, 也是不明智的, 因为社会在影响着他们。初中生多在12-15岁之间, 心理和生理上正处在青春萌动期, 对爱充满了向往和疑惑, 假性恋爱倾向在初中校园里已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谁来告诉他们真爱是什么, 应该怎样去爱?承担主流教育任务的语文不该沉默而要挺身而出, 用语文中的美丽爱情为懵懂少年启蒙。

二、初中生爱情教育的现状

爱情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 是推动社会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 是人一生中最美丽的东西, 但我们的文化缺少爱的理念, 爱情始终没有在心灵及信仰范畴内取得独立地位, 也难以在我们的文化中确立其高贵价值。因此, 我们整个社会始终缺乏一种作为文化精神的、高扬生命力的爱情创造力。

1.笔者在日常工作中发现, 大多数语文教师对教材中有关爱情的内容, 要么蜻蜓点水, 要么羞羞答答欲言又止, 甚至略去不讲, 不做开发, 枉费了教材编写者的一片苦心。

2.学校、家长也视爱情教育如洪水猛兽, 无端认为在语文课堂中进行爱情教育必然引发早恋现象, 影响孩子的学习。殊不知, 不经过教育的恋爱后果可能更加严重, 甚至会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发展。

3.另一方面, 我们的孩子正处于生理与心理的重要发展时期, 这时的他们自然会产生对异性以及爱情的懵懂向往, 这时是我们进行爱情教育的大好时机, 如果得当, 对孩子的一生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发展, 爱情的话题已逐渐被教育部门所关注。早在2004年, 上海市就率先在初中语文教材里增加了一个谈论爱情的单元——爱情如歌。长期的禁锢, 使学生对“爱情课堂”既不信任又好奇, 充满了向往之情。学校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 不应该把爱情这一课题排除在“人性化”教育之外。通过鉴赏感受作品中那些纯洁美好的感情, 引发学生对爱的思考和品味, 使之趋向一种健康、高尚、优美的生活境界, 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三、初中生爱情教育的操作方法

1.深入挖掘文本内容。人教版教材中, 体现“爱情”的篇目有很多, 其形式既有课内学习的, 也有课外背诵拓展阅读的, 形成课内外横向拓展的局势。以九年级为主, 年级越高, 涉及内容越多。这样的设置也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温庭筠的《望江南》细腻地写出了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态与内心世界。这首词可以作为初中爱情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基点。开头“梳洗罢”三字略含喜庆, 有一脉深情。“女为悦己者容”, 她期望丈夫回来, 看到自己的美好容貌, 要在丈夫来到时一展自己的照人光彩与青春魅力, 提高久别重逢时的爱情质量。由此可以告诉学生, 爱情应该是相互尊重、相互吸引的。一个“罢”字之后, 紧接“独倚”, 反映了女主人公急切的心情——她黎明即起, 刚梳洗完毕就匆匆地赶去望江楼了。这又告诉学生:爱情是让人期待的美好情愫, 一种内心的隐秘渴望, 无半点污垢, 是非常纯洁自然的。同样, 教材中的其他文本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真确的爱情观教育。

2.文本前后联系, 形成系统的爱情观。人教版的教材安排, 对于孩子形成正确的爱情观既有重复又有补充。从《致女儿的信》中我们知道, 爱情需要忠贞, 也需要一点物质的基础。《简爱》又告诉我们, 爱情是不受任何身份地位限制的美丽情感。《浪之歌》中的海浪形象极为感人。主人公对情侣海岸一往情深, 爱得热烈, 爱得深沉。作为教师,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时, 也要正确把握教材编写者的意图, 有重点地展开。

3.文本拓展, 与经典爱情故事结合。例如阅读《麦琪的礼物》时, 引导学生从德拉的家庭环境以及好的心理、行动、语言等方面进行赏析, 由此理解主人公的崇高品德。家庭的贫困, 没有亲戚朋友可以求助, 衬托出德拉给丈夫买一件有价值的圣诞礼物的艰难。只有“一块八角七分钱”, 忧虑矛盾了大半天, 最后, 德拉不得不卖掉了自己无比珍贵的头发, 几乎翻遍了所有的店铺才买到称心的表链。这些描写表现了德拉为了爱情而无私奉献的精神。

4.文本与爱情电影交融。优秀的爱情电影, 不仅展现唯美的爱情故事, 也给孩子提供除文字以外的另一种审美视角, 可以培养孩子们的高尚情操。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的男主人公在生死之际, 为自己选择了死亡, 把生的希望和信心留给了爱人。通过这样的赏析, 学生会被主人公的高尚情操感动, 并从中受到爱的教育, 得到美的享受。

5.爱情教育与生活联系。爱情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孩子的生活, 帮助他们甄别和判断日常生活中身边的爱情故事。在此种判断的基础上, 慢慢明确爱情观, 明确自己所要寻找的爱情本质。

语文课堂是情感教育的主要阵地。情感教育中的爱情教育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尤为重要。几百年前, 曹雪芹就曾在《红楼梦》里试图用一种理想的纯粹爱情来补中国文化之天;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更应该承担起这个重任, 还孩子一个美好的爱情世界。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

[2].朱艳容《关雎蒹葭缤纷入双眼, 爱情教育阳光进课堂——利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进行爱情教育初探》, 《读与写杂志》第7卷第5期。

[3].张翼《爱情教育——关于中学教材爱情主题的探讨》, 《文学教学研究》2010年第1期。

[4].黄耀红《爱情教育, 她是个难题》, 《湖南教育》2010年第1期。

[5].杨玉平《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第15期。

编者意图 篇5

语文教材中的助读系统是指教材中为了帮助学生阅读课文, 培养和提高学生自读能力的一系列材料, 包括“单元提示”“课文导读”“作者介绍”“插图”“注释”“研讨与练习”“阅读链接”等, 是编者为适应教学的实际需要而设计的。助读系统作为语文教材的基本构成要素, 直接反映编者意图, 凸显语文学习的重点, 将导思、导学和导练贯穿于每组教材的始终。这也是语文教科书与其他阅读材料不同的地方, 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些资源, 有利于教师把握教材重难点, 详略得当, 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 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如果把学习一个单元的课文比作一次发现之旅, 那么助读系统中的各部分内容就是旅游小贴士。

1.旅游攻略——单元提示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每个单元初始都有“单元提示”, 第三学段教材的“单元提示”更是语言优美, 概括精练, 对整个单元的阅读教学起着指导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忽视。如五年级上册第七组单元提示中指出:“阅读本组课文, 我们要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还要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有关资料, 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并在语文学习中加以运用。”教学这类离学生生活遥远的红色经典课文, 收集资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如《狼牙山五壮士》, 教师可让学生围绕几个关键词“抗日战争”“狼牙山”“晋察冀根据地”收集资料, 了解时代背景, 缩短儿童心理与教材之间的距离;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也相继出示了几段背景资料, 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课堂紧紧围绕着单元提示展开教学, 这相当于旅游前作了明确的“旅游攻略”, 以此来优化整合阅读教学, 不拔高, 不偏离主旨, 减少不必要的细枝末节, 针对不同主题、不同题材的文本, 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进而最大限度地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2.景点导游图——课文导语

第三学段教材中略读课文占了很大比例。如何高效地上好一篇略读课文, 既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性, 又体现教师的指导性, 略读课文的“导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它表达了教科书编者的意图, 就相当于一张“景点导游图”。如六年级下册《一夜的工作》的“导语”指出:“周恩来总理生前喜欢在胸前佩戴一枚‘为人民服务’的纪念章, 并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阅读下面这篇课文, 想一想, 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叙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的?把使你感动的语句画下来, 多读读, 再把你的感受讲给同学听。”这篇略读课文的导语言简意赅, 给出了阅读教学明确的目标和方法。围绕这一导语展开略读课文的教学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略读课文的导语无不体现着教科书编者的意图, 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习惯, 去进行独立自主的研读, 抓住一两个重点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引导展开全班讨论、交流。略读课文的阅读教学, 可以依据“导语”的提示, 摒弃过度精讲, 摒弃繁文缛节, 建设开放、大气、高效的语文课堂。

3.智能讲解器——资料袋

第三学段教材中共有15个资料袋。根据教学的需要, 教科书编者针对不同课文选择补充了不同的材料。这些材料, 能让师生更方便地使用教科书, 使教科书更有广度和深度, 这就像旅游景点里的智能讲解器, 能使旅游者更好地发现旅游的乐趣。它提示我们, 语文教学不仅仅只局限在教科书中出现的文本, 要延伸到大语文的环境中。

一般教科书中出现的“资料袋”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适时适当地出示, 提高学习效率, 切不可独立出示, 脱离文本。如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一课, 编者安排了一个资料袋, 如何让资料袋与课文有机整合?有效利用?细细品味我们可以发现, 这个“资料袋”梳理了时间长河中川流不息的五个文化节点, 即“300多年后的战国《列子》记载”“500多年后的秦朝《吕氏春秋》记载”“1000多年后的唐朝诗句中记载”“2000多年后的明朝小说《警世通言》记载”“2500多年后的现代人们如何使用”, 构成了一条知音文化的历史线索, 引导学生一咏三叹朗读课文, 使得“资料袋”真正与课文水乳交融, 相得益彰, 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

4.自助小贴士——课后问题

编者在课文后面编排的“研讨与练习”是阅读教学中需要掌握的内容和方法, 这相当于旅游中的自助小贴士。如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课后的问题3 :“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 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同学们交流自己的想法。”这个问题可以作为教学的主线, 将课文分为“辉煌”和“毁灭”两个板块教学, 既让学生从内容上去思考, 又从写作方法上去讨论。这是编者与文本对话的展示, 折射出编者的意图。教师在阅读教学中, 要充分运用课后问题, 从编者的角度出发,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内容。

5.旅游广角镜——阅读链接

“阅读链接”是一些与课文相关的拓展性阅读, 符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 既是对课文的补充, 也开阔了学生课外阅读的视野, 这就相当于旅游过程中利用广角镜拍摄的组照。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往往简单地把“阅读链接”作为可有可无的补充材料, 或让学生蜻蜓点水似的浏览, 或让学生课外自读。其实, 这种做法是对课程资源的极大浪费。教师要揣摩“阅读链接”的编选意图, 把握每个“阅读链接”的内容和方法要点, 与课文教学有效结合, 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 使之“文尽其用”。如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课后的阅读链接选取了两篇文章, 分别是梁实秋的《过年》和斯妤的《除夕》。描写家乡过年的习俗, 不同的作家会采取不同的表达方法和情感。这两个片段与老舍的《北京的春节》组成了一个小群文。在教学中, 笔者采用群文阅读的方式, 将这两个片段与课文作比较, 让学生说说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觉得谁的文章更有意思。在充分比较的基础上, 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如果让你来写《_______ 的春节》, 你准备从这三篇文章中学习什么样的写作方法, 准备怎么写?通过同主题一系列文章的群文阅读, 引导学生关注作家的不同表达方式, 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 拓展学生阅读的宽度, 让学生学会不一样的阅读方法。

此外, 教师还可以根据文中插图、课后问题等设计课堂教学;利用课文后的小练笔开展读写结合等。只有弄清楚这些资源的作用, 理解编者的真正目的, 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此外, 与教科书编者对话, 过去都是教师的事情, 但经过十年课改的实践与探索, “对话”已变成了一种互动、多重、有效的教学方式。第三学段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 有能力与编者对话, 能从课文前后获取相关信息, 把握单元主题, 关注导读提示和课后习题等, 使语文学习更有针对性。学生与编者进行对话需要通过教师设计活动来加以引导, 站在学生的角度, 把编者的意图变成学生的学习活动。师生共同与编者进行有效对话, 这样才能提高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上一篇:非哺乳期乳腺炎下一篇:成人外语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