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输行业

2024-06-25

汽车运输行业(精选十篇)

汽车运输行业 篇1

一、汽车维修行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凸显的问题

汽车的保有量每年有上升的趋势, 这对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来讲, 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但目前我国汽车维修行业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否则会严重影响汽车行业的发展, 下文进行详细分析。

(一) 汽车维修行业结构不合理现象较严重

汽车维修行业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 其主要原因包括:第一, 行业结构不合理。汽车维修户主要是以修理国产车为主。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 由于其检测仪器和维修相关设备并没有进行及时更新, 再加上维修专业人才的技术水平不高, 导致了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停滞不前。第二, 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 对汽车的档次要求不断提高, 一些高档汽车的引进, 对维修行业带来非常大的挑战。第三, 维修企业在配置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目前, 我国汽车维修企业存在着维修质量较差、技术不精湛等情况出现。这些都难以满足目前人们对高档汽车保养的需求。

举个例子, 云南汽车维修行业存在较为混乱的情况, 其中包括维修质量较好的4S店。一些维修行业往往缺乏必要的专业人才, 导致在维修的过程中质量较差, 客户不满意的情况经常出现。

新华网曾报道, 云南汽车维修行业汽车维修存在时间长、收费高、质量差等特点, 在去年接受采访的罗先生曾经抱怨过, 自己的奥迪车到4S店进行保养修理, 已进厂便是10个月, 且未见修理成效, 累积的修理费用已高达14万元。根据采访得知, 罗先生的奥迪车是由于水温高、机油灯报警出现故障而进行维修的。当时只考虑到4S店的服务质量、信誉都较高, 但想不到各种不合理收费现象陆续出现, 到目前为止已累积14万元, 这样的乱收费现象给客户带来非常大的不满。

(二) 汽车维修企业存在严重的以次充好现象

对于汽车维修企业来说, 由于存在严重的结构不合理, 因此很多汽车维修行业都存在着严重的乱收费现象。

据相关调查显示, 目前我国汽车维修行业普遍存在各种黑幕, 这些都是由于汽车维修行业的结构不合理, 各维修店之间存在恶性竞争, 维修店对客户存在恶意收费等现象, 从而严重扰乱了维修行业的市场秩序。乱收费是目前汽车维修行业中最常见的现象。以云南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为例, 据相关统计显示, 汽车维修行业主要存在以下乱收费现象:

汽车零件的档次较多, 其中包括原装进口、国产原装、散装。这些不同档次的汽车零件价格有着非常大的差距。客户在进行汽车维修的过程中, 通常要高质量的原装进口零件。但在实际的汽车维修中, 一些企业却利用客户不懂零件, 欺骗客户, 利用较为质量较差的套件甚至是不合格套件进行安装, 却收取客户原装零件的价格, 以此谋取暴利。由于客户对汽车零件了解并不熟悉, 导致很大程度上当受骗。

此外, 在汽车维修的过程中, 对于一些小毛病, 如螺丝坏掉等小情况, 维修人员只需要对其进行纠正加固, 便能够修好汽车。但实际调查显示, 一些维修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 不惜夸大其词, 对汽车的症状进行夸大化和严重化, 声称某一项重要零件损坏了, 必须要进行更换, 客户不知情的话, 则很容易落入圈套。

(三) 对维修企业的监管力度不够

目前对汽车维修企业的管理监督力度不够, 这是导致汽车维修企业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虽然目前我国相关部门已经制定了汽车维修的相关规定, 但由于执行力度不够, 一些维修企业容易抓取法律漏洞, 钻法律空子, 让客户蒙受损失。以云南汽车维修行业为例, 该地区的汽车维修存在严重的漫天要价现象, 一些汽车车主对汽车零件、汽车维修等方面没有最基本的了解, 通常是维修人员说什么听什么。这样就很大程度上被一些缺乏道德的维修人员所利用, 他们在与客户沟通的时候, 利用一些专业术语误导客户, 并提高维修的价格。这对于一些没有了解行情的车主来讲, 则很容易上当受骗。根据相关调查显示, 在云南, 10个不同的汽车维修店, 会存在10不同的价格要求。

(四) 维修人员缺乏专业素质

根据相关调查统计, 目前汽车维修专业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素质和法律意识。以云南汽车维修行业人员调查为例, 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在维修技术管理人员中, 约有27%左右的专业人员文化程度不高, 只有中专或以下水平, 这一部分的维修人员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和维修技术资格证。

第二, 对于具有技术资格证的维修人员来讲, 初级、中级、高级的比例为35%、44%、21%;发达国家初级、中级、高级的比例为14.5%、45%、40.5%。可见我国在技术等级方面与国外具有较大的差距。

二、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 本文主要提出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对策:

(一) 不断完善运行机制

要发展汽车维修行业, 就必须要不断完善市场的相关规范和道德建设。由于汽车维修设计的地点广泛、人员较多, 因此加强道德建设是非常重要的。随着社会的发展, 近年来, 我国汽车维修市场已经逐步建立和完善, 政府相关部门也出台一系列政策, 保护汽车维修客户的利益, 但由于种种客观因素, 导致这些政策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因此, 地方政府必须要吸取教训, 加强力度对汽车维修行业进行监督, 适当改变现有的监督方法, 主要通过建立相关机制, 对维修行业的行为规范进行约束, 并扩充举报途径, 听取人民群众的声音, 做到公平公正处理汽车维修行业中的不法行为。

(二) 提高汽车维修行业人员的素质

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素质非常重要, 必须要加强对维修行业人员的培训, 一方面, 让他们的知识不断更新换代;另一方面, 对维修行业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能有效改变他们的工作态度, 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从而保障客户的根本利益。

(三) 鼓励建立民间汽车维修监督协会, 加强对汽车维修行业的监督

通过建立民间汽车维修监督协会, 客户可以对汽车维修行业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反馈, 将自己遇到的困难以书面的形式上交, 从而让政府相关部门了解实际情况, 并作出相应的决策。此外, 还可以对当地各大汽车维修店进行评估, 对于一些不符合要求的、损害品种利益的维修店进行举报。通过这样的活动, 不仅能够让政府相关部门看清劣质维修店的真面目;通过收集民众声音, 还能不断优化汽车维修行业的结构, 从而建立起具有稳定有序的汽车维修市场。

三、结束语

我国汽车维修行业是目前最具有发展前景的行业之一, 行业的发展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要让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政府相关部门必须要正视行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如乱收费、维修人员专业水平不够、结构不合理等, 并及时找出相应对策, 调整优化结构、加强维修工作人员的培训, 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水平、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收费, 杜绝乱收费现象的出现。只有这样, 才能从根本上维护客户的利益, 促进汽车维修行业的良性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汽车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从原来遥不可及的奢侈品到现在较为寻常的交通代步工具, 越来越多的汽车投入到生产使用当中。然而, 汽车的增多同时也带来一定的问题, 其主要问题凸显在汽车维修行业当中。目前我国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本文主要从这些问题出发, 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分析, 并对其发展提出几点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汽车维修行业,现状,对策,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雷, 赵云波.云南汽车维修行业人才现状分析与对策[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5 (5) .

[2]张进.汽车维修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四川兵工学报.2008.30 (3) .

汽车运输行业竞争分析副本 篇2

摘要:随着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活动对运输行业的不断依赖,汽车运输行业的发展得到了有效刺激,并且呈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市场上簇拥了很多汽车运输企业,而这些企业想要获得较大的市场占有率,需要从各个环节入手加强其竞争力,符合市场需求的竞争优势和特点是汽车运输企业不断研究和讨论的重点。

前言:运输行业作为一种直接的外部环境,对汽车运输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着直接影响。因此,运输行业分析是汽车运输企业内部环境分析的重要内容。按照波特的观点,一个行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其根源在于其内部的经济结构。行业中存在着五种基本竞争力量,即新进入着的威胁、行业中现有企业间的竞争、替代品或服务的威胁、供应者讨价还价的能力、用户讨价还价的能力。这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的现状、增长趋势及其综合强度,决定了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和行业获利能力。这五种竞争力量的作用是不同的,问题的关键是在该行业中的企业应当找到能较好地防御这五种竞争力量的位置,甚至对这五种基本竞争力量施加影响,使它们有利于本企业。

汽车运输行业发展背景

汽车运输行业是一个大的综合型行业,是沟通原料供应商、生产厂商、批发商、零件商、物流公司及最终用户满意的桥梁,更是实现商品从生产到消费各个流通环节的有机结合。对于汽车运输企业来说,汽车运输包括生产计划制订、采购订单下放及跟踪、物料清单维护、供应商管理、运输管理、进出口、货物的接受、仓储管理、发料及在制品的管理与生产的物料管理、整车的发运等。汽车运输业作为我国重要产业,其发展将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 也使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汽车运输及其相关技术。世界各国在发展综合运输体系方面, 都是根据本国的自然地理、经济和社会发展、技术进步等条件,制定运输发展政策,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和协调发展。

运输行业竞争结构模型(波特模型)

1)可能的新进入者的威胁

新进入者,是运输行业竞争的一种重要力量,这些新进入者大都拥有新的运输能力和一定的市场份额,期待能建立有利的市场地位。新进入者加入运输行业,会带来运输能力的扩大,带来对市场占有率的要求,这必然引起与现有企业的激烈竞争,使价格下跌;新进入者对公路运输行业的威胁大小取决于该企业进入公路运输行业需要克服的障碍和付出的代价(进入壁垒)以及进入公路运输行业后原有汽车运输企业反应的强烈程度。

2)可替代运输劳务的压力

可替代的运输劳务是指与现有的运输劳务具有相同、相近或更高质量的劳务运输,如目前出现的快速运输服务等。来自可替代运输劳务的压力有三个要素:

(1)可替代运输劳务的盈利能力。若可替代运输劳务具有较大的盈利能力,则会对本行业原有运输劳务形成较大压力,是本行业企业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2)提供可替代性运输劳务的企业所采取的经营战略。若它采取迅速增长的积极发展的战略,则它会构成对本行业的威胁。

(3)旅客、货主转移运输需求的转变费用。若旅客、货主的转变费用越小,可替代运输劳务对本行业的压力越大。

3)旅客、货主的压力

旅客、货主对本行业的竞争压力表现为要求运价更低廉、运输质量更好、运输需求更能方便实现等,他们会利用各运输企业之间的竞争来施加压力。总之,旅客、货主的压力趋向于降低公路运输行业的盈利能力。

4)现有运输企业之间的竞争

这种竞争力量是企业所面队的最强大的一种力量,这些竞争者根据自己的一整套规划,运用各种手段(价格、质量、造型、服务、担保、广告、销售网络、创新等)力图在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和争夺更多的消费者。公路运输行业内各汽车运输企业都要为增强各自的营销能力而展开竞争,从而是运输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发生变化。

5)运输资源供应者的压力

运输资源供应者对公路运输行业的竞争压力主要表现在要求提高原材料、轮胎、燃料、配件或其他供应品的价格、减少紧俏资源的供应量或降低供应品的质量等。总之,运输资料供应者希望提高其讨价还价的能力,从公路运输行业中牟取更多的利润。

通过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的分析,可以了解公路运输行业的基本状

况,从中辨认本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优势和劣势,从而确定本企业在各种竞争力量中的基本态度和基本对策。

汽车运输企业增强竞争力的因素

在市场竞争中, 优胜劣汰几乎在分秒之间, 企业不想被替代就必须合理规划, 赢得市场份额占得足够的利润。而投入与产出是决定利润的直接因素, 所以本文从经营、控制、技术、组织管理四个方面选取了一系列指标组成本文评价汽车运输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评价体系。

1)经营能力

经营能力主要看的是企业整体资金的运用状况, 即强调周转率这项指标。企业的存货的周转率、流动资产的周转率以及总资产的周转率等等这些指标, 都直接影响着企业是否将资金等资源状况最大化地充分利用, 同时企业也将会根据周转率反应的情况, 对企业下一步生产规划目标做出重要调整。

2)控制能力

控制能力主要强调的是市场竞争中的市场占有能力, 企业只有在市场中获得充分的市场占有率才能有更强的生存基础。所以占有率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指标, 不但有市场份额的占有率,还有企业的分类产品的占有率, 如汽车运输行业中的货运路程数、货运线路数、车辆数、货运次数等, 这些指标都直接影响着汽车运输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只有获得稳定的市场占有率,才能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转。

3)技术能力

技术能力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核心, 未来市场无疑是技术之间的交流, 所以每一个企业都会在技术方面下一定的功夫。汽车运输行业的技术方面主要在于车辆环节, 所以会强调如车俩先进程度、车辆维修率、维修设备完备度、油气消耗率、技术创新投入率等等, 从技术方面保障汽车运输的进一步发展。有了技术就有了效率, 有了效率才能获得更大的利润。

4)组织管理能力

企业有了原始资本和技术的条件下, 也应加强在组织管理方面的能力。毕竟企业想要在市场竞争中长久发展, 必须考虑长期运行机制。如货单执行率、货款收回率、生产能力利用率等等, 综合考虑企业的整体运行环节, 提高各个环节的利用率, 不断推进企业发展, 为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

5)人员管理能力

人员是企业发展的基本, 只有管理好人员, 利用好人员,才能使企业发展更为合理有效。在汽车运输行业, 员工的执行力是发展的必备因素, 所以企业应不断提高员工素质, 降低顾客的投诉率, 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 强化激励、惩罚机制的运行, 提高信息化水平和信息化操作水平。有了这些指标的合力才能促进企业在市场竞争占得先机, 无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马天山主编,现代汽车运输企业管理,人民交通出版社

[2]原磊,汽车运输企业市场竞争能力评价研究,中国外资,2013.8

行业聚焦:汽车节油 篇3

“油价的不断飙升,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能源危机的来临。一时间,“节油”成为各大汽车商经常提到的关键词。就在人们为节油产品趋之若鹜之时。今年6月16日,年产30万套汽车减阻节油器生产线在河南省豫北工业重镇安阳市正式投产。截至8月底,该产品已实现销售收入3996万元,完成净利润1390万元。”

从企业经营效益来看,产品市场销路十分火爆。那么,这种汽车减阻节油器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产品?节油效果如何?能否打开更加广阔的市场潜力?带着这些疑问,日前,我们走进位于林州市姚村镇汽配工业园区的河南中汽节能股份有限公司,专访了公司董事长李坤。

记者问:请您介绍一下公司概况和这种汽车减阻节油器的产生及其原理。

李坤:我们公司是依托中国汽车工业节能研究院组建成立的一家专业研发、生产、销售汽车节能产品的股份制高科技企业,公司汽车减阻节油器项目被确定为河南省“双百计划”重点项目,同时被列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重点项目。这种汽车减阻节油器是著名汽车节能专家马春如和一汽集团汽车研究所联合研制而成的高科技产品,已获得了四项国家专利,被国家科技部、商务部、环保总局、质监总局四部委确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汽车安装该产品后可节油20%~30%。該产品的节油性能和安全系数经过了国家公安部和交通部的检测鉴定,中国人保、天安保险公司对其节油性能和产品质量分别负责承保。该产品可广泛用于燃油、燃气、电动和其他混合动力汽车,完全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是目前填补国内外空白的汽车节能新产品。该产品采用特殊的棘轮棘爪装置,安装在汽车变阻箱与传动系统之间,汽车提速加油时同平时一样驱动行驶,收回油门时汽车减阻节油器输出轴与传动系统自动脱离,不用摘挡,发动机处于怠速工作状态,汽车保持滑行,从而达到节油目的。

记者问:该产品是否符合国家环保要求?是否经过专家评审?

李坤:当然。该项目已在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备案,并通过了环评批复,被列为省级重点项目。2009年1月,省发改委组织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机械工业第九设计院等单位的高级工程师在郑州对我公司汽车减阻节油器项目进行了评审。评审团一致认为,该产品原理和工艺先进可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助于缓解政府能源供应和建设压力,对减少废气污染保护环境也将产生积极的意义。

记者问:据了解。你们公司汽车减阻节油器的年产量只有30万套。显然无法适应目前汽车市场的巨大需求,对此你们有哪些考虑?

李坤:是的,我们正在采取一切办法扩大产能,预计今年年底生产能力将达到80万套。现在投产的只是一期项目,我们正在积极筹建年产100万套汽车减阻节油器二期工程,预计总投资1 8亿元,争取于今年10月份开工建设,2010年3月份投产。与此同时,我们还将与一汽集团技术中心合作,联合组建汽车节能装置研究中心,开发和完善系列新产品,包括桑塔纳、捷达、伊兰特等市场容量较大的手排挡轿车的减阻节油器,条件成熟时还将重点研发节能变速箱总成。

记者问:这些项目全部投产后将产生哪些社会效益?

李坤:最显著的社会效益是,能为国家节约大量的石油资源。依据交通部节能检测报告,安装该产品后,以上海桑塔纳轿车(普通型)为例,平均百公里燃油消耗量从安装前的6.59L降至5.28L,节油率为19.9%。该产品目前选定的目标市场为城市出租车,国内出租车每天行驶里程平均为350km左右,日耗油量为25升左右,安装该产品后每天节约燃油5升左右,一辆普通出租车每年可节油1800升。据测算。180万套节油器全部投放市场后,每年可为国家节约石油32亿升。

记者问:据了解,你们公司与中联新锐实业有限公司确定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将实施“千城万店”工程,能否就此给以详细说明。

新形势下汽车运输行业的发展和改进 篇4

汽车运输行业是一个大的综合型行业, 是沟通原料供应商、生产厂商、批发商、零件商、物流公司及最终用户满意的桥梁, 更是实现商品从生产到消费各个流通环节的有机结合。对于汽车运输企业来说, 汽车运输包括生产计划制订、采购订单下放及跟踪、物料清单维护、供应商管理、运输管理、进出口、货物的接受、仓储管理、发料及在制品的管理与生产的物料管理、整车的发运等。汽车运输业作为我国重要产业, 其发展将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 也使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汽车运输及其相关技术。世界各国在发展综合运输体系方面, 都是根据本国的自然地理、经济和社会发展、技术进步等条件, 制定运输发展政策, 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和协调发展。交通运输市场的自由竞争有其合理的一面, 但所造成的资源浪费也是不可避免的。

说到汽车运输整体行业的资源管理与分配, 就不得不要提的是六西格玛管理法。六西格玛管理法, 是一种统计评估法, 核心是追求零缺陷生产, 防范产品责任风险, 降低成本, 提高生产率和市场占有率, 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六西格玛管理法既着眼于产品、服务质量, 又关注过程的改进。

2 汽车运输行业发展中的问题

我们基于六西格玛管理法对汽车运输行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2.1 汽车运输行业的物流桥分析

关于六西格玛物流, 我们可以了解到, “物流桥模型主要包括物流流动、物流能力和物流纪律。而这整个物流桥的核心点就是支持精益生产设施的进料物流职能和整体运作战略要基于六西格玛原则和工具的物流活动”。这包括:运输、仓储、订单管理、原材料处理和库存控制。汽车运输行业是目前最方便、最普遍的物流方式, 它的物流纪律的要求最严, 物流流动性最广, 物流能力也是最大的。

2.2 汽车运输行业的物流运输浪费

汽车运输行业最大的本身的运输浪费就是物流浪费。在物流链中, 为满足顾客的需求, 汽车运输行业是将货物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在六西格玛管理法中, 运输的目标是“减少平均送达时间并减少这个围绕平均数的波动”, 但在实际中, 运输行业在运输过程中会受到公路状况、天气等因素的影响, 车遇到雨雪雾天气, 速度变慢;车流量大与道路路况不好也会影响到行车速度。同时, 据调查:汽车运输的空返率达到39%之多, 所以, 汽车运输行业的空返率也是运输浪费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国汽车运输成本是欧美国家的3倍;此外, 值得一提的是, 我国汽车生产企业的物流成本大约在15%以上, 大大超出欧美等国家。

2.3 汽车运输行业的时间与管理浪费

在物流过程中, 其一般工作流程常常为“订单传输—订单处理—订单备货—订单集货和订单复核—订单运输和交付”。而在这一过程中, 订单集货、订单处理的时间会直接影响到汽车运输的时间, 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因为某一条线路上集货需要的时间或者是订单处理的时间过长, 就会造成汽车货物运输行程未能及时开展。

汽车运输行业的管理浪费主要是人员不能很好的掌控信息技术的应用, 造成信息接收的问题, 譬如说未能及时掌握集货情况、路况、天气等。

3 汽车运输行业问题的有效对策

3.1 选择最佳的运输方式

铁路或水路运输方式适用于大批量与长距离的货物运输;航空运输适用于体积小、价值高的货物运输和紧急救灾、抢险物资;公路运输则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近距离的货物运输。除运输方式以外, 具体的运输工具也是一个值得商榷与选择的问题, 如:公路运输中要选择什么样的汽车车型, 是大型、轻小型还是专用车辆;是择运输公司的车辆还是选择用自有车辆等。同时要努力提高车辆的运行效率与实载率:减少车辆空载、迂回运输、对流运输、重复运输、倒流运输现象;缩短等待时间或装运时间, 提高有效工作时间, 从而可以有效地促进运输的合理化。

3.2 合理运用运输网络

企业在规划运输网络时, 在设计和利用运输线路时, 要进行运输线路优化。?应对以下这些问题都需要整体规划, 统一考虑, 例如:合理配置仓库、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以及中转站、货运站、港口、空港等物流节点等, 要做到既满足销售的需要, 又能提高运输效率, 减少交叉、迂回、空载运输、降低运输成本。

3.3 发展社会化运输体系

一家一户自成运输的体系状况需要得到改进, 利用发展汽车运输大生产优势, 实行专业分工。过去的一家一户的运输生产模式是:动量需求有限, 车辆自有, 自我服务、不能形成规模, 自我调剂性差, 所以容易经常出现因为运输工具有限、选择范围太窄导致的动力选择不当, 不能满载, 空驶等不合理现象, 而且装卸搬运设施与配套的接、发货设施也很难有效运行。因此, 发展社会化运输体系对于汽车运输发展尤为重要。

3.4 采用合理的运输策略和模式

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 尽量采用:直达运输、“四就”直拨运输、共同运输、集运等策略。“通过减少中转过载换装, 提高运输速度, 节省装卸费用, 降低中转货损”是直达运输追求运输合理化的重要形式。直达运输最为突出的优势体现在:在一次运输批量和客户一次需求量达到了一整车时。“首先由管理机构预先筹划, 然后就厂、就站 (码头) 、就库、就车 (船) 将物品分送给客户”是“四就”直拨运输。在实际运输工作中, 应推进共同运输:企业部门之间、企业之间、行业之间进行合作, 协调运输计划, 共同利用运力。

4 结语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 企业可以采用直达运输与定点运输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减少中转过载换装, 提高运输速度, 节省装卸费用的背后, 最终有效地促进运输的合理化。相关部门也应该投以足够的重视与扶持政策, 以保证汽车运输行业整体的有效运行, 为我国汽车运输市场工作有序进行而出力。

参考文献

[1]吴志亚.交通行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模式探讨[J].职业时空, 2011 (7) .

[2]王彬新.形势下江苏交通运输职业教育发展研究[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1) .

汽车行业简讯 篇5

11月11日,市总工会、市交通局在新车站举行全市工会系统文明大行动动员会暨“工会杯”汽车客运行业创先争优劳动竞赛活动启动仪式。

出席大会的领导有市政协副主席、市总工会主席符玉霞,市总工会常务副主席蔡胜华,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卓礼川、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符祥平,以及各镇总工会主席,市直机关工会主席,汽车客运企业代表、司机代表,市总工会、市交通运输局、交管所工作人员等135人。

会上由市政协副主席、市总工会主席符玉霞首先作动员讲话,市总工会将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结合“万宁文明大行动”,部署开展文明礼仪、文明环境、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机关、文明经营等创建活动,把广大职工群众吸引到“文明大行动”中来,全面提高职工文明素质,塑造讲文明、重礼仪、诚信友爱、热情好客的国际旅游岛形象。她要求全市各级工会要根据自身的行业岗位特点,从五个方面把“万宁文明大行动”工作部署会议精神落到实处:一要引导职工自觉维护礼让有序的公共场合秩序;二要引导职工自觉维护整洁有序的公共环境;三要引导职工自觉维护 1

安全有序的交通秩序;四要引导职工自觉维护和谐有序的旅游秩序;五要引导职工自觉维护文明诚信的经营秩序。

运输新政为行业导航 篇6

“十一五”规划纲要:运输条目有新意

2006年3月14日,第十届人大第四次会议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纲要》提出,“十一五”我国将拓展生产性服务业,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交通基础设施,做好各种运输方式的相互衔接,发挥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建设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

交通运输既有“基础”性又有“服务”性,传统的产业划分常常把交通运输划分在第二产业之中,在《纲要》中,特别强调了它的服务业地位。

此外,《纲要》还破天荒地把现代物流业单列一节,第四篇“加快发展服务业”中的第十六章第二节将“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历史性地载入史册,成为中国物流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各省新道条纷纷出台

四川省、重庆市、吉林省、湖北省、陕西省今年纷纷出台新道条。各省新道条多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特色,最大限度地保护旅客和车主的利益,对客运站和经营者都有了较为严格的规定。

比如,《吉林省道路运输条例》中规定:客运站不得向客运经营者和旅客违法收费、摊派、推销各类物品;班线客运经营者不得擅自暂停、终止客运经营,不得擅自出租、转让客运班线经营权。《陕西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中规定,道路旅客运输站(场)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规定配备安全检查设施,对旅客携带的物品进行安全检查。客运经营者应当确保车辆设备、设施齐全有效,保持车辆清洁、卫生,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侵害旅客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行为。

另外,《重庆市道路运输管理条例》明确区分了租赁车和出租汽车的管理原则,分别对两者进行了定义,为打击利用租赁车从事非法运输提供了法律武器,将有效遏制扰乱出租客运市场的行为。

明确企业质量信誉考核标准

交通部于2006年7月出台了《道路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办法(试行)》,目的是加强道路运输市场管理,加快道路运输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和市场退出机制。

《办法》的出台,对于老百姓出行和规范经营的运输企业来说,是一个利好的消息,百姓出行有了更深层次上的保障,运输企业也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向着质量服务效益功能型的方向发展。对于安全生产好、服务质量优的企业,政府主管部门在合理调配资源时会予以倾斜,这更加促使企业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企业安全服务整体水平。

《办法》把安全管理与服务水平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并把特大安全事故和特大服务质量事件作为“一票否决”条件,体现出对安全与服务的重视。《办法》的出台,使道路运输业有了一套全国统一规范的质量评价考核标准,有利于进一步规范企业管理和企业经营的各种行为,提高行业和企业的质量信誉。

道路运输统计更关注农民出行

2006年11月,经国家统计局批准,交通部发布了新的《道路运输统计报表制度》。新制度增加了反映农村道路客运发展和建设、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和道路运输车辆、经营业户及从业人员市场退出情况的统计报表和指标,并将一些原有指标细分,有利于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道路运输经济运行,适应《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及配套规章的需要。新制度更加关注农民出行状况,增加了反映农村道路客运发展和建设的报表,包括农村客运班车通达情况、农村客运站数量、农村客运班线、农村客运车辆、农村旅客运输量、农村客运站投资等指标。

为及时掌握全国道路运输行业的统计数据,修订后的报表制度对报告期及报送时间进行了调整,在保留年报的基础上增加了半年报,半年报时间为每年的6月底。

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

2006年12月,交通部发布《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规定》加强了建立健全从业人员权益保障的相关机制,还对交通主管部门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管理行为进行了规范,对行使职权的条件等提出具体要求。

根据《规定》,国家将对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实行从业资格考试制度。《规定》要求经营性道路客货运输驾驶员、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必须取得相应从业资格,鼓励机动车维修技术人员、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道路运输经理人和其他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取得从业资格,从业资格证全国通用,有效期6年。

《规定》还从细节上对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的经营行为进行规范。例如,为加强对经营性道路旅客运输驾驶员和危险货物运输驾驶员的安全管理,《规定》禁止驾驶员连续驾驶时间超过4个小时,并要求驾驶员必须按规定填写由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统一制定的行车日志;危险货物运输驾驶员还必须按照道路交通安全主管部门指定的行车时间和路线运输危险货物。

《规定》将于2007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营业性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培训管理规定》同时废止。

我国第一个法定强制保险面世

根据国务院2006年3月28日颁布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自当年7月1日起,全国所有上路行驶的机动车辆,包括汽车、摩托车和拖拉机,都应当在3个月内前往中国保监会指定的保险公司上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简称“交强险”),并在车上贴一个保险标志。原有商业三者险尚未到期的,保单继续有效,期满后及时续保“交强险”。

“交强险”是我国第一个法定强制保险,实行全国统一责任限额、统一基础费率和统一保单条款。交强险责任限额标准为全国统一6万元,在6万元的责任限额下,实行分项限额。

2006年10月,交强险实施后的第4个月,上海、广州、深圳、厦门、大连、宁波、福州等七地八家相关物流行业组织,联名向中国保监会、国务院法制局、国家发改委、公安部、交通部等部门上书,痛陈交强险弊端。看来,这个06年刚刚面世的交强险,也并非一帆风顺。

国际货代新规定征求意见

为了维护国际货运代理市场秩序,促进中国国际货运代理业和现代物流的健康发展,国家商务部于2006年12月,对2004年1月修订的《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管理规定实施细则》进行了再修订,并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货运代理新规中对企业设立条件提出了明确标准。要求有固定的营业场所,业务人员中至少有3名须获得从业人员资格证书,经营海上国际货运代理业务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500万元人民币;经营航空国际货运代理业务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300万元人民币;经营陆路国际货运代理业务或者国际快递业务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200万元人民币。新规还对企业备案和年度业务备案制度、保险责任作了明确规定。

机动车驾培管理新规出台

2006年4月1日,新的《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正式施行。该《规定》把维护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正常秩序和保障学员合法权益放在首位,在群众最关心的培训质量、收费和服务三个关键环节,提出了具体要求。

《规定》要求,驾校必须公示其经营类别、培训范围、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教练员、教学场地等情况,老百姓学车消费的透明度大大增加。今后学员学车不需再像过去那样每天到驾校报到、固定遵守学时,而可以自由调配学习时间,学员可通过多种预约方式和驾校联系,而驾校必须向社会公布其联系电话和预约方式。为确保培训效果,每个学员理论培训时间每天不得超过6个学时,实际操作培训时间每天不得超过4个学时。

《规定》将设定的各项管理措施、管理手段与规范培训机构教学行为、确保驾驶员培训质量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规定》着力解决行业发展和行业管理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对教练员管理、教学车辆管理、培训机构经营行为、培训质量和执法监督等问题,都制定了必要的行为规范,并依法设定了针对性很强的处罚措施。

中国汽车行业运行报告 篇7

1. 政策效应和季节因素继续发挥作用, 汽车市场进一步回暖

受国家调控政策的积极影响, 2009年4月汽车市场进一步回暖, 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15.8和115.3万辆, 均创出单月历史新高。其中, 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7.9%, 环比增长5.6%;汽车销售量同比增长25%, 环比增长3.9%, 行业景气进一步回升。在汽车主要品种中, 乘用车生产81.75万辆, 环比增长8.77%, 同比增长24.15%;销售83.10万辆, 环比增长7.59%, 同比增长37.37%。商用车生产33.93万辆, 环比下降1.31%, 同比增长5.11%;销售32.21万辆, 环比下降4.53%, 同比增长1.38%。

从短期走势上来看, 今年2月份以来, 汽车市场的景气状况得到逐步提升, 主要原因来自于大力度的汽车购买补措施有效刺激了市场需求, 而旺盛的市场需求使得企业能够充分利用生产潜能, 汽车产销量呈现出逐月递增的良好态势, 在2008年同期基数较高的基础上, 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速。1~4月汽车市场总体运行状况表现为先低后高:1月份, 汽车市场销量大幅下滑, 2月份, 市场迅速回暖, 3~4月份, 总体市场保持稳健上升。2009年1~4月, 我国汽车销售量累积达到383.2万辆, 比上年同期增长9.4%, 总体表现好于其它重点行业。

2.乘用车连续两个月销量创历史新高, 需求继续稳步回升

2009年4月份, 乘用车延续了上月的良好增长态势, 总量达到83万辆, 刷新了上月创出的77万辆的历史最高记录, 环比增长7.8%, 运行态势良好。其中, 基本型乘用车 (轿车) 和交叉型乘用车 (微客) 小幅增长, 环比增长分别达到8.3%和3.6%, 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 (SUV) 销售表现最为突出, 环比增长19.3%, 多功能乘用车 (MPV) 销售表现相对不佳, 环比下降3.5%。另外, 自主品牌乘用车占有率达到46%, 自主品牌轿车接近30%, 连续4个月保持市场占有率第一。

从今年以来的总体表现看, 乘用车市场由于受政策利好影响, 市场潜力得以释放, 销售增长较为迅速。1~4月, 乘用车销售283万辆, 同比增长15.09%。其中, 受政策优惠最大的微客和轿车销售增长最为明显, 微客销售60万辆, 同比增长43.4%;轿车销售201万辆, 同比增长10.4%;SUV销售15.1万辆, 同比增长6.7%, 略低于前两个车型;MPV销售6.7万辆, 同比下降12.4%, 在总体宏观经济形势还不明朗的背景下增长受限。

3. 商用车4月生产和销售都出现环比下降, 仍未走出低迷状态

2009年4月份, 商用车生产环比下降1.3%, 销售环比下降4.5%, 在经历了上月份环比大幅增长之后, 增速明显回落。从1~4月的累计生产销售情况看, 商用车仍未有明显复苏, 1~4月份, 商用车生产同比下降1.5%, 销售同比下降3.9%。

从各种类型商用车的产销情况来看, 除货车以外, 其它类型的各类产品均出现同比下降。2009年1~4月, 货车产销74.31万辆和71.97万辆, 同比增长17.11%和11.99%;客车产销7.20万辆和7.56万辆, 同比下降9.22%和4.96%;半挂牵引车产销2.39万辆和2.84万辆, 同比下降73.51%和69.2 1%;客车非完整车辆产销2.12万辆和2.13万辆, 同比下降38.38%和37.12%;货车非完整车辆产销17.17万辆和16.02万辆, 同比下降17.71%和18.74%。

4. 自主品牌汽车市场占有保持领先

目前, 全球汽车业面临增长瓶颈, 在油价上涨的约束下, 汽车需求受到挤压, 一些欧美老牌汽车生产厂家近期面临经营危机。在中国汽车市场仍处于快速扩展的阶段背景下, 中国的汽车自有品牌表现可圈可点。

2009年4月, 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17.27万辆, 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9.19%, 市场占有率继续稳居第一。截至2009年一季度, 排名前十位的自主品牌依次为:F3、QQ、夏利、自由舰、骏捷、福美来、奔奔、吉利金刚、F0和威志。一季度, 上述十个品牌共销售25.43万辆, 占自主品牌轿车销售总量的60%。自主品牌企业中, 奇瑞和比亚迪的表现最为突出, 4月份销量分别达4.29万辆和3.21万辆, 其中, 奇瑞近期逐步实现生产转型, 从以生产微型轿车为主转向更为高端和技术密集的中级轿车生产, 加上其成本和价格优势, 销量增长显著, 在1~3月份销售连续创历史新高后, 4月份销量继续保持旺盛增长;比亚迪由于其主打产品为1.6以下的小排量汽车, 直接受益于国家的汽车购置补贴政策, 销售状况良好。

二、效益增长

尽管今年2月份以来汽车市场的销售量增长可观, 但汽车企业的销售利润并未出现同步上升。由于销量增长点主要来自于受国家补政策扶持的1.6以下的小排量汽车以及微型客车, 高端车型以及商用车的销售增长状况不佳, 因此拉低了汽车行业的总体销售利润率, 行业效益出现下滑。统计显示, 1~2月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企业产品销售收入为2951.84亿元, 同比下降9.74%, 利润总额为90.83亿元, 同比下降51%, 降幅明显, 而亏损企业亏损额累计达到56.37亿元, 同比增长了101.06%。2009年1季度, 中国三大汽车生产集团净利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 上海汽车集团同比下降49.46%, 一汽轿车同比下降20.24%, 而东风汽车下滑幅度高达98.21%。

进入四月份以来, 由于市场持续回暖, 企业收入以及利润指标预计将比前三个月有所改善, 降幅趋于收窄, 但各项效益指标仍会出现同比下降。

三、进出口情况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汽车对外贸易连续走低, 4月份, 受国内汽车市场需求回暖影响, 汽车进出口均继续保持3月份以来的反弹趋势, 形势略有改善, 但相对于去年同期的良好增长态势, 行业进出口仍未走出低谷。

从单月增长情况来看, 2009年4月份, 汽车商品进口金额20.98亿美元, 环比增长9.41%, 同比下降28.60%;出口金额27.64亿美元, 环比增长5.83%, 同比下降37.11%。

从累积指标来看, 2009年1~4月, 汽车累计出口9.65万辆, 同比下降61.47%, 累计出口金额近15亿美元, 同比下降51.36%。其中:载货车出口4.93万辆, 同比下降48.56%;轿车出口2.27万辆, 同比下降74.58%;客车出口1.06万辆, 同比下降63.86%。1~4月, 上述三类汽车品种共出口8.26万辆, 占汽车出口总量的85.60%。

四、价格

尽管近期汽车市场销量大幅增加, 但市场价格仍然面临行业竞争的下行压力。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监测中心对全国36个大中城市汽车市场的监测, 1~4月份全国汽车市场价格温和走低, 4月份, 整体汽车价格同比下降3.21%, 比上月下降1.19%, 出现今年以来首次环比下降, 其中, 国产汽车价格比上月下降0.09%, 比去年同期价格下降0.70%。

1. 乘用车价格由升转降

4月份, 乘用车价格由升转降, 环比下降0.18%, 同比下降2.25%。轿车价格比上月下降1.36%, 微型客车与SUV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18%和0.32%, 从近期总体价格变化态势来看, 运行仍算平稳。

2. 商用车价格降幅略高

4月份, 商用车在成本上涨的情况下, 销售价格依然出现了环比下降2.34%和同比下降4.31%的降幅, 高于乘用车。

3. 进口汽车价格稳中有升

4月份, 进口汽车价格比上月上涨0.3 3%, 同比上涨4.11%。其中, 进口轿车价格小幅下降, 环比下降0.17%;进口越野车价格经过前期较大幅下降, 价格有所回升, 比上月上涨1.00%。

4. 后期价格将保持温和波动

中国汽车行业运行报告 篇8

一、产销旺盛, 各类市场出现全面增长

1. 产销量高速增长势头不减

2009年7月, 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0.96万辆和108.56万辆, 由于7月份是传统销售淡季, 产销比上月分别下降3.77%和4.95%, 但从同比变化来看, 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2.15%和63.57%, 表现出了产销两旺良好势头。从去年3月份到现在, 汽车产销已经连续5个月保持在百万辆以上, 1~7月汽车产销分别为710.09万辆和718.44万辆, 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0.23%和23.38%, 增长速度历史少见。

汽车销售的持续回暖主要来自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年初受相关鼓励政策的影响, 需求受到明显拉动;二是二季度以来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好转也为保持较高增速构成强劲支撑。

2. 各品种增长速度全面加快

去年7月份, 汽车市场各品种呈现全面增长的良好态势。分品种来看, 乘用车的产销形势继续保持向好, 产销分别完成85.03万辆和83.26万辆, 比上月分别下降5.38%和4.62%, 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6.78%和70.54%。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5.93万辆和25.30万辆, 生产比上月增长1.9%, 销售比上月下降6.03%, 与上年同期比较, 产销分别增长38.74%和44.19%, 与年初相比, 增长速度逐月加快。

(1) 乘用车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截至去年7月份, 乘用车市场已经连续5个月实现了同比大幅增长, 1~7月累计销售536.64万辆, 同比增长30.91%。乘用车主要品种增长幅度差异较大, 其中, 交叉型乘用车 (微客) 增长和基本型乘用车 (轿车) 增长最为明显, 是拉动汽车行业增长的主要动力。微客销量1~7月份累计同比增长达到59.90%;轿车1~7月份累计增幅达到26.98%;机动型多用途乘用车 (SUV) 1~7月份累计同比增长18.07%, 比前6月加快近6个百分点;多功能乘用车 (MPV) 销售表现相对不佳, 1~7月累计销量同比下降4.75%。上半年增长较快的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本月环比出现了一定的下降, 而2.0以上的乘用车呈增长态势, 低排量品种的正常回调和高排量品种的复苏说明乘用车市场在向全面增长发展。

(2) 商用车产销逐步回暖

2009年1~7月, 商用车行业受国家鼓励政策的影响有限, 除货车保持稳定增长外, 其他品种总体表现依旧较为低迷。1~7月, 商用车产销183.12万辆和181.8万辆, 产量同比增长7.14%, 销量同比增长5.47%, 与前6月增速基本持平。

从单月指标来看, 7月份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5.93万辆和25.30万辆, 生产比上月增长1.9%, 销售比上月下降6.03%, 与上年同期比较, 产销分别增长38.74%和44.19%。在商用车各品种中, 半挂牵引车表现较为突出, 7月产销比上月分别增长29.19%和25.98%, 比上年同期增长58.93%和1.17倍, 市场回暖迹象明显, 交通部发布的有关统计数据显示, 7月中国港口货物吞吐量较上年同期增长12.9%, 这也是自上年9月以来首次出现两位数增长, 也印证了我国经济出现明显回升, 促进了半挂牵引车的需求;商用车其他品种中, 货车比上月生产略有增长, 但销售降幅超过6%, 客车产销比上月下降10%以上, 同比略有增长, 另外客车非完整车辆表现好于货车非完整车辆。

(3) 自主品牌汽车市场占有率保持领先

受政策因素支撑, 中国汽车市场为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环境。从前年下半年开始, 国际汽车市场受金融危机影响, 销售形势不佳, 行业经营面临严峻挑战, 一些欧美大型汽车生产厂商甚至寻求政府救援以度过经济危机, 但也有一些经营形势相对较好的公司抓住时机寻求投资机会, 全球汽车业购并重组掀起了新的浪潮。在国际汽车业发展形势动荡不稳定的背景下, 中国汽车业近期发展势头相对良好, 行业景气在总体经济中位居前列, 但与此同时, 各类品牌轿车竞争异常激烈, 自主品牌汽车在前6月连续保持领先之后, 7月份遇到了外资品牌轿车的强劲挑战。

去年7月, 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有所下滑, 其中自主品牌轿车市场份额下滑更为明显, 当月被日系品牌超越, 居第二位。7月乘用车自主品牌共销售34.56万辆, 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1.51%。日系、德系、美系、韩系和法系分别销售20.24万辆、11.86万辆、8.07万辆、6.51万辆和2.02万辆, 分别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24.31%、14.24%、9.69%、7.82%和2.43%。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15.93万辆, 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6.49%;日系、德系、美系、韩系和法系轿车分别销售17.13万辆、11.72万辆、7.66万辆、5.68万辆和2.02万辆, 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8.48%、19.49%、12.74%、9.44%和3.36%。

二、效益增长落后于产销, 环比逐月改善

由于行业本身的价格竞争以及产品销售结构所导致的利润率偏低, 企业效益增长明显落后于产销量增长。进入去年3月份以后, 由于汽车市场销售的明显回暖, 企业销售和利润得到显著改善, 但与此同时, 由于产品销售增长点主要来自于受国家补贴政策扶持的1.6以下的小排量汽车以及微型客车, 高端车型以及商用车的销售增长状况不佳, 因此拉低了汽车行业的总体销售利润率, 行业效益的增幅明显落后于产销量增幅。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的2009年1~6月汽车工业19家重点企业 (集团) 经济指标快报显示, 工业增加值、营业收入和利税总额由前五个月负增长转为正增长, 利润总额降幅比前五个月进一步收窄, 同比仅下降1.38%, 由于7月汽车产销完成情况情况较好, 预计19家重点企业集团的1~7月利润有可能实现正增长。从去年上半年汽车工业重点企业 (集团) 实现利润的具体情况来看, 有8家企业实现利润高于上年同期 (其中有1家企业由1~5月负增长变为正增长) ;8家企业实现利润低于上年同期 (其中有7家企业降幅继续缩小) ;3家企业亏损。

三、出口环比下降, 外需持续低迷

尽管国际经济形势相比年初明显改观, 但国外居民的消费受失业率高企的影响未能出现明显增加, 影响到汽车的出口形势。自去年下半年以来, 汽车对外贸易连续走低, 去年3月份以来有所回升, 7月份, 汽车出口未能保持3月份以来的反弹趋势, 企业出口首次出现大幅下滑, 汽车整车出口形势依旧十分低迷, 7月出口汽车2.24万辆, 比上月下降26.76%, 比上年同期下降61.19%。

从累积指标来看, 2009年1~7月, 我国累计出口汽车16.48万辆, 比上年同期下降60.30%, 累计出口金额189.19亿美元, 同比下降35.97%。

考虑到国家针对汽车行业外需的刺激政策操作空间有限, 短期内出口将很难明显改善, 而我国汽车行业的内需主导的特点决定了汽车行业的经营形势还将取决于国内市场的发展。

四、价格保持平稳, 支撑与压力并存

去年前7月, 国产汽车价格总体保持平稳, 各月价格呈锯齿形小幅波动, 进口汽车价格稳中略升。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监测中心对全国36个大中城市汽车市场的监测, 7月份全国汽车市场价格基本稳定, 国产汽车与进口汽车价格小幅波动, 其中, 国产汽车价格比上月上涨0.46%, 比上年同期价格上涨0.37%;进口汽车价格高位回落, 环比下降1.36%, 同比上涨6.58%。

尽管近期汽车市场销量大幅增加, 但市场价格仍然面临行业竞争的下行压力。在去年上半年国家相关产业刺激政策相继出台后, 市场的消费潜力已经得到有效释放, 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尚未完全确认复苏的背景下, 汽车销售价格大幅上扬的可能性不大。

我国汽车清洗行业亟待规范 篇9

一、我国汽车清洗行业存在的问题

目前, 我国汽车清洗行业由于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和管理措施, 从而引发了许多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消费卡投诉不断

因洗车行关门, 消费卡成“废卡”的投诉不断。一些洗车店为了招揽生意, 推出办卡打折的服务。在那些诱人的承诺下, 许多消费者都成了“贵宾”。但却没想到, 洗车行关门, 消费卡成了“废卡”。

2. 内部管理混乱

因内部管理混乱造成客户投诉的也不在少数。有的洗车店职工擅自将客户的车开出去兜风或办私事, 这类情况在一些洗车店并不少见。更有甚者, 一些洗车行的洗车工在擅自开车途中, 竟酿成了交通事故, 双方引起更大的纷争。

3. 汽车“毁容”事件时有发生

许多汽车清洗美容店由于对车漆护理理论不了解, 或使用一些早已被淘汰的技术和产品, 有意或无意地造成汽车“毁容”。比如使用碱性清洗用品, 使用硬度大于车漆的毛巾, 不规范的擦车动作, 频繁或不正确的抛光, 经常性为汽车打蜡等。

4. 无证经营较为严重

提起洗车行, 许多市民都有这样的印象——马路边的一块空地、几个大塑料水桶、一把高压水枪、几块抹布, 再配上几个小工。由于成本低、利润高, 再加上“私家车”快速增长, 洗车一直以来都是个非常热门的行业。在城市的街头巷尾、废旧场地, 遍布着大大小小无证经营的汽车装饰美容及蒸汽洗车等店铺。

5. 多数洗车店没有环保设施

在一些城市的洗车店可以看到, 店内产生的污水未经过任何沉淀等措施, 直接向路面或排水沟内排放。洗车产生的污水流到车行道或人行道上, 不仅污染路面, 晒干后扬起的灰尘还污染空气;而从车轮上冲洗下来带泥巴的污水, 未经过沉淀直排到下水管网, 造成地下管网的堵塞和腐蚀, 加重污水处理负担。

6. 占道经营较为普遍

洗车店大多位于市中心, 对市容市貌和城市交通影响很大。按标准, 正规洗车店应具有全封闭室内或院内硬化洗车场地, 面积不低于100平方米;临街清洗店要具备院内清洗条件, 具有独立完善的供排水系统。但在我国的多数城市市区, 符合这样标准的洗车店少之又少。据了解, 近年来群众要求有关部门对洗车店占道经营加强管理的呼声很高, 市民投诉电话数量逐年递增, 纷纷要求洗车店还路于民。

7. 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由于洗车店经营者节水意识淡薄, 大多数业主从自身短期利益出发, 仍然采用“自来水水管+高压水枪”这种落后的方法洗车, 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据粗略调查, 以清洗一辆普通轿车为例, 用循环水和不用循环水的耗水量差别近十倍。不难看出数量占绝大多数的高压水枪洗车方式, 对水资源的浪费是惊人的。

二、整顿汽车清洗行业的几项措施

鉴于上述问题, 本人认为洗车行业亟待规范。建议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1. 国家应尽快出台洗车行业强制性规范

洗车行业的规范离不开法律法规的支撑。营业面积应达到多少、配置哪些必备的设施、是否安装节水及独立的排水系统……诸如此类的实施细则, 必须得有个统一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2.从源头上严把洗车行业的许可关

在许可时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应把好几个关:一是场地;二是排水系统;三是人员;四是规章制度。同时, 要积极引导现有洗车店做大做强, 进行集约化经营。

3.积极推进中水洗车, 造福后代

针对洗车行业浪费水资源严重的现象, 应逐步禁用自来水而推行中水洗车 (中水是生活废水经过再处理后达到规定标准, 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利用的非饮用水) 。对于严重缺水的城市来说, 利用中水洗车势在必行, 这是利国利民造福后代的好事。

4.加强监管, 促进行业的逐步规范

出租汽车的行业属性 篇10

城市出租车是城市公共交通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城市的其他公共交通共同为城市人群的流动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特别是城市出租车方便快捷的优势, 更适合现代城市快节奏运行的特点。

近年来, 我国城市出租汽车行业迅猛发展, 但其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矛盾和引发的问题日益突出。交通运输部正在起草《关于规范发展出租汽车行业的指导意见》, 并召开专门会议征求意见和建议。笔者认为, 作为行业的管理者, 更应正确认识和把握出租行业的基本属性, 这样才可能更好的从事行业监督与管理。

一是资源的约束性。任何城市的交通资源都是非常有限的, 特别像北京这种大城市在公共交通“两定四优先”发展思路的指导下, 能供出租车使用的交通资源的比例更为有限。因此从总体上看, 出租车关键资源 (即城市交通资源) 的供给不具有一般市场竞争领域资源随需求变化而自由流动的条件。

二是消费的约束性。城市居民出行具有极强的随机性, 但它受到出行时间与空间的严格约束——消费者在什么时候、要到什么地方去往往有明确的目的, 没有选择余地, 尤其表现在乘出租车出行的人群上。这与运输服务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统一的特殊性相联系。

三是供给的约束性。无论是从城市交通资源约束还是从资源有效利用的角度来看, 运输服务都应该把握适度供给的原则。通俗地说就是需要多少就供给多少, 但这不是等量的概念, 应从客运行业的特殊性层面来理解。具体表现为, 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 不可能为消费者提供能够进行充分比较进而做出选择的供给, 出租客运供给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在消费需求与供给的双重约束下, 出租客运的消费与经营大都在偶然中实现。

四是交易的不可重复性。由于服务过程与消费过程统一, 产品不可储存也不可调拨, 交易过程又是随机发生的, 服务行为的优劣不具有后效性。这就意味着消费者无法将自己交易过程获得的感受作为下一次交易的借鉴, 供给者也无需承担以往服务行为造成的不良后果。这就使“竞争促进优化”的动力缺失, 必须要依赖管制来规范服务行为。

所以, 不论从发展机理还是发展条件上看, 出租汽车行业与一般市场竞争领域的要求完全不相符。从工作实践中可以体会到, 该领域存在较明显的市场失灵现象, 具体表现为“优未必胜, 劣未必汰”。甚至由于投入的差异性, “优者”在市场竞争中难以获得相应优势, 使得市场竞争缺乏从优改善的动力。这种存在市场失灵弊端的行业领域, 政府必须加以干预。

再者, 出租车的客运服务过程与乘客的生命财产直接联系在一起, 且具有较强的技术风险, 这也不允许以一般市场竞争领域的“优胜劣汰”动力机制来检验以推动该行业的发展。进入该领域的各种服务资源必须尽可能地“优”, 至少不允许危及乘客生命财产安全的“劣质”资源进入。这是政府设置出租客运进入门槛和对出租客运行为监管必须把握的基本原则。

还存在另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事实——我国出租客运庞大的消费群体。仅以北京为例, 2009年北京市出租客运完成旅客运量68000万人次 (数据来源:2009年北京市统计公报) 。维护大众消费者的权益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因此, 政府必须加强对出租客运行业的监管, 确保提供安全可靠的出租客运服务。

上一篇:C语言教学新思路下一篇:分离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