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社会环境

2024-06-21

老龄化社会环境(精选十篇)

老龄化社会环境 篇1

1 老年人在街头绿地中的活动类型

1.1 交流

老年人渴望交流, 通过交流可以消除一些孤独感和抑郁感, 交流通常伴随体育锻炼、观景等其他活动发生。因此, 在设计这些适合交谈的空间时, 可与其他类型空间相结合, 注意其所需空间的多样性、尺度的适宜性以及私密性的要求。

1.2 锻炼

生命在于运动。老年人因身体机能的下降, 格外注意自己的健康, 喜欢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晒太阳、活动身体等。在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 带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活动常是老年人喜闻乐见的, 如打太极拳、扭秧歌、抖空竹、踢毽子等。因此, 在设计时注意结合当地民俗文化特色, 设计与之相应的特殊活动场地。

1.3 娱乐

有共同喜好的老年人开展一些如下棋、唱地方戏、演奏乐器、遛鸟等娱乐活动。他们人数相对固定, 定期在相对固定的活动场所内活动。由于老年人活动时段基本相同, 各种兴趣小组容易互相干扰, 常在场地归属问题上发生争执[2]。因此, 在设计时合理布置活动场地、明确各场地之间的界域性显得尤为重要。

2 现有街头绿地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必要的服务设施

厕所是每个人在活动过程中所必需的服务设施, 对于生理机能逐渐衰退的老年人来说尤为重要。然而在街头绿地中, 绝大部分没有厕所, 即使是个别有厕所的也要进行收费, 而且还不是全天开放。

2.2 健身及游戏设施不足

街头绿地中普遍缺乏健身设施, 经常见到老年人压腿伸腰不是以树木为体育器材, 就是以坐椅、电线杆为道具, 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现在老年人对健身有着强烈的意识和要求, 而在街头绿地设计时, 对于他们的这些要求显然缺乏必要的考虑。

2.3 设计不尽完善

在街头绿地设计中, 设计人员应充分了解、掌握老年人的生理需要和行为心理, 并对此进行相应设计。现在街头绿地设计中针对老年人心理和生理特点考虑得很不足。在环境空间的无障碍设计、可识别性、可交流性、安全性等方面考虑得比较欠缺。例如, 路面铺装不防滑, 容易造成老年人滑倒;休息设施 (座椅、花架等) 上方没有大树 (或藤本植物) 遮阳, 使人饱尝烈日曝晒之苦等。

3 适宜老年人的城市街头绿地设计策略

设计师应以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征为重要设计依据, 创造既能满足老年人生活功能及生理健康需求, 又能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街头绿地。应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3.1 安全性

保证安全是设计的基本原则, 随着年龄的增长, 老年人对外界环境刺激反应减慢, 感知危险的能力差, 即使感觉到危险, 有时也难以快速、敏捷地避开, 或者因错误的判断而产生危险[3]。如绿地的入口尽可能设置在交通量较少的次要道路一面或是公交车站、人行斑马线附近;在有高差的地方尽可能设置斜坡代替台阶, 绿地内各种设施采用圆角, 以避免造成意外伤害;在树下的空间要防止枯枝坠落形成的伤害等。

3.2 可锻炼性

散步和锻炼是最受老年人欢迎的户外活动之一。街头绿地设计中, 要有可供老年人借助一些健身设施, 如一些简单的体育设施单杠 (高度宜低) 、压腿杠等, 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锻炼可以帮助老年人维持身体机能、认知能力和社交技能, 同时可消除他们的忧虑。

3.3 易交往性

与人见面、交谈和娱乐是老年人愿意接近自然环境的主要原因。街头绿地中要创造一些便于交往的开放空间或私密空间和配套设施的设置, 以便于相聚、交谈、娱乐等活动。空间适宜安排在地势平坦的地方, 活动场所的四周应有一边以上具备遮荫及坐息处, 以供观赏和休息。

3.4 易识别性

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 行动的敏捷性降低, 特别是视觉能力和听觉能力下降, 从而造成对方位判别困难。因此, 设计上要充分运用视觉、听觉、触觉的手段给予鲜明的标志示意和悦耳的音响提提高老人活动空间的导向性和识别性[4]。如:在需要有色彩变化的地方采用黄色、橙色和红色, 因为这些颜色最容易被察觉, 而蓝色、绿色和紫色由于眼球水晶体中存在的黄斑起了过滤作用而不易被察觉。

3.5 可休息性

可休息性即提供一定的坐息空间。坐息空间可设置在大树下、公共建筑的廊檐下等地方, 应有良好的通风和充足的阳光, 但不宜设在风口。要形成户外空间的连续休息点, 以供老人休息、观赏、聊天用。此外, 绿地中坐息空间的设计应有意识满足私密性要求。环境心理学认为人的活动具有领域性。尤其是老年人, 在他们静坐或聊天时, 喜欢停留在视觉开阔而本身以又不引人注目和影响交通的地方[5]。

3.6 保健性

老人活动空间的植物景观设计除了利用孤植、丛植、群植, 乔、灌、草结合等植物造景创造出繁花似锦、绿树成荫、芳草宜人的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外, 还应根据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点, 创造一个养生保健型的生态群落环境, 不但可以缓解生理及心理的压力, 而且植物所释放的负离子和抗生素还能提高对疾病的免疫力。在植物选择上, 要适地植树, 避免种植带刺或根茎易露出地面的植物, 以免形成障碍。

3.7 无障碍设计

老年人因为生理和心理变化, 自身特殊需求与现实的环境时常产生距离, 正常人可以使用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可能成为障碍。通过对室外空间进行无障碍设计弥补老年人的自信心, 以维护和锻炼老年人尚存的独立生活能力。如:绿地道路应方便老年人通行和使用, 设计中应尽量少采用台阶, 使用坡度适宜的坡道加以解决;园路和活动场地应采用防滑材料或进行防滑处理[6]。

4 结语

我国正在迎来老龄化社会的高峰, 在街头绿地的规划设计中, 应充分弥补老年人减退和丧失的各种机能, 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态, 从而创造出适合老年人的园林环境, 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以应对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蒋正华.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及对策[J].求是, 2005 (6) :41-43.

[2]万邦伟.老年人行为活动特征之研究[J].新建筑, 1994 (4) :23-36.

[3]吴立敏.老年人心理与环境设施[J].中国园林, 1989 (2) :2-3.

[4]张剑敏.适宜城市老人的户外环境研究[J].建筑学报, 1997 (9) :12-13.

[5][丹麦]杨.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153.

老龄化社会英语作文 篇2

In modern times, Asia experienced twists and turns in its development. To change their destiny, the people of Asia have been forging ahead in an indomitable spirit and with hard struggle. Asias development achievements today are the result of the persistent efforts of the industrious and talented Asian people.

The people of Asia are fully aware that there is no ready model or unchanging path of development that is universally applicable. They never shy away from reform and innovation. Instead, they are committed to exploring and finding development paths that are in line with the trend of the times and their own situations, and have opened up bright prospects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老龄化社会该如何应对 篇3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迅速增长的老龄化趋势着实令人担忧。“明天谁来为我的养老买单”,诸多与老年人相关的社会问题被披露,更引发了公众深切的忧虑。近年来,各种悲观的论调充斥各种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传播媒体中,甚至显示出“关心则乱”的迹象:“中国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人活着,钱没了”,“调查称我国90%以上80后无法赡养父母”……不一而足。

从国际经验看,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最重要的是在相应的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上做好战略性的规划。如果能够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适时改革经济体制和转变产业结构,适度调整社会政策和调节社会分配,顺利度过老龄化的高峰并使社会经济发展顺势再上一个台阶,是完全做得到的。

在当今世界上,“十亿级别”的大国,已经迈入老龄化的唯有中国。老龄化的冲击,首当其冲的当是缺乏劳动力。但在中国,老龄化最高峰时,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可能会下降到50%左右,但绝对数还有7亿多。如此庞大的劳动力人口,足以支撑多大的经济规模?所以,首要的战略性决策,是提高中国的教育水平,改革中国的教育制度,用人力资源质量的提高、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弥补人力资源数量的减少。当然,经济体制的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很重要,如果中国的经济届时能够建立在以国内消费为主的基础上,度过老龄化高峰就有了经济上的保证,而老年人作为中国社会一个主要的消费群体的作用不容忽视。

当然,在老龄化过程中,中国的劳动者群体会出现平均年龄逐渐偏大的趋势。因此,国外普遍采用、国内呼声渐高的一刀切的“推迟退休年龄”的对策不可取。因为这会使劳动者群体年龄更加偏大。同时,中国就业市场还有两个“特殊”现象,一是非正规就业占据了相当大比重,而且在年青人中更大。二是提前退休非常普遍,这实际上是企业和劳动者“合谋”的结果,一般而言他们是“双赢”的。

相应的对策,应该是使更多的年青人进入正规就业的行列,而把非正规就业的岗位让给中老年人,相应的制度安排就是退休时间实行“有约束的弹性化”。一方面,在正规的就业市场中,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确定其退休年龄的上限,另一方面,鼓励退休人员进入非正规就业市场。譬如鼓励退休的教授、医生入职乃至创办私立大学、私立医院(诊所),鼓励技术人员入职乃至创办私营企业;政府对此可给予税收优待。当然,对于退休的专业技术人员原单位也可以在“编外”续聘。这样做,可腾出“编制”,让年青人,尤其是大学生,包括博士、硕士正规就业。

应该按量化的基本生活需求,确定基本养老金标准,但在退休金领取上也可以“弹性化”。譬如,如果选择50岁退休,则领取基本养老金标准的50%;60岁退休,可以领取80%;然后到70岁,可以领取100%;80岁及以上,则领取120—150%。

鼓励一般的退休职工进入服务行业,这本身也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题中应有之义:小保姆可换成大婶级别的,小保安则换成大叔级别的(会监控和报警就行),甚至空姐也可以换成“空嫂”。养老服务领域更是大有可为,为非亲非故的老人服务也许有障碍,为自家老人服务总可以的,由政府给他们发“社会工资”,这就可以解决养老服务的大问题。

限于篇幅,不再赘述。总而言之,对于老龄化,唯一的选择就是“既来之,则安之”。将其妖魔化,吓唬自己,完全没有必要。还是以积极的心态迎接老龄化高峰的到来,办法总比困难多。但作为社会管理者的政府,要做明白人,要切实地负起责任来。公众的担心,恐怕主要也在于此。

老龄化社会环境 篇4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人口生育率下降三者应该是基本上同步。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都是在经济发达时期, 经济承受力强, 而且及时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 因此, 即使在进入老龄社会后出现一些问题, 也不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中国尽管从GDP总量来说在世界上排在第5位, 但在人均GDP、经济发展质量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 仍有很大的差距。而且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还不太健全, 有正式工作的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基本解决, 但没有正式工作的城市老年人及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迫在眉睫。

2009年9月、11月, 国务院及省政府先后出台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指导意见。2010年全国一些地区农村年满六十岁周岁的老人每月可领取国家发放的50~60元的基础养老金, 60周岁以下的农民, 只要补缴够15年的参保费用, 就可以享受政府的补贴。新农保待遇实行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制度, 月养老金待遇=个人账户积累总额+国家补贴基础养老金, 个人缴纳越早, 领取到的养老金越多。新农保使农民实现了“养老不犯愁”, 解决了广大农民“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问题。

现代哲学的普遍观点认为, 人是生活在两个世界中的, 一个精神世界, 一个物质世界。养老保险制度基本解决了老年人的物质需求, 但老年人更侧重精神上的满足, 那么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社会工作”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应运而生。

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 《决定》指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按照中共中央《决定》的精神, 结合国内外经验, 有关部门指出, 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遵循专业伦理规范, 坚持“助人自助”宗旨, 在社会服务、社会管理领域, 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 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 整合社会资源, 协调社会关系, 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 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 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它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不幸者;预防和解决部分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会问题;开展社区服务, 完善社会功能, 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素质, 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一致, 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在我国社会工作不仅包括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和社会服务, 还包括移风易俗等社会改造方面的工作。

随着进入老龄化社会, 很多老年人认为自己年龄大了, 没用了, 甚至一无是处, 从而产生消极的情绪和厌世的想法。那么如何让老年人感到老有所为, 使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得到满足呢?我们可以以社区为单位, 组织一些公益活动, 让老年人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余热。比如:让老年人当志愿者, 因为老年人比年轻人更了解历史, 且经验丰富, 他们可以更好的向来宾讲解我们中国的历史和一些英雄事迹, 让外国人更好的了解中国, 让中国人走向世界。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 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愿, 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耳熟能详的歌曲《常回家看看》为1999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中最著名的歌曲, 由蔡国庆、陈红、江涛、张迈共同演唱。此曲表达了中华儿女对家的那份亲情, 以及父母对子女的心声。提醒现在忙碌的年轻人即使工作再忙也不能忘记亲情, 愿多回家看看老人。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 , 且有一大批轻壮年进城务工, 农村的空巢老人越来越多, 不仅在农村, 城里的空巢老人也不占少数。空巢老人, 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夫妇。现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自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 至今已14年。因此, 新老年法草案内容格外引人关注, 老年法草案在“精神慰藉”一章中规定:“家庭成员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孤立老年人”, 特别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 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尤其是草案中将子女应“常回家看看”的内容写入条文, 引起网上热议。“常回家看看, 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 爸爸张罗了一桌好菜……”这首《常回家看看》道尽了无数老年人的心声。仔细想想, 哪个孩子没有父母?哪家没有老人?哪个人几十年后不都是老人吗?将“常回家看看”条款入法, 展示彰显了尊老尽孝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于情于理的层面上, 升华到法律层面, 于情于理于法都要“常回家看看”。如果老年人家庭成员不“常回家看看”, 老年人得不到“精神慰藉”, 其家庭成员不仅要受到道德谴责, 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现实生活中, “亲情慰藉”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有重要影响。家庭居住形式、老年人与亲人互动的精神生活中所体现的“亲情慰藉”影响着老年人晚年生活的满意度。

家庭居住形式:政府应出台政策创造和改善社会环境。为了提倡父母和子女一起居住, 譬如在一个单元中设计两个套间, 既可以让两代或三代人“同堂”于一个单元, 但又各有自己的天地可以互不干扰。

与亲人互动:若年轻人没有和老人住在一起, 且远离老人, 社区工作者可找到一些与子女联系较少的老人, 在与老人的交谈中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并联系到老人的子女。定期拍摄老人的日常生活, 以及他们想要对子女倾诉的心里话, 捕捉感动之处。随后, 带着制成的录像探访子女的住处并放给他们观看, 拍摄子女的工作生活细节, 采访他们想要对老人表达的内心感言, 特别是一些平日里不便当面说出的话。将这些内容制成录像带给老人们观赏, 聆听观后感, 并放入下次的录像之中。只要我们全社会共同努力, 我们一定会解决老龄化社会给我们带来的问题。

摘要: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 我国政府在物质方面对老年人提供了较优惠的政策, 但人是社会性的, 不仅有物质追求, 如经济来源, 更重要的是精神追求, 精神慰藉给当今青年一代提出了新课题, 亲情对老年人来说尤为重要, “常回家看看”即将入法。

关键词:老年人,老龄化社会工作,精神慰藉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工作综合能力 (初级) [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9:3.

“老龄化的社会”会成为骗子天堂? 篇5

《中国青年报》报道称,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表示,中国政府2013年追回了64亿元人民币的非法集资款项,几乎涉及中国每一个省。

报道称,可疑非法集资日益影响到一个新的群体:退休人员,这凸显了中国人口日益老龄化的弱点。银监会表示,第四大最常见非法集资形式是以养老为旗号的陷阱。

这些机构组织研讨会或赠送礼物,邀请老年人或他们的子女投资养老公寓。由于中国缺乏优质的老年人护理,人们容易上这种骗局的当。

其他常见的骗局包括:没有执照的民营银行以虚假首发上市或其他可疑金融投资的名义募资;假冒跨国企业寻找投资等。

年老并不意味着被骗几率高,不能单以中国老人越来越多来做预判

大家习以为常的一个观点是,老年人更容易被骗。所以,老年人越来越多的中国有更多的诈骗案这有什么稀奇呢?这个想法是错误的。

从心理学的视野看,老年人在面对骗子时的确有“缺陷”

许多人认为,老年人被骗很简单,无非就是贪小便宜。不过事实却并非如此。学者们研究发现,年纪越大,人们就越倾向于相信别人,不管是对熟人还是陌生人都这样。2013年的一项研究把年轻人和老年人分为两组,去看陌生人的照片,经过脑部扫描发现,受试的老年人对那些明显一看就有问题的照片毫无反应,而照片中的人奸笑、目光游移、身体后倾,有明显的不可信赖的动作。年轻人则相反。一般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容易知觉迟钝。

不过,以社会学的统计研究,老年人更为谨慎的金钱观能够避免他们被骗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社会心理学家迈克尔·罗斯(Michael Ross)研究了1993年到2013年期间美国九项有关诈骗的调查数据。他发现,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老年人的受骗几率更突出。九份调查都指向同一个结论还是很有说服力的。而加拿大的官方数据也是,在2013年,诈骗受害者的比例在60岁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罗斯的分析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生活重心从如何将收益最大化转变到了如何将损失最小化,他们花钱更少,对金钱支出也更加地谨慎。中国老年人在花钱上也是出名地节约,所以这样的道理自然也应该是适用于他们的。

然而,倘若物质、情感两大需求变扭曲,被骗的概率就大大增加

物质:当对养老钱、看病钱等物质保障信心动摇时,不安让老年人容易被骗局所吸引

上文提到的罗斯教授的研究跨度很大,是从1993到2013年的20年间。不过,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是,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美国被骗的老人比例有增加的趋势。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的数据是,在2012年收到的诈骗投诉中,有26%是60岁以上的人群,这个数字在2008年只有10%,在那时是所有人群里最低的。这几年来是连年增长。《华尔街日报》的分析就认为这是因为在金融危机后,低利率让许多靠着固定退休储蓄吃饭的老年人感受到危机。由此更容易陷入到赚“快钱”的骗局中。

一方面是基本的吃喝拉撒的生活保障。另一方面是随着身体慢慢释放出衰老信号,病痛增多,老年人在医疗问题上被骗的几率也很大。他们可能被忽悠着买各种神奇保健品,以求“不得病”。更严重的是,倘若忧虑看不起病,那么为此被骗的情况就很可能会惨痛得多。在日本,随着医疗自费负担的提高,忧心忡忡的老人越来越多,也严重地影响着安全感。《朝日新闻》曾经走访过一些被诈骗的老年群体,其中一个案例就是一位年逾七旬的老翁患有肝癌,被骗走了五百万日元,而他的妻子认为他之所以被骗是因为考虑到自己以后的医疗费问题。

情感:当和亲人缺乏沟通、联系时,骗子很容易找到突破点趁虚而入

一方面是骗子利用建立情感纽带来诈骗。社会情绪选择理论认为,人到了晚年,将和别人建立紧密的情绪性联系视为有生之日的首要目标,而信任他人则是建立起这种联系的前提。这是因为建立亲密联系后,老年人更能够得到他人的协助以化解生活上因为机能衰退而带来的种种不便。而一旦跟家人、亲戚的亲密联系不足,面对陌生人递过来的“关爱”橄榄枝,老年人很难去设防,要被欺骗很容易。在很多的保健产品诈骗中,骗子就对老人关怀备至,嘘寒问暖,甚至喊爸喊妈的。

另一边则是骗子直接伪装成被骗者的亲人。在日本,“我、我”诈骗非常猖獗。这类诈骗案指的是诈骗者通过电话等手段谎称自己是老人的儿孙,并且用自己遇到急事为由头,要一大笔钱。看似简单的手段,却因为被骗者独居、与儿孙联系少,一时情急,屡屡得手。

当下老人确实有物质、情感危机,被欺诈陷阱并非危言耸听

前车之鉴:少子化、老龄化的日本社会中对老年人的诈骗高得吓人,并引发社会问题

说起老龄化的速度,大家都会拿中国和日本来比较,结论就是都快速得惊人。而日本社会还有一个问题,少子化(即人口结构中的幼年人比例越来越低)现象严重。

日本养老专家鞠川阳子2009年就曾经在中国媒体上撰文,题目为《警惕金融诈骗犯“狩猎”老人》。她提到,日本警察厅把“我、我”诈骗案等几起案子合称汇款诈骗案。这种案件的诈骗犯一般以高龄者为“猎物”。多年来的数据都显示,被害者中75%以上是60岁以上的高龄者,其中更以女性、独居老人为多数。这类汇款诈骗案严重到有的老人被骗后自杀,引发的社会问题让日本官方无法不直视,所以日本从2008年6月末开始实施《汇款诈骗救济法》。一般的分析认为,老人们会被冒充亲戚、家人的人所诈骗是由于高龄独居,太过封闭。不过在亚洲社会,中日韩三国尽管独自居住的老年夫妇比例在增高,但是还是远远无法和欧美等国家比。真正的原因在于,在一个少子化的社会里,年轻人的负担非常重,即使一起住,对老人的情感照顾和联系还是疏离的,另一方面别的情感陪护也跟不上。有数据为例,在2010年日本内阁府公布的调查显示,日本全国60岁以上人群中,超过四成的老人担心自己將会“孤独死去”。越是在东京这样的大都市数据就越是糟糕。而美国这样的社会则不同,别看美国的老年人多是自己住,可并不缺少照顾。美国家庭照顾者联盟(Family Caregiver Alliance)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在美国大概有4350万人在无偿照顾着50岁以上的成年人,这些人中89%与被照顾者有亲属关系。而这些照顾者大部分并不和老人住在一起,但是51%以上的人只要不到20分钟的时间就能到老人家。

诈骗的形式还有变化。2012年,在传统的“我、我”等汇款诈骗外,日本金融诈骗突然变得非常惹眼,使得诈骗额创下来2004以来的新高。以兜售未公开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这种手段诈骗的金额约为184亿日元,激增至上年的2.6倍。老人当然又是被骗的主体。有分析就认为,这是因为在物价、医疗上涨等背景下,老龄人的安全感降低,很容易陷入到许以重利等融资投资中去,前述的调查中,就有超过七成老人对未来生活感到不安。

老龄化快速、独生子女多两大特点确实可能加剧老人物质和情感危机

一方面,中国的老龄化速度非常快,养老难题已经浮现;另一方面,多年来的独生子女政策也让已经和即将进入老年的群体会面临着可能比日本的老人们还要糟糕的“情感和陪护孤独”。近来年,诈骗老年人这样的报道屡见不鲜。老年人一度是电信诈骗受害者的主体,西安的一个官方数据是,遭受电信诈骗70%以上的是中老年人。利用各种医疗保健诈骗老人的现象也非常普遍,并且在不同的案件总结出来的特征中,总少不了“情感引诱”这样的元素。另一方面,利用老人的不安全感,以养老为由头的诈骗逐步体现。最新官方总结“非法集资”中提到,“这其中有两个突出的形式:一是以投资养老公寓、异地联合安养为名,以高额回报、提供养老服务为诱饵,引诱老年群众‘加盟投资’;二是通过举办所谓的养生讲座、免费体检、免费旅游、发放小礼品方式,引诱老年群众投入资金。”

随着中国快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诈骗问题确实很可能成为一个影响社会稳定的大问题,而不仅仅是什么“老年人愚昧,喜欢贪点小便宜”这样的问题。

面对危机,如果单靠子女、亲戚的力量很难进行防护,就需要社会化行动。

浅析老龄化社会的伦理问题 篇6

一、社会重心过度前倾

在生产领域,随着社会生产现代化的发展,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方面的现代化显得日益重要,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生产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技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加快,而在这些方面与中青年人相比,老人无疑不具有任何优势。老人的社会经济价值随之下降,收入水平也相对降低,与之相对应,年富力强的中青年人则掌握着更多的社会资源和财富,成为社会财富和社会生产的主宰者,并占据社会舞台的中心,掌握着更多的社会权利。

在社会生活领域,老龄化的来临造成老龄人口比重过大。我国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实施的“一孩”生育政策,家庭人口转变成“四、二、一”型,即在一个大家庭中通常有四个老人、两个中年人和一个小孩。一个小孩承载了祖辈、父辈六人对未来的期望,小孩自然就成了祖辈和父辈情感投射的焦点,成了整个家庭的中心,而在人数上占绝对多数的四位老人却很难得到关照。社会重心在少年儿童身上畸重而在老年人身上畸轻,老人越来越被社会生活“边缘化”。

二、代际价值观冲突加剧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是伴随着我国的社会转型同步到来的,一方面经济社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着,另一方面在思想领域也发生着深刻的革命,人们的思想不断解放,观念不断更新,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越来越多元。老龄人群与年轻一代具有不同的社会经历、成长环境和人生体验,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情感体验和语言习惯等方面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这种差异会导致代际间价值观的冲突,以及对社会主导价值话语权的争夺。当老龄人口数量较少的时候,信奉老价值观的人数较少,争夺的力量比较微弱,而当老龄人口数量较多时,争夺的力量随之增强,代际价值观的冲突就会加剧。

“代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所谓代沟就是指“代与代之间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情感体验和语言习惯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3]其中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差异是最主要的两个方面,生活方式是价值观念的外在表现,价值观念是生活方式的内在决定因素,它也是“代沟”中最核心的部分。“代沟”产生的最根本原因是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和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思想观念的巨大转变。一般来说,社会发展越迅速,“代沟”越会加深,有时甚至会出现代际断裂,导致不同“代”人无法沟通,从而引发更严重的社会问题。在社会急剧变化的中国,代际矛盾已经凸显,人口老龄化无疑使这一矛盾加剧,当这种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而没能有效缓解,就会给社会带来不可预知的后果。

三、代际公正缺失

按照美国学者罗尔斯的观点,所谓公正,就是社会基本制度即社会结构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合理分配,或社会基本制度的正义安排。[4]代际公正即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在不同代人们之间的合理分配,它的实现有赖于社会分配方式的公平,包括社会财富的分配方式,以及权利和义务的分配方式,等等。在老龄化社会中,代际不公平问题主要表现在社会财富、社会权利和义务在青年一代与老年一代之间的不公平分配上。

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老年人口的增多,社会养老负担的加重往往会加剧这种不公平的程度,造成青年人和老年人抢夺社会财富和资源,各自主张更多的权利而减少自身应承担的义务。由于老年人已经退出了社会权利的中心,在社会财富和权利的分配中缺乏支配权和话语权,由执掌社会支配权的中青年一代为主导制定的社会分配方式往往比较倾向于他们自己及他们的子女。这种分配方式上的不公,必然带来分配结果的不公,中青年一代和少年儿童分到了更多的社会财富和资源,而老年一代往往只得到了较少的一部分。

四、老人缺乏伦理关怀

由于不论在家庭中还是在社会中,老人都处于无权地位,而且老人自身又缺乏创造财富的能力,因而老人的物质生活来源不外乎两种途径,一种是自身以往的积蓄,或者说是在没有丧失劳动能力前对自己未来的投资,另一种途径是子女或社会的资助。对于我国的大部分老人来说;由于以往生活不富裕,加之养老保障制度不完善,第一种途径比较困难,因此目前大部分老人的生活来源还是靠子女或者社会的资助。这就造成了老龄人对子女和社会的严重依赖。在未富先老的中国,子女有没有能力、愿不愿意资助年迈的父母,社会有没有财力、愿不愿意资助丧失劳力的老龄人就会成为大问题。在传统孝道急剧滑坡的今天,子女不愿赡养老人,社会不愿拿出足够的财力赡养老人的情况时见诸报端。

老人缺乏伦理关怀更主要的还表现在精神方面。一般来说,老人的精神寄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家庭的亲情,二是社会的关爱,三是老年人的互爱。家庭是老人心灵的港湾、精神的避难所,但由于社会和家庭结构的变迁,“空巢家庭”的不断增多,老人们独居成为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子女们由于自身工作的压力和空间距离,与老人们的感情交流很少,“常回家看看”成为老人们对子女的迫切需求。此外,在全社会营造尊老敬老的氛围对老年人的精神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现实的情况是老人越来越多地被当作社会的负担,很多年轻人充满着对老人的漠视和鄙夷。由于我国公民社会发展还不完全,各种与老人事业相关的社会组织还很不健全,老人相互关爱的平台比较少,而且很多老人也很难从家庭的圈子走出来。

伦理问题从根本上说还是利益问题,我国老龄化社会中的各种伦理问题,其产生的根源也不例外。在一个社会中,不同年龄的人群有利益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只要这种矛盾能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就不会给社会的发展带来太大的影响。但是,当前我国还处于现代化前期,还处于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中,老年人正从农业时代时的社会主宰者逐步跌落成现代社会的边缘人,还处于丧失社会权力的阵痛中,所以各种代际间的矛盾本来就很严重。而在并不富裕的中国,骤然增加的老龄人口必然会加剧老年群体与社会其他群体在社会财富分配上的矛盾。因此双重因素的影响使我国的老龄化社会伦理问题更为严重。

“解铃还须系铃人”,伦理问题要靠伦理的手段解决,大力发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弘扬现代孝道精神是解决我国老龄化社会伦理问题的不二法门。从根本上说,孝道就是中青年人向老龄人适当让渡自己的权力和利益,它所体现的正是人类间的相互扶助、相互关爱伦理精神。“一人向隅,举桌不欢”,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给老人们送去温馨的人文关怀,在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注释:

(1) 学术界界定人口老龄化的标准很多,目前在我国比较能够普遍采用的标准是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0%以上就属于人口老龄化。

参考文献

[1]先老后富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存在四大特点[J/OL].http://cn.chinagate.com.cn/chinese/rk/40622.htm.2007-3-10.

[2]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接近1.5亿占总人口11%以上[J/OL].http://cn.chinagate.com.cn/population/node-2340622.htm.2008-2-22.

[3]廖小平.伦理的代际之维[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97.

老龄化社会的医疗保障对策 篇7

1 医保视角下的我国人口老龄化特点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而非中国特有。不过,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呈现出与其他国家完全不同的自身特点,从医保视角看,至少有以下五点。

特点一,老年人口众多。庞大的老年人口基数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之一。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是全球唯一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2010年6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1.78亿,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3.6%。

特点二,老龄化速度快。1990至2020年这30年间,联合国预测,我国无论增速还是比重都超过世界老龄化的平均值。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7%提升到14%,发达国家大多用了45年以上的时间,其中,法国130年,瑞典85年,澳大利亚和美国79年左右。中国只用27年就可以完成这个历程,并且在今后一个很长的时期内都保持很高的递增速度,是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特点三,农村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历程表明,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一般高于农村,中国的情况则不同。目前,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城乡倒置的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同时,老年人口的家庭结构也发生变化。2-4型结构更为普遍,即两个独生子女结婚要面对四位老人,而四位老人还有自己庭代际赡养压力。

特点四,应对老龄化的经济实力薄弱。西方发达国家是在工业化之后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大约在五千至一万美元以上,即所谓先富后老。而我国则不同,在工业化过程中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刚过一千美元,还存在大量贫困人口,是未富先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相对比较薄弱。

特点五,刚转型的老龄化社会。根据预测,2020年前是快速老龄化阶段,2021年至2050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本世纪后五十年是重度老龄化阶段。其中,2030年至2050年是最严峻的时期。按照联合国规定,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分为三种:高龄化社会(高龄化率7%~14%)、高龄社会(14%~21%)和超高龄社会(21%以上)。与日本、欧州等老牌高龄社会相比,我国现在还属于刚转型的新生高龄化社会。

充分认清中国老龄化的特点会增加医保工作的主动性。老人多,对基金需求的绝对值就大,更要作好充裕的资金准备。速度快,更要有工作紧迫感。经济实力弱,更要坚守保基本方针,高度警惕福利刚性效应。农村老人多而保障乏力,更要加快城乡统筹。刚转型,要抓紧眼下二十年战略机遇期,认真研究和吸取先行老龄化国家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

2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医疗保障面临的挑战

人口老龄化意味着人口预期寿命延长和人口出生率下降,是把双刃剑,既是经济发展与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的结果,又需要更多资源的支持,需要更多地关注和解决老年群体的医疗保障等老年社会问题。巨大的医疗服务需求对刚刚建立的全民医保是个严峻挑战。

2.1 医疗保险基金平衡压力加大。

人口老龄化直接结果是缴费人少,消费人多,少收多支,基金不平衡的压力不言自明。老人是参保人群中患病率最高的人群,有人研究,一个老人花费的医疗费用平均是一般人的三至五倍。据全国基本医疗保险统计,占参保职工25%的退休人员用掉了基金总支出的60%。随着城居医保和新农合覆盖面的扩大和报销比例的提高,用于老年人群的费用还会增加,趋势昭然。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准备,绝不要被局部、暂时、少量基金结余所障目。同时还要看到,我国全民医保政策刚起步,从无到有的医保新政会刺激医疗需求释放。许多老人没有医保时不去看病,特别在农村,一辈子没去医院的不在个别。医保制度从另一个角度也可理解为鼓励人们去接受医疗消费。因此,今后十年不仅是老龄化而且是受政策效应影响的关键时期,基金能否平衡至关重要。

2.2 医疗保障制度和体系与人口老龄化不相适应。

人口老龄化加大了对保障制度和体系的依赖。一个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和体系至少应该包括主体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辅助的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兜底的医疗救助制度和满足多层次需求的商业保险制度以及体现预防和健康管理的公共卫生体系和提供长期护理的老年护理制度等。现实是,制度和体系都不够完善健全。当然并不奇怪,这也是未富先老的某种具体表现。首先,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特别是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尚不完善。职工、城居、新农合三项制度,存在覆盖面、公平性、可及性等问题,筹资机制还不稳定,居民医保的待遇还不高,异地就医难和患者负担重依然是他们的纠结,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保障作用还不够给力。其次,补充医疗保险制度不够成熟,覆盖面不够宽。在化解高额医疗费用负担方面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第三,商业保险发展滞后。解决不同层次老年人群的医疗需求,不能仅仅依赖基本制度。在国外,商业保险为不同需求者能够提供不同解决方案,医疗机构和商业保险公司都有很大的需求死角亟待拓展。第四,公共卫生不适应老龄化需求。公共卫生应因人口变化而有所调整,把老年慢病普查、老年病预防、健康知识普及等纳入公共卫生工作并尽力发挥应有作用。

2.3 老人高额医疗费用对个人和家庭造成巨大负担。

从微观看,老人医疗消费主要构成是两大块,一是老年慢病费用,二是急病与临终抢救费用。据不完全统计,老年医疗费用约占到人一生医疗费用的70%~80%。通常医疗保险制度有20%~30%的费用自付,由于我国采用混合治疗方式,自付率往往高于制度规定。由此,高额医疗费用给个人和家庭造成巨大负担。虽然可通过补充医疗保险化解风险,但实际上补充医疗保险并没有普遍建立,这么巨大而集中的医疗费用完全依靠患者本人和家庭承担有一定局限性,尤其在农村、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人群,常常因病导致家庭贫困,甚至干脆选择放弃医疗。

2.4 医疗保险参保筹资机制存在重大缺陷。

人口老龄化对医疗费用的需求呈刚性上升态势,医疗资金短缺不是局部和短期现象。因此,建立可持续的医保资金筹集机制尤为重要。现行城乡居民医保都实行自愿加鼓励政策,并不强制。因此,要实现全覆盖很难。同时,健康人不参保的逆向选择也难以完全避免。现行政策又规定,满一定缴费年限的退休职工参保不缴费。花费最多的人群反而不缴费,这种反差实在让人担心。我们承认,部分满一定年限的退休职工不缴费有其历史原因,但从医保可持续发展角度审视,这种特殊政策只能存在于特殊时期,随着历史债务的明晰和老人、中人的陆续退出,新的老年人不应该再沿用这一转型期的非正常对策,否则与东施效颦一样可笑。

2.5 老年社会服务的制度性安排缺失。

高龄和长期患重病的老人,需要特殊的护理,这种护理一般养老机构不能提供,即使条件好些的养老机构所提供的护理服务,或者专业化服务水平不足,或者收费太高,这等贵族式养老方案不具有普遍意义。因此,在我国养老保障体系中,缺失以老年服务为主题的制度性安排是个亟待补上的“短板”。

3 完善老龄化社会医疗保障的对策

3.1 加快城乡统筹,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弱项是农村医疗保险,这与农村老龄化高于城镇的现实呈现明显反差。因此,加快城乡统筹,促进新农合与城居制度的整合,不仅符合应对老龄化需要,而且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自身发展需要,应该毫不犹豫地在全国推进。按照制度和管理一体化要求,通过立法强制实行。

3.2 强化预防理念,建立以社

区乡村全科医生为健康顾问的全民健康管理体系。注重治疗而轻视预防的结果必然加大医疗卫生成本和资源不合理配置。要改变这种落后理念,重视预防工作。政府应培养更多全科医生充实社区和乡村,普遍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首先把老年人群的健康档案建好。为老年人定期体检,防患于未然。政府要加大对公共卫生的投入。同时,医疗保险应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给予支持,实行按社区人头付费和必要的预防补贴鼓励。

3.3 适度增加老人缴费,建立权利义务对应的可持续筹资机制。

从保险原理讲,退休人员不缴费不符合权利义务对应原则,不尽缴费义务,理当没有享受待遇的权利。参保人都应该缴费,而且患病风险越大的应该多缴。日本为了解决老人医疗费用膨胀问题,对后期高龄者专门建立了医疗保险制度,规定75岁以上的人必须多缴费,虽然这一做法受到公平性的质疑,但对改善财务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年龄的划分应从国情出发。作为第一步,所有参保老人都应该或多或少缴点费。这是个敏感话题,实施的时机要认真选择,有一点必须遵守,过去的老人待遇不变。政府在实行缴费政策时可以发给缴费补贴,避免增加老人负担。

3.4 实行治病与康复分开的医疗护理服务体系。

实行分类医疗管理,可以优化资源,降低治病成本,提高绩效。老年人慢性疾病相对较多,而慢性病治疗需要长期的健康护理。所以随着老龄人数的快速增加,医疗市场对慢性病人的治疗与护理需求会大幅度提高。这种情况下如果将老年患者的治疗康复完全依托于综合性大医院病房,长期占用床位这一稀缺的医疗资源,会造成医院床位紧张,影响重病病人的及时治疗,从而推高医疗总费用,造成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

3.5 适时开设老年护理保险,满足长期护理的社会需求。

要通过立法,建立强制性的老年护理保险。凡年满75岁以上老年人必须缴费参加,并对需要护理的老人提供社会服务。建议十年内完成社会保险的第六险建设,为老龄化高峰到来做好准备。要大力培养老年护理人员,实行上岗资质管理,确保护理专业水准。要将老年护理服务纳入国家为老服务规划,与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紧密结合。

3.6 完善医疗保险支付制度,为老年医疗提供更好的保障。

要扩大、调整基本药品、诊疗、服务设施三个目录,提高保障水平。改变基本和自费共存的混合治疗模式,稳定自付比例。不提倡盲目扩大病种结算范围,鉴于老人多病并发的现实,防止以按病种结算为名推诿病人,对多病并发和抢救等特殊医疗服务,提倡实行按项目结算。医疗服务的监管重点应放到防范减少服务内容和降低医疗质量等行为上来。

参考文献

[1]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R].北京:全国老龄办,2006.

[2]国务院关于批转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通知(国发[2012]17号)[E].2012.

老龄化社会音乐的特殊功能研究 篇8

关键词:老龄化社会,音乐,功能

中国以步入老龄化社会, 在老龄化社会环境下, 人们的工作压力非常的大。我国近几年来, 工作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加, 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困扰着大多数人们。近段时间接连发生了复旦投毒案, 南航刺杀案, 南昌航空大学发现腐尸等大学校园惨案。在老龄化社会的压力下, 就连被称作象牙塔的大学都如此不堪, 何况整个社会。

一、老龄化社会音乐对老年人的影响

(一) 生理方面

对于老龄化结构社会, 老人所占比例比一般社会结构要多, 老年人的生活节奏慢, 他们热衷于散步、聊天、喝茶等娱乐项目。而在这些娱乐项目中, 加上舒缓的音乐, 无疑为老年人的生活增添了色彩, 更利于老年人身体健康。老人是最容易生病的群体, 病床上的老人在病痛的折磨下, 苦不堪言, 无法入睡, neshahidiA等认为音乐可以减少术后止痛剂的剂量, 并且可以降低术后的焦虑。针对紧急服务工作诱发的焦虑, GattiMF等通过对急诊室的专业人士的调查表明, 96% 的专业人士认为在急诊室保存音乐, 41% 的人认为是音乐改变了他们的个人表现 , 85% 的人相信改变自己积极态度的是音乐。

(二) 心理方面

以往研究表明:老年人孤独感越高, 生活质量越差, 老年人的孤独感与生活质量所涉及的生理健康及心理健康状态密切相关, 老年人的孤独感对生存质量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影响。老年人受活动能力的限制, 人际交往的范围逐渐缩小, 生活环境基本固定不变, 影响了老年人的身心和谐状态, 致使老年人在心理上产生衰老感、自卑感以及心理上的无助, 从而导致老年抑郁症这类心理疾病的发生。而音乐不失为一种缓解老年人由于社会环境带来的心理无助感, 进而提高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和生活质量。按照世界经济的发展规律来看, 经济发展、出生率、人口老龄化三者步调大致相同。老龄化社会人均GDP不高, 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形成了“未富先老”的社会现象。

二、音乐对其他人群的影响

老龄化社会下的青年人的压力尤其的大, 无论是在就业上还是业内竞争上, 近年来, 青年人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过大的工作压力以及长期的面对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 造成了青年人脱发, 失眠等不健康问题, 其工作外的娱乐项目多为聚餐、KTV等吵杂的场所。在这样的情况下, 躺在沙发上听听舒缓的音乐不仅可以缓解疲劳, 还可以放慢生活脚步, 思考自己生活的意义, 理清当前状况, 为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提高有力的参考, 以至于生活的更有价值。另一方面, 舒缓的音乐有治愈情欲的功能, 古希腊的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有用于医治情欲的旋律, 有医治忧郁和内心病症的旋律……医治愤怒、生气、内心变化的旋律, 还有另一种歌曲可以治疗人的色欲。”音乐的某些旋律和节奏可以教育人, 并可以治疗人的脾气和情欲, 恢复内心能力的和谐。再者, 青年人可以通过激昂的音乐带动工作情绪, 提高工作效率。

而在老龄化社会下的学生, 由于社会对其寄予的厚望, 学生的学习压力尤为大, 在高考制度下, 学生的生活可以用黑暗来形容。这些都给孩子们的童年生活留下了痛苦的回忆。音乐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起到缓解这类矛盾的效果, 特别是对于学习乐器的孩子, 常常听轻音乐不但可以培养其对音乐的鉴赏力, 有力于对乐器的掌握, 还能使孩子对音乐产生兴趣, 让学习不再那么枯燥, 反而成为乐趣。另外, 音乐还具有开发智力的功能。统计显示, 在青少年睡前10分钟至4个小时之间 , 他们每个月平均收到多达3404条短信或电子邮件。这不仅影响小孩子的视力及身体健康, 更重要的是影响其智力的发育及反应速度等。高尚的音乐有利于人的青少年智力的开发, 并且发展其非智力因素, 提高其素质。

在当今这一忙碌紧张的社会, 音乐是很好的调剂, 当人的工作紧张到一定程度之后 , 优美和谐的音乐将会把人从疲劳、烦闷、懒散中解脱出来。科学研究发现 , 声源振动在二十赫兹以上至二万赫兹以下的频率范围内、有规律的节奏会对人的心理活动产生重要的调节作用。适当的利用好音乐, 会给老龄化社会带了更加美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米佳.从音乐的功能看音乐教育[J].音乐论坛, 2012, 11.

[2]师小平.论音乐的特殊功能[J].职业技术, 2010, 6.

[3]邓光华.论音乐教育的特殊功能[N].贵州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89, 3.

[4]白美霞.浅谈音乐的社会作用[J].音乐天地, 2006, 3.

[5]王楠.浅析音乐教育的社会功能[J].网络出版, 2013, 1.

老龄化社会室内设计的思考 篇9

(1) 应以老人身心健康为设计主题。老人对于室内设计装应注重设计带来的健康、安全、方便、舒适, 并且在安逸的文化环境可以良好的办公、娱乐, 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故老龄化室内设计装潢应该具有一定文化内涵, 以“精”与“静”的概念为主, 以老人的生活、身心状态和谐发展为目的进行室内设计。 (2) 老龄化室内设计安全为首要原则。老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室内设计首要前提就是保证老人身心健康, 生命安全。根据房间本身的结构特点, 在室内设计时, 应该为老人在室内建筑设计、服务设施、独自空间环境提高足够的安全性和相应的保护措施, 保证老人健康。 (3) 以舒适、安逸为主要设计原则。考虑老人的居住心态, 作息时间、生活方式存在着差异, 设计理念、设施结构上, 应保证老人的活动空间, 卧室的舒适度, 通风采光是否充足等。充足的日照、洁净的空气、良好的通风、适宜的温度与湿度、没有噪音干扰、安逸宁静的生活环境, 这些都是在室内设计时应该注意的基本点[1]。

2 老龄化社会室内设计依据

(1) 人体工程学为根本依据。人体工程学 (Human Engineering) , 也称人类工程学、人体工学、人间工学或工效学 (Ergonomics) 。主要探讨人们劳动、工作效果、效能的规律性。老龄化室内设计应该根据人体工学学的人体构造、人体动作域、身体生理计测等科学研究基础上, 为老人创作健康、安逸、舒适的室内空间, 仔细思考人体工程学的作用, 有助于正确推导出老人室内活动空间, 规划设计装潢尺度[2]。 (2) 老人心理特征依据。老人心理健康是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主要受到周围人文环境的影响, 居住环境的改变也可以改善老人的心理健康。周围的环境会直接影响到老人的情绪, 同时子女对于老人的照顾时间、态度也会影响到老人的心理健康, 可能会开心、悲伤、高兴、失落。外在的室内设计装潢可以很好地改善老人的心理情绪, 良好的室内设计可以起到一定调和作用。 (3) 老人生理特征与行为特征依据。室内装潢应以老人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为宗旨。随着岁月的流失, 老人的身体和各组织机能都会相应退化, 主要表现在消化功能、神经组织、呼吸功能的改变, 所以在室内设计中应该注重合理的采光、通风、来适应老人的视觉、听觉、嗅觉感官变化。与青年人相比, 老年人更喜欢在安静的环境下独处, 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导致老年人骨质疏松[3]。在室内装潢设计中, 储物柜应该设置扶手, 祛除房屋结构中带有尖端的棱角, 应多采用圆角设计, 降低老人在室内活动中的意外伤害。

3 老龄化社会室内设计对策措施

3.1 老龄化社会室内设计风格理念对策

老龄化室内设计风格和首先要满足如下要素: (1) 室内设计的整体效果无论是视觉效果、艺术效果, 都应该符合老人心情。一般以简洁、质朴、典雅为主。 (2) 随着年龄的增高, 眼球的晶状体会产生黄变化, 视力下降。故整个室内设计的色调的选择应该明暗相间, 灯光的设置夜间照明应该选择明亮的黄光, 这对于老人起夜使用也会很方便。 (3) 设计理念与风格更加贴近大自然、回归人类本性, 自然元素的运用, 有利于整个房间格调更加鲜活生动, 在稳重大气中透露一分鲜活的生命力。 (4) 老龄化室内设计秉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从细致入微着手, 无论是在窗帘、窗户、壁纸、整体色调、房间装饰棱角、文化内涵融入, 都应该考虑老人自身的想法, 使整个设计舒适安逸、安全合理[4]。

3.2 老龄化社会室内房屋结构设计对策

室内设计结构根据其空间作用不同可以分为作息空间 (卧室) 、娱乐空间 (客厅、阳台) 办公阅读空间 (书房) , 在装潢设计时, 空间之间的结构应该紧凑, 为了照顾老人齐聚, 在装潢设计时应该简洁、不繁复。卧室的设计应该适当大一些, 保证老人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具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 一般布局是坐北朝南。电器开关插座应该放在老人触及方便的位置, 离地高度应该在600 毫米到800 毫米之间。为了防止不发生意外事故, 墙面材料应该选用防止老人大话、磕碰、扭伤、擦伤的材料。材质多为发泡有缓冲性的壁纸, 卫生间的设计应该有扶手和防滑地板, 尽量去除墙面中存在的棱角部分, 门的选择应该选用方便老人开启的外开门、推来门或者是折叠门, 在门把手处应采用杠杆式把手, 避免使用不易用力的球星把手。卫生间的插座离地高度应该在800 毫米到1000毫米之间。对于储藏室、鞋柜, 位置不易过高或者过低, 因考虑老人身体状况, 设计合理的高度。老人体制容易发冷, 所以整个房间装潢的材质因选择硬质木料或者富含弹性的塑胶材料有助于保暖。在楼梯的设计, 为了防止老人摔倒、滑到, 应该铺设一些厚度适宜的防滑材料。

3.3 老龄化社会室内设计与文化内涵

老龄化社会室内设计不单单要考虑室内设计风格、房屋结构、安全理念, 更应该考虑室内设计能否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融合文化内涵, 具有艺术价值。例如西方欧式壁画、油画、中式水墨画、花鸟山水画的引用, 会是整个房间富有生机, 并不单一呆板, 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和美学价值, 为老人生活、工作平添一抹亮丽的色彩。在整个房屋色彩与文化交融下, 可以给老人一种愉悦的心情, 同时增加了老人的精神财富。

4 结束语

室内设计装潢对于老人生理特征、心理特征、行为特征的影响, 清楚的认识到, 老龄化室内设计在设计理念应更加稳住、宁静、朴实无华, 在室内空间结构设计装潢应注重老人日常的行为习惯, 在卫生间、卧室、走廊这些地方应有相应的配套设施辅助设计, 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使老人身心愉悦, 唯有这样才能在老龄化社会中, 室内设计发展更为全面、科学, 才能走向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郝丽宇.《居住空间室内设计》课程整体设计[J].科技经济市场.2016, (01) .

[2]刘彤.室内设计教育中建筑学背景的意义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5, (28) .

[3]徐杰.室内设计的演化与发展——评《室内设计原理》[J].当代教育科学.2015, (22) .

我国老龄化社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篇10

【关键词】老龄化 问题 老年社区

我国从1999年进入老龄化,2004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43亿,2005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近1.4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1%。目前,中国老年人口正以年均高于3%的速度增长,2011年已达1.85亿,其绝对量和增长率均居全球第一。我国老龄化社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 政府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措施还不够完善

如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上,不具有充足且可持续供给能力的资金,严格的治理制度,合理的分配制度和全员的覆盖;政府对养老福利事业的财政投入机制还不够完善;对不同形式的养老机构给予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财政补贴,发行的养老保障债券,增加的福利彩票收益中用于养老事业的比例还不够均衡;老年人的救灾救济和紧急救助机制,对发生非常情况的老人及时给予救助也没有完善;包括老年社会保险、老年社会福利和老年社会救济在内的养老社会保障体系没有很好的建立健全和到位。因此,加快以社区为中心的老龄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强疾病医护、生活服务、精神慰藉、文化体育、老年参与社会等硬件和软件的建设日益彰显其重要性。

2.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我国人口总抚养比大幅攀升

2030年到2050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老年人口数量和老龄化水平都将迅速增长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并迎来老年人口规模的高峰。联合国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步入老龄化严重阶段,每5个中国人就有1个老年人;2030年以后,老年抚养比大幅攀升,人口总抚养比(人口总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说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大致要负担多少名非劳动年龄人口)最终超过50%。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和个人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重大社会问题。是人口老龄化形势最严峻的时期,也将是老龄问题最严峻的时期,故想尽一切办法促进健康老龄化已迫在眉睫。

3.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老年群体存在诸多的健康问题

一是老年人随着增龄引起一系列复杂的退行性变化,导致全身各系统的功能逐渐下降。据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中有74%患有多种慢性病,其中患一种及以上对日常生活有影响疾病者占66.8%。老年人中有约21.5%的人生活轻度不能自理,5%~8%生活中度不能自理,2%~5%完全不能自理。尽管目前老年人绝大多数以居家养老为主,极少数老年人参与了社会各种形式的养老院、托老所等,而这部分老年人大都体弱多病、子女无力照料,甚至丧失了自立能力,他们恰恰又是社会中最弱势的群体。

二是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由于计划生育使单位家庭子女数减少,以及社会家庭核心化和小型化的发展,随之而来的将是更多老人的生活照料和疾病护理依赖于社会福利和社区服务。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一亿多青壮年人员的流动和外出就业,进一步恶化老年人的照料来源。

三是社会因素导致老人心理障碍。老年人认知能力减退,使他们无法适应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产生无用感。生活事件如丧偶、退休、经济收入的减少、子女下岗等社会支持程度的下降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而老人上述的健康问题,只有通过良好的社区护理服务才能得到解决。也只有将老年社区建成集医疗购物、文化教育、国际交流、家政服务及亲情交流、娱乐等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能够全方位满足老年人特殊需要的小社会,才是解决老龄化社会所带来的一些列问题的重要的途径和手段。

4. 老年社区护理服务现状不容乐观

一是人员短缺。发达国家社区卫生服务医护之比是1:6。而我国是6:1,正好是一个倒置。按照我国社区卫生组织提出的2010年社区护士的配置要达到3~4名/万居民,据统计我国目前的配置还远未达到1名/万居民。因此,我国社区护士人员短缺还比较严重。

二是学历偏低。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区护理的重要性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承认。不少国家对于社区护士教育有相当的配套措施,并不断对社区护士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从事社区护理的护士学历水平已经达到本科、硕士。而目前在我国,社区护士大多是没有受过系统的、全面的保健护理方面的教育,致使其提供真正意义上的社区护理受到限制,也导致至今在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系统中,医生和防疫人员占主导,护士没有显示其应有的作用。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现状是大医院人满为患,社区老年护理服务机构门庭冷落甚至根本就不存在。专门培养社区老年护士的学校更是匮乏,这难免影响我国老年社区护理工作的发展。

三是部分社区老年人健康保健意识欠缺。根据社区人口、文化、宗教的等的不同,其保健意识差异很大,还有很大部分社区老年居民的防病及保健意识淡漠,卫生习惯差,能吃能睡即健康的观念依然存在。在社区尽管老年病、慢性病及伤残者越来越多,但由于种种原因,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保健。

四是社区保健项目不健全,标准不统一,新政策落实不够到位。由于我国的社区护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各地发展极不平衡,大部分地区保健项目不健全,社区护理的服务标准及質量控制标准尚不完善,也没有正规的法律条文保障社区服务对象及护士双方的利益。

五是缺乏适应我国国情的示范性的社区老年护理模式。在我国,目前地区与地区、社区与社区之间的差异还很大,因此,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一个非常完整、规范、统一的社区护理模式。

六是医疗保障制度有待健全。目前,我国社区护理的组织及管理工作,基本上是由各地医院或者当地的地段医院所承担,国家卫生部门对此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组织和管理机构,且各服务机构之间的联系与协调也比较差。

综上所述,鉴于中国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时间短暂。因此,创建全国老年社区示范区,实践探讨并为我国老年人提供优质的社区养老护理服务,和国际接轨更应只争朝夕。

上一篇:时间序列建模综述下一篇:基建档案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