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客

2024-06-28

看客(精选十篇)

看客 篇1

最先揭示这种病态心理的是鲁迅先生,他对这种心理有深刻的认识。在小说《阿Q正传》中,前面部分写阿Q的丑陋,从城里回来向别人大谈其杀革命党的见闻,嘴里津津乐道“杀头,好看!好看!”在《祝福》中,祥林嫂不停地向鲁镇人讲述自己的悲惨经历,而周围的人只是怀着一种看客心理,表面上惺惺应付,其实只是假慈悲而已。鲁迅先生犀利的语言穿透看客,折射了中国人的劣根性。

“有一种谋杀叫围观。”这种由看客心理引发的、叫做围观的行为,在现代社会中不知引发了多少悲剧。

“你爽气点儿,要跳赶快跳。”

人们嬉笑着,模糊不清的脸混成了一片。在他们头顶高处,一个无助的女孩茫然失措,眼前哄闹的人群让她感到格外恐慌和陌生。最终,人们“得偿所愿”,女孩在嬉闹喧哗声中纵身一跃,一同掉下来的还有很多“宝贵的东西”一一摔得粉碎……

上述这一幕就发生在上海闵行区航华二村,一位感情受挫的女孩最终在围观者的哄闹之下从五楼跳下,一个鲜活的生命瞬间消失在众看客面前。围观跳楼似乎已经成了中国人的一件乐事,屡屡发生的惨剧并未能改变人们这种令人发指的爱好。看客心理已经将很多有轻生心理的人硬生生推向了死神手中泛着白光的镰刀。甚至在许多跳楼事件中,轻生者落地溅血的一瞬间,人群中还会爆发出掌声。

反思看客文化 篇2

小月月的事件出现之后,国人先是痛骂围观路人冷漠,然后又痛心国情不堪,并以国外媒体的观点为佐证,后又以“彭宇”案为理由为路人辩解,乃至暗指当局治理无方导致世风日下,让普通的公民不知道在再次见到跌倒老人或者是车轮下的儿童的时候,是救,还是接着做一个看客。对,是看客。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写到“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在《坟 ·娜拉走后怎样》一文中更是写到:“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 对于这样的群众没有法,只好使他们无戏可看倒是疗救,正无需乎震骇一时的牺牲,不如深沉的韧性的战斗”。

看客哲学在中华大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并且这也并不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和社会现象。在美国波斯顿树立的“二战”犹太人蒙难纪念碑上,德国神父马丁留下了一段发人深省的铭文,其表达的要旨也是看客哲学: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我不说话;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不是犹太人,我不说话;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不是工会成员,我不说话;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不是新教徒,我不说话;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救死扶伤变成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弘扬正义也变成了猥琐地进行的行为,围观变成了是世人处事的文化传统。从“洋务运动”以来,中国的一切的东西都在强调的是西学中用,一切冠以外文的东西或者是从国外带来的东西都是优秀的东西,国人把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墨家的精华和糟粕都一并丢弃在无人理喻的一隅。当泱泱大中华出现了什么病症的时候,只在别的国家的文化尤其是欧美文化中寻求治国之方。这一点无论是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还是在中国的当下时代,都是无比愚蠢的做法。虽然无论在什么时代,拯救国人的灵魂,拯救国家和民族,的确是需要吸取别的民族和国家的先进文化和先进科技,但是在汲取别处的营养的时候也坚决不能遗弃自己的优秀良好的文化。拯救自己的民族和国家,最好的办法还是继承和发展自己本民族的优秀的文化和科技。党的早期领导人陈独秀曾经说过:“设若中国自秦汉以来,或墨教不废,或百家并立而竞进,则晚周即当欧洲之希腊,吾国历史必与已成者不同。”墨家不兴,世风日下。

“小月月事件”不是哪一个人、哪一群人的耻辱,而是我们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耻辱,是我们整个人类的耻辱。但是为什么唯有在中国,在你我脚下的土地之上会被人冠以道德的鄙视?是因为在我们身边一直存在着“摩顶放踵以利天下”的人——只是他们一直都在逐渐消失。“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到了无此贤人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尚贤呢?我们又该怎么“见贤思齐焉"呢?到了无此贤人的时候,我们怎么“尚同”(上下一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兴利除弊)?我们怎么“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没有人是天生的冷漠者,冷漠者是可耻的,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辩解,而那些正在批量制造冷漠者并用种种借口为自己开脱的人,尤其是政府人员,更加可耻。在依然是“官本位”的当下,实践墨家的人民思想的代表是一件艰难的事情,但是仍希望存在一些学习、继承和实践墨家“民本位”优秀的思想文化之人,并且希望这些人谨记“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只愿,看客文化以及其他的不健康的文化在不久之后绝迹于中华大地,绝迹于人类足迹到达的地方。墨家不兴,世风不正。

《盲山》:看客冷漠依然 篇3

4年前,已过不惑之年的“海龟”导演李杨凭借处女作《盲井》夺得柏林影展最佳艺术贡献银熊奖,成绩盖过张艺谋那部与之同台竞技、制作成本却超其百倍的《英雄》。《盲井》的剧情可以简单概括为“一次谋财害命的事件”,之后,聪明的冯小刚将该片故事架构连同主演王宝强一起“挖”到了《天下无贼》,只谋财不害命,结果也卖出了高票房。说这些,无非是证明李杨的电影不仅具有艺术震撼力,还有雅俗共赏的观赏性,这让他于国内影圈独树一帜,备受期待。

李杨的新作《盲山》从各方面看,都是《盲井》的有力延续。

影片开篇很简洁:年轻的女大学毕业生白雪梅跟着“药材商人”去深山“收购草药”,却被人花7000块买了做儿媳。拐卖妇女的故事乍一听难免让人感觉过时,但导演却给出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影片讲述的并非大家熟知的解救过程,正相反,大半篇幅展示的是白雪梅一次次设法逃出封闭山村却又一次次挫败的经历。类似当下流行的美劇《越狱》,在封闭的叙事结构下逐步展示人性种种以及深层社会问题,人物任务明确,叙事效率很高,不断有出逃、被抓、强奸以及频繁升级的暴力作猛料,自然不会闷。

片中,几乎所有的旁观者都和白雪梅截然对立,对她的命运漠然无视。村里干部来收税费,铁面无私,公事公办,看见一旁窗里呼救的“儿媳妇”,却只当是人家家里的私事,充耳不闻;逃到公路上的白雪梅拦了辆车,司机却要她3块钱,见她身无分文就一踩油门扬长而去;她再次逃跑时,居然要通过出卖肉体向杂货店的老板讨得四十块钱的路费……更令人意外的是:片尾,曾为打拐模范的警察前往解救时,迫于现实困境犹豫再三后仍决定收取几千块的解救费,逼得白雪梅的父亲不得不变卖家产……传统道德和价值体系在物质至上的社会里俨然已土崩瓦解。这些看似偶然的细节其实都属必然。试问,你在路上遇到女人以被拐卖为由求你施舍,你会做何反应?

为追求影片的真实感,李杨做了大量采访,对象包括公安部门、“打拐办”官员、曾被拐卖的妇女,甚至是已经洗手的人贩子,掌握到很第一手资料。他还延续了《盲井》里实景拍摄、真人现身的大胆手法:到拐卖现象严重的村子里去取景,片中除黄潞扮演的主人公外,其余被拐卖妇女的角色都由那些已经认命了的被拐卖妇女扮演。这正是李杨作为一名久居海外的海龟派导演,拍现实题材电影却能比如今国内多数导演的更贴近现实,更生活化的关键所在。当然,导演控制非职业演员的能力以及摄影师林良忠的智慧,也是不可忽略的。

《盲山》显然不是一部展示被拐卖妇女悲惨命运,并批判人贩子罪恶或买妻者法律意识淡薄的电影。盲即“亡目”,导演批判矛头掉转,鲜明地直指那些所谓“看客”。有关看客的麻木,鲁迅先生早就痛心疾首地呐喊过,但几十年后一切依然如旧。伍士贤导演的获奖短篇《车44》就展示了这种麻木:一车旅客坐看女司机被轮奸而无动于衷。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是电影的戏剧性,现实不至于这么夸张。但事实上,故事原型来自1999年广东省高院刑事庭的一场审判,这还只是数以万计类似案例中的一例。

雨果看客描写艺术探析 篇4

一、宏观勾勒, 看客群的集中表演

在看客形象的设计 方面 , 雨果堪称专家。在《一滴水换一滴泪》中, 雨果别具匠心地创设了看客群, 让他们一起开展丑陋的哄笑表演。

听说有刑罚, 人群很快聚拢来准备欣赏; 当犯人伽西莫多被人用绳子和皮条绑在刑台的轮盘上的时候, 场内爆发出一阵笑声和喊声; 看见伽西莫多的丑态———赤裸的驼 背、突起的胸脯、长着许多硬皮和汗毛的肩膀, 他们便爆发出一阵哄笑;若望·孚罗洛形容伽西莫多好像东方建筑似的怪物, 脊背象圆拱顶, 两腿象弯曲的柱子, 群众大笑起来, 小孩们和姑娘们笑得格外厉害; 受刑中的伽西莫多在绳绑中发抖, 他奇丑的脸上忽然显出蠢笨表情, 更加引起了群众一阵哄笑;当他以很像动物的咆哮声发出悲惨的呼唤“给水喝”时, 非但没有引起同情, 反而使刑台四周的巴黎市民笑得更加厉害。

社会是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的总和, 在这样一群看客们组成的巴黎社会, 人情淡薄, 缺乏良知。他们集体无视伽西莫多的凄惨遭遇, 他们给予那位不幸人的只是笑、大笑、哄笑……更可怕的是, 不仅成年人在做看客, 就连小孩们也都失去了同情心, 用与大人们高度一致的言行履行着看客的职责。这样的集体表演深深地刺痛了富有人文情怀的作者, 以至于作者在文中直接评论中世纪人们的无知和无情。其实这种宏观的勾勒正是作者的精心设计, 因为这种整齐划一的看客言行更能震撼读者的心, 对看客形象产生厌恶之情。

二、细致描摹, 看客个体的微演出

雨果不仅精通宏观的看客形象刻画, 在小说中, 他还善于细致描摹看客们的个体言行。

一是看客们各种尖刻的语言。“公诉”执行完毕, 面对丑陋的伽西莫多, 看客们像憎恨仇人一样对他恶语相加:“邪教的怪物! ”“骑扫帚把的家伙! ”“敲晚祷钟的就是这个魔鬼呀! ”“啊, 聋子! 独眼! 驼背! 怪物! ”甚至两个学生尖着嗓子哼起民间古老的回旋曲的叠句:一根藤条子, 对付一个恶汉子!一条木棍儿, 对付一只老猴儿! ”

二是更加逼真的行动和神态。正如耳聋的伽西莫多清楚看到的, 群众的狂怒表现在脸上的并不比表现在话语里的少。面对讨水喝的伽西莫多, 罗班·普斯潘叫喊着, 把一块在阴沟里泡过的海绵扔到他脸上;有个妇人把一块石子向他头上扔去;一个男人把一个破瓦罐向他的胸脯扔去;一个老妇把一块瓦片向他头上扔去, 尖声嚷着……

看客们真是绝好的群众演员, 他们不需要任何培训, 就将各自的角色扮演得生动、形象。在各种哄笑声中, 在各种别出心裁的言语讨伐中, 在各类看客怒不可遏的动作中, 伽西莫多的“给水喝”被淹没无闻;他只能被动接受看客们的恶语相加, 承受着更加激动的各种动作。在这里, 雨果的看客描写艺术更加突出, 他用微电影的方式, 给各类看客提供了微演出的平台, 细致描摹了各类看客的丑态。

三、巧设对比, 非看客形象的反衬

雨果的高明之处远不止于对看客宏观和微观的描写, 在文中, 他巧设了一组对比:波希米亚姑娘爱斯梅达拉和各类看客。

就在义愤填膺的看客以各种高明的手段对伽西莫多讨伐之时, 人群里闪开一条路, 走出一位装束奇特的姑娘, 身边带着一只金色犄角的雪白的小山羊, 手里拿着一面小鼓。不幸耳聋又被一个聋法官审问、判决的伽西莫多目睹她迅速走上石级, 愤怒和轻视使他透不过气, 他真想把刑台打个粉碎, 真想用雷电击 毙那个波 希米亚姑娘。 但是她一言不发地走近枉自躲避的犯人, 从胸前取出一只葫芦, 温柔地举到那可怜人干裂的嘴边, 微笑着把水倒在伽西莫多张着的嘴里。

与看客们 无情的愤 怒不同, 这位姑娘圣洁、温柔、具有不计前嫌的大爱。伽西莫多确实被人指使犯了错, 但看客们是极尽无情之手段对他大加侮辱; 而被侵害的波希米亚姑娘却以相反的方式感化了犯人:伽西莫多一直干燥如焚的独眼里, 滚出了一大颗眼泪, 也许是那不幸的人生平第一次流出的眼泪;喝完水, 那可怜人还情不自禁伸出黑黑的嘴, 想吻一吻那帮助了他的美丽的小手。漂亮、鲜艳、纯洁、迷人而又那么娇弱的姑娘与无情、冷漠的看客们形成鲜明对比, 在这对比中, 看客们的伪善与自私形象得到了有力反衬。至此, 雨果的看客描写达到高潮, 观众也都被感动, 大家拍着手喊道:“好极了, 好极了! ”而这正是雨果对中世纪人们的期盼与呼唤。

让自己成为看客 篇5

生活不是永远的绚丽多彩,航程也不是永远的一帆风顺。因此,很多时候,我们活得很苦,很累,很无奈,也很彷徨,这就需要我们有必要退出主演舞台,让自己成为看客的.时候。

当我们怀着一颗从容淡定的心,把自己变成一名看客,去审视那个在舞台上流泪,流汗,辛勤演绎的自己时,我们的心中会得到前所未有的喜悦和安静,

资料

看到自己的努力,我们会欣慰;看到自己的弱点和失败,我们也更会高兴。因为,在很多时候,我们只顾忙碌和奋斗,自己是看不到自己的弱点的。但是,只有知道了自己的弱点,才会有机会改变,才能使自己逐渐的走向完美。让自己成为看客,看自己的弱点,比别人看得仔细,也比别人看的准确。因为,谁也没有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况且,在很多时候,别人都是戴着有色眼镜来看我们的,给我们提意见的同时,也会不由自主的加上他们并不标准的看法。这会令我们伤心,失望,也会对自己不满。所谓,当事者迷,旁观者清。那么,为了看得更清,就让我们自己成为旁观者吧!

媒体非看客 篇6

我一直不理解为何意大利队在大赛期间如此“沉默”,直到最近看了《世界杯冠军志·意大利》的书稿,才恍然大悟。原来媒体在意大利队的世界杯征程中有如此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很多时候,意大利队不仅要与对手作战,还得与媒体作战。

意大利队成立之初可不是这样。1910年5月15日,意大利国家队进行了第一次正式比赛,在米兰城6比2击败法国。此后两年,意大利队没有真正的主教练,由足协官员、记者、裁判和著名球星组成的委员会投票决定球员人选。这是记者在国家队“最有话语权”的阶段,直到1912年波佐上任——波佐率意大利队在1934年和1938年蝉联世界杯,至今没有哪位教练可以复制这一壮举。

媒体再一次对意大利队产生决定性影响,已是50年之后。1962年世界杯在智利进行,此前两年的1960年,智利发生9.5级强震,损失惨重,但以一句“我们已经一无所有,但不能失去世界杯”保住了主办权。世界杯前,两位意大利记者——《晚邮报》的基雷利和《民族报》的皮齐内利先期探访东道国,把智利写成了“悲惨世界”。于是,意大利成了最不受欢迎的客队,第二轮小组赛遇上智利,在裁判偏袒下,东道主拳脚并用,意大利两人被罚下、一人被打断鼻子,0比2告负,最终小组未出线。

这届世界杯还有个插曲。意足协原希望刚率AC米兰夺得1961-62赛季意甲冠军的罗科执教,罗科人已到了巴西,准备去阿根廷与国家队会合,这时他给名记布雷拉写了封信,抱怨国家队教练组搭档。布雷拉却将这封信发在报纸上,于是罗科被搭档抵制,他飞到阿根廷后马上闪人。正是这个布雷拉,4年后在意大利对朝鲜的比赛前写道:“如果连朝鲜都打不赢,我一辈子再也不写足球了。”结果意大利输给朝鲜回家,布雷拉也食言了。

那时,媒体话语权极大,他们的观点可以左右国家队主帅的用人。AC米兰中场里维拉1969年成为第一位捧得金球奖的意大利人,但意大利名记批评他攻强守弱,意大利主帅瓦尔卡雷吉无奈发明“接力棒”,让里维拉与国际米兰中场马佐拉各踢半场。半决赛4比3胜德国的经典大战后,意大利在决赛中1比4负于巴西,这是战后蓝军最佳成绩,但回国时,罗马机场外却有大量球迷前来抗议,他们并非抗议球员,矛头直指主帅、领导和媒体,为里维拉鸣不平。

1974年世界杯,更严重的更衣室矛盾爆发了,而媒体成了当事人的“传声筒”,意大利队小组未出线。到了1978年世界杯,名帅贝阿尔佐特彻底封闭球队,不允许媒体再像过往那样随意与球员们接近,既避免消极情绪传入球队,更可避免内部矛盾通过媒体传递出去。意大利记者们突然发现,除了新闻发布会,什么都没了。可想而知,他们把怒火倾泄到对球队的批评上,但新生的意大利队勇夺第四名,战胜东道主阿根廷,对阵荷兰和巴西也只是惜败。回国后,意大利球员们在机场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球迷的西红柿和臭鸡蛋则留给了记者团。4年后,贝阿尔佐特故伎重施,并以夺得世界杯痛击了批评他的记者。意大利记者的“惨败”,直接导致我们如今在大赛期间看不到意大利球员的“专访”。

当然,那些“耳根软”的主帅,仍难免受到媒体干扰。例如1998年世界杯,两个“9号半”皮耶罗与巴乔展开正面竞争。之前赛季,皮耶罗打入32球,帮助尤文图斯夺得意甲冠军并打入欧冠决赛,并拿到了意大利队的“10号”,但他在欧冠决赛中受了伤,世界杯上状态不佳。而巴乔在博洛尼亚创下个人最佳赛季进球纪录(22球),顺理成章成为首发,并在前两场小组赛中表现优异。但在部分国内媒体和赞助商压力下,主帅老马尔蒂尼在小组第三战遣上皮耶罗,结果皮耶罗的表现反不如替补上场的巴乔。谁知到了淘汰赛对挪威和法国,老马尔蒂尼仍然让皮耶罗首发,皮耶罗却寸功未立。意大利点球负于法国后,老马受到诸多批评,皮耶罗和巴乔的交替使用就是最大罪状之一。巴乔是如此得人心,以至于2002年世界杯,特拉帕托尼索性不带巴乔了,因为这时巴乔已难胜任主力,而只要他一打替补,媒体球迷就议论纷纷。

新常态,看客运企业如何成功突围 篇7

顺势而为通勤大巴红似火

据介绍, 德刚客运是瓦房店市通勤班车行业的龙头企业, 经营触角同时涉及“旅游、驾培、修配、检测”等相关领域。在温德刚看来, 公司能够从传统客运市场成功突围, 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于公司灵活的经营策略、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正确的选车用车之道。

从2007年买进第一台海格车, 到如今公司一半以上车辆均为海格品牌, 德刚客运在其多年的发展实践中, 验证了海格稳定可靠的品质。为抢占潜在的通勤客运市场, 公司今年又新购了15台海格大巴, 车身颜色依然是中国红, 一如公司红火的发展势头。

“海格客车动力强、寿命长、品质好, 为我们赢得了客户口碑和赞誉, 也为我们在通勤班车服务业界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谈起公司车辆的选用标准, 温德刚对海格赞誉有加, 他说, 公司多年来“零事故”、“零投诉”的服务纪录很好印证了这一点。

智慧舍得旅游客运创品牌

依靠着成熟的营运模式和敏锐的商业嗅觉, 德刚客运在通勤市场稳步发展的同时, 又进军旅游客运市场, 并逐步站稳脚跟。温德刚说, 公司能在相对分散、激烈的市场上立足, 高明之处在于公司秉承“大舍大得、细水长流”薄利多销的经营智慧。

“利润可以低点, 但车子必须上档次, 好车驾驶员也爱开。”在温德刚眼中, 做旅游客运除了拼价格, 还得拼装备、拼服务, 充分保障旅客的权益比短期收益更可贵。据温德刚介绍, 在日常管理上, 从车辆卫生保洁到安全管理乃至导游话筒配备公司都有统一规范, “安全至上, 服务为本”的经营理念是公司赢得市场的奥秘所在。

切莫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看客” 篇8

“下课犹如高音炮, 上课全都变哑炮”这是任课老师对班级的评价, 让我也是头疼不已, 于是下决心着手解决。班上有位学生叫小龚, 各方面表现都不错, 就是上课不举手, 于是我就从她身上下手, 探求问题的解决之道。

下课之后, 叫来小龚, 她显得不知所措, 睁大眼睛看着我。我拿来一把椅子, 让她坐下, 缓解她不安的情绪。询问课堂上沉默的原因, 她低着头, 三缄其口。得不到原因让人遗憾, 我只能滔滔不绝阐述自己的观点, 搬出一大堆道理, 希望她能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孩子微微点头, 表示能够改正过来。之后的日子里, 我也看到那双颤颤巍巍的小手慢慢举起, 但没过多久还是沉沦了。亮丽的身影, 熟悉的声音, 都不见了, 表现让人失望。课余之际, 她似乎有意躲避, 飘忽不定的眼神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小龚有能力做得更好, 为何上课就如此沉默呢?对待孩子我向来是秉持着不抛弃、不放弃的态度, 为此联系了其父母、任课老师, 希望一同来解决。我也抓住各种机会, 鼓励她回答问题, 这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儿, 要勇敢迈出第一步。同时, 我尝试着降低课堂问题的难度, 却仍鲜有举手。对于小龚这类学生, 我们都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但还是看不到一只只高高举起的小手, 这究竟是谁的错呢?

学生是课堂的主角, 教师要由传统的“一言堂”转而引导学生走向舞台中央展示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在课堂上, 我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 使学生的思想能够自由地翱翔, 可惜迟迟没能看到。却在一次无意间翻开小龚的课本, 看见密密麻麻的文字映入眼帘, 原来这是课堂中记录的答案。随手翻看其他课本, 都是如此, 还是一旁的同桌道出了缘由:“老师, 这些都是您记在黑板上的答案, 每回考试都会出现哦。”答案, 不正是上课必备的内容吗?当学习需要用考试来压迫, 而不是鼓励学生在探索中获得乐趣, 那么学生就只能“被灌输”。回想自己的课堂, 请学生回答、分析、谈思路, 这只是一种走过场。毕竟对于他们所说的内容还不放心, 所以一定要摆上正确的答案。长此以往, 学生觉得自己的思考没什么价值, 参与不过是让课堂热闹一些而已。无趣的学习, 他们当然嗤之以鼻。

课堂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场所, 教学离不开互相的交流。我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重点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收获, 让自由的思想飘荡在教室上空。回到课堂, 无论怎样“讨论”和“探究”, 最终还是会公布答案。与其去出丑, 还不如静待老师的答案, 就这样, 举手的学生也就越来越少。究其原因, 并不是学生的错, 而是“答案”惹的祸。

回忆当初, 在低年级的课堂, 老师提出问题, 一双双小手齐刷刷地举起。到了高年级, 鲜有学生举手。在日复一日的教学中, 学生逐渐丧失了好奇心和想象力, 他们坐等灌输, 而不是让思维自由飞翔。

看客 篇9

一、以学生的兴趣为起点,激发低年级学生的探究兴趣

1. 让探究的内容尽可能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教师提供的探究内容或探究问题应该让学生感到这个问题就是他本人的问题,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任务。教师在确定探究内容之前,可以先与学生交流,掌握学生的兴趣所在,关注学生的现状,再通过筛选,最终确定探究的内容。例如,在一年级开展认识自我的探究活动时,我在探究之前先让学生画出自画像。在探究活动中,我将收集到的学生的自画像初稿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其他学生猜猜“我是谁”,当学生猜出的时候,我追问:“为什么你一下子能猜出是谁?”对于能猜出来的自画像,学生意识到能一下子猜出画中人是谁主要是从外貌或兴趣爱好上来判断,而猜不出的作品缺少的就是这些因素。在之后讨论用什么方法来了解自己时,学生切身感受到了这就是他们本人的问题,于是,接下来的探究活动就自然而然地开展了。这样的探究活动也体现了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主体性。

教师应促进小组间的思维碰撞,使学生自己意识到探究的必要性。例如,下雨天的课间,学生很喜欢在雨中嬉戏。我想:雨是学生所喜欢的,怎样把学生喜欢的雨引到探究的活动中,又该怎样来引发有关水的探究活动呢?于是我设计猜猜谁没被淋湿(即选择防水布料)的探究活动:“米奇、机器猫、hello kitty和麦兜都头顶一块彩布冒雨跑回家,你们猜猜谁到了家没被淋湿?”然后我组织小组讨论,各小组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猜测,有的小组通过将家里的雨伞或雨披的布进行比较来猜测;有的小组根据布的厚度来猜测;有的小组根据布的疏密程度来猜测。总之,在“猜一猜”的环节中,小组与小组之间产生了不同的见解,出现了分歧,当然,这样的分歧在探究活动中是经常存在的,这也是在探究活动中生成的资源。有了分歧,学生才能主动地想办法来统一分歧,于是,当有学生提出通过做实验来证明时,其他小组的成员就自然而然地赞同了。通过产生分歧到统一思想,在接下来动手操作时,各小组成员都处于主动的参与状态,学生的探究兴趣也由此更加浓厚。

2. 对学生降低探究任务的要求

小学低年级学生在操作和表达方面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在探究中要用操作简便、趣味性强的形式来组织探究活动,适度降低对探究任务的要求。教师可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探究,使学生的探究更有乐趣,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如在猜猜谁没被淋湿(即选择防水布料)的探究活动中,在学生动手操作时,我将家里用来浇花用的喷壶代替了复杂的量杯、吸管,这样的安排使探究活动中实验验证法区别于自然常识课中的实验法。在活动中选择喷壶的另一个目的还在于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模拟下雨的过程,把水直接喷在布料上观察。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活动既具有趣味性,操作起来也很简便。因为操作简便,活动成效也很明显,探究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乐意参与其中。

3. 多样的鼓励性评价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

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我用赏识和激励的方式设计评价单。在评价单中突出的是提高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参与度,而参与度的设定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划分评价探究能力各方面的指标,但更多的评价还是对学生在探究小组中的贡献的评价,如我为小组提供了探究所需要的工具(笔、喷壶等)。这样的评价对于探究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是有益的,因为他们也能从自我评价中意识到自己在探究小组中的价值,提高了探究兴趣,从而避免了探究能力较差的学生在探究小组中始终成为看客的情况。对于探究能力强的学生,多样的评价能使他们更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如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在探究过程中的操作方面大展身手,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在汇报交流中发挥自己的特长,也从中品尝到探究的果实;组织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成为探究小组的组长,组织同伴们一起探究。

总之,凸显独特性和差异性的多样评价贯穿于探究活动的始终,使学生在整个探究活动中时刻投入其中,让探究型课程真正成为全体学生的课堂。

二、有机分组,明确组长的职能

1. 小组的有机组合

教师在引导和帮助学生分组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将兴趣相近的学生组成小组。由于意趣相投,他们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会更有成效。这样的分组适合于不同探究内容的开展,如在设计制作类的探究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兴趣相近的学生编在同一个探究小组中,这样设计出的作品就具有鲜明的特点。但这样分组的话,可能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出现某个小组会成为探究活动中的看客的情况。基于这种可能性,在探究型课程的活动分组中,特别在低年级的探究活动中,我采用的是能力互补的原则来进行小组分工,即将能力较强的学生和能力一般或能力较差的学生安排在同一组里。当然,在分工的时候采取的是自愿组合的原则,我在学生自愿分组时适当地进行调节,以求达到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平衡。这样,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带动一部分能力较差的学生,使全组学生共同参与到探究活动中。

2. 组长的职能明确

低年级的学生,特别是刚进小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他们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个性都很强,大都以自我为中心。为了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特长,在每组组长的选拔上,我让学生轮流当组长。但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组长们都占了绝对的优势,这有悖于发挥探究型课程的主体性和全员性。所以,当学生推选出组长后,我先对组长们进行指导,要求组长明确他们的职能,他们不是探究小组中的“主宰”,而是探究活动中的组织者,组织小组中的成员合理地分配任务,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调动组员们的探究热情,倾听组员们的意见,归纳总结小组的观点,最后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代表小组而不是个人发表意见。例如,我在二年级开展选择防水布料的探究活动中,各小组的组长和组员是伙伴,组长分配好各个组员的任务后,会倾听每一个组员观察到的被喷壶喷过水后的布料出现的现象后,组长再总结本组观察到的现象。这样,每个学生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都需要认真观察,从而确保了全员参与。只有组长真正明确了自己在小组中的职能后,才能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调动全体组员的积极性,避免了部分学生在探究小组中成为看客。

三、教师要成为学生探究活动中的指导者与合作者

探究型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探究活动中完全放手,让学生“瞎忙”,教师在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要适时地给予指导,在低年级开展探究活动时,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所以,教师在探究活动中的示范作用很重要。如在一年级开展采访类的探究活动中,教师可以先示范采访的过程,让学生在观看教师的采访过程中了解到采访的注意点和采访的程序。然后教师再让学生互相采访,并可以将探究活动延续到家里,让学生用学到的采访技巧采访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这样的主动探究才有效,这样的示范过程也体现了教师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指导性,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部分学生在探究小组中成为看客。

看客 篇10

而同样“被看”的还有骆毛———这个被押解着即将被水葬的庄稼汉。他与孔乙己在身份上是不同的。孔乙己有引以自傲的学识, 骆毛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劳动者。他带着老母亲在梧桐村穷苦度日, 被周德高退佃后心存报复, 偷盗未果还被处以死刑。看他赴死的人却不止观看孔乙己的“短衣帮”那样单一了, “骆毛身后络绎地拖着一大群男女, 各式各样的人都有, 五花八门的服装, 高高低低的身材, 老少不同的年纪。……有好些都是村中的闲人和富户……妇女们, 姑娘搀着母亲, 奶奶牵着小孙女, 媳妇背着娃娃……”还有“几位年老的庄稼汉”“假道学的教书先生”等等, 好一副看热闹的景象, 只是他们看的不是普通的节日庆祝或是家长里短, 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的死亡。

死亡, 在《孔乙己》和《水葬》中似乎都是件稀松平常的事。不仅是围观的人们毫不在乎地肆意谈笑, 就连“被看”的主人公, 也都是老神在在。

孔乙己最后一次到来时, “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 脸上黑而且瘦, 已经不成样子, 穿一件破夹袄, 盘着两腿, 下面垫一个蒲包, 用草绳在肩上挂住”。他用手“走”来喝酒, 本是这样濒临死亡的状态, 却还是在意别人的“取笑”, 否认自己的腿是被打断的而是跌断的。“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一句话交代了他的结局, 随意到是“大约”还是“的确”都没有人愿意去考证, 反正只是茶余饭后的笑柄罢了。

“老子算了背了万年时, 偷周德高家没有偷到, 偏偏遭你们逮住了, 真气死人!”“嘿, 看你们祖宗的热闹!周德高狗仗人势, 叫老子吃水!他二天也有遭殃的一天!他一样不会得好死的!”“我晓得你们来看热闹的, 你们给周德高带个信去, 就说我在鬼门关前等候他。”骆毛并不在意自己即将死亡, 他的言语中的愤怒诅咒与其说是来源于对周德高的深仇大恨, 更不如说是他因能在人前极尽所能地表现自己而兴奋。他对看热闹的人的辱骂是他平时所不能做的, 他对看热闹的人的“宽容”又是那么“高尚”。“老子今年三十一!再过几十年, 我不又是一条好汉吗?”他对于死亡是麻木的, 相信人死后还有下辈子, 带着这种虚妄的想法, 不知道他是不是对死亡还有些期待———下辈子投个好人家。

孔乙己和骆毛的死亡都与他们的偷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孔乙己在丁举人家偷窃, 被抓住打断了腿, 他的死亡与这次挨打是有直接关系的。而骆毛则是偷了退他佃的周德高家, 于是被绑起来送去水葬。

丁举人和周德高, 都是社会上的成功人士。丁举人与孔乙己一样是读书人, 但是不同的是, 贵为“举人”丁举人和没有中举的“孔乙己”便是天壤之别了。看客们玩味地打趣孔乙己, 都不自觉地带着鄙夷———偷东西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 真是活该!而周德高掌握着梧桐村的大量田地, 是有名的大绅粮, 是曹营长的舅爷, 连区长、保长一向都要看他的脸色行事。在村民眼中, 周德高退了他的佃是完全应该的, 放佃退佃都是周德高的自由, 他去复仇、去偷东西就是完全背德的。更何况在被押解服刑的路上还骂那些绅粮们最忌讳的“下流话”, 难怪连教书先生都撇着嘴喊“丧德呀, 丧德!”

诚然, 孔乙己与骆毛都是拥有着不幸命运且得不到他人同情的“被看”者。他们所展示的社会的悲哀, 也是相同的———对待不幸者的麻木, 将自己虚无的快乐建立在围观嘲讽不幸者上。可见, 鲁迅作品中看热闹的“国民性”在蹇先艾的文章中也足有体现。

深究“看客”心理的形成, 必然要挖掘在中国孕育发展了几千年的封建意识。

不论是《孔乙己》中的短衣帮和掌柜的, 还是《水葬》中的梧桐村村民们, 都是没有像孔乙己、丁举人和教书先生那样直接地诵读过“四书五经”的人, 但是封建的道德标准仍然在他们的意识里烙下了深刻的连他们自己都无法感知的痕迹。例如在《孔乙己》中, 短衣帮们评判人的标准:孔乙己没有中第, 所以即使他可以写出“回”的各种写法, 也依旧会遭到看客的鄙视与嘲笑。而丁举人同样是读书人, 却因为运气好中了举, 就被虔诚尊崇:“他家的东西偷得吗?”在他们心目中, 权势和道德是相挂钩的。偷东西固然是不对的, 偷权势者的东西那就更是天理不容的, 活该收到鄙视、唾弃和侮辱, 死亡也是罪有应得。骆毛也是一样, 他被水葬, 无非是因为偷了大绅粮家的东西。而周德高之所以“德高”, 也正是因为他是曹营长的舅父, 是大绅粮, 是团长、保长都忌惮的对象。

在这种道德观的无形控制下, 看客的冷漠与嘲讽反倒是正义的, 因为他们是占领了道德的高地, 他们作为社会的一份子, 有理所当然的权利去谴责伦常的破坏者。

这种扭曲的道德观在整个社会中普遍存在, 是封建思想长期奴役而形成的庸俗市民的品性最明显的表现。从汉代发生传承至今的儒家道德, 天理伦常在中国已经开始腐朽发臭, 彻底变成社会的枷锁。人们被奴役而不自知, 把自己和别人的生命都看做草芥。这样一种做看客的“国民性”的悲哀之处, 便在于身处苦难而不自知, 反倒帮助制造苦难的统治者一同维护腐朽的封建文化。“看人”竟然比“被看”更值得同情。

鲁迅说“蹇先艾的作品是简朴的……诚然, 虽然简朴, 或者如作者所自谦的‘幼稚’, 但很少文饰, 也足够写出他心曲的哀愁。他所描写的范围是狭小的, 几个平常人, 一些琐屑事, 但如《水葬》, 却对我们提示了‘老远的贵州’的乡村习俗的冷酷, 和出于这冷酷中的母性之爱的伟大———贵州很远, 但大家的情景是一样的。”鲁迅的评价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悲哀的事实, 多远的地方都已经是封建压迫势力的奴隶了, 整个中国都是一样的。

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 若是孔乙己和骆毛相遇, 有着相同悲哀的两个人, 怕是也要做彼此的看客了吧!

《孔乙己》与《水葬》都不同程度地表现了当时社会爱“看”的国民性和封建思想对人们的禁锢。但是对于人性的体现却是有着很大差别的。

《孔乙己》中“看”与“被看”形成了二元的对立, 对立的双方却同属于被压迫, 受奴役的不觉醒的下层人民。“看者”本身作为受害者去欣赏“被看者”的痛苦, 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以此来释放和缓解自己所承受的痛苦, 这种盲目转移自身痛苦以期得到暂时安宁的惰性, 才是最令人痛心和不可容忍的。

鲁迅用这些身处下层却不自知的麻木看客作为揭示封建社会腐朽性的窗口。尽其所能地展现封建文化发出恶臭的部分。

蹇先艾较之鲁迅温和了许多。他笔下的看客没有短衣帮那样的单一, 形形色色的人群虽然也给出了令人悲哀的反应, 却不乏有同情骆毛的人———王七跛子。这一个人与骆毛简单的对话使其在人群中脱颖而出, 仿佛让人们看到了希望。在蹇先艾笔下的偏远的梧桐村中, 虽然封建腐朽势力占据着主导地位, 但人们仍还保有着人性。“哪个叫你没有钱, 又没有势呢!”王七跛子看来将世道看得相当透彻, 一句话便将骆毛的死因说了出来, 却说得理所当然。他对骆毛固然存了一丝同情, 却也对他的死心安理得。王七跛子是曹营长的受害者, 却并没有展现出对自己和骆毛命运不公的愤怒。可见人性在天理伦常面前时渺小, 微不足道的。

骆毛在临死之际终于感受到了死亡的恐惧, 正是在思念自己的母亲的时候。垂垂老矣的母亲在家中等候儿子, 却不知儿子已经被水葬。这一对母子的悲剧似乎是在告诉所有人, 即使是在麻木不仁的封建社会, 人性尚存, 母爱尚存, 母爱能够疗治生命的麻木与冷漠。朱三媳妇的出现又一次证明了梧桐村人们善良的一面。她对骆毛母亲的隐瞒与看客们形成了鲜明对比, 母性的光辉再一次照耀了这个身处边境却难逃压迫的小村庄。

在鲁迅眼中, 蹇先艾的作品是简朴的甚至幼稚的。鲁迅选择用更加辛辣的笔力去刺激国人, 让铁屋子里沉睡着的人们醒过来, 反抗起来。

诚然, 鲁迅的《孔乙己》章法独特别致, 技巧娴熟圆转。较之鲁迅, 蹇先艾的文章前后两部分显得不连贯, 在章法上略逊一筹。而在技法上, 蹇先艾的语言朴实无华, 与鲁迅犀利的文笔相比, 也逊色几分。难怪鲁迅对其的评价是简朴甚至幼稚了。

但《水葬》的简朴也正是他的特点所在。跟《孔乙己》发生的背景不同, 《水葬》发生在一个边远的贵州乡村。虽然中国封建势力强大, 即使是山林环绕与世隔绝的乡村也难逃其统治, 但中国乡村的淳朴之气还是在文章中被展现出来。作者用一种怜悯的视角去看自己的故乡。他将骆毛与母亲的感情参杂在残酷的乡村习俗中, 在骆毛母亲身上展现的母爱以及朱三媳妇对骆毛母亲展现出的邻里之爱, 都将文章由残忍的乡村习俗引向了深层的美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让读者在感受水葬带来的痛苦的同时, 感受到人性的希望。但是同时也是人性的体现, 再一次深切地提醒着读者, 被水葬的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虽然被封建思想荼毒到麻木, 却仍然存留有人性有情感的人, 和读者一样的人。母爱的话题, 让蹇先艾的作品带有了人文主义的博爱精神, 这是《孔乙己》中所没有表现的。母爱的呼唤使文章的总体风格变得更加沉重苍凉。

可以说, 《孔乙己》与《水葬》都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似人非人”的群体, 也让我们了解到, 这些人并不是特殊的群体, 而是普通的下层人民大众。但鲁迅更倾向于将“非人”的一面展现给大众, 用以刺激大众麻木的神经。而蹇先艾却选择将“似人”的一面也展现出来, 让人们看到希望, 从绝望的麻木中站起来, 正视自身的痛苦。

相较于鲁迅割舍下心痛的狠, 蹇先艾是带着心酸揭开了社会的伤疤。而被压制的人性在封建压迫之下被展示出来, 人性在封建天理伦常的面前的渺小, 更使人感到痛苦。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看客】相关文章:

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04-24

人生需要一个看客的心经典日志05-31

看客阅职场:职场软裁员 你该如何应对04-09

上一篇:新时期体育教师研究下一篇:彭宇案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