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环境监测质量管理

2024-06-28

基层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精选十篇)

基层环境监测质量管理 篇1

关键词:监测计划,质量管理,监测数据

环境监测管理是以监测理论基础、专业基础和技术基础为组成内容建立起来的一门学科来指导环境监测实践活动。使监测工作具有计划性, 监测方案具有可行性, 操作程序具有规范性, 测试技术具有先进性, 测试数据具有有效性, 监测综合结论具有客观准确性, 从而达到“科学监测”。环境检测是以评价环境质量和监督污染物排放为目的, 按照环境标准, 对水、气、声、土壤、辐射、生物等环境相关因子的浓度, 数量发布等以及污染物排放状况, 进行分析、评价和监督的活动过程。面对基层管理工作现状, 在全面抓好基层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的同时, 应着重抓好两方面薄弱工作。

1 搞好环境监测规划, 使监测工作具有计划性, 监测方案具有可行性, 综合结论具有客观性和务实性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环境监测手段不断完善和监测技术不断提高, 操作过程越来越方便快捷, 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 监测成本越来越低。这些优势为开展和拓宽监测项目和范围提供了可行性。基层环境监测规划是做好基层环境监测工作的基础。是保证监测项目具有针对性、代表性、现实性和前瞻性的重要基础。监测规划必须符合当地的环境特征、生态特征以及污染现状, 必须综合考虑统筹规划, 合理配置资源。不断健全环境监测项目, 拓展监测对象。在完善原有的监测项目的基础上, 积极开展新项目。比如:现在施工环境管理和生态环境管理比较薄弱。开展和加强这方面监测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1) 施工环境监测管理, 尤其加强人居密度比较大的城区监测, 如新建、拆迁、扩路及各种管网建设等, 粉尘和噪声污染十分严重, 污染区多, 分布广, 环境条件差, 环境监测比较困难, 监测管理尤为重要。监测部门应积极有效地合理调配监测力量, 适时监督监测, 为环境管理部门对施工方实施强有力管理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和法律依据;

2) 生态监测是生态管理的基础。虽然我国关于生态监测刚刚起步, 但我国脆弱的且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现状迫使我们必须加快生态监测的步伐。生态监测分门别类种类繁杂, 做好监测规划任务繁重, 必须突出重点, 着眼现状。比如现在经济上为了适应市场化运作, 提倡规模化种植业, 即产业化种植。过去是农作物轮换种植, 现在是单一品种长期大规模种植, 林业种植也类似。这种转变速度快、规模大, 像这种方式是否影响生态生物平衡, 还须密切观察生态状况, 适时进行土壤监测和生物监测。像2008年南方罕见冻雨灾害表明, 森林区混杂林抗灾强, 单一品种林木抗灾能力弱, 是个典型例证。做好生态规划, 对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影响进行测定, 对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森林植被锐减等灾害认真调查和监测。基层监测规划要符合上级规划和指导, 根据当地实际环境和实际工作能力, 积极开创新项目,

2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监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主要在环境监测的全过程中为保证监测数据和信息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所实施的全部活动和措施, 包括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质量改进和质量监督等内容[1]。

根据基层现状应着重解决的监测质量管理问题:

1) 监测能力方面的建设, 它是监测管理的基础, 包括仪器设备、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仪器设备是能力建设的物质基础, 监测人员素质的提高是能力建设的中心, 管理水平是能力建设的重要环节。因此, 人才培养和提高监测队伍整体素质是加强监测能力建设的根本保证。一方面要通过岗前培训、继续教育、专职进修、专业培训等渠道搞好全员培训, 使监测人员全面掌握监测业务知识、熟悉各种标准、规范、技术方法, 更好地抓好质量管理工作。另一方面积极争取财政支持, 集中资金, 发挥政策优势, 不断充实各类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和物资, 切实加强环境监测基础能力和专项能力建设, 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2) 努力提高思想觉悟水平。基层监测站常常是制度建设很完善, 国家法律法规很具体, 汇报总结很完美, 而实际操作却往往存在偏差。突出表现为主观故意造成数据不准。如涉及政府政绩考核、上级检查落实减排任务、企业关停、追查事故责任等, 为了达标或其它利益而人为改变数据。这既是行风问题, 也是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主观失误造成监测误差。诸如工作懒散不负责任, 在仪器校验、实验用品的存放、采样布点设置、操作不规范等方面造成疏忽。监测数据不能如实反应环境质量, 环境监测和监测质量管理失去了意义。这就要求我们把监测工作的认识提高到新的高度, 克服自私行为, 正确认识荣辱观, 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民众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增强责任感和环境污染自危感。

3 结论

环境监测管理任务繁重, 工作任重道远, 既要细致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还要抓住弱点。综合考虑, 理清层次, 坚持标准, 严格技术规范, 狠抓落实, 保证监测工作有效运行。全面开展环境监测和逐步提升环境监测水平, 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真实的监测数据和环境信息, 为政府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基层环境应急监测与环境管理研究 篇2

基层环境应急监测与环境管理研究

摘要:突发事件分为自然灾害类、事故灾害类、公共卫生事件类、社会安全事件类-在突发事件分类中,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如果破坏性较大,就属于事故灾难类,如果影响较广,引起较大范围的环境质量改变,就属于社会安全事件.本文分析了基层环境应急监测与环境管理相关问题.作 者:张浩 作者单位:河南南阳市环境保护局,河南,南阳,473000期 刊:化学工程与装备 Journal:CHEMICAL ENGINEERING & EQUIPMENT年,卷(期):,“”(4)分类号:X8关键词:环境 应急监测 环境管理

刍议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监测 篇3

摘要:本文分析了水泥稳定基层的特征,阐述了在施工中,应着重从集料级配、水泥剂量、压实厚度等几方面控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质量,并提出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质量监测。

关键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质量监测

1、水泥稳定基层的特性

1.1强度高。在基层混合料灰剂量不超过6%的情况下,强度能达到6MPa以上。

1.2水稳性好。这种结构一旦钙化成型,便不怕水长期侵蚀。它具有水泥混凝土的一些性质。

1.3易操作。基层混合料易生产,拌和容易。灰剂量、含水量在级配一定的情况下,易控制,根据监测情况随时可以调整。

1.4抗疲劳能力强。因为强度高,比其它结构更稳定、持久。

1.5远期成本底。使用寿命长,相应较少了建设成本。

1.6半刚性。这种结构的刚度介于刚性路面和柔性路面之间。

2、严格控制集料的级配

2.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结构类型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以下简称《设计规范》))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按其混合料结构状态,分为骨架密实型、骨架空隙型、悬浮密实型和均匀密实型四种结构类型。

悬浮密实型混合料中细料的压实体积大于粗集料形成的空隙体积,即粗集料在压实混合料中处于“悬浮状态”;骨架密实型混合料中细料的压实体积“临界”于粗集料形成的空隙体积,粗集料在压实混合料中有一定“骨架作用”;骨架空隙型混合料中细料的压实体积则小于粗集料形成的空隙体积,压实混合料形成“骨架”的粗集料之间存有一定的空隙。

2.2 正确选择水泥稳定碎石的结构类型

上述四种结构类型应结合公路等级进行选用: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基层或上基层宜选用骨架密实型混合料;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和各级公路的底基层均可采用悬浮密实型混合料。均匀密实型混合料适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底基层,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骨架空隙型混合料具有较高的空隙率,适用于需考虑路面内部排水要求的基层。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中提出的各类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类的基层材料,其级配是按最大密实原理设计的连续级配,属于悬浮密实类型,目前在我国二级以下公路中应用广泛。但研究表明,这种连续级配中4.75mm、2.36mm、0.075mm的通过量偏大,尤其是0.075mm的通过量较大,导致基层的抗裂性能和和抗冲刷性较差。因此,《设计规范》中,悬浮密实型结构的集料级配对2.36mm以下的细料含量,尤其是0.075mm以下的细料含量的限制进行了提高。

路面设计及施工中,应严格按《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集料级配的设计及施工中的级配调整,减少基层裂缝的产生。有条件时,施工中最好选用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并严格控制细集料的含量、结合料剂量、含水量,及时养生。

2.3 严格控制集料最大粒径

施工中,应严格控制集料最大粒径,防止施工摊铺时产生离析,造成基层强度不均匀。使用的碎石应预先分3~4个不同粒径后进行掺配。为保证集料的规格,要求采用圆锥破碎机破碎。

2.4 严格控制细料的含量

其次,还需严格控制集料中粒径小于0.075mm以下的含量。当细集料增加时,基层干缩性应力随之增加,混合料的温缩系数随温度降低而变化幅度增大。随着小于0.075mm以下颗粒含量的增加,水泥剂量也会相应增加,导致基层表面出现起皮现象而影响基层质量。水泥剂量波动大不仅影响强度,而且往往从低强度处首先出现收缩干裂。细粉料含量多、塑性指数大是导致半刚性基层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施工中必须加以控制和防范。

3、严格控制水泥剂量

3.1水泥的选择

施工中选用的水泥强度等级不易过高,一般选择32.5强度等级。考虑不同品种的水泥具有不同程度的收缩性,尽量选择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剂量根据试验配合比确定,一般控制在3%~5.5%。当达不到强度要求时,首先应调整、改善集料的级配和混合料的结构形态,使其达到设计强度要求,不宜盲目地增加水泥剂量。

3.2 水泥的最大剂量不应超过6%

水泥剂量达6%以上时,会导致7d抗压强度偏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易出现早期开裂现象,这种情况在施工中比较常见。同时,由于水泥剂量的提高,基层的强度相应地提高,但脆性也相应增大,易出现收缩开裂。

4、确保适宜的压实厚度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厚度应根据交通量的大小、材料的使用性能,施工机械配备,以及便于施工组织、管理等因素选择。每层最适宜的压实厚度为180~200mm,且每层压实的最小厚度不得小于150mm,否则,薄的半刚性基层会在重载车的作用下,因产生过大拉应力而出现开裂。因此,施工中应特别注意避免过厚或过薄的基层。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中,首先应选择适宜的水泥稳定碎石结构类型,同时在施工中严格控制集料的级配组成和水泥的剂量,并确保适宜的压实厚度,是确保基层施工质量的几个最重要的环节。

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质量监测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管理包括2方面的内容:①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以生产出合格的混合料;②对路面混凝土的压实度进行控制和检测压实后的基层质量。因此,有必要强调对各原材料质量的初始检测和定期测试以及对混合料特性与压实度的系统测定、记录与统计。

对于试验和生产的质量管理,笔者认为应该采用质量管理图进行控制。尽管目前对半刚性基层的配合比设计时已经考虑了强度离散性的问题,然而在实际施工中并没有采用类似措施建立各种原材料的质量管理图。许多工程往往只采用单一的试验结果就决定施工配合比,而由于偶然和系统因素,这种试验结果不一定具有代表性,并且由于水泥稳定碎石强度测定的滞后性,经常造成质量事故。质量管理图的使用将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

以下以质量管理图中的一种X—R管理图对某一规格粗集料的控制来说明这一方法的重要性和使用方法,笔者建议可以采用棱角系数为控制粗集料级配的指标。所谓棱角系数即以67减去按规定的方法将集料填满容器时,固体体积所占的百分数。棱角系数可反映集料的颗粒形状对堆积密度的影响,棱角系数越大,堆积时的空隙率越大。质量管理图的形式见图1,分析过程如下:①由材料堆积体中取出一盘样品,采用四分法取其对角线部分的两份材料,做两次试驗,测定Xi值(样品的棱角系数),根据已有检测值,数据个数至少为20~30个,计算样本平均值X 和样本均方差σ。

②计算子样平均值X 的控制界限线。控制上(UCL)、下限(LCL)分别为X +3σ及X -3σ。

③计算极差R的控制界限值,根据已测值(样本数多于10个),计算子样的极差R和样本平均极差R。极差的控制上(UCL)、下限(LCL)分别为R

是与子样容量有关的系数,可查表得出。

④绘制分析用管理图。

⑤以取样日期为横坐标,将现场抽取容量为n的子样,计算得X和R分别点绘在X-R管理图上,如出现出界点则表明有所异常,应立即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其中包括配合比的调整。

参考文献:

[1]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主编.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10-13,90-91

[2]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主编.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7

[3] 姜斌. 半刚性基层路面反射裂缝的形成及预防[J].中国交通建设监理,2007,04

浅谈基层环境管理与服务 篇4

1 环境管理与环境服务是辩证统一的

正确认识环境管理与环境服务两者既有矛盾又相互联系的辨证关系, 才能在具体工作中准确灵活运用环境法律法规处理不同的问题。将环境管理与环境服务有机结合起来, 做到环境管理有服务, 服务之中有环境管理的辨证统一。加强环境管理严格执法是为了维护良好自然环境和生存环境, 处罚违法排污者, 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切身利益不受伤害。做到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以法律手段作为环境管理的有力支撑和依托, 建立企业排污许可证制度, 三同时制度, 依法排污来推进环境治理规范排污行为。利用网格化管理与服务提升管理质量, 使服务目标明确, 管理科学有序, 做到环境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环境管理与环境服务是环境监督职能的两个方面, 在环境管理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最终的目的是维护良好的生存环境, 促进经济发展。管理环境的核心是依法行政, 提高管理者管理水平, 只有监管到位, 才能服务到位, 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所以环境管理部门一定要坚持执法与服务并重的原则。在严格执法中提供优质服务, 在优质服务中促进严格执法, 努力提高执法与服务水平。

2 在实际工作中环境管理与服务并举

在环境管理与环境服务中, 环境管理者只注重管理而轻视服务, 致使企业投入运营后, 由于对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设备更换, 位置的安放, 使用方法等不够规范, 产生环境污染, 特别是小型餐饮及洗浴业污染环境最为突出, 信访案件不断上升, 污染者与被污染者矛盾纠纷不断发生。环境管理者的做法通常是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依法收取超标排污费, 行政处罚, 并按有关管理权限, 限期治理, 在限期治理期间内, 排污者由于得不到有关环境保护工程方面的技术支持而完不成期限治理, 这样做的结果一是停业, 二是继续污染缴费罚款, 没能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从而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 破坏了环境, 致使污染企业不知所措与周围居民矛盾日益突出。造成此现象的根本原因主要是企业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缺乏有关环境保护基本知识的了解, 特别是主要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污染物治理防范等技术方面的了解。对污染物排放具有随意性, 对防治治理具有主观性, 一旦有群众上访就产生了盲然性, 给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不良后果。对于此类现象作为环境管理者即要依法行政, 维护法律法规的尊严, 保护居民生存环境的合法性, 教育排污者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污染环境是违法行为, 破坏环境是犯罪行为, 并为此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承担一定的后果。进而要帮助服务于污染企业解决污染治理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题, 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及时准确的向他们提供污染物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 提供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在污染治理中的科技信息以及成果应用。使企业在环境治理中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 有措施可行, 进而实现污染物有效治理, 达到合理、合法、合规排放, 让企业和居民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和谐相处、使企业和居民共处环境友好行之下。

3 提高环境管理与服务质量必须提高管理者自身素质

基层环境监测质量管理 篇5

关键词 信息网络环境 基层部队 思政教育 精细化管理

作者简介:郜伟,南昌陆军学院,本科,研究方向:思政。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06.091

信息网络环境给基层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因此有必要引进新的教育模式提高效果。精细化管理这种企业管理方法来自西方企业,这种管理模式要求实际工作中将管理责任具体明确化。作为一种企业管理方法,也可以将其作为一种认真负责的理念,在基层部队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精细化管理模式,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本文中主要阐述信息网络环境下基层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管理研究,促进思政教育效率的提高。

一、信息网络环境下基层部队思政教育重要性

信息网络环境下最为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新媒体,虽然到目前为止学术界依然没有明确界定新媒体,但就我国目前新媒体主要指移动通信网络以及互联网两大媒体。新媒体通过共享资源,可以让用户在网络虚拟世界中跨越时间与空间。通过新媒体我们可以和任何地方的人在任何时间段里交流,使人们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这种环境给基层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问题。互联网作为一个公共信息分享平台,包含着大量的信息,其中有对基层官兵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影响基层官兵“三观”的不良信息。信息网络环境下对基层部队思政教育工作产生不小的影响。信息网络可以帮助基层官兵提高认知范畴,基层官兵通过信息网络获取相关知识信息,弥补了传统思想政治学习中的不足,在拓宽自身知识面的基础上完善知识结构;信息网络可以拓宽基层官兵思维方式,基层官兵通过与网络等新媒体的不断接触,不知不觉间拓宽了自身思维与思路,使得自身素质得以升华;信息网络加强基层官兵间的交流,它的存在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扩大交流的范围与层次。新媒体也造成部分基层官兵行为不良,很多不法分子利用它谋求利益,很多青年基层官兵受到不良影响,这种情况下若思政教育工作没有跟上来,很多基层官兵就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造成心理问题的出现 ;造成基层官兵人际交往能力弱化,基层官兵利用新媒体进行虚拟人际交往,淡化现实中与人交流的基本技能,导致生活交往能力下降。在这种环境下基层部队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新的教育方法就很有必要了,本文中笔者认为精细化管理模式可以达成提高思政教育效果的目的。

二、基层部队思政教育精细化管理目标分析

基层部队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精细化管理模式,需要对思政教育各个环节及层面中进行推广,通过这种方法,在思政教育各个环节及层面中实施精细化管理,可以促使思政教育内容的丰富及完善,有效提高思政教育效果。

(一)促进内容丰富规范化

基层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繁琐复杂,涉及到各个层面,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教育过程缺乏统一的内容。精细化管理可以有效改变目前这种繁琐、复杂的情况,具体而言可以根据官兵在服役期间的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教育内容,可以按照职位及类别的区别精确设置内容,从原有的教育内容中选取重点内容构建新的教育思路,最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有效的作用。

(二)促进教学运行科学化

基层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数个环节:教育计划、教育准备、教育授课等,这些环节构成了教育过程的基本规范,但就现状而言,这数个环节稍显粗放,实际中并没有实际落实下去。比如常见的情况有:部分基层部队将思想政治教育准备会搞成计划布置会,教育过程中教导员照本宣科,除此之外讨论活动中班组讨论组织不起来等。采用精细化管理后可以有效解决这种问题。

(三)促进小小效果明显化

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管理需要从不同的层面进行,评价教育效果时,需要考虑人员落实情况、时间内容、精神面貌及官兵思想觉悟是否提高等,通过这种全面的教学效果评价模式,给基层部队树立起一个正确的教育导向,针对教育对象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充分落实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官兵思想觉悟性及积极主动性,最终达成全面提升思政教育效果,提升部队战斗力的目的。

三、信息网络环境下基层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管理实现路径

信息网络环境下基层部队思想政治教育中采用精细化管理,为有效提升教育效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准确定位教育目标

信息网络环境下基层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想要达成预期目标,就需要对教育目标有一个清晰准确的定位。因此实际中基层部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中,各级党委尤其是旅团党委在制定教育目标的时候,需要充分结合基层官兵的真实思想活动,以部队历史使命为目标,通过优化教育内容、教育目标具体化实现思政教育目标。具体而言,基层部队思政教育中,根据教育对象的差别,分别设置官兵思想政治教育阶段目标(新兵、义务兵、士官及基层军队)。教导员结合实际分析教育对象的真实思想情况,以此为基础制定相应的阶段目标。新兵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如何促使他们转化成为合格的军人,将其培养成为听党指挥的合格新时期军人;义务兵阶段则是侧重培养士兵战斗技能,提高士兵综合素质能力;士官阶段重点则是培养其骨干示范作用;基层军官与前面三类相比,教育目标存在较大的区别。基层军官通常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及思想基础,具备强烈的上进心,思政教育中通常采用自我教育的方式,通过结合实际工作,树立正确的权利及利益观等,促进基层军官理性思维能力的提升。

(二)内容设置及实施环节的精细化 在设置思政教育内容的时候,需要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的精细化设置阶段性教育内容。比如在实际中,新兵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入伍动机、部队传统等方面的教育端正新兵入伍动机,激发新兵光荣责任感。为培养新兵吃苦牺牲精神,可以进行苦乐观教育,激发士兵迎难而上的精神。结合基层部队的实际情况及光荣历史,激发新兵神圣的军人使命感等;在《大纲》中规定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实施的环节,实际中每个环节都需要引进精细化管理,具体到实际中情况如下:基层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准备环节,相关部队得到相应的教育计划后,教导员需要以教育计划为基础,充分结合掌握的实际情况,全面分析本部官兵的思想情况,分析出实际情况与教育内容的结合点,有目标的落实教育计划,接着合理分配教育资源,最后做好教案编写及讲稿准备,确保备课及试讲环节的顺利进行。

(三)提高思政教育队伍水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目标及方向,在这个大背景下,基层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根据具体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及处理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1.思政教育者具备相应的能力:基层部队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面对来自各地、具有不同背景及文化素养的官兵展示,每个人的想法及价值观都存在区别,这就需要工作者具备博大的胸怀及视野,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不受自身位置的影响,自觉站在更高的层次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思想政治工作者所从事的工作本身就带有服务的意思,因此新时期更应该树立服务意识,为人们办事,将官兵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解决掉。实际中需要不断提高自身思想觉悟,利用党的先进理论武装自己;基层部队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因此仅有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素养,生活工作中不断学习充实,及时掌握最新的理论知识,确保思政工作的顺利进行。每一名工作人员要系统地、全面地学习党建理论,对党的不断发展的理论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对基本的哲学常识、常用的政治理论和党的重要路线、方针、政策要熟读熟记。对一些好的方法、经验要做好摘抄积累。

2.严格选拔合适的思政教育者:目前基层部队思政教育者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通过分析发现其中近一半的政治指导员都是由排长直接调任的,这也是造成政治指导员实践经验缺乏的直接因素,为将这个环节的影响降到最低,在选拔合适教育者时,严把申报程序、考核评定等关口;综合考虑干部年度考评,让政治干部队伍纯粹化,提高政工干部的综合素质;有效解决政治教员流动过快等问题,稳定基层政治干部数量及素质。

3.做好相应的教育培训组织:党委机关进行部队基层思政教育培训工作的时候,为确保培训质量需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也就是做好军事干部教育培训的同时做好政治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基层政工干部教育培训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其对本职工作的热爱程度,促进政工干部的事业心及责任心的提高,彻底发挥其在基层部队中言传身教的模范带头作用。选择政工干部培训方式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比如院校培训有利于系统知识的学习、在职培训促进实践经验的提升等,最终达成提高基层部队政工干部思政教育能力的提升。

4.做好相应的优化组合工作:通过优中选优,搞好优化组合,进一步壮大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一方面通过形式多样的评教评学活动,比如开展“四会”优秀政治教员、“优秀讲稿”、“优秀多媒体课件”等评比活动,表彰先进,鼓励后进,营造抓好政治教育光荣,当好政治教员吃香的环境氛围;另一方面,对于履行职责不认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力,造成本单位官兵思想基础不牢、倾向性问题堆积的教育工作者,要依据条令条例给予问责,并视情严肃处理。此外,还可以积极鼓励有教育专长的非政治干部比如军事、后勤、装备干部,以及士兵骨干参加“四会”优秀政治教员评比,进一步扩大政治教员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并可以根据需要适时进行岗位调换,努力形成具有本基层部队单位特色的教育人才队伍。唯有如此,才能在实际中发挥思政教育促进部队战斗力提升的目的,为促进国防事业进步贡献更多的力量。

四、结语

数据监测 基层统计是“第一站” 篇6

基层统计是进行经济指标监测的第一站

如实反映经济发展情况是统计部门的职责,而基层的统计机构和人员是统计数据监测的第一道关卡。监测经济运行的内在状况和总体趋势,需要综合统计部门的人员运用科学的工具和手段对统计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而在此之前,基层统计人员基于一手数据取得的认识同样值得重视。如能将来自基层的直观认识和管理部门的综合分析相结合,将会更加准确地展示经济发展的完整画面。

从基层视角监测经济指标的“冷热”情况,其优势在于直接与便捷。基层统计机构及人员,特别是区县一级的统计部门,既与对经济环境反应最为敏感的基层企业、部门“亲密接触”,又与省市级业务主管部门直接对话。可以说,它既是基层数据的入口,也是数据直报的出口,还是统计数据汇总的枢纽站和上报前的“驿站”。基层统计人员在审核、把关数据质量时,需要针对出现的“异常”情况,与基层调查单位人员直接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不但能了解企业的发展情况,还能获得企业对经济形势的判断等有用信息。

在第一站“获取情报”是做好统计服务的必要途径

在北京统计联网直报系统的平台上,既有区县专业科室直管的报表单位,也有镇街统计所负责审核的报表单位。无论是区县局队的专业科室还是基层统计所,都有与企业直接对话的“机会”。这个“机会”,对于我们开展统计服务其实非常珍贵。因为及时的对话将有助于我们在第一时间进行数据解读、行业状况推断以及敏感问题答疑等。可以说,基层统计机构人员所做的了解基层数据、与企业一线工作人员沟通,是做好统计服务的基础。对基层统计人而言,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基层统计人员“第一站”这个岗位,因与企业直接接触,不仅可以把数据准确地搜集上来,还可以用“接触”这种方式检验数据的大致运行趋势,了解数据“异常”背后的原因。把基层了解的实际情况和有用信息反映到统计服务和统计产品之中,这样我们的统计分析、数据质量控制、以及统计服务便会更全面,也更有针对性。因此,基层统计人员除了要“接地气”之外,还要学会从不同角度对统计数据进行多层次的解读。

基层统计是把控数据质量的第一站

每个月在统计数据汇总上报时,统计部门都要进行质量评估。基层统计人员与企业人员“聊天”其实也是一种了解行业运行情况和获取资料的方式。举个实际例子,某统计所工作人员的亲戚是酒类销售人员,这类人员一般按销量计提奖金,询问其收入情况时,可根据“喜上眉梢”、“满腹怨气”等不同的情感反映,大致判断酒类的销售形势。

统计机构人员在与调查单位进行沟通时,可向企业统计员、会计了解本单位或某产品的销售情况;可从销售渠道人员工作的状况判断产品的销售形势,如了解产品咨询、购买的人数,以及从事销售流通工作人员的奖金、提成等;也可通过对企业人员变化、工资浮动情况的询问,间接判断某产品的销售形势或某个行业的经营状况。在了解了这些具体情况后,统计人员便能对统计数据的质量情况进行更好地把控。

基层统计是做好统计服务的第一站

诸事皆有源,统计工作也是如此,源头工作做好了,后续的统计服务工作自然“水到渠成”。

经济形势总有乐观与不乐观的时候,社会对行业发展的关注点也在变化,如今不同群体和部门不仅关注统计数据本身,对统计指标的口径、范围、调查方式、测算方法,甚至数据变化背后的原因也都十分关心,这就要求统计部门能够提供更加及时、全面、准确的统计服务。如果未能及时了解基层企业、行业发展的变化情况,我们的统计分析及相关建议便可能陷入空洞,没有多大参考价值。相反,针对发展形势进行科学的解读,再加上统计源头情况的即时性反映,统计服务工作将会更丰富和实用,从而能满足更多方面的需求。

统计是一门科学,科学是实实在在的。基层统计部门作为数据汇总和统计服务的第一站,如能同时做好调查与沟通,为统计监测和分析多积累现实的“素材”,将有助于我们对规律性、系统性的问题形成深入认识,不断拓展统计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编辑:单之卉 / 邮箱:szh@bjstats.gov.cn

基层环境监测质量管理 篇7

1 突发环境事件的现状及危害

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迅速, 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 且环境应急管理起步晚、基础弱, 环境安全形势非常严峻。

1.1 突发环境事件频发, 经济损失严重

近几年, 全国突发环境事件总量居高不下, 一些突发环境事件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处置难度大, 影响十分恶劣。而在处理突发环境事件时, 除直接经济损失以外, 突发事件发生后的长期整治、恢复以及伤亡赔偿等问题仍需要消耗大量的物力、财力, 其间接经济损失也是巨大的。

1.2 形式多样, 影响范围广

从产生原因来看, 由企业违法排污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占总量的15%左右, 由安全生产和交通事故引发的次生突发环境事件占突发环境事件总量的60%以上, 还有由自然灾害、人为破坏和历史遗留问题等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从行业类别来看, 主要集中在石油、化工、冶金、危化品运输、矿产资源开发等行业;从事件类型来看, 涵盖了水、大气、固体废物等领域的污染;从发生区域来看, 几乎覆盖全国所有省份。

1.3 威胁生命安全

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一般都伴随有毒有害物质泄漏, 对事件现场及周边地区人员的生命或健康造成直接影响, 严重时可威胁生命安全。

1.4 影响环境安全

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严重的还会导致区域内的生态失衡, 造成长期的危害。同时, 也易导致城市水、电、煤气、通信、道路等基础设施的破坏, 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城市的正常运作。

1.5 人民群众对环境安全要求日益增高

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一部分污染较重企业纷纷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有的企业则被新兴居民区包围, 群众对企业污染反响较大, 群众对环境安全的诉求由麻木期上升为敏感期, 一旦群众的环境权益诉求得不到解决, 便成为引发群众性事件的导火索。

2 当前环境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困境

环境应急管理“一案三制” (应急预案、应急管理的体制、机制、法制建设) 不完善、基础薄弱、能力欠缺等因素是当前突发环境事件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体制不完善

尚未形成“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的应急管理体制。

2.2 机制不健全

跨界环境污染事件缺乏信息沟通机制、预测预警机制、协作机制。

2.3 法制不完善

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建设尚处于完善阶段。突出表现在预警管理、损害评估和赔偿无法律依据, 相关法律管理交叉多、针对性差。如, 山西煤焦油突发环境事件处置过程中, 环保部门要求筑坝减少污染范围、提高消除污染效率, 而水利部门认为违反《防洪法》“禁止在河道进行建设和修筑活动”等规定。

2.4 环境应急预案不健全

基层应急预案针对性、可操作性较差, 原则性规定多, 工作流程负责、岗位职责重复、应急处置方法不够明确具体, 与实际工作脱节。预案的动态化管理机制不健全。如, 许多环境应急预案照抄上级预案, 有的地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甚至规定了上级环保部门的职责。大多数预案没有风险分析和脆弱性分析, 没有确定重点防范区域、流域, 没有具体的应急处置措施。

2.5 基础薄弱

环境安全“隐患”等基础信息掌握不全或不准;危险废物的种类繁多, 一些污染物介质缺乏应急监测方法标准;对多数事件缺乏定性判断标准;缺乏赔偿标准与机制;专家系统不健全。

2.6 能力薄弱

缺少必要的环境应急监测和处置设备;环境应急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日常培训较少。

3 基层环保部门增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对策

加强环境应急管理, 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 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基层环保部门负责日常监督和管理工作, 是保障环境安全的主力军, 为了使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能上一个新台阶, 要明确主要任务, 将工作重点放到应急准备上。

3.1 预防为主, 有针对性地开展风险防范工作

一是开展环境安全风险隐患排查, 加强环境风险隐患动态管理, 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二是加强日常环境监测, 及时掌握重点流域、敏感地区的环境变化, 预测并做好防范工作。

三是加强国内外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收集整理、研究, 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 开展对国内 (外) 环境信息、自然灾害预警信息、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风险评估工作, 根据地区、季节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环境事件风险防范工作。

3.2 属地管理, 实行分级响应

属地管理、分级响应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原则。事发地人民政府接到突发环境事件报告后, 要立即启动本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先期处置。超出事发地人民政府处置能力的突发环境事件, 要及时请求上一级人民政府应急支援。

3.3 信息先行, 快速反应

信息是贯穿应急管理全过程的核心要素。及时了解和把握突发环境事件的苗头和发展动向, 是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及时有效处置突发事件, 控制事态进一步发展, 掌握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主动权的重要环节。“第一时间上报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是《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 率先接到报告的部门在报告同级政府的同时, 要及时通报事件可能涉及到的相关部门, 协同做好应对工作。当突发环境事件影响到毗邻地区或可能波及到毗邻地区时, 事发地人民政府要及时将情况通报相关地区人民政府, 使其能及时采取必要的应急防控和监控措施。

3.4 加大投入, 夯实环境应急基础

一是增加资金投入, 不断提高环境应急能力。建立应急物资保障制度, 结合实际, 针对常发的、影响大的突发环境事件确定物资储备的种类, 先急后缓。应急物资储备数量原则上应满足应急物资由厂家到处置现场运输周期的使用量, 确保环境应急处置工作有效的进行。

二是加强专业应急队伍和专家组建设。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必须有一批能处理特定事项的专业队伍, 如应急救援队、应急防控队伍、应急调查队伍、应急监测队伍、后勤保障队伍等, 并成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专家组, 专家组应参与并指导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并为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提供科学依据。

三是加强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的研究, 做到应对科学、处置得当, 将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如建立并完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体系, 制定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操作手册, 制定重点流域、区域、重点行业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防控工作技术方案;建立长效应急管理机制, 形成突发环境污染隐患和风险评估报告;建立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防控工作动态管理计算机支持系统平台建设, 实现横向、纵向联网。

基层环境监测质量管理 篇8

1 传染病疫情管理现状

1.1 卫生行政部门执法不力[2]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执法不严, 滋长了

医院领导重视经济效益, 对传染病管理松懈, 制度职责落实不到位, 措施不力, 督促力度不够, 导致传染病疫情迟报或漏报。

1.2 缺乏培训

1.2.1 业务部门缺乏经常性的技术指导

随着疫情人员的新老交替, 一部分新上岗的疫情报告人员未进行系统的学习, 疾病预防控制知识跟不上步伐, 而疾控中心又缺乏经常性的技术指导, 难免有出现报告程序混乱的局面。

1.2.2 医院缺乏对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知识及防治法培训

医务人员缺乏培训, 平时也不看书学习, 不懂传染病的防治法, 对传染病的报告时限、报告程序、报告方法也不了解, 这样直接影响疫情报告的质量

1.3 临床医生报告传染病有消极心理, 随意性大

某些医生传染病疫情报告意识不强加上工作比较繁忙, 遇到传染病患者时手工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费时费力, 不能及时填写或不认真填写、字迹模糊不清、项目填写不完整, 甚至转托他人代填, 或将传染病改写成非传染病、慢性传染病造成迟报漏报或信息失真。

1.4 基础资料登记不全

门诊日志及出入院登记项目不全、字迹模糊给传染病审核工作带来很大不便。

1.5 各种传染病的诊断标准、监测方案不规范

诊断不明则报告不实, 有些传染病监测部门没有制订统一的诊断标准及监测方案, 造成基层医院对某些传染病报告定义不标准而上报结果不一, 如结核病、霉毒、乙肝等, 部分直报单位将疫情携带者也按患者进行上报, 导致慢性传染病发病率的上升, 对分析和评价实际发病率和预防控制效果造成不利的影响。

1.6 中间环节不衔接

由于化验室及放射科大多都是每天下午下班前才出结果, 以至阳性结果未能及时返回科室或者报告返回科室后医生未能及时查看, 这也是至使传染病迟报或漏报的主要原因。

1.7 患者对传染病报告依从性差

由于社会上仍然存在对传染病患者的歧视, 传染病患者对传染病报告依从性差, 很多患者不愿意告诉医生自己的真实姓名和详细地址, 存在一人多名就诊, 因此传染病报告数量有一定的伸缩性。

2 措施

2.1 卫生监督机构对传染病疫情报告严格执法

加强技术监督和法律监督, 对医疗卫生部门在疫情报告中玩忽职守、违章办事, 造成传染病蔓延、流行的医疗机构、科室或个人则依法追究其责任。

2.2 健全领导机构及疫情管理制度

健全领导机构并制定一系列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 由分管领导亲自抓, 防保科主任直接负责, 专职人员具体落实, 做到明确职责。加大督促执行力度, 查漏堵漏。传染病领导小组定期及不定期深入各科室进行督查, 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2.3 建立奖罚考核制度

将传染病疫情管理纳入医疗管理质量中, 把传染病报告卡质量作为医生医疗质量审核的一个重要项目, 制定奖惩制度, 奖惩分明, 直接与质效工资挂钩。对迟报漏报或填卡质量差的给予适当的惩罚, 对报告卡质量完成好, 无迟报漏报的医务人员及科室给予相应的经济奖励, 以兹鼓励。

2.4 落实门诊预检分诊制度

引导发热等传染病患者到疾病感染科专用门诊诊治, 集挂号、化验、取药于一区域内完成, 防止传染病于医院传播。

2.5 门诊日志的管理

加强督促医生门诊日志的填写规范、完整、连续, 字迹要清楚、传染病患者地址或者联系电话要详细准确, 并要注明初诊或复诊病人以便于对传染病迟漏报审核。

2.6 辅助科室阳性结果审核

网络直报人员每天到门急诊室、化验室、放射科了解传染病阳性登记情况, 督促有关医生及时填表上报, 及时掌握传染病患者去向、治疗和处置。落实传染病的归口管理及时转诊到定点的医疗机构。

2.7 加强培训

业务部门定期进行技术指导, 使疫情报告新老人员能紧密交接。医院机构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知识培训, 每年二次以上, 加强宣传《传染病防治法》, 强化法制观念。另外对新上岗的医务人员及实习生必须先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对于季节性及新兴发起的传染病应随时加强有关知识学习, 针对性地深入科室辅导和举办重点岗位人员培训, 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疫情监测水平。

2.8 提高患者对传染病报告的依从性

耐心与传染病患者勾通, 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权, 最大限度地争取患者的信任, 提高患者对传染病报告的依从性, 使疫情报告更趋真实、准确、及时。

综上所述, 严格执法、加强培训与指导、强化宣传、提高医务人员的传染病防治意识、落实奖罚措施是抓好传染病疫情监测管理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刘贵军, 刘立, 邓祖昆, 等.河北省法定传染病疫情网络报告及时性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 2007, 34 (6) :1162~1163.

基层环境监测质量管理 篇9

1 慢性心衰病因、诱因

引起心力衰竭的病因很多, 几乎涉及所有的心血管疾病和一些心外原因。正确判明基本病因有利于心力衰竭的治疗和预防[2]。对每一例心衰患者均应作出明确病因诊断, 同时还应明确本次发生心衰的诱因, 根据病因和诱因通过治疗病因、消除诱因从而达到纠正心衰的目的。

1.1 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

(1) 心肌收缩力降低: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低下; (2) 压力负荷增加: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缩窄、肺动脉瓣狭窄、肺栓塞; (3) 容量负荷增加:二尖瓣、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室缺、动脉导管未闭; (4) 心室充盈受限:二尖瓣狭窄、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压塞、限制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

1.2 心力衰竭的常见诱发因素

在临床上注意减少和避免这些因素, 则可减轻甚至可以防止心力衰竭的发生。常见诱因呼吸道感染占首位[3];特别是肺部感染, 由于感染性发热、代谢增强, 窦性心动过速等, 心负荷增加;心律失常:快速性心律失常如最常见的心房颤动使心排血量降低;体力过度;妊娠和分娩, 输血输液过多、过快;精神紧张;高血压未控制;原有心脏病变加重或并发其他疾病, 如冠心病心梗, 风心瓣膜病出现风湿活动, 合并甲亢或贫血;其他还有药物治疗不当如过度扩血管、利尿使前负荷过度降低或负性肌力药加重心衰。

2 对于慢性心衰门诊监测和规范化管理

使心衰病人经住院治疗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后, 继续坚持和完成心衰的后继治疗, 以达到长期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防止进展, 减少复发, 降低费用为目的, 因此在治疗方面给病人制定一个院外长期治疗的方案, 如以心肌病变、心肌收缩力减弱和代偿性外周阻力增加, 则以药物治疗为主;存在机械梗阻性 (如瓣膜狭窄) 和容量负荷过重 (如瓣膜关闭不全、先心) 则在心衰好转后选择手术治疗。治疗方案既要包括生活饮食、心理及精神护理、也要包括口服药的应用及注意事项、康复的指导、自我监测等。

2.1 合理饮食

控制饮食是心衰的治疗重要方法之一, 包括进餐种类, 方法, 热量限制及限制钠的摄取量; (1) 进食种类及方法:开始阶段, 应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宜, 每日要少食多餐, 对有夜间呼吸困难者, 晚餐可提前, 量宜少;营养缺乏者应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蛋白摄取量每日不低于1~1.5g/Kg[4]; (2) 限制钠摄入量:Ⅰ级心衰每天钠摄入总量在2g (相当于氯化钠5g) , Ⅱ级心衰则为平均总量1g (相当于氯化钠2.5g) ;心衰控制后 (症状消失后) , 可给予低盐饮食, 每日可限制在2~3g (相当于食盐5~7g) ;长期维持。 (3) 水分摄入:患者的液体摄入量 (难治心衰除外) , 以每日1.5~2L (夏季2~3L) 为宜。

2.2 对出院后患者如何坚持规范化用药治疗及指导调整和监测

慢性心衰出院后必须强调长期坚持用药治疗的重要性, 这是治疗主要方面, 也是病情稳定或缓解症状的重要保证, 随着循征医学大量研究的深入, 近年来, 慢性收缩心力衰竭 (心衰) 的治疗概念有了根本性的转变, 即从短期的、血流动力学/药理学措施转变为长期的、修复性策略;已由控制症状转变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防止病情进展, 目的是改变衰竭心脏的生物学性质, 延长患者寿命[5]。随着对“心室重塑是心衰发生、发展机制”的认识, 新的循征医学指导下的心衰常规治疗, 即:神经内分泌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加利尿剂, 并用或不用地高辛) 广泛用于心衰治疗。根据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步骤, 第一步是用利尿剂, 第二步用ACEI或β阻滞剂, 第三步是将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ARB) 合用。心力衰竭的标准治疗或基本治疗就是指利尿剂、ACEI和β阻滞剂的联合应用。而用药目标即是利尿剂应用至患者体内液体潴留消失 (根据体重评估) , 即处于“干重”状态。ACEI和β阻滞剂应该达目标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6]。这里特别强调根据患者情况逐渐增加ACEI/ARB和β受体阻滞剂到推荐剂量。也强调个体治疗原则, 在药物治疗时应向家人及患者明确出院后所用药物名称、剂量、服用方法、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以及与医生的联系方式。此外医生应熟悉利尿剂、ACEI、β受体阻滞剂应用要点, 即 (1) 心衰时利尿剂的应要点: (1) NYHA心功能Ⅰ级者一般不需要应用利尿剂; (2) 一般应与ACEI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 (3) 利尿剂应从小剂量开始; (4) 一旦病情控制 (肺部啰音消失, 水肿消退, 体重稳定) , 即可以最小剂量长期维持, 一般需无限期使用, 维持期间随体液潴留情况随时调整剂量; (5) 每日体重变化是监测利尿剂效果和剂量调整的可靠指标; (6) 利尿剂应用中, 如有低血压和氮质血症无液体潴留, 则应考虑是否利尿剂过量, 血容量减少所致, 应减少利尿剂应用。 (2) 心衰时ACEI制剂的应用: (1) 掌握其适应证:轻、中、重度慢性心衰; (2) 熟悉禁忌证:血管神经性水肿、无尿性肾衰、妊娠妇女绝对禁用, 慎用:a.双侧肾动脉狭窄;b.血肌酐水平显著升高 (>225.2umol) ;c.高钾 (5.5mmol/l) ;d.低血压 (收缩压<90mmHg) ; (3) 正确应用小剂量开始, 逐渐递增, 每隔3~7d剂量倍增1次, 直达到目标剂量如卡托普利目标剂量25~50mg, 3次/d, 依那普利10mg, bid, 苯那普利5~10mg, bid。 (3) β受体阻滞剂应用要点: (1) 掌握适应证:所有心功能Ⅱ级、Ⅲ级病情稳定患者; (2) 熟悉禁忌证:支气管哮喘、心动过缓 (心率<60次/min) , 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 (除非已安装起搏器) ; (3) 我国心衰的治疗建议中指出, β受体阻滞剂的个体差异很大, 在治疗中应个体化以达到最大耐受量为目标, 但清醒静息心率不宜<55次/min, 患者能耐受前一剂量, 可每隔2~4w将剂量加倍;治疗过程避免突然撤药, 以防引起病情显著恶化;若心率<55次/min或出现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应将β受体阻滞剂减量或停用。

3 为提高慢性心衰的治疗水平和效果应对患者进行教育、医务人员进行再教育

3.1 慢性心衰教育的作用

(1) 教育可提高患者对慢性心衰的认识, 使其了解慢性心衰的危害及控制心衰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理解只要改变生活方式, 坚持长期用药多数慢性心衰能得到控制和病情得到逆转, 从而使患者能加强自我监测及促使患者由被动治疗变为主动, 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指导治疗, 使生活方式合理、科学; (2) 教育患者对慢性心衰的病因及诱因的认识, 从而减少诱发心衰的因素, 降低复发的几率, 减少医疗费用和负担; (3) 通过不同层次专业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 对落实贯彻我国心衰的诊治指南, 提高专业水平, 指导病人及家属采取正确的措施, 防止疾病发展, 或逆转病情均有好处。

总之, 慢性心衰是危害人类的常见病, 门诊监测规范化管理有利于心衰的治疗和减少复发, 同时心衰的治疗也离不开患者及其家属的主动参与。为了提高慢性心衰的疗效, 医务人员应积极学习和贯彻落实我国的心衰诊治指南, 为更科学、有效治疗和管理门诊慢性心衰探索新的方法。

摘要:慢性心衰为常见病, 复发率高, 增加了患者负担, 而有效门诊监测和规范化管理可减少复发, 减轻经济负担,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门诊监测,规范化管理

参考文献

[1]陆再英, 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70.

[2]黄峻, 黄祖瑚.内科查房手册[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262.

[3]王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178.

基层环境监测质量管理 篇10

基层社会管理是指基层政府对社区公共事务进行规范、协调与治理,是基层政府的一项基础性职能。伴随着电子化时代的到来,社会迎来深刻的变革,而基层社会管理也正面临着新的转型。基层社会管理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搞好基层社会管理,对于巩固我党执政地位、促进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安居乐业具有重要意义。

1 电子化环境下清远市基层社会管理基本目标及现存问题

清远市地处广东省中北部,下辖7县1区,共有80个乡镇和5个街道办事处。清远是广东省少数名族人口主要聚居地,是省内世居少数名族人口最多的地级市。至2010年末,清远市户籍总人口为413.47万人。据相关数据显示,清远市GDP增长连续7年位于广东省冠军,并已顺利进入了全国地级城市“GDP千亿俱乐部”和“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而且,截至2011年末,清远市人均GDP已经超过3 000美元,开始进入国际公认的社会矛盾凸现期。由于清远市政府在“十一五”期间将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发展上,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基层社会管理,相比于经济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基层社会管理能力和水平均亟待改善。

1.1 清远市基层社会管理基本目标

清远市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用建设大都市、大城市群的理念促进城镇化建设,按照规划布局一体化、经济发展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社会管理一体化以及生态环境一体化的“六化”要求,积极推进广清同城化。在如何加强和创新清远社会管理方面,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要“突出重点,统筹协调,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并提出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五点要求:一要完善社会建设的领导体制;二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三要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四要加强社区建设和村民自治;五要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

为适应电子化环境下的社会管理要求,清远市政府强调要统筹规划和适度超前建设信息网络等相关配套设施,完善城镇功能,并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实现两个创新:一要创新社会管理理念,实现由“防控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的转变。在具体措施上,主张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扩大网上审批,推行项目联审联办,规范行政权力的运行。二要创新政府管理方式,进一步推广电子政府和网上办事,提高办事效率。同年11月,在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始终突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清远这个核心,改变过去传统的“重经济、轻管理、弱服务”的现象,要进一步转变镇(街)职能,将工作重心从经济管理转移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夯实基层社会管理基础。

事实上,早在2004年,清远市政府就提出了政府网上工程,并经过数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至2008年末,清远市下属各单位以及下辖的县、区一级政府都建立起了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并基本实现了“一站式办公”、“一窗式受理”、“一门式办公”等形式的社会管理与服务,比如:清远市城乡规划局成立了由局领导挂帅、有关科室负责人参与的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在市区内的7个镇(街)设置规划公示栏,并在设备和经费方面给予了一定投入以便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支持,完成了“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实现了规划局办公自动化和无纸化,并在2010年实现了与清远市电子监察中心的对接,使所有审批项目可在网上进行监察;而在基层政府信息公开方面,也基本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进行了公开,比如:清远市清城区洲心街道办将政府公开信息分为“机构职能、发展目标规划、财务收支情况、集体资产情况、干部任用情况、勤政廉政情况、农民负担情况、计划生育情况、办事指南”九大类,极大方便了群众了解相关的信息。

1.2 清远市基层社会管理现存问题

由于政府在过去几年将工作重心放在建立产业转移中心以及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而对于基层社会管理的相对重视不足且投入不够,使得基层政府如乡镇、街道层级政府仍难以满足电子化环境下社会管理与服务的需要。

(1)电子化环境下多方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尚未形成。

基层政府的社会管理离不开公众的积极有效参与。事实上,任何部门,不论是公共部门还是私人部门,都不具有解决各种问题所需要的信息、知识与能力,而社会管理过程中的公众参与,不仅为政府制定合理的公共政策提供支持,也可增强政策的执行效果。

清远市最近六年的高速发展,给社会管理带来了严峻挑战。清远的城镇化人口数量每年以10%以上速度增长,由此导致的社会管理的复杂性与难治理性日俱增。而在实际的社会管理过程中,基层政府一方决策的社会管理模式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观,社会管理过多侧重于“治理”而非“预防”,致使本末倒置;另外,社会管理过程中过于强调硬性行政手段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多种手段的综合治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四位一体的社会管理格局还远未形成。

(2)基层社会管理各项制度不到位。

从现实情况来看,清远市基层社会管理的各项制度还有待于完善,比如:一些制度还未建立或完善,主动公开工作的常态化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信息公开不够及时,信息公开的内容还不够充分;政府信息公开发布、检查、考核、问责等管理制度仍未形成。

而且,虽然通过电子化设备和互联网等手段,公众可以通过电子邮箱、电子举报箱、电子听证会等对政府的社会管理表达自己的看法,但机关官僚主义工作作风使得公众难以对政府决策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而且,由于公众难以获取关于社会管理的真实的内容、数量以及质量等信息,诸多社会管理决策往往在“黑箱”中运行。事实上,清远市大多数关于社会管理的政策、法律等往往只能在小范围内征询意见,绝大多数公众意见难以被吸纳到政策制定过程中去,从而导致公众成为政府政策的被动接受者。

(3)基层公务员与居民普遍缺少适应电子化环境的能力。

电子化环境下的社会管理本身也意味着社会管理的电子化,其中,信息化建设是实现社会管理电子化的基础。由于基层社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项目,因而对相关工作人员技术方面的要求甚高,即要求基层政府如街道、居委会等相关工作人员具有相应的技术和知识水平。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清远市的大部分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对于电子化环境的适应性仍存在诸多不足,仅能满足政府基本的网上工程如信息的发布、管理与服务的需要,对一些哪怕是极为简单的系统软、硬件的故障则无能为力,信息更新与系统维护方面的知识有很大欠缺。

而且,清远市的社区居(村)民普遍缺少运用电子化技术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事实上,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来实现政府与公众的有效互动是电子化环境下基层社会管理的基本特征,而只有所有居(村)民掌握基本网络技术并且能够在政府提供的信息网络平台上进行表达,才有望真正实现“政民互动”,创新电子化环境下的基层社会管理模式。

3 电子化环境下清远市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制约因素

从目前情况来看,清远市基层政府信息化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基层电子化环境建设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这与经济社会发达程度、政府管理服务能力、科学技术普及水平、社会居民整体素质等因素密切相关,但具体而言,有以下两个根本原因:

一是基层政府社会管理的服务意识不强。

对于基层政府而言,对公众诉求予以及时而且恰当的反应,是提升基层政府合法性的基础。如果基层政府的社会管理与服务意识欠缺,不能够主动回应民众需求,那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政府就缺失了责任心及道德感。另外,基层政府唯有增强透明性,使民众能够享有与政府同等信息的资源,方能使其积极参与政府互动,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政府的有效监督。

由于没有法律法规作为政务服务中心的坚强保障,因此,电子化环境的建设主要取决于党委及政府主要领导对此的认识和决心。换言之,清远市基层政府的信息化建设更多是依赖于行政力量的推动,基层公务员的社会管理服务意识还有所欠缺。而且,虽然近几年来清远市政府一直力图创立一个“廉洁、公正、透明、高效”的政府,并把破除官本位作为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但由于传统政治文化的惯性,使得基层政府公务员习惯于从“官”本位出发。事实上,我国大多数的基层政府公务员对于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理解十分片面,认为公众的成熟度不够,难以为政府决策提供有益建设,仍然坚持社会公共管理领域的事务应由政府掌控、公共服务的供给应由政府来安排的观点,并认为社会管理与一般的民众无关,将公众参与简单地理解为选举和投票的民众不在少数。

二是基层政府电子化环境建设投入不足。

经过多年来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清远市基层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在软硬件的建设以及后期的运营维护方面仍然暴露出不少的问题。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电子化环境下基层社会管理的关键,而资金的缺乏一直是困扰基层政府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原因。一方面,目前已有设施的维护不够,设备老化严重;另一方面,政府网站的信息不全且内容更新不及时,公众参与途径不畅。因而,解决好电子化环境建设的资金问题,便成为当务之急。

4 电子化环境下清远市基层社会管理创新路径

电子化环境下基层社会管理不是简单地将信息与网络技术应用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去,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政府管理电子化,它是新的管理环境下政府社会管理的变革。在电子化环境下,政府应改变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取而代之以新的以善治为目标的社会管理,并借助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来改革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沟通方式。而创新清远市基层社会管理,需要从观念、参与机制、技术手段以及组织方式四个方面取得突破。

(1)观念创新——“以公众为中心,以服务为导向”,重塑基层政府社会管理理念。

“善治”是政府社会管理的基本目标。与“善政”体现的“为民做主”所不同的是,善治所要提倡的是“由民做主”。对于基层政府而言,必须坚持以公众为中心、以公民为本位、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社会管理理念,这是现代民主社会对政府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善治”这个目标的关键。

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因此,电子化环境下的基层社会管理观念创新,说到底就是更好地为社区居(村)民服务,这就要求政府要尊重公众的各种权利,彻底改变以往的行政管理手段和方式,运用更为民主的管理方式和方法,通过与民众进行平等对话与沟通,共同协商解决相关社会问题。与此同时,清远市政府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工作制度,做到依法管理和服务。

(2) 机制创新——完善基层社会公众参与机制,形成公共治理新格局。

治理理论认为,治理是指政府、第三部门、私人机构以及社会个人等各类社会主体之间的协作与互动,其目的是调和各方利益,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与传统的社会管理思路所不同的是,治理理论不再将政府看成是社会管理的唯一主导者,而将政府认为是社会管理的参与者和合作者,是“同辈中的长者”;而且,治理理论主张多元、民主与合作,并认为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对社会管理过程的参与有利于解决社会问题。

事实上,对于基层政府而言,构建公共治理新格局、完善公众参与机制是破解基层社会管理问题、化解基层社会管理矛盾的关键。就目前而言,清远市要从两方面入手完善公众参与机制:一是要培养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使公众有参与到社会管理过程中来的意愿,不论这种参与是否能给社会管理过程和结果带来实质性的影响;二是要培养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使其能够将其意见和建议予以清晰地表达,借此影响公共政策的过程与结果。而在电子化环境下,基层政府尤其要大力培育“电子化公民”,确保公众在既定的法律框架内能够利用电子网络与信息技术等手段与政府及其他组织形成互动,借此影响社会管理过程与结果。

(3) 手段创新——加强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完善基层社会管理电子化手段。

电子化既是一种环境,也是一种技术手段。电子化环境下的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离不开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离不开电子化手段,这是因为,信息管理平台是沟通政府与居民、政府与社会其他机构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实现社会管理与服务电子化的前提。因此,要构建集政府管理、社会事务以及家庭服务为一体的电子信息平台,在推进基层社会信息网络规范化建设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政府部门之间以及政府上下级之间的网络融通和信息共享,藉此形成高效、便利的服务体系。

对于清远市而言,目前最重要的是要构建统一的基层社会管理信息大平台,通过统一规划、整合资源,使居民通过该平台获取尽可能多的服务。而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关键是要打破部门间的壁垒,避免“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行政化”;而且,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一定要坚持标准化与规范化,方便基层政府采集相关数据并实现信息共享。另外,考虑到政府对于基层电子化环境建设的投入不足,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尝试引入市场力量参与到政府电子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来,藉此实现多方共赢。

最后,在基层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党的核心领导,强化组织管理的作用。通过加强宣传、营造社会氛围,让更多的居民、社会组织和辖区单位理解并支持基层社会管理创新;而且,基层政府要动员和组织社区群众依法有序参与社区服务管理,实现共同管理、自我服务、和谐发展。对于基层政府而言,社会管理的核心就是要与公民社会共同建立起良性“伙伴关系”。与此同时,政府要促进自身的管理变革,从而实现在政府引导和支持下,利用社会力量实现基层社会管理的自主化。

上一篇:道岔维护下一篇:地球变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