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环境监测

2024-06-22

基层环境监测(精选十篇)

基层环境监测 篇1

关键词:监测计划,质量管理,监测数据

环境监测管理是以监测理论基础、专业基础和技术基础为组成内容建立起来的一门学科来指导环境监测实践活动。使监测工作具有计划性, 监测方案具有可行性, 操作程序具有规范性, 测试技术具有先进性, 测试数据具有有效性, 监测综合结论具有客观准确性, 从而达到“科学监测”。环境检测是以评价环境质量和监督污染物排放为目的, 按照环境标准, 对水、气、声、土壤、辐射、生物等环境相关因子的浓度, 数量发布等以及污染物排放状况, 进行分析、评价和监督的活动过程。面对基层管理工作现状, 在全面抓好基层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的同时, 应着重抓好两方面薄弱工作。

1 搞好环境监测规划, 使监测工作具有计划性, 监测方案具有可行性, 综合结论具有客观性和务实性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环境监测手段不断完善和监测技术不断提高, 操作过程越来越方便快捷, 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 监测成本越来越低。这些优势为开展和拓宽监测项目和范围提供了可行性。基层环境监测规划是做好基层环境监测工作的基础。是保证监测项目具有针对性、代表性、现实性和前瞻性的重要基础。监测规划必须符合当地的环境特征、生态特征以及污染现状, 必须综合考虑统筹规划, 合理配置资源。不断健全环境监测项目, 拓展监测对象。在完善原有的监测项目的基础上, 积极开展新项目。比如:现在施工环境管理和生态环境管理比较薄弱。开展和加强这方面监测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1) 施工环境监测管理, 尤其加强人居密度比较大的城区监测, 如新建、拆迁、扩路及各种管网建设等, 粉尘和噪声污染十分严重, 污染区多, 分布广, 环境条件差, 环境监测比较困难, 监测管理尤为重要。监测部门应积极有效地合理调配监测力量, 适时监督监测, 为环境管理部门对施工方实施强有力管理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和法律依据;

2) 生态监测是生态管理的基础。虽然我国关于生态监测刚刚起步, 但我国脆弱的且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现状迫使我们必须加快生态监测的步伐。生态监测分门别类种类繁杂, 做好监测规划任务繁重, 必须突出重点, 着眼现状。比如现在经济上为了适应市场化运作, 提倡规模化种植业, 即产业化种植。过去是农作物轮换种植, 现在是单一品种长期大规模种植, 林业种植也类似。这种转变速度快、规模大, 像这种方式是否影响生态生物平衡, 还须密切观察生态状况, 适时进行土壤监测和生物监测。像2008年南方罕见冻雨灾害表明, 森林区混杂林抗灾强, 单一品种林木抗灾能力弱, 是个典型例证。做好生态规划, 对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影响进行测定, 对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森林植被锐减等灾害认真调查和监测。基层监测规划要符合上级规划和指导, 根据当地实际环境和实际工作能力, 积极开创新项目,

2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监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主要在环境监测的全过程中为保证监测数据和信息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所实施的全部活动和措施, 包括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质量改进和质量监督等内容[1]。

根据基层现状应着重解决的监测质量管理问题:

1) 监测能力方面的建设, 它是监测管理的基础, 包括仪器设备、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仪器设备是能力建设的物质基础, 监测人员素质的提高是能力建设的中心, 管理水平是能力建设的重要环节。因此, 人才培养和提高监测队伍整体素质是加强监测能力建设的根本保证。一方面要通过岗前培训、继续教育、专职进修、专业培训等渠道搞好全员培训, 使监测人员全面掌握监测业务知识、熟悉各种标准、规范、技术方法, 更好地抓好质量管理工作。另一方面积极争取财政支持, 集中资金, 发挥政策优势, 不断充实各类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和物资, 切实加强环境监测基础能力和专项能力建设, 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2) 努力提高思想觉悟水平。基层监测站常常是制度建设很完善, 国家法律法规很具体, 汇报总结很完美, 而实际操作却往往存在偏差。突出表现为主观故意造成数据不准。如涉及政府政绩考核、上级检查落实减排任务、企业关停、追查事故责任等, 为了达标或其它利益而人为改变数据。这既是行风问题, 也是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主观失误造成监测误差。诸如工作懒散不负责任, 在仪器校验、实验用品的存放、采样布点设置、操作不规范等方面造成疏忽。监测数据不能如实反应环境质量, 环境监测和监测质量管理失去了意义。这就要求我们把监测工作的认识提高到新的高度, 克服自私行为, 正确认识荣辱观, 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民众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增强责任感和环境污染自危感。

3 结论

环境监测管理任务繁重, 工作任重道远, 既要细致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还要抓住弱点。综合考虑, 理清层次, 坚持标准, 严格技术规范, 狠抓落实, 保证监测工作有效运行。全面开展环境监测和逐步提升环境监测水平, 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真实的监测数据和环境信息, 为政府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基层环境应急监测与环境管理的研究 篇2

基层环境应急监测与环境管理的研究

摘要:突发事件分为自然灾害类、事故灾害类、公共卫生事件类、社会安全事件类.在突发事件分类中,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如果破坏性较大,就属于事故灾害类,如果影响较广,引起较大范围的环境质量改变,就属于社会安全事件.针对分类分析了基层环境应急监测与环境管理的相关问题.作 者:王树华 朱晓艳 WANG Shu-hua ZHU Xiao-yan 作者单位:南京市鼓楼区环境保护监测站,江苏,南京,210009期 刊:污染防治技术 Journal:POLLUTION CONTROL TECHNOLOGY年,卷(期):2010,23(2)分类号:X830.7 X32.02关键词:环境 应急监测 环境管理

浅析基层投资环境建设 篇3

在基层投资环境的建设关乎发展大局,影响开放形象。投资环境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硬环境,指的是一个地方发展的区位条件和各项基础设施的完善配套与否。另一类是软环境,大体可分为两个类型:一是政府服务环境,重点指政府的经济调节、现场监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四大职能;二是社会服务环境,包括人才、人文、人居等各类社会中介性服务,电子商务程度,法制建设,平安安全等,对一个地方的发展而言,投资环境所包含的每一项内容都非常重要。

一、优化基层投资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现在区域发展的竞争实质上就是环境的竞争,环境是生产力、竞争力、生命力。哪个地方环境优美,设施配套,服务周到,人居环境质量高,就能对资本、技术和人才产生强大吸引力,从而把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这就凸显了投资环境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但是,优化投资环境建设各地都在讲,也是招商引资的竞争点,关键是看谁能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谁就能赢得主动。

改革开放以来,世界走一步,中国走两步。面对经济迅猛发展,党和政府针对性地提出“沿海加速、东北振兴、中部崛起、西部开发”等全面发展的经济政策,基层发展尤其要抓住此政策性机遇,抓住一次机会迎来一次发展,失去一次机会落后一个年代,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二、投资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软环境问题仍然突出。一是少数领导和个别工作人员因为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开拓创新意识不强、观念保守、不能与时俱进,缺乏进取心和责任心,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有风险的不敢干、有难度的不愿干、无先例的不肯干。二是主动服务意识不强,没有从思想深处真正树立起服务的观念,缺乏主动服务发展、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基本意识。想问题、办事情,考虑部门利益多,考虑整体利益少,遇到事情互相推诿扯皮,配合协作不够,几个环节有时看起来跟谁都有关系,但又谁都没有责任,实际是存在协调不到位的问题。

(二)招商引资项目缺乏科学谋划、评估、论证和包装。对项目正确分析与判断是项目成功引进的前提和关键环节。在获得投资项目信息后,有必要对投资项目作进一步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分析与综合评估,在此基础上形成项目引进的基本判断。项目评估指标是客观的、可比的。通过综合评估,达到选优的目的。但是由于基层待遇、工作环境等问题,基层招商引资工作缺乏专业的、高端的技术人才利用本地资源、政策等优势对招商引资项目进行科学的谋划、论证、综合评估和包装等,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造成新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三)投资者耗费大量精力在“政府公关”方面。近年来,虽然基层政府致力于招商引资投资环境建设,但是政府对招商引资的政策引导、法律保护、社会环境建设投入远远不够,这就从某方面致使了一些投资者将大量精力耗费在“政府公关”方面,投资者的预期收益在几经盘剥之后难以实现,项目落地和实施也沦为空谈。

三、几点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基础设施和软环境建设。一是集中精力抓好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工业园区配套设施,对一些关键性的基础设施,特别是主干道、水电、通讯、能源等设施应先行实施,尽快投入,迅速提升园区的建设水平和档次,以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同时在签订投资合同后要敦促投资者尽快动工,形成新的生产力,使企业能够早日投产、早出效益。另外,过去强调要为投资者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目的是使投资者有“家”的感觉,从而增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但从多年的招商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仅仅为投资者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是不够的,服务要从“一站式”、“保姆式”提升到“智囊式”。“智囊式”服务,就是要求各个招商引资工作人员充分发挥熟悉当地自然资源、人文环境、地方法规等优势,主动为投资者出主意、想办法、当参谋,解决问题,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做好项目规划和综合评估。引进专业人才,在招商引资项目规划、综合评估、包装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注重那些能拉动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消化就业压力、有效合理利用本地资源、市场前景乐观的、技术领先的项目,对于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转移强制淘汰设备、导致环境恶化、产业结构趋同化、区域间资源争夺加剧等项目要严格限制,不能为凑数达标而降低项目选择标准。要从投资周期、投资收益、财政增收、行业分布、产业关联、吸收就业等多种指标进行规划和综合评估,加大项目对投资商的吸引力。

(三)加强招商引资的组织领导和项目管理。招商引资的对象应确认其投资意向和投资能力,引入项目前,要聘请专家、企业家进行综合效益评估,提出咨询建议,防止欺诈行为。对恶意串通、内外勾结,虚构项目、虚假出资、抽逃资金、非法融资而不发展实业,损害地方声誉和政府形象的行为要严肃查处。另外要多形式、多渠道公示办事流程,把项目落地的相关办事手续流程化,一是避免投资商耗费大量的精力在“政府公关”方面,二是避免因为“走冤枉路、办冤枉事”对政府部门产生各种不满而引发的矛盾。

基层环境监测分析能力的思考 篇4

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速度逐步加快, 经济发展带给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 影响了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例如, 近期我国北方地区普遍存在的雾霾天气, 就是环境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民众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 给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很多基层环境监测单位, 受发展条件等的限制, 环境监测分析的能力还不是很高, 阻碍了环境保护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因此, 对基层环境监测分析能力进行研究, 就显得非常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1基本要求

1.1 确保目的性与完整性

环境监测分析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完整性。前者指的是应依据环境管理需要对环境进行监测工作;后者指所测定的周期和种类必须满足环境管理基本要求。

1.2 确保精密性与准确性

环境污染物成分一般都较为复杂, 很多成分都不十分稳定, 危害性物质的含量一般都不高, 这就使得监测分析工作很难达到高度准确。同时, 监测点环境、仪器精密度、监测方法、药品纯度、监测点选择等, 也会影响监测分析准确度, 因此, 必须保证环境监测分析准确性。另外, 分析误差应保持在允许范围内, 才能使得结果更为可靠, 所以, 保持监测分析的准确性, 也是非常重要的。

1.3 确保代表性与及时性

污染物扩散具有不稳定性和扩散性, 因此, 监测分析工作必须及时, 才能确保所获得的数据更加具有代表性。另外, 污染物容易因水或大气的运动而产生扩散, 在不同的位置和时间进行监测时, 其结果是不同的, 这就对监测工作的及时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我国基层环境监测分析能力现状分析

基层环境监测分析工作是环境监测分析中最基础的工作。但从我国实际情况看, 基层环境监测分析工作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阻碍了监测分析工作效果的提高, 必须审慎以待之。

2.1 应急反应能力较为薄弱

很多基层监测工作是按照事先制定的预案进行操作的, 当突发性情况发生时, 污染物的扩散、种类、程度、速度、危害范围等都非常复杂, 同时对监测准确度、条件、时间、设备、人员等的要求也非常高。基层因为缺少必要的人力物力, 往往很难获得良好的监测分析结果, 监测工作的效果就无法得到科学保障[1]。

2.2 监测设备配置较为薄弱

当发生制药废水、市政生活、印染、纺织、石化、化工、二氧化硫等方面的污染时, 需要对发生污染的地域进行要求非常高的连续性监测, 而这又离不开自动监测设备的支持。但由于基层环境监测分析单位的人力、物力、财力有限, 很难配置这些设备, 使得基层无法对这些事件进行科学地监测。表1为环境监测单位为应对环境突发性事件而应配置的各种设备。从表中可见, 所需的设备的种类和规格都是非常高的, 这显然是基层环境监测单位很难承受的。

2.3 人员素质能力较为薄弱

环境监测分析工作的标准要求是非常高的, 对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工作人员在职业操守、个人品德上也需要很强的能力。但广大的基层监测单位, 很多员工的专业能力不强, 学历较低, 加之过低的待遇, 使得人才流失现象比较明显, 这更加剧了基层监测单位人力资源上的窘境。

2.4 采集分析能力较为薄弱

基层监测单位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监测数据, 但由于能力、设备的限制, 使得这些海量数据很难在第一时间获得分析处理。如果基层单位因各种原因加大了监测频次, 现有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就更加难以胜任[2]。

3改善我国基层环境监测分析能力现状的对策和建议

面对我国基层环境监测单位分析能力的现状, 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提升基层环境监测分析能力的总体水平和能力。

3.1 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

基层监测单位应首先培养大批业务熟练的员工, 使其能够担负起单位日常业务工作。还要重点培养一批业务上的“明白人”, 能够对新的监测方法做到及时掌握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从而提升监测工作的实效。另外, 还应重点挖掘部分具有较强管理经验的人才, 为单位的长远发展, 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同时, 基层环境监测单位还应高度重视人才培训对人力资源水平能力的提升作用。

3.2 高度重视资金设备配套

基层环境监测单位应积极解决自身工作发展中的资金难题, 可通过争取上级主管部门拨款, 或通过社会服务的方式获得更多的发展资金, 进而不断配置引进现象监测分析设备, 提升自身对环境污染的监测防护能力。另外, 基层监测单位还应对环境监测领域的各种新方法、新技术及时了解,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将其引入单位日常工作中, 从而不断提升单位整体环境监测分析能力。

3.3 高度重视信息采集分析

基层环境监测单位应主动提升自身对数据的处理、分析能力, 在软件和硬件上做好工作储备。同时, 建立并完善监测分析数据库, 为后续工作提供更为便捷的数据查询。另外, 还应高度重视网络功能, 努力实现同上级监测单位间信息的互联互通, 力争实现信息的共享。并以获得的数据为依据, 组织单位监测人员对这些数据进行及时分析, 掌握辖区内环境的变化动态, 科学分析环境潜在的变化趋势, 为以后的工作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3]。

3.4 高度重视体系规范建设

必须保证监测技术和手段符合相关的国家行业标准和规范, 防止不规范监测行为的发生, 确保所获得的监测数据真实可靠。为此, 基层环境监测单位应探索建立起统一的、符合行业技术规范的监测技术标准, 探索建立高标准的行业监测体系, 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高效。另外, 在单位内部员工中倡导质量管理意识, 并将其作为一切工作所必须遵循的首要任务, 纳入基层环境监测单位的正规化建设中来, 严格执行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要求, 确保监测报告和数据的公正、及时、客观。

4结语

环境保护政策制定和相关工作开展的依据是环境监测工作, 其重点就是提高环境监测分析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 应将提升基层环境监测分析能力放在首位,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以确保环境监测末端工作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淑芬, 梁勇.分析基层的环境监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J].北方环境, 2011 (11) .

[2]赵玉祥.我国基层环境监测分析能力的思考[J].环境科学导刊, 2011 (1) .

基层环境监测 篇5

基层环境监测站水质监测中质量保证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摘要:阐述了基层环境监测站水质监测中布点过程、样品采集与保存过程、实验室分析、数据处理中质量保证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作 者:杨慎文 袁健 刘召敏 YANG Shen-wen YUAN Jian LIU Zhao-min 作者单位:鱼台县环保局,山东,鱼台,272300期 刊:环境科学导刊 Journal:ENVIRONMENTAL SCIENCE SURVEY年,卷(期):2010,29(z1)分类号:X83关键词:水质监测 质量保证 基本监测站

基层环境监察工作的现状及措施 篇6

关键词:环境;监察人员;现状;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 X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4-85-2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水平得到极大提升,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对生存环境的改善的愿望已逐渐转变为一种刚性需求。现在人民群众对环境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环境纠纷频次不断增加,目前环境矛盾越显突出,在这种情况下,环境保护工作不仅对建设资源节约发挥有效的作用,而且对环境友好也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环境监察,则是环境保护工作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监察主要包括;环境现场进行实地监督;环境现场情况处理,强制性保护环境的行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效果也会日益突出。近几年,不但机构加大了对环境监督管理重视力度,而且国家也对环境保护加强监督管理重视力度,但即使这样,环境监察工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关于如何提升自身环境监察能力,环境保护机构必须做到不断提升环境监察队伍综合水平,这已成为所有环境监察人员必需面对和共同解决的难题。

1 环境监察工作简介

1.1 环境监察工作含义

环境监察是环境保护机构为了改善环境质量、降低社会环境污染为目的,对污染物排放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进行现场检査和处理的执法方式。环境监察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指对单位个人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和生态环境进行监督检查;②对污染事件和纠纷展开调査;③执行排污收费。环境监察工作的特殊性,使其拥有三个特点:例如及时性、再有委托性、还有强制性。

1.2 环境监察工作的意义

环境监察,是一份极其复杂的工作,需要利用环境各方面的信息达到合理搜集、获得、整理,最后进行总结、分析等,进而为环境保护工作和相关方面的管理工作提供准确的信息和资料。只有环境监察人员对环境污染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发展过程进行深入探究,才能有效改善环境,实现对社会环境保护的最终目的,而环境监察不仅是单个部门行动,还要在相关部门互相配合下,追查污染根源,对污染事件的罪魁祸首严厉惩罚。在工作过程中,要以“谁污染谁负责”为原则,严格执行。环境监察工作对制约环境健康稳步发展有重要意义。

2 环境监察现状

2.1 法律法规不完善

根据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针对环保工作,已经出台了多部法律法规,不仅自然和生态保护的法律得到了健全,相对应的地方性政策法规也得到了健全和发展。相对来说,这已是比较全面的法律法规了。但是法律条款在现实工作实施中还欠缺一定的可操作性,执法工作的立法环节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对于环境监察工作,产成了较大的困难。关于环境指标方面,经济指标与环境指标相互影响,会导致部分地区会发生一些不当干预政策,这对环境监察工作的顺利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2.2 环境保护参与性较差

人们生活水平正在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优劣问题也逐渐提高,而且对环境问题也有自己的认识,当然一部分人会提出一些环境方面的看法和见解,但是从社会整体发展的角度看,人们对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参与不够积极,大部分人对环境保护的问题认识不够深刻。

2.3 环境监察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环境监察工作执行的过程中,环境监查机构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已经对环境监察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工作人员的学历有高有低,首先高中以下的低学历工作人员占绝大部分,这种情况阻碍了监察质量的执行速度,其次小部分监察机构工作人员不仅对专业知识,甚至对法律法规的认识还不够彻底,专业知识掌握的高低直接影响了监察结果,监察工作人员缺乏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会使得监察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直觉工作,更有甚者可能会触犯法律的边缘,对环境监察的工作产生恶劣影响。

2.4 各部门间的配合不够积极

环境保护部门不能仅依靠环境监察部门,它需要跟法院、城管部门、工商部门、规划局等部门严密配合、共同合作,全力发挥每个部门的主观能动性,共同面对及做好环保批准工作。但是,现实工作中,各部门之间配合达不到一致,缺乏合作的精神;由于工作分工不能具体分工到各个部门,环保部门内部的环境监测系统和环境监察系统之间配合不到位,往往单个部门在战斗,不是很好发挥整体协调效能。

3 环境监察工作的措施

3.1 全面监督,提升整体素质

在严格遵守国家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还务必要遵守地方环境保护政策的前提下,环境监察部门不仅针对所负责区域内的单位,还要对每一个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监察工作,并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对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进行惩处。对于固体废弃物、废弃污水及放射物等超标排污时,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处理。

首先环境监察部门应该参与编制污染处理计划,对计划的完成情况实时监督。在加强对环境监察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的前提下,还需要定期组织交流监察工作中的经验,进而使环境监察人员的整体专业素质得到提升,确保环境监察工作有效进行。

3.2 极力宣传,提高大众重视

环境保护工作不单单是国家和环境保护机构的任务,还是全体社会人员的责任,需要全民的共同参与,环保部门应推广环境保护方面的观念。保护环境,人人有责,需要全体人民树立保护环境意识。

3.3 加强环境监测建设工作

加强环境监测建设工作,需要努力提高每位监察从业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首先,要把各项规定落实到位,必须不断提高监察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规范化操作,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工作;其次,在国家加强基层环保部门的资金投入的同时,地方政府也需加强基层环保部门的资金投入力度,保障先进的设备和仪器,使环境执法的效率不断提升。

3.4 完善监察体系和管理机制

①环境监察与法院方面、工商部门、城建部门等相关部门的工作要保证整体协调性,即使遇到了一些特殊情况也能按照计划开展工作,将环境保护的工作分发到涉及到的各个部门,从而真正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局面。②在具体工作分配方面,两者要真正意识到自己的职责,同时两者又要相互配合,各部门间信息的传递和共享要准时同步,共同建立一个操作性强的运行模式。

4 总结

伴随工业化的加快进程,人们对环境的问题也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也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做好环境监测工作、提高环境质量是作为一个环境监察部门的重要任务。最近几年,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的配合度也在逐步提高,但是由于我国一部分民众对环境保护中的主动意识还不够,在具体操作中暴漏了不少的问题,在中国的发展进程中,环境保护工作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只有全国人民的共同参与配合,才能使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对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周琦.基层环境监察工作的现状及措施[J].北方环境,2012(2):20-21.

[2] 余映华.浅谈加强环境监察工作[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

[3] 周美春.我国环境执法难的症结与对策分析[J].环境研究与监理,2010(1)

[4] 叶有红.关于环境监察工作的几点思考[J].管理科学,2011(32):141.

[5] 刘春丽.试论环境监察工作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学中国人,2014(9):65-65.

[6] 卫霞.环境行政执法问题研究[J].中国环境法网,2009.

浅谈如何有效加强基层环境监测工作 篇7

近年来, 基层环境监测、监察、辐射监管工作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统一监督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但同时必须看到, 基层环保管理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基层环境监测工作面临着很多实际困难和亟待破解的难题。①环境监测的资源配置投入资金不足, 基础设施的配置难以满足现阶段的监测要求, ②各基层监测站在资源配置手续及相关制度并不完善, 运行成本较大。③长期以来我国的环境监测对污染源的监控及流动监控能力薄弱, 预警应急措施不得力, 环境监测工作的效率始终得不到提高, 导致我国的环境监测难以适应环境管理及决策的需要。④环境监测部门的人才缺乏突出表现在环境监测管理工作专业人才和环境监测技术工作专业人才的缺乏, 在基层环境监测单位尤其突出。⑤部分监测单位, 尤其是基层环境监测单位没有认识到环境监测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性, 现代化管理意识薄弱, 往往把环境监测管理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 做表面化工作, 依然沿用原有的管理思路或管理模式来管理现阶段复杂的环境监测工作。

2开展基层环境监测工作的有效措施

2.1 积极推动基层环境监测设备的更新与研究

基层环境监测站因为资金的问题, 监测设备相对更新较慢, 但环境监测工作的有序开展必须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与仪器设备为支持, 并根据监测工作的实际需求, 不断完善环境监测仪器的调研及应用工作。基层环境监测的监测对象多种多样, 往往一种物质的污染就需要通过不同的技术与仪器设备进行测定, 技术水平的科技含量, 仪器的精密程度都会对检测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 每一项监测项目都需要专业的技术水平与配套的仪器设备才能得到最准确的监测效率。对于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实验项目, 可以集中送审到市级或其他周边设备满足条件的地方进行监测, 应该至少确保有一处地方能够满足基层环境监测实验的要求。

2.2 完善环境立法, 推进环境监测制度化

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整体机制中是滞后的, 这其中与环境立监测法的缺陷不无关系。监测工作者工作效率不高, 甚至在数据的来源上作假, 监测只是流于表面的形式, 环境监测的质量就更难以得到保障。特别是基层环境监测站, 因为制度和设备问题, 造成数据的不准确, 因此, 推进环境监测制度化刻不容缓, 要想监测体制流畅的运行, 必须要实现环境监测监督体制的完整。环境监测是一项基础工作, 涉及到工业、农业、质检及环保等部门, 如果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来控制各部门来协同工作, 那么环境监测体制也就无法运行。另外, 环境监测的监督岗位人员不足且工作权责划分不清, 监督工作的不全面, 这些都是环境立法应该考虑的问题。环境监测监督的立法应当对主客体责权进行界定划分, 对职能交叉的地方特别予以制度说明, 让检测监督体制流畅地运行起来, 权责明晰, 责任到人, 建立完善的监督工作奖惩制度, 让工作人员有充分的积极性投入工作。

2.3 加强技术培训, 促进基层环境监测队伍的能力建设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给环境监测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基层环境监测是一项理论与实践结合较强的工作, 包括了监测工作开展前的设计、布局、样品采集, 监测流程对于仪器设备的选择, 方式的判断, 后来的实验数据分析等环节。环境监测是一项科学, 要求监测者的理论与实践水平都能有较高的素质水平, 加强环境监测人员的能力建设成为了环境监测工作的首要任务。特别是基层环境监测站, 难以留着高水平的技术人才, 因此, 首先应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国环境监测及宣传的标准化力度, 建立健全环境监测管理体制, 实现监测组织的网络化、技术规范化, 为环境监测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和体制支持;其次, 还应注意完善人才管理与培养机制, 加大对基层环境监测人员的专业培训, 提高基层监测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质。

2.4 建立环境监测预警系统

环境监测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判断监测范围的环境危害, 并根据危害的大小作出判断, 决定监测预警的工作等级。对危险信号的预警也是监测工作效率的重要体现, 为了使得环境监测的成果最快被报告出, 应当健全预前警报系统, 并不断完善, 把监测成果根据危害的等级进行分类, 同时也要考虑相关机制的运行, 做好各个等级的预警等级分类。对于基层环境中出现的问题, 要马上发出预测警报, 具体情况进行专门的分析, 并划分危害等级, 做出处理方案, 及时采取措施。

3结语

近几年来, 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长足进展, 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基本得到控制, 局部地区环境质量逐步得到改善, 但由于我国人口多, 人均资源匮乏, 环境容量小, 加上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以及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长期累积效应, 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有些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还十分突出, 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基层环保工作存在诸多问题, 需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因此, 需要从基层环境监测抓起, 做好基层环境监测工作, 只要基层监测工作扎实有效, 我们的环保事业将会日新月异, 社会经济也会更加健康、快速发展。

摘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供给。我们只有重视基层环境监测工作, 认识到基层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基层环境的监测工作。

关键词:基层环境,环境保护,监测站

参考文献

[1]赵军, 尚庆雨.我国公众在参与环境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煤炭经济研究, 2010 (9) .

[2]李福刚, 曾庆香.基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生态保护, 2009 (10) .

谈基层环境监测技术监管体系的建设 篇8

环境监测技术监管体系指在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参与并服务于对环境实施统一监督管理,是以法规标准为准绳,以环境监测数据为科学依据,正确实施对环境行为的监督管理。 环境监测部门在环境执法管理中发挥技术导向职能,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寻找对策,为管理提供主动、高效的服务。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央、地方以及基层的环境监测技术监管体系正在逐步建立。目前环境监测技术监管体系基本涵盖了环境监测各要素,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技术监管体系。

1 环境监测技术监管的作用

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的基础,已经从传统的技术层面的支撑上升至全面融合到环境保护整体工作中, 成为推进环境保护历史转变的重要内容。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技术监管作用,提供环境质量现状、污染物排污状况、潜在环境风险等相关背景资料,并将技术监管覆盖到环境质量变化趋势预警、 环境质量及污染源排放达标现状点评、 环境质量治理工程的后绩效评估等各个方面,融入环境管理的各个环节,全面服务于环境监督管理工作, 为地方政府及环境管理部门改善环境,制定和实施管理措施提供建议。

2 环境监测技术监管存在的问题

基层环境监测部门在发挥技术监督作用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为环境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撑。 然而,目前还未建立全面的技术监管体系,尚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认识不到位。 从环境管理到环境监测未能达成共识,即需要建立内容全面、手段丰富、机制完善的技术监管体系以提高环境管理效能。 二是手段欠缺。 技术监督长期以来只能依靠简单的报告及会议等单一手段,应进一步利用目标考核、监测结果公开、技术仲裁等形式。三是机制不完善。未能形成监测、监察、管理等多部门联动机制,监测系统内部资源整合机制,以及有效的“监测—管理—监测”闭环机制。 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目前环境监测的技术监管作用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弱化。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历史关键时期,无论是从环境管理的需求还是从环境监测的自身发展出发,都亟须形成创新的技术监管体系和有效的作用发挥机制。

3 完善技术监管体系的思考

3.1 丰富技术监管内容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环境管理的内容也在不断拓展。 创新的技术监管体系应在满足现有环境管理需求的基础上,不仅从全要素、全区域范围、全过程,还要从环境管理行为效果、环境科研效果等方面,全方位丰富技术监督的内容。 说清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联合监察等部门调查局部污染原因,利用历史数据,分析个别污染源的排污特点,锁定重点污染源。 说清污染源状况。 通过对不同区域各行业的监测,发现行业超标排放的特点;通过对各区域污染源排放情况的综合评定,制定监管措施。 通过环境监测手段,从环境质量指标改善和达标两方面综合评定,评估环境管理措施实施前、中、后的环境质量变化,反映环境管理措施的效果。

3.2 改进技术监管手段

环境监测与评价是环境监测部门发挥技术监督作用的基本手段,在此基础上,对监测结果进一步挖掘和整理,形成周报、月报等定期报告,以及专事专报、及时快报等各类报告,也是技术监督的重要手段。 除报告形式外,主动为环境管理提供服务,还需要类似于环境质量分析会的会议手段。 对管理部门关注地区的环境质量发展趋势、各类环境考核目标阶段性完成情况、典型污染区域(或突变点)环境质量变化、 热点环境问题的反馈追踪等分析汇报,并根据反馈的意见和要求,及时安排部署下阶段工作重点,真正提升环境监测的地位。

3.3 建立技术监管机制

召开环境质量分析会,邀请环境管理各部门参加,在环境管理、环境监察、环境监测等部门之间形成良好的联动呼应机制。 其中管理方汇报针对前期问题采取的整改和提升措施,监察方汇报对上期问题中涉及污染源的调查处置情况,监测方汇报环境质量现状,形成“开展监测—开展污染源监督—采取管理措施—再开展监测”的良性循环,真正发挥环境监测的技术监管作用。

与环境管理项目审批部门联动,开展开发区域环境质量全过程跟踪性监测,形成“背景监测—项目审批—开发建设—跟踪监测—调整审批政策—开发建设—后评价监测”的完整流程。

通过成立联合调查小组、 综合分析团队等方式,联合各级环境监测部门的人才,整合资源,取长补短,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形成监测合力,提升技术水平,使环境监测成为环境管理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孙燕,郑铁力.关于环境监测部门技术监督职能问题的探讨[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1,3(2):8-11.

[2] 李艳萍,张浩,周国栋.完善环境监测技术监督体系的思考[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4,26(6):5-8.

[3] 翟丽娟.浅析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J].环境与生活,2014,(9):62.

[4] 朱雅丽.环境监测在企业环境管理中的作用[J].辽宁师专学报,2014,19(1):93-95.

[5] 徐伟.强化环境监测的技术监督职能更好地为环境管理服务[J].黑龙江环境通报,1995,19(4):1-7.

对加强基层环境监测的几点建议 篇9

1 当前基层监测工作的现状

1.1 县、区一级政府领导, 对环境监测工作重视不够

基层环境监测工作要想顺利开展, 需要得到同级党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 领导高度重视了, 基层的环境监测工作才能较好的开展起来。但很多县、区领导只重视经济发展, 忽略了环环境监测工作。因此很多县、区的领导没有认识到经济与环境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1.2 基层环境监测经费无法保障

目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基层的环境监测设备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的监测工作任务, 因此需要更新环境监测设备。然而, 先进的环境监测设备价格较高, 且受经费的限制, 无法购买先进的环境监测设备, 因此, 造成很多环境监测工作无法开展, 影响了基层环境监测工作。

1.3 缺少高素质环境监测专业人才

环境监测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晚, 但是发展较快, 在这样的情况下造成了基层一线环境监测专业人才的严重缺失, 与此同时基层一线从事环境监测工作的待遇偏低, 且晋升条件无法满足高级技术人才的心里需求, 造成环境监测专业人才不愿意到基层一线工作, 阻碍了基层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

1.4 缺少环境监测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制度

目前, 我国针对环境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 给环境监测工作带来的诸多不便, 间接影响了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

2 加强基层环境监测的几点建议

2.1加强领导重视。环境监测工作是环境保护的基础, 只有领导重视了,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才能相辅相成、协调发展, 也能够促使当地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2.2加强基层环境监测的资金投入。目前, 环境污染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 且环境监测设备和环境监测技术已经不符合当前监测环境污染的形式, 需要加强环境监测设备的及时更新, 需要结合实际加强环境监测技术的创新, 更需要加强财政投入大量资金来及时更新设备和支持环境监测技术的研发, 这样才能较好的完成环境监测工作, 同时更好的保护环境, 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3完善基层引进高素质人才的相关政策制度。目前, 全国基层环境监测工作存在一个共性问题就是缺乏专业的环境监测技术人才且大部分基层监测人员出现年龄层次断档,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就需要基层的党委、政府制定相关引进人才的政策制度, 同时提高基层工作待遇、完善专业技术人员在基层的上升通道、确立完善对基层技术人员的奖励制度等一系列措施, 促进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留在基层, 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做出贡献。

2.4完善环境监测的法律法规。2014年初, 十二届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在新法修订同时并未对2007年出台的《环境监测技术管理办法》做一定的修改, 使《环境监测技术管理办法》不符合当前的工作实际, 同时也制约了环境监测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需要更为具体的环境监测法律法规出台, 客观地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

2.5结合基层环境监测实际, 探索符合基层环境监测工作方式方法。因现在基层监测技术工作人员数量少、设备差、人员结构不合理, 导致基层环境监测工作开展不顺利。因此, 需要基层环境监测工作转变思想、加强学习, 把能做好的监测项目做好, 再通过平时工作的积累和创新, 探索出符合基层实际的环境监测方法, 为基层环保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 人们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 同时对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要求越来越高。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为决策提供了科学地依据, 亦是环境保护体系的重要支撑, 而基层环境监测是整个环境保护体系的基础, 特别应加强县、区一级环境监测工作, 提高我国环境监测效率, 为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基层,环境监测,现状,建议

参考文献

[1]王光炎.基层环境监测能力效率的思考和建议[J].环境科技, 2009 (3) .

[2]李晶明.基层环境监测站只能的探讨[J].黑龙江环境通报, 2008 (3) .

[3]鲁学生.基层环境监测站的现状、困局与突破[J].环境保护, 2010 (5) .

基层环境监测站分析能力的思考 篇10

1.1 要具有代表性以及及时性

环境受到污染具有不稳定性, 这就要求在基础环境监测过程中具有及时性, 使其所监测的结果能够具有一定程度的代表性。在水体受到污染或者是空气受到污染的过程中, 污染物将会跟随空气或者是水流进行运动, 并且一些污染将会出现某些化学变化, 这样将会要求环境监测的过程中具有及时性。如果在环境监测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及时, 那么将会导致污染物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只有对其进行及时的监测, 才能够使其更加准确的对环境的质量进行评价, 将其反馈到相关部门来采取有效的措施。所以, 为了能够使其得到环境监测过程中的及时性, 对于基层环境监测的工作人员来说, 必须要去监测现场对其环境进行及时、连续的监测。

1.2 必须要具有准确性以及精密性

对于环境污染物来说, 所组成的种类通常都是比较多的, 并且也是比较复杂的。在这之中其成分并不是很稳定, 由于一些危害比较大的物质含量并不是很高, 这样将会导致监测的分析能力具有比较大的难度。监测人员的监测点、仪器的选择等将会对环境监测分析的结果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如果出现一个比较小的误差, 那么将会影响到监测人员的判断, 以致出现失误。所以, 必须要保证基础环境监测的分析具有准确性, 并且对于监测地点的选择以及试验材料的选择都需要保证精准性, 因此在这个过程中, 必须要通过多方面的配合才能够顺利的完成。

1.3 必须要具有完整性以及目的性

在环境监测的过程中, 根据有关管理的需要, 必须要对环境监测的目的进行全面的分析, 并且环境监测的分析能力完整性也主要是指所测定的种类能够满足管理的需要。环境的监测线主要是对有关项目进行长时间的监测, 以此来确定其污染源的情况, 在对污染物进行监测的过程中, 要及时的深入到事故出现的地点进行监测, 并且要对污染的情况进行快速的分析评估, 要考核严重监测时需要对制定的项目进行快速的监测, 以此来方便监测项目和排污的情况, 同时也能够治理项目的验收。

2 基层环境监测站分析能力中的问题

2.1 应急能力比较薄弱

对于基层环境监测的工作来说, 通常情况下主要是提前布置好的项目进行监测。在出现突发性的事故情况下, 需要对现场的环境进行及时的环境监测, 以此来确定出污染物的种类以及扩散的方向和污染的范围, 并且找出污染出现的因素, 对其制定出科学的控制措施, 并且还需要对其提供出准确的科学手段。由于环境监测的条件相对来说比较差以及要求比较高, 进而使其对于设备以及监测人员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因此在基层环境监测单位中, 对于出现这种情况的应急能力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薄弱的。

2.2 信息的采集和综合的分析能力比较薄弱

对于环境监测的信息来说, 其主要的监测信息是通过不间断的监测产生出来的, 然而对于信息处理的软件设备不能够完全的去满足以及存储大量信息数据的需要, 并且在对信息处理的过程中速度也比较慢以及分析的能力也比较差。要是这些处理全部是通过人工来进行完成, 那么将会导致误差比较多、成本比较高以及速度比较慢, 因此, 必须要不断的提高信息数据处理的自动化程度。

2.3 污染源的自动监测设备存在不足

对于化工、纺织以及市政生活等这些连续出现比较高污染的源头可以通过使用自动监测的设备来对其进行环境的监测, 但是对于基层监测站来说, 自身的财力和物力存在限制, 并且对于污染源的自动化监测设备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普及。

2.4 工作人员的素质还有待提高

在对环境进行监测的时候, 对其监测人员的要求相对来说比较高, 同时在对其进行监测的过程中, 还需要监测人员具有比较强的专业素质, 使其能够具有熟练的监测技能。然而在基础监测站中, 认识的管理权力普遍是由地方政府以及环境保护部门作为主导, 很多的监测人员学历比较低, 与此同时, 由于自身的专业也并不是环境监测方面的, 这样将会导致环境监测方面的人才出现严重的流失。

3 基层环境监测站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3.1 不断加强人才培养工作

在基础环境监测站中, 对于每个部门来说都具有各自不同的职责, 因此, 必须要培养出大量的技术过硬以及综合素质比较强的专业人才。在日常中很多工作主要是由业务骨干来完成的。其次便是要培养出一些学术性的研究, 对于这些人才来说具有开创精神, 能够为一些新的项目创建出新的监测方法, 与此同时也能够将环境监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妥善的解决。还需要培养出一些懂得管理以及技术水平比较高的综合人才。除此之外, 还要做好一些人才培养以及环境监测应急的预案, 从而使其能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得到妥善的处理。

3.2 不断提高基层环境监测站的分析能力

对于基层环境监测站来说, 可以向社会方面不断筹集资金, 并且对其所需要的仪器设备进行加强建设, 与此同时还可以应用一些先进的仪器设备以及新的技术, 通过不断增加先进设备的使用情况来提高基层环境监测站的分析能力。

3.3 不断加强自动化水平的建设

通过做好自动化的建设, 并且要紧密结合实际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在一些技术人员的带动之下来不断提高环境监测以及综合能力分析。并且还需要建立起相关的资源数据库以及引入计算机软件系统来进行分析, 以此来为环境监测的综合分析能力奠定信息方面的基础。通过实现和各个省以及国家环保部门的监测信息网络的连接, 使环境监测的信息能够得到相互共享, 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为环境监测提供有力的保障。

4 结语

对于环境监测来说, 主要是环境的规划以及管理执法的科学依据所在, 同时也是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手段。所以, 对基层环境监测站来说, 必须要不断的提高环境监测人员的分析能力, 并且还需要保证所监测到的数据具有准确性以及及时性。与此同时, 对于基层环境监测站来说, 也可以增大资金的投入来促进环境监测的发展, 这样也能够使其环境监测的分析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牟青峰, 浦彧, 梁建聪, 等.基层环境监测分析能力的思考[J].技术与市场, 2013, 12 (24) :112-114.

上一篇:闪络保护下一篇:正交胶合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