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就业工作体系

2024-06-01

校内就业工作体系(精选八篇)

校内就业工作体系 篇1

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训课程体系构建的理念与方向

1.1 课程开发主体从单一学校主体转向学校、企业、行业共同开发

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是高职教育的办学宗旨,这就要求学校的教育应与企业实现零距离的对接,为此,我校物流管理专业和企业联合于2005年成立了“物流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由来自于有代表性企业的在本领域从事全职工作熟悉本行业生产、管理等过程,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较丰富的工作经验的一线技术、管理人员和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负责人、学科带头人及教学骨干共同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主要职责是负责制定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计划,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和评估标准,以及参与课程建设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使课程开发趋向合理、合用、适用。

1.2 课程体系从学科体系转向工作体系

由专业学科构成的以结构逻辑为中心的学科体系,主要解决“是什么”(事实,概念等)和“为什么”(原理,规律等)的问题。这是培养学术型人才的一条主要途径。由实践情境构成的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工作体系,主要解决“怎么做”(经验)和“怎么做更好”(策略)的问题。这是培养职业型人才的一条主要途径。[2]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定位是培养“职业型人才和技术应用性人才”,因此,课程体系的设置就要打破传统的学科型课程体系,针对实际工作体系构建课程体系,并按实际工作结构设置课程结构。

1.3 课程内容的构建从知识导向转向行动导向

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要求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应尽可能与职业的工作过程相一致,这就要求依据按照工作过程的逻辑建构教学内容的,并根据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规律对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进行了序列化。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以学科知识逻辑为主线、专业理论知识为主体的教学内容。

1.4 课程设置目标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决定了学校教育必须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实训课程的设置目标,要求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即以某一社会职业岗位的需要为目标,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某一职业或职业群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与态度为目标而设计的课程形态[3]。

1.5 课程价值从知识储备为主转向实际运用为主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具有某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中、高级人才;培养能适应在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和广大农村工作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掌握一定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某一专门技能,能从事某一种职业或某一类工作的人才。因此,实训课程应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4]

1.6 改变课程实施方式

课程实施方式,打破学科型课程主要进行知识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实践与理论的脱节方式,形成主要进行任务实施、学生主动构建、实践与理论一体化的项目化课程实施方式。

1.7 课程考评从单一的课程考试转向技能的操作和项目的设计,从单一的评价主体向多评价主体的转变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岗位技能培养为中心的教学与考核,将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从事某个工作岗位(或岗位群)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作为课程考核的根本目标,尤其应注重一些关键核心技能的培养与考核。[5]评价主体不限于学校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还要有学生的互评、自评以及职业岗位一线人员的评价。

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训课程体系构建方案

2.1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训课程体系构建路径

德国劳耐尔教授等认为,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之中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6]从社会对物流管理职业和物流管理人员的需求状况来看,物流管理专业主要培养在物流服务企业、流通企业、制造业从事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商品配送、物流客户服务等一线工作,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能适应职业要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了更好地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的无缝对接,我校物流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在对人才市场广泛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对物流管理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本专业的主要工作任务和课程内容,设置课程体系。其路径如图1所示。

2.2 以工作流程确定主要工作岗位及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技能要求

如上所述,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面向物流服务企业、流通企业、制造业从事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商品配送、物流客户服务、物流信息管理等。工作岗位级别主要有三个层次:业务操作员、业务主管和部门经理。各主要岗位有不同的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技能要求,如表1所示。因此,专业课程的设置应为实现这些典型的工作任务和职业技能服务。

2.3 基于工作过程驱动、项目导向设置实训课程体系

实训课程是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技能训练模式得以实现的实物性载体,也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基本保证。它的开发设计应以工作活动的特定任务为起点,以典型作业流程为主线,形成项目化、模块化课程。我校根据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现有资源以及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校内生性实训基地的实训课程由两大板块构成:专项技能实训课程和综合实训课程,每一门课程的实训内容又按工作流程要求分为若干实训项目,具体构成如图2所示。

3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高职教育主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人才为主,培养出来的人才一定要具备某一领域或某一岗位群过硬的操作技能。因此,对实训课程的评价必须要以社会需求为依据、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即实训课程评价体系必须得到社会的共同认可。[7]我校对实训课程评价体系进行了一些改革。

3.1 从多维度设计课程考核内容

按照培养学生是否具备胜任将来某个物流岗位(岗位群)工作能力的要求,应以实操考核的为主,理论知识考试为辅,侧重“基本技能”、“应用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来确定考核评价内容。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核学生对生产环境和项目流程熟悉程度以及操作熟练程度;是否能够独立完成实训要求,完成实训任务的准确性和高效性;能否根据已学的知识和个人的见解进行项目的设计。

3.2 评价主体的多样化

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的单一评价主体的现象,采取任课教师、企业中的能工巧匠和学生共同参与评价方式,突出评价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参与自我评价能提高学生技术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对技术学习的过程进行反思,学生对其他同学的评价的过程是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从中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3.3 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我们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取消一次性期末书面考试,将考试分为书面考试、技能测试、项目设计报告等各种形式,突出过程性,关注学生的操作过程,操作是不是规范,操作中存在什么问题,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4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校内生产性实训课程体系实施成效

通过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我们逐步实现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形式项目化并且教学方法采用行为导向法的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课程新体系,真正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学生具有较强的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商品配送、物流客户服务、物流信息管理技术和能力。根据我校对毕业生跟踪调查的信息反馈,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刚毕业的大部分学生从事技术服务及其他工作,工作一到两年,这部分学生基本上升为主管,甚至开了自己的公司,成为老板。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我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较强,业务熟练,对公司、单位的适应期也较短。

摘要: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训课程体系的设置应有明确的方向,实训课程开发以市场需求为逻辑起点;以职业岗位群职责、典型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分析为依据,进行内容选择与重构;以行动为导向实施教学,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训,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关键词:工作过程,实训基地,实训课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高[2006]16号.

[2]袁江.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02):1.

[3]吕君.高职院校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导向的课程[J].科技信息,2010,(28):228.

[4]姜太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一)[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01):10.

[5]王志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探索与革新—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08):223.

[6]王玮.基于工作过程的导向的“特殊经营管理”课程设计与应用[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89.

校内就业工作体系 篇2

摘 要:本文就校内生产性实训体系建设进行分析研究,指出通过对生产性实训项目的主体准确定位、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引入企业化的运作模式、科学的管理方法以及建立合理的成本核算和利益分配均衡制度等措施,解决教学系校内生产性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数控专业 实训 现状分析 改进方法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探索出了一条校内生产性实训的路子,也深刻感受到,开展校内生产性实训对于数控加工专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教学和管理模式对校内生产性实训的开展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导致实训不能顺利进行。

一、校内生产性实训存在的问题

1.校内实训教学要求达不到产品质量要求

产品质量要求不允许出现废品,而学生作为校内实训的练习者,可能会加工出不合格的产品。按教学成绩考核来衡量,只是就某一项扣分而已,但按产品质量来衡量就是废品,影响经济效益。

2.生产效率不高

参与校内生产性实训的学生,其技术水平、熟练程度不高,工作效率低下。法定节假日、公休日、各种学生活动及考试等,也会影响生产任务的按时完成,影响合同履行,影响学校信誉。

3.成本和效益的问题

对合作企业而言,将产品放到学校加工,就是看好学校的设备资源和学生廉价劳动力,以获取更高的利润。如果上述条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就很难将项目进行下去。

对学校而言,校内生产性实训必然增加如设备折旧、耗电、耗材等教学成本。即使能获得一定的收入作为补偿,但当因废品率、生产效率等原因导致实训入不敷出时,看似不错的项目也会无疾而终了。

4.各方面对生产性实训的认识不同

数控工程系现在主要是完成企业的生产任务,而企业受制于成本,且根据学生生产效率低、废品率高的实际情况,只能开出较低的费用标准。即使是这样,也经常因延误工期而影响交货时间。

教学系除了给指导教师一定补助以外,剩余部分用来支付加班时学生的伙食补助费,经常入不敷出;有的指导教师感觉付出和收入不平衡,产生消极情绪;部分学生也受“金钱主义”思想的影响,参与生产的积极性不高。

二、改进建议

1.明确目的、准确定位

校内生产性实训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技能教学水平,尽量增加学生实习训练的机会。教学系从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出发,适时调整实训教学计划和教学模块内容,根据企业生产周期,灵活地安排各年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训教学计划,承担不同产品要求的加工任务。

2.建立合理的指导教师评价考核制度

调动实训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是做好校内生产性实训工作重要手段。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训教师评价考核制度,让有生产组织和管理能力的教师得到发挥,调动其积极性,并带动其他教师的参与热情。

3.遵循市场规律,引入企业化运作模式

生产性实训的产品来源于企业,要与企业本着“互利共赢”原则做好项目签约。要把学校在设备、产能、科研、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与生产结合好,逐步扩大生产规模,满足学生实习的需要,逐步完善集“产、学、研”为一体、承担多种功能的综合实训基地。

4.通过科学管理解决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问题

(1)质量可按产品加工工艺过程由不同年级分别保证。将零件按照加工工艺要求进行分解,粗加工由一年级完成、半精加工由二年级完成、精加工由三年级完成,精度要求更高的则由技师班的同学完成。在一个班级中也可以“分层”,即由班级中技能水平相对较差的同学完成粗加工、由水平较高的同学完成半精加工、由水平高且稳定的同学负责精加工。

(2)提高效率可采取普通设备与“高尖端”设备结合使用的原则来实现。如在生产中有的零件需要用普通铣床完成部分项目的加工,可以让低年级学生用普通铣床进行粗加工,技师班学生用数控铣床或者加工中心设备进行精加工。

(3)提高实训教师的技能水平保证产品质量和效率。指导教师先行一步,深入企业,和企业的技术人员交流、学习,了解企业产品的加工工艺、装备等,结合现有的设备及生产条件,多尝试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为提高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打好基础。

5.建立合理的成本核算与利益分配均衡机制

兼顾各种利益关系,建立一个完整的生产性实训成本核算和利益分配体系。将生产耗材、实训教师的费用、学生的补助等计入生产成本;将场地、设备以及设备的维护和水电等计入教学成本。为鼓励项目开展工作,生产实训获得的利润、对外产品加工、技术服务获得的收益,按照一定比例提留,用以激励师生广泛参与生产性实训项目,逐步达到提高师生技能水平的目的。其余部分可转化为实习经费追加,用以改善实训条件。

综上所述,准确定位生产性实训项目的主体、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引入企业化的运作模式、科学的管理方法以及建立合理的成本核算和利益分配均衡制度等措施,解决了绝大多数问题,使生产性实训步入了良性运转的轨道。

校内教学自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篇3

1 指标体系的设计思想与原则

(1)指标体系的设计思想。

我院教学自评估工作指标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以《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的指标体系为基础,根据学院工作重点和未来市教委评估工作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重要指标,并增加部分符合学院实际情况的指标。

(2)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教学自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遵循了一致性、重要性、引导性、客观性和关联性等五个原则。

(1)一致性原则。

即校内教学自评估应与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基本保持一致。贯彻一致性原则的目的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规范学院办学,另一方面为参加下一轮教学评估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根据一致性原则,在设计校内教学自评估指标体系过程中,设计者选用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指标体系中70%左右的指标,主要剔除了不适用于考核系部教学工作的指标,如校园建设情况、教学与办公用房面积等。

(2)重要性原则。

即重点考核学院本年度的主要教学工作。根据学院当时的发展状况,选择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研室工作与建设作为三个重点评估内容,不同年度的考核也适当进行了调整,如2007年重点考核专业调研与论证工作,2008年重点考核教育教学项目成功申报情况,2009年重点考核新版教学计划的制订情况等。

(3)引导性原则。

即通过评估引导系部按学院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如在专业建设方面,在不同年度通过调整指标、指标的内涵、指标的评价标准、指标的评价权重或分数,引导系部不断提高专业建设水平,而不是一次制订较高的目标使系部领导和教师产生畏难情绪。另外在指标体系设计过程中,注意将部分指标的评价权利完全交给评估专家组和督导室,充分反映他们的意见,发挥评估专家组和督导室指导系部建设的作用。

(4)客观性原则。

即指标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多地使用能够反映教学情况和教学质量的客观数据,减少人为因素对评价结果产生的影响。如为了反映系部的教学工作执行情况,指标体系中设计了“提交学院规定的教学文件情况”指标,正常情况下,能够按时、按质提交教学文件的系部,其教学工作执行能力会比较好,相对来说比专家评定教学工作执行情况来得更符合实际情况。

(5)关联性原则。

即将校内教育自评估工作与党建自评估、年终系部考核相关联。教学工作是学校最主要的工作,是党建自评估和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贯彻关联性原则不仅可以避免全校性的重复考核,减少工作量,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同时也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需要。

2 校内教学自评估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院连续几年的教学自评估工作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为学院的规范化管理和学院的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也显现出一些问题。

(1)操作过程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

教学自评估是一项全校性工作,学校职能部门主要参与评价,提供相关指标的具体汇总资料,需要一定的人力和时间;被评估的系部等教学单位需要准备相关的评估资料,并接受评估组的评价,也需要付出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根据我院教学自评估工作实际实施的情况,不计算学院方面的准备时间和教学系部评估完成后的总结与给出书面评价意见的时间,中间的实施过程最少需要三个星期的时间,这期间其他工作或多或少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各方面的人员在评估实施期间都比较辛苦。

(2)校内自评估指标高度相关或重复。

校内自评估指标体系是在教育部评估指标体系基础上筛选、补充形成的,指标体系设计者没有原设计者所使用的模型,不能对现有指标的合理性给出评价,增减指标也难以进行指标合理性的测试和计算。根据对评价结果的比对,我们发现其中有一些指标具有较高的相关度,个别指标被重复使用,如学生评教情况在教研室评价和师资队伍建设评价中被重复使用,事实上使用高度相关指标与重复使用同一个数据是相似的。

(3)指标过多不利于发现主要问题。

在校内自评估指标体系中共设计了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18个,主要观测点(相当于三级指标)32个,评估内容(相当于四级指标)72个。由于指标过多,造成评价分数比较分散,少数单位在评估过程中采用“选择容易操作,评价分数高的项目优先”策略,给评估带来负面影响。从另一方面看,指标过多也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了评价的区分度,使各单位评价结果的差异性较小,不能充分显示单位之间的优势和劣势,影响系部改进工作,削弱了评估的作用。

3 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改进方向

面对上述问题,指标体系的设计者认为应该改变评估的方式。

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的指标体系所采用的指标,根据其目的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指标为应用于学校日常管理的制度化指标,如制度是否完善、是否开出了实训课等。

第二类指标为指导性指标,如办学定位是否明确等,要求办学单位应该有适当、明确的办学定位,确立本学校在该区域的办学地位。

第三类指标为质量评价指标,如学生就业率、第一志愿录取率、学生评教情况等。

针对上述三类指标,在设计指标体系过程中应该有所侧重和调整。

制度化指标应该主要在平时的日常管理中进行考核,将相关的评估指标通过修订管理制度进行规范,在评估过程中重点评价执行情况。

指导性指标中大部分也是校内教学评估的重点工作指标,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大部分内容可以列入相应的单项工作来进行考核,评估只要考核其结果即可,不必考核其过程。

质量指标应该是考核的重点,该类指标反映了教学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如行政执行力、教学评价、招生情况、就业情况、收支情况、项目申报与获奖情况等,通过这些指标可以了解办学单位过去的工作成果,未来的发展潜力和发展趋势。

校内教学自评估工作目前在全国开展的单位较少,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过程中可以借鉴的资料有限,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采取逐步推进的方式进行,希望通过不断改进取得更好的效果。

摘要: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院加强内涵建设、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机制。以《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的指标体系为基础,根据学院工作重点和未来北京市教委评估工作的需要,在归纳、分析教学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了校内教学自评估设计方案。

校内就业工作体系 篇4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专业技能认知的有效途径, 是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对于国际经贸活动的从业人员来说, 除了要掌握专业的基本理论, 更要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 实践教学环节在国际经贸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显得非常重要。

国际经贸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应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习两部分, 其中校内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课程内单项业务实训、专业讲座、综合业务实训;校外实习的方式主要有商贸实习、行业见习和毕业实习。

商贸实习和行业见习作为了解专业的一种方法, 大多以参观为主, 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为培养国际经贸人才的实践能力, 几乎所有院校都为该专业学生设置了专业实习, 要求学生到专业对口的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为期10周左右的顶岗实习。通过专业实习, 学生可以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单位实务充分结合起来, 提高其独立应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使学生接触社会和了解社会, 尤其是对所学专业就业渠道和就业前景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对就业从业人员素养要求有一定的认知。

然而, 现实的情况是, 实际的实习效果与这种专业实习方式的出发点和所要达到的目标相去甚远, 并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原因如下:第一, 一项外贸业务从建立业务关系、合同磋商、合同签订和履行, 中间可能经历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而学生接触的可能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 并不能了解业务全套流程;第二, 由于外贸业务量大, 有时只是备货一项, 就要动用公司大部分的人力、物力, 历时几个月才能完成, 因此, 实习内容有时显得片面而单一, 时间利用效率低;第三, 外贸谈判及营销策略涉及双方企业的诸多商业机密、谈判筹码、底价等内容, 这些在贸易磋商过程中均不宜被局外人知道, 而且在谈判与交往中也需营造特有的气氛, 因此, 学生列席旁观在很多情况下是不被允许的, 实习的效果自然会受到影响。

在当前大规模开展到实际部门单位进行实习比较困难的前提下, 建立仿真模拟实验室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学生通过在实验室模拟, 实现掌握具体的业务操作技能的目标。模拟主要是以交易的基本过程为主线, 以具体的进出口商品交易为背景, 通过生动的实例、详尽的操作指南、典型的案例评析和具体的单据填写以及大量的操作练习,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在连贯的交易过程分析中了解和掌握交易基本程序和主要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

二、构建国际经贸专业校内实践教学体系

一些院校的国际经贸专业模拟实验室已采购了“外贸实习平台”等相关软件系统, 引导学生利用软件进行外贸业务的全面仿真模拟操作。每个参与外贸实习的学生都将按照实习计划扮演进出口业务流程中的不同当事人, 共同组成模拟贸易环境。通过这样相互竞争和协作的角色扮演, 他们将面对出口商、进口商、供应商甚至银行的日常工作, 以交易的基本过程为主线, 以具体的出口商品交易为背景, 来完成整个进出口业务流程, 从而熟练掌握各种业务技巧。这种综合性较强的实验教学课程, 冲破了课程之间的界限, 使学生得以综合运用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外贸函电、国际商务英语、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谈判课程中所学的内容, 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笔者对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的2005级和2006级国际经贸专业学生的调查表明, 90%以上的同学认为, 综合性实验加深了他们对所学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 他们可以深刻掌握和灵活运用一些专业课程中的业务函电的草拟、商品价格核算、交易条件磋商、买卖合同签订、信用证环节、备货、租船订舱、报检、投保、报关、装船出运、结汇以及出口核销与退税等相关知识。同时, 通过调查我们也发现了国际经贸专业综合性实验的不足之处:第一, 由于开设的时间放置较后, 相关的课程若开设时间较早, 课程中涉及的内容学生已经淡忘, 操作起来略显吃力, 重新学习回顾起来又浪费太多的时间, 实践进度过慢, 学生操作的熟练性不高;第二, 因为实验软件的局限性, 如过多的帮助功能, 评分时仅以邮件数量为依据, 而对邮件质量无法监控等, 导致综合性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英语和磋商能力作用不大;第三, 综合性实验的模拟性, 使得学生的实战能力不强。我们已经得出综合性实验对学生单据处理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 但进一步验证却发现, 学生离开模拟环境后, 给学生诸如信用证、交易说明等有关材料让其填写相关单据时, 学生又显得有点无所适从。

调查表明, 仅仅依靠综合性实验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是不够的, 应增加专项课程内实践, 通过每门专业课程的课内实践环节开展, 一步步打好学生的基本功。作为国际经贸专业校内实践的两个部分, 各课程内实践和综合技能实践应该是互补的。利用“外贸实习平台”进行的全面模拟操作的局限性, 迫使我们将分析的重点放在课程内实践环节的开展上来, 希望通过不同课程实践能力的锻炼, 提高学生的专业基本功, 弥补综合性实践教学的不足, 再通过综合性实践教学整体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通过对很多高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开设的情况调研, 我们构建核心专业课程内实践教学体系如下 (以18周教学为例) :

1.《国际市场营销》, 总54课时, 课内实践18课时。

通过本课程学习, 使学生系统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原理及其在国际市场营销中的应用, 全面了解国际市场环境变化发展趋势, 初步掌握进入国际市场经营和制定国际市场营销组织策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锻炼学生寻求商机、分析市场、拓展市场、选择目标客户的能力。

本课程的实践教学方式可采用案例教学, 并通过营销情景实训、撰写国际市场分析报告和营销计划书等方式完成教学环节。

2.《国际商务谈判》, 总36课时, 课内实践12课时;《外贸函电》, 总36课时, 课内实践12课时;《国际商务英语》总36课时, 课内实践12课时。

这些课程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综合应用性课程, 其教学是一种技能教学, 强调英语在商务环境中的实际应用, 重点锻炼学生外贸磋商谈判及业务沟通能力。

目前, 这些课程的课内实践可以通过课堂情景模拟进行, 主要是模拟真实的商务情景, 通过角色扮演、口头报告、信函写作、协商对话、现场翻译等形式进行训练。

3.《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 总36课时, 课内实践12课时。

本课程主要为培养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人服务, 主要内容包括国际货运代理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工作流程。

在课内实践环节上, 可采取案例教学法和实验模拟等方式, 以锻炼学生办理货物运输与保险的能力。

4.《商品检验与检疫》, 总36课时, 课内实践8课时;《海关理论与实务》, 总54课时, 课内实践18课时。

这两门课程是涉及进出口报检和报关的教学环节, 具有政策性、技术性、执法性和涉外性的特点。

在教学上可采用理论课与实训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其中理论课程可开展实施案例教学法;实训课可开展实验模拟, 根据教学内容分模块、分情况让学生进行模拟操作;有条件的话可组织学生到相关部门参观学习。

5.《国际结算》, 总54课时, 课内实践18课时。

该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国际银行结算方式的基本业务知识和操作程序, 是以金融、贸易为基础的多边交叉学科, 并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学生可以掌握国际结算的基本理论和基本业务知识, 各种结算方式的基本操作程序。

该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强调在理论原则指导下办理外汇业务, 侧重于业务程序和基本操作方面的实践性教学, 需要进行实验模拟, 以锻炼学生对货款结算各种方式流程的掌握能力和操作的应用能力。

6.《国际贸易实务》, 总54课时, 课内实践18课时。

该课程是普通高等院校国际经贸专业核心专业课, 是在总结我国对外贸易实践经验和结合国际通行的贸易惯例与习惯做法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型、操作性较强的课程。

针对此课程的教学系统软件和实验软件较多, 而且使用已经较为成熟, 所以本门课程可以通过案例教学与组织实验模拟。具体做法是:在开展实施案例教学中加强实训, 根据教学内容开展情景模拟训练, 使学生能较熟练地开展外贸业务环节的业务程序和办理业务手续, 规范缮制各种业务单证。

7.《电子商务》总54课时, 课内实践27课时。

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两部分:基本理论主要介绍电子商务基础知识、电子商务网络技术平台、网络营销、电子交易与网络银行、物流基础与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安全技术和法律保障等;操作技能则强调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际应用, 主要包括常用网络软件的应用、网络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安全技术的应用、网上购物与支付等, 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理论和实践课时的比例各占50%。本课程需要实验模拟教学。

通过以上这些课程的教学改革, 能够逐一锻炼学生在某一环节上的实践能力, 然后在学生的各环节实践能力得到锻炼的基础上, 利用“外贸实习平台”, 实现校内综合模拟操作。通过完成完整的货物进出口交易, 使前面获取的知识得以综合运用, 提高学生的整体操作能力。

这样就形成了分课程板块锻炼和最终的综合实训的紧密衔接, 既可以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 又可以使得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以整体的提升, 避免为了模拟而模拟的简单操作, 让实践教学达到真正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曹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 2007, (1) .

校内就业工作体系 篇5

一、利用校内实训为文秘专业实践提供依托

目前文秘专业的教学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中。实践教学是课堂理论教学的延伸, 是学生了解实际知识、熟悉职业环境、培训职业能力的重要渠道, 而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 搞好实践教学, 已成为高校文秘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与关键。由于校内实训可以紧贴课堂, 破解校外实训与理论结合不够紧密的难题, 同时打破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 运用实训教学模式及灵活的实践教学方法, 学生既可以把所学专业知识转化到实际运用中, 养成一定的职业技能技巧, 还能使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 锻炼职业能力, 为将来走向社会、走向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文秘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从研究秘书人才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入手, 根据市场需求、国家行业标准重新确定毕业生的质量标准、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建构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文秘专业校内实践实训体系的构建

围绕秘书岗位 (群) 所需的职业能力, 文秘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具体包括:课程体系、职业技能实践体系、师资保障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建设等。

(一) 课程体系

文秘实训课程建设围绕社会对秘书知识、能力的需求, 要充分体现秘书的职业素养, 根据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安排, 对秘书学、办公自动化、会议组织与服务、秘书应用写作、公关实务 (含社交礼仪) 等实践性强的课程逐步实行从简单到复杂, 从单项到综合的实训过程, 按照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的层次安排教学内容, 注重实践课程的前后衔接, 使得整个实践课程在文秘人才培养方案中形成一个整体。

(二) 职业技能实践体系

1. 构建了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学生职业技能实践系统

校内图书馆、档案室、办公室等各职能部门都可以成为文秘专业实践场所, 此外, 在校内实训室建设上, 可以根据秘书核心能力锻炼的需要, 建立会议组织与服务实训室、办公自动化实训室、形象训练与活动策划实训室等, 提高秘书专业能力, 满足秘书综合工作训练的需要。校内实训室建设应该成为文秘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重要保证。这几个主要的实训室基本能够完成企业对高职文秘学生主要操作能力的训练任务, 除了在相应的课程内使用这些实训室外, 学生校内集中的独立实训也在此完成。校外实训基地要结合经济发展特点, 在中小型企业进行实习。

2. 构建了课上课下相结合的核心能力竞赛机制, 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课上课下相结合的核心能力竞赛机制是指课程考核与专业竞赛相结合。职业核心能力竞赛对每一个参与的学生的职业能力都起到提高和促进作用, 同时学生参与职业核心能力竞赛的次数和主动性对职业能力形成也有较大影响。参与职业核心能力竞赛越多, 受到专业教师指导的机会就越多, 职业能力得到锻炼和加强的机会越多, 职业能力提高得就越快。

3. 师资保障体系

(1) 纠正文秘教师偏文而轻技的现象, 相关专业应培养一支具有一定生产管理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即同时具备秘书职业能力和教师职业能力的教师群体。

(2) 增加实践教师培训提高的机会, 不断加大实践教师学习、进修、培训的机会, 不断更新知识, 提高技能。鼓励教师积极获取高级以上文秘专业资格证书。建立机制鼓励教师到企业中锻炼、交流, 随时掌握企业对文秘专业人员的需求动态。

(3) 聘请企业一线秘书进行工作过程指导, 聘请已经退休的企业或机关的办公室负责人, 定期为学生指导。

4. 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学院在综合考量的基础上, 通过编制实践教学文件来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如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指导书等, 加强实践教学中的监督和指导。

5.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该体系分为教师评价体系和学生评价体系。实训结束后要学生写实践报告, 上交实践成果, 由教师评定成绩, 记入最后的课程成绩。教师根据培养目标制定考核计划和方案, 明确各个不同实践环节的质量目标, 形成制度性的文件, 特别是针对于实践指导教师的实践操作评价。这样有监督和考核可加强监督管理, 从而有效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三、文秘专业校内开放式实训课程的操作

(一) 实训方案的设计

文秘专业实训内容覆盖了《秘书学》、《公文写作》、《语言交际艺术》、《文书学》、《档案管理》、《公关实务 (含社交礼仪) 》、《会议组织与服务》等文秘专业的主干课程, 结构上以各门课程为单元, 每个单元融入了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步骤的理论阐述和实际操作, 最后用模拟训练等形式对各单元的训练内容进行演练, 实训项目涵盖秘书办文、文书的整理与归档、档案的整理与编目、公共关系调查、公共关系策划、公关危机、商务谈判中语言技巧训练以及秘书“办会”工作等多个实训项目。

(二) 在实训中突出学生的自主能力

所有的实训项目开展之前均由指导教师提前进行实训指导。实训过程中所需的全部工作都由学生自己完成。比如在“秘书办文”实训中, 要求学生掌握正式文件的内容、要求和格式;能够设计符合标准要求的文件模板, 为学生在未来工作中提供可以参考的标准文件格式, 提高学生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能力。

又比如“公关调查”实训中, 由学生联合某品牌代理商, 对该品牌旗下某产品进行市场满意度调查, 并形成调查报告, 即锻炼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又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在“秘书办会”的实训中, 要求学生以班级为单位, 举行一次“学生专业技能与就业专题研讨会”。分别模拟上级领导或院方领导、来宾若干人;并成立会务组, 礼仪服务人员若干人,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专题发言。

(三) 对实训成绩的综合评定

对学生的实训成绩考核分为两部分:一是要考察学生在整个综合训练的具体表现。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在每个实训项目结束后撰写评语;二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训练报告。在实训项目完成后, 每个学生都要呈现自己的实训结果, 比如会议记录、公文制作、档案整理等, 并写出综合训练报告。

(四) 经费支持及场地安排

按照专项经费与自主选择场地的原则, 在实训中所需要的训练器材比如计算机、多媒体投影仪、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数码照相机、摄像机等设备、器材及实训材料, 可以通过校内办公室、实验中心、图书馆等部门协助、支持的方式得到保障。所需经费可以以专项经费的方式向学院申请。

四、总结

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可以大力提升文秘学生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公关活动能力、现代化经济与行政管理能力和现代化办公设备操作能力等, 能更好地适应各级各类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需要。通过实践教学体系, 学生的综合素质, 包括兴趣、思维方式等方面将会显著提高;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向题的实践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将得到更好地锻炼。此研究成果将突破传统教育的藩篱, 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取真正需要的知识与技能, 培养出具有一技之长的应用型人才。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管理活动的增加, 就业市场对文秘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 对秘书人才的实践技能要求不断提高。一方面是我国就业市场的巨大需求, 一方面是我国文科实训基地建设发展参差不齐。笔者对吉林警察学院文秘专业校内实训课程经验加以总结, 以期为文秘专业校内实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文秘,实训,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孟庆荣主编.秘书职业技能实训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邹戈奔.谈《秘书礼仪》课程实训教学体系的建立[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校内就业工作体系 篇6

一、文献综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4年的一份报告中重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 是影响其他教学资源发挥作用的源动力 (UNESCO, 2004) 。没有高素质的教师, 任何教学改革都不可能成功, 而没有高效的评教体系, 也不可能出现高素质的教师。所以, 学校的评教体系应与学校的总体目标相一致, 同时要重点关注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学校的评教体系, 可以仅作为行政性的工具存在, 更可以成为有价值的分析性过程, 用来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当然, 任何设计完美的制度, 都需要有效的执行, 才能完成目标。任课教师应参与特定课程教学目标和各环节督教指标体系的确认, 而不只是机器上的小齿轮 (Newlon, 1923) , 这样更有利于督教目标的实现。

二、职业院校校内督教制度的应然状态

首先, 督教的指标体系应为可实现的、具体量化的目标。这些指标最好是有任课教师参与的情况下, 根据专业特点和教学目标制定。这样, 达到督教的要求, 就成为督教体制的内生要求。其次, 指标体系的公开透明、对教学课程存在问题的有效识别、阶段性的意见反馈, 以及整改所需资源的支持都是公正评教的构成要素。这些基本要素的实现, 有赖于督教人员对督教工作的准确定位, 以及督教人员良好的专业素质。最后, 督教体系应在均衡教师个体和学校整体利益的基础上, 更好地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要。

三、职业院校校内督教的实然状态

高职院校的督教体系存在各类瑕疵。笔者认为, 其中应重点关注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督教人员职能定位偏差

提高督导工作的效率是学校行政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很多学校都聘请了不同背景的督教人员以监督和指导课堂教学, 督教人员也确实试行了很多的方法, 但督教人员对职能定位的偏差, 影响了督教的成效。有的督导人员将自己定位为检查人员, 例行巡视课堂, 很少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有的针对教学内容提出了不同的教学方法, 希望任课教师能够模仿这些方法和技巧。督教人员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帮助任课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而不是想方设法挑出缺陷, 二者是相生而不是相克的。通过访谈, 基本可以认定, 有相当一部分督教对工作内容和性质定位不准确, 督教工作仍存在传统上“督大于导”的问题。

2. 指标体系不合理

笔者收集、整理了上海部分高职院校正在使用的督教人员对课堂教学的记录。虽然样本有限, 也可以窥见一斑。督教基本采用评分表的形式。第一, 部分高职院校指标体系缺乏科学性, 对审核点定义不明确, 评价过程中督教人员的个人经历与喜好对评价结果影响较大, 可能导致主观性较强。比如, 对于“学生掌握了课堂上讲授的内容”, 在没有笔试或口试等考核的情况下, 不同督教人员会给出不同的判断;部分审核内容, 过于表面化, 评分结果一目了然。其次, 督教审核主要集中在教学计划的执行、教学秩序的规范、教学环节的全面等方面, 但对于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度、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教学方法和内容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审核则缺乏关注。第三, 审核指标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一个环节, 对于课前准备与课堂教学的结果缺乏必要的监控。比如, 部分督教记录显示“是否有备课教案”, 但对于因课堂教学情况发生变化, 而导致的教案更改情况则缺乏跟踪。第四, 每所学校所有的督导使用统一的表格, 没有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进行督教内容的区分, 不同专业、不同特点的课程在督教指标体系上雷同。总之, 笔者认为, 大部分督教记录对课堂教学考核的内容之间缺乏足够的关联度, 考核标准设置片面, 不能对课堂教学效率做出完整公正客观的评价。

3. 缺乏即时信息反馈

大部分学校采用二级或三级督教体制, 即在主管校长与教务处领导下, 院系层次为一级, 教研室为二级, 班级以学生为主体的评教为第三级, 且基本为单向信息传导模式。督教人员来自各个院系, 接受教务处的行政领导。基本的督教流程是, 督教了解课堂教学情况, 填写记录表后与任课教师做简单沟通, 将记录表上交教务处统计、备案。在此过程中, 一级督教机构可能没有将结果反馈给二级机构, 一般情况下, 二级机构也不会把督教信息反馈给一级机构, 而三级机构的信息更是不能够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及时的反馈与调整。最重要的是, 没有由相关部门和人员, 共同分析总结收集到的督教信息的过程, 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反馈, 或者反馈的意见不具有建设性, 只有问题, 没有可供参考的解决方案。另一个问题是, 信息反馈不够及时, 比如一学期一次或一年一次, 或者即使是在学期中间形成了一定的意见和建议, 反馈到任课教师手中, 也接近课程教学的尾声, 没有充分的时间做出教学上的调整。导致的结果是, 任课教师的小错误、小缺点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在课堂教学中不断重现, 影响到一批又一批的学生。

四、从实然到应然的改革途径

重构督教工作课堂教学指导的内容, 需校内督导管理人员和督教人员转变观念, 明确督教任务, 理顺督教关系。

部分高职院校的督教实践仍过分强调监督、检查的功能, 所以应尽量弱化督教人员的行政层级观念, 加强其引导、辅助的职能。比如,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可持续发展与岗位迁移能力变化带来的新的教学要求等。导向工作是保证教学工作正确方向的重要职能, 比如, 人文素养的提升比专业知识更重要, 但对学生人文素质提高的努力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 需要长期地贯穿在每一门课程的教学活动中, 而条块分割的专业知识教学任务容易使任课教师忽视对学生人格素质的培养和影响, 督教人员适时地提示与指导, 则会帮助学生和任课教师, 使教学活动的主体均终生受益。

督教监控点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督教的质量成效。所以, 为优化课堂教学质量, 应将对教学内容与具体教学方法的指导作为督教指标体系的核心。督教人员在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指导时, 避免随意性的选择, 应根据督教人员自身的专业特长, 与督教课程结合。从专业课程内容的角度, 充分利用督教人员的专业特长和执教经验, 有针对性和系统性地对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组织等, 与任课教师共同、深入地探讨, 以找到更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理论与实践内容教学方法, 比如新旧知识点之间如何衔接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新的理论内容如何引入可以让学生更轻松的掌握, 如何控制高职层次理论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如何利用学校现有资源进行教学实践等, 而不是一般性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浅层次说明。各职业院校可以结合督教人员和任课教师的要求, 实行督教人员与任课教师“一对一, 一对多, 多对一, 或多对多”的导师制, 以便在每一学期, 每位任课教师都能够在至少一门课程的教学中得到指导, 而非蜻蜓点水、形式大于内容的监督。

大部分高职院校应理顺督教流程关系, 充分利用各部门、各时期收集整理的课堂教学记录情况, 与激励和约束机制结合, 调动任课教师的创新能力, 推动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而不是只将督教记录整理备案、束之高阁。没有经过分析、整理并被再利用的数据, 是没有价值的数据, 不能被称为信息;收集整理无用信息的过程也就毫无价值可言。

五、结论

在高等职业教育大众化阶段, 生源质量的改变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以质量求生存, 加强内涵建设, 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战略重点。只有切实抓好每一节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才可以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满意度, 形成对职业教育的认可, 产生应有的社会效益。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可以作为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起点。各职业院校已建立的督导队伍的高效运作可以保证整体教学质量的目标赢在起点。

参考文献

[1]Duke D.L.Removing barriers to professional growth.Phi Delta Kappan, 1993, (74) :702-712.

[2]Hargreaves.Rnewal in the Age of Paradox.Educational Leadership, 1995, 52 (7) :14-19.

[3]Mc.Ewan E.K.Seven steps to effective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2nd ed.) .Thousand Oaks, CA:Corwin Press, 2003.

[4]Newlon J.Attitude of the Teachers toward Supervision, NEA Proceedings, Washington DC.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1923.

校内就业工作体系 篇7

1 三本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体系现状

1.1 固定、松散的校内实践

当前, 国内三本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计划基本大同小异, 都是参照一本、二本院校设定, 以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计划为例, 可以看出校内实践基本由课程上机、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课程实训等组成。在每一级新生入学之前就确定了他们未来四年的所有校内实践环节, 其特点就是:固定科目、固定内容、固定场所、固定时间, 但互相之间又是松散的。

每门课程都在规定的学期开设, 按照规定好的实践课时数, 在固定的实验场所, 在提前安装好的固定实验环境下, 开展课程实践。这些校内课程实践环节分处于不同的时间和空间, 之间缺乏衔接与沟通, 使得学生灵活、综合运用各科知识的能力很难得到提高。

1.2 固定、短期的校外实践

三本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校外实践一般以专业实训、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形式出现, 一般也都是固定式, 即在事先计划好的学期时间段内, 组织学生到固定的一些校外合作企业进行实践。

由于本科教学培养计划的严格限制, 正常教学时段内本科学生的长时间、连续的校外企业实践很难保证, 一般都是几周时间的蜻蜓点水式尝试。并且, 真实的企业环境也很难同时容纳大批量的学生, 也很难让学生接触到真正的核心实践内容, 效果其实并不理想。

毕业实习这个本该是时间最长、效果最好的校外实践环节, 也由于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 在三本院校已经成为学生各寻出路、自由出去找工作的时段, 失去了应有的就业前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

鉴于此, 迫切需要创建出一个可以连续四年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各种电子商务专业知识融合在一起、学生在校内就可方便参与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体系。

2 电子商务专业校内实践体系的构建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电子商务专业采取的措施就是引领电子商务专业在校学生搭建起一个校内综合信息平台, 由学生全程负责该平台的策划、创建以及日后的长期运营及维护。在此过程中, 各门专业课程的实践环节可以逐步融入, 让一级级的学生通过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不断接力完善该平台, 最终形成一套完善的电子商务专业校内实践体系。

2.1 工作划分

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 组织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自愿报名, 以大三和大二学生为主, 分为运维组、界面组和实现组, 各组职责如下。

运维组:完成“校内综合信息平台”各功能模块的设定, 详细说明各功能块的运作过程, 并制定相应的运营规则。开展校内调查、校园推广以及各种外联活动。重点在综合信息平台的策划和创意, 需要与界面组、实现组密切合作。

界面组:完成“校内综合信息平台”首页的整体结构模板及相应图片美工;商品及信息发布、后台管理等所有功能页面的结构模板及相应图片美工。得到HTML+CSS的静态页面模板, 重点在美工方面。需要和运维组密切合作, 听取他们的功能需求。

实现组:完成后台数据库的设计及实现, 要与运维组确定的平台功能对应;完成各功能静态页面模板相应后台程序代码的编写。重点在网页程序设计方面, 要与界面组的静态页面模板互相配合。

2.2 开发实现

由运维组完成相关调研工作, 包括其他高校类似信息平台的基本功能及其运营情况调查, 校内师生的问卷调查等, 从而确定“校内综合信息平台”的主要功能模块及其流程, 形成一份“校内综合信息平台”项目规划书, 为界面组与实现组分配具体任务。

实现组同学根据项目规划书, 在运维组的协调下完成“校内综合信息平台”的后台数据库设计及搭建, 形成一个统一的后台数据库。运维组内部分工, 每人负责1~2个功能模块, 此后一直对口负责。同样, 界面组与实现组也按功能分为小组, 与运维组负责同学一起构成模块运作小组。

各模块运作小组中以运维组同学为主, 确定该模块的运营模式, 并协调安排界面组和实现组同学一起完成该模块外观界面及功能实现。各模块小组完成各自的工作后, 将所有模块综合在一起, 实现“校内综合信息平台”的整体上线运营。

2013年9月13日,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夏络客”校内信息平台正式上线, 为电子商务专业校内综合实践体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依托。

2.3 专业实践体系配套

在上线运营的“校内综合信息平台”基础上, 调整各门专业课程的实验、实践内容, 积极开展学生校内实践, 形成一个完整的校内综合实践体系。

电子商务专业的基础课程, 可以直接在“校内综合信息平台”上开展课程实验, 比如电子商务概论、网页设计、网络营销等课程, 学生会有更深刻的认知与认同。

电子商务专业商务方向课程, 以原运维组工作为基础, 配合“校内综合信息平台”的日常运营工作安排课程实验, 并可以尝试安排综合实践, 利用“校内综合信息平台”进行商务化运作。

电子商务专业技术方向课程, 以原实现组、界面组工作为基础, 配合“校内综合信息平台”的技术升级及维护工作安排课程实验, 并可以尝试安排综合实践, 用更好的架构与技术重新开发“校内综合信息平台”。

3 未来发展

“校内综合信息平台”如果运作得好, 是有一定的商业前景的, 可以考虑让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自组社团, 将“校内综合信息平台”整体交付给学生社团自主运营、自负盈亏。不仅可以成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校内实验、实践的平台, 也可以成为真实的学生创业项目。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支持, 以及一些政策上的划分和认定。

目前,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组建的“华夏电商协会”就在逐步接管“夏络客”校内信息平台的运营, 让学生在校内就能积攒更多的实战经验, 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

参考文献

[1]王德林.网上创业式电子商务实践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0 (6) .

[2]朱闻亚.基于“专业—就业—创业”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12 (2) .

[3]木薇.电子商务校内实习实训模式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3 (6) .

校内就业工作体系 篇8

1 涉农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评价的目的与原则

1.1 评价的目的

我国农业高等职业教育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仍存在办学条件、育人模式、就业水平等影响涉农专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涉农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的就业状况。因此,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发展, 毋庸讳言是解决育人模式和就业水平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对黑龙江省各院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调查与研究, 以及黑龙江省农业经济职业学院中央财政重点支持涉农专业的改革和实践, 高职涉农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评价目的在于:

1.1.1促进我国农业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

通过研究建立高职涉农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 开展实训基地评价工作, 对于肯定各农业高职院校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中的成果, 找出存在的突出问题, 明确高职涉农专业的办学目标和定位, 对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1.1.2进一步完善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形成与就业岗位紧密衔接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体系

目前, 我国农业高职教育的大多数院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现象, 教学过程仍沿用理论※实验※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1]。这种简单地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 再续添一些实践教学环节的做法显然没有摆脱传统学科本位教学理念的束缚。实质上仍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格局, 实践教学客观上还是处于陪衬的地位[2]。因此, 通过评价可彻底摆脱实践教学徘徊于被动性的技能训练格局, 形成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体系。

1.1.3落实“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解决高等职业教育的瓶颈问题

通过评价使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融为一体, 形成校企合作, 提高办学质量, 畅通学生就业渠道的良性循环。

1.1.4提高教师素质

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 培养“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适应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1.2 评价的原则

1.2.1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基地建设过程与成果评价相结合, 既重视软、硬件建设, 又重视随着高职发展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中超前的改革意识、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

1.2.2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根据评价要素特点, 合理选择评价方法, 力求准确评价实践教学、科研和生产等各项工作成果。

1.2.3 坚持以评促发展原则

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原则。评价标准应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结合。

1.2.4 适应性原则

社会在不断前进, 评价体系、标准, 手段、体制及机制也要与时俱进。

2 涉农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评价指标体系

涉农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评价是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 运用有效的评价技术和手段, 对教育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测定、分析、比较, 并给以价值判断的过程。农业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是判断高职涉农专业办学特色的核心指标体系, 其宏观项目的评价要素不仅是对实训基地建设质量进行评价, 而且也包含了对整个教学体系的评价。校内基地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方面13个评价要素:

2.1 基地建设的目标与规划

评价要素包括:Ⅰ-1实训基地建设目标;Ⅰ-2实训基地建设发展规划。

2.2 实训基地组织管理

评价要素包括:Ⅱ-1校内实训基地组织管理机构;Ⅱ-2管理制度。

2.3 实训基地运行状况

评价要素包括:Ⅲ-1校内实训基地的组成;Ⅲ-2基地设备与设施;Ⅲ-3师资队伍结构与组成;Ⅲ-4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Ⅲ-5经费投入与使用;Ⅲ-6实训场地与环境。

2.4 基地效益与评价

评价要素包括:Ⅳ-1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效果评价;Ⅳ-2“三农”服务及农业科技示范与推广;Ⅳ-3基地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3 评价标准与内涵

3.1 涉农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与规划

3.1.1 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

A级内涵:建设目标明确, 符合农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符合农业职业教育“学、训、产”相结合的现代教学规律;基地的构成同农业产业结构相对应, 符合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 在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中发挥重要作用;建立了适应行业需求、与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相一致的完善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体系。C级内涵:目标明确, 基本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和“学、训、产”相结合的现代教学规律;基本符合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建立了基本能满足学生实训教学要求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3.1.2 实训基地发展规划

A级内涵: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各阶段的建设任务、目标明确, 有切实可行的配套措施, 且已按计划实施, 并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有行业和企业专家充分参与, 与教学、科研和生产紧密结合, 做到生产有标准和生产过程有保障、生态环境有监测和生产的产品有市场的示范性实训基地。C级内涵:基地建设规划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各阶段的建设任务和目标明确, 有相应的配套措施, 且已按计划实施, 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能与行业市场和生产实际结合。

3.2 实训基地组织管理

3.2.1 实训基地管理机构

A级内涵:校内实训基地设有管理机构, 能有效地结合实际贯彻《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第二十条规定的6项主要职责;基地管理体制合理, 有利于基地的建设、使用和发展, 有利于教学、生产、示范、培训和农业技术转化与推广。C级内涵:校内实训基地设有管理机构, 能贯彻《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第二十条规定的6项主要职责;基地管理体制比较合理, 有利于基地的建设、使用和发展。

3.2.2 管理制度

A级内涵:人员管理制度 (包括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度及考核制度, 人员的培训、晋升、奖惩和聘任制度) 健全;物资管理制度 (包括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制度, 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制度, 低值易耗品管理办法, 有毒、剧毒药品管理与使用制度等) 健全;有安全检查制度 (包括安全制度, 专人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制度等) 和措施 (包括防火、防爆、防盗, 各仪器设备的安全操作, 特殊实训室或设备的安全措施等) ;各实训室有操作性较强的学生守则及教学实施情况、人员情况等基本信息收集、整理、汇总上报制度。C级内涵:人员管理制度 (包括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度及考核制度, 人员的培训、晋升、奖惩、聘任制度) 基本健全;物资管理制度 (包括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制度, 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制度, 低值易耗品管理办法, 有毒、剧毒药品管理与使用制度等) 基本健全;有安全检查制度和措施;各实训室有学生守则及教学实施情况记录。

3.3 实训基地运行状况

3.3.1 校内基地的组成

A级内涵:根据专业的性质和实践教学的内容, 校内基地由各项目的实训园区或实习车间及相应的设备、仪器等组成;设施齐全、完备, 技术先进的场、室≥30%;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C级内涵:校内基地有各项目的实训园区或实习车间及相应的设备、仪器等;设施齐全、完备, 技术先进的场、室≤20%;没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

3.3.2 基地设施与设备

A级内涵:满足培养目标中的能力项目和能力标准的使用要求;仪器设备能够满足教学需要, 设备利用率≥90%, 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能够代表本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生均教学设备、仪器价值:作物生产类专业≥4 500元, 园艺类专业≥5 000元, 生物技术类专业≥6 000元。C级内涵:基本满足培养目标中的能力项目和能力标准的使用要求;仪器设备能满足教学需要, 设备利用率≥70%;生均教学设备、仪器价值:作物生产类专业≥4 000元, 园艺类专业≥4 500元, 生物技术类专业≥5 000元。

3.3.3 师资队伍结构与组成

A级内涵:“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80%以上, 8~10名学生配备1名指导教师;实训指导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 具有高级职称的实训指导教师人数占实训指导教师总数的30%以上, 具有中级职称的实训教学指导教师人数占实训教学指导教师总数的50%以上;具有长远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具体实施计划, 并取得了显著效果。C级内涵:“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60%以上, 15~20名学生配备1名指导教师;实训指导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 具有高级职称的实训指导教师人数占实训指导教师总数的10%以上, 具有中级职称的实训教学指导教师人数占实训指导教师总数的30%以上;具有师资队伍培养规划, 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3.3.4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A级内涵:各课程一体化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任务书、特色教材等教学文件齐全;各年级、班级的实训教学资料 (各类实习报告、日记、生产技术文件或实训指导书等) 齐全;每个实训项目管理规范, 具有明确的技术规范、适应对象, 各实训项目名称、面向专业、组数、主要设备的数量、名称、规格型号以及材料消耗额记录清晰。C级内涵:各课程一体化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任务书等教学文件基本齐全;各年级、班级的实训教学资料 (各类实习报告、日记、生产技术文件或实训指导书等) 基本齐全;每个实训项目管理规范, 适应对象明确。

3.3.5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A级内涵:课程一体化教学运作形式与实训基地的生产项目有机融合, 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生产过程、生产环节相适应。做到“教师承担项目、项目对接课程、学生全程管理”[3];按照一体化教学管理规范及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 一体化教学项目的开出率达到100%;各实训项目及实训环节均有相应的符合要求的指导教师;学生实际操作时间占实践教学时间的90%以上;注重“职业素质”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 且效果良好。C级内涵:课程一体化教学运作形式与实训基地的生产项目有机融合, 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生产过程、生产环节相适应。基本做到“教师承担项目、项目对接课程、学生全程管理”;能够按照一体化教学管理规范及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 一体化教学的实训项目的开出率≥80%, 符合要求的指导教师的比例≥70%;学生实际操作时间占实践教学时间的70%以上;注重“职业素质”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 且有一定效果。

3.3.6 经费投入与使用

A级内涵:经费投入和使用计划与基地建设和发展规划相适应;年生均设备仪器维修费、材料消耗费等:作物生产类专业≥200元, 园艺类专业≥240元, 生物技术类专业≥300元;有满足实训基地运作的资金注入且使用情况良好, 作用显著, 保证教学正常运行;有技术研发、技术转化与孵化经费。C级内涵:经费投入和使用计划与基地建设和发展规划基本适应;年生均设备仪器维修费、材料消耗费等:作物生产类专业≥100元, 园艺类专业≥140元, 生物技术类专业≥200元;有实训基地运作的资金注入, 能够保证教学正常运行。

3.3.7 实训场地与环境

A级内涵:场地规划和布局规范、合理, 适合学生的学习特点, 便于实训教学的组织和管理, 并与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规律相适应, 生均实际实训场地面积≥3 m2;无安全隐患, 配有通风、照明、温控和湿度控制等设施, 水、电、气布置安全、合理;废气、废液、废渣及时处理与回收;设施、设备整齐有序, 实训室干净整洁;空地绿化率达80%以上。C级内涵:场地规划和布局规范、合理, 生均实际实训场地面积满足学生校内实训的教学要求;无安全隐患, 水、电、气布置安全、合理;废气、废液、废渣有处理措施;设施、设备整齐有序, 实训室干净整洁;空地绿化率达60%以上。

3.4 基地效益与评价

3.4.1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效果评价

A级内涵:学生职业资格鉴定通过率达100%, 其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达80%以上;抽测学生基本技能, 合格率≥90%, 抽测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合格率≥90%, 抽查学生实训和实习报告、论文等成果, 综合评价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反映良好, 近3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的称职率≥80%。C级内涵:学生职业资格鉴定通过率达100%, 其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达60%以上;抽测学生基本技能, 合格率≥70%, 抽测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合格率≥70%, 抽查学生实训和实习报告、论文等成果, 综合评价较好;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反映良好, 近3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的称职率≥60%。

3.4.2 社会服务与技术推广

A级内涵:能充分发挥自身人才优势, 开展农业科技下乡、实用技术培训、农业科技信息咨询等多种形式社会服务, 每年培训农民人数在1000人以上, 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做出贡献, 并得当地政府的好评;具有较高的农业技术研发能力, 每年技术推广项目≥3项。C级内涵:能够发挥自身优势, 开展农业科技下乡、实用技术培训、农业科技信息咨询等多种形式社会服务, 每年培训农民人数在500人以上, 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做出贡献, 并得当地政府的好评;具有较高的农业技术研发能力, 每年技术推广项目≥1项。

3.4.3 基地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A级内涵:实习实训基地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在满足教学、科研之外, 通过生产、科技推广与服务, 每年创收达10万元以上;学生对实训基地的综合反映良好,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评价高, 实训基地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近3年毕业生就业率≥95%, 且通过了教育部专家评价组验收。C级内涵:实习实训基地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在满足教学、科研之外, 通过生产、科技推广与服务, 每年创收达万元以上;学生对实训基地的综合反映较好, 近3年毕业生就业率≥75%, 且通过了省级专家评价组验收。

摘要:高职涉农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条件之一, 其建设质量和运行状况直接影响专业教学质量与办学特色。需要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 以及就业工作岗位对应用型人才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需求, 对涉农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状况进行评价, 以促进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规范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因此, 依据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从校内实训基地评价的目的与原则、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标准3个方面论述了该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对农业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与指导作用。

关键词:高职涉农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温景文.对农业高职高专教育的理性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 2003 (4) :11-17.

[2]方勇, 邢承华, 田晓军, 等.高职涉农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和探索[J].安徽农学通报, 2007 (17) :187, 151.

上一篇:优势与弊端下一篇:新闻媒体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