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管理体制改革

2024-05-03

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精选十篇)

政府管理体制改革 篇1

关键词:乡镇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路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要依据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的目标, 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积极创新乡镇行政管理方式, 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 全面提高乡镇政府的管理效率。目前, 乡镇政府管理体制存在着职能边界不清、越位、错位和缺位等问题, 为此, 要规范和优化乡镇政府的权力运行和结构, 必须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理念, 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理顺乡镇政府各机构之间的关系。

1 积极转变乡镇党委的领导方式

党章规定, 地方党委对本地各机构的领导主要体现为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乡镇党委也应如此, 其领导主要体现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等方面, 通过党员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来教育群众, 协调乡镇各机构之间关系。目前, 乡镇党委应依据党章、国法和基层民主发展实际, 从乡镇日常事务中摆脱出来, 将其主要职能放在对乡镇政府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以及宏观决策和协调各方上来, 以此来构建乡镇党委的权威。同时, 也应坚持党政职能分开。乡镇党政职能分开, 是指在乡镇党委统一领导下, 明确界定乡镇党委和政府的职能边界。实行乡镇党政职能分开, 既要坚持乡镇党委的核心领导, 又要保证乡镇政府能够自主开展各项行政管理工作, 提高乡镇政府的治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降低乡镇政府的行政成本。在实际运行中, 乡镇党委是党在农村的基层党组织, 在乡村具体贯彻、落实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对乡村所有党组织进行坚强的领导。在谈到政治体制改革时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首先, 关键是要实行党政分开, 要放在第一位, 解决的是党如何领导的问题;其次, 要下放权力, 中央要下放权力, 地方各级也要下放权力, 解决的是央地权力边界问题;最后, 要切实精简机构, 这也同下放权力有关。因此, 在坚持党委核心领导和党政职能分开的前提下, 乡镇党委决策制度和工作程序等都需要积极转变, 进行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总之, 乡镇党委只有积极转变领导方式, 才能在乡镇政府管理中发挥核心领导和协调各方的作用。

2 积极转变乡镇政府的职能

《地方组织法》规定乡镇人民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对公共行政事务进行管理。在实际运行中, 乡镇人民政府是组织者、执行者和监督者。乡镇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将原来以行政管理为主的职能转变为以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为主的职能, 使之真正成为为农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的基层政府。在农村税费改革前, 乡镇政府主要承担着两项职能, 一是“整合”, 二是“汲取”。所谓“整合”, 又称为国家的一体化, 即通过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力量将国家内部的各个部分和要素结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所谓“汲取”, 是国家基于自身的存在和发展的需要, 对基层社会进行资源抽取。废除农业税后, 尤其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背景下, 乡镇政府的职能也随之改变了许多, 逐步将其重心转移到落实和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 以及为农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上来, 逐步强化农村的社会管理, 有效发挥其行政管理的效能, 全面为“三农”建设服务。总的来说, 乡镇政府职能的转变主要包括乡镇政府管理权限的改变、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和政府管理方式的转变。

3 依法依规提升乡镇人大的地位与作用

在实际运行中, 党委、政府和人大的决策相互影响、协同运行。当前, 强化乡镇人大的作用主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要提高人大在乡镇领导干部任用和选拔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样可以有效地保障乡镇政府对乡镇人大负责。实际中乡镇政府仅是对上负责, 其主要领导由上级党委任命。为解决这个问题, 乡镇政府主要领导产生方式要从实际上的任命制转向选举制, 也是乡镇人大的法定职权。乡镇政府正职领导应进行差额和竞争性选举, 把乡镇人大对乡镇领导干部的监督与提拔有机结合起来, 也把乡镇政府的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有效地统一起来。二是要积极强化乡镇人大对乡镇政府重大事项的决策权。现行乡镇政府管理体制中, 在坚持乡镇党委为核心领导的前提下, 把乡镇权力中心从政府转移到人大, 让乡镇政府重大决定权回归乡镇人大。三是强化乡镇人大的法定监督权。只有强化乡镇人大的法定监督权, 才能保障乡镇人大监督权的有效行使;只有有效行使乡镇人大的法定监督权, 才能有效阻止乡镇政府的错位、越位和缺位等问题, 有效抵制乡镇政府各职能部门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等问题的产生。

4 全面推行政务公开,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一般来说, 约束权力最有效手段有两个:一是以权力制约权力;二是以权利制约权力。在实际运行中, 不是没有监督机制, 而是没有明晰的权力制衡机制。这种监督更多是来自上级权力机构的监督, 乡镇政府各种政务活动和政务信息基本上不公开, 权力运行过程更是缺乏公开性, 农民群众根本不知情, 更谈不上让他们参与监督乡镇政府的运行。为此, 乡镇政府机关应大力推行政务公开, 其根本目的在于贯彻落实扩大基层民主, 保障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政治制度, 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过程的监督, 提高乡镇政府机关依法行政的水平, 增强权力运行的透明度。按照中央统一部署, 乡镇政府政务公开要从乡镇领导和工作人员的权力获得、权力制约、权力运用等环节, 对乡镇干部和工作人员进行规范和监督, 大力推行政务公开, 提高乡镇政府运行过程的透明度,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针对乡镇政府的实际, 从各地政务公开的实践来看, 被称为“阳光行动”的政务公开制度, 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乡镇干部的民主意识和群众理念, 提高了乡镇政府机关的工作效率, 改进了乡镇政府机关的工作作风, 使过于紧张的干群关系得到了明显改善。

综上所述, 要解决目前我国乡镇政府存在的越位、错位和缺位等问题, 一要积极转变乡镇党委的领导方式, 将其工作重心放在对乡镇政府的宏观决策和协调各方上来;二要积极转变乡镇政府的职能, 将其工作重心转移到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上来;三要依法依规提升乡镇人大的地位与作用, 提高乡镇人大在乡镇政府领导干部选拔和任用中的地位和作用, 强化乡镇人大对乡镇政府重大事项的决策权, 加强乡镇人大的法定监督权;四要全面推行乡镇政府的政务公开,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参考文献

[1]吴理财.论乡镇职能转变的内力及其限制[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0, (1) .

县级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分析 篇2

摘要:纵观20多年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县级政府行政体制还存在大量问题,如县级政府机构角色定位失当、政府职能不适宜市场经济下的要求、机构膨胀,人员分流难、现行市管县体制不利于县级政府的发展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重塑中国县级政府的角色、实行省直管县体制、加快转变现有县级政府职能、优化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等对策。

关键词:县级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县级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1 县级政府行政管理体制自身建设的需要

县级政府作为中国现代行政构架中的一个重要层级,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遇到了职能转变的困境和前所未有的财政压力的挑战,构成了县政改革的根本动因。伴随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由“吃饭财政”引起的对县级政府规模增长的关注,重心集中在机构改革方面,而二十多年机构改革的种种努力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现行县级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仍然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对微观经济运行干预过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仍比较薄弱,部门职责交叉、权责脱节和效率不高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县级政府机构设置不尽合理,行政运行和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完善,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现象仍然存在。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县级政府全面正确履行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1.2 县级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

县级政府作为我国农村基本的区域性政权设置,是国家机构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枢纽。同时,县级政府担负着许多繁重的任务,面临的困难和矛盾最为集中,职能转变的任务最为艰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对政府管理和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县级政府承担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而政府管理与服务的能力与政府职能的转变是密不可分的。县级政府要适应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必须全面加强政府管理的观念更新、职能转变和行为规范。

县级政府应当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需要,加大县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力度,推动县级政府职能不断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转变。县级政府要努力实现从以行政手段管理为主向以经济和法律手段管理为主的转变,政府职能要适应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要求,减少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形成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调控框架,建立市场监管体系,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1.3 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县级政府除了要担负必要的政治、社会、文化等职能外,经济职能是极其重要的乃至核心的职能。县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发展经济,实现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并尽量减少市场力量的负面效应。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大系统中处于基本层次,是宏观经济层次中最基本的调控单位,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区域基础和基本支柱。县域经济贴近物质资料生产的实际,处于行政管理和政策落实的前沿,始终发挥着承上启下、连接城乡的作用。县域经济的发展,不仅直接解决绝大多数人口的就业和生活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而且直

接从基础层面影响人地矛盾运动的性质、规模和方向。县级政府的体制改革是运作县域经济的必要条件。县域经济是一个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是由多种所有制形式、多部门结构、多层次隶属关系和多级生产力水平构成的地域性生产综合体。如何根据发展县域经济的需要,相应的进行县级政府的体制改革,就成为在当前形势下需要思考并解决得当务之急。当前县级政府行政体制存在的弊端

2.1 县级政府机构角色定位失当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社会仍处于转型过程中,县级政府机构角色失当现象仍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1)县级政府自恃为“权威型”的领导者。出现新体制下的角色与旧体制下的角色错位。县级政府习惯于沿用传统体制下的政治、行政命令方式,靠行政强制力行使职能,重视行政干预,忽视协调指导。(2)县级政府充当了“全能型”的管理者,造成职责内角色与职责外角色错位。县级政府大包大揽,把对经济的管制和社会的管理都纳入了自己的职能范围,造成其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管理之间的职能错位。(3)县级政府担当了“忠实的”持家者,导致主要角色与次要角色错位。县级领导干部轮换调动频繁,造成县级干部的短期行为,县属企业发展缓慢,财税资源枯竭,从而使县域经济的长远发展难以为继。

2.2 政府职能不适宜市场经济下的要求

县级政府作为中国现代行政构架中的一个重要层级,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遇到了职能转变的困境和前所未有的财政压力的挑战,构成了县政改革的根本动因。伴随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由“吃饭财政”引起的对县级政府规模增长的关注,重心集中在机构改革方面。县级政府并没有从根本上按着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基本上还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体制和框架内运转。县级政府的权力关系没有走上规范化的道路;政府过多地干预了县域的具体经济行为,“政企分开”并不彻底;“政事分开”仅仅流于形式,致使政府威信降低、动员能力低下;最突出、最根本的问题是财政制度、机制和程序的缺失,降低了县级政府的能力、扭曲了县政的基本功能。

2.3 现行市管县体制不利于县级政府的发展

我国现行县级行政区划和设置的基本框架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是在当时生产力十分落后、交通和通讯能力极其低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正得以强化的历史背景下而确定的。通过近半个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大规模建设和高速度发展,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从而使现行县级行政区划和设置与当今时代不相适应的矛盾已日见显露。现有的县级行政区划和设置的基本格局,与当今我国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和客观条件已经难以适应。县级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对策

3.1 重塑中国县级政府的角色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县级政府角色的转换势在必行,而且刻不容缓。县级政府角色的转换是发展县域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它必须完成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换,从行政管制向依法行政转换,从制定计划的政府向引导、培育市场的政府转换,从以权力为运转轴心的政府向以社会公共服务为核心的政府的转换,从人治政府向法治政府的转换。换言之,县级政府的角色应该由“权力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县级政府必须对其性质、职能、权力界限、功能范围、行为方式和活动领域严格界定,履行好自身应该承担的任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县级政府必须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政府、小社会的旧格局。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政府机构臃肿、职能交叉重叠、运转效率低下的状况,实现人员精干,高效运转,以最少的行政成本,实现最优化的行政管理。

3.2 实行省直管县体制

通过推行省直管县,可以改革目前我国行政区划中不合理因素,特别是参考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等因素情况下划小省区,划清边界,有利于改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有利于加强中央的领导,有利于为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行政区划体制环境。在经济上实施强县扩权,在财政上实行省管县,可以赋予县级政府更大的自主权,把一些原本属于地市级政府的行为审批权里直接下放到县。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在我国目前虽然只是在试点阶段,但从目前的情况至少可以窥见其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第一,它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县的发展环境得到了优化,使之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形成一批经济活力强、发展速度快、综合素质高、带动作用大的县。从而有利于城乡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第二,实行“县财省管”体制可以绕过市这一级周转和盘剥,提高了财政资金运转效率,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县的财政困难,强化了县主观上的努力程度,调动了县发展的积极性;第三,促进了市级政府工作职能由领导型向自我发展型的转变,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同时,为下一步行政体制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

3.3 优化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对于我国来说,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改革和完善现行的农村经济体制,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根本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出路。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县级政府的重要作用尤其值得关注和重视。对县级政府公共服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县级政府公共服务机制的对策,有利于提高县级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有利于满足公众对公共服务日益复杂化、多样化的需求,进而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在公共服务机制改革过程中,既要注重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也要注重社会公平,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既要注重发挥政府作用,也要注重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性。一个有效的公共服务机制既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又要适当引入市场机制。在新的发展时期,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必须坚持以公众为导向,提高公众的认同和支持的程度。政府公共服务的提供必须从政府本位、官本位向社会本位、公民本位转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应深入了解公众的意愿,广泛集中公众的智慧,应完善有关了解民意、公众参与和公众评价的机制,切实提高公众的认同和支持的程度,从而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有效性。

1、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把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政府转型。由于政府转型不到位,不仅造成了投资过度、无序竞争、重复建设等问题,而且影响了政府正确履行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导致政府某些经济管理职能的扭曲。由于财税体制改革不到位,分税制尚不完善,地方财权与事权不相匹配,造成一些地方政府产生强烈的投资冲动,争上大项目、盲目铺摊子。因此,要根本解决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尽快取得政府转型的实质性突破。

2、把建立公共服务体制作为“十一五”时期政府转型的重点。目前,公共需求的全面增长与公共产品供给的短缺、公共服务的不到位,已是一个相当突出的问题。一些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还相当薄弱,对扩大和强化公共服务职能缺乏足够的估计,紧迫感不强。为此,要建立中央、地方的公共服务分工体制,启动和规范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和政府部门的公共服务问责制。我国自1993年实行分税制以来,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关系基本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在财力向上集中的同时,职能和责任并未相应调整。目前,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关系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十一五”时期,从建立公共服务体制的需求出发,需要重新界定中央与地方的职权范围,并为减少行政层级奠定基础。与此同时,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制:一是要明显提高公共服务支出的比重;二是要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地区间公共支出的基本均等化;三是要逐步实现财政预算和管理的透明化、制度化。

政府管理体制改革 篇3

“十一五”规划把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放在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指出加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关键。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一个法制的国家,离不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什么中央把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一个关键呢?笔者认为可以从政府的特殊地位和改革的实践来解读。

首先是政府的特殊地位。在2006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司长范恒山强调指出“政府本身所拥有的权力和作为经济社会管理者所处的特殊位置,决定了政府在发展和改革中所起的特殊作用。必须把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推进改革的关键。”

其次是改革实践发展至今的必然要求。因为改革正处于全面深化和攻坚阶段,攻坚阶段要攻克很多难关,例如金融体制改革、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财税体制改革以及医疗、教育、科技、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资本市场发展等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既连接社会体制改革,又连接政治体制改革,处于中心环节。所以把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关键就可以把社会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把全面深化改革带动起来。

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法制政府

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和核心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把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把无限的政府变成有限的政府,使政府成为从事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全力履行相关职责的责任政府;成为致力于为市场主体排难解忧和创造良好环境的服务政府;成为全面依法行政并受法律严格监督的法制政府。

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缩小政府事权

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是进一步缩小政府从事事务的范围。把与政府性质及职能不相符的事务都交给企事业单位和市场中介组织,其中特别是涉及到企业投资、人事管理等方面的事物进一步完善行政管理方式,继续缩小行政审批范围,能通过核准和登记备案方式管理的一律实行核准和登记备案制度。与此同时,规范行政审批程序,使之尽可能简单快捷、公开透明、科学严谨;进一步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加强和完善从事经济调节和社会管理的机构,撤销那些直接从事和干预微观经济活动和社会事务的机构;进一步完善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和政绩评价制度;进一步完善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推行重大决策失误引咎辞职、经济赔偿等制度进一步健全政府管理法律体系,强化对政府行为的监管。做到权责一致,不错位、不越位、不缺位。

专家指出,着力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应重点抓好四个方面:首先,政府不该管的事一定不要管,坚决放开。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其次,政府该管的事一定要管,而且要管好。必须明确政府的管理权限,全面履行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包括管理内容、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等,再次,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核心是建立“决策科学、分工合理、执行顺畅、运转高效、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最后,要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建立公正、透明的工作制度,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行政监督机制,要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强化行政问责制。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政府管理创新 篇4

1、经过20多年的改革,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前, 推进以政府转型为重点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如果能顺利实现率先突破, 必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巨大动力支持。

2、行政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所谓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谋求经济、社会、环境几个方面的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基础上的发展。这就要求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协调一致, 统筹兼顾才能谋求这种和谐。而能完成这一任务的必然是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只有在行政管理体制完善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实现协调一致, 统筹兼顾, 否则谈不上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和谐社会。

3、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制度保障。我们应清醒地看到, 我们所处的这个新阶段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 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 机遇与挑战并存, 能否获得发展, 需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制度支持。例如, 推进国企改革,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需要政府职能转变, 为各类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

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难点

1、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和改革的攻坚阶段,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为制约各项改革的突破口和瓶颈,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各项改革的整体性和配套性更强了, 难度也更大了。特别是在深化全面改革的过程中,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既关系到经济体制改革, 又关系到政治体制改革, 处于改革的中心环节, 因此如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 各项改革就很难深入。

2、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 对切身利益的关注度越来越强, 这与政府能够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形成矛盾。我们正处于人均GDP从1, 000美元到3, 000美元的过渡期, 在加快工业化的进程中, 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的需求不断提高, 期望值也不断增强。但是, 我国具有特殊的国情, 人口多, 底子薄, 地区、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彻底改变。同时, 由于财力有限, 政府能够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只能逐步增加和提高, 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发展, 也只能逐步加快步伐。这种状况, 与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要求和期望值形成了反差。同时, 人民群众不仅要参与改革, 也要求分享改革的成果, 希望尽快获得看得见的物质利益。这就要求在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 处理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 既要引导群众参与改革, 又要教育群众着眼于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 而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3、政府管理由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直接管理的方式向主要以经济的、法律的手段进行间接管理转变,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 要更新政府管理理念, 彻底抛弃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和官本位的思想, 实现由政府主体向市场主体的转变。其次, 要改变运用行政手段直接干预经济活动的做法, 变微观管理为宏观管理, 主要运用经济的法律的手段进行管理, 加快法治政府建设, 全面实行依法行政。再次, 要尊重规律, 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而这一切, 都需要有一个过程, 需要不断加大改革的力度。

三、加快行政体制改革, 促进政府管理创新的基本措施

1、推进政府职能的转换。推进行政层次和行政机构改革, 政府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身份:一是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当然提供公共产品并不等于自己去生产) ;二是良好社会环境的创造者, “人民创造财富, 政府创造环境”;三是人民群众公共利益的维护者, 而不应该受某些利益集团的左右。在这个前提下, 改革和完善政府职能要突出理顺“四个关系”: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理顺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理顺政府与社会中介组织的关系。要明晰政府边界, 凡应由企业、市场、社会组织决策的事情应严格由他们决策, 政府不应“越俎代庖”。凡是应该由政府承担的事情, 政府责无旁贷, 不能“缺位”。针对当前政府工作存在的“错位”现象, 要强调由“经济管制型”转变为“公共服务型”, 即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上来。各级政府要有意识地做到不干预微观经济活动, 不包办企业决策, 不代替企业招商引资。同时, 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精神, 探索新的行政管理体制架构, 以解决层次、层级过多的问题, 推进行政审批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根据政府与事业单位分开的原则, 稳步推进社会事业领域的体制改革。

2、推进与行政管理相关的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在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 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与之相关的宏观管理体制, 如财政税收改革、政府投资体制改革等。在财政体制改革方面, 根据打造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要求, 应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按照“财权和事权相对称”的原则, 科学界定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责权。

四、延续传统文明, 推进政府文化创新

1、倡导政府文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政府文明, 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 不断更新政府管理思想, 突出时代意识、民族特色、社会价值, 建立社会成员参与监督行政决策和管理的机制, 建设廉洁、高效、民主、法制、公平、正义为核心内容的现代行政文化。

2、重构行政道德。行政道德主要体现在行政主体的修养和道德行为上, 体现在行政人员在行政活动中对职业道德、基本道德范畴的认识、观念和态度上。重构社会主义行政道德, 必须弘扬传统行政道德体系中的精华, 积极借鉴吸收外国行政道德中适合中国国情的有益成分, 建立高效从政、一心为政的道德规范并贯穿于全部行政活动中。就是要摆正行政人员与公众的道德关系, 陶冶行政人员道德情操, 锻炼行政人员的毅力, 树立行政人员公正、社会至上、勇于负责的强烈责任感。

政府管理体制改革 篇5

摘要“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尽管中美两国在政治社会制度、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传统等方面迥然不同,但美国地方治理的一些措施,在有些方面对我国地方政府体制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地方政府体制改革

一、美国地方政府体制

(一)美国地方政府的概念与中国单一的、全能的公共权力层级制不同,美国的公共权力结构是多中心的、分散化的多样性模式。因此,美国地方政府所指的范围与中国地方政府有着很大的差别:首先,在中国,除了居于金字塔结构顶端的中央政府以外,纵向上从省、市、自治区直至乡镇、街道,横向上覆盖全国的所有层级、任何规模的政府均称为地方政府。而在美国,地方政府则是指除了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以外的所有政府类型;其次,中国所有地方政府和其上一层级政府及中央政府都有行政隶属关系,而美国无论是地方政府之间,还是地方政府和州政府,联邦政府之间,均没有行政隶属关系,实行地方自治;再次,中国的地方政府与行政区划完全一一对应,不存在跨政区的地方政府,而美国人曰普查局则认定了20个州际实体,其中多数地跨两州,个别跨度更大,而且一个地区多个政府存在的现象也很普遍。

(二)美国典型的地方政府体制类型1.市县委员会制美国一些小城市和县的委员会通常由3—7人组成,由选民选举产生,行使议决权。每个委员会分别担任一个行政部门的首长,主管相应事务。委员会任命一名委员为市长,行使礼仪职责。委员会对各行政实体集体领导,承担行政机关的职责。委员会制主要的特征是城市的立法权和行政权同时掌握在一个由市民选举产生的委员会手中,委员会成员既是议员,同时又以个人身份作为部门首长履行职能。

2.市县经理制在美国一些市县,由议会行使议决权、执行权。议会聘任一名经理,作为首席执行官,指挥、管理各个行政部门工作,有权雇佣行政工作人员(职员),市长由议会选出担任礼仪职责,不干预行政工作。美国市县经理制的主要特征是立法权和行政权都掌握在市议会或县议会手中,但市县议会将行政权委托给一位市县经理作为行政首脑和管理官员。

3.市行政长官制市长作为执行首长由选民选出。市长任命一位首席行者官来领导和管理行政工作。行政官任命和撤换雇员,监督城市人事工作,管理预算,协调是政府机构的工作,处理日常事务和充当市长的行政顾问。由于行政官负责处理日常的行政工作,市长就能够从事全面领导,集中处理全局性重大事务,向议会提出政策性建议,为城市规划建立公共援助基金等重大事务奋斗。市长任命的行政官通常并无明确的任期,在某些城市却需要得到议会的批准。这种领导体制,是试图集强市长议会制和市县经理制的优点于一身的一种尝试。主要用于较大的城市。

二、中国的地方政治体制

(一)我国的地方政府体制在民主集中体制下,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作为地方国家行政机关,是上级行政机关的下级机关,因而拥有两方的权力。中国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作为当地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接受当地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领导监督,并对其负责;作为下级行政机关,接受中央和上级行政机关的领导监督,并对其负责。作为后一种身份,除完成中央与上级人民政府布置的工作外,还代表中央和上级人民政府负责协调和监督中央和上级政府在其辖区所设置的行政机构的活动。

(二)我国地方政府体制存在的问题1.我国的地方政府与行政区划完全一一对应。我国的地方政府体制是依行政区划及中央机构的设置而设立的,这一方面便于政府的管理,但另一方面,这种设置也导致了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倾向,以及盲目竞争和重复建设。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沿海地区的港口建设就存在着这种问题。2.地方政府高度集权。目前全世界的行政权都有扩张的趋势,我国也不例外。我国的地方政府应是处于同级人大的领导和监督下的,但现实却完全不是这样。人大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充分认识到它所拥有的职权,更没有很好履行它的职责,这就使地方政府忽视人大的作用。这就给了地方政府一种错觉,它只是对上级人民政府负责的,它的权利仅仅来源于上级人民政府。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讲政府要对人民负责,做人民公仆,简直无从谈起,所以所谓的法制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都只是停留在口号上。3.同级地方政府结构的同一性。我国地域辽阔,不但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而且地理环境也是千差万别,所以在这种差异性的基础上建立完全相同的地方政府体制结构显然是不适应的。4.地方政府的管理水平、人员素质、法制观念有限。越是低层的地方政府,其管理水平、人员素质、法制观念就越是有限。但真正跟人民接触最多,最了解人民需要却是基层地方政府。所以不能把那些优秀的人才都集中到中央政府去做决策,不从实际出发的再完美的决策也是难以奏效的。5.机构设置、职能方面的问题。由于党政关系没有理顺,所以我国的党政机构无论是在设置上还是在职能上都存在较为严重的重复现象。有两个问题尤为突出:其一,机构设置缺乏法律的约束,不可避免受行政首长意志影响,因人设事、因人设机构。其二,机构对口设置,中央政府设置什么机构,地方也跟着设置什么机构。

三、我国地方政府体制改革

(一)改革需要整体设计,自上而下推进。在目前权力高度集中的体制下,地方政府改革的空间是有限的,所以,需要中央先进行框架型设计,确定改革的方向,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调整相应的机构和职能,实施中逐步推进。只有地方政府的小打小闹的改革是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的。只有中央高度重视、积极推进才能带动地方政府的改革实践。

(二)地方政府组织形式上的多元化。我国同级地方政府的结构是同一的,但实际上每个地方的公众都有他们自己的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为了满足公众的分散的多样需求,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专门性的、地区性的特殊问题,有必要建立次级的、小规模的地方政府机构,使得政府官员能够更充分地了解不同公民群体的不同偏好,从而更加迅速全面地回应公民的要求。这在促使政府转变只对上级人民政府负责的观念上有很大作用。当然,这些小规模的地方政府机构是应该要实行自治的。同时,对于一些涉及公众范围较广、规模效益明显且影响面较大的一些公共问题,则力求突破行政区划或原有地方政府体制的制约,谋求成立跨省、跨市、跨县、跨乡镇的特别目的大区政府。

(三)行政层级的重新确立。目前,我国的行政区划是四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为我国的地方自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我们是单一制的国家,完全实行地方自治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所以应该考虑实行乡镇自治。为了切实把乡镇治理好,可以借鉴美国的市县经理制的一些做法,聘请专家进行治理,可以由地方自己聘请,对于一些贫困的地区则可以由国家帮助聘请,但不对国家负责而只对地方负责。另外,46个较大的市(如何界定“较大的市”?国务院己批准青岛、齐齐哈尔等18个市为“较大的市”,加上自然成为“较大的市”的28个省会城市,“较大的市”共计46个),应该维持目前的市领导县体制,较大的市的经济比较发达,而且城市发展比较完善,所以对周边的县有一定的带动作用,而且这种领导是有法律依据的。但也需要做一些改革:目前我国的体制是市对区县有绝对的领导权,改革后则市不再对县有绝对的领导权,而只有部分的管理权限。市无权直接干预县的具体运作,它们更多的应是一种合作关系。在某些方面城市毕竟经济实力更强,基础设施更完善,所以在这些方面县与市合作,市为县提供一些基础设施方面的共享。而对于其他行政级别的市来说,他们本身的发展有限,几乎跟县没有差别,所以也没有所谓的带动作用,可以考虑市县合并,因为经济发展都差不多,如果合并不但能更有效实现资源共享,而且可以减少行政层级,节约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而且对于较大的市来说这也是他们的发展趋势。

(四)纵向权力关系上的分权导向。美国无论是联邦政府还是州政府都程度不同地采取了分权措施,将相当一部分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事权下放地方政府,强化地方政府的自主性管理责任,也使其承担更多的管理与服务成本。特别是尽量把权力下放或分散到直接面对实际问题和直接提供服务的基层机构及主管人员手中,使基层机构、主管人员以及普通公务员能及时决策并较快处理问题。另外,还把有关社区事务的管理授权给社区组织,让社区居民普遍参与社区管理。这种分权或是说权力下放的措施正是我们的地方政府体制改革所应有的内容。

(五)上下级地方政府之间关系的调整。我国所有地方政府和其上一层级政府及中央政府都有行政隶属关系,这种隶属关系导致了我国地方政府的双重领导体制,甚至导致地方政府只对上级政府负责,而忽视当地人民的现实利益,所以对上下级关系做出调整是有必要的,美国的市行政长官制,市长作为执行首长由选民选出。市长任命一位首席行者官来领导和管理行政工作,处理日常事务和充当市长的行政顾问。这给了我们一个启示,把上级政府视为市长,而下级政府就是其任命的首席行政官,也就是说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只是大政方针上的领导,而不干预下级政府的具体运作,没有所谓的汇报请示工作,只要不违背社会主义方向,不违背宪法和法律,下级政府就可以自主行使职责。

(六)公共产品和服务对象的顾客导向。破除政府机构本位主义和对上级政府负责的传统思维定势,确立本地区纳税人是各政府机构顾客的观念,通过社区调查、客户问卷、联系走访等方式了解公众需求,在此基础上,按照调查统计数据对公众需求进行归类,并进而对顾客群体进行细化,为公众提供量身定制式的个性化服务。同时,还仿照企业顾客管理的模式,建立健全公众对政府服务的快速反馈机制,及时矫正政府自身不当或偏离公众目标的行为。

政府管理体制改革 篇6

关键词: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美国

众所周知,在当今教育快速发展的世界,美国的高等教发展名列前茅,经过研讨发现,这是因为美国具有完善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拥有大量高水平的科研与教学一体的大学,美国的这种高效的教育管理体制可以作为一种案例,对我国的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有一定的启发。

一、加强学校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权益与个大院系的学习权力

美国的高等教育是学校自主管理、地方分权、受国家干预的一种运行体制,这是由于美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受到国际改革潮流、本国教育与文化的传统性、国家政治体系、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与其不同,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的形成,主要是受到中央政府统一领导,和省级与中央人民政府的雙重管理以及以省级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影响。如今,高等教育的体制慢慢地往一元化的方向发现,形成的原因主要原因是政府与院校联接的过于紧密,这种联接虽然可以防止出现不必要的冲突、调节平衡、避免出现混乱场面,但也可以形成过度僵化的情形。近几年来,实行集权制国家的改革都在朝着分权制方向发展,比如瑞典、法国等实行集权制的国家出现了分权体制方向的改革;于此相反的实行分权制的国家改革的方向却是都朝着集权制发展,其中有英国、美国等国家都在加强中央政府权力方面进行改革的尝试,如何将中央的权利在各个地方上实施这个问题被所有人所重视,所有人都在思考实施的方法。在学校实行自主的办学,不是将所有的权利下放给学校,也不是撤销对学校的所有关注,弃之不管。政府在必要的时候也要给予学校帮助,较大的权利与措施由学校自己独立解决,政府可以在宏观上给予学校帮助与管理。在高等教育界有个一直被关注的话题是关于学术权利与行政权力之间的对抗。像比较我国高校,大学中的管理人员基本上都与行政级别存在这联系,在学校中他们的行政权力不断的扩大,并且这种权利基本上都在校级别的人员上,这祥权利的集中使得基层管理人员存在失去了意义,并且一些学术活动得不到很好的举办。所以,我国应该从国外的教学中得到启迪,将行政权力学术权利适当的分离、遵循管理权利分散的原则,将学术组织的有效性发挥到最大。

二、实行社会参与教学的高校管理体制

美国的高校教育之所以可以这祥成功其中有一方面是因他与众不同的社会全员参与的管理体制。通过实践的证实,美国的这一管理体制拥有多种优点,保障高校施行民主、科学的决策权,使得高校教育更加的适应社会、教育的发展速度提升,并且也为高校办学充分的调动起多方面的社会力量,从而使得国家的财政负担压力降低。在当下这个高等教育快速发张,且逐渐全球化的时代,想要长久的生存发展,就必须拥有广泛的社会支持,这种社会广泛的参与性对推动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具有更加有效的影响作用。由此可知,建立高校管理中广泛的社会参与性对于中国在进行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具有非凡的意义。

随着中国市场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在不断完善与发展制度,社会民主化也在随着发展不断的加深,促使社会各界对于高校管理的关注,且想要参与其中的意志也愈发的激烈,特别是企业界这方面的意志最为显著。但是,目前的社会现象是高校管理与社会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高校管理与社会广泛参与之间存在很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作者认为应该从几个方面做出解决方案:第一,保证高校拥有基本的归属权并且高校的学校管理组织有学生、社会人士以及社会团体等校内外人士共同参与。第二,建立一个高校管理决策的组织,一个集学校、社会人员、政府一体的政府层面的组织,可以通过政策法规保证社会民众参与到高校的管理活动中。第三,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监督体制。提高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教学方式,并由专门的组织或社会团体进行监督和评价,从而提高高校教育教学。第四,制定一个严格的高校办学模式,严格控制高校办学的基准点,施行政府辅助高校办学的形式,政府以标准的制度把关高校办学,并且在行动上支持高校,这些方法都是可以帮助高校办学步入正轨,跟进时代发展的方式。

三、拥有一定的市场竞争模式

政府管理体制改革 篇7

1 会计管理体制改革与会计信息管理

1.1 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

目前,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会计信息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 会计信息使用者和收集者相互独立; (2) 会计信息传递无统一渠道; (3) 会计信息获得使用滞后; (4) 会计信息分析薄弱, 主体不明确等。其中尤为普遍的就是尽管《会计法》赋予了会计人员依法行使监督的权力, 但真正敢于监督的人并不多。许多事项还得按上司的意志去处理, 甚至明知是违法的事也得去做, 导致会计被动违法。针对目前存在的会计职能独立性和会计地位从属性的固有矛盾, 试行了三种改革思路:大型企业、集团公司推行委派财务监督制度;中型企业、母子公司内部推行委派会计主管制度;小型企业、私营企业及必须建账的个体工商户推行代理记账制度。会计人员应当了解自身工作的含义, 既要将管理者与执行者的工作任务明确, 注重集体利益的维护, 又要以国家这一大环境为出发点, 提升监督意识, 将企业的生存发展与国家的状态相联系, 明白企业的良性发展给国家带来的效益, 而如果二者之间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 应当以大局为重, 推动国家利益的实现。

1.2 会计信息管理的要求

会计信息管理就是指通过会计凭证, 把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信息系统、全面、准确、及时地汇集起来, 再通过账务, 进行加工处理, 揭示出反映经济活动真实情况的各种信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在引进学习国际会计惯例的同时, 认真分析我国市场经济的现状, 总结本国会计实践工作, 在此基础上对会计信息质量作了系统性规定。根据准则规定, 对会计信息作出以下要求: (1) 会计记录的真实性。会计人员在完成每一项经济业务时, 都必须反复核对业务的原始单证, 对于那些原始凭证信息有违事实, 违反法律的不予受理;而凭证不准确、不完善的应退回, 更正作进一步补充。 (2) 计算的准确性。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信息时, 必须凭借客观事实, 摆脱主观意志的影响, 并且不为个人意志为转移。做到账证、账账、账表相符。 (3) 有源可查, 每处理一笔业务我们要确保留有可靠的信息以便在审核过程中有证可寻, 并且尽量做到同一事项不同会计的指标应口径一致。

2 会计管理体制改革中提高会计信息管理质量的措施

2.1 创造良好的会计信息管理法律环境

相关立法部门应尽快完善《会计法》实施细则, 填补相关会计管理法规的空白, 力求管理方法得当、管理人员权责分明, 及制定明确的惩处细则, 让会计信息质量管理有法可依。同时要维护《会计法》的权威, 进一步加强单位领导人在会计工作中的责任意识, 确保每一笔会计信息真实准确, 保证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得到准确翔实的信息。

2.2 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 要求企业将履行自身的义务职责与享受法律权益并行, 所以, 企业必须保证自身的行为能够得到法律的认可。而现代企业管理应当对政治和企业之间的概念有所清醒认识, 并促进管理的科学性, 在会计信息管理方面, 应当将内部控制体系踏实做好, 将部门与部门之间, 人员与人员之间的责任和工作都分配好。实现企业内部核算的状态, 并且提升工作的检查监督力度, 保证信息得到最充分最有效的落实, 发展的过程中将内部牵制, 相互制约, 审查, 落到实处, 并对财会人员, 设计人员, 管理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 敦促自律。

2.3 完善会计监督体系

会计监督也可以被视为经济监督当中较为有效而便捷的一个方法, 因为会计人员的岗位依赖于上层人员的关照。而人员所从事的工作要求其具有独立意识, 所以, 在政府, 企业, 社会三者之间应当建立健全有效的运行办法, 相互监督, 保证会计工作的准确有效, 这是经济发展能够稳定前进的重要方面。针对企业方面, 从外部和内部都要采取措施, 推进审计监督工作的科学实行。并且应当充分建立注册会计师为主的监督效果, 对单位内部的经济活动进行监控, 提升注册会计师的思想独立性, 健全职业道德, 实现职业服务质量的检查制度, 并保证违法违纪行为能够得到准确的惩罚, 这都有助于提升会计质量效果, 提升质量监管的效果。

2.4 建立网络化的会计信息系统

在电脑网络、电子货币、核算及审核软件不断推陈出新的网络信息时代, 企业应该广泛推行会计电算化, 把现代网络技术充分应用在在会计信息系统中, 实现传输数据的安全、快捷的作用, 充分发挥信息使用的效益, 和在经济领域中会计信息的指导作用。但我们在享受便捷的同时, 也应该注意到在实行会计电算化后, 会计档案资料的载体发生了变化, 相较于原始的纸质档案资料外, 还增加了磁介质电子档案资料, 因此, 企业的归档管理制度要时刻进行修整和完善, 预防存储会计信息的过程中, 磁介质档案资料无法及时归档, 或者归档的内容不完整, 或是会计数据的备份和清理不规范, 造成会计档案被人为破坏、损坏和泄密。还应及时备份硬盘数据, 每次备份不少于两套, 分两地存放, 确保会计信息的安全。

2.5 强化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教育

随着知识经济的日益深入, 要求会计人员所具备的职能也越来越广, 包括对企业生产成本的控制、营运资本的管理、风险控制与核算、战略投资、财务报表的分析与预测等, 这些方面都要求企业会计人员具备较强的分析、判断、选择和决策的能力。在掌握相应会计人员专业技能的同时, 还要有高等数学、计算机、外语、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 并熟悉本国的法律、法规、历史, 了解其它相关国家的法律、法规、政府政策等。

总之, 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和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企业应加强会计信息在企业内部的供给和运用, 在按照特定的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对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基础上, 更好地把握会计信息的内部管理特性, 充分利用会计信息的价值, 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更有力的决策支持。

摘要:会计是一个人造的经济信息系统, 是一种向企业内外提供经济信息以供决策的服务活动, 其功能在于提供有关经济主体数量化的信息, 旨在助于进行经济决策。然而, 近年来我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在会计管理体制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 对会计信息现状进行分析, 探究相关治理对策, 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做好各项经济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关键词:会计,管理体制,会计信息,电算化

参考文献

[1]刘黎.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经济, 2005, (1) :21-22.

[2]黎大均.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沿海企业与利技, 2005, (2) :35.

[3]杨晓敏.论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J].长江大学学报, 2006, (4) :22.

铁路管理体制改革概述 篇8

关键词:铁路,体制改革,直管站段,主辅分离

长期以来, 我国铁路一直实行的是“铁道部-铁路局-铁路分局-站段”的四级管理模式。铁路局和铁路分局作为两级法人, 以同一方式经营同一资产, 管理重叠、职能交叉、相互掣肘、效率不高, 对铁路发展形成了严重制约。特别是随着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运输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和内涵扩大再生产的深入实施, 铁路局和分局两级法人的弊端越来越突出。2005年3月18日, 经铁道部党组研究, 报请国务院同意, 全国铁路设施了管理体制改革, 撤销所有铁路分局, 实行铁路局直接管理站段的新的管理体制。这是我国铁路历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变革, 对于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铁路新管理体制, 尽快缓解铁路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 发展铁路运输生产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通过审视国外铁路管理体制的改革模式, 进一步解读我国铁路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 能够加深我们对铁路改革的理解。

一、国外铁路管理体制改革的模式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 随着在公路、航空业迅猛发展, 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铁路不适应市场竞争的问题, 而且越来越突出。许多国家铁路市场份额急剧下降, 财务状况日趋恶化, 经营出现严重亏损, 成为国家政府的沉重负担。分析其主要原因, 既有技术不适应的问题, 也有铁路管理体制不适应的问题。日本国铁从1964年首次出现亏损到1987年解体, 累计亏损高达37.1万亿日元, 相当于政府一年的税收。德国铁路在1993年前, 累计欠下国家债务550亿马克, 而美国铁路到1970年有约1/4的铁路企业破产。

在这种大背景下, 许多国家围绕重新界定政府与铁路的关系、改革产权制度、调整内部组织结构、实施企业重组等推进铁路管理体制改革, 采取了相应的改革模式。从改革铁路内部组织结构的角度看, 世界各国铁路改革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 北美模式

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主要特点是货运以干线为主, 组建货网一体的区域性铁路货运公司;客运在全国范围内组建一个公司, 租用货运公司的线路。

(二) 欧洲模式

以打通欧洲各国铁路界限、建立统一的运输网络为目标, 将铁路客货运营与线路基础设施相分离。

(三) 日本模式

以建立区域性运输公司为主, 组建6个区域性客运公司、1个全国性货运公司。

(四) 大一统模式

以俄罗斯和印度为代表, 将路网和客货运营合为一体, 全国组建一家铁路公司, 对全国铁路运输生产实行统一管理。

表1列出了美国、英国和日本铁路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改革前后的对比情况, 能够比较清晰地反映三种模式各自的特点和实际效果。

纵观世界主要国家铁路的体制改革, 共同特点在于:

第一, 实行市场化经营。各国铁路改革普遍以市场为导向, 对运输企业进行公司化改造, 调整组织机构, 改革运价制度和财务制度, 引入市场化经营机制。

第二, 重新界定政府与铁路的关系。各国在推进铁路改革中, 注重调整政府与铁路的关系, 明确政府在铁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偿还历史债务、补贴公益性服务等方面的职责, 减少并逐步取消对非公益性运营亏损的政府补贴。

第三, 推进铁路投资主体多元化。各国在推进铁路改革中, 通过对铁路企业实施改组上市、兼并重组、股权转让、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 引入社会资本, 拓宽铁路融资渠道, 改变过去主要由国家投资铁路建设和经营的局面。

第四, 实施基础性改革, 为铁路体制性变革创造条件。各国普遍采取渐进式推进改革的方式, 欧洲各国铁路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结合铁路技术装备现代化, 调整生产力布局, 实施减员措施, 降低运输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日本铁路在民营化改革前, 先后5次实施内部改革, 通过整合编组站、实行货运集中化, 提高了运输效率。这些基础性改革, 为铁路体制性变革奠定了基础。

可以说, 这些改革为世界铁路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也为我国铁路管理体制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经验。我国铁路一直以来所进行的各项改革, 也都是基于这些经验, 并结合我们的国情以及我国铁路的实际情况而做出的。

二、我国铁路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 实行铁路局 (公司) 直接管理站段的体制

我国铁路设施的管理体制改革, 撤销了所有41个铁路分局, 并根据铁路网布局和客流货流集散的实际情况, 从优化运力资源配置、提高运输效率出发, 新成立了太原、西安、武汉3个铁路局。加上原有的15个铁路局 (公司) , 全国铁路共设立18个铁路局 (公司) , 所有铁路局 (公司) 实行直接管理站段的体制。具体改革方案是, 撤销太原、大同铁路分局, 组建太原铁路局;撤销西安、安康铁路分局, 组建西安铁路局;撤销武汉、襄樊铁路分局, 组建武汉铁路局;撤销哈尔滨铁路局所属的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海拉尔铁路分局;撤销沈阳铁路局所属的长春、沈阳、锦州、通辽、吉林、通化铁路分局和大连铁道公司;撤销北京铁路局所属的北京、天津、石家庄铁路分局;撤销郑州铁路局所属的郑州、洛阳铁路分局;撤销济南铁路局所属的济南、青岛、徐州铁路分局;撤销上海铁路局所属的上海、蚌埠、南京、杭州铁路分局;撤销广铁集团公司所属的羊城、长沙、怀化铁路总公司;撤销成都铁路局所属的成都、重庆、贵阳铁路分局;撤销兰州铁路局所属的兰州、武威、银川铁路分局;撤销乌鲁木齐铁路局所属的乌鲁木齐、哈密铁路分局和南疆铁路临管处、北疆铁路公司。

(二) 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

从1998年开始, 工程、建筑、工业、物资、通号五大总公司与铁道部签订了资产经营责任书, 实施结构性分离;运输系统首先在四个不设分局的铁路局 (呼和浩特、昆明、柳州和南昌铁路局) 试行资产经营责任制, 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到1999年, 全路14个铁路局全面实行了资产经营责任制。2000年, 铁道部对辅业进行大规模剥离, 原由铁道部直接管理的铁路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工程总公司、建筑总公司、通信信号总公司、中土公司等五个非运输企业和十所高等院校与铁道部脱钩。到2005年, 基本完成了教育、医疗机构移交工作, 共有826所铁路中小学校、208所铁路医院移交地方政府管理, 包括2003年移交国资委的铁通公司、物资总公司和42家设计施工企业, 有35万人从铁路主业中分离出去。

三、铁路管理体制改革带来的变化

(一) 提高了运输效率

铁路局和铁路分局作为两级法人, 都履行配置运力资源的职能, 造成运输组织指挥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对职能重复, 限制了运力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特别是在全国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情况下, 解决铁路运输能力紧张、对国民经济发展“瓶颈”制约的问题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这一方面要加快铁路建设, 另一方面必须坚持内涵扩大再生产, 进一步挖掘运输潜力。撤销铁路分局之后, 铁路局直接管理站段, 减少了运力配置的中间层次, 为在更大范围内整合和优化运力资源配置创造了条件, 有利于优化运输组织, 提高管理效能, 提高运输效率。

(二) 有利于发挥新技术装备的作用

经过不断的技术创新, 尤其是连续五次大面积提速, 我国铁路技术装备水平有了较大进步, 线桥隧涵质量明显提高, 通信信号设备几经更新换代, 机车全部实现了内燃和电力化, 客车和货车车辆技术也有了较大提升。在2004年第五次大面积提速后, 主要干线客运机车交路已经由过去的不足500公里延长到900多公里, 直达特快列车的机车交路达到1500公里左右, 直通货车的机车交路已经由过去的不足280公里延长到500多公里。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实施后, 这几个数字还将有大幅度增加。随着客运专线等高等级铁路的建设和客车动车组、大功率货运机车及调度集中等先进技术装备的应用, 固定设备和移动设备的安全可靠性以及修程修制都将发生重要变化。运输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形势, 客观上要求改变现有的生产关系。通过撤销铁路分局, 可以打破管理层次多、铁路分局管理跨度小对新技术装备作用的限制, 适应不断扩大运输能力的需要。

(三) 有利于减少运营管理成本

撤销铁路分局, 可以精简机构, 减少铁路管理人员。更为重要的是, 可以减少管理层次, 解决由于两级法人以同一方式经营同一资产, 而造成的管理效率不高和增加管理成本的问题。同时, 在铁路分局机关有一大批具有实践经验、熟悉运输业务、经营管理能力强的人才, 由于铁路局与铁路分局管理重叠, 这批人才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撤销铁路分局之后, 这批人才有的安排在了路局机关, 有的充实到了基层站段和车间, 都在各自岗位上发挥了聪明才智。

(四) 有利于推进铁路管理体制创新

铁路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走向是政企分开、政资分开、事企分开,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撤销铁路分局, 解决两级法人以同一方式经营同一资产的问题, 有利于推进运输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由于目前我国铁路运输能力严重不足, 提高路网综合运输能力是当务之急, 铁路改革必须坚持运输集中统一指挥和路网的完整性等重要原则。撤销铁路分局, 实行铁道部-铁路局-站段三级管理的体制, 既有利于运输的集中统一指挥和路网的完整性, 又为未来铁路管理体制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 提供了广阔空间。

(五) 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

铁路局作为运输企业, 是铁路运输管理的主体。由于铁路分局这一管理层次的存在, 制约了铁路局管理主体作用的发挥, 不利于铁路局及时了解运输工作的实际情况, 不利于及时有效地解决运输生产中的问题。撤销铁路分局后, 铁路局的管理主体责任更加明晰, 企业管理的效率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罗金保.铁路运输企业直通式管理探讨[J].铁道运输与经济, 2007 (7) .

[2]、发挥新体制新布局优势促进运力资源优化配置[J].中国铁路, 2007 (4) .

[3]、谭克虎.从促进合资铁路发展看我国铁路管制的改革[J].经济问题, 2007 (6) .

[4]、徐禹.现有体制下铁路融资难点分析及建议[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7 (3) .

[5]、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铁路发展回顾与展望[J].铁道经济研究, 2007 (3) .

[6]、世界铁路发展的一般规律[J].铁道经济研究, 2006 (1) .

[7]、刘志军.认清面临的形势推进和谐铁路建设实现我国铁路又好又快发展[J].铁道运输与经济, 2007 (2) .

政府管理体制改革 篇9

(一)组织协调单位

为了加强对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项目建设的领导和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应成立专门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建设以及有关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协调,负责规划组织实施中的相关政策制定,督促检查项目的质量和建设进度,有力地推动高效节水灌溉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工程建设主体

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选拔一批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项目建设和技术指导;管材、管件统一进行招标,土建部分也采用公开招投标方式择优选择经验丰富、技术力量强的专业施工队伍和监理单位承担工程的施工和监理任务。按工程施工规范、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标准,监理单位全面负责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严格进行合同管理,协调好各方关系,保证工程顺利实施。项目竣工后,严格按照水利工程验收规程进行验收。

水务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制定的水利水电建设法规、规范,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竣工验收制及质量终身负责制,搞好项目建设管理工作。

(三)建设资金管理

本项目资金由中央财政补助、省财政补助和县级财政投入组成。为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应对项目资金设立专门帐户,固定专人负责管理,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按项目资金管理计划使用。按项目预算和合格工程量划拨资金,专款专用,严禁单位和个人截留、挤占和挪用该项目建设资金。

为了保证建设资金及时到位,管好用好资金,确保工程顺利开工,按期完成,及时发挥效益。按照《水利基本建设资金管理办法》设立专管机构,单独立帐、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从资金筹措、使用、监督等方面制定各项制度,加强资金管理,发挥资金效益。

二、建后管护

(一)及时移交,明确产权

项目建设完成并验收合格后,对新建成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明确产权属灌区水管单位,受益区农民用水户协会为管护主体,及时与农民用水户协会办理工程管护移交手续,做到产权清晰、责权明确。农民用水户协会指定专人负责运行维护管理,并落实运行维护费用。

(二)明确责任,专人负责

根据批准的水管体制改革方案,进一步明确责任,建成规范的运行管护机制;建立岗位责任制,实行专人负责,在受益农户中确定专人常年负责调配和维修,使项目区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能够规范运行,形成良性的运行管护机制。

(三)加强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由于农民用水者协会成立时间短,技术力量薄弱,工程管理经验不足,要适时根据用水者协会的特点,在做好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的同时,利用冬季空闲期,加强对农民用水者协会的培训,提高管理者的责任意识和为农服务意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四)建立和完善产权制度改革及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

项目区要进一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适应高效节水灌溉健康发展的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以改革促改造,以改革促发展,实现项目区水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使项目区走上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为项目区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灌区管理体制改革

根据灌区管理单位的性质和特点,积极推进人事、产权、管理、经营机制等内部管理制度改革。

(一)产权制度改革

为使灌区更好地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保证灌区自身良性运行,必须明确灌区资产的产权。按照“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进行确权划界,明晰产权。灌区的资产大多数由政府投资、农民投劳兴建的农业基础设施,带有很强的公益性,其产权归国家所有,由灌区管理单位行使经营管理自主权,不以盈利为目的。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

(二)管理体制改革

用水者协会全权负责支渠以下工程的维护、配水、水费收缴,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有条件的可有计划地采取承包、租赁、拍卖和股份制改造等形式,调动农民参与灌溉管理的积极性。

(三)经营机制改革

在明确灌区的经营自主权后,要使灌区尽快由工程管理向经营管理转变。取消用水户通过政府向供水单位要水的传统做法,进一步完善落实水票制,实行合同供水,供需双方直接见面,从根本上革除行政指令性供水、供用脱节、供不应时的弊端。供水合同由灌区管理部门与生产经营者或农民用水户协会签定,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供水时间、数量、灌溉亩次、应缴水费等。配合合同供水,在不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条件下,逐步扩大向城市和工业供水,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投入机制改革

在资金投入上,实行国家补助,集体、群众集资或投劳等筹资形式,逐步形成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机制和民办水利及社会办水利的格局。灌区支渠以上的灌排骨干工程建设和更新改造所需资金,由国家、地方和灌区共同筹集;支渠以下的灌溉工程,以地方财政、农村集体和农民筹资为主;鼓励发展民营工程和股份制工程;同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团体或个人,在灌区内投资兴建和开发经营性水利设施。

(五)灌溉水价改革

政府管理体制改革 篇10

随着国家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实施, 科研档案的管理方式将要发生怎样变化?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现有科研档案管理中的一些运作制度已不能适应服务于科研机构走科技产业化道路的需要, 转化成果的科技材料收集难、质量差。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不少单位在机构调整中削弱了科研档案工作, 没有挖掘档案信息资源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推进单位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建立。有的单位在利益的追求上存在短期行为, 在档案的管理上亦步亦趋, 甚至看见哪项成果赚钱就重视哪项成果档案的管理, 这些均不利于科技事业的发展。因此, 我们必须积极探索机构改革背景下科研档案的管理策略, 使科研档案工作适应市场机制的运作。

1. 建立与机构改革相适应的科研档案管理模式。

长期以来, 与计划经济相适应, 科研机构形成的是独立于经济体系之外的科技体系, 科研单位从国家获得所需的一切运转费用, 其职责是单纯从事研究与开发项目, 课题由国家计划安排, 科研机构和人员不必计较研究成果的投入与产出以及市场前景等。随着科研体制改革的实施, 研究、开发活动已变成市场行为, 他们所承担的课题来源严格按技术合同执行, 国家下达项目也实行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和签订承包合同的办法;他们基本收入的主要来源是通过承包国家计划项目、接受委托研究、转让技术成果、合作开发、咨询服务等方式, 在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的过程中获得;研究所的管理工作范围不再局限于本单位的科研工作, 而逐步扩大到与企业、与外单位合作工作的管理。为此, 科技管理方式、手段将随着研究机构的转轨、转制而改变, 档案工作职责和管理方式也将发生变化。要改革原有的科研档案内部管理制度, 建立“市场———科研档案———市场”的开拓式运行模式, 使“行政行为管理”与“市场行为管理”相结合, 促使共建、共管机构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型科研档案管理制度, 将市场机制注入科研档案管理工作, 营造科研档案管理与技术转化互为一体的好环境, 尽快在管理、组织形式、评价体系等方面建立激励机制, 使科研档案真正成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真正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服务。

2. 采用联合建档的收集方法。

在科研机构改革中, 新的研究模式是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企业相结合, 研究开发与生产相结合。在我国5 000多个独立核算的科研单位 (不包括高校和企业内部的研究机构) 中, 有4 000多个技术开发型科研院所将要转变成科技型企业, 改编成为发展高技术产业的主力军进入市场。特别是实施“产学研联合工程”以来, 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开始向全方位、多模式、深层次、规范化方向发展。每年参与产学研合作的企业有10多万家, 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有8 000多个, 合作开发或转让成果17万项, 先后共建研究开发机构或经济实体5 800多个。类似的合作、共建模式使科研单位形成了新的科研项目管理模式, 对科研档案的收集方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即从收集本单位为主转向“以项目为单元”的收集方式 (不论单位多少, 只追求某个项目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 。一般情况下, 研究阶段的科研档案在研究所, 按科研程序和归档制度能做好收集工作。而开发 (包括共同开发) 阶段的科研材料除研究所自行开发的项目外, 有的属于合作双方共有 (研究所配技术股, 合作对方提供资金予以开发研究的项目, 新的成果权双方共享) , 有的属于合作方 (合作对方出资买断成果权) 。对这类科技材料的收集, 若只采用现行的收集方法, 是很难收齐的, 可采用联合建档的收集方法。

3. 加强横向联合,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 人类的知识和信息总量在急剧增长, 面对浩瀚繁杂的文献情报, 任何一个文献部门都不可能将所有知识和信息全部加以收集、整理、加工、保存和利用。因此, 必须打破档案、图书、情报等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 建立一个完整的社会信息系统, 实行一体化管理, 充分发挥整体优势。而建立联合目录, 实行资源共享, 正是建立社会信息系统的前提条件和核心内容之一。建立联合目录是用统一的著录格式和编排, 联合报道两个或两个以上档案馆、图书馆 (室) 馆藏的档案目录。通过建立联合目录, 形成网络, 实现资源共享, 使各文献部门充分挖掘资源潜力, 实现文献资源互补, 提高馆 (室) 藏资源利用率, 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 因而也可有效地缓解存储空间拥挤、人员及资金紧张等矛盾, 并有利于各级各类档案馆、图书馆 (室) 藏朝着有侧重、有特色、专业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更好地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要。

4. 注重反馈, 深层次开发档案信息。

反馈方法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反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所产生的结果, 进行分析研究, 可以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例如, 档案产品经过用户使用之后, 能否适应需要、哪些需要改进等。这是检验档案部门为适应市场需求而采取的改革措施是否成功的关键, 也是对档案产品质量做出的评价。通过对档案产品质量的反馈材料进行分析研究, 可以此为基础进行自我评判、自我调节, 检查档案工作改进的目标是否已达到、已经做了些什么、还应做些什么等。

5. 调动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从目前情况看, 大部分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差、知识“渊”而不“博”, 缺乏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意识与能力, 直接影响了科研档案管理手段的创新和科研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市场适应性, 出现低水平和机械地仿制他人做法的现象。再者, 由于科研档案管理人员专业面、知识面显得太窄, 尤其是接受管理方面的知识教育与训练少, 也就很难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 很难适应和满足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 档案管理创新的关键是观念的转变, 就是要将管理的重点放在对人的能力的开发、积极性的调动、创造性的激发上。在管理机制上, 要能“按照既有自我激励又有自我约束的机制来运行”, 使档案管理人员总能得到一个正确的、奋发向上的信息。

上一篇:新时期下一篇:中国近代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