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意识的自觉

2024-06-13

审美意识的自觉(精选十篇)

审美意识的自觉 篇1

关键词:问题意识,艺术审美,精神养分

一、引言

在如今这个物质主义, 技术主义, 消费主义至上的时代, 我们的社会更加急切呼吁着艺术的超越精神。但如今却更像是个文化艺术缺失的时代, 这个社会需要当代艺术家, 文艺工作者们有问题意识, 批判精神, 能够潜心去关注社会, 创作出美的形式与深刻寓意并存的震撼人心的优秀艺术作品, 就如中国当代舞一样, 很好的将社会自觉融入其审美之中。

二、由当代舞《同行》引出主题

硝烟弥漫, 枪林弹雨后的战场死寂, 凄惨一片, 让人揪心的痛。两位年轻的女战士精疲力竭, 弹尽粮绝, 用行军壶中的“一滴水”演绎出了战场上一段生命的真情流露…她手捧着力量之泉, 眼中看到的却是远处匍匐在地奄奄一息的同行战友, 一滴水, 托起了另一个年轻的生命!得知真相后的她, 一声撕心裂肺的呼喊, 更是喊进了观众的每一寸肌肤, 每一根神经之中, 直至末梢…这样深厚挚真的战友情姐妹情, 这样一种无私奉献的人性的光辉闪烁, 谁能不为之震撼与感动啊!人们在观舞过程中升腾起一种共鸣的力量, 仿佛重拾了人性中最本真的情。欣赏这样的一段当代舞蹈《同行》, 心潮澎湃过后, 更是激起了我想要来议一议中国当代舞的独特审美—一种融入了社会自觉性的新的舞蹈艺术形式。

三、置身当代艺术发展中

置身当代艺术发展的大背景之中, “介入社会”“社会自觉”业已成为艺术创作和批评的通则之一, 介入社会有效性与否则是一种“态度”与“立场”, 艺术家就如同所有的文化工作者一样, 以介入社会的方式塑造着一种崭新而强有力的政治话语。对“批判态度”的崇尚, 已在现今的西方众多艺术院校里占据了支配的地位, 其也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

但有一点是要清楚认识到的, 当代艺术并非是使艺术的独特“光晕”完全消解在生活之中, 这是走向又一极端了, 生活应更多的被艺术所照亮。在物质主义, 技术主义, 消费主义至上的如今, 我们的社会更加急切的呼吁着, 以艺术的超越精神来对抗物欲, 对抗技术理性, 使人的心灵获得归宿感回归本真, 我们更需要艺术的精神养分来滋润大众日渐贫瘠僵化的心灵土壤。中国当代舞, 力图使舞蹈艺术能够更直接的融入到社会王国, 将“问题意识”与“文化批判”加入进了审美创造之中, 使其与社会群体发生着更加紧密的关联, 去纠正当下紧迫的社会问题。作为当代艺术的重要分支部分, 中国当代舞正是在这般的时代发展, 社会自身变革的浪潮中被不断推动着应运而生, 并涂抹上了一道鲜明的时代色彩。

四、中国当代舞的独特审美

1. 中国当代舞的产生

兴起于二十世纪的五十年代, 在西方艺术形式迅速萌生, 崇尚突破中国传统艺术话语模式, 同时在中国的舞蹈界也开始大量的接受并引进了中西融合的现代舞的大背景之下, 进而产生和创作出对中国戏曲舞蹈, 芭蕾舞, 西方现代舞等不同舞蹈元素进行兼收并蓄的中国当代舞。其作品在题材择取上明确的开始指向了中国当代生活的感情状态, 很大程度的反映出中国当代火热的社会生活和时代性的精神风貌, 社会自觉性不断凸显, 可以说, 舞蹈艺术的审美领域在不断的扩延与变化。

2. 中国当代舞的欣赏

如今很多人都对“当代舞”与“现代舞”这两个概念的界定存在着疑惑, 我认为从审美主体的不同审美感受来阐释会更为形象:当欣赏一段当代舞蹈表演, 你会不由自主的走进一定的情境之中, 思绪与情感会被具体情节所牵引着, 而这种种情节, 你仿佛似曾相识, 它就一直深埋于你内心的某个角落, 存在于你意识领域的某一层面, 触动着你的某一根敏感神经, 不断共振共鸣着, 随时迸发出的审美想象力使鲜明的舞蹈意象在脑海中生成着, 活跃着…这般的审美感受是那样的真实, 仿若实实在在的触摸到了一般, 深刻的意义洗礼涤荡着每个人的心灵。相比现代舞的抽象和“怪”, 一幕幕精彩的当代舞演出因它们为百姓所熟悉的题材, 也因它们的贴近生活和通俗易懂而赢得了观众的阵阵热烈掌声。当代艺术审美的扩延, 它与外部世界与社会, 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关联, 更多的走进了一个公共的空间, 将一些社会关注的事件题材用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 使人们在艺术审美的同时可以展开更多的社会思考, 生成更多深刻的认识, 有利于社会普遍认同感与凝聚力的形成。

3. 中国当代舞中的“社会自觉”

07年登上春晚大舞台的当代舞蹈《进城》一度掀起了对农民工进城务工话题的热议, 一群大学生们用生动夸张的表情与肢体动作表现了农民工从最初对城市的陌生到逐渐通过辛勤劳动融入到城市生活中的场景, 使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到农民工, 这样一个需要社会更多关怀与帮助的弱势群体, 舞蹈中没有高超的技巧, 没有刻意的展示, 用简单的劳动动作构成了舞蹈的动作主题, 但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与震撼力直抵每个人的内心深处;CCTV舞蹈大赛中饱受好评的《真爱伴我行》让人们深深的感受到了什么是人性之真爱, 身体上的缺陷并不能阻挡爱的付出与永恒, 如此撼动人心的不离与不弃, 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 人心淡漠, 利益至上的社会中无疑是一方净化人们心灵的良剂;当代舞蹈《海那边》更是突破性的从舞蹈的视角关注到台湾问题, 将人们的心灵语言外化为生动的舞蹈动作, 期盼的眼神, 亲人间的拥抱与不舍分别强烈的激起了人们对于祖国统一大业早日实现, 台湾回归祖国母亲怀抱的热望。一个个优秀的当代舞作品, 正是舞蹈艺术回归生活的集中体现, 表现现实生活的主题构成了“当代舞”重要的艺术特征, 其生发出的积极的社会效应以及带给观众的洗涤心灵般的的审美感受, 我想就是中国当代舞得以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吧!

五、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展望

叔本华曾经说过:“艺术是生命真正的使命”, 是啊, 艺术是人心灵世界的一种形象般的外化, 它给世俗们狂热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 将世人不断的引向对“道”的关照之中, 艺术家就是“精神生产”的开拓者。但在如今这个大力倡导文化艺术的时代, 却更像是个文化艺术缺失的时代, 主流艺术开始走向了僵滞化, 精英艺术走向了边缘化, 而大众艺术却逐渐登上了主流化的舞台, 这是一种精神程度削弱的表现, 文化产业大众舞蹈不断兴起, 不断同质化着人们的神经。扣问当代舞蹈艺术的价值与使命何在?难道只是文艺晚会上笑容灿烂, 热情高涨, 整齐划一的带着教化般气质的“大伴舞”?只是不同种类的舞蹈比赛中毫无新意的重复模仿与高超技巧的堆砌?更甚者举着当代艺术的大旗, 创作出的光怪陆离的“概念舞蹈”“影像舞蹈”?窥见一斑, 烘托气氛, 歌功颂德的大众舞蹈似乎已经成为了当今舞台上的正能量而泛滥开来, 我们正需要给人们带来艺术审美感受的同时触发到内心世界, 表现社会现实的当代舞来抓回舞蹈艺术的“本”, 去摒弃那些如同嚼蜡的庸俗。编导们在创作中即便有对中国古典舞又或民族民间舞的再创造, 也应是融入大众生活, 走进人们心灵轨迹的创新, 而不是一种麻木的“再复古”。当代艺术追求前卫与新奇, 但艺术精英化的本质不应被通俗化, 生活化甚至是商品化所取代, 多么希望今后能在舞台上看到更多更好的当代舞蹈作品, 同时也呼吁舞蹈舞剧编导们能够更潜心去关注社会, 切入现实, 创作出美的形式与深刻寓意并存, 艺术审美与时代发展并存的优秀的舞蹈作品。舞蹈中的“问题意识”, 它深刻的体现着人类的精神性, 富含着反思批判的超越性, 这就是中国当代舞的“社会自觉性”的独有的美!■

参考文献

要有清醒自觉的历史担当意识 篇2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97年的路程,也就是书写了97年的历史。再过几年,就满100年了。行进于历史大道,中国共产党肩头承担着历史的重任。无论是全党,还是党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必须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勇立潮头的历史担当。

这种担当,是一种历史维度的担当,是漫漫长征之路上的担当,是从过去走来、又向未来走去的担当。正是肩负着这样的担当,中国共产党确立了自己的初心,担起了光荣的使命,艰难跋涉,昂首挺胸,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道路上,取得巨大成就,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但历史没有在这里终结,而是正继续向新的未来挺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正在书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篇章,还要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篇章。所以,我们肩头的历史担当一点也没有减轻。担子重,责任大,使命光荣。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我们党正在肩负这份光荣的使命奋力前行。党的每一个成员、每一个干部,也都要充分认识这份担当的光荣和艰巨,义不容辞肩负起这样的历史担当。

历史是不会等待的。等待,就会流失,停滞,就会落后。长有战略目标、五年规划,短有计划、工作要点。所有的事情都要一件件去做,所有的任务都要一个个完成。当前的脱贫攻坚战,已到关键时刻;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到决战时刻;建设现代化强国,也已到加速阶段。所有这些任务,都不能拖到“明天”、“明年”去做,只能现在就做、现在就办。

历史,可以像涓涓溪流一样委婉、细腻,但更像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抑或就是无际的海洋,时时都掀起滔天的大浪。中国共产党这艘历史的红船,在北京孕育,在上海制造,在南湖?⒑剑?一路经历了无数大风大浪。许许多多的弄潮儿,就像冲浪运动员一样,以无畏的勇气和精神滑行在波峰浪谷之间,挺立在一波接一波的涛头之上。今天,中国仍然奔涌着一浪接一浪的波涛。这波涛,是改革开放的波涛,是现代化建设的波涛,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波涛。肩负历史担当,就要以豪迈的气概,勇立潮头,当时代先锋,做民族脊梁。

历史担当落到何处?落到现实的工作中,落到新时代的事业上。新时代,需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需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再过几年就是建党100周年。面临繁重的任务和要求,我们更要以强烈的历史担当,改革创新、攻坚克难、锐意进取。

改革创新、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就要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就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期盼、反映最强烈的问题,自觉防范各种风险和挑战。就要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增强工作的本领,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矛盾,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就要坚持实干兴邦,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埋头苦干,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创新的局面,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

审美与反照下的心理自觉 篇3

【关键词】 环境保护 语文 审美 反照 渗透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2)11-063-01

《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对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作了如下说明:“高中语文课程应增进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语文课堂人文性的凸显,必然要求语文教师从教材中发掘具有现实价值且与学生成长相关的内容,运用语文课堂独有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基”。

21世纪伊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国际社会和公众所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人类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早在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就提议开展全球性的环境教育活动,提出“从小学学龄到成年都应该接受环境与发展的教育”的措施。因此在语文教材中发掘与环保相关的话题,并通过语文课堂进行环保意识的渗透,不仅仅是新课程对语文课程的要求,更是确保学生终身发展和维持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语文教学过程是智育、德育的过程,更应是美育的过程,正如王世德先生所说:“没有美育的教学,是不完全的教育。没有审美修养的人,不是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美育,能美化人的灵魂,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培育人们优美的感情世界、生活情感和健康生活理念。语文教材既然选的都是优秀的凝结突出了古今中外文化智慧的文艺作品,它们都是审美对象,其美育作用就更为强烈。语文课堂通过循序渐进的系统教育,多方面慢慢渗透,在教学中有意识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美、平衡美、和谐美等与环保有关的审美体验从而形成自觉主动的敬畏自然 、尊重自然的意识,这样的意识无疑也将是长期的、稳定的。

但环保问题毕竟不能高阁束之,也需要我们立即动起来。要想让学生形成主动、自觉的环保观,仅仅依靠教材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就如同理性意识的形成,固然重要;但如无感性情感的冲击笔者认为始终稍显淡薄。所以利用显示环保的现状,在学生审美的体验中进行现状的反照,两厢对比之下给学生以情感的冲击让学生觉得环保就在身边和自己息息相关并已迫在眉睫,那环保就不仅仅只是一种理想存在而是主动、自觉的当下的行动。

当然这样的意识渗透绝不能是简单的政治式的枯燥说教,更不能为了环保而把语文课堂变成了科普教育,“美”的体验与现实的反照是在语文教学中水到渠成中完成的。

教师首先要找到“审美点”。这体现在教师的备课过程中,有效地发现高中教材中和环保话题有关的篇目这是渗透点起点。这类篇目非常多,如《寡人之於国也》中孟子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蜀道难》等大批描绘壮美山河是诗篇,庄子《逍遥游》、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流露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等等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其次要找准“渗透点”。只有让学生主动合作探究中自行领悟才能让这些环保意识转化成自觉,而老师在整个过程中只需起着引导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行为中找到“审美”与“环保”相结合的那个点,并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如笔者在教授《滕王阁序》时就做了如下尝试,原文中描写滕王阁有这样一句话“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许多学生觉得难以理解而难点就在“即”字的解释,书中的注释为“依着”,这句话就可理解成“滕王阁的建筑依着山峦起伏的态势”,不管从语义上还是表述上都存在着不清楚。面对学生的质疑,我提供了《红楼梦》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凉,凹晶馆联诗悲寂寥》中湘云关于凹凸的评论,让学生体味大观园中“凸碧堂”和“凹晶馆”的妙处,再来体会这“即冈峦之体势”的含义,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这滕王阁建筑群的修建也如同“凸凹”一般是顺着冈峦地势的变化而修建,“即”翻译成“顺着”更为恰当。我趁机追问“顺着”二字体现了古人在建筑时的一种什么理念呢?同学纷纷畅言,有人说是对自然的敬畏,有人说是与自然之景的和谐统一,……

第三,多途径触发反照点。例如上文提到的利用多媒体的形象性和直观性给学生带来反差的撞击;同时语文即生活,在利用教材的同时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体悟生活中的现象以此形成反照进而撞击学生心灵,同样在《滕王阁序》中当大家解读完“潦水尽而寒潭清”后,我布置了作业让大家去观察深秋的长江并进行对照。有学生这样写道“或许‘寒潭清’只在书里,‘漫江碧透’只在诗里,家门口的长江水哪怕在寒冬也只是浑浊,它从儿时记忆里一直留在现在的眼前。曾经我把塑料盒做成帆船放到江里,以为会把我的梦想带到远方,现在我多想把那帆船追回,让我不再有丝丝的负罪……”

[ 参 考 资 料 ]

[1] 《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

[2] 彭华生,翟启明著.《语文美育心理研究序》.四川大学出版社.

农民文化自觉意识的关注与培育 篇4

一、农民文化自觉意识的解析

(一) 文化自觉概念的提出

文化自觉概念是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后, 在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显现的, 具体表述在指导思想中:“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任务, 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发展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民族的、大众的社会文化,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弘扬中华文化,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强国。”

(二) 文化自觉概念的内涵

文化自觉的概念借用了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观点, 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 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 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建上, 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 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 和其他文化一起, 取长补短, 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连手发展的共处原则。”费先生八十岁生日时还将文化自觉的历程概括为这样一句话:“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分析建立在这样意蕴基础上的文化自觉的内涵, 可概括为:文化的自我觉醒, 自我反省, 自我创建。

(三) 农民文化自觉意识

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 既是农村文化的享受者, 亦是农村文化的建设者。农民文化自觉意识反映为对文化接受与创建的渴求性、主动性、创新性、持久性。农民文化自觉意识需要培育和引领。农民文化自觉意识需要培育, 是因为当前农民文化自觉意识不足, 在某种程度上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有距离;农民文化自觉意识需要引领, 是因为文化是社会制度稳定的根基, 是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体现。我国建设现代化, 同全体社会成员能否具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自觉意识和行为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 党和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但从不忽视以文化自觉促进改革开放, 确保改革开放的前进方向。物质文明提升的过程中, 精神文明的支撑力不可或缺。农民和农村的精神文明依赖于文化建设。引领农民文化自觉意识, 即将农民渴求文化的心理与追求文化生活的品位引导到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目标, 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的方向上来;引导农民不仅仅作为文化生活的企盼者、接受者, 更要是主动创建者。

二、农民文化自觉意识的现状

(一) 强烈的文化需求

走上小康之路的农民不再满足于仅仅从物质生活层面的满足, 文化生活的渴望日益强烈, 不再局限于仅仅可以看看电视的文化生活, 他们需求农业科技文化, 愿意看科教影片和科教类光碟, 订阅科技致富书刊;他们积极参加社会组织的文化活动, 包括公益活动;他们自发组织民间传统文化活动, 如扭扭秧歌、唱唱歌、婚丧嫁娶时搞小型演出活动;他们走东家、串西家, 打打扑克、玩玩麻将或纸牌;他们中亦有着相当数量的信教者, 参与教会的或自行组织的宗教活动。

(二) 喜欢通俗文化

农民的文化观念是实用型。有调查表明, 农民特别喜欢通俗的、贴近身边生活的、朴实易懂的文化产品, 对那些高雅的、专业性较强的、距离农村生活远的文化缺乏兴趣。如观看影视作品, 日韩式的都市言情剧没有反映家长里短的家庭伦理剧受欢迎;民间艺术特别是“乡土文化”受农民热捧。其中不乏格调低的粗俗文化。如一网民在光明网发表言论, “五一回乡, 晚上到镇里找人办事, 结果人不在, 打电话一问, 原来在看晚会。到现场一看, 一块空地上, 一群男女, 歌舞正酣。所谓晚会, 就是十几个人、一辆汽车、一套音响, 走到哪, 演到哪。演员浓妆艳抹, 衣着暴露, 节目表演搔首弄姿, 极尽挑逗。环顾左右, 看的人还真不少, 男女老少, 好几百。”

(三) 文化自觉意识的朦胧

农民渴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但接受文化、品味文化、创建文化方面常常处于朦胧或被动状态。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不足, 对文化价值的优劣评判能力欠缺, 将文化需求和民俗活动串联在一起, 将信教与拜佛上香也当作一种文化生活, 而且农村民间戏剧活动常有和寺庙祭祀活动、宗族活动结合在一起的做法。再如, 接受文化的被动性。农民的文化生活主要源于外界的给予, 自己的思考自己的设计、自我组织、自我追求方面都显不足。也还有一些农民缺乏文化生活的意识, 把自己的生活局限于劳动创收、家庭休闲的模式中。

三、农民文化自觉意识的培育

(一) 让农民在农村文化活动中做主角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增强农民文化自觉意识依赖于农民的文化实践。政府的文化部门与乡村组织的文化活动, 应改变只让农民做“观众”的做法, 也要想办法把农民安排到主角位置, 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获得启发和教育。如浙江省的民间戏剧虽然政府财政资金不足, 但活动开展的相当活跃, 他们来自农民, 面向农民, 积极为农民演出, 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 农民群众非常喜欢这样的“草根戏剧”。因为在剧中, 由农民演农民, 仿佛真人真事, 与生活没距离。节目表演的整个过程中, 将表演者和观众的距离拉近, 形成互动, 体现农民文化, 代表农民意愿的主旨。

(二) 让农民享受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要广泛开展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如利用节日与集市, 举办花会灯会和文艺演出、体育健身等活动, 让农民群众参与其中。鼓励农民自办自娱文化, 加强对民间文化艺人、文化能人、文化经纪人的培训和利用, 培养文化中心户、建设文化大院, 组建农民书社、农民电影放映队, 扶持农民剧团。扶持城市文艺机构、表演团队开展文艺下乡演出。要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维, 立足于农民喜闻乐见的基点来建设农村文化、发展农村文化, 改变农村文化的现状。

(三)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文化事业

政府应积极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 增大农村文化资源总量, 逐步缩小城乡文化资源严重失衡的问题。加快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尽快实现20户以上的自然村都通广播电视, 到2020年基本实现广播电视户户覆盖。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速度, 将县文化馆、图书馆、乡文化站、村屯文化活动室或文化大院建设好, 逐步强化提供数字化信息服务的能力。要构建完善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实现县有文化馆、图书馆, 乡镇有综合文化站, 村村有文化活动室、屯屯有文化大院的目标。还应多建农家书屋, 实现农家书屋覆盖每个行政村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北京:新华网, 10月18日.

[2]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2007.1月, 第2版, 190页.

自觉增强条令条例意识(推荐) 篇5

坚持依法从严治警,必须切实增强行管意识,这既是部队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新形势下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思想基础,加强行政管理要依靠条令条例来实施,必须持之以恒地抓养成、抓规范,形成相应制度,把部队的正规化建设真正落到实处。

坚持从严是落实条令条例,依法从严治警的具体体现,如果执纪不严制约从严治警的“瓶颈”。因此,我们要引导各级各类人员充分认清新形势下从严执纪,加强条令条例在依法从严治警中所起的作用,不断增强条令意识,明确能否条例化事关部队正规化建设的质量和效果,坚持按条令条例来规范官兵的行为是部队经常性管理的基本规则。以法从严治警,就是一切按条令条例办事,从一日生活到执勤、训练、战备等活动,如果都符合条令条例的要求,就是严,而达不到这一点,又不积极创造条件去努力达到,就是不严。我们把按条令条例办事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抓普及、抓经常、抓重点、抓反复、抓典型、抓养成。在落实条令条例上要注重深学细扣,真正学懂弄通,理解力透彻决不能搞形式主义的做法,要重在实践上,要下大功夫狠抓各级各类人员按职责办事的成效,增强官兵的职责意识,责任感和使命感。按职责来各司其职,各谋其政,各干其事,各负其责,该谁抓的问题谁就抓,谁出了问题谁承担相应责任,避免了相互推之委,互相扯皮的现象,促进了部队各项工作的落实。

让学生的自觉意识走进卓越课堂 篇6

关键词:语文;卓越课堂;自觉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276-01

据新课标理念,语文教学应真正确立“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立足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师必须从思想上彻底转变指导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自觉意识。语文教学向来讲究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人格,是集语言能力、文学修养、智慧灵气和人格道德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活动。孔子有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语文教师更是义无反顾地树立起“每节课都让学生受到文学的洗礼和浸染”的职业理想,可是,却忽略了语文学习仅局限于小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当前语文教学现状之所有付出多,收获少,是因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人感还没有真正树立,学生的语文自觉意识尚未唤醒。教师要大力指导学生利用课堂中学到的方法和知识延伸到课外,真正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在实践中用自己的眼睛审视生活,方能行走天下。

新课程标准积极提倡“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那么,究竟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自觉意识呢?

一、最根本的做法就是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回归生活,关注生活。

毋庸置疑,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的获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内,但课内不是教师“一统天下”,课内也不是语文教学的起点,更不是语文教学的终点。语文教学要立足生活,立足实践,把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从封闭的学校课堂走向开放的社会课堂;从枯燥的课堂学习走向生动的生活学习。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生活。人的生活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它是在一定的生活目的、价值观念支配之下的,也就是说,生活是有意义贯穿、渗透其中的。然而,生活的意义只有当其被自觉意识到时才凸显出来。所以,当一个人审视自己的生活,力图凸显生活的意义的时候,他就是在提升自己。

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语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有生活就有语文。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边有广告牌;买东西,有附带的说明书……偌大的中国到处是学习汉语文的课堂,电视、广播、电影、戏曲、招牌、广告、报纸、杂志、日常交谈、电话、书信、电子邮件等——学习语文的渠道通向四面八方。只要学生感兴趣,当有心人,就可以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咬文嚼字,锤炼语言,驾驭语言。因此语文老师要想“贪天之功据为己有”,就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向社会学习语言的兴趣,其中开展朗诵、演讲、辩论、手抄报等语文课外活动,进行报刊、广告、招牌用语的社会调查,都是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对社会语言现象关注的好方法。学生形成了大语文观,养成了自觉向社会学习的好习惯,那么,语文教师就成了孙悟空,能变化成千万个教师,千万间课堂,让学生时时处处主动活泼地学习语文。感受生活,感受生命,感受人的内涵。这不比老师强行布置很多作业强得多吗?既减负,又能充实学生的头脑,丰富学生的生活,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把他们培养成德才兼备的新世纪人才。

二、要重视学生独创灵光的闪现,保护学生的个性

一提起创新精神,笔者不由想起了这样一则寓言故事:猴子们一向是爬着走的,一天,曾有个猴子勇敢地站了起来,还试着走了两步,不料刚想再走两步试试,就有一群猴子批评他:“我们一向是爬着走的,你小子居然敢站着走,这还了得!”说着一齐上前,硬是把这个勇敢者活活地撕了,大家亲眼看了这一切,提心吊胆,从此就再也没人敢站起来走了——为什么猴子们至今还在地上爬,就因为这个原因!

乍一听很好笑,反思一下,我们的许多做法是不是也存在着类似的现象呢?答案是肯定的,如:某小学考语文,试卷上有一题:雪化了变成了什么?有个颇有创意的学生写道:变成了春天。可他偏偏不及格,为什么?因为标准答案是:“变成了水。”!又一题:“冬天,雪在干什么?”有个极有想象力的学生回答:在和大地说悄悄话。这个答案多漂亮,就像个美丽的童话,可他偏偏得零分,为什么?因为标准答案是“静静地飘”或“狂风乱舞。”

很显然,是学生没有创造力吗?不是。是我们的封闭保守正在扼杀学生这种创新的欲望!说到底是我们教师观念不更新或更新的不彻底直接影响着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决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而应该让这种能力的培养根植于语文教学这块沃土上。保护学生的个性应立足于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地发展。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从更广阔的视野,看待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并把这种差异作为一种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发展学生的个性从而发挥其主体作用。同时,改变师生角色的定位,尊重、理解、关心和信任学生,着力构建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自觉意识。

三、要引导学生走上主动研究性学习之路

研究性学习是从实际问题切入的,需要运用语文学科中的大量基础知识。正确引导学生在语文学科领域和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的活动,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培养学习态度和研究意识,只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研究意识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自参加研究实践活动,在体验内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觉指导研究的个人观念体系。学生有了很强的研究意识,就会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语文素养也将不断提高。

对会计人员文化自觉意识培养的思考 篇7

一、文化自觉与会计人员文化自觉意识

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提出了“文化自觉”的重要命题。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 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 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费先生还将文化自觉的历程概括为“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这十六个字高度概括了文化自觉的内涵———认识文化个性特色, 发扬光大, 学习交流各种文化, 包容、融和先进文化, 实现文化之创新。分析建立在这样意蕴基础上的文化自觉的内涵, 可概括为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

对于会计领域而言, 文化自觉是指会计人员了解和熟悉会计文化并深刻认识其本质, 能够以会计文化的主体身份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会计人员是会计文化建设的主体, 既是会计文化的享受者, 亦是会计文化的建设者。会计人员文化自觉意识是其在文化自觉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身性特质, 表达和体现了文化自觉, 彰显出会计文化价值观建构功能, 反映为对会计文化接受与创建的渴求性、主动性、创新性、持久性。会计人员文化自觉意识需要培育和引领, 一方面是因为当前会计人员文化自觉意识不足, 在某种程度上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或与共同会计价值观的要求有距离;另一方面是因为文化是会计事业发展的根基, 是会计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是会计文化软实力的集中反映, 事关会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要步入世界会计强国之列, 实现会计强国的战略目标, 不仅需要物质文明的提升, 更加需要精神文明的支撑。会计人员和会计领域的精神文明依赖于文化建设。引领会计人员文化自觉意识, 即将会计人员渴求文化的心理与追求文化生活的品位引导到建设会计领域共同精神家园的目标, 与会计价值观为核心的思想观念和会计行为准则相一致的方向上来;引导会计人员不仅仅作为文化生活的企盼者、接受者, 更是主动创建者, 更要提升自身的文化创造力、文化传递力和文化感知力, 从而为会计文化建设注入持久的内在动力。

二、会计人员文化自觉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会计人员文化自觉意识的培养, 对新形势下推进会计文化建设、促进会计人员自我成长和发展, 实现会计强国之梦具有战略意义。

(一) 会计人员文化自觉意识的培养是推动我国会计文化建设实效性的重要途径。经济越发展, 会计越重要。会计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在参与决策、制订预算、资金成本管理、会计核算、防范规避风险、内部控制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替代作用不仅仅表现在有形的投入和产出上, 无形的文化建设的作用更为重要, 其核心作用力为一种软实力, 即文化力。会计文化建设是会计人员在长期的会计理论及其实务中孕育积淀而形成的能力, 是会计内生的整体能力, 是会计内存的灵魂和血脉。会计文化是会计人员在会计理论及其实务活动中形成、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是一种诚实守信、客观公正、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业务精湛、服务大局的精神文化。加强会计文化建设, 充分发挥会计文化的整体功效, 促进会计人员在认知和情感上与会计文化实现真正的融合, 使会计人员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 主动参与到会计文化建设中去, 全面提升会计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这是会计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 会计人员文化自觉意识的培养是促进会计人员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在会计工作、会计市场、会计研究、会计思想和会计教育日益加深的今天, 会计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会计人员逐步开阔的视野, 使得会计人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摄取、过滤、整理和选择适合会计实务需要的经济数据, 以达到胜任会计实务的目的;会计人员思想的不稳定性和批判性使得自身在付出比以前质量更好、强度更大的劳动后, 依然难以在会计信息使用者心目中留下稳定的权威形象。为此, 会计人员应以会计人和主人翁的双重身份对会计文化中所倡导的文化精神、文化模式和文化理念做出积极的探索和诠释, 并在会计实务中身体力行地去对经济信息加工处理、分析判断、解释说明并提供给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树立文化自觉意识, 对于会计人员的价值追求、理论研究、实务方式、心理品质乃至人际交往方式等都要进行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 审视会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是怎样来的,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变化, 这些变化现在看来是否还有道理, 是否要修正和改动。唯有如此才能秉承“自知者明, 自胜者强”的会计文化理念, 努力提高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分析、会计检查能力及思想修养、品质, 担当起为改善会计管理、提高会计效益的神圣使命。

(三) 会计人员文化自觉意识的培养是引领我国步入世界会计强国之列的重要手段。在2012年全国会计管理工作会议上, 财政部副部长王军提出从会计大国向会计强国迈进的目标, 并强调“实现这一突破和跨越, 必须以培育中国会计文化、树立中国会计精神为支撑, 提振中国会计行业的‘精气神’, 要努力将会计文化建设成为社会尊重的先进文化。”这就要求所有会计人员有“文化自觉”意识, 全面总结提炼长期以来形成的优秀会计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并赋予时代内涵, 努力将会计文化建设成为社会尊重的先进文化, 全力推动中国会计文化和会计精神“走出去”, 通过“和而不同”的价值观交流和文化对话, 让世界认识、理解和赞赏中国会计行业和会计事业, 了解中国会计文化和会计精神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进而引领我国步入世界会计强国之列。

三、会计人员文化自觉意识培养的途径

文化自觉, 反映出作为文化主体的人的自我觉醒和自我创造, 决定着人的思想与精神状态。培养和提升会计人员的文化自觉意识, 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与先进会计文化相融合的文化自觉。会计人员文化自觉在会计职业活动中体现的是不断审视自己的文化观, 追求与先进会计文化的相互融合。所谓先进会计文化, 是符合国际会计发展方向, 体现会计作为生产力一部分的内在要求, 代表会计各利益相关方的最根本利益, 反映会计发展潮流的文化。与其他职业相比, 会计人员有着相对独立的生存空间与心灵空间, 这种职业特点保证了会计职业活动的独立性, 使得会计人员能够不受主观意愿和他人左右, 做到合法合理的入账、准确无误核算、及时编制各项会计报表, 真实、客观、公平地反映会计信息, 这对培养会计人员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独立判断能力、自主抉择能力和创新能力大有裨益。但是, 这种独立精神和文化品质不是孤立的、封闭的、自以为是的, 更不是凌驾于先进会计文化之上的, 而是来自于那种所具有无形约束力的先进会计文化, 能够从思想上引导会计人员努力去执行好、贯彻好会计规范、准则和制度, 自觉抵制损人利己与偷懒的思想和行为以及各种不正当利益的诱惑。

会计人员这种追求自身文化与先进会计文化融合的自觉过程并非是一个单向过程, 也并非是一种片面的、静态的单向思维。先进会计文化要在共同的文化精神、文化模式和文化理念背景下, 积极鼓励和倡导会计人员在立足于本职工作、操守为重、坚守准则的职业活动中彰显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和文化魅力, 这样的职业活动才是充满智慧, 才有生命力;诚实不欺, 恪守信用, 才能给会计信息使用者以深刻的启迪和熏染。会计人员要积极主动地为自己的文化创新寻找与先进会计文化的契合点, 为丰富先进会计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此, 会计人员文化自觉是一种双向的动态思维, 只有动态的、开放的、不断进行沟通和传播的文化系统, 才能成就充满生命力和创新性的先进会计文化。

(二) 以会计诚信为核心的文化自觉。诚信是会计行业的核心价值和灵魂。我国现代会计之父潘绪伦先生曾指出:“立信, 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 也就没有会计。”会计人员是会计文化的建设者, 对会计文化应保持文化自觉。这种文化自觉, 反过来会影响到会计人员的诚信素养,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会计的诚信水准。由于“文化自觉”要求一种理性的文化思考, 追求一种高远的文化境界, 坚持一种执著的文化追求, 表现为一种高度责任的行动。因此, 会计人员有主动的文化自觉, 有利于对自身有明确定位, 树立信念、开拓视野、自觉践行、主动追求, 运用会计专业技能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 确立正确的价值目标并为之而奋斗;在职业道德方面, 可以促进会计人员以诚信为主的职业道德认知和道德参与,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在个性成长方面, 可以提高会计人员的自我控制能力, 促进会计人员通过自我内心的道德标准来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 提高自律能力。这种会计人员的自觉行为所形成的约束力和监督力, 是任何法律法规都不能替代的, 也是法律和法规所不能触及的。

因此, 会计人员以文化自觉行为将诚信融入于会计核算和监督之中, 营造一种诚信为本的会计文化氛围。以文化自觉态度推进会计人员思考、探索、研究和完善会计诚信文化, 增强对会计实务的深刻理解和认识, 真正培养知识全面、有发展后劲、有真才实学的会计人;通过诚信行为内化上升为诚信的信念, 自我教育, 自我提高, 自我超越, 严格要求自己, 不断反省自己, 以诚信为主导的职业道德来衡量自己的行为, 实现自律的会计精神。

(三) 以会计理论作研究的文化自觉。会计理论研究是会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久以来为我国会计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和理论支持。会计文化的引入也为会计理论研究领域拓宽了视野, 使会计人员能从更广阔的角度来揭示现代会计的内在规律和发展方向。因此, 会计人员在传承会计文化、知识、理念的基础上创新会计文化, 进行会计理论研究, 这是不容争辩的事实。会计人员应时常进行反思, “反思实际上是文化自觉的尝试”。经过文化反思的路径来认识新旧文化的衰亡与产生的趋势, 具体表现在选择与建构文化价值过程中的一种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就需要会计人员的自觉意识作为精神上的引导, 这种精神上的引导是来自于会计人员内在的本质, 即人的本性。

文化自觉需要自我批判的勇气和能力。在会计理论研究上, 要认真总结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经验和教训, 萃取提炼传统会计理论的精华, 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借鉴外国已经成功的经验,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

(四) 以会计实务视活动的文化自觉。近年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 会计的职能不再仅仅局限于核算和监督, 而更加偏向于深入经济管理层。会计实务已逐渐从一个为管理提供信息的服务系统转变为管理系统的核心, 其地位已经从从属走向了管理系统的中心环节, 成为施加影响文化传承者。会计人员只有深刻思考会计的经济管理问题, 才能理解会计在管理系统的核心地位;只有深刻思考会计实务中的文化追求, 才能得到成长, 提升会计境界;才能成为诚实的、具有创造精神的会计人员, 才能谈到对会计信息使用者深刻的感染和熏陶。因此会计人员文化自觉不能只是从办理会计事务、讲究考核和预算, 还要从更深刻的文化追求层面来探寻自己的会计追求、会计理念和会计情感, 要考虑清楚会计人到底要提供给会计信息使用者什么, 要把会计信息使用者带入到什么样的经济管理境界, 当把这样的问题想清楚了, 再探讨会计人要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会计思想, 达到会计目的, 这就是会计实务方式方法的文化自觉了。会计实务方式方法的变革更多的是技术层面的变革, 只有当精神层面的变革实现后, 会计实务方式方法的改革才能发挥巨大的威力, 才能作为会计人手中有效的工具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获得所需的会计信息, 做出经济管理相应决策, 实现会计目标。

会计人员的文化自觉体现在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与使用者间的文化冲突。作为会计信息提供者即会计人员, 应清醒地认识到, 会计实务中出现这两者间冲突是一种文化必然。因为会计实务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会计信息提供者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得到客观、真实、有用会计信息的过程, 也是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与使用者从内在的会计价值理念到外在的行为方式相互作用的过程。并不是所有的会计实务都能实现会计目的。在会计实务中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与使用者彼此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不相吻合或者不能相互理解时, 作为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如果不做深刻文化提供, 不做有效的调整, 使自己的角色意识、行为特征和会计理念渐近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主流文化的使用, 不做有效的互动, 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悟”出会计实务意义, 接受会计信息内容, 那么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与使用者间产生矛盾冲突就成为一种必然, 从而远离会计实务活动目的。

会计人员的文化自觉是基于会计信息的提供与使用这种会计实务的方式上的。会计信息的提供与使用是不可分的同一个过程。会计信息提供的动力来源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与使用者的信息使用, 可以充实会计信息提供者的内容, 也可以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更深刻地理解会计信息及其会计行为。需要指出的是, 如果是处于体制化、功利化的会计实务环境之中, 这种会计信息的提供与使用就会流于形式, 就会有“做秀”之嫌, 终归是达不到文化自觉的功效的。至于如何建立形成严谨、细致、客观、理性、求实的会计实务风尚, 如何建立一个具有合作发展、和谐共生会计理念、会计目标的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与使用者以进行更为深刻、有效的会计信息的提供, 则又是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与使用者间必须坦诚相见地提供与使用会计信息, 才能产生的文化自觉了。

会计文化作为人类文化体系的一个分支, 它的发展必然会受到会计内外环境的影响。建设健康、和谐的会计文化, 科学的管理模式、创新的制度建设、完善的保障体系固然是重要因素, 会计人员的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自觉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只有会计人员的文化自觉意识得到增强和提升, 会计人员的认知与情感都与社会文化达到和谐统一, 会计文化才能更具有丰富性与完整性, 才能成为社会文化建设的有力支撑。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文化自觉与会计文化建设的关系, 阐述了会计人员文化自觉对于推进会计文化建设、促进会计人员自我成长和发展, 实现会计强国的目标具有战略意义;并从文化融合、会计诚信、会计理论及其实务等几方面探索了会计人员文化自觉意识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会计人员,文化自觉,意识,培养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 2007.

[2] .殷勤凡.对会计文化的批判性思维[J].当代财经, 2005, (5) .

有效交往:语文课堂教学的意识自觉 篇8

一、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以情感唤醒情感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师的态度,即在人际关系中教师对学生所持的态度决定着课堂教学的特质,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师要充分尊重、信任学生,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伙伴,平等真诚地与学生交往,特别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情绪,与学生零距离接触,调控和引导学生的心理,构建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优美的乐趣。

例如,教学《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一文时,笔者从学生关注的艺术情趣入手,引导学生关注艺术的价值与魅力,再联系文本感受贝聿铭的设计思想和成就,给贝聿铭写颁奖词等交往活动,教学效果非常明显。这样的交往,是真情的流露,是萌心的激发,是生命的热爱,是创造的火花,必将为有效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

二、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以沟通唤起沟通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教学,就意味着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学会交往、善于学习是学生未来生活的基本技能。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参与的价值,品尝探究的乐趣,分享教学的决策权,大胆地陈述自己的见解,有助于知识与能力、生活与知识的生成重组,产生显著的效益。

例如,教学蒲松龄的《狼》时,笔者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让学生讲故事、演小品、查资料、制作课件等,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的生活世界,认识“亲近像人一样的狼,打击像狼一样的恶人”的道理,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新课程改革注重互动的评价机制,主张用主体取向的评价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引领学生在多元的环境中实现生命的成长。教学《故乡》时,学生提出疑问:闰土为什么那么多东西不要,偏只要香炉,香炉带给闰土的究竟是祸还是福。笔者抓住时机,让其他同学发表自己看法并互相评价,再给出笔者的观点,体会鲁迅的写作用意,最后结合文本,将评价拓展延伸到生活。

交往只有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才能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有利于学生的有效性,有利于学习活动的延伸和发展。

三、走进学生的知识世界———以创造激发创造

新的教育理念认为,新课程的知识将在三个方面均衡分布: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知识。其中师生互动产生的知识最为灵活,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引领,通过师生交往将学生的知识世界融为一体,最大地发挥教学效益。

例如,教学贾平凹的《月迹》时,笔者让学生通读课文,畅通感受,品味纯真的童心和童趣。进一步朗读课文,从美的意境中,明确“感知美———发现美———寻找美———分享美”的人生历程,并最大限度地整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让学生探究中国的月亮文化内涵。启发他们思考:为什么现在的学生没有类似的体验。互动而有效的交往,师生都沉浸在富有创意的语文知识重新构建中,提升了师生的生命质量。

四、走进充满智慧的语文世界———以智慧生成智慧

“人生是树,语文是根”语文是对诗意的追求,是呵护学生心灵最柔软的东西,是为一生打好精神的底子,是受用不尽的财富。有效的师生交往摒弃了功利做假、虚伪和肤浅,追求简洁和实用,注重对话与共享,改变了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了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了课堂教学的僵化和呆板。有效的师生交往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及和谐发展,有利于提升师生生命价值的意义,必将给语文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

康有为说:“恪勤在朝夕,怀抱观古今。”只要我们勤勉地实施交往,让有效交往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意识自觉,那么我们一定会成为学生智慧的启迪者,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者,素质教育的实践者。

摘要:透视某些语文课堂教学的交往,有的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虚假交往、虚无交往、无效交往的现象,渗透着功利、作秀和浮躁,严重制约着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正确认识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有效性,让交往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走进学生的知识世界,引领学生走进智慧教育境界,真正让学生在参与、体验、探究中实现生命的成长。

审美意识的自觉 篇9

关键词:自觉创作,动静对比,时间感,自我审视

魏仲恭这样评价朱淑真:“每临风对月, 触目伤怀, 皆寓于诗, 以写其胸中不平之气。”[1]朱淑真在她的时代不知名, 而她也并非为了诗名在进行创作。其创作更像是写“日记”式的“私密写作”, 她几乎只注重呈现自己的心境, 她当时之下的心境。其作品构成一个封闭的心灵世界, 这其中必定有她最细微、最深层次的感受。作品中她更关注“此时此刻”的状态:这是一种心境、一种情绪、一个世界的片断。这种诗意化的倾诉是朱淑真深度自觉的创作意识的体现。

朱淑真自觉的创作意识常有体现, 且表现为明显的“倾诉感”。她明确地将自己的创作意图表现出来, 在其诗词中多次出现“作诗”这一意象, 朱淑真确实有一股因为“情不自禁”而生发的“不拘一格”的洒脱、热情和可爱。她会用诗词来表达她的意愿, 来跟外物进行交流。甚至朱淑真自己有明确地“以诗催物”的意识, 如《夏雨生凉三首之三》:“眼界清无俗事来, 要凉更着好诗催。凉生还又撩幽恨, 留取孤樽对月开。”“以诗催物”中包含了三层意义:1.朱淑真的可爱、灵动, 她可以与外物进行对话, 这种对话包括:诗人、被倾诉者、自然景物。2.倾诉意识——自觉的创作意识, 她表达自己的愿望、倾吐自己的心声。3.外在事物是有意识、有情感的。

朱淑真的不拘一格:她会在任何想作诗的时候作诗, 会将一切引发她兴趣的写成诗, 无聊烦闷时会写诗以遣愁消闷。她也会将自己的创作活动写入作品中, 还会惭愧自己没有古代女诗人般的才华。诗词创作已成为她展现自己心灵世界、抒发心灵情感的重要途径, 她会为无人能够分享她的心灵世界而伤感:“山色水光随地改, 共谁裁剪入新诗。”“对景如何可遣怀, 与谁江上共诗裁。”诗词创作成为朱淑真生命中近于“本能”的存在, 正如孙寿斋在《断肠诗集·后序》中说朱淑真是一位“触物而思, 因时而感, 形诸歌咏, 见于词章, 顷刻而就”[2]的女子。恰如有学者提出, 读其作品, “完全可以把握朱淑真的精神世界”。

她能够毫无顾忌、不拘一格地展露真实性情, 呈现最内心的想法。《山脚有梅一枝, 地差背阴, 冬深初结蕊, 作绝句寄之》:“溪桥野店梅都绽, 此地冬深尚未寒。寄语梅花且宁奈, 枝头无雪不堪看。”这首诗充分体现诗人“倾诉”的姿态:溪桥野店边的梅花都绽开了, 唯独这里尽管深冬尚没有太多的寒意, “我”想告诉梅花暂且安静等待, 因为梅枝上如果没有白雪映衬梅花的颜色就不会特别鲜艳, 不会太好看!此处虽没有与梅花直接对话, 而在对“第三者”的倾诉中把对梅花的心愿表述出来, 诗人用描述性的句子和语气, 有一种“倾诉”的姿态。

朱淑真笔下的世界很灵动:1.朱淑真除了在作品中所显现出的对于无形“知音”的“倾诉”外, 笔下还存在不同层次的“交流”与“对话”, 因而特别“灵动”。2.她笔下的自然世界总是处于“动”和“变化”的状态之中, 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其笔下的众多事物是有意识有情感的个体, 她与它们也有交流。但这种交流往往是单向的, 众多的自然之物很少有能够真正理解她。正如学者所说:“李太白孤独, 但他还能‘举杯邀明月, 对饮成三人’, 他更有‘相看两不厌’的敬亭山。而朱淑真什么都没有只有‘伫立伤神’, 泪洗残妆。”[3]李白能“与物同一”, 但她不行。她的敏感、个体意识, 注定她的世界是个人的寂静世界。

因此在其作品中, 景之“动”与“我”之“静”形成鲜明的对比。景的“动”有以下几层含义:可指纯粹的动作, 也可指意识和情感的灵动, 也可以指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机勃勃的状态。其中最后一种“动”更“诗化”。景的“动”共同指向了一种状态:那就是最后一种有诗意的“动”, 它指向生机勃勃的生命, 它使诗人体会到生命感受, 因而触动诗人的生命意识。与这些带有强烈生命特征的事物形成强烈对比的是诗人百无聊赖的闺阁生活, 显然诗人也意识到了。生命活力的特征之一是“动”, 但是朱淑真的世界却是一片幽静:她是“闲”、是“静”。这种“动静对比”强烈到常给人呈现出一幅“四檐飞急雨, 寂寂坐空斋” (《中秋值雨》) 的画面, 赋予人悲凉之感, 周围的“动”更加映衬出人之“静”, 而这种静是毫无生气的静, 与外界的活力四射形成截然不同的反差, 仿佛外界的活力与人的静毫不相干, 自然并没有因为人的幽静而少一些活力, 人也没有因为外界的活力而少一份寂静, 反倒为这种寂静上平添一份凄然。

这“静”源自于朱淑真的“静静倾诉”的姿态, 这与她的孤独状态一致。孤独、敏感与有理想有抱负、不甘平庸联结于一处, 使她拥有强烈的时间感与知音难寻之悲。而强烈的时间感与寻求知音的愿望使她拥有一种生命意识, 而这种生命意识促进她进行自我体认, 因而拥有更为强烈的自觉创作意识, 她要在诗词中表达其独特生命感受。正如她在诗中所言:“聊把新诗记风景, 休嗟万事转头空。” (《新春》) “一瞬芳菲尔许时, 苦无佳句纪相思。” (《恨春五首》) 强烈的生命感受使她产生愈加强烈的生命意识和对虚度光阴的恐惧, 愁怅挥之不去、如影随形。将外物作为与自己相对应的客体来审视、观照, “对景伤愁”便是现象之一。

“强烈的时间感”表现于:1.朱淑真有大量关于四季的作品和节日的记录, 其中有太多对时光流逝的感叹;2.朱淑真将“强烈的时间感”融入到她作品大量“动静对比”的描写之中。与所谓的“闺音”中大量伤春悲秋的主题相比, 她诗词中时间感更为纯粹、强烈、也更为细腻, 时间更具有系统性, 且当对自己人生进行审视、追寻生之意义时, 时间感带有苍桑之感, 呈现出一种厚重、深刻。

朱淑真乃惜花之人, 但如《看花》所言:“欲向花边遣旧愁, 对花无语只成羞。春光纵好需归去, 谁伴幽人着意留。”这是一种更深层次上的“无能为力、无可奈何”, 并且惜花变为伤春, 而伤春又升华为“春光纵好需归去, 谁伴幽人着意留”的没有知音之悲。作品中强烈的时间感又与无知音之悲怅与孤寂联系在一起, 使她有了更深更浓的“无能为力、无可奈何”之感, 格外体现她在其人生中的一种必须“逆来顺受”的被动性。处于狭小的闺阁世界, 她的人生除了能够写写自己喜爱的诗词以外, 几乎没有从事过其他有“生之意义”的事。生活的“对景无聊愁杀人”, 无聊升级为生之无意义, 这让她感到无限地焦躁与忧愁。她无力改变时间, 让时间停止, 也似乎对如何能让生之有意义无能为力。

她将“强烈的时间感”融入大量的“动静对比”之中。“动静对比”就是“繁忙充实”与“虚空孤独”的对比。其笔下景物的“动”, 使得她描绘的世界很“灵动”, 景物的“动”可指自然事物像人拥有意识和情感, 也可指事物的纯粹的位置的移动, 也指事物随着时间而发生的一种变化。这三种“动”在三个不同层面, 但在朱淑真笔下都指向了“灵动”, 指向了一种生命的运动。明显地体现了诗人对于外界事物“状态”的“变化”的一种敏锐与感性。

在强烈的时间感之下, 朱淑真必然对时光、生命产生深深的思考。时间飞逝而过, “一年好处清明近, 已觉春光太半休”、“狼籍花因昨夜风, 春归了不见行踪”、“花落花开事可悲, 等闲一醉失芳菲”都是她对时间的感触, 但是对此她又是无奈和伤愁, 如“春光纵好须归去, 谁伴幽人着意留”、“红叠苔痕绿满面枝, 举杯和泪送春归”。知道时光之易逝与生命之短暂, 但她并没有彻底地超脱, 反而在其作品中“送春”意象频繁出现。强烈的时间感让虚空无聊升华成了一种虚度韶光的愁怅与没有知音的悲哀。这也是朱淑真诗词的极有特色的地方。

在实际的生活中她无法以行动对自己的生命进行超越。她在痛苦地反思:“春花秋月若浮沤, 怎得心如不系舟?”春花与秋月的轮回交替, 不停地变化, 表示着时间坚决地向前方前进, 但是“我”的心可以用什么办法来完全超越这种时间感, 就像“不系之舟”一般不受到任何羁绊和牵挂而自由自在、自得其乐?其实在提出这个问题、发出这个感叹之时, 朱淑真就已经超越了她的“当下性”, 以一个更广阔的时空背景、在一个更高的高度上来审视和超越自己的人生。

参考文献

[1]《朱淑真集注》, [宋]朱淑真撰, [宋]郑元佐注, 冀勤辑校,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5年1月第1版, 1985年1月第1次印刷。

[2]《断肠芳草远——朱淑真传》, 黄嫣梨、吴锡河著, 花山文艺出版社, 2001年1月第1版, 2001年1月第1次印刷。

广西人物画中的本土艺术自觉意识 篇10

一、从“革命文艺”到本土艺术自觉意识的产生

(一) 政治对艺术创作的主导

新中国成立后, 全国美术界坚持“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宗旨, 美术主要承担的是政治宣传功能, 创作原则照搬苏联的模式, 片面追求红、光、亮和高、大、全的视觉效果。1966 年, 随着“文革”运动, 美术界的“资产阶级学术权威”纷纷被打倒, 文艺更加彻底的沦为政治的附庸。因而, 自建国初到“文革”结束后, 整个广西中国人物画的特点表现为创作题材狭隘、手法单一。不过, 也出现了不少优秀作品, 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画家有黎正国、莫士光、莫更原、梁荣中等。黎正国的《一个山歌一个坡》 (1963) , 在当时颇具好评, 入选“第四届全国美展”, 这幅画能够反映广西六十年代的人物画创作水平。纵观“文革”以前一段时期的广西人物画, 画面中常常表现少数民族群众收割、织布等跟农业有关的活动, 鲜明特色的服饰、节庆场面几乎没有, 人物表情都是面带笑容, 真诚而友善, 似乎在中国任何地方都能见到这般的农民。

(二) 思想解放、徘徊及艺术自觉意识的萌芽

“文革”结束后, 1977 年广西艺术学院开始对外招生。作为广西唯一一所综合类专业艺术院校, 广西艺术学院对广西区域文化艺术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院有著名画家阳太阳及被齐白石誉为“写生妙手”的黄独峰等画家执教, 第一届仅仅招收八名中国画本科生, 有郑军里、梁耀、李伟光等, 其中, 郑军里、梁耀等成为广西人物画的代表人物。这时, 人们的思想空前解放, 创作逐渐变得活跃起来, 广西画家借助画笔表达对新生活的喜悦, 如林令《春满列车》、帅立功《银波满瑶坡》等, 不过老一辈画家仍然有谨小慎微的心理, 青年人思维活跃, 很快将目光转向少数民族。梁耀回忆1978 年在广西南丹县第一次采风时讲, “在这里, 我感到在我的生活界限中打开了另外一扇门, 相对于中国别的农村, 这里更古老, 更加自然, 生活气息是多么的豪放啊!造化又仿佛与我们的心灵息息相关”, 通过在民族地区的写生使梁耀认识到应该去画少数民族, 因为在这里他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1981 年, 梁耀的少数民族题材作品《小河水涨大河满》一举夺得全国第六届美术展铜奖 (金奖为罗中立) , 郑军里的《金秋》在北京获得大奖, 荣登各杂志封面。接着, “85 美术思潮”到来, 各地新潮画展及组织开始纷纷开幕和成立, 偏处祖国南疆的广西也不可避免的骚动起来, 举办“以太画展”、“开始画展”。西方艺术观念强烈冲击着古老的中国画, 广西的中国人物画的发展也受到大环境的影响。

郑军里在经历了一番思想徘徊之后, 只身去了广西南丹少数民族地区画了一个多月速写, 决定从此专攻写意人物画。1986 年郑军里的“华夏人物画展”在北京取得了空前轰动。之后, 便将目光逐渐对准广西少数民族人物。上世纪80、90 年代, 在广西人物画的创作上, 当政治干预减少后, 关注人生命本真状态, 走向民间, 走向原始、朴素、自然, 在毫无现代文明雕饰的民族地区写生越来越被人们认同。关注乡土, 关注鲜为人知的少数民族, 是广西人物画发展的一种趋势。从这段时期的作品分析, 作品表现的范围扩大, 手法多样。画家只是将自己对生命的个体体验, 所向往的田园风光, 一种宁静的状态用画笔书写出来, 别无其他。这是广西画家的艺术自觉萌芽及逐渐建立的时期。

二、画派效应下的广西本土艺术自觉意识的确立

(一) 与政治的“共谋”——培育漓江画派

广西民族题材人物画的发展, 正是广西文化自觉在艺术方面的反映。进入新世纪之后, 广西美术界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的直接领导和大力支持下, 着力打造和培育漓江画派为广西的优秀文化品牌, 开始了广西人物画的新机遇。但迟至2004 年, 广西美术界才真正把领导的呼吁变成自觉的行动, 其主要标志广西漓江画派促进会的成立和“五彩广西——漓江画派艺术展示月”大型艺术展览的举行。漓江画派立足于广西, 是一个十分重视写生, 表现广西自然山水、民族风情的绘画组织, 漓江画派包含山水、花鸟、人物等多种画种。漓江画派的成立, 整合了广西人物画的力量, 同时, 广西区党委及政府积极实行一系列措施使漓江画派走出去, 使其成为广西的一张文化名片。

漓江画派的成立, 是一场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的广西美术运动。在广西这场轰轰烈烈的美术运动中, 作为山水画家的黄格胜为漓江画派的成立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漓江画派以广西艺术学院师生为中坚力量, 用绘画将广西民族地区群众的日常生活、情感、诉求、欢乐一一真实地展现出来。这场运动兼有内在的、自发自为的因素, 源于广西美术界自身对本土艺术的理性认识, 是广西美术界精英与官方某种合谋。

(二) 漓江画派人物画家笔下的民族人物

在对漓江画派的培育和打造下, 广西本土的人物画创作迎来新的春天, 长期表现广西民族题材的画家有郑军里、梁耀、柒万里、蒋晓东、魏恕、文海红、黎冰颖、黎晓强、韦文翔、唐少锋等大量画家。他们多次深入到桂北、桂西少数民族地区写生, 多层次、多方面的展现了少数民族风情, 不断在全国获奖, 受到极大关注。在广西人物画家眼中, 画本土人物题材成为最佳选择, 他们在画法上严格遵循中国画传统, 极为重视线条、神韵、笔墨等, 也偶有现代水墨的尝试。正是漓江画派的中坚力量——广西艺术学院桂林中国画学院一贯的遵旨“正本清源, 弘扬国粹”宗旨的体现。

在漓江画派画家笔下的民族人物各具神趣。郑军里笔下的桂西人物, 如《春色》 (2003 年) 描绘了乡间儿童劳作的纯真场面, 画面无形中透露出无与伦比的张力。再如作品《归途》, 此图构图取对角, 采取反透视规律, 近处模糊, 远处清晰, 一位少数民族妇女牵着马在山坡上向远处走去。他的民族题材画作, 选取多是少数民族群众生活中朴实无华的一面, 充满生命力的一面, 让人身临其境, 流连忘返。魏恕的工笔人物十分细腻, 人物神态跃然纸上, 正是画家对人物精神状态独特的理解和把握, 繁缛的服饰是其作品的一个特色。此外, 还有黎小强的百色隆林德娥乡的民族人物画创作, 他的线条轻松自然, 对场景的刻画、人物神态的捕捉恰到好处。

在当今广西主要人物画家中, 众多画家以少数民族题材为对象, 画风不免趋向两种, 一是发觉新鲜的事物, 对少数民族原始生活的宁静和人的朴实、善良极力表现, 另外是徘徊在现代都市与乡土之间, 民族题材只是一个表现形式, 重要的是画家自己内心的感受, 自己所处的一种生命形态借用民族身份来表达。以少数民族为题材, 画家乡的山水、人物是自我存在的体现, 不仅是一个地区画家的自我意识的体现, 同样也是画家群体游离在城市与乡村不断反思艺术的精神状态的表达。另外, 在当代广西人物画家群体中,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就是广西新锐人物画家的创作取向。随着漓江画派的影响力不断加强, 众多新锐画家在广西民族题材人物画的舞台上崭露头角, 如陶义美、康强、文海红、黎冰颖、郑振铭等。陶义美是一位出色的人物画家, 他长时间致力于线描创作;康强也多次深入到少数民族地区写生, 康强的人物画相当成熟, 别具韵味;黎冰颖以女性独特的视角通过工笔画表达出对民族妇女的情感体验, 他们的可贵之处在于, 以直觉方式观察万物的生命运动和美感。

现在, 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聚焦于少数民族绘画民族题材上, 我们应该看到漓江画派的青年画家群体与前期相比有极大的不同。郑军里、梁耀、魏恕这一代画家的艺术生涯成长于上世纪80、90 年代, 功底十分扎实, 经过对艺术形式一番探索之后形成了当前的风格, 在广西民族地区找到了自己最好的艺术状态, 他们所处的艺术环境与今天不同, 艺术理想胜过商业价值, 同时, 少数民族地区多是与世隔绝的“桃花源”, 对画家创作提供巨大的帮助。今天的中国画在商业利益、市场利益、后现代艺术观念的强烈冲击下, 以民族人物为题材的人物画家相比更多的是一种对传统笔墨的坚守。

三、结语

广西人物画的本土艺术自觉意识在逐渐萌芽确立中, 无不与政治相联系, 从将族群确认为民族, 成立自治区到政府着力打造和培育漓江画派文化品牌, 艺术与政治天生难以划清界限。广西秀美的山水和美丽的民族地区将吸引更多艺术工作者写生、创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之下的广西青年人物画家群体在乡土与都市之间, 在传统与当代之间坚守和创新, 为漓江画派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服务于广西区位文化战略。无论是早期, 还是当前, 广西人物画画家群体从零散性地表现民族题材到成立漓江画派大张旗鼓地以民族题材为表现对象, 在民族题材的寻找、拓展中力图实现在当代美术史上独特的艺术价值, 塑造和完成对本土文化的心理认同。

摘要:广西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资源, 广西人物画家群体在建国后一直勤奋耕耘, 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反映民族题材的作品, 尤其是漓江画派的成立为广西人物画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关注本土成为众多画家的共同选择。本文以广西中国人物画为对象, 将建国后广西人物画本土艺术自觉意识的产生、发展进行历时性的回顾和总结。

关键词:广西,人物画,艺术自觉,漓江画派

参考文献

[1]郑军里, 陶义美, 李永强.物随笔转境由心造——桂西少数民族人物画研究[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 2014.

[2]郑军里, 魏恕, 陶义美著.漓江画派中国人物画研究——漓江画派系列文献之十八[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 2013.

上一篇:信息技术与初中政治下一篇:群体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