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审美意识

2024-05-30

自然审美意识(精选九篇)

自然审美意识 篇1

这里所谓的“自然”,又称大自然,是辞海中狭义上的自然,指统一的客观物质世界。是在意识以外、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如日月星辰、山水动植物等。

1.1 自然作为神的存在

在原始社会中,由于生产力的低下,自然既是人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的来源,又因自然的灾害带给人们恐惧和威胁。为了解释那时初民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形成了原始的自然神的宗教。原始人类通常把自然力“拟神化”,赋予自然力以高于人类的灵性与神力,就像山有山神,风有风伯,雷有雷公一样。在初民眼中,自然是神秘而伟大的,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让人们俯身于自然之下。

1.2 自然作为物的存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渐增强,原始宗教的迷雾渐渐散去,自然终于在曾经敬畏它们的人们眼中摘去了神秘的面纱。生产力的发展使人不再臣服于自然,而是物尽其用,这时的自然对于人类来说只是实用、功利性的资源而已,如秦始皇在咸阳大建宫室,《阿旁宫赋》中写到“覆压叁百馀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还有汉武帝时建造的上林苑。但这些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园林”,只是具有实用性的宫殿和狩猎场罢了。其实这又何尝不是人类能力的彰显以及人类自信心膨胀的表现。

1.3 自然作为审美对象

中华民族很早就对自然山水抱有好感,在《诗经》中就有对自然的描写,如《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屈原的“楚辞”中以香草、恶草比附君子、小人,孔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前者只是起兴的修辞手法,起到渲染烘托的作用,后者已是“比德”了,正如叶维廉在《中国诗学》中所指出的“这些自然仍是充当其他题旨的背景,山水景物在这些诗中只居次要的位置,是一种衬托的作用;就是说,它们还没成为美感观照的主位对象”[1],并非为了表现自然本身的美。

2 中华民族自然山水审美意识的萌发与发展

笔者以为,自然成为人们欣赏、审美的主体,有赖于2个条件的成熟,那就是“人的觉醒”与“自然的独立和平等”。

魏晋以来,社会急剧变化、动荡、生命如草芥,“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如何有意义地充分把握住这短促而多苦难的人生,使之更为丰富满足,便成为一个问题。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这是一种新的态度和观点。”[2]这些变化或直接或间接引发了山水意识的兴起。源于道家思想的玄学,用“无”、“无为”哲学摆脱了经学以及徽纬灾异说,用“道无所不在”思想,将自然从“天人感应”的儒家神学中解放出来了,恢复了自然的独立地位,但只是落实到本体论上,仍是抽象的、形而上的自然,具体山川景物都是道之器,重新规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玄学家提出了新型的人生观,明确把“自然”和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强调亲近自然的人生态度和生存方式,无论是求仙、养生还是游山玩水,是隐逸山林还是建造庄园,客观上都将人引入自然山水,使人关注自然山水,或者说整个社会都在不断地营造着着自然山水和人能平等独立的氛围,不断积淀着对自然山水审美意识的提高。只有自然山水不是成仙修炼或人格修养的工具,也不是“道”的映射。人不必依靠体道悟性来调和心绪时的山水美境界,而是“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莺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正如陶渊明的诗“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一样,思想、心灵的解放,使魏晋时期的人们向外发现了自然。正是由于人们对自身内在的生命意识、主体意识的觉醒,才能向外发现自然。

有意思的是,我们可以看到《世说新语》中对人物的品评,例如:“时人目王右军,飘如游云,矫若惊龙。”“朗朗如日月之入怀”,“双眸闪闪若岩下电”,“濯濯如春月柳”,“谡谡如劲松下风”,“若登山临下,幽然深远”,“岩岩清峙,壁立千仞”[3]。这种拿人和自然相对比的模式,很容易让我们想起儒家的“比德”,但这两者之间已有了本质的不同了。

“比德”是儒家以自然物的某些与人的道德品质有相似之处的特征来类比、象征君子某些高尚的精神品质,在儒家看来,赋予自然物以一定的道德意义,是为了塑造一个理想中的有完美人格的君子品德。自然必须依附于仁义道德才有其意义存在。自然的美是为了映衬人格的美。

而以道家的审美情趣为主要倾向的魏晋之士完全不同于儒家,他们发现了自然山水本身的美,并把山水当作独立审美对象,并且对于这种美“一往而有深情”。他们甚至认为自然山水在品质上高于人类,只有人类中出类拨萃的优秀人物才能和自然相提并论,在品鉴时才会把他们比附于自然山水。因此人和自然起码是平等的,就像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以及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种拟人化的描写与人类早期将自然拟神化对比,反映了人们将自然平等对待,它不再是高高凌驾于人之上的神,也不再是仅供人使用的资源物品,人与自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物各自然,不知所以然而然,则形虽弥异,自然弥同也”[4]。只有在这种平等的视角下,人与自然才能有心情甚至是心灵的交流。能如此客观地描绘自然,却只有通过高度自觉的人的主观品格才可能达到。

这正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摘要:通过梳理中华民族对自然山水的认识过程,揭示了东方独特的对自然山水审美意识以及赖以成熟的2个条件,那就是“人的觉醒”与“自然的独立和平等”。

关键词:自然,认识阶段,自然山水审美,自然的独立、平等

参考文献

[1]叶维廉.诗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2,9

[2]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3

[3]刘义庆.世说新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7,9

庄子的自然审美思想及其价值 篇2

庄子的自然审美思想及其价值

庄子提出“原天地之美”,认为美的本源在于自然本性,激励人们逍遥游于天地自然之间;主张“虚静”和“物化”的审美态度,高扬精神自由和审美超越;强调顺应自然,“以天合天”.庄子的.自然审美思想不仅对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解决现代工业社会中人与自然对立的矛盾有重要的启迪.

作 者:谭容培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期刊社,湖南,长沙,410081刊 名: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年,卷(期):29(1)分类号:B83-09关键词:庄子 天地之美 逍遥游 虚静 物化

李渔闲适自然的审美情怀 篇3

摘 要:李渔崇尚自然,亲近自然,非常善于通过自然闲适的心态捕捉自然和生活中的艺术,从而形成自己与众不同的人生、生活和艺术见解,体现出闲适自然的审美情怀。《闲情偶寄》就是李渔具有闲适自然审美情怀的代表性作品。本文主要针对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所体现的自然观、人生观和艺术观进行深刻挖掘,来探讨李渔闲适自然的审美情怀,从而展现出李渔审美思想的独特之处。

关键词:李渔;《闲情偶寄》;闲适自然;审美情怀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11-0176-03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得到极大的发展,随之民间游玩娱乐风气也十分盛行,闲适文化在这个时期十分流行。李渔的《闲情偶寄》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是闲适文化的代表性作品。《闲情偶寄》对后世影响深远,周作人和林语堂都对李渔的《闲情偶寄》有过非常高的评价。《闲情偶寄》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李渔在闲适自然审美情怀的影响下,对自然、生活和艺术都有自己敏锐的观察和独特的思考,从而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审美追求。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以闲适的心态描述了自然、生活与艺术的方方面面,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建立在自然基础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自然天成、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生活观和艺术观,充分体现出李渔闲适自然的审美情怀,能够给我们带来深刻启示。本文要阐明的正是李渔《闲情偶寄》中所表现出来的自然观、生活观和艺术观,从而探讨李渔闲适自然的审美情怀及现代意义。

一、李渔的自然观

李渔热爱自然、崇尚自然,善于在自然中发现生活和艺术上的审美和人生感悟,他的自然观在《闲情偶寄》“种植部”中表现也最鲜明。因为植物是自然界常见的物种,谈植物其实也是谈自然,自然能表现出李渔本色自然的自然观,并由此形成李渔对生活和人生的见解。《闲情偶寄》中“种植部”分5大类,涉及到很多植物。在《闲情偶寄》中,李渔谈到:“予谈草木,辄为人喻。岂好为是者哉!世间万物,皆为人设。观感一理,备人观者,即备人感。天之生此,岂仅供耳目之玩,情性之适而已哉?”李渔并不是简单的谈论对自然万物的观感,而是和自己的人生、生活和艺术相联系,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天人同品,天人同性,自然万物都具有人的品性,自然万物不是仅仅供人愉悦耳目的工具,草木也有和人一样也具有自己的情感和品性,所以在论及草木的时候,其实是由此及彼,在谈论人的品行。所以李渔的自然观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基础上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念。这正是李渔崇尚自然、喜爱自然的基础。

李渔正是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基础上,立足自然,对人生和艺术进行思考,然后形成自己的审美思想。他不仅能够以美的心态来感受自然万物,而且能在体味和感受自然万物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和艺术进行深刻的思考,进一步体现了古代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并在前人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更具有现代内涵,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二、李渔简朴自然的生活观

李渔简朴自然的生活观是建立在其自然观的基础之上的。在崇尚自然、喜爱自然的基础上,李渔非常欣赏简朴自然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在我们今天看来,李渔的简朴自然的生活观对现代人的生活是有深刻的启示意义的。

(一)自然简朴的生活观念

李渔《闲情偶寄》中明确提出“崇尚俭朴”的生活观念。他在生活上崇尚简朴,不仅仅和他的自然观念有一定联系,而且和他的生活经历密切相连。李渔因为生活所迫,一直以来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养活一家人,所以他对人间的艰辛和生活的不易都有着深刻的亲身体验。

《闲情偶寄》中很多部分都能体现李渔简朴自然的生活观念。李渔说:“惟《演习》、《声容》二种为显者陶情之事,欲俭不能,然亦节去糜费之半;其余如《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诸部,皆寓节俭于制度之中,黜奢靡于绳墨之外。”认为在日常生活中要处处有着简朴的生活观念。

李渔在倡导自然简朴的生活习惯的同时,还提出要有闲适自然的心态,讲究创新,物尽其用。在提到瓜茄瓠芋之类时,他说:“实则不止当菜,兼作饭矣。”“一物两用,何俭如之?”在讲究自然简朴的生活观念的同时,同时也要以闲适的心态对待世间万物,物尽其用,加以创新,使自己的饮食简约精美。这不仅仅体现了李渔简朴自然的生活观念,而且充分体现了闲适自然的审美情怀。

更为重要的事,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进一步提出“创立新制,最忌导人以奢。奢则贫者难行,而使富贵之家日流于侈,是败坏风俗之书,非扶持名教之书也。”在倡导自然简朴生活观念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反对奢侈,认为奢侈会使贫困之家更加难以生活,而富贵之家更加流于奢侈,并进而认为这是败坏风俗、毁坏明教之举。

在艰辛的谋生和养家糊口的过程中,李渔能够以闲适自然的心态,进行独特的思考和创造,营造舒适于心的生活艺术,这正体现了李渔建立在自然万物基础上的天人合一的闲适自然的审美情怀。

(二)自然清淡的饮食习惯

李渔在具体的饮食习惯上,也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推行自然清淡的饮食习惯。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提出“饮食之道,脍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其渐近自然也”的观点,他认为蔬菜是最适合人类食用的食物,原因是“渐近自然”,他也认为这也和他崇尚简朴和复古的思想有一定关系。同时李渔还提出和“肉食者鄙”的观点,并进一步说“非鄙其食肉,鄙其不善谋也。”意思就是说多吃肉类对智力发展不益,无形中与我们现代的饮食观念不谋而合。所以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在饮食习惯上,李渔将将蔬菜排第一位,谷物排第二位,肉类排在最后,提倡自然清淡的饮食习惯。

更为重要的事,李渔在提倡清淡饮食习惯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水族难竭而易繁……故渔人之取鱼虾,与樵人之伐草木,皆取所当取,伐所不得不伐者也。我辈食鱼虾之罪,较食他物为稍轻。”认为鱼虾容易繁殖和草木繁盛是一样的,应当多利用鱼虾资源,而少食用肉类资源。这一观点不仅体现了李渔热爱自然、崇尚自然的自然观,也同时与我们现在提倡合理利用资源的国策是不谋而合的,体现了李渔超前的现代意识。

李渔自然清淡的饮食习惯还和他极具同情心有关系,他曾说过“以生物多时之痛楚,易我片刻之甘甜,忍人不为,况稍具婆心者乎?地狱之设,正为此人,其死后炮烙之刑,必有过于此者。”认为不应该以动物的痛苦来满足我们的口食之欲。这一观点其实也源于天人同性的天人合一思想。

所以,究其实质,李渔推崇自然清淡的饮食习惯是和他崇尚自然、喜爱自然的天人合一自然观是紧密相连的,清淡的饮食习惯更接近自然的状态,更接近天人合一的民族心理,更接近现代意义上的资源合理、有效的运用,无不体现了李渔闲适自然的审美情怀。

(三)合乎自然的居室庭院审美原则

李渔生活观还具体体现在居室庭院的审美上。李渔认为在生活美的追求中,尤其在居室庭院的审美,最重要的的原则就是尺度相宜,体现自然美。李渔在居室庭院的审美上,认为居室庭院的建筑原则应该:宜简不宜繁,宜自然不宜雕琢。认为居室庭院的设计要简约、自然,以自然美作为自己的审美追求。

但是李渔对古代的自然观不是墨守成规的,而是结合闲适文化的审美内涵,有了新的发展。他认为居室庭院的设计要在保持自然本色的基础上,还应该讲求精巧,讲究新奇雅丽,讲究人性化的原则,这就进一步体现出李渔闲适自然的审美情怀了。他在《闲情偶寄》中提出,“居室之制,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提出居室庭院建设的标准要在追求自然美的基础上,讲究精巧,讲究新奇雅观,不追求华丽纤巧。要善于灵活运用自然,顺势而为,把自然景物转化为居室庭院的自然景观,使之新奇雅丽、自然天成。同时,李渔在居室庭院的设计上还提出了人性化的要求,充分考虑了人的因素,要求居室庭院的设计要与人合二为一,和谐统一。

李渔的居室庭院的审美鲜明体现了其闲适自然的审美情怀,讲究自然,讲究顺势而为,充分运用自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自然天成,营造既自然又舒适于心的家居生活环境。这无形中也充分体现了李渔将闲适心态和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相结合而形成的闲适自然的审美情怀,为中国古代居室庭院文化增添了新的内涵。

(四)以本色自然为主的女性观

李渔的女性观也是其闲适自然审美情怀的一个具体体现。在自然本色观念基础上,同时融入现实文化的审美思想,他在女性的容貌、衣着和才德等方面都有自己新的看法,中国古代的女性观在李渔这里得到了极大发展。

李渔在女性的容貌上提出本色自然的女性审美观,“妇人妩媚多端,毕竟以色为主”。但是李渔并不是简简单单要求一味的保持本色,也讲究修饰,“予所谓修饰二字,无论妍媸美恶,均不可少”,要求保持本色自然基础上的恰当修饰,自然天成而又高雅端庄。李渔在女性的衣着上,提出“妇人之衣,不贵精而贵洁,不贵丽而贵雅,不贵与家相称,而贵与貌相宜”,认为女性的衣着要讲究“洁”和“雅”,就是女性的衣着美既要自然又要高雅,不讲究精巧和华丽,同时李渔还认为女性的衣着要与容貌想协调,从中找到最佳的结合点,展现出自然高雅的女性美。在女性的才德观上,李渔彻底打碎了古代“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观念,认为女性美是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和谐统一,在自然本色的外在美基础上,追求女性的内在修养,要求女性不仅要掌握必要的女工外,还要识文断字,学习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从而形成全面的女性观。

李渔的女性观显然是建立在自然本色的自然观的基础之上的,同时也融入明清时期闲适文化的特色,以闲适的心态去审视女性美,不仅要有本色自然的容貌,还要有必要恰当的装饰,同时更加重视女性的内在修养,这不仅仅是对传统女性观的抨击,也进一步形成了新的女性观。归根结底,李渔的女性观还是建立在其闲适自然的审美情怀之上的。

三、迎合广大市民审美趣味的艺术观

李渔是优秀的戏曲艺术家,他常年混迹于民间,对广大市民的喜好和审美趋向十分了解,所以他在《闲情偶寄》中,提出了戏曲创作和戏曲表演的具体原则。首先,在戏曲语言上,李渔倡导自然本色的戏曲语言,主张戏曲语言要浅显、不同流俗。其次,在具体戏曲创作上,李渔提出了具体的创作原则,比如“结构第一”、“词采第二”、“音律第三”、“宾白第四”、“科诨第五”、“格局第六”等,为戏曲创作提供了可以因循的范例。再次,在戏曲表演上,李渔提出在戏曲舞台表演过程中要遵从“机趣”说,戏曲表演要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和幽默诙谐的表演,从而是戏曲艺术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创造出老百姓欢迎的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大众艺术。

李渔在戏曲艺术观上,不仅追求本色的语言表达,而且深刻、敏锐把握了社会大众的欣赏心理,融入自己独到的审美体现,将本色的语言、曲折的剧情和幽默的表演融为一体,闲适自然的审美情怀在戏曲艺术上得到完美体现。李渔的艺术观在戏曲艺术上可窥一斑。

李渔的《闲情偶寄》广泛涉及了自然、生活和艺术的方方面面,充满了他独特的、理性的思考,无论是对待自然万物上,还是在生活、艺术上,他都能以自己深刻、敏锐地观察力,充分展现出自己自然、生活、艺术上的观点。但是不论涉及什么内容,李渔崇尚自然、喜爱自然的自然观的基础上,以闲适的心态,认证观察世间万物,形成自己独到的思考。在审美层次上,李渔追求的自然天成、物我合一的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但是也有自己的独特的方面,那就是在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的同时融入自己闲适的心态,敏锐捕捉自然和生活的艺术,从而形成自己闲适自然的审美情怀。

参考文献:

〔1〕(清)李渔著.杜书瀛注《闲情偶寄》[M].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

〔2〕刘军丽.试论李渔《闲情偶寄·饮馔部》中的饮食美学思想[J].社科纵横,2012(02).

〔3〕涂慕喆.论李渔《闲情偶寄》中的自然观[J].安徽文学,2009(10).

〔4〕李燕,张蔚.从《闲情偶寄》看李渔的女性观[J].文史博览,2009(10).

〔5〕龚德慧,李渔《闲情偶寄》中的居室设计思想[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4(02).

〔6〕于谦,鲁良,李渔《闲情偶寄》中文化休闲思想探析[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2).

自然审美方法论 篇4

一、对待自然美抱有以欣赏的态度, 以发挥想象力

自然美育是对自然景物和自然现象的审美中进行情操陶冶和人格培育。要在自然美中陶冶情操, 首先必须对自然美抱有一种欣赏的态度, 要有一双会欣赏的眼睛, 做一个欣赏自然美的有心人。比如你披着朝霞晨练时, 或在树丛、花坛旁晨读时, 切勿冷落了眼前的彩霞和绿树红花。夜晚, 你在月光下散步, 或与朋友聊天或听音乐时, 也不要辜负了途中晶莹的大地与洁净的星空。这平凡而美丽的景象让我们感到:生命多么美好, 生命是这样的富于诗意, 生命的存在和人性的自由是多么令人陶醉。即使置身于最常见的自然环境中, 一片绿叶, 一泓清泉, 一丛野花, 也会使人产生对世界万物的爱, 并产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人类认识自己, 认识世界, 具有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想象能力。看到松树, 会联想到苍劲、坚韧;看到竹子, 会想到挺拔、不屈;看到鸳鸯成对, 形影不离, 情不自禁地想到爱人之间的美好感情以及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看到“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景象时, 充分实现自我的欲望就会油然而生, 从而激励人们奋发进取的情怀。

在人类征服自然的漫长的岁月中, 自然美的形态在改变着, 它的美也在不断增加、发展与完善。因此, 我们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也在不断增加、发展与完善。

二、要了解自然千差万别的美的形态, 以提高感受力

自然美包括形象美、色彩美、线条美、动静美、音响美等。自然的形象美, 大致有雄、奇、险、秀、幽、奥、旷等多种类型;自然美主要呈现为崇高与优美两种形态。

奇险高峻的群峰, 波涛汹涌的大海, 莽莽苍苍的森林, 高洁挺拔的青松, 都是大自然中崇高美的现象。而自然中的优美, 大致可分为幽静美、流动美、音响美、色彩美等。幽静美, 如空山鸟语, 幽谷流泉, 寂静的月夜, 空旷的原野等, 可使人心旷神怡, 忘却尘俗, 有一种超脱轻松之感;流动美, 如杨柳飘逸, 白云流水, 雪花纷飞, 彩云运月, 蝴蝶飞舞等, 与人的心理结构易达到和谐, 从而激发联想的翅膀, 在心灵中创造一种广阔的审美天地;音响美, 如雄鸟报晓, 雨打芭蕉, 泉水叮咚, 百鸟争鸣等, 通过人的听觉器官激发想象, 具有抒情意味, 诗人陆游对江南水乡丰收的喜悦心情, 是由“听取蛙声一片”而诱发的;色彩美, 如雨后的彩虹, 绿水青山, 金色的阳光, 银色的月光……大自然本身就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人对自然美的审美感受, 往往是感性中积淀理性的审美感受, 具有人生价值、道德意义上的评价。人欣赏自然美, 自古以来就有将自然物人格化的传统精神。孔子喜欢松树、柏树, 因为“岁寒知松柏之后凋”。宋朝周敦颐《爱莲说》云:“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以莲表示洁身自好。古人欣赏梅、兰、竹、菊时, 由于梅的冰肌玉骨, 兰的秀质清芳, 竹的虚心有节, 菊的傲霜清高, 便想象君子风度, 称它们为“四君子”。这都说明, 欣赏自然美要从自然物与生活有某些相似的特征出发, 想象它与生活具有积极的联系, 作为生活的一种美好象征。

三、要加强历史文化知识的学习, 以丰富美感力

往往有这种情形, 置身于名胜古迹, 有的人感慨万千, 有的人无动于衷。这是因为文化艺术修养不同, 对自然美的感受能力也就有差异。戏剧关公三赴单刀会, 带周仓到长江边, 看到江水在旭日的映照下一片通红, 都感到美, 但周仓没文化, 只能叫几声:“好水!好水!”关羽则由红色的江水联想到在此发生的赤壁之战, 感慨道:“水涌山叠, 年少周郎何处也?不觉得灰飞烟灭, 可怜黄盖转伤嗟。破曹的樯橹一时绝, 鏖兵的江水犹然热, 好叫我惨切!这不是江水, 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显然, 关羽获得的美感比周仓丰富得多。

前人在观赏自然美时, 为我们留下无数不朽的山水诗、风景画, 表现了艺术家们对自然美的高度的概括能力。因此, 我们面对自然景物的美, 可以一边观赏一边回忆古今中外文学艺术家对它们的描绘、吟咏, 以启发、增强审美情趣。还要多动脑, 多动手, 多搜集一些与观景有关的典故、传说、诗词、碑帖。根据观赏的第一手材料, 动手采集标本, 动手写生、摄影、写游记、进行创造性的思维, 便有自己独到的美感。如果欣赏自然美时与描绘自然的诗词、散文、绘画及民间传说等结合起来, 便会提高对自然美的审美能力。

如你漫游在幽静的山谷之中, 听到山鸟的鸣叫声, 若能忆起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 夜静青山空。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便能感到此处山谷更清幽, 而你好像就在画中行走。结合艺术美来欣赏自然美, 更能在大自然的美中陶冶情操。为了提高文化艺术修养, 就要多学一些历史、文化、地理等知识。比如登长城, 就要对长城历代修筑的时间、地域, 修长城的目的、人力、组织, 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情况, 关于长城的民间传说, 以及长城的象征意义, 都要有所了解, 才能对长城壮美有深切的感受。只有丰富这些知识, 才能充分地感受到自然之美。

四、要体验自然美育多种方式, 从“比德说”开掘传统意义

比德说的出现, 在中国美学上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一种自然美观点, 其大意是:自然物象之所以美, 在于它作为审美客体可以与审美主体“比德”, 亦即从中可以感受或意味到某种人格美。“比德”之“比”意指象征或比拟, “比德”之“德”指伦理道德或精神品格。

刘向《说苑·杂言》记孔子答子贡问:“夫水者, 君子比德焉。 (水) 遍予而无私, 似德;所及者生, 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 似义;浅者流行, 深者不测, 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 似勇;绵弱而微达, 似察;受恶不让, 似包;蒙不清以入, 鲜洁以出, 似善化;至量必平, 似正, 盈不求概, 似度;其万折必东, 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观焉尔……是知之所以乐水也。”这里明确地把人的道德修养, 品格情操与水的自然特征相比拟, 水因而获得了丰富的社会意义。人之观水, 就是观德, 也就是孟子所说的“观水有术”。

可见, 古人对某种自然物的审美观照, 首先是从人自身的伦理道德等社会观念出发的, 将对象的外观特征通过人的自由联想而伦理化、社会化, 即通过审美上合理的类比, 将自然物人格化, 从而把自然物纳入社会范畴。自然美的根本属性不仅仅是自然物的自然属性, 而是自然物所象征、比拟的社会性。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的那样:“自然界起初是作为完全的异己的、有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 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 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利, 因而, 这是对自然物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 (自然宗教) ” (《德意志意识形态》) 。人与自然之间, 最早是原始形态的人神宗教关系以及物质的功利关系, 后来经过千百年的劳动实践, 人才逐渐成为自然界的主宰, 自然界开始变成“人化了的自然”, “人的无机的身体”, 只有这时人才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人与自然之间才能出现精神性的审美关系。也正因人与自然的这种审美关系, 人在与自然发生 (审美) 关系 (比) 时, 观念上便赋予明显的社会性。

美育是情感教育, 通过审美主体的情感体验, 产生对客观事物肯定或否定的评价, 从而得出道德上的判断。

五、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进行自然审美实践, 以加强时代性

宗白华说:“大自然中有种不可思议的活力, 推动无生界以入有机界, 从有机界至于最高的生命、理性、情绪、感觉。这个活力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也是一切‘美’的源泉。” (《美学与意境》) 漫游名山大川, 亲临实景体验, 投入大自然的怀抱, 是净化身心的一种理想的审美实践活动。

人的自然审美活动, 是美育、体育和德育的有机结合, 能够获起一举多得的效果。我们可以把自然当做一面镜子, 从中看到美丽的山河, 激发热爱自然、保护地球的热情。

爱因斯坦语重心长地说:“人类本是整个宇宙的一部分, 然而却使自己脱离了宇宙的其他部分。……我们今后的任务就在于扩大悲悯情怀, 去拥抱自然万物。”贝特在《大地之歌》里更是富于感召力地呼吁:“公元第三个千年刚刚开始, 大自然却早已进入了危机四伏的时代……全球变暖……冰川和永久冻土融化, 海平面上升, 降雨模式改变……海洋过度捕捞, 沙漠迅猛扩展, 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 淡水资源严重匮乏, 物种加速灭绝……我们生存于一个无法逃避的有毒废弃物、酸雨和各种有害化学物质的世界……城市的空气混合着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苯、二氧化碳……农业已经离不开化肥和农药……而畜牧业, 牲畜的饲料里竟然含有能导致人中枢神经崩溃的疯牛病毒……文学批评怎么能够不直面这样的世界!怎么能够不发出这样的质问:我们究竟从哪里开始走错了路?”这不仅对文学批评家发出了呼吁, 而且揭示了生态批评与人类生存危机的密切联系, 揭示了生态批评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这是在人类和整个地球的生存危机这个大背景下, 防止和减轻自然灾难的迫切需要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表现, 是在具有社会和自然使命感的批评家对拯救地球生态的强烈责任心驱使下警示的。因此, 我们必须在自然美育中, 融进这一内容, 使人们更加爱护大自然, 精心呵护地球这个人类共同的家园。

参考文献

浅谈审美理念和审美意识的培养 篇5

我们春天去赏花、冬天去看雪是不会让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的, 去参观艺术展览也不会治愈我们身上的任何疾病, 即便是游览风景名胜也不会使我们的屋子更加凉爽或暖和。然而, 在实际生活中, 仍然有那么多人去踏青和放风筝, 更有甚, 许多人到老的时候还要去日本看樱花, 去香山看红叶, 去洛阳看牡丹, 也依然有众多的平民百姓在一手买得面包的同时, 另一手又买了玫瑰花。同样又有人宁愿少吃两天肉而攒钱买一张交响音乐会的门票……。为什么呢?我想, 那是他们希望自己能与他所选择的物体或事物进行对话, 从中能获得一种超越物质性、肉欲性的精神上的快感。简单地说, 就是人们在感受了物质上的快感外, 还会去追求另一种特殊滋味的精神美食上的满足。这就是艺术欣赏。艺术欣赏就是实现人们追求精神粮食的有效方式或途径。

二、从艺术欣赏的特点培养审美意识

什么是艺术欣赏呢?它是人们理性感知和情性感知的反复性整合, 在领略和欣赏艺术作品过程中所获得的心灵感动而产生的泪流满面和思绪绵绵。大家都会有这样一种感受:每当看一部好的话剧或电影、电视剧的时候, 有时会情不自禁地悲喜交加, 眼泪纵横, 心灵久久不能平静。这种感觉, 就是艺术欣赏。

1、艺术欣赏对欣赏者所表现的特点

艺术欣赏首先是感知, 是通过心灵去欣赏艺术作品的整体内容。如在琼剧《张文秀》中, 因个人喜好不同而选择的欣赏对象有差异, 有的喜欢丑角二姐夫和三姐夫, 有的喜欢小生张文秀, 有的喜欢老生王员外。但是他最终的欣赏把握与欣赏满足, 还是在对整体艺术作品进行全面性认知以后获得的。所以, 艺术欣赏重视和强调对欣赏作品的整体内涵的认知、理解和把握。

其次, 艺术欣赏强调欣赏者在具体欣赏行为过程中对作品产生共鸣。这就是我们常讲的, 艺术作品要打动心灵。如读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还有南唐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不仅是文字对情感的表达, 而且还能让欣赏者的内心悠悠而思远。

总之, 艺术欣赏是一种爱, 一种自爱和他爱的行为, 也叫“艺术接受”和“艺术消费”, 是艺术欣赏者渴求、拥抱与享受艺术文化的社会化行为, 也是一个人提高自身艺术素养的主要途径。

2、艺术欣赏的自身特点

首先, 艺术欣赏具有个体领略的差异性。不仅同一作品被不同欣赏者品读后会有不同的反应, 而且同一作品被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空里品读, 其结果也会不同。如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 这幅画也被叫做《神秘的微笑》。它这所以神秘, 就是人们在不同的心态下看它会有不同的感受, 如心情愉快的时候品尝她, 会看到蒙娜丽莎的笑是一种很开心的笑;如果在心情不好的时候看到她, 你会发现蒙娜丽莎的笑是一种很苦的笑。

其次, 艺术欣赏是有个体译码与超越特性的。因为艺术欣赏是一种主动选择与认知行为。凡一个积极的艺术欣赏者, 总是会在欣赏的过程中, 积极调动自己的所有学识而对所欣赏作品进行欣赏识别, 力求感知其作者的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所表现的情感, 并在此基础上力求能领悟出一些自己想要的东西, 最终达到快乐和享受艺术文化的目的。这就表明了艺术欣赏离不开欣赏者的主体性和主动性。那怕是对自己最熟知的东西, 在充分调动了主动性后, 再加之运用或开启新的认知方法, 也会对它产生新的感受与启迪。

最后, 艺术欣赏具有个性再创与提升的特点。任何艺术作品, 它要说明或交待的东西是不确定的。这样, 在欣赏艺术作品的时候会让我们感到困难, 但它又能让每一个欣赏者都有一个自由发现的余地。我们会反复地、三番五次地去欣赏和解读同一作品, 并在此基础上来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眼光。所以, 这样就会出现艺术欣赏者在观看电视、电影、文学作品、绘画作品或音乐作品时有热泪纵横的时刻或情景。一次成功的艺术欣赏行为, 一次于艺术欣赏行为中获得最大的休心养性的活动, 都是欣赏者的创造性领略和提升自我理智水平的结果。

三、从艺术欣赏的意义培养审美理念

我们学习艺术欣赏有什么作用呢?我觉得, 它首先有助于我们学习艺术文化。艺术欣赏是人们学习艺术文化的切入点。开展艺术欣赏活动, 能让人们有机会参与认识许多的艺术文化。其次艺术欣赏是提升自我艺术素养的途径。一方面, 我们通过艺术欣赏的学习, 会丰富我们的艺术视野, 增发我们的艺术细胞, 拓展我们的艺术思维, 激发我们的艺术创造性及灵感。另一方面, 艺术欣赏有助于人们开展艺术文化交流活动——对话、批评、讨论。我们可以评论一件艺术作品, 也可以和作品创作者进行交流。如几个人在一起, 独我不能插口评论, 会很自卑。所以, 具备了艺术文化修养, 有了一双审美的眼睛, 才能善待生命、休养生息、提升存在价值。艺术欣赏能对人的眼睛进行审美训练, 培养人的审美意识。所以, 对于人生来说, 欣赏观念的确立和审美眼睛的培养与实践, 实在是太重要了。假如你是一位妻子或一位丈夫, 如果你能用欣赏的理念与眼光去看已婚多年的丈夫或妻子, 你也许会发现不曾感知到诸多亮点而心存感激;假如你是一名教师, 如果你能用欣赏的理念与眼光去看你身边的每一位学生, 你也许会发现他们的每一个人都是很棒的……。因此, 我们学习艺术欣赏的目的, 有时候就是树立自赏与他赏的观念, 并身体力行。这样才能有助于人们欣赏理念的形成和审美眼睛的培养。我想, 在茫茫人海中, 人与人之间, 如果都能用真诚的欣赏理念与欣赏眼光对待、交流、共生, 那是多么美妙的啊!因此, 要提高艺术欣赏力, 欣赏理念与欣赏眼光是关键。

四、从艺术欣赏的方法完成审美任务

怎样欣赏艺术作品呢?我们一般以历史性、故事化、技术性为取向进行艺术欣赏。具体来说, 首先要理性地了解特定作品所产生的时代背景、丰富内容情节和深刻的寓意, 并根据其鲜明的主题思想及创作者的生平等方面的知识, 然后考虑其史料性方面的内容, 结合具体艺术门类的艺术规律和特点进行逻辑性的分析。这样, 观赏者才能较为理性实在地读懂作品中的特定内容与情节。如果每个人在欣赏作品时, 总是对着作品问作者:“画上画的是什么?文章写的是什么?它表达了什么?……”。我觉得这种欣赏艺术的方法, 由于缺少了自我本身, 没有了欣赏者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是非常有局限性的。反过来, 如果全凭欣赏者的自己主观意识的去认识、评论作品, 而缺少对作品作者本人的了解、认识和创作意识的揣摩, 把自己主观情感强置于作品作者的理性界定上去领略作品, 造成以知识的堆砌和严密的逻辑演绎性推理来理解艺术作品, 这也是不全面的, 并且是有害的。因此说, 我们对艺术的理解全部依靠理性的资料和自己的知识或者完全依靠他人的界论作为欣赏艺术作品的手段和方式都是片面的。

什么样的欣赏方法才是正确的呢?只有将以上两个方面结合起来, 既要有理性的分析又要有欣赏者自身的感知的分析, 才是正确的艺术欣赏方法。

五、结束语

艺术欣赏是人们对美的追求, 对爱的享受, 是人们文化素养形成的基石。把握艺术欣赏的特点和意义, 掌握正确的审美方法,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长上一双能鉴赏美的眼睛, 我们的世界也将会是“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摘要:本文以绘画、诗歌、曲剧等内容为基础, 论述了艺术欣赏的双重特点, 勾画了艺术欣赏对培养人的艺术修养的意义。一双审美的眼睛, 是培养审美理念和审美意识的门户, 是一切审美的开始。最后结合具体艺术门类的艺术规律和特点进行逻辑性的分析, 全面地论述了艺术审美的方法。

关键词:精神粮食,艺术欣赏,艺术修养,欣赏理念

参考文献

[1]潘天寿:《艺术必须有独特的风格》, 《艺术探索》, 1999年第2期。

[2]河清:《现代与后现代》。

莫言审美意识分析 篇6

判断一名作家最终是不是优秀的作家, 一个鲜明的标志就是他有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文体。我认为每一位优秀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意识, 审美意识直接影响他们的创作, 具体体现在其作品风格、叙述语言、文体结构等方面。莫言的审美意识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参与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四点:

1、老家生活

莫言在与王尧交谈时曾表示, 一个孩子, 在农村这种环境里也没人理你, 很寂寞, 那你只好去观察大自然。故乡高密的夏天、村子、河堤、青蛙都是莫言童年记忆的组成部分, 这些生活场景也孕育了他后来在作品中丰富的想象。莫言曾经说过:“我就这么信笔写, 想起我们村哪个家庭就写哪个家庭, 想写哪个人物就写哪个人物, 可以写漫长的一个系列, 这就是故乡之于一个作家的意义。”

2、作品阅读

年轻时期对莫言影响比较大的作家一个是鲁迅, 一个是《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前者的写作有强烈的情感投入, 然后跟民间的传统文化接上血脉;而后者则教会了莫言思考如何用现代化的方法来处理民间传说, 他们对莫言的创作都产生过巨大的启示。

3、军艺学习

而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学习期间, 通过阅读西方文学作品、接受老师的专业指导以及自己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的摸索, 他追求个人风格的自觉才逐渐明确起来。1985年之前, 莫言的很多作品还没有“先锋性”, 但是从1985年之后便有了很大的突破, 写出了《透明的萝卜》、《红高粱家族》等一系列被誉为“先锋文学”的小说。莫言在答中央电视台记者石一龙问时说道, 他认为先锋不仅仅是一种姿态, 也不仅仅是一种写作态度, 实际上是一种人生态度。你敢于跟流行的东西对抗, 你敢于为天下先, 这就是先锋的态度。

4、人生历练

在莫言的人生经历十分丰富, 从棉油加工厂工人、夜校语文老师、军人到后来进入解放军艺术学院学习, 莫言从中磨砺了性格, 同许也积累了很多写作灵感。生活在给了他很多机会的同时也让他经历了不少挫折, 他的作品从《十三步》开始就没有什么好的命运。比如1987年发表《欢乐》、《红蝗》, 毁誉开始参半、《酒国》的出版过程困难重重、《丰乳肥臀》这部作品问世之后更是饱受争议。即便如此, 他一直坚定不移的认为文学是自己毕生的追求, 不断吸取, 不断抛弃, 慢慢蜕变出现在的样子。正是这些复杂的生活历练让莫言的人生变得沉淀, 让他的作品发挥出厚重和神秘的吸引力。

二、莫言创作审美意识分析——以《生死疲劳》为例

回望莫言初期的写作, 是依靠翻看字典、阅读外国作家的作品完成的, 是照葫芦画瓢模仿的写作, 因为没有自己的生命体验在里面, 总是感觉缺少了自我。莫言认为:尽管模仿、借鉴是大多数作家的必经之路, 但一个作家不应该停留在模仿的阶段。他必须千方百计地发现自己的个性, 于是, 莫言就写出了一种“莫言式”的文学作品。这种个性不仅是指人物的塑造、语言的斟酌、文章的结构、也包括小说作品的内涵。将莫言的作品翻译到国外的美国翻译家葛浩文曾经讲到:“莫言的创作风格和形式多姿多彩, 从民间传说到魔幻现实主义、正宗的现实主义、 (后) 现代主义等等。他创造的意象引人注目, 他讲述的故事扣人心弦, 他塑造的人物生动感人。一言以蔽之, 莫言是一个卓然不群的作家。”在这里我就以莫言获得诺贝尔奖的代表作品《生死疲劳》为例谈谈其中所表现出的审美意识。

《生死疲劳》用了章回体的写作结构, 分别从一驴、一牛、一猪、一狗、一猴的角度写了土改时被枪毙的地主西门闹和生活在他周围人的尘缘纠葛。不仅如此, 每一章的叙述角度都在不断变化, 从西门闹本体到单干户农民“蓝脸”的儿子, 叙事方式之新是从来没有过的。同时他通过详细的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描写, 给读者一种真实的感觉, 仿佛他们就变成了故事的主角。《生死疲劳》从农村写到城市, 从老子写到孙子的时间跨度长达50年, 可以说是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巨作。对于这部作品, 汉学家史景迁评论道“莫言的最新力作《生死疲劳》……如史诗般壮丽, 横跨1950年到2000年这段被称为中国改革时代的历史时期。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部作品更像一段史料记录, 它带领读者进行了一次跨越历史失控的旅行……可以说这部小说是莫言对历史忠实反映的一部政治性长剧, 但它仍然是一部充满想象力、富有创造性的小说, 以讽刺、幽默以及莫言特有的叙述方式震撼着读者。”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莫言创作的审美意识进行分析:

首先, 人物的塑造。传统的文学作品都具有英雄情结, 作者在故事中往往塑造出一个或几个完美形象, 让世间所有的“真善美”聚集于一身, 给人物身上塑造了很多优秀的品质, 总能让读者对于某一人物偏爱有加。但莫言的作品中没有产生那么多不真实的英雄人物, 他的写作背景总设定在农村, 描写的也只是社会底层小人物的故事, 更是与传统文学的英雄主义脱节。人物性格有缺憾, 这种不圆满反而是区别于其他文学作品的一大特色, 完全不同于文革时期的“三突出”小说, 让他的作品更具有新意。

第二, 语言的斟酌。海外华人学者王德威认为莫言执着于“一种丑八怪荒诞的美学与史观”, 其创作“荤腥不忌, 百味杂陈”、“从天堂到茅坑, 从正史到野史, 从主体到身体”。出现在莫言小说中的写作素材千奇百怪, 像一本百科全书, 反而更加贴近生活, 让人们觉得十分真实。纵观中国传统艺术历史, 文学写作追求高雅性, 比如“贵族文学”、“英雄文学”等, 而莫言并不忌讳在文章中写到“不雅”的东西。鲁迅认为毛毛虫和鼻涕是不能作为写作素材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 但莫言却将它们写进自己的小说, 不仅如此, 他还描绘的淋漓尽致, 反而达到化“丑”为美的效果。

第三, 文章的结构。层次和格局的好坏是小说给读者留下的第一印象, 莫言在他的作品中追求文章布局上的创新。最初接触到西方作品时, 莫言惊讶的发现原来文章还可以有很多种写作形式, 于是他结合自己对家乡的记忆, 不断积累和丰富素材, 长篇小说《红树林》就是结合了当地的自然景观而构思出来的。莫言说他希望自己每一部作品都是不重样的, 比如在《金发婴儿》中用了对位式结构、在《球状风电》用了多角度的叙述结构, 还采用“时序颠倒”、“时序并列”等多种结构手法。

最后, 作品的内涵。随着经济的进步和互联网的兴起, “金钱物欲”在慢慢侵蚀现代人的心灵, 人们逐渐开始变得忙碌浮躁、精神迷惘起来, 极少有时间再去精心品味一部经典著作, 在这种阅读观的影响下, “消费小说”便应时而生。于是许多当代学者和批评家对中国文学现状纷纷表示担忧:文学“著作”越来越少, 文学“大师”越来越少, 甚至有人绝望的认为“中国文学已无未来”。

但是, 在小说逐渐转向消费化、低俗化的“快餐文学”之际,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无疑是为当代中国文坛树立了信心, 起到了正确的引导作用。莫言凭借自己在艺术上的成就和个人人格魅力征服了全世界的读者, 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 也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舞台的一座里程碑。

摘要:本文从莫言的审美意识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以及其形成的主要因素入手, 以《生死疲劳》为例对莫言创作审美意识进行了分析, 并对莫言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莫言,审美意识

参考文献

[1]姜智芹.中国新时期文学在国外的传播与研究[J].齐鲁书社, 2011 (12) .

中国式的审美——“自然”美 篇7

欣赏自然之美——风花雪月有它的赏心悦目之美, 电闪雷鸣有它的激动人心之美, 翻江倒海有震撼心灵之美。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 美是无所不在的。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 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一山一水, 一草一木, 人都会发现它的千姿百态的美, 美是人的生活。这就是无时无刻不在感动着我们, 引发艺术来源的自然。

一、老庄的“尚自然”

在老子和庄子对自然法则的哲学式认识和儒家学说的影响下, 中国的美学渐渐发展出一种“尚自然”的美学思想。把“美在自然”作为一种最高的艺术创作与审美标准尺度和原则——“美在自然”。老庄反对人为造作的艺术, 认为凭借人力雕琢而成的东西, 只会破坏人们的审美趣味, 使人忘记朴素自然之美。他认为最美妙的音乐是听不到人为的声音的音乐。在《齐物论》中, 庄子把音乐之美分为三类, 即“天籁”、“地籁”和“人籁”。“人籁”是人们通过各种乐器, 借助于人力而造成的声音之美;“地籁”是风吹自然万物和各种大小洞窍所产生的声音之美, 但它仍然要依靠风的力量;“天籁”则是自然界众窍自鸣的声音之美, 它不凭借任何外力, 完全是天然自发而生的。庄子认为"天籁"是最美的音乐, 也就是“天乐”。这种“天乐”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 因为它“顺之以天理”、“应之以自然”, 完全摆脱了人为的束缚。

这样的“自然”美, 首先起源于人神不分的万物有灵观念, 蕴含于同神话相关的自然崇拜中, 明确了人类的审美途径在于意识活动同万物存在的自然运动相合。这样, “自然”美这一命题, 就不仅作用于对客观存在事物本身的审美观照, 也作用于人类审美心理的产生原理和对艺术的观照, 形成特别强调“法自然”的审美与艺术原则。这种自然的思想贯穿于道家学说的各个部分, 自然也是老庄的审美理想。庄子极度夸大美丑的相对性, 似乎否定了一切美的存在, 但他又极度赞美自然, 实际上肯定了自然美。他反对人为的艺术, 正是为了维护自然之美。庄子学派对自然之美的推崇, 把审美当作物我一体的境界, 对后来中国美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作为一种主要针对审美理想而非事物的形式概念, 中国的“自然”美与和谐美一致。中国传统所追求的和谐, 是天地万物循自然之道所体现的和谐。

二、自然美与山水美的关系

在中国历史上, 相对于“山水美”的“自然”美, 它的原理不注重思维理性对形式的关照, 而要求人们面对面、万物自然而然的形态, 达到体味自然之道及其作用下的现实存在之美。

中国亲近自然、追求自然的审美, 把“自然”美视为美的理想形态, 把“山水美”当作自然运动的直接作品去体味, 感受自然的真实和心灵从中获得的愉悦。这种审美不是去发现丧失了具体物性的抽象形式, 而是以心灵的千变万化, 去契合上至天地下至草木的律动不已, 使人的生命融会于万物生化的机体之中, 感受生命的美。山水之美及“千岩竞秀, 万壑争流, 草木蒙笼其上, 若云兴霞蔚”, 山水则“才情者, 人心之山水, 山水者, 天地之才情”。在对山水自然的审美观照和艺术活动中, “外师造化, 内得心源”, “目既往返, 心亦吐呐”, “瞻万物而思纷”, “身即山川而取之”, 成为中国山水审美的特质所在。

中国人关照山水“自然”的审美, 注重自然的意境。体味意境意味着感悟自然之道和它的生命化显现, 因而在关照山水形式时, 把盎然的自然生机作为审美追求的目的。在心灵的注入中, 自然之道的气韵生动被山水美体现出来。

中国历史上面对大自然的具体审美, 大体上讲, 早期多为致用, 如《诗经》中常见的, 把自然事物的美同人类生活的美联系在一起。后世更使追求精神完美的“比德”和“畅神”式追求, 成为关照“自然”美的两个重要方面。然而, 自然世界赋予人类的特有能力和使命, 还在于赞誉自然生机。不管是“比德”还是“畅神”, 中国人都特别能欣赏山水草木的“自然”美, 从精神本原上来自人与自然一体和“参天地、赞化育”的文化。我们注意到, 中国古代无论在哲学、教化和抒情文字中, 都有大量对自然生机的赞美。这种生机是自然美的最根本所在, 它生成了万物, 养育了人类。具有意识、感情能力的人, 放眼周围世界, 能从万物生化的繁茂中看到这种生机:“人与天地并立为三, 非天地无以见生成, 天地非人无以赞化育”。热爱自然现实中的山水和各种生命景象, 并以它们的种种特性来喻理、观道、证志、抒情, 都同领悟和赞美天地自然运行不怠生生不息的化育之功有关。

三、自然之美——意境和天性的表达

以美学的观点去指导我们的设计实践, 是我们研究自然之美的目的所在, 我们在设计中实际上是要具体表达意境和天性这两个美学范畴的重要内涵。

意境反映了道家哲学的精华, 并以在诗意的情感和引人入胜的画面所谱写的交响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意境这一范畴包含了经验、情感和思想, 是中国绘画、诗歌及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 同时还反映了深刻的道家哲学思想内涵。它尽管表现为“少”或“空”, 但却意味着大和无限的空间。“道冲而用之, 或不盈。渊兮, 似万物之宗”, 老子对空的认识, 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包含了对世界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因此可以说, 涉及道家哲学思想对意境的追求是对情感归宿的追求。

天性的发展过程中另一个重要环节是对自然的领悟。任何表现出天性的艺术, 都包含了这一自然的概念和确实性的意味。反之, 任何不遵循“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之规律的造物都是品性极低下的。天性要求艺术家寻找对深刻的感受进行表达的方式, 去表达那些他们在观察与深思中把握住的东西。“反者, 道之动”应当被理解为对纯朴、简洁的本质的回归, 对事物本来面貌的发现。因为它排斥了任何虚伪和造作。作为“道法自然”这一原理的补充, 返璞归真的思想为艺术家和设计师追求虚极静笃的境界提供了具体的途径, 使他们找到自我和通向“道”的真谛之路。

四、结语

中国美学不仅是单纯从物的属性 (如均衡对称之美) 上去找寻美, 而且从我与物的精神联系上去寻找美, 把美看作是一种生活的境界, 一种令人忘怀一切的特定情境。老庄审美标准的基本精神是要求能最大限度地符合自然, 以自然本身为美的最高标准。

摘要:在老子和庄子对自然法则的哲学式认识和儒家学说的影响下, 中国的美学渐渐发展出一种“尚自然”的美学思想, 把“美在自然”作为一种最高的艺术创作与审美标准尺度和原则。中国传统所追求的和谐, 是天地万物循自然之道所体现的和谐, 以美学的观点去指导我们的设计实践, 是我们研究自然之美的目的所在。

关键词:美在自然,“山水美”,“自然”美,意境,天性

参考文献

[1]李泽厚, 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M].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9.

[2]叶朗.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

论对于“美在自然”的审美判断 篇8

“‘道法自然’”并不是把道与自然对立起来, 道是终极的、绝对的, 没有“外”, 所以“道”就是“自然”。“自然”这一概念在老子的学说中一般有三方面构成, 即一是不干预, 自由发展, 二是不勉强, 三是出于天然, 不假人工造作者。”老子的审美观是“美在自然”, 他认为与“自然”相悖的事物是不美的。那么在人类社会里, 与“自然”相对的概念是“人工”,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人工”是不美的。而这样区分出的概念是容易产生矛盾的, 比如我们是否也可把人工所创造的事物划分为自然现象呢?“美在自然”存在的有关审美判断的矛盾性在于人们在不同视角对“自然”这个词语的概念的理解。这里的“自然”是与“人工”相对的还是“自然”这个概念本身是已经包纳了世界万物?

事物的发展存在着两面性, 肯定因素与否定因素, 肯定因素是不断地肯定自身发展的力量, 是同化的力量。否定因素是肯定力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转变, 是事物朝着否定自身的方向发展, 这种力量表现为异化。同化与异化, 肯定与否定正如矛盾两体贯穿于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如果老子把“自然”看作一个完整的事物, 那么人的力量可以看做是对“自然”异化与否定。因为人为了生存而改造自然, 驾驭自然。比如, 人们人为的把动物关起来, 污染江海湖泊等对“自然”的人为的更改行为。但人若以自身为参照物的话, 其促进与肯定自身发展的事物就是美的, 比如, 驯养动物, 剪修植物, 修建建筑等活动。同理作为阻碍与否定自身发展的事物是不美的, 比如, 人们心理上的桎梏, 生理上的衰老现象等等。以整容手术为例, 人造美的目的本身是使人们在感官上变得更美丽, 因此其可以被视为人自身发展的积极与肯定的因素存在, 其理应是一种美的行为, 但是它的过程确是对人的伤害, 又作为消极与否定的因素存在, 所以人造美女的结果如果是美丽的, 那么过程却是丑陋的。

事物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有肯定和否定因素的倾向。人们对积极和消极因素的判断来源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 经验, 感知与情绪等方面的影响, 但随着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深化, 审美判断就会改变。因此, 即使是对同一事物, 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不同的环境, 人们审美判断的结果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事物是发展变化着的, 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所进行的审美判断也不会一成不变, 因此, 对“美在自然”的理解和所做出的审美判断也是因人而异。

二、影响人们审美判断的因素

人们的审美判断里面包含着价值判断, 情感判断, 道德判断, 其中每一种判断结果都直接影响着人们对美的感知和认同。在审美判断的过程中, 人们会根据自己的想法而确定审美对象里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 从而判断出审美对象是美或不美的审美结果。但是不是积极因素绝对会使人产生美感而消极因素会带来丑陋感呢?这就依赖着审美主体的价值观, 道德观和情感体验, 生活经验等, 因为这些都是影响人们作出审美判断的因素。例如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作为例子, 当我们走进一所餐厅, 这个餐厅以黑色作为背景, 其中点缀着红色的餐椅。那么可能有的人就喜欢这种红色与黑色的搭配, 那么有的人或许认为红色很血腥, 用它来做餐椅色彩似乎并不妥当, 或许后者是对于红色有着特殊的记忆因此会做出这样的判断。这个例子也说明了人们的审美判断活动也取决于其相应的生活经验的积累。人们对美的认识也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做出的审美判断也有感性的判断和较为理性的判断, 这样都会产生不同的审美结果, 从而导致人们对美有不同层次的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说, 事物被人们认为是美的或是丑的, 结果只在于审美主体自身从不同角度的判断。美丑也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 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自然之美, 是至美的境界, 是‘大美’。美之大者, 在于不言。一落言筌, 便受制于主体的心欲, 遭到名言的执缚, 不能舒展心灵的空间, 不可际会物我自然的冥会。”对于“自然之美”, 在于人的领悟, 而人们对美的认识与判断是具有局限性的, 其中存在于审美主客体之间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可以被视为能影响人们审美判断活动的一个因素。

三、结语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人们在审美活动的过程中, 审美主体会判断审美客体与自身的关系, 判断它对自身来说是积极因素还是消极因素, 从而来断定审美客体的美与丑。如果这种关系不明确则审美主体不易得出明确的审美判断, 其很有可能会受到审美主体的情绪与其某种生活经验所影响而得出相应的审美判断。并且, 审美客体的美丑不是一但被限定后就会定格了, 而是随着审美客体本身的发展变化与审美主体之间关系的变化而被得出不同的评价。因此, 人们对事物的审美判断活动是充满变化因素的, 生活中“美”的形式也会因人们不同的审美判断而拥有丰富的形式。

摘要:本论文基于中国传统美学的理论研究, 针对老子的“美在自然”的审美观点来展开论述, 着重解决自然美与人工美之间有关审美判断的矛盾分歧, 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影响事物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会影响人们的审美判断的观点, 进而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来试图阐述美和人们审美判断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自然,人工,美,审美,审美判断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 125。

[2]吴安新、周世海:《道法自然—关于〈道德经〉的法哲解读》,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年。

[3]蒋信伟:《老子“五玄”的美学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 2008, 2。

[4]易中天:《破门而入—美学的问题与历史》,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年。

浅谈魏晋时期自然审美情趣的形成 篇9

“任自然”的审美意识, 与先秦时期形成的“自然说”美学思想有渊源关系。这种意识直接影响到魏晋南北朝的山水画、山水诗的艺术创作, 同时对其时的艺术品、园林艺术、名士生活方式的审美趣味, 产生了重要影响, 促成了追求清新、自然的审美倾向。

一. “自然说”美学思想的发生与发展

在中国文学史上, 早在先秦时代, 文学艺术中就已出现了大量山水景物的描写, 但这一时期仅是作为表现非人为的、自然而然地存在或运动的天地万物所具之美的意蕴, 常具有比喻或象征的意义。如《诗经》中自然景物的描写, 只是进人诗人意识的日常环境中的各种自然现象, 主要目的是借助物象来比拟所要表达的对象和情感, 真正客观的对自然的描写很少。

老子身处诸侯战乱, 社会激变的时代。从礼崩乐坏的历史景况中, 老子深切体悟到西周以来的礼乐文明对人产生的负面影响, 因而坚决反对维护礼制的儒家思想, 对其圣、智、仁、义之说, 进行贬斥。他说:

大道废, 有仁义;慧智出, 有大伪。六亲不和, 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2]。

因此, 他提出“绝圣弃智, 民利百倍;绝仁弃义, 民复孝慈”的思想[3]。同时, 他又看到急功近利的社会行为, 造成了社会的贫困、罪恶与祸乱。他说:“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 国家滋昏;人多伎巧, 奇物滋起;法令滋彰, 盗贼多有”[4]。

鉴于此, 他认为, 要想在乱世之中“全身”, 就必须少私寡欲, 顺随自然。由此, 他提出了自己的“天人合一”思想:“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5]“法自然”, 可以“涤除玄鉴”[6], 使本心保持空明澄澈。循道而行, 则能“无为而无不为”, 免除大患而长生, 获得生命本体的大自由。

庄子对肇始于老子的“自然说”, 融入了浓烈的审美意蕴, 使“自然说”成为表述审美化人生的美学思想。在《庄子》中, 记载了庄子超脱扰扰尘世, 亲近自然的生命活动。他经常出没山水之间, 或“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7], 或“游于濠梁之上”体察“鱼之乐”[8], ……如是, 则“得至美而游乎至乐”[9]。庄子在回归自然作“逍遥游”的生命活动中, 获得了至美至乐的人生享乐。由此可见, 《庄子》内蕴的“自然说”, 是一种审美化的人生哲学。

在《楚辞》中, 自然描写主要是现实的象征化, 是个人哀伤在自然中的投影, 所以表现出的更多的是充满激情的想象中的自然。在随后的汉赋中, 人们观念中的自然, 一方面被限制在宫殿范围之内, 另一方面又代表被征服或尚未被征服的地域, 因此作者不能随心所欲地观察自然, 也就不能充分地感受自然之美, 因此更多的是摹拟、夸饰、铺陈 (参W·顾彬《中国文人的自然观》) 。儒家学说中虽然不乏对自然山水景物的赞美如“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等, 但主要是以自然美来比附人格美、社会美, 因为在儒家看来, 社会是自然的高级形态, 整个自然山水都是儒学伦理观念和价值的象征, 而不能构成独立的美学范畴。道家美学强调自然, 特别是庄子, 将自然强调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但其主观动机是将人们从儒家的精神限制中解放出来, 所以道家美学中的自然, 更多的是指人自我回复的途径。道家哲学的最高范畴和核心是“道”, 自然是统摄于“道”的。

秦汉之际, 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形成, 董仲舒提出“天人相与”、“天人合一”的理论, 认为人是宇宙发展的必然结果, 人的形态和构造都是由宇宙的和谐所决定的, 这种观点在中国美学史上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但他将个体生命与整体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联系在一起, 在“独尊儒术”的背景下为整个政治统治服务, 因此他的自然观也就必然打上深深的社会伦理的烙印。所以魏晋前的中国美学, 虽然不乏对自然现象的审美观照, 但由于侧重于社会政治伦理, 所以对自然美的感受, 尚未形成整个时代的审美观念和系统的审美体系。

魏晋时代, 人们摆脱了汉儒统治下的纲常名教的束缚, 而由于社会动荡不安, 新的政治教化尚未形成, 人们思想和行为上得到了极大自由, 通过与自然的形神交融, 不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秀美, 同时也引起了思维和观念的变化。这时, 人们对自然山水草木的审美, 不仅仅是以其作为伦理价值的象征和比兴的手法, 而是以人的整个生命形式去感受大自然, 而美正是人的精神超越客观世界从而获得极大自由的象征, 所以由束缚审美主体身心的书斋转向解放审美主体肉体和精神的自然, 这种审美场所的转变, 必然引发一种更新颖、更深刻的美学观念和美学思潮的出现。清风徐来的竹林中谈笑自若的贤才、灵秀自然的兰亭下曲水流觞、游目骋怀的名士, 清静的月色里挥尘打虱、悠然论文的高人, 透过其与世无争、放诞任性的外在表象, 我们看到的是人的生命同大自然的和谐共处, 自然成为人的生命本体和精神自由的表征。正因如此, 这一时期的山水诗画、田园诗、书法、音乐、园林等, 均已超越了其原有的艺术个性, 成为文学艺术家感受生命、领悟宇宙、体验人生的重要途径。而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之说[10], 可看成是魏晋名士秉承老庄“自然说”的思想, 继续倡导并实践“法自然”的重要宣言。

二. “任自然”的审美意识

魏晋南北朝名士生命活动的大自由、大解放, 主要落实在“任自然”的精神追求中。嵇康“任自然”说, 并非悬空架构, 而是有深刻的社会现实原因。汉代一些儒家人物欺世盗名, 以名教束缚众人, 造成卑污小人当道的世风。嵇康指出:

六经以抑引为主, 人性以纵欲为欢。抑引则违其愿, 纵欲则得自然。然则自然之得, 不由抑引六经;全性之本, 不须犯情之礼律。固知仁义务于理伪, 非养真之要求;廉让生于争夺, 非自然之所出也[11]。

在这段文字中, 嵇康提出“养真”“自然”, 来和六经之“礼律”对抗, 以表示与虚伪、残忍的名教势不两立。

认为儒学“不通世用”的曹操, 早在嵇康之前, 已身先“任自然”而越名教。郭嘉在比较曹操与袁绍时说:“绍繁礼多仪, 公体任自然”[12]。鲁迅先生对曹操评曰:“力倡通脱, 通脱即随便之意。此种提倡影响到文坛, 便产生多量想说甚么便说甚么的文章”[13]。曹操“通脱”“任自然”的行为方式、精神风貌, 不仅影响了魏晋文学创作, 更广泛地对其时、其后诸文人的生活方式造成重要影响。

嵇康、阮籍等人, 向以放任不羁著称。此二人任性放达、不拘于俗的生活方式, 可作为魏晋名士生活方式的突出代表。嵇康认为, 君子应“循性而动”[14]。他自称“纵逸来久, 情意傲散, 简与礼相背, 懒与慢相成, 而为侪类见宽, 不攻其过。又读《庄》、《老》, 重增其放。故使荣进之心日颓, 任实之情转笃。此由禽鹿, 不见驯育, 则服从教制, 长而见羁, 则狂顾顿缨, 赴蹈汤火”[15]。魏晋名士纵任情性, 以通脱自然为高标, 常逸越礼教常轨, 被称为“简傲”、“任诞”等。据《世说新语》中《栖逸》、《简傲》、《任诞》等篇载:

阮籍常率意独驾, 不由经路, 车迹所穷, 辄恸哭而反。

刘伶恒纵酒放达, 或脱衣裸形在屋中, 人见讥之。伶日:“我以天地为栋宇, 屋室为衣, 诸君何为入我裈中?”

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 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 直指竹日:“何可一日无此君?”

陶渊明“颖脱不群”, 但无阮籍等人的放诞、简傲之风, 而是“任真自得”[16]。他喜爱田园风光, 在“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中品味人生乐趣。

落放于魏晋名士生活方式中的“任自然”的倡导, 内含着对“自然”审美意蕴的强烈向往。这在他们纵情山水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魏晋名士“任自然”的精神生活实践, 往往以自然山水为审美对象。他们认为自然山水内含着与道相合的审美意趣。如宗炳所言:

至于山川, 质有而趣灵。是以轩辕、尧、孔、广成、大隗、许由、孤竹之流, 必有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之游焉, 又称仁智之乐焉。夫圣人以神法道, 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 而仁者乐。不亦几乎[17]。

认为“山川, 质有而趣灵”, 体验到“山水以形媚道”, “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 是魏晋名士普遍的审美意趣。据《世说新语》载:

简文入华林园, 顾谓左右曰, 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木, 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 自来亲人。 (《世说所语·言语》) 。

顾长康从会稽还, 人问山川之美。顾云, 千岩竞秀, 万壑争流, 草木蒙笼其上, 若云兴霞蔚。 (《世说新语·言语》) 。

“自来亲人”、“竞秀”、“争流”、“蒙笼其上, 若云兴霞蔚”等, 是名士所体悟到的山水“质有而趣灵”的韵味。

如前所述, 魏晋名士“任自然”的审美意识, 本质上是一种玄学观念。因而, 魏晋名士以自然山水为对象的活动, 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游览山水, 而是一种玄学的生活实践, 或可以说, 是按照玄学意旨, 把生命活动投放于自然山水之中的审美活动。因而, 面对“质有而趣灵”的自然山水, 并非任何人都能洞照其“趣灵”————玄意、玄趣、玄情, 而必须“以玄对山水”[18], 即如宗炳所言“圣人含道应物, 贤者澄怀味象”[19], 方能悟到山水之玄机, 获得生命自由的审美愉悦。

徐复观先生认为:“以玄对山水, 即是以超越于世俗之上的虚静之心对山水;此时的山水, 乃能以其纯净之姿, 进入虚静之心里面, 而与人的生命融为一体, 因而人与自然, 由相化而相忘。”[20]这才是纵情自然山水的最高要义。以此广诸“任自然”说, 那就是审美主体对待自然山水, 要能“含道”、“澄怀”而致“虚静”, 才能使人的生命活动在自然而然之中, 获得身心的自由解放, 才能“得至美而游乎至乐”。

三. 自然审美情趣引发对人格美的推崇

“任自然”的审美意识, 对于魏晋南北朝的艺术创造, 对名士的生活方式等的审美趣味, 都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并成为当时审美意识的主流。魏晋时代超越了先秦以来既有的社会伦理规范, 发现和肯定了自然美, 并将审美主体由个人在狭小书斋中的闷头苦读转向了贤人雅士们聚集在秀美大自然山林中的清谈和豪饮, 这必然引发人对自身的关注。这种关注也就体现为对人格美的推崇。

魏晋时期人们非常重视人物品藻, 表现为对人物真性情、自然风度和脱俗气质的欣赏:和峤“森森如千丈松”, 王戎谓“太尉神姿高彻, 如瑶林琼树, 自然是风尘外物”, 叔向“朗朗如百间屋”, 王恭“灌灌如春月柳”, 而“汪汪如万顷之破, 澄之不清, 扰之不浊”的黄叔度, “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 上有万勿之高, 下有不测之深, 上为甘露所沾, 下为渊泉所润”的陈季方之家君, 更是显得超拔脱俗。这种人格美学千百年来能够感人至深, 就在于以率真旷达为其精神底蕴, 这主要表现在无论人的外形美、丑, 或者个性贤、劣, 只要能流露真性情, 就都是美的。人先天的外貌无论魁梧还是纤弱、威严还是温和、阳刚还是阴柔, 都让其得以充分自由的发展而不为人所讥笑。这种观念, 尊重每个人先天既有的外貌形象, 而不以人的外形作为评判其德行高下的标准。所以这一时期虽然也还留有秦汉以来人物品鉴对人外形的重视, 但又超越了其以形观德的阶段, 而注重对人物精神人格的欣赏。“庚子篙长不满七尺, 腰带十围, 颓然自放”, 其精神已经超越了形体, 所以矮胖的身体由于神情的超迈而具有了自然、豪放的美学价值。

总之, 魏晋时期形成了自然审美趣味, 由此引发了对人格美的推崇。此后, 神情超迈、举止潇洒、胸襟旷达的人格之美、神韵之美成为中国美学和中国艺术的独特内容, 对后来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P208.

[2][3][4][5][6]《老子》第十八、十九、五十七、二十五、十章。

[7][8][9]《庄子》:《山木》、《秋水》、《田子方》。

[10]嵇康《释私论》。

[11]嵇康《难自然好学论》。

[12]《三国志.魏志.郭嘉传》》。

[13]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14][15]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16]萧统《陶渊明传》。

[17][19]宗炳《山水画序》。

[18]《世说新语.容止》。

上一篇:喷射技术下一篇:农村地下水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