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检测鉴定

2024-05-20

工程检测鉴定(精选十篇)

工程检测鉴定 篇1

关键词:结构,检测,鉴定,项目

1 工程概况

该工程位于长治市东街, 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地上2层, 总建筑面积547.2 m2。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基础为C30, 1层, 2层梁、板、柱为C25。地上1层, 2层砌体采用A3.5B06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M5.0混合砂浆。

2 检测原因

该工程主体已经封顶。为核实该工程结构质量, 对该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进行结构检测。

3 检测项目

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评定结构混凝土的强度;2)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3) 贯入法检测砂浆强度, 评定砌体砂浆强度;4) 查看施工过程中的检验报告;5) 混凝土结构、墙体的外观质量缺陷和结构构件截面尺寸偏差自检资料。

4 检测依据

1) GB/T 50344-2004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2) GB 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 JGJ/T 23-201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范;

4) GB/T 50315-2011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5) GB 50300-20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6) JGJ/T 136-2001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7) 由委托方提供的该楼建筑、结构设计图纸等技术资料。

5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取样数量:共抽取柱8个、梁8个、板6个, 具体位置见表1。

6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取样数量:抽取8个构件, 每层抽取2梁2板, 具体位置详见表2。

7 贯入法检测砌体砂浆强度

取样数量:抽取8个构件, 1个检验批。具体位置见表3。

8 查看施工过程中的检验报告及资料

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检测单位是长治市欣建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通过对原材料水泥、砂、石、钢筋、砖以及混凝土试块强度报告、钢筋焊接报告的查看, 检测结果均符合标准规范及图纸设计要求。

9 混凝土结构、墙体的外观质量缺陷和结构构件截面尺寸偏差

随机抽样, 通过对西翼一层、东翼二层, 房间尺寸偏差和表面平整度的检测, 偏差均未超过规范允许偏差。并对结构构件进行全面普查, 未发现裂缝、露筋、渗漏及蜂窝麻面等外观缺陷问题。具体位置见表4。

1 0 检测结果

1) 该工程地上1层~2层混凝土抗压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详细结果见表5。

2) 该工程地上1层~2层混凝土梁、板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详细结果见表6。

3) 该工程地上1层~2层填充墙M5.0混合砂浆符合设计要求, 详细结果见表7。

1 1 检测结论及分析

工程质量检测鉴定报告的异议 篇2

工程质量检测鉴定报告的异议

《桩基检测技术规范》第7.3.1规定:钻机设备安装必须周正、稳固、底座水平,钻机在钻芯过程中不得发生倾斜、移位,钻芯垂直偏差不得大于0.5%《;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范》第5.0.2规定:芯样钻取应当避开主钢筋、预埋件和管线,并尽量避开其他钢筋;5.0.8规定:钻芯后所留空洞应当及时进行修补等等。本案桩基检测公司由于设备条件和技术水平等问题,在采用钻芯法检测桩基质量并取芯过程中无法严格按照《桩基检测技术规范》第7.3.1规定进行垂直取芯,钻芯垂直偏差严重超过国家技术规范严格规定的不得大于0.5%,所有的芯样钻取都是钻芯至钢筋,偏出桩身后终孔,而且很多芯样都把主钢筋都钻取出来(详见芯样照片)。如果严格按照国家技术规范要求操作,应当不可能会钻芯至钢筋,偏出桩身后终孔,应当是严格垂直取样。根据建筑力学可以分析,垂直方向芯样的抗压强度肯定大于倾斜方向芯样。另外,国家技术规范规定,检测单位在取芯后所留空洞应当及时进行修补,而本案被抽检的桩基取芯后没有及时修补,现已被泥沙填满成为废桩。由于检测单位在芯样钻取过程没有严格按照国家技术规范的规定进行规范操作,所得出的所谓的检测结论必然缺乏科学性,是不真实的。因此,本案的检测报告由于缺乏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关联性,依法不能作为桩基存在质量问题的依据。

某实验楼现场检测和抗震鉴定 篇3

关键词:框架结构;抗震鉴定;加固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6-0154-01

一、房屋建筑结构概况

三、分析评估与加固建议

(一)抗震措施分析

房屋在梁柱配筋、柱轴压比、结构体系等方面满足鉴定标准要求。但部分框架梁箍筋为6mm,小于最小直径8mm,不满足抗震鉴定标准的要求。

抗震承载力分析

根据原设计资料和实测结果进行承载力验算,结果表明:周期、位移、振型、配筋均满足规范计算要求。

(二)抗震加固建议

房屋部分框架梁箍筋为6mm,小于最小直径8mm,不满足抗震鉴定标准的要求。建议粘贴碳布环箍加固处理。

参考文献:

[1]常业军.建筑物结构易损性分析及震害预测[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00.

[2].程绍革,任卫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加固方法综述[J].建筑科学2001,17(6).

[3]郑七振.历史保护建筑主体结构检测与鉴定分析[J].工业建筑,2009,38(8)1-7.

某校舍工程质量检测鉴定及思考建议 篇4

某校舍工程包括教学综合楼、学生宿舍、风雨操场工程等(见图1~图4),位于某市新区团结南路延伸段。该工程建筑类别等级属三类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其中,教学综合楼及学生宿舍为框架五层,建筑面积分别为18 245 m2和14 245 m2。风雨操场工程为框架主体一层,局部三层,建筑面积3 523 m2。该校舍工程基础及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该工程教学综合楼及学生宿舍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风雨操场工程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本校舍工程按七度进行抗震作用计算,按8度采取抗震措施,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

该校舍工程于2008年8月开工建设,于2009年6月主体工程均已完工。由于工程质量检查中发现2处梯板出现裂缝(见图5),部分主体框架柱垂直度超出《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及施工规范》要求。为确保工程质量,须对其进行检测鉴定,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关补救措施。

2现场检查、分析、鉴定的结果

2.1相关工程质保资料核查

1)经现场调查,该校舍工程施工所用钢材为金特和钢钢铁厂、八一钢铁厂等厂家生产,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和部分进场的复验报告,未严格对进场使用的钢筋按规定批次进行见证取样和送检,批次不够。但后经补送后所有批次进场使用的钢筋质量符合相应的产品质量要求。

2)商品混凝土由西部混凝土搅拌站负责供应。混凝土资料有厂家商品混凝土合格证及厂家的原材料送检报告,缺同条件结构实体检测报告。混凝土施工过程虽制备了同条件结构实体检测用抗压强度试验用试块,但未按规定及时送检,因此质保资料不全,后进行了补送。从补送的同条件结构实体检测用抗压强度试块来看,尽管龄期偏长,但实际强度达到设计要求。通过查阅有关质保资料得知:出现裂缝的梯板拆模时的混凝土实际龄期为7 d,混凝土实际强度达到29.7 MPa。

2.2校舍工程质量现场检查

应某相关部门邀请,于2009年6月22日前往现场检测。通过结构实体检查,发现风雨操场工程1号楼梯7.16~9.66 m标高处的1TB4和教学楼7号楼梯10.01~11.97 m标高处的7TB6出现多条明显规则裂缝。裂缝宽度约在2~4 mm,风雨操场工程1号楼梯7.16~9.66 m标高处的1TB4的最大裂缝出现在梯段第8~9踏步之间,而且为垂直于梯段的贯穿裂缝,向上逐渐变小。教学楼7号楼梯10.01~11.97 m标高处的7TB6的最大裂缝出现在梯段第4~5踏步之间,裂缝特征和风雨操场工程1号楼梯基本一致。为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实地勘查和检测。从楼梯外观质量来看,在楼梯接茬处的施工缝存在较严重的夹渣现象。重点检查了拆模时的混凝土龄期和强度,同时也对楼梯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和钢筋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测。

从查阅的质保资料得知:开裂梯板设计强度等级为C25,实际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29.7 MPa,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及施工规范》的要求,不存在拆模过早导致梯板开裂的说法。

依据《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01),采用HT225型回弹仪对楼梯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风雨操场工程1号楼梯7.16~9.66 m标高处的1TB4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为30.7 MPa,教学综合楼7号楼梯10.01~11.97 m标高处的7TB6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为33.4 MPa均达到设计强度等级C25的要求。

同时,采用FROFOMETER5型钢筋直径/保护层厚度测定仪对梯板钢筋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测(见图6)。教学楼7号楼梯10.01~11.97 m标高处的7TB6端部的钢筋保护层厚度约在50~69 mm之间,风雨操场工程1号楼梯7.16~9.66 m标高处的1TB4端部的钢筋保护层厚度约在63~80 mm之间。由于该型仪器检测范围为7~80 mm,在梯板中部仪器已感应不到钢筋位置,说明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至少在80 mm以上。在梯板两端钢筋保护层厚度也在60~80 mm不等。后经实体破损发现板厚仅120 mm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最大值近100 mm(见图11、图12)。也就是说应该在板底起受拉作用的钢筋已跑位到板的上表层部位的受压区,因此,由于钢筋受力的反向使梯板的开裂破坏就成为了必然。

2.3相关主体框架柱垂直度实测及设计复核

通过现场监理在对工程主体框架柱垂直度的实际测量,发现风雨操场工程主体框架柱垂直度有所偏差。对其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进行回弹检测均达到设计要求。根据以上检查数据,风雨操场工程主体框架柱混凝土强度没有问题,垂直度偏差虽有局部超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要求,但经原设计院复核,钢筋根部基本无位移,对结构安全不构成影响。分析其主要原因为框架柱浇筑前模板支撑加固不牢造成,局部框架柱筋有移位的均在梁底至板面这一区域内调整,没有在板面进行柱筋弯折现象。原设计院复核后建议对柱面突出部分不用铲除,对保护层薄弱部位,用钢板网抹灰加厚。

3检测鉴定结论意见和思考建议3.1检测鉴定结论意见

通过现场检测结果,推断梯板开裂的原因在于整体钢筋保护层厚度过厚,因此导致钢筋受力反向造成梯板开裂破坏,而非某建筑学会分析的该处梯板支撑拆模过早导致梯板裂缝,不能简单的只将中间部位混凝土拆除。尽管梯板根部所受剪力最大,但由于根部开始钢筋保护层厚度就显著偏厚,综观以上情况,建议将该梯板混凝土开裂梯段整体剔除(见图7~图10)后,用压力水将混凝土尘土冲洗干净,检查并调整钢筋位置后制安模板。为加强梯板两段施工缝结构的抗剪能力,根据施工图配置钢筋规格增加50%钢筋量植筋。植筋两端锚固到相应梯梁中,将植入的拉结钢筋与板筋焊接形成受力整体。宜将混凝土强度提高一个等级进行浇筑,浇筑前重新用压力水进行一次全面冲洗和湿润,浇筑后应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1-钢管;2-梯梁加固底模;3-梯段拆除位置;4-梯段底模

工程检测鉴定 篇5

质监站工程质量检测鉴定必查的工程资料问题

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 水泥及外加剂、掺合料

1、检查内容:水泥及外加剂、掺合料。

2、检查样本选取:分别不少于2个材料进场批次。

3、检查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书、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复验报告。

4、评价判定原则:产品出厂合格证书及出厂检验报告不齐全;未按规范要求进场复验或复验不符合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的。判定为“不符合”。

5、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第7.2.1、7.2.2条,《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第4.0.1条。

钢筋及钢筋焊接、机械连接材料

1、检查内容:钢筋及钢筋焊接、机械连接材料。

2、检查样本选取:不少于2种规格的主要受力钢筋,且每种规格不少于2个材料进场批次;抽查各种钢筋焊接、机械连接材料分别不少于1个材料进场批次。

3、检查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书、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复验报告和型式检验报告。

4、评价判定原则:产品合格证书、出厂检验报告、型式检验报告不齐全;未按规范要求进场复验或复验不符合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的。判定为“不符合”。

5、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版,GB50204—2002)》第5.2.1、5.2.2条,《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12)》第3.0.6条,《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第7.0.1、7.0.3条。

砖、砌块、填充墙砌块、后置埋件

1、检查内容:砖、砌块、填充墙砌块、后置埋件。

2、检查样本选取:分别不少于2个材料进场批次。

3、检查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书、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复验报告。

4、评价判定原则:产品的合格证书、出厂检验报告不齐全;未按规范要求进场复验或复验不符合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的。判定为“不符合”。

5、依据:《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第3.0.1、5.2.1、6.2.1、9.2.1条。

预拌混凝土、砂浆

1、检查内容:预拌混凝土、砂浆。

2、检查样本选取:分别不少于2个材料进场批次。

3、检查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书、出厂检验报告。

4、评价判定原则:产品合格证书、出厂检验报告不齐全的,判定为“不符合”。

5、依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版,GB50204-2002)》第7.4.1条,《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第5.2.1、6.2.1、9.2.1条。

钢结构用钢材及焊接、紧固件连接材料

1、检查内容:钢结构用钢材及焊接、紧固件连接材料。

2、检查样本选取:分别不少于1个材料进场批次。

河南众益集团——客观公正、科学严谨、技术可靠、高效服务

hnzyfwaq.com

3、检查方法:检查产品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中文标识、检验报告。

4、评价判定原则:产品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中文标识、检验报告不齐全;未按规范要求进场复验或复验不符合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的。判定为“不符合”。

5、依据:《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第4.2.1、4.2.2、4.3.1、4.3.2、4.4.1、4.4.2、4.4.3、4.5.1、4.5.2、4.6.1、4.7.1、4.8.1、6.2.1条。

预制构件及预应力混凝土锚具、夹具

1、检查内容:预制构件及预应力混凝土锚具、夹具。

2、检查样本选取:分别不少于2个材料进场批次。

3、检查方法:检查产品的合格证书、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复验报告、结构性能检测报告。

4、评价判定原则:产品的合格证书、出厂检验报告不齐全;未按规范要求进场复验或复验不符合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的。判定为“不符合”。

5、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版,GB50204—2002)》第6.2.1、6.2.2、6.2.3、6.2.4、9.1.1、9.3.1、9.4.1条。

防水材料

1、检查内容:防水材料。

2、检查样本选取:不同材料分别不少于1个材料进场批次。

3、检查方法:检查产品的合格证书、进场检验报告、产品性能检验报告。

4、评价判定原则:产品的合格证书、进场检验或产品性能检验报告不齐全;未按规范要求进场复验或复验不符合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的。判定为“不符合”。

5、依据:《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第3.0.7、4.3.15、4.4.7条。

河南众益房屋安全鉴定致力于面向政府、企业、组织、个人提供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建筑抗震鉴定、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房屋危险性鉴定、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鉴定、周边房屋影响鉴定、房屋裂缝原因鉴定等专业化服务。是中国物管协会房屋安全鉴定委员会单位会员、中国科技咨询协会单位会员、河南省科技咨询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河南省注册造价工程师协会单位会员、河南省司法鉴定人协会单位会员,并具有国家CMA检验检测机构资质、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甲级资质、河南省科技咨询机构甲级资质、司法鉴定许可证书,入选河南省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库、多地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鉴定机构库,获得中国科技咨询协会推荐证明等资质。仅2017年,共派出1757人次奔赴鉴定现场,受理房屋安全鉴定、工程质量鉴定、工程造价鉴定450余件,其中房屋安全、工程质量鉴定涉及鉴定面积达1,172,931平方米,工程造价涉及46,741.13万元,服务了53个市县(区)。

工程检测鉴定 篇6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鉴定实例及应用指南》是一本涵盖建筑工程、道路桥梁桥涵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工业厂房工程、油田工程、机场工程等各类建设工程方面的综合性检测鉴定实例及应用指南书籍。旨在介绍对各类工程项目及结构构件(包括建材产品)进行质量检测鉴定的方法和标准,力求把相应检测鉴定技术标准与工程质量事故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融为一体,使工程质量检测鉴定工作相关方面人员对质量检测鉴定有一个深层次的认识,并能尽快运用于实践,快速提升质量检测鉴定人员专业素质和检测鉴定技术水平。

内容简介

本书从介绍工程检测鉴定实例入手,力求把相应检测鉴定技术标准与工程质量事故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融为一体,以突出实用性。同时,对检测鉴定技术标准、主要检测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常见检测项目及有关规定、试验记录与试验报告格式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以突出应用过程的指导性。本书可供建筑工程、道路桥梁桥涵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工业厂房工程、油田工程、机场工程等各类建设工程方面的检测单位和试验室使用;也可作为上述各类建设工程方面的检测试验培训教材,使从事工程检测鉴定工作以及相关方面的人员快速掌握检测鉴定要领,提升检测人员专业素质和检测鉴定技术水平;本书还可供各类工程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工程质量监督和质量管理人员以及相关高等院校工程质量检测鉴定教学参考使用。

作者:王文明著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4-1

字数:102万

版次:1

页数:665

开本:16开

ISBN:9787112097791

包装:平装

所属分类:图书>>建筑>>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工程管理

定价:¥95.00

工程检测鉴定 篇7

1.1工程基本概况

某一建筑工程为两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静压桩基础, 楼屋面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平面呈矩形, 东西长度为78米, 南北宽度为25米, 一层层高为5.5米, 二层层高为4.5米, 建筑物高度为11.5米, 建筑面积3928平方米。建筑结构于2013年11月竣工并作为工业建筑已投入使用。

1.2现场检测鉴定

第一, 地基基础。此项工程采用静压桩基础, 需要对建筑物周围的墙体进行质量检查, 对混凝土柱体进行质量检查。检查的结果是:周围的墙体以及柱体没有发现明显裂痕或者其他损伤, 地面情况和主体结构没有出现开裂情况, 没有发现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的情况。由于基础工程已经完工需要对基础开挖再做检测, 经开挖检查, 基础承台混凝土埋深符合设计要求, 表面完整, 没有出现裂缝或者其他缺陷。

第二, 上部承重结构。经过检查, 二层楼板构件板厚、钢筋分布和设计保持一致, 但是板面出现贯穿性的裂缝问题, 结构层裂缝宽度最大值为1.4mm, 主要集中在现浇板负弯矩位置。其他混凝土构件没有发现问题;对二层楼板构件板面负弯矩区检测时发现, 产生裂缝的板面负弯矩区钢筋保护层厚度达到了60-70mm之间, 部分超过了最大检测设备的最大量程, 抽取其中一根钢筋进行开凿检验, 其钢筋保护层厚度已经达到了76.5mm;对各层混凝土构件抗压强度进行回弹法检测, 满足设计要求;对各层混凝土构件钢筋分布进行检测, 满足设计要求;对上部结构进行侧向位移检测, 均未超出《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规定的B级的侧向位移限值要求。

第三, 围护系统承重部分。该建筑工程的外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墙体;经检测, 墙体构件符合设计要求, 墙体没有出现开裂情况;对上部墙体的粉刷层面进行检查, 墙体砌筑比较饱满, 薄厚比较均匀, 检测砂浆的强度为M5.0, 满足设计要求;屋面女儿墙等围护结构工作状态未见异常。

1.3鉴定分析

第一, 根据上部的建筑结构来判断地基基础的可靠性, 上部建筑结构没有出现异常情况, 可以判断地基基础承载能力达到设计要求, 没有出现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开裂情况可以判断地基基础的施工质量合格。依据《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 地基基础的安全性评定为B级。

第二, 建筑的上部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建筑结构设计和构造以及支撑情况基本符合设计要求, 结构分布比较合理, 可以形成整个系统, 传力路线比较正常;对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对混凝土构件的截面尺寸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对二层楼板的负弯矩区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结果超出设计范围, 且出现严重开裂现象, 严重影响它的承载能力;对上部结构进行侧向位移检测, 均未超出《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规定的B级的侧向位移限值要求。综合考虑上部承重结构整体性、承载功能、水平位移和使用状况的评定结果, 依据《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 上部承重结构的安全性等级评定为C级。

第三, 该项工程围护系统比较完整, 屋面墙面结构没有出现受损的情况, 过梁结构设计合理, 没有出现受损情况, 围护结构的承重能力评定为B级;墙体的圈梁以及构造柱施工合理, 墙体没有出现开裂情况, 砂浆的强渡达到设计要求, 非围护结构的连接评定为B级;综合考虑, 依据《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 围护结构系统的安全性等级评定为B级。

1.4鉴定结论

根据地基基础、上部承重结构、围护结构系统的等级评定结果, 依据《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 该工程结构安全性综合评定为三级, 不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可靠性要求, 影响整体安全, 在目标使用年限内明显影响整体正常使用。因此, 需要采用合适的补救措施进行补修加固。

2现浇板产生裂缝的原因分析

经过检测, 二层板面出现贯穿性的裂缝, 而且裂缝主要集中在现浇板的负弯矩区, 通过分析和判断, 这个位置出现裂缝的原因可能是钢筋保护层的厚度过大所造成的。

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对混凝土结构有重要意义, 混凝土钢筋保护层一方面可以使混凝土有很好的粘黏性和持久性, 另一方面也可以使钢筋充分发挥力学功能。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 振捣棒的振捣速度以及施工人员对钢筋的踩压力度都会直接影响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 特别是混凝土板面的负弯矩位置, 很难与设计位置达到一致。因此经常会出现钢筋保护层厚度过大, 造成的影响就是承载能力满足不了设计要求, 甚至会发生安全事故。通过对实际的工程案例进行总结, 该工程有90%以上的板面在负弯矩位置的钢筋保护层厚度超标。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如果超过规定标准, 会减小板面受力区的高度, 使钢筋的力学功能不能很好地发挥, 造成现浇楼板应有的承重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 易产生板面开裂问题;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如果超过规定值, 会使混凝土在凝固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温度收缩裂缝。裂缝现象出现以后, 混凝土会与空气中的CO2和有害离子产生作用, 使表面的钝化膜起到化学反应, 降低了保护功能, 使混凝土中的钢筋生锈, 钢筋的承载能力和持久性也会降低, 使裂缝问题更加严重。

技术人员经过多次的实践和研究总结为, 现浇板的负弯矩位置的保护层厚度一定要在施工中加强控制, 当钢筋保护层厚度超过板厚1∕2时, 现浇板达不到正常的使用要求。本工程的现浇板厚度为120mm, 负弯矩的位置在钢筋轴部和楼板中部以下, 因此, 在面板的负弯矩位置产生严重的开裂现象。现浇板的裂缝会对整个房屋结构产生影响, 属于结构性裂缝, 影响建筑结构的持久性和质量安全。所以需要施工人员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进行修补和加固。

3楼板的加固以及裂缝处理

在实际的操作中, 一般采用的方法有增大截面加固法、粘贴钢板加固法或者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进行加固补强。针对本工程出现的裂缝问题, 如果采用增大截面加固法, 在上部增加钢筋, 二次浇注混凝土, 很难保证现浇筑的混凝土和原有的混凝土是否可以充分粘合, 因此, 经过技术人员的讨论, 最后决定采用粘贴纤维复合材 (碳纤维布) 加固法进行施工。碳纤维布加固方法可以使楼板的强度增加, 操作起来比较方便, 在很短的工期内就可以完成, 既经济又实用。

4总结

在施工中, 可以从建筑设计环节、施工环节、材料使用以及最后的检测环节等,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操作, 才能有效的对混凝土结构的裂缝问题起到有效的控制。为了确保建筑结构的质量安全和持久性, 对产生的裂缝现象应该及时的处理和加固。

参考文献

[1]《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144-2008[S].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9.

[2]何兴华.建筑工程裂缝原因分析以及防治措施[J].山西建筑, 2011 (02) .

工程检测鉴定 篇8

2016年7月22~24日,全国结构工程检测鉴定与加固改造暨工程质量病害诊治技术交流会在北京广西大厦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建设学术委员会主办,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北京天誉有限公司协办,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施工技术》杂志社、《城市住宅》杂志社承办。

会议围绕检测鉴定与加固改造热点问题进行为期一天的报告和讨论,共有13个主题报告,涵盖内容广泛,包括既有房屋建筑结构安全性与抗震鉴定的有机结合探讨、建筑幕墙风险检测预测、哈尔滨“1·2”火灾后火损房屋鉴定与加固、桥梁检测评估与结构性能、超高度文物顶升技术研究——武当山遇真宫整体顶升、故宫官式木构古建典型残损问题与加固技术等。会议期间,代表认真聆听,专家深入交流,整个会场营造出良好的学术氛围。

通廊结构震后检测鉴定 篇9

1 通廊概况

厂区共有10栋通廊发生不同程度破坏,均为斜通廊,建筑年代由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长度(斜长)从8 m~67 m不等。

结构形式和结构体系分为:A类7栋是两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廊身围护结构为砖砌体;B类1栋是混合结构,即部分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部分砌体结构;C类1栋是砖混通廊,即底层支架和通廊大梁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二层廊身为砖砌体且设有砖柱;D类1栋是两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板均为预制。

通廊两侧连接方式:Ⅰ类为一端简支在独立柱支架上,另一端自由;Ⅱ类为纵向斜梁两端设置横梁,横梁简支在柱或相邻结构柱牛腿上;Ⅲ类为通廊两端悬挑;Ⅳ类为搁置;Ⅴ类为一端搁置在相邻构筑物框架梁上,一端支撑于相邻构筑物梁上设置的短柱上。

2 结构检测

2.1 强度和位移检测

1)材料强度检测。现场对通廊结构的支架柱、框架梁进行了全面检测。采用HT-225A型回弹仪,按照相应检测规程,检测混凝土强度,用浓度为1%酚酞酒精试液检测构件的混凝土碳化深度,通过碳化深度的换算强度对实测强度进行修正,从而得到混凝土强度推定值;对年代较为久远的结构,采用回弹法钻芯法联合检测混凝土强度。将构件混凝土实测强度与设计强度相对比,得出结构构件强度检测结果(见表1)。2)结构位移检测。结构位移检测包括房屋倾斜测量和不均匀沉降测量。其中房屋倾斜测量是根据房屋实际情况,采用J2-2型号经纬仪和JZC-D型号建筑工程检测器对结构外墙阳角点的倾斜情况进行了检测。房屋不均匀沉降测量则采用SOKIA 3C2Ⅱ的水准仪,取窗台底为水平基线,选取样本进行观测。根据检测结果判定是否满足规范规定的位移限值,得出位移检测结果(见表1)。

2.2 结构损伤检测

厂区通廊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的损伤:1)通廊主体结构与相邻机头框架或其他构筑物的连接处混凝土损坏。厂区通廊多有此类破坏,表现为搭接处开裂、嵌入、缺失、撞碎、牛腿破损、廊体屋面板破坏。2)通廊的围护砖墙出现斜裂缝,窗洞边角处斜裂缝尤为明显。3)部分通廊结构构件受损严重。表现为梁、板、柱混凝土开裂,钢筋外露、锈胀,顶板蜂窝、破损。4)B类结构,即部分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部分砌体的结构,砌体部分受损较严重。

2.3 结构抗震构造检测鉴定

本次抗震加固设计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地面粗糙程度为B类。根据GB 50191-93工业构筑物抗震鉴定标准,对厂区通廊结构进行抗震鉴定,鉴定结果见表2。

3 结构可靠性鉴定和加固建议

3.1 结构可靠性综合评定

依据GBJ 144-90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按子项目或组合项目、评定单元3个层次对通廊进行可靠性评定;依据《房屋完损等级评定标准》,确定各个结构的完损程度(见表3)。

1)对于结构的不均匀沉降、相对倾斜和地基基础承载力满足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要求,结构没有出现明显损坏现象,构件强度测定满足设计强度,构造措施通过抗震构造鉴定的房屋,房屋在不改变使用用途或增加荷载的前提下,该房屋的主体结构不需要进行加固。2)对于位移超过规范限值的结构,应按构件设计强度值进行抗震验算。对于构件混凝土实测强度小于设计强度的结构,应根据相应设计规范,按构件实测混凝土强度推定值进行抗震验算(见表3)。3)对于结构构件的一般损坏可根据相应的规范和技术规程进行加固。4)对于主体结构破坏严重、结构形式混乱、传力路径不明的通廊建筑,则应拆除重建。

3.2 加固建议

1)结构强度不足,刚度不足:节点采用外包钢板加固法;柱采用扩截面加固法;梁采用梁底粘贴钢板加固法;板采用板底加肋(钢梁)的加固法;柱牛腿采用外包钢加固法。2)结构局部损伤:梁、柱、板采用粘贴碳纤维加固,注意在粘贴碳纤维前应对损伤部位进行清理;墙体采用钢筋网砂浆面层加固法。3)结构端部连接处:端部无防震缝可采用切割法处理;端部搁置的,可将边跨换为钢平台并设与牛腿有可靠连接的滑动支座。

4 结语

1)根据结构的详细检测和构造鉴定结果总体来看,地震作用对厂区通廊结构影响主要是设计时未考虑防震缝,导致端部连接处与相邻结构的碰撞,多为局部破损,没有结构性的破坏,因此加固设计主要以构造加固为主,但是要特别注意防震缝的处理。2)某些通廊结构端部搁置在相邻构筑物的柱牛腿上,没有可靠连接,地震中,通廊结构与相邻建筑物滑动撞击,导致个别柱牛腿损坏,严重影响结构安全,加固设计中应注意设立可靠的连接。3)厂区某些通廊结构使用年代较长远,施工、维护不当,且长期处于酸性工作环境中,导致某些结构构件老化、开裂,混凝土保护层剥落,钢筋锈蚀。后续设计中应该对结构的损伤进行全面加固。

摘要:以某厂通廊结构为例,对其5.12地震后的受损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检测,并对结构的抗震构造和可靠性进行了鉴定,针对鉴定结果提出了加固处理受到破坏的结构构件的具体方法,从而为今后通廊结构的加固设计积累经验。

关键词:通廊,结构检测,抗震构造,结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GB 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2]GB 50191-93,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

[3]GB 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

[4]JGJ/T 23-200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S].

[5]JGJ/T 8-97,建筑变形测量规程[S].

[6]GB 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

[7]GBJ 117-88,工业构筑物抗震鉴定标准[S].

某砖混结构住宅楼检测鉴定 篇10

对于投入使用时间较久的建筑物, 由于其材料及构件的性能都会产生一定的老化与损伤, 有必要对这样的建筑进行全面的检测鉴定, 以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本次检测鉴定的目的, 是由于该住宅楼自建成使用至今, 已出现外墙风化、钢筋外漏和阳台裂缝等现象。为了解该楼目前的结构安全状态, 以及保证建筑结构的后续正常使用, 故对其进行现场检测鉴定、室内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及结构理论分析等主要工作, 并将为建筑结构后续的加固改造提供决策、设计的科学依据。

1 工程概况

山西某砖混结构住宅楼原建于20世纪70年代, 已使用40余年之久。建筑占地面积510.79 m2, 建筑面积2 084.74 m2。建筑物设计标高±0.000, 相当于绝对标高。

该住宅楼主体为砖混结构, 各层均为横墙承重。楼、屋面板均采用预制混凝土楼板。基础采用砖砌条形基础。除顶层外纵墙厚240 mm外, 其余各层所有外纵、横墙厚370 mm;各层所有内纵墙、横墙厚240 mm。

该楼修建时未作地基勘探, 据图纸资料显示, 基础采用50号水泥砂浆砌石, ±0.000以下砖墙用50号水泥砂浆砌100号砖。防潮层设在-0.05 m处, 用1∶2.5的水泥砂浆掺3%厚20 mm的防水粉。地基地耐力采用15 t/m2。

2 检测鉴定

2.1 外观普查

1) 地基基础检查。

由于现场不具备开挖检查的条件, 我方检测人员根据图纸向该住宅楼的施工、管理人员了解到该楼的地基基础情况如下:基础采用50号水泥砂浆砌石, ±0.000以下砖墙用50号水泥砂浆砌100号砖。防潮层设在-0.05 m处, 用1∶2.5的水泥砂浆掺3%厚20 mm的防水粉。地基地耐力采用15 t/m2。该楼基础形式采用墙下砖砌条形基础, 基础下做灰土垫层, 基础埋深1.7 m, 垫层厚度不详。

2) 上部结构构件检查。

上部结构构件检查的对象主要包括承重墙体、混凝土柱、梁以及楼 (屋) 盖板等构件。

a.承重墙体检查。

该住宅楼主体结构为横墙承重体系, 楼板荷载均通过梁或直接作用于承重墙体传递至基础。部分隔墙被拆除, 其中卫生间的隔墙拆除后砌筑120厚砖墙。

现场检查发现:除顶层外纵墙墙厚 (减去前面抹灰等) 240 mm, 其余各层所有外纵、横墙厚 (减去前面抹灰等) 370 mm;各层所有内纵墙、横墙厚 (减去前面抹灰等) 240 mm。现场检查中发现, 住宅楼各层墙体、圈梁、楼梯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裂缝、剥落、腐蚀风化等。

现场对住宅楼各层墙体进行检查, 检查中发现:部分墙体墙面剥落、风化。

b.楼梯间的检查。

现场对住宅楼各层楼梯间的构造连接以及裂缝破损情况等进行检查, 检查中发现:楼梯间局部墙面剥落、风化, 少许砖砌块松动。

c.楼、屋盖板检查。

该住宅楼的楼、屋盖板均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楼板。检查中发现多处房间存在预制楼板错动形成的纵向贯通裂缝, 顶层屋面靠近外纵墙的部分有漏水现象, 屋面以及部分楼面有渗水现象。未发现楼板破损、变形等缺陷。

d.圈梁和构造柱的检查。

圈梁:住宅楼圈梁、构造柱为后来加固。每层均设置高圈梁, 且中间部分加设拉杆。圈梁、构造柱整体外形良好, 局部有风化现象, 少数部位露筋。

e.外墙立面检查。

检测人员对该住宅楼外墙外观立面进行了检查。发现有部分墙体松动、风化、腐蚀等。

2.2 材料强度检测

1) 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检测。

依据GB/T 50315—2011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现场对该楼墙体砌筑砂浆强度采用回弹法进行检测。最终测得该住宅楼各层墙体砌筑砂浆强度匀质性较差, 全楼砌筑砂浆强度均值为0.88 MPa。

2) 砖的标号评定。

依据GB/T 50315—2011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采用ZC4型测砖回弹仪检测烧结普通砖抗压强度。依据本次现场检测结果和ZBQ 15002—89回弹法评定烧结普通砖标号的方法中6.2.1条对砖标号评定的标准要求, 该住宅楼被检砖材满足100号机砖的要求。故本次鉴定中进行结构验算时对该楼砌体砖材的强度等级取MU10。

3) 混凝土强度检测。

依据CECS 03∶2007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 采用钻芯法对结构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 由于场地所限, 在该楼1层构造柱的位置取3个芯样、2层楼梯位置取3个芯样, 总共取6个芯样。

依据规范, 取中间值12.6 MPa作为本组试件强度的代表值, 综合考虑, 楼梯混凝土强度等级按设计强度C10计取。

2.3 结构承载力验算

本次验算, 采用PKPM结构设计软件, 依据GB 50003—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和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主要结构构件的抗震承载力、受压承载力、局部承压和高厚比分别进行验算。

模型示意图如图1所示。

1) 受压承载力验算。

通过对该住宅楼墙体的受压承载力验算, 发现有部分墙体受压承载力不满足要求。受压承载力不满足要求的墙体统计详见表1。

2) 抗震承载力验算。

该住宅楼抗震设防烈度取7度。经验算, 该住宅楼部分墙体出现抗震承载能力不足的情况, 抗震承载力不满足要求的墙体统计详见表2。

3) 高厚比验算与局部承压验算。

经验算, 该住宅楼墙体构件高厚比与局部承压均满足GB50003—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的限值要求。

3 鉴定结论及建议

通过现场检测及材料强度试验可知, 该住宅楼承重墙体材料强度较低, 且各层墙体、圈梁、楼梯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裂缝、剥落、腐蚀风化, 会对主体结构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通过软件计算分析可知, 该住宅楼有部分墙体构件受压承载力不满足要求, 有部分墙体构件抗震承载力不满足要求, 墙体构件高厚比及局部承压均满足要求, 结构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针对上述检测结果, 提出以下建议:

1) 该宿舍楼有部分构件的承载力不满足现行规范设计要求, 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建议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梁、柱、墙体构件进行加固处理, 对表观及内部有缺陷的构件进行修补处理。

2) 加固设计应由有经验、有资质的设计院完成。

3) 加固施工应由有经验、有资质的专业施工单位完成。

4) 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原建筑设计要求, 避免擅自改变建筑使用功能导致结构超载。今后甲方人员应做好定期维护和检测工作, 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防患于未然。

摘要:以某砖混结构住宅楼为例, 对该住宅楼地基基础、上部结构构件、材料强度及结构承载力等进行了检测鉴定, 并针对其检测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加固建议, 以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及耐久性。

上一篇:近场通信技术下一篇:大型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