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极限线损分析

2024-05-02

配电网极限线损分析(精选七篇)

配电网极限线损分析 篇1

目前, 我国配电网的线损率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高, 各省、市电力公司的线损率差距也不小, 节电潜力比较大。因此, 研究降低线损措施并合理布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近年来, 由于城市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居民用电设备大幅度增加, 商业工程和城市亮化工程的不断启动等因素, 城市供电量呈大幅度增长趋势。而原有的配电网多采用纵贯式低压配电线路, 虽然近两年来供电设备不断更新, 但改造难度较大, 仍有一些陈旧老设备及线路在投运。并且供电线路错综复杂, 区域性划分不明确。造成不仅可靠性低, 而且存在电能质量差、损耗大等问题。

目前从管理水平来看, 配电网的线损率距指标要求 (12%) 还有很大差距。有些质量低劣的低压网, 线损率高达30%以上[2]。

配电网中线路有功损耗ΔP可按式 (1) 计算:

其中RL为线路等值电阻;IL为线路输送电流;P为输送的有功功率;U为运行电压;cosφ为功率因数。从式 (1) 可以看出, 线路的电阻值、运行电压、功率因数以及负荷波动程度是影响线路损耗的主要因素。具体到实际线路, 配电网线路的质量、绝缘程度、导线线径、负荷不对称及分布等都影响线路的损耗。

配电网存在谐波电流时, 非正弦周期电流有效值I等于其基波分量I1与各次谐波分量有效值Ik (k=2, 3, 4, …) 的平方和的平方根值, 如式 (2) 所示:

存在谐波时, I流过电阻为RL的线路所导致附加有功损耗为式 (3) 所示:

此外, 谐波的存在还会增加配电变压器涡流损耗和铁芯损耗。

2 降低线损措施

降低线损的措施可以针对线损产生的原因进行。可以采取提高供电电压、合理布局、选择合适配电线路、合理安排负荷分布、优化无功补偿分配、采用配电自动化系统动态调整负荷分配、采用灵活配电系统 (FACDS) 等措施来实现。

2.1 提高供电电压

从式 (1) 可以看出, 提高供电电压, 即提高U, 对降低线损的作用很明显。提高供电电压有两类。

1) 提高供电电压等级, 降低供电和变电损耗。如:

(1) 将6 k V改造为10 k V供电电压, 将35 k V变电站 (所) 改造为110 k V或220 k V变电站。

(2) 将110、220 k V电源引入负荷集中的区域或城市, 再直接降压至10 k V供电, 以减少中间变电、输电环节的功率损耗。

(3) 将10 k V电压引入到用户并合理布点, 以减少低压配电环节和减小供电半径, 必要时可以采用单相配电变压器供电。

(4) 将10 k V供电改为20 k V供电。

2) 合理调整配电网运行电压。

配电网损耗直接与运行电压相关。可适当调整运行电压:

(1) 对负荷较重、电流较大、可变损耗较大的情况, 应在允许电压偏差范围内。提高运行电压。

(2) 对于配电变压器台数较多、负载率较低、甚至还存在高能耗变压器的情况。不变损耗在总损耗中所占比重较大的, 则应适当降低配电线路的运行电压。

2.2 合理布局

配电网网络结构调整与优化应该在保证供电可靠性和系统运行约束的基础上, 进行配电网架的合理布局和一定的开关设备优化重组, 以控制配电线路的输电半径;平衡不同馈线的负荷;消除过载, 使配电网网损尽量减小。

同用电负荷侧统计、预测与管理相结合, 以长远的考虑角度为出发点, 让低压配电变压器移近负荷中心, 尽可能地减少低压线路的长度;对线路进行改造, 同时对供电线路的经济电流密度进行计算, 采用合理的结线方案来降低线路损耗。其次, 在供电线路合理布局的基础上, 供电部门应采取合理的供电运行方式。其中主要是要合理分配低压变压器的负荷分配。统计数据表明, 低压变压器的负荷率在60%左右时, 其铜耗和铁耗相等, 此时变压器的效率最高, 满载和低载都是不理想的运行方式。对居民和商业区的供电线路, 目前仍以单相供电线路为主, 因此如何合理调度、分配负荷, 力求达到低压变压器的三相负载平衡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对变压器损耗和线路损耗皆有关系。

2.3 选择合适配电线路

配电线路的质量、绝缘程度、线径等直接影响线路损耗, 根据负荷统计及预测, 选择合适的配电线路, 以实现经济运行。

2.4 合理安排负荷分布

若负荷对称, 由于中线中没有电流流过, 不产生损耗。若负荷不对称, 中线有电流流过, 将产生损耗;且零序分量电流在中线中产生的损耗比相线大得多, 中线导线线径若选择不当, 则将增加损耗。因此, 合理地选择中线的导线线径以及合理分配负荷是降低低压网损的重要措施之一。对负荷严重不对称的低压网络, 增加中线的截面能有效降低损耗。

提高运行经济性。具体措施如下:

(1) 对各种负荷区域进行统计, 评估不同负载水平下电网结构、配电线路导线及输送距离的合理性, 并采取相应改造措施。

(2) 对不同季节性负荷下的环网线路进行潮流计算, 确定各负荷状态下的最佳开环点。

(3) 进行综合考虑的配电网重构优化建模, 利用各种启发式算法或人工智能算法进行求解, 按所得方案结合实际状况进行改造。

2.5 优化无功补偿分配

众所周知, 配电网络的潮流分布情况及工业用电的无功补偿是影响到网损大小的关键因素。除线路阻抗因素外, 无功补偿不足或过量也会引起潮流分布不合理, 并恶化电压质量, 还会导致网损增大, 因此应采取无功优化措施。无功优化的基本依据是“等微增”原理。无功优化结果还有助于线路压降损失的减小, 提高节点的电压水平, 以保证供电质量的提高。

常见配电网的无功补偿方式有10 k V馈线的杆上分组自动投切补偿或固定补偿、配电变压器低压侧0.4 k V的分组统一补偿或分相补偿等。实际中, 不同的补偿方式在价格、补偿效果、运行方式等方面各有特点, 配电线路的无功配置理应在充分考虑各种工程因素条件下, 对10/0.4 k V两级电压的多种无功补偿方式同时进行综合优化规划, 才能实现投资和降损效果全局最佳。

2.6 采用节能型配电变压器

目前, 配电网中还存在一定数量的高能耗变压器。其有功、无功损耗均偏大。长期运行将造成电能的严重损失。将高能耗变压器更换为新型节能变压器可获得明显的降损效果和经济效益。因为更换后的配电变压器有功、无功需求均减小, 也降低了线路功率损耗。此外, 新型变压器的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也会提高, 维护量则相对减小。

2.7 安排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

配电网变压器损耗与其参数、容量、台数、负荷等因素有关。当变压器的空载损耗P0等于短路损耗Pk时, 变压器效率最高。多台变压器并列运行的, 应按各变压器的参数, 以最小总损耗为原则分配各变压器负荷进行最佳运行方式的选择。对于一些峰谷差很大的工厂企业, 建议采用“母子变压器”, 重载时采用大容量变压器供电, 轻载时采用小容量变压器供电, 这样就大大减小了轻载时变压器的损耗[3]。

2.8 积极进行谐波治理

治理谐波的措施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根据测量结果要求谐波含量超标的负荷进行治理;另一类是在变电站10 k V母线加装谐波补偿装置, 包括无源滤波器、有源滤波器和混合滤波器。对于谐波污染较为严重的配电线路进行谐波治理, 将会取得明显的降损效益。

2.9 积极推进配电自动化系统

配电网络的潮流分布情况是随时变化的, 积极推进配电自动化系统, 采用基于远程终端单元RTU的馈线自动化系统, 实时监控配电网络潮流的分布情况, 并根据系统实际情况设置优化原则, 对配电网络的潮流分布进行优化, 从而达到整个网络的线路损耗最小, 这是目前配电网管理中较先进的做法。

2.10 采用灵活配电系统

灵活配电系统 (FACDS) 是和灵活输电系统 (FACTS) 相对应的技术, 是电力电子技术在配电网络中的应用, 采用可控串补、静止无功补偿器等设备对改善配电网无功分布、降低线路损耗以及提高配电网络电能质量等都有积极的作用。

3 经济运行的新问题

随着电力市场的深入发展, 配电市场也将逐步形成, 从而给配电网经济运行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配电网运行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运行的经济性, 要求采取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手段, 使组成配电网的各电气元件在运行中消耗的电能 (即线损) 降至最低。为保证国民经济高速稳定发展, 寻求一条不用投资就能节电的途径具有重大意义, 配电网经济运行就是不用投资就取得明显节电效果的一项内涵节电技术。配电网经济运行是在保证城网、农网、企业网电压等级大部分在110 k V以下的电网安全运行和在满足供电量及保证供电质量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电网现有的输、配、变电设备, 通过优选变压器及电力线路经济运行方式和负载经济调配及变压器与供电线路运行位置的优化组合等技术措施, 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变压器及供电线路的有功损耗和无功损耗。在电力市场环境下, 电力用户对电价信息、供电的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更为关心。因此,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 家用电器的普及以及用户对电压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 电压质量已不能只局限于传统的电压偏差管理, 在供电企业的电压管理内容中, 增加电压闪变、电压不平衡、谐波电压的危害与管理等新内容是必需的。而从供电企业本身出发, 加强线损管理也是势在必行的。

4 结语

采取提高供电电压、合理布局、选择合适配电线路、合理安排负荷分布、优化无功补偿分配、推进配电自动化系统、采用灵活配电系统等措施是降低城市配电网络总损耗的有效手段, 可达到最大限度地降低网损, 并维持电压质量, 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曾重谦, 廖民传, 张勇军.配电网电能损耗的原因与主要降损措施[J].供用电, 2009, 26 (2) :28-31.

[2]万善良.城市配电网节能主要途径分析[J].供用电, 2008, 25 (2) :5-8.

配电网极限线损分析 篇2

关键词:环形配电网,电网线损,优化配置,电力企业

线损是电力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总体表征指标, 也是对电力企业进行考核的重要依据。在大力发扬节约能源的今天, 线损会损失大量的电能。随着人们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 远距离电力输送越来越多。因此, 电网线损成为了十分严重的问题, 不仅造成了电能的损失, 还给电力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 需要严格管控配电网的线损。

1 配电网技术线损的影响因素

影响配电网技术线损的因素众多, 总体可以分为技术线损的影响因素和管理线损的影响因素, 对两者的分析具体如下。

1.1 技术线损的影响因素

技术线损的影响因素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配电网的结构和电器设备会对线损产生一定的影响。 (2) 配电网的线路和接户线的损耗。 (3) 电缆和电容器中绝缘子介质产生的损耗。 (4) 相关设备出现铁损或铜损。 (5) 带电设备的绝缘能力较差, 导致泄漏损耗。 (6) 配电站和变电站的直流充电装置、信号和通风冷却装置等发生损耗。 (7) 电能计量装置的准确度会对供电企业的售电量产生一定影响, 其合理配置能够加强对误差的控制, 同时还能降低线损。 (8) 受无功电压的影响, 配电网也会产生一定的损耗。 (9) 无功流动会在电网中产生有功损耗。 (10) 电压水平会对可变线损和不变线损产生一定的影响。

1.2 管理线损的影响因素

具体来说, 管理线损通常是由计量设备的误差或人为误差造成的。虽然线损是无法预知的, 但只要加强管理, 提高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 可以达到降低线损的目的。目前, 影响管理线损的因素主要有: (1) 计量装置安装不规范会影响线损的管理。 (2) 计量装置的精度会引起一定的线损计算误差。 (3) 营销管理的影响。由于抄表和核算极易出现差错, 加上供电和售电量的抄表估算时间不正确, 也会引起线损计算误差。 (4) 用电管理不合理。 (5) 电网漏电和窃电现象。

2 应对配电网技术线损的对策

2.1 调整配电网的功率

电网的结构和布局不当会引起配电网的技术损耗, 因此, 需要合理地调整配电网内部的功率分布。在调整中, 电力企业需要将环形配电网与电阻成反比例关系作为整体网络的功率调整目标, 将对配电网线路和网络中功率因数的调整作为主要的调整方向。配电网的功率分配是指线路有功功率的科学配置和无功功率的合理分布。缩短配电线路的无功输电长度, 在线路中引入无功分布的形式, 能降低线路中的各种损耗, 同时, 还能有效改善电网的配电和输电质量。

2.2 调整配电网的运行方式

该项调整主要集中在运行中的负荷曲线和三相负荷的协调和改变。在配电网实际运行中的峰谷差距较大和负荷较大时, 需选用双回路供电模式, 并调整三相不平衡负荷。通过平衡负荷和回路供电模式的调整, 可有效降低回路中的线损, 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 而且能更加科学地降低配送电力的时间和负荷的损耗。因此, 配电网整体运行方式的转变是后续变压器运行协调工作的前提, 同时, 也是调整系统线路负荷、降低系统技术线损的主要途径。

2.3 加强变压器的运行管理

在配电网系统中, 变压器的实际运行损耗占总损耗的30%~60%, 因此, 要控制配电网的线损, 就需要严格控制和调整变压器的运行。

应按照配电网和线损的实际特点, 准确地计算网络运行的临界负荷值和所需变压器的数量, 根据计算出的相关参数确定系统中所需变压器的数量, 进而将变压器带来的损耗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并尽量将其降至最低。在合理调整变压器数量的基础上, 需要按照配电网运行所产生的负荷和与临界负荷的关系来选择变压器的运行方式。还需要加设变压器, 这样能在系统出现问题时起到补充的作用。合理调整变压器的运行台数和运行方式, 可以有效降低变压器的损耗率, 还可以使空载损耗降至最低, 从而降低配电网的线损。

2.4 优化计量配置

应根据配电网运行的实际情况优化配电网中电能表的计量装置, 并依据实际运行中的参数合理选取所用装置。

2.5 科学进行无功补偿

要深入、全面地分析和计算配电网中无功线损的主要环节、线损特点和分布状况。应从配电网的全局考虑, 合理选择无功补偿的方式, 从而降低配电网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线路损耗率。通常情况下, 针对不同的电压等级和负荷分区, 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即时、即地的无功补偿和平衡, 同时, 应根据系统负荷的具体情况自动投切。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配电网的线损不仅会导致电能的严重损失、降低电能的输送效率, 还会给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通过分析配电网线损的影响因素, 制定了相应的对策。通过调整配电网的功率和运行方式, 优化计量配置、无功补偿等对策的实施, 电力企业降低了配电网的线损, 提高了电力输送的效率, 也减少了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冉兵, 宋晓辉.配电网线损影响因素分析[J].华中电力, 2009, 22 (06) :30-33.

[2]方海垠, 张显庆.配电网线损产生原因及措施[J].民营科技, 2011, 8 (03) :33.

试述影响配电网的线损因素分析 篇3

在我国,按线损率在8.0%计算,每年就消耗掉500亿kW·h,折标准煤2020万吨,如果再加上各用户线损电量,数字就更可观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就可以向用户提供更多的电力,促进工农业生产,节约动力资源,降低供电成本,其经济意义和现实意义是不可低估的。

二、技术线损分析

1 负荷曲线形状对线损的影响

对于一定的线路来说,其结构参数在一定时期往往是固定不变或变化很小,变化较大的是线路的运行参数,其中以线路中的负荷电流和负荷功率的变化最为剧烈。在农电线路中负荷功率起伏变化更为剧烈,使日负荷曲线起伏波动形成几个峰谷现象,高峰负荷往往是低谷负荷的几倍,即造成了很大的峰谷差。这种现象在农村用电淡季尤为明显。

2 无功补偿对线损的影响

在电力系统中应保持无功功率的平衡,否则将会导致系统电压降低、设备损坏、电能质量下降、电网能耗显著增大;严重时还会引起电网崩溃,系统解裂,造成大面积停电事故。保持电网无功容量的充足有以下作用:

2.1 补充电力系统无功功率使之保持平衡

电力系统中的电动机、变压器、电焊机、日光灯等,大都是既具有电阻又具有电感的电感性负载,它们既要吸取消耗有功功率同时还要消耗吸取无功功率。

2.2 降低电网中的功率损耗

电网不仅在给用电设备输送有功功率时造成有功损耗,同时,在给用电设备输送无功功率时也要造成有功损耗,其表达式为:

由上式可见,当电网结构固定,输送的有功功率一定时,电网有功功率损耗的大小取决于无功功率的输送量,而且与其平方值成正比。

2.3 减少电网中的电压损失,提高电压质量

电网中无功功率输送量的变化还将造成线路运行电压的波动和电压损失,导致线路首末端有一个电压差,引起用电设备处发生电压波动或不稳定,用电电压质量难以保证。线路电压损失与其输送的无功功率之间的关系如下

由上式可见,电网中电压损失的第二部分和输送的无功功率成正比,由于此时QX/Ue>>PR/Ue,则线路的电压损失主要由线路的电抗值来决定,即。

2.4提高电网中输送能力和设备的利用率

无功功率可以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因此在电网视在功率不变的情况下,电网输送的有功功率必然增加,这样即提高了电网的输送能力;从另一方面看,无功补偿可以使功率因数提高,在传输相同的有功功率下就可以节省设备的容量,即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

三、电压变化对线损的影响

1配电网升压改造

为求得电网升压与线损降低的关系,假设电网电压在升压前和在升压后,电网输送的有功功率不变,即所以

电网升压后,线路上流经的负荷电流减小了。因此,电网中的线损也必然相应降低。其降低百分数按下式计算确定:

由上式,根据假设的电网升压前后的电压U1与U2之值,可计算得到配电网升压后线损降低百分数的效益表,见下表。

如果现运行的输变电设备能满足绝缘配合要求,利用已有线路走廊和变电设备或进行部分更换,对电网进行改造,将输变电系统运行电压升高1至2个等级,既可满足节省资金、减少施工量和缩短停电时间的要求,又可降低线路的输送电流。

2电网电压损耗的影响

在电网电压满足供电质量要求的前提下,适当提高运行电压可以减小负荷电流,从而降低线损。配电网中的可变损耗可表示为

如果配电网的电压提高α%,则由式(3-7)可得到配电网可变损耗可降低为:

由上式可见,如果电网电压提高5%,输电线路和变压器损耗可降低9%左右。配电网总损失的15-20%主要是变压器的空载损失。因此当配电网的电压水平提高5%,而配电网中变压器的工作分接头保持不变时,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将增加约10%,也就是配电网的总损失将增加15-2.0%。如果变压器工作分接头随着配电网电压的变化而相应变化,则这部分损失将几乎保持不变。电力网运行时,线路和变压器等电气设备的绝缘所容许的最高工作电压一般不超过额定电压10%,而对低压用户的供电电压则应保持在额定电压的5%范围内。

由上表可以看出对于变压器的铁损在电网总损耗所占比重小于50%的电力网,适当提高运行电压可以降低总损耗,电压在35kV及以上的电力网基本属于这种情况。但是对于变压器铁损所占比重大于50%的电力网情况正好相反,大量统计资料说明,在6~10kV的农村配电网中铁损在配电网总损失中所占比重可达60~80%,甚至更高。

3 功率因数对线损的影响

在配电网中,在负荷的有功功率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提高负荷的功率因数可以减小负荷的无功功率,因而可以减少发电机送出的无功功率和通过线路及变压器的无功功率,所以也将减少线路和变压器的有功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当功率因数由提高到时,可变损耗的降低量及降低的百分数如下:

由上式,根据假设的cosφ1与cosφ2之值,可计算得到提高功率因数对降低可变损耗百分数的效果,见下表。

电网中的可变损耗与功率因数的平方成反比,因此提高功率因数的降损节能极其显著可观。

4 负荷分布对线损的影响

假设在某条线路上有两个用户,它们的负荷曲线形状完全相同,全线路用同一截面的导线,分支点到线路始端和末端的距离分别为L1和L2,线路始端和两个用户的最大电流为Izd,aIzd和(1-a) Izd,如下图所示:

线路内的电能损耗可按照下式计算:

从上式可见,a值越小,电能损耗△A越大;当a值确定时,L2越大则△A也越大。因此可见影响多分支线路电能损耗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分流情况,即负荷的数值分布;二是各负荷点距始端的距离,即负荷点的空间分布。

5 运行方式对线损的影响

环形电力网是闭环运行还是开环运行,以及在哪一点开环运行,都是与电力网的安全、可靠和经济性有关的复杂问题。

从增强供电可靠性和提高供电经济性出发,应当采用闭环方式运行;但是由于闭环会导致继电保护的复杂化,它对供电可靠性又是有影响的。所以有时电网也开环运行而采用手动或自动切换等方式。

从降低线损的观点来考虑,在均一网络中,同一电压等级的环网,功率分布与各段电阻成反比。这时,闭环运行可取得很好的降损效果。在非均一程度较大的网络中功率按照阻抗成反比分布。这时,只要负荷调整适当。开环运行对降损将是有利的。有时在非均一环网中加上串联电容、调压变压器以强制实现有功和无功功率的经济分布。

参考文献

[1]《电工基础》,国家电力出版社.

配电网极限线损分析 篇4

关键词:供电企业,配电网,线损预测,降损措施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们用电量需求的不断增加, 配电网线损也逐渐受到供电企业的重视, 并通过等值电阻、潮流计算、台区损失率等方法对配电网的线损进行预测, 结合有效的降损措施, 从而保证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1 供电企业配电网理论线损预测方法分析

1.1 等值电阻预测法

整个10k V配电网的总均方根电流流过等值电阻所产生的损耗等于10k V配电网内全部配线可变损耗和全部配变的负载损耗的总和[1]。预测方法适用于已知10k V配电网拓扑结构、配线和配变参数, 配线首端抄见有功和无功电量、最大和最小负荷电流及额定电压。

1.2 潮流算法

针对10k V配电网的单电源辐射状结构特点, 利用前推回代潮流计算方法, 直接求解配电网的电能损耗。算法适用于已知10k V配电网拓扑结构、配线和配变参数, 配线各节点负荷有功和无功抄见电量及负荷曲线等。潮流算法不仅数据采集困难, 而且还有可能导致计算不收敛问题, 一般在规划设计方面或对线损分析时使用, 在实际线损计算中很少使用。

1.3 基于实测线损的台区损失率法

将0.4k V低压网负荷性质分为城区网、郊区网及农村网, 再将每种性质的低压网按负荷类型分为重负荷、中负荷、轻负荷三类。对每个负荷类型, 分别抽取若干个典型台区, 即供电负荷正常、计量齐全、电能表运行正常、无窃电现象的数个台区, 对其在计算时段内的线损进行实测, 从而获得这些台区的单位配变容量的电能损耗值 (MWh/MW) 。再将这些值分别应用于具有相同负荷性质和相同负荷类型的其它台区, 分别计算其电能损耗。最后对三种负荷性质低压网的电能损耗进行求和, 得到全部低压网的电能损耗。

2 供电企业配电网的降损措施

通过努力, 管理线损可以而且也应该减到很小。多年线损理论计算证明, 供电部门的管理线损占的比重并不高。所以, 实际线损和技术线损的差异, 可以作为衡量供电部门管理水平的指标之一。而技术线损, 技术上也可以将它降到很低, 然而结合电网经济效益, 就只应该降低到一个合理的水平, 到底怎样才算合理, 则取决于当时的社会条件和电网结构。[2]

2.1 有效的提高功率因数

变电器在运行的过程中会消耗一定的无功功率, 无功损耗引起的线损有时会很严重, 因此, 要做好供电企业配电网降低线损, 必须要考虑配网变压器的降损。主要是按照电源、电网、用户补偿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布局和配置无功补偿设备, 实现无功分层分区平衡。加强无功补偿装置的运行维护, 提高装置利用率。根据配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分析, 选取容量恰当的变压器, 一般情况下负荷率选取在60%至80%较为合适, 这样更能发挥出变压器的最佳效率, 降低线损率, 从而有效的降低配电网线损率。

2.2 对配电网的网络结构进行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供电企业的发展也极为迅速, 配电网的网络结构发展也极为迅速, 网络结构也在不断的发展, 但是, 配电网在运行的过程中, 网络结构与配电网的线损有着直接的联系, 原有的网络结构会产生大量的线损, 对供电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 应对配电网的网络结构进行优化, 这样才能实现供电企业配电网降损目的[3]。首先, 要科学的规划网络结构的电源点位置, 一般情况下, 以前的配电网络结构中, 电源的位置往往不会合理的布置在负荷中心的位置, 使得电源在运行的过程中, 出现一定的线损, 而将电源科学的布置到网络结构的负荷中心位置上, 可以拉近电源与负荷的位置, 有效的提高配电网络结构的运行效率, 实现降低线损的目的。另外, 配电网中的电源还需要考虑到电网所处的运行要求、运行环境、经济供电半径等因素, 综合考虑之后再对电源进行合理的配置, 一般情况下应采取半径较小、容量适中、点位密集等方式进行配置, 这样才能有效的降低供电企业配电网线损。

其次, 要充分考虑到网络结构中配电网线路的截面, 配电网线路的截面与配电网运行的线损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实践中发现, 合理的导线截面能够降低至少30%的配网结构线损, 另外, 在对供电企业配电网中导线截面进行合理设计之后, 不仅可以降低配电网运行的线损, 同时还可以延长配电网导线的使用寿命, 充分延长配电网的运行时间, 从而有效的提高供电企业的配电网运行效率[4]。

2.3 应加强对线损的管理

供电企业配电网在运行的过程中, 线损将会对供电企业造成极大的经济影响, 因此, 应做好降低配电网线损的工作, 除了上述几方面可以实现降低配电网线损的措施之外, 更重要的是要加强配电网线损的管理[5]。

(1) 应落实配电网线损管理的责任, 加强基础数据管理, 建立准确的站、线、变、户对应关系和基础数据更新、完善机制, 实现线损基础数据常态化维护; (2) 加强计量装置运行管理, 在电能计量装置采购、校验等源头做好把关, 确保进入电网运行的计量设备合格, 做好电能表、互感器的周期检验、周期轮换, 及时处理计量装置故障, 加强电量差错的计算和退补, 确保电能计量的稳定、可靠; (3) 严格落实抄核收管理, 规范电费抄核收作业。统一合理安排抄表例日, 尽量缩短每月供、售电量抄表时间差, 减少抄表不同期导致的线损率波动。确保电量数据完整和正确抄录, 避免出现估抄、漏抄、错抄的现象。 (4) 加强用电检查的管理, 及时发现和查出用户窃电行为, 特别是对私接路灯、破坏计量等行为严肃打击, 确保线损预测的准确性; (5) 加强台区负载的管理, 重点整治“大马拉小车”、“小马拉大车”、三相负荷不平衡、无功补偿不足等问题, 采取负荷割接、就地无功补偿、淘汰型变压器改造等措施有效解决台区线损偏高问题; (6) 加强统计线损的分析和应用, 利用信息系统自动统计线损, 按照分压、分区、分线、分台区分别进行统计分析, 对于统计线损偏离理论线损过高的线路、台区, 应重点督促相关负责单位和人员, 及时查找问题原因并尽快改进; (7) 建立线损管理定期沟通协调机制, 线损管理涉及供电企业的多个部门和多个专业, 必须建立有效的协调沟通机制, 相关协同形成联动, 才能有效解决线损管理中发现的各类问题, 最好由各部门或专业的负责人作为沟通联系人, 这样对沟通的效率能够起到有效保障。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配电网线损的预测方法很多, 针对不同的电压等级、线路和台区, 采取最有效的预测方法, 将能够有效分析出配电网线损的情况, 计算得到的理论线损又可以为实际线损管理提供参考指标, 为线损管理提供目标依据。供电企业可以根据实际线损与理论线损的偏差, 具体分析线损差异的原因, 采取针对性的降损措施, 通过采取优化配网结构、技术降损和加强线损管理等手段, 从而有效的提高配电网运行的效率, 确保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全面的促进供电企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肖白, 周潮, 穆钢.空间电力负荷预测方法综述与展望[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3 (25) .

[2]何禹清, 雷雨田, 张可人.理论线损分压分析及降损对策研究[J].湖南电力, 2012 (4) .

[3]廖学琦.降损措施与线损管理讲座 (连载11) ——推行降损承包责任制加强管理出效益[J].农村电气化, 2013 (10) .

[4]王恺, 李听, 吴昊.基于智能电网技术的线损精细化精确比对的研究与应用[J].华东电力, 2014 (7) .

配电网极限线损分析 篇5

1 10k V配电网的信息化线损管理系统

在10k V配电网的长期运行中, 对于供电线损的管理, 其主要依托于数据、信息、资料、图形一体化的线损管理信息系统, 综合使用了计算机程序、电子信息网络系统, 能够以可视化、自动化的方式, 来完成具体图形的制作与交互, 并可借由管理平台进一步完成数据的录入、网络结构的分析, 不仅有效保证了各项信息传输、口令下达、信息反馈的效率、质量, 同时还可利用各种功能模块、应用软件来完成统计、查询、监控等多项业务。作为一种智能操作系统, 线损管理平台必须具有一定的机密性、可操作性、稳定性、扩充性, 在具体设计的过程中, 应综合考虑总体配电网络的布局、形式以及供电需要, 根据配电站实际情况合理设计、选择功能模块并相应的接口, 以此实现信息、数据的高效率交互。目前, 我国多数10k V配电网所采用的线损管理系统, 其主要具备以下几项基础功能:

1.1 地理信息管理

该功能模块的应用, 主要作用于电力网络地图的制作, 不仅能够向管理平台提供其内部的关系数据库, 同时还带有专项、专业的函数功能。在使用的过程中, 专用函数主要用以查询、统计、分析配电网络的线损情况, 而数据库则是将所有涉网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维护记录等有关信息加以储存、备份并进行管理, 为电网运行期间的监控、维护以及线损管理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此外, 由地理信息管理系统所提供的网络数据结构, 可用以分析10k V配电网的拓扑关系、网络接线。

1.2 数据库管理

作为整个线损管理平台的基础构成, 数据库管理模块的应用, 主要作用于向其他功能模块传送信息、资料、数据, 或是储存、备份、整理、分类由其他功能模块所收集到的数据信息, 再者就是将一些技术性数据传送至高级应用软件中。因此, 在实际的构建数据库管理系统时, 不仅需要保证其拥有海量的内容空间、共享功能, 同时也应带有一定的开放性、安全性, 一般可采用基于NT环境的SQLServer大型数据库。

1.3 供电线损分析、计算

对于10k V配电网的供电线损, 分析、计算功能模块的应用, 通常是借由数据库的支持, 调取相关的数据、资料, 以模拟、分析、比较等多种方式, 来计算具体的统计、理论线损, 并从中找出问题所在、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综合体现了整个线损管理平台的实用功能, 而在计算、分析的结果上也将直接影响到供电企业的经营决策。

1.4 拓扑分析

拓扑分析功能模块的应用, 主要是从地理信息管理模块中提取有关电网结构的信息、资料, 根据线损管理系统的实际需要, 通过分析、处理将所得资料转化为相应的网络结构数据, 同时将其备份、存储至数据库中, 从而为各功能模块、应用软件提供可靠数据。

2 10k V配电网的线损分析与管理

在10k V配电网的长期运行中, 供电线路的电力损耗受供电方式、电网结构、导线截面、系统参数等诸多因素影响。因此, 在实际的线损管理工作中, 首先需要综合分析线损的成因, 而线损管理平台则需要提供相应准确的信息数据、查询统计、快速计算、智能分析等多种功能。对此, 我国多数供电企业所采用的经理管理模式, 主要是针对其有效供电区域, 分层、分线、分区的方式来实施具体业务活动, 而对于10k 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也应引用此种模式、方法, 针对不同的供电线路、区域逐一计算其电能损耗, 并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加以统计、分析, 并通过对比历史数据, 为在岗管理人员提供指导及数据, 最后组织有关的技术、管理、设计人员协同编制具体的补偿方案, 同时利用线损管理系统, 对方案中的内容进行模拟、计算, 以此校验补偿效果, 确认补偿方案的可行性、完善性。

3 10k V配电网的常用降损措施分析

3.1 10k V配电网的结构优化

在10k V配电网的长期运行中, 其设计布局、结构形式的合理性、科学性, 对于供电线损有着直接影响。对此, 在保证10k V配电网的供电质量、效率以及稳定的前提下, 供电企业必须对电网结构做出合理调整、设计优化。首先, 对于电源点的设计位置应做出合理的安排与规划, 应尽可能的将其布置在负荷的中心区域。对于一些兴建较早的配电网络, 由于多数是以单端树干的形式来供电, 位于室外环境中的供电主干线, 往往只是沿着道路的走向架设单一电缆, 而并未充分考虑电力负荷的变化情况, 更没有考虑电源点的实际位置是否位于电力负荷的中心区域, 对此应做出适当调整, 最大限度的拉近电源、负荷中心间的距离, 以降低线损。对于各电源点的配置, 应综合考虑10k V配电网的运行要求、所处环境以及经济供电半径, 对于城区以内的供电网络, 可适当考虑以半径较小、容量较大、点位密集的方式进行配置, 而对于农村地区的电源点配置, 应以半径较短、点位密集、容量较小的方式进行。与此同时, 在条件运行的情况下, 可考虑采用并联的方式将多组配电变压器相连接, 从而同步保证10k V配电网运行的经济性、稳定性。其次, 对于供电配网的架设, 可针对供电区域以内的各个电源点, 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呈辐射状向周边区域延伸进行接线, 相较于以往传统的单边供电接线方式, 此种做法能够有效降低1/8的供电线损。最后, 对于供电导线, 应综合考虑10k V配电网的供电需求、运行要求, 合理选择导线截面, 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由导线电阻所带来的供电线损, 通过适当加大导线的截面面积, 能够有效降低30%左右的供电线损, 并大幅延长了10k V配电网的运行时间, 甚至在数十年内都无需更换导线。

3.2 平衡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

10k V电网配电变压器面广量多, 如果在运行中三相负荷不平衡, 会在线路、配电变压器上增加损耗, 因此, 在运行中要经常测量配电变压器和部分主干线路的三相电流, 以便做好三相负荷的平衡工作。减少电能损耗。一般要求配电变压器出口三相负荷电流的不平衡率不大于10%, 低压干线及主要支线始端的三相电流不平衡率不大于20%。

3.3 升压改造措施

众所周知, 在10k V配电网的长期运行中, 其供电电压的大小与供电线路的损耗成反比。对此, 有关供电企业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不断加大电力负荷的同时, 对于一些供电电压较低的城乡地区, 应逐步推进110k V、220k V配电网络的建设, 或在原有低压电网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 陆续淘汰、拆除与国际标准不符的电压网络, 尽可能的避免变电容量存有重复, 以简化电压等级的方式来降低线路损耗。

3.4 运行电压的调整

当输送容量不变时, 电流与电压成反比, 相应地提高运行电压, 提高力率, 可以达到降损的目标。这在高电压大电网中是成立的。因为在35k V及以上电网中。变压器的铜损占整个电网电能损耗的80%以上, 铜损与运行电压的平方成反比。其相应的运行电压越高。铜损越小, 因而总的电能损耗也越小。而在配电网中, 情况有时恰恰相反。配电变压器的铁损约占整个配电网总损耗的40%~80%, 它与配电网运行电压平方成正比。特别是配电变压器在深夜运行时。因负荷低, 所以运行电压较高。电压越高。造成空载损耗越大。所以, 对于10k V配电网在所有情况下都片面的强调提高运行电压是不合理的。

4 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 供电网络在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 相应的线损管理系统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 而若要充分发挥其应有功能与作用, 线损管理工作者就必须充分了解、掌握电力、计算机等多种专业的知识与技巧, 从而为系统的操作、线损管理的实施以及各项降损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摘要:为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 提高电力企业效益和管理水平, 在实际的电网运行中必须采取线损管理、处理措施, 减少不必要的电能损耗, 在显著提高供电效率的同时, 尽可能的节约成本, 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本文就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作简要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10kV配电网,线损管理,降损措施,系统平台

参考文献

[1]丁心海, 罗毅芳, 刘巍, 施流忠.改进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的几点建议[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1.

[2]罗王琼.浅谈10kV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分析[J].科技传播, 2010.

[3]黄派兵.浅谈快速查找10kV配网线路故障的技巧[J].科技致富向导, 2010.

[4]陈国锋.配电网线损分析及降损技术管理措施[J].机电信息, 2010.

配电网理论线损算法综述 篇6

在电力系统中为了科学的管理配电网的线损, 我们需要进行理论线损计算, 这也是目前为止有效降低线损的节能方法, 也是电力部门进行线损管理的合理手段。通过实际计算可以了解整个电网中电能损失的具体分布, 也可以从中看出当前的技术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 作为日后开展降损工作的重要理论依据。

2 线损计算的主要算法

配电网线损的主要计算方法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依网络主要损耗元件的物理特性建立的各种等值模型算法;二是根据馈路数据建立的各种统计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等[1]。当对线损管理的要求不高时, 我们通常可以采用估算结合计算的方式;在精度要求稍高的场合下, 多使用潮流计算方法[3]。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2.1 等效电流分布法

等效电流分布法先求得计算时段内配电网各支路上的平均电流分布, 再通过查负荷曲线形状系数确定相应支路的等效电流分布, 从而求得各项损耗电量[4]。

该方法仅以经验公式对负荷时变性作简单的处理。主要包括最大电流法、平均电流法、均方根电流法等。

2.1.1 最大电流法

利用日负荷曲线的最大值与均方根值之间的等效关系进行线损计算。计算线损时不仅要获取最大电流, 而且还要求取损失因数F。在己知负荷率f时, F可近似求得, 即对于一般配电网:

F:0.3 f:0.7 fÁ (1) F 0.2 f 0.8 fÁ (2)

在上式中, 在相同的f值下, 负荷曲线的最小负荷率α往往不同, 故损失因数F也将不同, 这就大大影响网损计算结果的准确性[5]。

2.1.2 平均电流法

利用平均电流与均方根电流的等效关系进行线损计算的方法。引入形状系数K。实际的计算公式如下:

用平均电流法计算线损时, 其优点是用实际中较容易得到且较为精确的电量作为计算参数, 负荷曲线发生变化时, 形状系数也将发生一定的变化。一般只考虑负荷季节性变化的差异, 这样会给计算结果带来误差。

2.1.3 均方根电流法

设电力网元件电阻为R, 通过此元件的电流为I, 则该电力网电阻在一天内电能损失值△A按下式计算:

在实际应用中代表日的线损率与要求的月、季、年的线损率有一定的差别;对于没有实测负荷记录的配电变压器, 其均方根电流按与变压器额定容量成正比的关系来计算一般是不完全符合实际负荷情况的[6]。

2.2 等值电阻法

将配电网络电流通过元件的有功损耗视为通过“配电网线路等值电阻RLeq”和“配电变压器等值电阻RTeq”所产生的有功损耗。即:

W全网有功电能 (读数) ;WQ无功电能 (读数) ;Iar平均电流;k电流形状因数。实践证明该方法能满足线损管理应用的要求, 在原理上该方法只能作辐射式配电网计算[8]。在该方法中假设变压器负荷率相同、各负荷点功率因数相同以及各节点电压相同, 也降低了精度。

2.3 统计模型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把具有代表性线路的实际线损值与特征参数值作为计算的样本, 进而建立回归方程式, 使用其他常规线路的线损值以及已经计算了的线损值, 当线路结构或者运行参数发生变化时进行快速的运算。在实际的计算过程中, 因为配电线路的不同, 就需要建立很多的回归方程, 用于参考数据的样本也是通过电流法计算而来的, 本身就不够精确, 这样最后得出的线损结果准确度是不够的。

2.4 节点等效功率法

这种方法主要通过将负荷曲线梯形化或查负荷曲线形状系数的方式获取节点等效功率, 这就会造成计算出来的等效功率会有一定误差。另外, 当各节点功率取等效功率时, 得到的系统潮流分布并不一定就是该段时间内的等效分布, 这是该方法的不足之处。但这种算法简便, 主要应用在负荷功率变化幅度不大的场合下可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

2.5 损耗功率累加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对各个时间段内的采样分别进行计算, 然后再用不同时段内的损耗功率乘以采样之间的间隔时间, 通过累加就可以得出需要的系统损耗电能。简单的说, 这种方法就是通过阶梯式的计算, 逐步的累加, 就可以得出损耗电量, 这种方法可以反映出不同时间段的电能损耗, 进而反映出电力系统的工作情况。但是这种方法没有很大的灵活性, 不能直接获得电能损耗。

2.6 动态潮流法

按照实际系统的运行规律计算系统各项损耗功率及损耗电量。实质上是采用离散求解静态潮流的方法[7], 通过对系统节点功率大量的采样值进行潮流计算来反映系统状态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该方法的精确度主要取决于节点功率采样值插值 (或拟合) 表达式能否反映系统实际运行状况。计算量与损耗功率累加法相当, 但精度更高, 具有较好的灵活性, 可直接得到计算时段内任意时刻的损耗功率、损耗电量的代数表达式。

2.7 改进迭代法

“改进迭代法”是以一种新的完全反映配电网络结构特征的动态链表, “节点双亲孩子兄弟链表”为网络结构的基础, 以“前推回代”潮流迭代算法为理论基础, 根据配电网的实际情况和网络的具体特点, 充分利用了现有运行参数, 求得配电网的潮流分布, 进而求得线损及其分布[7]。适用于目前各种复杂配电网 (辐射状、环状或网状) 线损理论计算的实用方法。

3 算法的发展与展望

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目前的电力市场环境下, 线损计算与管理软件得到了广泛应用和重视。电力管理部门收集相关的信息渠道不断的增多, 可以作为参考的数据也是越来越多, 这就使有效管理的原始数据更加的准确, 随着人们对于线损管理的不断重视, 各种计算方法也随之产生。线损计算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几个方面反应出来, 从简单的线损计算到线损计算管理系统, 从单机程序到网络数据交换, 都有了飞跃的发展。尽管我国当前的线损管理方面的发展还不是很完善, 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 社会的发展, 在不久的将来, 线损管理一定会得到长足发展。

摘要:线损计算是电力系统的传统问题, 在理论上有多种计算方法。通过理论线损计算便于运行管理部门进行分析, 从而采取切实可行的降损措施, 以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配电网的理论线损算法是降低电能损耗的主要方法, 同时也是科学管理线损的一种可靠的管理方式。本文简单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线损计算方法, 并对其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进行了概括的介绍。最后对线损算法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配电网,线损算法,分析

参考文献

[1]DL/T686-1999, 电力网电能损耗计算导则[S].

[2]浙江大学发电教研组, 南京供电局编.线损的理论计算和降损的技术措施.北京:电力工业出版社.1980.

[3]彭新宇, 黄民翔, 许诺, 沈勤靖.10kV配电网的快速计算法.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2年第14卷第4期.

[4]鄢长春, 张焰, 陈章潮, 蓝毓俊, 陈芯蕊.配电网网损计算新方法的研究电工电能新技术.1999年第4期.

[5]吴安官, 倪保珊.电力系统线损.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6.

[6]姜宁, 王春宁, 董其国.线损与节能技术问答.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低压配电网功率因数与供电企业线损 篇7

1 低压电网功率因素的影响原因

电网功率因素与供电企业线损有一定的关系, 低压配电功率对供电企业线损有着之间的影响, 为了降低供电企业线损程度, 需要适当对电网功率进行提高。在探讨这一问题之前, 笔者首先介绍一下电网功率的影响因素, 只有充分的了解其影响因素, 但是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 进而降低供电企业线损。

1.1 无功功率消耗

电网中很多设备存在着无功功率消耗, 其中比较常见的有异步电动机以及变压器, 前者之所以需要消耗大量的无功功率, 主要是因为其中的定子与转子之间存在着大量的空隙, 其消耗的形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空载无功功率, 另一种是负载无功功率。所以在实际操作中, 操作人员都是通过提高负载的方式来有效的提升异步电机的功率, 进而降低对企业线损。异步电动机空载运行消耗的无功功率比较多, 而且没有任何的价值。变压器也存在空载运行的情况, 也是其消耗无功功率的主要形式, 所以降低这两种电力设备的无功功率消耗, 对改善配电网的运行环境, 降低供电企业线损有着重要意义。

1.2 供电电压过高

供电电压有一定的运行标准, 如果供电电压过高, 对低压配电网功率因素就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进而影响供电企业线损。目前我国电网管理运行人员对供电电压调整存在误解, 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当配电网中某些线路末端电压出现了异常情况, 运行人员通常选择利用变压器分接头的方式来调整电压, 这对作法在短时间内的确可以将电压恢复到正常值范围, 进而实现电压平衡输送, 但是这种方法, 并不能彻底的解决问题, 在实现电压平衡的同时, 还存在很大的风险, 久而久之反而会危及到配电网的正常运行。因此在配电网运行时, 如果电塔出现异常情况, 尽可能不选择上述变压器分接头的调节方式, 应该从降低无功功率的消耗的角度出发, 提高功率因素, 进而实现降低供电企业线损的目的。

2 低压配电网中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分析

2.1 随机补偿方法

随机补偿是无功补偿方法中的其中一种, 实质就是指低压配电网中所具有的低压电容器和电动机并联连接到一起, 通过控制、保护装置与电机, 同时投切。随机补偿适用于补偿电动机的无功消耗, 以补励磁无功为主, 此种方式可较好地限制配电网无功峰荷。随机补偿的优点是:用电设备运行时, 无功补偿投人, 用电设备停运时, 补偿设备也退出, 而且不需频萦调整补偿容量。

2.2 随器补偿

随器补偿是指将低压电容器通过低压保险接在配电变压器二次侧, 以补偿配电变压器空载无功的补偿方式。配变在轻载或空载时的无功负荷主要是变压器的空载励磁无功, 配变空载无功是配电网无功负荷的主要部分, 对于轻负载的配变而言, 这部分损耗占供电量的比例很大, 对于供电局局供变压器这部分损耗加大了配电网的技术损耗, 而对于用户自维变压器而言这部分损耗导致用户电费单价的增加, 无形中增加了用户生产成本, 更不利于电价的同网同价。随器补偿的优点:接线简单、维护管理方便、能有效地补偿配变空载无功, 限制配网无功基荷, 使该部分无功就地平衡, 从而提高配变利用率, 降低无功网损。

2.3 跟踪补偿

跟踪补偿是指以无功补偿投切装里作为控制保护装里, 将低压电容器组补偿在大用户0.4k, 母线上的补偿方式。适用于100k VA以上的专用配变用户, 可以替代随机、随器两种补偿方式, 补偿效果好。跟踪补偿的优点是运行方式灵活, 运行维护工作量小, 比前两种补偿方式寿命相对延长、运行更可靠。但缺点是控制保护装置复杂、维护技术要求比较高、首期投资相对较大。但当这三种补偿方式的经济性接近时, 应优先选用跟踪补偿方式。

3 提高系统自然功率因素的主要措施

自然功率是设备正常消耗的功率, 其设备使用的自然功率越高, 供电企业线路程度越低, 这种方式与安装设置补偿装置相比更具优势,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在原有投资基础上, 不必在增加投资, 其主要的实现形式, 就是适当的降低各个设备在运行时需要的无功功率, 与此同时, 降低设备负载, 来充分的使用无功, 这种方法对工矿企业的功率因素提高有一定的效果, 对其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

工程电器设备具体的使用情况可以通过功率因素来反映, 功率因素还能够反映出设备的利用情况, 与此同时, 还能够监测电网运行是否处于安全可靠的环境中。现代工厂有采取很多方式来提高自然因素, 但是没有哪一种方法能够彻底的解决问题, 为此工厂在安装补偿装置的同时, 还采取人工补偿的方式。从普遍角度来说, 如果用户在用电时, 没有对宫殿内企业的线损造成严重的影响, 而且也没有影响到其他用户正常的用电, 供电企业不应该对用电用户采取任何干预措施, 但是随着电能需求的增加, 用电用户对供电企业的服务质量要求也有所增加, 因此在不影响用电用户正常用电的情况下, 供电企业也应该进行适当的干预, 以此帮助用电用户科学合理用电。供电企业干预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提高自然功率因素, 以便降低线损, 提高电能的利用率。

4 结论

综上所述, 可知对低压配电网功率因素与供电企业线损进行探讨非常必要, 因此供电企业线损问题一直影响着供电企业效益, 对其进行探讨对提高供电企业效益有着积极作用, 从上述的阐释中, 我们知道降低企业线损, 最主要的措施就是提高配电网功率因素, 而提高低压配电网功率因素的主要措施就是安装补偿装置, 但是现代大型工厂, 不仅需要安装补偿装置, 同时还应该尽可能的提高自然功率因素, 以此达到降低线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衣滨, 王丹丹.浅析供电企业降低线损与低压配电网功率因数的关系[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15) .

[2]许刚.供电企业降低线损与低压配电网功率因数的关系[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20) .

上一篇: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下一篇:物理教学中的提问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