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缴费研究

2024-06-10

社会保险缴费研究(精选十篇)

社会保险缴费研究 篇1

2014年2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从会议内容可知, 两项制度合并是经办机构和信息系统合并, 并不直接导致参保人待遇的变化。合并后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仍是以个人储蓄为重要特征, 这种特征的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直接由其缴费决定。合并后缴费改变不大, 只在原基础上增设了几档, 其缴费方式仍以固定金额方式进行。贾宁、袁建华 (2010) 认为个人账户以固定金额的方式缴费, 收入增加而缴费固定不变将会导致替代率水平的下降, 因此必须建立缴费调节机制。而邓大松、薛惠元 (2010) 认为新农保替代率水平较低。薛惠元 (2012) 通过对新农保供给替代率和需求替代率的比较分析, 得出结论:现行新农保制度设计所提供的养老金不能满足“老人”、“中人”和大部分“新人”的基本生活需要。由此可以看出, 无论是合并之前还是合并之后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其制度本质内容并没有发生变化, 按照合并后的制度进行缴费仍不能满足大部分参保人的养老需求。

本文认为,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不能满足农村居民养老需求的主要原因在于按照固定金额缴费的方式, 其账户积累额没能与参保人的收入增长联系起来, 基础养老金给付水平过低, 调整速度过慢, 未能与经济增长水平相挂钩。因此, 我们试图通过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尤其是缴费制度进行优化, 对不同水平缴费率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进行测算, 选择合意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率, 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量化的研究证据。

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制度优化

改变缴费方式, 变固定金额缴费为固定比率缴费。贾宁、袁建华 (2010) 认为如果个人账户缴费金额固定不变, 在收入以中速或高速增长时, 参保人延长缴费年限、增加个人账户积累额并不一定能提高其养老金待遇水平, 反而有可能使养老金替代率下降, 因此不能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功能应在满足参保人基本养老需求的同时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固定金额的方式缴费未能在缴费和收入之间建立指数化关系。而以固定比率的方式缴费可以将个人账户缴费增长率与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增长率挂钩, 使缴费变化率等于收入变化率, 个人账户缴费率保持不变。 (表1)

三、假设前提与测算模型

(一) 基本假设

1、假定所有的参保人都是第一次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且参保后不会退保。

2、假设集体补助的数额为零。

3、假定参保人在年初是按照年收入的百分比选择缴费标准向个人账户供款, 选择的缴费标准比例一旦确定, 以后各年均不变, 并且缴费不中断。

4、假定参保人达到领取年龄后, 在每年的年初一次性领取全年的养老金。

5、假定所有缴费人年龄均在45周岁及以下, 即缴费年限满足至少15年的限定。

6、假定每年全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按照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进行调整。

(二) 测算模型。

优化后的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本文用R1表示基础养老金替代率, G1表示基础养老金领取金额, I表示参保人领取养老金时上一年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pg表示基础养老金上调系数。则参保农民在年满60岁时领取的基础养老金的替代率为:

其中, G0表示实施年份基础养老金标准, I0表示参保起始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p表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 E表示领取起始年龄, S表示参保起始年龄。

本文用R2表示个人账户替代率, G2表示个人账户领取金额, 因此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替代率为:

其中, I0表示参保起始年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 p0表示农村居民选择的缴费比例, C=I0p0表示政府补贴金额, pc表示政府补贴金额年增长率, i表示个人账户年收益率, M表示平均计发年数。

本文用R表示城乡居民养老金待遇的总替代率, 为个人账户替代率与基础养老金替代率之和, 即:

四、参数假设、测算结果及分析

(一) 参数假设

1、参保时间、缴费年龄和领取年龄。假定按照本文的设计参保人的参保时间均从2014年起。开始缴费的年龄的取值范围为16~45周岁, 开始领取养老金的年龄E为60周岁。

2、个人缴费与政府补贴标准。假定参保农民的缴费实行比例费率制, 缴费基础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考虑到农民不同的经济收入状况, 其缴费比例分别设为5%、8%、12%、15%和18%。政府对参保人的年缴费补贴标准与参保人所选择的缴费比例一致, 补贴标准为参保人年缴费金额的5%, 补贴金额直接打入参保人个人账户。

3、基础养老金标准与个人账户养老金平均计发年限。本文假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014年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70元, 以后每年按照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进行调整, 假设GDP的增长率3%。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 为了方便计算, 本文取参保人个人账户养老金平均计发年限M=139/12≈11.58。

4、2013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 916元, 以后每年人均纯收入增长率设定为2%、4%、6%高中低三个值。

5、个人账户养老基金收益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的收益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计息。本文取2014年11月22日央行公布人民币一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为2.75%。

(二) 测算结果及分析。

根据测算模型和参数假设, 利用excel软件可以计算出不同参保年龄、不同缴费比例及不同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下农村户籍居民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替代率。 (表2、表3、表4) 由测算结果可知,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替代率受参保年龄、缴费比例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的共同影响。当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一定、缴费比例一定时, 参保人的参保年龄越长则替代率越高。例如, 以人均纯收入中速增长, 缴费比例选择8%时, 当参保人45岁参保、缴费15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总替代率为20.55%;当参保人35岁参保、缴费25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总替代率为26.22%;当参保人26岁参保、缴费34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总替代率为30.75%。当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参保年龄一定时, 缴费比例越高则替代率越高。例如, 以人均纯收入低速增长, 35岁开始缴费为例, 当参保人选择缴费比例为5%时,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总替代率为27.89%, 当参保人选择缴费比例为8%时,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总替代率为36.51%, 当参保人选择缴费比例为12%时,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总替代率上升为47.99%, 当参保人选择缴费比例为15%时,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总替代率进一步上升为56.60%, 当参保人选择缴费比例为18%时,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总替代率可达到65.21%。

根据基本消费支出测算,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的下限为45%。本文认为如果替代率在45%左右, 对于参保人选取的缴费比例均是可取的, 即为合意。当收入低速增长时, 缴费比例为5%时, 参保人16岁开始缴费则60周岁领取的养老保险可以满足自己的养老需求。缴费比例为8%时, 参保人30岁开始缴费则60周岁领取的养老保险可以满足自己的养老需求。缴费比例为12%时, 参保人37岁开始缴费则60周岁领取的养老保险可以满足自己的养老需求。缴费比例为15%时, 参保人41岁开始缴费则60周岁领取的养老保险可以满足自己的养老需求。缴费比例为15%时, 参保人44岁开始缴费则60周岁领取的养老保险可以满足自己的养老需求。当收入中速增长时, 大部分的参保人满足自己的养老需求的合意缴费比例在8%~12%之间。因此本文认为, 能够满足大部分参保人的需求。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改变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缴费方式, 按照人均纯收入比例进行缴费的制度设计可以满足大部分参保人的基本养老需求。根据测算结果, 本文提出以下两项建议:

(一) 鼓励参保人尽早开始参保。

由表2、表3、表4可知, 参保人缴费的时间越长, 其替代率水平越高。因此在宣传过程中, 要让参保人了解早参保的好处。同时, 国家对较长时间缴费的参保人应实行长缴多补的激励政策, 使参保人尽早参保。

(二) 鼓励参保选择较高的缴费比例。

由表2、表3、表4可知, 在缴费时间一定时, 参保人选择的缴费比例越高, 其替代率水平越高。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具有个人储蓄性质的法定养老保险, 其个人缴费部分均入参保人的个人账户, 因此可提高个人账户的收益率, 以激励参保人选择高的缴费比例。

参考文献

[1]孙博, 雍岚.养老保险替代率警戒线测算模型及实证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人口与经济, 2008.5.

[2]贾宁, 袁建华.基于精算模型的“新农保”个人账户替代率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 2010.3.

社会保险缴费研究 篇2

【关键词】事业单位  社会保障  缴费  账务处理

事業单位是一类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职责又在支付、营收等方面存在着特殊性的单位,其中多数为行政单位举办,也有部分为其他机构运用国有资产举办,但均以实现社会公益为目标,主要包括科、教、文、卫等单位。由于事业单位资金组成的多元性,以及其职责行使的公益特性,这些单位在社保缴费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和相当的复杂性。

一、事业单位社会保障缴费内容及其复杂性

影响事业单位社保缴费内容组成并造成其复杂性的根源在于事业单位类型的多样化。由于资金来源各不相同,加之本身行使职责的差异,事业单位被划分为全供类、差供类和自行收支类三种。全供类的全称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顾名思义,这类单位的营收与支付行为全部执行国家财政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因此,这类事业单位社保缴费同样归为财政经费管理。而差供类单位的资金组成中有相对固定的一部分属于国家财政拨款或财政预算范畴,但余下的部分则由单位自负盈亏。因此这类单位社保缴费也存在一部分属于财政管理,另一部分自行处理的特点。至于自行支付类的单位则又有所不同。由于其经费来源均为单位自己的营收和支付,故其社保缴费同样遵循单位以收定支原则,与前两类单位均有不同。

二、事业单位社会保障缴费帐务常见问题

正因事业单位社保缴费内容多样又复杂,因此不少单位在处理账务时存在着各种问题。比如,不同地方、区域的事业单位在社保缴纳时依据的标准、划定的范围各不相同,基本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甚至相同地区不同类型事业单位之间在参保内容、缴纳金额等方面也差异不小,故其账务管理相对混乱。

除了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不少事业单位的社保缴费并不与收益、资金等产生关联,在社保缴纳、资金管理方面缺少系统性、规划性。许多单位虽然能够确保社保及时缴纳,但由于管理原则、模式等的相对片面,在会计核算上不尽完善,也就容易造成社保费用欠缴的问题。既有的会计处理只能反映社保缴纳情况,却不反映欠费情况,也就常常造成账面记录无法与债权债务相匹配的问题,使社保缴费的准确度下降。

三、事业单位社会保障缴费账务的处理

(一)事业单位需遵循的修订后会计准则制度

根据2014年新修订的会计准则制度,涉及到事业单位社会保障缴费帐务方面有两条基本原则。其一,事业单位社会保障缴费涉及到员工应付薪酬项目的只含有单位需缴付的部分。也就是说,这部分由员工个体支付的社保金额由单位代为缴付。对这一类型的社保金额进行帐务处理时要先经过一个假设过程,即,假设事业单位先将此部分社会费用发放到员工个人的帐户,员工再将这些金额上交单位,由单位代为缴纳。处理这类缴费帐务时会落实到往来科目中。其二,事业单位社会保障缴费涉及到员工应付薪酬项目的同时含有单位需缴付的部分以及单位需代员工个人缴纳的部分。也就是说,这类社保费用中的一部分须由单位承担,其余部分由员工个体支付但由单位代为缴付。而单位代员工缴纳的社保金额等同于事业单位支付给员工薪酬中内含的社保金额。根据新修订的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代员工缴纳的社保费用最终落实到的财会科目为“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二)事业单位社会保障缴费分帐比例

根据修订后的会计准则,事业单位社保缴费涉及到养老、医疗、公积金等项目,实行单位支付与员工支付并行,其账户在相关部门以个人帐户形式进行共同管理,其名称则被定义为“个人统筹帐户”。这个统筹帐户下涉及到养老范畴的社保金额占员工薪酬基准数额的28%,单位支付和员工支付分别占20%和8%。涉及到医疗范畴的社保金额占员工薪酬基准数额的10%,单位支付和员工支付分别占8%和2%。涉及到公积金范畴的社保金额占员工薪酬基准数额的16%,单位支付和员工支付分别占8%。

(三)修订后的社保缴费帐务处理变化

在新的会计准则制度推出前,属于员工缴纳的社保但由单位代扣的金额部分一般会以往来、支出科目反应在会计帐务处理过程中。而在修订后,出于对财政经费提高使用效率的考虑,国家对预算法、国库偿付机制等进行了全面改革,将划拨至事业单位的财政经费统一为国库的集中管理。由此使社会缴费在会计帐务处理过程中改为负责、支出科目进行反应。

在全供类的单位中,对于只存在代扣类社保缴费项目的事业单位来说,会计处理采用的是“事业支出”下的“财政补助收入”,不通过员工“应付薪酬”科目反应,也就不体现在代扣类的社保缴费支付帐中。而对那些存在两部分薪酬支付的单位中,社保缴费帐务处理就分为员工代扣金额和实际发放薪酬两部分。至于另两类事业单位差供和自行收支单位而言,其中一些单位会将属于单位与员工缴费的都体现在“应付薪酬”科目;另一些则会将代扣的金额体现在往来科目中。

四、结束语

事业单位是我国社会生产生活中一类与企业有所不同的单位类型,出于历史与实际原因,这些单位在社保缴费的会计处理原则与模式上比较特殊。加之2014年执行新会计准则并改革了预算法和国库管理机制后,事业单位的社保缴费帐务处理开始遵循新的原则与手段。为了确保修订后的事业单位社保缴费帐务处理的准确性,各单位需透彻理解新准则制度的原则、内涵,并结合单位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帐务处理模式,在确保社保缴费足额、及时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财政经费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吴雪华,王德钧.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缴费账务处理之我见[J].财会月刊,2013,23:51-52.

社会保险缴费研究 篇3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流向城镇和非农产业,我国城乡人口结构和就业结构都发生了巨大改变[1]。2014年我国城镇就业人口占城乡常住人口比重达到25.8%,比2002年上升了13.8%。滞后于城镇化进程下人口跨区域流动的日益增长,目前,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以下简称“职工养老保险”)原则上以地、市、州为统筹单位,养老保险基金实行属地化管理。由于职工养老保险是国家规定的强制性社会保险,理论上而言所有符合参保条件的城镇就业人员都应被纳入保障。因此,在我国职工养老保险统筹层次过低的制度背景下,随着城镇化进程下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必然会对我国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带来影响。

二、职工养老保险缴费负担的地区差异

(一)养老保险缴费负担的衡量

按规定,在岗职工养老保险采用的是用人单位和在岗职工缴费两方筹资的方式。当前,我国各地区一般规定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为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下限大多为60%,上限为300%。在缴纳比例上,用人单位一般按20%计提,进入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个人缴纳比例一般为8%,计入个人账户。由于我国职工养老保险统筹层次较低,各地在缴费基数的规定上不尽相同,因此不同地区的名义缴纳比例缺乏横向可比性,不能准确反映职工养老保险缴费负担的地区差异。对此,为更有效地衡量职工实际的养老保险缴费负担,本文从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人均年养老保险缴费额两方面,对各地职工的实际养老保险缴费负担进行测度。在人均养老保险缴费额的计算方面,从税负归宿的角度来看,单位缴费最终其实还是以职工个人劳动支付的,单位缴费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到职工税后可支配收入。因此本质上而言,可将个人缴费部分视为职工的直接缴费,而将单位缴费部分视为职工的间接缴费,两者一起构成了在岗职工的实际养老保险缴费额。基于上述考虑,定义:职工养老保险实际缴费负担=(当年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在岗职工参保人口)/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二)养老保险缴费负担的地区差异

基于各地区中各省(市、自治区)在岗职工参保人口比重进行加权平均,得到各地区的职工养老保险实际缴费负担。2002~2014年,我国各地区的职工养老保险缴费负担的变动如图1所示。数据显示,在这一期间,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职工养老保险缴费负担的差距扩大[2]。此外,养老保险实际缴费负担过重也会降低该地区劳动者的参保意愿。

三、缴费负担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

我国职工养老保险是国家规定的强制性社会保险,理论上而言所有符合参保条件的城镇就业人员都应被纳入保障,参保人口年龄结构是影响职工养老保险缴费负担的重要因素[3]。当退休职工相对在岗职工的比例上升时,一方面使得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来源减少;另一方面随着退休职工比例增加,基金支出压力增大。因此,参保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趋势对职工养老保险缴费负担的地区差异有着重要影响。目前在我国各地区均呈现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图2中数据显示,2002~2014年,东、中、西部地区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趋势却出现较大差异。其中,东部地区参保人口的年龄结构变动较小,与之相反的则是中、西部地区,其参保人口的年龄结构均呈老龄化趋势。

而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过去十年来,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输出了大量适龄劳动人口。根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15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7747万人,从外出农民工流向及就业地域分布看,中西部地区流出人口较多,而农民工就业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各省份。数据显示,2015年在东部地区务工农民工16489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59.4%。分年龄段看,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50岁以下农民工占82.1%。在职工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现状下,中西部地区大量劳动人口的流出将导致该地区退休职工/总参保职工比例上升,基金支出压力加大[4]。在目前职工养老保险统筹层次过低的制度背景下,各统筹地区为确保基金的平稳运行,就需要提高企业和在岗职工的实际养老保险缴费额,加重了其缴费负担。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而从本文研究结果来看,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职工养老保险筹资公平性状况日趋恶化,中西部地区的职工养老保险缴费负担明显重于东部地区。这不利于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有悖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引起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低统筹层次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化进程下人口跨区域流动的日益增加不相适应。

目前的财政体制明确将确保社会保障支出划归为地方政府的职责,中央财政所占的比重偏低。2014年全国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的15969亿元中,地方财政支出15269亿元,而中央财政支出为700亿元,仅占4.4%。由于我国各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水平较不均衡,而且由于缺乏有效的均等化转移支付体制,这都使得各地方政府用于社会保障的财政支出存在较大差异,不能有效消除地区之间缴费负担差距。因此,为改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筹资公平性、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我国必须尽快提高统筹层次、逐步建立起全国统筹的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以从根本上消除由于劳动人口跨地区流动所带来的上述问题,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需要。

摘要:文章研究了2002-2014年我国东,中、西部区域职工养老保险缴费负担的变动趋势。结果显示,中西部地区的职工养老保险缴费负担要显著重于东部地区。劳动人口的自由流动和低统筹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因素。对此,我国应尽快提高城镇职工蒜老保险的统筹层次,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关键词:养老保险,统筹层次,人口流动,老龄化

参考文献

[1]郭志刚.我国人口城镇化现状的剖析——基于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J].社会学研究,2014(1):10-24.

[2]郑秉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发展与挑战[J].中国人口科学,2008(5):2-17.

[3]林宝.人口老龄化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J].中国人口科学,2010(1):84-92.

抚顺养老保险缴费出新政 篇4

借款额度为1~4万元:政府贴息借款的对象是5年内满足法定退休条件的城镇已参保的个体灵活就业人员或企业下岗职工,以及上述两类人员中的残疾人、低保户及低保边缘户。借款额度为1~4万元。

政府贴息政策为:在借款缴费期内,个体灵活就业人员及企业下岗职工政府贴息50%,个人承担50%;残疾人、低保户及低保边缘户政府贴息100%。退休后借款产生的利息由借款人个人承担。退休后采取等额本息还款,本金和利息以个人养老保险待遇偿还。还款期限原则上不超过4年。

退休待遇与其他参保人相同:政策规定,借款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累计缴费满15年可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养老金。借款人的借款总额需足额支付借款人到法定退休条件时需缴纳的所有保费。如最高借款限额仍不足以缴纳养老保险费,借款人需自筹资金,补缴差额欠费,保证顺利退休。借款人与其他参保人员退休后享受相同的养老待遇。借款人退休后,月养老金按同期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计发办法计算,社保局按协议约定代扣当期应偿还借款本息后余额发给借款人;借款人清偿后,恢复全额待遇。

借款人身故继承人代为清偿:借款人在未偿清借款本息前身故,不能继续还款义务时,借款人的继承人和受益人代为清偿借款本息余额等。

社会保险缴费争议时效限制之刍议 篇5

1 现行法律规定不明, 搅乱社会保险缴费责任追究

根据《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 提请劳动仲裁的一方如就劳动争议向劳动仲裁机构提请仲裁的时间应限于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以内。但是关于劳动争议的案件往往情况比较复杂, 加上很多劳动者对仲裁时效这一问题也缺乏认识, 经常会因为超过这一六十日的仲裁时效导致最终无法请求法律保护。或者即使劳动者知道相关仲裁的时效问题, 但我国目前劳动力市场基本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 系买方市场的供求关系也会影响劳动者的维权行为, 劳动者因为就业压力而不敢或无力在有效的仲裁时效期间内提请仲裁申请, 得不到应有的司法救济。这种结果对劳动者是非常不利的, 也违背了《劳动法》设立的宗旨, 不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第二条第四款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产生的有关社会保险的纠纷属于劳动争议。第二十七条规定了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一般时效期间为一年, 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计算。根据这一规定, 延长了此前劳动法中的仲裁时效期,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动仲裁时效期间过短的问题。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条规定违反劳动保障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于两年内未被发现, 或被投诉、举报的, 不再给予查处。社会保险费相关的争议当然属于违反劳动保障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 所以也会受到两年诉讼时效的限制。《社会保险行政争议处理办法》第十条也有规定, 行政复议申请期限从申请人知道行政复议权或者行政复议申请期限之日起计算最长不得超过2年。那么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保费的行为也是经办机构未能及时的征缴社保费 (不作为具体行政行为) , 行政相对人也只能在2年内申请行政复议;如果超过2年, 相对人即会丧失救济权利。

由此可见, 法律法规中对于社会保险费争议的时效规定模糊不清, 这造成了各地的仲裁机构或法院在审理相关案件时存在理解和做法上的分歧。而于2011年正式实施的《社会保险法》并没有涉及有关社会保险争议的时效问题, 其中的一些实体规定更是加重了社会保险费争议解决过程中的执法困难。在以前, 对于用人单位未缴、少缴社保费的行为, 通常只是要求其如实补缴, 外加数额较少的罚款或利息, 滞纳金很少征收。比如《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 并自欠缴之日起, 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而这之前, 通常只是要求有未缴或少缴社会保险费的用人单位如实补缴, 即使是罚款或利息也是数额很少, 滞纳金更是很少会征收。那么在《社会保险法》正式实施以后, 对违法的用人单位征收滞纳金是否有时效限制, 更是值得深思。

2 对于该不该设定时效存在的意见和分歧

关于社保费缴费的时效问题, 目前存在一些截然不同的观点, 而且不仅存在理论上的对立, 实践中也常常出现截然不同的观点。

否定者主张社会保险接缴费不应该受到时效的限制, 劳动者对于用人单位未缴、少缴社保费的行为可在任意时候投诉或举报, 相关审查机构均可以查处并责令用人单位补缴。否定者反对设立社保费补缴时效的理由有:社会保险费的征收具有强制性, 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是法律规定的强制性义务, 《劳动法》第七十二条以及《社会保险法》第六十条及六十三条中都强调了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情况下, 用人单位必须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 并规定了出现违法情况时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实施的法定措施。如果设立补缴的时效限制, 即会有免除用人单位强制性缴费义务之嫌, 对用人单位不缴或少缴社保费等违法行为产生诱导作用, 刺激用人单位通过各种方式透漏社会保险费用;宪法和相关法律法规赋予了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法定权利, 用人单位缴费义务的免除或削弱会严重的损害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各项利益, 由劳动者来承担用人单位不依法履行义务的不利后果, 这将与宪法和法律保护劳动者社会保险利益的初衷背道而驰;国家、企业和个人对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利益都负有责任, 用人单位的责任缺位或不到位, 会影响到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 免除或减少用人单位的缴费责任, 不仅会导致社保基金的损失, 也会增加国家整体的财政负担。

主张设立社会保险费缴费时效的则认为不然。法律规定的强制性义务与时效设立是无关的, 纵观其他法律也可以看出, 所有违反法律强制性义务的行为, 都存在有时效限制的责任追究机制, 违反社会保险缴费的强制性义务行为同样也不会例外;因超过时效限制而出现免除、削弱用人单位缴费责任时, 劳动者的社保利益确有可能遭受损害, 但是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还是在参保人本身, “每个人都是自己利益的最大守护者”, 如果参保人积极主张自己的权利, 这种损害通常也就不会发生;对参保人来说, 不设定时效也不一定是有利的。用人单位的责任会随着违法时间的增加而变大, 用人单位逃避的动机也会增强。出现企业破产或财产转移等诸类情况时, 用人单位已根本无法补缴社会保险费, 社会保险费执法机构也会因为执行困难而无法追究其违法责任。

在实践中, 社会保险机构与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意见也存在分歧。社会保险机构通常认为不存在时效限制, 而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则主张存在缴费时效。而为了能够规避一些难题, 社会保险机构会把一些案件移交给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同样的问题, 不同的机构却存在不同的处理方式, 这对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也是不利的, 同时也有损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

3 社会保险缴费争议应该受到时效限制

根据以上对于现行法律规律的分析以及当下存在的观点, 笔者认为, 社会保险缴费的争议应当受到时效限制。

首先, 时效制度作为一种古老的法律制度, 是保护权利的必要制度, 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时效是权利在时间维度上的一种状态, 权利人长期不行使权利, 会导致当事人之间的事实状态与法律状态的不一致, 必然会影响正常的社会秩序。而且违法行为过去的越久, 执法机构追究责任的成本也就越高, 资源耗费多, 诉讼举证困难, 社会意义也会变小。比如到退休时才去查处20几岁那一段时间的社保缴费情况, 劳动者工作单位可能都换了很多家, 几十年前的工资基数也难以查清。如果不设立时效制度, 不查就是违法;去查的话恐怕花费了很多精力也查不清楚了。时效制度能够督促权利人及时行使自己的权利, 相关执法机构也能够尽快的介入到社保费缴费争议案件中, 易于调查取证, 防止因为年代久远而难以辨认、证据不全而导致处理困难甚至是错误裁决。

其次, 社保费用对于企业来说, 不设立时效制度, 无限期的追缴社会保险费, 会给其带来额外的负担, 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和发展。我国是在1995年劳动法实施以后才算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险制度, 《劳动法》中规定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均有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 但对于具体的缴费种类、缴费方式等内容并未作出统一规定, 当时主要是通过各地的地方政策规定下来, 也造成了各个地区存在具体实行办法上的差距。到了1999年, 《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正式出台, 确定了养老、医疗、失业这三种社会保险的缴费方式。由于历史上的这种社会保险制度发展滞后、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等原因, 也造成了用人单位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欠缴或少缴社会保险费。如果让企业去承担这一历史原因造成的社会保险缴费问题, 对企业而言实在有失公平, 并且会给其造成太过沉重的经济负担。

4 社会保险缴费争议时效该如何设置

时效的起算点通常是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时, 但社会保险缴费存在其特殊性。用人单位欠缴或少缴社会保险费是一种连续或者是继续状态的不作为违法行为,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中对于连续或继续状态的违法行为, 规定追溯时效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但是该如何确定这种不作为的违法行为的终了之日?时效的长短和变更该如何设立?笔者认为存在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不是所有的社会保险缴费都设立时效, 只有涉及到对相关责任的追究, 也就是违反社会保险缴费规定的才应设立时效限制, 对于政策性的缴费就不应设立时效。例如新农保实施中允许临近领取养老金年龄的参保人一次性补缴若干年的社会保险费用, 这样的补缴行为就不能设立时效。

二是时效的起算点应作严格限制。除了通常的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以外, 还应该包括其他两种情况, 一种是对于用人单位的不缴或少缴社保费的这种连续违法行为, 要从违法行为结束时起算。因为用人单位有为劳动者缴纳相关社会保险费用的作为义务, 不缴或少缴社会保险费这样的违法行为, 用人单位一直这样不作为, 那么其违法行为就是一直处于连续或继续状态。而当其开始缴纳社会保险费用后, 其连续状态的违法行为也就结束了, 此时时效开始起算。用人单位没有改正其不作为的违法行为前, 时效也就无法起算;另一种情况是用人单位的不作为违法行为一直持续到劳动者与其解除劳动关系时, 这时可以考虑时效从劳动关系终止之时开始起算。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也就终止了, 其连续的违法行为也会相应的终止, 这时开始起算欠缴社会保险费用的时效是恰当的。

三是时效的长度应该尽量统一。《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中设立了2年的时效制度, 一般的民事诉讼时效也是2年, 处理社会保险缴费追诉时效设立为2年是比较适宜的。国外也有这样类似的规定, 比如《日本护理保险法》第200条规定:征收保费、滞纳金及法律规定的其他费用或者缴费退还的权利、接受保险给付的权利, 两年后时效消灭。

根据社会保险权利人遇到的各种情况, 时效长度也不是完全固定不变, 如遇不可抗力等因素, 设立中止、中断和延长时效。其中, 中止、中断引进最长时效制度。中止、中断时效可以将《民法通则》相关规定导入《社会保险法》。比如民事诉讼中20年的最长时效制度, 用人单位20年前未缴或少缴社会保险费用, 而权利人也一直不知, 那么20年后也就不能再追诉用人单位的缴费责任。

参考文献

[1]林嘉.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2]郑子森.社会保险争议仲裁时效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10 (20) .

社会保险缴费研究 篇6

农民养老有两个基本经济来源:一是家庭土地经营收入;二是个人账户养老金。另外,还有两个补充来源:一是经济发达和政府治理良好的地区,可以基于土地经营收入建立养老金保障基金,用以支持个人账户储蓄和养老金支付;二是发展农村地区服务,以降低老人生活成本和提高生活质量。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无土地经营能力和无养老金积累的人提供救助。

近年来,由于乡镇企业的兴起、农民工的产生以及城市化进城的推进,青海省非农业化趋势日益明显,而农村养老保障的发展却跟不上非农化的趋势。农村养老保障在非农化过程中表现出了很多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家庭养老已无法适应农村的发展、农村社区养老保障的作用弱化、农民自身的意识和经济水平的欠发达无法适应农村商业养老保险。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青海省应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这样不仅可以为农民提供一种新的养老方式,而且也会连带产生一些积极的社会经济效应。

农民是否具备交纳社会养老保险金的经济能力是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关键问题。青海省作为西部地区欠发达的省份,经济发展缓慢,贫困人口数较多,因此,农民社会养老保险金除了政府补贴,基本上靠农民自己缴纳保费。截至2009年底青海省农牧区老年人约32.5万,占全省老年人口的59.3%。按照全国老年人口年平均3%的增长速度预测,今后五至十年,青海省将进入老年人口高速增长期。到2015年左右,青海省老年人口将超过59万,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将超过10%,届时青海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面临农村老龄化所带来的养老危机,同时家庭养老功能和土地保障功能出现弱化的趋势,这使得农保制度需求非常强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解决农保制度的非均衡状态,可以尝试在全省范围内建立合理的农保制度,并根据预期生活消费支出确定合理的缴费标准,但是这种制度的普遍推行必须以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前提条件,其中首要的问题是,青海省农村居民是否具有相应的缴费能力。

二、相关假设

为了讨论青海省农村居民的参保缴费能力问题,本文作如下假设:

1. 实行安全累计制农保制度,采取确定给付方式,投保

年龄设定为20~30岁、30~40岁、40~50岁、50~60岁四个年龄段。

2. 给付年龄设定为55岁、60岁、65岁三种情况。

3. 根据国际和国内利率水平的变动经验,长期内一年期

固定存款利率约为5%,设个人账户储存额记账利率与此利率相同,年内不计息,逐年以复利计息。

4. 养老金缴费按年计算,年缴费金额保持不变。

5. 养老金发放按年计算,标准保持不变。

6. 基金增值率等于通货膨胀率。

三、缴费能力分析

按照保险理论,保险基金是剩余劳动的一部分。所以考察农民有无剩余劳动是最重要的。作为购买保险的条件应为农民纯收入扣除当年生活消费支出及各种应缴费用之后的剩余钱数不得小于所要缴纳的保费,才能购买养老保险。那么,设X岁的投保农民收入为f(x),只有当:f(x)≥当年人均生活消费水平+各种应缴费用+年度保费(农民购买保险的条件式)成立时,农民才有能力购买保险。

假设农民从60岁起领取每月110元(为最低线)的养老金,预定利率为6%,那么20岁、30岁、40岁和50岁农民每年应缴保险费分别为80元、159元、350元和1 010元,以青海省为例来分析2007年农民的投保情况。全省统一标准进行投保,2008年全省农民平均消费支出为2 246元,2006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2 358元,按各年龄层应交的年度保费代入投保条件式,确定各年龄层应具备的投保条件分别为:

f(20)≥2 246+2 358*5%+80

f(30)≥2 246+2 358*5%+159

f(40)≥2 246+2 358*5%+350

f(50)≥2 246+2 358*5%+1 010

即20岁、30岁、40岁和50岁的农民平均纯收入只有不低于2 434元、2 523元、2 714元和3 374元时,才具备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否则不具备投保能力。将各年龄段具备的投保条件与2007年青海省各地农村人均纯收入作以下比较:

注:“+”表示具备投保条件;“-”表示不具备投保条件。

由上页表列数据可知,按全省统一标准,具备20岁投保能力的县市共28个,占全省71.6%;具备30岁投保能力的县市共25个,占全省的64.3%;具备40岁投保能力的县市共17个,占全省的43.6%;具备50岁投保能力的县市共4个,占全省的10.2%;因此,可以看出随着投保年龄增大,具备投保条件的县、市随之减少。

笔者通过长期趋势分析法预测了2010年青海省各县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具体方法如下:第一步,拟合直线趋势模型y=a+b t(t=-2、-1、0、1、2);第二步,根据联立方程组求得a、b的值(a=∑y/n,b=∑t y/∑t2);第三步,把t=6代入直线趋势模型得出2010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

到2010年,青海省各县、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多达到2 600元左右,甚至有的能达到4 000左右,只有极少数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还没有到2 000元(泽库、甘德、达日、囊谦)。结合青海省农民各年龄段应具备的投保条件,我们可以得知到2010年,青海省各县、市各年龄段的农民基本上都有能力购买社会养老保险。但不容忽视的是,通货膨胀对未来养老金的实际购买力的威胁非常大。而且,以上结论是在6%的利率水平和每年1 320元(月平均110元)的给付前提下得到的,若实际操作的利率低于此利率,年给付金额就会高于1 320元,这样,确定的投保条件也会提高,那么,相应地各年龄层符合投保条件的农民也会减少。

另一方面,我们再来通过青海省各县、市农村贫困人口研究农村养老保障和贫困之间是否具有一定的联系。通过对青海省各县市农民人均收入和贫困人数作了相关分析,得到两项指标的相关系数为-0.6248。依据统计学中相关分析的基本理论,我们知道当两项指标的相关系数大于0.5小于等于0.8时,说明它们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换句话说,一个地方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当地的贫困人口数之间是显著相关的关系,相关系数的值为正数说明他们是负相关关系。而我们知道,一个地方人均收入越高(贫困人口数越少),那么,当地农民就有能力购买养老保险。通过计算2010年青海省各县、市贫困农村人口数,合计还有515 385人,占青海省总人口的0.956%,那么到2010年青海省基本上能消除农村贫困人口,这为在农村实行社会养老保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险体制,通过加大教育、引进资金等措施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强集体经济积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从根本上消除贫困落后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关键。

四、政策建议

第一,青海省农村居民已经初步具备了参加农保的缴费能力,可在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结合筹集模式下以地方为单位普遍推行农保制度。

第二,制度可主要面向50岁以下农村适龄人口;对于50岁以上的农村居民,具有较强缴费能力的,积极发展其参保,缴费能力不足的,可针对其建立养老补贴制度。

第三,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提高农村居民收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尤其是增加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农村居民的购买力,是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根本所在。首先,抓住当前农产品价格恢复性上涨的有利时机,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树立品牌意识,增加农民在生产环节的收入;其次,以市场为导向,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信贷支持政策,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通过利润返还等形式,增加农民在加工、销售环节的收入;最后,把保护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各项政策措施认真落实,切实减轻农民负担。通过多种途径和办法,使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达到与全省经济增长相适应的合理水平。

第四,养老金给付标准可以设定为预期生活消费支出的1/4到1/2,可以划分为若干档次,有参保人员自愿选择。目前,在中国已经实施农村低保制度的地区,低保标准一般为预期生活消费支出的1/4以下。根据养老金给付标准略高于低保标准的原则,按照预期生活消费支出的1/4设定养老金给付标准,也能实现农保制度的基本养老功能。

第五,在积极推行农保制度的同时,鼓励家庭养老、社区养老,争取建立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体系。

参考文献

[1]郭士征.社会保障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杨翠迎.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3]李家胜.试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困境与出路[J].社会科学研究,2002,(3).

建立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积分制的构想 篇7

关键词:基本养老保险,积分制,单位缴费积分,个人缴费积分,社会统筹积分,基本养老积分

1 建立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积分的思路

如何解决当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只记载个人账户, 不记载单位缴费问题, 以及只有等到退休时才能计算基本养老金的做法, 笔者引入积分的观点, 实行个人基本养老积分的多少决定着个人的基本养老金。

用记分方法记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情况, 对职工每月缴费分别记入个人缴费积分和单位缴费积分, 单位缴费积分通过公式计算社会统筹积分, 从社会统筹积分计算基础养老金计算基数, 最后由基础养老金计算基数乘以系数得到基础养老金。个人缴费积分除以计发月数乘以0.10得到个人缴费养老金数。基础养老金和个人缴费养老金组成基本养老金。

反映个人缴费贡献的大小是基本养老积分。基本养老积分=社会统筹积分+个人缴费积分。

一改只有在退休时计算基本养老金的做法, 实行以月为单位的方法, 可以多时点, 随时测算已获得基本养老金, 有利于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形成人人争着缴费, 关心缴费记录的局面, 把基本养老积分当成基本养老金计发的唯一依据, 促进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激励机制的形成。

2 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积分制的内容

(1) 设定10%的上年社会月平均工资的缴费额为1个积分。计算积分保留4位小数。

(2) 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分为单位和个人分别对应单位缴费积分和个人缴费积分。

(3) 单位缴费积分通过公式计算社会统筹积分。社会统筹积分=单位缴费积分/2+累计缴费月数×单位缴费率/0.10/2, 或=单位缴费积分/2+累计缴费月数 (单位缴费率在0.20下情况简化) 。

(4) 个人缴费直接记入个人缴费积分。

(5) 社会统筹积分和个人缴费积分共同组成基本养老积分。

(6) 社会统筹积分的作用, (1) 算出基础养老金计算基数, 基础养老金计算基数就是等同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基础养老金计算基数=社会统筹积分×0.10×上年社会月平均工资/计缴费月数/单位缴费率。 (2) 计算或预测基础养老金数, 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计算基数×累计缴费月数×系数

系数是缴费每满1年发给基数的1%, 使用以月为单位就是1%/12等于0.083 333%

(7) 个人缴费积分的作用, (1) 计算基本养老金, 个人缴费养老金=个人缴费积分×0.1×上年社会月平均工资/计发月数; (2) 计算参保职工终结养老保险继承额, 个人缴费继承额=个人缴费积分×0.10×在用上年社会平均工资-个人缴费积分×0.1×在用上年社会平均工资×已发养老金月数/计发月数

3 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积分制的优点

(1) 允许职工缴费间断。职工在失业期间无经济来源, 吃饭、生活都成问题, 哪有钱交养老保险, 职工可以不交, 也可以今后补交或不补交养老保险, 采取这样灵活的缴费方法更能反映实际, 增加养老保险制度的灵活性。

(2) 解决优惠缴费费率职工养老金待遇计算问题。对于实行20%费率的无单位缴费的职工, 反映社会统筹积分少, 能体现养老缴费积分区别, 用以区别于28%缴费职工待遇, 体现养老保险制度公平性。

(3) 计日程功随时可以测得已取得养老金数, 有利于建立缴费激励机制。基本养老积分成唯一依据, 没有缴费就没有取得养老金的依据, 可以防止有些人搭便车现象

(4) 改变个人账户的认识, 清除个人账户空账问题担忧。当前个人账户产生的问题主要有: (1) 记账利率太低, 小于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率, 导致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达不到制度设计的水平, 成为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2) 个人账户实行积累制, 产生个人账户空账问题。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转变观念, 重新认识个人账户, 确立对个人账户的认识: (1) 个人账户是计算基本养老金的依据之一, 不能等同银行存款; (2) 个人账户继承额只有在职工提前终结养老保险时才产生; (3) 个人账户的设置不是基本养老保险的根本目的, 只是起到补偿职工提前终结养老保险的作用。

社会保险缴费研究 篇8

2009年, 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 标志着我国新农保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新农保对于逐步改变我国农村居民养老方式、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进步意义。据实践调研, 农民参保积极性较高, 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高达60%多的农民按最低缴费档次 (100元) 来参保缴费, 由于低的缴费水平将直接导致低的个人账户养老金领取水平, 再加上新农保基础养老金水平较低, 目前尚无长效增长机制, 从而可能使得新农保难以起到养老保障的作用, 最终影响其可持续发展。所以, 探寻最低缴费档次“受宠”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之道就显得极其重要。笔者试图从社会学角度来进行相关分析和探索。

二、社会文化理论与最低缴费档次“受宠”关系的分析

(一) 传统的“农村式”养老价值观念

社会学上关于文化的定义最经典的是以美国社会学家索罗金和帕森斯为代表, 即社会文化是强调意义、价值的观念形态,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 是公认的判断事物的标准。在我国农村地区, 经过千年封建文化的洗礼, 养儿防老观念形成并固化, 决定了我国农村养老基本保障形态是下一代保障上一代, 新型养老政策冲击传统观念, 因而会出现对其冷漠的现象。

价值观会在与具体的文化观念发生矛盾时帮助人们做出“正确”选择。在新农保实施过程中, 尽管政府积极宣传养老保险缴费的三方承担原则, 并强调有效补贴, 但反映到个人的需求上, 大多数人依旧捍卫“文化”, 排斥高档次的缴费。纵然社会的发展使这一观念面临很大的冲击, 但农民对高档次养老金的需求依然远远低于对子女养老保障的需求, 集中体现文化对价值观的决定性作用。

(二) 政策启示与建议

根据文化变迁理论的实践, 虽然价值观的改变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但在条件成熟时是必然发生的, 只是各部分变迁的速度不一致, 通常来说, “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 特别体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农村地区, 因此促进观念转变对养老缴费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

1. 养老学习文化的培育与构建。

现在的教育注重培养的是年轻一代而忽视老一代的再教育和观念改造, 造成了传统养老观念存在的顽固性, 针对这一问题, 培养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型学校”, 进行引导教育促进家庭学习文化的形成, 进而推动形成社会学习文化, 是促进观念转变最有效的方法, 特别是家庭中文化水平较高的青年一代的引导会产生更为实质的效果, 因为学习文化的形成直接影响因素是所在环境中对象的属性, 农村熟人社会中, 家庭是学习文化形成的直接载体, 因此在对知识水平相对较高的青年一代进行高缴费优越性宣传普及的基础上, 以他们为媒介, 推动“高缴费不如靠儿养”观念的转变, 农村养老保障的全面实现也指日可待。

2. 积极务实的媒体宣传文化的构建。

首先在宣传技巧上, 应以家庭为依托, 利益为准绳, 让宣传更有针对性, 具体可采用将养儿防老与选择高缴费的成本与防范风险能力对比, 着重强调家庭养老在当前形势下的不确定性以及效果的短视性缺陷;或是配合简单的缴费回报率计算的讲解, 杜绝宣传技巧的单一乏味, 以此形成务实的宣传文化。

农村传统养老观念同时又包含着多种富有“中国式”农村价值观念的文化因素, 它们贯穿于新农保缴费档次选择博弈的始终, 成为阻碍高缴费档次选择的顽固性因素, 社会文化理论告诉我们, 任何一种政策的顺利实施除去强制因素, 最根本的要靠价值观的契合, 任何科学、理想的政策在得不到价值观的青睐时, 便是空中楼阁, 诚然, 改变人们价值观的方式多种多样, 但文化的构建相比于其他规范的制度方案会产生更为直接、实质的效果, 让正确的观念真正走进农民的心坎里, 高缴费档次的优越性才能真正被农民接受。

三、组织社会学理论与鼓励高缴费档次选择的分析

(一) 现代组织在社会系统中的地位

组织作为研究社会学中社会结构的一种常见形式在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体现在它是绝大多数社会活动的制度化形式, 同时是社会秩序的执行者和维护者, 就新农保而言, 现代社会组织在其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于组织的中介作用, 即承担着个人与社会互动的主要功能。

农民作为相对独立的个体在对一项政策的利好判断与行为选择中是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 而国家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在直接了解农民养老需求方面也存在现实困难, 这时最需要的就是各种民间非正式组织与地方政府组织密切配合, 发挥中介的积极作用, 通过协助农民致富, 引导农民提高养老金的缴费档次, 转变养老观念这些有效手段, 使农民真正做到老有所养。

因此, 本文着重研究以组织的视角补充或创新原有提高农民养老金缴费档次的传统手段, 从更为具体的方面探求提高农民养老水平的新途径, 将社会学已经形成完整体系的科学组织功能理论应用于新农保, 在进一步巩固科学理论的同时, 为农民养老提供新思路。

(二) 政策启示与建议

既然社会组织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如此之大, 发挥他们在国计民生各方面的功能是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的必然趋势, 定位好多种组织在农民养老保障中的角色, 各司其职, 引导农民选择高档次缴费水平, 为农民养老贡献力量。

1. 在研究农民为何选择最低档次的

问题上, 一个关键核心的原因集中到农民的收入相对偏低, 因此, 在提高农民收入增长的问题上, 少不了农村产业化经营, 发展特色经济等一些增收的模板式方法, 但须明确一点, 在短期内农民的知识水平、地方财政预算无法改变的客观条件下, 大谈“实业兴民”, 缺乏现实的考量, 这时发挥社会中各种组织的可操作性与有效性优点便会显现出来。农民养老金的补助是收入增加的另一种有效形式, 不同于传统的政府补贴的资金少, 达不到效果, 却带来财政压力的弊端, 将目光投向于新型的公益组织, 是极具前景的道路。随着社会的发展, 公益组织日益兴起, 功能也日趋多元化, 公益组织已经不仅局限于关注弱势群体, 或集中于生活必需品和基础设施的投入, 现代公益组织愈发成熟, 出现了许多关注农民群体, 特别是集中关注农民生活与精神质量的组织, 在建立农民养老资助体系中应重视这类组织的作用, 引导农民群体性公益组织在资金帮助农民时, 将资金分配的一部分投入到农民养老, 给予补助, 这样缴费档次会最低提高一档, 未来的养老金领取也会增加一档, 这样资金补助方向的适当调整, 为农民养老所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 同时, 借鉴西方社会养老体系发展的经验, 未来社会的发展不可能全面依赖政府, 社会组织的作用只会越来越突出, 社会的发展是靠全体国民民主、参与意识提高的推动, 而且在社会不断进步的前提下, 这种组织只会越来越多, 因此这条道路方兴未艾。

2. 在无法直接对农民收入产生影响

的情况下, 大学生这一组织群体的力量不容小觑, 特别是在农村, 一个家庭很可能只出了一个大学生, 大学生在农民心中的形象是非常正面和积极的。利用大学生群体在寒暑假的空闲时间, 最好由学校牵头, 安排他们就近到相应农村, 参与到新农保试点工作当中, 同时农村为大学生提供一些公益性、宣传性岗位, 通过学生与农民交流不同缴费档次与农民养老的关系, 解读利弊, 使农民对新农保的认识更加深入, 从而使其主动选择更高档次的养老金水平。

3. 如果将中央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

也看成是一个庞大的正式组织, 在发挥这一主力军作用的时候, 政府提高补贴, 完善政策制度设计固然重要, 但制度的完善, 财政的及时跟进需要长时间的探索才能实现, 因此注重政策的灵活性、短期可操作性是政府需要集中提高的, 因此关注的重点应该是以柔性管理方式走出最低档次受宠的怪圈。

例如, 当年纪较大的农民不愿选择高档次费用时, 政府应灵活转移视线, 可采用子女代缴的方式, 强调子女代缴的本质是将未来对父母的经济赡养方面的部分负担以保险形式分担到现在, 这种做法从长远看, 无论对父母还是子女都是有益处的, 避开空洞的说教式强迫农民选择高档次, 以更加灵活的策略执行政策, 若出现大多数不配合的情况, 可适当增加地方法制规范的辅助功能, 二者形成合力。

又如, 农民随大流选低档次时, 村主任这一群体的示范作用便可有用武之地, 让村主任或领导干部群体发挥带头作用, 选择较高档次水平, 以起到有效引导作用。

在具体的配套措施中各级政府也必须跟进, 消除农民对新农保缴费不信任的各种客观不利因素, 例如银行账户的属地开户, 就近开立, 让金融服务全方位覆盖, 最大限度方便农民;适当的激励机制, 对缴费时间长, 金额高的个人或家庭根据本村实际予以奖励, 奖励的形式也可多种多样。完善多元化的筹资机制, 积极引入社会参与机制, 鼓励有能力的村集体为农民提供参保支持。

新农保不同缴费档次的设计本是鼓励农民多缴费, 但在实行过程中遇到了最低档次“受宠”的尴尬局面, 本文在农民不愿意选择高档次水平的现实背景下, 以转变价值观念为核心, 紧扣农民养老的真实需求, 让各种社会群体、组织发挥应有作用, 各方形成合力, 共同促使农民养老观念的转变, 进而选择更高的保障水平, 同时, 在方法建议上, 借用社会学的理论时刻关注农民真正的养老需求, 将各项政策细化, 让新农保真正造福于民, 同时必须认识到, 最低档次受宠观念的形成或改变绝非一朝一夕, 农民养老工作的艰巨性依然存在, 新农保制度的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摘要:新农保推进过程中, 农民按最低缴费档次参保缴费现象日益凸显。本文从社会学理论角度紧贴农民养老需求, 分析最低缴费档次受宠的深层原因, 并提出针对性务实方案体系。

关键词:新农保,社会文化理论,组织社会学理论

参考文献

[1]王小春, 梁永郭, 于媛媛.河北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实证考察[J].商业时代, 2011 (19) .

[2]张红梅, 杨明媚, 马强.现阶段阻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影响因素—基于农户参保意愿的实证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 .

社会保险缴费研究 篇9

近几年,有关医院因担心患者欠费而“见死不救”的新闻不断曝出。而卫生部门则一直要求医院“先抢救、后缴费”。

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在全国医政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医院要坚持“先抢救、后缴费”的原则。马晓伟指出,要及时救治急诊抢救的患者,研究解决医疗机构紧急救治发生的医疗费用补偿问题,对需急诊抢救的患者要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坚持先抢救、后缴费的原则,杜绝见死不救等违规违法行为。加强协调和机制创新,畅通与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医疗救助经费渠道。同时,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制定医疗机构承担突发公共卫生等事件救治任务的补偿政策,妥善解决医疗急救欠费问题。

就在此次医政会议结束后一天,云南昆明市发生了一位贫困产妇危急情况下因带钱不够被3家医院拒之门外的事件。此事件经媒体披露后,如何落实“先抢救、后缴费”原则再次引起社会热议。

要用制度保证抢救优先

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秘书长熊先军认为,要落实“先抢救、后收费”,需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他说,由于国情所限,我们对患者不可能全部免费,建立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承受能力,但是这一制度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有个过程。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院长梁鸿教授建议,尝试建立3种紧急医疗救助渠道。政府应该针对不同的人群,制定3种救助政策:

1、建立“正常渠道的政府医疗救助”策略。一部分是在户籍所在地的贫困患者,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医疗救助制度,解决他们的医疗费用难题。

2、建立流动人口“紧急风险基金”预先垫付策略。比如说,临时来旅游的游客一旦得急症,当时可能没有那么多钱,医院不可能分清楚这些人的身份,一旦遇到这样的病人,可以立刻通知紧急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核实患者的身份等情况,先期为患者垫付资金,等患者回到原住地后再将所欠费用还给政府。

3、建立贫困的流动人群“异地救助”策略。如一些确实没钱的流动人口,政府可以通过异地救助政策,对患者确实还不了的欠费,由患者户籍所在地政府和救助地所在政府联系后,统一上报国家,由民政部门统一支付。

梁鸿认为,建立这3种救助策略,从法律来讲没有什么影响因素,而且投入并不高,政府能够承受得起。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卫生与发展研究中心胡琳琳博士认为,先付费还是先抢救,这个命题要首先看医院的责任是什么。作为公立医院,本身是具有履行各种社会责任义务的,如果患者确实有困难或者情况特殊,比如无主病人等,这种情况下送往医院,无论从人道主义还是从医院的社会责任来看,医院都不应该以没有付费为前提拒绝救治患者,这种行为是严重违背社会责任与基本道义的。

在中国现有体制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胡琳琳建议建立医院公共救助基金,资金来源除了由医疗机构自己拿出一部分外,还要广泛吸引社会慈善资金,以及民政等部门的救助资金,不能让基金源变枯竭,同时建立相应监督和评估体系,保证基金的正常运转。

就“先抢救后缴费”问题,北京天坛医院常务副院长王拥军说,“救死扶伤”是基本的医疗道德问题,谁都不能推脱,大多数医院实际上不会因急需抢救的病人不交钱就见死不救。他所在的北京天坛医院,每年会因为患者拖欠医疗费用而产生呆账100多万元,全部都要由医院自己买单。但是在目前我国医院运行环境下,这笔费用还是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支付补偿机制,关键还是要从制度上解决“谁买单”的问题。

美国人怎样看病缴费

曾在美国一家公立医院工作过的王拥军介绍了他对美国相关情况的了解。

美国的私立医院,如果不交钱想看病,肯定会被拒之门外。穷人要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可以去公立医院,在那里,病人可以先看病后缴费,甚至不缴费。美国的穷人分两种:一种是买得起医疗保险的,他们到了医院,只需提供自己的医疗保险号,看完病就可以走人,医院把缴费的单子寄给相关保险公司结算。有的穷人连医疗保险也买不起,医院会让他们提供一个“社会安全号”,类似于中国公民的身份证号,证明自己是美国公民,有权利享受公立医院的基本医疗保障。病人看完病就走了,医院把结算单给病人寄到家里,“建议”他把医疗费寄回医院。如果医院在一定时期内连寄3次这样的催款单,还没有收到回款,就会把账单转到州政府,由政府专项基金核实支付这些费用。

而美国公立医院的看病缴费模式,是建立在完善的医疗保险制度、政府财政福利支撑以及公民纳税意识、诚信意识等社会因素的基础上的。中国目前情况不同,应尽快建立相关保障制度。

观点一希望政府来出这笔钱

先救人后收费,卫生部这个要求提得好!但必须同时指出的是:中国社会在经历了多年的市场化改革之后,毕竟已经演变成了一个高度市场化的社会。生命固然无价,但抢救却是有成本的,包括医护人员的人工费、药品费、医疗器械的折旧费等。考虑到中国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群还非常贫困,能够享受公费医疗和医保的人所占的比例很小,所以此例一开,必然会使医院在经费上出现一个巨大的缺口,难以为继。

在不事先解决好经费来源的情况下,要求医院先救人,可能使医患关系变得更加紧张。医院会陷入“在道理上应该,但事实上又做不到”的窘迫境地,并由此承受患者的指责。医院和医生在遭受这样的“夹板气”之后,势必会作出反弹,从而使整个社会的医疗服务状况更加恶化。

所以,“先救人后收费”的原则,能不能真正得到落实,能不能改善医患关系,重塑白衣天使形象,能不能恢复医疗服务作为公共品的属性,主要取决于谁来出这笔钱?可以预期的是,很多患者在接受抢救之后,是拿不出这笔钱的,尤其那些没有任何医保的农民工,无家可归的城市流浪人员等。医院也不可能无限地负担这个成本,这不是一个医德问题,而是一个能力问题;因此唯一的指望,就是政府来出这笔钱。

为了体现落实“先救人后收费”原则的诚意,卫生部应该从自己的行政开支中,挤出一笔钱来,作为启动经费,设立一个“救死扶伤基金”,然后通过自己从这一举措中所获得的道德权威,动员地方政府和社会的富裕阶层,向这个基金进行捐助。这个基金只有一个用途,就是医院在履行了抢救的义务之后,如果无法向病人收取到费用,便可以向这个基金申请补偿。当然,基金只能补偿医院抢救的成本。当然,这样一个举措仍然是过渡性的,最终解决见死不救,还是要靠建立一个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网络。

观点二 “先救人后收费”应是铁律

在生命意义永远高于金钱价值的今天,卫生部不但要强调“先抢救、后缴费”的原则,而且有必要将此原则作为所有医院的一条铁的纪律。

对需要急救的病人,救还是不救,向外界传递出医院截然不同的社会价值取向——是把钱看得比生命更重要,还是将生命看得比钱更加宝贵。两者之间怎样取舍,反映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事实上,尽管几乎所有的医院都受到患者拖欠医疗费用的困扰,但近年来绝大多数医院的日子都过得相当滋润,并未听说有哪家医院因为患者拖欠医疗费用而造成运转不灵,影响到生存的。(据《中国青年报》、《钱江晚报》)

社会保险缴费研究 篇10

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现状

《社会保险法》规定,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养老保险费, 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用人单位应当自行申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 职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 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将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明细情况告知职工本人。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大多数企业缺乏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基数的重视, 职工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相关规定不够了解, 相关行政部门在重视参保率时, 忽视了缴费基数的重要性, 使得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数在申报缴纳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标准不规范

根据福建省的有关规定,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在限低限高范围内申报缴纳。即缴费工资总额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 (困难企业) , 高于上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300%确定。在加强对执行最低工资标准作为缴费基数的审核把关下, 企业一定程度上上调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 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规范的行为, 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存在少报、多报等现象。企业为了节约管理费用、人工成本, 按规定的最低申报基数临界线申报, 少报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 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职工养老保险的权益。也有企业按行业标准、企业内部划分档次等级、企业内部平均工资缴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 对于企业中高层管理或高收入者来说, 其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存在少报现象, 影响到以后养老保险退休金待遇。对于一线、基层职工或低收入者, 其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存在多报现象,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低收入者的缴费负担, 造成实际可消费的工资减少了, 影响家庭收入。

(二)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调整不及时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按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 意味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与工资总额相一致。企业职工工资调整, 除了企业整体性的调整, 也有个人档次的调整。职工“技变”晋档, 职工专业技术等级、技术等级提高, 应当调整工资档次的, 一般从取得有效证书之月起调整;“学变”晋档, 指职工取得比现有等级高一等级的有效学历证书, 一般从取得高一等级证书之月起晋升工资档次;“龄变”晋档, 指职工专业技术年限或工作年限增长, 需要调整工资档次的, 一般从当年的l月5日起调整;“考核”变档, 指职工经过考核, 表现优秀、业绩突出的可以变档的, 考核变档的时间一般从变档年度的1月5日起调整。职工的“技变”、“学变”晋档一般从取得有效证书之月起调整, “龄变”晋档、“考核”变档一般从变档年度的1月5日起调整, 而实际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数申报调整时间一般为半年或者一年调整一次,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又实行每月实时申报,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调整相比工资调整存在着时间差, 调整不及时, 存在着滞后性。

(三) 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挂钩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统计口径范围不全面

根据规定, 参保的私营企业等单位工资基数难以确定的, 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按上年度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计算征缴, 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与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挂钩。但是现在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统计口径主要为大企业、国有企业、金融企业, 把大量的私营企业、个体企业人员排除在外, 使得平均工资相对较高, 使得很多中小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负担过重,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较高, 不仅影响了私营企业、中小企业的正常经营成本, 也影响了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缴纳的积极性。

三、解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问题的对策

一是认真贯彻《社会保险法》, 进一步出台规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相关文件, 重点宣传, 强化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与“工资总额”相关联的理念, 制定出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与企业、职工承受能力相符的标准, 通过各种方式, 开展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重要性的宣传。

二是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由地方税务负责征收,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经办, 地方税务局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起到审核、监督的作用, 完善网上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核定稽核程序, 规范稽核行为, 定期联合检查。对于那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不规范的单位, 及时纠正。加强企业、地税、社保经办机构的三线一体化建设, 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从申报、缴纳的动态一体化管理。

三是企业要统筹兼顾, 既要考虑生产经营成本和管理费用, 兼顾效益和公平, 也要维护参保职工的合法权益, 实事求是根据企业职工实际工资总额申报缴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数。加强企业负责人对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重要性的认识, 强化企业人力资源队伍建设, 提高企业经办人员的业务水平、政策的执行力, 夯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

四是加强企业职工维权意识。企业职工通过对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相关政策的学习, 提高对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认识, 通过每年的企业职工代表大会通报、在企业的明显位置公示本企业全年养老保险费, 对企业申报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进行监督。职工个人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微信、工资单等及时了解自己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 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五是社会媒体可以通过电视、网络、报刊等各种形式, 报道相关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重要性, 曝光那些不按规定申报缴纳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企业, 起到舆论监督作用。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不仅关系到国家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 关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 更关系到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重要性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要求, 因此,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对国家、企业、职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信勇.中国社会保险制度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192-199.

[2]杨波.中国社会保险制度:基于企业的视角[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152-157.

[3]华宏鸣.“积极养老”的全方位探索---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针、内容和动力的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3:52-60.

上一篇:非泌尿手术下一篇:水下管道的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