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控制

2024-06-28

环境监测控制(精选十篇)

环境监测控制 篇1

作为环境管理的“哨兵”与“耳目”,环境监测不仅能够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而且能够为环境规划、环境污染源控制等提供真实可靠的科学依据,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环境监测质量影响因素

一般认为,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因素主要为以下几点,如表1所示。

2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策略

基于日常环境监测过程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环境监测人员应在充分了解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成因的基础之上,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有效控制环境监测过程,不断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结合多年实践,笔者认为,应认真做好预先控制、过程控制以及事后控制三阶段工作。

2.1 认真做好预先控制工作

作为质控工作的起始点,预先控制是指开始环境监测工作前所实施的控制,又称预防性控制。在预先控制阶段,应努力做好以下方面工作:①人员素质。基于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工作经验、检测技巧以及技术判断等对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具有很大影响力。为了确保检测质量,检测人员必须通过专业理论考试以及基本操作考核,合格后方能持证上岗。同时,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经验学习,显著提升检测人员的检测水平。②仪器设备。基于现代化学分析离不开相应仪器设备,仪器设备的合理配置与科学使用将直接决定实验的成败。因此,在环境监测过程中,应安排专人负责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工作。同时,不断完善仪器设备的技术管理方案,并建立专门的质量保证体系。③环境。基于多数仪器(尤其是精密仪器)对于室内温度、湿度、洁净度等有要求,因此,在环境监测过程中,应尽量配备空调、通风橱、抽湿机、除尘器等设施,最大限度保证实验室条件满足检测需求。④化学试剂与标准物质。基于环境监测工作离不开化学试剂与标准物质的使用,故应安排专人负责出入库登记、保管、检查、清理等工作,将已过期或者变质的化学试剂与标准物质及时清理掉,确保检测工作的安全有效。

2.2 认真做好过程控制工作

所谓过程控制,就是实验进行过程中所实施的控制。在过程控制阶段,应努力做好以下方面工作:①现场采样。在充分遵循信息量与尺度范围原则的基础之上,合理确定并不断优化监测点位,确保点位布设的代表性、经济性与可控性;样品采集过程符合相应规范要求,特殊样品特殊对待,并认真做好相关记录与说明,对样品进行统一编号。②样品保存与管理。为了确保从样品采集至样品测定阶段待测组分不发生变异,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具体情况来做好样品的保存、处理和运输工作,尤其是待测物浓度较低时,应尽快送至实验室内进行分析;安排专人负责样品的运送和交接工作;分析人员接收到样品后,认真做好样品与采样记录的核对工作,确保无误;根据相应保存条件、保存环境、保存期以及有效期等要求保存样品。③实验室。在展开样品检测工作之前,应尽量创造干净整洁的操作环境,尽量降低室内温度、湿度、空气污染物以及电源电压波动等室内因素对分析测试结果的影响度,并定期进行仪器设备的检查校正工作。

2.3 认真做好事后控制工作

作为质控过程的终点,事后控制有助于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在事后控制阶段,应努力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①认真做好成文记录与数据报告,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以及可靠性。②定期展开内部审核,在自我检查、自我评价以及自我完善中有效预防并纠正不合格工作,从而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运行和不断优化。③以机构负责人为实施者、组织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管理评审工作,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适宜性与充分性。

3 结语

当前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中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因此,广大环境监测人员应充分掌握环境监测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成因,认真做好环境监测的预先控制、过程控制以及事后控制工作,显著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代表性、完整性,为环境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参考依据,为环境保护事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浅谈 篇2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浅谈

摘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监测工作的责任越加沉重.不断的去发现问题,给出解决的.办法,提高环境监测质量,是当前环境保护的一个最为基础性的工作.作 者:银波 作者单位:广西区环境监测中心站,广西南宁,530022期 刊:科技创新导报 Journal: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12)分类号:X83关键词:环境监测 质量 问题 对策

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浅析 篇3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控制

1.引言

环境监测是一项世界性的问题,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环境意识已经被更多的人所关注。环境监测的数据,作为各项决策的前提因素,因此变的更为重要。环境监测的质量指的是在监测环境的过程当中,要使用各种措施来保证监测数据要准确、精密、完整,还要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要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应该从多方面进行努力改进,提高所有工作人员的认知度,健全管理体质,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定期的进行设备的检测和维护。以下主要从环境监测的发展,环境监测的重要性,深入到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的措施,进而加强对环境的保护。

2.环境监测的发展与重要性分析

环境监测在我国已经发展了近40年,特别是在最近10年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各级环境监测站均已经建立,我国的环境监测经历了从统计质量控制,到计量认证工作,到现在的全面质量管理这几个阶段,现在的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已经在各个监测站得到了运用,能更加科学、有效的提高环境监测的能力,让环境监测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得到的数据能更加真实、科学、有效,能为环境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环境监测有着重要的社会责任性,具有服务社会的功能,特别是基层环境监测站,条件较为艰苦,但是对原始数据的收集,更具重要意义。对环境监测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加强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得到的结果是各级领导对环境质量定性结论的关键,是各级政府提出防治污染对策决定的重要依据。环境监测能够掌握环境污染的及时情况,并且还能够预防污染,对环境管理和经济建设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3.加强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措施

3.1完善监督机制

质量控制涉及到各项工作,每年都要根据监测站的具体情况来制定质量控制的计划,比如检测设备、核查仪器、员工培训、使用标准物质和质量控制考核。质量控制工作的量增加,但是这些任务能够维系监测数据生命线,所以,质量控制的工作计划非常重要,而且从事质量管理的工作人员要熟悉监测的业务,才能够制定可行的质量控制计划。管理人员要坚持质量的基本原则,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把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到工作当中,要给质量管理员权利,并且配备资源,发挥他们的管理作用,提高监督作用。环境监测属于一种社会公益事业,政府应该有主导权,如果政府不重视,就不能解决资金的问题,各级政府要把环境监测算到预算当中,并且加大财政投入。

3.2加强现场监测

在现场监测的工作过程当中,有很多的因素影响监测结果,所取得的样品真实性影响了数据的代表性,所以现场监测的工作过程要强化采样的时间和频次,提高样品的代表性,还要确保仪器设备完好,对工作人员加强业务培训,使其掌握基本知识,确保现场监测的质量和可靠性。

3.3建设标准实验室

为了提供更加准确数据,在财政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应该对原有实验室进行改造升级和新增相应的配套设施,对实验室电路进行改造,增加漏电保护措施,增添实验室所需玻璃器皿、监测分析仪器设备等;在软件方面,结合网络优势,注意办公自动化软件使用及数据库的开发和研究,建立健全一套完整有效的监测质量管理和监督体系,为监测站的标准化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近年流行于管理信息系统领域的Client/Server体系结构比较适合于环境监测站的业务管理,这种体系结构通过网络连接服务器和客户机,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在服务器上运行。用户通过客户机发送数据查询、修改等命令;服务器负责处理,并将结果通过网络回送给客户机。监测站标准网络系统如下图1所示。

3.4做好数据的处理與分析评价

对于收集到的数据,应该进行处理,按照误差理论的要求,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数据给予剔除,运用数量统计的方法,采用计算机等先进的设备,运用科学的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严格把握原始数据的质量关。对处理和统计后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评价,需要以综合技术为手段,完成监测数据向环境质量定性结论和防治污染对策的转变。要保证该环节的质量应按环境要素分别细致分析,在执行监测技术规范的基础上,建立严格的系统分析工作制度,用回顾评价的方法检查环境质量结论的准确性,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控制污染的防治对策等。监测站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的全过程如流程图2所示。

4.结语

环境监测数据的正确性,直接关系到了环境质量定性的结论和防治污染的对策决定,因此,在基层环境监测站的工作人员,只有不断提高认识,完善监督机制,加强人才的培养,加强现场监测,建立标准的实验室,采用先进的设备,做好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评价,从各方面做好全面的质量控制,才能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为我国的环保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葛洁桃.如何加强环境监测的质量.科技传播[J].2012(6)

[2]陈祖纯.浅谈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广东科技[J].2012(8)

[3]王磊;宋健俐.浅论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保证.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J].2007(6)

[4]武仁英,侯建新.试论环境监测工作的全面质量管理.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J].1999(4)

[5]罗龙海.对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民营科技[J].2010(12)

[6]刘兆征.构建适应我国现阶段环境保护需求的环境监测体系[J].经济问题探索,2009,(10)

[7]扬献策.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策略之我见[J].商场现代化,2010,(3)

作者简介

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控制 篇4

1 各个因素对监测数据质量的影响

1.1 监测数据完整性的影响

监测数据的完整性是指按照预期的要求, 连续、有周期的全面采集数据, 数据若不完整, 就无法真实的反应环境质量, 导致以偏概全的情况, 造成环境管理部门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例如对某一地区空气中臭氧含量进行监测, 要求每小时反馈一个数据, 若出现间断, 很明显会影响到监测的数据的真实性。引起监测数据不完整的原因有布点数量不足, 采样的次数少, 数据处理不完整, 如漏测、测试项目不全等。

1.2 监测数据代表性的影响

监测数据的代表性是指在具有代表性的时间、地点, 根据规定的要求进行监测, 反应典型环境特性的数据。任何污染物在环境中都是分布不均匀的, 因此, 需要选取有代表性的数据来反映该空间范围内某一时间阶段的环境质量水平、规律和变化趋势, 环境管理决策部门, 根据此数据做出合理的治理措施。引起监测数据代表性差的原因有布点数量不够、布点位置不当, 获取的信息不完整等。

1.3 监测数据准确性的影响

对于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很容易让人理解, 就是所获得的数据违背客观事实, 有较大的误差, 不能真实反映监测点某时段内的环境特征、质量水平等, 准确性越低, 误差越大, 监测数据越不可靠。对于准确度的评价, 可以通过标准样品分析、测定或者通过不同分析方法的比对来确定。

1.4 监测数据可比性的影响

监测数据的可比性是指某环境条件下, 用不同的监测方法或评价标准对结果进行比对。可比性可以在同一实验室对同一样品采取不同的监测方法进行结果比对, 也可以在不同的实验室对同一样品采取相同的监测方法进行结果比对。只有能够确保数据的可比性, 才能确保行业里面, 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1.5 监测数据精密性的影响

监测数据的精密性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平行性与再现性, 能够反映各种分析方法的误差大小。精密度一般采用相对标准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极差等表示, 反映了结果的稳定性, 精密度越低, 检测数据的稳定性越差。

2 监测数据质量控制措施

2.1 质控系统的改进和优化

监测数据质量控制系统模式在传统的方式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引入反馈、监督和交流机制能有效提高质量监控系统的模式, 具体如下:一是接受外部的监督, 对于外界有异议的监测数据进行复检, 二是多进行交流, 与同级或者上级环境监测部门进行数据对比, 找出自身的不足, 发现问题及时更正, 同时获取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三是强化平面控制, 在系统内部通过优化管理模式, 提高技术水平, 减少或者消除数据误差, 提高监测分析的准确性和精密性。

2.2 加强监测数据的审核

为保证监测数据的质量, 应该对整个监测过程进行严格的数据审核。一是要完善各级审核机制, 加强分析室和质量负责人的审核。二是对于监测样品的采集, 应该审核原始数据的代表性。三是要审核数据的完整性, 对于采集到的数据是否符合相应的规范、是否符合监测的目的, 参数是否完整都应该进行审核。四是要审核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密性。

2.3 采样的质量控制

经现场踏勘, 审查采样点的设置和采样时段选择的合理性和代表, 按环境要素分别制定详实的采样技术细则, 样品和交换与管理制度;正确操作与校准仪器, 运转是否正常;吸附剂是否有效, 数量是否符合要求;采样器放置的位置和高度是否符合采样要求, 有否避开污染源的影响;采样管和滤膜的安装是否正确。认真做好采样记录, 并妥善保管好样品。

2.4 样品运输和贮存中的质量控制

采样管或滤膜在采样前从实验室运往监测点, 采集的样品需送回实验室化验分析。这一过程中, 采样管不可倾倒, 采样管之间应用软体物隔离, 以防吸收剂溢流。滤膜应完整地封存在专用的洁净袋子里, 使用时用不锈钢镊子取放, 避免滤膜在进入采样器前被污染。如果样品不能及时进行分析测试, 考虑到样品的稳定性, 样品应贮存在温度低于22℃的环境中, 最好存放在冰箱里。

2.5 做好实验室基础工作

实验室是对收集到的样品进行分析的地方, 需要有一个安静和清洁的地方, 因此, 做好实验室里面的环境很重要。在进行实验前, 应该对玻璃量器和分析仪器进行校验, 对于采用的电器配套设施应该齐全, 并且制备合格的实验用水。准确调配各种试液, 特别是标准溶液, 保管好各种玻璃量器, 配置专门的标准室、高精度的仪器室, 配有各种规格的标准物质, 化学试剂等, 对于各种仪器、流量计应该按规定定期进行维护和校验, 确保仪器能够正常运转。

3 结语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监测技术也得到了大力发展, 也从最初的点污染监测发展到了区域性监测, 从环境质量的污染监测, 延深到了生态监测与生物监测, 同时, 监测仪器也得到了质的飞跃, 对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无论什么时候, 做好监测数据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杨秋贤.论监测数据质量的系统控制[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 (理论版) , 2009 (12) .

室内环境质量监测控制分析 篇5

室内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建设问题,环境污染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居住环境,从室内装修设计、施工、材料及验收检查等环节着手,加强室内装修工程的质量控制检测,确保室内环境符合人们的居住要求.

作 者:俞鹃 丛海辉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检测中心,浙江,衢州,324000 刊 名:现代商贸工业 英文刊名: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年,卷(期):2010 22(12) 分类号:X3 关键词:室内装修   环境质量   控制  

★ 降成语

★ 场区平面控制网、建筑方格网、高程控制网如何建立?

★ 建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环境成本控制论文

★ 日食观测报告

★ 高中物理说课稿:质点和位移

★ 降生活作文

★ 观测天气教学反思

★ 规章制度建立情况

★ 建立制度

浅析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问题及对策 篇6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问题;对策

1.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作用

当前,我国环境问题日趋严重,我国也提出了美丽中国的口号,提出这样的口号就是为了保护环境,在保护环境中非常重要的是环境监测,环境检测是保护环境的基础,通过对环境的检测能够及时、准确地放映当前的环境,并且还能够分析出环境问题发展的趋势,为环境检测质量控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通过对环境的检测,得出的检测结果能够看出环境检测的水平。保护环境非常重要的是对环境进行检测,环境检测的质量对环境检测质量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2.环境监测质量控制

2.1要对环境因素的分析

第一,检测技术人员的影响。环境检测人员素质不高,在环境检测中,工作量比较大,检测方面的专业人才缺乏。在环境检测工作中,配备的人员比较少,并且这些人员的素质不高,在检测工作中效率比较低,检测的质量也不高。当前,我国环境检测中,环境检测人员在工作中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工作态度不积极,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环境检测工作不能进行合理地分配,存在着一个人承担过多的任务,这样的问题,加重了环境检测人员的负担,导致了工作不能很好地进行。第二,环境检测中管理意识不强。在环境检测的中,一定要做到科学管理,科学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科学管理作为重要的内容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一些环境检测机构不能很好地认识到这点,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注重环境检测问题,甚至一些人认为可以做,也可以不做的工作,这样的情况就导致了环境检测管理在现实中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2.2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中设备因素的分析

近年来,我国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科学创新中投入了很多的资金,因此,在环境检测设备上也要花费一定的财力。环境检测机构的检测设备都是过去一些老旧的,因此,一定要对环境检测设备进行更新;同时要加强环境检测设备的维护,更要重视专业设备的维护,同时环保局要制定专业的人员对设备进行保养,减少设备方面的损失,要对新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使得这些设备具有一定的意义。要解脱在结局上,就有一定的高贵要高的形象。

问题代写微微创作。

3.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增强环境监测意识

面对当前我国环境恶化,环境问题比较突出,我们要加强环境检测的力度,要大力宣传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一个的责任,要开展全民保护的意识。与此同时,要加强相关单位和相关人员的监测意识,让人们都重视环境检测工作,在环境检测中,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有序对环境进行检测。

3.2提高监测人员队伍的素质注重专业能力建设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我们要大力开展环境检测工作,通过检测结果,消除其影响因素,要重视环境检测工作,在环境检测中,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起着主导的作用。让们的素质不同,具有好的素质能够对环境检测起到很好的作用,不好的素质就会给环境检测工作带来一些困难。当前新的形势下,环境检测技术获得了相关的技术,这种技术的提高对对员工具有一定的影响。在时代背景不断变化的背景下,要求专业的知识好,工作能力高的人才。所以,环境检测机构要根据实际情况,培养一批专业的技术人员,使这些人员具有一定的工作计划,通过这样方式来加强环境检测人员的建设。要对环境检测人员进行培训,在培训中,要注重相关的业务能力,与此同时,要驻中国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在培训中,要增强环境检测人员的责任心,使得环境检测工作人员能够刻苦学习,在工作中做到乐于奉献,并且要注重检测的质量,要时刻保持奉献精神和质量第一的这样的思想,自觉主动地为环境管理和执法服务。只有这样才能使得监测部门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求。

3.3加强环境监测的质保证

当前,我国环境问题日趋严重,我国也提出了美丽中国的口号,提出这样的口号就是为了保护环境,在保护环境中非常重要的是环境监测,环境检测是保护环境的基础,通过对环境的检测能够及时、准确地放映当前的环境,并且还能够分析出环境问题发展的趋势,为环境检测质量控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通过对环境的检测,得出的检测结果能够看出环境检测的水平。环境检测的结果,可以通过这些信息,将环境检测的质量人为的管理着。在市场监测报道有,新的能够保证公司工作工作财务的景。具有最好的特点,时代背景在不断变化,通过改革环境问题。

4.总结

保护环境非常重要的是对环境进行检测,环境检测的质量对环境检测质量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环境检测质量控制就是环境进行及时的检测,通过检测结果控制影响环境的因素,对环境造成不好的因素要消除,通过这样的形式来保护环境。在环境检测中,要保障检测数据的准确性。通过环境检测质量控制能够对环境进行很好的管理,加强环境检测,对不好的影响因素进行及时的控制。能够看出环境的发展趋势,环境质量的控制是环境监测中非常关键的,所以,对于环境保护要重视环境质量控制,本文的分析研究结合了现实实际,对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俞美香,龚凤兰.对现场监测质量管理的思考[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6E):158-160.

[2]王向明,黄文.上海市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划探讨[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0,22(3):1-4.

[3]柏仇勇,胡冠九.创新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初探[J].中国环境监测,2008,24(4):1-3.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篇7

在过去一段时间内, 我国在环境监测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但是, 也应该看到, 其中有许多的不足。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环境监测的质量没有控制好, 因此, 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共同努力, 想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来改进, 把环境监测工作做好, 保护好生存的环境。收集具有代表性和准确性的监测数据决定了环境管理、环境研究、环境治理以及环保执法等各方面的决策的准确性, 是环境质量控制的关键。因此, 必须对环境监测进行质量控制, 以保证得到正确一致的数据。

1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的作用

环境监测对于环境保护工作来说至关重要, 它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环境管理的依据和基础, 它能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 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环境监测质量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环境监测的能力和监测水平。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在环境监测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是指在环境监测活动中, 通过对质量形成过程中各要素的控制, 消除所有阶段引起不合格或不满意效果的因素, 以达到质量要求, 实现监测目标, 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完整性、可比性、代表性、精密性、准确性。实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才能够有效提升环境监测站的内部管理水平, 增强环境监测对管理服务的能力, 实现环境监测的现代化。

2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中的问题分析

2.1 人员因素

(1) 监测技术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环境监测工作类杂量大, 专业监测人才缺乏。大多数监测人员配备少, 并且专业素养不高, 工作应付拖沓, 工作效率低下, 质量不高。就目前在岗的监测人员当中, 能够胜任各种监测工作的不足1/10, 一些人工作态度消极, 没有专业技能, 使得本来繁杂的监测工作只能落在一部分人身上, 更加重了这些人工作负担, 造成工作效果不好的局面。

(2) 管理意识不强

管理意识体现领导者对环境检测质量控制的重视程度, 科学的管理是做好监测工作的重要前提, 需要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但是, 有的环境监测单位并没有充分认识到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往往把环境监测管理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 这就导致有的环境监测管理工作难以发挥作用。

2.2 设备因素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就像生产工具是一定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标志一样, 仪器设备在质量控制工作当中同样是环境监测工作水平的标志, 决定了监测水平的高低,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内部分城市地区因为自身经济条件差, 造成环境监测站的装备也差。就室内监测来说, 不但缺乏监测用房, 而且室内监测的设备、仪器十分陈旧、落后, 甚至连常规仪器都不能配备, 无法与现代监测技术接轨。在这样的硬件条件下, 很难保证监测信息的可用性与有效性。究其原因有以下两个: (1) 地方部门重视不够, 投入的研究经费过少, 监测站完全依靠自收自支进行监测工作; (2) 监测站是环保局的下属部门, 环保局部门众多, 监测只是其中一部分, 导致环境监测站得不到充分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的支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能力建设的不断深入, 必须加强环境监测工作的仪器设备投入。监测机构采用的设备也必须不断更新, 尤其是那些大型的、精密的仪器和用于应急监测中的设备, 同时必须加强对设备的日常维护, 更要注重专业维护, 要派专业人士对仪器进行定期、定时的保养和检查, 避免仪器的不必要损耗, 只有对新设备进行专业化、规范化管理, 才能保证在任何应急条件下发挥它们的作用。

2.3 规则因素

(1) 采样环节问题

采样工作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效果。如果样品采集得不规范、不准确, 则不具有代表性, 即使分过程中采取各种质控措施, 分析得再仔细, 也不会获得准确的、真正有代表性的数据。

(2) 监测质量控制制度不够完善

现阶段, 国家环保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环境管理的方案。方案对管理环境监测质量程序、监测部门的职责以及具体的任务等, 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希望将环境监测的控制工作制度化, 但是相比于不断拓展的监测领域以及快速发展的监测技术, 监测质量控制制度的建设还不够完善, 继而影响到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

3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措施分析

3.1 采样、布点

加强对采样和布点工作的控制是提高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重要措施, 环境质量评价工作的核心问题是研究环境质量的好坏, 并以其是否适于人类生存和发展作为判别的标准。就目前而言所说的环境质量, 主要侧重于因大量工业、农业污染物的排放, 所造成的环境质量问题。在对环境污染的程度进行判定时, 需要结合相应的法律法规, 以国家制定的环境标准为依据。而事实上, 在对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时, 需要考虑的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质量、环境污染等, 还必须考虑社会经济及文化、美学等方面的内容。监测点位的设置应根据监测对象、污染物性质和具体条件, 采样频次、时间和方法应根据监测对象和分析方法的要求, 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相关技术规范和规定执行。监测人员应严格遵守监测规程及要求进行采样, 采样前按规范进行仪器校准并填写记录表, 现场采好的样品应及时贴好样品标签, 填好采样记录, 按照规定方法进行保存, 尽快运至实验室进行分析, 做好交接手续, 防止缺样、错样、玷污样品的现象发生。监测采样环节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全程序空白样、平行样、密码样、密码加标样等。

3.2 减少分析误差

在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的过程, 由于设备原因、人为原因等, 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误差, 影响分析的准确性。对于这种情况, 一方面, 要对分析测试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 另一方面, 要做好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基础工作, 切实避免误差的发生。各类监测报告的编写严格按相关规范进行, 室内三级审核应切实发挥作用, 不得流于形式。对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有影响的所有仪器设备, 由业务科负责安排由国家计量部门或其授权单位按有关要求进行检定或按规定程序进行校准。

3.3 做好质量控制

减少采样误差。在现场采样的过程中, 为了尽可能减少采样误差, 可以在对同一采样点进行采样时, 采集双份平行样, 用加密方式进行分析, 以判断误差的来源。可以通过对平行样本的分析、加标回收率分析、标准物质对比分析等, 加强对于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可以通过经验丰富的外部组织或第三方, 对实验室及环境监测分析的技术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核和评价, 以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确定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可以通过现场-实验室双重控制的方法, 对环境监测的质量进行控制。通过在每一个采样点采集平行双样和空白样的方法, 对采样过程进行控制, 通过实验室内对空白样和样品进行平行分析的方法, 对分析测试过程的误差进行控制。利用得出的结果, 与允许误差作比较, 从而推断采样和分析过程的误差来源。

3.4 分析测试质量保证

分析测试质量保证必须要对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深入的了解, 需要采用国际标准或其他国家的标准时, 应进行等效性或适用性检验。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采用密码样、明码样、空白样、加标回收、平行样和人员方法比对等方式。质控样测试完毕, 立即 (限当日内) 报告质量管理室, 一经发现实验失控, 立即寻找原因, 重新对样品进行测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目前, 我国的环境污染情况逐渐恶化, 环境监测已成为环境保护中一项前瞻性、根本性的工作。我国环保法规定, 在对大中型项目进行新建、改建、扩建前, 必须进行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 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这是对项目对环境质量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的主体, 需要根据污染源、环境要素、污染物浓度的变化特征及其相关性, 对污染物分布可能发生的变化, 以及未来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 并提出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只有充分认识到环境监测的重要性, 不断对其进行完善和创新, 才能真正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丽华.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综合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 (06) .

[2]阙天川.加强环境保护监测工作的建设管理[J].经营管理者, 2010 (13) .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探讨 篇8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控制要点

1 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目前我国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主要分为两大部分, 一是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 二是实验室外的质量控制。为了取得更好的监测效果, 应当将实验室内与实验室外的控制工作落实到位, 从而到达环境监测的要求。

1.1 实验室内质量控制要点

1.1.1 全程序空白实验

空白实验主要是为了检验试剂, 同时检验试剂所处的环境与试验条件对样品测定是否会产生影响, 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 要全面掌握检验标准, 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验工作;其次, 为了提高空白实验的工作效率, 在开始检验前, 应当落实空白实验的准备工作;再次, 在实验过程中, 为了保证实验效果的准确性, 应当根据实际检测数据进行实验, 从而有助于满足环境监测的实际需求。基于此我们得知, 在环境监测中, 为了全程需空白实验能够更好的提高环境监测的效果。

1.1.2 平行双样实验

平行双样误差测定能够将随机误差降低, 但是从单次分析结果来看, 无法正确判断离散程度。在实验中, 我们采用平行双样实验, 每批测试样品随机抽取10%~20%的样品, 从而提高实验室内取样物的准确性, 通过利用多次实验以及更换对比物的方式, 将实验室中整个取样物的分析质量进行大的提升, 加强环境监测的整体质量, 促进环境监测的发展。

1.1.3 加标同收实验

在加标同收实验中, 可以通过测定样品时间一定量的标准物质加入到同一样品中, 进行测定并计算了同收率之后, 将监测结果同收率与标准的同收率两者之间相比较后就能够取得所需的监测结果, 从而符合实验的需求。从而满足实验的要求。加标同收实验室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中的重要质量控制内容, 因此衡量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指的就是如何提高加标同收实验的质量。基于此, 应当加大加标同收实验的重视力度, 同时采取有效、可行的方式提高加标同收实验质量。为了提高加标同收实验的准确度, 在实验中一批样品中, 通常抽取10%~30%的试样进行加标回收测定。在同批试样较少的情况下要保证加标试样不能少于2个。

1.1.4 标准物质对比分析

为了更好的分析测试的准确性, 我们可以利用标准物质的监测结果达到该目的, 但是由于实验室系统本身存在的问题难以发现, 在实验过程中, 为了更好更准确的得到环境检测的结果, 可以结合环境监测的特殊性, 利用标准物质对比质量的方法达到目的, 并起到满足实验需求同时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的作用。

1.2 实验室外质量控制要点

1.2.1 现场采样的质量监督

实验室外质量控制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环节就是现场采样, 而现场采样的监督工作则是保证实验室外质量控制工作完成有效完成的关键。以下流程为现场采样工作的顺序:在制定采样工作流程过程中, 需要遵循采样原则, 与此同时应当注重实验室外质量控制的力度, 保证环境监测的效果。

1.2.2 完善和改进报告审核制度

完善以及改进报告审核制度已经成为实验室外的质量控制工作中最为关键的部分, 在质量控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我国环境监测的发展情况, 我们可以知道, 目前我国环境监测的结果基本上都是以报告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因此报告审核制度的完成性和成熟度都直接影响到实验室外质量控制的工作效果。基于此, 建立健全报告审核制度对于环境监测中的实验室外的质量控制工作的意义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1.2.3 加强质量监测实验的监督检查

为了加强采样、分析过程质量, 可以采用对采样、分析进行全过程的管理, 并结合相关的规定规范, 制定详细的质量监督检查表, 将每次工作记录在案, 从而保证监测质量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2 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必要性

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充当着一个重要的角色, 同时更是环境保护得以保证的重要手段之一。积极的开展环境监测工作能够起到提高环境保护效果的作用, 因此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1 环境监测是提高环境保护质量的必要措施

目前, 如果提高环境保护质量已经成为我国环境保护研究工作的重点方向。综合上诉, 我们可以知道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必要措施, 在提高环境保护质量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2.2 环境监测是促进环境保护发展的必要手段

全面发展环境保护, 才能够取得积极的保护效果, 为了提高环境保护质量, 一方面需要对全面分析我国环境保护发展的情况, 保证环境保护的需求得以满足, 另一方面环境监测在对于环境保护而言, 其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同时也是环境保护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3 结语

综合以上所诉, 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主要分为两大方面, 分别是实验室内质量控制与实验室外质量控制, 这些对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我们应当注重环境监测的实施效果, 满足环境保护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庆征, 宋晓梅.环境监测质量的管理与控制[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4, (3) :230-231.

[2]杜渊.论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J].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5, (1) :87-92.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探究 篇9

1 环境监测的概述

1.1 环境监测的涵义

环境监测是相关的事业单位进行的综合评定环境质量的执法工作, 其主要包含3方面工作:环境监测工作有法律作保障, 因此具有强制性;环境监测要坚持实事求是, 以科学为依据, 并且监测结果是合理公正, 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环境监测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 为社会服务。

1.2 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

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环境监督管理工作中所起到的作用, 主要是监视与监督企业污染物的排放情况, 以便对环保的法律法规进行落实。除此之外, 环境监测还把一个地区的环境状况充分的反映了出来。

在制订环境标准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其主要基础就是生态基准以及人体健康的基准, 制订此标准主要是依据环境目标的需求及各种环境的不同功能与技术的可靠性。

在总量控制与排污许可证的发放中所起到的作用, 通过相关的监测, 国家有关部门就能对一个地区的功能区的污染物的排放量进行核定, 并发放排污许可证, 实行的原则是超量减排, 削减交易。

在排污统计与征收排污费的工作中所起的作用, 通过相关的统计, 对一个单位或一个地区的排污量进行估算, 根据单位具体的排污情况来征收排污费。

在纠纷仲裁中的作用, 在生产的过程中, 也有可能出现环境污染事件, 这时需要依靠有关的仲裁监测进行处理, 并且到现场进行相关的取样并进行分析, 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判断污染源, 才能有效的避免生活或经济上的损失。

2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现状

2.1 环境监测制度不健全

现阶段, 国家环保局针对我国环境问题制定了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度, 对相应的有关工作进行了规定, 这使得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 有相关的制度作保障。与此同时, 各级监测站也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 使得质量管理工作更加制度化, 如规定了水质监测实验室质量质控指标、大气监测质量、相关工作必须考核通过后才能上岗, 样品的采集、保管交接、数据审核、仪器设备的管理、使用等等。由此可知, 目前我国环境监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弊端, 伴随着自动化监测工作的不断发展, 其应用领域逐渐扩大, 有关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和检验规章等等还没有得到完善, 这不利于质量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2.2 监测人员的的质量意识不强

一直以来我国环境监测工作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如工作任务重、经费不够、人手不足等, 这导致监测人员的工作量大, 致使其在日常监测工作中花费大量的时间, 最终导致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环境监测质量的控制工作。与此同时, 监测人员只注重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 而不顾现场监测的质量控制。实验室内的监测数据如果没有代表性, 那么其再精确也是没有用的, 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因此一定要提高监测人员的质量意识, 尤其是现场监测人员的质量意识。

3 强化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措施

现阶段, 我国的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不利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 因此需要针对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具体措施如下所示:

3.1 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督机制

质量控制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涉及到各个方面, 并且每年质量控制计划的制定都以环境监测站的数据为依据。质量控制工作是保证监测数据准确的关键, 质量控制工作计划至关重要, 并且质量管理工作人员还要熟悉监测业务, 只能这样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质量控制计划。管理人员要树立质量意识, 建立健全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并在各项工作中有效落实管理措施, 并且还要赋予质量管理者相应的权利, 这样在工作中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最终履行其监督管理的职能。此外, 由于环境监测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 这需要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要对其给予资金资助, 将环境监测工作的经费列入其财政预算当中, 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该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3.2 提高监测人员的素质

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高素质的监测人员。因此需要加大监测人员的教育培训, 并且提高其质量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从而主动从事质量控制工作。质量控制人员不仅要了解掌握环境监测相关的规章制度、技术方法及相关的知识, 而且还要掌握管理学、计量学、心理学相关的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质量控制的更好地开展。提高监测队伍素质, 加强其教育学习, 不断丰富其专业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其综合素养。

3.3 将管理体系运行运用到日常监测工作中

环境监测站还要全面贯彻质量管理, 制定明确的质量方针、政策, 确定自己的职责, 并且制定相关的中长期计划, 然后通过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完成制定的质量目标、方针。现阶段, 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如监测工作的进行和体系运行不连贯, 所以需要将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归入到日常的环境监测中。根据现阶段监测能力的开展状况及开展情况制定相关的年度计划, 实现日常监测工作和体系的有效结合,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发挥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 才能不断提高监测管理水平, 才能保证监测工作的良好开展。

3.4 建设标准的实验室

监测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验室分析, 因此为确保分析工作的有序开展需要具备合格的硬件设备, 同时还需要做好硬件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维护保养工作的有序开展需要上级部门的财政支持。硬件设备的维修保养主要有更换实验室的仪器设备, 添加漏电保护装置等等。还需要做好软件方面的工作, 如保证监测站网络的正常运行, 购买正版办公软件, 建立监测站独有的数据库, 并且及时有效保存历史数据, 在今后的工作有利于开展对比, 最终确保数字化工作的有序开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环境监测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其数据关乎着各项政策的确定, 因此一定要确保正确的监测数据,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确保环境监测质量, 从而为我国的环保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但环境破坏问题日益严重, 由此引起的生态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反思, 完善监督机制, 加强现场监控, 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 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 是有效的预防环境破坏, 提高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本文主要是对环境监测的涵义、重要性、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现状及其如何提高环境监测质量控制进行分析论述, 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从而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葛洁桃.如何加强环境监测的质量[J].科技传播, 2012 (6) .

[2]陈祖纯.浅谈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J].广东科技, 2012 (8) .

[3]李国媛.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基本因素探析[J].资源与人居环境, 2011 (4) .

环境监测中的质量控制 篇10

关键词:质量控制,环境监测,监测质量

一、引言

环境监测是为实现保障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环保目标。通过对环境监测, 能够准确、及时、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 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污染治理等提供科学依据。监测目的可归纳为4个方面: (1) 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评价环境质量; (2) 根据污染分布情况, 追踪寻找、判定污染源, 为实现环境监督管理, 控制污染源提供依据; (3) 收集本底数据, 积累长期监测资料, 为研究环境容量, 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 积累监测资料; (4) 提供环境管理依据, 为制订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综合性服务。质量控制是整个环境监测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 包含了保证环境监测数据正确可靠的全部活动和措施, 是环境监测工作中重要的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

二、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因素

环境监测涉及到监测布点、采样、测试系统、仪器、测试环境、分析方法、人员素质等诸多因素。如:样本的代表性、分析方法的选择、使用的仪器、试剂、量具、工作地点、环境、数据处理的模式等, 这些要素都将影响测试结果。

监测布点方面。监测布点是监测工作的第一步, 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常常会因为受排污口所在地理位置、周边环境以及天气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无法实现理论上的完美布点, 只能因地制宜地选取其他点位来代替, 有时候这种点位可能与理论要求相差较远。在这种监测点位布设不规范、具有一定程度随意性的情况下, 所采集的样品、测得的数据均不能真实反映环境状况。

采样方面。采样容器的材质、采样的深度或厚度、样品的储存方法、气象条件和采样的时间等因素都会影响到采样的质量。例如:在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中, 测定同一水体溶解氧的含量时, 采集水样的深度不同溶解氧的含量也不同, 同一水体同一断面溶解氧的含量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再如, 采集水样分析其石油类的含量时, 水样只能用玻璃容器采集而不能用塑料容器, 因塑料会吸附石油类使分析结果偏低。

测试系统方面。由于分析方法不完善、所用仪器未经校准、所用试剂含有杂质、测量时的环境因素、操作人员感觉器官的差异、反应的灵敏度及固有的习惯均会产生系统误差。

分析方法方面。任何一个环境监测方法都有它的适用范围, 即有它的适用浓度范围、干扰物的种类以及允许的限量, 如果分析方法选取不当, 都会直接影响监测结果的质量。

人员素质方面。环境监测分析、质控及采样等人员操作技能的高低、责任心的强弱、工作态度的好坏都会主观地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目前环保系统所属的环境监测机构均为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不少人存在理论水平和应变能力较差的问题, 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环境监测任务, 从而影响环境监测质量。

三、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的对策

1、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完善规章制度。

环境监测是准确地测取数据, 科学地解释数据和合理地综合运用数据的过程, 其目的是为环境管理服务。准确、可靠、可比的监测数据是环境管理诸如制定环境标准、条例、法规和政策的依据。为了获得所采取样品具有代表性, 测量所得有效数据的完整性, 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密性, 各组数据的可比性以及综合分析评价的客观性, 势必要建立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2、保证监测数据的质量, 优质为

环境管理服务。环境监测担负着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监测、为八项环境管理制度服务监测、为污染事故及污染纠纷仲裁监测等四项主要任务, 是市场经济形势下实施各项环境执法管理、进一步提高环境管理水平的重要阵地。提高环境监测技术水平, 完善监测质量机制, 保证监测数据公正、权威、可靠, 优质为环境管理服务, 是新形势下环境监测工作的关键。因此, 环境监测工作要面向环境管理, 深化改革, 充分发挥自我优势和潜力, 强化质量意识, 抓好质量保证的综合管理, 全面落实各项质量控制措施, 把监测数据所产生的误差控制在一定的允许范围内, 为环境管理提供高效能的技术支持、技术监督和技术服务。为此, 要重点抓好监测过程的全程序质量控制。从监测点位的布设、样品采集、运输、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到结果审核以至综合分析的数据复核, 均必须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 层层把关。

3、加强队伍素质自身建设, 自觉适应环境管理的需求。

上一篇:问题求解下一篇:走进生本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