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志愿者

2024-05-12

老年志愿者(精选七篇)

老年志愿者 篇1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贵阳市11个社区为主要调查单位。(主要集中在高校、政府机构、铁路、邮政和社会商品房等5大类社区)共发放调查问卷93份,其中有效问卷77份,占82.8%,男性占25人,女性占52人,年龄均在50岁以上,且为离退休和下岗职工。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本课题研究提供进一步的理论支持。

1.2.2 调查访问法

被调查的样本中,年龄段主要分布在50~79岁间有68人(占91%),80岁以上者有9人(占9%),剔除了50岁以下及在岗职工。问卷发放后对部分调查者进行了相关的访谈,取得了深层次的信息资料。

1.2.3 专家访谈法

对从事社会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及社区负责人进行了理论与实践咨询,从中进一步掌握第3方论证问题的思路与认识。

1.2.4 数理统计法

样本数据均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相关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 . 1 社区活动中心老年志愿者的基本特征

2.1.1 老年志愿者持续公共体育服务的认识态度

一个人是否喜欢体育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对体育的认识动机,也影响到志愿者的参与。调查结果显示:有37人(占48%)“很喜欢”体育活动,21人(占27.2%)“比较喜欢”体育运动。显然“不太喜欢”体育运动的老年志愿者比例较少。我们在访谈中进一步了解到,“很喜欢”体育和“比较喜欢”体育的老年志愿者在年轻时对体育运动就有一定的兴趣,到退休后为了自己的健康,同时也是为了助人为乐,所以他们都愿意加入老年志愿者的队伍,而一小部分“不太喜欢”体育的老年志愿者他们的感受是因为年轻时没有体育基础,也有的人是因为本社区体育志愿者的人太少,出于社会责任感而参加了志愿者的队伍。社区负责人反映,这些年由于政府及个人的原因,自愿地参与志愿者服务的老年人总体上工作是比较积极的,但持续的时间参差不齐。

2.1.2 老年志愿者的兴趣与服务的关系

我们在调查老年志愿者服务类型时发现,绝大多数的志愿者喜欢体育健康保健类的服务项目,对待其他专业的咨询、讲座、指导类的志愿服务工作不太感兴趣,所以在问卷题“您除了体育活动外,其他也乐意参与的志愿服务项目有哪些”时,回答人数顺序依次为“舞蹈艺术”“音乐艺术”“书法艺术”等,其他专业服务类的志愿工作没有很多人愿意去做。在对社区负责人的访谈中得知,各个志愿服务工作岗位对老年人的参与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许多老年人不喜欢参与专业服务类的志愿工作,这主要是受到文化、健康精神及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主要是对门球、太极拳、体育舞蹈、腰鼓、木兰扇舞、棋牌等项目的志愿服务特别感兴趣,有老者认为这是“为”中有“乐”,“乐”中有“为”,这在一个侧面也体现出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和谐社会的有机融合。

2.1.3 老年人参与志愿者服务的动机具有多元性

老年志愿者参与社会服务的动机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关于这项研究,国外学者将参与的动机主要划分为2类,即“为己型”和“为人型”。[1]我们在调查中发现,100%的社区老年志愿者参与公共体育服务的动机属于上述2种类型兼有的心理,访谈中还发现,老年志愿者既有奉献社会的精神、志愿帮助他人的愿望,更有与社会同龄人交流、度过休闲时光、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需要,还有来自社会鼓励的影响,即单位社区的号召或受家人及同事邻居的影响。所以说老年志愿者有着多元性的参与动机,无论是调查问卷结果以及访谈都显示出他们的志愿服务参与动机具有复合性。当然在多项选 择题中, 回答频率 最高的是“ 丰富自己 生活内容 ”( 占100%),其次是“帮助社区该组织做些事情”(占97%),再次是“实现自我价值”(占95%)。这些情况充分地表现了老年人参与社区体育志愿服务的动机具有多元性。

2.1.4 老年志愿者公共体育服务对象主要是老年群体

老年志愿者服务的对象是自愿选择的,根据调查发现,老年志愿者在为某个项目群体提供服务时,他们更愿意为同龄的老年群体服务,这占100%的老年志愿者的心理想法;其次是年龄较大的下岗职工。在深入分析了解到,老年人更愿意帮助老年人和下岗职工的理由是:“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所以一方面互相之间所处的社会地位他们都能认同,了解对方的需要;另一方面,服务对象也理解老年志愿者的服务行为,双方的包容性较强,相互之间便于沟通,共同语言比较多。另外还可以尽量消除一些合作上的障碍,在体育活动中相互之间都能正确地认识自我,便于经验交流。

2 . 2 社区对老年志愿者公共体育服务的作用

社区老年志愿者参与的公共体育服务通常是由组织的行为,组织化是当前志愿活动的特征之一。我们的研究认为:社区老年志愿者的公共体育服务行为一般是依托社区组织而开展的活动,社区在老年志愿者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并扮演着管理主体的角色。

从问卷调查的情况来看,有71人(占92.2%)回答他们主要是通过社区的宣传进一步了解了本社区的志愿者相关服务,而回答“听邻居介绍”“其他民间组织介绍”“看到有人在做,吸引了自己”的人有6人(占7.8%);另外,有72人(占93.5%)是通过正式手续办理了志愿服务,没有办理正式手续而在社区从事公共体育服务的老年人比例较少,且均为女性,其服务的观念与能力相对比较差,持久性服务的可能性也比较小。调查还发现,有65人(占84.4%)希望社区多组织一些相关的文体娱乐活动。为此,社区为当今城市老年志愿者公共体育服务提供了重要平台,老年志愿者也依托社区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2 . 3 老年志愿者参与公共体育服务的自我评价

2.3.1 老年志愿者公共体育服务作用的评价

社区是每个人学习和工作生活休息的共同家园,有着不同年龄群体的居民在此居住,自然也存在着许多现实问题需要解决,对于一个进步文明的社会来说,社区有着宽广的公共服务发展空间。因此,老年志愿者从事的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见图1)。

2.3.2 老年志愿者的公共体育服务与生活满意度

国外有人认为,老年人退休之后应尽快有新的生活活动安排,这对老年人的心理适应过渡有着重要作用,志愿服务益于这种活动。[2]我们的调查结果也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理论的可靠性。具体结果是:100%的老年志愿者从事公共体育服务后提高了生活满意度。以老年志愿者公共体育服务能“促进邻里关系”来说,这是和谐社会倡导的原则,邻里互助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及生活满意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老年志愿者的公共体育服务成为了社区老年志愿服务的首选内容。社区要尽量倡导并组织、鼓励与安排老年志愿者的公共体育服务项目,其深刻的蕴涵不仅仅只是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2.3.3 老年志愿者公共体育服务参与的主观感受

老年志愿者在参与公共体育服务的过程中,他们的主观感受如何,我们的研究发现:有55人(占71.4%)觉得自己在退休后能为社会做新的贡献,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有53人(占68.8%)还选择了帮助别人锻炼,“助人为乐,心里很快乐”,同时也有54人(占70.1%)认为“大家在一起锻炼,消磨了时间”;老年人也喜欢听赞美的语言,所以有69人(占89.6%)当平时“听到志愿体育服务夸奖时,心里十分高兴”,访谈中也了解到这种精神上的满足与感受,是老年人持续参与志愿体育服务的心理动力之一。(见表1)

3 结论与建议

3 . 1 重视老年志愿者队伍的发展

中国已开始逐渐地进入老龄化社会,大城市老龄人口已超过总人口的13%,但可喜的是,目前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退出自己几十年的工作岗位后,继续保持身心活跃的状态并积极地投入到社会公益性的事业中,用自己的选择充满快乐地从事新的社会活动,以此替代他们原先的谋生事业,因此,他们的志愿服务也是他们一生所积累的才能与技能的再次释放,能实现他们老年的人生价值。

3 . 2 重塑老年人应有的社会地位

老年志愿者在社区从事力所能及的体育服务,这可以逐渐地改变社会对老年人原先的一些消极的负面影响,对于提高老年人社会应有的地位有着重要的意义。老年人退休后,传统的观念是他们无论在家庭中还是在社会上原有的地位都下降了,因为原先的“权威”角色迅速地消失了,并一统归类到社会的边缘,成为了新的“弱势群体”,被社会视为负担或包袱,甚至被排斥。现实情况是许多身体比较健康的老年人通过参加志愿服务组织,在社会上重新建立起健康、独立、自强的形象,实现了老者的人生价值,用行动纠正了原先社会的一些错误和片面的看法,提升了老年人的社会地位。

3 . 3 社区要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老年志愿者的公共体育服务是社区义工队伍中的最重要组织,是社会宝贵的特殊人力资源,他们与年青人一样,通过志愿服务形式为体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但老年志愿者的公共体育服务有着与年青人不同的特征,这就需要社区要根据老年人的一系列特征组织志愿活动。

3 . 4 社会应加强老年志愿者服务的相关研究

老年志愿者活动总结 篇2

为纪念中国共产主义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雷锋同志,我铁东区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雷锋、学郭明义“百万志愿者在行动”大型志愿服务活动,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对社区老龄工作、老年人志愿者工作进行了总结,对社区下一步老龄工作提出了要求,希望老年志愿者要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充分发挥好自身优势,为构建和谐铁东、幸福铁东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活动主题

以学习雷锋、郭明义“百万志愿者在行动”为主题,倡导社会文明新风,进一步推动铁东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发展与和谐稳定。秉承着忠诚、坚强、乐观、奉献„„这些与雷锋精神一脉相承的准则和标准,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更丰富的涵义。它们并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而落伍过时。相反,在现实生活中,它们却因人们的漠视和淡忘,愈发显得弥足珍贵。标榜自我与个性的新新人类们,正是缺失了人与人相处的基本准则,才会有人为追求快速成功刚刚签约旋即毁约,有人罔顾信誉借贷不还,有人过度关注自我结果变得自私、脆弱、孤僻。

二、活动意义

曾经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雷锋精神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是否还有宣传的必要,这样的一个展示,我觉得答案是肯定的。也许有人会说,雷锋是在特殊时代下被“神话”了的人物,成为引领着那个时代的精神载体和符号。实际上,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们所受到的教育中就已经不再把雷锋当做神来看待了,而只是通过雷锋做榜样,使普通人明白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何况雷锋所做的也只是一些涓滴小事,他也只不过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是,他却在平凡的生活中为后人树立了一座不平凡的丰碑。

三、国际化影响

当我们还在争论雷锋是否过时的时候,雷锋精神和他的高尚道德品格却早已超越了国界融入全世界。据说,在著名的美国西点军校,大厅里悬挂着五位师生们所敬仰的英雄肖像,雷锋的肖像被排在第一位。日本把雷锋精神归结为人类社会中生存下去所必备的生存价值。雷锋精神之所以走出国门,属于全世界,正是因为他对党、对人民无限热爱和忠诚,信守自己的诺言,是共产主义道德与传统美德的完美结合体。可见,雷锋和他所属的那个时代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雷锋精神在今天仍然有着鲜活的生命力。

我社区通过环境维护、扶贫送温暖、免费义诊极大服务平台开展活动,为群众带去雷锋式的精神,为了宣扬雷锋这种精神,在全社区范围内营造弄类的学雷锋的氛围,在以后的工作中,我社区还会运用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夸大此次学雷锋活动的影响力度和广度,力求使此次活动不流于形式,而是真正的深入群众心里。以雷锋同志为榜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做好事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

一个老年志愿者的梦 篇3

在六角石社区的荣誉牌上,有“全省优秀调解委员会”的光荣证,面对这块金灿灿的奖状,居民们会不约而同地想到我——李年发。我们六角社区地处市区繁华地段,辖区范围广、居民住户多,加上是由原来两个居民委员会合并组成的社区,所以邻里纠纷、矛盾较多。一天上午,大中路698号住宅楼两家邻居为了争太阳光晒衣服吵得不可开交,住户小组长小黄跑到我家里叫我快去帮助解决一下,我放下手中写字的笔前往该楼了解事情的原因,予以劝解,要双方换位思考,这样有利于两户和谐。经过我入情入理的劝说,他们两家握手言和了。该楼的居民们也受到了一次教育。这个楼院在2004年还被评为“浔阳区文明楼院”。

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工作正式启动时,我参与了社区人口普查工作。由于当时自己生病还没有康复,体力和视力也不如从前,但为了社区整体工作,我随同普查员投入到上门摸底、登记工作中去。有时为了工作,早晨、中午、晚上都要深入居民住户家中摸底、入户登记,所以休息时间少了好多。一次,由于晚上忙得太晚,第二天我患上了感冒。为了不影响工作进度,自己只好带着感冒药边工作边吃药。在长达3个月的人口普查工作中,我和社区人口普查员一起圆满地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受到了上级的好评。

2007年6月的一天,社区主任张宝华打电话告诉我,社区要组织志愿者到对口帮扶对象农村社区开展联谊活动。得知这一消息后,我自费为农村社区居民和孩子们买了52支笔、48张字帖、20本农业实用技术书。第二天,我和社区志愿者、社区主任乘车前往都昌县中管镇农村社区,向居民赠送礼物,给孩子们理发、讲科普故事。整整7个小时的活动和来回乘车,虽说很累,但我从内心感到高兴,因为又为农村社区居民做了件好事。

做志愿者,爱心、细心、耐心缺一不可。为了当好社区低保工作监督员,我经常深入到社区找居民了解情况,一方面积极向居民们耐心宣传低保的政策,另一方面又协助社区核实低保户的家庭实际情况。2009年2月的一天,下午5时,风雨交加,气温较低,社区段主任突然打电话叫我快到社区陪同浔阳区民政局、街道民政所等负责低保户工作的负责人,到三里外借住在新桥头附近一居民家中走访。我们冒着风雨到住户家,当时又冷又饿,可我没有一丝怨言。因为做志愿者,一直是我退休后的梦,是我为之奋斗10余年的梦。

如今,我已将为居民服务的范围延伸到全区5个街道31个街区。10余年的志愿者生涯使我深深感到做志愿者是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我还能从别人身上学到长处,是一个不断获取正能量的过程。

2006年、2007年我均获得九江市浔阳区“十佳志愿者”称号,2008年我又获得了“江西省城乡社区建设先进志愿者”称号。2011年11月我被九江市委宣传部、市体育局、市广电局、九江日报社等单位联合邀请,作为九江市先进模范代表前往广州,为亚运会助威。2012年10月我又被九江市老体协科普学会推荐为“江西省老年体育科普宣传先进个人”。

以有限追无限则梦不断,寻未休,道无止。我的梦将会继续延伸下去,我将为之奋斗不息。

责编/易水

老年志愿者 篇4

一、提升医院离退休人员从事志愿服务质量的方法

(一)加强老年志愿者服务能力。为了提升老年志愿者的服务质量,首先要提升老年志愿者自身的服务能力。这是因为社会形式的不断变化,要求志愿服务人员也要做到与时俱进。因此,要加强老年志愿服务培训,提升老年人的综合服务质量。离退休人员虽然曾经是医院的精英,但是由于时代在进步,为了更好的与社会接轨,老年志愿者必须要进行必要的志愿服务培训,比如,在医院的规章制度方面和医学技术方面都会发生一些变化,倘若老年志愿者在这些方面不能够做到与时俱进,那么就不能很好地进行志愿服务。因此,为了提升老年志愿者的服务质量,要为他们量身定做一套培训计划和方案,并定时对老年志愿者进行工作总结和分析。再比如,医院可以通过开展座谈会的形式向志愿者普及新知识、新技术;另外,还可以通过制定一些奖励措施提高老年志愿者的工作热情。

(二)制定适合老年志愿者的培训方案。老年志愿活动的开展必须要有适合老年人的培训方案,这样才能提升老年人志愿服务质量。要“坚持自愿和力所能及、适度适量原则”,保障老年志愿服务的长期、有效开展。这就需要志愿活动组织者统筹兼顾、细化相关方案、注意劳逸结合,随时关注老年志愿者的心理、生理变化,给老年志愿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确保老年志愿活动的有效开展。

(三)完善志愿者活动的保障体系。完善的志愿者服务保障体系是进行志愿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在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筹集经费,比如依靠会员会费、个人捐款、社会筹款、政府捐款等途径获得部分资金。再比如,美国制定了《志愿服务法》,志愿者可以获得一些生活上的补贴或是健康保险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志愿者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但是目前在我国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政策保障志愿者的基本权益。我国的政府部门要加快志愿者保障体系建设,保障志愿者在医疗保险、工作安全、意外伤害等方面获得基本的保障,不仅能够让志愿者全身心地投入到服务中去,还能够促进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

二、做好医院离退休人员志愿服务应具备的条件

(一)领导重视是做好老年志愿者服务的关健。要提升老年志愿者的服务质量,首先要获得领导的重视。只有领导重视了这项工作才能为志愿服务团队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才能对老年志愿服务的发展方向和服务内容、服务形式等做出正确的规划,进而提升老年志愿者的服务质量。

(二)关爱老年人是做好服务质量的保障。关爱老年志愿者可以从点点滴滴做起,比如可以为老年志愿者提供更衣室、临时休息室,为老年志愿者免费提供午餐,定期组织老年志愿者进行旅游等,让老年志愿者切实感受到“家”的温暖,提升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三)抓好落实是做好老年志愿者服务的基础。相关部门要做好离退休人员志愿者服务活动,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安排。要求老年志愿者服务做到每日有值班记录,平时有督促检查,年终有评比表彰。对在志愿服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做好反馈工作,并提出合理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工作。在节假日、高温寒冷季节及特殊情况下,负责人要及时调整并做好老年志愿者的后勤保障工作,使更多的医院退休人员加入这项活动中来。

三、结语

总之,社会的不断进步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问题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医院作为我国的民生部门,退休人员的志愿服务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稳定和发展。因此,我们要关注老年人的志愿服务工作,为老年志愿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但是在当前的志愿服务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服务工作的开展,相关部门要加强老年志愿服务能力培养,制定适合老年志愿者的培训方案,完善老年志愿者服务保障体系,提升老年志愿服务质量,使老年志愿者精神上获得满足,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摘要: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我国城镇化和城市化的脚步,但随之而来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凸显。如何解决离退休人员的老年活动是我们当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重点分析了提升医院离退休人员从事志愿服务的方法,然后提出了做好医院离退休人员志愿服务应具备的条件。

关键词:医院离退休人员,老年志愿服务,方法,条件

参考文献

[1]石燕燕,邓弋雁.关于医院离退休人员从事老年志愿服务的探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3(06):151-152.

[2]章业惠.关于医院离退休人员从事老年志愿服务的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5(18):71.

[3]土丽娟.低龄老年人志愿服务参与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4.

志愿者老年公寓看望老人 篇5

2012年10月20日,由青年志愿者实践部副部长邓博带队的11名新加入青年志愿者实践部的同学到北海市海合老年公寓看望老人,希望在重阳节到来之际可以给老人们送去一些温暖和爱心。

2012年10月20日下午2点40分我院青年志愿者实践部的同学们乘坐北海市海合老年公寓派出的面包车出发到海和老年公寓,在车上大家讨论该如何与老人交流和要帮老人做什么的问题,气氛热烈。来到老年公寓时,时间大概是3点,敬老院的空气很新鲜,树木很青翠,院子里的凉亭坐满了乘凉的老人们。也许是很久没看到新面孔了,老人们仔细的打量着每一位同学,同学们也很有礼貌的微笑着同老人们打招呼:“爷爷奶奶好”。跟院长商量过后,同学们分成俩组,第一组和爷爷奶奶们聊天,第二组帮助食堂的叔叔阿姨搬柴火。因为老人们大都是讲当地的方言,和同学们交流起来有些困难,所以同学们就给爷爷奶奶们表演节目,大家一起唱《国歌》、《东方红》等50年代的经典老歌,唱到高潮部分老人们会一边唱一边鼓掌,所有人像一家人在聚会一样。一个半小时过后,第二组的同学们已经把一人高的柴堆搬平了,将一切收拾好以后他们也加入到陪老人聊天的行列中去。看着老人们的一张张笑脸,每个人的心里都满是喜悦。我们全体同学还和来自市区医院慰问老人的护士阿姨们开心的合影留念。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在临走的时候,有一位奶奶亲切的亲吻了和她聊天的俩个同学,那是我见到过的最美的、最有意义的礼物。还有一位奶奶,她亲切的对大家说:“你们就是我的孙子孙女”,就是这么一句朴实无华的话,它表达了奶奶内心深处最真诚的感动与渴望。

下午5点30分大家和老年公寓里的爷爷奶奶一一道别后踏上了归程,老人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奉献了一辈子,虽然现在子女都不在身边,但是依然保持着一份坚强、乐观的心态,并做到老有所为。因此,作为青年的我们更应该刻苦认真地学习,掌握更多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并要力所能及的去帮助老人们,关心他们的晚年生活,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培养关爱生命、服务他人的美好品德,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老年志愿者 篇6

“像张玉堂那样退休后免费下乡为农民服务的农艺师还有很多, 我们称为‘科技服务志愿者’。康平县的科技服务志愿者活动是康平县老科协组织的, 我们在推广农业科学技术中, 实行了科协、老科协、科技局三科联动。”康平县科技局局长林洪涛向记者介绍, 农村科技服务志愿者是一支服务于农民的常备军, 自愿参加的科技服务人员达到了500多人, 他们免费为农村科技推广做贡献, 促进了全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免费为农民做科技指导

康平县西关屯乡有日光温室1200栋, 菜农700户。乡里成立了蔬菜种植协会, 推举退休的科技服务志愿者农艺师郭江为会长。

郭江根据产业发展, 每年都办10余次培训班, 参加培训的超过2000人次。温室是人为控制的生态环境, 由于长期种植单一品种作物, 重茬造成的病菌、病毒和虫害逐年增加, 产品的品质也出现了较大的波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郭江查阅了大量资料, 请教了很多专家, 进行多次试验, 终于摸索出一套适合当地产业特点的栽培和投入模式, 使棚菜产业的发展走出了困境。

如今, 郭江又被两家子乡聘为设施农业的技术指导。他吃住在两家子乡, 经常半夜被菜农找去咨询。他巡回在上千栋蔬菜大棚里, 给农民以技术支援, 受到农民的欢迎。

长期进村入户搞培训

生活在县城里的老科技工作者比较多, 高级农业师吴凤林、高级兽医师李贵文等人牵头成立了县内知名老专家志愿服务队。

这些老专家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 去年深入到7个乡镇, 14个村, 280户农家, 举办玉米高产等技术讲座, 到田间现场指导, 在炕头答疑解难。他们先后举办科普培训30场。

2009年, 康平县遭遇了百年不遇的伏旱, 为把旱灾造成的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 这支老专家服务队深入乡间调研, 指导农民抗旱。2010年春天, 康平又遇到了多湿低寡照的极端天气, 老专家们给农民支招如何采取措施应对, 并写科普文章在康平农业信息网站上发表。面对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新形势, 农机工程师李贵从40多年积累的实用资料中, 从现实需要出发, 经过筛选、补充, 撰写出了14万字的《农机户必读》一书, 自费出版1000册, 免费赠送给农机户。

老科技工作者余热生辉

从东升乡农科站退休的农艺师李振明, 建立了农业科技家庭服务站。2009年4月, 吴家村6组有10多户农民找李振明咨询, 说有100多亩地的玉米又黄又瘦不爱长, 问是啥原因。李振明到田间查看了苗情, 为他提出了补救措施。秋后, 这片庄稼仍有较好的收成。

花生是康平县海州乡的主导产业。从乡农科站退休的农艺师孟令丰, 成立了花生产业技术服务中心, 负责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指导。侧重新品种引进、新耕作方式推广、新科技培训。

农艺师于德方退休回到小城子镇小城子村后, 主动联系20户作玉米增产的技术指导, 作物面积500亩。农户王忠印种玉米年年都施二氨, 在于德方的指导下改施配方肥, 同往年比, 每亩增产250斤。

兽医师周启忠退休回到方家屯镇李影匠村后, 帮助村里规划养殖小区, 到各自然屯办养殖培训班, 耐心讲授科学饲养与防疫灭病知识。本村贫困户吴景祥前年从亲戚家赊来40只绵羊, 由于不懂科学饲养, 造成老羊和羔羊死了不少, 老吴想全部处理掉。周启忠知道后主动到吴家, 帮助给羊消毒、驱虫和防疫, 加强了羔羊的管理, 增强了吴景祥养好羊的信心, 也收到了很好的效益。几年来, 在周启忠的努力下, 李影匠村的畜牧防疫工作免疫率达到100%, 治愈率达到了100%。

老年志愿者 篇7

关键词:城市社区,老龄化,老年志愿者

一、引言

我国在进入21世纪的同时也进入了老龄化社会。2010年7月, 全国老龄办发布的“2009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指出, 2009年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6714亿, 占总人口的12.5%;“十二五”期间, 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2亿, 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超过15%, 老龄化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鼓励和支持老年人“老有所为”, 参与志愿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 不仅有利于老年人的健康老龄化, 使他们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还有助于其个人资源的效用最大化, 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本文基于对武汉市、长沙市等中部地区的老年志愿服务情况的调研, 并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得出武汉、长沙为代表的中部地区的老年志愿服务活动的影响因素以及老年志愿服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老年志愿服务的建议, 以推动老年志愿服务的发展。

二、老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发展现状

本次调研以武汉、长沙等中部城市社区老年人志愿服务为例, 选取老年志愿者及社会人群为调查样本, 从社会认可度、老年志意者的意愿两个角度出发, 研究老年志愿者活动中受社会认可的活动类型及老年志愿者愿意做的活动类型。从调研结果中发现, 社会认可的老年志愿活动主要为文体活动、环境保护与公共卫生、宣传普及、协调邻里纠纷等, 而老年志愿者的意愿也与社会认可活动所契合。

从老年志愿者年龄段看, 参与社会志愿活动的老年人主要集中在60到70岁之间, 以中老年人为主, 相比于青少年, 老年人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愿望更强烈, 热情更高涨。

从参与形式来看, 既有社区居委会组织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 也有老年人自发组织形成的相关志愿组织, 老年人自发形成的组织以文体方面为主, 并且组织结构比较健全, 组织建设很成熟, 队伍也相当庞大。

从参与内容来看, 老年人所参与的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主要集中在文体活动、环境保护、协调邻里纠纷等传统活动领域而相对专业的志愿服务活动例如法律援助、技术传授等参与则相对较少。

以武汉的保利社区为例, 由于该社区的老年志愿服务活动得到社区居委会的支持, 因此老年人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时候都得到了一定的社会肯定和精神奖励, 有时候还有一定的物质奖励。社区还为一些老年志愿者自发形成的志愿组织提供场地和经费上的支持, 为老年志愿者的发展提供了社区上的支持。

研究表明, 老年志愿者进行志愿活动时先是从自己的意愿出发进行志愿活动, 在个人行动中影响其他的老年人, 进而逐渐形成老年志愿服务队伍。而这些活动提升了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 同时也能提升他们的自信, 对社会志愿活动做出更多的贡献, 其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

(一) 老年志愿者活动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老年志愿活动越来越积极, 可以看出老年人对于发挥余热的志愿活动越来越接受, 并从自身做起, 带动身边的老年人一起组织志愿者活动。虽然老年人的社会参与会受到年龄、健康、环境等因素的制约, 但老年人参与志愿者活动的条件也是存在的。

一是老年人在社会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 而这也是社会现在急需的, 这为社会补充了人力资本, 奠定了老年人参与社会志愿活动的基础条件;

二是社会认可老年志愿者价值, 为老年志愿者参与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目前, 城市离退休人员中还有许多人不甘于儿女环绕膝下的安逸生活, 他们仍以各种形式参与志愿活动。调研小组的结果及众多资料均表明, 参与志愿者活动已经成为老年人社会参与的主渠道。

(二) 老年志愿者活动的广泛开展需要拓展深度和广度

就深度而言, 参与志愿者活动使老年人的参与形式仍停留在休闲娱乐型, 不仅能丰富和充实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也能满足老年人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的愿望, 但是仍期望老年志愿活动往生产型转变, 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就广度而言, 目前我国老年志愿者活动才刚刚起步, 发展空间非常广泛, 尤其随着老年精英在志愿者活动中的充分参与, 能够建立起更多更大的参与平台。

(三) 老年志愿者活动的发展促进了老年人社会参与平台的建设

老年人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平台由三个基本层面构成:一个是满足一般老年人社会参与需求的平台;一个是满足老年人才社会参与需求的平台;还有一个就是能够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实现参与的综合平台。这些平台的搭建, 为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提供了多样化的方式和途径, 使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的愿望变为现实, 也激发了更多老年人的参与热情。而目前的平台建设并不完善, 主要为老年人自己发起的志愿活动, 还需要社会为他们提供并完善这些平台。

三、影响老年人参与志愿活动的因素

通过本次调研, 根据样本数据以及现阶段我国老年人志愿服务活动的现状, 影响老年志愿服务活动的主要因素如下:

(一) 人口方面

人口方面主要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等方面。作为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硬件条件, 性别、年龄是老年人参加志愿的基础。由于年龄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身体健康状况, 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逐渐减弱, 其中以60岁到70岁的老年人为主要参与者, 这个年龄段的老年人刚退休因此需要参与一些社会活动缓解退休后的空虚。70岁以上的老年人只有部分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老年人会参与到老年志愿者行列中。

而在性别中, 虽然女性的母性会促使女性更愿意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但是大部分老年女性在家庭中充当照看小孩的角色且老年女性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因此老年女性相比男性参与志愿较弱。

在教育因素上, 在同年龄段同性别中, 受教育水平较高的老年人更愿意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并且多数参加专业性较强的志愿活动, 而受教育水平较低的老年人则更愿意参与类如青少年教育、协调邻里关系等专业要求不高的志愿活动。

(二) 经济方面

足够的经济支持是老年人参与活动的重要前提, 老年人原先从事的职业、收入水平、生活状况等对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意愿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作用。志愿者活动通常是指“根据自愿的原则, 出于社会奉献、相互扶助和实现自我等动机, 贡献自己的时间、知识、技能和体力等, 无偿或低偿地为他人和社会服务的活动”。由于志愿服务活动在开展过程中需要志愿者个人承担一定的交通、通讯等的费用, 如果老年人收入水平较低, 那么相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参与意愿则不如收入水平较高的老年人的参与意愿高。

同时经济因素包括了社会对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支持, 如果老年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中获得社会的支持, 并得到社会为活动提供的场地、经费等条件, 那么老年人也更愿意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三) 时间资源

时间是志愿者投入到志愿者活动中最大的一个方面, 也是老年人作为参与主体的最大优势, 由于老年人退休之后, 空余时间会相比其他年龄段的志愿者要多。

而家庭里有小孩的老年人参与意愿较低, 由于中年人需要外出工作, 因此家庭里照顾小孩、部分家务的职责主要由老年人来承担, 这在一定程度上占据了老年人的大部分空余时间, 因此这一情况的老年人没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四) 志愿服务意识

志愿服务意识是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思想基础。是否愿意作出奉献、是否愿意参与志愿活动的考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老年人是否选择在退休后成为志愿者。

而志愿服务意识在很大程度取决于老年人之前的工作、经历、受教育水平、家庭情况等各种复杂因素的相互影响。老年社会学的活动理论和角色理论认为, 退休后如能维持一定的活动水平和原先的精神状态, 保持与外界的接触, 就可以相对长久地保持身心健康, 而这种努力可以通过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 以“志愿者”的角色取代原先的“劳动者”角色而实现。

可以看到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而文化程度、收入状况和年龄层次是城市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四、促进老年志愿服务发展的建议

老年志愿者对社会以及老年人本身有着重要的发展, 我国老年志愿者的发展仍处于初步阶段, 要促进老年志愿者发展, 壮大老年志愿者队伍,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促进树立积极养老观

第一, 以“为”促养。积极养老观不仅强调老年人物质生活保障, 还强调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发展, 实现老有所为, 做到以“为”促“养”, “养”“为”结合。老年人参与志愿者活动就是对积极养老观的践行。

第二, 互助自助。我们国家目前处在一个以年轻老年人为主体的老龄化初级阶段, 很需要通过自助互助的文化建设去激发老年人群身上的潜能。参与志愿者活动既满足了老年人发挥余热、继续奉献社会的需要, 又实现了体现自身价值的愿望和热情。

(二) 建立并完善的相关制度

虽然我国目前在志愿者方面的制度较完善, 然而在老年志愿者方面还有所欠缺。因此要建立相关法律法规, 将老年志愿者活动规范化, 把老年志愿者工作纳入制度化的框架内, 促进老年志愿活动规范有序的开展, 从而建立老年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活动的信心。同时制定相关激励机制, 维持老年志愿者参与热情, 提高老年志愿者的社会认同感。

(三) 建立老年志愿服务社会团体, 加大财政投入

在不少城市活动经费的短缺成为制约老年志愿者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老年志愿者的发展离不开足够的经费支持, 这需要政府部门、社区居委会以及社会共同支持。作为老年人社会保障事业的组成部分, 老年志愿者活动应当得到政府的经费支持和帮助。

此外还需要对老年人的身体制定相关的保障措施, 防止老年人因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而出现身体健康方面的问题。老年志愿者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只有这样才可以帮助老年人重新定位, 实现其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陈茗, 林志婉.老年志愿活动的理论思考和实证分析[J].人口学刊, 2003, (4) .[1]陈茗, 林志婉.老年志愿活动的理论思考和实证分析[J].人口学刊, 2003, (4) .

[2]李芹.城市社区老年志愿服务研究——以济南为例[J].社会科学, 2010, (6) .[2]李芹.城市社区老年志愿服务研究——以济南为例[J].社会科学, 2010, (6) .

[3]李兆友, 沈金玲, 肖苏.对城区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调查——以沈阳市城区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为例[J]党政干部学刊, 2011 (2) [3]李兆友, 沈金玲, 肖苏.对城区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调查——以沈阳市城区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为例[J]党政干部学刊, 2011 (2)

[4]陈茗, 林志婉.城市老年人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J].人口学刊, 2004, (3) .[4]陈茗, 林志婉.城市老年人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J].人口学刊, 2004, (3) .

[5]王放.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中国老年志愿者服务[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8, (4) [5]王放.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中国老年志愿者服务[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8, (4)

[6]N1R, 霍曼等著, 冯韵文等译.社会老年学——多学科展望.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6]N1R, 霍曼等著, 冯韵文等译.社会老年学——多学科展望.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7]韦璞.老年妇女社会参与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上海市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年第6期.[7]韦璞.老年妇女社会参与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上海市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年第6期.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老年志愿者】相关文章:

老年协会05-22

老年困境05-02

老年牙髓05-07

老年犯罪05-08

老年肥胖05-14

老年人口05-18

老年术后05-26

老年期刊05-30

老年骨折06-15

老年人群06-26

上一篇:紧箍咒下一篇:嗜酸性粒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