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

2024-06-13

中国宏观经济(精选十篇)

中国宏观经济 篇1

但是随着奥运的来临,当前对中国经济也出现了许多猜测和忧虑,担心中国会不会像历史上曾经举办过奥运会的国家一样,奥运会的当年或前一年成为经济增长的最高点,之后开始下滑,奥运年成为经济发展的拐点;同时随着中央政府一再强调防热防胀、要重视民生等等,有人就认为中国经济要紧缩了,对中国的经济走势有点像雾里看花,那到底中国宏观经济的现状如何?其发展趋势又如何呢?

上升空间很大

中国宏观经济的整体趋势良好,并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首先从工业化进程来看,工业化到现在为止已经走完了一个相当的进程,而且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生产工厂。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制造业和工业化已经完成,因为目前中国生产的产品主要是消费品,而消费品在整个价值链的制造业环节中所占的比重只有三分之一,我们生产8亿件衬衫才能换一架波音飞机,中国工业现在覆盖的主要是低端消费制造品,所以中国的制造业还有很大的空间向制造业链条的另外三分之二延伸。同时,中国的重工业也处于全面增长的阶段:2006年世界造船业中全球新增订单的42%流向中国,从2005年起中国已经成为一个轿车进出口国家,并且出口大于进口。中国今年又宣布要开始研制大型飞机等,过去四年中国重工业的增长都超过轻工业近4个百分点,今年又超出4个百分点,可见重工业正处在方兴未艾的发展阶段。总之,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目前大概只走完了一半的进程,中国经济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从城市化进程来看,我们知道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是相匹配的,但是由于中国的经济走了许多弯路,所以城市化的进程和工业化并没有完全匹配。当工业化进程已经完成了一半时,中国的城市人口还只占全社会人口的45%,同时这还并不意味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已经完成了45%,因为城市化不仅涉及到数量还涉及到质量。而中国城市化的质量是很有问题的,比如说北京,北京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但也是中国最堵车的城市,这就说明北京的城市化程度不够,为了改善交通环境,北京每年将投入至少800亿人民币,这就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将被进一步推进。

再从房地产和以金融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来看,中国的房地产起步较晚,从2001年房地产才开始迸发,每年的投资增长额是20%多,经过六七年的高速增长,到现在也只有45%的人住在城里面,我认为房地产进程也只是完成了三分之一,滞后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进程,也滞后于整个工业化的进程。而以金融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也只完成了20%的进程,2006年底,中国的金融资产只有美国的十五分之一。这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意义不言而喻。

总之,对于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来说,其真正比较难的是经济起飞阶段,但如果一旦迈过经济起飞的门槛,到了中国宏观经济现在所处的中期阶段,经济的增长势头便会不可遏制。所以中国目前依然蕴藏着极大的增长空间,蕴藏着极大的发展前景。发展风险犹存

虽然中国的宏观经济蕴藏着极大的发展前景,目前处在快速发展的轨道上,但还是存在一些令人担心的迹象,如投资过高的问题,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投资回报率比较高。如贸易顺差过高的问题,今年1~9月份的贸易顺差超过了去年全年,这主要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今年贸易顺差中可能包含了至少650亿美元的热钱进来,而这些热钱可能不是贸易顺差,还有一个是货币增长导致。还有物价开始过热的问题,中国6月份的物价超过了4%,7月份超过了5%,8月份超过了6%,过去的几个月物价都在6%以上。我认为今年物价之所以出现过热趋势是因为存在一些偶然因素,比如说去年物价翘尾的因素,也包括突发的一场猪瘟等,使得猪肉供应减少,价格上升,进而影响到其他副食品以及蔬菜的价格上升等。不过现在看来虽然有物价渐热迹象,但基本上维持稳定等。

除了上述几个令人担心的迹象,在中国经济发展当中还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在这里需要着重谈一下,这个问题可以说是构成了中国宏观经济的一个走向,也构成了政府强调防热防胀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背景,这就是超级流动性,或者叫流动性过剩。

造成中国流动性过剩的来源有以下几个:一是大量外汇的流入,国外认为中国经济发展良好、货币也很有潜力,而世界上货币比较好的国家比较少,中国可能是其中最好的一个国家,这样就吸引了全世界很多的货币流入中国。二是储蓄存款增加,经济学家把储蓄存款称为笼中的老虎,什么意思呢?意思是如果这些钱大量流向市场会导致物价的上升。过去,这个储蓄存款一直老老实实待在银行,但是,当楼价、股价开始上升的时候,老百姓就会把钱拿出来使之流向市场,从而构成流动性过剩的第二个来源。三是金融杠杆的放开,银行经过金融改革以后,银行的服务形式发生了改变,过去买套300万的房子需要个人全部拿出这300万,但现在不用,你只要拿100万就可以,银行借你200万,你100万可以当300万花;如果你想炒股却没钱,银行则会把相当于房价70%的钱贷给你去炒股。这时你会发现1块钱在现在的金融体系下有放大的效应。

总之,由此形成的高增长、低通胀以及汇率升值的宏观经济是滋生资产价格泡沫的温床。过去100年主要国家资产价格大幅攀升的时期,通常都是经济周期处于高增长和低通胀的阶段。这也是政府强调要防止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这对中国宏观经济是一个最主要的危险。

那么政府如何来应对这种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办法:其一是把过剩的流动性装回来。其实这些流动性都是政府呼唤出来的,比如说鼓励引进外资,比如说通过征收利息税把存款放出来等,形成了流动性过剩。所以现在必须想办法把它装回来,比如说现在的二次购房不给消费信贷,或者给比较少的消费信贷,或提高首付比例等,还有一些调整外资的政策等等。其二是把剩余的流动性推出去。不要把过多的流动性留在国内,想办法输出到国际市场,所以政府成立了外汇投资公司,把钱投入到国外;成立了QDII,让老百姓把钱投入到这个机构里面,机构到国外去投资,以此缓和国内流动性的压力。最后就是点刹车的办法。就是对于能引起整个经济过热的一些行业如房地产等进行调控,如提高存款准备金、提高存款利率等,以此来抑制过多的货币流向这些热门行业。

积极反思

从目前来看,抑制流动性过剩和经济过热的措施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中国宏观经济还是在平稳地向前推进,但显然没达到政策的初衷,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说房价调控,不但没下降反而还上涨,所以并没有完全起到效果。我认为这是因为目前没有采取真正能长期对付流动性过剩的办法。因为流动性过剩或是经济过热等实际上是和人民币的升值进程联系在一起的,流动性过剩可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那么人民币升值就可能是其中一个长期的因素,所以用短期的宏观调控办法可能不完全有效,甚至会付出很大的代价。虽然说人民币的升值才刚刚开始,但中国经济已经开始慢慢变热,泡沫已经生成。而根据国际经验,泡沫一旦形成,如果不能及时有效抑制,最终会发展到一个危险的地步。所以我们应该对抑制经济泡沫的一些思维和措施做一些反思。

首先在思维上不要幻想消灭泡沫。所有国家的经济崛起都伴随着泡沫,中国也一定会有泡沫,不要幻想没有泡沫,同时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泡沫。只是宁可让泡沫出现在股票市场,也不要出现在房地产,因为房地产的泡沫破裂后没有东西,而股票市场其资金可以被产业所吸收,可以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房地产泡沫会影响到银行,因为是银行在支持这个泡沫,但是股市泡沫则是拿自己的钱在玩;另外房地产泡沫会导致掠夺型的财富分配方式,有些人从中捞了一把,成为中国的首富,大多数人则变成穷光蛋,而股市不是,是更多的人受益,比如说基金等。

同时,在看到泡沫的风险时,也要看到泡沫的机遇。要积极利用这个泡沫来推进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因为中国经济目前正处在结构加快转换的时期,很需要资金投入,中国实际上并不是钱多,总体上仍然是一个很需要钱的国家,所以要想办法把这个流动性用好。最好的办法是能够利用资本市场,包括最近要推出的创业板,如果你做了一家好的创业企业并能够推它上市,你的收益回报可能是百倍千倍,所以鼓励大家去创业,虽然同样是泡沫,但是对大家的激励方向不一样。

另外,要利用这个泡沫建立起中国的社会保障。过去28年,中国政府做的最好的一件事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办法和努力始终保持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而没有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没有搞社会保障,没有建立起社会保障体系。所以中央在这次经济工作会议上极力强调要重民生,怎么重民生?其中一个就是要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这才是政府真正的职责,让百姓就算股票泡沫破裂也不会饿死。

如何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呢?过去政府要建立社会保障很难,因为没有钱,现在股票泡沫给政府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资金来源,政府可以利用股票泡沫搞国有股减持,过去国企只能卖10万亿,现在股市泡沫出现后就可以卖20万亿、30万亿,通过这部分资金政府就可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但同时要注意,在利用这个泡沫进行结构性调整和建立社会保障时,不要让银行资金进入股市泡沫,同时银行还要对房地产等热门行业的风险严加控制,只要做到这些,中国的泡沫即使破裂也不会给经济造成太大的破坏。

最后,在应对流动性过剩或是流动性泡沫时的一些手段还不够。我们更多采取的是调控吸收的办法,但我认为通过制度创新来提高供给的办法更有效果,尤其是在土地制度方面。中国房价为什么居高不下?最重要的就是没有放宽土地供应。特别是中国目前的流动性过剩,导致了需求的高涨,在这种极度需求的背景下,政府却垄断了所有的土地,人民卖地只有卖给政府,而买地也只能从政府买,而政府每次发放土地都像在挤牙膏,最终导致房价不断创新高,所以土地制度可能是最关键的。总之,如果政府真的重视民生,对房地产的调控就不能只关注于需求,同时还要通过制度创新来改善供给。流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篇2

2011上半年,中国的经济形势依然具有典型的“两面性”特征。短期内经济增长出现小幅波动,但整体来看经济运行将进一步趋于平稳。从上半年的主要指标数据看,尽管部分经济指标有所回落,但当前中国经济的总体运行态势良好,经济增长继续由前期政策刺激的偏快增长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首先主要的经济指标还是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044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其中,一季度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5700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02178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86581亿元。可以说,国家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使我国经济在面临欧洲债务危机、世界经济增长不断放缓等不利因素的情况下取得了不错成绩,但宏观经济运行中依然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

一、上半年国内经济形势:经济增速在宏观调控下平稳回落

GDP是最受关注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GDP增速越快表明经济发展越快,增速越慢表明经济发展越慢,GDP负增长表明经济陷入衰退。

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2011年上半年GDP为2044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低1.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经济增速在宏观调控下平稳回落,但仍保持较快增长。

经济放缓是三个因素相互叠加的结果:一是宏观调控影响。自去年以来央行已连续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5次加息,M2增速从去年底的19.7%至今年6月末的15.9%,紧缩政策导致经济增速放缓。二是要素供给冲击。二季度以来,不少省份出现“电荒”,有关测算表明,仅用电缺口就将拉低工业增加值3.6个百分点。三是企业去库存化。从去年底到今年一季度,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带动下,企业库存增加很快,远超往年同期,而新订单增加不明显。由于库存增加超过需求,且二季度开始大宗商品价格有所回落,企业开始去库存。

二、上半年国内物价走势:价格全面上涨,通胀形势不容乐观

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变动的综合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或紧缩的重要指标。与货币供应量等其他指标数据相结合,能够更准确的判断通货膨胀或紧缩状况。

PPI主要用于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况,与CPI一样,是观察通货膨胀或紧缩的重要指标。一般认为,PPI对CPI具有一定的传导作用。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反映工业企业从物资交易市场和能源、原材料生产企业购买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产品时所支付价格水平的变动趋势和程度。该指标对PPI具有一定的传导作用。

今年上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5.4%。其中,6月CPI同比上涨6.4%,创下三年以来的新高,也超出市场普遍预期的6.2%,食品价格快速上涨成为主要原因,且与宏观调控政策的“时滞”有关。全国食品类价格上涨11.8%,非食品类价格上涨2.7%;上半年,全国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上涨5.2%,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上涨5.9%。

2011年上半年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7.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0.3%。6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与上月持平,比去年同月上涨7.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月上涨0.2%,比去年同月上涨10.5%。生产资料出厂价格环比下降0.1%。其中,6月份采掘工业价格下降0.9%,原料工业价格上涨0.1%,加工工业价格下降0.1%。生活资料出厂价格环比上涨0.1%。

从以上数据看,主要价格指数都在高位运行。与2007年主要由食品价格上涨带动的结构性通胀不同,本轮物价上涨更多地表现出“全面通胀”的特征,即不仅食品价格上涨,非食品价格也在上涨;不仅工业品价格上涨,服务类价格也出现大幅上涨。

分类价格指数全面上涨。从分类价格指数来看,一方面,食品价格和非食品价格均出现大幅度上涨。食品价格6月份同比涨幅为14.4%,达到近35个月以来的新高;非食品价格6月份同比涨幅为3.0%,创2001年公布该统计数据以来的新高。另一方面,消费品和服务类价格也出现较为明显的涨幅。6月份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7.4%,同样是35个月以来的最高点,服务价格6月份同比上涨4.0%,今年以来的整体涨幅已经远远超过2008年那一轮通胀。显然,食品和非食品、消费品和服务类价格同时出现大幅上涨的现象是此前的通胀周期不曾有过的特征,说明当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全面通胀”时代。

三、经济大势: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规划的主基调。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宏观调控和经济增速放缓为结构调整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环境,某些方面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如消费对GDP贡献率提高、贸易账户的平衡等),但整体来看,结构性问题仍然较突出,主要表现为“两高一剩”行业再度抬头、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中小企业困难加大等,下半年需要进一步着力解决。

1、“两高一剩”行业的再度抬头,加大了“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经济转型的难度

4月份以来,我国多地出现“淡季电荒”现象,从供给层面看,煤电未能联动导致火电企业积极性不高,南方旱灾限制了水电企业的发电量,导致电力供给减少;从需求层面看,部分高耗能行业在节能减排压力减轻后再度抬头,导致用电量激增。今年以来部分高耗能行业的用电量较去年年底出现明显的加速,这是导致出现淡季电荒的重要原因。从工业增加值来看,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平均增速去年底曾降至10.6%,但今年以来增速明显加快,6月份已经达到13.9%。从产量来看,六大高耗能行业年初的产量同比增速较慢,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但从3月份以来,累计同比增速明显加快。

“两高一剩”行业是我国此前粗放型发展方式的产物,随着资源供给约束的加强,其发展空间逐渐缩小,政府也将压缩“两高一剩”行业作为节能减排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目标,但今年以来它们的再度抬头,加大了“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经济转型的难度。

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经济重心仍在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偏慢,投资增速和占比均在下降。“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但是从上半年的情况来看,经济重心仍然在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的相对速度仍然偏慢。

今年上半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分别为3.2%、11.0%和9.2%,分别比去年底下降了1.1、1.2和0.3个百分点;第一、二、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分别为7.7%、50.0%和42.3%,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下降了2.5和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无论是增速还是占比,都弱于第二产业,显然与中央政府提出的三次产业平衡发展目标相悖。从投资结构看,今年上半年第三产业投资增速下降到24.7%,比同期的第二产业低2.4个百分点。从占比来看,第三产业投资占比从2月的57.8%下降至5月的53.9%,而同期第二产业则从41.0%上升到43.8%。产业的投资结构同样没有表现出改善的迹象。

2、受多重因素影响,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和“招工难”两个最大的难题

今年以来,受要素价格上涨、电力短缺、信贷紧缩、贸易放缓等因素的影响,国内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着经营困境,其中东部沿海地区的中小企业又首当其冲。在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中,“融资难”和“招工难”是两个最大的难题。去年以来,随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连续上调和贷存比等监管措施的严格执行,银行的可贷资金大幅减少,这种情况下,银行必然会优先考虑规模大、资质好的企业,从而大幅提高了中小企业获得资金的成本,而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这些企业又很难通过直接融资方式获得资金,所以被迫进入民间借贷市场,今年以来民间借贷利率居高不下,江浙地区甚至达到了月息30%。

“招工难”是另外一个难题。中小企业协会的数据显示,目前50%的中小企业反映普通劳动力供应不足,47%的中小企业反映技术人员供应不足。与招工难相对应的,就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大幅提高了部分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本。

四、政策展望:抑制通货膨胀兼顾结构调整

当前的经济放缓是政策调控和存货周期综合作用的结果,经济出现“硬着陆”的可能性不大,倒是抑制通胀和调结构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因此,预计下半年仍将保持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总基调,调控方向不会贸然改变。

1、货币政策:预计下半年至多加息1次,存款准备金率或视情况上调1-2次。

利率仍有上调的必要,下半年至多再加息一次。首先,央行的重要政策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保持实际正利率状态应该是利率水平确定的最基本准则。但从我国的现实来看,随着物价水平不断上升,负利率缺口正在不断扩大。其次,价格持续上涨将危害到社会稳定,最终会伤害经济增长。再次,从就业角度看,劳动力需求供给比持续在100%左右的高位水平,加息不会带来就业问题。最后,加息有助于解决央行票据一、二级市场利率倒挂问题,为公开市场操作打开空间,恢复央行票据回收流动性的功能。

下半年,存款准备金率可能上调1-2次,继续上调空间不大。上半年央行共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原因有三:一是外汇占款较多,今年月均外汇占款增量约比去年多900亿元;二是央行票据发行不畅,由于一、二级市场利率倒挂,商业银行对购买央行票据积极性不高,导致央行只有依靠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一强制性手段来回收流动性;三是在加息质疑声音较大的情况下,通过上调准备金率,推高市场利率,可以间接起到抑制需求的作用。

目前大型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21.5%的历史高位。准备金工具调控货币总量,优点是见效快、力度大,能够深度锁定流动性;缺点是副作用大,政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较差,容易导致银行间流动性的剧烈波动。表现在,第一,尽管目前银行流动性总体宽裕,但大中小银行之间冷热不均,小银行资金明显偏紧,容易导致银行间流动性的剧烈波动。第二,准备金率过高会导致资金脱媒,随着资金脱媒的不断加剧,部分社会资金甚至外汇占款资金并不绝对会以一般银行存款的形式存在,而是流到基金、信托、民间借贷、大宗商品等领域,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结果是银行流动性紧张、社会流动性宽松,难以起到抑制通胀的作用。第三,与公开市场操作不同,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具有政策风向标的指示作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过高,将降低后续调控政策的灵活性,一旦出现小的风吹草动,将面临是否下调的两难选择。

由于外汇占款仍在快速增加,预计下半年存款准备金率仍有可能会上调1-2次,但再继续上调的空间不大。与存款准备金工具相比,央行票据具有灵活性高、针对性强的特征,而且转向容易,所以我们建议通过加息和适当提高央行票据发行利率的方式,解决利率倒挂问题,进一步发挥央行票据在公开市场操作中的作用。

2、财政政策:预计将更加“积极”,并加大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财政税收支持力度

尽管“积极”是财政政策的主基调,但从上半年情况来看,并未体现出积极的特征,例如,今年中央公共投资计划支出金额仅为3826亿元,比上年还减少了100亿元。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因为4万亿投资计划已经于去年结束,另一方面,则是对地方融资平台的监管显著加强。

中国宏观经济步入“暖冬”? 篇3

通胀之后是通缩。尽管中央政府一年出台一系列措施打压高通胀,并尽力缓解通缩周期的来临,但国家统计局在8月11日公布了7月份部分经济运行数据之后,人们不得不疑虑,宏观经济是否已然拐入一个下行的通道?

8月11日这一天的标志性数据是PPI(工业品出厂价格)。在过去的7月,PPI创下12年来的新高,达到10.0%。在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不振、国内CPI高企一年有余的大背景下,PPI的高企,似乎印证了总需求已然开始不振。

而在PPI达到历史高点的1996年,恰逢亚洲金融危机前夜。从那时起的数年间,其衰退迹象较之今日更为严重。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光大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潘向东表示:“如果将亚洲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比作寒冬,今日的宏观经济则是步入了暖冬。”

按下葫芦起了瓢

3个月前,5月的CPI(物价指数)出现拐点,从4月的8.5%降为7.7%。进而,这一牵动着亿万国人神经的关键数据在其后两个月一路走低,6月为7.1%,到了7月,再降为6.3%。

不可否认,此前一年政府通过抬高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进行临时价格管制、给予养猪农户补贴等措施取得了相当效果。但银行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市场经济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政策层面固然有所作为,但周期更替“无可避免”。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今年上半年的一组经济数据似乎对此做出了证明。2008年第一和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为10.4%,低于2007年的11.9%和2006年的10.7%。GDP增速的下滑,已让人们从总体上开始担心宏观经济的走势。

而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今年上半年也不容乐观,同比只增长21.2%,而这一数据在过去的两年分别为27.2%和25.7%。早在8个月前,商务部下属中华美国学会常务理事周世俭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人民币汇率升值的两年半时间里,已有大批广东鞋厂倒闭。当时,他刚刚做完广东出口企业的调研,发现出口乏力已是“相当普遍”的现象。

另一方面,部分工业企业的利润出现大幅下降。今年1~5月,电力企业利润下降74%,石油加工及炼焦业下降了226%。尽管国家今年以来对石化行业进行了大幅度的税收返还,但在国际油价高企的背景下,其行业利润仍然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下滑。由于两者堪称国民经济的支柱性行业,其利润率的降低,使涨价的可能愈发现实,进一步加大了诱发宏观经济下一轮通胀的风险。

进入2008年,PPI连月上扬,在5月份CPI“被按住”之时,PPI开始加速起航,5月为8.2%,6月为8.8%,7月则最终突破了两位数。在资源、劳工、土地等主要成本近年来全线上涨的前提下,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已然难以在短期内通过技术进步等手段消化成本压力,涨价几乎成为最后的“救命稻草”。

在参加《第一财经日报》百名经济学家宏观经济形势问卷调查时,央行反洗钱局局长唐旭表示,出口增长按实物计算减速,按金额计算减幅不大,这就是一个好现象,说明中国产业正在更新,价格正在上升。

但在硬币的另一面,实物出口的减速,折射着出口需求的减少;同理,工业品出厂价格(PPI)的高企,折射着总需求的下滑。青岛邦联通达贸易有限公司业务部主管徐大志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在人民币汇率升值之前,他每出口一个集装箱的摩托车链条,只能收回1.5万~2万美元,“现在动辄就是3万~4万美元”,“我涨了单价,需求自然就少了”。

更为直接的数据是,7月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下降2.9%,显示投资增长后劲不足。其中,由于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明年该领域投资可能进一步下滑。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同三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PPI的高企,对投资增长加速“拖后腿”。

在微观层面和中下游层面,全国主要城市房价的下跌和随之出现的“断供潮”,已经从另一个侧面提醒民众,做好“好过紧日子”的心理准备。部分坚持“政策市”观点的股民,还对政府在奥运期间的救市抱有一线希望。但市场经济瞬息万变的状况表明,随着PPI的高企,尽管正值奥运期间,股市仍然出现“五连阴”的局面。8月19日上午,上证综指终于击穿了2300点。

在分析了各项经济指标之后,光大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潘向东表示,从去年第三季度算起,“紧日子”的周期约在2~3年。对此,东莞邦达贸易公司副总经理韩哲早已做好心理准备。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出口皮包的生意开始受到越来越大的销售压力。

调控延绵不绝

进入8月,压在徐大志肩上的担子开始有所减轻。就在股市“五连阴”的同时,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步伐也开始连续5天减缓。

8月11日之前,人民币兑换美元中间价为6.80。徐大志的一个月远期心理价位则是6.70。按照最近3年来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规律,一个月后交货之时,人民币汇率总会下降“10个基点”。“这个星期就好多了,我的心理价位变成了6.85。”徐大志说。

每出口一个单位的商品,多出一毛五分钱的利润,徐大志自然喘了一口气。业界普遍认为,这一政策的调整,与6月以来中央高层在东南沿海省份密集调研有关。毕竟,半年前广东鞋厂大范围倒闭的现象已非一省所独有。

7月底,税务总局在官网上悄然挂出一个链接。人们看到,自8月1日起,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将部分竹制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1%。

在出口企业众多的浙江宁波,迅速有人做出了推算。今年下半年,该市2200多家受益于此项政策的企业总计可以减少出口成本4.5亿元。

而在7月召开的宏观经济座谈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明确提出:货币信贷政策“有保有压”,对中小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对于决策层而言,吸纳全国九成城镇劳动力的中小企业如果在这一轮经济下行周期中受到猛烈冲击,无疑将对社会稳定构成挑战。尽管通胀仍在高位运行,但无论是中小企业,还是四川灾后重建,适度放开信贷规模已是势在必行。据统计,得益于“有保”政策,信贷规模因此多出了可以容纳2000亿人民币的空间。

除了让利,中央政府还试图在信贷政策上做出重大调整。8月15日,央行发布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辟出专栏探讨“民间借贷”。“应加快我国有关非吸收存款类放贷人的立法进程,适时推出《放贷人条例》,给民间借贷合法定位,引导其阳光化、规范化发展。”央行的上述表态释放了重大政策信号。

据央行调查,2006年末至2008年3月末,样本企业民间借贷户均余额增长36%,样本自然人民间借贷户均余额增长45%。私募基金、合会或抬会、“地下钱庄”外,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大量参与民间借贷,组织化程度有所提高。

报告中,央行对民间借贷的评价非常积极:“民间借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和‘三农的资金困难,有利于打破我国长期以来由商业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垄断市场的格局,促进多层次信贷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在业界和学界呼吁了多年之后,得益于本轮困难的经济形势,民间金融终于有望合法化,进而有效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

改革尚在路上

早在今年年初,负责中央经济工作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即感叹:2008年是近些年来经济形势最为复杂、困难的一年。而《第一财经日报》对百名经济学家的问卷亦反映出,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经济学家的意见亦出现严重分歧。例如,有53%的经济学家依然认为应该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另外47%的经济学家认为不应该继续从紧。

即使在出口退税调整和人民币汇率暂缓升值这些微调上,经济学界亦有不同意见。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经济学家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如今的调控,难免有舍长期目标而将就短期目标之嫌疑。

无论是发端于2005年7月21日的人民币汇率升值,还是发端于2007年7月1日出口退税改革,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促进产业升级换代。在这位经济学家看来,在这个长期目标的背景下,短期的阵痛——或者我们应该予以忍受。

但是,一位参加了国务院宏观经济形势务虚会的权威学者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政治家所要考虑的问题,显然不仅仅是经济理论那么简单,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是,出口企业的倒闭将危及就业,进而触及社会稳定。

进入8月,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似乎让紧张的国内经济暂时喘了一口气。国际原油价格7月以来持续回落,已经跌至112美元/桶,而此前数年间一路走低的美元也开始回升。“这无疑为改革提供了时间和空间”。光大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潘向东说。

此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副部长魏加宁指出,在CPI指数偏低之时,从纯粹的理论角度出发,我们错失了推出创业板、理顺上游产品价格机制等改革时机。

浅析中国地产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篇4

自2002年至2011年, 中国经济实现了年均增长10.6% 的高速度, 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 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都迈上了一个大台阶。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1、“中国特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近年来, 我国开始实现了由政府政策与市场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 国际经济发展环境相对稳定使我国有了一个相对平稳的外部环境, 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更多的是依靠结构调整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而高新技术产业对技术含量明显要求过高, 对劳动力吸纳能力有限。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对专门性、对口性人才需求加强, 使得很多地方存在劳动力过剩等情况。

2、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健全和深化

近年来,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体制保障。当前, 我国实行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 因而国有经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主导作用, 促使我国建立了适应经济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开放的市场体系,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也是其得以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完善与发展, 但是, 也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 使得我国的市场垄断、分割等现象依然严重。总的来说,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比较晚, 不够健全完善, 仍处在逐渐完善发展阶段。因此, 目前处于按照统筹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增强市场经济体制的生机与活力, 进一步提高其竞争力, 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

3、我国经济需要面对的挑战和不足

目前人均GDP世界排名在全世界192个国家中的107位, 可以看出经济发展中还是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 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产业结构不合理, 资源环境约束加剧, 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等。但目前为止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已近消耗完毕, 新的增长动力机制又尚未成型。就在这“旧力已尽, 新力未生”之际, 中国近十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 主要依靠的是“四驾马车”的拉动:房地产经济, 政府基础设施建设及投资, 出口贸易、招商引资。目前房地产经济虽然强势坚挺, 但隐忧不断, 政府基础设施建设及投资过剩, 出口贸易频频遭遇瓶颈, 招商引资假动作多, 真动作少等情况频出等隐忧不得不让我们正视中国经济的现状不能盲目乐观。

二、中国地产经济的现状及特点

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已经达到32.7平方米。但这一统计的人口样本主要是城镇中有房者, 其中有2亿多无房者却被忽略了。梳理住房数据时, 人均住房面积应是总城镇住房面积136亿平方米和总城镇人口6.9亿之比。以此计算, 中国现有人均住房面积应该是19平方米左右。因此, 我认为在近10至20年供不应求还是房地产市场的长期态势, 房地产起码还有10-20年的高速增长期, 当然在时期内地产经济也会随着市场的价值规律上下波动, 但总体会向上攀升的趋势还是不会变的。只有当城市化率达到75% 以后, 商品房建设的速度才会有所减缓。但目前中国房地产经济具有以下特点:

1、供求失调, 房价连年攀升

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 而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 对于住房的需求也水涨船高。而我国对于房地产发展的模式, 始终是通过政府之手进行房地产的选址与地块的卖出, 市场的缺位导致供给与需求难以实现有效的互动, 房价连年攀升。根据有关组织的研究表明, 当一个国家的家庭年收入与一套住房售价之比在1:6到1:3之间的时候, 居民们才可以负担得起买房的压力, 而我国目前的相应比例已经超出了1:10的范围, 对于一些收入比较低的家庭及居住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的居民来说, 这个比例将更小, 所以, 商品房的高价格已经成为制约房地产经济发展的桎梏。

2、房地产区域化发展不平衡、市场运行成熟度化过低的现象比较严重

在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情况非常不均衡, 东部地区的发展速度太快, 中部地区的提升速度太过迅猛, 西部地区的发展速度太过缓慢。根据有关数据统计得出, 在全国的房地产投资中, 东部地区的房地产投资就占据了百分之七十, 中部地区的年增长率达到了百分之三十五, 西部地区的投资只占据了全国投资的百分之十五。由于市场不够成熟, 导致地价的水平难以反映真实的需求, 由于行业的特殊性以及国情的影响, 在我国还远未形成房地产经济的买方市场, 因此近年来各地的地价均出现了一些非理性的情况, 房价的暴涨由于大大超出了消费者的承受力。

3、政府在对房地产进行宏观调控也存在着问题和阻力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大热, 房地产业出现了开发交易行为的不规范甚至是不合法现象, 而且, 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 市场化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针对这现象,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 对当代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客观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社会经济形势的过快变化, 政府在制定相关宏观调控措施的时候, 必然是与实际情况有些脱节, 再加上执行部门的执行不到位, 导致了现在房地产业还存在着一下深层次的结构问题。

4、融资渠道不足, 房地产经济市场的发展不够完善

尽管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发展非常快速, 但我国对于银行的监督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而房地产企业由于需要大量的现金流, 所以其款项的来源主要是银行贷款, 这样的模式使银行承担了很多房地产业的风险, 而目前商业银行还难以对房地产开发商实现较为有效的监管。

从而导致了我国现阶段的房地产经济市场的发展还不是很完善, 在大部分的城市中都存在着相当严重的泡沫现象, 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 对改善居民的生活水平以及质量方面起到了阻碍的作用。除此之外, 房地产经济可以取得巨额的利润, 使得加入的企业越来越多, 共同冲击着还不完善的房地产经济市场, 阻碍了房地产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地产经济仍然是拉动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是拉动和稳定中国经济的重要杠杆。房地产行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拉动经济与稳定经济的重要性。首先, 从拉动经济房地产业可以拉动如钢铁、建材、机械、化工、陶瓷、纺织、家电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 据统计房地产行业直接或间接影响60余个行业。考虑到房地产开发投资通过关联产业和拉动消费对GDP的拉动, 当前房地产开发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总贡献率超过20%。其次, 从稳定经济方面来看, 由于产业关联度高, 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大幅波动, 可以带动其它相关产业也出现波动, 最终必然会引起经济的波动。同时, 由于开发商与个人购房者的资金中有相当一部分为银行贷款, 所以实际的房地产开发投资中至少超过40% 的来自于银行贷款, 因此保持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平稳增长, 对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2、宏观调控结合市场化运作将成为地产经济日后发展趋势, 此种方式将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为抑制房价过快攀升带来的对中国经济的各种负面影响, 采取宏观调控等行政手段, 抑制房地产的建设, 违背经济规律, 将房地产的需求推后。如果居民收入仍然在积极增长, 人们用于购房的资金存入银行, 导致银行居民存款暴涨, 将给金融带来危险, 因此, 日后地产经济一定是以市场为导向, 以政策为杠杆, 以人民需求为基础的三位一体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下去。引用美国匹兹堡大学经济学博士徐滇庆的一句话“房价只是资本市场中的一个指标。把房价当成敌人来打, 这是毫无意义的。”因此正确的做法是要做到不是限制购房数量, 而是提高房地产的供应量和使用率。当然, 通过控制货币发行, 从而减轻房地产名义价格变化对客观衡量房地产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很重要。

3、地产经济解决就业问题, 保障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随着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 房地产业的实际施工建造需要社会提供大量的劳动力, 这就很好的满足了我国普遍就业难的问题。一个房产企业的施工的过程是需要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才来共同完成的。这就为广大无职业者提供了很好的就业平台, 从而解决大量物业人员的就业问题, 帮主大量社会闲散人员找到了工作, 维护了社会秩序, 大大降低了社会的犯罪率, 从一定层面上有利于社会的治安安全。同事房地产业改善人民居住环境,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对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硬件保障, 使人民安居乐业, 社会稳定, 保障了我国经济走上又好又快发展的道路。

综上所述, 我国地产经济如同一柄“双刃剑”贯穿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始终, 用的好、发展的好对我经济具有带动和拉动的作用, 是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保障和基石, 用不好、发展出现偏颇, 那对中国经济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我国经济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对于我国的地产经济还是要本着科学管理, 理性引导、严格把控的理念中走下去。

摘要:我国经入世以来,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促进下, 政府的宏观调控下, 社会经济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 中国经济也进入了转型期,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将呈现以下突出特点, 即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与此同时, 房地产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针对中国经济现状和房地产的现状进行分析, 在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中国地产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房地产经济,中国经济,现状,影响

参考文献

[1]黄小花.新时期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认识与思考[J].金融经济:下半月, 2012 (05) .

[2]刘海蓉.浅谈对我国房地产经济的认识与思考[J].大陆桥视野, 2013 (20) .

[3]王春华.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中国房地产金融, 2012 (10) .

[4]杭东.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J].中国房地产业, 2012 (9) .

[5]李靖奇.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2 (13) .

[6]孙海疆.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发展趋势研究[J].现代商业, 2012 (17) .

[7]黄平, 吴春义.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现状以及趋势分析[J].新建设:现代物业上旬刊, 2011 (11) .

[8]张燕生.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J].中国市场, 2010 (31) .

[9]孟晓苏.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理论与政策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8.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特点 篇5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特点

中国经济连续22年保持高速增长,认识这段时期增长的`特点,将有助于我们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优势、克服阻碍,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作 者:刘伟 LIU Wei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1刊 名: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1)分类号:F123.16关键词:宏观经济 特点 趋势

新周期的中国宏观经济 篇6

如果中国政府成功推进经济改革,那么便有可能避免因沉重的债务负担而造成债务危机和增长停滞。如果在接下来的十年里,经济依然保持4%-6%的增长,国企债务等或有债务便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解决。但是,如果未加抑制,特别是就当前财政政策态势和信贷增长速度来看,中国的总债务水平很快会发展成重大的系统性风险

过去三十年,中国的高速增长以及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关系,已成为国际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一环。随着全球扩张速度的放缓,中国未来的发展也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中国未来四年的主要问题是:结构性改革会实施到何种程度?中国领导人希望将年经济增速保持在6%或以上的愿望是如何平衡这一问题的?变革是必须的,这一点在2013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得以确认。近来,习近平提出了2016年的四项工作重点,包括控制金融风险、解决产能过剩、减少房地产库存和降低企业负担。

虽然改革作为一个必要的政策选择总体上是受到欢迎的,但将其付诸实践却会引起许多问题。首先便是在新的“五年计划”中设定了一个相对较高的增长目标:6.5%-7%,这对增长将产生短期负面的影响。利益集团随着体制的发展而不断扩张壮大,并坚持想要维持现状,而改革不可避免会触犯他们的利益。就本质而言,结构性改革是一个困难的过程,并且与之前增长强劲时期相比,当前的全球环境不利于改革的进行。新近宣布的“供给侧”改革,如果能够有效开展,将可能导致大量裁员,影响社会稳定。

股票市场的波动和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提高了2015-2016年的风险因素,从而有可能会阻碍变革。维持增长依旧是人们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许多人希望2016年的重点能放在缓和增速下降上,而非全力追逐改革项目。就这一点而言,中国政府拥有强大的“资源”。

虽然中国宏观经济面临许多重要挑战,如债务重压、产能过剩和通货紧缩,但有理由相信积极的财政政策即将出现。在债务方面,真正的风险存在于企业中。因为随着经济增速的降低和企业收入的下降,企业债成为潜在问题。把多层级的政府债务合并为二级系统(中央一级和省一级)将进一步降低发生急迫债务危机的可能性。虽然无法彻底解决债务问题,但把强大的中央资产负债表和高杠杆的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整合在一起,将缓解这一问题。如果中国不能大幅削减工业产能,更可能发生增长停滞(像日本一样)和较高的通货膨胀,但全面的债务危机不太可能出现。

即使可以避免硬着陆危机,原来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显然也不再像过去一样有效了。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发展依靠的是从乡村进入制造行业的大量廉价劳动力、来自长期习惯低消费群体的充足储蓄的廉价资本,以及强大的出口需求。然而,近年来政府鼓励涨工资以刺激消费,工资水平持续稳步提高,资本更加昂贵,出口需求也增长得更加缓慢。2008年应对经济衰退而采取的宽松信贷政策,使得产能更加过剩,产生了长期而深刻的通货紧缩影响。

在这种背景下,从2011年开始,凸显出重新平衡经济发展的必要性。2011年公布的“五年计划”把这一任务作为核心工作,然而见效却很缓慢。消费虽然增长了,但2008年基础设施投资所产生的效果,以及宽松信贷为房地产开发提供的助力,使得固定资产投资依旧是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动力。产能的进一步过剩,也致使生产者物价指数(PPI)负增长和通货紧缩周期延长。同时,信贷放松导致的债务负担使地方政府和企业陷入困境。

上述因素促使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正在走向硬着陆,而近几个月的疲软数据也继续引发担忧:经济放缓可能会失控,持续时间可能会延长。与此相反,我们认为2016年的财政政策有机会缓和经济减速并防止其失控,但会以中央政府的资产负债表为代价。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申,2016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更加有力”。会议预计,财政赤字比率会逐渐提高,为刺激消费和减税留出更多空间。因此,我们期待基础设施支出(既包括预算内也包括预算外的支出)的增加,并能够继续成为财政刺激一揽子计划的主要内容。虽然可能需要进一步降低利率和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但在2016年发挥重要作用的也将是财政政策而非货币政策。

2016年,中国政府宣布继续推行削减过剩产能的政策也将是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尚不知这是否会比之前的尝试更为有效,还需要中央政府采取强有力的行动克服来自地方政府和特权阶层的阻碍;需要采取措施维持受影响区域,特别是钢铁、煤炭行业较发达地区的就业。这将需要更多预算,会进一步扩大中央政府的财政赤字。然而,目前通货膨胀仅达到不及预期目标一半的水平,倘若不采取有效行动,中国将继续受产能过剩所产生的通货紧缩影响,从而陷入困境。其他受钢铁等产能过剩部门的低成本出口影响的国家采取的应对措施,也将使中国受到重创。

我们不认为股票市场会对2016年宏观经济前景产生重要影响。鉴于股票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有限,我们认为外部评论员对其投入了过多的关注。我们相信,政府当局将利用货币政策去实现稳定和货币的逐步贬值,同时避免一些评论员预计的货币大幅贬值的出现;货币大幅贬值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我们并不认为目前的贸易模式指向了重大变革。资本外流将继续成为人们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对资本外流的控制也可能会更加严格。但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把公司和其他机构为了支付或对冲而进行的人民币和美元的短期、可倒转兑换与长期资金外逃(资金在境外调拨使用)加以区分。

2015年财政政策反思

在本文余下部分我们将继续关注财政政策,因为我们看到了通过政府借贷资助扩张从而控制增长速度下降的可能性。2015年,中国的财政管理困难重重,然而基于下列内容,我们于2016年发现了一种更为广泛、更加协调的办法:首先,更高的财政预算赤字目标;第二,更高的地方政府债务置换配额;第三,通过政策性银行进行的准财政支出活动;第四,累积未用的财政性存款。与此同时,在更强劲的房屋交易和近期由于采取房地产宽松政策而出现成交量稳定的土地买卖表明,它们将不再是财政障碍。

2015年5月,中国政府发布了一系列宽松和刺激政策,试图稳定增长轨迹。结果,以12个月为周期的滚动政府财政赤字从2015年6月份的2.2%上升到了12月份的3.5%,这也是自200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然而,从缩紧到刺激的政策转变对2015年的整体经济增长的影响十分有限。因此,许多投资者认为,政策性的支持在中国再也不起作用。而我们相信,一种更加微妙的看法已形成。

虽然2015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长依然非常强劲——达到17.2%,但它确实未能弥补下滑的房地产开发投资、低迷的制造业投资和矿产与建筑行业投资的急剧收缩,从而导致总体名义固定资产投资从2014年的15.7%下降到2015年的10%——200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但没有政府的支持,增长不会稳定在当前6%-7%的速度,而是早就掉到6%以下。因此,降幅没有那么大的这一事实表明,即使政策性支持对增长的倍数效应比2009-2010年小,但它依然具有影响力。

总体的财政预算赤字目标很可能从2015年GDP的2.3%调高到2016年GDP的3%。虽然地方政府财政平台进行的融资将继续收缩,但依然需要准备好地方政府债务掉期计划来弥补缺口。通过政策性银行进行的准财政支出、增加企业债券发行,以及调整投资计划所需的资本份额都是推动有效投资的主要措施或工具。为应对国内需求的萎缩,需要对税收减免、社会保障支出、中小企业和污染控制提供支持。土地买卖在2015年大幅下降,但由于强劲的房屋销售和房地产宽松政策,它将不再是一个财政障碍。

为了增加财政支出推动增长,2015年政府支出同比增长15.8%,虽然收入增长同比放缓8.4%。2015年总体公共预算赤字创新纪录,约为GDP的3.5%。财政支出反映了2015年5月以来从紧缩到刺激的政策转变。考虑到要使用前几年财政性存款中累积下来未使用的资金,与2015年的3.5%相比,2016年的实际赤字率甚至会更高。

为了在缓解支出瓶颈的同时不使财政改革倒退,中央政府越来越依赖使用政策性银行作为实施刺激的渠道。由这些银行资助的准财政支出,可以帮助绕过全国人大设定的预算财政赤字率红线。此外,与生效缓慢的PPP相比,通过政策性银行发行的债券可快速有效缓解政府支出的压力。在2015年的最后4个月里,中国发行了4批共计8千亿元人民币的特殊金融债券;中央政府为此支付了90%的利息,而收益通过专项资金作为股本流入到地方政府以增加它们的支出。我们期待政府能够批准2016年发行价值8千亿—1万亿元人民币的特殊金融债券,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水务、农业、铁路和提高制造业竞争力等。

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向三家政策性银行注资超过1080亿美元,以确保它们达到新规定为10.5%的资本充足率。连同通过金融债券借来的资金,这些款项将使这三家政策性银行承担额外更多的风险资产。我们相信,对政策性银行的更加依赖将降低基础设施投资的融资成本,减少许多项目与其资金结构的久期不匹配(duration mismatch)问题。但是,在未来几年,这些政策性银行的结构将必然产生不可预测的金融风险。

除通过政策性银行提高政府预算支出和准财政支出外,中国政府已就旨在控制地方政府债务的财政改革计划达成一致。2015年,与计划的1万亿元人民币相比,财政部用价值3.2万亿元人民币的地方政府债务换取了市政债券。2016年债务置换的数额将再次提高,地方政府也将拥有更多自主权。近来,中国财政部长楼继伟表示,现有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将大概需要三年时间完成。中央政府将不再设置配额;相反,将允许各地根据偿还需要和市场状况设定置换规模。

根据2015年8月国务院发布的审计数据,截至2014年底,地方政府债务总计达24万亿元人民币,包括15.4万亿元人民币的存量债务和8.6万亿元人民币的或有债务;其中包括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和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由于目前还在发行更多新的政府债券以弥补更大的财政赤字,我们预计2016年地方政府债券的总发行额将达到5万亿元人民币,远远高于2015年的3.8万亿。总体来说,在土地买卖和财政税收增长更加缓慢的情况下,更高的债务置换配额将有效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紧张局势。

用地方政府债务交换市政债券可以减少融资成本,并在加权平均债务久期上将债务期限延长到五年以上。置换之后,将开放一些用于担保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简称LGFP)债务的抵押品并使其货币化,从而向地方政府提供更多财政资源。同时,银行在置换债务上的利息收益损失将通过放弃对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收入收取企业所得税、通过与LGFP债务相比更低的地方政府债券风险权重,和通过使用地方政府债券作为向中国人民银行进行低成本贷款抵押品的方式来进行部分弥补。

2015年一般性公共预算赤字总计2.4万亿元人民币。把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的1千亿元人民币考虑在内,实际赤字与预算赤字之间还有6350亿元人民币的缺口。我们认为,这个缺口的很大一部分是由前几年累积未动用的财政性存款资金导致的。

自2015年初,李克强总理便呼吁要更好地利用前几年财政性存款中未花掉的资金。截至2015年12月,政府在银行中共有3.4万亿元财政性存款;虽然由于行政管理和法律原因,难以摸底大部分半官方机构,但这些机构却有20.8万亿元人民币的财政性存款。使用这类存款的一大优势在于,当政府支出在不断增加,也产生了更多税收时,不会对财政赤字做出任何改变。自2015年7月开始,已允许地方政府在一定范围内使用财政性存款,以弥补因投资项目的融资需要与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之间久期不匹配而产生的资金缺口。我们认为政府还有空间根据需要,有效调动部分财政性存款以支持投资活动。在我们看来,调动财政性存款余额有助于基础设施投资。

为了使财政政策更加有效,需要大幅削减政府部门的整体储蓄。这些储蓄的过度增长,与反腐败的影响和项目启动的缓慢进程有关。24.2万亿元人民币的财政性存款和半官方机构存款的利用效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认为,政府可以每年调动6千亿-8千亿元人民币的此类存款为一般性财政预算支出提供资金。

从 2013年中期开始,土地交易量下降成为主要的财政障碍。但在2015年第2季度同比下降40%以上之后,近来这些交易似乎开始走向回升。2015年第4季度,土地出让收入同比提高7%,这是自2014年中期以来的首次季度性正增长。我们认为,政策宽松是促进复苏的最重要动力。在货币政策方面,利率和银行存款准备金率(RRR)的多次下调不仅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也刺激了住房需求。2015年下半年,房屋交易的强力回升帮助开发商清理了库存(主要是一线和二线城市)。2016年,我们预计土地出让收入将上升8%-10%,对财政形成的障碍也会减小。近期债券发行特别是房地产开发商发行的债券激增,表明企业正在利用较低的融资成本来部分偿还其以外币计价的贷款(FX-denominated loans),同时逐步完成现存已经开工的项目。

2016年减税降负

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2016年中国减税力度还将进一步加大,以降低企业负担。过去几个月里降低了汽车购置税和房地产相关税,以刺激消费和房地产交易。2016年将全面推开营改增改革,将四大服务部门(金融业、建筑业、房地产业和生活服务业)纳入试点范围。我们还预计制造业的有效税率将降低,增值税税率的简并也要提上议程。增值税统一税率会是一个长远目标和理想状态,目前多档税率状态只能在一段时期内存在,从长期来看不合适。深化税收改革将成为2016年减轻企业财务负担而采取的主要财政措施。预计2016年将总计减税3至4千亿元人民币。

中国政府将推行财政扩张政策,通过部署预算内和预算外的资金来源来平滑增速放缓问题,但问题在于中国是否还有进行此等扩张的财政空间。我们认为,中国政府拥有强大的资源:健康的中央政府资产负债表、封闭的资本账户(不过最近受到了挑战)、高水平的居民储蓄、大型国有控制资产和机构,以及能够使其进一步利用政府资产负债表的中央行政管理机构。

政府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底,地方政府债务上升至24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2014年GDP的37.7%。考虑到9.6万亿元人民币的中央政府债务和5万亿元人民币的其他债务(如铁路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的债务),我们估计2014年底政府的总债务约为GDP的60.7%。虽然,这一数字稍高于公认的60%的警戒线,但仍然远低于其他主要经济体。

为何与预测的紧急着陆相比,政府立场更为强硬?我们认为原因主要有四:

1. 对于中国是否有充足的财政空间进一步提高政府债务以支持增长的担忧,主要来自于地方政府不断增加的责任可能会引起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风险。我们认为,投资者不应把注意力放在偿还问题上,因为政府明显没有考虑在近期偿还债务;其核心战略是通过降低利息成本、整合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风险,帮助地方政府延期偿还贷款。

这种方法意味着多层级的政府债务将被整合成二级系统(中央一级和省一级),保护最脆弱的县级和乡镇级融资平台不会受到违约风险的威胁。此外,中央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就其自身实力而言是毋庸置疑的。很明显,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整合起来将降低发生紧迫的债务危机的可能性。虽然所有这些因素并不意味着可以立刻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但却可以进一步遏制盲目的地方政府借贷,防止发生紧急地方性政府债务危机。新的《预算法》已将之前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隐性担保改为明确的政府担保,这一事实也为这种观点提供了支持。

此外,地方政府支出需求和收入来源之间的财政失衡,促使许多地方政府对借贷形成依赖。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宣布的经济改革计划承诺处理这一财政失衡问题,部分社会服务支出将转移给中央政府,以减轻地方财政的负担。

2. 如果中国政府陷入偿债问题或突然失去市场信心,那么不用担心,它有途径有权获得各种各样大量的国有资产。例如,根据财政部消息,2015年年底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的净资产共价值40.1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2015年GDP的59.3%。虽然在发生现金危机时,这些资产中的许多都无法轻易变现,但却可以利用它们进行为期多年的救市;而且,它们的存在本身便能防止市场突然失去信心。事实上,中央政府已允许地方政府利用混合所有制体制下的国企改革将国有资产兑现。同时,中国银行界可能正面临大量不良贷款(NPL)的风险。到目前为止,大型保险公司和社保基金(大部分为国家控制)采取的都是较为保守的投资战略。我们相信,如果真的存在发生政府债务危机的紧迫危险,当局会毫不犹豫地提高这些部门的风险偏好。

3. 与其他新兴经济体不同,中国的政府债务主要来自国内(内债),即中国并不依赖外部债权人为债务再融资。过去,大多数新兴市场债务危机源自无力偿还外国债务。既然2015年年底中国的居民储蓄现金存款总计为55.2万亿元人民币(2015年GDP的82%),外汇储备3.2万亿美元,那么中国政府能够通过在相对较低利率发行本币债券的方式进行再融资。此外,如果中国经济继续增长,且中国家庭维持大量储蓄和住房资产,政府要缓解债务危机就相对比较容易。

4. 到目前为止,中国储户对国有银行一直很有信心,这将避免银行挤兑事件的发生。而这种国内信心循环将给政府更多解决债务问题的时间。

虽然我们有信心,在接下来的三年内中国不太可能发生重大财政债务危机,但我们还是想强调两个可能会导致这种危机出现的因素。第一,如果房地产和土地价格开始大幅下降(比如下降30%-40%),就会出现连锁反应,迫使银行将其与房地产和土地相关的抵押品标为市场价格,并收回对地方政府的贷款。第二,更快的资本账户自由化会加快中国家庭将其资产多元化,变为非人民币资产;这将缩小中国政府以较低成本发行债务的流动资金池。然而,我们的基本观点依然是:中国政府在本十年结束之前不会完全开放资本账户。原因很简单,它需要大量的国内储蓄。

历史上,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常常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用来促进增长的主要工具。但自2009年开始,基础设施支出主要是受预算外资金的支持,即通过土地买卖或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借贷。这引起对政府债务真实水平的质疑,以及对近年来推动支撑性增长的财政刺激真实规模的质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制定了一种“扩增型”概念,扩大了政府活动范围,将预算外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活动纳入其中,试图捕捉这些预算外财政活动。根据这种方式,2014年扩增型政府债务增至GDP的56.6%,在全球经济危机期间大幅上升,但依然在一个可控的水平上,而扩增型财政赤字也达到GDP的9.9%。

推进改革,避免增长停滞

我们认为在2017年之后,当扩张型财政收支平衡降到比较温和的水平——约为每年GDP的0.5%,经济寻找到一个新的可持续增长水平时,财政调整才会逐步开始。当所谓的“改革红利”开始实现的时候,调整步伐才会加快。公共债务的总量将继续增长,可能要到2022年才会达到峰值——GDP的80%-90%。随着医疗卫生、教育和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支出在增加,财政支出的构成要素将向预算内来源平衡。

家庭债务依然较低,2014年估计为GDP的36%,因此不太需要担心。另一方面,企业债务自2009年起出现大幅上涨,到2014年底达到GDP的123%。除作为政府供给侧改革举措之一而最新公布的削减工业过剩产能计划外,到目前为止,在企业领域基本没有减债的迹象。

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和收入减少,除债务累积外,偿债也成为中国企业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我们认为名义GDP增长是资金流的测算指标,决定了盈利能力和经济体的债务偿还能力。如果在没有重大政策干预的情况下处理债务积压,则债务必须要比名义GDP更为缓慢地增长。由于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持续走低和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增长缓慢,中国的名义GDP的年增速仅为6%-7%。更令人担忧的是,经济整体的资金流增长甚至有低于利息成本的危险。随着企业在延期偿还到期债务的同时借贷更多以支付利息,会导致爆炸性债务状况的产生。实际上,为了推迟偿还到期债务,总信贷增长被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但是企业债务主要归国内银行所有,我们认为,如果中国未能削减工业产能,而且更重要的是会产生更高的通货膨胀,很可能就会重蹈日本的覆辙从而经历增长长期停滞。

如果中国政府成功推进经济改革,那么中国便有可能避免因沉重的债务负担而造成的债务危机和增长停滞。如果在接下来的十年里,经济依然保持4%-6%的增长,国企债务等或有债务便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解决。但是,如果未能加以抑制,特别是就当前财政政策态势和信贷增长速度来看,中国的总债务水平很快会发展成重大的系统性风险。追求雄心勃勃的扩张目标而产生的危险主要在于:在债务水平大幅升高一段时间后,需要采取额外措施,尤其对地方政府和企业而言。如果不能成功实施结构性改革,长期增长的动力将被弱化,以致越来越依赖更多的债务。另一方面,如果追求的是低增长目标,经济持续以5%左右的速度增长,提供5%左右增速的就业,同时政府实施结构性改革,那么债务负担可能会更加容易管理,新的增长动力也会出现。

中国经济复苏与宏观经济调控 篇7

中国经济不管是在全球范围还是从自身发展进程角度,其长期发展潜力和前景确实值得我们充满信心。从全球范围来说,中国经济与发达经济体相比,有新的经济增长点,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生产力的潜力较大,工业化、城市化扩展空间也很大。同时,中国经济已经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和体制条件,具备实现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空间。从自身发展进程来说,中国经济尚处于起飞阶段,进一步发展空间巨大,而且中国经济具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市场规模,这样的市场规模将为中国技术持续创新与发展提供基石和可能,以保证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在前现代社会,市场规模作为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使中国经济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虽然在工业革命之后,数学模型以及可控试验等科学技术的出现使规模在技术进步中的优势消失;但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技术进步与技术的应用必须以需求为支撑,随着技术应用中累计规模效应逐步被即时规模效应所取代,市场规模的大小正成为新技术需求大小的关键因素,市场规模又将成为未来技术进步的关键因素甚至是决定性因素之一。所以,不管是外部环境比较还是自身条件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前景是非常乐观的,但要想将潜在的优势和潜力转化为现实优势与能力,特别是在当前国内外条件下,阻碍因素也非常多。

二、中国经济运行态势分析

中国经济此次下滑是近二十年来最严重的一次,虽然有世界金融危机的外部因素影响,但中国经济自身经济增长过程中积累的问题等内部因素更是不能忽视。中国经济从2003—2007年经历了连续五年的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增长使中国经济规模和成就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从宏观经济数据上看,集中体现在中国经济的“失衡”———投资与消费的失衡、内外需的失衡、产业结构的失衡、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增长的失衡等,中国经济增长过多的依赖投资、出口;但从更深层次上说是结构性问题,主要在于经济中配置资源的价格信号被严重的扭曲。

根据经济学理论,市场之所以能实现合理配置资源,就在于其价格的调控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价格都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只有在充分竞争下形成的均衡价格才能实现,计划经济下的计划价格体系就是因为其由人为因素确定,无法通过自我调节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阻碍了我国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进行了深入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但长期以来,为保证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不管是利率,还是能源、土地和各地方政府的各种优惠政策,中国的投资成本一直非常低。这不仅导致大量的资源被用于投资,从而减缓了居民收入增长的速度(1995—2007年,扣除通货膨胀后,经济总量增加2.5倍,政府财政收入增加了5.7倍,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增加1.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才增加1.2倍);而且,由于我国金融体系缺乏效率,投资整体可以在较低的水平上重复进行建设,导致我国的大量投资应用到最有效率、最能给中国带来经济发展的领域,造成社会资源配置的低效。中国的出口领域的情况也是类似,汇率管制以及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导致部分出口行业的规模超过了应有的水平。中国大部分出口企业技术含量低,出于下游产业链,其赢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非常脆弱,资源也没有被用到更有效率的地方。这种扭曲的价格体系,结果就是老百姓补贴投资、补贴出口,导致居民收入增长远远低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结构必然会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中国经济自然出现“失衡”现象。

三、中国经济复苏与宏观经济调控

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很多问题会被所取得的巨大成绩掩盖。此次危机的爆发,使政府、学者、专家都有机会冷静地思考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多年所积累下来、影响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大问题。所以,在初期就有人提出“借危机、促改革”的想法,但这种声音很快就被经济刺激计划的声音所淹没。因为,中国当前的许多现实问题确实需要经济保持比较高速度增长来暂时解决或缓解,比如失业问题。所以,我国政府在面临经济危机时,果断地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组合拳,这对恢复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起到了非常巨大的积极作用。现在也确实看到经济回暖的种种迹象,如股市回暖、楼市回暖、消费特别是汽车消费增长态势良好,外汇储备稳中有升达到2.1万亿美元等。但我们更需要做的是保持头脑清醒,经济学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方案,也不可能有免费的午餐,其实任何危机的解决方案都会有后遗症,而且有的可能是很大的问题。从经济学分析的角度,当前我国经济宏观调控政策可以缓解短期内的部分矛盾,但对于解决中国经济中存在的长期根本性问题帮助不大,同时还必须看到可能带来或加剧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此轮通货紧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供需失衡,内外需求不足导致经济下滑,治理的一个最直接的手段就是扩大需求。对于外需,我们采取的稳定汇率、税收优惠的政策在世界经济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对整体需求拉升的作用将会非常有限;而扩大内需,采取的是通过投资和产业刺激计划来间接提高收入,以提高消费需求,但这却面临一个较大的风险,积极的政策会首先体现在供给上有更大的提高或至少保持不变,2009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透支同比增长33.5%,这个速度比2008年同期还快7.2个百分点,如果需求不能实现我们预计的有效恢复,产能过剩将会更加严重,供需失衡是否会更加突出?是否会带来后期更加严重的通货紧缩?这也是短期内必须做好充分准备要应对的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第二,在积极的经济刺激政策和宏观管理体制下,一方面会使银行为急于完成放贷任务,使项目控制不严,影响效益(据报道,由于国外市场的不景气,某出口企业企业主在打算放弃银行授信贷款的情况下,由于银行增加信贷的需求,致使他最后不得不申请,其获得信贷资金后便转移到另一家银行的企业账户上,最后流入股市)。另一方面因为过多的货币供给会使原本不应该投资的项目获得资金支持,在经济达不到预期的恢复或增长速度时,由此形成了大量的银行坏账、死账。而且,中国商业银行经过上次股份制改造之后,不可能再享受当年剥离不良资产的免费午餐了,因政府积极政策产生的银行坏账、死账严重影响了我国未来的金融安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部分地区可能因为经济刺激的需要,减少了对环境保护审批等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如前段时间就报道过现在有地区存在简化环保审批环节的现象,原来大概需要三个月审批,现在能够一个星期内完成,使环保审批环节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这样是否会使环境问题更加突出?

第四,经济刺激计划中相当部分经济成果将会归属于政府,而据报道,中国目前76%的资产是政府拥有,民间只有不到24%。是否会使居民收入增长低于经济增长的情况更加恶化,使社会资源分配不均问题更加突出呢?

第五,如果继续使用积极的经济政策,为提高税收来缓解财政赤字的压力,可能会使原本突出的部分行业垄断利润的问题更加突出。如当前的中国成本油价格问题,公众对其价格形成机制充满质疑,一方面成品油价格机制不能真实按照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定价,具体体现在价格机制对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十分敏感、而对价格下调十分迟钝或无动于衷;另一方面部分政府机构、专家及媒体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暧昧,今年6月的第一次价格上调的前几天,发改委某官员在媒体上公开表示近期不会涨价,这不仅不会改变未来民众对价格上涨的预期,而且还严重影响中国政府机构的公信力。而在6月30日最近一次价格上调、外界普遍质疑中国油价高于美国的事实时,面对质疑,石油系统的某位“权威人士”很快抛出一份清单作为回应,其中,巧妙地选择比较对象、选择税率,并偶尔犯个概念性的“小错误”,最终得出一个“中国油价比美国低”的“权威”结论,这种结论除挑战国内国民智商、损害政策的权威之外,没有任何的意义和价值。中国的成品油价格不是不能高于美国水平,而是按照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加国内平均成本、税金和适当利润的定价模式,确实难以做到明确界定和公开透明,也不能够令人信服的解释中国成品油价格在国内现有的国民收入和经济发展水平下高于美国成品油价格的事实,这种不能以真诚的态度面对民众的“政策解释学”无疑将会严重损害政策的权威和政府公信力。其实,在关于中国高房价的原因的争论中,也出现类似情况。揭露背后的问题往往比衡量问题本身更具有意义,大家如此争议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行业都与政府的收入有直接的关系,如2009年6月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近两成,其中贡献最大的就是燃油税。中央政府刚要决心治理的垄断行业利润问题,却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肯定会被较长时间搁置,这对长期经济发展以及整个社会公平不利。

第六,从前一阶段经济刺激政策实施效果来看,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不久前有专家预测,上半年7万亿新增贷款中保守估计有超过20%的流入到股市、房市等非实体经济领域,导致在经济还未出现强势回暖的情况下,股市、房市价格大幅上涨,部分地区的房价甚至超过了2007年10月左右的历史最高水平,与之相对应的实体经济层面并不太理想,大量的资金仍然流入到大型企业,而在经济复苏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并没有因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得到多大的改善。所以,在外需下降20%的情况下,内需增长不明显,2009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1%,CPI降1.1%,这个增长速度虽然不算低,但与我国经济刺激力度相比效果不算好。资产价格脱离经济基本面的高涨可能会带来很多问题,如果形成的资产泡沫破灭,将来必然严重破坏经济运行,经济必然再次进入衰退;即使不破灭,资产价格非正常上涨将会扭曲市场的价格结构,给市场发出错误的价格信号,可能诱导原来实体经济领域的资源流入到股市、房市,影响经济的正常运行。同时,也会带来社会财富逆向分配效应,恶化社会分配的不公平,进一步扩大贫富差距问题;更糟的可能出现资产价格传导到其他领域,导致在经济恢复前价格大幅上涨,从而形成滞胀,中国经济将陷入两难的境界,政策选择的余度更小,经济复苏会面临更大的困难。

中国经济潜力与前景巨大,按照上半年经济增长态势,中国经济今年“保8”应该没有问题,我们并不是要否定所取得的成绩,只是我们在充满信心的同时,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做到充分估计与准备,要更关心经济增长的质量。只有认识到可能出现的问题,才能防患于未然。直面问题、治理问题重要的是从问题的本质出发,对于此次危机中暴露出来的阻碍我们经济长远发展的根本问题,要着眼长远,“借危机、促发展”,“深化改革、理顺价格体系、优化资源配置、解放生产力”,充分利用市场规模、制度等方面的优势,在使中国经济迅速企稳回暖的同时,夯实经济基础,使中国经济保持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毅夫:中国经济专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2]陈佳贵:2009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4]郭宏宝:财政政策:遵守规则还是相机抉择[J].当代财经, 2005 (6) .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转向了吗 篇8

央行12日决定, 从2010年1月18日起, 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自2008年10月以来央行首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 此次调整远快于市场预期。那么这, 对货币政策、甚至宏观经济政策是否有重大变化?笔者认为, 在当前国内外宏观调控特殊背景下, 实施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仍然是必须的。但是, 2010年可能的变化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仍然不改初衷,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应是名副其实真正“适度”,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配合名正言顺。

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两大宏观经济政策配合模式中, 选择双紧或者双松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均是力度最大的, 也是经济金融形势最为严峻的时候实施的。例如, 当不仅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而且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时, 就可能选择双紧政策。反之, 当社会有效需求严重不足时, 就可能选择双松政策。包括财政增支减税, 和降低利率、扩大信贷, 增加货币供应量等。2007年开始并在2008年达到高峰的金融危机实际上就是全球经济金融面临了严峻的挑战。因此, 全球性的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就是必然的选择。相对而言, 中国采取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际上就是最大力度的宏观经济政策配合。但是, 货币政策被冠以“适度宽松”一方面反映中国货币政策留有余地, 例如中国也是属于没有实施“超低利率、甚至零利率”国家, 货币政策确实留有一定的政策空间;另一方面, 从实际上实施的结果、例如2009年中国极高的信贷投放考虑, 已经不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而是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这虽然符合中国货币政策的实际情况, 但确实有一点名不副实。

2009年, 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作用下, 特别是两者积极配合下 (例如财政政策是扩大投资和支出效应, 货币政策是扩大市场流动性) , 对经济产生整体的扩张效应是十分明显的。2009年的中国经济从增长率上已经不是什么“企稳回升”的问题, 几乎是重上高位。显然, 今年的经济情况就很不一样。不仅有所谓的通货膨胀预期升温的问题, 而且有客观上经济重新过热的问题。今年再次实施过度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的空间和政策效应就存在一定的疑问。当然, 在国际经济整体上仍然没有完全恢复的情况下, 实施中性的财政货币政策组合, 保持财政收支平衡和货币供应量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 也是存在同样的风险。即经济增长可能出现反复。当然, 就更不可能采取紧货币松财政的配合, 以及或者松货币紧财政的政策配合等。

因此, 综合国内外经济形势, 仍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现实的, 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的“适度”应该是真正的“适度”。即在财政政策仍然非常“积极”的情况下、保持对经济整体的扩张效应。同时, 货币政策是适度的, 即中央银行对银行体系和市场流动性的保持在可控范围, 但是绝不会使市场流动性过度紧张。所以, 当前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配合名正言顺了。或者说, 2010年宏观经济政策仍然是宽松的。

首先, 2010年财政支出总规模不仅仍然增加, 而且在2009年增长率还要提高, 预计可能超过8万亿元。同时, 根据2010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信息, 2010年的财政收入增长率11.7%, 比2009年的8% (计划) 高了3个百分点。同时, 2010年又是财政收支“紧张年”。这就意味着财政支出增长率还要上升———只要增加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在可承受范围。数据显示:2009年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仍然在3%以内, 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在20%左右, 仍然在当前综合国力可以承受, 总体上是安全的。特别是前些年财政赤字逐年减少, 给财政赤字特殊性增加留下了空间。

其次, 2010年投资、尤其是政府投资仍然是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一方面, 2008—2010年安排的四万亿投资计划中2010年的“份额”将在今年继续发挥重大的作用。另一方面, 2010年还将有新的重大举措, 巩固经济增长, 防止经济增速放缓。其中不仅有产业振兴计划的延续和扩大, 也有新的区域发展规划的实施, 还有“十二五规划”的大量前期准备等。财政支出政策仍然将继续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增加政府投资和支出,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再次, 扩大收入政策范围, 提高收入效应。2010年积极的财政政策中收入政策的作用还会继续发挥。不仅要直接通过结构性减税政策、降低企业和个人税负等, 增加收入;而且要通过积极的财政支出政策, 提高低收入群众保障水平, 继续提高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优抚人员抚恤标准、低保群众的低保水平等, 直接拉动居民消费。同时, 今年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扩大收入政策范围, 提高收入效应。包括进一步地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医疗保险, 农民工以及城镇居民在这方面的保险, 切实解决群众在消费上的后顾之忧。这些作为这次积极的财政支出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不仅不会有重大变化, 而且实施收入政策范围不断会扩大, 收入效应也会不断提高。

首先, 此次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针对新年刚开始银行体系信贷大量投放的, 也是中央银行明确提示市场的一个信号:市场流动性不可以像2009年一季度那样“过度”。虽然, 2009年第四季度对中国银行 (601988, 股吧) 家们有点难熬———信贷没有按照规律“大放送”。但是, 新年一过, 商业银行的行长们 (也包括市场的方方面面) 不仅“预期”2010年一季度信贷的再次大投放, 而且实际上也这么做了。据报道, 新年第一周银行信贷规模大幅攀升, 可能达到五千亿元。同时, 12月份出口转正又使银行放贷信心更足。显然, 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局面, 银行一旦过度放贷, 那么银行流动性就很快转化为市场流动性。这就可能导致市场流动性失去控制。因此, 本次提高准备金率主要是针对新年开始信贷过快增长, 警示商业银行不要在年初冲信贷。这应该也是对“适度”的一种解释。

其次, 此次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在银行体系流动性仍然比较宽裕的情况下实施的, 并不会导致银行体系的流动性紧张。在2009年天量信贷, 除了高速的信贷增长中除了没有流入实体经济外, 即使流入实体经济的也没有完全发挥作用, 其中典型的就是企业存款的异常增加。在大部分企业利润增长不力情况下, 企业存款同比大幅度增加。显然存在信贷资金的“转存”现象, 而且可能数量不小。同时, 这些企业存款又“创造”了新的银行存款, 即放贷能力。因此, 由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被“压缩”银行放贷能力仍然有很大的潜力。或者说, 0.5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对银行实质性影响很小, 远远小于数字上的影响。

再次, 今年央行仍然会继续保持市场充裕的流动性, 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一是, 央行应该会通过货币政策努力释放已有的市场流动性, 继续保持市场充裕的流动性。根据中国近几十年经济与信贷增长的简单的数量关系, 2009年9.5万亿的信贷增长与8%的经济增长率反映高速的信贷增长率并没有带来“完全”的经济拉动效应。如果能够使得那些没有发挥作用的信贷逐步进入实体经济, 就可能成为下一阶段的实体经济及经济增长会产生新的拉动效应。因此, 央行应该会通过货币政策努力释放已有的市场流动性, 继续保持市场充裕的流动性。

二是, 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继续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在信贷规模的支持下, 引导金融机构合理增加信贷投放;科学安排公开市场工具组合、期限结构和操作力度, 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 调节市场资金供求, 保证货币信贷总量满足经济发展需要。除了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市场资金的宽松外, 货币信贷政策还会调节信贷投放。包括对各个银行间信贷投放的不平衡、大型国有企业, 中小企业融资之间信贷投放的不平衡、行业之间投放的不平衡、地区之间信贷投放的不平衡进行可能的调整。这种货币政策结构调整是属于温和调整、必要的调整。这种调整并不改变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同时又保持了市场流动性的充裕。

三是, 中央银行为了应对外部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而留有货币政策调整的充足空间。因为, 在中国经济迅速回升、尤其是出口逐步恢复的情况下, 中国可能再次成为国际资本新的理想投资地, 不排除短期国际资本的流入加快, 从而实际上又会导致货币供应的增长, 市场的流动性将会增加等。因此, 货币政策的“适度宽松”就是如此不断调整。

因此, 今年央行将在现实经济形势下和金融管理体制没有重大变化的情况下, 保持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保持市场充裕的流动性。

(因无作者详细通联地址, 请作者见文后速与本刊编辑部联系)

石油冲击与中国宏观经济增长 篇9

一、石油及大宗原材料价格非同寻常地持续快速上升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至2007年, 全球经济持续繁荣, 期间虽有诸如拉美金融危机、亚洲金融风暴以及美国网络泡沫破灭和“911”等严重的外部冲击, 但东亚经济在金融危机的打击下迅速复原的速度几乎超出了所有人的想像, 中国受此外部需求冲击经历了四年经济紧缩, 自2003年开始了新一轮快速成长。这是一个真正的高增长低通胀的全球经济黄金期。而今, 似乎被遗忘的通货膨胀与经济衰退重新笼罩世界。能源与原材料价格等三个大类基础产品价格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再度大幅上涨, 已经对全球经济造成了极大威胁。世界基础产品价格, 以1998年为基期 (=100) , 到2003年五年内增长约36%, 四年半后的2008年5月又增长了213%, 其中, 石油占加权比重为53.6%, 前五年增长了121%, 后四年半又增长了325%, 食品、农产品原料和金融矿产品则分别为, -4%:95%, 2%:28%, 9%:214%, 可以说全球基础产品价格上升与石油价格上升关系密切。

最近五年, 世界性基础产品价格全面持续快速上升, 已经超过了世界经济的承受能力, 经济增长下滑与双位数通货膨胀开始成为全球现象。值得注意的是, 不仅仅是能源与原材料进口国饱受通货膨胀之苦, 出口国也如此。全球通货膨胀率居前列的经济体中, 诸多石油出口国赫然在列。拉美的主要经济体作为原材料出口价格上升的受益者也出现了通货膨胀率升高、经济增长下滑, 通货膨胀率明显高于经济增长率的情况。尽管至今还没有出现上世纪九十年有众多经济体先后倒下的情况, 但是全球经济面临痛苦的普遍性和宏观经济政策抉择的艰难性要显著得多。其中深刻的原因在于, 上世纪九十年代, 亚洲金融危机及俄罗斯与部分拉美国家严重受创, 在美国与OECD经济仍保持健康时, 对于全球经济而言虽然影响巨大, 仍仅是危害性较弱的单向总需求冲击。1998年以来, 特别是2007年以来, 全球经济面临着双重冲击, 非同寻常的石油等价格持续快速上升是典型的总供给冲击, 美国与欧洲经济进入下降通道则构成了总需求冲击。因此, 有关全球经济重蹈经济滞胀覆辙的议论也确实不能说是杞人忧天。

二、基础产品价格持续快速上升具有实在的物质基础

有关基础产品价格上升的原因恐怕是当今世界最富于争议性的题目。OPEC面对美国的指责, 明确提出石油消费不合理与石油投机是价格上升的主要原因;关于美元贬值与美国利率持续走低, 造成国际热钱非正常流动也同样引人注目。

在2008年4月的全球经济展望中, IMF用了unusual和broad-basedbooms来形容全球性基础产品价格上升, 并指出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供给增长缓慢;二是需求持续稳定上升;三是生物能源的发展;四是包括美元贬值与美国利率长期偏低刺激投机因素等。报告中测算了美元实际汇率贬值对石油价格的影响, 结果是美元每贬值1%, 引起石油价格在一年内上升0.48%, 两年内上升1.08%, 随着时间推移, 五年累积可引起石油价格上升1.58%。在1994年开始的强势美元周期里, 美元相对于主要货币的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曾经分别升值了约三成。自2001年以来, 美元的名义和实际贬值率分别达到了三成半和四成, 名义汇率已经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的最低点, 实际汇率回落到了九十年代中期的水平。据此估算, 美元实际汇率贬值会引起石油价格上升30-60%, 对石油价格累积上升的贡献率超过15%。虽然很难估计流动性过剩与投机性因素对石油价格上升的确切影响, 考虑到美元贬值与石油价格上升之间已经包含部分货币因素, 有理由认为包括了美元贬值在内的名义货币因素对石油价格持续上升的影响约为1/3, 亦或是更高些, 却不会否定这样一个基本事实, 实实在在的物质性因素, 而不是名义货币因素, 是造成此轮石油与大宗原材料价格广泛持续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

三、对中国应对石油冲击的启示及初步研究结论

一是相对于1998比较单纯短期总需求紧缩型冲击, 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十年前相比要复杂得多。简单的概括就是, 通货膨胀在前, 经济衰退在后, 宏观政策选择多有掣肘。当前中国既面对石油价格的总供给冲击, 也面对美国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总需求冲击, 同时因石油与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改变了全球财富分布的格局, 全球贸易额分布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这又不可避免地形成了对外部需求总量与结构的贸易冲击。更为突出的是, 石油与大宗原材料价格冲击已经显示出了更强的冲击性和更长的持久性。因此, 从中长期看, 中国经济增长率保持在9%还是10%决定于生产效率与结构效率, 技术不变与结构不变的高增长将使中国长期面对石油与大宗原材料价格冲击。中国经济增长率下滑可能并不是狼来了, 经济增长率适度下降是短期需要, 也是中长期需要。正常的经济增长速度减缓是我们所需要的健康性指标, 失业增加需要依靠社会保障制度弥补。在此期间, 建立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信誉至关重要, 明确并坚持合理的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的搭配, 实行连贯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将有利于形成稳定的预期及降低克服石油冲击的成本。

二是石油等价格冲击不是简单的货币现象, 从中表现出的石油等基础产品与制成品与服务比价调整的要求, 是中国经济中长期经济增长面对真正挑战。我们要做好以新一轮改革开放政策化解冲击的政策准备, 其中,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与清晰并努力消除仍然普遍存在行政垄断是改革的关键任务。加快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是弱化石油冲击的治本之策, 但资源配置的调整必须以有效的价格机制为基础。理顺不合理的价格体系是未来改革的重要内容, 这并不是理论问题, 但关键在于有明晰的理顺体格体系目标与可稳步持续地实现转换方案与合适的改革节奏。应当明确理顺价格体系并不简单是放开价格, 在短期价格管制具有减缓冲击, 防止物价轮番上涨的作用的效果, 在面对剧烈冲击和完成向市场定价体系转换的过程中, 当企业边际成本上升水平快于边际生产率提高时, 市场竞争不充分一定会产生工资与物价的螺旋, 因此理顺价格体系的前提是以加强市场主体竞争性为标志进行新一轮市场化改革。

三是需要密切观察中国生产率变化的趋势。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最大成果就是经济运行效率和企业生产率的持续显著提升, 这是经济能够持续高速增长的核心原因, 也成为中国抵御近十年来石油与大宗原材料价格冲击重要基础。首先, 中国已经具备了相对良好的进行商品比价调整的市场机制条件, 特别是竞争充分具有活力的消费市场, 对于减弱PPI对CPI的冲击具有重要意义。从此意义上说, 中国经济具有了与美国及主要发达国家相若的减弱石油冲击的市场机制条件;其次, 高生产率增长率对中国减弱石油与大宗原材料价格上升冲击有重要意义。除时滞因素外, 中国企业群体能够承受持续近十年的巨大价格冲击, 主要依赖于灵活的劳动力市场和持续提升生产率的能力与潜力。当然, 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是, 未来中国三个主要的生产率提高因素都有放缓的可能:一是广泛的经济体制改革引起的经济运行制度性效率提升的潜力在弱化;二是经济全球化引起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的潜力在下降;三是信息技术革命推动的工业化进程的潜力已经得到了比较充分的释放, 新兴的快速成长的产业集群仍不清晰。因此, 应加快推进新一轮的改革, 消除限制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强化中国应对石油与大宗原材料价格冲击的总供给基础。

摘要:自1998年以来石油与其它大宗原材料价格普遍大幅上升, 对世界经济造成了显著冲击。特别是在石油的冲击下, 中国通货膨胀压力加大, 同时, 防止国民经济过度下滑的难度也在加大。面对石油冲击, 单一的总需求政策是不够的, 加快推进更加深入的市场化改革, 消除因政府管制、行政垄断和市场竞争不完全引起的价格刚性、保持中国生产率的高增长是应对石油价格冲击的基础。

关键词:石油价格,实际冲击,中国宏观经济,总供给政策,生产率

参考文献

[1]Bernanke, Ben, Mark.Gertler and Mark.Watson, (1997) “SystematicMonetaryPolicyandtheEffectsofOilShocks,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1997 (1) :91-157

[2]Bhattacharya, S.Prasad and Thomakos, D.Dimitrios“Fore-casting Industry-Level CPI and PPI Inflation:Does 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 Matter?”working paper SWP2006/10 Elsevier, vol.24 (1) :134-150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建议 篇10

一、经济形势分析

2013年中国经济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比较显著:一是工业及实体经济部门稍显低迷, 房建市场交易相对活跃;二是生产价格与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三是新增就业人数增多;四是内需有所不足。

(一) 工业及实体经济部门稍显低迷, 房建市场交易相对活跃

相对来说, 我国整个工业、实体经济部门稍显低迷, 而房建市场交易比较活跃。通过对比可以看到, 消费价格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上涨, 2013年全年上涨2.6%, 工业品和生产资料价格下降。因此, 结构上体现的一些运行状况特点, 带来了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率问题的一些争论, 这种争论年终前后较多。中国现在增长率是否偏低?当然, 和以往的增长率相比, 显然偏低。但现在整个经济处于一个换挡期, 不太可能维持过去接近10% 左右的高速增长。 根据以往的经验来判断当前形势, 参考意义已经不是太大。但是, 根据近两年经济形势的变化, 笔者仍坚持现阶段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还在8% 或更高一些的水平。2013年7.7% 的经济增长, 包括2012年这两年的增长速度可能还略微低于潜在增长率。受需求扩张步伐不足够快的影响, 还略微有一些偏低。这也反映在目前面临的通胀压力不是很大。 如, 消费价格全年上涨2% 以上, 工业品生产价格和供应价格, 实际上就是反映生产资料的价格, 这两个价格全年还是延续了2012年一季度同比下降的态势, 这更多反映的是对于工业品、对于生产资料的需求还不够旺盛。

(二) 生产价格与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

1995年我国开始有工业品的生产价格和生产者购进价格统计。历史上曾出现三次下降的情况。 2012年二季度开始至今已是第四次下降。这对于判断我国是否出现总需求不足, 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依据。因为此处有一个重要的、明显的对比。我国从2012年二季度开始至今, 将近两年时间的两种主要产品价格指数均处于下降的情况。而其他国家和地区, 如美国、日本、欧洲, 欧洲形势在同期两个价格指数都没有出现下降的情况。因此, 价格出现下降的情况, 更多的可能需要从国内去找原因, 主要原因是对于实体经济方面的需求不足。当然, 还有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较大方面的原因。这两个方面判断是比较重要的依据, 是判断国内经济形势的重要参考指标。

(三) 新增就业人数增多

从就业方面来看, 我国整个就业指标统计不是全口径的。如登记失业率、每年新增就业人数等, 均不是全口径指标。因此, 从数据上看, 2013年较早地超额完成了新增就业人数的年度目标。但是否能够准确地反映实际的就业形势, 这还要看就业指标背后所反映的情况。就业形势的好转并不能完全说明现在增长态势很好。一些经济学家依据我国现在的新增就业人数超额完成的指标说明现在经济增长情况与经济增长的指标是相对应的。但是, 笔者认为, 近两年新增就业人数增加较多的原因如下。 一是我国近年人口结构发生变化, 更多的人进入退休年龄阶段, 实际新增就业人口弥补了原来到龄的退休人员工作岗位。二是与增长结构发生变化有关。过去都是工业部门增长最快, 服务部门增长慢于GDP增长, 这两年服务业增长往往快于GDP增长。 可以说, 增长结构变化对于就业形势的好转起到了支撑作用。

(四) 内需有所不足

内需还有所不足与我国贸易顺差变化有关系。 近两年, 整个经济都是在8% 以下的区间运行, 但是2012年和2013年每年贸易顺差增长几百亿美元, 2012年比2011年增长700多亿美元, 2013年比2012年增加了400亿~ 500亿美元的规模。现在全球经济还十分不景气, 我国出口也面临比较严重的困难。顺差明显扩大, 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贸易顺差是由于国内需求不足造成的, 这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每逢经济处于周期性谷底的时候外贸顺差增加的规律相符。因此, 2013年我国经济外部环境不确定, 国内面临困难的情况下实现7.7% 的增长, 价格上涨的压力不大, 就业形势按照统计指标来看, 还有所好转, 成绩是来之不易。当然, 也存在一些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目前整个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潜力还没有完全、充分地发挥出来。经济增速下滑, 一是与产业增长率下降有关, 另一方面即使是增长率下滑, 但笔者认为仍应该维持在8% 甚至略高一些。7.7% 的经济增长率略微低于潜在增长率, 这主要和需求不足有一定的关系。

二、经济需求不足与金融结构变化密切相关

2013年经济需求不足, 与金融方面的变化有较为明显的关系。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但全年股市波动的幅度比较大。出现了几次起伏, 年初上涨, 年中下滑, 三季度又出现一波上涨, 四季度出现一波下滑。 2013年总体上呈现一个小幅下降的情况。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所计算的人民币有效汇率, 2013年12月份和2012年12月相比较, 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一年期间升值了7% 以上。变化幅度较大。2013年年内两次出现的“钱荒”现象不仅和金融市场波动有关系, 与整个宏观经济形势出现了小幅波动也有较为密切的关系。2013年年初, 公众更多地还在在讨论中国流动性泛滥问题。2012年底, 中国货币与美国货币相比较, 中国M2规模是美国的1.5倍。但是, 2013年中期, 中国出现了“钱荒”现象。经中国人民银行采取措施后, 有几个月出现了缓解情况, 但是年底又一次出现了“钱荒”现象。对于这个现象怎么看?在这种形势下货币供应是宽松还是紧张?

(一) 钱荒与货币供应是否充足的讨论

中国人民银行与一些金融机构认为, 现在整个货币供应增长态势包括信贷投放量和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社会融资总额和信贷投放的规模都是比较大的, 在这种情况下, 不应该出现货币供应紧张而导致“钱荒”的现象。但是, 有一些情况仍可反映目前投资规模和信贷情况并不充足, 至少在某些时段上不充足。比如, 过去通常会依据一个经验公式, 在GDP的名义增长率上略加几个点考虑货币化进程。因此, 将GDP名义增长率再加上2 ~ 3个百分点与货币M2的增长率做比较, 如果差不多相等, 一般即可以满足整个经济运行的需要。2013年名义GDP增长率是10% 或略微多一些, 加上三个百分点, 即全年M2是13.6%。从经验角度来看, 不应该造成货币供应紧张而屡屡出现“钱荒”的现象。

(二) M2统计口径发生变化导致经验估算发生偏差

笔者认为, 以上述经验来判断我国整个金融形势发生了变化, 认为M2达到13.6% 的增长表明货币供应量宽松并能够满足当前经济运行需要, 存在问题。2011年下半年开始, 中国人民银行将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进行了调整, 开始将住房准备金、 公积金、一些微存款金融机构和存款金融机构的存款纳入M2的统计口径中。M2的统计口径发生了变化, 将统计口径发生变化的M2代入上述原有的经验公式中, 不能客观的反映实际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在2013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提到, 6月由于“钱荒”的出现, 由于同业存款的下降, 使得当时的M2的增长率有15.8% 降到12% 左右, 在报告里显示同业存款下降是造成M2增速下降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

(三) 同业存款变化是M2波动的主要因素

近两年, 同业存款的增长对M2的增长起到了很大作用。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资产信贷收支平衡表可以看到, 从2011年底至今, 中小金融机构同业资金量从三万多亿增加到七万多亿, 约翻了一番。这部分增长的数据纳入M2的统计口径中, 成为带动M2增长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根据经验估算, 目前同业存款增长对M2的影响至少达到2%。如果将中国人民银行13.6% 左右的M2增长率减去2%, 实际上M2的增长率在11% 左右。 从这个角度分析, 货币供应量并不宽松, 甚至有一些紧张。

在整个货币供应略为紧张的情况下, 企业的贷款需求相对旺盛, 造成从中小银行贷款资金量增大。 近年来, 中小型银行资产运用增长快, 但自身吸收存款的能力很弱, 必须通过其他途径来吸收资金, 否则无法符合相关政策的要求。 (如存贷比) 。因此, 吸收资金很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吸收同业存款将其存款规模扩大, 才能放贷, 使得同业资金的需求比过去旺盛很多, 而同业资金的供给方主要是大银行。 大银行没有明显的增加或者说增加并不明显, 使得整个货币市场资金供求非常紧张, 一直处于紧绷状态, 遇到一些短期因素, “钱荒”现象就出现了。

2013年中发生钱荒时, 金融结构变化剧烈。 2013年1 ~ 5月我国全国性的中小型银行新增存款是2.2万多亿, 比国家大型商业银行新增规模大; 另一方面, 中小银行在资金运用方面的增长也很快, 而且在结构上变化也很明显。中小银行将大量资金投向有价证券, 甚至比贷款数量都大, 比2012年同期增长超过2倍。另外, 中小银行股权投资增加了7000多亿元, 也是2012年全期的5倍。来源方与资金运用方同时发生变化, 使整个金融机构由大银行向中小银行转移, 而同业存款是最重要的转移渠道。

近两年, “工 (中国工商银行) 、农 (中国农业银行) 、中 (中国银行) 、建 (中国建设银行) 、交 (中国交通银行) ”加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这六大银行给其他银行提供的同业资金, 实际上增加并不多。但是, 中小银行同业资金来源由3万亿增加到7万亿, 资金源主要是过去的农村信用社和农商行等一些小型金融机构与信托机构等等。将这些资金通过同业市场聚拢后, 从事贷款和投资等。这样, 就出现了前文所述的整个同业市场资金供应量增加不大, 处于紧绷的状态。

(四) 资金拆借减少导致中小银行资金短缺

2013年下半年的情况比上半年有了好转。虽然增长势头不及上半年快, 但是, 存、贷、资金运用、资金来源等各方面向中小银行转移的趋势仍在延续, 全年来看, 全国性中小银行吸收存款超过3.7万亿元, 6家大银行4.8万亿元。全国性中小银行新增贷款2.8万亿, 大型商业银行新增贷款4万亿元。 2013年两次“钱荒”的出现, 第一次的主要原因是当时银行要上交半年度税收和外部监管加强, 且有一些虚假的外汇资金通过贸易渠道流入到国内。为了防止外资以虚假贸易的形式流入, 加强了外汇贷款监管。使原来作为一个资金重要牵头方的大型商业银行减少了资金拆借。2013年6月拆借成交量不足正常月的40%, 不足3万亿元。7月份之后有所恢复, 达到4万亿元左右, 但仍没有恢复到以往正常状况。以往的拆借资金量约为8万亿元/月。此时, 整个货币市场需求很旺盛, 供给不足, 造成拆借利率、回购利率比利率水平高的状况, 年底再一次出现了飙升。

(五) 其他因素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除结构性变化是2013年金融市场趋势性的主要因素之外, 国际因素、国内资金供求也对金融市场产生了影响。由于上半年存在虚假贸易数据, 由于外贸顺差、外汇占款渠道增加资金少, 而中国人民银行未能及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投放基础货币, 造成资金明显短缺。2013年年底, 中国人民银行及时观察到货币市场上资金短缺、利率明显上升的问题, 并采取了相应措施, 增加了货币市场的供给, 缓解钱荒状态。到目前为止, 应该说虽然情况比2013年6月底和2013年年底有所缓解, 但是一周的拆借利率或者更长期的拆借利率, 以及回购利率等等一些指标, 实际上与往年的平均水平相比仍高, 紧张状况仍未完全缓解。

三、影响未来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

2013年经济运行趋势和金融市场变化对于判断未来走势提供参考。一是外部经济环境可能有所好转;二是人民币汇率大幅度升值将影响出口;三是投资规模下降将影响经济增长;四是消费增长将保持平衡;五是通胀压力有所减轻;六是金融风险不容忽视。

(一) 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与新兴经济体发展的不确定性

外部经济环境可能有所好转, 主要是因为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 美国、日本经济增长加快, 欧洲从衰退转为复苏。但新兴经济体的发展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香港中文大学刘遵义教授认为, 目前印度尼西亚的经济状况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有很多地方类似。印度尼西亚原来就长期存在资本收支和贸易收支逆差现象。而前两年由于发达国家经济状况整体不好, 实施了量化宽松政策, 使资金进入印度尼西亚、印度、巴西、土耳其、南非等等一些主要新兴经济体。但是现在由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体形势有所好转, 并且开始缩减量化宽松的规模, 信贷资金开始撤出。因此, 原来靠吸引资本流入来弥补贸易逆差的做法较难维持, 整个国际收支情况开始恶化, 印度尼西亚是一个典型代表。主要表现在股市和汇市上。股市还未完全止住下降的势头, 汇率市场从2013年初至今均有波动。2013年9月份有一轮回升, 但最近一段时间一直贬值, 且贬值的幅度很大。贸易逆差的情况整体没有扭转, 资本流入开始减少, 如果这种状况不能得到有效改善, 汇率和股市继续下跌的话, 信心越来越脆弱, 情况是很危险的。新兴经济体对于我国经济有比较大的影响。我国近年对东盟的出口增长较快, 印度尼西亚是东盟的龙头, 其经济恶化将对2014年中国对东盟的出口造成比较明显的影响。这是从外部环境来看造成2014年中国经济不确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 人民币汇率大幅度升值

在外部环境不确定的影响之下, 人民币汇率还将有大幅度升值。人民币汇率升值将经历较长时间约半年至一年的滞后期, 影响到2014年中国的出口。因此, 2014年上半年甚至下半年, 尽管我国的出口受发达国家需求递增的影响而可能有所增加, 但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较大, 将在很大程度上抵消需求增加。因此, 虽然国外需求形势可能有所好转, 但是对整个出口形势来说, 改善的幅度并不大。

(三) 投资规模下降

影响2014年经济运行情况的另一重要因素是投资。2014年投资有可能略有下降。一是观察现有的在建规模。从刚刚公布的数据来看, 2013年底在建项目规模比2012年同期约增长16% 左右, 新建项目投资规模比2012年同期增长14% 左右。这两个规模都比现在投资增长的规模要慢, 投资增长为16.8%。在建项目规模小, 后续的投资增长潜力就小。 当然, 这并不绝对。因为现在大概在建的规模是年度投资完成规模的2倍左右, 如果资金供应好, 短期内有可能维持较快的增长。但是, 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贷款收得比较紧, 且到目前为止, 虽然贷款相对2012年四季度情况好, 但是好转的情况并不太明显。如, 房贷的投放仍比较紧张。

1. 贷款收紧影响投资增长

贷款收紧对于整个经济运行尤其对于投资的增长会产生比较不利的影响。从2013年12月份公布的数据来看, 整个贷款增长不到10%, 比所有投资性来源增长慢 (所有资金来源投资增长20% 左右) , 贷款增长放慢, 还将逐渐影响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资金, 大多数企业自筹资金也是通过贷款转化的。因此, 贷款增长放放慢对未来总的投资增长会产生影响。

2. 利率上升致使贷款收紧

对投资增速有可能产生影响的不仅仅是信贷的收紧, 因为信贷收紧产生的影响就是利率的上升。 据调研, 很多地方企业贷款的利率超过10%, 大企业可能利率偏低一些:7% ~ 8%。高利率致使盈利预期如果并非十分好的项目, 推迟投资甚至取消投资。因此, 对未来的投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从目前情况来看, 预计2014年投资增长应该将慢于2014年的投资增长。

(四) 消费增长保持平衡

消费的增长将大体保持平稳。首先, 消费在三大需求中是最稳定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近期也没有比较明显的刺激政策出台。2013年曾出台一些对消费有短期影响的措施, 持续一段时间以后, 就产生与2012年基数对比的情况。消费的增长大体保持平稳, 许会略微有所加快。综合消费、投资、出口三大形势变化情况, 2014年整个经济增长的情况与2013年差不多, 大概全年还是在7.5% 左右的增长。总体来看可能保持一个相对平稳的增长。2014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有可能保持大体平稳的情况, 与2013年四季度7.7% 左右的增速相近。

(五) 通胀压力有所减轻

通胀的压力仍然不大, 而且有可能通胀的压力还有所减轻, 这整个信贷收紧是直接关联的, 与整个需求扩张的步伐不够快有直接关系。短时期内CPI的涨幅有可能略微下降。1月份和2月份有可能不发生变化。工业品降幅收窄, 而且环比折年度也在收窄, 这对工业部门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从工业品购进情况来看, 环比由下降转换为轻微的上涨, 但还不足以扭转工业品购进价格下降的态势。 整个外围的形势还有一些不利的因素, 大宗商品价格下降, 即便有短期的回升, 力度也不强, 对国内有影响, 但扭转不了国内整体下降的态势。

(六) 金融风险不容忽视

2014年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还是来自于金融部门对整个经济运行的影响。目前整个金融体系运行中出现了期限错配的问题。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往往用短期资金做长期的投资, 使得长短期的利率出现倒挂。本来正常的情况下长期利率应该高于短期利率的规律被打乱了。目前短期利率高于长期利率。如, 2013年我国两次出现“钱荒”, 每次出现“钱荒”的时候都出现长期利率低于短期利率不正常的现象, 这种情况需要警觉。美国历史上曾经出现了6次倒置的情况, 几乎每次都出现了经济衰退的情况。在德国、日本、加拿大等很多国家的历史都可验证。欧债危机国家如, 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等一些国家都出现了长短期利率倒置的情况。 我国目前只能找到1997年以来的数据, 在1997年、 1998年经济减速时, 也出现了长短利率倒置的情况。 我国在2013年两次出现“钱荒”, 两次出现长短期利率倒置的不正常情况, 这揭示着金融系统蕴藏着期限错配等一些金融风险, 值得警惕。有关部门应该采取措施预防对经济造成的不良影响。

四、政策建议

对未来宏观调控的政策的取向有如下建议。一是挖掘经济增长的潜力;二是加大财税政策力度, 把握货币政策力度与结构;三是适当放慢人民币增值步伐;四是加大国际热钱的审查力度。

(一) 充分挖掘经济增长潜力

一是现在经济增长的态势需求略微不足, 进入四季度之后, 尤其是更近的12月份和1月的情况来看, 好像经济略微又出现了回落的态势, 说明需求不足的态势还在延续, 而且略微加重了。在这种情况下, 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与微调政策, 把需求扩张步伐保持在较为适度的水平上, 使经济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2013年以来国内很多人一直主张应该增强对经济下行的容忍度, 认为下降至7% 左右也是可以容忍的。笔者认为, 还是应该抓住现在经济有较快增长的潜力的时机, 尽可能挖掘这个潜力, 使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势头。

(二) 加大财税政策力度, 把握货币政策力度与结构

2014年财税政策上还是应该适度加大政策力度, 一方面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 另一方面应当适当加大赤字规模。一方面是支持结构性减税的改革, 另一方面是对于经济运行、对于扩大需求起一定的支撑作用。目前的货币政策略微偏紧, 应该把握好力度。目前的情况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和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应该更好地把握好力度和结构变化对货币运行的影响。在考虑结构变化的同时, 应该将外部国际经济环境不稳定因素的影响考虑在内, 使整个金融体系的运行较为稳定, 避免对经济造成不利的影响。

(三) 放慢人民币升值步伐

2013年整个人民币升值的步伐偏快。印度尼西亚、印度等一些我国有一定程度竞争的国家, 其货币在贬值, 而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比率仍在升值。汇率的升值步伐太快将使很多传统产品的优势丧失过快。 因此, 人民币升值的步伐不应该那么快。笔者根据人民币汇率、各国汇率和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的水平之间的经验关系做过相应的研究, 认为实际人民币现在升值的已经有一些略高。因此, 建议人民币升值的步伐略微可以放慢一些, 甚至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双向波动, 出现一定时间的贬值的态势。

(四) 加大国际热钱的审查力度

对于国际上的“热钱”还是要继续保持加大审查力度。2013年一季度, 一些外资通过虚假贸易的渠道进入国内, 相关机构采取措施后, 规模减少。 但是这种现象仍然存在。2013年整个贸易数据月度之间波动非常大, 有的月度出现了负增长, 有的月度出现了百分之十几的增长。相邻月在正常的情况下, 不应当出现如此大的波动。这表明, 监管措施严格一些, 资金就不进入, 监管措施放松一些又可能进入。虚假贸易有时候多、有时候少, 致使贸易数据忽上忽下。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贸易波动, 而是国际“热钱”的流入流出导致的波动。对于“热钱” 流入流出还是应当采取措施, 加大监管力度, 包括必要的时候采取对于资金的流出入征收一些税费的措施。

(五) 调控目标至合理区间

2014年调控目标的合理区间应该在7% ~ 8%之间, 如果更接近8% 的话可能更为合理。现在有很多省市区都在下调经济预期的调控目标。我们国家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 而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 对换挡期的认识还没有现在这么明确, 那个时候很多地区制定了“十二五”经济增长目标, 认为处于一个高增长期, 增长潜力比较高, 所以当时各地制定的目标都还是比较高的。而现在对于换挡期的认识更加明确之后, 已经认识到原来制定的增长目标过高, 因此, 很多地方纷纷将增长目标下调了, 这是一个更为符合实际做法, 符合目前我国增速换挡期、经济转型期的实际情况。当然, 各个省的具体情况并不完全一样。个别省市区没有下调增长目标, 甚至不排除有个别省相对2013年还要略微上调增长目标, 这都是根据本省的经济情况而进行的。比如, 有的产业增长比较快, 有新投产的大的项目等。

摘要:2013年中国工业及实体经济部门稍显低迷, 房建市场交易相对活跃;生产价格与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新增就业人数增多;内需有所不足。认为经济需求不足与金融结构变化密切相关。对影响未来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与新兴经济体发展的不确定性、人民币汇率大幅度升值将影响出口、投资规模下降将、消费增长将保持平衡、通胀压力有所减轻、金融风险不容忽视等。建议应该抓住现在经济有较快增长的潜力的时机, 尽可能挖掘这个潜力, 使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势头;同时加大财税政策力度, 把握货币政策力度与结构;适当放慢人民币升值步伐;加大国际热钱的审查力度;调控目标至合理区间等。

关键词:宏观经济,人民币升值,金融风险,合理的调控目标

参考文献

[1] (美) 索洛 (R.M.Solow) , 等.经济增长理论一种解说[M].胡汝根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1989.

[2] (美) 迈克尔·佩蒂斯中国经济存在软肋吗:国家资本结构陷阱与金融危机[M].沈超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3]张曙光.中国经济态势、问题与发展方向探究[J].中国市场, 2013 (47) .

[4]张斌.论经济下行的逻辑[J].中国市场, 2013 (47) .

上一篇:政治教学目标下一篇: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