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终身发展

2024-07-02

学生终身发展(精选十篇)

学生终身发展 篇1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学好这门课,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我结合几年的教学经验, 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上好第一堂课很重要, 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校机械系大部分学生都是男生, 知识基础层次不齐, 他们不喜欢枯燥的理论学习, 并且自主学习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也较差, 厌学现象较明显, 所以,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 这是一门全新的课程, 对该课程内容知之甚少。因此, 在讲第一堂课时, 就要让学生对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等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让学生能意识到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建立自己的信心。同时, 告诉学生, “图样是工程技术界的共同语言”, 与英语一样有用, 一样重要, 因为它是目前国际交流用的基本语言工具, 并且进一步明确图样是设计、制造、使用中的重要技术资料和技术交流工具。我想, 任何一个机械制图人员, 如果缺少了制图和识图的能力, 都无法从事相应的制图等技术工作。比如, 以我校机电专业的钳工课为例, 如果你看不懂图纸, 你就无法加工和制作该零件, 就无法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这样一来, 就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 学好机械制图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以及工作都可能会受到很重要的影响,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上第一节课时, 我也会展示一些往届学生的制图作品给他们看, 让他们对自己今后的绘图水平和绘图作业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并鼓励他们, 绘图水平不要以往届学生作为自己今后的标准, 要超越他们, 做后续学生的榜样。

二、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 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直观教学方法主要是指实物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方法。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将学生不容易理解而又抽象的理论和复杂的视图, 变成形象而又具体的内容, 使学生能够看得见、摸得着、记得住, 这也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其中, 实物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模型、实物、挂图等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 引导学生根据投影规律认识实物与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 使投影在学生头脑中得到清晰的印象, 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我一般都是先让学生多看一些简单易懂的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 如长方体、六棱柱、圆柱体、圆锥体的三视图, 让学生通过对图形的认识, 熟悉这些视图所对应的空间立体, 从而实现从平面到空间的转化,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制图过程中, 有的零件表面会有一些孔、键槽等, 学生刚刚学时会有一定的难度, 这个时候拿出模型让学生观察理解, 便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有了直观的模型作为教具, 再加以适当的解释说明, 学生接受起来便轻松了很多。举个简单的例子, 我在讲断面图这个知识点时, 担心学生会将断面图与剖视图混淆, 我会在模型断开的部位画上剖面线, 这样一来, 断面图与剖视图的区别就一目了然了, 大大缩小了学生在学习断面图的难度。

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法时, 可以让一些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讲清的教学内容, 化繁为简, 化难为易, 让抽象的视图变得直观易懂, 提高教学效率。对于《机械制图》课来说, 它的核心章节应该是第二章“正投影法及其三视图”的教学内容, 尤其是熟练运用投影规律进行绘制三视图及其相应的对应练习, 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及看图、绘图的实际应用能力。对于第一次接触这门课程的学生, 由于空间想象能力还没有建立起来, 学习相关知识点会感觉很困难。例如:在讲到“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这节课时, 如果用以往的教学方法, 学生会很难接受, 而运用多媒体课件PPT具体直观的展示相关图片, 会很生动形象, 能将“正投影法”的投影原理和三视图的投影规律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展示, 并将三视图的“形成“和“展开”过程以flash动画效果的形式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 使学生一目了然, 容易理解和掌握, 学生的学习效率普遍提高。而且, 运用多媒体教学法还能减小教学难度,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在教学过程中要精讲多练, 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

教学过程其实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突出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学思路。在《机械制图》课中, 还要以练习为主线, 少讲题、讲精题, 让学生多做相关练习, 以讲导练, 以练促思, 以思激学。心理学研究表明, 中小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一般在10—20分钟, 超出这段时间以后, 学生注意力便容易分散。对于《机械制图》这门课, 它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 所做题型也是千变万化, 所以对于老师来说, 不能题题都讲, 只能教授学生解题方法, 然后找相关题型进行强化练习, 举一反三。在“精讲”环节中, 教师要抓住讲授题型的重点和难点, 并对于难以理解的、抽象的知识点, 要循序渐进的进行分析和引导, 从而解决问题, 并顺利突破难点。对于“多练”就要要求学生先观察题型, 然后动手进行练习, 并借鉴精讲中的内容和方法, 加深对练习题中图形的感性认识, 形成空间想象能力, 将头脑中的图像积累起来, 进一步提高制图能力。为了更好的教好这门课, 还要对教学内容的配比进行有效的协调。对于这门课, 教师要突出实践课教学, 增加习题课的比例, 以训练学生制图的速度和质量为重点, 并鼓励学生在大量的练习中总结和探索出制图技巧, 并能在实际绘图中进行合理运用, 并将总结出的经验与学生一起分享, 提高全体学生的绘图水平。

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 篇2

—某某市某某学校办学工作解读

某某市某某学校位于洙河景区北京路与苏州路交汇处,占地300余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投资1.6亿元,是某某市委、市政府高标准倾力打造的一所现代化、花园式学校。校内高楼宏伟壮丽,山水景观交相辉映,名人石刻星罗棋布,文化长廊别具特色。长年的积淀,学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池,一亭一石,一楼一阁,无不向外界展示着它的温馨、精致、庄重、典雅。

建校十年来,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实验基地”“山东省花园式单位”、“山东省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餐饮安全示范单位”、“某某市现代化学校”、“某某市文明标兵单位”、“某某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某某市平安和谐校园”、“某某市书香校园”、“某某市A级食堂”、“某某市消防安全先进单位”等150余项荣誉称号。

近年来,学校高点站位,立足学生自身发展,走内涵式发展之路,落实了以生为本的工作要求,使办学层次和办学质量大幅提升。

一、理念,为学生终身发展定位。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创新是改革的灵魂,教改工作首先必定是观念上的浴火重生。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最后落脚点应该是办学生满意的学校,学生才是学校真正要服务的对象,才是学校真正的“上帝”。办学就是要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为学生成功的人生奠基。基于这种认识,学校明确提出了“一切为了学生终身发展”的办学宗旨,契合了新课程“全面发展,能力和特长为重” 的基本要求。学校以此作为办学的核心思想在全校进行落实:一是学校的所有教育教学方略的制订,方式方法的使用,都要建立在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基础之上;二是学校的教育教学及一切课外活动,都要把目标锁定在能够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之上,以保证学生在未来社会的生存与发展。

为践行这一办学思想,促进学校进一步提档升级,学校大胆提出了“三个更多”学生培养目标:一是培养更多的学生到世界名牌大学深造,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专家型、领导型人才;二是培养更多的学生到国内优质高校深造,培养富有创新意识的高科技人才;三是培养更多的学生到高等学府学习,培养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

学校的策略是面向全体学生,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全面发展学生整体素质的基础上,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尽可能创造条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特长发展搭建平台,即在空间、时间、人力、物力、财力上全方位创造条件,助推学生成人成才。

二、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塑身。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强化教育工作地位,就是要利用正能量,对学生进行品德塑造,做到德育先行。中学时光是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部分,人生是非的分界线大多奠基于此。学校贴近学生的成长,谨慎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实施人生规划教育,学生上学伊始,班主任和导师通过观察了解,助其制定高中三年生活规划,让学生树立起成才意识,明确发展方向,鼓足成长自信。二是组织榜样示范教育,借助于“三名”(名校、名师、名 生)工程创建活动,积极开展了月度优秀人物(优秀师生)等评选工作,树立典范,表扬先进,为学生树立现实的行动标兵。三是进行心灵塑造,通过开展主题演讲、经典朗诵活动,聚焦时代主题、人生理想,提升精神品位。四是开展常规养成教育,从学习习惯到生活中的礼仪、言行、作息、饮食等细枝末节,都做出严格要求,反复训练检视,直至形成习惯。五是加强学生心理指导,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举行专题讲座,实行“导师制”,让心理疏导工作由及时到时时,掌控教育时空。六是开展多样性校园文体活动,运动会、艺术节、演讲会、合唱赛等,项目林林总总,形式多姿多彩。张扬了学生个性,展示了学生风采,陶冶了学生情操。

三、教学,为学生终身发展增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是否成才,能力培养是关键。教学工作,就是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挖掘学生潜力,提升学生能力。学校一切为了学生发展,采取了系列措施。一是规范办学行为,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开好校本课程,使学生的课程学习,营养均衡,富有特色。二是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铺设自主学习之路。工作中主要抓了以下三点:降低难点,放慢进度,夯实基础;打造趣点,巧妙设计,让学习富有乐趣;发现亮点,丰富教学评价,增强学生自信。以此唤醒学习动力,让学生会学、乐学。三是加强了针对性教学。重点学生抓冒尖,中等学生抓提高,边缘学生抓进步。制定每个学生的成绩曲线图,有的放矢,培优纠 偏。四是抓了学习过程的时效性,课堂上学生手脑并用,规范书写,做到堂堂清、堂堂落实。

2015年高考,一本纯文化课达线数544人,达线率为38.4%;总达线数737人,达线率为41.9%,在某某地区名列前茅。其中某某同学以709分夺得某某市高考理科第1名,某某学校连续三年卫冕某某市高考理科状元。学校先后被山东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某某大学确定为“优质生源基地”,被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确定为教学合作学校。

四、管理,为学生终身发展护航。

对于学生,管理是严肃的爱;对于学校来讲,管理是工作的基础和抓手。一年来,学校为了落实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工作要求,在管理上采取了多项举措。一是加强了团队建设,按照决策、执行、监督三大管理模块,学校设六大团队,实施分口管理,分权负责,协同作战,将学校工作全覆盖,实现集体创优。终极任务就是要把教师和学生两个团队的力量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二是开展了名师、名生、名校“三名”工程建设,通过名师、名生的培养,助推学校发展,最终通过三者之间相互促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增添能量。三是开展了教学科技创新活动,加强了信息技术与集备和教学模式的融合,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形象,富有吸引力。四是完善了学校章程。学校在建章立制过程中,突出价值观念、素质要求、态度作风等人本因 素,给制度以灵魂;强调理想信念、奋斗方向、做人准则等行为观念,把精神要求与具体规定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软文化”与“硬制度”熔于一炉,使之既能起强制作用,又能发挥激励规范的作用。五是拓宽了办学渠道。学校与某某宏远置业集团、某某中凯集团、某某微尘·卓峰基金会、某某瑞晟置业有限公司,某某青联门窗厂、某某齐鲁银行某某支行等多家企业签订了联办或捐资助学协议,其中某某宏远置业集团、某某微尘·卓峰基金会每年在学校设立科技创新班,为优秀学子提供全额学费基金,帮助其完成学业,成就梦想。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篇3

民族情怀

广西是多民族地区,各民族长期混居交融,形成了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和浓郁的民族风情,也使广西成为具有多元意识和包容心态的开放地区。因此,我们认为,作为八桂学子,首先应具有民族情怀,具体体现在:一是要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其精髓在于自强不息;二是要对源远流长的民族传统文化(包括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知识,风俗习惯、影视娱乐等日常文化知识,文学宗教等精神文化知识,城市村落与物产等物质知识)进行传承与发展。

桂林十八中原为桂林地区高中,建校伊始就开始招收桂林所辖县的学生,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桂北地区人数比较多的壮族、苗族、瑶族、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学生。他们与汉族学生共同在学校里生活、成长,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教学资源。我校利用地域特色和传统优势,打造桂北地区少数民族特色,在教育教学中渗透民族传统文化,从学校环境、课程设置和学校活动上都做了精心的策划和安排。

首先,我们利用学校板报宣传少数民族文化知识,还将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展示在学校足球场的围墙上,以打造民族文化氛围。在课程设置方面,我校开设了“桂北民族”校本课程,每年招收一个少数民族班,定期让各民族学生穿上本民族的服饰,讲述本民族的文化风俗习惯;开设“桂林地方名人志”“剪纸艺术探究”“少数民族音乐与舞蹈”“桂林山水导游词”“民族体育运动”“民族学生心理辅导”等多门选修课程,让学生接受多形式的民族和传统文化教育;学校把钢笔书法列入必修课程,将书法作为学生每天必做的作业,语文组还开展国学研究。在活动方面,学校每年召开春季运动会暨民族体育运动会,将高杆抛绣球、背篓接绣球、竹竿舞、板鞋竞技等五个少数民族传统运动项目作为固定比赛项目,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其乐融融。此外,学校每年的国庆晚会和迎新晚会都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娱活动。

通过以上课程和活动,我们试图让学生能耳濡目染民族文化,学习民族文化,体验民族文化,进而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让学生尽可能全面了解我们这个由多民族构成的国家的多元文化知识,培养开阔的视野,进而为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形成世界意识奠定基础。同时,学校还教育学生消除歧视、偏见、自卑等消极对待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学会以尊重和包容的心态面对多元化的世界与社会。

朴实作风

朴就是质朴;实就是实在、诚实可信,脚踏实地。《老子》曾言:“朴散则为器”,意即事物一旦远离“朴”就会成为工具,人如远离“朴”也难免会成为追名逐利之工具。教育的初心是为了培养健康而幸福的人,而非异化为这个时代的工具,我们希望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一个个鲜活温暖的生命,而非追名逐利的工具。因此,我们在工作中教育师生努力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做人要朴实,对人要真诚。孔子云:“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意思是:言辞忠信,行为朴实诚敬,即使在蛮夷之地也能畅通无阻;若不然,即使在文明开化之所也无立身之地。根据自身特点,我校提出了“构建场域,引领提高,自我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本校特点的德育模式。围绕这四个方面从组织机构、师德师风、校园环境、文化氛围、家长学校、社区环境等诸多方面构建学校德育场域,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德育。如: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增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感;与桂林市七星区敬老院建立联系,每周安排一次敬老院慰问活动,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美德;在桂林燕京漓泉啤酒集团和香港溢达纺织(桂林)公司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开展“中国梦·我的梦”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将来担当重任的意识;组织各种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交流能力,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自我学习、自我锻炼、自我完善及自我发展。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获得了许多荣誉。面对成绩,我们更应保持一种虚怀若谷的气度。老子说:“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意即当一个人深知什么是荣耀,却安守卑辱的地位,心胸就会像空空的川谷一样豁达能容,甘愿做天下的川谷,人就会回归自然本初的纯真状态,保持质朴诚实守信之品。为此,我们提出了“大气才能成大器”的观点,教育学生要有豁达宽广的胸怀,欲求知先做人,与人为善,坚持原则但不斤斤计较,守大礼但不拘小节,这样才能与不同的人打交道。

二是做学问要朴实。在教学上,学校根据我校师生特点和现代教育的要求,提出了“三效”教学,即“有效课堂、有效命题、有效检测”。“有效课堂”的教学思路是“激思、善训、促研、提升”。“激思”就是教师通过设计有效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思考,让学生学会将老师的思路与自身知识结构结合起来,转化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善训”就是选择合理有效的练习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训练,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促研”就是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师生、生生通过小组合作、同伴互助学习等方式,提高整体学习效率,最终达到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有效命题”是针对部分教师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而随意采用一些学习资料对学生进行训练,缺乏专业训练和技能指导的问题而提出的,我们对教师提出命题要求,采用双向细目表、落实每次考查的重难点等方式,以求每套试题都能为学生夯实基础和提升能力发挥应有的作用。“有效检测”的目的就是通过检测及时告知学生学习结果,让师生更多地关注过程、注重反馈,以便进行科学分析和总结。事实证明,“三效”教学提高了课堂效率,增强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也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的良性循环发展。

nlc202309032233

在教师发展上,我们对教师提出“八个一”工程,即①上一节研究课;②命一套精品试题;③收一个“徒弟”或拜一个“文化师傅”;④指导一个“学困生”或优秀生;⑤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⑥承担或参与一个课题研究;⑦写一个典型“个案”(教学反思或论文);⑧开发一门校本课程或研究性学习专题,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对青年教师开展“一三六九”工程,即为每一个新三届教师配备了导师团队(两个教学导师和一个班主任导师),要求“一年入门,三年出师,六年成为骨干,九年成为学科带头人”,极大地激发了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促使他们快速成长。

另外,学校成立了学术委员会,吸收中层以上干部、教研组长、特级教师以及市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定期进行学术研讨;利用高校优势,与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建立了教育联盟,聘请国家督学孙杰远教授等教育专家到校讲学,定期为教师培训,每年轮训一批教师,计划三年轮训全体教师。此外,我们还经常选送教师外出学习,以多种形式开拓教师的视野。2013年至今,我校共派出50多人次到深圳、长沙、常州、上海、南京等地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做法,选派100多人次到全区各地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交流,有30多所学校或教科研单位到我校听课及参观交流,极大地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国际视野

在立足本国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我们要求学生放眼世界,具备国际视野。放眼世界,不仅是学习别国先进的技术,更重要的是要虚怀若谷,汲取世界各民族、各国家的文化精华,有放眼世界的豪气,有敢于亮剑的骨气,有报效祖国的志气,这样才是真正具备国际视野的现代化人才,这也是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及全区教育发展大会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

作为我区首批获国家外专局批准具有聘请外国文教专家资格的中学,我校常年聘用外籍教师上英语课。此外,学校多年来持续开设“渴望星期五”讲座,聘请了耶鲁大学、澳洲国立大学预科学院、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国内外名校教授来校作讲座;组织学生赴马来西亚参加华语学生英文辩论赛;邀请英超利物浦足球教练来校指导学生;接待韩国教师来校访问交流等。2013年,我校与教育部下属的国家基金委东方国际交流中心合作,与美国、澳洲国立大学建立了密切联系,为学校和学生对外交流提供了方便,并组织开展中韩、中美学生交流活动,促进了各国学生的理解和沟通,为开拓本校学生视野、汲取世界各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架起了桥梁。2014年暑假,我校与美国德州正修教育基金会联合举办了“中美文化夏令营”活动,将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交融结合,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世界,还计划引入“模拟联合国”和“海牙国际法庭”等项目,让学生借此了解诸如乌克兰、苏格兰等国家和民族问题以及各国对此所持的不同观点与态度,让学生得到更多关注与思考国际时事的机会,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多元意识。学生通过学校搭建的国际化平台,博采众长,既拓展了自己的国际视野,又提高了综合素质,为形成“大家风范”奠定了基础。

大家风范

如何拥有大家风范?一是要让学生成为知礼大气之人。公民修养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的标志之一,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在学业上出类拔萃,更要在修养上成为表率。因此,我校邀请专家定期为学生上礼仪教育课程,从不同社交场合的仪容仪表、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做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以及出国礼仪等诸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训,让学生学会在真诚、敬人、理解、礼让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摒弃不文明的言行。

二是要让学生成为博学多才之人。术业有专攻,但也要博采众长。为了给学生营造广泛涉猎各种知识的氛围,学校阅览室每年都订阅了几百种杂志,每个教室都安装了网络和电视,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汲取各方面的营养。如今,学生了解世界的渠道愈来愈多,我们希望师生通过学校搭建的平台、营造的气氛而成为博家、杂家,既能通晓天文地理,又能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书卷气息。

三是要让学生成为坚韧果敢之人。健康、强大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在今后人生道路上应对各种困难的必备法宝。为了让学生成为坚韧果敢之人,我校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聘请心理教育专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持续开展“渴望星期五”系列讲座,邀请专家、名师为学生讲述自己的成长历程;开展“鹰巢之恋”活动,让刚毕业升入大学的学长们回校为学弟学妹们介绍大学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

四是要让学生成为境界高远之人。我们会以持续性的活动引导学生做好自我发展规划,让学生通过科学的指导充分认识自己,从而明确目标与追求,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奋发努力,自觉奋进、自我塑造、自主发展,认真对待每一次提升自我的机会。

有了科学理念目标的引领、高素质教师的护航、有效工作模式的助推,桂林十八中近几年的教育教学取得了突出的办学成绩。近三年来,我校高考一本率每年都保持在65%以上,近三年考上清华、北大总人数接近25人;获得2013年桂林市普通高中质量管理奖、2013年桂林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2014年桂林市中小学足球赛高中组冠军、2014年桂林市中学生篮球赛第二名等荣誉。学校正逐渐成为一所具有特色的民族化、国际化优秀中学。

历史的车轮辗过,留下前辈们创业的印迹;时代的洪流向前,引领学校新的未来。我们将在课改中提升品质,在发展中开创特色,御使长风,无畏前行!

(责编 周翠如)

自主学习与学生的终身发展 篇4

一.自主学习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学习

自主学习是与他主学习相对而言的一种学习方式。按余文森教授的研究, 自主学习具有以下特点:

1. 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

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 对应于他主学习的“要我学”, 自主学习在学习活动中则表现为“我要学”。“我要学”是基于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 “要我学”则是基于外在的强制。学生有了学习兴趣, 学习活动就不是负担, 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 就会越学越想学, 越学越爱学。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的责任。只有当学习的责任真正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 学生能把学习跟自己的生命成长、发展有机联系起来, 自觉担负起学习的责任, 学习才是一种真正的自主学习。从他律到自律、从被动到主动、从消极到积极, 学习状态发生了根本变化。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生动记叙了这样的情境:“最令我难忘的是这些老师在实施生本教育课堂改革中产生的那种激越情怀, 他们在谈到自己学生的时候眼睛里的光彩使我想到柯南道尔写福尔摩斯听人家谈起他的成功案例时, 也是这样的目光炯然。……如果这中间有哪个老师有什么不快活, 一旦跟他讲起班上的孩子, 他定会眉眼舒张, 笑逐颜开。”

2.自主学习是一种独立学习。

独立性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品质, 如果说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 那么独立性则表现为“我能学”。研究表明一般人终其一生其潜能仅仅被开发利用了4%, 除了特殊原因外, 每个学生都有相当强的潜在和显在的独立学习能力。不仅如此, 从青少年的心理、生理发育规律看, 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 他们在学校的整个学习过程也是一个日益独立的过程。普遍的问题是, 我们常常低估或漠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不给他们机会, 从而导致学生独立性的不断丧失, 依赖性的不断增强。

3. 自主学习是一种元认知监控的学习。

突出表现在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强化上。在学习活动前, 能够自己确定学习计划, 选择学习方法, 做好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 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学习行为进行自我审视、自我调节;学习活动结束后, 能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 并养成习惯, 是促进自主学习的重要保证。例如:昌乐二中为了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他们总结出“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认真纠错、系统小结、课外学习”、“八环节学习法”, 对于学生来说, 养成这种习惯的过程, 就是提高其元认知水平的过程。以第一步“制定计划”为例, 为了做到事事有计划、时时有计划, 学校编制了“学生成长日记”, 要求学生每日填写。在第一部分, 学生要为自己设定“我的大学”、“我的××考试奋斗目标”;第二部分是“计划安排”;第三部分是“今日计划完成情况”和“明日提醒”。在每一页的底部, 都有黑体字特别提醒学生:“我要用完成计划、实现目标证明我是一个说话算数的人。”靠着这样的日积月累、反复磨练, 推动了学生坚定意志力的形成。

二.怎样才能使自主学习落到实处

1.更新观念是前提。反思我们的潜意识, 我们一直以为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获得, 从不会写作文到会作文等, 都是我们教的结果。其实, 学习的核心部分是学生自己的“感悟”, 感悟就像人体吃的食物转化成奔流在自己血液中的营养一样, 这才是自身的东西, 感悟只能由学生自己获得, 别人无法替代。因此,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一种建构, 学习过程的主人、主力是学生自己, 作为老师、作为家长关键是激发、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热情, 提供建构需要的支持性环境和条件。

所以, 实施自主学习, 我们要牢固树立一个基本的理念:充分相信学生, 高度尊重学生, 全面依靠学生。这是教育成功的秘诀!

学生终身发展 篇5

鸦岭乡第一初级中学位于伊水西畔,群岭之巅。前身为鸦岭高中。现有班级14个,学生892人,教职工47人,是鸦岭乡规模最大的一所全日制初级中学。今年3月以来,我县课改工作在县教育局的大力推动下,取得了全面展开的良好局面。我校秉承“为学生终身幸福和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在课改方面借鉴各种先进的课改模式,结合我校实际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今就我校课改工作方面的一些做法和情况,向大家做以汇报,敬请指导。

困境中求生存

鸦岭乡是我县有名的贫困乡,地瘠民贫,经济落后。教育方面因教师少,师资老化,教学点多而分散,教育底子薄。由于社会的发展变化,近几年鸦岭乡和其它乡镇一样,由于进城求学的学生越来越多,生源状况也比较差;家庭娇惯,学生刻苦勤奋的努力程度持续下降;留守儿童多,家庭教育及监护缺失,学生不仅读书能力不强,行为习惯也差,学习目标不明确;偏远农村地区教师队伍不稳定,师资力量薄弱等原因,造成了教育发展不平衡,农村教育相对落后的局面。鸦岭一中也和其他农村中学一样,存在以上问题。学校现有教师47人,其中下乡支教3人,50岁以上教师6人,小

学职称教师18人,英、数理化、体音美专业教师紧缺。教师少,专业教师缺,拔高使用教师多,总体师资力量薄弱。目前实际2010秋季招生情况为例,语数英三科总分250分以上

人,200分以上

人,100分以下54人,录取学生中甚至有不会背乘法口诀、不会查字典。生源素质普遍较差。

农村教育相对落后的局面使我们深思,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深思。出路何在?我们开始反思传统教学的观念、方法和教学手段。传统教学中不乏优秀的东西,比如说: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理念永不过时。但填鸭式、满堂灌的呆板的课堂教学方式,这种令人压抑的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已经不适合学生天性发展的需要。教师作为主角,站在讲台上,苦口婆心,滔滔不绝,学生坐下面,昏昏欲睡,听着无几。这种方式只会培养一些“高分低能的精英”,但却制造了大批大批的学习失败者。就方式和过程而言,完全是一种违背学生天性,扼杀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行为,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这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一般是教师讲,学生听和记。它的优点是有较高的课堂教学效率,老师可以按预订的自我设计来控制进度和完成计划。缺点是,它不可能面向全体,其效果与老师的师德、经验、教艺、魅力及学生的求知欲、注意力、与感悟能力直接相关。对这三者都较差的学生,便会逐渐掉队,最终造成两极分化,使部分学生彻底失去学习兴趣而被淘汰。

学生终身发展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0-044-01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课外阅读对学生的重要性

1. 课外阅读可以提升小学生的素质和修养

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外阅读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是学生需要去挖掘的宝贵财富。大量地阅读有益的课外书籍,对小学生的未来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扩大孩子的课外阅读面可以使孩子的个性健康、顺利地发展,阅读好的书刊、作品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思想情操,提升一个人的素养和修养,开阔一个人的视野,塑造一个人的个性,使人的心理品质比较健全。

2. 课外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外拓展和延伸,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小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阅读活动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

3. 课外阅读有利于其它各科的学习

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语文水平的提高,同时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很多积极的影响。广泛的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学生会将自己从课外学到的知识融汇到他们从课内书籍中所获得的知识中去,融会贯通,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使知识更加牢固。

二、开展课外阅读的策略

1. 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

对小学生来说,兴趣显得格外重要,由于小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比较重,如果他们对一件事物充满好奇心和兴趣,那么他们一定会做好这件事情。因此,只有小学生自己渴望阅读,对阅读材料有了阅读兴趣,自己内心深处才能有对阅读的需要,他们才能自觉主动地去看书。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故事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生很喜欢听故事,教师要牢牢抓住小学生的这个特点。比如:在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声情并茂的给学生讲述一些经典的童话故事,让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把小学生带入到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当学生听得十分沉醉的时候,教师不再讲下去,并且告诉学生,精彩还在后面,想知道结局就得自己读原著。学生此时一定是充满求知欲和好奇心的,这时候,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推荐《格林童话》这本经典的童话书籍。让小学生自己去主动进行阅读。在不知不觉中,小学生就会深深地爱上阅读了。

2. 小学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对小学生而言,阅读材料是否健康、有益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很多小学生本身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他们的社会经验少,对事物的鉴别能力比较差。所以他们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的影响。现在市面上的课外书籍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但是并都适合小学生进行阅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给学生选择合适他们年龄的课外书籍,多给小学生推荐对他们身心有益的课外读物。例如: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主要向他们选择一些注音读物和一些经典的童话故事,这样他们才会对阅读产生兴趣。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我们要向他们推荐一些能开阔他们视野的书籍,类似成语故事,神话故事等这样有趣味的书籍。而对于五、六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知识储备已经比较丰富了,也有了一定的判断能力,因此我们可以为他们选择一些类似中国四大名著的经典书籍,或者是国外的经典著作。

3. 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阅读是一件很长远的事情,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能只满足于教授学生课本知识,还需要给学生传授一些正确的课外阅读方法。最基本的阅读方法有精读法和浏览法。这些方法同样也适用于课外阅读。精读法就是抓住文章中重点的词句和段落,对文章进行精心的阅读欣赏,这样就可以从作者的作品中,深刻地体会到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的中学思想。这种精读法比较适合那些经典的中外名著的阅读。浏览法是对阅读材料不是逐字逐句读,而是快速地阅读全文,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把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直接跳过,只了解整篇文章的内容大意和作者的观点。这种方法适用于阅读一些报刊杂志等书籍。

4.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鼓励他们坚持阅读

做任何一件事情,要想有所收获,必须坚持。课外阅读的良好开展的关键也在于坚持。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定期开展各种有趣的阅读活动,让小学生对课外书籍一直保持兴趣和积极性。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这就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一个很实际的要求,一个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鼓励他们坚持阅读。

[参考文献]

[1] 张晓培.重视课外阅读促进学生发展[J].吉林教育,2010(02).

[2] 温丽珍.重视课外阅读 提高读写能力[J].小学时代(教师版),2010(06).

[3] 吕曙真小学课外阅读指导新思路[J].教育评论,2004(02).

[4] 张依芸.浅谈小学课外阅读指导的有效方法[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09(07).

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篇7

1. 要研究学生。

最近《新周刊》刊登了一篇关于“90后一代”的讨论, 直言他们不是“另一代人”, 他们是“另一种人”, 也引发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深入思考。今天的青少年学生有诸多鲜明的特征:一是关注社会意识强, 社会事务积极参与。他们在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国庆60周年期间, 踊跃投身志愿服务, 体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社会责任感。二是认识和判断更加多元, 取舍的标准多样化, 更加重视和追求个人成才与成功。三是个性更加张扬, 乐于标新立异, 喜好表现自己, 注重自我实现。四是身心发展不平衡, 学生生理成熟度明显提前, 心理成熟度相对滞后。面对学业困惑, 人际交往、就业压力等问题, 容易造成心理失衡。这需要我们增进与青少年学生的沟通对话, 为他们解疑释惑, 理解、尊重、信任、鼓励和引导他们。

2. 要研究环境。

从信息技术的发展来看, 信息社会的传播方式和文化符号, 如动漫、影视广告、互联网、手机等, 在丰富学生的生活世界的同时, 也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媒体宣传中出现了很多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例子, 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从家庭的生活方式看, 家长与孩子共处时间少, 代际差异明显, 情感支持和亲情维系在逐渐变弱。从学校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看, 课程体系、培养方式和管理方式, 在帮助孩子掌握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适应, 不能很好地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

3. 要研究德育的实效性。

首先在思想认识上, 要解决“育人”还是“育分”的问题。上海近年来一直很强调“学科德育”的理念, 要求每个教师在课堂中融入德育, 研究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统一”。第二, 在实施策略上, 要避免“分割”, 走向“融合”。落实“两纲”教育必须和课程改革融为一体, 体现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全过程;第三, 在方式方法上, 避免单一的知识传授, 要知行结合。通过实践体验, 让学生感悟、认同、内化。此外, 要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 培养一批具有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的人生导师。

为学生成功铺路为终身发展奠基 篇8

对学校办学思想及优势或特色的分析

学校一直秉承着“为学生成功铺路, 为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为践行这一办学理念, 多年来学校从学生的养成教育基础抓起, 以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基础, 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沟通交往和运动技能等多方面的素质提升, 为学生体验成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在管理中, 学校从强化全体教职工的责任服务意识入手, 不断强化凸显“教育就是服务”的思想, 在教师中达成“努力为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需求服务”的共识, 通过全员的努力与付出, 实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此外, 学校坚持学科育人的思想, 发挥教师潜能, 彰显学科特点, 将全面育人的理念贯彻到各学科教学之中。近两年来, 各中学输送体育特长生17名;学校《小天鹅艺术团》被评为区“最佳艺术社团”。体育艺术学生获奖人数逐年提升, 体育特长生从2%提高到14%, 艺术特长生从4%提高到22%。数学学科教师获天津市第六届中小学“双优课”三等奖和区第十三届青年教师创优课三等奖, 有3位老师分别在市区课改总结会和教研活动中作经验介绍和说课交流。在学科教学中体现育人理念, 夯实了育人基础, 为学生通往成功奠定文化基础。

对学校管理现代化的思考与实践

1.坚持以人为本, 营造和谐氛围

在学校管理中,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本着“尊重教职工、依靠教职工”的管理理念, 把教职工看成是学校的主人、教育改革的主体。工会组织开展“人文素养驿站”和“锁定运动时间”活动, 提高教师生活质量, 丰富教师课余生活。在管理中适度把握“管”与“理”的关系, 不但做到严格的“管”, 更做到细心的“理”。引导教职工自觉遵守校规校纪, 让自律成为主旋律, 做到管而不紧, 放而不松, 张弛有度, 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营造了和谐氛围。

2.突出廉政建设, 坚持校务公开

班子成员在党风廉政建设中都能做到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学校严格执行财务管理方面的各项纪律规定, 规范校园经济活动和财产管理, 招生收费工作坚持集体领导, 实行收费公示制度。学校工作计划的制定、制度的出台及涉及教职工利益的年终评优、绩效奖金和大项购置等重大决策, 均提交全体会讨论, 充分调动教职工谏言献策的积极性。学校坚持将每学期开放日与听取社区及家长意见相结合, 社会对学校认可度逐年提升。

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和效果

1.以领导班子的凝聚带动教师队伍的发展

新的党政领导与班子成员以最短的时间达成了工作的默契, 传承和发扬学校原有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 形成和谐融洽的干群关系, 新班子成员, 以较高的政治和专业素养、团结凝聚和努力拼搏的精神, 带动了教师团队的整体提升。

2.以师德建设为切入提升教师育人质量

在队伍建设中, 学校始终认为“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师爱比师能更重要”。高尚的师德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前提保障。学校近年来围绕强化师德建设开展了系列活动, “践行师德规范, 忠诚教育事业”、“落实行为规范, 做幸福的教师”和“履行职责, 做勤思善学的教师”主题活动的开展, 很好地提升了教师的师德素养。

3.注重校本研修和教育科研, 促进队伍成长

学校将校本研修视为提升教师专业成长的突破口, 先后开展了“奠基高效教学———有感于现代课堂的教学设计”、“如何有效进行学情分析”和“主学科引路课、人人献优课、优势学科展示课”等研究活动, 采取“情境回放”、“微格再现”和“亮点展示”等形式进行总结反思, 并做好新教师、骨干教师的梯队培养工作。在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进步的同时, 更发挥了老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辐射引领作用。此外教育科研的深入开展助推了学校发展和专业提升。校长多篇论文获国家级奖项, 并分别刊登在《当代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天津教育报》和《河西教育》等书籍和杂志上;教学校长的《有效教学管理的思考与实践》一文编入《河西区课程改革管理文集》;教师论文获奖66篇, 市区级发表12篇。

4.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培养及教师评价

学生终身发展 篇9

一、“品质阅读”的四个特征

阅读品质是学生阅读的一种素质, 一种长期作用于人的阅读的品质。“品质阅读”是主动的阅读、持久的阅读、有价值的阅读、有创造的阅读, 这四个重要的阅读品质是“品质阅读”的四个重要特征。

1. 主动阅读品质

主动阅读即是主动地寻找、阅读对自己有特殊价值的书。一本好书, 可以让我们读了想再读, 因为它会让我们感受到某种力量或启示, 使我们的心智得到发展, 理解力得到提升。好的阅读者就是要会进行主动地阅读好书。凡具备主动阅读品质的学生, 会始终保持阅读的内在需要与旺盛的求知欲望, 在阅读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积极思维, 投入情感, 逐步达到与作品同呼吸的状态。主动地阅读, 不仅让孩子的阅读常新, 更让孩子的心智和生命保持活力与成长。

2. 持久阅读品质

阅读并不是凭一时兴起之事, 阅读需要持之以恒。持久的阅读, 可以保证学生的阅读量。当学生的阅读量积累到一定数量时, 学生的阅读理解力、感受力就会得到质的提升与飞跃。持久的阅读可以锻炼学生始终保持对阅读的良好情绪, 不断产生新的阅读期待并进行深层的阅读思考, 所以持久阅读品质是使得阅读达到高效的保证, 也是学生获得学习持久力的重要保证。

3. 有价值阅读品质

在阅读的过程中, 要会发现文本的阅读价值, 使每一次的阅读都成为有价值的阅读精神之旅。价值阅读品质是阅读的重要特征, 它可以让阅读者拥有不一样的阅读眼光, 能慧眼识珠, 发现书中的宝石。在物欲横流的时代, 拥有价值阅读品质, 可以让学生不易迷失方向, 还可以引导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从而让精神文明之花开在学生的心间。

4. 有创造阅读品质

阅读不仅是吸收、体验的过程, 也是感悟、产出、再创造的过程。阅读应该像溪流, 不时激荡起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浪花。阅读, 学生体验到的是创造的快乐, 这样的快乐也会鼓励他们不断探索, 不断产生灵感的火花, 从而创作出丰富的阅读的成果。因此, 创造阅读品质体现的是一种高品质的阅读追求, 是让阅读更富有个性化色彩的重要体现。

二、“品质阅读”的三个层级

笔者认为“品质阅读”需经历三个层级, 即感知阅读、探究阅读、主题阅读。这三个阅读层级从整体感知到局部探究, 犹如剥笋一般逐步展现其精神内核, 最后提炼、生成一个个思想价值主题, 又实现了对一本书的整体回归, 这符合“整体—局部—整体”的阅读思维规律。

1. 第一层级——感知阅读

感知阅读, 包括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和浅层次的主旨把握。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 整体结构功能总大于个体功能之和, 要使学生达到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并有所创新感悟, 对文本的整体感知是开始, 也是前提。正如印度诗人泰戈尔所说:“采着花瓣时, 得不到花的美丽。”离开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和主旨把握就对文本进行肢解、剖析, 只会造成“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的局面, 所以拿到一本书首先要让学生自己完整地阅读一遍。第一遍的阅读, 一般读者都是带着热情去读的。这时, 学生会充分调动自己的感觉、知觉、表象、联想等感知文本的整体存在, 用心灵去触摸、感受文本的意义、情味和旨趣, 从而获得鲜活、灵动、整体的直觉印象。这种对文本整体结构的把握虽然是比较模糊的, 但却是学生进行探究阅读的基础和前提, 因而这一阶段的阅读是必需的, 而且应该是积极而富有成效的。

2. 第二层级——探究阅读

这是“品质阅读”的重要层级, 是实现有价值阅读、有创造阅读的重要性突破环节。探究阅读以问题指向文本精神价值层面, 引领学生展开探究。教师通过提出问题, 促使学生进入阅读;通过引导学生探究问题, 促使学生开展积极主动的阅读活动。以曹文轩的《草房子》为例, 在学生有了一个整体感知的基础上, 教师提出问题:“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桑桑、杜小康、细马等都具有自己鲜明的性格特点, 选择其中一个人物, 说说哪些故事情节或人物描写可以体现出怎样的人物个性?”在问题的指引下, 学生展开探究性阅读。他们会主动地去探索、寻找书中人物经历的一个个故事, 仔细地思考、品评、比较人物的动作、语言及前后的变化, 逐渐地, 书中人物的形象会在孩子们的阅读中立体、丰满起来。以问题引领的探究阅读过程, 让学生可以直达文本的精神价值层面, 通过对人物个性特征的揣摩, 启迪了学生的心智, 也让他们对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感悟。

3. 第三层级——主题阅读

这是“品质阅读”的最高境界。“主题阅读”是通过探究性阅读, 逐步提炼、生成有利于学生精神成长的价值主题, 并围绕这一价值主题展开延展性阅读, 以帮助读者形成自我的价值主题思想的过程。在同学们讲到《草房子》中桑桑这个人物时, 教师可引领学生细读桑桑背妹妹去看城墙的这个故事片段。教师以感悟“亲情、生命”的价值主题为出发点, 沿着作者描写的轨迹, 通过说情节、悟人物内心, 再一环扣一环地展开想象和联想。学生通过感受桑桑带病背妹妹的艰难和最后看到妹妹的喜悦, 在文中找到了感情的共鸣, 获得故事隐寓的人心趋向珍贵的情感——亲情, 生命趋向有意义的存在的人生哲理。每个文本, 都包含着丰富的精神价值内涵, 每个价值主题和隐寓层需要通过教师的引领感悟而生成。

“品质阅读”的三个层级是步步深化的, 首先, 学生要对文本有个大致了解;其次, 抓住文本的具体内容或语言形式、情节结构等进行局部探究;最后, 在主题阅读的过程中感悟、生成一个个思想价值主题, 并最终化为学生的精神品质, 促进他们生命的健康成长。

三、“品质阅读”的两大途径

1. 提升教师阅读品质, 深化品质阅读内涵

要使“品质阅读”最终成为启迪学生心智发展、生命成长的活动,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品质阅读引领。“品质阅读”的实施首先需要打造一支爱读书、会读书的师资队伍, 通过提升教师的阅读品质, 进一步深化“品质阅读”的内涵。每个教师都需不断购书、藏书、读书, 成为一名“品质阅读者”。每个教师都需对自己的读书要求做到“四个一”:给自己定一份阅读计划, 一学期钻研一批书籍, 一周或一个月撰写一篇千字读书笔记, 每学年发表一篇文章。学校可通过举办教师读书座谈会或教师美文诵读比赛、读书笔记展览等方式促进教师将书读深入、读透彻、读精彩。

2. 注重学生阅读活动质量, 提高品质阅读效果

朱永新说过,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所以, 阅读应该是学生灵性生长、生命拔节的活动, 我们需注重学生阅读活动的质量。

(1) 制定品质阅读书目。选择有品质的书籍供学生阅读, 始终是引领学生品质阅读的关键。因为只有选择阅读好的书籍, 才可以让学生形成优秀的素养和品质。我们需要通过调查, 了解学生不同的阅读水平, 为学生量身制定一套适合其阅读发展的阅读书目。每学期列出必读书目, 作为学生阅读的基础书目, 再列出一部分选读的书目供学生参考, 作为阅读的拓展与延伸。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经历, 他们会主动寻找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 制定属于自己的阅读书目, 帮助自己找到前进的方向。

贯彻终身体育思想让学生全面发展 篇10

一、终身体育思想的内涵和重要性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持续参与体育活动, 各社会单位 (学校、家庭、社区等) 都应开展体育活动, 为人们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创造条件, 从而形成锻炼的习惯, 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水涨船高, 而体育锻炼也越来越被重视, 认识到体育锻炼不是某一时期的短暂行为, 而是应该长时间坚持的终身行为。但是有数据表明, 近年来学生的身体素质并没有明显的提高, 甚至有下降的趋势, 肥胖儿童的比例越来越大, 营养不良和近视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究其原因, 就是学生课业负担较重, 严重缺乏体育锻炼的缘故。学校应该怀着强烈的责任感来把终身体育的思想渗透到学校的教学当中, 重视对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 帮助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 相互协调, 而生活水平提高后, 人们既提高了经济能力, 又有了更多的休闲时间, 伴随着物质上的富有, 对精神的追求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当中, 使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相互协调发展符合全社会的需要, 体育运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向全民贯彻终身体育思想就是必然要求。

二、培养中学终身体育思想的途径

(1) 提高思想认识, 改革评价制度。目前学校教育是人们接受教育的主要方式, 学校体育是为了培养学生拥有健康正确的身体训练方法和健康的体魄。对学校体育的评价不能仅仅着眼于比赛的成绩, 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技术动作而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都是和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相违背的。一线的体育教师和主管体育教育的领导都应当转变观念, 认真地学习和领会全民健身和终身体育的精神, 让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成为评价体育的重要标准。根据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 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 制订出能够调动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积极性, 还方便于实际操作的体育评价制度。

(2) 改革体育课程, 纳入整体规划。随着终身体育和素质教育的推行, 目前中学体育的目标已经有所转变, 原来是以运动技术为中心, 现在已经以增强体质为中心。但是目标的转变并没有和实际内容相结合, 现在的体育教学还是过去旧的运动技术项目, 学生无法从中学习到独立的科学健身方法, 无法达到目标要求。应该按照中学生的身心特点, 建立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的体育课程, 能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和健康知识, 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让学生能够认识到体育的意义, 能够持之以恒地进行锻炼。还应该把中学生的体育纳入到全民健身运动当中, 达到课内课外能够相互协调和配合, 把校内的体育课和学校之外的学生活动相结合, 让学生热爱体育, 养成习惯。

(3) 形式多样, 发挥学生主动性。采用一些能够发挥出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体育组织形式, 比如现在一些学校采用了运动俱乐部的形式, 这种运动俱乐部不以传统的班级为单位,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组成志同道合的一个团体, 在俱乐部内部也按照不同水平分为不同的小组, 每个小组学习的难度都是适合本小组进度的。这种组织形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 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让学生掌握了一定基础运动技能, 才能引导学生对运动项目感兴趣, 也能够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 所以在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之外, 也要加强理论教学, 提高学生运动能力, 让学生能够积极地把理论和实际运动相结合。

终身体育的思想是人们生存价值观的进步, 在中学的体育教学当中渗透终身体育的思想, 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也符合人类发展的规律。所以中学体育要充分发挥终身教育的功能, 完成终身教育在体育方面要求, 大胆改革, 教育目标明确, 构建充实合适的教学体系, 优化组织形式, 改良教学方法, 以完成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摘要: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是中学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 分析终身体育思想在中学体育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非常重要。

关键词:体育,终身体育,主动性

参考文献

[1]赵专.对中学体育工作如何贯彻终身体育思想的初探[J].四川体育科学, 2004 (3) .

[2]于海达.贯彻终身体育思想, 培养学生体育能力[J].杭州师范学院院报, 1995 (6) .

上一篇:园林空间营造手法下一篇: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