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

2024-06-23

河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精选五篇)

河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 篇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指出, 每一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 公共图书馆作为开放的知识信息传播中心, 承担着缩小社会信息鸿沟的神圣使命, 有责任实现和保障残障人士平等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的权利。视力残疾, 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低下并且不能矫正或视野缩小, 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视力残疾包括盲及低视。现在, 我国有8500万残疾人[1], 其中视力残疾近1700万人, 这是一个庞大的非常需要关注和重视的特殊群体, 公共图书馆必须做好对视力残疾人的服务, 虽然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 但是只要国家、社会各方面都给予大力支持, 这个目标就一定可以实现。

1河南省公共图书馆视障服务现状

河南省是残疾人口大省, 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 共有各类残疾人707万, 占全省总人口的7.2%[2], 视障人士近100万。

2014年4月, 作者对河南省公共图书馆的视障服务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针对地 (市) 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发放调查问卷表19份, 回收18份。由于县区级公共图书馆基本没有开展视障服务的资源、设备, 均未开展视障服务活动, 所以, 笔者仅分析地 (市) 级以上的公共图书馆视障服务。

1.1盲人阅览室建设在回收的18份地 (市) 级以上公共图书馆的调查问卷中, 有7家图书馆把视障人士作为优先或重点服务人群, 在18个地 (市) 级以上公共图书馆中占38.9%;不把视障人士作为优先或重点服务人群的公共图书馆有3家, 占16.7%;8家图书馆以后打算把视障人士作为优先或重点服务人群, 占44.4%。

10家图书馆有专门的盲人阅览室, 在18个地 (市) 级以上公共图书馆中占55.5%;5家图书馆的残障阅览室 (或残疾人阅览室、特殊读者阅览室) 开展视障服务, 占27.8%;3家图书馆在普通阅览室里有专门的固定区域开展视障服务, 占16.7%。焦作市图书馆残障人阅览室面积达290平米, 盲用设备和资源比较丰富;郑州图书馆盲用电脑最多, 有20台, 盲文图书达5000册。8家图书馆设有专门人员为视障人士服务, 在18家公共图书馆中占44.4%, 河南省图书馆有3人, 周口市图书馆有2人;10家图书馆未设为视障人士服务的专职人员, 占55.5%。

1.2人员要求6家图书馆在挑选为视障人士服务的工作人员时有专门要求, 占33.3%。洛阳市图书馆强调为视障人士服务的工作人员要“热心公益事业、对残疾人有爱心”;焦作市图书馆要求“在服务残障人读者方面, 工作人员须具有更多的责任心、爱心, 熟悉一些残障人的知识和设备的操作使用”;许昌市图书馆要求“有一定盲文基础”;三门峡市图书馆要求视障服务人员“有相关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沟通技巧”;南阳市图书馆要求“熟悉盲文, 能够熟练为视障读者服务”;信阳市图书馆要求“有技能、有爱心”。10家图书馆对视障服务人员没有专门要求, 在18家公共图书馆中占55.5%。9家图书馆对视障服务工作人员开展专门培训, 基本要求会使用盲用设备, 部分馆指导工作人员与视障人士交流沟通的技巧。8家图书馆没有对员工开展专门的视障服务培训。

1.3无障碍设施盲人 (或残障人) 阅览室设在图书馆一楼的有15家, 在18家地 (市) 级以上公共图书馆中占83.3%;9家图书馆建有盲道;7家图书馆有残障人士专用洗手间;5家图书馆有无障碍电梯。郑州图书馆、焦作市图书馆、许昌市图书馆均建有盲道、无障碍电梯、残障人士专用洗手间, 盲人 (或残障人) 阅览室都设在图书馆一楼。

1.4经费来源绝大多数河南省公共图书馆视障服务的主要经费来自上级拨付的全馆业务经费中的一部分, 专项经费很少, 来自外部捐赠与其他机构承担的经费更少。

1.5盲人文献在河南省18家地 (市) 级以上公共图书馆中, 17家公共图书馆自行购买盲人文献 (占94.4%) , 没有一家图书馆自己制作盲人文献。郑州图书馆、开封市图书馆、新乡市图书馆、焦作市图书馆有捐赠的盲人文献;与其他单位如盲文出版社开展合作交换盲人文献的有郑州图书馆、焦作市图书馆。17家图书馆有盲文图书 (占94.4%) , 6家图书馆分别有供视障人士用的磁带和通过读屏软件听读内容的电子图书 (33.3%) , 12家图书馆有视障光盘 (66.7%) , 焦作市图书馆有供低视力人士用的大号字体书, 3家图书馆分别有DAISY有声书和视障专题数据库 (16.7%) 。18家地 (市) 级以上公共图书馆盲人文献馆藏基本以盲文图书为主 (有15家) , 河南省图书馆供视障人士用的磁带最多, 漯河市图书馆视障光盘最多。河南省18家地 (市) 级以上公共图书馆的盲人文献类型基本以中医按摩推拿等医疗保健类为主 (有15家) , 新乡市图书馆、信阳市图书馆以文学休闲类为主, 漯河市图书馆以时事政治类为主。

1.6盲用设备在河南省18家地 (市) 级以上公共图书馆中, 大部分图书馆 (13家) 有装读屏软件的电脑, 郑州图书馆的视障辅助设备最全, 安阳市图书馆、许昌市图书馆、焦作市图书馆、周口市图书馆的视障辅助设备较全。7家图书馆只有装读屏软件的电脑, 鹤壁市图书馆只有阅读器。漯河市图书馆、三门峡市图书馆、南阳市图书馆由于没有专门的盲人阅览室, 也就没有开展视障服务的辅助设备。信阳市图书馆虽然有盲人阅览室, 但没有相关的视障辅助设备。

1.7视障服务宣传河南省公共图书馆不太重视视障服务宣传。在河南省18家地 (市) 级以上公共图书馆中, 8家图书馆 (占44.4%) 没有做广告或其他方式宣传图书馆的视障资源与服务, 8家图书馆制作宣传册或传单宣传图书馆的视障服务, 通过广播电台、网络和海报宣传图书馆视障服务的分别有3家, 4家图书馆在报纸上做广告宣传图书馆的视障服务, 通过在电视上做广告宣传图书馆的视障服务只有新乡市图书馆1家, 郑州图书馆宣传视障服务的方式最多。

1.8视障读者调查由于视障群体的特殊性, 他们在信息需求和利用图书馆方面也有着自己的特点。公共图书馆只有深入细致的展开视障读者调查, 了解视障群体的真正需求有哪些, 才能更好地为视障群体提供符合他们需求的个性化服务。调查显示, 河南省公共图书馆还缺乏视障读者信息需求调查的主动意识, 只有少数图书馆开展视障读者信息需求调查, 10家地 (市) 级以上图书馆从未调查视障读者的信息需求。

1.9视障服务活动13家图书馆年接待视障读者不超过200人次。河南省图书馆年接待视障读者在200-500人次之间, 周口市图书馆年接待视障读者在501-1000之间, 年接待视障读者超过1000人次的有郑州图书馆、焦作市图书馆。8家图书馆没有开展过20人以上的视障读者活动, 5家图书馆年开展视障读者活动1-2次, 焦作市图书馆、周口市图书馆每年开展视障读者活动3-5次, 年视障读者活动超过5次的有郑州图书馆、新乡市图书馆。

1.10对外合作视障读者利用图书馆往往需要一对一服务, 但图书馆的视障服务专职人员少, 需要借助外部力量。调查显示, 图书馆较多地和残联、盲协和盲校合作, 但与同样开展视障服务的图书馆、爱心企业之间的合作较少。郑州图书馆开展合作单位较多, 除了残联、盲协、盲校, 还与社会公益组织、开展同样服务的图书馆及爱心企业合作。4家图书馆 (漯河市图书馆、信阳市图书馆、驻马店市图书馆) 没有与外单位合作开展视障服务。大多数图书馆没有与合作单位签订协议, 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只有一半的图书馆定期与协作单位开展视障活动或上门服务。12家图书馆认为合作障碍是缺乏经费和相应条件。

1.11志愿者服务河南省其他13家地 (市) 级以上图书馆没有利用志愿者。志愿者可在盲用电脑培训、面对面朗读、读者活动、读者心理辅导、录制语音读物等方面进行辅助服务。在志愿者服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招募到合适的志愿者很困难、缺乏稳定的志愿者队伍、志愿者队伍管理不够规范化。

1.12视障服务的开展情况大多数图书馆图书馆 (14家) 提到本馆视障服务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是缺乏经费;13家图书馆认为视障读者不习惯于利用图书馆;9家图书馆认为缺乏外部政策鼓励。部分图书馆认为本馆盲人文献老化, 盲用设施不足, 不能满足视障人群需求。绝大多数图书馆 (16家) 认为国家或上级部门应进一步加大视障服务专门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12家图书馆认为公共图书馆应加强和残联、社会公益组织的合作, 拓展视障服务领域;10家图书馆认为应在现有基础上加大视障服务的宣传和利用程度;8家认为图书馆之间应多加强合作, 优化资源配置, 提供统一的视障服务。

16家图书馆认为开展视障服务提高了图书馆的地位和形象;9家图书馆认为开展视障服务增加了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5家图书馆认为开展视障服务使图书馆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或国家的重视, 增加了对图书馆的投入力度。

2河南省公共图书馆视障服务策略分析

2.1国家应对视障服务进行政策和经济上支持首先, 国家应从法律的层面上对网络信息无障碍予以保障, 为高质量的视障服务提供基础。只有从法律上保障了视障人士的相关权益, 才能真正使视障人士享受到资讯科技所带来的裨益。其次, 国家应加强公共图书馆对视障读者服务的相关制度和规章进行规范, 为众多的公共图书馆实现高质量服务提供参考依据。国家也可对制作盲文图书和期刊的相关单位给予财政上的补贴, 支持盲文纸质文献的制作。

2.2加强资源建设, 满足多层次阅读需求盲人文献资源缺乏是在河南省公共图书馆很少看到视障人士的一个主要原因。河南省公共图书馆应加强盲人文献尤其是DAISY有声读物、视障专题数据库的建设, 馆内文献资源与网上资源进行整合, 通过网站方便视障读者快速获得视障资料。这种多渠道的资源建设可以满足视障读者多层次的阅读需求。

2.3加强盲人阅览室的硬件、软件环境建设河南省公共图书馆除郑州图书馆等个别馆外, 其他公共图书馆的盲用设备都很缺乏, 河南省公共图书馆应多配备盲用设备, 如盲用电脑、阅读器、助视器、点显器、读书机、盲文刻印机、复印机等, 满足不同类型盲人读者的阅读需求。

2.4针对盲人行路难问题, 实现服务上门出行不便是视障人士很少利用图书馆的一个原因。河南省公共图书馆只有个别馆在盲校、福利院设立阅览室或借书点, 实行送书上门服务的图书馆不多。河南省公共图书馆应采用汽车图书馆等方式把文献送到方便视障人士借阅的地方, 也可实行送书上门、通过邮局寄送盲人文献。

2.5加大盲用电脑培训的广度和深度河南省公共图书馆可携手相关机构共同开发更全面和深入的电脑课程供视障人士选择, 比如残联、盲校、IT公司、公益组织等;对专职的视障读者服务馆员提供用于视障服务方面的计算机培训, 以更好地帮助视障读者解决各种电脑操作问题等等。

2.6加强图书馆无障碍设施建设要想吸引更多的盲人朋友进入图书馆, 应该给盲人创造一个舒适的阅读环境, 首先应保证道路的畅通, 具体应做到在图书馆两侧铺设盲道, 同时在馆内安装语音导盲系统等。一座城市的无障碍化程度与其文明发展程度相辅相成。图书馆作为城市文明的窗口, 有责任有义务为城市无障碍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2.7加强图书馆视障服务的宣传公益广告是不以营利为目的而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广告, 具有社会的效益性、主题的现实性和表现的号召性三大特点。河南省公共图书馆应加强图书馆视障服务的宣传, 由此提高视障服务在公众心目中的认知度和信任度, 强化视障人士及视障人士亲人的图书馆意识, 取得社会对图书馆的支持。通过宣传使更多的视障人士首先从心理上接受图书馆视障服务, 同时鼓励和激发他们真正体验视障服务, 成为图书馆新的读者。图书馆也可与有关机构合作, 共同开展公益活动, 提升图书馆盲人阅览室的社会美誉度。

2.8招募志愿者落实视障阅览服务, 为视障读者提供的服务与一般读者有很大的不同, 要从根本上培养并激发视障人士利用社会公共图书馆资源的意识, 可以招募有爱心、有责任心的志愿者加入为视障人士服务的队伍, 完善志愿者管理机制, 发挥志愿者的强大力量, 培养高素质服务团队, 同时扩大公益性服务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盲人阅览室, 志愿者可以协助视障人士使用盲用电脑软件, 还可以为视障人士开展面对面阅读服务、新书速递服务等。

摘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河南省公共图书馆视障服务的现状进行调查, 分析河南省公共图书馆视障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视障服务,河南省

参考文献

[1]诚挚问候全国8500万残疾人[EB/OL].[2014-04-08].http://news.163.com/14/0517/03/9SDQTLER00014AED.html.

[2]河南省残疾人联合会简介[EB/OL].[2014-04-18].http://www.henancjr.org.cn/zwgk/fygkzw.aspx?id=2.

浅谈河南省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 篇2

地方文献一般是指内容上带有地方性,同时具有重复使用价值和保存价值的文献。主要包括地方志、地方出版物、地方人士著述及地方性的其它研究资料、调查报告、档案、薄录、碑记、家谱、族谱、地图、照片等等。由于地方文献与地区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及专业研究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文献在记录某地区历史、现状、为某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提供服务等方面有其独特的价值,因此在公共图书馆中,地方文献已越来越广泛地得到重视。早在1982年文化部颁发的《省(自治区、市)图书馆工作条例》中就有“搜集和保存文化典籍和地方文献”的规定,八十年代以来关于地方文献工作和地方文献理论的研究日趋繁荣。本文拟就河南省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实际情况对它的收集、整理和利用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河南省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地方文献馆藏现状

河南省地处中原,交通便利,自古以来便是人杰地灵、文化鼎盛之地,长期处于政治文化中心,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改革开放、经济繁荣的今天,它正以新的姿态焕发青春。纵横古今,河南省地方文献资源十分丰富,作为省图书馆,我们理所当然地担负着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工作。早在八十年代初我们便设立了专门的地方文献部,十几年来地方文献馆藏已初具规模,形成了地方文献在藏书建设方面的独立系统。为了方便叙述,我从时间上以19为界线将地方文献划分为古代地方文献与现当代地方文献两部分。

1、现当代地方文献

主要包括河南和籍贯属河南的现当代各界人士与河南有关的著述,各种出版社、学协会及史志研究机构编辑出版的与河南有关的各种正式、非正式出版物等。

①图书:目前集中存放的有卡片式目录索引的地方文献图书约七千余种一万五千余册。这些图书包括现当代省内各地市县地方志、各地邮电志、粮食志、商业志等专业志、各地经济统计年鉴、文史资料、历史考古文献、河南人物传记、地方作家文艺作品、河南民间艺术、风光民俗、科研资料等。

②期刊:地方文献期刊已装订成合订本有卡片式目录索引的达470余种。内容包括党史资料、省情统计、改革论坛、经济探索、社会科学动态、河南内参、医学动态、地质情报、农林科技、交通运输、化工、能源、建筑、烟草等等。仅省内各大、中专院校校报就有50余种。

③已装订成册有卡片式目录索引的报纸合订本88种,包括地市县机关报、晚报、区报、地方文化报、各地教育报、学报等等。

④解放初期至七、八十年代旧报合订本345种2999册。

⑤1912年至1949年之间的出版物。如民国间漕运、矿业资料、国民党政府工作报告等地方文献资料近40种,《东京梦华录》、《中州人物考》等地方文献资料十余种。至于散见于旧平装目录中未及挖掘的地方文献资料如《河南财政说明书》、《太行区财政工作》、《河南警政》等未有准确数目。

综合以上现当代地方文献馆藏状况可看出:(一)我馆所藏地方文献比较全面、集中。文献涵盖面广,涉及到河南各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历史、地理、自然科学、医药卫生等各个方面。(二)期刊连续性不强。由于期刊采购人员变动、期刊改刊等原因,期刊资料虽种类繁多,但就某一种期刊而言,资料不够完整系统,有不少缺期现象。(三)民国期间地方文献资料比较散乱,有待整理。(四)馆藏地方文献特色不够突出。大多是在地方文献广义范畴内泛泛收集,缺少重点特色收藏,地方文献的特色是地方文献的生命力所在。作为一个省级公共图书馆,在尽可能广泛收藏地方文献的基础上,要有着眼点和重点,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从省情出发,搞特色收藏是做好地方文献工作的重要途径。例如河南是个农业大省,农业方面的资料可以是个重点;河南豫剧全国闻名,豫剧资料也可作为馆藏地方文献的特色来收藏。(五)与我馆一百多万的现当代中文图书藏书量相比,地方文献所占比例偏低。

2、古代地方文献

我馆19建馆,是全国建馆最早的图书馆之一,长期的历史积淀,数辈图书馆人的努力,我馆古籍地方文献也较为丰富。现有专门目录的河南古代地方志260余种,包括民国后据旧刊本重印的及解放后影印出版的。其中收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万历)辉县志》、《(康熙)许州志》、《(顺治)息县志》等都是具有重要文献价值的孤本。我馆还藏有90余种河南地方志缩微胶卷。这些历代纂修流传下来的地方志,深入到河南各地不同时期的方方面面,大至政治变革、典章制度、文化渊源,小至百姓衣食、民风民俗等大都有翔实的直接资料记录。至于更为具体的书院志、寺庙志等,更是一方水土某时某地的详细文献见证。这些宝贵的地方文献资料能够有幸保存至今,对于我省的经济文化发展和专业学术研究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其次是分散保存于经史子集书目中未集中整理的古籍地方文献资料,数量不可低估。先以我馆古籍藏书集部为例。总集中(金)元好问辑的《中州集》、(清)苏源生辑的《国朝中州文徵》、集丛中(明)刘昌辑的《中州名贤文表内集》、(清)宋荦《商丘宋代三世遗集》等,几乎网罗了元明清河南地方文献文学类的主要部分,是研究我省乡邦文献和风土人情重要的资料室库。别集中的地方文献资料更是十分丰富。其中北周著名诗人庚信(南阳新野人)的《庚子山集》有清康熙、道光、光绪及民国等各种版本20余部;杜甫(河南巩县人)各种诗集著作各代版本60余部、800余册;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河南孟县人)之《昌黎先生集》等各种版本40余部、500余册,这些馆藏地方文献对于研究这些文学家的艺术成就及他们在河南文化史上的地位有很大价值。在宋代政治活动中有着重大影响的北宋大臣相州安阳人韩琦、南宋民族英雄河南汤阴人岳飞、元代中书左丞、馆阁巨手汤阴人许有壬、明初文渊阁大学士滑县人宋讷、清代学术家孙奇逢(祖籍河北容城,明亡隐居辉县)、豫东商丘人侯方域、宋荦、贾开宗等人的著作都馆藏甚丰。其中侯、宋、贾之著作构成清代前期豫东商丘文化极富特色的体系。再如我馆所藏子部中的小说《歧路灯》深刻反映了清康熙、乾隆年间的河南地方社会生活,被认为是河南前清时期的风俗史。史部中馆藏善本《捻军闻见录》记载了清末捻军在河南夏邑、永城、商丘等地的斗争情况,是具有很高史料价值的珍贵历史文献资料等等。这些古籍中丰富的地方文献对于河南历史上各方面的研究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二、我馆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

地方文献是公共图书馆藏书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收集工作直接关系到藏书的质量和特色。由于经费紧张、从事收集工作人员少及地方文献本身种类繁多、内容庞杂等诸多原因,给地方文献的收集造成许多困难。工作中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改变这种状况。

1 现当代地方文献的收集

①明确地方文献收集范围,制定收集计划。

在工作中我们规定凡是与河南地方有关的有保存价值的文献资料不拘文献载体及文献形式之不同皆在收集之列,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应本着“重地方特色,稀有及重要者首先入藏”的原则。例如省内方志、专业志、核心地方期刊及其它较少见的反映河南地方特色有独特价值的文献资料都在首先收集之列,而一些虽由地方人士著述或由河南本地出版社出版但与河南地方性联系不大的文献可不予收集。这样分出轻重缓急,把有限的人力物力用在适当的地方,有利于提高文献的质量和价值。每年初,我们根据社会需求及经费多少,制定出较详细的收集目标和计划,进行有步骤的收集工作,并预留少部分经费,以备收集到计划外优秀地方文献资料时之需。

②与省新闻出版局及地方文献出版部门建立联系,多方获取信息。

为了在收集工作中占主动,我们与主管河南地方出版物的省新闻出版局建立联系,这样不仅能及时全面了解省内地方文献出版情况,而且能获取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做好防止地方文献资料流失的截流工作。例如10月我们从省新闻出版局了解到他们有一批历年来呈缴的河南省旧报纸资料准备处理,立即组织工作人员数次去分拣挑选,从中筛选出数百种地方报纸补我馆馆藏之缺。其中有不少保存完好的合订本及早已停刊的地方报纸等不易收集到的文献资料,非常难得。这种收集还节约了大量经费。我们还与省内各出版社、地方志编辑委员会、各史志办等有关单位建立起长期联系,对其所出书刊进行全面了解,再取其地方性强,有收藏价值的悉数收集。还通过报纸、广播、广告及其它可能的信息渠道来了解地方书源,努力拓宽收集途径,并利用一切机会对不成系统的缺藏部分进行可能的补充。

③采取灵活多样的收集方式

地方文献的收集方式比较灵活,除一般的订单订购、外出采购、接受上门推销外,让可采用摘抄、复印甚至对有价值的资料进行口述录音等多种方式,其中以搞各种地方文献展览、开座谈会等形式来宣传馆藏,进行免费征集也是一方面。在经济发展、注重信息的今天,许多公司企业都办有自己的报纸及多种内部资料,这些资料地方性较强,直接为各条战线经济建设服务,创办者的目的不在于赢利而在于宣传,他们一般很愿意借助于省图书馆这样一个拥有大量流动读者群的单位来扩大影响,因此免费收集这些地方文献资料是双方都何乐而不为的事,我们所要做的不过是扩大宣传使这种收集更广泛化和经常化。

④面向社会基层,深入调查采访。

地方文献中相当一部分非正式出版物因不被重视,印数较少等原因仅保存在某些单位和个人手中,特别是一些年代久远的资料。工作中我们必须不放过任何线索,深入到社会基层进行调查访问搜集。例如走访本地一些利用地方文献搞研究并有所成就的专家学者,从他们那里了解某方面地方文献的线索等。

⑤培养地方文献采购人员素质

任何一件工作,人是重要因素。地方文献收集不仅要求工作人员掌握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的基本理论,更应该增强他们对社会需求和服务对象的了解,培养他们对地方文献资料的准确把握和敏感性。并鼓励工作人员建立广泛的以工作为目的良好人际关系,培养他们对地方文献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这样才能在这一特殊的工作领域,面对各种复杂情况,把收集工作做得得心应手。

我们的收集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例如缺乏详细采访条例,不同的工作人员有自己一套不同的工作方式,产生了工作中的盲目性。建议扩大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宣传,争取社会各界尤其是政府支持,建立起各种地方文献出版物向我馆送交的“呈缴制”,这样有利于省图书馆在全面收集地方文献方面得到经费和质量的保障。

2 古代地方文献的收集

我馆现藏古代地方文献大多是经前辈们收集保存下来的,我只略谈几点。

①我馆古籍线装书是在“大粱书院”和“明道书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解放后政府拨款委托新华书店到民间收集大量古籍由我馆收藏。几十年前,我馆工作人员曾以论斤购买的方式深入基层访求到不少古籍。想必其中地方文献占一定比例。

②我馆曾以购买缩微胶卷的形式对缺藏的河南方志90余种进行了收集工作。其中《(康熙)新乡县续志十卷》、清康熙三十二年刻本,《(顺治)滑县志十卷》、清顺治十一年刻本等,都唯有北京图书馆藏有,对于我省来讲,是弥足珍贵的地方文献,缺藏的遗憾能以缩微胶卷来补偿,也算是件幸事。

③对于全国范围内重新出版的古籍资料,只要是与河南有关的地方文献,我们也采取购买的方式来补充馆藏。例如明嘉靖二十年刻本, 1961年上海古籍书店影印天一阁本《许州志》等等。

④凡是到我馆来要求鉴定和出售古籍的读者我们都热情接待,并说服他们将古籍交由条件较好的省图书馆收藏。对于价值较高的古代地方文献我们也不排除购买或复印的可能。

总之地方文献的收集是件长期的艰苦而细致的工作。它需要通过工作人员代代相传的辛勤努力积累才能逐步完善馆藏,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地方文献藏书结构。

三、我馆地方文献的整理和利用

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整体而言,馆藏和收集是基础,整理是前提,利用是主要目的。我认为地方文献的整理包括加工与开发整理两个方面。前者主要针对新书刊借阅前的处理而言,后者则是针对文献中不够集中不便利用的地方文献资料进行二次发掘开发而言。

1.现当代地方文献的加工整理与利用

①加工和整理

对于现当代地方文献而言,加工主要是指对新书刊等的分类、登记、做目录索引、入库、上架等投入流通前一系列工作。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分类准确,加工及时,尽快使新的地方文献资料与读者见面,投入使用。 整理一方面是对于过期资料进行回溯性整理。例如我们为了使自解放初期保存下来的一些河南地方报纸得以利用,在97年组织人力对这些存放已久的散乱报纸进行了大规模分拣整理工作,最后分门别类装订成册,共有345种2999册。其中某些报纸数次改名、停刊、复刊,情况比较复杂。我们加以耐心查证,进行了创刊、停刊、改名、缺期等方面的详细记录。虽然有些报纸有缺期现象,但这些报纸历经数十载,尤其是经过文革的一场浩劫,能保存下来已相当不易,十分珍贵,这些旧报纸作为历史的见证对于了解和研究河南这几十年间的政治历史等有很大文献价值。这项整理工作还为国家缩微中心进行缩微保存创造了便利条件。

另一方面是对现当代地方文献进行专题开发。由于地方文献在为政府机关决策提供参考,为公司、企业发展提供动力,为科研人员研究提供材料和论据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因此与机关、企业、科研单位等建立联系,有目的地搞好地方文献专题开发利用是地方文献整理的重要方面。

②利用

现当代地方文献的利用主要集中表现在阅览室借阅及咨询服务方面。以97年为例,地方文献阅览室接待读者7165人次。借阅对象包括党政机关干部、教师、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以增长知识为目的的普通读者。例如在97年由郑州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与郑州晚报社联合主办的《“红桃K杯”郑州历史文化名城知识竞赛百题》活动中,我馆地方文献阅览室发挥馆藏优势,为读者提供诸如《河南大辞典》、《郑州市情》、《郑州古今要史》、《郑州市教育志》等大量相关资料,仅此活动期间,就接待读者数百人次,在宣传郑州、热爱家乡这一活动中实现了馆藏地方文献的利用价值。我们还多次为来河南考查地理环境的日本学者提供资料,为日本留学生提供河南名胜古迹资料,为来自福建甫田到河南寻根的读者查找家谱方面的资料。这些咨询服务的例子举不胜举,是对我馆地方文献实用价值的最好肯定。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学术研究的日益繁荣,地方文献作为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最直接的资料服务于各行各业,阅览室地方文献利用率逐年增高就是一个证明。领导干部在这里寻找某些决策的依据,专家学者在这里为学术研究找到材料和论据,普通读者在这里了解河南各地的方方面面。

对于现当代地方文献的利用我有两点建议:①建议在馆藏达到一定规模、复本量有所保证时开展书刊外借,方便读者。②建议利用现存馆藏地方文献与某些单位搞联合开发。也即将前面所谈到的经过二次整理开发的地方文献资料运用到实践中去,使其得到更好的利用。

2.古代地方文献的整理和利用

馆藏古代地方文献十分丰富,但在整理和利用方面存在不少缺憾。原因之一是此项工作要求工作人员业务素质较高,而年轻人缺乏专业培训和经验;二是古籍文献浩如烟海,整理起来耗时耗力,工作量较大;三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曾经做过的工作由于年代久远、人员变动等原因被湮没,不为后人所知,许多工作要重新开始。

①古代地方文献的整理

古代地方文献的整理任重而道远,它要求工作人员有沉潜于中的能力和素质对这项必须付出大量劳动短期内却未必有明显成果的工作有足够的兴趣和热爱。古代地方文献整理大有潜力可挖,根据我馆情况,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对于古代地方文献中本已成书的地方志等反映历史上河南某地某方面的地方文献资料。择其对于当代有一定意义和利用价值的可以点校、翻译等形式重新出版,使它们从图书馆的书架上以新的`面貌走向社会,更易被接受和利用。还可结合馆藏与出版社联合编印“河南地方文献丛书”等,有计划地系统开发馆藏文献。(二)从卷帙浩繁的古代文献中选取各种角度搞地方文献汇集。古籍文献浩如烟海源远流长,其中的地方文献资源难免会湮没其中,利用起来十分不便。因此只有进行有目的的专门地方文献汇集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读者。例如需查河南某地古人资料,如常备的《中国人名大辞典》等工具书未收入此人,人们便会想到此人籍贯所在地的河南方志,但如果不清楚此人具体籍贯就难办了。因此如果我们能把河南各地方志人物卷中的河南人物编成《河南名人辞典》会是件十分方便有益的事。至于再对散见于其它古籍(例如河南人诗文集序跋、传记)中的人物资料做一收集以补方志之不足,则可使此项资料汇编工作更为完备。(三)建议编印我馆地方文献目录及提要揭示馆藏。将我馆所藏地方志、乡土资料及经史子集中其它地方文献资料先集中编制完备的目录,再逐一以提要形式揭示出来,不仅是摸清馆藏古代地方文献家底的有力措施,也可大大提高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程度。

②古代地方文献的利用

地方文献的整理和利用是紧密相联的,搞好了开发整理也就自然方便了利用,目前我馆古代地方文献的利用主要体现在向读者提供资料等方面。例如辉县市文化局某同志来信咨询百泉书院明清两代题写碑刻十八位官员简历,我部从《河南通志》、《续通志》、《卫辉府县志》、《辉县志》等馆藏地方文献中查到此方面资料,满足了他的研究需要。再如一位日本留学生来我部要求查阅河南武术方面的资料,我部工作人员从《河南府志》、《洛阳县志》、《新安县志》等地方志中帮他查到所需资料,解决了他的困难。多少年来,不计其数的领导干部、专家学者、科研人员从古代地方文献这块沃土中汲取营养,提高了素养,增长了才干,在各行各业进行着辛勤耕耘。

3.综合开发利用地方文献资源

考虑到现当代地方文献与古代地方文献连续性等原因,我馆于1994年将主要负责当代地方文献的地方文献部与古代地方文献归属的古籍部合并为历史文献部以便统一管理和开发。我馆所藏大量地方文献记载了河南地区自古至今的灿烂文化,反映了河南历史发展和现状,对于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社会需求促进了地方文献的发展,而地方文献的繁荣又直接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因此根据社会需求搞好地方文献综合开发是进一步做好地方文献工作的必然趋势。就我馆情况而言,打破古代地方文献与现当代地方文献界线,合理开发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专题特藏。可将集中反映河南某方面特色的地方文献资料以专题特藏的形式予以揭示,可设专门书架、专门的目录索引。(二)专题资料汇编。我们可以根据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科研课题的需要,将散见古今地方文献中的某类专门资料以摘抄、复印等形式整理汇编成册,提供集中的原始资料依据,为广大读者服务。 由于地方文献资料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实行现代化技术管理,利用计算机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进行存贮、检索、二次文献整理等工作都将是事半功倍的。

地方文献资料从古到今,涉及到河南地区不同时期的方方面面,其间凝聚着千千万万人的心血和智慧,我们从任何一个角度开发都会有取之不尽的资源财富。其实地方文献的整理开发和利用本身就是互为因果而价值循环递增的一种活动。人们根据以往的地方文献进行开发利用,其间又形成大批新的地方文献。这样不断开发,地方文献愈加丰富、详细,形成对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详尽资料记载并流传下去,又成为后人进一步研究的依据和前进的台阶。

以上主要谈了我馆地方文献馆藏现状及在收集、整理、利用等方面的经验和不足,并提出了一些个人的建议,恰当与否,敬请同行批评指正。

河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 篇3

大家好!

今天是河南省图书馆的大喜日子,也是我省文化系统的大喜日子。百年之前,古都开封,河南省图书馆在“启发愚蒙,增进智识”的理想中宣告成立。百年之后,名城郑州,我们欢聚一堂,共襄河南省图书馆百年盛典。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河南省图书馆全体同仁向莅临我馆参加建馆100周年庆典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并借此机会,衷心感谢所有关心、支持和为河南省图书馆发展付出心血、做出贡献的人们,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河南省图书馆创建于公元1909年,是河南建馆最早的公共图书馆,也是国内建馆较早的公共图书馆。中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原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积淀厚重。植根其中,河南省图书馆具有特有的人文环境优势,历史上一直以典籍宏富、惠济民众著称。百年沧桑岁月里,河南省图书馆和中华民族一起,同呼吸,共命运,民族危亡则饱经艰难,国运昌盛则事业兴旺。百年间,河南省图书馆馆址经历了数次变迁,事业发展历经了曲折反复,战争年代屡遭破坏,文革期间饱受冲击,几多风雨,几度兴衰。但一代代河南省图书馆人筚路蓝缕,坚韧不拔;栉风沐雨,奋斗不息,创造了建馆初期、三十年代、五十年代、八十年代和今天的数度辉煌。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河南省图书馆肩负历史责任与使命,秉承“精诚服务,愉快阅览”的服务理念,保存文献,厚积薄发;服务读者,以文化人;坚持图书馆特有的核心价值观念和精神,在继承中前行,在创新中发展,并不断向着现代化图书馆的目标迈进。目前,河南省图书馆藏书300万册(件),其中古籍50多万册,普通图书220多万册,报刊26万多册,缩微视听资料2万多件,另有数字图书50万种,其他数字资源近20TB。馆内设有30个对外服务窗口,阅览座席1500多个,实行全年365天对外开放,年均到馆读者达百万人次以上。多种延伸服务活动深入开展,在全省开设30余处外借点,开展图书基层流通服务。先后创办了《港澳台报刊文摘》、《经济文摘》、《决策参考》、《省长专递》等二三次文献,“世纪论坛”公益讲座已举办200多期。随着远程访问系统的开通,逐步形成了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全省各市、县(市、区)图书馆均可共享省馆数字化资源。积极推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形成了全省基层文化信息资源服务网络,服务范围已覆盖4.8万个行政村。惠及人口达6000万。近年来,我们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创新服务理念,改变服务方式,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与水平不断提高,服务领域、服务范围不断拓展。2004年12月被文化部评定为一级图书馆。2008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先后被上级部门授予“社科联系统先进单位”、“三讲一树活动先进单位”、“社会科学知识普及活动先进组织单位”、“五好党总支”、“先进基层工会”和“读者喜爱的图书馆”、“郑州市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2008年,作为最具有特色服务的公共图书馆被载入《中国国情手册》。可以说,河南省图书馆百年来为保存文化遗产、传播文化成果、服务公众阅览、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作出了努力和贡献,同时也为图书馆事业发展和社会文化事业建设做出了努力和贡献,并因此而被各级领导关心,被广大公众所喜爱。

百年文苑,深厚积淀,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河南省图书馆虽然风雨兼程地走过了不平凡的一百年,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河南省图书馆虽然为图书馆事业和文化建设做出了显著贡献,但我们深知与全国先进省、市、区图书馆相比差距还很明显。正可谓:百年文苑通今博古惠民众,盛世铭志承前启后昭未来。新的百年,新的起点。在党中央、国务院努力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号角声中,在实施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决策中,在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进程中,河南省图书馆一定会坚持发扬优良传统,坚持改革发展创新,努力履行神圣职责,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全国、全省图书馆界一起,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为文化事业的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河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 篇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技文献迅速增多, 呈现出数量巨大、类别多样、载体众多等特点。特别是电子文献因其具有信息量大、检索便捷、可共享且支持远程访问等优点, 越来越受到图书馆的重视。然而, 面对不断增加的各种文献资源, 任何一个图书馆想将其收集齐全是不现实的, 也是不可取的。因此, 开展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尤为重要。

一、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意义

1. 避免重复建设, 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开展资源共建共享, 各高校图书馆在统一的协调和管理下, 结合本馆读者需求, 联系其他馆藏, 制定本馆的资源订购计划, 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 全省统筹规划, 实现电子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加强高校图书馆之间的联系, 充分发挥各馆资源的作用, 最大限度地提高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效率。

2. 增加各馆可使用资源数量, 丰富图书馆信息资源。

网络时代, 信息资源以指数增长, 信息数量大、变化快、种类多, 读者对信息的需求是多元的、动态的。单一图书馆的收藏往往满足不了读者的各种需求。只有通过网络把本地区各高校图书馆的各种文献信息联系起来,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使局部有限的图书馆信息资源扩大, 增加各馆可使用资源数量, 才能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

3. 有效解决购书经费短缺问题。

由于书刊价格猛涨, 电子文献数量剧增, 图书馆出现了购书经费不足的问题。经费较为充裕的高校图书馆, 文献资源较为丰富, 能很好地满足本校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而一般本科院校的图书馆, 因经费较少, 文献资源相对缺乏。针对这种状况, 高校图书馆应通过合作, 充分发挥网上资源共建共享的优势, 共同构建较完整的藏书体系。开展本地区各高校图书馆之间互惠互利的馆际互借工作, 对本馆必备的图书资源及时购入, 对利用率低、价格贵的图书资源可采用网上共享、馆际互借的方式获得, 从而有效地解决购书经费短缺的问题。

二、河南省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现状

河南省公办本科高校共32所 (不含军事院校) , 我们对其中28所高校图书馆 (占88%) 的文献资源进行了调研 (其中4所院校图书馆主页不能访问) , 主要采取网上调查、电话访问和Email咨询等方法, 调查截止时间为2010年12月31日。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主要包括印刷文献数据 (纸本馆藏资源) 、网络电子资源 (商业数据库) 和各校自建的特色数据库资源3大类, 通过对这3类资源的调查分析, 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当前河南省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现状。

1. 馆藏印刷文献资源统计分析。

馆藏印刷文献资源数量最高的两所高校是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 其次是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 以上高校图书馆馆藏印刷文献均在200万册以上。馆藏印刷文献100多万册的学校有16所, 100万册以下的有7所, 最少的是60多万册。河南省本科院校图书馆馆藏印刷型文献资源数量差距较大, 主要与学校的建校时间、规模和学科设置有关。

2. 馆藏电子文献资源统计分析。

笔者文中所指的网络电子资源主要是各高校购买的中外文商业数据库资源系统 (不包括试用数据库) 和自建数据库。统计结果如下:拥有数据库超过50个的学校有2所, 即郑州大学和郑州轻工业学院;拥有30~40个数据库的学校有5所, 即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农业大学、中原工学院;拥有20多个数据库的学校有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洛阳师范学院、信阳师范学院、新乡医学院等。数据库数量在20个以下的高校有14所。

据统计, 河南省28所高校图书馆累计引进数据库537个 (试用数据库、自建库除外) , 重复引进严重。有27所本科院校图书馆订购了清华同方 (CNKI) 数据库, 占所调研高校总数的96%;有24所高校图书馆订购了维普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 占所调研高校总数的86%;有23所高校图书馆定购了万方数据库;有22所高校图书馆订购了超星数字图书馆;有14所高校图书馆引进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有10所高校图书馆引进独秀学术搜索;有8所高校图书馆引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数据库等。外文数据库亦如此, 购买Springer Link数据库和EBSCO全文期刊数据库的高校分别达到了20所和9所。各馆的重复订购造成了资金的极大浪费。

河南省高校自建数据库数量较少, 只有14所高校图书馆建有51个特色数据库。平均每所高校仅有1.8个自建数据库。

三、河南省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存在不足

1. 各高校图书馆在信息资源采购上各自独立, 重要的资源大家都予以购置, 使得一部分资源被大量重复订购, 另一些资源却又相对不足。

2. 在资源共建共享方面, 仅有的合作共建共享都是局部、小范围的, 并没有实现全省范围内高校图书馆间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3. 在管理上, 各类高校之间缺乏协作, 缺乏权威机构的统一领导, 缺乏统一规划。在文献的分类、著录、标引、检索和计算机网络规划等方面, 各高校之间缺乏统一的协调采购、联合编目、馆际互借、公共检索、网上互借等, 使网络交流、资源共享受到限制。

4. 基础设施落后。资源共享对网络速度、存储空间、计算机硬件设备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目前省内各高校图书馆网络资源差别较大, 技术水平发展不平衡, 许多高校图书馆的硬件设施显得落后, 不符合资源共享对设备的要求。在应用软件上各不相同, 缺乏公用的网络平台。

四、构建河南省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的策略

1. 建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调中心, 加强宏观调控。

高校图书馆之间开展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 需要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因为网络环境下资源共建共享是大规模的、全局性的系统工程, 必须建立一个权威、稳定的组织管理机构来有效地领导和协调这项工程。应由政府出面, 河南省教委牵头, 成立一个领导机构, 制定统一的工作规范和业务计划, 统一协调河南省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共建共享工作。

2. 建立协调采购、联机编目机制。

成立河南省文献资源协调采购机构, 协调各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购置, 以达到文献资源的共建、共知、共享。成立河南省联合编目机构, 使编目格式和编目流程规范化、标准化, 促进书目记录之间的交换。

3. 建立电子文献联合目录检索系统。

为了准确地揭示各成员馆电子文献资源的馆藏分布, 需建立统一的电子文献联合目录检索系统, 对各高校馆电子文献进行集中整合。各成员馆应遵循统一协议, 以集中平台和分布建设方式建立河南省的电子资源查询系统, 通过统一的检索界面, 使各图书情报机构能利用联合目录检索系统共享电子资源。通过检索, 读者可以迅速获悉符合自己需求的电子文献资源及相应的馆藏信息。

4. 建立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系统。

河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 篇5

1 开展读者活动的意义

1.1 开展读者活动是履行社会教育职能的需要。

传统公共图书馆的社会的职能由1975年国际图联概括为四条, 一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二是开展社会教育;三是传递科学信息;四是开发智力资源。因此举办读者活动是履行社会教育职能的具体体现之一。读者活动以读者为核心, 具有导读、宣传、启智、联谊和研讨等功能。[1]围绕读者的需求, 充分利用馆藏文献, 图书馆设施、设备组织读者活动, 直接进行公民素质教育、培养青少年高尚情操,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重要场所, 将会承担越来越重要的社会职能。

1.2 开展读者活动是扩大影响, 吸引读者重要的手段

目前, 图书馆在社会的声音还很弱, 广大群众接受教育的社会场所不在单一了, 随着互联网的大量运用, 信息获取的渠道多种多样, 及时准确获取信息成为可能, 开展读者活动是我们宣传图书馆, 扩大图书馆影响的重要载体, 通过讲座、展览等活动, 为图书馆聚集了大量的人气, 吸引了大批读者走进图书馆, 新闻媒体也会跟踪报道, 起到与读者和媒体很好的互动效果。国家文化部于1985年把5月的最后一周确定为全国图书馆服务宣传周, 全国知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活动周前夕发通知, 明确要求开展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 并在每年确定一个宣传周主题, 向公众宣传图书馆, 开展各种便民、利民活动, 增强全社会的图书馆意识, 提高图书馆利用率, 促进阅读, 树立图书馆的良好形象。

1.3 开展读者活动是加强与读者的纽带, 了解读者需求的桥梁

读者活动增进和馆员与读者的了解, 通过了解的读者的需求, 倾听读者的意见和建议, 从而改进我们的工作, 提高我们的服务质量。只有了解我们的服务对象, 对图书馆发展建设的意见, 文献建设方面的需求, 管理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只有从读者中了解第一手的资料。同时, 也在工作中争取读者的理解与支持, 才能提高我们的服务水平, 才能建立和谐的关系, 促进我们工作更好的开展。

2 信阳市图书馆近年来重要读者活动的开展

2.1 围绕节日办读者活动

每年的元宵节举办“元宵节灯谜有奖竞猜活动”, 已经连续举办多届, 这些灯谜集知识性、趣味性和时代性于一体的灯谜, 市民猜对了可获得精美奖品, 弘扬了传统文化, 营造了深厚的节日氛围, 吸引了大量读者的参与。每年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 举办信阳市青少年经典阅读推广进校园活动, 开展市民阅读状况及满意度调查活动等, 每年的5月的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 六一儿童节少儿读者活动, 暑假期间的“快乐暑期、快乐阅读”活动, 12月全民读书月活动等活动。2013年读者服务宣传周的主题是:书香中国——阅读引领导未来。组织策划了读者座谈会, 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阅读”推荐活动, 六一儿童节家庭教育讲座及励志电影播放, “全国青少年数字阅读推广月”活动, “我的中国梦”有奖征文等活动。这些利用节日开展的活动, 已成为固定动作, 每年都会举行, 好的活动需要坚持的办下去, 不断加深读者的活动印象, 提升图书馆的活动知名度, 持续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

2.2 创建活动品牌, 打造成特色亮点

图书馆讲座是图书馆发挥其弘扬文明、传播知识、履行社会教育功能的重要方式。信阳市图书馆为让更多的读者享受精彩, 积极加入国家图书馆牵头组建的“全国公共图书馆讲座联盟”, 成为其会员馆之一。在国家图书馆的大力支持下, 经过周密策划、精心筹备, 信阳市图书馆免费公益讲座——“申城讲坛”于2012年元月正式开讲, 精选知识性、思想性、教育性强的综合性讲座内容, 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到目前为止, 已播放讲座60多期, 周六到图书馆听公益讲座, 周日到图书馆观看周末精彩电影, 已成为广大读者的自觉行为。根据少儿读者的特点, 创建了“晶晶姐姐讲故事”活动, 在寒暑假和节假日期间, 发挥少儿读者集中到馆的时间, 开展讲故事活动比赛, “晶晶姐姐讲故事”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培养了少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赢得了家长和孩子拥护和支持, 取得了良好的互动效果。每年一次的“十佳优秀读者”和“十佳文明读得”评选活动, 评选旨在全社会倡导多读书、读好书的文明风尚, 让人们在参与读书活动、体验读书快乐, 养成良好的习惯, 爱护图书馆的图书和设施, 热心支持图书馆的工作。参评读者经过自荐、推荐, 根据评选标准, 最终评选出本馆本年度“优秀读者”和“文明读者”, 给予鼓励。读者品牌活动的影响力在于持久, 还要重视活动的策划创新, 不能保持一成不变, 读者的需求也在变化, 要紧跟社会热点, 抓住读者关心的话题, 活动才有持久的影响力和生命力。

2.3 联合其他单位共同举办读者活动

要使活动扩大影响, 图书馆不仅要在馆内举办活动, 而且要走出去请进来, 联合相关单位共同开展读者活动, 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012年, 联合市科技局举办信阳市科技服务宣传周活动, 为农民朋友送知识、送科技下乡, 受到农民朋友的热烈欢迎。联合信阳市国税局举办“读税书、晓税法、解税事”暨“税收走进图书馆”税法宣传月活动。联合信阳市工商银行举办“爱我信阳山水, 共建美好家园”首届信阳市“工商银行杯”摄影优秀作品展。联合市文联举办了“喜迎十八大, 展新区风采”大型摄影作品展等一系列联合举办的读者活动。特别是上海图书馆打造的“上图展览”活动, 2013年共同举办二场展览, 由上海图书馆名免费提供展览资源, 分别是4月份举办“上海第十一届国际摄影展”和10月分举办的“简庆福摄影艺术展”。“上图展览”本着“海纳百川, 服务全国”的理念, 主动走出上海, 利用馆藏展览资源, 旨在加强与兄弟图书馆的交流互动、促进展览资源共建共享的公益性活动, 丰富了当地文化生活, 拓宽了观众的视野, 让更多的艺术得到欣赏与认可, 让更多的思想碰撞出火花。上海图书馆与全国50多家兄弟图书馆牵手, 共同推进全国公共图书馆展览资源的共建共享, 为公共图书馆提供了非常优秀的展览资源, 上海图书馆的全国巡展活动值得我们敬佩。“上图展览”提供的展览内容水平很高, 装裱精美, 方便运输, 且为全免费资源, 受到兄弟图书馆的热烈欢迎。

3 读者活动的策划

读者活动包括讲座、电影、展览、比赛、征文、读书等各种形式, 有的是为培养读者的阅读兴趣, 指导读者阅读;有的是为了加强少儿读者高尚的道德情操教育,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是为了加强读者的沟通交流, 了解读者的需求, 更好地开展工作。任何一项读者活动的开展, 要取得好的效果, 吸引广大读者的参与, 前期离不开精心策划。组织得力人员进行活动方案的制定, 把每个环节都要全面的考虑周全, 有些活动涉及到上级部门和领导的支持, 要提前沟通汇报到位, 一旦确定方案, 各部门通力合作, 及时召开组织协调会, 把活动任务分解下去, 各司其职, 确保活动要既定方案向前推进。活动之前要做好宣传工作, 积累足够的人气, 联合举办的活动, 要注意各方的合作与协调, 大型活动要全馆动员, 群策群力, 全馆共同完成。信阳市图书馆非常重视读得活动的组织协调, 信阳市委宣传部、信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等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多次参与到活动中来, 图书馆领导班子对每次活动都有明确的要求, 大型活动成立领导小组, 分工明确, 确保活动达到预期效果。活动完成后, 要进行总结, 评估活动开展的效果, 总结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为以后活动积累经验。

4 结束语

近年来, 信阳市图书馆非常重视读者活动的策划, 先后组织一系列大小读者活动60多项, 先后被上级部门授予“全民阅读先进单位”、“服务宣传周先进单位”、“先进图书馆”等荣誉。总之, 读者活动在图书馆业务工作中分量越来越重要, 读者需求是开展读者活动的动力, 只有按照“三贴进” (贴近生活, 贴近实际, 贴近读者, 才能被广大群众所接受, 吸引更多的读者积极参与, 支持与配合, 才能使这一活动有生命力。[2]的原则组织开展读者活动, 才能推进图书馆工作的深入开展, 办人民群众满意的图书馆。

参考文献

[1]张桂凤, 苏贵安.新时期公共图书馆读者活动功能探析[J].图书馆学刊, 2003[1]:43-44.

上一篇:分层教学下一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