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2024-06-28

大学生的心理特征(精选十篇)

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篇1

大学生心理特征既有积极的一面, 又有消极的一面。其积极的心理特征有:智力发展成熟、情感丰富强烈、意志的目的性和坚持性进一步发展、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个性基本形成、集体主义观念得到发展。其消极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孤独感与强烈交往需要的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强烈求知欲与识别力低的矛盾、情绪与理智的矛盾、理想与当前现实的矛盾、自尊与自卑的矛盾。总之,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处于迅速走向成熟但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

一、自我意识增强与认知能力发展的不协调

一方面, 大学生迫切要求深入了解自己、发展自己, 经常把自我分为现实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 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 他们往往找不到真实的自我。随着自我评价能力的增强, 大学生表现出较明显的独立自主性和强烈的自信心, 同时也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理解, 但是一旦自尊心、虚荣心得不到满足, 自我评价就会明显下降。

另一方面, 由于大学生的社会生活知识、能力和经验等不足, 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还不善于正确处理自我完善与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 还没有立足现实做好艰苦奋斗的心理准备。有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 不善于倾听不同意见, 难以理解别人、尊重别人, 常常自命不凡、刚愎自用;还有的大学生不能充分了解和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 缺乏自信、妄自菲薄, 一旦遇到自己无力解决的困难或遭遇到某种挫折, 就容易对现实产生不满, 自暴自弃, 甚至行为失控。

二、情感丰富但情绪波动较大

随着校园生活的日益丰富, 大学生的情感世界也变得丰富多彩。大学生的情感发展是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由简单到丰富的渐进过程, 呈现出层次性、递增性的特点。例如:大一新生思乡情重, 集体观念淡薄;富有理想, 充满希望和激情;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道德感、友谊感、美感、荣誉感和理智感等迅速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逐步成为其情感世界的本质和主流;渴求得到别人的认同、关注, 表现出高度的自信。但是, 如果受到内心需要和外界环境的强烈刺激, 大一新生的情绪又容易产生较大波动而表现出两极性, 既可能在短时间内从高度的振奋变得十分消沉, 又可能从冷漠突然转为狂热, 乃至造成消极的后果。这种情况常使大一新生陷入理智与情感的矛盾和冲突之中, 感到十分苦恼。大二、大三学生一般对大学生活已经适应, 情感比较稳定, 独立性、主动性得到发展。大四学生临近毕业, 情感又呈矛盾性、复杂性, 一方面眷恋大学的校园生活, 另一方面又要脱离大学集体生活, 开始做工作前的心理准备。故从入校到毕业, 大学生情感波动性逐渐减弱, 稳定性日趋增强。

三、意志水平明显提高但不平衡、不稳定

大学生多数已能自觉地逐步确定奋斗目标, 并根据目标制订实施计划, 排除内外障碍和困难去努力实现奋斗目标, 其意志的自觉性、坚韧性、自制性和果断性都有了较大发展。但是处于意志形成时期的大学生, 其意志发展水平又是不平衡和不稳定的。大学生意志的自觉性和坚韧性品质虽已达到较高水平, 但意志果断性的发展却相对缓慢。这主要表现为:虽然能独立迅速地处理好一般学习、生活问题, 但是在处理关键性问题或采取重大行动时往往会表现出优柔寡断、动摇不定或草率武断、盲目从众的心态。

四、自我表现欲望强烈但表现方式存在偏差

大学生兴趣爱好广泛, 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 希望通过多种途径 (如体育比赛、歌咏晚会、演讲等) 来表现自我, 从而博得别人的好感。大学生渴望有丰富多彩的课余精神生活, 他们努力通过各种高层次的精神活动来展示风采、愉悦身心、陶冶情操。但由于自我意识不成熟, 他们在自我表现的方式上存在一些偏差。

综上所述, 大学生心理发展的整体水平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大学生心理迅速走向成熟的一面为其思想品德和人格的发展, 为高校引导大学生在各方面健康成长提供了条件;大学生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一面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他们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和人格的健全, 也给高校的教育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为此高校教育工作者既不能因大学生心理已开始成熟而夸大他们的优点, 也不能用一味谴责、压制等种种简单化教育方式去对待他们的缺点。我们必须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水平、特点及其客观规律出发, 选择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引导和推动大学生在各方面进一步发展成熟。对大学生自身而言, 正确认识自身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特别是正确认识自身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的一面, 有利于提高自我评价的科学性和维护心理健康的自觉性。

责编:赵洋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专门研究, 可以增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 减少盲目性, 对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

职业学校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 篇2

一,自卑心理较突出,缺乏自信心。中国有学而优侧仕的传统观念,认为职业学校出去的学生都是去干技术活,没有当官和做老板的可能性,没考上好的高中或大学,也让人觉得自已低人一等,刚来学校的学生都会有灰溜溜的感受,觉得自己不像大学生。注意部分家庭经济比较紧张的学生,精神压力更大,也更容易自卑。

二,实用的学习观,实惠的择业观。学生学习大多以就业为导向,一般比较喜欢上专业

课和专业实践课,三,学习动机多元化,如就业主导,升学,兴趣爱好,父母意愿等,四,就业信息意识强烈,不同程度存在着就业心理焦虑。很多学生担心自己学历低,专

业技能低,害怕毕业就等于失业。还有的学生对自已所学专业不满意,没兴趣,整天唉声叹气等。对此,学生的管理工作应该深入细致,各方面都应该和学生的发展出路密切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科学合理的就业观念,加强就业指导,辨证地分析各自的优势和薄弱之处,教育学生根据自己的条件,兴趣行长和社会发避孕药要求,愉当地确定自已的奋斗目标和发展道路,不盲目攀比,不随波逐流。

五,情感成熟较早,如在人际交往方面时间较多,也比一般的学生要成熟和老练。恋爱

浅谈职校看病学生的心理特征 篇3

摘 要:通过职校生去医务室看病频率高的现象,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分析职校生普遍存在的一些心理状况,并针对此做出一些应对策略以期纠正学生不良的就医动机,改善不良心理状态。

关键词:职校生;青年心理学;心理特征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027-02

随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校生群体不断扩大,如何认识和把握当代职校生的心理世界?职业学校教育如何为职校生的心理发展导航?这些问题也许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清晰地回答,但它们是值得深入思考和深刻回答的,也迫切需要我们作出理智的、适应时代要求的回答。

当代职校生的年龄在16、17岁至19、20岁,正值青年初中期。这是一个“狂风恶浪”、“疾风怒涛”的人生过渡时期,一方面他们的身体发育已经逐渐成人化,但心理发展还处于 “心理脯乳期”,这期间其对自身、他人、社会的认知及行为都处于过渡期,心理容易出现较大波动。另一方面,进入到职高的学生,由于未考上重点高中或是普高,一般承受着家庭的责怪,亲朋好友的惋惜,社会上的歧视,同时从他们自身的愿望来看,他们很多是不情愿,不得已进入职高。再加上当前人才市场用人制度不规范等,使得不少职高生一直有种劣势状态心理。

一、现象

职业学校医务室门诊量大,单从我校来看,平日门诊量就达到平均15.8人/天,非常时期,人数数倍增长,相对于普通高中高出5倍,门诊量最大的为感冒发烧55.3%,其次为肠道疾病35%,除外还有皮肤病3.4%,外伤1.2%

二、原因

生病看病,无可厚非,但是为什么职业学校的学生去医务室的频率远高于高中生,就是我们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究其原因,我得出以下几点:

1、学习态度问题;职业学校的学生一部分是因为未考上高中,不甘心来职校读书的学生,还有一部分是在初中就是吊儿郎当,混日子的学生,这类学生成就动机都不强,学习不主动,目标不明确,缺乏进取心,成天想着逃避学习,希望自己“生病”,好请假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例如12级机电的一男生,面色红润,手里拎着食物大步走进校医室,要求量体温,测出体温正常后,嘴里嘀咕着“怎么不量高点,这样就不能请假了”,更有甚者,为了能请假,在体温计上做手脚,把体温计温度甩高,把体温计甩到40°以上的我就碰到3例。这种学生不仅学习态度有问题,说大点就是品行有问题,人格有问题,弄虚作假混假条。

2、从众心理:从众是在客观或心理上模糊的情境中,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作出与他人一致的行为或是行为反应的倾向。从众行为作为个体处理群体关系或与情境的关系的一种方式,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调节自我的反应适应社会环境的一种重要心理机制。当代职校生正值需要人际交往时期,作为大群体中的个体,为了保持与大家一致,不自觉的会跟周围的同学出现相同的行为,如果周围同学经常去医务室看病混假条,那么个体即使不出现这个行为,也会有这个意识,到最后,肯定也会出现跟大家一样的行为,有事没事会去医务室看病。例如,一到做操时间,成群结队的学生就来医务室看病了,经常是2~4人一组,占满了整个医务室,有集体量体温的,集体拉肚子的,集体体育课请假的,来来去去,络绎不绝。

3、依赖心理:当代职校生,正是颇受关注的90后,他们生活条件优越,倍受父母长辈宠爱,平时在家当少爷,唯我独尊,自我关注度程度高,一点点小毛小病就紧张的看医生,看过医生,吃过点药才安心,自己没有判断力。例如13级有个男生,经常往医务室跑,小毛小病跑的多了,医生也都认识他了,有次自己发现下颌有个肿块,急忙跑过来给我们看,非常紧张,怀疑自己得了癌症,我们百般安慰解释只是因为劳累,有点淋巴结肿大,在得到我们肯定不会是绝症的时候才放心的回去了,后来过了几天跑来说,肿块消了,他也就安心了。还有12电子的一个女生,经常来医务室看病,一有不舒服就会来,其实没什么大事,就是喜欢跟医生说说话,寻求一下安慰,跟我们说她家附近医院的护士医生都认识她,因为她经常去。

4、情绪不稳定,情绪自控能力较弱,容易冲动易激惹:按照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当代职校生正是在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会发生冲突的青春期阶段,这时候的孩子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即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而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埃里克森认为,如果这个危机处理的不好,那么就会引发青少年对社会的不满以及犯罪等社会问题上,他说:“如果一个儿童感到他所处于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获得自我同一性的种种可能性,他就将以令人吃惊的力量抵抗社会环境。在人类社会的丛林中,没有同一性的感觉,就没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宁做一个坏人,或干脆死人般的活着,也不愿做不伦不类的人,他自由地选择这一切。”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职高生容易冲动,容易偏激走极端,甚至完全不计后果。他们有的表现为不友善,经常打架,甚至自残,医务室接待这类学生也不少。例如11自控的一个男生,因为心情不好,挥拳打玻璃,鲜血淋漓的来校医室包扎伤口;还有较多的是同学间相互打闹,发生口角,不小心受伤。

三、讨论

要改变职校生喜欢往医务室跑的现状绝非易事,本人工作经验尚浅,鉴于平时的观察和与学生的交谈,姑且提出以下几点不成熟的设想:

1、医务室需加强与教师办公室联系,一方面由教师加强对学生学习态度纠正的教育,一方面在学生请假方面可咨询其班主任意见。学生希望“生病”的心理是一种逃避和不负责的心态,医务室工作人员在诊断病情同时,可以对其心理进行疏导,力图让学生认识其行为的幼稚性和。

2、严格记录学生病假原因并反馈其班主任老师,对经常生病的学生可建议其班主任老师与其父母联系,去医院确诊以保障学生健康。如此真正有病学生能及早得到治疗,而家长也可对其子女健康状况有所了解。而混假条的学生因为生病请假会通知到家长而减少请假次数。当然不排除其中也有不负责任的家长,对此类学生还应加强心理辅导,可让其定时到医务室进行反馈,检查,让这些学生感到生病请假是很繁琐的事,也可以从客观上减少请假次数。

3、医务室常备一些日常用药,对体质较差,依赖心理过重的学生除了一方面用药之外,一方面也减少他们对生病的恐惧心理。医务室平时也可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以加强他们对日常疾病的了解,减少依赖心理。

4、对于性格冲动,经常有打架斗殴和其他偏激行为的学生,可定时安排心理咨询老师进行辅导,并记录在案,配合学校学工处进行教育。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浅析 篇4

家庭收入不稳定:第一, 农民家庭的孩子, 这种家庭的受着自然环境的影响, 收入不高, 生活不稳定。这在贫困生中所占比例不少;第二, 城镇家庭的孩子, 父母无固定工作, 收入来源不稳定, 不太能满足学生生活学习各项开支;第三, 多子女家庭, 这种情况在农村出现几率要远远多于城市, 由于家里孩子比较多, 开支较大, 再遇到老人体弱多病, 子女上学读书, 生活更不堪重负。

不可预知因素:因为突发事件, 使得原来的生活发生根本性变化、亲人不在、主要收入来源渠道断裂。

发生变化的家庭:双亲离异——由于父母的离异, 会使原本稳定的经济来源变得不可靠, 像这种情况随着社会的变化变得越来越普遍;工作环境的变化——由于父母所在单位效益不景气导致其父母收入受到影响;身体健康状况——自己或者家庭成员突然患严重疾病, 花费家里大量钱财, 使原来经济状况还可以的家庭变得不再富裕, 更甚至欠大量的债务;以上很多突发事件, 会使在校大学生丧失生活来源, 在校生活受到影响, 在贫困大学生中占有不少比例。

二、贫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近年来校园恶性事件的不断发生尤其是高校杀人案件、 显现出许多大学生因种种原因而自感无法面对老师、同学、 家长等, 便一时冲动, 犯下杀人之罪。我们在感到惊讶的同时不由得发出反问:是什么原因导致大学生干出如此荒唐之事?究其众多因素, 一个客观原因为目前大学生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问题。分析目前现状,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精神分裂等方面, 其中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更为严重。由于贫困生在大学期间经济上的重负而造成的心理上“贫困”, 直接影响着他们在校期间的人际交往和自我协调。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偏激执拗, 对社会存在怨恨。在自身经济方面, 贫困生经济条件往往与他人有程度不一的差距, 有的认为是自己命运不好, 将仇恨推向自己的父母和家庭;有的认为是社会不公平, 怨恨社会, 怨恨比自己条件好的人, 特别是异常敏感于自己周围的人和事。表现出自我意识消极性及仇恨心理, 对自己心理障碍不能有效地克服, 稍有不如意就向身边的同学发火, 待冷静后又能反思自我, 在心理上常常处于一种自卑, 彷徨的状态。正如有个贫困生在日记中写道:“都说人生来是平等的, 可我为什么这样贫穷, 我的美好前程都是被我卑微的出身所毁灭。老天啊!你怎么对我如此的不公平。” 从这我们就能看出他认识的偏颇性, 思想的狭隘执拗, 对自己出身缺乏正确的认识。

自卑、自闭、自身没有积极的心理承受度。贫困生在进校后, 其原有相对薄弱的教育条件加之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 使他们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与其他同学之间的悬殊差距, 遂有自惭形秽之感。一位贫困生曾对我说:“我考上大学后, 生活、学习压力都很大, 而且城市孩子中很多基本的技能我也都没有, 对于手机、电脑, 我不仅不会用, 而且几乎没有见过。我觉得自己一无用处, 总觉得周围的同学、老师都在嘲笑我”。随后在与班级其他贫困生谈话时, 我发现有以上想法的贫困大学生占绝大多数。他们自我心理已经形成了一种错误认识, 认为自己家庭经济条件差, 难以在与人交往中“挥洒大方”, 而寒酸的外表也常常使他们自惭形秽;或是由于以前曾经有过一些因贫困而遭受他人耻笑的经历而导致心理挫折, 遂自视处处不如人, 缺乏主动与人交往的勇气和信心, 出现强烈的自卑心理。这很明显体现了当今有的在校贫困大学生畸形心里, 不能持积极向上的态度为人处世, 一味地认为贫困不能使自己很好的“走出去”, 久而久之便产生了自惭形秽, 也埋下了仇恨的祸根。这些情况的出现也促使高校老师及社会要加强对在校贫困大学生得关注, 应该以合理的方式引导他们自觉积极主动的融入到班级、学校、社会之中, 以便更好的消除心理问题。

不敢正视现实, 自我封闭。相当一部分贫困生由于缺乏对现实的正确认识, 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自我封闭的现象。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身经济条件限制, 往往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 为自己寒酸外表及拮据的消费担心, 只好采取逃避的方式来保护自尊心;二是在与同学交往中由于对周围人和事异常敏感、多疑, 从心理上认为别人的言行总是在伤害自己, 故对他们冷漠相对, 独来独往;三是有的贫困生错误地认为, 经济条件好的学生, 尤其是那些大城市来的学生故意炫富, 比较虚伪, 与他们交往会导致自己走上歧途。 上述三点原因就导致他们越来越自卑, 越来越孤独。往往贫困生有着强烈的人际交往需要, 但自身封闭性及错误的认知与这个需要形成了极大的矛盾, 一方面想积极与他人交往, 正确的处理人际交往中的问题, 另一方面又把自己封闭起来, 这一矛盾就进一步加剧了他们人际交往的失败, 也给他们心理蒙上了消极的阴影。

盲目消费, “粉饰”心理严重。个别贫困生由于对自身的贫困情况缺乏合理正确的认识, 就采取各种手法伪装、掩饰自己。如为生活费发愁的同时却非要买名牌衣服, 同学聚会时硬充“有钱人”, 甚至轻视比自己经济条件还不好的同学等, 这是一种极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上述种种反常的举止, 正暴露出他们心理上的“硬伤”, “粉饰”的心理实际上是自欺欺人, 往往会导致他们更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 进而形成恶性循环。这些行为有着比前面原因更可怕的危害性, 一旦他们不能正确地处理, 往往会造成弥天大祸。

丧失斗志, 完全依赖。不少贫困生总认为自己是最不幸的人, 觉得社会很不公平, 认为自己受帮助是天经地义的事, 不帮助或帮助不够则是社会或老师的责任。他们没有战胜贫困的勇气, 也不愿意自强不息, 而是把一切美好愿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希望别人来改变自己的困境, 这样逐步使自己产生惰性, 形成依赖心理。

通过以上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 结合自己平时的学生工作, 我深深意识到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 我们应通过多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克服偏差, 不仅要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贫困”, 更要帮助他们解决 “精神贫困”。为贫困生提供合理的救助方式, 解决他们生活困难的同时, 更要改变其精神贫困, 确保贫困生健康、积极、快乐的学习和生活, 社会上也应特别关注这一特殊群体, 通过一些合理的活动, 让贫苦大学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从而有利于贫困大学生培养出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有用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郭婷: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过程层次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2012年5月。

[2]孙英梅:贫困大学生心理特征分析及对策探讨[J]健康研究2009年29期

[3]李子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教育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22期

[4]张发斌:青海省贫困生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5期

高二学生心理思想特征总结 篇5

有一名同学,在初中阶段理科很好,到高中之后,父母希望他考上文科,他草率地听从了父母的话,但自己学习文科没兴趣,成绩下降,使自己很苦恼,怕自己考不上大学,通过我的帮助指导,使他消除了紧张的情绪,放下了包袱,学习成绩也大幅度提高了。

一位满脸愁容的男孩,走进咨询室,坐下后,他告诉我,他经常有些情绪异常----爱生气。为什么呢其父为某厂工人,其母已下岗,在外找个临时工作。母亲脾气不好,总爱大喊大叫,与其父总吵架,对该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这个男孩总想参与家里的一些事情,帮帮父母。比如,母亲找个临时工作,在干时,总是三天打鱼俩天晒网。他告诉母亲不应这样,他母亲认为这是大人的事,不用小孩管。有时就是因为类似这样的事,他和母亲吵嘴,他父亲就过来帮助母亲训斥他。他父亲对他态度很粗暴。他觉得在家没有地位,尽快考上大学离开这个家。就因为这个,他的情绪越来越不好,特爱生气,问怎么办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与他父母沟通一下,让他们改变对孩子的态度和教育方法,该男孩认为这种方法不妥。既然如此,我建议他努力改变自己,尝试着与父母沟通,可以通过写日记的形式,或在父母都开心时,或在帮助父母做一些家务事时,给父母提一些建议,这样他们容易接受。再一点站在父母的角度理解他们。

在咨询中,早恋问题比较多,他们有的已建立所谓的“恋爱”关系,有的是单相思。无论哪一种情况,都对他们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影响。针对不同的情况,我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引导他们,不要过早地摘取“青苹果”,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来。

高三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习问题。随着高考日子的临近,他们越来越感觉学习紧张,尤其在模拟考试前后,出现靠前焦虑、考后挫折感。有的同学一到考试就紧张不安,几天前就担心考不好,吃不香、睡不好。到考试前一天晚上,就迟迟不能入睡,手脚出虚汗,反复告诫自己,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希望早早入睡,争取考个好成绩。结果越这样说睡不着,到凌晨两三点钟才迷迷糊糊睡着。可想而知,第二天是昏昏沉沉,大脑一片空白,影响正常的发挥。对于这种情况,一是通过认知法,让他对考试有一个正确态度,二是松弛法对他进行放松训练,消除考试的紧张感。

一位女生在第一次模拟考试中,考的不好,物理化学俩科不及格,心情很不好,她的母亲下岗卖盒饭,特别辛苦,对她照顾得无微不至,每天为她准备夜餐。家人不看电视,怕影响她学习。她感到压力很大,这次成绩考的不好,觉得对不起母亲。在与她的交谈中,模拟考试并不代表自己的高考成绩,现在关键是如何对待这次模拟考试。回去后一是从卷子上查找一下原因:哪些是会的,由于思维定势没有做上;哪些是马虎;哪些是根本不会,然后采取相应措施。二是掌握一些复习的技巧,如何处理不会的问题。三是要理解自己的母亲,自己要保持平常心,不要压力太大,象平常一样学习和生活。

技校学生心理特征 篇6

技校生心理发展现状

心理健康发展是形成优良个性品质、成为有用高技能人才的先决条件和必要前提。技校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年龄普遍在14-20岁之间,正处于从心理“断乳期”向成熟期过渡,主要体现在其生理基础上的心理特征即与此伴随的智力、个性、思维、认知、知识结构、价值观等表现出幼稚、多变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成绩落后造成的自卑感。技校学生未能考取高中或大学,在心理上普遍有一种自卑感,他们比其他学生往往会出现更多的心理障碍和行为偏差。学生进入技工学校后,学校的教育和初高中时完全不同,再加上学生生活环境的突然转换,从农村、城镇到城市,从父母言传身教到现代化的教学环境,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大量信息自由冲击,由此产生的文化影响不连续的现象,打破了其身心成长的循序渐进性,导致他们在陌生的文化环境,纷繁复杂的信息面前无所适从,甚至误入歧途。而激烈的职业竞争又给高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的心理素质要求。同时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使得他们的自我评价产生强烈的自卑感。

叛逆期造成的自控力差。技校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面对生理和心理的日趋成熟,多数表现都会比较叛逆、敏感、缺乏情绪控制能力、行为冲动。在经历了入学时短暂的兴奋期,克服对环境的陌生感及自身心理、生理上的不适感后,便对学校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管理体制、规章制度等表现出很大的不适应,甚至产生排斥感。他们在强化自己的个人意识,调节自己与学校和社会的冲突时,会产生强烈的无助感觉,往往表现得固执,有意采取与他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

生理上造成的盲目感。一方面,技校学生在生理上正发生着剧变,经历着生理发育的第二个高峰。身体迅速地长高,体重迅速地增加,第二性征出现,各种生理功能迅速增强,身心发展呈生理成熟较早,心理成熟较晚的趋势,对于自身和身边的社会,他们经常产生莫名的困惑。有些学生产生了对异性的好奇和特殊的好感,甚至开始了对异性的倾慕与追求。由于他们这时的心理发育往往不成熟,并不具备恋爱的心理素质,使得他们的恋爱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冒险性。另一方面青年期时限延长,使得青年期内身心变化加大,也使得青年期不稳定的因素增多,产生心理上的动荡。由于这种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使得青少年心理上容易产生种种矛盾,是各种心理行为问题乃至精神疾病发生的高峰期。

技工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探索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专门的心理课程与常规课程之间、专业活动与日常活动之间建构建起一种和谐的、合力的关系。对正处于心理上不断发展不断变化时期的技校学生该怎样进行教育和管理?这对于技校老师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按照其身心发展规律对其进行教育和管理。

设立心理辅导中心。针对技工院校学生所出现的心理问题,技工学校应该设立心理辅导中心,聘请经验丰厚、资历深的心理咨询教师,帮助学生学会在现实中如何应对机遇,如何快乐地学习和生活。心理辅导是指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状态的有效途径,学校的心理辅导要变被动为主动,一是定期开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针对目前技校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现象,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用发生在学生们身边的事例,着重从心理健康的基本内容、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如何克服及预防心理障碍等方面做详细的分析讲解和悉心的心理辅导。二是主动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心理咨询教师要走出电话和办公室的局限,主动深入到班级中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积极发现心理有问题学生,敏锐地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对学生的不良心理做到对症下药及时疏导。

与学生并肩成长。学生尊敬师长,是理所当然的。但学生对老师敬若天神,势必造成师生间的距离感,久而久之,教师就会感到学生越来越难管理,越来越抓不住学生的心。解决的措施就是深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感到教师不仅可敬,而且可亲(但要注意“度”的问题,否则,学生就会由于跟教师太亲近而不服从教师的管理,家长感到孩子难管的道理就在于此)。和学生交朋友,进行倾心谈话。经常通过与学生的促膝谈心,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的心理或思想问题。谈话可以最亲切、最直接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还可以察言观色、随机应变,获得或发现学生心理的一些重要信息。只有教师在教学中投入情感,创设师生平等的民主氛围,激发学生探求欲望,提高学习兴趣,以爱心换爱心,才能引导学生愉快、积极的学习,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由于现在的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社会实际严重脱节,因此,社会活动和实践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从校情出发,以学生的需要为依据,创造性地设计具有本校、本班特色的,能给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二是要针对学生缺少社会实践、缺少实际体验的情况,组织学生到工厂、市场去体验生活和服务社会。这些对于技校学生顺利完成社会化进程,塑造健康的个人心理是十分重要的。

高职大学生心理特征的研究与分析 篇7

一、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四川某高职院校2015级新生,共2876名,其中男生为706名,女生为2170名,男女比例基本达到1∶3。专业分布为:护理系551名、医学系934名、药学检验系503名、教育系331名、旅游经济管理系262名、机电与信息工程系276名,各系部比例基本达到2∶3∶2∶1.2∶1∶1。

(二)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数据统计与调查法相结合。

(三)研究工具

使用王登峰编制的《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CCSPS)为测量工具。CCSPS包括68个项目,从活跃、爽直、坚韧、严谨、利他、重情、随和7个维度对人格特征进行探讨,5等级评定,从1到5分别代表“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的程度,根据每个维度的t分,划分为0~30,31~69,70~99 3个区间对受测者的测量结果给出解释。

二、结果

(一)我院学生与全国常模CCSPS各维度评分比较(见表1)。

(二)高职学生CCSPS七大因子t区间人数分布(见表2)

三、讨论

(一)施测量表的确立

对于西方的人格量表,如:16PF、EPQ、NEO-PI-R等,目前是国内采用较多的问卷,但现在研究发现,人格是具有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采用修订后的西方人格量表仍难以准确测量中国人的人格。而CCSPS量表是王登峰等人基于人格大七结构理论编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的适合大学生群体的人格量表。CCSPS可以说,为完全中国化的大学生人格量表,它从量表的结构和具体的项目,都完全来自对中国人和中国大学生的实证研究,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指标,是中国大学生群体可靠的人格测量工具。因此,本研究采用CCSPS。

(二)高职生人格特征分析

目前,为数不多的学者采用CCSPS进行大学生群体人格特征的研究,如杨贵英等对某高校大学新生的人格特征研究,发现在活跃、坚韧、利他、随和4个因素上,t分均值低于常模。于琪等研究发现,人格特征在个体方面存在差异。此次调查发现,高职大学生在7个维度上的t分主要分布在中上段,与全国常模相比具有如下特点:(1)高职生在爽直、重情、随和等3个维度上,较高于全国常模,说明人际交往中言辞直率、有时不擅长控制自己的情绪,但他们机智敏捷、温和柔顺,注重情感联系。(2)高职生在活跃和严谨等维度上,与常模无明显差异,说明高职生较为外向、合群,擅长与人相处,而且做事认真仔细,严谨自制。(3)高职生在坚韧、利他2个维度上低于全国常模,说明高职生有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和容易放弃的倾向,但在诚信不自私、随和友好、谦逊豁达、愿意帮助他人等方面较为明显。从以上分析结果可以发现当代高职生在人格特征方面,具有爽直、重情、随和等积极的品质,但坚韧性与自我管控方面能力较差,应加强培养。

四、当代高职大学生心理特征分析

新一代“90后”的学生个性张扬,有较强的感知力,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理,同时,他们的心理尚未成熟,具有多元性、独特性。他们耐挫能力较弱、个性过分张扬、价值观不稳定、过分依赖和以自我为中心。

(一)高职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中问题显著

高职学院不仅仅是一个高等学校,同时也是个小社会,不同年龄、不同生活背景、文化、教育方式和生活阅历的人集中在一起,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发展是他们在新环境下的考验,对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对近年来大学新生的调查发现:寝室问题是困扰“90后”高职大学生的重要问题。除此以外,恋爱问题和师生和谐共处也成为当代高职生人际关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缺乏目标,学习能力不足,逃避问题,沉迷网络世界。

当代高职大学生大都经历了高考失利,抱着极不情愿的心情跨进了高职校园,专业也大都遵从于父母的安排。随着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全面扩招和单招,高职院校录取学生成绩明显下降,学生文化素质不高,他们的学习动机不足、缺乏学习情趣与适合的学习方法、自控能力较差。大部分学生缺乏目标与对未来的长远规划,甚至有厌学情绪存在。

(三)“90后”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

作为新一代的独生子女,父母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给予了更多呵护与关注,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使得他们的成长之路看似一帆风顺。表面上他们追求自主、独立,具有叛逆,张扬的个性,但实际上,他们自理能力差,生活和经济上过度依赖父母,心理承受能力较弱,不善于冷静主动思考问题,解决困难,更无法独立面对失败、挫折和打击,常常感到无助,严重时会影响其正常学习生活甚至身心健康。

(四)文化差异

高职大学中也有相当部分来自于少数民族地区,或是少数民族,他们民族中存在的文化内涵与汉族地区也有较大差异。这也是高职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

五、对策建议

(一)积极展开择业教育,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

对高职大学生进行相关择业教育,帮助他们确立职业目标,从而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高职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一种社会的亚文化,它是以社会主流价值观为导向。而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大发展与社会转型期,一些不良的价值观不可避免地存在于社会中,这对象牙塔中的大学生择业带来冲击,其主要表现在自我价值至上和以功利为择业的主要标准等方面。因此,在高校的教育实践中,应引导当代高职生正确地认识社会与社会需要,并将此与自身的生涯规划联系起来,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同时,实现自我价值,完成各方面的协调。

(二)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建构完善教育体系

完善的教育体系,是教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与重要保障。(1)队伍建设,建立具有职业化、专家化与专职化的就业指导团队。(2)加强学生心理特征的事实掌控,根据学生的年级、专业、性格、兴趣、志向等的不同“合并同类项”,以共性为抓手,实效为目的,进行切入,有针对性地实施就业指导教育。(3)紧握时代方向,紧密联系学生的就业现状,盘点学生自我学业、自我评价、拟求职行业、地域、薪金期望以及期望等以提供相应的帮助。实际地,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与实际困难,提出具体解决方案与就业指导。

(三)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科技的高速发展,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竞争是市场经济条件的主要产物。在实践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注重眼前,我们应该从长远着手。以提高高职大学生专业技能素养为目标,同时,培养他们多维度的综合能力:如交际能力、创新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竞争力和优越感,减弱与消除学生择业所存在的自卑心理。

(四)利用专业化的职业心理测评,以期能帮助高职大学生客观地、实际地认识和评价自我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当然也有自己的缺点。不仅是高职大学生,普通院校的大学生想要顺利地开始自己的职场生涯,都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只有在客观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才能寻找到未来的目标,完成自我实现。认识自我不仅包括对自己气质、性格、爱好和自身能力、特长等的认识,也包括对自己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和不能干什么等的了解。因此,在现实的择业心理教育指导工作中,我们可以利用专业的职业心理测评系统和相关效度问卷,对高职大学生进行职业心理测评,以求能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为他们科学地择业和规划职业生涯提供参照依据。

(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高职大学生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择业心态

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下,高职大学生既有机遇,也会面临挑战。他们随时会遇到困难和挫折、矛盾和冲突。因此,通过心理辅导课和职业辅导课的方式,提升高职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与自我调节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心理的健康能帮助高职大学生积极地面对人生,同时,也能帮助他们孕育真、善、美的情操,持有良好心境,拥有积极的情绪情感,能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关系。

参考文献

[1]王季桃.对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杂志,2006(4).

[2]潘如燕.浅谈高职教育与高职学生心理问题[J].科技信息,2008(1).

[3]张文婷.高职学生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探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5).

[4]白利刚.Holland职业倾向理论的简介及评述[J].心理学动态,1996(2)2:7-31.

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心理特征 篇8

一、学习历史的心理过程

(一) 前认知阶段

建构主义者强调, 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 他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 已形成了丰富的经验。中学生学习历史课程之前, 并不是对历史一无所知, 而是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积累了一些经验。这是由于学生所处的社会中包含大量与历史有关的信息, 如历史著作《中华上下五千年》、《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亮剑》、《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等;古装宫戏《甄嬛传》、《武媚娘传奇》等;还有历史遗迹、历史传说及历史故事等。这些都无形中对中学生产生影响, 使其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认识。这种认识是零碎散乱的, 也可能是模糊错误的, 但都会对其历史学习产生影响。

(二) 感知阶段

感知是感觉与知觉的统称。“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指当现实的对象和现象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时人脑对这些对象和现象的各种不同属性和部分的总和的反映。”感知涉及的心理活动主要有:

1. 感官刺激

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 通过言语符号的刺激, 引起学习者相应地反应, 进而形成联结性转换。由于历史的过去性和不可重复性, 其学习的内容、特点具有间接性, 所以感官刺激显得非常必要。进入历史学习时, 通过教师的讲述、阅读教材资料、图片展示等, 学生开始接受历史信息, 通过听觉或视觉, 把信息同化或顺应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中学生接受感官刺激的动机是复杂的。一种是对历史图片或历史信息本身感兴趣, 主动积极的接受;一种是为了追求历史成绩而强制自己去接受;还有是目的不明确, 迫于教师或课堂气氛而机械的接受。

2. 选择性知觉

有了学习动机的学生, 首先必须接受刺激, 即必须注意与学习有关的刺激, 而无视其他刺激。当学生把所有注意的刺激特征从其他刺激中分化出来时, 这些刺激特征就被进行直觉编码, 贮存在短时记忆中。这个过程就是选择性知觉。初中生的特点是“半成熟、半幼稚, 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型错综的矛盾”, 高中生虽然相比初中生来说心理上向成人接近, 但还是处于成熟与半成熟之间。所以总体来说中学生接受刺激还要受刺激物本身的新奇、动态等特点影响。比如, 用一些典型的历史人物、雄伟的历史建筑图片作为导课, 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当PPT文字较多时, 把重点内容用不同颜色显示更能引起学生注意;动态的进军路线、领土扩张展示更符合中学生的感知规律。

(三) 理解阶段

“理解阶段是学习的实质阶段, 是对存储在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进一步编码, 将其转入长时记忆中的阶段, 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未知事物的属性、联系与关系, 直接揭示其本质与规律的思维过程”。学生接收历史信息后, 为了认识所学的历史内容, 就要进入思维阶段, 对历史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皮亚杰认为, 这一阶段中学生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可感知事物的依赖, 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 进入形式运算阶段。他们已经能够进行抽象思维, 但并没有成人深刻, 介于具体思维和抽象思维之间。比如, 为什么第二次鸦片战争称为“第二次”?学生一般都认为是因为有第一次, 所以有第二次, 这时就需要引导他们去分析两次战争的原因以及性质之间的关联。又如为什么《辛丑条约》的签订, 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这就需要对鸦片战争以来, 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进行比较、综合分析, 理解这些不平等条约在当时对中国的影响, 分析这些不平等条约是如何一步步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直至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受中学生思维特点的影响, 中学生已经能够理解历史概念, 分析历史发展规律和特点, 但是理解还带有主观性和片面性。

(四) 保持巩固阶段

知识的保持是指学生将习得并经过编码的信息转入长时记忆后的存储阶段, 是学生积累知识与应用知识的前提, 同时又是学习新知识的准备。据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可知:对信息非常短暂的记忆贮存被称为瞬时记忆;被知觉登记的信息很快会进入短时记忆;经过复述的信息能够进入第三级加工, 即长时记忆。要想使保持信息就需采用复述策略, 复述是促进信息保持并顺利进入长时记忆的重要前提。历史时间、地点及基本事件都需要学生进行反复记忆巩固, 促使历史信息进入长时记忆。但由于某些原因, 如因历史知识本身的繁杂, 学生在记忆历史朝代、历史时间时常常出现记忆困难, 有时也会出现新旧记忆的干扰, 如有些学生学习了《辛丑条约》之后, 对之前学习的《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的内容就模糊不清了, 甚至会张冠李戴, 记忆出现偏差。这说明中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保持具有暂时性、直线性和零散性, 还不能形成完整的信息网络。

(五) 迁移应用阶段

记忆不是我们的目的, 记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应用, 将学到的历史知识、思维方法, 分析能力等运用到新情境、新问题中。历史学习所获得的基础知识、思维方法、探究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都不是静态或凝固的, 而是对后来的历史学习和认识有着直接的影响。加涅把正迁移分为横向迁移和竖向迁移。横向迁移是内容和难度上类似情境中的经验的推广应用;竖向迁移是不同难度的两种学习间的相互影响。如学习了“洋务运动”及分析、评价的方法, 当学习“维新运动”时, 在大脑中会自觉检索“洋务运动”分析评价的方法 (如历史唯物主义、一分为二的思想方法) 并运用到“维新运动”的分析评价中。学生能否顺利迁移应用, 取决于长时记忆中保持的历史信息是否清晰完整, 提取线索是否简洁明了。

总之, 中学生学习历史, 是在主体“前认知”参与下, 经过感知接受历史信息, 形成对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特点及规律的认识, 并将其运用迁移到新情境或实际问题中的过程。

二、学习历史的心理特征

根据中学生历史学习的过程可知, 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心理特征, 是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历史学科的具体特征结合在一起的集中表现。

(一) 学习动机的特征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 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 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启动机制。可分为近景动机和远景动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一般说来, 初一初二和高一高二学生学习历史时近景动机大于远景动机, 历史活动本身对他们的影响较大;初三和高三的学生远景性动机不断加强, 把历史学习和中考或高考以及进入心仪的高中或大学相连。大多数中学生学习历史是受外部动机的推动, 如考试成绩、教师、家长等因素。

(二) 感知的特征

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的感知, 涉及学习时的注意、观察、感受等心理活动。初中生的感知力虽在增强, 但多是在具体内容的学习上, 对生动、具体的历史过程及历史人物的事迹接受起来相对容易, 对形象化的学习材料也容易把握, 但是一般不能透过历史事件分析历史发展特征和规律, 认识也比较片面和狭隘。高中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要比初中更集中、更全面, 抽象思维增强, 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需求往往超出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需求, 能够发现历史事物的本质及因果关系, 但是有时情况也不稳定。

(三) 记忆的特征

学习中的记忆对知识进行回忆、再认、重组的心理活动, 对知识的保持和学习的继续有着重要的意义。记忆可分为机械记忆与理解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等。一般说来, 初中生的记忆多是机械记忆, 多是不求甚解, 为了考试而死记硬背;而高中生更趋向于理解记忆, 尝试多种记忆方法, 如谐音记忆法, 关键词法等, 更多追求对历史本质及规律的理解。

(四) 思维的特征

历史学习是对历史的认识活动, 也是对历史进行思考的过程。一般把思维分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包括联想、想象等心理活动, 抽象思维包括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心理活动。初中生的抽象思维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主要还是进行形象思维, 依赖于具体的事物或经验。他们形象思维中的联想和想象往往是片面的、自由式的。高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逐渐加强, 但形象思维还占较大比重。他们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获得显著发展, 开始对历史问题、历史本质和规律进行理性思考, 但有时会产生思维定式。

(五) 情感态度的特征

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篇9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心理特征,营销策略

对于大多数消费品企业而言,大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自身素质较高,相对来说,接受新事物容易,也乐于尝试新事物,接触新的消费方式和观念。饮料产品更是如此,在饮料品牌令人眼花缭乱的今天,个体消费者之间的需求差异非常大,但也存在具有同一特征消费群体,他们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消费心理特征,比如大学生消费群体,他们构成了饮料消费市场的一个重要细分,值得众多饮料企业为大学生细分市场研究营销策略。

1 大学生消费心理特征分析

消费心理是指消费者在购买行为全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大学生群体大约在18—22岁的年龄范围,这个年龄段的人群有着鲜明的年龄心理特征,表现在消费行为上,主要是 :

1.1 追求时尚、追求新颖、敢于尝试

在许多新产品刚上市的导入阶段 , 充当尝新者和传播者一般都是年青的消费群体 , 他们对世界的所有事情都充满好奇 , 乐于尝试新事物,具有冒险和猎奇心理。大学生群体作为年青一族,在消费心理与行为方面表现为追求新颖和时尚,引导消费新潮流。

1.2 注重产品的外观,多过于产品的内涵

大学生群体正值风华正茂,情感丰富、强烈,情绪波动性大,容易受到外界客观环境、社会信息的影响,冲动消费。在选择产品时,更多地从直觉出发,注重产品外观设计、颜色等,对那些外观设计造型新颖、颜色符合自身喜好的产品,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迅速作出购买决策,实施购买行为。而对于产品的内涵、质量等因素,则表现得不太关注。

1.3 从众心理依然普遍,崇尚名牌

大学生群体都是离开父母,相对独立的个体组成,他们渴望在群体活动中体现自身的价值。反映在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方面,则是注重消费品的品牌与档次,追求产品的附加价值给自己带来的情感体验,如提升自信心,获得异性的好感等等。这就不难理解,许多针对生产年轻消费者的企业不惜重金拍摄明星代言广告的现象了。

1.4 消费无计划,多见冲动性购买行为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大学生对于自己的消费行为没有大致的规划,除了必要的餐饮支出外,对于其他方面的消费,大多表现为冲动性购买,即看到什么喜欢就买什么。

1.5 在家庭消费中有重要影响力

大学生群体年轻、有活力,是家庭成员消费中“隐性决策者”和“显性媒介人”,他们在家庭消费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由大学生在家庭中的地位造成的。大学生群体又是即将步入社会职场的新人,还会在未来几年内陆续结婚、生子,成为新一代家庭的主导者,他们的消费观念在无形中起到了上连接父母,下延伸到子女的桥梁作用,并且会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主导祖孙三代的消费趋势。

大学生群体的年龄差距小,又在小范围内密集居住,消费行为互相影响,这一群体表现出来的以上消费心理特征,是因为大学生群体自身的年龄层次、社会属性等决定的。

2 大学生群体的饮料消费调查

饮料这一产品在市场出现的初期,是很多家庭省吃俭用孝敬老人和疼爱孩子的奢侈品,发展到今天,饮料产品的不断推陈出新,已经成为许多人生活中的常见消费品,尤其对于年轻一族的大学生群体,饮料的消费如同吃饭、穿衣一样,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品。

2013年以来,我校与W公司(知名饮料生产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承担了多起有关饮料产品的市场调研工作,为了推进校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为了保障本文研究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在基于校企合作的实训课程开发中,为了更好地帮助W公司开发针对大学生消费者的新型饮料产品和指导W公司在大学校园内的饮料营销策略,特别安排了我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在我校所在的大学城范围内,进行大学生饮料消费市场调研活动。本次调研采取了多种调研方式,主要有问卷调查、拦截访问、半结构访谈等方式,其中问卷调查部分共发出问卷550份,收回508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92.4%,问卷中主要涉及的调查问题有 :1、喜欢的饮料类型2、饮料消费的决定(重要性)因素调查 ;3、主要消费场所 ;3、对饮料包装的选择情况调查 ;4、可以接受的价格区间5、容易接受的促销手段、喜欢的促销方式等方面的调查。在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大学生饮料消费行为表现,又得出以下结论。

2.1 大学生饮料消费类型的调查

我国的饮料市场,主要有碳酸饮料、果汁、蔬菜汁、含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瓶装饮用水、茶饮料、特殊用途饮料、固体饮料及其他饮料等10大类产品。既然大学生群体是饮料产品消费的主力军,那么怎样的饮料产品是大学生群体喜欢的?在饮料类型的选择上,碳酸类饮料和果汁类饮料毫无悬念地被大比例的被调查者选择为最喜欢的饮料类型,我们又对数据信息再进行细分时发现,男生最喜欢口感刺激的碳酸类饮料和功能性饮料,二女生则多喜欢口感酸甜的果汁类饮料和乳饮料,而近几年发展迅速的茶饮料同时出现在男、女大学生最喜欢的饮料序列中的第三位。由于本次调研的时间已是深秋,故在夏天深受欢迎的降火凉茶类饮料的选择比例受到了影响。

2.2 大学生饮料消费关注因素调查

根据大学生群体的心理消费特征,对于饮料的消费,也表现为追求时尚和新颖,注重产品的品牌个性,容易受到社会相关群体(明星热点人物)的影响。具体表现为,

从表 -1中可以很 清晰地看 到,有41.5% 的受访者认为,在选择饮料时,口感是选择的第一要素,是否好喝将直接决定对产品购买与否,而长期的习惯消费和达到品牌忠诚,也首先要有“喜欢喝”的前提。32% 的受访者则表示饮料产品的品牌非常关键,有些大学生明确表态,自己只喝大品牌、知名品牌的饮料,这样质量能有保障,消费起来还有“派”!价格因素则是影响因素中最大众的因素,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坦然表明,尤其在第一次选择某品牌饮料的时候,价格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而在众多影响因素中,价格的排名在第三位。有关饮料价格问题的调查,还有一个内容就是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为3.5—4元之间的价位是大学生群体最容易接受的价格区间(价格调查项目中不包括饮用水产品)。除了口感、品牌和价格,还有一个对大学生饮料消费影响较大的因素为饮料的包装形式,目前市场上饮料的包装形式非常丰富,玻璃瓶装、塑料瓶装、利乐纸盒包装、塑料袋装等,其中,塑料瓶装的饮料因为容积适量、开启包装自如方便还便于携带、备受年轻的大学生群体亲睐,是饮料包装的主流形式。鉴于大学生中不乏有减肥烦恼的群体,饮料中所含的物质,如卡路里含量、糖分含量等,也容易让一些感觉自己“喝水都胖”的大学生无奈放下已经选中的饮料产品。

2.3 大学生饮料产品消费渠道调查

大学校园里能够买到饮料的场所有很多,超市里琳琅满目的饮料货架、食堂里的便利食品柜台、教学区域内随处可见的自动售货机,还有很多大学生根据自身的喜好,在淘宝、天猫、1号店等网站上网购成箱的饮料放在宿舍里随时饮用。购买的便利,更激发了大学生群体消费饮料产品的热情,许多饮料企业选择与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联手,以活动赞助商的身份,通过活动宣传把产品带到大学校园中,在多个访谈对象的印象里,有许多饮料产品的第一次接触,往往就是在参与某次活动时获得的奖品或者是赠品,喝了才知道这个牌子,喜欢喝以后才会继续买。

2.4 大学生饮料消费品牌个性调查

在访谈中以及对品牌名称聚类过程中,大学生选择品牌主要是由于受品牌所包含的象征意义的影响,尤其当品牌个性与个体持的消费自我概念类型相吻合时,更可能产生偏好。比如大家很熟悉的百事可乐,就是因为其含义可以引申为一句祝福“百事可乐”,而使部分消费者产生偏好。根据调研问卷中有关品牌个性部分调查结果,我们认为大学生偏好品牌的品牌个性包括“乐”、“智”、“勇”、“惠”四种类型。其中“乐”与基于美国品牌个性发展起来的BDS量表中的“Sincerity”与“Exciting”相对应,大学生在“乐”维度更注重酷的元素 ;“智”与“Reliable”相对应,而“勇”则与“Ruggedness”相对应,这也表现出跨文化的一致性。而“惠”则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品牌个性的一个特色,老子《道德经》中便有“君子为腹不为目”的主张,墨子的“非乐”、“节用”、“节葬”也是主张在平时反对奢侈、杜绝浪费的生活态度,这一消费理念在大学生群体身上也得到传承,那些华而不实、精致包装却容量可怜的 " 高大上、白富美 " 不一定能获得大学生群体的认同。

值得一提的是,在与多位在校大学生参与的半结构式访谈时,当主持人随口提出,看未来的饮料发展趋势,什么类型的饮料将大有潜力,许多被调查者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茶饮料,其比例甚至远远超过了原本被许多大学生选择作为最常喝的饮料——纯净水。在问及原因时,被调查者纷纷提到了诸如 :传统、健康、环保、生态等字眼,还有保护民族品牌,延伸茶叶产品开发等问题也被反复提及。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于饮料消费的最终归宿,还是在于健康!

3 大学校园里的饮料营销策略

各家饮料企业面对目前市场上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层出不穷的替代产品、消费者对价格逐渐升高的敏感度、消费者在购买时需要更大程度的便利、品牌广告竞争激烈、产品宣传手段、形式更加丰富、产品包装越来越精美时尚,力求实用并富有个性,能引起消费者的偏好……

3.1 细分市场、明确目标消费者

饮料产品的市场细分,要根据饮料产品自身特点和各自所处的不同营销环境,选择适宜的细分依据,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大学生群体作为饮料消费的重要细分市场,在整个饮料消费市场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如果新推出的品牌能够贴近大学生群体的饮料消费需求,产品品牌能具备阳光、青春、活力、潮流等因素,与大学生的社会属性特点相呼应,在品牌广告宣传、活动策划、明星代言等方面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群体的情感体验,使得产品与大学生群体的第一次接触就能带来愉悦的心理感受,产品即能够顺利被大学生消费者接受。品牌宣传活动策划的主题要紧扣当下流行的热点问题,要动态反映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的变化,借力推广产品,尽可能地缩短新产品上市的导入阶段,快速进入成长期,实现产品销量和利润的快速增长。

3.2 饮料消费动机的唤起

所谓动机的唤起,一般可以表现为生理上的唤起、情绪的唤起、认知的唤起以及环境的唤起。落实到某一具体品牌的饮料产品,则更多地要表现为大学生对该品牌的认知唤起。比如,可以通过校园活动赞助、活动宣传等方式,增加该产品在校园里的影响力,从而增加该品牌饮料产品在大学校园里的知晓客户。对于任一品牌的饮料产品,大学校园里的师生员工都是潜在的顾客,因此,校园里的饮料营销大战,往往表现为对某一品牌的知晓程度的竞争,即哪些品牌的知晓客户多,谁就能赢得竞争的胜利。饮料企业可以选择赞助大学校园的文艺活动、体育活动,增加产品在校园里的“露脸”的机会,还可以以数量折扣或者陈列奖励的方式,向校园经销商提供太阳伞、冷藏柜、冰柜、饮料货架等销售工具,让产品的品牌形象以多种方式在校园里充分展示,不断的打造品牌特点,树立品牌形象,最大限度地唤起大学生消费者对该饮料产品的消费动机。

3.3 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平台

企业要充分利用大学生群体都热衷参与的QQ群、微信朋友圈子、校园BBS贴吧等,对于消息发布,活动参与有很强的召集效果,活动过程中,在微信朋友圈等媒体中的互动环节,也能提升品牌的影响力,而且对于活动效果的宣传覆盖面很广、在时间上还有持续性的影响。大学生群体中,有不少都喜欢网络游戏有的甚至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不仅通宵玩游戏,而且还旷课玩,除了吃饭睡觉,时间都用在游戏上。饮料企业可以利用流行的网络游戏平台发布产品广告,还可以与游戏厂商联手,参与集瓶盖换取游戏积分、揭盖换取游戏装备等联合促销活动,利用大学生喜欢的娱乐活动,网络平台,扩大产品影响力,提高产品销售量。

3.4 增加校园体验活动的效果

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篇10

随着高校扩招学生人数的增多, 加上“80后”、“90后”年后出生的学生崇尚个性化的思想, 现在的高校校园里出现了形形色色特征的学生, “向一面旗帜看齐”已不再是大多数大学生心目中衡量自身价值的标准, 他们有着看待事物的看法和主见。在这个群体中, “边缘”学生的出现是当今大学生学习、教育生活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现象, 我一直担任高校学生辅导员工作, 通过和大量学生谈心及平时细致的观察发现, 这种学生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表现。

(一) 沉迷网络游戏难以自拔

一般大学生刚进校第一学期, 只要不是功底太差的学生, 则都学得不错, 期末考试也能基本通过。第二学期, 一些学生开始沉迷网络游戏, 成绩下滑得很厉害。大二时, 对学校给出的警告, 试读一年是急在心里又无法控制自己, 可以说是已经“油”掉了 , 基本不上课 , 没日没夜泡在网吧里, 以为一切可以靠考试前拼。大学里, 特别是理工科专业, 靠临阵磨枪根本不行, 结果就很有可能一路亮红灯。因为无法正常地进行重修考试, 一般情况是到了大三下学期, 学校要求退学。其实在退学前, 学校发出过试读警告, 可是有的学生总是认为这是学校在吓唬他们, 真的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明明知道再不去上课就会拿不到毕业证和学位证, 可就是不愿意做, 又急又烦, 就再次放开玩, 学习成绩一塌糊涂。其中也有学生受到退学这个刺激, 努力自己改正缺点, 一下子选了很多学分课, 甚至每周六也要上课, 想把英语学好, 想多考点证书, 如果不是学校拿出强硬的举措, 有的学生就会一直这么浑浑噩噩。据了解, 能及时回头的学生不是太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 从小到大都是被老师、家长、社会“压”着读书, 目标就是考试、升学。考上大学后, 忽然觉得目标没有了, 学习环境非常宽松, 便茫然不知所措。这好比一个一直被父母抱着的孩子, 忽然有一天, 父母把他往地上一放, 要他自己走路, 孩子当然不知道如何迈步。有的慢慢摸索, 学会了走路;有的却跌跌撞撞走了弯路。不少学生进大学时, 人生观、价值观模糊, 对于毕业后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并不清楚, 人生志向严重缺乏。他们喜欢张扬个性, 又没有张扬的“资本”, 所以很容易迷惘。沉迷网络游戏便是这些迷惘学生寻找到的一种“寄托”, 也可以说是一种所谓的“精神寄托”。

(二) 对未来缺乏目标感

一些家长和学校老师认为导致学生不上课主要的“罪魁祸首”是网络游戏。通过与学生谈话, 我们了解到, 也不尽然。学生对学习、对自己未来没有目标感。网络游戏只是一种玩的内容, 没有它, 他们可能会玩别的东西。因为很多学生从小到大好像就没有自己喜欢学的东西。现在高考的硬试教育, 对所有高三学生来说, 高考要考的科目就“有用”, 不考的就“没用”, 只把精力放在“有用”的课上, “没用”的课不怎么学。小学、中学上课时, 从不记笔记, 也不好好听, 升学考前“突击”一段时间, 总能如愿考上好学校。家长似乎更重视考试结果。大学志愿也是家长帮着填的。 我们在军训时经常可以听到大一新生互相聊天时说, 早听说大学怎么自由、宽松, 现在进来了就得好好玩玩。高三苦读时, 很多学生都在想进了大学一定要痛痛快快地玩, 找工作等到毕业时再愁。大学里混的“捷径”很多, 如可以找人代点名, 可以从学长那里打听到哪位老师考试比较“宽松”, 自觉考不过就给任课老师送点礼……结果自食苦果。我带大三, 有个学生就很后悔, 小时候没形成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现在想认真学, 却很吃力。也想好好听课, 可一个半小时里常常走神;想好好记笔记, 可就是抓不住要点, 很难做到边听边记。有时干脆就不来上课。即便是考进名校的学 生, 有些人也属于“会考试, 没想法”。我曾与一位学生交流: “当初是想上哪个学校? 现在为什么考上理工学院了? ”“不知道, 爸妈定的。”“想过将来干些什么? ”“没想过。”有些学生退学后又重考, 甚至“两进两出”, 令人惋惜。中学教育没有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 没有教会他们寻找人生目标, 到了大学便难以融入新环境, 形成了“浑噩”思想。

(三) 因为“过度自由”而耽误学业的人多

紧张的高三后, 一下走进“自由”的大学, 许多同学都不适应, 不知道怎么约束自己。经常一起通宵联网游戏的同学, 或多或少学习都受到影响。念文科的可能靠“突击”过关比较容易, 许多人“低空飞过”。可是特殊专业不一样, 比如美术, 平时不多练、多画, 到考试时就是画出不来, 光有点子没有用。新生唱歌、聚会、网游, 为自由而兴奋, 早把学习置于脑后。加上大学里班级结构松散, 实行学分制, 大家选课不同, 说不定一年读下来相互都不太认识, 管起来确实比较困难。辅导员大多很年轻, 有的才刚刚学校毕业, 指导有限, 何况一个人要兼顾上几百名学生, 确实有时也是鞭长莫及, 这样就更给了一些好玩、自控能力差的学生有机可乘。不少大学生将成绩不佳、自己不想上课归罪于“自由惹的祸”。 “进了大学, 没人管我们, 不知道该干什么? ”“干吗要搞学分制, 要自己选课? 学校给我们安排好不就得了。”部分大学生已习惯于在别人安排下生活和学习, 即使出了问题也从来不知道从自身身上找原因。

(四) 同学之间关系处理不好或不愿和别人交往而成为同 学们心中的“边缘人”

有的同学在家里一直就是父母的中心, 什么要求都可以得到满足, 什么事情都是别人听自己的, 形成了不依不饶的个性。到学校后和同学难免产生摩擦。在同一个班, 特别是在同一个寝室, 这种情况更严重。常常为了生活上的一点琐事就和同学争吵, 甚至大打出手。性格外向的学生会在与同学、室友不断的摩擦中最后融入这个集体中, 而性格内向或者个别容易走极端的同学就会在这个过程中因为不愿意改变自己努力适应周围的环境而被淘汰、不被周围的朋友和同学接受, 在这种情况下就会边缘化, 慢慢就没有了可以值得信赖的朋友, 也没有沟通的同学, 独自一个来去在校园中, 同学们也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这些人, 无形之中一道看不见的隔阂就隔开了两个群体, 也隔开了本应该融洽相处的同龄人。还有一种学生就是因为家庭条件好, 根本就不屑于跟班上的同学交往, 独来独往渐渐成了同学们心中的“边缘人”, 更成了一般同学心目中另类的人。

那么, 我们给予这些“边缘”学生的自由度该怎样把握? 怎样才能让这些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目标? 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三种办法。

(一) 高校导师制值得借鉴

教育界人士普遍认为, 大学应该给学生相当的自由度, 如果还是像中学那样管理学生, 那么他们今后到了社会上, 面对种种选择, 会更加不适应。但是, 自由不等于放手不管, 应采用“自由加指导”的教育方式。特别是对于大一学生, 指导的分量要大些。国外高校一些做法值得借鉴。大规模、系统化的新生 入学教育不可少, 个性化指导很重要。美国斯坦福大学新生一入学, 就能从校园网上选择一位导师。导师每周与学生见一次面, 在轻松聊天间了解情况, 对学生学业、人际交往等方面进行指导。国外不少高校还设立了“低年级学生学业指导办公 室”、“学生未来发展办公室”, 由资深教师坐镇, 对学生开展一对一辅导。前者指导学生如何根据自己的需求选课、如何利用好大学资源等; 后者针对学生职业发展、深造方向等提出建议。文科比理科好“混”, 似乎是国内高校的一个普遍现象。为什么呢?文科生考试容易“临时抱佛脚”。复旦高等教育研究所张晓鹏教授指出, 国外的文科生整天忙忙碌碌, 看书、查阅资料、写报告, 丝毫不比理科生“自由”。因为学校和老师给予学生必要的约束, 如规定大量阅读书目并检查, 布置论文、演讲等。老师在课堂上仅仅要求学生记听好讲课、做好笔记, 课后交一到两篇论文甚至什么作业都没有, 让学生没有紧迫感, 认为有大量的时间。学生根本不会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充实自己。现在的大学生自控能力、自我约束能力都不太强, 在这样松闲的大学生活里浑浑噩噩“边缘化”的地度过也就不足为奇了。最重要的是这样的学生等到毕业了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大学生活存在问题。

(二) 老师不能一下课就走人

不少教育专家表示, 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 学校要探索新方法, 教师要增强责任心, 而不是一下课就夹着讲义走人。我和本院中文学院一位资深教授交流时发现, 他给学生上课, 学生的作业本多达几十份, 但在所批改的每本作业本上, 他都会写上一句话。有的学生作业本上内容寥寥, 他便写上:“你肯定还有更多的话要说, 为什么写这么少呢? ”有的学生表现出对专业的浓厚兴趣, 他便写:“希望你化兴趣为动力。”其实每位学生都是可爱的, 教师应该对他们负责。复旦大学早已在新生中推出导师值班制度, 资深教授坐镇办公楼里的“值班室”, 为学生解疑释惑。可试行下来应者寥寥, 很少有学生主动上门。后来, 导师把“值班室”搬进学生宿舍楼, 咨询、交流就多了起来。不少导师表示:“学生不上门, 我们就应该主动出击。”现在大学里很多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都很远, 上课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下课就急忙离去, 没有把上课当做一次和学生交流的机会。更有甚者, 学生上课睡觉, 全部责任在学生。确实有学生自身的原因, 但除去学生自己的原因之外, 老师从来就没有想过自己上课学生为什么会睡觉吗? 试想如果一个老师的课上得精彩, 那么哪个学生会睡觉呢? 可能更没有老师认为, 在课堂上有学生睡觉或是不听课是老师的耻辱。

(三) 推行老师和学生的谈心制度

现在的大学生成熟年龄和认知能力都比以前有了大幅度提高, 社会上和校园里的诱惑越来越多, 心思越来越重, 容易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迷惑和心理疾病。必要的师生聊天和谈心是很重要的, 哪怕是一次非正式的谈话都有可能改变学生的一生, 这对心里存在困惑的学生更是起了很好的疏导作用。现在高校扩招后一个班的学生很多, 给老师的谈话工作带来了较大困难。每学期一对一的谈话可以不局限地点、不局限形式, 只是老师要有意识地了解与学生的谈话内容, 了解学生最真实的想法, 事后再把谈话的内容一一简要地记录下来, 到用时有据可查。如果实在是老师不够或者精力不足就可以实行两头谈话制, 也就是说抓住学习、思想都表现好的和表现不好或者发现有心理疾病或潜在心理问题的学生, 这两种学生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就可以说基本掌握班上大部分学生的思想动态。只有了解了学生在想什么, 才有可能随时随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和学习指导。

总之, 无论是辅导员、班主任还是专业老师, 都有责任引导学生树立人生大目标。到了大学, 有的学生设立的目标仅仅是找一份好工作。老师要引导学生想长远、看未来, 使他们的人生目标更加适应社会发展。虽然前面所说退学的学生只是极少数, 但是还有不少学生“挣扎”在退学边缘, 还有一部分学生一直游荡在校园生活的“边缘”, 我们应该对他们给予更多关注, 如果他们都能及时得到引导和告诫, 就会少走许多弯路, 对他们自己和整个社会都有益。

摘要:现代高校中, “边缘”大学生的出现是当今中国大学生学习、教育生活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现象, 其大致有三个方面的表现, 成因可从心理和学校两方面予以分析。当代持有这种心态的大学生对其大学生活、学习甚至社会产生不利影响。

上一篇:混凝土养护工艺要点下一篇:2+2×0.32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