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多媒体数据广播

2024-06-01

高速多媒体数据广播(精选三篇)

高速多媒体数据广播 篇1

1.1数据库间数据同步。

多个数据库间实现数据同步, 往往是软件系统项目中常常出现的需求。这种同步需求有同种数据库间的, 也可能是异种数据库间 (比如Oracle和SQL Server两种数据库) 的。在数据同步的形式上, 可能是全表一次性同步, 也可能随着是数据的不断更新进行增量式的数据同步。

技术上有多种方式可以实现数据库的数据同步。关系型数据库本身提供了数据复制功能, 运用数据复制功能可以实现同种数据库间的数据同步, 这种复制技术可以很好地实现增量数据同步。也可以使用如KETTLE等ETL工具, 实现异种数据库间的数据同步, 但这种技术往往在增量数据同步方面存在缺陷。所以, 在面对异种数据库之间, 并且是增量数据同步的需求时, 往往需要开发人员自行开发程序来完成这种数据同步功能。

1.2线程池技术的引入。

通过应用程序来实现数据同步, 可以使用传统的方法开发应用系统实现异种数据库同步。首先需要预先存储一个任务队列在数据库中, 此队列中描述了需要同步数据的表名、关键值, 用于应用程序能定位到数据行。同步应用程序根据配置项建立数据通道, 包括连结源数据库、目标数据库。应用程序启动后从任务队列中逐行读取任务描述, 顺序从数据源中读出数据, 生成目标库的SQL语句, 在目标库执行SQL语句, 执行同步操作, 并根据是否成功返写状态标志到任务队列中, 从而完成一系列的同步动作。

上述动作的步骤可以用下面的时序图 (图1) 表示:

上述步骤可以实现数据库的数据同步, 但是用一般的WINDOWS编程单线程技术去实现, 其效率比较低, 每秒钟能同步的数据在几十到几百条的数量级, 当有大量队列任务需要处理时, 往往形成了数据不能及时完成同步, 造成业务数据的阻塞。

为了充分利用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多CPU、大内存、高速I/O的能力, 我们在此引入线程池技术, 来实现数据库的高速同步。

二、线程池的技术实现

2.1线程池技术的概念与原理。

在一个程序中, 独立运行的程序片断叫作“线程” (Thread) , 利用它编程的概念就叫作“多线程处理”。多线程处理一个常见的例子就是用户界面。利用线程, 用户可按下一个按钮, 然后程序会立即作出响应, 而不是让用户等待程序完成了当前任务以后才开始响应[1]。

线程池是一种多线程处理技术。在这种技术中, 应用程序预先开好N个线程, 这N个线程可以不断地从任务队列中取得任务, 处理任务, 完成后再次获取任务, 这样N个线程可以并行地处理N个任务。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提高处理任务的效率, 特别是在处理I/O、数据库读写等操作慢设备的任务时, 其处理效率的提高十分明显, 而不用象单个线程那样需要一个任务一个任务地排队处理。

2.2线程池技术在数据同步中的应用。

有了线程池技术的原理准备, 我们可以使用此原理对前述数据同步模型进行线程池技术的实现。我们以Delphi开发环境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 需要有一个对任务进行描述的对象。此对象包含了需要线程池中的线程执行的所有信息。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对象来描述:

其次, 要有一个记录任务队列的对象, 用于被线程池中的线程读取到一项任务, 这样的队列需要不断加载和释放, DELPHI中的TQueue类完全具备此要求。TQueue是一种先进先出 (FIFO) 在列表类 (Tlist) , 可以用PUSH将任务推进类, 用POP取出类中的任务, POP之后这个任务自动被系统从任务队列中清除。其中任务是应用程序自己定义的数据结构 (即上面的PMyRecord对象) 。

第三, 我们需要定义一个管理工作线程的线程池类 (TMyThreadsPool=class (TComponent) ) , 这个类用来创建线程池线程, 在需要的时候销毁线程池线程。在此类中还提供一个PUSH和POP任务的同步方法, 供其它程序调用, 实现任务的转发。

第四, 我们需要定义真正处理数据的工作线程类 (TWorkThread) 。此线程类用来不断从任务队列中获取一项任务, 并对任务项进行实际的操作的处理, 最后将处理返回的数据通过线程池类返回。这样反复进行, 直到队列中没有任务, 线程主动休眠一个时间片, 释放CPU资源, 直到再次获取任务后再进行作业。在应用系统中, 这种工作线程将被线程池类实例化为N个线程, 实现并发的任务处理机制。

第五, 我们需要定义一个额外的查询线程。此线程用于定时侦测任务完成的情况, 以便通知主线程, 目前任务完成的进度, 以及是否已经完成了所有的任务。

至此, 依据上述的技术准备, 我们就可以用开发语言完成一个线程池对数据库数据的同步应用程序的开发。

2.3线程池数据同步中的处理逻辑

上述线程池技术具备了开发线程池技术的基础, 下面我们对各个处理单元进行处理逻辑描述。应用程序共分为四个逻辑处理单元:

(1) 主线程。主线程中, 首先要完成任务类、任务队列类、线程管理类的创建和实例化, 做好所有的环境准备。然后从数据库的传输队列中取出一定数量的任务 (比如一次取20万条进行处理, 不要一次取太多, 否则读取速度会慢) 。将这些任务逐一PUSH到任务队列, 在PUSH开始的时候, 工作线程也就开始操作了。这样, 主线程的主要任务就完成了, 它就等待线池程的并发处理, 在得到查询线程的完成通知后, 再取出一批任务进行PUSH加载, 直到所有同步任务全部完成。

主线程退出时, 需要释放各种对象, 以便安全退出。特别是通过线程池管理类去清除工作线程, 在这里显得变得尤为重要。

(2) 线程池管理类。线程池管理线程由主线程创建实例, 它在应用程序中并不是一个单独的线程, 而只是一个对象。它的功能在前述已经讲过。在此类中, 最为重要的是需要创建N个工作线程, 并启动它们, 这N个线程需要有一个对象来记录它们, 以便未来可以进行单个工作线程的操作, 比如对工作线程中的一些变量赋值、暂停线程、启动线程、销毁线程等。这个对象由在线程池管理类中定义的列表对象 (FTThreadList:TList;) 来处理。线程池类在创建这N个线程时, 将工作线程的对象指针加入到此列表中 (FTThreadList.Add (WorkThread) ) , 以后需要使用某一线程时, 直接可以取出第i个线程 (需要取出时用FTThreadList.item[i]) 就可以了。

(3) 工作线程。工作线程是实际的任务处理单元。在数据库同步数据的工作线程中, 主要包括:A.从队列中读出一项任务;B.根据任务项从源数据库中读取原始数据;C.生成目标库格式的SQL语句;D.在目标库执行SQL语句;E.根据处理结果到源数据库中返写标志。

然后工作线程不断地循环地进行上述工作。如果未读到任何任务, 那么线程主动休眠一段时间, 以释放CPU资源。

(4) 查询线程。查询线程由主线程创建, 创建后并不立即执行, 而由主线程在开始PUSH任务时唤醒。查询线程的任务就是不断 (如果每隔1秒钟) 侦测任务队列中的数量, 以便确定并发任务处理的进度, 并告知主线程。当查询到所有任务已经完成时, 向主线程发出完成标志。

下列时序图描述了线程池模型的处理逻辑 (图2) 。

三、相关重难点技术分析

3.1关于线程池线路的数量。

前面文章说过, 线程池需要预先开N个线程, 那么这N个到底是多少合适呢?

关于线程池线程的个数, 网上有很多文章介绍, 一般的经验公式为:线程数量=CPU数量*2+2。事实上线程数量的多少, 既取决于应用程序所在主机的CPU数量, 还取决于处理线程中I/O。如果所有线程都在读写同一个I/O, 显然整个性能的瓶颈就在于此I/O, 开很多的线程可能无济于事。在本案例中, 工作线程会在源数据库、目标数据库中反复读写, 是可以开较多的线程进行处理的, 这样可以充分利用两个数据库读写的时间差实现并发处理。

3.2对任务列表操作的同步问题。

笔者在研究线程池技术实现数据同步时, 曾经遇到了一个问题, 就是从队列中POP出来的任务有乱码或空的现象, 与设计预期不同, 造成程序莫名其妙的报错。

经仔细研究, 发现这是由于主线程对任务队列进行PUSH与工作线程对任务队列进行POP的冲突造成的。在设计时, 笔者已经考虑到工作线程对任务队列的POP是并发进行的, 会造成资源冲突, 所以在POP时, 笔者使用了多线程的同步机制进行POS操作, 但对主线程的PUSH没有进行资源同步。笔者后来采用了临界区技术, 将PUSH和POP操作放在同一个过程中进行读写, 问题得到了解决。临界区 (Critical Section) 是一段独占对某些共享资源访问的代码, 在任意时刻只允许一个线程对共享资源进行访问。如果有多个线程试图同时访问临界区, 那么在有一个线程进入后其他所有试图访问此临界区的线程将被挂起, 并一直持续到进入临界区的线程离开。临界区在被释放后, 其他线程可以继续抢占, 并以此达到用原子方式操作共享资源的目的[]。笔者预先定义了一个临界区变量, 在读写队列过程中, 通过Enter进入临界区, 通过Leave退出临界区, 在临界区内进行PUSH和POP动作, 这样确保了操作队列的安全, 应用程序也不再报错。

3.3主线程如何获取进度。

主线程需要获取任务处理的进度, 但如果采用主线程去侦测, 主线程往往会被阻塞从而导致进程锁死。我们采用查询线程去侦测进度, 并通过WINDOWS的消息技术返回给主程序。具体的做法是, 预订定义一个消息, 主线程有一个过程对此消息做出反应。同时, 定义一个单独的计数器, 在任务完成后对计数器加1。在查询线程中, 用计数器与任务总数的对比来判断完成的进度百分比, 当计数器达到任务数后, 表示任务已经完成。在侦测过程中, 随时返回消息给主程序, 主程序通过界面显示给用户, 实现良好的用户交互性。

四、成果分析

在线程池技术的研究过程中, 笔者做了一个示例程序, 此示例程序是向本地PostgreSQL数据库中的一张表中插入12万条数据, 以此来研究线程池技术的效率和性能。实验结果如下表 (表一) 。

从上表可以看出, 在未使用线程池技术时, 传输12万条记录需要约7分钟, 平均传输速率为285条/秒;在使用线程池后, 其效率提高到2723条/秒, 12万条记录只需要46秒就完成了传输, 速度是原来的近10倍 (如图3) 。

结束语

线程池技术是WINDOWS应用程序开发技术中的一项比较成熟的技术, 笔者在技术研究的过程中, 既解决了项目中的需求, 也从中掌握了一些关键技术。事实上, WINDOWS还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线程池技术, 即完成端口 (IOCP) 模型, 这种模型可以交由WINDOWS管理线程池, 其效率会更高, 许多基于WINDOWS的高效服务器就是用些技术开发的, 笔者后续将对基于IOCP的数据分发模型进行研究, 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项目实践。

参考文献

[1]李东阳.多线程[EB/OL].http://17875038.blog.hexun.com/73689179_d.html, 2012-3-17.

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开播 篇2

截至去年底,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数已超过8万公里,数字显示,在公路上每天有近1億的移动人群。多年来,各地方的交通广播频率发展迅速,但覆盖仅限于中心城市或所辖区域,没有形成整体的信息网络,服务信息不能全面互通共享。中央电台副台长王晓晖介绍,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将突破路况信息的地域限制,连接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国家应急办,形成全国“一张网”,实现推送式、差异化、可定制的交通信息服务。

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第15套节目,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定位为公益性质的高速公路资讯服务广播,按照“平时服务、突发应急”的原则进行建设,是国家应急广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状态下,该频率为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司机、乘客提供实时路况、天气、资讯、娱乐等信息服务;在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可根据需要发挥应急功能,及时播发权威信息,部署应急措施,迅速调度资源,进行预警疏导。

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采用先进的小功率同步调频广播技术,定向传播、带状覆盖。不影响现有的调频广播分布格局,同时具有数据推送功能。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将从京津塘高速路段开始,逐步覆盖全国主要高速公路。

奥运社区大舞台活动启动

(本报讯记者冷梅文/图)6月24日上午9时许,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上演了两场特色各异的“快闪”活动,分别为少儿花式篮球和传统飞叉表演,吸引了众多群众围观。这两场“快闪”是为“奥运社区大舞台”活动的启动造势,并宣告活动正式开始。

“奥运社区大舞台”活动由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与朝阳区奥运村街道办事处联合主办、本报与BTV在线协办,在奥运村地区搭建舞台,邀请全市近百支优秀百姓文艺表演团队用精彩的文艺表演为中国体育健儿加油助威。

接连上演的两段“快闪”在公园的广场上不断地掀起高潮,一场少儿花式篮球情景剧表演更是让围观的群众叫好不断,从开始一个小孩与一个大人“斗牛”,到小孩振臂一呼,广场上突然跑来三十多个小孩,他们手拿着篮球,快速地聚集在一起,随着音乐节奏,篮球上下翻飞,动作娴熟一致。最后,横幅一拉,稚嫩的声音一齐高呼横幅上的宣传语

“登上奥运社区大舞台,秀出你的风采”。

花式篮球表演结束后不久,在奥林匹克公园另一处晨练的人群中,传来鼓师梆梆的敲鼓声,当路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停住后,先是两位青年女子,接着是一位青年男子,最后又有一男一女两个小孩相继舞动起飞叉来,飞叉在他们身上是如此轻盈,任凭它在臂、腿、背上转圈翻滚,起、落、转、合,围观的人们忍不住大声地鼓掌叫好。最后锣鼓声停,一个条幅被拉开,飞叉表演者齐声喊“登上奥运社区大舞台,秀出你的风采”,就很快地消失在晨练的队伍中。

突然而至的两场“快闪”活动让围观的市民大呼新奇过瘾,也对奥运社区大舞台活动印象深刻。两组“快闪”活动的参与人员以充满热情活力的“快闪”方式,号召更多人关注奥运社区大舞台汇演,也欢迎更多的民间“高手”或“达人”来挑战,亲身参与到“奥运社区大舞台”活动中来!

数据搜索追求更高速度 篇3

现在存储数据的磁盘容量越来越大, 动辄TB级, 准确快速搜索数据的难度正变得越来越大。幸运的是, 我们可以开动脑筋, 内外兼修, 达到目的。

内挖数据搜索能力

1、定制数据搜索范围

既然数据磁盘容量动辄TB级别, 要是让Windows系统自身的数据搜索功能, 对整个大容量磁盘进行完全搜索时, 将会消耗相当长的时间, 这样漫长时间的等待, 相信没有几个人可以忍受。为此, 大家不妨有针对性地设置Windows系统的数据搜索功能, 缩小数据查询范围, 减少数据搜索时间, 从而实现提高数据搜索速度目的。

例如, 以Windows 7系统为例, 大家可以先定义数据搜索时间范围。当知道目标数据文件生成时间的话, 大家不妨依次单击“开始”、“程序”、“附件”、“Windows资源管理器”命令, 进入系统资源管理器窗口, 在数据搜索文本框中输入“修改时间:”这样的查询关键字, 按下“修改日期:”按钮, 展开如图1所示的设置对话框, 指定好合适的数据搜索时间范围, 确认后保存设置操作。

接着定义数据搜索目录范围。在知道目标数据文件的存储路径时, 大家可以指定数据搜索目录范围, 缩小数据查询范围。在进行这种操作时, 只要在数据搜索文本框中, 输入“文件夹选项:”这样的关键字, 按下“自定义”按钮, 切换到如图2所示的设置对话框, 选中目标数据文件所在的目录即可。当然, 为了让数据搜索速度更快一些, 大家还能让Windows系统不搜索子文件夹。默认状态下, Windows系统会对特定数据文件所在文件夹和子文件夹进行搜索, 如果大家事先已经准确知道目标数据文件保存在哪个文件夹时, 就可以定义不搜索子目录, 来加快数据搜索速度。要对子文件夹不执行搜索操作时, 只要先打开文件夹选项设置框, 在“搜索方式”设置项处, 将“在搜索文件夹时在搜索结果中包含子文件夹”功能选项取消选中即可。

2、定义数据索引功能

对于那些反复被搜索的重要数据文件, 大家可以利用Windows系统的数据索引功能, 为之生成索引目录, 来有效加快数据搜索速度。默认状态下, Windows系统的数据索引功能没有将重要的数据文件目录加入索引目录列表, 大家需要自行定义数据索引功能, 让其包含经常要搜索的重要数据文件夹。

在Windows 7系统中定义数据索引功能时, 逐一点击“开始”、“控制面板”命令, 展开系统控制面板窗口, 双击“索引选项”图标, 进入如图3所示的设置界面, 选中那些平时用不到或很少用到的文件夹选项, 单击“暂停”按钮, 让Windows 7系统暂时取消对它们的索引。之后按下“修改”按钮, 切换到索引位置列表界面, 看看那些经常要用到的数据文件夹有没有被选中, 要是还没有选中时, 不妨展开数据磁盘分区, 找到并选中重要数据文件夹, 确认后退出设置对话框。这样, Windows 7系统的数据索引功能, 日后就能加快数据搜索速度了。

如果希望将特定的数据文件夹快速加入到Windows系统数据索引目录时, 不妨先打开系统资源管理器窗口, 找到特定数据文件夹, 打开它的右键菜单, 单击“属性”命令, 按下其后界面中的“高级”按钮, 选中“除了文件属性外, 还允许索引此文件夹中文件的内容”选项, 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即可。对于那些还没有加入到数据索引目录中的文件夹, Windows7系统在下次搜索到它们时, 会在资源管理器工具栏下方出现相关提示, 询问大家要不要将它们加入到索引目录, 单击“添加到索引”命令, 也能快速将当前搜索到的数据内容加入到索引目录中。

在定义好数据索引功能后, 大家日后就能享受到它带来的数据搜索便利了。当然, 如果系统索引目录被损坏, 或者数据索引功能无法搜索到已知数据文件时, 大家还要通过手工方式重建索引目录。在进行该操作时, 只要先打开索引选项设置界面, 在高级标签设置页面中, 按下“重建”按钮即可。值得注意的是, 默认状态下, 数据索引目录会保存到Windows系统分区中, 随着索引目录内容的不断增多, 有限的系统分区空间将会不断被蚕食, 时间一长, Windows系统运行性能会受到明显影响。而且, 在系统分区遭遇攻击受到损坏时, 索引目录也会同步受到损坏。所以, 为了安全起见, 建议大家将索引目录迁移到其他磁盘分区。只要进入索引选项设置界面, 展开高级标签页面, 输入新的索引位置, 确认后保存设置操作即可。

3、活用数据搜索语法

Windows系统的数据搜索功能, 允许用户使用各种复杂的搜索语法, 来实现更快速度的数据搜索。要使用Windows 7系统的数据搜索语法功能时, 先进入系统资源管理器窗口, 在其工具栏中逐一点选“组织”、“文件夹和搜索选项”命令, 展开文件夹和搜索选项设置框, 选择“搜索”选择卡, 选择其后界面中的“使用自然语言搜索”选项, 确认后退出设置对话框。这样, 日后大家在搜索数据文件时, 就能灵活使用强大的搜索语法功能, 进行高速度的匹配搜索操作了。

例如, 如果大家想搜索的数据文名中含有“123”关键字, 文件类型可能是xml或html格式。为了让Windows 7系统高速对这两种类型数据进行搜索, 大家只要在系统资源管理器界面的搜索框中, 输入“xml or html 123”这样的关键字, 这里的“or”实际上是Windows系统搜索功能常用的一种语法形式, 它代表“或”的意思。搜索任务执行完毕后, Windows系统就会同时搜索xml、html这两种类型数据, 并将名称中含有“123”关键字的数据文件列写出来。此外, 大家也可以在Windows 7系统开始菜单的搜索框中, 直接输入“xml or html 123”关键字, 这时Windows 7系统数据搜索功能仅对索引列表中的数据内容进行搜索, 不会对其他路径的数据内容进行搜索。因此, 要想在系统开始菜单中搜索数据前, 必须先对数据索引功能进行合适设置, 将日常用到的数据文件夹加入到系统索引目录中。

除了“or”语法外, “and”这种语法形式也经常会用到, 它代表“和”的意思。比方说, 要将存储在C盘分区中含有“123”关键字的txt类型数据文件搜索出来时, 只要在文件搜索框中输入“C:and txt 123”这样的关键字, 这种数据搜索语法达到的效果, 与手工定义数据搜索类型和数据搜索路径效果相同。倘若待搜索的关键字无法准确输入时, 大家还能通过“?”、“*”之类的通配符, 实现快速模糊查询。

外借数据搜索能力

1、实现数据光速搜索

当计算机安装有多块硬盘, 每块硬盘包含多个数据分区, 每个分区中又保存了成千上万个数据文件, 要在这种情形下准确搜索到数据文件, 怎么说工作量都不会小到哪里去。现在, 大家可以借助小巧的外力工具“光速搜索”, 来实现复杂情形下的高速数据搜索操作。

“光速搜索”工具虽然身材小巧玲珑, 但是其数据搜索速度绝对会让人惊叹不已。初次启动该工具的运行状态时, 该工具会耗费很短的时间, 进行数据文件索引, 接下来大家只要在数据搜索框中 (如图4所示) , 输入需要查询的关键字, 就能在转瞬之间获得相关的搜索结果。日后再次开启该工具搜索数据文件时, 一般不会觉察到它在启动时慢慢吞吞。如果用户使用的计算机硬件配置较高, 那么该工具在其中运行的效果, 将会更加理想。这款工具搜索数据的速度究竟有多快呢?笔者在一台已经工作了八年的旧计算机中, 进行数据搜索测试操作, 发现在100多万个数据文件中, 搜索包含“备份数据”的文件有多少个时, 只是简单地在搜索文本框中输入备份数据”关键字, 不到两秒钟的时间, 在搜索结果列表中就列写出了85项符合条件的搜索结果。很显然, 它的数据搜索速度的确非常快。

工具的小巧玲珑不意味着功能的简单, 其实“光速搜索”工具的搜索功能不仅强大, 而且也非常人性化。大家知道, 搜索数据目的不单单是找到目标数据, 对于数据搜索来说, 之后要做的是先大概了解数据内容, 再有针对性地对数据内容进行操作。而且还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 希望快速进入数据文件所在路径, 或者访问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而这些操作往往要通过调用工具的快捷菜单才能完成, 现在“光速搜索”工具想到了用户所想, 它很人性化地在搜索界面右侧区域, 为用户提供了数据内容的预览, 打开数据所在路径窗口或者属性窗口, 大家可以非常轻松地对目标数据文件执行打开、复制、粘贴、删除等操作。

为了更进一步地加快数据搜索速度, 大家还能按类设置该工具的搜索过滤参数, 缩小图片、文档、视频、音乐等不同类型数据文件的搜索范围。依次点击该工具的“选项”、“设置过滤组”命令, 切换到过滤组对话框, 就能对不同类型数据文件设置合适的过滤条件了。比方说, 笔者要想搜索文件名称中包含有“1231”的音乐文件, 且仅让mp3格式的音乐文件列写出来, 而不列写图片或其他类型文件。这个时候, 只要在搜索文本框中输入“1231”关键字, 之后点选左侧区域的“音乐”分类项, 再在过滤器中将音乐文件的扩展名设置为“mp3”, 确认后执行数据搜索操作即可。

2、实现数据离线搜索

众所周知, 要搜索保存在移动磁盘中的数据内容时, 必须先将移动磁盘插入到计算机系统中才行, 不过每次将移动磁盘插入到计算机系统中时, Windows系统会自动为其分配不同的分区盘号。显然, 这不利于数据内容的快速搜索操作。现在要是大家手头拥有“Everything”这款外力工具, 通过对移动磁盘数据的离线搜索, 就能避免频繁插入移动磁盘搜索重要数据文件的麻烦, 从而实现快速搜索数据目的。

为了方便识别每个移动磁盘, 大家可以先通过“Everything”软件, 为频繁访问的移动磁盘生成一一对应的数据库文件, 日后借助数据库文件名, 来选择对不同移动磁盘进行离线搜索。在进行这种操作时, 先插入移动磁盘到计算机系统中, 在主程序界面中依次单击“工具”、“文件列表编辑器”命令, 再逐一点击其后窗口中的“编辑”、“添加目录”选项, 从目录列表中选中当前已经插入的移动磁盘分区盘符。这样, “Everything”程序会自动扫描其中的数据。扫描任务完成后, 逐一点击“文件”、“保存”选项, 将扫描数据生成与之对应的数据库文件。

接下来点击“工具”、“选项”, 弹出选项设置对话框, 切换到文件列表页面 (如图5所示) , 单击“添加”按钮, 导入事先创建好的数据库文件, 确认后退出设置对话框。这样, 日后即使不将移动磁盘插入到计算机系统中, “Everything”程序也能对其进行快速离线搜索了。此外, 大家也可以创建索引列表, 将频繁要访问的磁盘分区所在文件夹, 添加到索引列表中, 以加速数据搜索速度。只要在该程序的选项设置对话框中, 依次选中“索引”、“文件列表”, 单击“添加文件夹”按钮, 再将需要频繁搜索到的磁盘分区文件夹导入进来即可。

3、实现数据组合搜索

有些外力工具虽然支持语法搜索, 但无法支持引搜索, 而有的外力工具执行索引搜索操作时, 数据搜索速度又相当慢。为了实现快速搜索目的, 大家可以借助“File Locator”这款外力工具来帮忙, 它能多管齐下, 同时支持语法搜索和索引搜索功能, 来达到更加快速的数据搜索操作。

安装并开启该程序的运行状态, 选择主窗口中的“主要”选项卡, 在对应选项设置页面的“包含文本”设置项处 (如图6所示) , 输入与特定数据文件相关的关键字, 并定义好适当的搜索方式, 在缺省状态下该程序使用的搜索方式为“布尔表达式”。在“查找位置”处, 按下浏览单个文件夹按钮, 弹出文件夹选择设置框, 从中添加特定数据内容所在的目录, 一并将“子文件夹”选项勾选起来。再单击“开始”按钮, “File Locator”程序就能使用多种搜索功能, 开始进行数据搜索操作了。

上一篇:研究过程还原下一篇:冷水循环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