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2024-06-17

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精选十篇)

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篇1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专业化的应用实践课程。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 由于其之前未了解过或学习过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 对人力资源管理概念模糊。因此, 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内容上有所差异, 要注意教学方法上与学生专业背景相结合, 才能让学生更有兴趣的学好此门课程。

一、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

(一) 教学内容与学生培养目标及专业发展方向相匹配

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不明白学校为什么要开设《人力资源管理》课程, 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 不知道学习这门课程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疑惑学习这门课程跟自己的专业有什么关系。因此, 教师在给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上这门课程之前, 要明确对他们的培养目标, 即该课程的学习是培养学生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知识, 提高其求职能力、做好其自身职业生涯规划以及提高其胜任未来工作岗位能力和管理技能等方面的能力, 培养学生成为各专业领域中的有效管理者, 而不是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在课程培养内容上进行很好的定位, 明确该课程教学内容上与学生培养目标达成一致, 并且, 教学的内容要与学生的专业相对接及与专业发展方向相匹配, 只有这样, 才能在课程教学中有的放矢, 选择性地进行教学, 并在第一节课程中告知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重要性及与其息息相关的关系, 激发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 才能让他们更主动的参与学习。

(二) 教学内容从“专业化”转为“通俗化”

非人力资源专业的学生因对人力资源概念模糊, 对教学内容中的专业化用词比较难以理解, 难免会因为人力资源的深奥而减弱或失去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因此, 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时, 需要花心思将“专业化”的词语转为“通俗化”的词语, 以便让学生更容易的理解, 让学生“易懂易记”,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的积极性。

二、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

由于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与专业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差异性, 因此, 我们要积极探索多元化教学的方法。

(一) 采用互动式的“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及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以案例为教学材料,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和决策, 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和互动交流, 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给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讲解人力资源管理每个模块的知识点前, 要引用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会遇到的问题作为案例, 并且告知学生, 他们不管是作为找工作的就业者还是企业的管理者, 都会遇到这样的人力资源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新的知识, 从而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在讲解知识后, 再回到讲解前所引用的案例,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 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并采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式的讨论与交流, 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解决案例中的问题。在对案例的讨论与交流过程中, 让学生畅所欲言、积极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 达到“教师通过案例来讲解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学生通过案例来巩固所学知识及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良好教学效果。

(二) 采用“影音视频”教学法活跃课堂气氛及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吸收

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在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知识过程中, 难免会觉得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知识是抽象化的。影音视频可以给人传递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引人入胜。为了避免抽象化, 可以在课堂中采用“影音视频教学法”, 在讲授人力资源每一模块内容时, 可以播放相应的影音或视频让学生观看了解, 比如, 在讲授《员工招聘与录用》内容时, 可以给学生播放目前比较火热的《绝对挑战》、《职来职往》、《非你莫属》这些关于招聘与面试的电视节目部分片段, 让学生感受现实中的招聘与面试是怎样进行的, 并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注意观察面试考官和应聘者的言谈举止及各种表现, 在影音播放完毕后, 让学生对应聘者的表现进行分析和评价, 并将他们的分析和评价与影音中专家们的分析和评价进行对比, 由此, 让学生学习面试考官的面试技巧及作为应聘者的面试注意事项和技巧, 为毕业后应聘面试打下良好的基础。精彩的影音或视频穿插在课堂, 在形象、生动的情境中, 学生的听、看、想、讨论和教师的引导、点评融于一体, 有助于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 同时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和吸收。

(三) 采用“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教学法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并加以应用

“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 将学生安排在模拟的工作情境中, 学生通过对模拟活动过程的虚拟再现, 从所处情景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进而理解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 运用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创造性, 能让学生更主动参与学习。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可以设计丰富多样的角色扮演情境模拟, 如工作分析、招聘面试、员工培训等内容。笔者在给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讲授《员工招聘与录用》的内容后, 开展《招聘面试模拟》比赛。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 每个小组6名学生, 他们根据所学内容, 自由发挥, 每个小组进行面试考官与应聘者角色分配扮演, 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的产品、公司介绍、招聘的岗位等情景由每组自由讨论决定, 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在学生的《招聘面试模拟》比赛中, 各组的面试形式丰富多样。例如, 有的组采取个别面试方式, 有的组采取小组面试方式, 有的组采取集体面试方式, 并且, 各组在面试过程中设置了心理测试等不同形式的测试环节, 应聘者也能积极配合。每组招聘模拟面试结束后, 让其他的学生给予他们在招聘面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表现进行评价, 并指出他们的好与不好之处。《招聘面试模拟》比赛结束前, 笔者作为教师给予他们评价、指导与建议。之后, 学生反映在招聘面试模拟的环境中, 他们直接面对管理实践问题的考验, 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并加以应用, 进而促进他们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用的实践技能, 让理论知识在情景模拟实践中得到检验, 使他们深刻地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差异及了解自己需要提高哪些方面的技能, 这就进一步提升了教学的效果。

(四) 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开放式教学法以开阔学生眼界及拓宽学生思维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 只有通过实践中的使用才会知道如何运用更有效, 才会体会到管理的魅力所在。因此, 应多鼓励学生与社会接触和交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开放式教学法, 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习并总结经验, 进而开阔学生的眼界及拓宽学生的思维。

一是“请进来”:作为教师, 可以与企业联系, 邀请一些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主管或与学生专业对口部门的管理人员到课堂上进行讲座或是和学生交流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情况, 讲述他们的工作经历、分享他们成功的实际工作经验, 让他们与学生互动式的沟通与交流, 让学生从他们的经历和身上得到启示并且学习到他们的好经验。

二是“走出去”:让学生利用暑假及寒假时间到企业进行见习或实习, 并利用实习的机会, 找到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决的实际工作问题, 进而提高实践能力;或是教师本人与企业联系, 在学习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过程中, 带领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学习, 让学生通过对企业的参观, 了解企业的生产与经营过程, 了解各部门人员的工作情况与工作流程, 让学生与多与企业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与沟通, 学习到他们在课堂教学上学习不到的知识。

三、结论

通过以上在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上的探讨, 在进行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中, 要讲究方式方法, 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学习《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兴趣, 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知识, 才能更好的提高其求职、做好其自身职业生涯规划以及提高胜任未来工作岗位等方面的能力。这也体现了教师要根据社会实际情况和需要, 与时俱进的改进和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方法才能符合现代教学的需要。

摘要:本文针对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所开设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上进行探讨。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刘静, 杜淑芳, 朱闪闪, 刘倩, 郑春蕾.情境教学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的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 2014, (9) :138-139.

[2]刘文波, 刘楠.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教学法的构建与实施——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 2014, (2) :70-71.

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篇2

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成效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讲,重要的不是取决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及其工作成效,而是取决于企业各部门的领导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意识和作为。

1、刘先明认为:管理=管人理事+管事理人。本部门的每一件事,都离不开本部门的负责人领导并通过其下属去执行和完成。人力资源部门的事,都与非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2、企业最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往往不是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员中产生,而是从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员中产生。人力资源“空降兵”存活率低,不宜盲目引进。

二、非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须正确认识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

1、企业及企业提供的岗位、平台是面向社会的。

2、员工是社会的,不是企业的私有财产。

3、良性发展的企业,是在企业与员工之间建立起共赢发展的和谐关系。

4、“企业主人翁”与本课程主讲人刘先明首创性提出的“岗位主人翁”的关系。

5、正确的忠诚观,不是要求员工忠诚于企业,而是要求员工忠诚于岗位。

6、个人发展速度与企业发展速度之间,是有可能存在矛盾的。

三、非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须正确认识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1、没有不合格的下级,只有不称职的上级。

2、最好的管理者,是最好的教练员和服务员。

3、制度不是上级管理下级的工具。

4、上级时刻都是下级的榜样。

5、本课程主讲人刘先明认为:《没有任何借口》,有时会成为上级最好的借口。

6、上级如对下级说:“我只问结果,不问过程”。结果恐难如愿。

7、本课程主讲人刘先明认为:上级画“木桶理论”给“短板”类的下级看,这种做法可能就是“短板”行为。

四、对非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

非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对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了解得越多,就越有助于跟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配合与协作,对整个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帮助也就越大。

1、需要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结构、职能、规划和计划。

2、需要了解企业的人事管理制度,并遵循企业的人事工作流程。

3、需要了解人力资源部门能对自己所在部门及专业工作提供哪些支持和帮助。

4、需要了解能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哪些配合性的工作?从招聘开始,企业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都需要部门及部门负责人的配合,尤其是以下几个方面:

(1)招聘;

(2)试用;

(3)培训;

(4)异动与离职;

(5)考勤、加班;

(6)奖惩、二次分配;

(7)薪酬、考核、激励;(例:本课程主讲人刘先明研创的环型递进式考核法。)

5、需要了解员工素质图。

6、需要了解岗位描述。

7、需要了解本课程主讲人刘先明提出的社会性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五、非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须持续发挥好的能力:

1、建设部门文化,给力企业文化的能力。

2、打造具有高绩效特征的团队的能力。

3、创新及营造部门创新氛围的能力。

4、培养、树立、发现、运用好榜样的能力。

5、对人员留住与合理流动的贡献能力。

6、培训、培养和提升下属素质的能力。

7、对员工潜力的挖掘和激发能力。

8、对加班、人工费的控制与贡献能力。

9、促进自己和下属共同实现社会价值的能力。

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篇3

改革不是目的,改革促进发展才是目的。改革的真正目的在于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赢亏的的市场主体。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后,要建立现代传媒企业的制度管理体系。而带有浓厚的机关事业单位组织人事工作性质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竞争机制下报业的发展与壮大,甚至成为现代传媒业发展的障碍和瓶颈。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的转企改制对人力资源管理也提出了新课题和新挑战。

现阶段非时政类报刊单位人事管理突出的不足表现在:

1、人事管理者职能定位不准

现行多数管理基本上仍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主要职责还局限于业务管理,是一种行政管理。管理者只是集中精力在使用、控制员工这一层面上,忽视对员工的培训开发,把人当成成本或工具,而不尊重人性。人事部门服务性、基础性工作较多。管理人员忙于事务性管理,没有将精力放在战略性规划、人力资源开发上,角色定位不准。

2、收入分配激励机制不明显

员工身份多样,分为正式工,在编聘用制人员,聘用制人员,自聘人员,劳动派遣人员。收入分配根据不同身份来执行,有事业单位工资标准、企业工资标准、劳动力市场指导价格之分;社会保险也分参加养老保险和不参加养老保险之分,医疗保险有在省直参保的,也有在市直参保的。这种形式多样的用工制度,给人事管理带来相当大的难度。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称作为确定薪酬的基本依据,以岗定薪的基本薪酬体系未建立,同工同酬更是难以实施,收入分配激励作用无法体现。

3、人才输出机制不健全

报刊单位普遍陷于人员多、人才匮乏的困境。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建立人才自由流动的输出机制。随着市场环境和报刊单位改革的推进和事业的发展,需要一批有激情、有干劲、能跑动的青年新闻人才,需要一些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原有的一些高职务、高职称、高收入的在编正式职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创新意识不强,已经不能适应报刊发展的需要,但由于目前事业单位没有下岗的问题,这部分人依然占据着工作岗位。这就造成人员队伍越来越大,管理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报刊的可持续性发展。

4、人才成长空间受限制

报刊单位存在严重的行政化、机关化倾向,论资排辈现象突出,缺乏市场化的成长机制和完善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为表示对优秀人才的重视,往往还习惯于将他们提拔到行政领导岗位上,给他们“加官晋爵”。这种制度最大的负面影响在于使得编辑记者们轻视对自身专业品质、素质和能力的提升,而注重对主编、主任等行政职务的追求。造成编辑记者们心态浮燥,文章跟风从众,只顾物质利益。这无疑遏制了人才的个性发展,误导人才的价值观和成才观。

报业改制后,要进一步提高市场集中度、改善产业结构和强化核心竞争力,成为新型的企业市场竞争主体。改制成为企业,甩掉了已离退休的事业编制人员包袱,在职人员全部置换为企业身份,为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提供有利条件。新型管理模式,通过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和科学管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重塑人力资源管理组织

1、提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地位与作用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注重人力资源开发,通过有效的物质与精神鼓励,不断发掘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内在动力。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应居于核心地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逐渐由原来的非主流的功能性部门,转而成为企业经营业务部门的战略伙伴。要成立人力资源部,赋予其更大的职能,提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地位,在组织战略制定上有参与权,在人员调配上有话语权、在员工进出上有决定权等,发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作用。

2、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素质

新环境、新任务、新要求,对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者队伍自身的建设,引进培养素质高、专业化、思维活的管理人员,不断充实完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结构。还要推动人力资源电子化、信息化发展,引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软件,一方面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一方面将人力资源工作者从事务性、行政性重复操作的日常工作中解放出来。人力资源管理者要转变人事管理观念,不断学习专业理论,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成为专业化、职业化的HRM。

二、推动用人机制改革

1、完善人才引进机制

应当立足于向“全媒体”转型的报业未来发展定位,从战略高度重构报业的人才战略规划。对人力资源总量和结构现状分析,预测人力资源需求,调整人力资源结构,包括专业结构、层次结构、数量结构、年龄结构等。采取多种灵活方式,引进各类人才。目前,报纸媒体的招聘渠道比较单一,缺乏高层次人才的引进通道。为适应向“全媒体”战略转型,应招聘技术研发、新媒体运营等重点岗位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具有企业工作经验和公司管理能力的业务骨干。

2、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一是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内部人才市场。通过实行竞争上岗,择优选拔优秀人才到重要岗位上。建立内部轮岗,盘活人力资源,使人才在不同岗位间合理有序地双向流动,优化人才结构,避免人才的浪费。二是建立退出机制,让不合适的人退出岗位。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三、打造人才成长的良性平台

1、创新人才选拔机制

要充分考虑员工个人发展需求,为员工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并提供合理的晋升渠道,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尊重人才、信任人才、用好人才,强调“能力成才”、“业务成才”,打破身份、职称等限制,选贤任能,对优秀人才委以重任,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

2、改进人才培养方式

要从当前培训计划靠指令、参训对象官僚化、培训方法单一性的局面转变过来,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和锻炼。根据岗位需要以及个性、专长、兴趣等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个性化培训,着重培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挖掘各类人才的潜能。通过加强培训引导、创建多岗位锻炼和开展拓展训练等方式培养优秀年轻人,努力培养造就一批专家人才、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专业性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四、改革薪酬体系

1、真正实现“以岗定薪”

改制后,人员身份统一,执行“岗位定薪、能力定薪、同工同酬”的收入分配政策易行。通过设计组织机构,实施工作分析,编写各岗位的岗位职责说明书,组织、落实机构和岗位设置,明确和完善岗位职责。按岗位层级确定薪资系数,打破以行政级别、职称类别等为标准确定薪资的官本位体系,逐步与市场化薪酬体系接轨。

2、建立科学考核制和绩效工资制

分别设置指标体系,对不同类别岗位实行分类考核,实行绩效工资制。重新细化和完善采编人员新闻产品的量化考核,重新完善經营目标考核和管理绩效考核。在考核时,针对岗位职责,将考核指标量化,综合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工作质量、沟通协调能力等因素总体评价。□

(作者单位: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人事处)

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篇4

一、教学内容方面

1. 分层次教学, 突出针对性

独立院校的学生相较普通高校的学生来说, 不论从性格上还是自身素质上都有很大程度的差别, 他们更加独立、自主、实际。他们认为“人力资源管理”这门课程不是本专业的必修课程, 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认为修个学分就行了。

针对这种现象, 独立院校可以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设置上进行调整。首先, 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 将课程分成A、B两个层次。A层次, 学时多 (64学时或48学时) , 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多, 重点难点相对较多, 可以给工商管理专业、社会工作专业、劳动保障专业开设“人力资源管理A”, 作为专业必修课;B层次, 学时少 (40学时) , 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少, 重点难点相对较少, 可以给物流管理专业、会计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开设“人力资源管理B”, 作为专业选修课。

教师在授课的时候, 可以针对不同专业, 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对于“人力资源管理A”的课程, 要构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人力资源六大模块的内容要全部讲授, 并且要增加实际案例的比例, 提高课程的应用性。对于“人力资源管理B”的课程, 可以在课程内容上有所删减, 将侧重点放在招聘、培训、绩效和薪酬四大模块上, 并且可以适当增加求职过程中的社交礼仪等问题的教学, 帮助学生提高自身修养。

2. 加强与本专业的对接

有很多学生在上非本专业的课程时, 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学这门课有用吗?跟我的专业有相关性吗?如果在课堂上找不到答案, 那么学生在课堂上自然就不会投入, 这门课的教学效果自然就不会令人满意。

为了使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消除这种疑问, 就要求独立院校的教师提高对课程内容的把握程度, 除了深入了解和掌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相关内容之外, 还要对学生所在专业有基本的了解, 以提高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方法方面

1. 提高人力资本理念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 增强学生自信心, 对于学生来说, 他们工作之后很有可能走到管理者的岗位。因此, 要提高学生的对人力资本理念的认识, 要突出人力资本理念的重要性, 指导学生在平时生活、学习以及在企业的实习过程中, 学以致用, 为日后走上管理岗位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 增加课堂教学方法

(1) 大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由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性, 如果单纯地只使用板书的形式, 教学形式会比较枯燥和死板。可以以多媒体教学为主, 板书教学为辅的“双重”教学方法。在课堂中, 为学生展示课程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大量使用案例教学。授课教师在课余时间必须大量阅读相关资料, 掌握最新的行业讯息, 并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合、处理, 结合教材内容以案例的形式, 带领学生在学习案例的同时, 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3) 加大实践教学力度。独立院校强调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 因此, 特别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人力资源管理”这门课的内容只有使用了才能知道其中的奥秘。因此, 可以在校外聘请专家以讲座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 把握实时动态, 并且可以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实习基地, 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总之, 在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 要做到以市场需求为主, 以学生为主, 注重实际能力培养, 只有这样才能使独立院校的学生提高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重视程度, 才能符合现代教学的标准。

摘要:对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开设“人力资源管理”课程, 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做好自身职业生涯规划, 并且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但是, 在教学内容上, 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存在很大的不同, 因此, 对于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 应该在教学方法上有所改革。

非人力资源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 篇5

一、人才的重要性

可以说,人才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人力资源战略处于企业战略的核心地位。虽然企业的发展取决于企业战略决策的制定,但最终起决定作用还是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拥有量,只有有效地利用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最大程度地发掘他们的才能,才可顺利推动企业战略的实施,促进企业的飞跃发展。

二、部门领导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关键性作用

1、首先配合人力资源管理中心招聘、评估人才作为部门领导人,最为基础和重要的工作之一是要非常清楚地考虑,我们的业务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将需求明确传递至人力资源部门进行招聘,并配合人力资管理部门对应聘人员进行评估、甄选,确定合适人员,最终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2、进行有效地培育与发展

首先,在工作中,当员工的利益和公司、团队保持致时,对于每一个新员工需求给予理解和尊重,让每个员工保持充分的思想和思维的独立性,这是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基础。并了解部门员工的个人追求和期望的利益,如员工希望多功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作为部门领导一定要加以引导、培育,分配工作时往往不仅限于单一类的工作项目上,给予员工更多的发展空间。所以作为部门领导必须有责任去了解员工的个人追求,从而通过有效的引导,工作和信任等协调员工与组织利益的一致性。

其次,对于每个新进员工,部门领导是他的第一培训师,可以这样说,员工后期成长与部门领导言行身教有着不可分割地密切关系。所以,部门必须制定一系列的培训计划、循序渐进的工作计划及个人发展计划。从企业文化——业务理论——初步实战——初步目标——中间指标——督导——总结——改进方案——结果——总结每个环节均需要作思想上的交流,给员工人性化关怀,必要时可亲力亲为,以身示范加以引导,帮助员工找出工作中的短板,提升工作效率。让员工产生的强烈的归属感与信任感,从而提升员工的忠诚度。

3、制定合理有效的目标考核及绩效管理制度

部门领导结合实际,必须制定较为全面、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目标到人,否则无法最大程度激发员工的潜能,同时对目标过程给予督导,对目标过程中的问题反馈及进给予沟通、引导。当然,绩效表现必须更多与激励制度如可变薪酬挂钩,以此激发员工在创造更高的生产率的同时获得更好的回报。

总而言之,建立一支高素质、高境界和高度团结的队伍,必须懂得如何运用人力资源管理。

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篇6

关键词: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效果

基础会计课程是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对于其他专业来讲,这些学生将来不一定从事会计核算工作,但他们却一定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学习这门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阅读和利用会计信息的能力。但如今许多高职院校对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沿用了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由于每个专业的培养目标都不相同,如果按照传统的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对非会计专业的学生起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对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适当改进是当务之急。笔者认为,高职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应强调以理论为基础,以实践为重点,培养优秀的经济管理人才。因此,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是高职教学的必然选择,具体设想如下:

一、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对非会计专业而言,基础会计学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懂会计”,能阅读会计信息。而不是“做会计”,不是把学生培养成将来在各单位的会计岗位工作中会记账、算账、报账的专门会计人员,而是要树立学生一种会计思维方式,了解会计信息是如何生成的,能够利用会计信息进行预算、分析、决算及监控等,并立足于通过“懂会计”更好地服务于本专业的教学目的。因此,对于一些具体的会计核算部分,可以适当降低难度,重点加强对会计报表的学习和使用。财务报表分析与应用是企、事业单位管理者必须具有的一种能力,非会计专业学生今后接触的会计工作更多的是对财务报表的应用与分析。将财务报表列为非会计学专业学生学习重点,应是较为合适的。

二、合理调整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可以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内容,体现课程内容由学科结构向工作结构的改变,在设计、组织课程内容时,构建“以特定情境企业会计信息的收集—记录—汇总—核实—生成—阅读分析流程作为一个完整的项目,以完成该项目各阶段的工作任务为中心,以实践能力为焦点,以理论知识为支撑”的课程内容结构,突出对学生会计信息生成和使用能力的培养。

三、注重调节教学方法和手段

1.引入案例教学法。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的教学重点不在于会计核算,而在于培养学生的会计信息生成和使用,这就需要用到案例教学法。通过实例的讲解,让学生更好地对会计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交流技巧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通过案例教学方法,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极强的针对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借助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动画、图表、声音、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将会计核算流程图、账户体系图、账表以及实物等《基础会计》课程中所需讲解的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的运用,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基础会计》的学习过程不再枯燥。

3.加强实践性教学。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会计理论知识与会计实际工作存在着差异,无论是对于会计专业还是对于非会计专业,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够缩短会计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实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能更加深刻全面地理解会计理论。学校要尽可能地利用校内的会计模拟实验室,安排一定课时的模拟练习,以便在学习凭证、账簿、报表时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一般在实践教学中以一个企业一个生产经营周期的基本业务资料为基础,模拟企业财会部门会计实务处理的全过程。通过这样的模拟,加深学生对凭证、账簿、报表的填制方法、规则的记忆,培养学生根据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实务操作的执行能力,更好地体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目标。

四、丰富教学考核方式

对于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的考核,应努力做到使学生在考核中能尽量发挥创造性地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拘于考核的形式。對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可采取闭卷方式,对分析性较强的课程采取开卷方式。通过考核和评价方式的改进、变“死学”为“活学”,变被动为主动,变知识的学习为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素质。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引导学生学习观念、态度和方法的转变,增强学生学习创新的自觉性。在保持合理和公平的前提下,重视个性的发展,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答案,评分时呈现学生的创造能力,激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个性,使考核真正起到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五、提高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形成和使用会计信息的能力,因此传统的教学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教师除了具备会计学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一定的经济管理方面的相关专业知识。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知识都是来源于实践,因此教师应深入会计实务工作中,通过访问工程师、挂职锻炼等方式选送一些优秀教师前往大中型企业或会计事务所开展实践活动,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为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方法的改进积累素材。

参考文献:

[1]施金影.项目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应用的思考[J].会计之

友,2008,(04).

[2]朱天高.关于高职高专<基础会计>教材改革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

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篇7

校本课程开发源于20世纪60~70年代的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 在我国却是舶来品。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指以学校体育教师为主体, 在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的指导下, 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体育资源, 为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的过程。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其实就是学校在国家制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框架内“做自己的事情”, 通过自行设计、自行规划、自行组织、自行实施所进行的个性化课程的过程。它包括两层意义:一是使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 即学校体育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 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会的特点和需要的过程;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 即在具体实施国家体育课程、地方体育课程的过程中, 在充分考虑当地情况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 以学校和体育教师为主体创编的、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课程的过程。

2、公安院校非公安专业大学体育课程现状

在1998年前后的高校扩招趋势下, 全国各公安、政法类高校为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服务社会也加入了扩招高校的行列, 其主要扩招方式是招收与公安、政法类专业相近的专业, 如:法律事务、安全管理、公共管理等等。这些专业的学生入学后与公安、政法类特殊专业着制式警服的学生不同, 他们属于普通专业, 执行普通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教学大纲。其体育教育也有明显的区别, 公安、政法类专业的体育教育是警察体育, 教授擒拿格斗、警用射击、警察战术等, 课余进行统一的早操、下午课后训练的半军事化训练;普通体育则按国家大学体育指导纲要执行体育教学, 无统一的训练时间。即一个学校, 执行两套完全不同的体育政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标准。

长期以来, 普通专业学生多次向学校反映, 要求执行同一政策, 至少应当开设选修课, 有的学生提出当初选择公安院校就读普通专业就是冲着公安院校这块牌子来的, 以为可以学些防身自卫的本领, 结果连看的机会也不多。学校多次为此讨论, 也几次向公安厅汇报, 都明确表示非公安专业应当按国家规定执行国定教学大纲和计划内容, 从而使非公安专业的体育教学学生满意度测评长期处于较低水平, 教学质量难有质的飞跃。

3、警察体育特色资源非公安化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3.1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建立为课程开发提供了制度保障

1999年6月13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 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施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由此开始了构建我国“三级课程体系”的改革, 校本课程在我国出现并引起重视。2001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学校课程管理指南》明确提出学校应:研究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为高校公共体育“校本体育课程”开发提供了制度保障。

3.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结构的重建为校本课程奠定了理论基础

长期以来, 体育课程基本上是以身体活动特征或以运动项目作为确定课程结构和内容体系的依据。这种结构的优点是便于体育教师组织教学, 但它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是过于突出体育对促进身体完善和发展的意义, 从而冲淡或掩盖了体育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如形成团队精神、完善人格、磨炼意志等方面的作用, 形成体育等于运动的错误观念。随着我国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深入, 这种课程结构所表现出来的弊端越来越明显。若不冲破这种课程结构的束缚, 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思想就很难真正得到体现。因此,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以功能为纲、按体育功能来划分学习领域的结构体系, 以充分发挥体育课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并表现出广泛的适应性。因为新课程标准是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和体育学习的特点, 并按照不同的学习领域设置相应的水平目标, 不具体确定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由各个学校自己进行选择。

4、警察体育特色资源非公安化的基本要求

为了推进国家体育课程改革, 使国家、地方和学校的三级课程管理制度能在公安院校非公安专业大学体育课程中得以实施, 应积极开发和利用警察体育特色资源, 这将丰富和完善学校体育课程, 帮助学生增强兴趣、增长知识、培养技能。在警察体育特色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可以把擒拿格斗、警用射击根据普通专业学生的实际需要, 在合乎公安政策与公安保密规定的情况下合理地选择、改造, 如将擒拿格斗中的一些内容开设防卫术、女子防身术、散打教学, 警用射击改造为普通射击训练等等。在开发与利用警察体育特色资源使其教材化的过程中, 应遵循以下原则:

4.1保密性。保密性是公安院校非公安专业大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 只适用于公安专业学生训练的内容要严格按公安保密规定执行, 违反规定是纪律所不允许的, 违反保密规定的教学训练也是很危险的。

4.2健康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公安院校非公安专业大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是构建以学生的身体、心理、学会适应的“三维健康观”为宗旨的体育课程体系的关键环节。

4.3优先性。警察体育特色资源较多, 在对警察体育特色资源非公安化进行开发与利用中应当优先选用能防身自卫的实用技术与方法, 强调防身、讲求自卫、注重武德与相关法律知识教育。

4.4安全性。有的警察体育内容带有一定的危险性, 而非公安专业学生并未和公安专业学生一样入校前进行了体能素质与心理素质的筛选, 不具有公安专业学生的身体条件和体能素质。因此, 在对警察体育特色资源非公安化、教材化处理的过程中, 要着重考虑那些危险性大、难度大、体能素质要求高、易发生伤害事故的内容和因素, 将安全置于首位, 从而确保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5、结束语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的课程发展正朝着“混合体制”演变。“一纲多本”的实施、大量选修课的开设等现象, 打破了长期以来国家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使体育教师享有参与课程开发与决策的权利, 同时也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但由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 存在多方面的困难, 因此, 需要教师深入地认识和研究课程、研究学生、探索社会, 并勇于创新、突破陈旧的体育教学模式。而对警察体育特色资源进行加工、改造和整合, 使之适用于非公安专业大学体育教学实践的需要, 正是这样的学习过程、创造过程, 使教师的个性化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1]王红英, 杨再淮.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7 (6)

[2]董翠香, 王珊, 朱春山.高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开发[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8, (7)

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篇8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对地理空间信息数据进行采集、输入、管理、查询、分析、模拟和显示的计算机技术系统。GIS作为应用性极强的一项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生态环境评估、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价、城市规划、交通运输等领域,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形式及内容不断更新。GIS课程特别强调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培养,国外一些高校在课程实践教学中已率先开始使用面向专题、主题应用的实践教学模式[1]。针对国内的不同专业,科学性与实用性并重的GIS课程主题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

2.GIS课程定位及实验教学目标

2.1课 程定位

GIS业已形成独立的本、硕 、博专业 , 且在其他如理学、工学、人文社会学等多个学科专业中开设GIS课程。因此,开展GIS课程的教学 , 首先要对GIS课程进行合乎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对于非GIS专业来说,一般GIS课程教学注重学生了解和掌握GIS原理与概念,GIS软件平台的基本操作及其在本学科领域中的应用,而不是放在研究GIS科学上。

2.2实验教学目标

针对非GIS专业中不同学科对于GIS应用的需求,GIS课程实验的设置应有所不同, 但最终目的均为提高学生在本学科专业内应用GIS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技能,培养针对本学科的创新性人才。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学科专业方向为国土资源管理类专业与城乡规划专业, 学生在软件应用及其定量分析等方面较薄弱,因此,主题学习资源的设计需要在这些方面下足工夫。

3.引入主题学习资源必要性及其设计原则与案例

3.1引入主题学习资源必要性

首先,某些学科专业方向的基础支撑学科较广,碰到的实际问题往往涉及多个学科专业。主题学习有利于学生打破学科界限,围绕某一主题进行学习,实现学习内容的综合化、集成化。其次,现今针对非GIS专业的通用教材还无法完全满足GIS课程教学的需要 ,急需任课教师针对本学科、学生、高校自身特点组织设计课程教学内容, 因此针对不同专业引入主题学习资源恰逢其时。最后,学生相比基本原理普遍更倾向于学习应用技术,因为应用技术、操作技能等学生能够直观感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GIS主题学习资源正是针对某些应用主题,将应用操作技能融入其中。

3.2主题学习资源设计的原则与实践案例

针对非GIS专业,GIS课程主题学习资源设计应符合以下原则。第一,主题学习资源设计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应用GIS解决专业内实际问题,尤其是掌握GIS各种空间分析技术的特点及其解决工程实际的流程, 而不是学习开发各种分析算法与软件[2]。第二,主题学习资源设计要时刻注意“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即首先在教学准备阶段,要求主题学习资源的数据来源于工程实践。其次在教学实施阶段,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要符合真实工程实践的应用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实践操作应用为主,理论教学为辅,充分利用主题学习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专业技能实践锻炼机会。最后在教学总结与讨论阶段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应用于真实的工程实践。

GIS主题学习资源设计需涉及GIS的基本功能 ,包括数据的采集与处理、专题地图制作、矢量数据分析、栅格数据分析、空间分析、DEM分析等[3]。结合参考资料、教师科研实践与学校专业方向特点,设计多个主题学习资源案例,现将主要案例介绍如下:区域绿色GDP专题地图制作,涉及GIS功能模块:专题制图等;区域基本农田数据库建库,涉及GIS功能模块:数据采集、转换、处理和属性数据分析等;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涉及GIS功能模块:矢量数据分析和栅格数据分析等;小区域DEM建立与地形分析,涉及GIS功能模块:数据转换、DEM分析和三维模拟等。

4.主题学习资源设计的多维互动

GIS主题学习资源的设计不可能一蹴而就 ,需要不断地补充完善。在补充完善环节要做到主题学习资源设计与学校、教师、学生、应用行业等方面多层次、多维度的互动,以有效提升主题学习资源的质量与内涵,达到培养符合学科需要、社会需要人才的目的。

在学校层面,学校要鼓励GIS主题学习资源设计等教学活动,形成一定的激励机制,如将教师进行的主题学习资源设计工作与教师的职称评定、奖金等挂钩,引导教师重视科研成果转化与课程建设的关系,通过主题学习资源建设推动课程内涵建设[4]。

在教师与学生层面,对于教师来说,在GIS主题学习资源设计的教学活动中从教学准备阶段、教学实施阶段和教学总结阶段都要考虑自身科研课题、社会服务课题的知识转化,将实际案例与实际工程项目与主题学习资源设计相融合, 并且到用人单位了解专业需求情况,不断完善主题学习资源。对于学生来说,首先是在课堂上针对教师所授主题学习资源,不断实践GIS操作技能, 并在此基础上将难点与疑惑点反馈给老师,帮助老师完善主题学习资源,另外有些学生在毕业论文、甚至课程论文环节可以应用GIS解决本专业领域的实际问题,为教师提供新的主题学习资源蓝本。

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篇9

一、非英语专业学生写作不足的原因分析

非英语专业学生写作能力不足,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与学习动力、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校关于写作教学的重视力度, 都会影响到非英语专业学生写作学习质量。下面, 我们就来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写作能力不足的原因进行几点分析:

1.学生英语写作态度的影响。根据相关调查, 对于十分之六的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讲, 英语写作学习是十分重要的, 并且有十分之七左右的学生对于英语写作学习有着较大的乐趣。但是, 其它学生认为英语写作学习的趣味性不足, 对英语写作课谈不上喜欢, 也谈不上不喜欢。大约有一半学生认为英语写作教师所布置的作用没有什么意义, 学生完成写作作业只是为了应付老师, 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写作学习目的是为了应付学生的老师。一些学生喜欢上英语写作课, 但是并不喜欢写作本身。一些学生不喜欢英语写作, 但也又觉得英语写作学习十分重要, 不得不学习。总而言之, 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写作态度不尽积极, 严重影响到其英语写作学习效果的提高。

2.学生英语写作基础的影响。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都认为自己的英语写作水平不足, 有近五分之一学生认为自己的写作能力十分差。近一半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觉得自己的英语写作基础严重不足。大部分学生认为词汇量是限制其英语写作能力提高的重要阻碍。在非英语专业学生看来, 单纯地依靠英语写作课堂, 其写作水平无法得到全面的提高。有近五分之四的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 需要借助翻译工具与字典。一部分非英语学生的高中英语学习成绩不好, 英语基础较差。一些学生则是在写作单项能力方面存在不足。非英语专业学生对于写作技巧的不了解以及词汇量不足问题, 使其写作能力的提高不尽顺利。

3.学生网络利用方式的影响。作为新一代的社会人才, 当代大学生对于网络的利用程度较为深入。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学生对于网络的利用方法不同, 使得网络资源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写作能力的积极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过半学生每一个月都会多次上网, 但只有五分之一的学生会利用网络来进行英语写作素材的搜集与学习。绝大部分学生很少利用网络平台对英语写作进行练习。虽然学生都认可网络的积极作用, 认为网络资源对于其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有辅助作用, 但这没有对学生的英语写作学习积极性产生促进作用。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网络使用频率并不低, 但学生缺乏英语学习意识, 不能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英语写作学习。一部分学生会因为网络的刺激而开展英语写作学习, 这说明网络资源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促进作用是不可磨灭的。

二、基于网络资源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写作能力培养模式分析

网络资源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有较大意义, 正确利用网络资源, 改变大学生英语写作学习观念与方法。

1.利用网络资源, 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写作学习兴趣。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行激发, 是提高其写作学习能力的重要基础。当代大学生对于网络的兴趣高, 大部分学生认为以网络资源为基础进行英语写作学习, 会使英语写作学习活动更加有趣。在网络平台上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开展英语教学或者是英语写作教学, 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 也会对学生口语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产生积极作用。学生对于网络平台上学习模式的热情, 使得网络资源在非英语专业的英语写作能力教学中的应用很有必要。

在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英语写人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自行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写作练习。教师要利用网络学习系统, 引导学生建立起自主学习意识, 加强对学生的与管理, 使学生的日常写作学习更具有目的性与计划性。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英语写作方法进行讲解, 利用在线材料让学生对优秀写作成品进行学习。教师也可以利用在线解答的方法为学生解决英语写作学习中的疑问。比如在以“environment protection”为题目进行写作讲解时, 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在网络平台上观察一些优秀作品, 让学生学习良好的文章构建方法与素材。之后, 教师让学生提出写作学习的不解之处, 像举例写作法与对比写作法哪个更好等。

2.利用网络资源, 丰富非英语专业学生写作学习内容。学习内容的丰富, 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学习来讲具有特殊的意义。学习内容丰富了, 学生的英语知识体系就更加丰富, 在写作时, 学生具有更多的词汇与表达选择。非英语专业学生与写作学习资源的互动, 会使学生建立一个更大的英语写作素材库。教师利用英语写作相关文献为学生建立起一个英语写作资料库, 让学生通过关键词检索的方法, 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符合自己要求的英语表达, 学习更多的优秀作文。

在英语写作教学中, 教师要对写作主题进行确定, 像“pollution”, 让学生具有主题意识。其次,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资料进行收集, 对文字与图表资料进行整理。最后, 对写作提纲进行确定, 让学生确定好自己的写作思路, 以此为框架进行写作内容的添加。

3.利用网络资源, 建立非英语专业学生写作学习系统。以网络为媒介, 建立一个在线的英语写作学习系统, 可以让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随时随地开展英语写作学习, 更可以加强学生与网络学习资源之间的互动。网络写作学习系统的建立需要以网络为凭借, 让学生通过这个网络学习系统而加强互动。在这个网络学习系统中, 学生的语言知识基础得以提高, 写作技能得以提高。在这个系统中, 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课程说明以及学习方法、网络学习资源、写作练习题目、写作模版以及常见的写作问题都应当被包括。

在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主题作文任务进行布置, 引导学生对英语写作的策略进行选择, 并先写好一个作文草稿。之后, 教师在这个学习系统中对作文进行评判, 组织学生在学习系统中对作文进行互相批改, 共同完成二稿。之后,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二次审批, 将优秀作文放在系统的展示区内, 供学生学习与欣赏。

综上所述, 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 是其英语学习综合能力提高的重要标志。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提高了, 其英语知识的应用能力就会大大提高。这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未来的社会竞争力提升是十分重要的。受到英语基础水平以及学习动力等因素的影响, 非英语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足。笔者从网络资源出发, 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写作能力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希望以此来明确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要性, 促进学生个人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伟, 许之所.基于网络资源的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外语界, 2008, 04:34-40.

[2]胡小颖.基于网络资源的英语自主写作能力培养模式的设计与实践[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3, 02:57-59+69.

[3]胡小颖.基于网络资源的英语自主写作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3, 04:164-167.

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篇10

关键词:非遗文化,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

非遗文化作为民间艺术的一种, 具有取材范围广、涵盖面宽, 全民性、实用性、娱乐性、艺术性浑为一体的特性, 其艺术性及实用性极具研究价值。在高校艺术教育实施进程中, 开发利用非遗文化资源, 将赋予艺术设计课程浓厚的本土文化气息, 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艺术创作更贴近生活, 贴近民间艺术。反之, 在高校教育的影响下, 注入了新鲜活力的非遗文化也将有序地向前发展, 因新知识新观念的渗入而开出璀璨的花朵。因此, 高校开发利用非遗文化资源应用于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是一个双赢互惠的决策。

一、非遗文化能为高校设计专业教学提供多方位体验式教学

所谓的多方位体验式教学, 是针对现有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 所进行的实践体验教学模式是教育改革的一种尝试, 在实施的过程中, 教学内容针对横向、纵向交叉领域的知识都有所涉及, 使学生最为广泛的接触与了解到多方位的知识点。设计专业的教学中非遗文化的参与, 可以优化原有传统教学中理论空洞, 实践薄弱的教学弊端, 旨在充分重视民间艺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注重从不同专业方向、不同实践项目和不同的教学指导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提供民间艺术方面的多方位体验式教学。

艺术设计类高等学校结合非遗资源, 将民间艺术带入课堂, 走进市场, 可形成极为有益的校企合作机制。例如, 将非遗文化安仁米塑引入高校, 安仁米塑的民俗文化及其艺术魅力可用于艺术欣赏教学中, 提高学生对本土民间艺术的欣赏能力;也可将欣赏课带到当地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环境中, 与创作课和写生课相结合;也可让学生参与其中, 了解掌握安仁米塑的创作过程, 即传承了民间艺术, 又可与教学中涉及到的理论相结合, 尝试使用各种材料、形式和方法制作, 使新的艺术作品更具时代感, 对安仁米塑进行新的创新衍生。这些不同的形式能给学生最大限度的提供多方位、多角度的体验。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的有益补充, 非遗文化的加入丰富了课内外教学活动, 同时, 大大提高了学生对非遗文化的兴趣, 给高校艺术类教育提供了多方位体验式教学形式的借鉴。

二、非遗文化能为高校设计专业教学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

近年来, 将一些非遗项目引入大学, 让高校肩负起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 已经成为我国探索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新途径。在设计专业的教育实施中, 设计专业本身与实践的联系相当紧密, 要掌握非遗文化的精髓, 只有学生亲身体验, 才能更好的掌握。而要实现对文化遗产、民族传统工艺的全面掌握和传承, 必须要深入、细致入微地进行调查、统计和案例分析。例如, 安仁米塑、大布江拼布等非遗文化为装饰设计、服装设计、产品造型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各个方面的设计领域提供了元素、理念和信息等方面的宝贵借鉴与启示。

再者, 非遗文化来源于民间, 是老百姓在自然状态下对生活劳动产生的对美的理解, 无论是永兴大布江拼布绣, 安仁元宵米塑, 还是湘南民居木雕, 在创作上的丰富联想;造型上的纯朴形态, 表现上时而夸张、时而细腻的技法突破了传统形体的拘束;饱满而协调的构图形式;强烈的对比度造就了明艳亮丽的色彩, 饱和度高的色调充斥着感官;多视角多维度形态的表现传递着情感的交流。这些艺术创作观念、表现形式能给我们的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借鉴。非遗文化是人们创造的日常生活用具、民俗活动用品、文化传承用品, 它们源于生活, 源于对自然资源的巧妙利用, 它们与自然和谐共处, 为人服务, 是实用和审美的有机统一、是绿色和环保意识的体现。而这些, 正是设计的最高理念。在创作中, 非遗文化满足人的需要, 尤其是心理的需要, 更关注于人与自然的相互和谐, 这是非遗文化给我们的设计思维带来的又一启示。因此, 将设计教学带入田野, 带入企业也将更有效的扩广设计专业的教学平台。

三、非遗文化能为高校设计专业教学提供最直观的民间资源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意识。非遗文化就是我们最贴近生活的民间艺术, 是普通百姓在生产生活中智慧的结晶, 它们往往体现了普通百姓朴素自然的审美追求。艺术教学的互动距离艺术越近, 与艺术越容易融合。因此, 在学习与教学的过程中, 学生可以近距离的、最直观的欣赏到民间艺术的美, 可以近距离的直接参与到民间艺术的制作, 对于艺术素材的收集与整理都保持着第一手资料的汲取, 对未来的艺术设计创作提供了最为滋养的温床。同时, 非遗文化滋生的土壤, 保持着本土最为原汁原味民间艺术, 这样良好的民间艺术氛围有利于设计类学生陶冶职业情操。在这片艺术的土壤汲取艺术灵感, 学生零距离的接触着最本土的艺术源泉, 潜移默化地接受民间艺术的熏陶, 创作出的作品富有人文气息, 带有深厚的民间民俗韵味。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宝藏, 是非遗文化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艺术设计“情境”。

人才的核心是能力, 而能力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学生在掌握了理论知识之余, 将理论带入实践, 将是一个很好的检验能力的途径。将非遗文化作为教学实施项目, 引导学生对项目进行田野考察, 也正是符合了高校育人的教学目的, 以提高学生在田野实践中的执行能力, 例如对第一手资料进行采集、筛选、分类、归纳、存档等整理手段, 对素材进行细分、解析、运用、拓展的设计能力。高素质的设计师队伍需要更广阔的平台去思考去缔造, 而这些因素也使设计队伍更为迫切的需要更细腻更初始化的艺术源泉, 而非遗文化为此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创作资源。

四、非遗文化是民间艺术与艺术设计学科相互融会贯通的纽带

多学科的融会贯通, 有利于培养设计专业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促进设计学科的学习, 扩展学生的设计眼界。艺术设计学科与非遗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安仁米塑本身可以归属于雕塑的学科范畴, 采用食物做材料, 由民间艺人通过自身对自然对生活的理解, 创作出带有美好情感的祭祀用品, 亦玩亦食。其形态朴实、生动, 可以是单个创作, 也可系列成组创作。每个作品背后往往是根据民间故事或生活生产来塑造而成;颜色点染所需的食用色素则来自季节性的药用植物提取物为原料;作品上的图案源自于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和生物形态, 更为贴近生活, 传递人民的美好愿望。整个安仁米塑综合着宗教信仰、史学、文学、医学、植物学、天文、生物学等各个学科的知识。同时, 安仁米塑同样影响到艺术设计的各个领域, 如产品设计、插画设计、图案设计、动画设计等设计领域。由此可见, 非遗文化可以让学生建立起学科之间相互贯通的意识, 以极具创新意识的艺术设计学习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 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五、非遗文化能为校企结合带来新的契机

在高校艺术类专业的校企合作的推进下, 非遗文化介入高校教育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找到了大批的传承人。同时, 也为民族民间工艺注入了现代艺术的设计创新思维。非物质文化渗入市场才有源源不断的生命活力, 更能延伸出不朽的艺术。湘南学院的办学定位为应用型本科, 确定了“在服务地方的过程中发展壮大自我, 在壮大自身的同时促进地方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为办学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 高校主动与企业或政府单位沟通, 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互惠双赢的道路, 协同合作, 不断创新互动形式, 拓展合作内容将有益于校企合作的良性发展。近年来, 在学院的支持下, 湘南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与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合作, 先后引入本土非遗文化走进课堂, 包含安仁米塑、大布江拼布、临武傩戏、苏仙传说、安仁赶分社等非遗文化, 推进了校企合作, 深化了产学研用合作教育, 强化了非遗与艺术设计相结合的独特特色, 注重教学创新、实践创新, 构建个性化、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接受非遗民间手工技艺以及民间艺术形态的学习后, 能够将其直接或间接的进行知识技能的转化, 最终形成原创设计和思维, 通过企业研发, 使其产品注入市场, 形成有效的技能转换。

每年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作品中, 都有大量关于非遗文化素材的毕业设计作品展出, 这些极具非遗文化特点的作品常常是企业和商家所趋之若鹜的热点。学生的作品被企业、被市场认可, 也是对非遗带入高校艺术教育模式的一种肯定。安仁米塑非遗文化的运用, 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米塑的制作技艺, 也因其朴实的外形、工艺的古老原始带给学生无尽的创作灵感。民间工艺和现代设计理念的结合, 衍生出众多创新性产品, 所创作的作品即传统又新颖, 在市场的检验下, 深受市场的欢迎。同时, 掌握了非遗文化民间技艺的学生, 也是企业方急需的技术人才, 通过非遗教学的学生可以直接进入工厂企业, 甚至艺术大师的工作室, 独挡一面, 为高校的就业开辟了新的大道。

高等学校开发利用非遗文化资源正契合了当下高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大学的时机。将非遗文化带入课堂的教学模式逐渐成熟完善, 将在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形成一个具体的思路, 多方位的教学体验促使“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更有效的发展, 并为实现高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奠定了基础。实践证明, 开发利用非遗文化资源是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是适应新的艺术设计课程改革的需要, 更是高等学校开发利用非遗文化资源也是培养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成阳.“非遗”传承融入高校设计教育创新模式探索[J].大家, 2010 (10) .

[2]叶洪光, 张元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人才培养——以西兰卡普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为例[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1 (02) .

上一篇:口译专业下一篇:航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