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不兼容

2024-06-01

设备不兼容(精选四篇)

设备不兼容 篇1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 电子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已经进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其结果是, 在电子设备周围空间产生的电磁场越来越强, 所以, 我们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要解决好电子设备在电磁场中的适应能力。使电子设备在一起工作时, 不会造成各设备无法正常工作或者工作性能降低。

1 电磁干扰源种类

电磁干扰源主要有外部干扰源和内部干扰源两种。外部干扰是指来自电子设备以外的干扰, 主要有:外部高电压、大功率设备、空间电磁波、工业电网供电设备和电源变压器。内部干扰是指来自电子设备内部各元件之间的相互干扰, 主要有:线路的分布电容、漏电的绝缘电阻、地线和传输导线的阻抗互相耦合或导线之间的互感、元件发热而影响元件本身或其它元件造成的干扰。

2 电磁兼容设计及原理

2.1 接地

接地是电子设备的一个很重要环节, 其作用主要有以下3个:保证电路系统能稳定地干作;防止外界电磁场的干扰;保证设备安全和人身安全。接地是将电力系统或电气装置的某一部分经接地线连接到接地极。“电气装置”是一定空间中若干相互连接的电气设备的组合。“电气设备”是发电、变电、输电、配电或用电的任何设备, 例如电机、变压器、电器、测量仪表、保护装置、布线材料等。电力系统中接地的一点一般是中性点, 也可能是相线上某一点。

2.2 屏蔽

屏蔽是采用一种局部或完整的包围体减少电磁场向指定区域穿透。其目的有两方面:一是防止外来的辐射进入某一区域;二是控制内部辐射区的电磁场, 不使越出某一区域。根据电磁场性质来, 屏蔽可分为有电场屏蔽、磁场屏蔽和电磁场屏蔽3种。屏蔽体材料及结构的选择取决于屏蔽性质的类别及要求其原则是:

1) 干扰源频率较低时, 采用高导磁率材料, 使磁力线限制在屏蔽体内部, 防止扩散到外面去;2) 干扰源频率较高时, 采用低电阻率金属材料, 使其产生的涡流与外来电磁波相抵消, 来达到屏蔽的效果;3) 若要求更高时, 可采用多层屏蔽体。

2.3 滤波

滤波的作用是将信号中有用频率波段以外部分滤除, 以便抑制和防止干扰。滤波器的种类主要有:高通滤波器 (允许信号中较高频率的成分通过) 、低通滤波器 (允许信号中较低频率的成分通过) 和带通滤波器 (允许信号中某个频率范围内的成分通过) 3种。

另外, 象接点网络, 整形电路, 积分电路和选通电路都可以有效地抑制和防止干扰,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3 典型电磁兼容问题解决

电子设备正朝着“轻、薄、小”、智能化和低成本化方向发展, 因此, 塑料机箱、塑料部件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电子设备上, 这样, 一方面, 外界干扰信号很容易穿透外壳进入到设备里的电子电路上, 设备的正常工作因此受到了干扰;另一方面, 设备本身产生的电磁波也很容易辐射到周围空间, 影响其它设备的正常工作。为了解决这问题, 通过长期地探索, 已经研究出塑料金属化处理的工艺方法, 主要有:真空镀、电镀、溅射镀锌和涂覆导电涂料等。经过金属化处理之后, 使塑料表面 (或塑料本身) 具有金属那样反射、吸收、传导和衰减电磁波的特性, 从而起到屏蔽干扰作用。

由于电子设备应用相当广泛, 各种设备的辐射也越来越复杂, 要想完全消除电磁干扰是不可能的。但是, 可以使电磁干扰控制到一定范围内 (实践证明, 如果能达到 (30~40) 分贝以上衰减的话就是可行的) , 从而保证系统或设备的兼容性。

4 电磁干扰标准

近年来, 我国参照干扰特别委员会 (CISPR) 制订的电磁干扰EMI标准, 制定了一系列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标准和规范。例如:

基础类标准

GB/T 4365--1995电磁兼容术语

GB/T 6113--1995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规范

GB 3907--83*工业无线电干扰基本测量方法

GB 4859--84*电气设备的抗干抗扰度性基本测量方法

GB/T 15658--1995城市无线电噪声测量方法

通用类标准

GB 8702--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GB/T 13926.1--92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总论

GB/T 13926.2--92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静电放电要求

GB/T 13926.3--92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辐射电磁场要求

GB/T 13926.4--92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电快速瞬变脉冲群要求

GB 4343--199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动、电热器具, 电动工具以及类似电器无线电干扰特性测量方法和允许值

GB 9254--88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干扰极限值和测量方法

GB 15540--1995陆地移动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5 结论

要做到各种电子设备之间的电磁兼容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技术任务, 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也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有所更新。但是, 我们要掌握好电磁兼容的基本原理, 认真思考, 认真分析, 并通过严谨的实验, 总能够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的。

参考文献

[1]梁振光.电磁兼容原理、技术及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

[2]阚润田.电磁兼容测试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 12.

电脑内存条不兼容 篇2

开机无显示

由于内存条原因出现此类故障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一般是因为内存条与主板内存插槽接触不良造成______在排除内存本身故障的前提下______,只要用橡皮擦来回擦试其金手指部位即可解决问题______不要用酒精等清洗______,还有就是内存损坏或主板内存槽有问题也会造成此类故障。

由于内存条原因造成开机无显示故障,主机扬声器一般都会长时间蜂鸣______针对AwardBios而言______

Windows系统运行不稳定,经常产生非法错误

出现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内存芯片质量不良或软件原因引起,如若确定是内存条原因只有更换一途。

Windows注册表经常无故损坏,提示要求用户恢复

此类故障一般都是因为内存条质量不佳引起,很难予以修复,唯有更换一途。

Windows经常自动进入安全模式

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主板与内存条不兼容或内存条质量不佳引起,常见于PC133内存用于某些不支持PC133内存条的主板上,可以尝试在CMOS设置内降低内存读取速度看能否解决问题,如若不行,那就只有更换内存条了。

随机性死机

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采用了几种不同芯片的内存条,由于各内存条速度不同产生一个时间差从而导致死机,对此可以在CMOS设置内降低内存速度予以解决,否则,唯有使用同型号内存。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内存条与主板不兼容,此类现象一般少见,另外也有可能是内存条与主板接触不良引起电脑随机性死机,此类现象倒是比较常见。

内存加大后系统资源反而降低

此类现象一般是由于主板与内存不兼容引起,常见于PC133内存条用于某些不支持PC133内存条的主板上,即使系统重装也不能解决问题。

Windows启动时,在载入高端内存文件himem.sys时系统提示某些地址有问题

此问题一般是由于内存条的某些芯片损坏造成,解决方法可参见下面内存维修一法。

运行某些软件时经常出现内存不足的提示

此现象一般是由于系统盘剩余空间不足造成,可以删除一些无用文件,多留一些空间即可,一般保持在300M左右为宜。

从硬盘引导安装Windows进行到检测磁盘空间时,系统提示内存不足

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用户在config.sys文件中加入了emm386.exe文件,只要将其屏蔽掉即可解决问题。

其实,从硬盘以DOS方式引导安装Windows的方法比较复杂而且速度慢,其一,必须要在硬盘上安装DOS文件,且还要配置config.sys和autoexec.bat文件,若文件配置不当,还会引发一系例不可预见的故障,对于初学者很不实用。其二,Windows装入成功后,由于每次启动系统都会调入config.sys与autoexec.bat文件来驱动光驱,使得系统启动时间延长,如若屏蔽掉config.sys与autoexec.bat后,在Windows下有时光驱又不能正常工作。

安装Windows进行到系统配置时产生一个非法错误

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内存条损坏造成,可以按内存维修一法来解决,如若不行,那就只有更换内存条了。

启动Windows时系统多次自动重新启动

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内存条或电源质量有问题造成,当然,系统重新启动还有可能是CPU散热不良或其他人为故障造成,对此,唯有用排除法一步一步排除。

内存维修一法

辨证:多头认证不兼容 篇3

人间“证”道是沧桑

“我们是一群农村教师,在紧张的教学之余,还要完成上级下达的繁重的继续教育任务……听说这次我们培训后还要进行信息技术考试。近几年来,我们全体教师都是考了初级考中级,特别是农村学校的一些教师,连电脑都没摆弄过,考了好几次才过关,才取得了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证书,为此不知花了多少精力和财力。现在人事部门又提出了考证要求。政府相关部门为什么就不能协调好这项工作呢?而且每次考试都是和职务评聘、年度奖金相挂钩,我们作为普通农村教师又何敢不从?”

这是一封在网络上流传已久的公开信,信中的署名为“霞浦县部分农村教师”。2006年初,福建省霞浦县人事局依照上级人事部门的部署,开始在全县范围内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训和考试。但让一些农村教师不解的是,他们已于2004年参加了由教育系统组织的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考试(简称NIT),并拿到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合格证书。但当他们拿着证书到人事部门申请免考时却被告知:两种考试不能互相替代。福建省教育厅曾要求将通过了NIT考试的教师列入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免考范围,福建省人事厅却做出了如下反馈:教育部门组织的考试是针对继续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培训效果;人事部门的考试是针对职称评定的,主要是检验应考者的能力和水平,两者不好相互替代。

类似的事件还有很多:光是计算机应用技能,就有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及协会、商业机构等组织的十余类数十种认证,各部门发放的证书互不通用;与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相关的有两种资格考试,分别由国际汉语推广协会和国际认证协会颁证,具体哪个更加权威,各方的说法不一……

政府部门将各自的职能理了个门儿清,却苦了考证的人:同一类型的证书,为何有多个部门认证?考证难,认证更难!

资格认证,门道儿太多

职业资格主要分为执业资格和从业资格两种。执业资格指政府对某些责任较大、社会通用性强、关系公共利益的专业(工种)实行准入控制,是依法独立开业或从事某一特定专业(工种)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必备标准。追溯我国的职称评定历史,最早出现的是各个职业系列的职称证,它对应了我国人事管理制度,并将过去的机关干部和事业单位干部与工人区分开来,是干部上岗的“身份证”。1994年左右,有些行业开始出现注册资格管理,国际通用说法即“行业准入”。我们国家最早的注册资格是注册建筑师和注册会计师,这两种执业资格最早与国际接轨,可以与多国互认。

从业资格则是指从事某一专业(工种)学识、技术和能力的起点标准,是国家为了扩大就业,意欲通过培训,让缺乏技能的就业者获得的应聘“通行证”。近年来,由于管理缺位、认定标准不统一,考

试合格的大门敞得太开,门槛搭得太低,造成遍地是证,人手多证,证书含金量极低。统计数据表明,全国各类职业资格证书超过1000多种,大致可分为三类:“蓝领上岗证”(如电工维修证),“白领上岗证”(如营销师证),以及“个人技能型”证书(如驾驶证)。仅在上海一地就有超过3000家培训公司,各种认证证书更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凡是热门职业,都出现了“证出多门”的现象:人力资源管理认证有近十种,计算机应用技能证书更是多达数十种。然而,拿证的人越来越多,用人单位却挑不到合适的人才,矛盾根源在于证滥于市。

“多”不是问题,“多头”才是大问题

各种认证机构的竞相参与,难免造成交叉认证、重复认证。例如:由于发证机构不同,现有的物流职业证书认证包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物流师证书,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颁发的物流师证书,国资委商业技能鉴定与饮食服务发展中心颁发的国际物流师证书等。此外,还有英国皇家物流职业认证等所谓“国际认证”及各地区的地方性认证。

按道理来说,一种认证只能归一个部门管,如果由两个甚至三个部门同时参与认证只会越管越乱。首先,不同的机构或部门的管理标准不一致;其次,权威性孰高孰低无从判断。如:有些考取了二手车评估鉴定师的求职者应聘时发现,自己持有的是人社部颁发的证书,企业却只看商务部颁发的证书,两个机构发放的证书都合规合法,商务部本职是管理商业经营,人社部的职能是职业资格鉴定,就这样,“公说公有理”造成了“多头管理”。可见,“多”不是问题,“多头”才是大问题。多头管理互不通气,让证书越发越乱。

从根源看,多头管理是我国官本位、权本位的思维在作怪:“谁都想在大锅里捞上几块肥肉吃,油放多少也想由自己说了算。”有些考试尽管与某些部门无关,却也招致部门之间争相揽权。做证书认证也能从侧面印证部门的权力,同时还有“油水”可捞。相关人士对本刊记者透露,有些机构甚至靠着证书的发放和认定创收。如从经费里拿出一部分印刷教材,打着公益讲座、免费培训的旗号,单靠售卖教材创收。报名费、培训费、教材费环环相逼,每一环都能从考生身上捞到不少油水。因为混杂着各种“颜色”的利益纠葛,“考试经济”一词也随之浮出水面。过去,某些省份的相关部门在“考证权力”这方面吃过甜头,也栽过跟头。2005年,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的年度审计工作报告透露,仅仅是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自1989年以来就违规集中各地考试费2.24亿元,未上缴财政专户,并从中支取相关考试费用等1.9亿元。也有不少官员因此落马。原广东省高教厅成人教育处三名官员就因贪污学员报名费、考试费及其他创收所得91万元人民币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受审。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黄新华认为,考试评价体系本属于社会中介的行为,但现在一些考试机构却和政府权力部门成为了“一家人”,导致一些政府部门在考试活动中角色错位,这是多头考试、重复考试的主要归因。

规范职业资格的“沧桑路”

在我国大陆,职业资格主要由政府统管,获得职业资格需要通过全国统考,考试纪律严格、难度较大,考试流程比较成熟和完善。显然,由政府管理职业资格存在一定弊端。在香港,职业资格主要由行业协会负责,如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律师协会,管理律师从考证到日常管理和监督的全部事务,一旦出现问题,律师协会有权吊销律师的从业执照。

职业资格属于行业准入,虽然有些行业协会已经开始介入,但其背后仍然是政府推手。本刊记者通过调查发现,尽管目前提倡将职称管理逐渐从行政过渡到行业,但由于一些行业本身仍未形成自有规范,如撒手让行业协会全权接管,又有可能造成新的混乱。但从发展眼光看,属于行业自律的事务应逐步过渡到行业协会全权接管,政府在着力推动的的同时,还应给予指导和扶持。

电源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探析 篇4

1 电磁兼容性 (EMC) 是指设备 (或系统)

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且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不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

EMC的要求有两方面:一是指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对所在环境产生的电磁干扰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值 (不干扰其它电子产品) ;二是指器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扰度, 即电磁敏感性 (不被其他电子产品干扰) 。电磁兼容性 (EMC) 是一门关于抗电磁干扰 (EMI) 影响的科学。控制和消除电磁干扰, 使电子设备或系统与其它设备在一起工作时, 不引起任何部分的工作性能的恶化或降低, 是电磁兼容研究的中心课题。

2 电磁干扰的三个基本要素

电磁干扰 (EMI) 是干扰电缆信号并降低信号完好性的电子噪音。

任何一个电磁干扰的发生三个必备条件是:首先应具有干扰源;其次要有传播干扰能量的途径和通道;然后还必须有被干扰对象的响应。在电磁兼容性理论中把被干扰对象统称为敏感设备。因此干扰源、干扰传播途径 (或传输通道) 和敏感设备称为电磁干扰的三个基本要素。

3 电磁干扰源的分类

电磁干扰是影响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的主要因素, 其分类方法有多种, 具体如下:

一般来说电磁干扰源分为两大类:自然干扰源与和人为干扰源。

自然干扰源主要指于大气层的天电噪声、地球外层空间的宇宙噪声。它们是地球电磁环境的基本组成要素, 又是对无线电通讯和空间技术造成干扰的干扰源。

人为干扰源是指有机电或其它人工装置产生的电磁能量干扰, 其中专门用来发射电磁能量的装置称为有意发射干扰源, 如广播、电视、通信、雷达和导航等无线电设备。另一部分是在完成自身功能的同时附带产生电磁能量的发射称为无意发射干扰源, 如交通车辆、架空输电线、照明器具、电动机械、家用电器以及工业、医用射频设备等等。

从电磁干扰属性来分, 可以分为功能型干扰源和非功能性干扰源。

功能性干扰源系指设备实现功能过程中造成对其他设备的直接干扰;非说功能性干扰源是指用电装置在实现自身功能的同时伴随产生或附加产生的副作用, 如开关闭合或切断产生的电弧放电干扰。

从干扰信号的频率范围来分。可以把干扰源分为工频与音频干扰源 (50Hz及其谐波) 、甚低频干扰源 (30Hz以下) 、载频干扰源 (10k Hz~300k Hz) 、射频及视频干扰源 (300k Hz) 、微波干扰源 (300MHz~100GHz) 。

从电子设备的内外因素来分, 可分为内部干扰和外部干扰。

内部干扰是指电子设备内部各元部件之间的相互干扰, 包括以下几种:

工作电源通过线路的分布电容和绝缘电阻产生漏电造成的干扰 (与工作频率有关) ;信号通过地线、电源和传输导线的阻抗互相耦合, 或导线之间的互感造成的干扰;设备或系统内部某些元件发热, 影响元件本身或其它元件的稳定性造成的干扰;大功率和高电压部件产生的磁场、电场通过耦合影响其它部件造成的干扰。

外部干扰是指电子设备或系统以外的因素对线路、设备或系统的干扰, 包括以下几种:

外部的高电压、电源通过绝缘漏电而干扰电子线路、设备或系统;外部大功率的设备在空间产生很强的磁场, 通过互感耦合干扰电子线路、设备或系统;空间电磁波对电子线路或系统产生的干扰;工作环境温度不稳定, 引起电子线路、设备或系统内部元器件参数改变造成的干扰;由工业电网供电的设备和由电网电压通过电源变压器所产生的干扰。

4 干扰的传递途径

当干扰源的频率较高、干扰信号的波长又比被干扰的对象结构尺寸小, 或者干扰源与被干扰者之间的距离r>>λ/2π时, 则干扰信号可以认为是辐射场, 它以平面电磁波形式向外辐射电磁场能量进入被干扰对象的通路。

干扰信号以漏电和耦合形式, 通过绝缘支承物等 (包括空气) 为媒介, 经公共阻抗的耦合进入被干扰的线路、设备或系统。

干扰信号可以通过直接传导方式引入线路、设备或系统。

5 电磁兼容性设计的基本原理

5.1 接地

接地有三个作用:

接地使整个电路系统中的所有单元电路都有一个公共的参考零电位, 保证电路系统能稳定地干作。

防止外界电磁场的干扰。机壳接地可以使得由于静电感应而积累在机壳上的大量电荷通过大地泄放, 否则这些电荷形成的高压可能引起设备内部的火花放电而造成干扰。

保证安全工作。当发生直接雷电的电磁感应时, 可避免电子设备的毁坏;当工频交流电源的输入电压因绝缘不良或其它原因直接与机壳相通时, 可避免操作人员的触电事故发生。

因此, 接地是抑制噪声防止干扰的主要方法。为了防止雷击可能造成的人身安全和设备损坏, 电子设备的机壳等, 必须用接地保护。

5.2 屏蔽

屏蔽体具有减弱干扰的功能。

选择屏蔽体材料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当干扰电磁场的频率较高时, 利用低电阻率的金属材料中产生的涡流, 形成对外来电磁波的抵消作用, 从而达到屏蔽的效果。

当干扰电磁波的频率较低时, 要采用高磁导率的材料, 从而使磁力线限制在屏蔽体内部, 防止扩散到屏蔽的空间去。

在某些场合下, 如果要求对高频和低频电磁场都具有良好的屏蔽效果时, 往往采用不同的金属材料组成多层屏蔽体。

5.3 其它抑制干扰方法

滤波。滤波是抑制和防止干扰的一项重要措施。滤波器可以显著地减小传导干扰的电平, 对于干扰信号有良好的抑制能力, 从而起到其它干扰抑制难以起到的作用。

正确选用无源元件。元件本身可能就是一个干扰源, 因此正确选用无源元件非常重要。有时也可以利用元件具有的特性进行抑制和防止干扰。

总之, 保证设备的电磁兼容性是一项复杂的技术任务, 有效地解决电磁兼容问题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在这方面有所突破, 有所发展, 就要掌握有关电磁兼容的基本原理, 认真分析, 敢于创新, 就一定能找到比较稳妥的解决问题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洪波.浅谈电源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

[2]孟庆鼐.电源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

上一篇:维持方法下一篇:酒精浓度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