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教学策略

2024-06-16

备考教学策略(精选十篇)

备考教学策略 篇1

一、丰富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

首先, 让学生在生活中积累, 平时多关注现实生活, 多方面、多角度地感知社会人生, 把握当今时代的脉搏。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 文章如溪水, 泉源丰富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要把生活与作文结合起来, 一定要把学生引向生活的光明之路。”作文内容向生活索取。要想写出一篇好作文, 必须到生活中去找素材, 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在许多学生的身边, 随时都在发生着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只不过他们因心不在焉而熟视无睹。使得这些有丰富内涵的平凡小事从他们眼前悄然而逝, 因此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留心观察, 做生活的有心人, 帮助他们积累生动的写作素材。

其次, 多读多思也是作文的源头活水。为此要博览课外读物, 并注意消化吸收, 为我所用。笔者建议, 学生在多阅读的同时, 应建立属于自己的作文复习手册, 这个复习本要分门别类, 有作文题、构思路数、精彩作文概要、写作资料等。

二、要重视作文的真情实感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过下一句名言:“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可见情感是写作的基础, 情感是写作的血液。“情动于衷而形于言”, 只要作者情感的闸门一打开, 自然情到笔至, 妙笔生花。只要作者心中有了真情实感, 就能做到写山能情满于山, 写海能意溢于海, 甚至让作品富于永久的生命力, 使之“垂世而行远”。李清照“淡荡春光寒食天”一词, 虽不着一“情”字, 然词情采毕出, 情味无穷;辛弃疾“落日楼头, 断鸿声里”一词, 虽未言一“愁”字, 然谁不知词人的满腹“愁”滋味呢?李辛二词何以取得如此的艺术效果, 其中之一是情感使然, 是情感的魅力所致。

真情实感从何而来?怎样培养真情实感?首先, 要用心感受生活, 在生活中孕育情感。写作离不开生活, 没有生活, 也就没有写作。因此我们要教育学生多面向社会, 多关注生活, 要以饱满的感情去观察和对待周围的客观事物, 去建立感情, 再将这感情融进写作中。要做到这些, 作为教育者要让学生走出封闭的课堂, 走向学生真实的生活, 走向创作的广阔天地, 让学生用正确的眼光审视生活, 体验生活的滋味, 去抒发自己的感情。除感知生活之外, 还要深入地思考生活, 使生活理性化、情感化。如果对生活知之不深, 感之不切, 那么作文时, 要么言之无物, 要么胡编乱造。其次, 勤写深思, 在写作中升华情感。作文, 仅靠浅尝辄止得来的情感体验, 不可能感动作者自己, 更不可能感动读者。反过来说, 要深层地思考, 要深刻的认识, 要升华情感, 写作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通过写作可以促使你深思再深思, 认识再认识, 体察再体察, 感知再感知, 将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的认识, 将浅层次低层次的情绪上升为深层次高层次的情感。

三、改变“封闭“的教学模式

目前那种“教师指导———布置题目———学生习作———教师批改讲评”的封闭、僵化的作文教学模式, 严重扼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因此, 必须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活力的作文教学体系。

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着“重写轻说”的现象, 这种做法不仅影响了学生口头交际能力的发展, 也影响了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 所以我们不妨把“作文课”改为“说文课”。目前, 在英美流行一种“头脑风暴”的作文训练形式。“头脑风暴”又叫思维风暴, 通常由老师给出话题后, 学生分组围绕话题做“思维风暴”的游戏。学生尽可能地张开想象的翅膀, 想出一连串希望同学们回答的问题, 每组需要重新审视本组提出的问题, 进行讨论、筛选, 再根据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确定讨论题, 然后围绕本组讨论题, 学生开动脑筋,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最有把握的内容, 最终完成作文。其实这种方法与我们的分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大同小异, 但我们却很少把它运用到作文教学上。

总之, 对于如何指导作文教学, 历来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但只要我们做到既实事求是, 又解放思想, 既脚踏实地, 又开拓创新, 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一定会迎来美好的明天。

高三英语教学与备考策略(推荐) 篇2

高中英语新课程已实施两年,新课程的推进带来了新高考的实施在新形势下,高三英语老师应该对过去的高考经验进行必要的总结,坚持实施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高考备考策略,更新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与时俱进,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高三英语总复习是高中英语教学一个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不仅仅是基础语言知识上查缺补洞,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丰富语言,增强语感,是语言知识转化为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使学生原有的能力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同时,还要对学生的考试技巧与训练做到有效指导。因此如何通过有效复习,使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应试能力得到提高,便成了高考成功的重要保证。对此,我们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制定计划,加强复习的目标性

乐理教学及高考备考策略初探 篇3

【关键词】 乐理课程 教学效率 备考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2)12-078-02

近几年来,由于文化高考竞争的压力,使得转学艺术的学生越来越多,每年参加音乐高考的学生人数也水涨船高,直接导致了音乐高考竞争压力的加剧。而在音乐考试的几个科目中,乐理虽做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学生却往往得不到良好的成绩。那么如何做好乐理的教学和备考,在音乐高考中取得成功呢?我想这是每一位辅导教师和音乐高考生颇为关切的一个重点环节。笔者自音乐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普通高中音乐特长班的教学,带过多年的音乐高考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的同时还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下面结合自己的做法谈谈音乐理论科目的教学和备考。

一、明确乐理作为音乐基础学科的重要性

乐理即音乐理论基础,是所有从事音乐专业学习必修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也是各类音乐艺术院校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乐理课之所以被称为基础课程,是因为它与专业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对专业课程的学习能起到辅助和支持作用。可以说,乐理学习在学生学习音乐的领域中占有重要作用,乐理学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器乐、和声、声乐,作曲及音乐欣赏等课程的学习。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和识记的能力,这就为我们在高中阶段学习复杂的乐理知识奠定了基础。

二、选择好合适的乐理教材

市场上的乐理专著林林总总,可以说每本书都有它自己的特点,但有些乐理教材太过于专业相反倒不适合音乐高考生的学习。对于音乐特长生而言,实用适合的教材就是最好的教材。结合音乐高考生的学习实际需要以及教材编写的通俗易懂性,一般来说我们常用如下几种: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音乐理论基础》(作者:李重光) 这本书已经多次再版,是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试用教材,书中内容丰富,简明。重点介绍了五线谱的乐理知识并且加入了简谱和工尺谱的有关知识更符合我国民族音乐的特点。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基本乐理教程》,这是由武汉音乐学院的两位教授编写的乐理教材,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通俗易懂。这两本书比较适合教师全面系统的备课,查漏补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适当的做调整。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基本乐理教程高考音乐强化训练:基本乐理卷》等这本书详细阐述了基本乐理高考的内容和范围,着重研究了基本乐理高考的基点,重点,难点以及解决办法,并且大量选编了近年来各院校有代表性的高考乐理试题,能有效帮助学生备考。当然,对于教材的使用和选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还有其他一些出版社出版的乐理教材也可以作为参考选择。

三、教师应该详读教材,熟悉整个教材内容的编排,清楚每一课的重难点,并结合高等艺术院校的乐理考试大纲拟出教材的考试学习范围,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失”,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俗话说:没有金钢钻,揽不了瓷器活。教师自身要能对教材掌控得炉火纯青 ,游刃有余。其次教师需要认真的备课和做题,将教材上的每个章节附后的练习题用乐谱本完整做出,然后与参考答案相核对校正。在实践中我发现很多教材上的参考答案由于审稿不严或者印刷等问题不一定就是正确或者唯一的答案,如果解题后和参考答案不同,那么教师可以重新思考下再做题进行确认,还拿不定的话可以和同学科的乐理教师进行研究处理,有争议的话也可以到高等音乐院校找专家请教或者通过出版社联系到作者来处理。如果没有参考答案,那么教师也可以在批改学生作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然后再按照上面提供的方法进行处理。这样经过一到两轮的乐理教学后,教师的分析和解题能力必然会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完善和提高。另外,由于高中音乐教师人数偏少,所以乐理课程一般是由钢琴或者声乐教师兼课,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设置乐理课专职专授,这样有利于教师能集中精力搞好相关课程的教学。

四、教师应注重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一个根本措施。乐理在音乐学科的教学中相对来说是门枯燥乏味的课程。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教唱歌曲时,学生通常情绪高昂,密切配合,声音洪亮,而教师讲授理论知识时学生则变的兴趣索然,精神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做为音乐教师来说必须讲究课堂教学艺术,激发起学生兴趣,使枯燥乏味,难记的乐理知识变为玩,动,说,唱的教学过程。那么,应该如何去提高乐理教学效率呢?

首先,教师要能把乐理知识通俗易懂的讲出来。讲解的时候语速要适中,重难点的地方要着重强调反复讲解,力求当堂课的内容当堂课掌握。这样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乐理知识点,学生只有真正理解了学起来才会更有成就和兴趣,否则枯燥无味的讲解只会增加他们学习的恐惧和烦躁,导致教学效率低下。比如乐理章节中经常会有一些举例的歌曲乐曲片段,这时教师可以弹奏钢琴和学生一起歌唱;出现的一些节奏型和指挥图示可以和学生一起击拍念唱加强记忆;书中介绍的有关作曲家的作品可以在课下收集准备好然后在课上通过电教设备进行试听(这个也是对乐理课的一种延伸和扩展)。这些举措都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教师应该对教材充分挖掘,提炼出精华,对于学生难掌握的重难点的知识点可以总结出一些好记的口诀。例如中古调式中出现的八种音阶排列多而复杂,学生很难区分和记忆,那么我在实践中总结出:“多弗利混爱伊洛,2345617”。意思是多利亚,弗里几亚,利底亚,混合利底亚,爱奥尼亚,伊奥尼亚,洛克利亚调式分别对应的是2,3,4,5,6,1,7为主音进行排列的音阶。 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即可将八种类型的中古调式完全区别开,并且还方便记忆。再如我在大小调体系中发现和声旋律大小调的构成比较复杂,我总结出“大降小升,升7降6,大下小上”。意思是和声大调要降低第六级,和声小调要升高第七级,旋律大调只用于下行,旋律小调只用于上行,并且下行还原。还有“纯一八四五,大小二三六七,增四减五”,这一句话即概括出所有自然音程的构成。这里要注意的一点是,口诀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使用,否则达不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了口诀记忆法,还有联想记忆法。比如在讲授速度术语“Moderato”和“Largo”时,可以联想到在服装店买衣服的时候“M”代表中号,“L"代表大号,也就会很快反映到这两个意大利单词的中文意思分别是“中板”和“广(大)板”。再如速度术语“Adagio”你可以从读音中想到“大机油”,而机油是种柔性的液体,从而得出“柔板”的中文含义。在教学中只要我们用心去琢磨,还可以发现和总结出更多更好记的口诀和记忆法,这些都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第三,要重视乐理课后的复习。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特别是识记后48小时之内,遗忘率高达到72%,所以不能认为隔几小时与隔几天复习是一回事,应及时复习,间隔一般不超过2天。课后及时的复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与遗忘作斗争的有力武器,抓好这一环节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另外要注意平时让学生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如果发现有学生偷懒抄袭他人作业的情况要及时找到这个学生进行诫勉谈话,找到问题症结然后有针对性的做辅导来解决。

第四,教师应该把握住教学的进度,合理安排教学时段,控制好教学的节奏。在实践中我发现乐理通常能在一学年半(即三个学期)学完,每周安排2个或3个课时左右。第一学期可以安排音的长短,节奏与节拍,音的高低等知识的学习。第二学期可以安排音程,大小调体系中的调式,大调式;小调式,平行调等知识的学习。第三学期可以安排民族调式,中古调式,和弦,调的关系,调的转换,速度,力度与演奏法记号,装饰音及略写记号等知识的学习。这样经过三个学期的教学,音乐高考中乐理考试所涉及的内容就能够全部教授完毕,再经过2个学期的一到两轮的总复习,到高三下学期的最后半年,学生应该是能“胸有成竹”地去应对乐理考试。

第五,要细心研究各音乐艺术院校的招生简章和考试大纲。每年各音乐艺术院校会在专业考试的前2个月在官网上刊登出招生简章和考试大纲。在这之前我们可以拿上一年的考试大纲作为参考,因为历年来变化不会太大。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报考不同的院校,所需要考核的乐理内容的难度不一样。比如专业音乐学院乐理考试就比普通师范学院的要难。还有就是报同一所院校的不同专业,对乐理考试的要求也不一样,比如报考作曲和理论专业的难度要远大于表演类专业的。所以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好专业方向,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的备考。

第六要注意加强乐理和音乐学科里其他课程的横向联系。比如乐理和视唱练耳,乐理和声乐歌曲,乐理和器乐等。乐理和这些课程都相辅相成,紧密联系。拿视唱练耳来说吧:视唱中的节奏,速度与力度的术语和标记,练耳中的音与音之间的构唱,练耳中的听记音程,听辨和弦性质,节奏和旋律等这些都与乐理知识密不可分;再如在钢琴或器乐教学中钢琴谱上常见的速度和力度标记也是乐理知识点。所以在进行这些课程的教学的时候,随机可以穿插进相关联的乐理知识,一方面能巩固乐理知识,一方便也能提高相关课程的教学效果。

五、题海战术和模拟考试

近年来,图书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乐理练习题集,几乎都是围绕音乐高考设计编排出版的。以往文化课上惯用的“题海战术”手段对于乐理的复习也是相当实用的,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不仅能反馈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做题速度和准确度。练习书很多但教学时间紧,所以教师需要仔细鉴别挑选图书市场上的乐理习题集,精选出好的习题集给学生进行训练。另外在高三上学期复习完毕后要多次进行高考模拟考试。音乐院校招生的时候一般安排乐理科目考试时间为一个半小时(90分钟),平时我们做模拟考题或者真题训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把握住考试时间,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完成做题,从而让学生适应好考试时间,养成良好的做题速度和习惯。通过真题训练能够查漏补缺,使学生能够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从而使他们面对即将到来的真实的乐理考试充满信心。

乐理教学及高考备考策略初探 篇4

关键词:乐理教学,高考,策略

基本乐理全称音乐基本理论, 是中师、高师和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基本乐理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认识、理解、掌握运用乐谱知识及音乐表现手段的基本常识, 从而培养视唱能力及感受、理解、表现、创造音乐的能力。

基本乐理教学内容包括记谱法常识 (如音符、休止符、节拍记号、谱号、调号、力度及表情记号等) 和音乐基本要素知识 (如音、音高、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程、和弦、调式、音阶, 旋律及歌曲基本结构形式等) 两个主要部分。

一、教材的选择

书店里各种《基本乐理》书很多, 可以说每本书都有它的特点, 有所侧重, 选择什么样的教材对更好的适应高考教学是很重要的。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觉得下面这几本教材是比较适合高考教学的:

前苏联著名的音乐理论家斯波索宾所编著的《音乐基本理论》是一本上世纪50年代就已经广为应用的教材, 它不仅内容全面而且很系统, 他所编著的《和声学教程》仍然是现在各大专业院校招收研究生的参考书目, 这足以看出斯波索宾的专业权威。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李重光教授所编著的《音乐理论基础》已经再版多次, 是中央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的试用教材加入了简谱和工尺谱的有关知识更符合我国民族音乐的特点。这两本书比较适合教师全面系统的备课、查漏补缺, 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适当的做调整。

湖南文艺出版社的《高考音乐强化训练基本乐理卷》一书从1996年开始出版, 围绕基本乐理高考的内容与范围从四个方面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着重研究了基本乐理高考的重点、难点, 选编了基本乐理高考试题。这本书的最大好处就是题目多, 基本涵盖了高考中各种题型, 比较适合学生备考, 也是当前比较畅销的一本高考教材。

二、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

俗话说的好, 要给学生一碗水, 老师就要有一桶水。作为一名能够胜任高考教学的老师来说, 必须要让自己的知识丰富起来, 要全面系统的备课。乐理高考的内容, 大约占基本乐理全部内容的80%, 要想让高中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基本乐理的学习, 取得好的成绩, 就需要教师有针对性, 有所侧重的进行备课, 不断的充实自己, 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

1.教师要在全面系统备课的同时研究高考, 有所侧重。

高考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只把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是不够的, 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就要研究高考抓住知识点。例如, 报考不同的院校, 所需要考核的乐理内容的深浅程度也不一样。如果学生报考专业的音乐学院, 要求肯定要比报考普通的师范院校难的多;报考同一所院校的不同专业, 对乐理的考试要求也不一样, 作曲专业和理论专业的要求肯定要比声乐专业、器乐专业的要求高。所以, 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专业去向, 来确定把握好乐理知识应该掌握的程度, 更好的适应高考, 取得好的成绩。教师在研究考试大纲的同时更应该研究历年来的高考试题, 抓住高考的侧重点, 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高考内容。拿我们江苏省的统考来说, 基本乐理主要考查的内容就是看考生是否能运用音乐基本理论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果仔细的研究一下历年来的统考试卷就不难发现“音乐中常用的记号和常用的术语”这一知识点是每年必考的, 而且基本不会有重复, 保证是在器乐演奏和声乐作品演唱时常见的, 但是这些也是往往被忽视的。另外, 音程、和弦、调式调性分析和写调式音阶这些内容每年也都是必考的, 而且题目越出越活, 同时这几个知识点是许多院校乐理考试的重点。

2.教学活动要理论联系实践, 要善于积累题目。

乐理和声乐、器乐这些技巧性课程不同的是它的理论性很强, 很多概念比较抽象。例如, 最近刚刚给高二同学讲的“调式的概念”, “以其中一个音为主音的若干音按照一定的关系构成的组织形态。”单看这句话学生是很难理解的, 我所采用的方法是先让学生背熟这个概念, 然后再通过对音乐作品的调式调性分析再来理解这句话。所以说, 理论的学习要和做题目同步进行, 学习乐理知识不是为了单纯的考试, 而是为了应用。我个人觉得, 学习乐理要有四分之三的时间是用来做题目的。因为, 做题目不仅可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延伸, 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学生做的题目中看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可以找到理解偏差的原因。

3.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就要培养学生养成课后复习巩固, 独立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也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一个根本措施。只是提高了课堂效率还是不够的, 课后复习也是学习的重要环节, 是与遗忘斗争的有力武器, 抓好这一环节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在一次对“音程”、“和弦”这两章内容的复习时, 发现学生掌握的不理想。课堂上讲的时候他们都会, 作业也做的都对, 为什么现在复习的时候都忘记了呢?主要原因就是课下没有认真复习。另外, 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好习惯也同样重要。独立完成作业不仅是让学生杜绝抄袭, 更重要的是不要翻书找例题去做作业, 要让学生把例题的方法掌握之后, 独立完成。在以往的教学中也发现, 有的学生离不开书本, 离开书就不会做题目, 这样的话根本就不能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基本乐理是学习一切音乐技能的基础。基本乐理课的教学是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门基础知识的关键。因此, 要上好基本乐理课, 必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总结、积累, 使学生真正的掌握这门基础知识, 帮助他们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并能更好地运用到自己的演唱、演奏中去,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冯建华.音乐高考视唱练耳的教学规律初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 (01)

[2]陈春轩, 一龙.基本乐理教学改革初探[J].民族音乐.2009 (06)

[3]夏荣华.基本乐理教学现状分析[J].科技信息.2006 (S1)

备考教学策略 篇5

nx.offcn.com

2017宁夏教师招聘面试备考: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

2017年教师资格考试已经开始,宁夏教师资格考试参加全国统一考试,考试科目比以前增加了许多,相对应的考试难度也有所增加,在这里中公教育专家整理了一些教师资格证相关的备考技巧分享给各位考生,希望对各位的考试能有所帮助。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教学要求

⒈微机室需有教师机并配有教学控制系统(软、硬件皆可)或投影系统。⒉微机性能优良,操作系统及应用程序能满足正常教学需求。3.学生人手一机(最低为两人一机)。4.每学期上机时间不得低于总课时数的70%。基本框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宁夏分部

nx.offcn.com

新课程倡导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引出学习任务。创设有利于探索的问题情境,在问题情境的不同细节中,设计进一步探索问题的建议和暗示,以激发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二、自主探究,交流分享

本环节学生要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分析任务、找出方法、自主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将自主探究的结果进行分享交流,分享自主探索的方式、方法或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交流探索过程中学生发现的问题。教师应让学生的思维进行充分碰撞,以求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使学生在独立探索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就感。

三、合作学习,释疑解难

本环节主要是解决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出现的尚未解决的重难点问题。教师将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机整合、适当提升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析讨论,找出方法,以求开阔思路,对知识产生新的理解,使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得到培养。教师在此环节中根据学生合作情况进行适时点拔,启发诱导。

四、实践创作,展示评价

本环节是教师在学生理解知识和掌握方法的基础上,设置适当的任务让学生进行实践创作,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作品进行展示、交流、评价。通过展示学生作品,组织学生谈想法、做法和体会,一起讨论作品的优点和不足,以达到交流思想、取长补短的目的;同时教师对学生的作品给予点评。在点评时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运用鼓励的语言,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保持良好的学习势头。

五、梳理总结,拓展延伸 宁夏分部

nx.offcn.com

本环节教师要指导学生梳理、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将学生单纯的热情升华为对知识理性的渴求,引发学生心灵感悟,激发深入学习的欲望,鼓励学生去探寻解决问题的其他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学建议

⒈教师要根据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探索的问题情境,引导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创设的情境要结合学生心理特点,新颖有趣、寓教于乐,这有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⒉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借鉴已有的知识经验、教材、学习资源库等进行自主探究,并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3.教师要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同时要求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相互学习,培养其责任感和与同学合作的能力。

4.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对学习过程和成果做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教师适时指导学生,并引导学生做归纳和总结,培养学生的多元认知能力。

5.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做相应的精简和调整,只要能融合课堂教学五个环节,实现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目标的最优化即可。务必要注重实效,防止形式主义。

更多内容,一起来看看宁夏公职类考试课程是如何设置教学的!

备考教学策略 篇6

关键词:高考语文;有效性;策略

一、调整好心态

越临近考试,学生越容易产生焦虑情绪。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及时调整好心态,不要让不良情绪影响到学习,把注意力都集中到学习上,要心態平和,坦然面对。教师可以引导班级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具有一定操作性的学习计划,并以此为中心进行复习,避免产生焦虑情绪,转移注意力。比如,以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为蓝本,巩固复习考试各个考点,以名句默写为例,合理安排考前时间,把考试大纲中要求背诵的篇目至少过两遍,尤其是重点句子,尽可能在考试拿满分。

二、需要熟悉考点

在备考阶段,学生一定要熟悉语文学科的考点,明白其中的重点与难点。比如,在考试大纲中,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现代汉语不同的那些句式、用法:宾语前置、词类活用。在复习文言文的时候,学生要以考试大纲要求为基点,知道其中的采分点,特别是文言文翻译题。在做模拟试题的时候,都要清楚每道试题考查的是什么,回归考纲,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三、要学会归纳总结

在高考备考阶段,学会因题归类是非常关键的,是提高复习效率的首要前提。以古诗鉴赏为例,需要复习的方面非常多,内容又繁杂。在复习过程中,学生要学会对古诗分类,比如,山水田园诗、边塞诗、送别诗。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归纳出各类古诗考查的方面,比如,常见题型、答题模式。以咏史诗为例,鉴赏古诗的思想主旨是历年常考题型,学生可以对此进行归类,比如,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这样在考试过程中,便能灵活应多这些题型,采取多样化的方法,辨别错误选项,提高得分率。

四、要学会查漏补缺

在平时训练中,每做完一套试卷,每次模拟考试之后,都要求学生分析,自我反思,找到问题所在,加强训练。让学生仔细查看第一轮复习资料,掌握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方法等,要多考查自己以前自己做错的地方,分析出错的原因,避免在考试中再次犯同样的错误。还要多看近几年高考真题,特别是新课标试卷,查漏补缺,避免在考试中丢分。

五、规范做题习惯

在平时训练中,做题量要适中,培养一种临考感觉。在备考阶段,要尽可能克服自己做题不认真的毛病,避免看错题目、漏看题等现象的出现,要仔细审题,明白题干中的主要信息,清楚答题方向。要培养自己分条作答的习惯,尤其是传记类文本阅读。在翻译文言文的时候,主要采用直译的方法,具备翻译句中关键词的意识。此外,还要注重书写,格式要规范,字迹工整清晰。

高考备考策略 篇7

一、及早准备好“最后复习”需要的书面材料

①不放心、担心忘记的东西。在“最后复习”时看一遍, “临阵磨枪”像颗定心丸, 使学生在考场上自信、镇定。②错题本。想想走过的弯路, 回忆曾经有过的经验和教训对自己很有好处。

二、考前心理指导

①树立自信。②对高考期望值不要过高, 以平和的心态对待。

三、做好考前应急方案

将一切可能会发生的情况估计到:考不好怎么办? 考题难怎么办?考题易怎么办?遇干扰怎么办?把最好的和最坏的可能都想到, 考场上才不会情绪波动, 才可以全力答题。

四、物品准备

列一张清单, 将所需物品列举出来, 照单准备好准考证、身份证、学生证、钢笔、圆珠笔、铅笔 (削好且多备几只) 、圆规、尺子、橡皮、风油精、手表、垫板等。

五、饮食指导

高考期间, 要注意饮食起居, 不吃生冷食品, 晚上防感冒, 防意外事故。不参加剧烈的体育活动, 保持体力。

六、考前三天, 进一步放松

只宜看错题本提醒自己易犯的错误, 不宜做新题, 以免会影响情绪。调节好生物钟, 吃好睡好, 多想高兴的事, 保持愉快的心情。

七、考试期间的心理调节

适当降低求胜心理, 顺其自然, 尽量避免和他人发生纠纷。

八、临考前一晚, 不要做使自己太兴奋的事, 以免影 响睡眠

按平时时间作息, 不宜过早上床睡觉, 要不断地暗示自己:我复习得很好, 明天一定会考得好成绩。如果失眠, 不妨用以下的积极暗示法, 切不可吃安眠药, 以免第二天头脑不清。

九、治疗失眠的积极暗示

①仰卧, 闭目先做3—5次深呼吸, 想象黑暗中有一个白点正在进行缓慢的圆周运动 (越慢越好) 10次, 再深呼吸两次, 并暗示自己:我已经睡着了。②仰卧, 闭目做一次舒服的吸气, 然后再慢慢地呼出, 在第二次吸气时默念数字“1”, 呼气时对自己说“放松”;与此同时, 想象自己看到了“1”和“放松”几个字。

十、第二天早上对自己说“我今天状态很好, 一定能 考好”

最好提前30分钟到达考场熟悉环境, 减少怯场。不要与其他同学讨论学习上的问题, 以免引起紧张情绪。应谈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 开一些有趣的玩笑, 使大脑兴奋;听自己喜欢的歌曲;唱自己喜欢的歌曲;做深呼吸, 平息自己紧张的情绪。

十一、进入考场后, 除做必要的准备外, 采取如下方法客服焦虑

①在草稿纸上写“战无不胜, 胆大心细”提醒自己, 激励斗志。②做深呼吸, 想一些快乐的事情, 使脑细胞兴奋, 便于超常发挥。③在心中呐喊:我早就准备好了, 一定能考出好成绩。这样可以强化兴奋中心, 抑制紧张情绪。

十二、试卷发下后, 认真填涂姓名考号, 仔细答题

①认真审题, 审题后再认真答题, 遵循“二慢一快”的原则, 书写快准齐。②切实做到遇难而过, 同时将难题、疑题做记号以备反攻。答题先易后难, 可以激发兴奋点;先熟后生, 稳定情绪;先小后大, 补足底气。③尽力做好每道题。一帆风顺固然可喜, 但是仍需全力以赴, 否则, 审题不慎就会落入陷阱。④若遇难题出现情绪波动, 要果断地告诫自己, 自己不会, 别人也不会, 借以平稳情绪。碰到平时做过或类似做过的题, 不要得意忘形, 要认真依据题目解答, 切忌冥思苦想以前解此题的步骤和结果;否则, 激动之下易张冠李戴。⑤遇记忆中断时, 放空一段时间后所需知识说不定会自然记起。

十三、防止非智力因素的失分措施

①标出重点字词, 提醒注意。②答题速度稳中求快 (稳是前提) 。高考题量大, 一般不要寄希望于检查, 更不能为挤时间检查而盲目追求快速。③书写规范:各学科符号的书写要正规, 想好后再动笔答题, 不勾画。④必要的文字叙述和公式相结合, 切忌只有结果而无解题过程。⑤注意有效数字。⑥注意量纲计算。⑦化整数为零, 做大题时, 步骤宁全勿缺;优化组合, 拿准的写在前;步步为营。只要不倒扣分, 就答完所有问题。⑧留充足的时间 (一般15分钟以上) 涂答题卡 (要涂满、涂黑) 。⑨计算题不留空白, 有用的步骤、公式、化学方程式要写全。

十四、考完后, 不妨听听音乐做做运动, 使自己紧张疲劳的情绪得以放松

初三政治备考策略 篇8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

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课堂教学改革永恒的课题。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对学生实施教育的基础和有力手段,教师只有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才能发挥积极作用。

因此,教师在传道授业中,成为与学生地位平等的良师益友,与学生达成互动,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说“不”,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向老师的权威挑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说“不”。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健康、愉悦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每一节课都成为“教师—教材—学生”的情感交流过程。教师还要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在讲“弘扬民族精神”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雷锋、王进喜、任长霞、孔繁森、洪战辉等人的事迹来感染学生,唤起学生思考,使其了解到民族精神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弘扬民族精神”是每个青少年肩负的历史使命。

二、强化对基础知识的记忆掌握

闭卷考试对学生识记的内容要求高。20分的选择题,要提高准确率就必须对书本上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而且对于非选择题,一般都要求学生能够结合书本知识再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作答,这也要求学生能够很好地对书本的知识脉络有一个清楚的把握,牢牢地记在大脑里,考试时再像放电影一样把这些重要知识再现出来。

如何促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呢?关键是要抓好平时上课这个环节。其次是多给学生看书的时间,指导学生看书的方法。课堂教学中,要对基本概念、原理有必要记忆。在复习过程中,对每一课,我都要求学生画出这一课的知识体系。这样,学生在考试中才能既给自己留下充足的思考时间,又使自己思维开阔,在更大的思考空间里进行知识组合。

三、重视教材知识与时政热点的结合

通过时政热点与教材知识的结合,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知识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已成为中考命题的一个特点。

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准确地理解时政热点,把握其中心思想;其次要找准时政热点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要点要全,不局限于某一节或某一课;再次要紧扣教材,对时政热点作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因此,在进行新课时教师要结合时政热点学习教材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在进行复习的时候还要进行一些时政热点专题的训练。2009年度的时政热点主要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科教兴国战略、台湾问题等专题。每一个专题都要收集时政背景材料,找准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进而进行典型例题分析。

四、要关注生活、学生实际

中考政治命题一个很重要的趋向就是非常关注生活,关注学生的实际。学生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关注生活、关注学生的实际就是要把教材的知识点与我们当地的实际、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生自身发展中的问题紧密结合起来。首先是平时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当地实际和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两免一补、构建和谐校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周边环境问题调查、中学生上网问题等),其次是复习时要对热点问题进行专题复习。

五、加强开放性试题的训练

进行试题训练,不是单纯的习题练习,更不是“题海战术”,而应将它看成是集强化记忆、加深理解、熟练技巧、培养能力为一体的复习方法。

首先,要把握解答开放性试题的一般思路与步骤。第一步审题,通过认真阅读背景材料,准确把握试题所要求回答的问题涉及了课本中所学的哪些知识,课本中又是怎样具体论述的。这一环节能把试题中所论述的现实问题和课本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第二步是要选取最佳知识点。开放性试题的答案是多元的,所以,要进一步对题中所涉及的问题作一番仔细的比较分析,从而确定最符合题意的论述角度,按照一定的逻辑层次,准确完备地组织答案。

其次,进行多方位的开放性试题专项训练。对考试中可能出现的诸如对漫画、图表、材料等发表自己的看法、感想、评论等形式的新题型,应进行专项训练。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过程中,必须联系社会生活和自身的实际,作多角度、多层次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六、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同样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生学习的效果不一样,有的学习轻松,效果很好,有的学习感到很困难,效果也不好,究其原因,除了学生的基础有差别之外,学习方法的差异是重要的原因。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教给学生会学习的方法,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和培养自己的举例分析能力、理解分析能力、解答问题能力等。

高三数学后期备考策略 篇9

一、精讲精练, 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必须做到三个优化.一是优化集体备课, 提高备课质量, 做到资源共享.备课要认真分析学情, 分析每个考点的能级要求, 定准教学的标尺;充分挖掘考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为学生自主复习指明方向.二是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效率.要加强对三轮复习的主要课型———试题讲评课的研究, 做到“三讲”、“三不讲”:讲学生不易理解或容易理解错误的地方, 讲学生似懂非懂容易被忽视的地方, 讲学生只知其一, 不知其二的地方;学生已经会的不讲, 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 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三是优选精选试题, 提高训练质量.

二、认真对待每一次模拟考试的答卷讲评

第二、第三轮的复习主要是对重点知识的专题训练和综合性模拟考试, 通过限时训练和模拟测试, 使学生加快数学答题的速度, 提高综合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一阶段教师主要做好答卷讲评,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通过这一环节来体现的.答卷讲评不应只是参考答案的照本宣科, 学生答卷正确与否的订正.而是要讲试题特点与学生答卷情况.第一, 讲题目的背景、道题的来源、考查的知识点, 它与历届试题的关系, 与课本题目的关系等.比如讲这道题的命题意图, 考查的是考纲要求的哪个或哪几个知识点;讲这道题是课本中的哪道题改变题型、改变数字或加以拓展后命制的;讲这道题是以课本中的哪个概念为目标或哪个题目的结论为背景编制的;讲这道题是以历届高考中的哪些题目为原型或为背景编制的, 等等.而不是简单地去解题, 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复习, 给学生指明复习的方向, 这是第一个要讲的.第二, 讲思维过程, 比如如何分析、如何思考和如何翻译题目中的条件.对很多数学题目来讲, 题目中的条件翻译过来后, 就有了解题思路.第三, 讲学生的作答情况.尤其是讲学生在答题中的良好表现, 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这样, 一方面是对学生的鼓励, 不断地鼓励学生, 把学生引向上进;另一方面是不断地总结经验, 推广好的做法.

三、最后冲刺阶段的复习要回归课本

最后冲刺阶段的复习要对课本内容“过电影”, 也就是重新回忆一遍.回忆的内容主要是教材的知识网络、主干知识、重点和难点.回忆基础知识时切忌零散无序, 而要强调知识的结构性与整体性, 加强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形成知识网络.如果我们扎扎实实地掌握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那么做选择、填空题就非常得心应手了.如果老希望老师讲难题, 其结果往往导致好高骛远, 眼高手低.选择填空题答错并非粗心, 实质上是似懂非懂, 甚至根本不懂, 是对课本中的概念、原理、性质、法则、定理、公式等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是能力的基础, 没有基础知识, 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无从谈起.数学高考题的难易比例为:容易题、中等题、难题是3∶5∶2.也就是说, 容易题30%, 中等题50%, 难题20%.所以, 我们没有必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攻难题、解偏题、做怪题, 有志报考重点大学的考生, 难题是一定要做的, 做好了才能拉开高考分数的距离.但是做难题必须以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为前提, 不是凭空去攻克.

四、高考前学生的心理调适

高三地理复习备考策略 篇10

一、整合知识, 夯实基础

高考地理试题往往不以教材知识为切入点, 而是使用新材料, 营造新情境, 设计新问题。尽管这些材料涉及了区域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 但其知识和原理仍源于课本, 且要求考生解答的专业术语也要依据课本。所考查的知识点均能反映学科主要面貌或基本的分析、研究方法, 立足于考查学科的主干知识、原理和规律。试题通过引用课本内外的知识素材, 形成新的问题情境, 构成新的设问角度。因此, 在学习中熟悉教材、夯实基础是十分重要的。通过精读教材, 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梳理知识, 掌握基本概念和关键词语的含义, 准确把握主干知识体系, 避免出现知识盲点。要全面复习基础知识, 不留死角。对已考过的知识点, 不能麻痹大意, 在复习时可以转换角度进行思考。

二、正确解析读图题,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图像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理图像中提供了比文字描述更为丰富的地理信息。要正确解答读图题,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扣准图名和图例, 不放过图中任何信息 (如经纬度、箭头、注记等) 。坐标图注意纵坐标、横坐标, 最高点、最低点, 转折点、交叉点, 并通过描点来理解其地理含义, 多轴坐标图要准确寻找与变化曲线相对应的横、纵轴;等值线图从形态、疏密、弯曲方向、极值等方面入手;区域图、地形剖面图要根据经纬度、海拔高度、参照物、比例尺等判断地理位置;无图考图题, 先将文字转换成图形;若是区域图, 要确定其所在的位置;若是统计图, 要弄清楚它所反映的是什么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第二, 观察图像内容, 根据题目要求或图中信息, 解决问题。第三, 图文转换, 这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体现, 思维能力的反映, 也就是学生根据图中的地理信息, 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论证和陈述的过程, 即答题过程。应做到多见多看、多画多练、多思考, 在自己的大脑内多罗列储存大量的图像信息, 掌握分析问题的思路。

三、对练习题精心取舍, 不搞题海战术

我们平时做的地理试题, 充斥着大量的怪题、旧题、偏题和难题, 对同学们“毒害”很深, 甚至也“毒害”了一些地理教师。我们要擦亮眼睛, 看清这些地理试题的真面目, 对学生进行“双基”培养, 做到精讲精练。教师必须改革教学方法, 做到讲解少而精, 有重点、有难点, 各个击破, 特别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对练习题处理要有的放矢, 不搞题海战术。要有选择地征订复习资料, 精选习题。针对地理既文又理的特点, 同学们一定要在理性思维分析上下工夫, 突破文科学生的薄弱环节, 诸如在地图的延伸和经纬网地图与区域的全面结合、等值线系列图整体训练、文字材料中的隐含条件上挖掘等, 并在试题的精选上巧安排, 提升学生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进而开拓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加强限时训练, 提升应试能力

地理学科的训练强调地理图形读、填、绘、记, 要学会把地理学科的基本现象、规律、原理落实到图形上。通过经常的图形复习, 巩固积累地理知识, 完成知识的“积少成多, 厚积薄发”。学生在复习时要联系实际回归课本, 对过去的错题进行温习和重作, 做到步步为营, 稳扎稳打, 养成规范答题的良好习惯。在做练习时切忌仅仅满足于知识答案, 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 融会贯通, 并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练习量, 以适应高考的要求。

五、规范答题训练, 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的一种基本能力, 地理学科考试中的语言表达应符合科学性、全面性、针对性、有序性等要求。科学性要求对问题的回答要正确, 达到准确无误, 不能进行错误判断或错误定位。全面性要求回答问题要完整, 不能有要点的缺漏。针对性指在回答问题、组织答案时, 不是写得越多越好。因为, 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 考生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思考问题, 如果抓不住重点, 将不相干的答案写得过多, 就会影响整个试卷的完成速度与质量。有序性要求考生要对答案内容进行梳理, 使其规范、整洁、清晰。同时, 还要注意减少错别字。“眼到、心到、手到”, 用语言或文字表达形成过程, 概括基本原理, 提高理解能力和文字说明能力, 紧扣课本, 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否则在答题过程中就会出现“眼高手低”或“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来”的情况。

六、聚焦地理重点问题和时事热点问题, 突出综合能力训练

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阐释和评价当今热点、焦点、重大社会问题及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 以及国内、国际正在或已发生的重大事件,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要把握热点就要增加阅读量, 平时注意阅读如《半月谈》、《人民日报》等报刊, 注意收看新闻, 同时随时查阅地图, 弄清问题发生的地点及背景, 注意这些热点问题与课本主干知识的密切联系, 把握其因果缘由及其影响, 使热点问题重点化。对于地理时事和热点问题, 教师在第一轮复习中应采取不回避、不喧宾夺主的态度, 使学生养成关心国家大事、收集地理时事与信息的习惯, 引导学生用所学地理知识和地理原理分析、解释地理时事。这样既可增加学生的知识面, 让学生觉得“地理有用”而兴趣大增, 又可对相应的地理知识起到强化作用。如:能源问题与能源问题安全, 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 人口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 民族团结和边疆地区经济发展, 金融危机和经济全球化, 自然灾害与可持续发展, 宇宙探测和极地考察, 等等。注意宏观把握, 微观切入, 从不同层次、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又要注意与政史等学科进行横向联系, 突出综合能力训练。

上一篇:量子结构下一篇:劳动缔约过失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