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画认识与评价

2024-06-18

儿童画认识与评价(精选十篇)

儿童画认识与评价 篇1

教师应该是智者

教师应是智者。智慧有大、小之分。庄子在《齐物篇》里说:“大智闲闲, 小智间间。大言炎炎, 小言澹澹。”闲, 空也, 无限大也;间, 隔也, 小也。大智者, 总是关注事物的根本, 关注大局, 有宏观的视野, 有战略的思考, 因而他的言谈有气势、有穿透力、有鼓动性, 而非琐碎、啰嗦和重复。

教师应该是有大智慧的人。

教师的大智慧在于对儿童的研究, 来自对儿童的认识和发现。因为, 儿童是教育的主语;因为, 儿童是教育的根据地。教师的智慧与使命, 就是保护并建设这块神圣的根据地, 让它安全、健康、丰富、充实, 逐步强大起来;教师也在保护与建构这块根据地的同时建构起自己的精神高地, 生长起自己的智慧。这样, 教师才有可能成为大智者, 成为智慧教师。

教师的第一必修功课

关于儿童的学问是最重要的却又是最不完备的, 教师要把认识与发现儿童作为自己的第一必修功课。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 世界上有门学问最重要却又最不完备, 这就是关于人的学问。套用卢梭的观点与话语方式, 我们可以作以下判断:教育中有门学问最重要却又最不完备, 这就是关于儿童的学问。儿童对于教师来说, 既熟悉, 又陌生。有时候, “熟悉”正是一种陌生。认识与发现儿童正是教师的第一必修功课, 它超越了具体学科, 超越了具体专业, 是教师的第一专业。

在认识与发现儿童方面, 我们存在以下问题。

其一, 对儿童的经典意义认识不深刻。在拉丁文中, 儿童意味着自由。的确, 自由是儿童的天性, 自由是创造的保姆, 否认或者剥夺了儿童的自由, 创新当然也就永远是句空话。事实正是如此。长期以来, 我们过多地关注儿童的规范, 而忽略解放与自由。我们不是排斥规范, 而是要明晰规范之于自由的价值, 即规范存在的最高价值在于解放儿童, 让儿童自由, 让儿童创造。此时, 对规范的尊重, 其实质是对人性的尊重。此外, 儿童是探究者、游戏者, 都是儿童的经典定义与解释, 我们的认识都不太深刻。

其二, 对当下儿童生活认识得不全面。当下儿童生活在三个世界中:生活在现实的世界中, 他们只有读书、背诵、记忆、考试、分数、升学, 因而痛苦、无奈。生活在理想的世界里, 但理想被家长与学校绑架, 没有真正的理想, 因而同样痛苦而且茫然。生活在虚拟化的世界里, 唯有在这里才放松、快乐, 但危险也在等着他们。这三个世界的价值观是不一致的, 现实生活世界以知识价值为主导, 理想世界以精英和发现价值为主导, 虚拟化世界以自由、娱乐为主导, 必然产生价值碰撞和困惑。遗憾的是, 我们只关注现实生活世界, 势必走不进学生的生活与心灵世界。从本质上说, 儿童已被我们撕裂了、单一化了, 教育当然会“盲人摸象”, 走进误区。

其三, 对儿童整体性认识有偏颇。儿童是个完整的概念, 童年当然也是一个完整的概念。童年有时犹如甜美的糖果, 有时又犹如苦涩的药丸儿。可能性是儿童的最伟大之处, 但可能性有两个方向, 有积极的一面, 也有消极的一面。实践中我们的主要倾向是, 过多地发现儿童的不足、缺陷、错误等, 儿童的伟大、天真、可爱的一面被遮蔽、否定了, 于是教育就失去了耐心和等待, 急躁、功利、短视、责怪多于肯定, 伤害多于进步与成长, 这样教育就会脆弱、无奈。当然, 还有另一种倾向, 那就是只看到儿童伟大的一面, 可爱的天使, 聪明无比, 不教就会……从根本上说, 这些看法并不错, 但隐藏着的“儿童中心论”被任意夸大, 儿童被神秘化, 童年被理想化, 教育也就被虚无化了。持这样的观点和理论的人, 以一些理论工作者和研究人员为多。这同样是偏颇、错误的, 其本质是“去教育”, 让教育彻底丢弃了使命, 丧失了价值。以上两种倾向都应克服。

其四, 对儿童个体的认识不具体。儿童既是复数, 也是单数, 而且主要是单数, 即儿童是“这一个”、“那一个”。但事实中, 我们只有复数的儿童, 是“这一批”、“那一群”, 因材施教只能是一句口号,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了。

由于对儿童的认识存在以上一些问题, 我们还没有真正发现儿童, 因而常常“撞倒”孩子。认识、发现儿童是一种智慧, 是教育的大智慧。

智慧教师的人格特征

智慧教师具有重要的人格特征, 要在认识儿童、发现儿童、发展儿童过程中完善自己的人格, 成为儿童研究专家。智慧有许多“触角”, 它关涉道德, 道德是智慧的核心;它关涉自由与快乐, 自由、快乐是智慧的表情;它关涉能力, 能力是智慧的载体;它关涉情境, 情境是智慧萌发、生长的土壤;它关涉创造, 创造是智慧的灵魂。诸多智慧要素, 最终指向人格, 也最终汇聚为人格。智慧教师具有鲜明的人格特征。

智慧教师具有爱心。子曰:“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知者动, 仁者静。知者乐, 仁者静。”智者与仁者并举, 其中有深意:智者应当有仁爱之心。古希腊关于雅典的传说, 是一个生动的明证:雅典人接受智慧女神雅典娜的礼物———橄榄枝, 用她的名字命名城市, 而拒绝海神波塞冬的礼物———战马, 拒绝的正是战争。原来, 智慧女神首先是和平之神、道德之神———智者必定有爱心。教师成长为智慧教师, 首先要真心地爱儿童, 爱所有的儿童。武汉的桂老师有关于“爱的提问”:今天我爱孩子了吗?今天我以什么方式爱孩子的?今天孩子们感受到我的爱了吗?爱心就在爱心提问中得以培育和发扬。

智慧教师具有童心。童心可以超越年龄。童心, 真诚之心;童心, 赤子之心;童心, 创造之心。教师拥有童心, 才会真正懂得儿童, 也才会有创新精神, 去创造教育的奇迹。斯霞在批改三年级学生作文时, 发现有这么一句话:“今天, 我们学校里来了法国客人, 其中有一位女阿姨。”显然, 这是病句———阿姨一定是女的。但是斯霞不愿意改动, 她认为这正是儿童认识事物、表达事物的方式。教师有童心, 才会有教育的纯真、高尚、伟大, 才会发生真正的教育。

智慧教师具有平等心。无论是美国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英国的“每一个孩子都重要”, 还是中国的“有教无类”, 说的都是要面向每一个孩子, 这就是平等心。平等心才会带来教育的公平、公正, 才会让每一个孩子有尊严、有幸福。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 承认了差异, 尊重了个性, 追寻教育的规律, 这当然是一种大智慧。

智慧教师具有平常心。平常心, 拒绝功利之心, 拒绝浮躁之心, 是一种阳光的心态、宽阔的胸怀、开放的视角。教育树人就得慢慢来, 就得有平常心。其实, 这样的慢并非消极等待, 而是积极“慢养”, 是按规律地创造, 因而, 这样的慢, 是真正的快。伦敦残奥会开幕式上, 英国著名科学家霍金出场, 端坐在“月球”下, 微斜着头, 微翕的嘴里告诉大家:“仰望星辰, 不要只看脚下, 尝试探究你所能看到的一切, 带着好奇, 探索宇宙存在的原因。”儿童, 一个宇宙, 一片星辰。我们带着好奇, 望着他, 探索着他。我们会真正发现他, 因为我们是智慧教师。

自我评价与自我认识 篇2

自我评价是自我认知的过程。就大学生择业而言,自我评价是大学生择业意识从 “我想干什么”的幻想型转变到 “我能干什么”的现实型上来的过程,也就是实现择业者知行统一的过程。

一、自我评价的内容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职业适应范围,不同的职业对人有不同的要求,两方面的最佳结合就是择业者的个人特征与职业对人的要求相匹配。就大学生择业而言,通常是通过 “职业三倾向”评价表现出来的,即职业体力倾向、职业能力倾向和职业个性倾向。

1.职业体力倾向:职业体力倾向是通过对择业者的身体素质的评价、分析,判断出其所适应的职业倾向。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力气;(2)身体动作的敏捷性和平衡性;(3)下肢或腰背的协调性;(4)手臂的灵活性与协调性;;(5)言语器官及视、听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状况;(6)整体协调控制。

2.职业能力倾向:能力是直接影响人们顺利地完成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具体来说,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主观条件,是主观条件的一种心理特征。能力分为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职业既有共性,也有特殊性。职业能力既与一般能力有关,更与特殊能力密不可分,人的职业能力倾向,主要就是指人的特殊能力,它是表示从业人员为胜任这一职业要求而必备的能力。

3.职业个性倾向:职业个性倾向是指劳动者个人对职业的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和理自我评价大全网 http:///ziwopingjia/想等。在择业之前,不仅要考虑自己的职业兴趣与职业能力,还要考虑自己的职业性格特点,考虑职业对人的要求,从而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选择最易于适应的职业,或者改变自己的性格特点来适应职业的要求,实现人职的匹配。

二、自我评价的原则

自我评价是建立在自我观察与自我分析基础上的自我身心素质的全面评估。正确的自我评价,应把握如下原则:

1.适度性:不过高或过低地评价自己。

2.全面性: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既要对自我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质进行具体评价,又要对其他各个方面的整体素质进行综合评价;既要考虑到全面的整体因素,又要考虑到其中占主导地位的重点因素。

3.客观性:应努力克服个人主观因素的干扰,努力使自我评价趋于客观和真实。

4.发展性:应以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自己。

三、自我评价的方法

1.自我现实分析:(1)要正确地认识自我,有效地把握自我;(2)要正确地对自己知识、能力、个性、特长等方面进行分析,确定自己最适合的职业;(3)要考虑社会的需要。

运用测评手段:使个人能够在短期内获得对自己较为客观的描述和评价。

3.总结过去的经验:回顾过去的经历,对自己的想法、期望、品德、行为进行理性思考,然后认真地描述和判断自己的特点。

4.他人的评价或者与他人比较:(1)依据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自己;(2)通过与自己条件相似的人比较来评价自己

关于英语教学与学生素质评价的认识 篇3

一、转变评价观念 

传统的英语教学更加重视对学生的智力培养,把应付考试作为学习的最终目标,把考试成绩的好坏作为评价学生素质高低的唯一标准;而完全忽视了学生的全免费发展,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和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英语教学中对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与人交流合作等方面的能力要求也在提高,只会考试做题的学生已不能适应新发展。因此,新课标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提出了新的评价理念和要求,所以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评价观念,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对学生做出全面、客观评价。

二、面向全体学生施教,客观全面的对全体学生做出评价 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都能抬起头来走路。”每一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与肯定,从而得到大家的认可。因此,作为教师就要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出表现的机会,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

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英语教学具有双重任务:1、要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英语水平的人才。2、同时也要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因此,我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基础知识的个体差异,组织能适合不同层次学生参与的课堂活动,设计出能适合同不层次学生回答的问题。如八年级英语Unit 4一课reading 部分,课前设计出如下三个课文理解,在课堂上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

(1)What did Yang Lei’s mother say about her daughter’s volunteer work?(2)What did the children say about their volunteer teachers?(3)What did Yang Lei say about her time as a volunteer?以上三个问题,问题(1)答案很清楚,但需要整理,适合中等生回答,问题(2)答案是现成的,但得动脑筋去发现,中下学生可以试一试,问题(3)显然是为中上学生设计的,甚至还需要教师引导。提出问题后,可以组织学生去读课文再找出可以回答问题的句子。读课文掌握文章的含义,能翻译出文章的句子。其中一些生词由学生自己查字典,掌握一些词的用法。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简单的句子和词语让中下生试着翻译造句子。他们觉得很简单这样能使他们振作起来。那些难度较大的句子和词语试着让中等生和上生翻译和造句子,这样中等生和中上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所以就能使学生感到这篇文章读起来很轻松,因而翻译句子和使用新词又成了容易题,中下生又振作起来。利用新词造句使中下学生感到棘手,而中等生及中上生却兴趣正浓,觉得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来了。由于这种教学过程的设计是面向全体学生,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课堂活动中都找到自我,得到成功的体验,因而大大增强了学生参与的欲望。每个学生的英语水平便在这积极的参与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如此一来,对于老师来说,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客观的评价,激励学生学习的上进心,同时也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

三、要遵循对学生评价全面性、差异性、独特性相结合的原则 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关注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对学生知识水平、学习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尽可能全面评价。对学生全面的评价就要求教师要尽可能全面的考察学生的能力水平,比如平时的作业完成情况记录,每一次阶段性测评的成绩,每一次英语活动的参与热情及完成情况等等。在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教师在平时的形成性评价中,应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特长或优势选择适合的评价方式。

四、实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完善评价体系 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更应该成为评价的主体。对于学生的评价应该有利于学生提高自我认识,提高自信心,有助于学生对自我的学习过程作出調控和反思,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应使学生感受到自我评价对于能力发展的意义,学会自我评价的方法。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传统的被评价者成为了评价主体的一员,而评价就变成了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学生则真正地成为了研究者、探索者、发现者。正是充分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使我们的教育教学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尤其是在引导学生的积极行为、增强主人翁责任感、营造良好的主体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等方面效果更是显著。

儿童画认识与评价 篇4

从事儿童剧表演工作已经二十多年了, 演出过许多题材的表演形式各异的儿童剧, 也塑造了许多不同时代、不同性格的少年儿童形象, 无论是演主要角色还是小角色, 扮演男孩子还是女孩子, 我都要求自己要用全部的热情、全部的情感, 认真、真实地去塑造还每一个角色。老一辈演员经常说, 干演员这一行, 光有天赋是不够的, 你只有喜欢, 只有下工夫琢磨, 甚至痴迷, 才能干好, 才能塑造出个性鲜明有血有肉、有生命力的、让观众喜欢和难忘的角色。我的确很爱这一行, 也一直在努力, 因为我知道, 一部思想性、艺术性完整、健康有益的儿童剧, 就是一本好的教科书。古人把孩子喻为素丝, “染于苍则苍, 染于黄则黄”, 很形象地说明了儿童的可塑性。儿童剧以其独特的符合少年儿童心理及外在的表现形式、影响教育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对少年儿童的学习和进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净化少年心灵, 是他们在欣赏艺术的过程中受到启迪和教育, 对他们理想情趣的培养、道德情操的陶冶, 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学校和家长都非常放心地把孩子送到剧场观看儿童剧, 他们称这里是受教育的大课堂, 称我们这些演儿童剧的演员是他们教育工作的好帮手。我们的工作得到了社会、学校、家长、孩子的认可与肯定, 也得到了称赞, 这是儿童剧演员值得高兴和欣慰的事。

儿童剧演员都是用全部的身心来诠释每一场演出, 因为每一场演出, 对于孩子们来说都是头一场。当孩子们走进剧场观看演出时, 看到他们那纯真可爱、天真无邪、好奇的目光, 我都会本能地涌起创作的冲动个欲望。孩子们常常会随着剧情的变化、随着人物的喜怒哀乐, 他们的情绪也会随之变化。孩子们往往把舞台上的一切都信以为真, 比如剧中的正面人物遇到坏人或危险 (困难) 时, 台下的孩子们会非常担心、着急, 他们会立刻不假思索地大声提醒你, 会不由自主地告诉你, 谁是好人, 谁是坏人, 坏人往哪儿跑了, 前面有危险, 他们会指示你哪里会更安全等等。有时也会出现台上演员互相问问题, 台下孩子抢着回答的互动情景, 台上台下融合在一起, 场面令人感动。

儿童剧《马兰花》, 故事富有中国民间传说的特色, 一拟人化手法赋予动物和花草以不同的个性。它讲述的就是一个贪婪邪恶的老猫, 为了得到神奇的马兰花, 并在山中称霸, 凶恶的把小兰推下河, 并抢走马兰花的故事。导演设计为了给山林除害, 叔公公及全体小动物都追打老猫的场面, 让演老猫的演员跑到观众席, 全体小动物追打老猫, 没想到老猫跑到哪, 孩子们就追打到哪, 并气愤地踢打老猫, 孩子们齐声地喊着:“打死老猫, 打死老猫”, 孩子们完完全全地融入了剧情当中。他们对邪恶的憎恨, 对爱与恨、美与丑的认识表现得淋漓尽致, 毫不掩饰。看似平常的儿童剧演出, 其实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优秀的儿童剧可以改变人的一生, 可以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儿童剧演出就是要让孩子们学会辨别是非美丑, 让他们从小懂得自强、自立、自信, 是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 明白将来如何为人民、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承担起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和使命。这将是儿童剧演出的最终意义和目的。

作为儿童剧演员, 在长期的演出创作中, 要始终保持浓厚的热情和最佳状态, 严肃认真地生活在角色中, 是非常不容易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经济的不断发展, 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审美观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 他们所接受的知识来自各个方面, 比如:电视、网络以及各种媒介宣传等等。使得孩子们的视野更宽阔、思维更活跃、想法更奇特。因此, 儿童剧工作者就要更新观念、转变思路、提高素质和业务水平, 大胆创新。

一是剧本的创作人员应注意剧本的形式, 在选材和主体方面, 编导一定要与时俱进, 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现代意识。内容求新求变, 符合当代青少年的观赏需求, 要创作出具有教育性、娱乐性和趣味性的作品, 思想要精深制作要精良。主题要积极向上, 要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更要适合青少年口味。

二是演员要有奉献精神、敬业精神, 要经常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了解生活, 加强自身的综合能力。话剧演员还应向姊妹艺术戏曲、歌舞等学习借鉴, 应向海绵吸水一样多方面汲取营养, 多学习文艺理论方面的知识, 运用起来才能那个得心应手。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扎实技能技巧, 让自己创作出来的艺术形象长久地活在舞台上, 活在观众的心里更好地来满足青少年儿童观众的艺术欣赏需求。作为一个儿童剧演员应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 在表演时用儿童的心理去看世界想问题。想要演好孩子还要和孩子们交朋友, 了解他们, 使自己更好、更准确的演绎好每一个少年儿童角色, 塑造出更多具有艺术魅力的人物形象。

儿童剧表演的形式及直接又避免了传统的简单说教, 使少年儿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里受到教育, 从根本上体现了文化艺术寓教于乐的社会作用, 是一种无法取代的艺术形式, 对培养教育好下一代起到了一种不可低估的作用。

摘要:儿童剧是孩子的良师益友。本文通过从事二十多年儿童剧表演的实践, 谈儿童剧的创作及对角色的理解问题, 使少年儿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里受到教育, 从根本上体现了文化艺术寓教于乐的社会作用, 对培养教育好下一代起到了一种不可低估的作用。

大学生自我认识评价与规划 篇5

引导大学生确立适合自己的追求目标老子曾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大学生进人大学后要独立思考学习的意义和自己所要担负的责任。经过高中阶段的应试学习,很多大学生尽管跨入了大学的门槛,但却缺乏正确认识自我的基本能力。高校要调动最好的师资助大学生全面认识自我、正确定位自我和科学评估自我,引导大学生从自我实际状况出发,实事求是,处理好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互动统一关系,根据自己的专业倾向和兴趣爱好,学会运用职业目标测定,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做出合理有效的自我管理。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名校有其科研和教学的优势外,还有其特有的校园文化魅力。有内涵的校园文化活动以一种独特的隐性的方式影响着学生,改善学生个人“内心世界”与学校教育“外部世界”的冲突,实现从“他律”走向“自律”。大学生课余时间多了,可以鼓励学生多参加或组织校园文化活动,尝试着组建新的社团,让他们在相互交流中学会团结和相互帮助,培养集体主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等。

加大对大学生的关注力度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群体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从国家到地方,针对大学生群体关注程度可见一斑。以往对大学生的自我管理与规划的关注点多集中在在大一和毕业班的学生,因为这两个年级经历了环境的变化期。虽然大二年级的环境变化程度不如大一和毕业班。但是仔细分析大学阶段的特点可以发现,大二年级的学生开始从大一的新鲜感向面对诱惑阶段转变。对于自我的认识迷茫,自我认识上容易消极,学生的心理变化容易产生波动。再者大二年级的学生在专业学习上经历从浅显到深入的质变过程,再加上接二连三的各种等级考试,使得大二学生出现不适应。所以大二年级群体作为一个隐性的变化期,要引起关注。

儿童画认识与评价 篇6

【原教学片断一】

出示:补画出缺少的花。

师:请小朋友用一句话完整地说一说第一幅图的意思。

生:花瓶里要放2枝花, 已经放了1枝, 还缺几枝?

师:说得真完整!其它两幅图你也能看懂吗? (能!) 那就请小朋友在每个花瓶里补画缺少的花。

学生花了较多的时间画上缺少的画, 再汇报交流想法。

【反思】

“花瓶插花”是儿童熟悉并感兴趣的生活情境, 将其作为载体展开认数教学, 努力体现了“儿童数学”所主张的“儿童味”、“生活味”、“数学味”课堂特征。教学实施不着痕迹地实现了理解1~5各数的意义, 把数字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与物体的个数对应起来, 初步体会数的大小等基本要求。另外, 在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 初步体验数的分成、组成, 体会“总量”与两个“部分量”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均作了有益的尝试。这些对儿童数概念的形成, 建立初步的数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 课堂实施中我们发现:精心设计的情境没有发挥足够的效益, 孩子们的活动天性未能释放, 意犹未尽。而画画又有喧宾夺主之嫌。我们思考:课堂上, 教师固然是课程的创造者, 但作为儿童的数学课程, 促进儿童积极参与到课程的创造和生成之中显然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是否可以从系统的、整体的高度, 开放更大的活动空间, 让儿童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安排课堂生活, 创造无可比拟的、个性化的数学活动经验?当然, 教师首先应当成为课堂的“主人公”。因为“如果教师没有成为‘主人公’, 儿童只能被迫成为‘主人公’。 (佐藤学语) ”教师的“主人公”角色在于组织儿童有序开展活动, 并以同伴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中, 更重要的是活动之后促进儿童经验的提升。教师的教学智慧在于通过引导儿童“反刍”条理化活动经验, 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儿童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数学思考, 使儿童在包括数学观念、思想、方法等在内的数学素养有所提升。

【改进后的教学片断一】

出示花瓶图。

师:这只花瓶漂亮吗?可是花瓶里好像少了点什么?

生:要是花瓶里插上花就更漂亮了!

师:好!那我们就给它插上一朵花。 (一生贴花的图片) 还想插吗?

师在花瓶上贴上数字。

师:你能用一句话完整地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吗? (生答略)

一生补插缺少的花。

师:下面我们就来玩个游戏。同桌两位小朋友一人在花瓶上贴上一个数字, 并插上一朵或几朵花, 另一人补插缺少的花。完成后同桌交换再玩。

学生玩后, 指名3组演示汇报。

师:刚才小朋友都玩得很好!咱们来把小朋友玩的各种情况整理一下。花瓶上贴“2”的有几种情况?……花瓶上贴“5”呢? (教师引导学生在黑板上整理出所有情况)

师:当花瓶上贴上一个数后, 插的朵数在怎么变?补的朵数呢?

生1:插的朵数越来越多, 补的朵数越来越少。

生2:插的朵数每次多1, 补的朵数每次少1。

师:如果竖过来观察, 插的朵数不变, 花瓶上的数怎么变?补的朵数呢?

生3:因为花瓶上的数依次多1, 补的朵数也依次多1。

师:同学们真会观察和思考!

【原教学片断二】

教师请7位小朋友到讲台前排好队。

师 (指第3位小朋友) :请你说一说你的前面有几个同学, 后面有几个同学。

师指定第2~6位中的一位小朋友, 请下面的小朋友像刚才这样说一说。

师:请前面的小朋友向右转 (背对下面同学) , 我们再来说说其中一个小朋友左边有几个同学, 右边有几个同学。

教师请了多名小朋友说了之后, 下面的很多小朋友注意力开始涣散。

【反思】

“排队数数”是儿童经常经历的生活, 通过这样的活动更能让其体会“数 (shù) 产生于数 (shǔ) ”的思想。使其在数数的过程中对序数与基数的对应关系也有所感悟。从左到右的排列关系巧妙地渗透了数轴的生活原型, 但回避后续要学的“0”并不可取。活动实施的“数学味”、“生活味”似乎得到了体现。但是, 儿童注意力的很快涣散引起了我们的反思。在岸上看别人游泳和自己下水游泳谁的参与程度更高呢?!美国脑科学家詹森在《适于脑的科学》中说:“我们不仅要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环境, 还需要让他们积极参与其中。”少数儿童参与, 多数儿童观看必然使大多数儿童选择心灵的离开。阿莫纳什维利说:“儿童们不可能舍弃自己对玩的需求, 应该把每一个学日、每一堂课都看作是献给儿童的礼物——尽量把具有儿童味的生活延伸到课堂上, 让每一次与儿童的交往都能使双方感到喜悦和快乐。”缺乏主体真实参与的活动当然不能使儿童体验到快乐, 也不能强化每个个体对数的体验和感悟, 也很难促成深度的数学思考。

充分挖掘教室空间里、儿童身在其中的数学资源, 生成有意思的数学活动, 保障每个儿童的参与权, 拓展儿童自身的可能性, 产生基于个体体验的活动经验, 引发生动活泼的对话成为我们改进的设想。

【改进后的教学片断二】

师:请小朋友全体起立!观察一下, 你前面有几个同学, 后面有几个同学。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指名同桌两人说。

师:为什么你们俩说的一样?

生:因为我们这两排的小朋友一样多, 我们又是同桌。师指最前面的小朋友和最后面的小朋友说。

生1:我的前面没有同学, 我的后面有5个同学。

生2:我的前面有5个同学, 我的后面一个同学也没有, 也就是0。

师:再请小朋友全体向后转!再说一说你前面有几个同学, 后面有几个同学。

师指名说。

师:比较一下你前一次说的和这一次说的, 小朋友有什么发现?

生:我两次说的相反。我第一次说我前面有1位同学, 后面有4位同学;第二次说前面有4位同学, 后面有1位同学。

师:为什么两次说的正好相反?

生:因为原来前面的同学变成了后面, 原来后面的同学变成了前面!

师:你真会动脑筋!

师:这次同桌两人说的还一样吗? (一样)

师:看一看, 想一想, 能不能让同桌两人说的不一样?

生:我想到了!如果说左边有几个同学, 右边有几个同学就不一样了!

师:同桌互相说说看。

【思考】

蒙台梭利儿童观的核心理念是让儿童在活动中自然生长。“儿童数学”的核心理念便是让数学学习在儿童的活动中自然生长。儿童的数学学习不仅是当下生活的需要, 也是成为现代公民的需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明确提出:“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这一数学教育的目的应当铭记于教师的心中, 隐藏在儿童的活动之中, 而且隐藏得越深, 越是不动声色, 效果越好。当然, 这里的活动绝不等于自由活动。佐藤学告诫我们:“对儿童们来说, 自由活动本身并不能将活动转化为有意义的经验。”因此, 教师应当而且必须成为儿童数学活动中的重要他人。教师在“儿童数学”教学主张下的作用是将数学产生和发展的朴素历程与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融通, 构筑儿童活动空间, 创造并激发儿童参与创造数学活动的课程, 触发、交流、分享、提升儿童的数学活动经验, 发展数学思考, 提升数学素养。

“儿童数学”教学主张下的教师首先要尊重儿童“玩”的天性、一刻不停地活动的天性、探索的天性。我们要警惕并杜绝这样的数学课堂——“在当下教育中, 儿童普遍早早地脱离生活和观察思考, 在纸面上来完成自己的成长”。“儿童数学”的课堂中是否有充分的玩、游戏、探索的活动时空成为我们评价课堂的首要标准。正如蒙台梭利所指出的:“活动、活动、活动, 我请你把这个思想当作关键和指南;作为关键, 它给你提示了儿童发展的秘密;作为指南, 它给你指出应该遵循的道路。”

原片断中儿童活动的主动性、参与性、有效性、互动性和生成性都不能满足儿童兴趣的需要, 也就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儿童的充分、自由的生长。改进后的片断一中的合作玩插花游戏、片断二中的队列游戏让孩子们欲罢不能, 激发起他们巨大的探究潜能。儿童在快乐的活动中忘记了这是数学课, 在玩中自然生长出自身认同的“儿童数学”, 活动的目的不留痕迹。

“儿童数学”教学主张下的教师还要树立数学的生长意识。数学教师们一刻也不能忘记数学素养的发展是儿童数学活动的核心目标。科学形态的数学往往以形式化的、严谨的逻辑体系呈现, 数学之于儿童的生长性往往淹没于成人的理解和严密的逻辑推演体系之中。但数学史告诉我们, 数学的具体源头并不是抽象、严谨和理性的, 认识的提升往往带有按照生活事理逻辑自然衍生的痕迹。因此, 把握数学的发展脉络和儿童的生长节律, 以生长形态的数学促进儿童的生长是“儿童数学”的核心追求。

因此, 教师眼中的数学应当是动态的、可变的、具有不同形态的, “冰冷”的外表下具有“温情”的血脉。另一方面, 教师更应认识到儿童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亦是动态发展的, 对某一知识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 各个阶段的学习不应是割裂的, 而是相互联系的。前渗透、中发展、后延伸是生长形态的儿童数学的特征。把每一节课置于儿童数学学习的长河中, 着眼于儿童数学素养的可持续发展, 会让我们的数学活动设计和展开更具生长性。

改进后的两个教学片断的显然超越于本节课的知识目标, 做到了“高处立、深处挖、宽处行”。本堂课的数学活动不仅与幼儿阶段的合作游戏、动作思维很好地衔接, 而且对后续数的有序分成、图画应用题、初步的数量关系、0的认识、序数与基数、二维空间的位置关系等进行了适合的孕伏, 提供了未来知识的生长点。

对儿童发展更具生长意义的是两个活动还旨在发展隐性的数学意识、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等, 包括:理解数与应用数的意识, 科学的语言表达能力, 变与不变的辩证思想、分类思想、函数思想, 有序思维、关系思维、反省思维等, 这些是儿童数学素养更为重要的方面。

“儿童数学”教学主张下的教师更要重视“反刍”智慧的养成。数学课堂中的活动当然姓“数”。儿童在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是原初的、混沌的、多向的, 非数学的、错误的经验也大量存在。因此, “反刍”成为活动迈向数学化的重要环节。虽然活动是“儿童数学”的重要组织形式, 但切不可误解为“用风风火火的课堂培育朝气蓬勃的儿童”。事实上, 儿童们并不追求吵吵嚷嚷、表面活跃的课堂, 他们所要求的是安静沉着、能够拓展自己可能性的课堂。教师的“反刍”智慧表现在善于引导适时停下来“回头看”, 梳理、扬弃、比较、归纳、提升已有活动经验;表现在引导儿童把业已形成的数学活动经验作为思维对象展开更为深入的思考;还表现在探究中遭遇困难时, 反思改进, 重新出发或纠偏入正;更表现在借助小组活动中的“反刍”促进每个儿童的参与, 组织多样个体之间自然、柔和而深刻的对话, 挑战更高水准的学习。

上述片断, 插花游戏中儿童的活动更多的是随机、无序的体验, 虽能够促进儿童理解数与应用数, 但基于众多个体活动经验之上的条理化呈现才真正引导儿童向有序思考迈进了一大步, 为进一步的探究活动提供了对象支撑。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归纳、表达自然地将儿童的数学思考提升到高水平境界, 教师的“反刍”智慧得以充分体现。队列游戏注重通过全员参与、同伴交流, 引发对二维空间横向与纵向位置关系、观察原点变换后位置关系的变化等问题多方面、深层次的高水平对话, 促进儿童数感和空间观念的发展。正是由于教师高水平的“反刍”智慧, 使儿童的数学活动经验得以不断生长, 数学素养得以不断提升。

儿童画认识与评价 篇7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 改革应试教育的弊端, 确立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创新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始终步履维艰, 收效甚微。许多学校依然唱着素质教育的高调, 走着应试教育的老路。因此, 笔者认为, 当前, 要把素质教育尽快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 首先要做的是管理观念和评价观念的转变。

一、管理观念的转变

受传统“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教育管理模式的影响, 现在许多学校领导和教育工作人员依然认为, 只有严格的管理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才能使学生全面发展。于是学校便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 对学生的言行进行约束, 并逐级量化考核, 由学校到年级, 由年级到班级, 由班级到小组的管理细则也相应而生。大到学生的学习, 小到学生的吃饭、睡觉都有一系列清规戒律, 学生这也不能做, 那也不许做, 只能在狭小的空间里循规蹈矩, 俯首帖耳。这种严管态势在许多学校大行其道, 社会上出现的越来越多的封闭式管理学校 (尤其是私立学校) 便是明证。不能否认, 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学生少受社会负面因素的干扰, 集中精力学习, 但这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吗?

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在于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因此我们就不能一味地强求整齐划一, 应该正视学生千差万别的个性, 那种用同一标准进行的严格管理只会培养学生的奴性, 而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创新根植于个性发展的土壤里, 个性发展的土壤肥沃, 创新精神才能发展。因此, 为了实施素质教育, 教育主管部门和老师应当转变陈旧的管理观念, 解除“捆绑学生的绳索”, 给他们创造一种宽松、自由、和谐的环境, 让他们快乐的成长。

1. 摆正管理者的位置。

不要板起面孔当“警察”或“监工”, 老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 引导学生发展特长, 鼓励学生表现自我, 给学生提供张扬个性、发展健康体魄、彰显个性思维的机会。

2. 不能封闭学生的视听, 不要限制学生的脚步。

学校是社会人才成长和储备的场所, 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 服务社会, 所以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认识、解释一些社会现象是必要的。让学生了解社会阳光灿烂的一面, 也了解社会黑暗腐败的一面, 让学生接受这种事实和现象, 并加以正确引导, 培养其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看待问题的能力。

3. 不要刻意要求学生十全十美, 对学生求全责备。

要发展学生的个性, 培养其创新能力, 就得允许他们在一定范围内“犯错误”。实践证明, 发展过程中没有缺点、没有错误的学生是没有的, 所以只有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 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才能从思想上宽容学生。

二、评价观念的转变

儿童画认识与评价 篇8

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某一个形象或某一类人物的评价, 不仅关系到对这一人物或形象的理解, 更是对文学研究的方法论的认识, 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促进文学研究方法论的多样化

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家长形象重新认识与评价, 能够促进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论的多样化。很多读者对家长形象都是持一概否定的态度, 甚至将一些文学作品中的家长形象简单地贴上“封建家长”的标签, 导致长期以来家长形象一直是单色调。一旦读者打破了传统的人物评判方式, 转而对作品进行多层次的探讨和多层面的研究, 例如从文化传统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 或从语言艺术或哲学人生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等, 就能够更加深入的研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使得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研究方法论更趋多元化。

(二) 加深读者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

当阅读者开始理解作品中的家长形象, 而不是给其贴上“封建家长”标签, 简单的将其看成是破坏和践踏青年一代爱情幸福的罪魁祸首时, 阅读者已经加深了对作品本身的理解, 进而也会推进对作品中人物的研究。例如《警世通言》中“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一篇, 杜十娘为了追求爱情而不惜放弃自己的生命, 就会让我们思考爱情的价值与生命的价值, 两者之间是否应该有个界限?进而可以教育青年一代不要将“反对封建家长”作为借口违法或违反道德, 也不能以轻易舍弃生命为代价去获取爱情的纯真和自由。

二、如何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家长形象重新认识与评价

(一) 将封建家长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家长形象加以区分

在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中可以发现, 很多家长形象并非都是“封建家长”, 他们对内是家庭乃至家族的长辈, 关爱着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 对家庭负有管理的义务和权力;对外他们是家庭的代表, 代表着家庭乃至整个家族的利益。他们在家庭管理中也会遇到各种利益冲突, 当冲突发生时, 必然会有所取舍。很多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家长在做决定时也会考虑孰轻孰重, 并非都是一味的冷酷无情, 因此不能将“封建家长”与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家长形象简单的画等号, 需要加以区分。

(二) 结合作品当时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家长形象的认识和评价, 需要结合当时的文化背景去研究和思考, 而不能简单的用现代人的眼光去评价。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受儒家思想熏染, 主要讲求家庭和睦。从这个角度来看, 即使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家长对儿女婚姻或爱情进行干涉, 其主观并非要故意破坏儿女幸福, 而是希望儿女能够步入家长所希望的幸福, 这一点与现代社会的大多数家长有共通之处, 也是传统中国式家长的特点。因此, 在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家长形象时, 不能简单将矛盾对立和尖锐, 而应该侧重解读家长对子女的关爱。

三、以《警世通言》中杜十娘一篇为例, 重新认识与评价其中的家长形象

当下学界对《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一作品中李布政的形象多持批判的和否定的态度, 但如果试从客观的角度去重新认识一下这一家长形象, 则评价结果将会有所不同。李布政作为家长一直从各方面影响着小说中主人公李甲, 这也是历来对其进行批判的主要依据。文中说李甲“志诚忠厚”, 不管其是天生还是后天养成, 都可见李布政对其要求之严格, 同时, 李布政在对儿子学业上要求严格的同时也关心着自己的儿子。他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能有出息, 不惜重金为其买了监生的名额, 可是儿子却将学费和精力葬送在妓院之中。即使当代开明的家长也不会对儿子这种行为给予认可, 就这一点可见李布政并非简单只是一个反面形象。

从李甲方面来看, 李布政不承认这个儿媳, 李甲就没有勇气带回杜十娘去面对家人。也就是说, 李甲在父亲面前只有驯服, 无力反抗, 显示其生性懦弱。在李甲的生活选择天平上, 其一端放置的是杜十娘的人生幸福, 另一端放置讨得父亲的欢心时, 李甲心中的天平无论是在别人的诱导下还是其他深层次的原因, 最终偏向了后者才引发了人间悲剧。可见李布政不属于“好人完全是好, 坏人完全是坏”的扁平式人物, 而是活生生的真人。

摘要:长期以来, 学界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家长形象的评价并不客观, 没有将其放置在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之下去做评价, 而只是做简单的符号化处理, 脱离了文学作品的实际, 同时与生活常识也不相称。要正确理解文学作品, 并且做到文学史的正确撰写, 有必要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家长形象重新做正确和公允的评价。

儿童画认识与评价 篇9

一、根据学生个性差异, 实施生物学科分层次评价标准

评定指标的确立, 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发展层次, 高中学生正处于快速成长期, 每个学生的发展状况也不尽相同, 原来以考试为主的评价, 只强调选拔、共性, 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难以体现学生发展的特点和能力, 这样下去, 学生探究学习不会持续下去。这样也就违背了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学习精神, 压抑了学生个性发展, 抹杀了学生的天赋和兴趣。生物学科评价对不同学生分层次提出不同要求, 符合学生的心理期待的需要, 给予他们更多选择的机会, 使高中生物课程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需要。尊重学生个性的学科评价, 让每个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并能充分地表现自己, 使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得到很大的提升。

二、灵活地运用激励性评价, 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1.鼓励、激励学生, 增强学生自信心。在中学生物教学中, 教师要依据教学的教学目标和目的要求、教学内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学生学习的水平, 特别有针对性地依据学生年龄特点, 多多鼓励、激励学生, 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 让学生体验成功、快乐学习。例如, 高一学生进行“酶的高效性”探究实验时, 实验前, 学生认真充分地准备实验的方案, 可是实验还是失败了, 学生觉得很沮丧。这时, 教师应该如何评价学生呢?教师应帮助学生查找实验失败的原因, 但是教师还要充分肯定学生在实验中积极认真的态度、团结合作的精神, 鼓励学生继续实验, 直至最后成功。评价的过程, 也是不断完善目标, 不断反思、调整、不断超越自己的过程。

2.评价学生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教师不公正、不客观的评价只会拉开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 师生间产生隔阂甚至对抗的情绪, 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会引起其他学生的冷嘲热讽, 损坏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 教师的威信也会大大下降, 并且学生精神上也会受伤害。因此, 教师的评价要公平、客观、公正, 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 对优秀学生不偏爱, 更不能冷落、漠视后进生。对后进生更要关心, 积极发觉、赏识他们的闪光点, 充分肯定、赞赏他们的点滴进步, 让学生得到“我也行, 我能行”的情感体验, 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3.及时反馈评价信息。信息反馈越及时, 教育的效果就越好。在生物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要及时地反馈学习情况、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步程度, 及时地发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 改进、调整学习策略, 争取更大的进步。评价要立足过程, 促进发展应与学习过程同步。将自我评价作为积极主动学习的一部分, 让学生主动参与评价、乐于接受评价, 促进其进步与发展。

三、生物学科评价的要求

全面性:对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切实评价, 注重对学生的全过程评价;发展性:对学生的评价要是客观的、动态的, 且符合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民主性:学生评价应由教师、学生、家长、有关其他人员等多方面合作完成。实现评价公开、民主、准确;主体性:评价以学生为主体, 以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差异性:承认学生不同年龄层次的差异, 个体间的差异, 允许学生之间存在发展水平、状态的差别。评价要有针对性, 有益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四、生物学科评价的多元化

知识考查与能力考查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的互评自评相结合, 让学生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中找到自我。对学生的生物知识、技能和能力、思想情感及其发展状况实行评价, 发挥学习评价对学习过程的导向功能, 发现和发展学生潜能。

1.学生的自我评价。鼓励学生主动评价自我, 提高自我评价的积极性, 了解自己学习的方向和状况, 主动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 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自我发展与提高的能力。

2.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学生互评的过程也是学习的一种形式, 而且能够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我。学生的这种学习形式, 让学生能自觉地认识、关注他人的长处和优秀之处, 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同学之间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

3.教师的评价。随着评价手段的“多元”化, 教师往往倾向于在教学过程之中进行评价, 使之成为日常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及时准确, 要一针见血, 对学生存在的错误、不足, 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对学生表现出的闪光点, 要及时肯定、鼓励, 发挥学生的榜样作用。

4.多样、多主体评价。教师应从不同的维度, 为学生提供关于自己学习、成长、发展状况的信息, 帮助学生自我认识。根据每个学生各自的学习态度、能力的提高、学习习惯、合作精神等方面进行学科评价, 而不局限于某一方面。这样的评价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 增强其学习兴趣。

5.课外活动评价。鼓励学生参加生物兴趣小组、生物科技活动、标本的制作、撰写生物小论文、参加生物竞赛、绿色环保等课外活动, 并对学生作出相应评价。教师对课外活动的评价要重视每个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态度及情感体验, 关注个体差异, 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 分析学生学习生物学的不同发展潜能, 做出适合其个性发展的、有针对性的规划。因人施教, 让学生学有所成。

6.研究性学习评价。研究性学习以问题为载体, 教师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 让学生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 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对研究性学习进行学科评价时, 教师应对每个学生的研究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儿童画认识与评价 篇10

一、中国儿童歌舞剧的发展

儿童歌舞剧是儿童戏剧剧种之一, 是以诗歌、音乐和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的儿童戏剧。1917 年至1919 年我国新音乐开始起步, 黎锦晖将以“平等、自由、博爱”为道德内涵的“人道主义”精神融入到音乐创作中, 创立了儿童歌舞剧。1923 年前后, 黎锦晖歌舞剧形式已经渐渐具备了戏剧性的特征;1935 年共产党在江苏淮安成立进步儿童剧团新安旅行团, 宣传抗日救国主张;1937 年由沪东临清学校为主的一部分中小学生成立进步孩子剧团, 在难民收容所进行抗日宣传活动;抗战时期, 陕甘宁边区和上海等处都有儿童戏剧组织陆续成立;1947 年, 宋庆龄创办了中国首家儿童戏剧表演团体——中福会儿艺;1982 年, 文化部举办了全国首届儿童剧观摩演出;1983 年, 中国儿童戏剧研究会在北京成立;1986 年举办全国首届学校剧评奖相继又产生了一批新的儿童剧剧目在21 世纪的今天, 我国也屡屡出台相关文件;2010 年国家教育部体卫艺司28 号文件指出:“积极推进中小学音乐教学改革, 推动儿童歌舞剧教学的普及”;2012 年10 月全国儿童歌舞剧音乐教育试点工作现场会议强调要明确和把握儿童歌舞剧音乐试点工作思想, 高度认识开展儿童歌舞剧音乐教育的意义。

二、儿童歌舞剧的现实意义

(一) 儿童歌舞剧中体现爱的教育。从音乐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讲, “随着活动领域的逐步扩大, 初入小学的儿童情感不断丰富、深刻, 已经具有审美意识。”也就是说小学阶段的儿童已经具备在欣赏、表演、创作等音乐活动中通过丰富的想象作出情感反应的能力。卢梭在著作中《爱弥儿》讲到:“爱是人类最基本、最自然的情感, 也是进行儿童教育的基础。只有对儿童进行以爱为基础的教育, 培养儿童的情感, 才会使儿童在充满爱的氛围中形成良好的情感, 形成自尊和自信, 学会爱人、爱他人、爱人类社会。”

(二) 儿童歌舞剧的游戏精神。游戏精神的理论基础来源于20 世纪席勒、拉扎鲁斯、格罗斯等心理学家们关于幼儿游戏的实质、独特性和规律性的理论探讨, 认为游戏活动与儿童审美活动之间存在着极为深刻的潜在联系, 是一种审美活动。胡伊青《人:游戏者》中有这样的论断:文明发展到今天, 游戏因素有着日渐衰落的趋势。他是说现代科技、商业利益已经渐渐取代了古老纯粹的游戏精神, 原本属于孩子的自由和谐的精神离儿童越来越远。现代科技、商业利益的飞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通过网络信息满足自身需要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生活习惯, 儿童的“游戏精神”也大多在电子设备上的“手指游戏”得以体现。

(三) 儿童歌舞剧中的模仿律动。儿童歌舞剧常常伴随着对事物的模仿, 在许多的儿童音乐中常常会带一些童话色彩, 出现一些具有鲜明特点的动物形象。而模仿律动是深受儿童喜爱的一种律动形式, 能够让孩子们对律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正如林能杰教授在吸收了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美国综合音乐感教学体系教育理念的基础上, 通过多学科理论交叉研究, 运用中国道家“道法自然”的思维方式提出了“生命律动学”理念, 通过身体的律动能够加强儿童对自己内心情感的感知。

三、儿童歌舞剧的推广分析与期望

儿童音乐教育问题一直是专家学者们乃至全社会所关注的问题, 但由于种种原因进行儿童音乐创作的人却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作者认为, 其一, 对大众来讲, 人们对儿童音乐教育没有深刻的认识;其二, 对于创作者来讲, 儿童音乐创作相比较于其他类型的音乐创作, 其市场效益、个人经济效益都是比较低的, 这就导致儿童音乐创作一直处于比较低糜的状态;其三, 我国音乐教师歌舞剧专业化水平较低, 进行儿童歌舞剧的排演就显得力不从心。

作为一个从事音乐教育的年轻人, 应带着童心未泯的情怀再谈儿童音乐教育和儿童音乐剧, 呼吁本真, 还儿童烂漫童年。

摘要:本文以武汉小学童话剧《温暖》为线索, 从中国儿童歌舞剧的发展、现实意义、存在问题与未来展望三个方面对儿童音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进行探讨, 呼吁人们理性看待儿童音乐教育, 还儿童烂漫童年。

关键词:《温暖》,儿童,音乐教育,歌舞剧

参考文献

[1]卢梭.爱弥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2]胡伊青加.人:游戏者[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8.

上一篇:单片机基础知识简述下一篇:新教材下的化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