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色彩

2024-06-20

词语色彩(精选八篇)

词语色彩 篇1

关键词:褒义词,贬义词,感情色彩

一、感情色彩的几种变化形式

1. 上升的变化:

指原先含有贬义或中性的词转为含有褒义,也包括贬义转为中性。如“客气”古义为“虚骄之气”;也指文章虚夸浮泛,蕴含贬义色彩。如:“其书文而不实,雅而无检,真迹甚寡,客气尤烦。”(刘知几《史通.杂说中》)又如,相濡以沫:泉水干涸,鱼靠在一起以唾沫相互湿润(语见《庄子·大宗师》)后用“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中性转为褒义。又如:“冤家,怨家”,似恨而实爱,给自己带来苦恼而又舍不得的人。冤家从最初贬义转成中性义,又转达成褒义。又如:牺牲,“古代祭祀用畜”“为正义事业献出生命”“牺牲”从中性义转成褒义。其他如:后来居上、因陋就简、出生入死等。

2. 下降的变化

“卑鄙”一词在古代意指地位低下或指处境不好,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现在则指品德恶劣,有着明显的贬义。“明哲保身”:出自于《诗经·大雅·黑民》可见,“明哲保身”的原意是用来形容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能恰到好处地处理自己和周围人际的关系,具有褒义色彩。现在经常用来表示一种回避矛盾、消极处世的人生哲学:只要与自己无关,便不闻不问,明知不对,也少说为佳,成为贬义词。如“在同犯罪分子的斗争中,我们决不能明哲保身,袖手旁观。”“天花乱坠”最初是对云光法师讲经的精彩之至表现的赞扬,后来成为夸大其辞,胡乱吹嘘的意思了。其它如“染指”“爪牙”“妖艳”“明目张胆”等均是如此。

3. 曲折变化

这一类的词的变化较为复杂,它的色彩演变轨迹恰如一个“S”型的曲线,经历了一个往返曲折的变化,如:“同志”一词的变迁:先是“相同志向”(“同门为朋,同志为友。”)之后,由“相同的志向、志趣”很自然地引申为“志向、志趣相同的人”。比如:王充《论衡·自纪》:“或曰:‘心难而行易,好友同志,仕不择地,浊操伤行,世何效放?’”这可看作褒义词。在中古(魏晋唐宋)以后,“同志”一词又可特指“夫妻”,指同心的人。到了明清之际,它还有一个较为冷僻的意思:指“同性”,即性质相同。词的感情色彩变化不大,但词义有所转移。

进入现代,“同志”一词才由“志向、志趣相同”派生出了今天常用的这一特指义,即“同一政党成员之间或为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人之间的亲切称呼”。词义有所上升。特别是上世纪40年代末“同志”外延开始在解放区广泛使用,成为革命队伍的内部带有感情色彩特定称呼并扩展为社会各阶层的通称,并逐步成为百姓中最常用的泛尊称语。进入60年代,因浓烈的政治色彩使它的褒义进一步上升至顶峰。

新时期以来,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阶级斗争不再是主要矛盾,79年版的《辞海》注释修改为:“我国公民彼此之间的一般称呼”;其后,使用频率逐步降低,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其褒义色彩开始回落。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部分人群甚至用它来称呼同性恋者,使其又有了贬义倾向。

“炒”的词义变化也体现了语言的发展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如“炒鱿鱼”“炒”的原义是“把食物放在锅里加热并随时翻搅使熟”,“炒”能使被炒对象加热,升温。后引申到“炒股”“炒房”“炒车”“炒地产”“炒”由原来表示一种烹调方法演变发展成“倒买倒卖”,现在又发展成“采取手段抬高某物或某人身价”,显示出“炒”词义的扩大,由中性向贬义发展,但是,时间不长又向中性色彩回归,贬义感情色彩逐渐变弱。同时“炒”一些列的词汇爆炸性的涌现,印证了“词汇的丰富一方面取决于社会因素,另一方面取决于作为一种体系的语言的内部发展规律。新词的借用、消失或出现,大部分是受社会因素影响的”。[1]现在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追求功利逐渐被视为正当的商业行为,对于合理合法的求财求利,政府也给予扶持和保护。它及其超高的使用频率已被人民群众所接受,“炒”现在逐渐失去其贬义色彩趋向中性。这也就说明了“语言并非只是人任意支配的纯粹工具,语言是人性的表现”。[2]

4. 临时性的游移

为了实现某种特殊的修辞目的,人们可以有意识的把褒义词用作贬义词,或把贬义词用作褒义词。这就是词语感情色彩的游移现象。[3]例: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地笑着走着。(朱自清《春》)。每个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孙犁《荷花淀》)、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鲁迅《纪念刘和珍君》)。以上同一词,在文句中的感情色彩色彩与原来色彩形成鲜明对比。(也就是“反语”)这一褒一贬构成强烈反差,产生了强烈的修辞效果,不过在文中的色彩具有临时性,是暂时的。如果临时的时间拉长,被普遍接受,被固定下来,就可能形成词的感情色彩的转移。如“戴高帽”“穿小鞋”等。

二、变化的规律性分析

斯大林在分析俄罗斯语言发生的一些变化时指出“由于发生了新的社会生产,出现了新的社会精神,新的道德,以及由于技术和科学的发展添加了一大批新的词和语,有许多词和语的意思改变了,获得了新的意思,有一些陈旧的词在词汇中不见了。”伴随其变化词的感情色彩也在不停的变化。

首先,社会政治的因素,旧社会的词语如在新的社会继续使用往往要向贬义词方向变化,如“封建”一词随着人们对这种制度的认识的改变,它的感情色彩也相应地起了变化。今天又借它来指地主阶级占有土地、剥削农民 (或农奴) 剩余劳动为从主要的社会制度,成为批判的对象。和封建社会相关的词汇,如“斯文”“道学家”“亦步亦趋”多含贬义,感情色彩下降。

其次,适用对象的转移,由较低阶层使用向较高阶层使用转移其感情色彩上升;由较高阶层使用向较低阶层使用导致词的感情色彩随之降低。上例中的“同志”的升降变化,类似的还有“小姐”一词的几经沉浮富有戏剧性的变化等都是跟使用阶层的尊卑、荣辱变迁相一致的。

再次,社会价值取向的变化。如讲究“士农工商”等级的封建社会和“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时期商业类的词汇和个人主义的词汇往往含有贬义如:“市侩”“资产”“小资产阶级”“个人英雄主义”贬义色彩浓厚。而在新时期商业发展受到重视“老板”“推销”“小资情调”等。

小结

总之,词语的感情色彩变化是一面镜子,折射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一些常用词汇的褒贬、升迁变化,我们可以发现社会、历史的变迁,意识形态的更替,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参考文献

[1]林伦伦.论强势方言及其对推普的负面影响[J].语言文字应用, 1998, (3) :13-19.

[2]申小龙, 张汝沦.文化的语言视界[M].上海:三联书店, 1991.

形容“色彩”的词语 篇2

成语解释
白白朱朱朱:正红色。白的白,红的红。指色彩各异的花木
粲然可观粲然:鲜明的样子。形容事物色彩鲜明。指成绩卓著
孚尹旁达指玉的色彩晶莹发亮,比喻品德高尚纯洁

陆离斑驳

形容色彩绚丽灿烂
陆离光怪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
斑驳陆离斑驳:色彩杂乱;陆离:参差不一。形容色彩纷杂。
别有风味风味:原指美好的口味,引伸为事物的特色。另有一种美好的口味。比喻事物所另外具有的特殊色彩或趣味。
繁花似锦繁:多而且茂盛。锦:织有彩色花纹的锦缎。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好象富丽多彩的锦缎。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
古色古香形容器物书画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
奇光异彩奇妙的光亮和色彩。
桃红柳绿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鲜艳的春景。
万紫千红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
五颜六色形容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引伸为各色各样。
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
鲜艳夺目色彩鲜美艳丽,十分引人注目。
班驳陆离形容色彩杂沓。
浮翠流丹翠:青绿色。丹:朱红色。青绿、朱红的颜色在流动和浮现。形容色彩鲜明艳丽。
黼黻文章古代礼服上所绣的色彩绚丽的花纹。泛指华美鲜艳的色彩。
红飞翠舞红、翠:指服装的色彩,泛指各种各样的颜色。形容妇女们穿着各种颜色的漂亮衣服,尽兴嬉戏,热闹非凡的情景。
镂金铺翠形容缤纷的`色彩。
露红烟紫形容花木的色彩鲜艳。
十光五色形容景象纷繁,色彩绚丽。
无声无色没有声音和色彩。形容平淡不动人。
绚丽多彩形容色彩华丽
余霞成绮晚霞象美丽的锦缎一样。形容晚霞色彩绚丽。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亦作“余霞散绮”。
斑斑斓斓色彩错杂灿烂的样子
百紫千红〖解释〗形容繁花似锦,色彩繁多。

比喻词语的形象色彩研究 篇3

关键词:比喻词语 形象色彩 特点 功能

一、引言

我们将“麦浪”“松涛”“蝙蝠衫”等这类词语暂称为比喻词语。本文的研究对象只包括形式上的比喻,也就是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体现在形式上,例如:“蝙蝠衫”,因为其袖子形似蝙蝠,所以称为蝙蝠衫。本文研究对象不包括意义上的比喻,例如:“鱼水”多用于比喻密不可分的关系,“鱼”和“水”之间的关系是鱼离不开水。这种虚化的关系可以用于人和人之间。像这种由于深层意义上相似而形成的比喻词语不在本文研究范围之内,四字成语不在研究范围内。

二、概念的界定

本文所要研究的比喻词语不包括“包袱、饭桶”这类具有比喻义的词语,只将仅有一个义项,通过形式上相似的比喻方式产生的,这类词称为比喻词语。

“具有形象色彩的词,它们除了理性义之外,还使人有某种生动具体感觉,即所谓形象感。”“具有形象色彩的词不限于‘形态方面,还可以包括‘动态、颜色、声音等。”①“许多具有形象感的词语除了具有理性意义之外,还具有通过对客观对象的感觉和联想而产生的一种色彩,我们称之为形象色彩。”②以上两种观点,在一定意义上是相同的,本文也采取这种观点。

三、根据形象色彩不同对比喻词语进行分类

(一)从动态形象和静态形象角度进行分类

1.静态形象:八字胡 八字眉 蝙蝠袖

2.动态形象:冰释 雀跃 蛙泳

(二)从反应事物的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1.以整个词语表示指称对象,无中心语素:猴头 鸡眼 驼背

2.比喻对象的整体形象+中心语素:绿豆蝇 狮子狗 龙须菜

3.比喻对象的部分形象+中心语素:梅花鹿 鱼尾纹 燕尾服

4.比喻对象的色彩+中心语素:瓦灰 天青 葡萄紫

(三)从指称对象的性质进行分类

1.事物类:蝙蝠衫 蝙蝠袖 鸭舌帽

2.植物类:仙人掌 松针 松球

3.动物类:绿豆蝇 墨斗鱼 扇贝

4.色彩类:雪白 血红 墨黑

四、比喻词语的形象色彩的特点

(一)附着性

杨振兰在《现代汉语词彩学》中指出,“色彩意义总是表现为某种倾向、韵味、格调,而这些要素是不能单独存在的,它要渗透于或依附于词汇意义”。③而形象色彩属于色彩意义,也必然具有这一特点。例如“蝴蝶结”是带子系成的形状像蝴蝶一样的结子,这是“蝴蝶结”的理性意义,我们也能感受到其鲜明的形象色彩,就是一个形状似蝴蝶的结。

(二)相似性

比喻词语的本体与喻体之间都存在某种相似,或者是颜色上相似,或者形状上相似,又或者是状态上相似。例如“枣红”,像红枣的颜色,这种红和红枣的红及其相似,所以便用“枣红”来命名这种颜色;再如“龙船”,装饰成龙形的船,因为这种船在外型上和龙相似,我们称其为龙船。近乎所有比喻词语都有相似性,因为在造词时,人们正是利用相似性来创造新词语,而比喻的前提就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之间要具有某种相似性,这种相似性为创造新词和丰富汉语词汇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三)普遍性

普遍性有两层含义,一是人们普遍对某事物理性意义上的认识,二是具有形象色彩的比喻词语形象的统一性。例如:“鸡冠花”人们普遍认为理性意义上它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椭圆形或披针形,穗状花序,形状像鸡冠,通常红色。另外,人们对“鸡冠花”这种植物的形象有一个普遍印象,不会认为是“乌鸡”的鸡冠,也不会有人当作是公鸡的鸡冠。人们看到“鸡冠花”这个词语时,不会在意具体是哪一个鸡冠形象,而在脑海中会有一个公认的普遍的鸡冠形象。

(四)民族性

“同类事物,在不同的语言里用什么词、用几个词来表示可以不同,词义概括的对象范围也可以不同,它体现了词义的民族性”④。比喻词语在这一特点上表现得更明显。因为每一个词语都要涉及到一些具体的物象,而这些物象无不带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如:“水龙头、龙舟”中的“龙”,“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吉祥富贵的象征,古代皇帝的身体称为龙体,衣服称为龙袍。

五、比喻词语的形象色彩的功能

(一)增强词义的明晰性

比喻词语的形象色彩使其在显示词义明晰性上更占优势。通过比喻这一修辞手法创造的词语已经具有了某种语义的倾向,再加之具有象形色彩的语素与之共同表达词义,那么词义的明晰程度必然强于一般词语。例如“石”指构成地壳的坚硬物质,是由矿物集合而成,如果再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使“石”与具有象形性的词语结合,就可以构成具有丰富形象色彩的词语,例如“孔雀石、鸡冠石、鹅卵石”。

(二)具有生动、形象的表达功能

试比较两组词语:很白→雪白 皱纹→鱼尾纹

“很白”“雪白”都表示“白”,二者都表达白得很突出。“很白”让人难以确定白的程度,而“雪白”却可以把白的特色表达得非常形象,好像眼前就呈现出皑皑白雪;“皱纹”和“鱼尾纹”,二者都表现人的脸部因年龄大而出现的纹路。“皱纹”只是意义的表达,而“鱼尾纹”却可以把皱纹细长的样子表现出来,让人们不但知其义还知其形。所以,具有形象色彩的比喻词语使指称对象更加生动、形象。

(三)使语言表达更加简洁

比喻词语本身就具有比喻、修饰的成分,因此这类词语已经将繁琐的表达凝缩在词语当中。例如,人们还没使用“鸭舌帽”这个词语的时候,如果用文字来形容这种帽子,就是帽顶的前部和月牙形帽檐扣在一起略呈鸭嘴状的帽子。而经过比喻造词法后,在帽子前面加上一个形象色彩浓厚的“鸭舌”,就创造了“鸭舌帽”,简洁明了地表达这种帽子的概念和形象,同时还让人产生新鲜感。

(四)引发联想的功能

无论是比喻还是形象色彩,都会使人进行不自觉的联想。当我们命名某种脸型为“鹅蛋脸”,一定是看到具有状似鹅蛋型的脸时,脑海中出现了“鹅蛋”这个事物。而在表述这种类型的脸时,我们在其中心语素“脸”前面加一个具有修饰作用的语素“鹅蛋”,这样就形成了“鹅蛋脸”,这是从造词角度来说明的。逆向思考这个问题,当我们看到一个词语“鹅蛋脸”时,眼前会出现一个鹅蛋的轮廓,由“鹅蛋脸”让我们不由联想到了鹅蛋。本体“脸”和喻体“鹅蛋”在人的头脑中进行了两个方向的形象联想,造词过程:“脸”→“鹅蛋”→“鹅蛋脸”,词语使用过程:“鹅蛋脸”→“鹅蛋”→“脸”。因此,联想贯穿了词语创造和使用的始终。比喻词语的形象色彩让人们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丰富多彩,给人们带来无限联想的空间。

六、结语

综上所述,比喻词语的形象色彩具有附着性、相似性、普遍性、民族性的特点;同时具有增强词义的明晰性、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更加简洁、引发联想的功能。汉语词汇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形象色彩,但是形象色彩在比喻词语上表现得尤为突出。限于个人能力及篇幅,本文只对比喻词语的形象色彩作了一些粗浅的讨论,还存在很多不足。比喻词语作为汉语词汇中一个小类,定有更多空间值得我们探讨。

注释:

①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②蔡娜《词语的形象色彩研究》,北京语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③杨振兰《现代汉语词彩学》,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

④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参考文献:

[1]侯友兰.比喻词补议[J].汉语学习,1997,(4).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9.

[3]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4.

[4]任学良.汉语造词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5]张培成.关于汉语比喻词的几个问题[J].汉语学习,2000,

(4).

[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M].北京:商务印书

馆,2012.

[7]周荐.比喻词语和词语的比喻义[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

(4).

简述词语的形象色彩与理性意义 篇4

在论述本文之前, 我决定用一个模式图来阐释两者在词义研究中的不同层次:

词感义情系色统彩{色理语彩性法意意意义义义{形风民时阶象格族代级色色色色色彩彩彩彩彩通过这个模式图我们可以清晰看到, 词语的形象色彩与理性意义之间的本质区别, 也有助于后文对于概念的区分。

一.词语形象色彩的定义

在刘叔新《词语的形象色彩与功能》一文中对于词语形象色彩定义如下“词语的形象色彩应该是语言词语中存在的客观事实, 即应该是大家都同样有的形象感觉”, 对此中定义我觉得稍显不足。主要有两点, 第一点表意不明, 即使词语的形象色彩又怎么是一种客观事实, 第二大家共同都有的相同形象感觉, 即使主观感受怎么可能达到完全一致。关于这两点疑惑孙维张先生在《略谈词语的形象色彩》一文中给出了解释。对于词义形象色彩的本质刘叔新先生没有正面涉及, 但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它是我们认识词义形象色彩的基础。“词义的形象色彩同客观事物是紧密相关的。如同词的理性意义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概括的反映一样, 词的形象色彩则是客观事物的形象在人脑中的反映。这里的‘形象’指的是广义的用法, 既指视觉的形象, 也指听觉的声音形象, 味觉, 嗅觉、触觉等感宜获得的形象。词义的形象色彩是客观事物的形象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官, 反映在大脑中所产生的心理印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关于客观事物形象的联想。”而与此同时词语究竟应该怎样区分语言性质的形象色彩和言语范畴的形象色彩呢?刘叔新先生认为以大多数人的形同感受来判断显然不对, 每个人的主观感受不可能全然相同。问题的关键在于词语在人脑中呈现出的形象感, 是由词语自身唤起的, 还是由于言语境的作用唤起的。凡是词语自身唤起的形象感, 不论是以个别的形象出现, 还是以概括的形象出现, 都是语言性质的形象色彩。反之, 并非词语自身所反映的形象而仅仅是由言语环境的作用产生的形象, 则是言语范畴的形象色彩。

由此我觉得黄伯荣, 廖序东在现代语对于词语的形象色彩的定义则更为科学即“形象色彩来自对该事物的形象的概括”。与高名凯和石安石先生认为“所谓形象色彩, 就是词所引起的人们对现实中某些形象的联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词语的理性意义的定义

词语的理性意义一般是概念意义。一般是对词语的理性认知。理性意义作为词义的基础往往与概念有关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人们对事物的理性认识, 它与形象色彩显然不是一个层级的。形象色彩是色彩意义的一种, 但是它与理性意义依然紧密相连。形象色彩一般伴随理性意义诞生, 衍生于理性意义中。由此可知词语的理性意义基于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概念认知, 它与客观事物的本质紧密相连, 指明词语所蕴含的本质特征和其根源性区别外物的显著标志。比如说金钱豹和豹, 前者具有形象色彩, 是因为它是基于“豹”这个理性意义之上人们对于它的联想。其中本质特征就是豹科动物具有的一般表征, 例如哺乳动物, 猫科等等生物特征就不在此一一列举。但是金钱豹就是在豹的特征上具有类似于铜钱花纹的动物, 这就是在原来理性意义上衍生出来的感性意义, 是人们对于“豹”的联想。

三.词语形象色彩的特点

词语形象色彩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 直观性。

词义形象色彩的直观性是说它具有自我意识的, 体验的特点。一个词的词义是否具有形象色彩是客观的, 是由词语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决定的。但是, 具有形象色彩的词语能不能引起人们关于某种事物形象的联想, 引起什么样的形象的联想, 在很大程度上却不决定于取决于语本身, 而首先决定于人们对词语所标志的事物有没有接触, 有没有亲身体验, 有什么样的亲身体验。具有形象色彩的词语的联想一定是直观的, 让大多数产生共鸣并且产生大体相似的主管联想

2.概括性即个性之中蕴涵共性。每个词语的形象感在不同人脑海里有不同成像, 是以个性的特点表现出来的, 但是在无数个性之中体现着共性。总而言之, 同一词语所引起的形象感, 在不同人头脑中虽有差异, 但绝不能超出词语所标志的事物的类属, 即绝对不能超过这个词语的理性意义。

3.游移性。词语的形象色彩不是一成不变的, 即使是在一个人的头脑中也是不断变化的, 比如通过一定的抽象思维, 或者经过一定的体验, 对其外在有了深刻理解后, 它所联想的形象也有可能发生改变, 这是主观因素。但是还有一种情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 有些词语就不具备了形象色彩, 或者逐渐消退。

四.词语理性意义的特点

1. 概念性。

词语的理性意义一般是它的概念意义, 就是对于事物本质的总结。它一般是对事物内在特征的一个科学总结, 是概念性质的。

2. 固定性和统一性。词语的理性意义不同于形象色彩的游移,

它是固定的, 统一与一致的。既然是对事物内在特征的表述, 那么他是相对稳定的, 深入核心的。对于事物的定性不可能是不断变化的, 那么就不能很好地对他进行定义。

3. 客观性。

词语的理性意义是对词语的客观事实的总结归纳, 它是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 特征化。不同于形象色彩在大脑里的加工, 词语的理性意义是客观的, 只将抽象的事物进行归纳与总结。不掺杂人脑加工的成分。

4.抽象性。词语的理性意义是人大脑抽象思维的总结, 这使得它必然具有抽象性, 并不是实打实客观的, 而是人脑对于事物内在核心的抽象概括与总结。

五.词语的感性意义与形象色彩的区别与联系

这一部分将是我论述的重点, 词语的形象色彩与感性意义的联系其实在前文已经有所提到, 一言以蔽之就是词语的形象色彩衍生于词语的理性意义之中, 理性意义是形象色彩诞生的基床。形象色彩使得词意更加明晰, 使得词意更加多维, 这使词语不断单调刻板, 总体说来词语的形象色彩是词语理性意义的下一个层级, 具体分析见上面的模式图。

下面进入本文的重点即词语理性意义与形象色彩区别:

1.在语义系统中属于不同层级。词语的形象色彩只是词语色彩意义的一个分支, 与词语的理性意义中衍生出来。它与理性意义显然是上下级的关系, 先有理性意义再有形象色彩。还是以金钱豹为例, 先有豹这个客观实在, 与此衍生出来的具有形象色彩的金钱豹, 如果人们对豹没有一个统一的理性认知和概念定义, 那么就无从构想它的具体形象。

2.思维方式不同。词的理性意义与词所指称的事物之间是通过抽象思维联系起来的, 示意如下:词所指称的事物→人的抽象思维概念→理性意义。

而词的形象色彩与事物的形象之间则是通过形象思维联系起来的, 也可以示意如下:客观事物的形象→人的形象思维表象→词语的形象色彩。

3.本质特征与外在嗅觉视觉听觉等。词语的理性意义反映的是词语本质特征, 是词语所体现的内在抽象高度总结, 而词语的形象色彩则是在此基础之上衍生的更多视觉、嗅觉、味觉的外在方面的体验。

4. 情感色彩。

词语的理性意义决定了它以客观事实为依托, 仅仅事物内在表征的高度概括不包含个人情感色彩, 也不包括贬斥, 仅仅只是陈述一个客观事实, 勉强算是中立立场。但是词语的形象色彩则是感情色彩的一种, 有些时候是具有情感色彩的, 会有褒贬的意味在里面。

总之, 词语的形象色彩与感性意义只要明确其在词义系统的不同地位并将其特点加以区别就能很好地区分, 最后我们必须明确的一点是词语的形象色彩与词语的理性意义紧密相连, 后者促使前者的衍生。

参考文献

[1]刘叔新《词语的形象色彩及其功能》中国语文1980年第2期.

[2]孙维张《略论词语的形象色彩》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1年第五期.

[3]李瑞群《简论词语的形象色彩》固原师专学报1994年第一期.

[4]刘继超《试论词义的客观性和主观性》西北师大学报1996年5月第33卷第3期.

[5]章炎《浅谈词语的感情色彩》辽宁大学学报1983年第五期.

词语感情色彩的分类 篇5

例如: ①a 这个人平时一个钱也舍不得花,真节约。

①b 这个人平时一个钱也舍不得花,真吝啬。节约是褒义词,吝啬是贬义词。

②a 会议中间,他就走了出去。

②b 会议中间,他就溜了出去。走是中性词,溜是贬义词。

例如:(1)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 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2)这衬衫,凝聚着敬爱的周总理对工人群众的阶级深情。

(3)敌人使出最毒辣的手法,用一切刑具折磨宣灏。

(4)愚蠢的特务鉴别了两个钟头,结论是“笔迹相同”,就断定是许晓轩写的。例(1)(2)中的“纯洁”、“高尚”、“坚韧”、“刚强”、“淳朴”、“谦逊”、“凝聚”、“敬爱”、“深情”带有褒扬、尊敬、喜爱等感情色彩,这种词称为褒义词。例(3)(4)中的“毒辣”、“折磨”、“愚蠢”带有贬斥、憎恶等感情,这种词称为贬义词。词的褒贬色彩在反义词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例如下面几组反义词,左边的都是带褒义的,右边的都是带贬义的。

勤奋——懒惰 美好——丑恶

勇敢——怯懦 善良——凶恶

高尚——卑劣 谦逊——傲慢

同义词中有些也带褒义或贬义。例如“鼓励”和“怂恿”是同义词,但“鼓励”意在勉励人做好事,是个褒义词,“怂恿”意在挑动人做不好的事,是个贬义词。下面各组同义词,左边的都带褒义,右边的都带贬义。

理想——妄想 揭发——告密

领袖——头子 赞扬——吹捧

果断——武断 团结——勾结

有些成语也带有褒贬色彩。例如:

褒义贬义

奋不顾身 —— 贪生怕死

大公无私 ——损人利己

锲而不舍 ——一曝十寒

见义勇为 ——见利忘义

汉语中大量的词是不带褒贬的感情色彩的,它们可以用在好的方面,也可以

用在不好的方面,这种词称为中性词,如“发动”、“保护”、“结果”、“害怕”等。

在通常情况下,表示对人或事物的褒扬、喜爱、尊敬等感情,要用褒义词;表示贬斥、憎恶、鄙视等感情,要用贬义词。但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为了收到讽刺或幽默的效果,可以采用“说反话”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用褒义词表示的是贬义,用贬义词表示的是褒义。例如:我们全党全民要把这个雄心壮志牢固地树立起来,扭着不放,“顽固”一点,毫不动摇。上例的“顽固”本是贬义词,在这里用作褒义,是坚定不移的意思。因此加上引号。判断词语的感情色彩

成果 结果 后果 顽强 顽固 赞成 同意

附和 含蓄含糊 技能 技术

伎俩

保护

庇护 谨慎 小心

拘谨

抵抗

抗拒 宣传 宣扬 细致 琐碎 爱护

溺爱 赞美 赞扬 奉承 批评 指责

鼓动

煽动

在短语中,尤其是成语,其褒贬色彩的两两相对,也是经常可见的。例如: 褒义成语

贬义成语

呕心沥血

处心积虑

大张旗鼓

明火执仗

再接再厉

变本加厉

侃侃而谈

夸夸而谈

例谈鲁迅对词语感情色彩的精心选炼 篇6

首先,鲁迅选用一些本身不带感情色彩的词搭配起来,使之富有感情色彩。例如:

① 这辫子,是砍了我们古人的许多头,这才种定了的。(《病后杂谈之余》)

例①“种”一般用于植物,人的辫子怎么能够种起来?作者故意用陈述植物的动词来陈述人,就有了感情色彩。因为人民头上的辫子是被清王朝统治者强迫蓄起来的,“种”的施动者是反动的统治阶级,作者的锋芒指向反动的统治阶级,透露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再举一个例子:

②第二天,地保便叫阿Q到赵太爷家里去,太爷一见,满脸溅朱,喝道:“阿Q!你这浑小子!你说我是你的本家么?”

阿Q不开口。

赵太爷愈看愈生气了,抢进几步说:“你敢胡说!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本家?你姓赵么?”

阿Q不开口,想往后退。赵太爷跳过去,给了他一个嘴巴。

“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阿Q正传》)

例②中的“你”“我”,本是表情色彩中性的人称代词。但是,用在这里,“我”是赵太爷的自称,“你”是赵太爷眼中的阿Q。赵太爷认为“自我”是那样高尚、尊贵,阿Q则是那样低贱、卑微。因而,在他怒斥阿Q不配与他同姓的环境中,用来强调自己与众不同的“我”字,就有鲜明的自诩自傲的情态口吻,用于责骂阿Q不自量、不配姓赵而指称他的“你”字,就有鲜明的贬斥鄙视的情态意味。这种“你”字、“我”字,实际说来,都是重读的,正是突出表情意味的需要。

其次,鲁迅将褒词贬用,这类现象也是不容忽视的。例如:

①那时候,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宝贝。即使无名肿毒,倘若生在中国人身上,也便“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国粹所在,妙不可言。(《热风·随感录三十九》)

例①中“宝贝”“艳若桃花”“美如乳酪”“妙不可言”都是褒义词,这里用来嘲弄那些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国粹派”,有意把褒词贬用,极尽讽刺之能事,具有强烈的讽刺色彩。再举一个例子:

②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记念刘和珍君》)

例②称“屠戮妇婴”为“伟绩”,“惩创学生”为“武功”,而且用来同枪杀请愿学生相比,虽然说的是反话,但深刻地表达出作者更为强烈的讽刺之感,更为真挚的同情之情。

再次,鲁迅选用一些本身带有贬义色彩的词语来表达感情色彩。例如:

①有一个专爱夸耀的小瘪三,一天高兴的告诉别人道:“四大人和我讲过话了!”人问他“说什么呢?”答道:“我站在他门口,四大人出来了,对我说:滚开去!”(《说“面子”》)

②终于这流言(原用“事情”)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藤野先生》)

例①中的“夸耀”是个贬义词,作者对小瘪三的讽刺意味十分鲜明。

例②中的“事情”不带感情色彩,改用贬义词“流言”,就表达出作者对干事造谣生事的气愤。

另外,鲁迅还擅长改变习惯说法来增强词语的感情色彩。例如:

①我自从去年得罪了正人君子们的“孤桐先生”,弄得六面碰壁,只好逃出北京以后,默默无语,一年有零。(《辞“大义”》)

例①中的习惯说法是“四面碰壁”,作者故意加上“上下”而说成是“六面碰壁”,表现“孤桐先生”“正人君子”势力之大以及对他迫害的程度之严重,同时也表现了对这伙“正人君子”的蔑视和愤怒。再举一例:

②焦大以奴才的身份,仗着酒醉,从主子骂起,直到别的一切奴才,说只有两个石狮子干净。结果怎样呢?结果是主人深恶,奴才痛嫉,给他塞了一嘴马粪。(《言论自由的界限》)

例②中的“深恶痛嫉”原来是形式固定的词语,拆开来使用,貌离而神合,增添了修辞的幽默感和讽刺意味。

还有,鲁迅通过采用词性变异的手段,来增强感情色彩。例如:

①不过我是本不想将“爽快”或“愉快”来献给那些诸公的。(《“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

例①中将梁实秋用过的形容词“爽快”和“愉快”活用为名词,既风趣幽默,又含蓄委婉,增强了幽默感和讽刺意味。

鲁迅作品中对词语感情色彩的选炼是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生活积累,加以细致的观察、深刻的思考、勤奋的创作和反复的修改共同作用的结果。

例谈鲁迅对词语感情色彩的精心选炼 篇7

首先, 鲁迅选用一些本身不带感情色彩的词搭配起来, 使之富有感情色彩。例如:

1这辫子, 是砍了我们古人的许多头, 这才种定了的。 (《病后杂谈之余》)

例1“种”一般用于植物, 人的辫子怎么能够种起来?作者故意用陈述植物的动词来陈述人, 就有了感情色彩。因为人民头上的辫子是被清王朝统治者强迫蓄起来的, “种”的施动者是反动的统治阶级, 作者的锋芒指向反动的统治阶级, 透露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再举一个例子:

2第二天, 地保便叫阿Q到赵太爷家里去, 太爷一见, 满脸溅朱, 喝道:“阿Q!你獉这浑小子!你獉说我獉是你獉的本家么?”

阿Q不开口。

赵太爷愈看愈生气了, 抢进几步说:“你獉敢胡说!我獉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本家?你姓赵么?”

阿Q不开口, 想往后退。赵太爷跳过去, 给了他一个嘴巴。

“你獉怎么会姓赵!———你獉那里配姓赵!” (《阿Q正传》)

例2中的“你”“我”, 本是表情色彩中性的人称代词。但是, 用在这里, “我”是赵太爷的自称, “你”是赵太爷眼中的阿Q。赵太爷认为“自我”是那样高尚、尊贵, 阿Q则是那样低贱、卑微。因而, 在他怒斥阿Q不配与他同姓的环境中, 用来强调自己与众不同的“我”字, 就有鲜明的自诩自傲的情态口吻, 用于责骂阿Q不自量、不配姓赵而指称他的“你”字, 就有鲜明的贬斥鄙视的情态意味。这种“你”字、“我”字, 实际说来, 都是重读的, 正是突出表情意味的需要。

其次, 鲁迅将褒词贬用, 这类现象也是不容忽视的。例如:

1那时候, 只要从来如此, 便是宝贝。即使无名肿毒, 倘若生在中国人身上, 也便“红肿之处, 艳若桃花;溃烂之时, 美如乳酪”, 国粹所在, 妙不可言。 (《热风·随感录三十九》)

例1中“宝贝”“艳若桃花”“美如乳酪”“妙不可言”都是褒义词, 这里用来嘲弄那些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国粹派”, 有意把褒词贬用, 极尽讽刺之能事, 具有强烈的讽刺色彩。再举一个例子:

2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 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獉獉, 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记念刘和珍君》)

例2称“屠戮妇婴”为“伟绩”, “惩创学生”为“武功”, 而且用来同枪杀请愿学生相比, 虽然说的是反话, 但深刻地表达出作者更为强烈的讽刺之感, 更为真挚的同情之情。

再次, 鲁迅选用一些本身带有贬义色彩的词语来表达感情色彩。例如:

1有一个专爱夸耀獉獉的小瘪三, 一天高兴的告诉别人道:“四大人和我讲过话了!”人问他“说什么呢?”答道:“我站在他门口, 四大人出来了, 对我说:滚开去!” (《说“面子”》)

2终于这流言 (原用“事情”) 消灭了, 干事却又竭力运动, 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 (《藤野先生》)

例1中的“夸耀”是个贬义词, 作者对小瘪三的讽刺意味十分鲜明。

例2中的“事情”不带感情色彩, 改用贬义词“流言”, 就表达出作者对干事造谣生事的气愤。

另外, 鲁迅还擅长改变习惯说法来增强词语的感情色彩。例如:

1我自从去年得罪了正人君子们的“孤桐先生”, 弄得六面碰壁, 只好逃出北京以后, 默默无语, 一年有零。 (《辞“大义”》)

例1中的习惯说法是“四面碰壁”, 作者故意加上“上下”而说成是“六面碰壁”, 表现“孤桐先生”“正人君子”势力之大以及对他迫害的程度之严重, 同时也表现了对这伙“正人君子”的蔑视和愤怒。再举一例:

2焦大以奴才的身份, 仗着酒醉, 从主子骂起, 直到别的一切奴才, 说只有两个石狮子干净。结果怎样呢?结果是主人深恶, 奴才痛嫉, 给他塞了一嘴马粪。 (《言论自由的界限》)

例2中的“深恶痛嫉”原来是形式固定的词语, 拆开来使用, 貌离而神合, 增添了修辞的幽默感和讽刺意味。

还有, 鲁迅通过采用词性变异的手段, 来增强感情色彩。例如:

1不过我是本不想将“爽快”或“愉快”来献给那些诸公的。 (《“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

例1中将梁实秋用过的形容词“爽快”和“愉快”活用为名词, 既风趣幽默, 又含蓄委婉, 增强了幽默感和讽刺意味。

词语色彩 篇8

众所周知, 公文语言不应该强调个人的主观感情意志, 在陈述个人的思想感情方面受到很大的局限性。所以, 公文拟制者在拟制公文时, 都不会把个人主观感情在公文语言中表现出来, 但这并不能说明公文语言就不能使用体现感情、态度等附加色彩的词语, 拟订公文者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使用有情感色彩的词语来有效地体现群体单位的决定和态度。通过对公文口语词汇的分析研究表明, 公文中口语词汇很大一部分都使用了修辞手法来赋予新意表明发文机关的态度、观点和立场, 这是因为公文中得惯用语、俗语、顺口溜等口语词汇的本义虽没有情感色彩, 其引申义或比喻义却总能体现感情、态度、形象色彩中的任一种色彩。

首先, 公文中口语词汇的运用能够表达撰文者的主观感情。公文中口语词汇的引申义或者比喻义往往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 或表达肯定、赞扬之情, 或表达否定、排斥等憎恶的感情。如: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把打击各类车辆非法运营活动作为一项长期任务, 常抓不懈, 防止“走过场”。[1]

上述例子中“走过场”本意是指办事只在形式上过一下, 却不实干。这里指各级行政机关单位办事只是注重表面功夫没有实干的精神, 含有贬义的感情色彩。公文中常使用含有贬义色彩的惯用语等口语词汇来批评某些歪风邪气, 否定和指责一些不好的现象和行为, 如:“一锅端”、“开口子”、“拉关系”、“瞎指挥”、“刹歪风”、“穿小鞋”等。同时, 公文中也使用一些口语词汇表现赞美的情感态度, 如:

要增强社会主义主人翁责任感, 以“老黄牛”的革命精神, 不图名, 不图利, 勤勤恳恳做好本职工作。[2]

例子中的“老黄牛”一词弘扬了中华民族勤劳、任劳任怨的革命精神, 动员全体共青团员以赵春娥同志为标杆, 学习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表现的是赞扬和敬佩之情。类似这样表达赞美的感情色彩的口语词汇如“拳头产品”、“带头人”“主心骨”等。

其次, 公文中口语词汇的运用能够表达撰文者的态度和立场。发文者使用的词语往往能表现其对事物、现象或行为的相应态度, 公文中口语词汇的使用很多时候就是表达了发文单位的态度、立场。如:

把反腐倡廉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之中,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一手抓改革开放, 一手抓反腐倡廉[3]

例子中用“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来表明国家对改革开放的各项事业都会采取强硬的措施, 表达了坚定的态度和立场。公文中有关表达态度和立场的口语词汇如表现厌恶、鄙薄的态度“瞎指挥”、“扣帽子”等;表现认真严肃的态度“刹歪风”、“不折腾”等。

最后, 公文中口语词汇的运用能够表达出形象之感, 这种形象色彩主要靠视觉和动觉来体现。如:

(1) 近年来, 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有了很大发展, 但是在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中, 出现了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不协调现象。[4]

(2) 如果脱离群众, 不去解决群众的问题, 农民就要打扁担, 工人就要上街示威, 学生就要闹事。[5]

例 (1) 中的“腿长”“腿短”两个口语词汇分别指的是普通高中学校与中等职业学校在教育阶段发展中不一致的情形, 在视觉上营造出形象上的冲击效果;例 (2) 中“打扁担”本意是指劳动生产中发展演变而来的体育活动, 这里指的是造反, 给人以动态上的一种感觉。公文中口语词汇用通俗易懂的表层意作形象的比喻, 这些比喻往往非常的直观、形象, 类似这样有形象之感的口语词汇如“穿小鞋”、“一刀切”、“铺摊子”、“扣帽子”等。

综上所述, 公文中正确使用惯用语、俗语、顺口溜等口语词汇能够表现出感情、态度和形象色彩和巧妙地体现出群体单位的态度, 而且还能明确立场、观点。

二、公文中口语词汇体现的审美性分析

公文作为处理公务、实施管理和领导的重要工具, 必须要有传达方针政策和宣传教育的作用, 现行效用是其本质特征, 实用性成了发文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正因如此, 各级行政机关中的撰文者容易陷入这样的误区——公文语言不能使用带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以及一些华丽的辞藻, 应该严肃、庄重和平实, 就致使公文语言缺乏语言艺术的审美。实际上, 通过上文对公文中口语词汇的词语色彩分析, 我们发现公文语言在词汇的运用上往往会适当地使用修辞的表达手法, 而且公文语言一味地遵循格式和程序, 极易让受文者感觉枯燥乏味, 最后造成发文目的难以达到, 实用效果也大打折扣, 所以公文语言应该将审美和使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现行效用的特性。公文语言中使用适量的一些口语词汇是严肃庄重的文风中的前提条件下追求语言的生动活泼, 增强了公文的表现力度和审美效果, 提高受文者阅读兴趣和理解力, 同时又更好地起到了明发传令、领到指挥、上下沟通、内外协调的实用效果。总的来说, 公文中使用口语词汇增强了公文语言审美和实用的效果, 是公文语言的创新之举。

首先, 公文中的口语词汇是公文语言追求审美效果的体现。公文语言中口语词汇的运用不仅方便了广大人民群众对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解, 同时也体现了公文语言能够表现出协调美、创造美以及生动美, 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 公文中口语词汇的运用是公文语言体现出的协调美。这种协调美主要是指公文对口语词汇的运用让公文语言在严肃庄重和通俗易懂之间得到协调平衡。我们知道, 公文是代表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群体单位的意志, 对词语的选择和语句的表达上必然要体现出严肃、庄重以及权威性, 但公文的受众除了各机关单位外更多的是广大人民群众, 他们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 理解和接受的能力更是难以一致, 那么在词语的选择上就应力求明白晓畅、通俗易懂, 才能达到预期的发文目的和效果。适量地使用一些来自人民群众中有较强表现力和通俗易懂的口语词汇来平衡协调公文语言的严肃庄重之风, 往往能取得出奇制胜的实用效果。这样公文语言的庄重和通俗相互交融必然呈现出平衡协调之美。

第二, 公文中口语词汇的运用是公文语言体现出的创造美。每一公文文种都有相应的格式和表达的程序, 这就使得公文语言要遵循各文种的要求, 有自己固定的套语和句式, 甚至在选词用语上还有自己专门的一套词语系统, 即公文语体自身的词语体系 (公文专用词语、带有公文色彩的通用词语、渗入公文语体的其他语体词语) , 这些词语是在公文撰写过程中经过长时间积累固定下来的, 具有规范性、约束性和强制性的特点, 十分的稳定。如果撰文者在行文的过程中完全使用这些公文语体自身词语体系中的专门词语, 就会使公文显得呆板和僵硬, 受文者阅读起来无趣和晦涩, 直接影响公文的现行效用。因此, 公文中合理且适量的选用一些口语词汇能够体现出公文语言的创造美, 但应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掌握分寸, 变中有序, 变而不乱, 才能把这种创造美发挥极致。

第三, 公文中口语词汇的运用是公文语言体现出的生动美。生动是公文语言的特点之一, “在符合公文语体的原则下, 运用语言手段, 通过运用修辞方式、群众语言、外来语等方法, 提高公文的感染力, 不仅是必要的, 也是可以做到的”6。公文中适量地运用口语词汇能够增强公文语言的表现力, 体现出生动美。如:

现在有人说“老大靠了边, 老九上了天”, 这样把工人和知识分子区别为“老大”和“老九”, 是不对的。7

例子中“老大”指的是工人, “老九”指的是知识分子, 这样用十分机智地缓解了两者之间的矛盾, 增添了戏剧性的幽默效果, 语言上通俗易懂特别的生动形象, 群众也易于理解和接受。总之, 公文中适时的使用一些口语词汇并不会影响公文语言庄重严肃的风格, 反而能体现和增添公文语言的生动美。

其次, 公文中的口语词汇是公文语言更好地服务于实用目的的表现。公文主要用于公务活动中, 要有为人民服务的实用性, 才能够在国家管理活动中发挥巨大作用。公文语言中使用口语词汇的表达实则就是为了更好地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及贯彻党国家的政策、方针和路线, 适时适当适量地在公文语言中使用一些口语词汇将会起到一下两个作用:

第一, 公文语言中运用口语词汇将会起到生动、鲜明和形象化的语言效果。公文中的口语词汇来自于广大的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 但很少使用其本意, 往往会通过修辞手法来赋予它新的含义, 从而会使语言生动, 非常富有形象性, 同时又体现出很强的鲜明性。如:

经过试点和不断总结经验, 积极探索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新途径。要防止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简单地换“婆婆”和“一放就乱, 一乱就收”的现象重演, 防止“一刀切”, 一哄而起和搞形式主义[8]。

例子中“婆婆”、“一放就乱, 一乱就放”、“一刀切”是人民群众中耳熟能详的口语词汇, “婆婆”指的是上级行政领导机关机构臃肿且行政权力过多;“一刀切”指的是官僚主义思想严重, 没有根据实际情况, 简单地用同一方式武断地解决问题, 极易使工作遭受巨大损失。这两个口语词汇巧妙地表达了发文单位的态度, 十分具有鲜明性, 又非常的生动和形象。公文中诸如此类的口语词很多如:“一锅端”、“打白条”、“穿小鞋”等。

第二, 公文语言中运用口语词汇十分的简洁明了, 便于“现行效用”。任何一种语言在表达的时总是会最大限度的追求经济原则, 公文语言也不例外。公文中的口语词汇意义凝练、言简意赅, 用较少的文字来代替大量的阐述, 便于政策、方针的贯彻落实和群众的理解。如:

要在全国范围内继续纠正行业不正之风, 狠刹公路上乱设卡、乱收费、乱罚款, 中小学乱收费, 向农民乱收费、乱摊派等不正之风。[9]

例中的“乱摊派”暗指某些行政机关胡作为, 瞎折腾的不良现象, 从而避免了用其他大量的文字来叙述这一现象, 十分简洁明了。

第三, 公文语言中灵活的运用口语词汇, 十分有助于贯彻落实发文机关的行文内容, 达到行文的目的。如“唱对台戏”指的是与国家政策、方针和路线不一致的言论和行为;“穿小鞋”指的是暗中刁难、约束或限制对手。这些口语词汇贴切百姓生活, 更有利于公文的贯彻落实。

综上所述, 撰文者在行文中可适时适当适量的使用口语词汇, 有助于受文者体验到公文语言的审美感受, 增强公文语言表达力度, 从而取得实用效果, 更利于公文内容的贯彻落实。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租车行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务院公报[J].2005年第1号

[2]共青团河南省委关于在全省团员青年中开展向赵春娥同志学习的通知

[3]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国务院公报[J], 2007年第9号

[4]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教职称[2005]1号

[5]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6]杨桐.浅谈公文语言的特点[J].甘肃:秘书工作, 2008

[7]胡耀邦.马克思主义伟大真理的光芒照耀我们前进[M].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简编

[8]国家教委关于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公报[J].1995年第21号

上一篇:物价指数统计下一篇:烹饪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