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法

2024-06-09

高中历史教学法(精选十篇)

高中历史教学法 篇1

一、学习新知识, 不断更新学习内容

1.知识是永远学不完的, 知识是不断丰富、充实的。知识具有历史性、社会性、科学性。在现代社会不断进步的背景下, 作为传授新知识的教师也应该不断地去学习, 去接受新的知识, 去学习有用的东西, 这样才能跟上社会的脚步。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素质, 因为如果教师不接受新知识, 就不能与世界接轨, 就难以教育好学生。

2.新课程改革从教育的目标上, 对教师所教教材内容的安排上都有了比以往更大的改变, 现在的课本更加要求学生的自主独立性, 更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 现在课本上的安排也出现了很多思考题。课本上课程结构和课程评价也都有了很大的改动, 都要求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动性, 也要求教师与学生能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重视学生的实践和独立学习的能力。新课程改革就是让学生在历史的学习下, 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

二、丰富教学方法, 多元化教学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想要学生学好一门课, 首先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课前提问是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出现的, 让学生积极参加到问题探究中来, 将学生学习的内容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地去寻找答案, 积极地学习知识, 从而激发学生认识的积极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学生也只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 才能着手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 激发质疑探究的欲望。

2.共同合作, 解决问题。学习的方法要多种多样, 共同合作学习是素质教育所推崇的。另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学习, 教师需根据教学目标巧设讨论主题, 力求每次讨论都有精彩的内容和独到的思考。合作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合作能力, 将学生的优点和缺点都体现出来, 每个学生都可以做自己优势的方面, 对于自己的不足之处就可以向其他学生请教, 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展现自己的优势, 增强自信心;还能够让学生相互学习, 找出自己的缺点和弱点, 不断地进步和充实自己。

三、注意初中知识与高中知识的衔接

初高中衔接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内容和呈现方式两大方面上。在课程内容上, 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着眼破除旧课程繁、难、深、重的知识体系, 大量删减知识点, 展现出简单浅显的特点。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着眼点放在拓宽知识面、深化知识点上, 展现出的特点是分量重、内容深。因此从课程内容上看, 这轮历史课程改革使初高中历史课程的距离拉大, 有所脱节, 因此教师应注意初中知识与高中知识的衔接。

四、启迪学生, 激发学生思维

学习历史是为了让学生明白历史事件其中的内涵与意义, 例如, 通过五四运动, 可以让他们知道这是学生发动的一场起义, 学生爱国的精神就会感染他们, 让他们从中体会到历史责任感, 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社会。通过历史可以宣扬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让学生树立爱国爱民爱社会的精神, 以及崇高的人生理想。当他们明白以前的学生都能够如此积极向上, 在他们的心中就会燃起希望, 充满斗志, 从而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社会观。教师要不断启迪他们的思想, 让他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够从很多事情中不断进步、成长, 学会总结、思考自己的人生。

参考文献

[1]朱旭南.关注人文, 彰显个性——浅谈研究性学习对高中历史教学的要求[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 (下) [C].2007.

[2]范存俊, 孙玉林.在历史教学中尝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合作学习方式在少数民族山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尝试性运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 (湖北卷) [C].2010.

[3]潘忠黎.大七孔水电站的开发与水族地区经济发展[A].水家学研究 (二) ——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一届学术讨论会及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1989.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高中历史教学方法 篇2

历史课的知识串联法

所谓知识串联法,就是抓住历史线索。这线索犹如网之纲,纲举目张,基本知识就会一网而尽。历史知识 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上历史课必须把这些基本要素讲清楚,这是历史课与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这些要素又可演化成为历史的基本线索,并以这些基本线索把相关历史知识串联起来,好像 用线串珠子一样。

比如,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列出大事年表;以空间的转移为线索,按一定的地点、区域或国别范围来讲 授历史;以人物的活动为线索,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往往贯穿了整个时代,中国民主革命史与孙中山、毛泽东的名字几乎密不可分;以历史事件的发展为线索,讲清起因、经过和结果,就 可以知道每一种历史现象的兴衰过程。此外,还可以把握一定的社会矛盾为线索,分清两个历史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解决矛盾的基本方式(改革和 革命),以及矛盾产生、发展、激化和消失的过程。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论原理来分析历史问题,我们就会发现一切历史事件都是由一定的社会矛盾引发的,而历史事件又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都必须同一定的社会矛盾联系起来,如评价历史事件的性质要看其主要方面,评价历史人物的作用要一分为二。

高中历史教学法探究 篇3

关键词:素质教育   高中历史  教学法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8.087

高中历史课知识繁多,人物关系复杂,事件之间相互联系,教学难度很大。学习历史,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总结出对自己人生有价值的东西。历史课是一门很需要思考的课程,它需要学生有很强的分析、总结能力,还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记忆力,历史课能够让学生从材料、图片、历史事件中探究、得出结论、进行思考,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从历史中获得在现实中不可能获得的知识。

一、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学习内容

1.知识是永远学不完的,知识是不断丰富、充实的。知识具有历史性、社会性、科学性。在现代社会不断進步的背景下,作为传授新知识的教师也应该不断地去学习,去接受新的知识,去学习有用的东西,这样才能跟上社会的脚步。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素质,因为如果教师不接受新知识,就不能与世界接轨,就难以教育好学生。

2.新课程改革从教育的目标上,对教师所教教材内容的安排上都有了比以往更大的改变,现在的课本更加要求学生的自主独立性,更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现在课本上的安排也出现了很多思考题。课本上课程结构和课程评价也都有了很大的改动,都要求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也要求教师与学生能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的实践和独立学习的能力。新课程改革就是让学生在历史的学习下,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

二、丰富教学方法,多元化教学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想要学生学好一门课,首先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课前提问是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出现的,让学生积极参加到问题探究中来,将学生学习的内容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地去寻找答案,积极地学习知识,从而激发学生认识的积极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学生也只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才能着手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激发质疑探究的欲望。

2.共同合作,解决问题。学习的方法要多种多样,共同合作学习是素质教育所推崇的。另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学习,教师需根据教学目标巧设讨论主题,力求每次讨论都有精彩的内容和独到的思考。合作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合作能力,将学生的优点和缺点都体现出来,每个学生都可以做自己优势的方面,对于自己的不足之处就可以向其他学生请教,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展现自己的优势,增强自信心;还能够让学生相互学习,找出自己的缺点和弱点,不断地进步和充实自己。

三、注意初中知识与高中知识的衔接

初高中衔接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内容和呈现方式两大方面上。在课程内容上,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着眼破除旧课程繁、难、深、重的知识体系,大量删减知识点,展现出简单浅显的特点。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着眼点放在拓宽知识面、深化知识点上,展现出的特点是分量重、内容深。因此从课程内容上看,这轮历史课程改革使初高中历史课程的距离拉大,有所脱节,因此教师应注意初中知识与高中知识的衔接。

四、启迪学生,激发学生思维

学习历史是为了让学生明白历史事件其中的内涵与意义,例如,通过五四运动,可以让他们知道这是学生发动的一场起义,学生爱国的精神就会感染他们,让他们从中体会到历史责任感,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社会。通过历史可以宣扬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让学生树立爱国爱民爱社会的精神,以及崇高的人生理想。当他们明白以前的学生都能够如此积极向上,在他们的心中就会燃起希望,充满斗志,从而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社会观。教师要不断启迪他们的思想,让他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够从很多事情中不断进步、成长,学会总结、思考自己的人生。

参考文献:

[1]朱旭南.关注人文,彰显个性——浅谈研究性学习对高中历史教学的要求[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

[2]范存俊,孙玉林.在历史教学中尝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合作学习方式在少数民族山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尝试性运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

[3]潘忠黎.大七孔水电站的开发与水族地区经济发展[A].水家学研究(二)——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一届学术讨论会及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1989.

高中历史教学法 篇4

关键词:初高中历史教学,差异,问题,原因

随着近几年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 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脱节问题越来越凸显。初中学生在升入高中后,常常会听到高中历史教师抱怨学生基础知识太薄弱, 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严重不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习惯根本不具备……与此同时不少刚升入高中的学生也感觉高中历史学习的广度和深度难以适应, 教材上的理论性语言晦涩难懂,要记忆的东西实在太多,历史学习太困难,以至于他们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学好历史的信心, 特别是经历过高考的学生更加觉得文综试卷中最难拿高分的就是历史。为什么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有这种“苦恼”呢? 这种“苦恼”产生的根源到底是什么呢?

一、从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差异中找原因

首先,从课程性质看,初中历史虽然是必修课,但是由于初中属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初中历史教材相对浅显简单,比较注重历史学科的情感教育功能。而高中历史课程则是一门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课程。这门基础课程不仅要求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还要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从历史角度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

其次,从课程基本理念看,初中的历史课程要求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但是高中的历史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构建完整的历史学科体系的能力, 还要求教师教学体现出多样性特点,要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从而体现出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更高要求。

第三,从课程目标的设置看,在知识方面,初中历史教材主要从微观角度入手,兼顾历史知识的时序性和故事性。高中历史教材则选取微观和宏观两方面纵深发展的知识, 更强调历史知识的专题性;在能力方面,初中要求掌握最基本的历史能力,比如:正确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阅读和处理历史信息、口头或书面表达历史问题、历史想象和知识迁移等能力。而高中除了要求学生具备以上能力外还要求学生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具备一定的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初中主要要求学生感知历史、对历史的发展脉络形成初步认识。高中则重点强调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和学习习惯,主要包括: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探究学习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同他人合作和交流的学习习惯;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在初中,主要是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的意识与态度,高中不仅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还特别强调加深对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和加强历史意识的培养。

第四,从课程内容的设置看,初中历史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以主题形式呈现给学生, 基本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为线索,分为六个学习板块即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使学生初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脉络及其基本规律, 体现历史的时序性和线索性,比较容易学习和接受。而高中课程内容对历史知识的体系进行了重新组合,突破了以往历史课程内容的编排体系,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以专题形式构建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内容。其中必修包括3大模块,主要涉及政治(9个专题)、经济(8个专题)、文化(8个专题);选修共6个模块,包括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这对高中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和横向对比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主题是专题学习的基础,而专题则是主题学习的提高和深化。

最后,从教学建议的层面看,初中的教学建议,着重强调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强调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高中则强调了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客观和及时评价。在探究学习方面,初中主要要求教师给学生更多参与探究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和实践。高中除了要求学生的参与和实践,还特别强调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注意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和提高自身的历史意识及人文素养。

二、从初、高中历史课程地位的差异中找原因

在本地区的初中毕业学业水平测试中历史考试是开卷考试,在这种考核机制下,再加上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定势和功利主义的影响, 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是被严重忽视的。因此,不论是家长、学生还是老师和学校在时间、精力和重视度上都明显轻视,大家普遍认为历史是“副科”,出现了课堂教学课时不足,教学方法简单重复,侧重知识的灌输,不注重历史能力的培养,更谈不上历史情感的熏陶等现象,而学生更是对历史课不感兴趣,敷衍了事。这些都导致学生在进入高中后出现严重的知识断层和能力欠缺,尤其是极大地影响他们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这些都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在短期内无法得到提高。

三、从初、高中学生思维特点及学习方式的差异中找原因

初中生总体年龄处于12岁至15岁左右, 根据初中生的思维特点看,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处于对事物的感性认知阶段,喜欢故事性强的感官性知识,对于有理性思维的问题兴趣不高,这属于典型的经验型思维特点, 他们往往要借助生活中的亲身感受或习惯观念等进行思维活动。高中生的总体年龄处于16岁至18岁左右 , 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思维应该具备理论性思维特点。他们是能够利用理论做指导,归纳综合各种材料信息,通过一定的逻辑思维程序,利用判断推理等手段扩大其知识领域,并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有研究表明从初二开始学生的思维开始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变, 到了高二年级这种转变初步完成。

从以上初、高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可以看出,由于初中生的思维能力较低,他们对老师的依赖性就会比较强,习惯于教师传授知识,普遍形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学习模式。这种被动的学习方法再加上“临时抱佛脚”复习应考策略,在初中历史的学习中还是很有成效的。但是,高中教材内容多,课时紧, 学生必须充分发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完成学习任务。但很多学生仍以老一套的被动学习方法对待高中历史学习, 课前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和课上也没有掌握正确的听课方法,忙于埋头做笔记,死记硬背,不能很好地理解知识,结果学得很辛苦,效果却很差。

四、从初、高中教师教学方式的差异上找原因

由于受课标要求、学科教学地位、教材形式、学生思维特点等方面影响,初、高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有很大差异。在初中阶段,很多学校是根据中考学科分数比值确定课时的,因历史学科在中考中分数比值低,课时安排与教学内容不成比例,那么教师只能根据有限的课时安排教学进度。在教学上就出现教师赶进度,整合或者复述教材,给学生划教材、背教材,考前实施题海战术的情况。现在的高中教学,受到新课改的积极影响,许多知识的教授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中传授知识的同时, 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创新学习等方面的要求很高。

高中历史教学法 篇5

提起近几年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不少教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现在的书太难教了,讲了那么多,做了不少题,可最后拿到试卷一看,真是“失之千里,差若毫厘”。尽管每年都有相同的感叹,但我们广大历史教师还是要进行一轮一轮的复习,就是尽可能让学生多学点知识、多考点分。

分析了近3年的历史高考题后,我对高三的教学局限性与与后期复习谈几点自己看法。

一、过份局限于课本知识和复习资料,陷于“本本主义”

我们许多老师认为,教材内容就是教学内容,强调教师的教学要“源于教材”、“忠于教材”,不能“脱离教材”、“超越教材”,这种把教学内容绝对教材化的观念,陷入了“本本主义”的泥潭。现实中往往把几本教科书奉为万能,认为只要把课本知识全部掌握了,高考没有什么对付不了的;实在不行还有一本复习资料可以做参考。殊不知,现在的复习资料大多是相互抄袭,自主创新的太少。

二、过份局限于课堂,教师一味地“满堂灌”

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教师重视对学生集中思维的训练,却忽视发散思维的培养。基本上采用“以讲为主”的教学方式。有人认为,历史知识的过去性特点,决定了这门学科只能采取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用主要精力和时间来讲述历史知识,即使一讲到底也无可非议。长期以来历史课堂教学方式,可以说就是单一的以讲述为主的方式。现在时代变了,教材也换新的,但我们许多老师还在满堂灌,结果导许多致学生不愿意上历史课,学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过份局限于校内,忽视了社会大课堂

传统历史教学的时空基本上被限定在课内校内,加之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课外学习几乎是空白。课堂教学是主要渠道,但不是惟一渠道。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都是课外学习历史的好场所,特别是大量的历史遗迹,为学生课外学习提供了物化、真实、形象、丰富的历史材料,更是历史课外学习独具的优势。因此,历史学习应将视野拓展至整个社会,社会才是学习历史的大课堂。但现实生活中基于种种困难,我们教师特别是高三教师绝不可能带领学生到社会大课堂中去学习。2012年江西历史高考就考了生活中的历史知识——交通灯的发展变化。以学生生活中的事物或现象为切入点考历史。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历史,关注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交通问题)。这种考题不仅角度新,又与生活相关。

四、后期的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整合教材,夯实历史主干知识。现在高考使用新教材,新教材按照专题形式来组织的,跨度大、难度高、跳跃性强,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在直观上很大程度地被削弱了,容易给学生造成记忆困难甚至混乱。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应适时加入通史部分的复习。第二轮复习时,应以通史体例辅之以热点问题进行,学生只有对某一阶段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特征有了全面地认识,才能“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依据教学指导意见,优化三维目标的达成。

3、平时多注意新题型的收集与训练。新课改意识将更加开放,新题型很可能出现,平时须多注意收集与训练,如情境类,文史常识类、研究性学习类、辩证认识类等题目。

4、注重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提取有效的信息,两类材料的阅读迷惘,一类是文言文,另一类是外交辞令,平时复习与训练时应加大阅读的力度,提取有效信息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提取选择题的有效信息,关键是抓住题目中的时间、地点、人物这三个要素(特别是时间要素),另一类是提取主观题的有效信息,关键是要明确题目“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

5、关于训练与讲评问题。训练题目要遵循考查内容上不超出考纲范围,设计风格符合考纲示例,以不偏不怪为原则,以提升学生应试能力与技巧为目的。具体方法是从课改地区高考模拟试题和各大历史教学网站上收集整理,应加强考生应试能力与技巧的培养,如字迹是否工整,是否在规定范围内答题,语言表达是否概括精练,心理压力是否过于紧张等问题。在讲评时,尤其不能拘泥于参考答案,应多鼓励学生按合理的思路来组织答案,答案要专业化、规范化、精练化,多研究高考方向,总结命题规律,总结做题技巧和要求。

8、这个世界并不是掌握在那些嘲笑者的手中,而恰恰掌握在能够经受得住嘲笑与批忍不断往前走的人手中。

9、障碍与失败,是通往成功最稳靠的踏脚石,肯研究、利用它们,便能从失败中培养出成功。

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材料运用研究 篇6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 历史材料 策略

从目前的教学形势来看,高中生肩负着高考的压力,各种学科的学习常常让学生感到劳累,因此,大部分的学生将学习精力放在数学、英语等基础学科上而忽视历史学科,他们认为历史学科无非就是死记硬背。但高中历史是以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为首要,在基础知识上再施加具有思考性的问题,简单的说,高中历史课程相当于初中历史知识层面上的升华。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想使学生摆脱死记硬背学习方式就需要在课堂中引入历史资料,吸引学生对历史课程的注意力和兴趣,促使历史教学效果达到预期效果。本文将结合实际教案分析历史材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并对历史材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方式进行探讨。

一、历史材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的史学家曾经对历史学提出“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1]表明历史学的研究离不开历史材料,只有合理的历史材料才能使枯燥的历史学变得鲜活。在《普通高中歷史课程标准》一书中对此也意见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掌握基础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需要提高对历史的阅读能力以及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简单的说,一切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思维都离不开历史材料。同时,运用历史材料的历史教学课程对新课改后的高考也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帮助。倘若在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对知识点进行讲解,注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那么学生在参加考试时对问题的分析则永远存在疏漏,可见在历史教学中引用历史材料对学生、教师以及教育界来说都是一种必然的要求。

二、历史材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内容虽然在历史学中占有的份量较少,但面对众多的历史材料时,教师在历史课程中历史材料的引用对历史教学具有着巨大的影响。

(一)合理利用各种版本材料弥补教材的不足

《历史课程标准》是历史课堂教学的基础,因此,在历史教学的课堂中历史材料的引入需要按照课程标准为原则。目前各版本的历史教材虽然都是依据《课程标准》的原则进行编写的,但各个版本教材上的历史资料也各有优劣。比如,人教版的教材虽然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但由于与课程无关紧要的历史信息较多,且部分重要概念性的材料不够准备,如高中历史必修二中第五章节第三单元“蒸汽的力量”一课中对工业革命的概述并没有提到工业革命的本质。因此教师在讲解这一段知识的时候便可根据课文标题对课本中的资料进行合理的选择,对解释不足的地方加以补充说明。此外,在新版本的教材上,我们能够发现有很多课本资料在对某一知识点进行说明时使用到的历史材料较少,解析也不够清晰,但在老版的教材中对这些知识点的说明往往更准确更加具有说服力。由此可见,教师在对课本中解释不足的知识点可以合理的利用各种版本的教材材料进行科学全面的补充说明,使学生对历史知识能够掌握得更加全面,了解得更透彻。

(二)利用历史材料在上课前留下悬念增强历史的吸引力

由于学生普遍都有着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心的生性,因此,教师在教学前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进行历史材料在课堂上的引入。教师在开始讲课时首先引入历史故事,吸引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接着将这个故事留下一个悬念,激发学生对历史事迹的探究性,从而增强历史课程的吸引力。

例如,教师即将对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十三课《辛亥革命》一课进行讲解时,向学生展示一些历史材料,如当时中国在签订辛丑条约时的照片以及签订条约文本的内容,以此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向学生讲解这份《辛丑条约》标志着“当时的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主要原因是清政府的无能导致的”这一历史事件,接着教师以这份条约的内容向学生抛出问题:“那么就以这一份条约材料就能够证明当时的中国社会的形势吗?”对此问题,学生在不了解实际历史的情况下就会对这种历史悬念产生疑惑。这时,教师便可将学生带入课本材料中,利用课文中关于《辛丑条约》前因后果的讲解材料,促使学生能够从中发现问题的本质。这种引用历史材料吸引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留下悬念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探究性的教学方式,比起教师一开始就对课本知识进行讲解的传统型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驱散了学生昏昏欲睡的学习心态。

(三)在历史课堂中贯穿历史材料活跃课程气氛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合理的穿插历史资料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还能缓解学生在长期的课本知识讲解中逐渐下降的注意力。教师在课堂中倘若不注重对历史材料在课本知识讲解中的合理利用,不仅不能及时拉回学生跑偏的思维,还容易导致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不够准确。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历史材料中赋有具体化、真实化的资源,如播放《清明上河图》的图像,结合高一历史《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城市经济》一课中课本知识进行讲解,能够加深学生对《清明上河图》的印象,对学习困难也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再例如在讲解唐宋和明清历史知识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在讲解各个朝代的历史发展形成时引入该朝代的历史资料,帮助学生对历史知识更深入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采用课外活动的形式提高学生探究历史的能力

历史材料如同浩瀚的宇宙,而教师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坚信自己是学生学习的助手,正如中国现代教育实践家魏书生曾是这样评价教师这一职位的,他说:“坚信每一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同时你也是每一位学生的助手。”[2]在当下信息时代的发展下,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科技让学生去搜集各种历史资料,将其整理成课程报告的形式,然后在课堂上将之前分好的小组以小组单位的形式分别对课本内容进行补充和说明,促使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对历史资料的记忆性和熟练的掌握,促使学生得到综合素质全面的发展。

诸如此类的历史课外活动还有很多的形式,而教师在举行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并且能使学生付之行动的历史研究活动时必须对历史材料的范围进行合理恰当的挑选,避免学生在收集材料时出现错误的方向。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材料的运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还能够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水平。在引入历史资料的课堂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实际的情况为出发点,以教学效果为目标,为课堂教学安排合理的历史资料,最大程度上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

【参考文献】

[1] 符颖.浅析历史资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16):131.

高中历史有效教学 篇7

关键词:历史,有效教学,高效课堂

有效教学是教师通过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完成预期教学目标,促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的教学行为。有效教学是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只不过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建构主义不要求我们一味强调知识的正确性而让学生接受,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们自己的建构来完成。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学习是个体建构认知结构的过程,建构是主动、自觉、自我组织的认识方式,知识的学习过程就是知识的建构过程。如何做到有效教学?

1 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历史教育不是为了培养历史专业研究人才,而是通过历史这门课程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的意识与方法,尊重人格,关注个体差异。一个优秀的教师,第一是要熟知历史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理清每节课堂的知识脉落、重点和难点,并挖掘其知识结构的内涵和外延,再从基础上依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情况,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方案,克服教学中的单一性和约束性,使学生能在愉快轻松的课堂上取得高效的历史学习。

2 要了解学生

教师可通过访谈、问卷的方式询问学生“哪些内容让你感兴趣?”“哪些教学让你感到乏味?”收集可靠信息。准确把握学生的智力水平、对课程的兴趣程度,然后再对症下药,精心策划课堂教学的方案,这样才能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一方面教师必须花大力气去研究教材、探索教法,多观察学生对高中历史的学习态度,最后整理出一套适合本班同学实际情况的个性化教学。同时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科学指导,根据教育规律,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如列表比较法,直观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系统及依法、排比记忆法、口诀记忆法、评价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法,数轴法等。在学生自主学习中,及时发现问题,有效进行点拨,启发深入探讨。跟踪学生学习态度。主要包括学习态度是积极还是冷漠,对继续学习是期待还是厌倦,从而及时调控或采取补救措施。

3 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

3.1 确立清晰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决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深入研究教材是制定教目标的第一步。其次,准确把握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课程目标是通过三维目标来落实的,教师要灵活地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贯穿于教学目标中去。如在讲选修课的第四单元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框架,第1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一课时,我确立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能力:掌握“光荣革命”、《权利法案》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等基本史实;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通过阅读等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注意情境再现,分析材料;对相关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概括;探究学习,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与曲折性;培养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理解和尊重人类文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进一步树立开放的世界意识;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的特点。

3.2 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就是通过创设历史问题来诱发学生自主深入探究,进而形成双向互动、交流的教学过程。探究式教学的核心在于问题,而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是启发学生心智、推动学生思维发展的最佳途径。而问题的设计要科学、严谨、富有启发性且有梯度和广泛性,能面向全体同学,设计出不同类型、有层次性的问题,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切忌老是向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提问。例如,尽量设计“是什么”的判断型问题,“怎么样”的描述型问题,“为什么”的分析型问题,“有什么异同”的比较型问题,“有哪些不同意见”的创新型问题等。如在讲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这一课时,通过阅读材料:为了巩固议会的地位,弥补《权利法案》的遗漏之处,防止威廉国王之后王权落入天主教徒之手,杜绝英国回到专制主义时代,1701年国会制定了《王位继承法》……它的出台,延伸了国会的立法权,使国会有权决定国王的继承人问题,基本上确立了分权和司法独立的原则。我所设置的探究问题是:1)《王位继承法》颁布的目的及影响?这个问题相对简单,提问时找成绩中等的学生回答。接着探究问题的难度加大:2)英国君主立宪制基本原则在法案中如何体现的?君权与议会权力如何分割的?为何要遵循基本原则?这需要合作探究,然后让成绩好的学生回答。随着探究问题的复杂化,开放性,同学们的讨论更激烈了:3)探究英国君主立宪制之影响。真是百家争鸣,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说上几句。

3.3 活动式教学

高中新课标历史教材中每个模块都有一个探究活动课,这完全是一种创新课堂的形式。历史活动课以活动促发展的思想来渗入到课堂教学中,具有很强的教育性、创造性、体验性、开放性等。我在平时的教学中,适当地组织一些活动,如开展历史知识抢答赛、编写历史小报、撰写历史论文、进行历史专题辩论会、召开历史故事演讲会、进行课本剧表演等,使历史课堂教学具有开放性,逐步实现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校内向校外延伸,从学习书本上的历史知识向书本以外的多种学习对象延伸,从跟着教师学历史向社会、家庭延伸,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这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对历史课堂教学来说是一种升华。

3.4 挖掘乡土资源

搭建连接历史知识与学生经验的桥梁。乡土资源的优势在于它能消除历史与现实的差距感,所以教师要重视开发和利用典型而又深刻反映问题的乡土资源。例如充分发掘、利用隋朝大运河柳子码头、淮海战役前敌委员会遗址、淮北市博物馆等本地历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历史实践活动,既可以组织参观、访问、调查实地考察等社会实践性活动;也可进行专题讲座、看电影、看电视录像、搜集资料等,把本地的历史资源充分的利用起来。

高中历史教学法 篇8

关键词:高中历史,创设,情境教学法

一、情境教学法的运用情况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地深入与发展, 高中历史课程越来越注重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情境教学法以其广泛的教学运用、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虽然大部分教师能够以“重现、还原”历史为目的, 积极创设适当的历史情境, 寓教于“情”, 富学于“境”, 培养学生主动发现历史规律、学习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运用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但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 情境华而不实, 信息庞大冗杂

不少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设计时, 没有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创设教学情境, 而是在教学情境的设计中, 一味地采用现代教学技术, 插入过多的图片视频, 导致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 使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丰富多彩的图片、视频、音频中, 根本无暇对情境中所隐含的历史信息以及蕴含的历史意义做出反应与思考。

(二) 气氛轰轰烈烈, 效果平淡无奇

高中学生的心智已经日趋成熟, 认知与思维方式已经从具体的形象思维过渡到了抽象逻辑思维。然而在教学情境的设计过程中, 部分历史教师没有立足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 单一地追求教学情境的具体性、生动性, 虽然教学气氛营造得轰轰烈烈, 但是没有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为依据, 不能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究, 无法达到课程要求的教学目标。

(三) 教师一揽包收, 学生主体受限

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求我们发挥出教师的引导作用, 让学生真正做到积极、主动学习, 使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然而,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 不少高中历史教师虽然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 但是仍然过分强调教师的讲授, 尤其是对于教学情境内容的设计、方法的选择、实践的方式方法等, 往往由教师统一包揽, 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不到有效的发挥, 无法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

二、情境教学法的策略分析

(一) 坚持问题性, 引导学生大胆质疑

教师在设计历史课堂教学活动时, 应该坚持情境问题性原则, 注重创设问题情境, 给学生思考与发现、想象与创新的平台, 让学生懂得如何思考历史问题, 如何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要注重学生质疑精神的培养, 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情境, 让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去学习历史。例如, 在教授人教版必修二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时, 教师可以用黄梅戏《天仙配》的音乐来导入新课, 然后在音乐中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会逐渐瓦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是什么?这样提问, 以音频导入, 问题富有层次, 可以使问题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以历史的思想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正确地评价历史。整节课学生们学习热情高涨, 效果良好。

(二) 立足主体性, 鼓励学生乐于实践

新课程改革强调, 高中历史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因此,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 应该发挥“传道者”“引导者”的作用, 立足于学生主体性, 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中,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例如, 在教授人教版必修一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第三部分《伟大的抗日战争》时, 教师应该意识到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对于这一段伟大的历史, 高一的学生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了解与理解。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著名的抗日影视作品, 如《雪豹》《一触即发》等,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提出自己对抗日战争的理解与看法, 重在引导以小组形式合作探究全民族团结抗争的重要性以及抗日战争在中国反抗侵略斗争中的重要历史地位。

(三) 基于适度性与真实性, 启发学生勤于思考

高中历史具有较强的时间、空间跨越性, 有些历史背景和历史事件对于学生来说都比较陌生, 大量的文字输入容易使学生感到乏味枯燥。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引进多媒体教学技术, 则可做到视听并设, 化静为动, 激发出学生内心久藏的历史情感体验, 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有趣、高效。但是在多媒体的运用过程中, 教师应该遵循适度性与真实性原则, 一方面要根据教材内容的实际需要, 适当科学地创设多媒体情境, 另一方面, 要注重情境的真实性, 有效地重现历史情境, 呈现历史信息, 从而激发学生参与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例如, 在教授人教版必修一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的第一部分《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时, 可以创设多媒体情境, 首先利用视频材料导入新课, 播放鸦片战争等相关视频资料, 同时展示相关图片, 进而复习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有关内容。但是教师应该基于适度性与真实性原则, 避免播放过多的视频材料, 这样课堂讨论虽然轰轰烈烈, 但却无法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史实, 总结导致列强入侵的原因及其背景。

总之, 为了使情境教学法高效地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 教师不仅要转变教学观念, 改变教学方法, 在历史课堂中充分创设丰富的情境, 而且要把握分寸, 坚持适度有效原则, 切实达到情境教学法的教学目的, 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华.感受历史, 激发情趣——浅谈情境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基础教育研究, 2007 (12) .

[2]孙瑞淼.浅谈历史教学的有效性[J].当代小说 (下) , 2010 (6) .

历史故事和高中历史教学的融合 篇9

1.以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作为一门范围广、知识点多的课程,学生难免会产生不喜欢、乏味无趣、不想学的心理。高中教师为了提升历史课堂质量,必须创新现有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兴趣。历史故事和高中历史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确实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如何让历史故事和高中历史教学相结合,这又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教师以历史故事结合高中历史教学,应当注意历史故事对学生激发兴趣的作用。比如以高三《中国古代史》课本第四单元中《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这一章节为例,教师通过讲述杨玉环和唐玄宗李隆基一生的故事,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唐玄宗时期的唐朝盛况。唐玄宗李隆基作为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其开创了开元盛世,李隆基执意要立杨玉环为贵妃,说明其当时掌朝的权力已经达到了鼎盛。而有关杨玉环的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更是从侧面反映了杨玉环的得宠和荔枝已经传入中原的史实。同时,李隆基对杨玉环的宠爱程度,更是让李隆基开始变得骄纵和腐败,其后其朝政的衰弱更直指单元标题中的“封建”二字。[1]

李隆基和杨玉环的故事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有关两人的爱情故事更被拍摄成众多的影视作品。学习这一章节结合杨玉环和李玄宗的故事,既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又能提起学生的兴趣,是再好不过的例子。

2.以历史故事优化课堂的学习氛围

高中历史知识虽然给人以文化的厚重感,但历史的课堂学习氛围应当是轻松愉悦的。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优化历史课堂上的学习氛围。以《世界近代史》上册中《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一章节为例,教师先通过故事片《八十天环游世界》引出飞机的发明创造,再通过历史真实故事向学生讲述莱特兄弟的传奇。等学生被莱特兄弟的传奇故事吸引的时候,教师再顺势提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带来的各种新技术、新发明。鼓励学生自主思考,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了哪些东西,与第一次工业革命对比,二者的区别是什么,二者的侧重方向又是什么。最后,教师进行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影响。

在历史故事和历史教学融合的授课方式中,除了教师是历史故事的提出者,学生也应该是历史故事的提出者。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历史故事。比如在《世界近代史》中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这一课程,纺纱机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品,教师可询问学生是否知道纺纱机的创作来源是什么。鼓励学生分享纺纱机的故事。即纺纱机最初称珍妮机,是詹姆斯·哈格里夫斯“一脚”踢出来的作品,用其女儿命名,叫珍妮机。[2]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有利于调动课堂的氛围,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3.以历史故事让学生感受历史

学习高中历史除了是为高考所需,更重要的应当是学生通过学习历史课程,能够了解本民族的亘古渊源和发展进程。通过学习历史,学生能够以史为鉴知兴替。高中历史更多的是考查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感知历史的能力。教师在讲授高中历史课程时,除了让学生理解熟知必要的知识点,更应该引导学生感受历史的厚重感。比如以《中国古代史》第二单元中《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为例,教师先通过讲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后再让学生对比两个朝代所推崇的思想文化的不同。无论是焚书坑儒还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两个故事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统一人民的思想,统一全国文化。[3]除了讲述故事之外,教师还可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更加直观和“置身其中”感受焚书坑儒场面的残暴和恐惧。最后,教师让学生总结焚书坑儒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带来的危害,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感受历史。

4.以历史故事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高中历史所要学习的范围包括《中国近代史》《世界近代史》和《中国古代史》。这三个范围无论是哪一个知识点,都能让学生感受到不一样的历史精神文化。比如《中国近代史》第一章节《鸦片战争的影响》能让学生感受到清末年间中国遭受列强瓜分,引起学生的爱国情怀;《世界近代史》中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能让学生了解到除了中国外其他国家的变化发展,感受中国之外还有其他更强大的国家,引起学生的自立自强感。

具体来讲,以《中国近代史》中第一单元第一章节《鸦片战争的影响》为例,教师通过讲述林则徐在虎门公开销烟的故事引出鸦片如何进入我国,鸦片对当时社会带的影响和带来哪些危害。同时要提醒学生警惕鸦片的危害。让学生认识到林则徐虎门销烟是爱国的表现,提升学生的爱国精神。

高中历史是一门范围广、知识点多的学科,还是高考必考的科目之一。历史教师为了学生能顺利面对历史考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同时让学生感受历史带来的文化厚重感,历史教师有必要通过历史故事和高中历史教学融合的方式来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林东林.有一种孤独叫唐朝[J].出版广角,2015(16).

[2]吴剑.踢出来的纺纱机[J].发明与创新,2014(10).

“高中历史问题教学法”初探 篇10

“问题教学”是激发学习动机, 启迪求知欲望, 点燃智慧火花, 追求真知灼识的重要教学手段, 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问题教学法”的含义:学生在预习教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教师将问题进行整理、筛选, 然后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备课, 再通过课堂讨论或师生的共同探讨或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 达到释疑的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要求所拟问题的原则包括:一是要能包含教材的基本内容;二是要能启发学生创新思维。下面我从剖析各类问题的目标功能和价值来探讨在教学中设计不同类型问题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一、第一类问题———“基本的史实”的问题类型

该目标主要解决学生从不知到知或从不确定到确定这样一个获得信息的问题。问题教学设计应体现的基本原则是:

1. 引领原则。

教师不仅要在诊断学生的认知前提、情感前提的基础上, 导入新课题, 选择、提供或展示学习材料等方面发挥作用, 教师还要在目标、围绕材料设问等方面发挥作用, 因此教师的指导作用就显得很重要。

2. 范例原则。

依据范例教学理论, 范例的精选要符合两个原则:一是基础性 (指范例要能够反映基本的知识结构, 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相互间的基本联系与基本科学规律) ;二是基本性 (指范例要能够反映学生的整体状况与需求, 从学生的基本经验出发, 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审美、兴趣等) , 使范例成为沟通学生主观世界与教学内容这一客观世界的桥梁。

二、第二类问题———“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应用概念”的问题类型

理解概念就是理解一类事物共同的关键属性。该目标是使学生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 通过思维, 进行抽象与概括, 获得概括性的知识。概念的理解不仅通过抽象概括共同特征的过程来实现, 还要通过具体化的问题来深化。通过提出如“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既然反对斯图亚特王朝加强王权, 但为什么能接受克伦威尔实行军事独裁”这类的问题, 进一步强化对“专制王权”和“军事独裁”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搞清它们在形式上的类似之处, 和在实质上的区别。

三、第三类问题———“概括化”的基础上运用原理 (或规律、法则) 的问题类型

这类问题通常是为了使学生在一类、二类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获得的感性认识和形成概念的基础上, 建立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 形成原理、法则、规律的过程。通过发现与理解原理 (规律) 为学生驾驭或激活所学基本知识提供了重要前提, 但是要使得学生能够达到较为深层的理解, 还需要给他们提供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实现迁移的机会和情境。

上一篇:信息合法下一篇:循环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