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与新闻界

2024-05-24

美国总统与新闻界(精选五篇)

美国总统与新闻界 篇1

一、民主党和共和党分配党代表名额时采取的计票规则

美国总统选举看似选民通过选票直接选举总统候选人, 实际上, 实行的是两级代表制的间接选举制度。第一级代表指的是在全国党员代表大会上, 由党代表选举产生总统候选人, 第二级代表指的是由选举人对总统候选人进行投票选出总统。既然是由代表选举总统, 那么之所以需要选民投票选举总统候选人的原因就在于, 党代表名额的分配是由各位总统候选人的支持率来决定的。民主党和共和党分别采取不同的计票规则来分配党代表名额。

(一) 民主党的“比例代表制”规则

“比例代表制”就是说, 所有的代表名额是按照选民投票的比例来分配的。但是有个前提, 那就是每个竞选人在一个州必须获得超过15%的选票, 才有资格继续参加竞选, 否则就被淘汰出局。这同时也意味着, 一个竞选人只要得到15%的选票就能够获得相应的代表额。因此, 竞选人在一个州里只要获得超过15%的选票, 即使输给对手, 也并不是一无所获。根据选举结果确定下来各位总统候选人的党代表名额后, 依据名额在该总统候选人的支持选民中选出对应数额的党代表。这些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 称为“普通代表”, 他们代表着选民的意愿。除此之外, 民主党的党员代表中还有一部分特殊的代表———“超级代表”, 他们无需通过选举产生, 只按个人的意愿进行投票。这些代表主要是民主党的高级领导人、国会议员、州长以及其他一些要人。在2008年, 超级代表票一共796张, 大约占据了总选票的20%。在竞选人获得“普通代表”支持的票数接近的情况下, 这些“超级代表”就能起到关键作用。

(二) 共和党一般采用“赢者通吃 (winner-takes-all) ”规则

共和党在各个州采用的规则并不完全一致。大多数的州采用的是“赢者通吃 (winner-takes-all) ”规则, 也有少数的州采用比例分成规则。“赢者通吃”规则, 就是说一位竞选人在某一州获得选民的票数最多, 那么该州所有代表的票都归该竞选人所有。

(三) “比例代表制”规则和“赢者通吃 (winner-takes-all) ”规则的利与弊

对比两党的规则来看, “赢者通吃”的规则能够缩短竞选时间, 尽快在党内取得一致意见, 令候选人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去整合政策, 做足准备, 以期在接下来党与党之间的大选竞争中获得优势。而民主党的办法虽然比较能够反映民意, 但是在竞选人力量不相上下的情况下, 很有可能会拖长竞选时间, 消耗竞选资金, 进而削弱未来的力量。

二、总统候选人的产生

正式选举的第二阶段———政党提名总统候选人, 一般在选举年的7、8月份, 两党分别举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提名总统候选人。

(一) 政党提名总统候选人制度的由来

政党提名总统候选人制度, 就是在选举年的7、8月份各党分别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上, 由代表各州选民出席的党代表投票选出该党的总统候选人。而在其建国之初, 是由国会提名产生总统候选人。随着美国党派政治制度的确立以及总统地位重要性的增加, 国会逐渐放弃了提名总统候选人的权力, 改由政党提名总统候选人。

(二) 代表各党的总统候选人的产生过程

在全国党代表大会上, 由各州党代表投票选举总统候选人, 获得半数以上代表票的总统候选人赢得党内提名, 成为代表该党的总统候选人。由于每个候选人在各州所获得的代表票在第一阶段———地方预选中就已经确定, 且这些代表在参加竞选时就明确表明自己支持哪一位总统候选人, 所以现在投票只不过是形式上的过场。

投票之后, 根据投票结果, 获得半数以上代表票的总统候选人就赢得了提名, 随后两党正式宣布本党的总统候选人。这意味着两党从“党内竞争”的预选环节, 正式进入了“党党竞争”的大选环节。

三、选举人团制度及其利弊分析

正式选举的第三阶段———全国投票选举, 一般在选举年的11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一的次日举行, 由全国选民投票, 选出各州支持的总统候选人与选举团。

(一) 选举人团制度的含义

选举人团制度, 就是先由各州议会按自行决定的方式选派或委任一定数量的总统选举人, 再由总统选举人组成的一个虚设的选举人团, 在全国统一的投票日各州分别投票选举总统, 赢得选举人团过半数的多数的候选人为总统。而选民投票选举总统候选人的目的在于依据选举结果决定整个州选举团代表票的归属。该制度在依据选举结果分配选举团代表票的归属方式上采用的是“赢者通吃”规则, 即各个州的选举团代表票都必须投给获得本州选民票最多的总统候选人。除了缅因州和内布拉斯加州外, 其余各州都实行选举人团制度。

(二) 选举人团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选举人团制度是美国整个选举制度的核心。美国总统的选举实行选举人团制度是在1787年联邦制宪会议上设立的。但当时在考虑如何产生总统的问题上, 制宪会议曾考虑过多种方案, 包括国会选举、州 (议会或州长) 选举, 以及选民直接选举。但这些方式最终都没有被采纳。

第一, 如果实行国会选举制度, 总统势必受制于国会, 总统如果没有名副其实的独立性, 联邦政府权力制衡的原则便不攻自破。

第二, 如果实行州 (议会或州长) 选举制度, 不仅存在同样的弊病, 而且各州 (尤其是大州) 还可就总统选举进行利益交换, 从而使总统部门沦为州的政治工具, 不仅损害联邦政府的崇高性和独立性, 也将毁坏共和政治的基础。

第三, 如果实行人民直接选举总统制度, 从理论上讲, 最能体现民主, 但由于美国人口、地域等因素, 操作起来并不现实。

因此, 就1787年的政治现实而言, 选举人团制度是一个非常有创意的设计, 因为它解决了制宪会议面临的几个现实难题。首先, 由选举人选举总统, 保留了“精英民主”的现状, 免除了对“暴民政治”的担忧。其次, 禁止国会议员插足总统选举, 保证了立法与执法部门的权力分离。再次, 由州议会决定产生选举人的方式, 赋予了州一定的影响总统选举结果的权力空间, 并允许其有自由选择合适的产生选举人的方式 (包括选民直选) 。最后, 当出现没有候选人赢得选举人团过半数票时, 由于由众议院投票选举总统, 而且选举总统时, 以州为单位计票, 每州代表有一票表决权, 使得大小州有均等的权力选择总统。

(三) 各州选举人团人数的确定

根据美国宪法的规定, 州无论大小, 在参议院都有两个席位, 而众议员的人数则根据人口来决定。这样, 既保证了各州在联邦政府中的权力与独立性, 也照顾到了人民的利益。目前美国一共有50个州, 50个州的参议员一共有100人。目前美国有435位众议员。另外, 首都华盛顿特区还有3张选举人票。这样加在一起, 各州选举人团的人数一共是538人, 也就是说全国共有538张选举团人代表票。选举人团投票表决, 一般于选举年的12月份举行。为了防止州与州之间进行政治交易, 美国宪法第12条修正案规定, 各州选举人团代表统一在各州分别投票, 选举人须将所有被选为总统之人和所有被选为副总统之人分别开列名单, 写明每人所得票数;在该名单上签名作证, 将封印后的名单送合众国政府所在地, 交参议院议长收。

(四) 选举人团制度的利与弊

1. 选举人团制度存在的优势

由于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 各州有着自己独立的政治体系, 因而也就有了代表各州不同的利益和诉求。因此, 选举人团制度有利于平衡各地区选民的利益, 这也可以刺激选民的投票积极性。

2. 选举人团制度存在的弊端

选举人团制度不能保证每个公民享有平等的投票权。以怀俄明州和加利福尼亚州为例, 怀俄明这个只有51万人口的小州, 拥有3张选举人票, 相当于每17万人拥有一张选举人票;而加利福尼亚这个拥有3600多万人口的大州, 拥有55张选举人票, 相当于每66万人才拥有一张选举人票。这样一来, 怀俄明州每位选民对选举结果的影响力相当于加利福尼亚州每位选民的四倍, 不利于调动大州选民的积极性。

这种制度可能会导致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少数选民选票支持的总统候选人会获得多数选举人票, 从而赢得选举, 违背了多数选民的意愿。为了理解方便, 以下表中的数据做一分析。

若以选民的意愿计算:A候选人在C州和D州总共获得745万选民票, B候选人在C州和D州总共获得743万选民票, 所以A候选人获胜。

若以选举人票制计算:A候选人在C州的支持率高于B候选人, 由于“赢者通吃”, 所以A候选人获得C州3张选举人票。B候选人在D州的支持率高于A候选人, 所以赢得55张选举人票。所以B候选人获胜。由于美国实行的是“选举人票制度”, 也就是“赢者通吃”制度, 所以B候选人当选美国总统, 而民众的意愿是希望A候选人当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00年布什与戈尔之间的“总统争夺战”。2000年, 全国投票结束后, 除了佛罗里达州以外, 各州相继公布了选举结果。根据当时的结果, 戈尔在20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获胜, 共得266张选举人票 (之所以少了一票是因为哥伦比亚特区的一位保证投票给戈尔的选举人投了空白票) ;布什赢得了29州, 得到246张选举人票。从当时结果看, 两人都没有赢得当选要求的270票。而佛罗里达州拥有25张选举人票, 这意味着, 无论谁赢得了佛罗里达州普选票的多数, 该州所拥有的25张选举人票就能保证胜利者当选。最终, 佛罗里达州经过一番重新计票的波折后, 确定在该州的600万普选票中, 布什赢得2 912 790票, 戈尔赢得2 912 253票, 因此, 布什以537张普选票的优势赢得了该州的25张选举人票, 最终以271:266的微弱优势赢得了大选, 成为美国第43任总统。但从全国的普选票结果来看, 布什共获得50 456 141张, 戈尔共获得50 996 039张, 布什比戈尔落后54万张左右。这样一来, 选举结果就背离了民主选举的最初目的。

四、总统的诞生

依据宪法第12条修正案的规定, 参议院议长在参议院和众议院全体议员面前开拆所有证明书, 然后计算票数。获得总统选票最多的人, 如所得票数超过所选派选举人总数的半数, 即为总统。如无人获得这种过半数票, 众议院应立即从被选为总统之人名单中得票最多的但不超过三人中间, 投票选举总统。但选举总统时, 以州为单位计票, 每州代表有一票表决权。三分之二的州各有一名或多名众议员出席, 即构成选举总统的法定人数, 选出总统需要所有州的过半数票。最后获得半数以上代表票的总统候选人当选总统。也就是说, 在只有两个总统候选人的情况下, 其中获得过半数的代表票, 也就是270张选举人票的总统候选人就赢得了大选。如果两个候选人各获得269张选举人票, 就要再由众议院进行投票表决。清点选举人票后, 依据计票结果, 由参议院院长正式宣布哪位总统候选人当选新一任总统。接下来, 根据宪法第20条修正案的规定, 总统就职典礼于1月20日在国会山前面举行。宣誓就职的仪式通常由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主持。宣誓就职过后, 由新任总统发表就职演说。至此, 每四年一次的美国总统选举便落下了帷幕, 新总统便开始了为期四年的执政生涯。

五、结语

美国总统并不是由全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 而是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选举程序。其实, 同所有的政治制度一样, 美国的民主选举制度也如同硬币存在着两面性。经过两百多年的演变, 美国总统选举制度的运作和内容与1787年的原始设计已经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党派政治制度渗透和主导了总统竞选的整个过程, 从组织和动员选民、提名候选人、筹集资金、制定政策纲领均通过政党来运作。虽然美国的资产阶级政党均具有私利性, 争端不断, 但是在面对政治危机时, 还是体现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成熟。

摘要:美国总统不是由全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的, 而是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选举程序。由于美国总统选举采取的是选举人团制度, 因而总统当选也并是人们通常想象的“票多者得”。美国总统选举中的选举人团制度尽管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弊端, 但它的基础却依然牢固。

关键词:美国,总统选举,直接选举,间接选举,选举人团

参考文献

[1]龚小夏.驴象庄园[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8:173.

[2]刘璐.美国总统大选谁获胜[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4:13.

[3]王希.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评述[J].美国研究, 2001, (1) :18.

美国两党制与美国总统选举 篇2

美国两党制的由来

美国立国之时,开国元勋华盛顿等人力主摈弃政党歧见,所以当时并无政党之争。可是建国不久就出现了两个资产阶级政党:一个是以汉密尔顿为首的联邦党,另一个是以杰佛逊为首的反联邦党。后来,这两个派别几经分化、改组,直至南北战争前正式建立民主党和共和党;以后它们 轮流执政,正式形成了两党制度。1874年,美国著名画家汤姆斯·纳斯特创作了一幅政治漫画,用驴表示民主党,用象表示共和党。从此,驴和象便成了两党的标志。每当大选之年,两党分别以这两种动物作为自己的党徽进行竞选,故被世人称为“驴、象之争”。

美国历史上一直由民主党、共和党控制着美国的政治舞台,从来没有遇到过强大的对手。虽然也出现过一些重要的第三党,如1968年美国独立党候选人乔治·华莱士只获得了全部选票的13.5%;1992年亿万富翁佩罗作为独立候选人竞选也未能获得成功。

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在意识形态上有无差别

那么,美国的共和、民主两党在意识形态上有没有区别?事实上它们在意识形态上并没有区别。它们都是代表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党,只是在具体政策的实施上有所不同。一般来讲,共和党主张小政府、大社会;它反对扩大政府在经济和社会事物方面的预算开支,但却主张扩大国防预算开支。而民主党赞成政府采取更积极的行动来推动社会福利事业和控制企业活动。

拿今年共和、民主两党在政府开支和财政拨款的分歧来说,共和党主张减税、将财政盈余还给民众;民主党倾向于将财政盈余用于教育与医疗的新项目上。在如何对待社会福利制度上,民主党主张不能削减社会福利开支,而共和党认为,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助长了人们的依赖性。由此看来,两个政党在一些关键问题上采取不同了的态度,然而,这也只是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存在差异。

从历史上看,两党中哪一个党也从来没有充分团结一致地反对过另一个党,;在更多的情况下,总是有一个党的党员更赞成另一个党的大多数人的观点。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民主、共和两党的政治界限并不明显;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美国政治不存在意义重大的分歧和争论。

总统候选人的推举程序和总统竞选过程

由于政党制度在美国总统选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无论民主党和共和党在总统大选日很早以前就筹划推举总统候选人,以便本党在大选中获胜。总统大选一般要经历如下程序:

初选:党员在大选之前选择本党候选人的选举称为初选。初选的目的并不是确定总统候选人,而是推选代表本党参加党代表大会的代表的人选。美国总统选举的初选制度只是意味着选区的普通成员在进行选民登记时声明他过去投某个政党的票,或打算将来投某个政党的票,这并不要求他在即将到来的大选中承担支持该党的义务;也不意味着这个普通成员持有党证、缴纳党费。也就是说,一名普通选民将票投给哪一个党的候选人就意味着他是哪个党的党员。

全国代表大会:两党分别举行全国党代表大会。大会的目的是由各州推举的参加代表大会的候选人推选本党的总统和副总统候选人以及制定本党的政治纲领。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就有政纲起草委员会起草党纲的内容并向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报告。党纲往往是官样文章,以免得罪党内各派。副总统的候选人往往也是党内力量妥协的产物,其人选一般出自党内在代表大会上失意的那一派。

全国范围的竞选和选举团 :在全国代表大会上被两党确定的总统候选人在全国代表大会结束后即开始漫长而又疲惫的全国范围内的竞选过程。这一过程长达8-9周,在选举日——11月第一个星期后的第一个星期二达到高潮。虽然美国人在11月初就投票选举总统,并在投票结束几小时后选举结果就尽人皆知,但实际上11月初的大选是选举代表选民的选举团;而总统选举实际是在一个月以后进行的。那时选举团的成员进行投票。所以,当一个美国人在11月初投票选举总统时,他实际上是在相互竞争的选举团候选名单上进行挑选。尽管现在的做法是把总统候选人的名字都列在选票上。而选举团成员都保证将票投给某一位总统候选人。这就是为何说美国总统选举制度是一种间接选举制度的原因。

美国总统与读书 篇3

读书如此重要,所以美国公众和媒体常常拿“读书”来衡量总统。一位总统爱不爱读书,读什么书,在公众眼里,往往反映出其治国能力和公众威望。美国史学家公认喜爱读书的总统有22位:乔治·华盛顿(私人藏书1000册)、约翰·亚当斯、托马斯·杰斐逊(私人藏书6500册)、詹姆斯·麦迪逊、詹姆斯·门罗、约翰·昆西·亚当斯、米勒德·菲尔莫尔(私人藏书4000册)、詹姆斯·布坎南、亚伯拉罕·林肯、拉瑟福德·海斯、詹姆斯·加菲尔德、西奥多·罗斯福、威廉·霍华德·塔夫脱、伍德罗·威尔逊、赫伯特·胡佛、富兰克林·罗斯福(私人藏书15000册)、亨利·杜鲁门、德怀特·艾森豪威尔、约翰·肯尼迪、理查德·尼克松、吉米·卡特、比尔·克林顿。1994年锡耶纳研究所(Siena Research Institute)综合历史学家的评价,做了一个美国历届总统的威望排名(四十二位总统中,富兰克林·罗斯福第一,林肯第二,西奥多·罗斯福第三,华盛顿第四,克林顿第十六,卡特第二十五,老布什第三十一),根据这个座次,以上这些爱读书总统的平均排名为14.6,而那些不爱读书的总统的平均排名为27。可见读书与总统的政绩和历史地位颇有关联。

现在,白宫易主,总统读书一事又成了热门话题。奥巴马不仅读书,而且写书。舆论普遍认为,奥巴马将成为美国历史上文学修养最高的总统之一。美国的作家们尤其崇拜奥巴马,将他视为自己的一员。奥巴马的《父亲的梦想》(Dreams From My Father)和《无畏的希望》(The Audacity of Hope)两书销售超过300万册 ,评论界称,这两本书虽然出自政治家之手,却可当作小说来读,实属少见。著名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对奥巴马学生时代写的诗歌赞赏有加,将其与美国著名黑人诗人蓝斯顿·休斯(Langston Hughes)的作品相比。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欣赏奥巴马的写作才华:“我读过《父亲的梦想》。他的写作、思考和想象能力、谴词造句技巧令我震惊。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它不是一本普通的政治家自传。”

至于卸任的布什,情况有些复杂。去年12月,“全国广播公司/《华尔街日报》民意调查”显示:79%的美国人不想再听到布什的名字。一位广播节目主持人说,她在节目中拿任何人开玩笑,但有两人除外,一是奥巴马,现在国难当头,人民对他充满希望;一是布什,他已是过街老鼠,够惨了,就放他一马。

但是,说到读书,布什却又不落人后。去年底,布什的前高级顾问卡尔·罗夫(Karl Rove)在《华尔街日报》发表题为《布什爱读书》(Bush Is a Book Lover)的专栏文章,介绍布什的读书生活。罗夫透露,三年以来,他和布什一直在进行一场竞赛,竞赛的内容不是体育和政治,而是读书。

2005年的最后一个晚上,布什问罗夫,新的一年有何心愿。罗夫是个书虫,他的心愿是争取新的一年里每周读一本书。三天之后,在椭圆形办公室,布什对罗夫说,我正在读今年的第二本书,你的进度如何?

罗夫发现,当时两人都在读多丽丝·卡恩斯·古德温(Doris Kearns Goodwin)写的林肯传记《竞争团队》(Team of Rivals)。至3月份,罗夫赶上了布什。他们的比赛不仅看谁读的书多,还比起页数,看谁读的书更厚。他们互相推荐图书,布什向罗夫推荐一本毛泽东的传记,罗夫建议老板读一本关于美国内战后国家重建的图书。他们讨论读书心得,给作者写感谢信。到了年底,罗夫击败布什,他读了100本,布什读了95本。布什辩解,身为自由世界的领袖,政务繁忙,故输给罗夫。但布什向罗夫挑战,新一年再比。

2007年,布什又输了: 布什51本,罗夫76本。2008年,截至12月底,布什40本,罗夫64本。

罗夫称,他们相识35年中,布什一直都是手不释卷。布什的对手认为,他是个焚书的料,哪里懂得读书。罗夫指出,事实并非如此,布什是耶鲁大学历史专业和哈佛商学院出身,滥竽充数不爱读书之流岂能混过这两所学校。

罗夫的文章像在油锅里撒了一把盐。有人骂罗夫狗嘴吐不出象牙,欲为老板涂脂抹粉。有人嗤之以鼻,一年读95本书,几乎是每周2本,布什有这等能耐?有人指出,难怪美国这八年来一塌糊涂,原来总统不务正业,时间都用在读书比赛上了。还有人打圆场,多读书总是好事情,也许布什会快速阅读。传说富兰克林·罗斯福、肯尼迪和卡特能够速读。罗斯福能在3小时内读完《飘》;肯尼迪每分钟可以读1200字,他用早餐的功夫,能够从头到尾读完6份报纸;卡特可以每分钟读2000字。1980年,卡特亲口对记者说,他每天平均看350页文件,一周阅读2~3本书。

新媒体与美国总统选举 篇4

关键词:新媒体 美国 总统选举 奥巴马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型的媒体形式出现,并且在许多方面影响人们的生活,其中也包括对美国总统选举的巨大影响,尤其是2008年和2012年奥巴马在选举中成功的运用了这些新媒体,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

一、新媒体的涵义

(一)新媒体的定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把新媒体界定为“网络媒体”。

美国学者列维·曼诺维奇(Lev· Manovich)认为,新媒体是一种与传统媒体形式没有相关的一组信息,但这些信息可以根据需要以相应的媒体形式展现出来。[1]

笔者认为,所谓的新媒体,就是区别于传统媒体,如报纸、户外、广播、电视的“第五种媒体”形式,这种媒体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二)新媒体的特点

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在传播方面拥有着许多与传统媒体不一样的特点。

1.信息传播量大

显而易见,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有着比传统媒体更丰富的传播载体和信息容量,这决定了新媒體在传播信息量上比传统媒体要更大。首先,网络作为一个虚

虚拟空间,有着十分庞大的储存量。其次,互联网上传播的信息资源形式丰富。互联网则兼具了所有传统媒体的资源形式,既有及时性的传播,也有深度报道,既有文字图片,也包含了声音和画面,可以说是全方位、立体式的把信息传递到需求者面前。

2.信息传播方式的多样性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不同的一点就是,新媒体不仅仅只是一个传播形式,门户网站、社交媒体、聊天工具、电子邮箱、网络游戏、手机应用、网络视频、数字电视等等,新媒体具有非常多的种类,使得其在信息传播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3.信息发布与接受的互动性

新媒体在传播信息方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其互动性。传统的媒体传播模式是单向传播,接受者只能被动的接受,而且可选择的范围有限。而新媒体则不仅仅可以供接受者选择需要的信息。

4.参与者的个性化与大众化

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决定了他传播范围的广泛,这就使得接受的人更多,普通民众更多的参与进来,在新媒体时代成为拥有话语权的草根群体,打破了过去媒体被精英掌控的局面,草根在新媒体时代的崛起使得一切媒体传播都不能忽视他们的作用。

5.信息传播的跨时空性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不再受到时空的限制,在一个地方发布信息,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接收到,在过去发布的信息也会长时间的保留,并且可以很方便的获取到,这就打破了传统媒体发布的滞后性和局限性,使得信息传播更加高效。

二、新媒体在总统选举中的作用方式

(一)新媒体对总统选举资金募集方式的补充

除了大财阀和富豪之外,基数更大的普通的募集也是很重要,这就使得新媒体在选举资金募集中的作用大增。

(二)新媒体对候选人营销的丰富

在前互联网时代,营销的手段包括巡回演讲、电视广告等,方式单一,影响力小。在新媒体时代,由于新媒体传播信息量大、速度快、互动性强、更加平民化,所以新媒体对总统选举的营销就十分重要。

(三)新媒体时代选民的变化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除了对候选人的巨大影响之外,还对选民产生了很大的作用力。首先,对选民关心选举程度的提高。其次,对年轻选民的影响巨大。

三、奥巴马2012年的成功策略

(一)在资金筹集方面

在2008年,奥巴马就成功的利用新媒体中的广大个体选民成功的募集到资金,在2012年,奥巴马继续沿用这一策略。

美国总统竞选是“金钱选举”的游戏,“钱袋子”是进入白宫之门的钥匙。学者预言2012年竞选将是美国历史上最昂贵的白宫之战。从当前看,共和党有几位总统参选人“吸金”明显能力不足,大部分竞选经费还是自掏腰包。在美元铺路选举总统中,奥巴马的筹款能力明显更胜一筹。

(二)营销方式多样

首先是,开发网站。这无疑是网络营销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网站在奥巴马竞选总统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各类重要的网站,奥巴马不仅聚集了人气,更是名利双收。其次是,电子邮件营销。这无疑是目前最主流、最有效的网络营销方法与手段之一,奥巴马竞选团队正是通过电子邮件营销才取得了这种效果。最后是视频广告、植入式广告、搜索关键词广告,这使他成为互联网最引人注目的网络“红人”。

(三)吸引年轻选民和少数族裔和女性

美国大学校园,从教授到学生多数都支持民主党的政策。美国年轻人向来支持民主党,所以两党在年轻族群支持度差距甚大,奥巴马的社会政策倾向自由派,包括女性权益和婚姻平权等,所以学生和无政党倾向的年轻人较为支持。这次大选前的民调显示,全美国黑人绝大多数倾向选择奥巴马,而不是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美国女性选民在2008年就曾把奥巴马送进白宫。在这一年的大选中,妇女选民占选民的53%。

总而言之,在新媒体时代的美国总统选举表现了许多新的特点,谁能把握住这些特点,并且成功的运用他,谁就能在以后的选举中笑到最后。

注释:

[1]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12.

参考文献:

[1]周鸿铎.政治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2]杜俊飞.网络传播概论[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

[3]周庆山.传播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陈妍.政治传播与媒体政治化——当代美国总统选举中的大众媒体角色分析[D].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美国总统与太空探索50年 篇5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1953—1961)

1957年10月,苏联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时,德怀特·艾森豪威尔任美国总统。这件事震惊了美国,导致这两个超级强国之间展开太空竞赛,第2年,也就是1958年,美国航空航天局成立。然而,艾森豪威尔并不十分看好太空竞赛的短期目标。他对无人科学探索任务的发展进行了评估,认为商业或军事会从中受益匪浅。1958年1月31日,美国的“探险者1”号卫星发射升空。到1960年,该国发射了“发现者14”号卫星,并成功地回收了卫星拍摄的胶片。

约翰·肯尼迪(1961—1963)

约翰·肯尼迪总统通过1961年5月25日国会前的一次著名演讲,十分有效地制定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太空路线。1961年4月12日,即肯尼迪进行这次演讲的6周前,尤里·加加林成为进入太空的第一人。在太空竞赛中接连输给苏联的美国,计划推翻苏联支持的古巴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的政权,并发动了所谓的“猪湾入侵”事件,于1961年4月惨败。肯尼迪和他的顾问认为,他们需要一种打败苏联、重树美国威信和确定美国国国际领导地位的方法。因此,他们提出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打算在20世纪60年代末把宇航员送上月球,肯尼迪在他的演讲中提到了这项计划。于是“阿波罗”计划诞生了,美国航空航天局开始着手进行一系 列把人类送上月球的任务。1969年,该计划取得了成功。

林登·约翰逊(1963—1969)

在美国与苏联的太空竞赛中,林登·约翰逊总统既起到了推动作用,对太空竞赛也起到了约束作用。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作为参议院多数党领袖的时候,他便给美国人敲响了警钟: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引发了一场“控制太空”的竞赛。稍后,肯尼迪让当时任副总统的约翰逊亲自负责该国的太空项目。肯尼迪被暗杀后,约翰逊成为美国武装部队总司令,他继续支持“阿波罗”计划。然而,约翰逊随后因“伟大社会”计划和越南战争的高昂开支,被迫削减美国航空航天局的预算。为了避免苏联获得太空控制权,约翰逊政府提议签署一项条约,规定在太空部署核武器是违法行为,并禁止任何一个国家宣称拥有天体控制权。这就是1967年签署的《外层空间条约(OST)》,它是当今《国际太空法的基础》。

理查德·尼克松(1969—1974)

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所有载人登月任务都发生在尼克松总统任内。但是,尼克松在美国太空活动方面最值得称道的可能是航天飞机项目。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航空航天局高层开始制订雄心勃勃的计划:于1980年前在月球上建立人类基地;于1983年前把宇航员送上火星。然而尼克松不赞成这些想法。1972年,他批准研制航天飞机,按计划,从1981年开始,航天飞机将在接下来的30年里成为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太空飞行载具。尼克松还在1972年签字批准了美国航空航天局与苏联航天局的一项为期5年的合作项目。这项协议催生了1975年的“阿波罗—联盟”实验计划,这是美苏这两个超级强国联合进行的一项太空任务。

杰拉尔德·福特(1974—1977)

杰拉尔德·福特总统在职不到两年半,因此他没有那么多时间调整美国的太空政策。然而他一直支持发展航天飞机项目,不过在20世纪70年代经济困难时期,他要求一些岗位削减人员。1976年,时任总统的福特还签字设立了白宫科学技术政策办公室。该机构的任务是向总统解释科技可能会对国内和国际事务产生怎样的影响。

吉米·卡特(1977—1981)

吉米·卡特总统在任期内并未提出雄心勃勃的太空飞行目标,然而他的政府却在太空军事政策领域取得一些突破。虽然卡特希望限制使用太空武器,但是他于1978年签署了一份指导性文件,强调了太空系统对国家生存以及政府部门继续发展反卫星能力的重要性。这份文件帮助确立了美国太空政策的一个重要部分:太空自卫权。

罗纳德·里根(1981—1989)

里根总统大力支持美国航空航天局的航天飞机项目。1986年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发生爆炸后,他进行了一次非常感人的演讲,强调这次事故不会中断美国探索太空的脚步。他说:“未来不属于弱者,未来属于强者。”里根希望更多私人企业涉足太空探索,并简化相关步骤。1982年,他发布与这项努力有关的政策声明。2年后,他的政府成立商业空间运输办公室,到目前为止,该部门一直负责管理商业卫星的发射和回收操作。里根还强烈希望加强该国的太空防御能力。1983年,他提出雄心勃勃的“战略防御”计划,旨在利用一个在太空和地面的导弹与激光系统,保护美国免遭核弹袭击。当时的很多观察人士认为这项计划不切实际,并戏谑地称其为“星球大战”计划。“战略防御”计划从未全面研发部署,但它的一部分项目为当前的一些导弹防御技术和战略铺平了道路。

乔治·H.W.布什(1989—1993)

老布什总统支持太空发展和探索,并在经济困难时期提高了美国航空航天局的预算。他的政府还委托有关部门撰写了一份关于美国航空航天局未来发展的报告,该报告在1990年发表时被称为《奥古斯丁报告》。老布什对美国太空项目的期望很大。1989年7月20日,即首次人类登月任务实施20周年之际,他宣布了一项被称为“太空探索行动”的大胆计划。该计划要求建设“自由”号空间站,最终实现人类持续出现在月球上以及到2019年进行前往火星的载人任务。根据预算,在随后的二三十年间,这些雄心勃勃的目标需要耗资至少5000亿美元。面对如此高昂的代价,美国国会里的很多人犹豫不决。这项计划也从未付诸实施。

nlc202309030359

比尔·克林顿(1993—2001)

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工作从1998年年底开始,即克林顿总统第二任期的中间阶段。1996年,他宣布了一项新的国家太空政策。这项政策规定,美国的首要太空目标是“通过人类和遥控探索,提高我们对地球、太阳系和宇宙的了解”,并“加强和维护美国国家安全”。这项太空政策与之前的其他太空政策保持一致。然而一些专家认为,这份文件为美国太空武器的研发打开了大门,尽管这项政策声称,它的任何潜在“控制”行为都将与“条约义务保持一致”。

乔治·沃克·布什(2001—2009)

总统乔治·沃克·布什于2006年公布了他的太空政策,进一步鼓励私人企业涉足太空业。该政策还比以往政府更积极地宣称拥有国家自卫权,声称美国有权阻止任何敌对国进入太空。布什还调整了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发展方向和未来,并在2004年制订了太空探索新设想。这是一项大胆的计划,它要求美国航空航天局于2020年把宇航员重新送上月球,为前往火星和更远地方的未来人类旅行做准备。除此以外,布什政府还命令美国航空航天局在2010年前完成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工作,并将所有航天飞机退役。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该局开始着手进行“星座”计划,该计划旨在研制新型载人飞船“猎户座”、名为“牵牛星”的月球登陆器和两款新火箭:进行载人任务的“战神1”号运载火箭和用来运送货物的“战神5”号运载火箭。但是该计划并未变成现实,因为布什的继任者奥巴马总统于2010年取消了“星座”计划。

巴拉克·奥巴马(2009年至今)

2009年,总统奥巴马要求奥古斯丁委员会对美国载人太空飞行计划进行评估。1年后,奥巴马宣布了他领导下的美国政府的太空政策。新政策彻底背离了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以往路线。新太空政策取消了小布什提出的“星座”计划,因为奥古斯丁委员会发现这项计划严重落后于预定进度,而且大大超出预算。不过,奥巴马总统支持继续研制“猎户座”飞船,用于国际空间站上的紧急逃生。奥巴马的太空政策要求美国航空航天局必须全力以赴,在2025年把宇航员送上一颗小行星,然后在21世纪30年代中期送宇航员前往火星。奥巴马的太空计划需要在2011年航天飞机全部退役后的一段时间里,依靠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把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宇航员送上国际空间站。但是从长远来看,奥巴马希望美国私人飞船能够挑起这个重担。因此,奥巴马同意美国航空航天局在5年里多花60亿美元,用来 帮助私人公司研制这种新型飞船。(张小宁插图)

上一篇:组织支持感下一篇:评价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