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技术创新

2024-05-08

下一代技术创新(精选十篇)

下一代技术创新 篇1

新加坡公司希望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 把其技术和产品打入中国市场。

该公司采用的是Optiqua‘Lab-onChip’ (芯片实验室) 传感器专利技术, 采用独特的方式将一块集成光学芯片、一个生化传感芯片以及若干微流体装置和电子装置组装的设备, 该设备可以实时进行现场监测并检测整个水域的水质量并确保检测达到实验室级的标准。

检测结果瞬间可;

有机和微生物污染物均可立即检测出结果;

灵敏度达到实验室级别。

采用一次性 (disposable) 检测概念, 使用简便其主要产品如下:

1.Optiqua Mobile LabTM, 移动实验室用单探测管检测设备;

2.Optiqua Event LabTM, 实时常规传感器;

3.Optiqua Mini LabTM, 小型移动实验室自动监测系统;

谈语文课堂中培养创新的下一代论文 篇2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关键,语文教师只有创新教学途径,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伴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只有创新教学思维,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性思维,开启学生的创新大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一、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初中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求知旺。在创新思想的前提下,教师要放下权威,积极组织、引导学生思考,大胆展开想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敞开心扉,和老师一起去探究、去创新。给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作业时,要让学生明确预习课文的要求,除了掌握课文的字词以外,还要找出精美的句段以及本文运用的修辞方法的句子;还有哪些地方存在疑问,反复进行阅读,这样学生对全篇课文的思维就有整体感悟。对予疑难问题也就如同一层窗户纸,教师一点就会明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树立威信去影响学生,同时,要以自己的感染力去影响学生,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主体。

特别要注意对学生学习的水平、态度、情感进行适当的估价,哪怕学生犯错误,老师也要耐心引导,这样才是对学生最大的鼓励,才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二、引导学生“等高而望远”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劝学》)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也小了:反过来,“不识庐山真面目”不正是“只缘身在此山中”吗?教学也像登山一样,只有攀登到最高处,眼界才放得开,才能看到壮阔无比的大干世界,才能领略无穷的风光。站得高,想象才能丰富,思维才开阔。在这个意义下,教学一篇课文时,不论长文短课,都应有个制高点,并且引导学生在这个制高点上,鸟瞰全文,驾驭全篇,只有这样,才不致于被错综复杂的事物所迷惑,才能有所发现。《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一篇写得很简练的’散文,课题以“问”的方式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要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可谓不费吹灰之力,但是作为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来说,重要的不在于这个回答百分之百的准确,雨在于形成这个答案的过程:为什么人民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呢?这便是思维活动的出发点,从这一点出发,志愿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才被一一地发掘出来。可见,引导学生站高望远是学生积极思维、创造思维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三、探胜索奇,引导学生去探求奥秘

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最有吸引力的是探胜索奇。它应该是语文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其培养学生求索精神的重要手段。“无限风光在险峰”,奇异幽胜的东西都是在隐秘险远之处。越是奇异幽胜的地方就越是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就越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如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由教室前的“书院”导入:“课间,同学们常常喜欢畅游于书院的小桥、凉亭、草丛等,去寻找课间的乐趣,寻找心中的‘百草园’;哪位同学能描绘最感兴趣的景色?”因为密切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的说画棋盘下五子棋;有的说到草丛中扑蝶;有的说用草心钓虫子;有的说可以尝到花蕊的甜味……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与课文内容相呼应,同时培养了口头作文能力。问题的解决过程,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四、举一反三,引导学生掌握事物的规律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将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复杂,但事物总有它互相联系的一面,知识本身也一样。因此,语文教学上运用“举一反三”的原则不仅可能,而且必要。不能“举一反三”就谈不到发明创造。有人说:“举一”是容易的,讲一篇课文,抓一个问题,解一个词语都是“举一”,而“反三”则困难,这就把“举一反三”简单化了,“举一反三”是一个整体,不能孤立来看,“三”由“一”推及,“举一”正是了“反三”。通过“举一反三”的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创造发明和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分不开,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可以引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明。锅里水蒸气冲开锅盖,可以导出蒸气机的发明,这些是与想象和联想分不开的。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又反过来给思维以促进,给思维插上飞翔的翅膀。

五、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下一代显示技术的尴尬 篇3

相对于LCD、PDP、DLP等“传统”显示技术在本届CES上大放异彩,为用户描绘美好明天,几项原本看来颇具威胁的下一代显示技术则显得有些底气不足。SED这次没有露面,东芝和佳能事前公布的原因是“因为有保密合约在身,所以我们无法进行详细的公开展示”。

OLED时隔4年又出现在索尼的展台上,引起了大量的关注,可以说是本次展会上最拥挤的展位之一。这次的OLED显示器更接近实用化,出色的对比度和色域以及像纸张一样纤薄的外形吸引了大量关注。这次展示的2款屏幕分布为27英寸和11英寸,都是16:9显示比例。其中27英寸的显示屏达到了1920×1080的FULLHD分辨率,对比度超过1000000:1,色彩符合100%NTSC色域,全白亮度为200cd/m2,峰值亮度可以达到600 cd/m2,面板厚度仅3mm。这样的显示参数相当诱人,更让人关注的是,索尼表示:“这次展出的OLED在技术方面,包括使用年限在内的各项指标基本上达到了标准。”但具体寿命还无可奉告。

除了自身技术发展的困扰,—个更为关键的问题已经摆在所有下一代显示技术面前--“传统”技术在迅猛前进,无论是LCD还是PDP,与他们的差距已经不大了。如果说3年前的PDP和LCD跟当时OLED和SED公布的显示性能差很多,例如新技术百万比一的对比度、超越NTSC色域的色彩范围都明显超出他们,但现在差距已经很小了。不仅松下、先锋公布的下一代PDP和夏普等公司展示的专业LCD在大量规格上达到甚至超越了OLED、SED的水准,就连今年即将大量上市的民用产品也已经不可小视。下一代显示技术如果不能在成本上、寿命上达到跟LCD和PDP竞争的水准,并在性能和应用领域上实现突破,短时间内难有作为。

下一代PON技术展望 篇4

关键词:下一代PON,10G-PON,WDM,无色ONU

一、前言

无源光网络 (PON) 作为主要的光接入技术, 由于其光配送网络 (ODN) 均由无源器件组成的特性, 所以,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FSAN提出APON技术标准时, 即引起了大多数运营商的关注。为了实现承载业务多样化, FSAN和ITU-T SG15工作组在2002年提出了吉比特PON (GPON) 的概念, 并与2004年完成了G.984.x的标准化工作。与此同时, IEEE802.3EFM工作组也在IEEE 802.3ah中也正式发布了基于以太PON (EPON) 的标准。这两项PON技术标准化的完成极大的推动了光接入网的发展和FTTH的普及, 用户接入带宽也比传统的x DSL接入技术所提供的带宽有着成倍的增加。但是随着高清视频、网络游戏等高带宽业务的出现, 终端用户的业务体验对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PON技术所能提供的带宽和技术瓶颈已经不能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带宽需求。

二、PON技术发展现状

ITU-T SG15于2012年完成并发布了G.987.x标准, 正式提出10G GPON的技术方案。FSAN和ITU-T提出的XG-PON1为上行带宽为2.5G, 下行为10G的非对称模式。线路编码方式和传统1G GPON使用的线路编码方式一样是不归零码 (NRZ) 。ITU-T在定义XG-PON标准时在G.987.1提出10G GPON需要兼容1G GPON ONU和ODN, 但是由于10G GPON定义的工作波长窗口较狭窄, 和1G GPON的工作波长不存在重叠部分, 所以在10G GPON和1 G GPON共存时, 需要增加波分复用器 (WDM1r) 将XG-PON OLT和GPON OLT以及波长为1550纳米的有线电视信号合波以后在ODN中传输, 并且在ONU接收信号侧还需要增加波长阻塞滤波器 (WBF) , 以滤除非下行工作波长的干涉信号 (GPON和XG-PON下行工作波长不同) 。

三、下一代PON技术展望

3.1基于波分复用的PON技术 (WDM-PON)

WDM-PON系统的ODN使用阵列波导光栅 (AWG) 取代光功率分路器, AWG在下行方向可以将不同波长的光分离并送达相应的ONU端口。WDM-PON系统的OLT包含不同波长通道的光收发器, 每个器件独立地收发光信号。WDM-PON系统的各ONU在上行方向通过不同波长的ONU与OLT通信, 这样的设计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但是在实际部署时, 存在成本高, ONU维护困难等问题。目前, 为了降低成本和避免维护困难, WDM-PON系统要求ONU实现无色, 所谓无色ONU是指ONU的发射机可以发出不同波长的光信号。无色ONU是WDM-PON的关键技术, 目前主要的无色ONU方案有可调谐分布式反馈 (DFB) 激光器、注入锁定法布里-玻罗激光器 (IL FP-LD) 以及基于波长重用的反射半导体光放大器 (RSOA) 。

WDM-PON系统和PS-PON系统一样, 在ODN中不需要有源光器件;并且每个ONU使用独立的波长传输信息, 所以安全性较高;由于是P2P的连接, 所以不需要指定相关的媒体接入控制 (MAC) 协议;和PS-PON不同, 每个ONU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升级速率。但WDM-PON目前仍然存在较多不足, WDM-PON不能和传统PON共存, 现在的ODN需要改造并安装AWG和BPF等光器件;无色技术仍然存在成本高的问题。一般WDM-PON的波长通道间隔为100GHZ或50GHZ, 当波长通道间隔减小到几GHZ的WDM-PON称为超密集WDM-PON。对WDM-PON系统的技术研究仍在进行中, 相信随着相关光器件成本的降低和技术的成熟, WDM-PON会成为NG-PON3的主流发展技术, 因为WDM-PON对光纤的带宽利用率明显高于其他的PON技术。

3.2时分波分堆叠PON技术 (TWDM-PON)

如图1所示, TWDM-PON从系统架构上可以认为是4个上行2.5G, 下行10G的10G-PON的简单叠加。但在实际部署时, 仍然存在许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为了和10G-PON兼容, TWDM-PON的波长需要重新规划, 目前提出可行的两种波长划分方案是O波段的长波段 (1340-1360nm) /C波段的短波段 (1528-1535nm) 和C波段的短波段 (1528-1535nm) /L波段的长波段 (1596-1604nm) 。这两种波长划分方案可以避免与已有的PON系统所占用的波长冲突, 从而可以与现有的10G-PON系统共存, 支持ONU按需逐个升级。

在TWDM-PON系统中, 仍然需要使用ONU波长可调的无色技术。TWDM-PON的ONU发射机和接收器一般只需要4~8个波, 几个nm的调谐范围, 而技术成熟并已大规模应用在DWDM传输系统的支持80波以上的调谐技术, 由于器件成本原因不适合应用在TWDM-PON系统中。目前, 技术较为成熟并有望在TWDM-PON系统中部署的可调谐激光器有温控DFB激光器 (TC DFB-LD) , 局部温控DFB激光器 (Partial TC DFB-LD) , 无冷却模块的外腔半导体激光器 (External cavity laser without cooling) 。这些在技术上较为成熟的可调谐激光器还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才有可能在接入网中大规模应用。虽然少数设备制造商已经推出了基于TWDM-PON技术的原型机, 但距离大规模商用尚需较长时日, 诸如:波长控制协议、数据包封装格式等标准化工作需要完成, 设备生产成本需要优化, 稳定性和安全性也需要进一步验证。

四、结束语

对于下一代PON技术除了本文论述的三种主要研究热点以外, 还包括高速TDM-PON, CDM-PON等技术方向。各种技术方向均可满足ITU-T G.989.1针对NG-PON2提出的总体需求, 但基于成本、10G-PON后向兼容性以及网络扩展性方面的考虑, FSAN最终选定TWDM-PON作为NG-PON2的主流技术方向。随着相关技术的成熟和光器件成本的降低,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带宽利用率更高的WDM技术会取代TWDM成为PON的主流发展技术。

参考文献

[1]ITU-TG.987.1, 10Gigabit-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XG-PON) :General Requirements

[2]ITU-TG.989.140-Gigabit-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NG-PON2) :General Requirements

[3]CedricF.Lam,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principles and pracrtice (2007)

下一代技术创新 篇5

大四第一学期我们学习了由杨国建杨老师讲授的《宽带网络与下一代网络技术》课程。课程中我们不但学习到了宽带网络技术的理论原理、技术标准与协议,以及下一代网络的交换技术、接入技术和传送网技术这些对于通信工程专业的我们非常重要的知识点,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个课程是杨老师对我们进行的一次课程教学的改革。这次改革实践教学更让我们收获颇丰。

此课程在理论阶段杨老师非常详细认真的给讲解了书上的知识点,让我们对ATM技术、IP技术和NGN技术有了一个很好的了解,为接下来的改革教学打下了夯实的基础。课程进行过半时候,杨老师为了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以及学习效果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方式。他先后根据我们学习的知识和时下发展给了我们三个题目,让我们回去准备相关内容,然后在次周的课上同学们互相讨论,在讨论中学习。

我个人非常喜欢这种上课形式,也希望这种上课形式能够在更多的课程、更多的专业中开展。首先,这种同学间讨论学习的形式打破了自古以来的“老师讲,学生记”的传统上课形式,在讨论中让每位同学都能说出自己的观点,同时又能学习到别人的观点。其次,我们为了讨论需要提前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查阅准备这期间让我们能把知识扩展出去,学习的更多。再次,联系时事新闻的题目让我们了解了通信行业第一线的发展状况,也知道了自己学习的东西能够应用到什么地方,这使我们不再死啃书本,能够学以致用。最后,这种讨论上课的方式也让很多平时很少说话、不敢说话的同学得到了口语表达 的锻炼,让他们敢于张嘴讲,必须张嘴讲。所以,我认为杨老师的这种上课方式应该在今后的教学中得到更多更好的推广,让更多的同学受益。

阎泽星

下一代光网络“全光网”技术思考 篇6

关键词:全光网 技术思考

中图分类号:TN9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0(a)-0055-01

下一代光网络“全光网”技术思考

马志刚

(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通信公司?辽宁盘锦?124010)

摘?要:全光网是指信息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传输完全在光域上进行,即全部采用光波技术完成信息的传输和交换的宽带网络。它克服了原有电路交换节点的时钟偏移、漂移、串话、响应速度慢、固有的RC参数等缺点。目前,光纤通信系统与卫星通信和移动通信系统共同构成综合通信网络,已成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支柱。

关键词:全光网 技术思考

中图分类号:TN9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0(a)-0055-01

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学者提出了“全光网络”的概念。光纤通信系统主要由3部分构成:光发送机、光纤传输线及光接收机。光发送机是将来自电发送机的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藕合到光纤中进行传输,到达光接收机后,由光电探侧器再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经处理后送到电接收机。在长途通信系统中,光信号在光纤中受到损耗、色散的影响,质量变差,因此还需在中途进行中继,即对信号进行放大、整形,以获得高质量的信号。在光纤通信系统中,限制传输距离的因素是光纤的损耗和色散。除此之外,光纤的非线性效应也是影响光纤传输属性的重要原因。在应用光放大器从而在基本上解决了光纤损耗的现象之后,系统中无须在每个中继站进行信号定时再生,而直接将光信号放大,取代传统的经过光/电/光转换的电中继器,从而实现自始至终的光传输方式,其中加之光复用、光交换和光的信息处理技术,使之实现任何点到点之间的光信息的共有或交互传递过程,即实现全光通信。全光通信是技术迅猛发展所催化的产物,通过将骨干长途传输系统中再生站内光/电转换的数目减至最少,可以降低网络成本,这是驱动传输网向“全光”演变的重要因素。

1 全光网的特点

全光网是利用波长组网,在光域上完成信号的选路、交换等,它具有以下特点。

(1)通信容量特别大,适合于高速率的数字通信;

(2)传输损耗低,中继距离长;

(3)中继站无需幅度均衡措施,电路简单;

(4)多根光纤可以组成光缆,而且相邻光纤之间几乎没有串音,通信质量有保证;

(5)光沿光纤传播,没有大地电回路,没有接地问题,不受大地电流影响;

(6)不受电磁、静电及人为干扰,特别适用于电气铁路和电力线路的通信应用;

(7)没有电火花产生,在易燃、易爆场合使用(例如矿井中)安全可靠;

(8)窃听困难,保密性好;

(9) SiO2原料丰富,取之不竭;

(10)系统尺寸小、重量轻、易于敷设和处理,经济效益高。

由于在光域上对多功能光联网能力的迫切需要,国际上许多标准化组织和互操作论坛都致力于对可重构光网络的需求和结构的研究。除ITU-T外,包括ANSI TI X1.5协会、光互联网论坛(OIF)和IEfF在内的标准化组织也都积极致力于与之相关的动态可重构光网络项目的研究工作。目前,ANSI TIX1.5协会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建立光通路och层网络所需使用的信令协议和开发所必须具有的自动控制功能两个方面。而光互联网论坛主要从事发展和促进不同光互联网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并负责对可重构互联网的不同结构框架进行评估。OLF的结构工作组于1999年10月19日在加利弗尼亚举行的技术会上,决定将致力于定义在光互联网系统中提供快速维护和有效恢复功能的信令协议。总之,要成功地实现光域上的光联网技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在可重构、可编程的多功能波长分插复用(WADM)的光交叉连接(OXC)等光网络节点设备上增加与之相称的控制层技术。

2 全光网络核心技术

2.1 光时分复用

光时分复用(OTDM)是用多个电信道信号调制具有同一个光频的不同光通道(光时隙),经复用后在同一根光纤中传输的技术。光时分复用是一种构成高比特率传输很有效的方法,它在系统发送端对几个低比特率数据进行光复用,在接收端用光学方法把它解复用出来。

2.2 光交换技术

光交换技术是实现全光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与电子交换相比,光交换无须在光传输线路和交换机之间设置光/电或电/光变换,不存在“电子瓶颈”问题,它能充分发挥光信号的高速、宽带和无电磁感应等优点。综合迄今为止的研究成果,已有的光交换方式大致可分为5种:光空分交换、光时分交换、光波分交换、复合型光交换和自由空间光交换。因自由空间光交换具有在1mm范围内高达10μm量级的分辨率等显著特点而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新型光交换方式。但由于不少关键技术还没有完全突破,例如光逻辑控制(通过光信号自身的处理去控制光信号的交换)等技术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所以光交换技术的真正实用化还尚需时日。

2.3 光交叉连接

光交叉连接(OXC)是全光网中的核心器件,它与光纤组成了一个全光网络。OXC交换的是全光信号,它在网络节点处,对指定波长进行互连,从而实现波长重用。当光纤中断或业务失效时,OXC能够自动完成故障满离、重断选择路由和网络、重新配里等操作,使业务不中断.即它具有高速光信号的路由选择、网络恢复等功能。

通常OXC有3种实现方式:光纤交叉连接、波长交又连接和波长变换交叉连接。其中,光纤交叉连接以一根光纤上所有波长的总容量为基础进行交又连接,容量大但不灵活。波长交叉连接可将任何光纤上的任何波长交叉连接到使用相同波长的任何光纤上,现在也有人将这种波长交叉连接称为无源光路由器它的波长可以通过空间分割实现重用。波长变换交叉连接可将任何光纤上的任何波长交叉连接到使用不同波长的任何光纤上,具有最高的灵活性。它和波长交叉连接的区别是可以进行波长转换。

3 全光网络发展目标

全光网络发展目标将分两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为全光传送网,即在点对点光纤传输系统中,全程不需要任何光/电转换。在这一阶段中,全光中继、光的上下复用技术和波分技术是其关键技术。第二阶段目地是要建成完整的全光网。建成用户全程光传送网只是第一步,在后续的工作中有很多的信号处理、数据储存、信息交换以及多路复用及复用、业务分布循环等功能都需要光子科技来处理,完成端口到端口的光传送、交换和处理等功能。在这一阶段中,涉及全光交换、光交叉连接、光插分复用、波长转换以及信道争夺解决和同步等关键技术。

4 结语

全光网的巨大优势,加之互联网泡沫的刺激、超大容量WDM技术纪录不断刷新,应运而生的“全光网”概念迎合了人们的这种需要。它寄托了人们简化网络结构、增加通信容量、延长通信距离的美好愿望和理想。

参考文献

[1] 陈雪.光网络专辑无源光网络技术[M].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

[2] 顾畹义.光纤通信系统修订版[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

下一代防火墙技术前瞻 篇7

当前的网络环境主要有以下十大威胁:网络蠕虫、网络钓鱼诱饵、木马载体、数据泄漏、缩短或混淆的链接、受指挥和控制的僵尸网络、易受攻击的数据源、伪造的跨站点请求、模拟、对终端用户过于信任。各种各样的网络安全威胁促使网络安全技术产生, 而防火墙技术就是其中重要的技术之一。

防火墙实际上是一种隔离控制技术, 它是一系列部件的组合, 用来有效地监控不同网络 (企业内部网和外部网) 或网络安全域之间的任何活动, 拦截非授权的访问。目前, 防火墙技术是实现网络安全策略最有效的工具之一。

从最早的基于简单的包过滤 (Packet Filter) 技术的防火墙, 到后来演变为与路由器相结合, 执行NAT、IPSEC VPN、内容以及URL过滤、SSL VPN、防病毒以及防垃圾邮件等。而最近, 防火墙已经开始与IPS结合来提供真正应用程序级别的过滤以及用户访问。

传统防火墙的类型主要有三种:包过滤、应用层网关和代理

数据包过滤防火墙技术

数据包过滤 (Packet Filtering) 技术是在网络层对数据包进行选择, 选择的依据是系统内设置的过滤逻辑, 被称为访问控制表 (Access Control Table) 。通过检查数据流中每个数据包的源地址、目的地址、所用的端口号、协议状态等因素, 或它们的组合来确定是否允许该数据包通过。

应用层网关防火墙技术

应用层网关 (Application Level Gateways) 是在网络应用层上建立协议过滤和转发功能。它针对特定的网络应用服务协议使用指定的数据过滤逻辑, 并在过滤的同时, 对数据包进行必要的分析、登记和统计, 形成报告。实际中的应用网关通常安装在专用工作站系统上。

代理防火墙技术

代理服务也称链路级网关或TCP通道, 也有人将它归于应用层网关一类。它是针对数据包过滤和应用网关技术存在的缺点而引入的防火墙技术, 其特点是将所有跨越防火墙的网络通信链路分为两段。防火墙内外计算机系统间应用层的“链接”, 由两个终止代理服务器上的“链接”来实现, 外部计算机的网络链路只能到达代理服务器, 从而起到了隔离防火墙内外计算机系统的作用。

传统防火墙确实有一些其独有的优势, 它可以看到所有的通信, 可以定义受信任的艰险, 但是传统的防火墙无法看到以前的端口和网络协议。传统的状态检测防火墙尽管我们知道它无法从根本模式上改变, 但是它必须改变。因为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逼迫防火墙技术需要革新。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防火墙带来新要求

首先, 随着网络的发展, 网络应用不断丰富。大量应用建立在HTTP等基础协议之上, 或者随机产生端口号, 或者采用SSL加密等方式来隐藏内容。此时IP地址不等于用户, 协议端口号不等于应用, 数据包不等于行为。传统防火墙能够很好地防范网络层攻击。但是, 随着媒体应用的爆炸性增长, 以及Web 2.0应用快速向业务环境渗透, 隐藏在应用层中的恶意威胁越来越多, 用户要求下一代防火墙必须能够检测出隐藏在应用层数据流中的攻击。

其次, 网络正在从千兆走向万兆甚至10万兆, 网络带宽增长迅速, 防火墙应有足够的性能和扩展性来应对这种变化。

再次, 随着远程办公的快速增长, 要求防火墙既能抵抗外部攻击, 又能允许合法的远程访问, 尤其重要的是能够识别加密过的数据。

下一代防火墙不但要能够检测并拦截复杂攻击, 还要在应用层 (包括端口和协议) 执行更加精细的安全策略, 具备出色的可视化性能和控制能力, 可以及时查看网络中应用程序和用户的相关信息以及整个企业网络的流量内容, 并进行相应的控制。

下一代防火墙应有的属性

对于这些新的要求, 下一代防火墙可以有以下的技术变革来应对。每个模块的功能也将更加完善, 更加符合当今网络环境的需要。

识别:识别应用, 端口, 协议, 回避策略或SSL, 用户的IP地址。

扩展状态检测:与选择端口的应用程序会话时, 防火墙将有能力支持对应用程序级的入侵与异常检测。

SSL解密/重新加密:防火墙将需要有把被SSL加密数据流进行解密的能力来得到应用程序的标识或签名。

控制:传统防火墙是一个简单的拒绝/允许模型。在此模型中, 每个人都可以访问一个被视为良好的应用程序。类似地, 没有人可以访问一个被认为是有恶意的应用程序。但今天的现实是, 一个应用程序, 可能对一种机制是有利的但对另一种机制是不利的, 在一个更细微的水平上, 一个应用程序在同一机制下对某个模块是有利的但同时对另一个模块却是不利的。此外, 鉴于当前复杂的应用程序, 某个应用程序的组件可能在同一机制下对某个模块是有利的但同时对另一个模块却是不利的。更加精确地对应用程序的访问/功能进行可见的策略控制是下一代防火墙所必需的。

多千兆位吞吐量:行驶局域网内部防火墙或是高速因特网入口的防火墙功能。实现无性能损耗的在线部署防火墙。

安全的操作系统:对于防火墙的管理软件需要更加的注重安全

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研究 篇8

关键词:下一代互联网,Ipv6

在当今社会, 网络的作用毋庸置疑, 它不仅充斥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时时处处, 更为重要的是, 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 政治活动, 甚至是国家安全都与互联网技术息息相关, 因此, 对下一代互联网的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还有深远的实际意义。本文就针对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相关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与研究。1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简介第一代互联网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研究方为美国, 主要用于军事用途。1994年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到了今天, 互联网的作用已经远远超出了军事以及商业范畴, 深入到了各个领域。但不可忽视的是, 互联网作用巨大的同时, 也有很多弱点, 这些弱点正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而日益突出, 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诸多缺陷之中, IP地址的有限性尤其重要, 亟待解决。所谓IP地址, 是指在互联网中用以使每一台计算机独特化、专有化的标识, 而在全世界的网络中, 每一台计算机所拥有的IP地址都是独一无二的。决定IP地址的是其编码协议, 现在所使用的是第四版的互联网协议, 即大家所知的Ipv4, 由于此协议下编码的位数是32位, 因此地址的总个数是2的32次方个, 约为42亿。在总数量本不多的情况下, 还有着分配不均的问题, 突出体现在, 美国利用其互联网技术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的优势, 强制性地控制着全世界远远过半数的IP地址, 大大限制了其他国家拥有的地址数量, 而分配到我国, 则更是小部分中的少数。与如此首先的IP地址相对的, 是我国巨大的网络需求, 这些都使得网络的便捷性、安全性大打折扣, 严重制约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 迫切要求新一代IP协议的出现。90年代初, 人们就开始讨论新的互联网络协议。IETF (因特网任务工程组) 的IPng工作组在1994年9月提出了一个正式的草案“The Recommendation for the IP Next Generation Protocol”, 1995年底确定了IPng的协议规范, 并称为“IP版本6” (IPv6) , 同现在使用的版本4相区别, 1998年作了较大的改动。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能够无限制地增加IP网址数量、拥有巨大网址空间和卓越网络安全性能等特点的新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地址分为三大类:Unicast (单播) 、Multicast (多播) 、AnyCast (任播或泛播) 。IPv6地址共有128bit, 采用冒号分十六进制法表示, 分为八节, 每节十六bit。2下一代互连网的优势2.1大大增长的IP地址数量正如上文说述, 在现行的第四版互联网协议之下, 由于编码位数是32位, IP地址的总数只有2的32次方个, 而这在下一代互联网中得到了根本的改善。在新互联网技术之下, IP地址的编码将升级成为Ipv6, 地址编码的数位也由32位增加到了128位, 这样, 较之于2的32次方个, 下一代互联网之下的2的128次方个IP地址在可预见的未来都大大地超出了人们的需求。于是, 更全面更普及的数字化成为可能, 不只是计算机, 各种电子产品, 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家电都能够在互联网上占有一席之地。2.2惊人的传输速度较之于现在的互联网, 下一代互联网的一个明显变化就体现在信息输送的方法上, 在新方法之下, 我们能够体验到更快速更高效的网上生活。毫不夸张的说, 那时网络的传输速度能够达到现在的成千上万倍。除了速度更快之外, 网络所涉及的领域, 服务的种类与内容亦将大大拓展, 现在受众还十分有限的一些网络活动, 如节目多的难以选择的数字电视, 虽相隔万里却如近在咫尺的网络可视电话、在线会议, 模拟驾驶模拟运动等各种现实活动的模拟化, 在线求医问药, 网络课堂等都将走入普通人的生活, 使得互联网的便利无处不在。2.3安全系数的显著提升在现有的网络之下, 由于互联网安全措施的缺乏, 经常出现网上病毒传播, 黑客侵入他人电脑, 垃圾邮件泛滥等问题。不仅给他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 更为严重的是, 很多机密信息, 个人隐私被别人所知悉, 甚至公之于众。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下一代互联网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加强网络安全。此外, 上文所说的IP地址数量的大幅增加, 也有利于锁定黑客, 病毒传播者, 垃圾邮件的来源, 这也能够有效地减少安全隐患。2.4IPv6增加了增强的组播支持以及对流的支持这使得网络上的多媒体应用有了长足发展的机会, 为服务质量控制提供了良好的网络平台。下一代互联网的优点不仅仅体现在上面所说的几点, 极强的综合性也是其一大特征。这首先体现在各种技术的综合运用之上, 相应的, 也会促进综合技术产品的研发。此外, 固定的网络, 移动的网络等各种网络相互交织, 互相配合, 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将更好地发挥作用。同时, 各式各样的网络服务也会趋于一体化, 增加互联网服务的综合化, 系统化。在综合性网络, 综合性业务的铺垫之下, 各种服务业之间也必然走向结盟, 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3下一代互联网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3.1网络体系结构的单一可扩展性和网络功能的复杂多样性之间的矛盾虽然人们认为, 采用“边缘论”作为指导思想的基于尽力而为的互联网是体系结构可扩展性最好的网络, 但是这种体系结构的可扩展性也仅仅局限在网络互联互通的角度。在支持新的服务方面则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局限性。例如, 很难对组播进行支持, 也很难支持大量主机都处于不断移动状态的情形。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都是由于尽力而为的服务模型只考虑了互联互通的扩展性目标而没有考虑互联网络在服务等其他方面的可扩展性问题。目前的网络体系结构在地址空间、寻址和路由方式、服务类型等方面都很难进一步扩展。3.2未知的网络行为与确定的传输控制目标之间的矛盾基于分组交换的互联网络的流量模型和行为模型还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 目前虽然在大规模网络的流量分析中得到了一些基于自相似和长相关的理论成果, 但是这些成果背后的科学指导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发掘。由于流量模型和行为模型的缺乏, 导致人们对大规模网络的控制和管理缺乏理论指导, 还停留在直观和经验的基础上, 这也远远不能满足要求网络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的需求。3.3网络的脆弱性和安全可信需求之间的矛盾互联网络作为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 它有其固有的脆弱性。网络上聚集了大量的硬件系统和无数的应用软件, 每一种硬件或者软件的缺陷都有可能被利用来对网络进行攻击或者恶意破坏。那么, 如何从理论上分析网络的脆弱性并对其进行保护是还没有解决的难题。网络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基础上, 还必须为应用提供所需要的安全功能。如何在应用规模不断增长, 性能要求不断提高的前提下保证其安全是一个困难的问题。3.4网络体系结构的相对稳定性和网络服务需求的复杂多变之间的矛盾新一代互联网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人们急需对如何构建大规模互联网络服务的理论指导。如何根据新一代互联网络的体系结构建立相应的服务模型, 如何快速灵活地为用户提供具有高可用性、良好互操作性和高性能的服务, 如何对现有的服务进行协调为端用户提供可重用的服务, 如何对服务进行管理, 都是困难而极有价值的理论问题。综上所述, IPv6之下, 机遇与挑战并存, 作为一个互联网和移动通信大国, 在下一代互联网标准和资源分配中占领主动地位是目前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IPv6作为互联网的核心基本技术, 将带动大量相关技术和服务的发展, 提升信息产业的整体实力, 为中国的信息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下一代互联网, 有可能打破现有网络经济的格局, 而经济格局的打破, 必然给整个社会发展乃至国家带来变化。

参考文献

[1]吴建平, 刘莹, 吴茜.新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理论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E辑:信息科学, 2008, 38 (10) .

[2]海浪清风.下一代互联网向我们走来[J].电脑爱好者, 2004 (8) .

下一代视频编码标准关键技术 篇9

H.264视频编码标准使得视频压缩效率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自该标准发布以来,H.264以其高效的压缩效率,良好的网络亲和性以及优越的稳健性等优点迅速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同。然而,随着终端处理能力以及人们对多媒体体验要求的不断提高,高清、3D、无线移动已经成为视频应用的主流趋势。而现有的H.264编码标准的压缩效率仍然不足以应对高清、超高清视频应用,需要更为高效的编码压缩方案。与此同时,近年许多新型有效的技术在不断涌现,使得新标准的定制成为可能。为此国际电联组织(ITU-T)和移动视频专家组(MPEG)成立了视频编码联合小组(Joint Collaborative Team on Video Coding,JCT-VC)[1],将新标准的定制正式提上日程。

2010年4月JCT-VC第一次会议在德国德累斯顿召开,所收到的27个提案从增加编码复杂度、提高压缩效率,或者从保证编码质量、降低编码复杂度的角度出发[2],讨论如何在H.264/AVC高级档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编码性能。新一代视频压缩标准主要面向高清电视(HDTV)以及视频捕获系统的应用,提供从QVGA至1 080p以至超高清电视(7 680×4 320)不同级别的视频应用。其核心目标在于:在H.264/AVC High Profile的基础上,压缩效率提高1倍,即在保证相同视频图像质量的前提下,视频流的码率减少50%[1]。

2 HEVC编码框架及其关键技术

HEVC依然沿用自H.263就开始采用的混合编码框架[3],如帧内预测和基于运动补偿的帧间预测,残差的二维变换、环路滤波、熵编码等。在此混合编码框架下,HEVC进行了大量的技术创新,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技术方案有:基于大尺寸四叉树块的分割结构和残差编码结构,多角度帧内预测技术,运动估计融合技术,高精度运动补偿技术,自适应环路滤波技术以及基于语义的熵编码技术。下文将对这个技术方案进行介绍。

2.1 基于四叉树结构的编码分割

为了提高高清、超高清视频的压缩编码效率,HEVC提出了超大尺寸四叉树编码结构,使用编码单元(Coding Unit,CU),预测单元(Prediction Unit,PU)和变换单元(Transform unit,TU)3个概念描述整个编码过程。其中CU类似于H.264/AVC中的宏块或子宏块,每个CU均为2N×2N的像素块(N为2的幂次方),是HEVC编码的基本单元,目前可变范围为64×64至8×8。图像首先以最大编码单元(LCU,如64×64块)为单位进行编码,在LCU内部按照四叉树结构进行子块划分,直至成为最小编码单元(SCU,如8×8块)为止,如图1所示。

对于每个CU,HEVC使用预测单元(PU)来实现该CU单元的预测过程。PU尺寸受限于其所属的CU,可以是方块(如2N×2N,N×N),也可以为矩形(如2N×N,N×2N),现有HM模型的对称PU分割类型如图2所示[4]。

此外,一种新的不对称运动分割预测(Asymmetric Motion Partition,AMP)方案也已经被JCT所接受[5],这也是HEVC与H.264在分块预测技术中最为不同之处。所谓AMP,即将编码单元分为两个尺寸大小不一致的预测块,其中一个PU单元的宽/长为CU单元的1/4,另一个PU对应的宽/长为CU单元的3/4,如图3所示。这种预测方式考虑了大尺寸可能的纹理分布,可以有效提高大尺寸块的预测效率。

2.2 HEVC的变换结构

HEVC突破了原有的变换尺寸限制,可支持4×4至32×32的编码变换,以变换单元(TU)为基本单元进行变换和量化。为提高大尺寸编码单元的编码效率,DCT变换同样采用四叉树型的变换结构。图4为编码单元、变换单元的四叉树结构关系图示例,其中虚线为变换单元四叉树分割,实线为编码单元四叉树分割,编号为各编码单元的编码顺序。采用Z型编码顺序的好处为:对于当前编码单元,其上方块、左方块以及左上方块预测信息(如果存在)总是可以获得。

配合不对称预测单元以及矩形预测单元,新的HM4.0模型还采纳了相应的矩形四叉树TU结构[6],突破了方块变换的限制。图5展示了3级矩形四叉树变换水平TU结构,同理可有垂直分割结构。

尽管TU的模板发生了变化,但其变换核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现有的关于不对称变换所使用的变换核是由方形变换核剪裁得到的。通常,n×m的变换系数矩阵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Bn×m为n×m的像素块,Tm,Tn分别为m×m,n×n的变换核,Cn×m为Bn×m的变换系数。

测试结果表明,非正方形四叉树更适合矩形PU和AMP变换,可节省大约0.3%的比特,同时增加2%左右的编码复杂度,对解码几乎没有影响[7]。

采用大尺寸树形编码结构有利于支持大尺寸图像编码。当感兴趣区域一致时,一个大的CU可以用较少的标识代表整个区域,这比用几个小的块分别标识更合理。其次,任意LUC尺寸可以使编解码器对不同的内容、应用和设备达到最优化。对于目标应用,通过选择合适的LCU尺寸和最大分级深度,使编解码器具有更好的适应能力。LCU和SCU尺寸范围可被定义到档次和级别部分以匹配需求。

3 HEVC预测编码技术

HEVC的帧间、帧内预测的基本框架与H.264基本相同:采用相邻块重构像素对当前块进行帧内预测,从相邻块的运动矢量中选择预测运动矢量,支持多参考帧预测等。同时,HEVC采用了如多角度预测,高精度运动补偿等多种技术,使得预测精度大大提高。

3.1 多角度帧内预测

HEVC的帧内预测将原有的8种预测方向扩展至33种,增加了帧内预测的精细度。另外,帧内预测模式保留了DC预测,并对Planar预测方法进行了改进。目前HM模型中共包含了35种预测模式,如图6所示。但由于受到编码复杂度限制,编码模型对4×4和64×64尺寸的PU所能使用的预测模式进行了限制。

原有的HM模型中色度分量帧内预测采用了5种预测模式,分别为水平、垂直、DC预测、亮度模式以及对角模式。JCT-VC第五次会议后增加了以基于亮度的色度帧内预测[8],以取代对角预测模式。在该预测模式下,色度分量使用亮度分量的值进行线性预测,相关系数根据重构图像特性进行计算。该方案在色度分量上取得了8%左右的性能增益,而编码复杂度基本不变。

然而,尽管现有的帧内预测技术已对PU预测方向有所限制,但编码的复杂度仍然很高。不少研究人员提出了快速帧内预测算法,以进一步降低编码的复杂度[9]。

3.2 帧间预测技术

3.2.1 广义B预测技术

在高效预测模式下,HEVC仍然采用H.264中的等级B预测方式,同时还增加了广义B(Generalized P and B picture,GPB)预测方式取代低时延应用场景中的P预测方式。GPB预测结构[10]是指对传统P帧采取类似于B帧的双向预测方式进行预测。在这种预测方式下,前向和后向参考列表中的参考图像都必须为当前图像之前的图像,且两者为同一图像。对P帧采取B帧的运动预测方式增加了运动估计的准确度,提高了编码效率,同时也有利于编码流程的统一。

3.2.2 高精度运动补偿技术

HEVC的编码器内部增加了像素比特深度,最大可支持12 bit的解码图像输出,提高了解码图像的信息精度。同时,HM模型采取了高精度的双向运动补偿技术[11],即无论最终输出图像比特深度是否增加,在双向运动补偿过程都将使用14 bit的精度进行相关计算。

3.2.3 运动融合技术和自适应运动矢量预测技术

运动融合技术(Merge)将以往的跳过预测模式(Skip Mode)和直接预测模式(Direct Mode)的概念进行了整合。采用融合模式时,当前PU块的运动信息(包括运动矢量、参考索引、预测模式)都可以通过相邻PU的运动信息推导得到。编码时当前PU块只需要传送融合标记(Merge Flag)以及融合索引(Merge Index),无需传送其运动信息[12]。

自适应运动矢量预测技术(Adaptive Motion Vector Prediction,AMVP)为一般的帧间预测PU服务,通过相邻空域相邻PU以及时域相邻PU的运动矢量信息构造出一个预测运动矢量候选列表,PU遍历运动矢量候选列表选择最佳的预测运动矢量。利用AMVP技术可充分发掘时域相关性和空域相关性。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运动融合技术还是自适应运动矢量预测技术,两者在候选运动矢量列表的设计上都进行了精心考量,以保证运动估计的高效性以及解码的稳健性。在早期的HM模型中,两种预测方式所使用的候选运动矢量列表是相互独立的;在JCT第6次会议结束后,新的HM模型中将两者的参考列表构造进行了统一[13],Merge将采用与AMVP相同的方式构造候选运动矢量列表,进行运动信息的推导。

4 环路滤波

1个完整的HEVC的环路滤波过程包括3个环节:去块滤波,自适应样点补偿(Sample Adaptive Offset,SAO),自适应环路滤波(Adaptive Loop Filter,ALF)。去块滤波在H.264的去块滤波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但为了降低复杂度,目前的HM模型取消了对4×4块的去块滤波[14]。自适应样点补偿和自适应环路滤波均为HEVC的采用的新技术。

4.1 自适应样点补偿

自适应样点补偿是一个自适应选择过程,在去块滤波后进行。若使用SAO技术,重构图像将按照递归的方式分裂成4个子区域[15],每个子区域将根据其图像像素特征选择一种像素补偿方式,以减少源图像与重构图像之间的失真。目前自适应样点补偿方式分为带状补偿(Band Offset,BO)和边缘补偿(Edge Offset,EO)两大类。

带状补偿将像素值强度等级划分为若干个条带,每个条带内的像素拥有相同的补偿值。进行补偿时根据重构像素点所处的条带,选择相应的带状补偿值进行补偿。现有的HM模型将像素值强度从0到最大值划分为32个等级,如图7所示[16]。同时这32个等级条带还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位于中间的16个条带,剩余的16个条带是第二类。编码时只将一类条带的补偿信息写入片头;另一类条带信息则不传送。这样的方式编码将具有较小补偿值的一类条带忽略不计,从而节省了编码比特数。

边缘补偿主要用于对图像的轮廓进行补偿。它将当前像素点值与相邻的2个像素值进行对比,用于比较的2个相邻像素可以在图8中所示的4种模板中选择,从而得到该像素点的类型:局部最大、局部最小或者图像边缘。解码端根据码流中标示的像素点的类型信息进行相应的补偿校正。

4.2 自适应环路滤波

自适应环路滤波(ALF)在SAO或者去块滤波后进行,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减少重构图像与源图像之间的失真。ALF采用二维维纳滤波器,滤波系数根据局部特性进行自适应计算[17]。对于亮度分量,采用CU为单位的四叉树ALF结构[18]。滤波使用5×5,7×7和9×9三种大小的二维钻石型模板,如图9所示。滤波器计算每个4×4块的Laplacian系数值,并根据该值将所有4×4块分成16类,分别对应16种滤波器[19],每种滤波器的滤波系数通过自适应维纳滤波器进行计算。

除上述基于像素的ALF分类外,提案[20]还提出了基于区域的ALF分类。此时,每帧将被划分为16个区域,每个区域可以包含多个LCU。每个区域使用同一种滤波器,滤波器系数同样可以自适应训练得到。

对于色度分量,滤波的选择过程却简单许多。首先,色度分量的滤波决策只需要在图像层级上进行。其次,滤波时色度分量统一使用5×5矩形滤波模板,不需要通过Laplacian系数来选择滤波器类型。

5 熵编码

CABAC是H.264的两种熵编码方案之一。现有的CABAC编码器采用串行处理的方式,解码端需要足够高频率的计算能力方能实时地对高码率的码流进行解码,直接导致解码功耗和实现复杂度的增加。为了解决CA-BAC的吞吐能力问题,JCT提出了熵编码模型并行化的要求。所收集的提案大致从3个角度提出了并行化CA-BAC解决方案:基于比特的并行CABAC[21,22,23],基于语法元素的并行[21]CABAC和基于片的并行CABAC。最后,基于语法元素的并行CABAC编码方案(即SBAC)被HM模型所采纳。目前,HM可支持上下文自适应变长编码(CAV-LC)和基于语法元素的上下文自适应二进制算术编码(SBAC),分别用于低复杂度的编码场合和高效的编码场合。

SBAC的目的在于为具有不同统计模型的句法元素提供高效的编码方式。在SBAC中[24],句法元素被分成N个类别,每个类别并行地维护着自己的上下文概率模型及其更新状态,每个类别的句法元素可对应一个或者多个概率表。因此,当各个类别所处理的比特量较均衡时,与原有串行编码器相比,并行编码器的吞吐量将提高N倍。然而实际运用中,各个类别的句法元素比特数不可能均衡,因此编码器吞吐量的提升将小于N倍。目前,HM中每一个句法元素都对应着一个或者多个概率模型,不同句法元素间的初始概率模型可能相同,并且可为每一个语法元素的每一位设计其选择概率模型的规则,以便为编码器提供最准确的概率估计。总体来说,SBAC的编码过程与原有的CABAC编码过程大致相同,都包括语法元素值二进制化、上下文概率模型选择、概率估计与上下文概率模型更新、二进制算术编码4个部分。具体SBAC的句法元素分类办法原则及其概率模型选择办法可进一步参考文献[21,24-27]。

6 总结

目前,HEVC的基本编码框架已经确定,但许多技术细节仍在不断地研究中。专家组的主要力量集中在进一步提高HEVC编码效率以及降低其复杂度上。但除了提高HEVC编码效率以及降低编码复杂度的提案以外,许多研究人员已经开始研究HEVC的可伸缩编码和多视点编码方案,相关研究工作正在有计划地展开。与H.264High Profile的编码性能相比,目前HEVC已经取得了40%左右的压缩性能提升,而编码复杂度也达到了150%左右,不同测试场景的编码复杂度和性能提升程度有较大的差异。降低编码复杂度仍然是HEVC发展的一项重要议题。2011年7月22日,第6届JCT会议结束,本次会议总共提出了700多项提案,这些丰富的研究成果正极大地推动着HEVC前进的脚步。而HEVC的发展与完善必将极大地推动高清、超高清视频的应用步伐,为人类献上更丰富的视觉盛宴。

下一代技术创新 篇10

近日,科技部组织专家对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牵头承担,广播科学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中兴通讯、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上海瀚讯无线技术有限公司参与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 “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无线宽带接入技术研究”进行了技术验收并同意通过验收。

“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无线宽带接入技术研究”课题针对未来广播与通信业务和技术发展需求,开展了NGB无线创新网络体系结构研究,并在单向广播和双向交互应用的无线传输等关键技术和验证原型,及NGB无线广播技术标准化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完成了《NGB无线系统总体方案》、《NGB无线系统技术白皮书》、《下一代广播电视无线网(NGB-W)技术白皮书-技术业务需求与系统架构》;研制了基于UHF频段的无线网关、无线基站、无线终端等NGB无线系统核心设备的原型样机,在南京和上海浦东科技园构建NGBW试验网和演示环境。

上一篇:数学模型法下一篇:医疗耗材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