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

2024-06-14

文史(精选十篇)

文史 篇1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 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 可以知得失。”历史的发展是有其规律可循的, 读史书如照镜子, 通过历史这面镜子, 我们可以不断总结和汲取前朝盛衰的经验教训。作为领导干部要读读“四书”“五经”、二十四史、《贞观政要》等古代历史文献, 尤其是要研读《资治通鉴》和《史记》这两部史书。

《资治通鉴》是北宋时期名臣司马光奉旨编纂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全书上起战国, 下至五代, 共记载了16个朝代1362年的史实。一直以来, 为历代统治者所看重, 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研读此书17遍, 直到晚年, 他的床头还总放着一部《资治通鉴》。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 身受宫刑, 却忍辱负重, 以血作墨, 以心灵为纸, 完成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的历史巨作。《史记》记载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约两千多年的历史, 开创了中国史传文学的先河。无数纵横捭阖的谋士、能征善战的英雄、影响深远的思想家, 通过《史记》走到我们面前:春秋时轻财重德、推行法治、知人善用、爱民重民的郑国的相国子产;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恪尽职守, 为民除害, 造福百姓的大禹;身居高位, 厉行节俭, 食不重肉、妾不衣帛的齐国国相晏婴……这些历史人物都应该引发我们为政之本, 为官之德的思考。领导干部要想为老百姓做事是不是也要有子产这种以民为本的思想, 海纳百川的气度, 广开言路的作风;也当有大禹求真务实, “舍小家, 顾大家”想百姓之所想, 急群众之所急的身体厉行;还要有晏婴“勤以修身, 俭以养德”, 实事求是, 艰苦奋斗的自觉。

常言道, 文史不分家。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 作为领导干部在潜心学史的同时, 也要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温家宝同志在一次回答记者问时, 随口引用了左宗棠在新房门口贴的一副对联“身无半亩, 心忧天下;读破万卷, 神交古人”, 屈原《离骚》中的诗句“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等六句诗, 这种即兴作答不仅体现了他爱民如子的情怀, 也充分显示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学多识。

加强文学修养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儒家尊崇的信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使几千年来无数知识分子以自我完善为基础逐步树立了以天下为已任的崇高理想。孔子曰:“民之所好好之, 民之所恶恶之, 此之谓民之父母。”孟子曰“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这些都体现了“民本”的思想。作为领导, 树立了以民为本的思想, 找准了自已的定位, 才能把好欲望关、权力关, 做到不贪图名利, 不贪图美色, 才能清清白白做人, 踏踏踏实实为官, 才能秉公用权, 廉洁行政。

加强文学修养, 可以增长知识和才干。学习是提升修养的天梯。文学典籍涉及到的知识面非常广, 上至天文, 下至地理。常读这样的文学作品, 可以提升自己的领导艺术, 充分发挥自己的领导才华。如唐魏征写的《谏太宗十思疏》, 紧扣“思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 提醒唐太宗要想使国家长治久安, 必须努力积聚德义, 其中提出的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以纳等十个治国需警醒的要点在我们今天读起来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加强文学修养, 可增强个人的人格魅力。身为领导者, 只有具备良好的文学素养, 热爱文学, 善写文章, 长于演说, 甚至出口成章, 才能更好地凝聚人心, 凝聚力量。纵观中国古代历史, 一代英雄既有文韬又有武略的当属乱世枭雄曹操, 从他写的《观沧海》中的名句“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短歌行》中的“山不厌高, 水不厌深。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便可见他宏伟的政治抱负, 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 一代英才的个人魅力跃然纸上。再看近代, 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 不但是一位革命家, 还是一位继往开来的伟大诗人, 他在《沁园春·雪》中写的“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充分显示了深厚的文学修养、高深的哲学眼光, 以及作为一位政治家不凡的气度和敏锐的眼光, 折射出毛泽东为世人所敬服的不同寻常的伟人风采。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作为领导干部只有不断学习, 增强文史知识, 不断思索, 不断磨炼, 才能德才兼备, 做到肩扛千斤之责、背负万石之任, 才能养浩然正气、炼坚强党性, 才能始终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典礼上的讲话.[1]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典礼上的讲话.

文史常识专项训练 篇2

1.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作者在文章中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这种现象就是 避讳。下列有关避讳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避讳现象反映了专制制度、等级制度和宗法思想对国人的深刻影响 ②反映了国人尊贤敬老的传统美德

③避讳给人们阅读和理解文献、辨别真相带来许多麻烦 ④借助避讳知识可以考证文献真伪和历史事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中国文化把五行、五色、五方位甚至五味、五脏等一一对应。如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颜色对应方位。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红、黄、黑三色分别对应的方位应是: A、东、南、西

B、东、中、南

C、南、中、北

D、南、西、北

3.我国古代的姓氏,来源多种,如以祖先的族号:唐、虞、夏、殷;以赏赐的爵位:王、公、伯、侯;以分封的国名:齐、鲁、宋、卫;以担任的官衔:司徒、司马、司空、司寇与姓城、郭、园、池,武、宣、穆、庄,伯、仲、叔、季,陶、匠、巫、卜的来源分别对应的是: A、以从事的工作、以居住的地方、以亲属的排行、以贵族的谥号 B、以居住的地方、以亲属的排行、以贵族的谥号、以从事的工作 C、以居住的地方、以贵族的谥号、以亲属的排行、以从事的工作 D、以亲属的排行、以贵族的谥号、以从事的工作、以居住的地方

4.《百家姓》是一本关于中文姓氏的书,据王明清《玉照新志》记载:“如市井间所印《百家姓》,(王)明清尝详考之,以是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何则?其首云:„赵钱孙李‟,盖钱氏奉正朔,赵本朝国姓,所以钱次之;孙乃忠懿(钱王)之正妃;又其次,则江南李氏。次句云„周吴郑王‟皆武肃而下后妃。”据此推断,《百家姓》应该成书于

A.西周时期

B.魏晋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北宋时期 5.中国古代有“五岳”之说。“岳”意即高峻的山。古人认为高山“峻极于天”,把位于中原地区的东、南、西、北方和中央的五座高山定为“五岳”“五岳” 形成是远古山神崇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右图景点应该 出自:

A、北岳

B、西岳

C、南岳

D、东岳

6.《左传》所记春秋时期人们经常把“社稷”一词作为国家政权的代名词。其中“稷”是指

A土神

B君主

C谷神

D百姓

7.在人与人交往中,礼貌称呼是很重要的,它有“尊称、谦称、雅称、婉称 ”等书面语,下面属于对他人母亲雅称的是:

A、椿萱

B、萱堂

C、泰山、泰水

D、巾帼 8.在古代人们尊称对方的妻子:

A、令爱

B、令正

C、令堂

D、糟糠

9.尊称、敬称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礼仪,古代询问对方年龄: A.台甫

B.贵庚

C.高就

D. 仙乡 10.清代李毓秀《弟子规》中写道:“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以上文字强调的是伦理道德中的: A、孝

B、节

C、悌

D、信

11.“连中三元”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这里的“三元”分别产生于指: A、秀才、举人、进士

B、状元、榜眼、探花 C、解元、会元、状元

D、乡试、会试、殿试

12..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项重要制度。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日臻完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考试选拔程序。殿试是科举制度最高级别的考试,录取分三甲,一甲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三甲第一名皆称()

A.解元

B.传胪

C.会元

D.贡士

13.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描述了官场的一些情景,他认为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使得文官结成小集团。有学者认为,形成许多文官派系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多种“谊”存在,如“姻谊”“乡谊”“年谊”等。其中的“年谊”是指

A.同年出生的举人或进士

B.同年为官的各级官员 C.同年考中的举人或进士

D.同乡的举人或进士

14.《二十四史》是指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编定于清代乾隆年间。记载了从黄帝到明末共四千余年的史事。被称为“正史”。下列关于《二十四史》的表述正确的是: A、仅《史记》是通史,其他都是断代史

B、《四库全书》是其中最大的一部丛书 C、《永乐大典》是其中最大的一部类书

D、《资治通鉴》为后来帝王统治提供借鉴 15.《清高宗实录》、“文景之治”、《永乐大典》三个专有名词中的“高宗”“文、景”“永乐”是

A、谥号、年号、年号

B、庙号、谥号、年号

C、年号、尊号、庙号

D、尊号、谥号、庙号

16.宋教仁主张把传说中的黄帝即位的癸亥年作为黄帝纪元元年,1904年时黄帝纪元4602年。据此推算,黄帝即位于公元前: A、二十六世纪初 B、二十六世纪末

C、二十七世纪初

D、二十七世纪末

17.中国古代用12种动物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配,组成十二生肖。相传唐太宗因属马而热衷骑射,唐太宗出生之年应该是 A.庚申年

B.戊午年

C.己未年

D.癸卯年 18.“辛卯到,玉兔跳;风雨顺,五谷笑;事如意,平安罩;身体棒,福寿到;亲满堂,欢乐绕„„”这是2011年春节的祝福短信,其中的“辛卯”、“ 玉兔”等源自()

A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

B.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

C.中国古代的宗法制

D.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19.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发明,是按照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而划分的。下列中国传统节日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是: A、重阳

B、中秋

C、清明

D、端午 20.“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数九天气”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的?

A、立冬

B、大雪

C、冬至

D、小寒。

21.小赵的日记中有一篇标题是今日上元飘大雪,寰宇皆白,这应该是什么时候写的? A元旦

B春节

C元宵节

D 中秋节 22.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

A、挂香包

B、插艾蒿

C、登高采菊

D、喝雄黄酒 23.古代纪月,用“孟”、“仲”、“季”分别纪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中的三个月。仲春、季夏、仲秋、孟冬依次指

A.二月、五月、八月、十月 B.正月、四月、七月、十一月 C.二月、六月、八月、十月 D.三月、七月、九月、十二月

24.我国古代对年龄称谓有专门的术语,如襁褓指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指两三岁的儿童。那么笄鬓和弱冠分别指: A、女子十四男子十八

B、女子十四男子二十 C、女子十五男子十八

D、女子十五男子二十 25.孔子曾用“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等描述人生的轨迹。“技进乎道,庶几不惑;名副其实,何虑无闻”与“韦编三绝今知命,黄绢初裁好著书”两幅寿联所贺寿主当时的年龄分别为:

A、20岁、30岁

B、30岁、40岁

C、40岁、50岁

D、50岁、60岁

26.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特征。如关羽脸谱的主色调是红色,曹操是白色,包拯是黑色。„„你认为“红脸”表示: A、忠勇正义

B、内敛含蓄

C、凶猛残暴

D、刚直果敢 27.某学者就楷书在唐代的流行说道:“凡高文大册、殿宇庙堂之中记铭、纪功颂德之碑文,必都以楷书为主”。唐人崇尚楷书主要是因为其

A.笔画圆匀,便于装饰

B.变化丰富。奔放跃动 C.线条流畅,任情纵性

D.通俗易识、端重庄严 28.下列对于“龙”书法样式排列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⑤ A.①篆书②隶书③行书④楷书⑤草书 B.①草书②行书③楷书④篆书⑤隶书 C.①草书②行书③隶书④篆书⑤楷书 D.①草书②楷书③篆书④草书⑤行书

29.春秋笔法,又称微言大义,指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例如词汇的选取)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主观看法,是中国史学家常用的书写历史方法之一,不少重要的历史概念实际上已隐含着作者的某种倾向性判断。下列历史概念中具有这种特色的是:

A、鸦片战争

B、辛亥战争

C、华北事变

D、热月政变

30.中国地名的来源多种多样,有的以地理上的山河命名,有的以政治因素命名。如山东古代指崤山以东的地区,现在指太行山以东的山东省。下列地名以政治因素命名的是()A.河南

B.北平

C.洛阳

D.江阴

31.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以下都表示“阴”的方位是

A.山之南、水之北

B.山之南、水之南

C.山之北、水之北

D.山之北、水之南

32.度量衡是我国古代使用的计量单位,其中“衡”是指的哪个方面的标准? A、长度

B、面积

C、体积

D、重量 33.下列诗文中含有“天下”、“全国”之意的是()①司马光《资治通鉴?赤壁之战》:“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

②《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

③李白《古风》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

34.古人为诗文集命名的方式,主要有:以作者姓名命名;以谥号命名;以书斋命名;以作者字、号命名;以居官地或居住地命名;以出生地命名;以帝王年号命名等。下列古人的诗文集命名以官爵命名的是()

A、《杜工部集》(杜甫)

B、《范文正公集》(范仲淹)C、《饮冰室合集》(梁启超)

D、《梦溪笔谈》(沈括)35.我国古代图书分类,始于晋。经:指儒家经典;史:指各种体裁的史学著作;子:指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及政治、哲学、医学等著作;集:泛指诗词文赋专集等著作。如果要查阅墨子的光学八条等方面的论述应该查阅()

A、经部

B、史部

C、子部

D、集部

36.古人记录时间有特定的法则。从一个月来说,每月的第一天、最后一天及大月

十六、小月十五分别被称为

A.朔晦望

B.朔望晦

C.晦朔望

D.望晦朔

37.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其中对当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是主要的一类。以下各项中属于这一现象的是

A.统一后嬴政定尊号为“始皇帝”,自称“朕”

B.唐朝时把中央六部中的“民部”改为“户部” C.宋室南渡后,建都于杭州,后升为“临安府”

D.朱元璋定国号为大明,以应天为“南京” 38.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曹魏被定为“土德”,通过“禅让”代位的西晋应为

A金德

B木德

C水德

D火德

39.商鞅一人多姓。史书上说:秦封于商,故号商君。卫之诸庶孽公子也,人称卫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其中“商”姓来源于

A.自然的崇拜

B.所在地方的地名

C.母亲的族姓

D.因功得到的封地

40.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

浅说文史编辑 篇3

编辑是份职业。作为编辑,应该是一位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使命的有学问的人。

文史图书和杂志的编辑,专业性更强,需要的知识更多。由于文史涉及的领域很广,古今中外,军政经济,科技文教,无所不包,因而要求知识既广又专,需要取得任职资格。

早年,自己上初中时曾编过小报,编过文艺节目,因此很长时间里认为干编辑很容易。后来自己的职业成为文史杂志的编辑,年复一年,才在干中逐渐明白了当编辑的不易。

做编辑首先要过文字关。天天和文字打交道,编出的稿件不能有一个错别字,这就不易。常见一些书报上出现错别字,有人说那是校对的事,其实与编辑有着直接的关系,若加工后的稿件出了错字,校对人员是不易发现和处理的。所加工的文章有短篇,也有长篇,工作繁杂,疲劳度大,既编又校,能做到不怕辛苦,细心认真,这更不易。

做编辑最重要的是要过政治和政策关。十几年前,一位朋友因编一本民俗类的书,引起社会动荡而被起诉,被判三年刑期,由此更让我感到当编辑的不易和所负社会责任之大。他不仅要有很高的政治修养,要掌握党的出版方针政策,还要了解很多宗教的风俗习惯,特别在改革开放的大潮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做编辑还要注意修练自己的职业道德。对于文史编辑来说,尊重史实,实事求是,相当重要。他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近现代以来的各种史实和人物,不贬损,不溢美,对其加以实实在在的反映。在用稿上要对作者一视同仁,坚持高标准选稿用稿,从而使所出版的图书期刊受到读者的欢迎,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欲达到这一点,世界观改造是必须的,专业知识的掌握是少不了的,市场谋略的运用是必须要采用的。从这些方面看来,当编辑真的不易。

如果说孔子是有文字可查较早的一位编辑,那么先于孔子没有留下姓氏的歌或赋的民间编辑一定是早已出现了。

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数百年来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数十年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及至信息时代的到来,编辑在知识的纵横传播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科的划分和社会分工的精细,如今也把编辑划入了各学科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这些学科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里,我们编辑就要把情况摸得更透,知识掌握得更多,这样才能占领发挥自己才智的舞台,出版出高质量的书刊。

这样,做编辑的同志就要安于文字的清静,不谋官,不贪财,心静如水,平洁如镜,而以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甘于奉献,不多索取,一丝不苟地做文字加工工作。

这样,做编辑的同志就要安于寂寞,不图热闹,不求高升,不厌贫苦,像淘金工一样注意发现好的稿件,像雕刻家一样对文字做精细的加工。

这样,做文史编辑的同志还要特别的细心,对事件、对人物、对时间、对地点、对背景要作精细的核实和思考,因为稍有疏忽,都会对历史造成缺憾。

这样并不是说编辑人员完全是被动的,在严肃认真的工作中,为了搞好与发展事业,他也应该注重社会关系的建立,并不断保持和开拓与读者的关系,与作者的关系,与编校印承前续后的关系等。如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建立,网络设施已经具备,编辑要注意利用硬件环境,了解出版动态和市场信息,优化更合理的选题,把社会效益和市场经济链接在一起,把编辑行业做出生机,做出活力,让编辑当的洒脱些。

编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者,又是这一思想的重要传播者。我们要学习中共十六大文件,搞好文史书刊的编辑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给经济建设提供好的借鉴,为读者提供好的精神食粮,辛勤努力,做出贡献。

词牌名中的文史知识 篇4

二、“雨霖铃”又作“雨淋铃”, 唐教坊曲之一。这一词牌的产生也与唐玄宗有关吗?据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记, 唐玄宗避安史之乱出逃, 在马嵬坡迫于形势, 将杨玉环赐死。后在连绵的雨中, 玄宗车行于蜀中栈道之上, 马铃和着潇潇雨声, 更添寥落与凄惨。他想自己身为一国之君, 连心爱的妃子都保护不了, 不觉悲从中来, 吟出“雨淋铃”三字。后来命教坊“采其声为《雨霖铃》曲, 以记恨焉”, 并叫伶人张野狐吹奏, 从此流传于世。

三、词牌“踏莎行”相传为北宋寇准首创。有人说“踏莎行”中的“莎”字不该读shQ, 而该读suT, 这个说法对吗?踏莎行, 原指春天于郊野踏青。据说, 寇准在一个暮春之日和友人们去郊外踏青, 忽然想起一句唐诗“踏莎行草过春溪”, 于是作了一首新词, 名为“踏莎行”。“踏莎行”中的“莎”字读suT, 指莎草, 亦称“香附子”, 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莎”读shQ时多用于人名、地名。

四、词牌“菩萨蛮”原是唐玄宗时教坊曲名, 后用为词调。“菩萨”是指观音菩萨吗?据《杜阳杂编》载:“大中初, 女蛮国贡双龙犀, 明霞锦, 其国人危髻金冠, 璎珞被体, 故谓之‘菩萨蛮’。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 文士亦往往声其词。”唐时俗称美女为菩萨, 女蛮国的人梳有高高发髻, 戴金饰帽子, 挂珠玉项圈, 故称之为“菩萨蛮”。

文史协会章程 篇5

1每月一期的主题不同的知识大比拼,用时两三个小时,这作为一个常规活动将保持下去。通过不同的活动流程来说明问题。

2,举办新乡学院历史来源及历史回顾,深入各院系好了解你其发展给我们以深刻的认识。3举办历史图片展,了解一些老历史发扬其精神,还历史其清白。

4,与其他的协会一起举办一些有特色的活动,如晚会,联合举办一些有特色的活动,达到相互交流的目的。

5,举办每年一次的历史文化节,广泛联系各方资源,争取将活动举办的好,质量高,品质优。

6,举办故事说课会,让同学们在讲故事中学习,并评出优秀的参赛者,发奖状。7,举办创新广告大赛,让同学们发扬创新精神,了解历史及发展,并举办辩论赛。8,举办历史研究会,每月一期,期期主题不同。增进大家交流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9,举办读书交流活动,协会成立图书流动室,向广大会员免费出借。

10,举办集邮票展向广大师生介绍邮票的发展历程及聘请有关人士举办讲座及举办知识竞赛,增进了解。

11,举办为期两天的活动节,规模郊小的一系列活动让广大会员参与其中,获得快乐与收获知识,发挥自己的创新与思维能力,获得能力的提升。

12,经常到一些有历史气氛比较浓烈,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地方旅游并做出工作,了解该地区的历史及发展,做好相关工作。

13,举办法到刘庄参观新农村,并与大家交流新农村的工作流程及平常如何运作,如做好大病治疗的方法。

14,在一些空闲时间里找一些有研究意义的事件,作一些真人调查采访并做好记录工作保留档案,积极参与,感同身受。

15,对一些好人好事的发掘及宣扬工作,深入校园各大院系,和新乡市,发扬传统美德,宣扬好人好事。

16,对一些没落的文化美德进行挖掘并做好问卷调查工作,做好统计工作,得出相关结论并提交到相关部门一作为参考,协会并以此作为参考做一些活动。

17,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些课题的研究及投稿工作,提高工作效果。

18,深入各大小学,幼儿园宣传历史文化知识,名人已逝,丰富小学生的课外知识提高他们的辨思能力。

19,暑假寒假举行寻找特色历史文化暑期小分队寻找各地的优秀文化,特色习俗方言等活动提高团队意识及对文化的收集整理能力。

华夏文史明珠 篇6

在江苏省溧阳市,有一处文史研究与征集收藏单位,它就是中国族谱博物馆。近年来,这里吸引着海内外宾朋游客纷至沓来,这里,已经成为文史考究与文化旅游的一大历史人文景观,成为华夏大地上一颗璀璨瑰丽的文史明珠。

深厚的底蕴。中国族谱博物馆建在溧阳市埭头镇境内,是以江南大祠———史侯祠为平台建设的。现一期工程占地面积达3000平方米,馆内各功能区全为仿明清古建筑群,流溢着历史文化传承链接的深厚渊源。

中国族谱博物馆共设两个分馆:一个是面向全国收藏各地姓氏的族谱,“海纳”古今中外之“百家姓”传接的志书族谱根脉;另一个则专门收藏溧阳史氏300多支的谱牒,为所有史姓家族存谱之处所。

经考证,溧阳市埭头镇是史氏姓族的重要发源地与集散地。史氏,“从西汉至魏晋,唐宋元明清历经两千载满朝文武状元榜;出京兆居溧阳,苏鲁闽浙赣跨越十万里普天下之史家郎。”这副大气磅礴的史侯寺楹联,高度概括了史氏家族的源流、演变。溧阳史姓始祖史崇,生于公元4年,西汉末年封为溧阳侯。殁后,按照汉武帝诏令,葬溧阳埭头,建有侯庙。在整个封建社会里,史家共出了九位宰相、三位状元和五百多名进士。如唐代名相史务滋,南宋“一门三宰相”的史浩、史弥远和史嵩之,元朝开国宰相史天泽,明代民族英雄、兵部尚书史可法,清代《康熙字典》的总编修史夔、文渊阁大学士史贻直等。目前,全国史氏人口中有三分之二以上是由溧阳分迁出来的。史崇后世子孙共三百多万人,分布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现有史氏家族的古依存、古书籍集中于此藏馆区域内,中国族谱博物馆拥有极其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

2000年多来,史侯祠经历无数次的天灾战祸,祠庙屡遭破坏,但史氏后人都及时修缮,有记载的大修就有15次,并且规模越来越大,唐代起,就成为江南第一大祠。到清光绪30年,史侯祠占地60余亩,有着殿阁排云廊深翼张,丹青流光金碧溢彩的气势,史侯祠主要有石路、石坊、石桥、华表、石翁仲、石马、石羊、石围墙四百丈;有戟门、正殿、左右侯祠、后寝、左右廊、三节堂、萃英堂、萃奂堂、汲古书屋、海岳堂等共52间;还有象贤亭、洗心亭、万松亭,苹藻所等。

丰富的馆藏。中华姓氏乃中华民族的血脉之根,中华姓氏文化是具有源远流长的厚重历史文化,各民族古今氏族谱则是记载本姓氏家族起源、生存、延续、迁徙、定居、发展或消亡的文化载体,是构成国家与民族历史主脉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中国族谱博物馆目前已经入藏的有90个姓氏的家谱、族谱,其中仅溧阳史氏入藏的就有约300多支计400多套族谱。

族谱博物馆内的史侯祠,有着人文历史的深厚积淀。其中有著名的东汉中书令左雄所撰的《汉司空溧阳侯史公庙碑记》,以后碑石几番毁坏,史氏子孙不断仿旧碑刻题拓新,溧阳老县志所刊用的《司空庙碑记》,是唐朝贞观年间史崇的第十八世孙史仲谟所撰,碑记和碑上的颂词刊载于《建康志》,珍贵的史料得以完好传承;有《汉封溧阳侯史崇制命》、《宋封灵济公文告》、《宋敕赐显惠庙牒》、《元封灵济王宣命》等诸多皇帝的封赏文告,有史侯祠正殿宋代朱熹所书“海岳堂”匾额以及存留的大量楹联、长对、诗词。

近代书法家的书法作品、现代书画家的书画力作在此集聚一堂。

同时,馆内还征集到众多实体文物,如伪“满洲国”时期的证书、徽章、契约文书、文件初稿等,诸多为独一无二的“孤本”“独尊”,堪称全国馆藏一绝。

馆内族谱志书与祠堂举事分区设置,分域管理,以策安全。

馆中文史资料品类繁多,内容浩瀚。族谱博物馆内对所有各类文本文献及文物实件全部分类建档,分门别类,分室存放,分馆调阅,俨然是荟萃古今社稷人文的史诗海洋!

文史相通——解读文本的重要途径 篇7

一、文本中的历史故事有利于提高学生文本解读的语文素养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史, 历朝历代非常明朗。小学生一般缺乏这方面最起码的历史知识的支撑, 在课堂上往往闹出许多令“传道授业”者不能“解惑”的笑话。讲《草船借箭》时却“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对文本《草船借箭》的理解, 也仅仅局限于故事的铺陈, 缺乏故事所表现出来的学生应有的历史感情;再如小学生对红军、八路军、解放军所处的历史年代张冠李戴, 作文中常出现描述红军打日本鬼子的混乱句子;还有小学阶段必须背诵的涉及各朝的70多首古诗, 学生往往也是“云中漫步”, 不明就里。至于对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一无所知, 也就不足为怪了。五千年的文明是我们的财富, 作为小学生, 如果不掌握一些起码的、简单的历史知识怎么能学好语文知识, 又怎么可能积淀深厚的人文底蕴?

了解历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 对加深理解文本内容是十分有利的。还是以《草船借箭》为例, 学生一般都不了解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 因此肯定理解不透诸葛亮、周瑜、鲁肃三者之间的微妙关系, 也就理解不了诸葛亮草船借箭能够成功, 与当时的形势和鲁肃在关键时候帮助诸葛亮是分不开的。鲁肃是周瑜方面的人, 为什么不站在周瑜的立场上, 反而帮助诸葛亮, 这就为我们提供了文本深入解读的可能性。文本内容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又何尝不是在告诉我们, 没有孙刘联合抗曹的大计, 没有鲁肃敢违大都督之命, 帮助诸葛亮借来20条草船, 这些“人和”的因素, 诸葛亮再“神”, 也是不可能成功的。鲁肃谦和的为人, 是周瑜与诸葛亮矛盾中的调和剂。课文中将周瑜作为诸葛亮相对的人物来描写, 直至结尾时周瑜哀怨地叹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学生定会有周瑜是“坏人”的感觉, 这对了解三国历史的人来说, 情感上是残缺的。如果我们能适时引导学生拓展阅读《三国演义》及教师讲解历史上的其人其事, 那么, 学生对诸葛亮、周瑜等人物就会有一个立体的认识。这对学生来说, 是一次文本视野的拓展, 是思维维度的提升, 是历史评判的归宗。

小学阶段没有专设的历史课程, 学生应有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来了解、学习历史知识的义务和权利。作为语文教师, 有责任、义务来引导并满足学生这样的需求。只有对历史知识有了一定的积淀, 语文学习才能更丰满厚实, 对文本才能做到真正的科学解读, 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作为学生个体, 其历史底蕴、文学功底, 也将是他受益一辈子的, 其语文修养、文化素养的提高当不言而喻。

二、文本中的时代背景有利于夯实学生文本解读的基础

历史故事的课文, 都有其相应的历史背景, 这是语文课的有机组成部分, 应该且必须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在语文教材中, 绝大多数课文都会涉及文本所体

现的历史背景。如不了解唐朝安史之乱, 百姓颠沛流离、饿殍遍野的历史, 就不可能理解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这样的“喜极而泣”和“高兴至癫狂”的行为。如果对杜甫坎坷、穷困的一生多一点了解, 那么, 学生就更能理解“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所渲染的杜甫迫切回归故乡的心情了。再比如陆游的《示儿》这首诗, 向学生适当讲解金兵侵宋、朝廷偷安和陆游抗金的主张, 那么学生理解“但悲不见九州同”时就会有一种在历史背景下的理性认识, 就能体会陆游“临走”前对“不见九州同”的耿耿于怀、怨忿、失望的情绪, 就更能体会到“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悲怆和陆游忧国忧民、渴望祖国统一、强大的情感。对爱国诗人陆游的认识, 就不再是单一的诗人, 而使陆游的人物形象丰满起来, 在学生心中扎下根来, 依托的基础就是当时的时代背景。因此, 没有相关的历史知识, 没有对相关的文本的时代背景的了解, 学生就无法理解文章深刻而广博的内涵, 就无法立体感知在特定历史氛围中活动着的各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也就无法理解作品对社会人生的深沉思索。再比如《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 学生也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既然肖邦这样爱国, 为何要离开祖国呢?在自己的国家进行谱曲的创作不是更能反映他的爱国吗?”学生这样提问, 显然捕捉到了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的元素, 教师在讲解这样的外国作品时, 就要引导学生了解19世纪这个特定时代和特定国度的“现实”, 就必须了解波兰, 了解波兰在欧洲的历史长河中常常处于被侵略、被殖民的境地。他的老师始终认为肖邦是一个音乐天才, 如果在当时破碎的波兰, 肖邦不仅得不到发展, 甚至可能会葬送肖邦的音乐才能, 又怎能使肖邦创作出鼓舞人民斗志的《革命练习曲》?对课文开头, 肖邦被迫离开祖国时的无奈和巨大的哀痛, 就不难理解了。对课文结尾, 肖邦要将自己的心脏带回祖国的行为, 至死不忘祖国的情感, 学生就能产生共鸣。

因此, 只有对文本的时代背景了解清楚, 学生才能在阅读、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产生对文本解读的冲动, 才能在思辨文本内容的基础上, 结合故事背景, 捕捉和获取文本解读的元素。学生就能深刻感受到作家们的思想感情。

三、文本中的历史词语有利于培养学生文本解读的意识

中华民族有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历史, 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语文词汇。如理解“鉴”的意思必须考虑历史上的青铜制造;理解“封”的含义必须了解历史上诸侯国对疆界的争夺。理解成语更应如此, 许多成语的形成均有相应的特定历史背景, 或者就是一个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从字面上很难准确揣摩其意, 借助于相应的历史材料才有利于帮助理解。如:完璧归赵、卧薪尝胆、破釜沉舟、鞠躬尽瘁、三顾茅庐、入木三分、闻鸡起舞、草木皆兵、凿壁偷光、精忠报国、胸有成竹等等, 均是如此。重视对这些成语蕴含着的历史故事的了解, 不仅能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成语的意思, 更能使学生了解成语背后的历史人物、时代风貌。在语文教学中注重这些词语的积累, 帮助学生用历史的眼光来理解这些词语、使用并积累这些词语, 就是对学生进行文本解读的历史意识的培养。

四、文本中的历史人物有利于支撑学生文本解读的情感

一个人的历史素养会在文本解读训练中形成优势。中外文化传统中的人文精神, 如民族大义、爱国主义、传统道德、人间真情等等, 应当是一条主线, 贯穿主线教学始终。学生阅读大量的历史佳作, 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 这些作品都是以某一特定的社会历史作为写作背景的。在写作中往往具有较为丰厚的历史底蕴, 一个个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如诸葛亮、武松、贾宝玉等, 都闪烁出人文精神的光芒和理性思维的色彩。小学阶段的许多课文, 都是节选或改编这些名著的一些片段。重视语文知识和历史知识的兼容, 以历史素质的提升来支持和拉动小学生理解文本的创新, 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情感的认同感, 也应该成为当前语文教师教学的一个侧重点。

舟山晚报创办《千岛文史》的实践 篇8

关键词:舟山历史,海洋文化,受众需求,本土特色,新闻传播

在副刊成为报纸竞争第二战场的今天, 受众细分, 副刊朝专题化悄然变脸, 本土文化特色成为副刊专题化的首要选择。《舟山晚报》13年谋一栏、精心培育的《千岛文史》副刊专版, 便是一个得到特定读者群欢迎并主要由读者撰稿、极富地方文化特色的专刊。

《千岛文史》副刊于1998年1月16日由舟山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与舟山晚报社联合创办, 始名《文史天地》, 2周1期, 因深受读者欢迎后改为1周1期, 截至2011年3月20日已刊出575期。该专刊中不少史料为首次披露, 因此, 在栏目内容基础上出版了《文史天地》系列图书, 多次荣获浙江省政协优秀文史图书二等奖;出版的《东海岛屿文化与民俗》一书获中国文联颁发的第8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一等奖;“打捞海底黄金时代”获第21届中国地市报新闻二等奖。现该专版成了《舟山晚报》的品牌栏目, 是舟山晚报“开门办报”的一块“试验田”, 同时也成为市政协文史工作的品牌工程。这种报社与地方政协联姻创办文史资料类专版的做法在浙江省报业尚属首例, 专版稳定了忠实受众, 也吸引了新的读者;稳定了资深撰稿人, 也培养与吸引了一批新的撰稿人。

创意:征编文史资料的有效平台

以史为鉴, 存史、资政、育人是文史工作的三大功能。征编文史资料是一件服务当代、启迪后人的功德之事。就传播效果来说, 对一个事件报道的文化氛围越接近读者, 越受关注。当下有不少媒体, 把新闻眼投向了厚重历史, 如《北京晚报》开设的《四合院》副刊, 注重的便是“历史的考证、文化的探究、民俗的追寻” (1) , 以此揭开尘封已久的旧时北京四合院里的生活画面。

舟山作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 有着1200多年沉积的历史文化富矿:“海上河姆渡”马岙唐家敦出土的文物是典型的良渚文化;清代鸦片战争的主战场之一;浙江省的涉台婚姻大户, 占了涉台婚姻六成之巨等。舟山是全国著名的侨乡, 仅近代便出过黄式三、黄以周父子、朱葆三、三毛、金维映等近百位名人。舟山晚报与政协联姻开辟专版征集文史资料, 把这个专版作为研究历史、资政育人的平台, 是一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赢的创新之举。专版的文史资料, 以舟山各个历史时期的当事人、见证人和知情人所提供的“亲历、亲见、亲闻”的“三亲”史料为主, 图文并茂地刊出了许多珍贵的历史图片, 具有翔实可靠的资料性和具体生动的可读性和收藏价值, 对了解、研究舟山过去那些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伦理、道德等都有一定的价值。1998年1月16日, 《文史天地》专版首次与读者见面, 而该专版日后持续办了13年且深受读者欢迎, 却是创办者始料未及的。

形式:开门办报, 读者为主要撰稿人

《千岛文史》创办过程中, 《舟山晚报》采取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开门办报新尝试:读者为主要撰稿人, 编辑工作由政协文史委编辑和报社编辑共同承担, 共同把好稿件的“政治关、史料关、文字关”。《千岛文史》专版的生命力在众多编辑、作者带来的雅俗共赏中不断地产生, 成为历经13年持续发展的“常青树”。

重视受众是一切新闻媒介兴旺发达的起点。专版调动了地方文史专业工作者、业余爱好者和一批“老舟山”的写稿积极性, 一些老作者一年内便向该专版提供稿件近20篇, 写稿之热情可见一斑。专版达到了开门办报、群众办报的目的。

同时, 由不同读者对舟山史实展开讨论、考证、争鸣, 也使《千岛文史》办得更为鲜活、更能吸引读者。在新闻实践中, 《千岛文史》刊发了不同见解的文史资料, 允许发表各种不同看法, 允许争论。编辑不作任何“裁判”, 谁是谁非让事实与论据说话, 造成了一种学术争鸣的氛围, 也使撰写的史实更加充实、完善。一些历史知识性、故事性较强的内容, 在更多读者的参与之下, 逐渐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

媒介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一定的空间、资源与社会环境。媒介在发展过程中, 形成对周围环境和条件的各种需要, 如受众资源、媒介政策、传播制度等。而《千岛文史》受众生态因子的把握得当促进了专版自身的发展, 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形成了良性循环。《千岛文史》这种与市政协学习委互惠共赢、以读者为主要撰稿人的办报模式, 运行得较为成功。

内容:舟山丰厚的海洋文化遗产

历久弥新的历史文化, 是一个城市的精髓与灵魂, 也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之处。《千岛文史》专版刊登的文稿内容涉及舟山的方方面面, 13年中先后开设了30余个不同栏目, 大致涉及6个不同方面的历史文化主题。

其一是记录与舟山发展进程相关的历史人物, 如“名人足迹”、“人物春秋”、“历史回眸”等栏目。抗英志士“定海三总兵”、抗倭名将卢镗、“红顶商人”朱葆三, 从舟山历史上的知名文人、武将、高僧到当今的舟山籍作家、演员及工程院院士, 都是该专版的关注对象。如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 可谓家喻户晓的人物, 但他收复舟山及他的3个儿子和多位家属葬在舟山, 却鲜为人知, 在作者考证古今中外20余部有关郑成功史籍的基础上, “历史回眸”栏目刊出了“郑成功与舟山”系列共9篇文章, 引起了强烈反响。

其二是发生在舟山的重大历史事件。其间开辟了“历史长廊”、“杏林故事”、“抗战烽火”、“蹉跎岁月”等栏目, 舟山是进出长江的海运枢纽, 特殊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它“国防要塞”的重要意义, 亦使它的历史进程与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 对这些事件进行深入挖掘, 有利于增强舟山人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其三是介绍与舟山相关的颇具争鸣意义的史事, 如“史事辨析”、“史海存真”等栏目, 有些悬而未决的历史问题如抗倭问题、双屿港问题等, 不同读者往往发表不同观点的商榷文章, 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浓厚学术氛围。

其四是介绍舟山的名胜古迹、地理特色, 如“踏访古迹”、“交通地貌”、“旧城遗事”等栏目。文章无异于一张张舟山的活地图, 作者则担任着导游与解说员的角色。

其五是介绍舟山的风土人情、民间艺术, 如“舟山闲话”、“千岛风情”、“艺文回瞻”、“佛国掌故”等栏目。栏目内容是舟山地域海洋文化的集大成, 也是《千岛文史》专版的亮点所在。13年来, 该专版让舟山的鲜活历史寻根海洋文化, 又把宣传海洋文化和发掘文史资料进行了无缝衔接。舟山历史上较有影响的古城、古庙、古寺、古塔、古河、古道、古桥, 都在年长者的追忆下, 凸显了丰厚的文化内涵。

其六是与文史工作相关的理论研究及工作进展, 如“文史探源”、“文史动态”、“文化遗产”等栏目, 颇具学术争鸣的意味。

《千岛文史》专版所开辟的栏目内容, 是舟山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 它唤醒了读者的文化感觉, 也提高了《舟山晚报》的文化品位, 是《舟山晚报》对外宣传的一道特色菜。

影响:品牌效应的魅力

现今, “打造品牌”成了传媒界使用率颇高的术语。媒体销售靠的是品牌的影响力, 因为品牌代表着质量, 品牌的价值可以由附着价值转化为直接价值而成为无形资产。《千岛文史》专版, 注重的是舟山历史文化和海洋文化的选择与建构, 其提供的信息产品, 有着内容的独特性, 有着报刊所无法比拟的海洋地域文化优势。该专版的创办激发了一些地方文史专业工作者、业余爱好者和一批“老舟山”抢救发掘整理舟山文史资料的热情和浓厚兴趣, 13年来, 他们从中发掘了一些舟山历史片断和故事, 填补了不少地方史料的不足。

舟山晚报用13年的心血打造了这个副刊文化品牌, 并感受到了品牌效应的魅力。《千岛文史》成为读者学习舟山历史与海洋文化的园地, 成了爱国、爱岛、爱乡教育的好载体, 也成了舟山创海洋文化名城的平台, 许多读者对它情有独钟, 有的读者还将每一期文章、照片剪下来, 分门别类粘贴成册。《千岛文史》栏目引起了舟山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赞赏, 在作者群扩大的同时, 读者群也越来越广泛。舟山侨胞委托友人收集家乡的信息, 《舟山晚报》是首选。《千岛文史》栏目在海内外舟山同乡中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新闻与历史关系十分密切,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让鲜活的历史寻根海洋文化, 让海洋文化散发新的魅力, 正是“千岛文史”栏目的神韵。

注释

文史 篇9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教学,“文史结合”,学科整合

一、案例背景

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 勤劳智慧的华夏儿女创造了及其辉煌灿烂的文化, 其中就有汉语中的古诗词和成语。这些汉语知识学生大多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就已学习过, 如诗句:“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再如四字词语:四面楚歌、破釜沉舟、一箭之仇、闻鸡起舞、东山再起等。但是由于现代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的限制, 学生并不能深入地学习、理解这些知识中所蕴含的丰富历史知识, 同时历史与社会学科中也只字不提像四面楚歌、破釜沉舟这些历史细节。学生于是出现了学了语文不懂历史, 学了历史与社会不知文学知识的现象。

二、案例描述

下文以人教版2013年八年级历史与社会课题《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经济的开发》节选为例, 分别就传统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活动和从语文课学习角度对该历史部分所涉及的诗词和成语进行梳理, 再来看看文史结合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所带来的良好教学效果。

1.历史与社会课堂常规教学流程

(1) 东晋的建立 (时间、建国者、都城)

(2) 东晋政权与士族势力

(3) 淝水之战 (时间、双方、结果、影响)

2.语文课中的古诗词或成语梳理

(1) 古诗句

《乌衣巷》1:“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2) 四字成语

东山再起、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3.文史结合, 课堂教学新模式

(1) 课前准备

1课前预习文本内容。

2摘录古诗《乌衣巷》, 并从中获取历史信息。

3搜索成语典故:东山再起、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2) 教学导入

通过古诗《乌衣巷》, 引出东晋的建立与士族的势力。

(3) 教学过程

师:古诗《乌衣巷》中含有哪些历史信息?

生:乌衣巷在今南京市东南, 秦淮河南岸。东晋时王导、谢安等豪门世族就居之地。王谢:王, 指东晋初年的宰相王导, 曾经权倾天下, 有“王与马 (指晋帝司马氏) , 共天下”的歌谣。谢, 指谢安, 晋孝武帝的丞相, 曾指挥历史上著名的战役“淝水之战”, 以少胜多, 功勋卓著。

师生小结:

1东晋的建立

公元317年, 皇族司马睿重建政权, 建都建康 (南京) , 史称东晋。

2东晋政权与士族势力

东晋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离不开士族势力的支持, 如初期的王氏和中期的谢氏。

师:请同学们再说说成语典故:东山再起、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生1:东山再起

东晋时期, 谢安坚决辞去官职到会稽附近的东山隐居。前秦南侵, 东晋危在旦夕, 谢安临危受命, 当了东晋的宰相, 率军在淝水成功打败前秦军队, 并趁机率军北伐收复失地。

生2:投鞭断流

东晋初年, 前秦的势力日趋强大, 苻坚即位后一心想消灭东晋, 统一全国, 一些大臣劝阻说, 东晋有长江天险, 不可轻动, 苻坚说:我们有百万雄师, 把马鞭投到长江里就可以把长江断流, 长江天险有何可惧。

生3:草木皆兵

苻坚的先锋部队被晋军击败, 秦军的锐气大挫, 军心动摇, 士兵惊恐万状。这是东晋人马驻扎在八公山边, 和驻扎寿阳的秦军隔岸 (淝水) 对峙。苻坚和弟弟苻融登上寿阳城头, 亲自观察淝水对岸晋军动静, 望见晋军队伍严整, 士气高昂, 再往远处看望八公山, 只见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晋军的士兵一样。

生4:风声鹤唳

淝水之战中秦军在溃退途中, 丢弃了兵器和盔甲, 一片混乱, 自相践踏而死的不计其数。那些侥幸逃脱晋军追击的士兵, 一路上听到呼呼的风声和鹤的鸣叫声, 都以为晋军又追来了, 于是不顾白天黑夜, 拼命地奔逃。

师:从这些成语典故中你获取了淝水之战的哪些信息?

生:战前前秦南侵, 东晋危在旦夕, 谢安临危受命———东山再起;战前前秦兵多势大, 苻坚自傲轻敌———投鞭断流;前秦战败, 将士们惊慌失措, 惊恐万分———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师生小结:公元383年, 东晋以少胜多, 大胜前秦, 史称淝水之战。

参考文献

语文教学中的文史文体语体意识 篇10

公开课由于存在选手遴优、异地生源、同行观摹、专家受众, 加之为了体现某种实验理念等诸多因素, 寄托了更多的期待, 集中了更多的看点。所以, 本来是一堂课、一个人的教学展示活动, 往往凝聚了众多人的教学智慧,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某种集体意志的体现。按照当下的实情, 大型公开课一般都是经过集体备课, 反复演练, 力求臻于完善的展示课、表演课、示范课, 或者实验课。因此, 有的时候还会延请当地的“名师”“专家”会会诊、把把关, 可见这两节课至少是能代表了某一区域内教学水准的。惟其如此, 公开课作为考察一个区域的整体教育导向和教学水平就是比较客观的一个维面。上述两位青年教师分别来自所在省、市一流的名校且皆为教学骨干, 在某种程度上是颇能代表一个区域内年轻教师综合素养的。教学个性追求的普遍缺乏与教学评价制度的设计关联度甚高, 而“文史意识”的缺乏、“文体意识”的淡薄、“语体意识”的阙如, 反映的却是教学主体知识结构的欠缺、基本学养的欠丰厚, 以及教学基本功的欠扎实, 是教学主体专业素养缺失和教学心态浮躁的表现。而这三种意识对于能否实现阅读教学的真正价值关系甚大, 所以, 无论提醒, 还是强调都十分必要。

一.“文史意识”有利于扩展阅读对话的视野, 增强交流的可信度, 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对文本内涵理解的精准度。任何文本的存在, 都是一种历史的存在, 对于后之阅读者而言其所面对者都是历史的东西。明儒王世贞说:“天地间无非史而已。六经, 史之言理者也。编年、本纪、志、表、书、世家、列传, 史之正文也。叙、记、碑、碣、铭、述, 史之变文也。训、诰、命、册、诏、令、教、札、上书、封事、疏、表、启、笺、弹事、奏记、檄、露布、移、驳、谕、尺牍、史之用也。论、辨、说、解、议, 史之实也。颂、赞、铭、箴、哀、祭, 史之华也。” (王世贞著、罗仲鼎校注: 《弇州四部稿》《艺苑卮校注》卷一, 济南:齐鲁书社, 1992年, 第32-33页) 李贽说:“《春秋》一经, 春秋一时之史也; 《诗经》《书经》, 二帝三王以来之史也;而《易经》则又示人以经之所自出, 史之从来, 为道屡迁, 变易非常, 不可以一定执也。故六经皆史可也。” (李贽: 《焚书·经史相为表里篇》, 北京:中华书局, 1975年, 第214页) 龚自珍尝言:“史之外, 无有文字焉。” (龚自珍: 《古史钩沉论二》, 《龚自珍全集》, 北京:中华书局, 1959年, 第21页)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文本意识, 传统中国人的读书之法一言以蔽, 率不越一个“观”字。故孔子告子夏读《书》, 但曰:“《尧典》可以观美, 《禹贡》可以观事, 《咎繇》可以观治, 《鸿范》可以观度, 六《誓》可以观义, 五《诰》可以观仁, 《甫刑》可以观戒。通斯七观, 书之大义举矣。” (王闿运《尚书大传补注》卷六, 续修四库全书第55册,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第833页)

清代中叶的章学诚更是说:“盈天地间, 凡涉著作之林, 皆是史学。” (章学诚: 《报孙渊如书》, 《章氏遗书》卷九, 北京:文物出版社, 1985年, 第86页) 这既可以看作是史料学的开放性之论阐, 也可以视为文章学功能的表述。从阅读学的角度看, 也是真正实现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与读者对话的前提, 否则, 阅读者完全可以不顾一切地为我所需, 断章取义, 或者对阅读接受的结果采取放任自流的评价, 还美其名曰开放的阅读观, 而全然不顾阅读和阅读教学也是科学, 有其相应的纪律。

在文史互证的阅读视界下, 《琵琶行》就是纪实文学, 表达的是诗人反战的情绪。纪实说明诗中之人物形象有原型, 诗中之事件有本事。这样的结论与今之通行国中教科书教学文本的解索正好是相反的。通行教学文本采宋人洪迈《容斋随笔》 (卷七) 之说, 以为琵琶女之人事未必确有, 白氏虚构, 借以抒发“天涯沦落之恨”。近人陈寅恪以诗史互证之法, 所获结论实得其反。洪、陈异解两相比较, 绝非仁智之见白可搪塞, 从切近文本与史考来看, 陈氏之解更见真确。通过诗史互证, 不仅可以从发生学的角度获得诗歌因何而作的真切原因, 而且有助于正确理解诗人的情感情操意志, 还可以从中了解一时代之风物风情, 以及一个时期朝廷内部的政斗与党争的情形。可谓一石三鸟, 一举数得, 让阅读交流获得更丰硕的成果。

在陈氏看来, 白氏贬官名为有违政制、有伤名教, 实际上却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他在诗中借助琵琶女的琴声, 表达的却是最强烈的反战情绪。白居易元和八年 (814年) 结束二十七个月的丁忧, 返回长安, 被委太子左善赞大夫职, 正五品, 属宫官。非朝臣。其时唐王朝正处于安史乱后节度使“名为藩臣, 实非王臣”的政治生态中。力主平藩的丞相武元衡在早朝的路上被刺身亡于长安大街, 一时长安城人心惶惶。白居易上奏朝廷, 既申奏追查幕凶、缉拿凶手, 又反对黩武出兵。这在朝中牛李两党互相倾轧, 争斗不息, 集团利益高于朝廷、社稷利益的政治生态环境中, 本来是一码归一码的政议, 却触及了坚决主张出兵平藩又取得战争胜利的李党利益。这是白居易被贬谪的真实原因, 而朝廷开出的理由却堂而皇之:一是从政制, 宫官白居易僭行外廷言官之职;一是从礼制, 白母是在家中后花园中赏花时坠井溺亡的, 从俗当忌花与井之类, 而白氏却偏偏添《赏花》《新井》新作, 可谓有伤名教。就这样, 白氏被一贬而为江州刺史, 再贬为江州司马。

有了上述的背景考索, 诗之诗眼即由原来之“同是天下沦落人”的个人际遇之感, 而变为“弟走从军阿姨死”。原来白氏的迁谪之由, 琵琶女的沦落之悲, 皆缘于一场战争, 一场攻打淮西蔡州吴元济的战争。今天中年以上使用过人民版初中语文教材的老师应该记得上个世纪90年代的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李愬雪夜入蔡州》的选文, 文中所记就是这场战争中的一次战役。从当时之风物风情, 诗中很多的文句当有确解。这样的确解, 有助于弄清诗中人事, 了解一段历史。

如果这种诗史互证仅限于解决个别篇目的阅读问题, 那么它就不足以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来推崇与提倡。陈氏用这种方法颠覆一般公识的几乎屡发屡中, 在中学课本入选的很多篇目都曾获得文史学界广泛的认同, 比如陈氏以诗证史, 发现《桃花源记》这篇“寓意之文”实兼“纪实之文”, “是西晋末年以来坞壁生活的真实写照”。陈氏缜密论证, 令人信服的结论在史学界早已公认为是“一个历史上不朽的发现”, 然而在今天提倡打破过于森严的学科壁垒, 以领域辖学科, 以模块支撑学科的新课程背景下, 实际的情形仍然是文史近邻老死不相往来。我们在教科书层面上就没有体现这种意识的尝试。在现行之教科书中没有一部选择《桃花源记》为教学资源的语文教学文本采信或运用、或引导学生去阅读陈氏的相关论述, 也没有一部中学历史教科书讲授魏晋南北朝时期坞堡这样一种特殊的社会生存样式时, 引用中学生已横念倒背的《桃花源记》来让学生加深对这一历史现象的理解。岂不怪哉?而陈氏之《魏晋南北朝史论稿》中的这一部分并不难读, 也不难懂。更让人感到不可理解的是白居易《长恨歌》教学文本中关于其主题的讨论, 在貌似开放学习的形式下, 却做了最没有价值的导引。完全不理会陈氏早已获得公认的解读, 也不采罗孙绍振从文本出发解决关于该文本主题之一以贯之的论述。相关出版社只关心经济效益, 求教材通审容易;教材审订部门只有意识形态意识, 而轻科学取向, 遂致使用教材的师生只能在陈见陋识中作选择, 以讹传讹。

二.“文体意识”有助于养成阅读的基本技能, 增进阅读的有效性。应用语文之文章, 文学言语之文本各存其体。体之于文章、文本的重要性,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 犹柄之于剑、纲之于目, 是使大端之荦荦者。是撰著者与阅读者在或经专门修习, 或受耳濡目染于约定俗成之中形成的一种交往契约, 是交往中有可能产生视界融合的基础。一旦这种契约和基础被破坏或悬置, 就必须就新的契约或基础进行商约。文体经由经典撰著者在撰著实践中形成之后, 慢慢由追慕者模仿, 经理论家推阐, 由教育家传习, 形成约定俗成之规约。既是后之撰著者通情达意之手段, 也是接受者进行有效交流的凭借。所以, 明人吴讷说:“文辞以体制为先。” (吴讷: 《文章辨体序》《文章辨体序说》, 王水照编: 《历代文话》,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年, 第1585页)

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各种文章体式特征很早就有科学的阐释。曹丕说:“奏议宜雅, 书论宜理, 铭诔尚实, 诗赋欲丽。” (曹丕:《典论·论文》) 魏晋时期, 被称为中国“文的自觉”时期。文的自觉就包括文体意识的觉醒、文体规范的明确、文体理论的总结。这是致力于文本阅读教学者不可或缺的学养准备。做老师的学养越深厚, 在实际的教学中才能行简有方, 举重若轻, 知所从来, 知所从往, 有的放矢。当代文史巨擘张舜徽先生说:“文体很多, 务求实用。叙事有叙事之体, 说理有说理之体, 抒情有抒情之体, 书札有书札之体, 杂记有杂记之体, 此数类最为重要, 可以逐类诵习, 辨明体例, 以取行文之法。” (张舜徽: 《讱庵学术讲论集》,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 第83页)

以2014年武汉市四月调考试卷文言文考查选材来说。师生反应难度偏大, 难度并不在实词虚词之词法, 也不在各种句式变式之句法, 主要难在辞章上。命题材料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汉高帝之二》。学生对古代“论辩 (辨) ”体文本特征的掌握不像纪传体文本那样熟练。记叙性文体在古代以记人叙事为特点, 叙事技巧比较易于掌握, 加之训练得多一些。论辨体本身复杂一些。刘勰说:“其义贵圆通, 辞忌枝碎, 必使心与理会, 弥缝莫见其隙;辞共心密, 敌人不知所乘;斯其要也。是以论如析薪, 贵能破理。”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 (心里想得正确, 才能说得明白、深刻, 没有破绽;而遣词造句精审严密, 又是写好文章的重要条件) 这虽是从写作角度讲的, 但从阅读的角度看, 其理亦然。阅读者同样必须从心、理、辞三个方面着眼。如果从辞章或说体式上来把握这段文字, 则不难发现其难也并非想象之难。为证所言不虚, 兹陈罗条析于斯。

节选部分以“韩信数项羽之失”始, 析韩信之失承, 辨“信之说”与“陈平言”转, 论“项羽之失”终。整体上理解后, 具体的字、句有疑难才有推敲的可能性。

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的论辩文, 风格不同。大体而言, 自汉代以至南北朝, 或有意铺排, 或着意对偶, 而其论述展开往往是层层推理, 沿着一条线索直贯而下, 层次比较简单。唐代自韩、柳起, 就很讲究文章的波澜起伏。韩愈说, 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回转曲折, 其变化奇诡多端, 使人莫测, 而作者的结论, 就在这中间得到淋漓尽致的论阐和发挥。到宋代, 以苏东坡为代表, 除了继承前代遗风之外, 又有了通畅、气势浩然的特点。此之所述, 在教学中完全可以通过贾谊《过秦论》、韩愈《杂说一》和苏轼 《留侯论》作比较教学, 辅以多读的体悟出来加深对论辩体文体类型的理解。

凡古文得法者莫不从兹而始。曾国藩论古文之道有言:“古文之道, 谋篇布局是一段最大功夫。”这种功夫不仅体现在其“布局须有千岩万壑, 重峦复嶂之观”, 而且“亦需有奇横之趣, 自然之致” (曾国藩著, 李瀚章编纂, 曾文正公全集 (第一册) [M] .北京:线装书局, 2012 (1) :292.) 。此言古文“谋篇布局”最讲究内在逻辑格局与外在的形式表现统一, 既要有悬念 (“千岩万壑”) , 又要有层次 (“重峦复嶂”) ;既要妙趣横生 (奇横之趣) , 又要讲求自然 (自然之致) 。这既是对“古文之道”的参悟, 又是对学习写作者在“谋篇布局”方面所提出的要求。如果说这样的“读书之间”还显得有些令人难以有真切之感的话, 曾氏还有对古文之美的雄、直、怪、丽、茹、远、洁、适的“八字诀”。他说:

尝慕古文章之美者, 约有八言:阳刚之美曰雄、直、怪、丽, 阴柔之美者曰茹、远、洁、适。

这是曾氏潜玩多年的心得, “蓄之数年, 而余未能发为文章”, 后来在某夜“至次日辰”“刻作”“十六字赞”:

雄:划然轩昂, 尽弃故常;跌宕顿挫, 扪之有芒。

直:黄河千曲, 其体乃直;山势如龙, 转换无迹。

怪:奇趣横生, 人骇鬼眩;《易》《玄》《山经》, 张韩互见。

丽:青春大泽, 万卉初葩;诗骚之韵, 班扬之华。

茹:众义辐凑, 吞多吐少;幽独咀含, 不求共晓。

远:九天府视, 下界聚蚊;寤寐周孔, 落落寡群。

洁:冗意陈言, 类字尽芟;慎尔褒贬, 神人共监。

适:心境两闲, 无营无侍;柳记欧跋, 得大自在。

(曾国藩著, 李瀚章编纂, 曾文正公全集 (第一册) [M] .北京:线装书局, 2012 (1) :292.)

这既可以看作是赏析和阅读评价的标准, 也可以看作是写作的标高。曾氏概括的这些文章范式当然不是单记结论即可变成能力的, 至少要在广泛的阅读中认真体会、如琢如磨方才能识其体而辨其味。按曾氏之说谓之“涵泳”。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个快字能解决问题的。在一切以效率为追求目的的时代, 动则“有效”“高效”的教学主倡者, 其真无识哉?其真不知学也。

三.“语体意识”有益于增强现代汉语有容乃大, 化众成我之认识的自觉性, 有助于促进接受者对文本文质之文野雅俗华夷之辨, 增强对不同语际在交往过程中相互影响的认知, 增强语言学习中选择向度的自觉性。这里涉及多个层面的问题:同一语际内的文野问题, 雅俗问题;不同语际之间影响流向的问题。在中国古代就有白话与文言之别。“白”就是直说直解, 晓畅明白地表达, 不进行语言装饰。“文”本身是木植自然之纹理。引申为纹饰、装饰。文、白与雅、俗之间总体上是构成相谐关系的, 但也不是没有例外, 不然, 怎么会有大俗则大雅之说呢?在不同文化交往的过程中, 又出现了不同语际间语言甚至文字间影响的问题。在古代是夷夏之间的影响问题, 在中古、近代和当下是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文字和表达方式之间影响的问题。中国古代汉语早先主要是受周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这种影响既有表现在语汇、句子结构、思维方式等小的方面, 也有表现在文化融合大的方面。在中古时代主要是佛教文化对中土的影响, 在近世及当下主要是西方文化对我们的影响。这些语言文化之间的交往同样都存在上述小、大两个方面的影响。

今天以汉语为主体的华语能否成为汉语未来发展趋势的问题已经摆在我们的面前。纵观汉语发展的历史, 从来不存在一经产生就永恒不变的形、音、义之语汇集合体, 也不存在一成不变的语法构成体式。春秋到战国有配合统一政治之需要的书同文之文化革变之举, 佛教的传入与本土化有化梵入汉的问题, 禅宗虽然入诗入画, 深入民间, 但梵语对整个汉语的影响大致局囿在宗教的领域, 对整个汉语的影响虽不能说无, 但不能说大。北魏时期由于孝文帝自觉的汉化政策, 所以, 虽然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 但其文化对汉文化及汉语的浸润较少。而在历史上我们很少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看待, 建立了强大帝国, 深刻影响亚洲和世界文化的唐王朝, 却是少数民族文化浸润汉文化及汉语重要的时期, 也是影响深远的时期。“唐人大有胡气”, 表现在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 举凡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文学艺术、民俗风情, 无所不至。元代及清代是我们认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 建立强大统治的时期, 总体上看来这两个民族的文化对汉文化及汉语的影响反而是较少的。出现了世界历史上征服者被征服的东方范式, 其在语言文化方面的影响也是如此。清帝中多位的书法和诗文岂是一般汉人所能企及的。

真正对汉语形成巨大冲击的外来文化影响, 历时性比较看观, 应该属于近现代西方文化对中土文化的影响, 这种影响加上出于汉语为适应这种影响在语际内产生的转文为白、化雅为俗的白话文运动, 改变了汉语的面貌。在经过百多年的时间内, 现代汉语从百多年前的去存废留莫可明知的窘境中, 犹如涅槃的凤凰一般获得了新生, 成为拥有使用人口最多, 作为联合国官方语言之一的语种, 并且随着使用这种语言的族群国家在经济上的奇迹亦令其成为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教育选择的外语学习课程。评估这种全球范围内, 不同语际通过课程方式的汉语言修习将来会对汉语产生何种程度的影响为时尚早。但对于百多年来国人通过各种方式学习西学, 包括西语 (在某种意义上, 近现代国人经由日本国学习西学, 亦当视为向西方学习的一部分) 所形成的现代汉语的语体面貌则是不能不认真体认和会悟的。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 谁轻忽或缺少这种体认和会悟, 谁就不能说他真正理解了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是以传统文言和白话为靠山, 借诸西文的他山之石, 经过百多年的艰难曲折才成就今天这样面貌的。这样一个既因承传统, 又开放自律的言语生态, 是经过了几代文学家、教育家和无量数之文化人共同努力培植与潜心经营的结果。今天各行各业以侍弄语言文字为业为生者大不如五六十年前之同业者, 皆因旧学的根柢全无, 西学亦未必通, 化西不可能, 西化亦不可能, 所以从书面到口语全面的粗鄙化, 自然也就无法欣赏和体会前人的好文章。我们阅读和教学近现代文学史、文章史、学术史、报导史上的文本的时候, 都应该有语际内、语际外语体的问题意识。只有这样, 才能通过言说者的言语姿态和腔调发现其表达的状态和意图。

回到本文开始的话题, 如果我们从文史、文体、语体这三个方面来考查, 则师生与文本对话失语的情况就会减少很多。这次演讲“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 即1922年左右, 根据丁文江、赵丰田所编之《梁启超年谱长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和齐全编著之《梁启超著述及学术活动系年纲目》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所载来看, 梁氏以演讲这种方式与清华结缘最早可溯至1914年11月10日, 此时清华创校不过三年, 在梁氏以“君子”为题的演讲中, 梁氏所述“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之近君子的思想后来成为清华校训;不到三年之后的1917年1月10日, 梁氏围绕“为人之要义、作事之要义、学问之要义”作“学生自修之三大要义”的演讲;1920年梁氏应邀在清华演讲十次, 但最终以五十次结束, 这次系列演讲以“国学小史”为总纲目;1921年梁氏在清华的演讲更为频繁, 有记载的有两次, 其中一次即为梁实秋《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是为清华文学社学员做的文学演讲。综上所述, 梁氏应邀在清华演讲是频繁的, 其演讲总体上围绕教育和人文学术, 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史而作, 是梁氏离开政治舞台, 归于学术与教育生活之后学术活动的一部分。

如果细考这些演讲关注的问题和阐述的思想, 不难发现梁氏此间文化立场和价值取向的变化。这种变化与整个时代已经萌生的“新文化”形成了不小的反差。弃政从学的梁氏宣言:“自今以后, 除学问上或与二三朋辈结合讨论外, 一切政治团体之关系, 皆当中止。乃至生平最敬仰之师长, 最亲习之友生, 亦惟以道义相切劘, 学艺相商榷。至其政治上之言论行动, 吾决不愿有所与闻, 更不能负丝毫之连带责任。” (梁启超: 《吾今后所以报国者》, 《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三, 第53-54页) 这是梁氏1915年1月20日的声明。10年之后的1925年11月9日, 梁氏在给《致孩子们》的书信中说:“我对于政治上责任固不敢放弃 (近来愈感觉到不容不引为己任。梁氏自注) , 故虽以近来讲学, 百忙中关于政治上的论文和演说也不少 (你们在《晨报》和《清华周刊》上可以看见一部分) , 但时机总未到, 现在只好切实下预备工夫便了。” (《梁启超全集》, 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9年, 第6223-6224页) 梁氏一生被对其持异议者讽以“善变”, 梁氏自己并不以为侮。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变”、“如何变”成为中国文化精英们普遍的焦虑。梁氏一生文化立场和价值取向几经变化, 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今天的研究者考察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立场和价值取向的一个重要坐标。其对政治的关怀与对国运的牵系是永远的不变。所变者关心政治、参与国是的方式和途径不同而已。如果说发动戊戌变法和推动宪政是通过实际的政治活动来实现革新政治的理想, 高倡“新民说”“新小说”是通过启蒙的方式来渐次达到革新政治的理想, 那么, 之后便是通过新史学、新学术来帮助实现革新政治的理想。这便是“切实下预备的工夫”。换言之, “学术救国”成为梁氏对国家尽责的最后选择。这也是为什么在演讲中, 他演绎《公渡》时自然而然流露出沉郁悲壮的情感———一种知其不可为而又不能不为之的悲壮。谁要说这种不无悲壮的努力是徒劳而无功的话, 那便是对历史的无知。试想在一个西渐东来, 走西方的路, 救中国几乎成为主导中国学术界主流话语的时潮下, 在中国文字的出路在于拼音化, 汉字不灭, 中国不兴的主流语境里, 按梁实秋在《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里所说:“听过这演讲的人, 除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 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强烈的爱好。”有学者说:“或许沉浸在演讲酣畅淋漓之中的梁启超, 根本不会想到自己的话语会如此有效催生着一个年轻人心中文学梦想的种子, 尔后在岁月中花开花落。” (郑家建、舒畅: 《梁启超与清华国学院之关系述论》, 《东南学术》, 2011年第2期) 我以为此断语诚可商榷, 如果梁氏没有复兴中华文化以拯救中国的文化自觉, 则其回归学术以尽国责的自觉之举就真的是无法获解了。

这样的结论当然要靠多重的文史互证和知人论世的方式方能顺理成章, 毫无牵强。也只有以这样一种实证的方式来观照文本, 对于一个学者的家国情怀和文化情结的把握, 才不致偏颇或失之空泛。

而从文体的角度解析文本, 则不难理解文中关于梁氏演讲中神情风貌、精神气质的描摹与写真, 除了梁氏一贯的演讲风格使然而外, 更有演讲体类与内容高度契合使然一层本质的因素。通常意义上讲, 演讲体式大致可分四类, 每种体式的演讲功能不同, 对受众产生的影响也不一样:即兴式演讲目的在于使人感;授课式的演讲目的在于使人知;论辩式的演讲目的在于使人服;学术式的演讲目的在于使人信。梁氏本次演讲属于学术式演讲, 题目为《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 换言之, 他要向听众证明韵对情感表达的意义。所以, 他的演讲带有表演性, 甚至不无夸张, 特别是当他在援例证说的时候。因为他要让听众相信他的发现之真确, 体会之独特, 表达之体贴, 以唤起听者对传统文学文化之重新审思。因为他已经以自己的学术实践表明了他的热爱与推崇。让我们再重温一下梁实秋那段深情的回忆吧。

先生的演讲, 到紧张处, 便宜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 有时掩面, 有时顿足, 有时狂笑, 有时叹息。

梁氏文体在近现代汉语表述史上本身就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在梁氏生前即已展开, 有兴趣的研究者代不乏人, 研究成果汗牛充栋。然而, 爬梳及阐述这方面的问题不是本文的任务, 兹不再述。而与之有关联的语体问题倒是值得一提, 那便是著述体与演讲体的问题。在梁氏的艺术美学思想中《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和未完成的《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 在中国诗学研究由传统向现代转换的问题上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围绕“情感”问题, 提出了情感乃艺术本质特征及最高评价标准的观点, 并由此而展开关于情感的表现方式、特征与作者作品关系的诸多问题的论述。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文史】相关文章:

文史论文05-28

文史论文范文05-08

文史论文提纲11-15

文史常识要点04-20

文史先秦讲稿04-30

文史资料06-19

外文史期末范文05-21

高考文史知识范文05-26

高考文史常识范文05-26

文史常识要点范文06-02

上一篇:压疮护理下一篇:交互仿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