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计算

2024-06-01

社会计算(精选十篇)

社会计算 篇1

关键词:云营销,大数据时代,社会化营销,电子商务,云计算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 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特别是社交媒体、电子商务以及智慧终端的快速发展, 信息社会已经全面到来。大数据对于信息世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信息的迅速膨胀远远超出人类自身的感知和信息处理能力, 未来人们迫切建立在精密感知能力和海量信息处理能力之上的智能技术。

全球领先的IT企业们已经开始把注意力转向物联网和云计算产业背后的大数据营销, 其潜在的价值正在被逐渐挖掘。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主导下的数字化信息时代可以帮助企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收集用户的海量行为数据, 在大数据的基础上分析、洞察、和预测消费者的偏好, 并据此为消费者提供最能满足他们需求的产品、信息、和服务。我们用一种全新的营销概念———“湿营销”来表明这种利用分散个体汇集群体力量的营销思路。在这个环境下, 企业应该做好内外部资源整合工作, 建设基于“大数据”时代的业务模式和营销模式, 才能适应这个时代的要求。

一、云营销与云营销网络平台

随着云计算和社会化网络SNS的高速发展, 当企业在传统媒体上建立品牌形象时, 新兴企业已通过B2C、O2O、SNS等多种传播、渠道、交易的整合, 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海量碎片化数据的产生, 对于数字营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常规技术已经难以应对Peta Byte级的大规模数据运算, 大多数企业并不具备充分的时间、数据和资源去做全面的营销。所以, 在这种环境下, 企业需要一个云计算、软件服务化与传统营销相结合的云营销信息提供商, 辅助企业实施相关的营销活动。基于云计算、传统营销和软件服务化的理念, 云营销依靠云、搜索引擎以及社会化媒体做为主要媒介, 将网络上各种渠道的营销资源和基于云终端的消费者偏好数据与营销数据的进行集中化管理, 以便各方对这些资源进行创造、修正、利用和分享, 它的实质是跨域、跨渠道、跨终端的营销信息融合与综合利用。

云营销网络平台是一种利用“云计算”平台的支撑能力与服务辐射能力为客户提供一系列“云营销”系列网络营销产品解决方案的网络营销平台。云计算具备超大规模处理能力、虚拟化、可靠安全、成本较低、按需定制、容易扩展等特点, 将计算、服务和应用进行集成化管理。它将传统上部署于网络营销执行企业的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和网络资源集中到“云端”, 通过不断提高“云”的覆盖能力, 以及“云”之间的逻辑计算能力, 从而使得营销执行更加便捷、高效、低成本, 使得营销效果更加全面、可靠、高转化, 享受“营销云”带来的强大经济利益。

二、云营销的优势

相比传统的营销, 云营销具有绝对优势, 特别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在使用云营销网络平台时, 一群顶尖的网络营销专家会手把手的指导着, 实现每个中小企业都拥有了自己的“网络营销专家”团队。云营销网络平台在分析行业与竞争对手商情监测的情况下, 准确把握商家信息, 通过智能引导模式, 引导商家进行营销信息的传播, 在操作过程中将数据进行量化, 为商家做出最优化选择, 进而为商家节省成本。云营销整合了搜索引擎营销、B2B商贸平台营销、口碑营销、博客营销、论坛营销、视频营销、底层营销等最有效的营销渠道与工具, 以最优化的方式呈现给商家, 最终提高商家的市场竞争能力, 进而为商家拓展业务和增加利润。

所以, 云营销不仅显着提高了信息量和信息利用效率, 同时也通过云端的集中管理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营销运营和管理成本, 降低新用户的获取成本, 最小化顾客资本投资, 同时增加潜在客户和整体利润。

三、云营销的最新应用和发展趋势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智能手机大行其道, 二维码应用普及, 微信、手机微博、移动购物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云营销在很多以效果营销为核心的行业 (包括电子商务, 团购网站, 行业门户, 3C、服装服饰、汽车、金融行业等) 得到了客户的认可, 网络的信息兼容和一体化成为是互联网时代的新特征。最能体现这一联合趋势的, 就是社交网站Facebook在2011年开始运行的F8平台。全球最大的广告客户宝洁公司裁撤了1600名广告营销人员, 认为相比传统的媒体投放渠道, 在Facebook上的精准投递更加有效且成本更低。社会化营销之所以获得突飞猛进的成长, 离不开精准化的营销效果, 是建立在对消费者背后的海量数据, 挖掘用户需求, 并最终提供个性化的跨平台的营销解决方案, 云营销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在国内, 雅虎NCP (Next Commerce Platform, 下一代互联网商务平台) 是中国Yahoo最新开发的在线网站建设工具和多功能电子商务平台。利用雅虎NCP可以免费建站, 创造流量, 聚合同好, 开拓商务。目前, 腾讯公司已经全面启动社会化战略, 对旗下腾讯网、腾讯视频、腾讯微博、QQ空间等实现社交化改造和平台融合, 通过关系图谱和兴趣图谱的融合, 实现内容互通、权限互通、用户管理后台互通, 整合形成资源互补, 提高用户的黏性和体验。

2011年美国Pinte re s t视觉社交网站为用户提供在线收藏和分享新酷视觉艺术图片的服务, 用户增长速度超过Facebook, 浏览量每个月都保持着50%的惊人增长, 正在迅速成长为世界瞩目的一颗新星。Pinterest网站的图片和内容主要由个人博客、垂直网站以及各种用户上传的图片分享网站、各种电子商务和搜索站点, 得益于“分享”、“组别”等功能、挖掘用户需求和用户参与的便捷性, 也为云营销和进行更多的商业行为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四、结语

云营销网络覆盖SEO/SEM、博客、论坛、SNS、微博等社会化全媒体平台, 通过对用户行为数据的洞察、分析、挖掘、整合和合作性、文化性和精神性的营销, 其核心正是关系和兴趣。在大数据时代下, 云计算作为一种全新的IT基础架构方法和商业模式, 云计算平台的优势非常明显, 云营销模式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欢迎。

参考文献

[1]姜奇平.大数据时代到来[J].互联网周刊, 2012, (02) [1]姜奇平.大数据时代到来[J].互联网周刊, 2012, (02)

[2]史贤龙.云营销时代:中国式营销革命3.0[J].销售与市场 (管理版) , 2012, (02) [2]史贤龙.云营销时代:中国式营销革命3.0[J].销售与市场 (管理版) , 2012, (02)

怎样计算社会养老金? 篇2

然而你是否知道,社会养老保险是怎样为我们养老的?该怎样计算你的社会养老金?

参保人退休后领取的基本养老金就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由于全国统一养老保险制度以前参加工作,以后退休的人员,个人账户积累的资金很少,这些人员将来在领取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还将获得过渡性养老金。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咨询中心负责人告诉理财周报记者,和以往旧政相比,1月1日起实施的《北京市基本养老保险规定》,其核心内容是参保人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的多少与其工龄、缴费年限和缴费水平紧密挂钩。工龄越长、缴费年限越长、缴费越多的人领取的养老金就越多。她说。

新政实施前,基础养老金的月标准是以参保人退休时上一年度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计算。而新办法则以被保险人退休时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与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按被保险人的全部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每满一年发给1%。即缴费满的职工可拿到20%,缴费满30年的可拿到30%。这样有利于形成多工作、多缴费、多得养老金的激励约束机制。

据了解,男职工须年满60周岁、女工人须年满50周岁,并且缴费满后才能在退休时领取养老金。

个人账户缴费有差异

《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正式确定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框架,提出并划清了老人、中人和新人的界限。其中,老人是指年底以前已办理离退休手续的人员。这些人仍按原来的养老保险待遇规定领取基本养老金,并随基本养老金调整而逐步增加养老保险待遇。也即老人老办法。新人是指19以后参加工作并参保的人员。新人按照本次修改的新办法计发养老金。按至少缴费15年的年限,符合按月领取养老金条件的新人,最早也要到才会出现。因此,新人的养老金就执行新人新制度。中人是指年以前参加工作,20以后退休的人员。目前在职职工大部分属于中人。

需要说明的是,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和退休前的职务高低并没有直接联系,只和退休前工资水平和缴费年限有关。换句话说,退休前工资越高、缴费时间越长将来领取的养老金就越高。年1月1日起,国家出台规定,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记者从北京市社保局咨询中心获悉,个人账户养老金的缴纳基数在1203元和9024元之间。本人月平均工资低于上年度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40%(3008×40%=1203)的,按1203元比例缴纳;本人月平均工资高于上年度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00%(3008×300%=9024)的,则按9024元比例缴纳。

社会计算 篇3

从最初常提到的“弹性退休”,到前段时间热议的“延迟退休”,再到新近提出的“阶梯式退休”,以“退休年龄”为指向的退休模式,一经曝出,总会在人群中引起巨大反响。

客观地说,随着人们身体健康状况的普遍改善以及老龄化社会的不可避免,适当提高退休年龄本是应该列入议事日程的。提高退休年龄,益处是可以改变劳动力结构,使之整体上更成熟、经验更丰富:而男女可以同龄退休,保证女性的就业权利和收入水平,也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但是,从目前中国的国情来看,提高退休年龄应该有不可缺少的三个重要前提。

一是就业形势必须要有明显好转。近年来,就业不足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包括大学生在内各种层次的无数劳动力在寻找就业机会,如此背景下提高退休年龄,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就业,使社会整体就业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倒挂”之势,即老人就业比年轻人就业相对充分。从社会学角度上看,这种就业形势是有着多种弊端的,社会可能会因此增加不稳定因素。

二是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必须能够真正起到“保险”和“保障”的作用。提高退休年龄,对于那些有业可就的人来说可能是个福音;但对那些只是“挂”在单位而实际无业可就,特别还需要自己缴纳养老保险者来说,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噩耗。因为如此一来,他们需要缴纳更长时间的费用,而所获却相应减少,一进一出之间,福利大大缩水。

三是必须全面消除就业歧视。经济的全面市场化,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就业状态和观念,许多人都难以终老于一个职业,失业、更换职业的情形越来越多。那么,如果退休年龄提高,高龄就业者的公平就业权和收入权究竟如何保障?众所周知,现在许多单位招工用人,年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门槛,“4050”群体就业难现象,可以旁证这一问题的不可回避性。

如果不具备这三个前提,贸然讲什么提高退休年龄,是不理性的。对退休年龄问题,不能单纯地只打社保基金运转的算盘,而不计算整体的社会效益。因为,在无法有效促进经济形势改观以保证就业,无法真正保证失业者生活的背景下,单纯靠延长退休年龄来解决养老基金的压力问题,实可谓弊端多多,可能的危害无以估量。

论计算机应用与社会需求 篇4

1. 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

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是由社会发展大环境决定的。一是从国家信息化的目标上看。信息化关系到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和国家安全的全局, 已成为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信息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乃至一个企事业单位的竞争力、现代化程度、综合势力和经济成长能力的重要标志。

社会需求要求中职院校在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工作中。有一批高技术、高素质的教学骨干。他们在工作中不但要充分认识、随时跟踪计算机更新快、应用广的特点。而且要做到培养和引导学生完善并理解知识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培养学生不但要沉着面对社会。具有正确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所学知识与社会需要选定科学仪器、设备, 真正做到从实践中提取与计算机专业教学相关的精华。结合并加深课程知识的理解和知识的扩展, 使计算机教学有丰富的素材社会需求要求高校在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工作中。可见, 社会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人才需求, 必然要与国家信息化的目标、信息化的进程密切关联。我们有必要经常关注着行业政策变化和市场经济发展所导致的人才需求的走向。

2. 目前计算机应用教学过程中的存在问题

2.1 教学目标存在的问题

现有的职业学校很多还是拿“双证”, 毕业证和资格等级证书。出发点是好的, 学生多了一张“通行证”, 但也有弊端,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教学效果差的现状。学生仅仅是为了拿证书, 这就导致其知识面的局限。不少计算机班的学生在学完课程后, 仍然不知道如何合理的选购电脑以及正常的使用电脑。中职计算机学生的能力目标至少应包含以下方面:能熟练使用XP等操作系统;常用软件的安装、启动和使用;熟练运用字处理、表格处理、图形图像处理软件;检测和防治计算机病毒;软件常见故障的检测和排除;了解计算机网络通信、多媒体技术、文件下载、收发电子邮件。从就业看, 计算机网络管理、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广告平面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中级计算机技术人才需求较多。

2.2 师资队伍不适应中职教育要求。

中职院校的部分教师知识结构较为单一, 缺乏实践经验, 很多大学刚毕业的年轻教师只会讲理论, 不会动手做, 不能适应中职培养生产、管理、经营第一线应用型技术人才的要求。而中职教育的特点既要基础理论扎实, 又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如果连教师都缺乏实践动手能力, 又怎么能教出会动手的学生。还有一些教师讲授的知识停留在几年前, 传授的都是旧知识, 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动手能力差, 课堂教授内容陈旧枯燥, 大部分专业课内容授课方式单一且重复性较大, 课堂实习实践内容少等。师资队伍知识结构的不合理, 造成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差距。多数教学问题在全国各个普通职业高中中均存在, 而且大都是很长时间未得到解决的共性问题。

2.3 教学模式存在问题

目前, 我国绝大多数职业教育高中的计算机类专业仍采取传统的古板的教学模式, 虽然相对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有所进步, 能够将实验教学、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融入教学中, 但我们所培养的学生仍然存在难以找到工作, 无法胜任普通企业岗位等问题, 这就充分说明了传统教学方法的改进并不能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但旧的管理体制已在许多教育工作者中根深蒂固, 难以消除影响。作为民族中职院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因为各方面的原因, 有时会民汉同班, 民汉使用同一个教学计划, 这就造成了教学过程中民汉“一刀切”。这很不利于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和消化专业知识。因为民族班学生运用汉语言的能力较差成为学习的一大障碍。在计算机专业中, 课程与其他专业的课程有两个明显的区别, 一是内容抽象, 二是理解和实践操作的内容很多。而这些则给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带来一定程度的困难。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运用汉语言的能力相对较差, 他们很难清楚明晰地理解老师讲的内容, 也很难把自己不懂的问题准确地用汉语表达出来, 那么在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并且费很大的劲才能搞清楚他们要问的是什么问题。

3. 基于社会需求的计算机应用的教学改革

目前, 国内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形成了一系列好的做法和针对性很强实施办法。下面阐述我个人观点:

3.1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时代的发展。正在促使教育改革从传统的以教师传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强调“学”重于“教”, 目的在于体现“教育应满足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需求”, 体现“顺应市场、服务社会、服务学生”的价值取向。因此,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教师在教学中应起组织、引导、答疑的作用, 从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组织领导者转变成为学习过程中的咨询者、指导者,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2 在教学过程中, 应注重表述通俗化

根据民族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汉语水平, 尽量把深奥难懂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例如, 把抽象问题具体化, 理论问题形象化。用具体事例说明理论问题, 使理论的表述浅显化, 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然后再抽象成一般性的结论。对较复杂的理论问题, 注意从多角度进行分析, 防止以偏概全, 不能为了通俗易懂, 而用特殊代替一般, 用具体代替抽象, 结果导致错误的思想方法。

3.3 切实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所谓严师出高徒, 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所以, 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是加课改质量和效率、提高学生能力水平的重要手段。那么, 要加强师资队伍素质建设, 就要提高原教师的各项业务水平, 例如可以增加教师的进修和学习机会, 加大师资素质培训过等。其目的就是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教学服务。对于新上任的教师的则要严格把关, 不能盲目、随意地聘任无教学经验教师, 聘任时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考察是关键。

4. 结束语

总之, 计算机专业职业教育目的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 教师教育学生的目的也是能输送良好的职教毕业生来适应社会岗位需求。但社会的需要就是要拿来就用的学生, 如果我们的毕业生刚进入企业就需要二次甚至多次的岗位培训, 那么企业的压力也会加大, 学校的教育也没有发挥作用, 所以, 基于社会需求的计算机应用的教学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摘要:随着计算机应用在各个行业的不断扩展, 对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论文分析了目前计算机应用教学过程中的存在问题, 提出了基于社会需求的计算机应用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计算机教学,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李霞.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与学的改革.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 (5) .100-102

[2]王惠琴, 王惠姣, 刘玉群.创新教育与教学管理创新[J].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 2004 (2) .

[3]刘立嘉;马新娜;葛占胜;基于社会需求驱动的计算机专业教育模式[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年03期

计算机系暑期社会实践 篇5

活动动员大会

为了提高同学们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工作效率,全面发展自身的素质,7月4日晚上6点半于教学楼B216教室,计算机系学生会召开了“中国梦 青春行”主题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学生会主席王明建、学生会全体成员参加了此次大会。

会议伊始,主席王明建从各项暑期实践活动活动开展的原因、实践目标、计划安排、团队成员、实地状况、人物采访等方面给大家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就今年暑期实践活动,从成员出发前确定时间、地点、行程、活动内容和自身安全等相关方面的准备工作,以及活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活动结束后的工作总结方面给大家做了要求。大家认真做着笔记,确保工作中不会出现任何纰漏,同时大家也展开了积极的讨论,提出各项建议,确保活动开展得更加完美。最后,为确保大家在工作期间的住宿问题,我们必将做好各成员宿舍的申请工作。

云计算和移a动互联推动社会变革 篇6

IT产业的未来是云计算,我想这已经为大家所共识。而云计算模式带来的是“一切皆为服务”的理念,也就是一切需求都将以服务方式得到满足,这将带动一系列产业变化。首先,购买模式发生变化:传统的一次性、预置性购买模式,将逐渐被按需供应模式、服务模式所替代。继而,云计算、虚拟化的兴起,触发了许多新的商业应用和增长点,带来新的虚拟产业、新的服务集群、新的服务模式,会导致商业市场的重新洗牌,让行业竞争门槛降低,市场竞争将跨行业、跨领域、跨地域……很多不可能都将成为可能。这一切都将触发“跳蛙式”的商业变革。

比如,病人可以利用移动电话,监测心脏起搏情况,这种模式将为医疗行业节约很大的资源,并提升效率;在传统制造行业,以往只有那些拥有低成本、供应链规模优势的全球大型企业,才能保持领军地位,现在,借助云计算技术,一个可信赖的第三方,可以把买主和卖主良好地对接起来,全面整合已有产能,产能投入变得不那么重要;在保险领域,基于IT科技,保险公司可以根据驾驶人的驾驶习惯,确定保险价格,而不是泛泛的标准定价。所有这一切都是由IT科技触发的。

与此同时,下一代劳动力也发生了变化,与移动互联、云计算带来的产业变化之间,形成了相辅相成的关系。随着80后、90后的劳动力进入市场,他们对互联网、物联网、移动通信的使用和需求无比巨大,对于信息的获取,提出了与上一代人完全不同的要求。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微博、社交媒体、IT服务消费,也把这些技术的应用和影响,带到了工作中。现在很多基于网络的服务,都改变了企业的业务模式,互动、实时的通信方式,也可以增加企业创新的能力和市场反应能力。

云计算和移动互联正在推动全球经济环境发生改变,不断产生新的驱动力,彻底改变了政府和企业的运营方式。因此,政府和企业,尤其是快速发展的中国政府和企业,需要快速、准确地判断出创新领域和投资点,在正确的时间点选择正确的项目,制定出灵活的成本架构,充满信心地建立增长和服务优势,全面推动创新。

经过30余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动力之源,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很多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中国有巨大的潜能,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首先,在人口方面,中国正在进行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根据麦肯锡的报告,2030年,中国将有10亿城市人口,这种变化带来了无可比拟的潜在消费和管理需求。其次,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互联网移动通信市场,60个大城市中的人们,有70%的闲暇时间都是在网上度过的。借助新技术,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正在发生很大改变,新的业务模式将层出不穷。再次,中国正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已经出台的“十二五”规划中,低碳科技的开发、服务产业的加速增长、创新推广和西部大开发,成为未来潮流。

从长远来看,人口的变化、城市增加、环境破坏引起的气候变化、信息爆炸,都在改变着中国的未来。而科技在实现上述目标中扮演着一个核心角色,它创新和管理着飞速发展的21世纪最有价值的资源——信息。

惠普有信心、有能力以科技帮助中国实现利用信息科技,实现和谐发展。惠普拥有最好、最广泛的技术方案——从手持设备、PC、笔记本、打印机到服务器、存储、软件、数据中心,全球30万名人才群策群力,一同推进最大规模的技术创新,把握瞬息万变的机遇,让人们尽享信息带来的益处。

在云计算方面,惠普能够提供从云打印、瘦客户机,到云计算服务方案在内的整合方案,推动云服务供应商发展,促进新的商业模式诞生。以惠普的云打印服务为例,它降低了企业打印成本;而惠普的云杂志(MagCloud)按需印刷技术使创建数字化杂志,以及按需进行的经济省钱的印刷、推广、销售和发行成为可能。

信息是惠普最大的资源,也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惠普将利用自己最佳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人才引领行业发展,进行有目标的创新。

高瑞彬

谈计算机网络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篇7

一、计算机网络使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快速发展

(1) 计算机网络使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带来的是一场新的信息技术革命。以信息技术为主的一大批相关技术, 如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等都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巨大发展, 进而使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比以往更为突出和重要, 逐渐上升为一种独立的力量进入物质生产过程, 并成为决定性要素。而信息作为社会经济、科技赖以发展的重要资源, 其开发使用也因网络而变得更为容易。在宏观上, 网络使得国家经济决策建立在及时、准确和科学的信息基础上, 使国民经济总体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

(2) 计算机网络使人的劳动方式发生质的变化。人类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三个生产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 在传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 劳动者总是与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直接结合在一起, 而网络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第一, 计算机网络可以“在家中上班”, 不必往返在工厂与住处之间。第二, 计算机网络可以实现人们的思维过程。在生产过程中, 不论是产品的设计、加工、装配, 还是整个生产流程, 都可以借助计算机来完成, 从而将人解脱出来进行更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因此, 从人类发展史来看, 从不超脱过渡到超脱, 从代替体力劳动到代替脑力劳动, 这完成了一个“质”的飞跃。

(3) 计算机网络开辟了“无纸办公”的先进时代。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无纸办公”的设想成为现实。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可以利用网络行使管理事务的职能, 并开发深层次的电子政府信息系统。政府的网上公告, 发布政府的法令和政治新闻, 各种政府电子出版物和各种网上讨论组可为社会提供信息完备、索取方便的资料库;而政府也可以借助网络方便快捷的特点获取各方面的信息, 及时整理反映到政府领导处, 利于其制定和调整政策。

(4) 计算机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电脑网络切入人们的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领域, 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出现了崭新的形式。高速电子网络将向人们提供可以想象得出的任何服务。如在家庭中, 电视机变成网络终端电脑, 加上电话机, 通过互联网就可以享受电子邮件、电子付款、特别新闻节目、居家购物、视频点播、可视会议等服务。网络大学、网络图书馆、网络会诊等,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已不再陌生。

二、计算机网络切入社会后的不良后果

(1) 计算机网络使政治斗争越演越激烈。计算机网络在全世界的兴起是科技和社会巨大进步的体现, 在政治生活方面, 网络也成为新的政治工具。美国通过网络将其意志传输到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 利用信息网络的超国界性, 达到打破国界限制进行政治渗透的目的。此外, 信息产业的竞争也是一场政治斗争, 网络上各种思想并存尖锐对立, 形成网络信息的“世界大战”, 虽然没有硝烟弥漫的战场, 但它却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2) 计算机网络使世界性贫富分化加剧。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实施,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信息+经营=财富”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公认的一个经验公式。但是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得以实施, 又是建立在各国已有的坚实的经济实力基础之上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得好、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得好的国家, 其社会总产值将成倍增长, 综合国力越来越强;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得慢、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得不好的国家, 其经济发展更加被动, 甚至社会总产值会相应大幅度下降。于是, 强的更强, 弱的更弱, 形成新的世界性贫富两极分化。

(3) 计算机网络导致世界性的民族文化的衰落。信息网络的国际化趋势, 势必造成地方文化、民族文化的萎缩, 甚至消失。世界上几百种语言也将面临不复存在的危险。因为全球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系统正在增强英语在国际上的主导地位, 如果要进入信息高速公路, 掌握英语是必备的通行证, 英语最终将成为大多数人的母语。这样, 以英语为语言载体的全球网络文化随着信息网络的延伸而扩大, 而网络文化中所携带的西方价值观、意识形态观点也冲击着非英语国家和民族的人们原有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素养, 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逐渐征服当地文化, 最终形成一种以西方文化为主的全球网络文化。

三、发挥计算机网络文化的积极作用

计算机网络文化的特点, 要求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1) 要构建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宣传阵地。面对西方国家敌对势力利用网络对我们进行西化和分化的强大攻势, 我们必须发出自己的声音, 打破西方的信息霸权, 建立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网站, 大力开发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息资源, 加大社会科学信息源建设的资金投入, 加紧培养一支既懂社会科学理论又懂网络传播的高素质队伍。

(2) 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针对网络文化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 我们在对网络使用实行科学管理和法规约束的同时, 应该重点加强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建设。要积极创建高质量的中文网站, 大力拓展我国信息的国际空间, 增强我国网络文化的内外影响力, 弘扬民族文化, 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3) 要进一步加强计算机网络管理。一是要尽力构筑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过滤网站, 抵御损害国家利益、消磨干群意志并腐蚀人们灵魂等破坏性信息的侵袭;二是要大力发展“电子化政府”工程, 实行政务公开, 人民群众民主监督, 在网上帮助政府树立良好的形象。

计算机软件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篇8

传统的信息理论家 (1) 认为:信息是一种组织。他们不仅想找到组织体系的信息构件, 也希望开发一个独特的信息平台, 用来解释该组织的运转特征。丹·席勒认为, 这种信息理论回避了这样的事实:信息在社会体系中, 可能是社会制度的产物。在20世纪60年代末, 后工业理论家认为:信息本身已经变成社会组织的变革根源, 知识正在替代资本和劳动成为生产的决定性要素, 工业社会正在被超越。丹·席勒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后工业主义者共同强调了信息本身固有属性中经济价值的来源, 如果说信息具有经济价值是其固有的属性, 为什么信息的经济价值在二战之后才表现出之前没有过的明显的重要性呢?实际上, 我们可以从中辨识出传统的技术决定论, 即计算机技术并且仅仅靠计算机技术就导致了历史的剧变。席勒把信息划分为作为资源的信息和作为商品的信息, 他认为, 只有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作为资源的信息才可能转化成商品, 商品的核心部分带有社会和历史的印记。他在批判前两种信息理论的同时提出了一种信息资本主义理论。该理论认为:信息与其它大量的商品一样, 均依赖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信息在商品化, 并且是垄断的商品化, 这就意味着资本主义还没有被超越。“所有商品日益通过工资劳动生产出来, 源于市场也面向市场。” (2) 信息本身并无经济特性, 而是经过一定的社会转变才成为商品, 具体来讲, 信息是经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洗礼才转变成商品的。

席勒也谈到了软件发展的资本主义过程。作为信息技术的一种, 软件在私有化过程中, 资本主义的政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政府以一种中性的口吻宣扬信息技术将会带来的一般好处, 软件的加速私有化过程被标榜成所谓自由市场的当然回报, 同时国家把它定位成战略目标, 政府不断提供研发基金, 使软件私有产权合法化。国家出台版权法、专利法和商标法, 有意让软件商业活动获得垄断的法律形式。由于这些举措, 非私权化信息供应原则被攻击为非法的。自由软件运动正是自发地对这一过程的反叛。席勒说到:“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并试图增强信息的稀缺性。它们不仅构成了保护性条款, 而且构成了抢占性条款。版权给企业所有者带来多达几十年的垄断权力, 而且这种权力所覆盖的文化资产范围越来越广。” (3)

由于资本主义的政府按照凯恩斯主义的政策自上而下地推动信息技术产业, 并通过上层建筑的力量来提供政策和法律的保护, 知识产权和服务成为了现代经济的增长动力, 而微软只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员。这就是信息技术发展的资本主义过程, 而不是像“信息社会理论”所认为的中性过程, 仅仅由技术本身的发展而决定的过程。

从软件的私有化过程, 我们可以看到, 私权软件借助于劳动工资和私人占有来生产;借助资本主义市场来交易;更加的纵容和默许软件不仅有成本还有价格的考虑。“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永远需要新的市场, 新的原料和生产过程、新的更为廉价的劳动力或非熟练劳动力。” (4)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通过不断扩大商品市场来支撑自身的扩张。这样的话, 企业规划者和系统分析家把软件对利润率的预期贡献纳入常规性的研究领域, 信息公司也不断加大对软件技术的投资, 因此, 私权软件已经在农业、制造业、高科技服务业成为日益重要的生产要素。把软件当作一种资本增殖的载体从表面上和深度上加以开发, 这就是软件私有化过程日益扩大的特征。也就是本人所说的“软件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成”过程。软件的开发在早期往往是在“自我雇佣的”软件技术爱好者或个体从业者的社区中进行的, 这种劳动过程在被“买断”以后 (5) , 就转变为工资劳动, 被纳入资本循环过程, 软件技术的开发就被垄断起来。即便这个过程不是一下子完成的, 那些继续为自己工作的软件劳动者, 甚至那些创造出优秀软件的个体软件劳动者往往也难逃变成巨型企业雇员的命运。

自由软件及其运动直接具体地表明着, 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剧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内在冲突。它的实质是信息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化了的社会生产力与资本主义占有方式 (包括赖于这种占有方式而存在的社会结构) 之间矛盾激化的客观表现方式。而由自由软件运动定义的私权软件则是发生在软件领域一场软件圈地运动, 正如当代资本在科技创新的其他领域, 例如生物科学领域所实行的方式一样。

注释

1实际上主要就是从申农和维纳的信息理论中引申出来的、被泛化地理解了的信息理论, 这种理论在70年代以后为一些社会学家和未来学家发展为一种“信息社会理论”。

2丹·席勒:信息拜物教:批判与解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年版, 第8页.

3丹·席勒:信息拜物教:批判与解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年版, 第63页.

4丹·席勒:信息拜物教:批判与解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年版, 第26页.

计算机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篇9

1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从远古时代的结绳、石子记录方式到后来的珠算、尺子等工具的发明,都可以看作是计算机技术的雏形。计算机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大阶段,即机械式计算机、机电式计算机和电子计算机。

17世纪开始,欧洲数学家就出现了发明计算机的想法,并开始着手设计以数字形式为基础的运算设备。 直到1623年,第一台计算机问世,由一位德国科学家制造出来的机械计算机,当时的设备只能够计算六位数字以内的加减乘除运算。而计算机这一概念的产生是在1642年,法国的数学家帕斯卡制成了滚轮式加法器, 计算机的概念才由此产生。1674年,莱布尼兹基于帕斯卡的研究对计算机进行了改进,计算机能够解决十进制的数乘运算,并创新性的提出了“二进制数”的概念, 计算机第一次广泛使用则是在1820年。到了19世纪, 科学领域开始向前迈进,却遇到了计算上的困难,不利于军事的发展和变革,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开始对计算机开展系统研究,希望改变运算困难的问题。

第一台二进制的计算机出现于1938年,由德国科学家研制而成,并不断开发Z式类型的系列机,Z3系列更是成为了第一台通用程序控制机电式计算机。1946年2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制成大型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这就是人们通常意义上说的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起初它只应用在军事方面,经过多彩改造和升级之后才变为通用的计算机设备。1946年6月, 冯·诺依曼博士发表了“电子计算机装置逻辑结构初探”论文, 并设计出第一台“存储程序”的离散变量自动电子计算机,1952年正式投人运行, 其运算速度是EMAC的240倍。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4个阶段, 计算机的体积不断减小, 重量不断减轻, 运算速度不断提高, 价格越来越低, 运算的可靠性越来越高, 应用领域从最初的只在重要部门或科学研究部门进行科学技术到现在已经进人办公室、 校园和家庭。

2计算机技术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计算机技术改变了人们单一的生活方式,不仅能够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传播, 还具有娱乐功能和互动性,对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具体而言,计算机技术的正面影响如下。

2.1推动生产力的提高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首要动力,自从工业革命开始, 人类就经历了连续三次技术革命,而计算机技术的崛起就被誉为第三次变革,这阶段也是最具跨时代意义的时期,解决了前两次革命遗留下的问题,并带动了人类社会的全面变革,提高了生产力水平。现如今,计算机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它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无法取代,对生产力的带动显而易见。将计算机技术与劳动生产结合起来,能够转变过去的纯体力劳动,优化社会结构,并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整合,帮助人们掌握大量的信息和资讯,提高人们的生产能力。

2.2带动社会生活的发展

计算机不仅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还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变化,随着算计机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它延伸到了生活、学习、工作等各个领域,银行、医院、学校等区域也都开始利用计算机技术,它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当然,计算机对人类生活的改变不仅限于此,它能够发挥自己特有的功效,开发硬件和软件系统, 学生利用它可以进行网络学习,打破空间和时间限制, 办公室人员运用计算机能够实现信息的交互与共享,处理图片、稿件,快速生产报告,最大可能的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提高服务水平。

2.3改变生产方式与工作方式

传统的生产与工作方式较为落后,计算机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劳动方法,通过一系列辅助技术能够代替人工重复劳动,节省更多的体力,并最大限度的提升人们的素质。过去人们的工作较为繁重,从事的都是危险的活动,计算机的出现彻底解放了人们高强度的工作,简化了人们的工作流程。

3计算机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

计算机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具有负面作用,存在一系列消极影响。

3.1淡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计算机技术虽然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人们能够随时展开沟通和交流,但是这种方便快捷的交流方法也使得人们见面沟通的次数越来越少,原来的亲密关系也发生了变化。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更是让人们习惯于网络交谈,家庭聚会、同学聚会都改为了网上互动,人际关系变得更为陌生,社会之间也逐步趋于冷淡。

3.2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使得它的优势被展现了出来,各种各样的资讯、图片、视频冲击着人们的生活, 计算机技术变为了人们娱乐的方式。现如今,网络游戏变得更加多样,人们通过网络可以参与娱乐,导致很多自制力差的学生沉迷其中无法自拔,荒废了学业和工作, 长时间的操作计算机鼠标,一个姿势的摆动,还会对健康带来影响,导致人们产生眼花、失眠、记忆力减退等问题,严重阻碍他们的身心健康。

3.3计算机犯罪高发

近年来,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计算机的安全漏洞进行犯罪活动,如信息窃取, 信息欺诈, 信息攻击, 信息破坏等, 对国家、团体或个人造成严重危害。人们可以在网上办理各种业务,并把自己的隐私信息也都放到了网上,保存在网络服务器中,而一些不法分字瞄准机会, 通过计算机技术盗取网名的个人信息,再利用这些盗来的信息去做坏事,对受害者造成非常大的困扰,有的甚至威胁到了他们资金的安全,造成个人隐私的泄露。

4结论

总而言之,计算机技术经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技术不断成熟和完善,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普及和应用,对人类生活产生就巨大的影响。 这种影响具有两方面特征,一是带动生产力发展,提高工作效率的积极影响;二是淡化人际关系,引起网络犯罪的消极影响。我们必须规避消极影响,正确发挥计算机的优势和作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逐步完善,科学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尤其是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到来,带动了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计算机是人类社会最先进的发明之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得到了广泛性应用。一方面,计算机技术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变原来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体系,应用于教学、研究、科研、管理等各个方面;另一方面,计算机技术也会带来一系列不良的影响,通过游戏娱乐等方式吸引人们过多的关注度,甚至引发网络犯罪。其实,计算机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够丰富人们的生活,简化工作流程和步骤,也会在网络上造成犯罪,给人们的身心带来危害。针对这样的现象,本文就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入手,简单阐述一下它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从而不断推动新技术革命,更加方便人们的生活。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社会发展,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金艳.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机房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6(15).

[2]李晓宇.浅谈低碳经济下我国会计体系的构建[J].中国市场,2016(32).

[3]刘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激光全息防伪[J].电子测试,2016(12).

社会计算 篇10

为了实现网页文档信息的自动采集功能, 本系统将采集模块设置了后台管理参数, 来实现信息的自动“爬虫”功能, 而为了使推荐模块能够基于用户的信息关键词来搜索并提高效率, 就必须实现用户信息的即时搜索和反馈推荐功能。其详细设计如下:

1 系统流程分析

1) 系统业务处理流程:首先, 管理员利用爬虫进行数据的采集, 并将采集到的数据 (博客网页文档) 存储进入本地数据库。采集完成即可对数据库中的文档建立索引。用户登录系统前台输入关键词进行搜索之后, 服务器下达命令于搜索引擎, 进行搜索并且对与关键字相关的数据进行协同过滤, 最后推荐出用户感兴趣的信息, 其处理流程如图1示, 系统业务流程分析图。

2) 系统数据处理流程:管理员登入系统后台爬虫参数设置界面, 设置好采集数据参数, 进而在数据采集页面进行抓取网页文档, 在数据采集完成之对采集到的数据建立索引, 其中包括博文的题目、作者、采集时间等。用户登录系统前台主页, 输入搜索的数据, 即关键词进行搜索, 程序服务器往后台数据库发送命令, 数据库返回协同过滤后的搜索结果给程序服务器, 再完成所搜索到的博文以及其作者的反馈推荐。其处理流程如图2示, 系统数据流程分析图。

2 系统概要设计

1) 系统概念结构设计:概念结构设计就是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 以规定的方法将其转化为一个概念数据模型。而概念数据模型, 是根据系统的需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建模, 采用E-R关系图来描述。其系统总体E-R图, 如图3示。

2) 系统数据库设计:本系统选用Mysql数据库。从个性化推荐系统的功能需求点出发, 在系统中设计了采集信息配置表 (如图4示) 、信息推荐表等数据库表 (如图5示) , 可以准确有效地存储采集到的数据。

3) 安全性设计:为了系统安全, 采用身份和密码双重登陆验证机制, 来确保系统后台管理只有管理员能够才能够登陆, 进行爬虫参数设置、数据采集、索引建立以及采集信息查看等操作, 保证了系统数据的安全性。

此外, 还加设了数据库的安全工具策略, 如对数据库中表字段或内容的编辑功能等操作, 需要特定的数据库管理工具配合才能进行, 从而进一步提高数据的安全性。

3 系统详细设计

1)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根据系统概要设计, 将本系统分为前台交互和后台数据处理, 由四个模块共同组成:爬虫采集网页文档和信息、lucene索引的创建, 以及操控数据库、搜索主干、前台输入输出处理。各个模块分工协作运行。其系统功能结构如图6示。

本系统管理和界面设计, 包含了前台和后台相联构建的内容, 采用了Eclipse Tomcat服务器和JSP技术。以lucene创建索引, 数据库应用了mysql, 并使用JDBC来实现编程的友好交互, 从而设计出友好的用户界面。此外, 在整个系统的设计上, 采用了B/S三层体系结构 (如图7示) 。管理员使用网页浏览工具向应用服务器发送服务请求, 应用服务器接收请求, 并且执行业务逻辑, 将操作人员想要的信息返回浏览工具显示, 确保整个系统使用过程的开放性与安全性。

本系统中抓取网页文档是系统的信息数据基础, 也是数据的来源, 只有有了丰富的数据源, 才能够提供有效的服务。因此, 本系统测试过程, 主要以新浪博客网页作为数据源, 来抓取其页面的文本, heritrix爬虫具有良好的扩充功能, 可以通过编程进行过滤来抓取另外的文本。通过采集网页的信息, 来对网页中有价值的数据实行提取, 过滤掉那些无作用的数据, 只留下有效性的文本信息, 来提高存储的利用效率, 其数据采集结果主要包括该博客网页文档以及该博客的地址, 博客的题目、内容、作者以及采集的时间等, 如图8数据采集过程图和图9数据采集查看图所示。而搜索推荐主干同样是利用lucene实现, 搜索的关键字在已经创建的索引库中搜查对应的文本。

4 系统实现

基于社会计算的个性化推荐系统使用软件My Eclipse 8.5集成开发实现, 采用JAVA语言来进行开发, 页面采用jsp语言来设计实现, 而数据库则是利用Mysql来实现, 从而实现了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兴趣为用户推荐出有价值的结果集, 使用户能够在更短的时间获取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其结果转换如图10系统推荐实现图所示。

摘要:基于社会计算的个性化推荐系统是为了实现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兴趣为用户推荐出有价值的结果集, 使用户能够在更短的时间获取到自己想要的信息。然而, 该系统的数据采集与推荐模块的设计, 直接关系到信息的质量, 该文以新浪博客网页作为数据采集对象, 简述了系统的设计过程, 实现了系统的推荐功能。

关键词:个性化,采集,推荐

参考文献

[1]陈诺言.基于个性化推荐引擎组合的推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12.

[2]梁弼, 王光琼, 邓小青.基于Lucene的全文检索系统模型的研究及应用[J].微型机与应用, 2011 (3) .

[3]冯斌.基于Lucene小型搜索引擎的研究与实现[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008.

上一篇:液晶高分子下一篇:协税护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