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给职工按低保标准缴纳社会保险的计算方法

2024-04-20

企业给职工按低保标准缴纳社会保险的计算方法(精选2篇)

篇1:企业给职工按低保标准缴纳社会保险的计算方法

希望有人给个详细的解释。

[企业给职工按低保标准缴纳社会保险的计算方法]

篇2:企业给职工按低保标准缴纳社会保险的计算方法

同步齿形带传动是一种新型的啮合传动, 由于带和带轮之间没有相对滑动, 从而使主从轮间的传动达到同步。其优点是:传递运动准确, 传动效率高, 速比范围大, 传递功率范围大, 结构紧凑, 可以多轴传动。同步齿形带传动是以带齿与轮齿依次啮合来传递动力, 达到同步传动的目的。在同步带正常工作条件下, 同步带的主要失效形式是带在变拉力作用下的疲劳断裂[1], 所以同步带传动是根据带的抗拉强度作为设计准则来进行设计的。

标准ISO5295:1987[2] (Synchronous belts;Calculation of power rating and drive centre distance) 中给出了同步带传动的计算准则。GB/T11362-1989[3]和GB/T11362-2008[4]主要内容译自ISO5295:1987, 但部分内容并不充分, 有些观点甚至矛盾。由于标准普及的不够广泛及可查阅的已出版物中很少发表关于此类的技术文章, 能够指导实践的同步带传动的计算资料十分少见。本文按照标准的内容, 结合实际案例归纳出一套符合ISO标准要求的同步带传动的计算方法。

2 按ISO标准计算同步齿形带传动的方法

标准ISO5295:1987提出了以基准宽度为计算基准的一系列计算准则。

2.1 计算设计功率Pd

按照传动使用的原动机和工作机, 考虑不同的运转时间将所传递的名义功率乘以修正系数即为设计功率:

式中, Pd-设计功率;k0-载荷修正系数, 见GB/T11362-2008表A.4;k1-使用张紧轮修正系数, 见表1;k2-增速传动修正系数, 见表2;P-电机输出功率、需传递的功率。

2.2 选择带型

根据Pd和n1由GB/T11362-2008图A.1选择带型:MXL、XXL、XL、L、H、XH或XXH。n1为小带轮转速, r/min。

2.3 选择节距Pb

根据具体带型按ISO5296-1:1989[5] (Synchronous beltdrives Belts-part 1) Tab.1和表3选择节距Pd。

2.4 小带轮齿数Z1

根据表4和ISO5296-1:1989 Tab.5选择小带轮齿数Z1。

2.5 选择大带轮齿数Z2

按ISO5296-1:1989 Tab.5圆整。

2.6 小带轮节径d1=PbZ1/π

2.7 大带轮节径d2=PbZ2/π

/m·s-1

vmax-同步带允许最大线速度, 见表5。

2.9 节线长Lp

按下面的公式粗算节线长, 然后按ISO5296-1:1989 Tab.4和ISO5296-2:1989[6] (Synchronous belt drives-Belts-part 2) Tab.3选择最接近的标准带长。

式中:a0-初定的中心距, mm。

2.1 0 计算中心距

当Z2/Z1较大时采用公式

当Z2/Z1接近1时采用公式

Zb-带的齿数;θ-查渐开线函数表确定。

2.1 1 小带轮啮合齿数Zm

2.1 2 基准额定功率P0

(1) 基准额定功率可以查阅相关的产品样本获得。对于XL~XXH型带, Zm≥6时,

式中, Ta-带宽为bs0的许用工作拉力, N, 见表6;bs0-节距为Pb的标准带的最大宽度即基准宽度, mm, 见表7;m-带宽为bs0的单位长度的质量, kg/m, 见表6;v-带的速度, m/s ;ω-小带轮角速度rad/s;Pb-带和带轮的齿的节距mm;Z1-小带轮齿数。

(2) 对于MXL型同步带, Zm≥6时, 按表8中的公式计算最大额定转矩。其中, T-带轮圆周速度33m/s以下, 相应带宽的最大额定转矩, N·mm;d-小带轮节圆直径, mm。

需要注意的是孙传琼等人的研究成果认为该额定转矩计算公式存在问题, 应当删除标准中的MXL型带的额定转矩计算公式, 增加MXL、XXL型同步带的基准额定功率数值表[7]。

(3) 当啮合齿数小于6时

额定转矩须乘以啮合齿数系数Kz值加以修正。关于啮合齿数系数Kz

(4) 对XXL型同步带

2.1 3 额定功率Pr

将基准额定功率P0乘以修正系数, 即修正为额定功率

2.14 选择带宽bs

根据设计要求:Pb≤Pr, 把Pr带入, 整理得:

然后根据计算结果, 再查阅ISO5296-1:1989选择合适的带宽, 一般应使bs≤d1。

2.1 5 验算工作能力

式中, Ta及m查表6。满足式 (13) 时传递能力足够。

3 设计实例

表9为摘自GB/T11362-2008的设计实例。

设计条件为: (1) 原动机:2.2k W, 异步电动机, 转速n1=1430r/min。 (2) 工作机:液体搅拌机, 工作转速350r/min, 满载工作中心距要求a≈500mm, 带轮直径不受限制, 每天24h运行。

4 结语

本文通过一些列图表、公式给出了同步带传动的计算方法, 不仅可以用于设计, 也可以用于校核。没有繁复的设计公式, 绝大多数内容都来自标准, 但通过本文归纳总结以后获得的方法不仅普及了ISO5295-1987等标准的内容, 更为很多设计人员找到了解决此类工程设计的计算工具。

摘要:总结了ISO5295:1987、ISO5296:1989、GB/T11362-1989等标准中关于设计和计算同步齿形带传动的公式和数表, 得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同步齿形带传动的计算和校核方法。

关键词:ISO标准,带传动,齿形带,同步带,设计,计算

参考文献

[1]庄工.同步带传动的设计计算和应用[J].机械制造, 1989 (12) .

[2]ISO/TC41.ISO5295:1987, Synchronous belt drives-Calculation of power rating and drive center distance[S].

[3]GB/T11362-1989, 同步带传动同步带额定功率和传动中心距的计算[S].

[4]GB/T11362-2008, 同步带传动梯形齿同步带额定功率和传动中心距的计算[S].

[5]ISO/TC41.ISO5296-1:1989, Synchronous belt drives-Belts-Part1[S].

[6]ISO/TC41.ISO5296-2:1989, Synchronous belt drives-Belts-Part2[S].

上一篇:廉政文化“六进”活动的实施方案下一篇:药学院毕业论文格式